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2断块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九龙[1](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彦磊[2](2020)在《L区块油层水淹特征分析及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区块于1997年采用300×300m反九点面积井网注水开发,2007年开展整体加密调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现井网面临主力层水淹严重,采油速度低,开发效果逐年变差,非主力层水驱控制程度低,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调整及措施潜力较小,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难度较大。急需开展水淹层综合评价,落实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本文首先根据加密井完钻后的砂体变化特征、测井解释资料以及动态监测资料,总结L区块均质韵律储层、正韵律储层和反韵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应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对L区块加密井的水淹级别进行校正,为补充加密方案编制提供指导。然后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得到可动剩余油储量丰度平面图,明确了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纵向上,通过模拟和计算给出了不同沉积单元、不同沉积相的剩余储量的分布规律,将剩余油划分为六种剩余油类型:平面干扰型、砂体边部型、层间干扰型、有采无注型、断层遮挡型、吸水差型。量化了不同类型剩余油的剩余可采储量及剩余比例,结果表明:造成L区块动用状况差的主要因素是断层边部剩余油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注水井吸水效果差。根据L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特征,基于合理的加密调整界限范围内确定三套不同的补充加密调整方案,根据各套加密方案的开发效果对比,确定了L区块最优加密方案为:井网中心及断层边部灵活加密方式为主,利用老井完善注采井网。同时,利用井网调整的有利时机,实施油水井对应治理措施,完善注采关系,最优方案预测采收率为34.64%,较未加密提高2.18%。本文能够指导类似油田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和中长期开发规划,控制已开发高含水区块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
倪俊[3](2020)在《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JZ油区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主要含油层位为古近系潜江组,属于中孔、中高渗透率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含油层系多,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区综合含水率为85.72%,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加快、产油量下降加快等问题。本文以研究区潜三段为例进行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采用油藏工程方法从储量动用状况、地层能量保持水平、水驱状况、产量变化和采收率五个方面分析评价研究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分析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18年12月研究区潜三段采出程度已达到40.56%、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仅为34.6%、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为69%、地层压力保持在78.4%且呈下降趋势、综合含水率为88.55%、含水上升率为5%、存水率为负值、水驱指数为0.15、年产油量总递减率为10.44%,研究区潜三段储量动用程度低、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注入水利用率低、注水开发效果差、产量递减快,需加强注水强度并结合研究区潜三段剩余油分布情况完善井网,提高水驱效果。根据研究区地质资料,使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潜三段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CMG软件进行了历史拟合展开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受地层构造、断层、储层非均质性和井网部署的影响研究区潜三段剩余油主要包括以下5类:构造高部位剩余油、非主流线井间带剩余油、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断层遮挡区域剩余油以及油厚边缘区域剩余油。从纵向上看,主要分布在潜331、潜334、潜336、潜338、潜341、潜344六个小层中,可作为今后进一步措施改造挖潜剩余油的主要目标。以Z10Xie-7井组为例研究了非主流线井间带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剩余油动用机理,通过补孔、油井转注、封堵等措施改变注入水流向,从而改变渗流场、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动用程度。结合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情况及井位分布情况,制定了研究区潜三段调整方案:新部署采油井2口,注水井3口,并采取了补孔、油井转注、封堵以及压裂等措施,预测开发十五年后,潜三段累积增油量25.05×104t,累积提高采出程度6.88%,较现有开发方案累计多产油12.43×104t,累计提高采出程度3.41%,且含水率大幅降低,研究区潜三段仍具有剩余油挖潜潜力。
