紧密联合作业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青云公司三峡工程二期管理概况

紧密联合作业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青云公司三峡工程二期管理概况

一、紧密型联营方式在大型水电项目施工中的应用——三峡二期工程青云公司管理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刘武[1](2019)在《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碾压混凝土筑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使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近似土石坝铺筑方式,用强力振动碾进行压实的混凝土筑坝技术。相对混凝土坝柱状浇筑法具有节约水泥、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至20世纪末,世界上已建在建碾压混凝土坝约209座,其中中国43座、日本36座、美国29座。21世纪初,中国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正式开工建设,是世界上首座200m级碾压混凝土大坝,坝高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方量世界第一,大坝混凝土580万立方米(其中碾压混凝土385万立方米),项目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都是探索性的,施工进度管理实践也是探索性的。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建造施工过程往往跨10年左右,其总体进度计划编制需运用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远粗近细,滚动编制,动态管理。国内特大型水电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式主要有横道图、网络计划技术。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是一种融合了关键路线法CPM(Critical Path Method)及计划评审技术法PERT(Program Evalu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等网络计划技术的专业进度管理软件。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层级分解计划编制与控制需要,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土建及金结安装主体工程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可逐层级依序分解为:主体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单元工程。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编制,结合关键线路法CPM及计划评审技术(PERT)等网络计划技术思路,大致分四步两次循环优化(分→总→再分→再总…),形成总体进度P3横道网络图。根据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标段总体进度计划控制需要,承包商建立了严密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即按时间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进度计划,按项目分解成单项进度计划、专项进度计划,并按照滚动计划方法进行动态管理,最后落实到周调度执行计划的总体进度计划控制体系。本文对承包商7年的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际操作性探索工作进行了理论分析:(1)分目的、分对象综合运用好P3网络计划技术、横道图技术、CAD技术、GIS可视化动态仿真技术。(2)施工技术方案创新、施工管理创新达到了优化网络计划逻辑关系、缩短关键线路关键作业时间、现场持续高效作业等效果。(3)用系统工程理论思路,提前分析预测总施工进度各阶段所需人、设备、材料等施工资源数量,对大型成套施工设备等施工资源采用内部模拟市场化运作高效配置。(4)项目组织机构分阶段重构,以适应项目前期、高峰期、尾工期各阶段进度管理重心动态变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之所以能建造好中国国内特大型水电项目,是因为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既大胆引进借鉴国外优秀管理手段与理念,运用好了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平台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也运用好了中国央企能集中资源办大事,发挥集团化作战的体制优势。

武菲[2](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陈勐[3](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范林军[4](2010)在《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建模与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工程项目是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同时又是较为特殊的一类项目,由于涉及的国家部委众多,参与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供货单位成百上千等特点,其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网络特征。而项目组织结构是项目施工的“脊梁”和“神经枢纽”,其组织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结构内部沟通是否顺畅,都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本文在“大型工程项目复杂网络组织建模与绩效分析理论方法”课题的支持下,针对大型工程项目组织结构的网络化特征,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应用复杂网络理论及方法,借助Anylogic工具,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在于:(1)通过分析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内的节点种类与节点之间的关系,在学者提出的三级项目办公室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复杂网络的表示方法,建立了基于关系网络的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一种网络组织结构的关系度量矩阵描述方法。运用Matlab仿真,验证了该网络组织结构的小世界特性。(2)在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Anylogic的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仿真模型,在该模型中将网络组织结构抽象为四个部分,包括资源集、活动集、Agent集、仿真协作框架和通讯机制,并设计了评价组织结构效率的组织协调成本和活动完成时间两个重要指标的仿真获取算法。(3)基于三峡工程项目实例,运用Anylogic的离散事件和Agent混合仿真模块,建立了三峡工程项目的网络组织结构仿真模型,并计算得到两种不同组织结构评价指标的仿真获取值,针对网络式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两种仿真协作框架下协调成本和活动完成时间的评价指标值,对比分析组织结构的优劣。

扶奋勇[5](2010)在《紧密型联营在超大型工程中应用探讨》文中认为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三七八联营体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全方位的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探索出一条符合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积累了紧密型联营体管理体制及管理运作的成功经验。

