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of Marin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911 in Wistar Rats(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丽[1](2021)在《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改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进一步增强其药理活性,本论文在综述pyxinol和其衍生物、以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研究进展基础上,综合运用药物合成、生物活性筛选以及药代动力学等多项技术,高效制备了系列新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系统筛选了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生物活性、早期评价了药代动力学参数,成功筛选出一个具有良好心脏保护作用的创新候选化合物。论文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一)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为避免所合成的衍生物脂溶性过强,论文采用28个碳的饱和脂肪酸,与pyxinol的C3/C12/C25-OH进行酯化,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衍生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及高分辨率质谱鉴定了32个衍生物的结构,包括:C-3位单酯化产物7个、C-12位单酯化产物7个、C-3,12位双酯化产物5个、C-12,25位双酯化产物6个、C-3,12,25位三酯化产物7个。除化合物1,7外,其余30个衍生物均为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二)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基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论文对所合成的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继续开展了心脏保护作用的评价及作用机制的探讨,主要包括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两个方面的研究。1、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以H2O2刺激H9c2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损伤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yxinol及其衍生物对H9c2细胞损伤呈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活性强弱依次为C-3位单酯化产物>C-3,12,25位三酯化产物>C-3,12位双酯化产物>pyxinol>C-12位单酯化产物>C-12,25位双酯化产物,推断C-3位酯键对活性贡献最大,为主要活性基团。所有衍生物中,化合物5(3-己酰-pyxinol)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呈剂量依赖性,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内SOD活性、减少MDA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减轻细胞损伤程度来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2、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化合物5(5、10、20 mg/kg)。以心脏收缩力、心肌梗死面积、LDH、AST、CK、c Tn T、MDA及SOD为评价指标,考察治疗性给予化合物5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5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左心室容积(LVVs)和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射血分数(EF)、提高心脏收缩力;同时也明显降低LDH、CK、AST、c Tn T和MDA水平,提高SOD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美托洛尔呈类似作用,说明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ACE在心衰中起重要作用,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论文采用比色法,以赖诺普利为阳性对照药,测定了32个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5和化合物9(3,12,25-三丙酰-pyxinol)显示出与赖诺普利(抑制率89.17%)相似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0.31%和87.02%,优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57.23%)。化合物5、9和赖诺普利的IC50值分别为105 n M、114 n M和81 n M。研究证明化合物5、9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ACE酶抑制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9可选择性抑制ACE酶的C结构域。4、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斑马鱼是研究心力衰竭的理想模式动物之一。论文选择受精后48 h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分别给予化合物5和9(0.5,1,10μg/m L)预处理4 h,加入维拉帕米建立心力衰竭模型,以心率、心脏输出、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心脏扩大以及静脉充血为指标,评估斑马鱼的心脏功能。结果表明,浓度为1μg/m L的化合物5和9均可减少心脏扩张和静脉充血、增加心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和缩短分数。其中化合物5生物活性强于化合物9,并显示出与依那普利相似强度的活性。5、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基于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化合物5干预心衰斑马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斑马鱼比较,心衰斑马鱼中多种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明显改变,经化合物5干预,胆碱、丙酮酸、花生四烯酸等25种内源性代谢物的水平可显着回调,推断化合物5通过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鞘脂代谢、叶酸生物合成代谢、丙酮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8条代谢途径发挥抗心衰作用。首次发现叶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与心衰有关。