郭书祥[4](2020)在《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留474井区地处河北省肃宁县万里乡,构造位置位于饶阳凹陷中部,留70断块南部。留474井区的构造外观表现为西北倾斜和东南抬升的背斜构造,古近系东营组三段和沙河街组一段为研究的目的层段,具备很大的开发潜力。然而留474井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对油藏单元的分布特征,影响油藏单元形成的原理和控制要素认识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特征进行深化研究,对于今后留474井区进行深度挖掘,指导今后对留474井区或类似井区的岩性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以留474井区为研究对象,针对留474井区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采用油藏单元分析方法,主要从储层和构造两个方面进行油藏单元形成控制因素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生产动态特征找出开发中存在问题及开发潜力,提出合理调整对策。为了精确描述复式油气藏特征和形成机理首先提出油藏单元概念,并明确油藏单元研究方法;在研究油藏单元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断层和构造形态对油藏单元形成的影响,并绘制了各小层顶面起伏构造图及油藏单元平面图,进一步研究构造背景对油藏单元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沉积阶段对砂体展布特征的影响,进而对油藏单元分布特征的影响,明确沉积相对油藏单元形成的控制作用;为后期对有利区开发潜力分析、制定合理调整对策奠定基础。在研究影响油藏单元形成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了油藏单元类型,总结得到大王庄油田留474井区的六种油藏单元类型,并依据油藏单元类型对典型井钻遇的油藏单元进行分析,明确油藏单元特征,为有利区预测提供依据。研究了目标区块动态开发特征,并分析了油藏的水淹特征,明确油藏单元水淹影响因素,根据研究成果,分析开发潜力,并提出了三条调整意见。
章巧[5](2020)在《黄骅坳陷南大港断层五断块水淹与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五断块第一口井钻于1969年,经过50年的开发利用,目前已处于高水淹状态,为了探究研究区目的层的水淹状况以及剩余油的分布,本论文在五断块测井资料和生产数据以及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目的层的水淹状况进行识别以及量化水淹级别,研究并总结水淹分布规律;基于3D地质模型,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输入油藏开发相关数据,进行模拟,得到目的层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且总结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论文取得的成果如下:1.本论文开展了研究区五断块水淹规律的探究与总结。利用研究区目的层段的45口井的测井曲线以及生产资料等数据,开展了水淹层的电性特征总结以及水淹层的识别,总结了5种水淹层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井进行水层识别。2.利用测井曲线定性准确地识别水淹层,本论文采用两种方法来定量判断水淹级别:第一种是结合研究区的各井的物性参数构建了综合参数Zgj和储层品质指数RQI,通过Zgj和RQI与Sw以及Sxo的联系,综合判断水淹级别;第二种是通过研究区井的生产数据产水率Fw划分来定量判断水淹层的水淹级别。3.在前期研究区Es321-1-Es322-2四个小层单砂体地质建模的基础上,采用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五断块进行油藏生产模拟,将产量模拟得到的数值与体积法计算得到的产量进行比较,计算误差不超过5%,反映流体运动趋势。4.构建机理模型,模拟得到目的层段四个小层的含油饱和度场图,总结归纳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即平面上,剩余油多集中分布在研究区Ⅰ号断层的上升盘以及Ⅰ号断层和Ⅱ号断层之间的小断块;纵向上,剩余油集中分布于Es322-2小层。剩余油主要集中分布于断层上升盘和分支水道砂中部和漫溢砂边部。5.总结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包括两部分:生产因素和地质因素。其中生产因素包括井网射孔层位、生产制度、井距;地质因素包括:构造、沉积单砂体类型、夹层分布、水淹规律以及韵律性,以上因素都对剩余油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主要是构造、单砂体类型、水淹规律和生产制度对剩余油分布影响最大。
姜海月[6](2019)在《小集油田孔一段枣Ⅱ、枣Ⅲ油组冲积扇扇中储层构型研究》文中指出小集油田是大港地区油气生成量和聚集量十分丰富的多层非均质复式油藏,目前进入高含水量、低采出率开发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进一步开采较为困难。本文拟以小集油田孔一段枣Ⅱ、枣Ⅲ油组为例,对小集油田冲积扇扇中储层构型特征和模式加以研究,初步总结砂体构型对水淹规律的影响,为指导冲积扇储层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依据。本文在前人对小集油田地层划分方案的基础上,对目的层段进行对比与复查,确定了枣Ⅱ、枣Ⅲ油组是等比例加积式的地层发育模式。并从岩性、粒度、泥岩颜色、储层非均质性和储层分类等方向对研究区目的层沉积特征加以研究。综合应用岩心、地震、测井及动态监测资料,将储层构型层次进一步划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6级、7级、8级和9级:(1)6级构型单元为多期辫流带,是多期复合砂体;(2)7级构型单元为单一辫流带,是单期复合砂体;(3)8级构型单元为单一成因砂体,属于沉积微相规模,包括辫流砂岛、辫流水道、漫流砂体以及漫流细粒;(4)9级构型单元为单砂体内部夹层,总结了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类型和特征,并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建立了碎屑流和辫状河共同控制的冲积扇扇中储层构型模式。最后根据单砂体研究成果来具体分析构型单元类型,单砂体叠置模式和单砂体内夹层对水淹规律的影响。