邓曦东[6](2008)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上个世纪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过多地承担着社会职能和社会责任,从而使其背负沉重的“包袱”而难以“轻装上阵”实现发展。随着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企业经营理念等迅速为广大企业和社会广泛接受。企业盈利意识的觉醒、提升和强化,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刺激下企业的确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权益意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等却并未相应提升反而明显淡化,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和改善的同时,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受损、社会负效应增加、环境和生态损失增加,许多企业都陷入了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危机与困扰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企业制度改革中单纯强调“股东中心论”、突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因此,必须改变由传统的“股东中心论”主导的企业发展战略及企业管理思想,重塑企业发展理念和创新企业发展战略。为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构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法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框架,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主导下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理论的挑战,属于新的研究尝试。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方法,针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方法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目标的战略措施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长江三峡开发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规划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帮助企业走出传统企业发展战略及企业战略管理误区,变革战略管理理念及战略管理方法,找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径,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构建与发展。首先,本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理论综述,在对“股东中心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主导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揭示其区别和分歧,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制定和研究的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将“利益相关者分析法”运用于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指出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在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核心要素分析法、GREP分析法、SWOT分析法)的局限性,建立了企业战略环境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及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组合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还针对传统企业理论主导下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缺陷,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关系,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利益相关者模型,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不仅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意识的强弱高度相关,还受制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或财务绩效。提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集企业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企业股东利益和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于一体的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管理的最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主要是来自于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切实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基业常青。本文还运用所建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对三峡开发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从“技术创新”、“企业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运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的基本理念对三峡开发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治理体制,通过“企业文化创新”重塑以“利益相关者权益”理念为出发点的企业文化环境和范围。本文认为,作为大型水电开发企业,中国三峡丌发总公司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整体最优,确保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兼顾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平台、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通过文化创新,保障企业“利益相关者权益”,才能促进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和生态的“和谐”与“共生”。本文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只有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才有保障。

本刊编辑部[7](2007)在《小湾水电工程:澜沧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文中提出小湾之难小湾人之"魂"小湾水电站,这项凝聚着几代水电建设者们梦想与心血的澜沧江中下游梯级电站的"龙头水库",云南省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电东送战略的骨

罗运军[8](2007)在《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风险分析》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尤其是水电的建设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一大批大中型甚至是特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在建设或即将开工。相对其他建设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以及投资较大,建设中面临的风险因素种类繁多。比如项目业主没有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也没有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而承包商没有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研究,就去承包不适合自己的工程项目;这些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评述我国现行建设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国际上几种比较成熟的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缺点;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分析业主和承包商所选择的项目管理模式与风险的因素和等级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成功和失败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风险分析对业主和承包商的重要性。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水电工程的项目业主和投资方以及承包商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管理模式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程度地规避或降低投资和建设中的风险。

向东[9](2005)在《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根据最新规划资料,理论蕴藏量达6.94亿KW,其中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2亿KW,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2亿KW。50多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在规模、质量、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了巨型电站二滩水电站,开工建设三峡、龙滩、小湾、瀑布沟等巨型、特大型水电站。2004年9月26日,随着黄河公伯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投产,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KW,标志着我国的水电建设实现了历史的跨越,创造了世纪辉煌。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内建筑市场面临国际建筑市场变化的挑战,国际通行和新近发展起来的项目管理模式也逐渐进入我国。我国虽然已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等“三制”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建设管理体制框架,形成了“三制”体制框架下的平行发包模式为主体的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初步完成了水电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阶段性任务。而伴随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民间资本的进入,新一轮水电建设高峰已经展现,现有建设管理体制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可以预计,这必将催生更多的适合中国国情新型项目管理模式的出现。 本论文介绍和简要分析了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及其最新发展,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建设管理体制和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总结了现行水电项目管理模式的历史形成过程,对平行发包模式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我国水电建没管理发展进程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两个工程案例:鲁布革水电站和二滩水电站的建设管理;主要阐述了多模式运用是历史的要求,对不同类型水电工程项目

雷永勤[10](2005)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结合我国工程建设实际,在研究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分析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如鲁布革水电站、二滩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借鉴国外的先进建设管理模式和经验,尤其是项目管理和总承包(PMC)的运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按建设项目的投资活动性质,研究论证了近远期不同阶段的建设管理体制(模式),提出近期内应采取如下三种主要的建设管理体制(模式):(1) 竞争性投资项目采取项目法人责任制,如电力、房地产、城镇供水、热力、通信、石油化工等竞争性项目,应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这些项目本身已具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条件;(2) 基础性投资项目,如农业灌溉、交通能源项目等,这些项目虽然具有非竞争性,但其仍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应与公益性投资项目采用的管理体制有所区别,在目前采取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同时,积极推行项目管理制(代建制)和总承包制:(3) 公益性投资项目,如城市基础设施、抗旱防汛等项目,应采取项目管理制(代建制)或总承包制的管理体制(模式)进行建设。所有建设项目远期(2010-2015年后)可考虑同国际接轨,均实行总承包制。同时,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提出实行项目管理制(代建制)和总承包制的几点认识。