(三)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1、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首次建立了HPLC-ELSD分析大鼠血浆中化合物5的定量方法,并测定了灌胃给予化合物5(20.0、40.0、8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化合物5体内动力学属线性过程,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比较,化合物5在体内消除缓慢、消除时间明显延长、循环时间较长。首次对主要代谢产物pyxinol血药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合物5达峰前,血浆中主要含有原型药物;在达峰至20 h的消除相期间,血浆中同时含有原型药物和其代谢产物;给药20 h至40 h期间,血浆中则主要含有代谢产物pyxinol。2、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首次研究了静脉注射化合物5(10.0 mg/kg)的大鼠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获得了T1/2、AUC、CL、Vd等基本参数。并以静脉给药AUC(0-t)为参比,计算出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6%,与文献报道的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绝对生物利用度(43%)相似。3、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化合物的亲脂性对整个药代动力学过程都有影响,尤其影响口服药物在机体的吸收。论文模拟胃肠道不同部位,采用摇瓶法使化合物5在p H 2.0、p H 5.8和p H 7.4等条件下于水-正辛醇缓冲溶液中达分配平衡,继而采用HPLC-ELSD技术测定两相中化合物5的浓度,获得了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Log P为4.18,小于先导化合物pyxinol的Log P值(3.76),说明结构中引入脂肪酰基团,可增加脂溶性。4、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代谢物分析平台,首次对灌胃给予化合物5(80.0 mg/kg)的大鼠血浆、尿、粪及胆汁中主要代谢产物进行快速分析和鉴定。共鉴定了21个代谢物,包括I相代谢物6个和II相代谢物15个。I相代谢反应包括脱水、脱氢、加水、氧化、去己酰基、去己酰氧基等,II相代谢反应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硫酸化、半胱氨酸结合、甘氨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和葡萄糖醛酸化等。综上所述,本论文丰富了pyxinol的结构修饰,也筛选出一个活性良好、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创新候选药物——化合物5(3-己酰-pyxinol)。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和抗心衰活性,体内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较高。论文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数据。
张梦晴[2](2020)在《羊栖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栖菜,马尾藻科,别名海菜芽、鹿角尖等,在中国有较长的食用和药用历史。针对羊栖菜的降血糖研究已有报导,但大多数是通过采用动物实验验证提取成分的功效,鲜有从糖酶抑制的角度,特别是以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为目标从羊栖菜中筛选活性成分。本研究从羊栖菜中分离纯化可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组分,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对活性组分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进行初步分析,为食源性降糖组分开发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羊栖菜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羊栖菜多糖,由单因素实验结果可知,羊栖菜多糖的提取优化参数为:提取温度50℃、加酶量0.9%、pH 10、底物浓度4%、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羊栖菜粗多糖的提取率为11.51%。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从羊栖菜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酸性多糖SFP-1。2、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实验结果表明,SFP-1的半抑制浓度为0.681 mg/mL,效果优于阿卡波糖(1.308 mg/mL)。初步动力学研究其为可逆混合型抑制。同时,SFP-1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酸碱稳定性,能在30~100℃和pH 3~10时保持较高的抑制活性。并且能够在模拟胃肠液中保持较好的抑制活性。通过荧光光谱、CD色谱和紫外光谱分析SFP-1与α-葡萄糖苷酶的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S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固有荧光表现出静态猝灭作用,并在结合过程诱导了α-葡萄糖苷酶的构象变化。这些结果表明,SFP-1有可能成为用于功能性食品的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化学结构分析表明,SFP-1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0.63×103,主要由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组成,其相对摩尔比为15.17:7.72:4.92:1.99:4.04:23.07。SFP-1的硫酸基含量为3.0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分析结果显示,SFP-1的糖链中同时具有α-型以及β-型糖苷键。由高碘酸氧化结果可知SFP-1糖链中可能含有1→或1→6糖苷键、1→2或1→4糖苷键;由Smith降解产物可知SFP-1糖链中一定含有1→4糖苷键。4、热重分析表明SFP-1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原子力显微镜显示在溶液中的SFP-1以不规则颗粒结构存在,多糖单链的高度约为0.5-1.5 nm高于单个多糖链(0.1-1 nm)。这些结果表明SFP-1可能具有分支、发生缠绕,多糖分子中存在聚集现象,X射线衍射与刚果红试验分别表明SFP-1为无定型结构,并且无三螺旋的空间构象。