李广[7](2019)在《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常规油气资源可采储量逐渐减少,稠油作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非常规油气资源,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同时能够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XX断块油藏属于中深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因此通过注水进行开发,当前水驱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纵向非均质性的影响,Ⅰ、ⅠⅠ类储层储量动用不均衡,ⅠⅠ类储层整体开发效果较差,同时注入水利用率低,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较快。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XX断块的天然能量、水驱控制程度、产量递减规律、注入能力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目标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藏天然能量不足,注入水利用率低,同时含水上升速度较快,物性差的小层整体动用效果较差;(2)建立了符合区块特征的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精确度较常规预测模型提高2.4%,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含水率,为现场采取稳油控水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建立概念模型以及特征模型,对影响水淹的地质和开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油藏水淹主要是受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及断层的影响;(4)对XX断块全区及单井的产油、含水等指标进行了高精度历史拟合,整体拟合误差小于5%,为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精确的模型;(5)在特征模型及历史拟合研究基础上,明确了目标区块的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将水淹级别划分为特强水淹、强水淹、中等水淹、弱水淹、未水淹,运用“四点五类法”将剩余油划分为富集油、相对富集油、可动用油、难动用油和残余油;(6)针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制定了水平井趾端打新井、周期注水、提液三种调整方案并对开发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别可增油31.4×104 t、26.45×104 t、18.5×104 t。
修春红[8](2019)在《曲堤油田曲104-斜3块层系细分重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多年注水开发,许多老油田含水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储层的纵向和平面上的非均质性影响加剧,原来的层系划分和井网部署已不能适应相应阶段提高采收率的要求,因此进行高含水期层系重组和井网优化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首要任务。曲堤油田是以多薄层岩性复杂断块为主的油藏,具有层多层薄、岩性为主、非均质性强、断块碎小的地质特点,目前的采出程度19.1%,综合含水达到82.6%,处于高含水期。经过近20年的合采合注,储量动用程度低,层间动用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即使储层物性相当也因注采时间及强度不同层间仍存在开采特征差异大,层间干扰严重的问题。以静态为基础,动态为主导进行细分重组是现阶段曲堤油田调整的主要工作,通过调研类比、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形成了动静结合、相似重组、因层制宜的层系细分重组调整模式。通过研究表明中高含水期层系细分重组能有效减缓层间动用差异,在层系细分重组过程中融入动态开发的因素,是中高含水期层系细分重组的有效划分方式,更能适应因多年开发造成的储层物性、流体相对渗透率等的变化。这一做法在曲堤油田已广泛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宋舜尧[9](2018)在《ZSG油田布三段剩余油气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评价》文中指出ZSG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油田,已投入开发30余年,开发效果低下。油田构造背景为断层复杂化的背斜,圈闭类型以复杂断块和岩性圈闭为主。岩性为细砂、中砂岩,储层整体评价为低孔低渗储层,其中下第三系布心组三段Ⅱ、Ⅲ油组储层分布比较稳定,砂体厚度范围在15-30m,其他油组横向变化较大。油藏类型为复杂断块的构造和岩性油藏,油藏规模小,油气层间互,无统一油水界面,油藏边底水能量较弱。针对ZSG油田布三段油藏关系复杂,低压低渗,无驱动能量的地质油藏特征,通过细化地层对比、精细构造解释、评价储层特征、完善三维地质模型、落实油气藏规模等研究手段,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开展剩余油气分布研究,深入挖掘油气藏潜力,为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提供地质依据,以解决ZSG油田低效开发问题。本论文综合应用岩心数据、测井数据、地震数据、生产及动态监测数据,充分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岩石物理学、油层物理学等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油藏构造、储层、流体等开发地质特征做出认识和评价,量化剩余油分布,指出有利的挖潜目标。油藏剩余潜力集中在动用程度低的N26井区Ⅱ小层,N18井区Ⅲ4小层,天然气剩余潜力集中在Z7断块。Ⅱ小层剩余油潜力大地区,可以通过完善注采井网的方式来挖潜。Ⅲ4小层低孔低渗储层,需要整体压裂改造。