二、紧密型联营方式在大型水电项目施工中的应用——三峡二期工程青云公司管理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紧密型联营方式在大型水电项目施工中的应用——三峡二期工程青云公司管理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分析
        1.2.1 国外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1.2.2 国内已建碾压混凝土大坝现状
    1.3 国内外进度管理实践与理论现状
        1.3.1 国外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1.3.2 国内水电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实践探索
        1.3.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管理的研究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大型水电项目施工进度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探讨
    2.1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
        2.1.1 里程碑计划
        2.1.2 横道图(甘特图)
        2.1.3 网络计划
        2.1.4 形象进度
        2.1.5 工期优化
    2.2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2.2.1 进度偏差分析
        2.2.2 进度动态调整
    2.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常用方法
        2.3.1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计划
        2.3.2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控制
        2.3.3 大型水电工程进度管理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项目基本情况
    3.1 工程概况
        3.1.1 枢纽布置
        3.1.2 大坝建筑物布置
        3.1.3 坝体材料分区
    3.2 合同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3.2.1 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3.2.2 主要工程量
    3.3 施工导流、施工特点、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3.3.1 施工导流
        3.3.2 施工特点
        3.3.3 施工关键线路及难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计划编制的研究
    4.1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4.1.1 合同控制性工期
        4.1.2 合同交面时间
        4.1.3 导流渡汛方案
        4.1.4 业主提供的主要条件
        4.1.5 主要施工方案
    4.2 总体施工程序、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4.2.1 总体施工程序
        4.2.2 网络计划图及关键线路
    4.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的编制
        4.3.1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4.3.2 工程总体进度计划P3 横道网络图
    4.4 龙滩大坝各工程项目具体进度计划的工期分析
        4.4.1 施工准备工程
        4.4.2 混凝土系统建设工程
        4.4.3 上下游土石围堰工程
        4.4.4 上下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工程
        4.4.5 大坝基坑开挖支护和坝基处理工程
        4.4.6 大坝主体工程
        4.4.7 导流工程及其他项目工程
    4.5 总进度计划的主要项目施工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4.5.1 总进度计划主要项目年、季施工强度分析
        4.5.2 土石方明挖月强度分析及资源计划分析
        4.5.3 左岸进水口大坝碾压、常态混凝土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4.5.4 右岸大坝碾压、常态砼月强度及资源计划分析
    4.6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4.6.1 单元工程划分
        4.6.2 单元工程工序工期分析
        4.6.3 碾压混凝土项目工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度控制的研究
    5.1 进度计划控制
        5.1.1 进度计划控制体系
        5.1.2 进度计划控制流程
        5.1.3 滚动计划与控制方法
    5.2 进度控制施工管理组织体系
    5.3 施工资源
        5.3.1 系统工程理论,高效配置施工资源
        5.3.2 本工程分年度所需主要施工资源
    5.4 进度控制信息管理
    5.5 进度偏差分析
        5.5.1 进度偏差分析主要方法
        5.5.2 用生产调度周计划,分阶段动态进行偏差分析
    5.6 进度动态调整
        5.6.1 改变后续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5.6.2 缩短关键线路持续时间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总进度管理效果分析
    6.1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调整
        6.1.1 进度调整计划编制
        6.1.2 提前下闸蓄水进度计划控制
    6.2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总体进度管理效果
        6.2.1 总体满足合同目标及业主提前下闸蓄水、提前发电要求
        6.2.2 各阶段合同工期节点工程照片
        6.2.3 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工程进度管理的基本经验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附录图4-1~附录图4-13)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3)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研究的创新性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0.3.2 相关概念解释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1.2.1 传统商业街市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2.2.4 小结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2.3.7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4.3.1“日人街”的划定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三) 认识和启示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4)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建模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论文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
        1.3.1 组织结构研究现状
        1.3.2 绩效仿真研究现状
        1.3.3 复杂网络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大型工程项目的概念与特点
        2.1.1 大型工程项目的概念
        2.1.2 大型工程项目的特点
    2.2 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建模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虚拟组织的概念
        2.2.2 网络组织理论
        2.2.3 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
    2.3 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模型
    3.1 大型工程项目组织节点种类分析
    3.2 大型工程项目组织节点关系分析
    3.3 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模型的构建与表示
        3.3.1 组织结构模型构建的步骤
        3.3.2 网络组织结构物理模型构建
        3.3.3 网络组织结构描述方法
        3.3.4 组织结构特征的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nylogic 的网络组织结构评价指标仿真获取
    4.1 网络组织结构仿真框架设计
        4.1.1 Anylogic 简介
        4.1.2 资源集
        4.1.3 活动集
        4.1.4 Agent 集
        4.1.5 仿真框架与通讯机制
    4.2 基于仿真的协调成本计算
        4.2.1 协调成本的定义
        4.2.2 协调成本仿真计算
    4.3 基于仿真的活动完成时间计算
        4.3.1 设计思想
        4.3.2 活动完成时间仿真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仿真实例应用
    5.1 三峡工程项目概述
    5.2 项目网络组织结构仿真
        5.2.1 项目活动分解
        5.2.2 输入数据采集
        5.2.3 仿真模型实现
    5.3 结论与分析
        5.3.1 协调成本仿真结果分析
        5.3.2 活动完成时间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文章所有附表