王菁[3](2020)在《海带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肾病(DN)是主要的糖尿病微血管疾病,是最早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慢性肾衰和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的最主要病因。DN是糖尿病持续高血糖引起的代谢障碍并发症,其产生过程与多种病理过程相关。从海带中提取的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LMWF)属于一类高度硫酸化杂多糖,由岩藻糖、硫酸基、半乳糖等组成。LMWF因结构独特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凝血、抗炎症、抗氧化、抗肿瘤等。LMWF作为天然褐藻多糖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抑制DN的发展速度,但LMWF对DN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本论文从体外细胞模型水平与体内动物模型水平入手,探讨LMWF改善DN的作用与机制。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明LMWF能够显着改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发的人体肾小球系膜细胞(HRMCs)异常增殖与肥大,降低细胞培养基中内毒素含量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从而改善HRMCs损伤;通过定量蛋白质组学KEGG富集分析,发现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ECM-receptor interaction)信号通路与LMWF关联性最大,其中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量变化受LMWF影响最显着;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检测发现LMWF与FN存在特异性结合,平衡解离常数KD为453.7μmol/L;结果证明带正电荷的鱼精蛋白硫酸盐(PS)能够促进LMWF与HRMCs结合,增强LMWF改善HRMCs损伤的治疗作用。在体内动物实验方面,通过STZ诱导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DN早期模型证实LMWF较微晶纤维素(MC)可更好地缓解DN大鼠多饮、多食、体态消瘦等症状,但其对血清生化指标影响不大,未产生明显改善DN大鼠高血糖的效果。在肾脏功能方面,LMWF能够明显改善DN大鼠多尿、尿蛋白排泄量过多、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过高等DN早期病理症状;能够抑制肾小球基底膜病变,阻止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增厚,缓解肾小球结构病变,下调DN大鼠肾皮质层FN、肌营养不良聚糖蛋白(DG)、层粘连蛋白(LAMC1)、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促炎症因子的水平,而LMWF与抗生素(Anti)联用时其改善DN的效果受到影响且大幅降低。LMWF能够改善DN大鼠肾脏功能损伤,降低肾脏组织因炎症引起的病变,且这种作用与肠道菌群相关。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证实LMWF能够显着抑制DN大鼠肠道通透性增大、粪便量增多、结肠长度缩短等肠道功能损伤症状。通过对DN大鼠粪便16S r DNA测序并进行聚类统计分析,结果证明LMWF显着提高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并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缓解DN大鼠肠道菌群紊乱,显着提高拟杆菌目S24-7(Bacteroidales S24-7 group)和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等可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的菌种丰度,且LMWF对DN的治疗作用与肠道菌群存在关联性。综上所述,LMWF能够有效缓解DN细胞病变及肾脏损伤,其通过结合FN抑制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缓解由AGEs引起的HRMCs异常增殖与肥大,LMWF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并抑制肠道屏障损伤,下调肾脏FN和IL-6等ECM相关的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褐藻多糖等治疗DN的作用机理及开发大分子活性物质作为海洋药物提供参考。
张广远[4](2020)在《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白芨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存在较多的羟基修饰位点,通过对其疏水改性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应用于药物递送。将疏水基团硬脂酸与靶向基团叶酸通过酯键偶联在白芨多糖羟基上,制备成了基于硬脂酸修饰白芨多糖(BSPs-SA)的叶酸受体靶向的(FA-BSPs-SA)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与紫外光谱确证,硬脂酸与叶酸在白芨多糖上的取代度分别为12.94%与5.6%。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表明BSPs-SA、FA-BSPs-SA的分子量分别为22361 Da、24448 Da。随着pH值降低,BSPs-SA、FA-BSPs-SA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且FA-BSPs-SA具有更低的临界聚集浓度。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备了三种阿霉素-胆盐疏水复合物,考察了胆盐的种类、浓度以及加入剂量对载药胶束的影响,结果表明胆酸钠作为静电吸附剂,NaCDox复合物浓度保持2 mg/mL、药物与载体比保持1:6时,具有较高的载药量与包封率。Dox/FA-BSPs-SA、Dox/BSPs-SA胶束具有pH敏感性,且随着pH降低,粒径与电位呈现增大趋势。通过DSC与TGA结果表明Dox以无定型或静电吸附作用包裹于胶束的疏水核心中。载药胶束呈双相释放模式,在第一释放阶段,Dox/BSPs-SA、Dox/FA-BSPs-SA胶束是由溶蚀与扩散控制的药物释放,第二阶段为衍生物的降解、溶蚀与扩散控制共同控制的释放机制,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速率要明显快于生理介质条件下的释放。Dox/BSPs-SA、Dox/FA-BSPs-SA胶束在37°C条件下48 h内都能够保持稳定。通过体外溶血实验证明BSPs-SA与FA-BSPs-SA的血液相容性较好。MTT以及划痕实验表明Dox/BSPs-SA与Dox/FA-BSPs-SA胶束对HepG2与4T1细胞毒性均强于游离阿霉素,并且Dox/FA-BSPs-SA胶束在4T1的细胞毒性强于Dox/BSPs-SA胶束,但在HepG2细胞毒性上无显着性差异。4T1细胞对Dox/FABSPs-SA胶束的摄入率强于游离阿霉素与Dox/BSPs-SA胶束,且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的特点。并且Dox/FA-BSPs-SA胶束从溶酶体中的逃逸能力强于Dox/BSPs-SA胶束,使其更多分布于细胞核中。Dox/BSPs-SA胶束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与大胞饮进入胞内。Dox/FA-BSPs-SA主要通过网格蛋白通路入胞,也有部分通过叶酸受体途径入胞,并且均需要能量的参与。