黎政权[10](2018)在《扶余中38块裂缝性砂岩油藏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扶余油田是国内典型的非均质砂岩油藏,具有油层埋藏浅、地层温度低、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多、存在高渗透优势通道等特点。经过40多年的注水开发,综合含水已达94%以上,常规水驱挖潜技术提高采收率空间有限,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中38块位于扶余油田八家子构造高点,东西两侧各有一条近南北向的断层,区块相对独立,是扶余油田的代表性区块。本文以该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扶余油田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对裂缝性砂岩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室内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储层、裂缝、剩余油再认识,研制和筛选出适合浅层、低温、裂缝性非均质砂岩油藏的调剖体系和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优选了三元复合体系段塞组合方式,取得了如下成果:1、采用取心井岩心镜下观察和铸体薄片分析方法,对扶余油田注水开发早期和近期的裂缝产状与分布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扶余油层Ⅰ砂组、Ⅱ砂组、Ⅲ砂组裂缝发育,Ⅳ砂组裂缝不发育,裂缝密度由早期的0.55米/条增加到目前的1.04米/条,最大裂缝宽度由0.8mm扩大为2.5 mm。2、采用油藏精细描述、水淹层识别法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了3种宏观类型剩余油,韵律控制型、微相控制型和夹层控制型剩余油占比分别为15.8%、27.0%和23.1%。通过取心井岩心铸体薄片和孔隙特征图像等方法发现,微观剩余油主要以喉道状、角隅状、簇状及颗粒吸附状等形式存在。3、优化设计了扶、杨油层水驱井网,形成扶杨水井细分的三套井网开发,即扶余油层水井分两套井网开发,油井仍是一套井网开发,其中水井的Ⅰ和Ⅱ砂组为一套井网,Ⅲ和Ⅳ砂组为一套井网,两套井网均是200m×200m五点法井网。杨大城子油层井网加密形成油水井井距100m、排距80m的五点法井网。基于建立的有约束k-means聚类注水层段划分方法,对34口新水井注水层段进行了优化。水驱井网、分注等调整后,水驱采收率提高1.53个百分点。4、通过在互穿网络交联剂中增加延缓剂,研制出新型延迟交联互穿网络凝胶,延长成胶时间3小时,满足了矿场低黏注入和深部运移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个性化深部调剖体系:裂缝型采用凝胶体系+缓膨颗粒(大粒径);裂缝-高渗型采用凝胶体系+缓膨颗粒(小粒径);高渗型采用新型互穿网络凝胶体系。设计调剖剂总用量11.85×104m3,平均单井4937m3,预测比水驱提高采收率3.1个百分点。5、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评价,筛选出适合中38块低温条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X-01,其耐盐、耐二价离子、老化稳定性较好,最大静态吸附量≤1.0,动态吸附量为0.044 mg/g砂。X-01弱碱三元体系,在表面活性剂浓度0.050.3%、弱碱浓度01.2%范围内界面张力均达到了超低,碱浓度适应范围宽。6、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出主段塞最优配方为聚合物浓度2000mg/L、表面活性剂浓度0.4%、弱碱浓度1.0%,化学剂段塞0.40PV。在此基础上,针对中38块裂缝性砂岩特点,提出了三元复合体系和凝胶体系段塞周期注入方法,推荐最优方案为:4个周期(0.1PV主段塞+0.05PV凝胶)+0.2PV副段塞+0.1PV保护段塞+后续水驱至含水98%,该方案阶段累产油67.08×104t,阶段采出程度达到22.74%,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7.84个百分点,较单纯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方案提高采收率4.84个百分点。
二、Z2断块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2断块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
2.2.1 实验设备 |
2.2.2 实验步骤 |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
6.1 区块地质特征 |
6.2 区块开发现状 |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创新点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L区块油层水淹特征分析及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油藏地质概况 |
1.1 构造特征 |
1.2 砂体发育情况 |
1.3 沉积特征 |
1.4 开发简史及特征 |
1.5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油层水淹特征分析 |
2.1 加密井水淹测井响应特征 |
2.1.1 不同韵律储层水淹模式 |
2.1.2 不同韵律地层测井响应特征 |
2.2 加密井测井响应分析方法 |
2.3 动静结合校正加密井的水淹程度 |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3.1 三维地质建模 |
3.1.1 基础数据准备及网格划分 |
3.1.2 三维地质模型 |
3.2 油藏数值模拟 |
3.2.1 基础数据输入与网格划分 |
3.2.2 历史拟合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1 油层动用状况分析 |
4.2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
4.3 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 |
4.3.1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4.3.2 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4.3.3 断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
4.3.4 井网完善程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4.4 剩余油潜力分析 |
4.5 剩余油类型及挖潜措施 |