(5)紧密型联营在超大型工程中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紧密型联营管理体制的探索
    1.1 紧密型联营体管理体制组成
    1.2 紧密型联营体管理体制探索
2 紧密型联营体管理方法的探索
    2.1 紧密型联营体项目成本管理
    2.2 紧密型联营体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探索
3 结论

(6)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1.4 本文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点
2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启示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中心论:分歧与差异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
3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
    3.1 股东中心论主导下的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一般分析方法
    3.2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3.3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的组合分析
    3.4 三峡开发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4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4.1 主流企业理论主导下企业战略目标的缺陷
    4.2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4.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相关性
    4.4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
    4.5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利益相关者模型
    4.6 三峡开发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5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5.1 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5.2 企业治理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5.3 企业文化创新——建立关注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企业文化
    5.4 三峡开发总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小湾水电工程:澜沧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论文提纲范文)

小湾之难小湾人之“魂”
    链接资料
    小湾之难
    小湾人之“魂”
水电十四局“地下铁军”在小湾
    科技之舟破解“小湾之难”
    “责任”为水电航母引航
    “双赢”彰显名企风范
    不负众望机电安装赢赞誉
孔雀沟砂石系统:小湾的优质“粮”仓
    系统生产规模
    系统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小湾分局小结
高坝浇筑不断诞生的新纪录
马洪琪院士谈中国水电开发
链接资料
P25