与游离阿霉素相比,Dox/BSPs-SA胶束、Dox/BSPs-SA胶束进入大鼠体内后能够具有较低的清除率、较长的药物滞留时间与体内药物半衰期,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以Dir代替Dox作为模型药物,并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到载Dir胶束都能降低在心脏处的分布,同时增强肿瘤部位的富集,Dox/FA-BSPs-SA胶束的肿瘤抑制作用强于Dox/BSPs-SA胶束与游离阿霉素,可能与胶束的EPR效应及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有关。化疗与光动力学协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1-(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ZnPc-C-Dox)。采用透析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包封率与载药量的ZnPc-C-Dox/FABSPs-SA胶束,并表现出一定的pH响应性。ZnPc-C-Dox/FA-BSPs-SA胶束具有产生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与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并且通过协同作用增强对4T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以及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间以范德华力、氢键的方式结合,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的,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通过与色氨酸(Trp-213)的相互作用,引起色氨酸(Trp-213)周围疏水环境变化。并通过非辐射能量的方式以将能量从BSA转移至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上,引起荧光淬灭,导致BSA的α螺旋含量降低进而引起构象发生轻微的变化,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FA-BSPs-SA具有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特性,可以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效果。并且与蛋白接触后,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轻微改变,通过化疗与光动力疗法相结合,为靶向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罗美华[5](2020)在《脆弱拟杆菌荚膜多糖TP2的荧光标记以及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文中研究说明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B.fragilis)是主要定植于消化道下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脆弱拟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依赖于其表面的荚膜多糖。与其他益生菌一样,脆弱拟杆菌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维持机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本实验室从婴儿的粪便中提取出了B.fragilis ZY-312,并提取出其两性离子荚膜多糖(Zwitterionic Capsular Polysaccharides,ZPSs),命名为TP2。TP2平均分子量约为70 k Da,其重复单元由四种单糖(N-乙酰半乳糖胺、β-D-呋喃半乳糖、2-乙酰氨基-4氨基-2,4,6-三脱氧-ɑ-D-吡喃半乳糖、4,6-半乳糖丙酮酸)组成,每个重复单元都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氨基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羧基。在之前的药效实验中,本实验室发现2.5 mg/kg TP2可以显着性缓解溃疡结肠炎和降低溃疡发生率。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了B.fragilis荚膜多糖TP2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作用形式以及排泄等,从而为系统地研究TP2的药代动力学奠定基础。首先我们用带黄绿色荧光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对TP2进行荧光标记,标记后的TP2具有荧光,其最大激发波长为494 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0 nm。标记后的TP2在高效液相荧光色谱图中的特征吸收峰的保留时间为7 min;TP2与FITC反应的最佳投料比为10:1,经8次超滤离心后,可获得纯度较高的标记的TP2;FITC标记TP2的效率在4.9-5.2%之间,保存在-20℃条件下,TP2在10天内不会被降解。随后,我们考察了标记后的TP2在体外模拟的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情况。经人工的胃液、肠液和大肠液作用后,标记后的TP2都未被降解。通过对在人工大肠液中厌氧发酵后短链脂肪酸和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的检测,与对照组相比,TP2并未改变大肠液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但显着地提高了肠道中以Faecalibacterium、Enterococcus、Romboutsia、Ruminococcaceae为代表的厚壁菌门和以Bacteroides为代表的拟杆菌门的丰度,这些菌被认为可以提高宿主的抗炎能力;同时降低了的以Sutterella、Desulfovibrio、Enterobacteriaceae为代表的变形菌门的丰度,而这些菌的丰度减少能降低宿主患肠炎疾病的概率。最后,Wistar大鼠经单次灌胃2.5 mg/kg标记的TP2,通过荧光活体成像仪检测TP2在大鼠体内动态分布,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荧光色谱分析2.5 mg/kg TP2在体内代谢情况。TP2主要聚集在消化道的盲肠、结肠中。在TP2整个代谢过程中,TP2在体内不能被消化,给药48小时后以原形形式随粪便排出体外。2.5 mg/kg的药效剂量未检测到进入血液,但在肝脏组织中,发现了带有荧光的分子量大于TP2-FITC的吸收峰,这可能是TP2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了分子量大于70 k Da的物质。同时我们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了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Caco-2和人结肠癌细胞HT-29对TP2的吸收,发现Caco-2和HT-29细胞均能摄取TP2。总之,本研究的B.fragilis荚膜多糖TP2经口服进入大鼠体内,在体内主要聚集在盲肠和结直肠,在体内外TP2均不会被降解。TP2是以原形的形式发挥作用,会改变肠道菌群,提高肠道中抗炎正相关菌群的丰度,同时降低促炎菌群的丰度。