4.5.1 确定剩余油类型 |
4.5.2 量化不同类型剩余油地质储量 |
4.5.3 不同类型剩余油挖潜对策 |
第五章 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 |
5.1 整体调整思路及对策 |
5.2 加密调整界限 |
5.2.1 基本经济参数 |
5.2.2 加密调整界限 |
5.2.3 有效厚度下限的确定 |
5.3 加密调整方案设计 |
5.4 加密调整方案部署 |
5.4.1 加密井部署 |
5.4.2 加密调整方案优选 |
5.5 油水井治理措施 |
5.5.1 措施井部署原则 |
5.5.2 措施井部署方法 |
5.5.3 措施井部署结果 |
5.6 优选方案开发指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1.2.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沉积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2 油藏特征 |
2.2.1 流体性质 |
2.2.2 温度和压力 |
2.3 开发现状 |
2.4 小结 |
第三章 油藏三维地质建模 |
3.1 地质建模方法及数据准备 |
3.1.1 建模方法 |
3.1.2 数据准备 |
3.2 构造模型 |
3.2.1 断层模型 |
3.2.2 层面模型 |
3.2.3 纵向网格单元的细化 |
3.3 岩相模型 |
3.4 属性模型 |
3.5 储量计算 |
3.6 模型粗化 |
3.7 小结 |
第四章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
4.1 储量动用状况 |
4.1.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4.1.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4.2 地层能量保持水平 |
4.3 水驱状况 |
4.3.1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 |
4.3.2 存水率 |
4.3.3 水驱指数 |
4.4 产量变化 |
4.5 采收率 |
4.6 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拟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模拟参数准备 |
5.2 历史拟合 |
5.2.1 历史拟合方法 |
5.2.2 拟合结果 |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 |
5.3.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
5.3.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 |
5.4 潜力分析 |
5.4.1 剩余油动用机理 |
5.4.2 开发调整对策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1.2.2 开发对策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油藏地质概况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性特征 |
2.4.2 储层物性特征 |
2.5 流体性质及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藏单元分布特征及储量计算 |
3.1 油藏单元概念及研究方法 |
3.1.1 油藏单元概念 |
3.1.2 油藏单元研究方法 |
3.2 油藏单元分布特征 |
3.2.1 油藏单元剖面分布特征 |
3.2.2 油藏单元平面分布特征 |
3.3 储量计算 |
3.3.1 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
3.3.2 储量计算结果及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油藏单元形成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
4.1 构造背景对油藏单元的控制作用 |
4.2 沉积相对油藏单元的控制作用 |
4.2.1 沉积相分布特征 |
4.2.2 砂体展布特征 |
4.2.3 沉积相对油藏单元的影响 |
4.3 油源断层对油藏单元的影响 |
4.4 成藏模式及油藏单元类型 |
4.5 油藏单元类型分析 |
4.5.1 断层上升盘控制型 |
4.5.2 断层下降盘控制型 |
4.5.3 抬升构造与窄河道控制型 |
4.5.4 抬升构造与宽河道控制型 |
4.5.5 穹隆构造与窄河道控制型 |
4.5.6 穹隆构造与宽河道控制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藏动态分析 |
5.1 开发历程 |
5.1.1 留70-14井区 |
5.1.2 留474井区 |
5.2 开发特征 |
5.2.1 产能特征 |
5.2.2 含水变化特征 |
5.3 注水见效分析 |
5.4 油藏单元产能劈分 |
5.5 油藏水淹特征 |
5.5.1 纵向水淹规律 |
5.5.2 平面水淹规律 |
5.5.3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 |
5.6 油藏动用程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发潜力分析及调整对策 |
6.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6.2 开发潜力分析 |
6.3 调整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黄骅坳陷南大港断层五断块水淹与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成果与认识 |
第二章 五断块地质概况以及开发状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及地质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油藏特征与储藏概况 |
2.6 开发概况 |
第三章 水淹分布规律研究 |
3.1 水淹测井响应特征 |
3.1.1 电阻率曲线特征 |
3.1.2 GR曲线响应特征 |
3.1.3 SP自然电位曲线响应特征 |
3.1.4 声波时差曲线响应特征 |
3.2 水淹层测井定性识别方法 |
3.2.1 静态电性对比识别法 |
3.2.2 自然电位变形识别法 |
3.2.3 自然伽马异常增大法 |
3.2.4 声波时差异常增大法 |
3.2.5 自然电位与电阻率对比识别法 |
3.3 水淹级别的半定量评价 |