(8)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工程项目管理
    1.1 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
    1.2 我国现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1.3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1 国内常见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2.2 国际工程常见项目管理模式
    2.3 主要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
    2.4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分类
    2.5 不同项目选择不同的管理模式是符合业主利益的
    2.6 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分析
    3.1 风险的概念
    3.2 水电工程项目风险
    3.3 业主风险管理
    3.4 项目管理中不同模式的风险分析
    3.5 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
    3.6 合理选择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第四章 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
    4.1 ×××水电站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
    4.2 某国际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9)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通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1 传统模式(TRADITIONAL METHOD ,TM)
    1.2 工程总承包模式
        1.2.1 国际上工程总承包模式产生的背景
        1.2.2 工程总承包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1.2.3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主要方式
        1.2.4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1.2.5 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适用条件
    1.3 项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1.3.1 项目管理承包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1.3.2 项目管理承包的基本内容
        1.3.3 项目管理承包的发展
        1.3.4 项目管理承包的合同结构
        1.3.5 项目管理承包的优点
        1.3.6 项目管理承包的适用条件
    1.4 施工管理服务(CM)模式
        1.4.1 CM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1.4.2 CM模式的概念
        1.4.3 CM模式的主要内容
        1.4.4 CM单位的性质和地位
        1.4.5 CM模式的合同结构
        1.4.6 CM模式的特点、优点和不足
        1.4.7 CM模式的适用条件
    1.5 国际项目管理模式的最新发展
        1.5.1 PFI模式
        1.5.2 合作伙伴关系模式(Partnering)
        1.5.3 PPP模式
2 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历程
    2.1 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2.2 我国水电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2.3 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主导模式的形成
        2.3.1 平行发包模式的形成历程
        2.3.2 平行发包模式简介
    2.4 鲁布革冲击: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2.5 同国际惯例接轨的成功实践
3 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3.1 多种项目管理模式应用是历史的要求
        3.1.1 多种模式应用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
        3.1.2 多种模式应用是培育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必然要求
        3.1.3 投资主体多元化呼唤多模式的出现
    3.2 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研究
        3.2.1 不同投资主体的模式选择
        3.2.2 不同规模工程项目的模式选择
        3.2.3 创新符合国情的项目管理模式
    3.3 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3.3.1 大型水电工程的特点及投资主体现状
        3.3.2 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应用分析
        3.3.3 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建议
    3.4 民间资本投资水电建设模式的选择
        3.4.1 国家鼓励民间投资者参与水电建设
        3.4.2 民间资本投资水电的现状
        3.4.3 民间资本投资水电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建议
4 发展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策建议
    4.1 发展国际型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4.1.1 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的必要性
        4.1.2 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的发展选择
        4.1.3 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4.2 着力推广工程总承包(EPC)模式
        4.2.1 水电工程应用EPC模式的建议
        4.2.2 推广应用EPC存在的问题
        4.2.3 推广工程总承包的注意事项
    4.3 结合国情积极推行 CM模式
        4.3.1 CM模式对我国水电工程的适用性
        4.3.2 CM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4.4 大胆采用 PMC模式
        4.4.1 采用PMC模式的紧迫性
        4.4.2 结合国情有选择性地应用PMC模式
        4.4.3 推广PMC应用的对策建议
5 案例分析
    5.1 公司简介
    5.2 梯级电站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
    5.3 白水江梯级电站开发实践现状
    5.4 EPC模式应用思索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声明
致谢

(10)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建设项目的概念和特点
    1.2 建设项目的分类
    1.3 我国建设项目周期及建设程序
        1.3.1 项目周期
        1.3.2 项目建设程序
    1.4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研究内容
        1.4.1 概述
        1.4.2 管理体制研究内容
    1.5 本文研究方法
2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2.1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2.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2.2.1 国际工程项目寿命周期过程分析
        2.2.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定义
        2.2.3 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的历史及发展趋势
        2.2.4 国际工程项目建设模式相关方及相互关系
        2.2.5 国际工程项目建设模式分析
        2.2.6 世界各国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
3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践
    3.1 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
    3.2 二滩水电站的建设
    3.3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
    3.4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3.5 燕山石化乙烯改扩建工程
    3.6 甘肃省南阳渠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
4 项目管理和PMC总承包模式应用和发展
    4.1 PMC总承包模式在国际上的发展及其优点
        4.1.1 PMC总承包模式在国际上的发展
        4.1.2 PMC总承包模式优点
    4.2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体系分析
    4.3 项目管理和PM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应用与发展、
        4.3.1 工程项目管理和PMC工程总承包模式改革和发展的进程
        4.3.2 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模式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5 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探讨
    5.1 项目法人责任制在公益性项目中存在责任空化责任虚位现象
    5.2 项目管理(代建制)和PMC总承包制在我国的应用
        5.2.1 项目管理(代建制)与总承包制的区别
        5.2.2 项目管理(代建制)和总承包制在目前应用中的优势
6 结论
    6.1 近期可按项目的性质采取的管理体制(模式)
    6.2 远期同国际接轨,均实行总承包制
    6.3 实行项目管理制(代建制)和总承包制的几点要求
    6.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紧密型联营方式在大型水电项目施工中的应用——三峡二期工程青云公司管理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进度管理的研究[D]. 刘武. 湖南大学, 2019(02)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4]大型工程项目网络组织结构建模与仿真研究[D]. 范林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2)
  • [5]紧密型联营在超大型工程中应用探讨[J]. 扶奋勇. 科技传播, 2010(05)
  • [6]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为例[D]. 邓曦东.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7]小湾水电工程:澜沧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J]. 本刊编辑部.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7(10)
  • [8]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风险分析[D]. 罗运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3)
  • [9]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 向东. 四川大学, 2005(06)
  • [10]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模式)探讨[D]. 雷永勤.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紧密联合作业在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青云公司三峡工程二期管理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