孙成静[6](2020)在《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研究及其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内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丹参茎叶改善血液循环和调控炎症反应的效应物质基础与分子机制研究”的一部分,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主要围绕丹参茎叶有效部位的提取制备工艺优化、质量控制、改善血液循环及其作用机制等进行研究,以期为丹参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简述如下:一、文献研究1.通过总结中药标准提取物在国内外药典中的收录情况及专利申请现状揭示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开发现状,对国内中药标准提取物质量标准现状进行归纳,从中药标准提取物质量标准和出口的发展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为中药标准提取物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大国际市场占比提供依据。2.整理分析了微循环与传统中医理论“血瘀证”之间的关联关系,归纳了各组织器官微循环的特点及微循环障碍在各器官中的表现特征,对微循环障碍的检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并论述了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与中医治疗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二、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制备工艺优化研究1.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提取工艺优化研究以丹参茎叶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0-芸香糖苷、紫云英苷、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丹酚酸A、丹酚酸C等13种资源性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UPLC分析,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媒倍数、溶媒浓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分析方法对丹参茎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60%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0h,经验证该工艺稳定可靠。2.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纯化工艺优化研究在丹参茎叶酚酸与黄酮提取工艺确定的基础上,应用UPLC法分析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纯化工艺。根据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不同极性的9种大孔树脂,单因素考察上样量、上样浓度、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确定最优纯化工艺为每10g干燥NKA-2树脂上样2.5g生药,0.25g/mL药液浓度上样,60%乙醇溶液洗脱4BV,纯化后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纯度可达到51.49%(其中酚酸46.77%、黄酮4.72%)。三、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质量标准研究1.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薄层定性分析对6批不同产地的丹参茎叶提取纯化后,对酚酸与黄酮有效部位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定分析,样品和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芦丁、异槲皮苷对照品溶液使用GF254薄层板,以醋酸丁酯-甲酸-水(10:2:3)为展开剂展开,在365nm下检视,6批样品与对照品在对应位置有相同颜色斑点,清晰且分离度好,为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2.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研究基于HPLC技术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结果显示,图谱中各峰分离度良好,这6批样品的HPLC色谱相似度在0.934~0.997之间,确定了 1 1个共有峰,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均不超过2.0%,相对峰面积中5和11号峰的相对峰面积的RSD值均大于80%,表明样品间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受环境影响,成分含量有所不同。本实验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评价与控制丹参茎叶有效部位的质量,高效简便,促进丹参茎叶资源开发利用。3.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定量分析基于HPLC技术测定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中酚酸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酚酸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芦丁作为指标成分,确定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含量限度。限定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按干燥品算,含丹酚酸B、迷迭香酸的总量不得低于34.3%,芦丁含量不得低于1.1%。4.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质量标准研究(草案)在药典基础上,对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水分、炽灼残渣进行检查,确立了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草案,为工厂生产工艺、质检等提供科学依据,保障有效部位质量的稳定可控。四、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改善微循环障碍功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1.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改善微循环效应评价(1)丹参茎叶对微循环障碍大鼠的改善作用本实验基于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造模的微循环障碍大鼠进行研究,连续7天造模同时给药丹参茎叶酚酸部位与酚酸和黄酮部位。收集大鼠的全血、血浆、尿液、粪便、肺、胸腺、脑和心脏组织,分析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生化指标及微血管密度(MVD),评价丹参茎叶有效部位对微循环障碍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造模后,模型组的WBV、PV、ESR、HCT、FIB指标显着升高,APTT、TT、PT明显缩短,TXA2,ET-1,iNOS,P-selectin,VEGF,TNF-α 和 IL-1β的表达水平和 TXA2/6-keto-PGF1α数值升高,6-keto-PG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肺、胸腺和脑的MVD显着降低,心脏的MVD有明显降低趋势。