3.3.1 构建综合参数Zgj |
3.3.2 产水率划分水淹级别 |
3.4 水淹分布规律研究 |
3.4.1 剖面水淹分布规律 |
3.4.2 平面水淹分布规律 |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 |
4.1 目标区块油藏数值类型概况 |
4.2 油藏模型的建立 |
4.2.1 网格模型 |
4.2.2 流体模型 |
4.2.3 流体性质 |
4.3 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 |
4.4 五断块生产历史拟合 |
4.4.1 五断块储量拟合 |
4.4.2 压力拟合 |
4.4.3 含水率拟合 |
4.4.4 产量拟合 |
4.5 五断块机理模型拟合 |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
5.1 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 影响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因素 |
5.2.1 生产因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 |
5.2.2 地质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小集油田孔一段枣Ⅱ、枣Ⅲ油组冲积扇扇中储层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冲积扇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2.2 冲积扇水淹特征研究现状 |
1.2.3 沧东凹陷沉积及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工作量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工区概况 |
2.1 地质特征 |
2.1.1 地层特征 |
2.1.2 构造特征 |
2.1.3 沉积背景及储层特征 |
2.2 油藏特征 |
2.2.1 油气水分布特征 |
2.2.2 流体性质 |
2.2.3 油藏渗流特征 |
2.3 开发简况 |
2.3.1 开发历程 |
2.3.2 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地层对比复查 |
3.1 地层划分方案 |
3.2 地层对比方法 |
3.2.1 模式指导,井震结合 |
3.2.2 旋回对比,分级控制 |
3.2.3 沉积成因,界面微调 |
3.3 地层复查结果 |
第4章 冲积扇扇中沉积储层特征研究 |
4.1 岩石成分特征 |
4.2 粒度分布特征 |
4.3 泥岩颜色特征 |
4.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4.4.1 微观非均质性 |
4.4.2 宏观非均质性 |
4.5 储层分类评价 |
第5章 冲积扇扇中储层构型研究 |
5.1 构型级次的划分 |
5.2 构型界面特征识别 |
5.2.1 6级构型界面识别与划分 |
5.2.2 7、8级构型界面识别与划分 |
5.2.3 9级构型界面识别与划分 |
5.3 6级构型单元表征 |
5.3.1 6级构型单元识别 |
5.3.2 6级构型单元特征 |
5.4 7级构型单元表征 |
5.4.1 7级构型单元识别 |
5.4.2 7级构型单元特征 |
5.5 8级构型单元表征 |
5.5.1 8级构型单元的识别 |
5.5.2 8级构型单元特征及组合样式 |
5.6 9级构型单元表征 |
5.6.1 9级构型单元识别 |
5.6.2 9级构型单元特征 |
5.7 冲积扇扇中辫状河储层构型模式 |
5.8 储层构型对水淹规律的影响 |
5.8.1 单一构型单元类型对水淹规律的影响 |
5.8.2 单一构型单元叠置模式对水淹规律的影响 |
5.8.3 单一构型单元内部落淤层对水淹规律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藏水淹规律研究现状 |
1.2.2 油藏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XX断块生产动态分析 |
1.3.2 XX断块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
1.3.3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模型的建立 |
1.3.4 XX断块生产历史拟合与水淹规律研究 |
1.3.5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挖潜方案制定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XX断块区域地质概况及生产动态分析 |
2.1 XX断块地质特征 |
2.1.1 工区概况 |
2.1.2 构造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储层特征 |
2.1.5 流体特征 |
2.1.6 储量评价 |
2.2 XX断块开发特征 |
2.3 油藏天然能量论证 |
2.4 油藏水驱控制程度分析 |
2.5 油藏注入能力分析 |
2.6 油藏阶段存水率与累积存水率分析 |
2.6.1 阶段存水率与累积存水率的定义 |
2.6.2 阶段存水率与含水率关系 |
2.6.3 累积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 |
2.7 油藏产量变化规律研究 |
2.7.1 产量区域变化规律 |
2.7.2 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2.8 油藏采收率标定 |
2.8.1 经验公式法 |
2.8.2 水驱特征曲线法 |
2.8.3 童氏图版法 |
2.8.4 采收率预测 |
2.9 XX断块含水率预测模型研究 |
2.9.1 含水率预测模型理论推导 |
2.9.2 新型含水率预测模型与常规预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章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模型的建立 |
3.1 油藏水淹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2 砂体韵律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3 流体物性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4 断层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5 边底水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6 地质构造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7 井网完善程度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1.8 注水方式对油层水淹的影响 |
3.2 油藏特征模型建立思路 |
3.3 XX断块油藏特征模型的建立 |
3.3.1 确定建立油藏特征模型的范围 |
3.3.2 地质特征属性 |
3.3.3 开发特征属性 |
3.3.4 油藏特征模型的建立 |
第4章 XX断块油藏历史拟合与水淹规律研究 |
4.1 储量拟合 |
4.2 全区指标拟合 |
4.3 单井指标拟合 |
4.4 历史拟合效果评价 |
4.5 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
4.5.1 油藏纵向水淹规律 |
4.5.2 油藏平面水淹规律 |
4.5.3 油藏水淹级别划分 |
第5章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方案制定 |
5.1 XX断块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1 XX断块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 |
5.1.2 XX断块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5.2 XX断块剩余油分类 |
5.2.1 剩余油分类方法的提出 |
5.2.2 含油饱和度界限点的确定 |
5.2.3 “四点五类法”在XX断块的应用 |
5.3 XX断块剩余油挖潜方案 |
5.3.1 XX断块基础开发方案研究 |
5.3.2 水平井趾端剩余油挖潜 |
5.3.3 提液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
5.3.4 周期注水技术参数设计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曲堤油田曲104-斜3块层系细分重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油研究现状 |
1.2.2 层系细分重组现状 |
1.2.3 合理井网研究现状 |
1.2.4 高含水期合理注采强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曲 104-斜3块油藏地质特征 |
2.1 油气田概况 |
2.2 勘探开发历程 |
2.3 油藏地质特征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构造特征 |
2.3.3 储层特征 |
2.3.4 油藏特征 |
2.3.5 储量计算及评价 |
2.4 地质模型建立 |
第3章 曲 104-斜3块开发状况 |
3.1 开发历程及现状 |
3.1.1 开发历程 |
3.1.2 开发现状 |
3.2 开采特征 |
3.2.1 产液能力 |
3.2.2 产油能力 |
3.2.3 注水能力 |
3.2.4 含水上升规律 |
3.3 开发状况及效果评价 |
3.3.1 开发状况 |
3.3.2 开发效果评价 |
3.4 油藏数值模拟 |
3.5 存在问题及潜力 |
第4章 层系细分重组的优化 |
4.1 开发方式论证 |
4.2 调整原则 |
4.3 开发调整技术经济政策 |
4.3.1 开发层系 |
4.3.2 井网部署 |
4.3.3 合理压力保持水平 |
4.3.4 单井产能 |
4.3.5 配注 |
4.4 方案设计 |
4.4.1 曲 104-斜303块 |
4.4.2 曲 104-313 块 |
4.4.3 曲 104-斜302块 |
4.4.4 曲 104-斜3断块区井网叠合图 |
4.4.5 新钻井及措施井工作量 |
4.5 指标预测 |
4.5.1 产能 |
4.5.2 合理产液量 |
4.5.3 含水上升率 |
4.5.4 递减率 |
4.5.5 配注 |
4.5.6 采收率 |
4.5.7 主要指标对比 |
4.5.8 数值模拟进行优化 |
4.5.9 指标预测 |
4.6 方案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ZSG油田布三段剩余油气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 |
1.2.2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进展 |
1.2.3 剩余油分布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地质特征 |
2.2 勘探简况 |
2.3 开发概况及开发特征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发育特征 |
3.2 对比方法和原则 |
3.3 标准层的选择 |
3.4 沉积旋回特征 |
3.5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4章 构造特征研究 |
4.1 地震解释技术流程 |
4.2 井震结合精细层位标定 |
4.2.1 单井地震剖面层位标定 |
4.2.2 连井地震剖面层位标定 |
4.3 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
4.3.1 断层解释技术 |
4.3.2 层位追踪技术 |
4.3.3 构造解释成图 |
4.4 构造特征 |
4.4.1 断裂系统分析 |
4.4.2 构造特征分析 |
第5章 储层分布特征 |
5.1 岩石学特征 |
5.2 孔隙结构特征 |
5.3 基本物性特征 |
5.4 储层特征平面分布 |
第6章 油气水分布特征与油气藏类型 |
6.1 油气水分布特征 |
6.2 流体性质 |
6.3 油藏温压特征 |
6.4 油气藏类型 |
第7章 剩余油气分布 |
7.1 储量计算 |
7.1.1 计算方法 |
7.1.2 计算单元 |
7.1.3 计算参数的确定 |
7.1.4 储量计算结果 |
7.2 三维地质建模 |
7.2.1 数据准备及质量控制 |
7.2.2 构造建模 |
7.2.3 岩相建模 |
7.2.4 储层属性建模 |
7.3 剩余油分布研究 |
7.3.1 油气层动用程度 |
7.3.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8章 开发调整潜力 |
8.1 注水开发潜力 |
8.2 老区调整潜力 |
8.3 压裂增产潜力 |
认识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扶余中38块裂缝性砂岩油藏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剩余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深度调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裂缝性油藏现状及主要开发技术 |
1.2.4 三元复合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38块油藏概况 |
2.1 中38块地质概况 |
2.1.1 小层和单砂体划分 |
2.1.2 中38块构造特征 |
2.2 中38块沉积相特征 |
2.2.1 区块沉积特征 |
2.2.2 区块沉积模式 |
2.2.3 单砂体微相特征 |
2.3 中38块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2.3.1 储层裂缝特征 |
2.3.2 储层非均质特征 |
2.4 中38块开发历程 |
2.5 中38块存在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38块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中38块数值模拟研究 |
3.1.1 地质建模 |
3.1.2 数值模拟参数研究 |
3.1.3 油藏数值模拟拟合 |
3.2 取心井剩余油研究 |
3.3 宏观剩余油分布模式 |
3.3.1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2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
3.3.3 层内剩余油分布规律 |
3.4 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 |
3.4.1 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 |
3.4.2 不同水洗程度微观剩余油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38块三元复合驱前期水驱调整方法研究 |
4.1 井网调整方法研究 |
4.1.1 井网调整方案设计 |
4.1.2 开发指标预测 |
4.1.3 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
4.2 层段划分方法 |
4.2.1 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
4.2.2 基于有约束k-means聚类的注水层段划分方法 |
4.3 水驱调整现场应用效果 |
4.3.1 平面产出状况评价 |
4.3.2 层间注采状况评价 |
4.3.3 层内注采状况评价 |
4.3.4 开发指标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38块三元复合驱早期深部调剖方法研究 |
5.1 优势渗流通道识别方法 |
5.1.1 优势通道成因及特征 |
5.1.2 平面优势渗流通道识别 |
5.1.3 层内渗流通道部位识别 |
5.2 调剖体系优选 |
5.2.1 油藏特点对调剖体系性能的要求 |
5.2.2 封堵裂缝颗粒体系优选 |
5.2.3 凝胶体系筛选 |
5.2.4 复合调剖体系设计 |
5.2.5 调剖段塞设计 |
5.3 调剖剂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
5.3.1 调剖剂用量设计 |
5.3.2 注入速度及注入压力设计 |
5.4 效果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38块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方法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2 聚合物筛选 |
6.2.1 聚合物与储层配伍性评价 |
6.2.2 聚合物注入性能评价 |
6.2.3 聚合物与碱的配伍性 |
6.2.4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 |
6.3 表面活性剂筛选 |
6.3.1 实验方法 |
6.3.2 结果分析 |
6.4 碱筛选 |
6.5 三元复合驱配方体系性能研究 |
6.5.1 抗盐性 |
6.5.2 抗二价离子性能 |
6.5.3 老化稳定性 |
6.5.4 乳化性能 |
6.5.5 静态吸附实验 |
6.5.6 动态吸附实验 |
6.6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6.6.1 实验条件 |
6.6.2 实验过程 |
6.6.3 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
6.6.4 表活剂浓度的影响 |
6.6.5 碱浓度的影响 |
6.6.6 主段塞尺寸的影响 |
6.6.7 裂缝的影响 |
6.7 三元复合驱油方案优选数值模拟研究 |
6.7.1 主段塞参数优化 |
6.7.2 段塞组合方案设计 |
6.8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Z2断块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L区块油层水淹特征分析及补充加密调整方案研究[D]. 关彦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JZ油区潜三段注水开发效果评价及潜力分析[D]. 倪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留474井区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 郭书祥. 燕山大学, 2020(01)
- [5]黄骅坳陷南大港断层五断块水淹与宏观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章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小集油田孔一段枣Ⅱ、枣Ⅲ油组冲积扇扇中储层构型研究[D]. 姜海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XX断块水驱规律分析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李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曲堤油田曲104-斜3块层系细分重组优化研究[D]. 修春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ZSG油田布三段剩余油气分布及开发调整潜力评价[D]. 宋舜尧.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10]扶余中38块裂缝性砂岩油藏三元复合驱油方法研究[D]. 黎政权.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