丹参茎叶酚酸与酚酸和黄酮部位高、低剂量组均能显着改善微循环障碍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指标,并能不同程度回调ET-1、iNOS、VEGF、P-Selectin、TXA2、6-keto-PGF1α、TNF-α、IL-1β对照组的表达。丹参茎叶酚酸与酚酸和黄酮部位上调了微循环障碍引起的肺、胸腺、脑和心脏的微血管密度(MVD)的降低。其中,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部位低剂量的保护效果较其他给药组和阳性药更优。表明丹参茎叶有效部位通过改善血流循环、抑制凝血、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维持血管稳态、保证组织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以改善微循环障碍。(2)微循环障碍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与丹参茎叶的干预作用应用UPLC-QTOF/MS技术,对微循环障碍大鼠的血浆与尿液应用代谢组学研究,探讨微循环障碍对代谢物的影响及丹参茎叶酚酸与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干预后的作用机制。根据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数据,鉴定出20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液中8种、尿液中12种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与亚油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泛酸和CoA生物合成、戊糖和葡萄糖酸相互转化、丙酮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和TCA循环有关。丹参茎叶酚酸与酚酸和黄酮部位给药组与模型组可明显区分,呈现向正常组靠拢的趋势,代谢产物的相对表达也有所回调。将代谢组学与生物效应作相关分析后发现,丹参茎叶有效部位对代谢产物的调节作用也同时改善了相应的生化指标。研究表明,丹参茎叶酚酸、酚酸和黄酮部位均具有良好的微循环障碍保护作用,通过改善能量代谢、氧化应激、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实现,为揭示丹参茎叶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3)微循环障碍大鼠的肠道菌群研究与丹参茎叶的干预作用应用16SrDNA技术对微循环障碍大鼠及丹参茎叶酚酸与酚酸和黄酮部位干预后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研究。LEfSe分析结果表明,微循环障碍大鼠粪便中菌群自门水平到属水平均存在差异菌属,属水平上发现12个差异菌属,其中丹参茎叶有效部位干预后,可改善模型引起的Akkermansia、关节假丝酵母菌属、红蝽杆菌科、韦荣球菌科、毛螺旋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表明丹参茎叶通过减少肠道炎症、维护肠屏障正常运作以改善微循环障碍,揭示了丹参茎叶有效部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而发挥治疗作用。2.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基于正常和微循环障碍大鼠,应用UPLC-TQ/MS方法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7种效应成分的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专属性好,线性关系良好,日内与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均在标准范围内,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稳定性均符合标准。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中,丹参茎叶酚酸与酚酸和黄酮部位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提示黄酮类成分的存在可影响酚酸类成分的体内代谢过程。与正常大鼠比较,酚酸类成分在模型组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产生明显差异,主要有效成分的AUC0-t、AUC0-∞、Tmax、Cmax均不同程度增大,CLz/F呈现降低趋势,表明微循环障碍可能延缓药物代谢和消除,增加吸收入血,延长作用时间,从而使药效成分更好的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对丹参茎叶酚酸、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的体内效应物质与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了参考。
杜娜[7](2019)在《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益肾活血方颗粒是由人参皂苷、黄芪、五味子等六味中药组方而成的中医临床经验方颗粒剂。临床实践发现,益肾活血方颗粒具有稳定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糖水平和改善肾脏功能的治疗作用,但缺乏治疗效果的有效证据和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而且中药复方制剂存在化学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和体内代谢过程不明确、质量标准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探究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简化复方成分得到化学结构明确且疗效确切的有效成分,不但可增加益肾活血方颗粒在临床上的应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可扩大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应用,实现中药现代化开发,同时为抗DN新药的研发提供新思路。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我们以君药(人参皂苷和黄芪)的化学单体成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进行深度文本挖掘,着眼于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遴选并最终确定人参皂苷Rg1(Rg1)和黄芪甲苷(AS-IV)为益肾活血方颗粒的主要药效成分。本论文旨在探究益肾活血方颗粒及其主要药效成分Rg1联合AS-IV,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早期DN大鼠的作用及机制。具体研究如下:一、益肾活血方颗粒对大鼠早期DN影响的研究研究方法:构建STZ诱导的早期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给药:STZ组[10ml/kg/d生理盐水,灌胃(ig)]、贝那普利组(1mg/kg/d贝那普利,ig)、益肾活血方颗粒低剂量组(0.5g/kg/d益肾活血方颗粒,ig)、中剂量组(1.0g/kg/d益肾活血方颗粒,ig)和高剂量组(2.0g/kg/d益肾活血方颗粒,ig),另取未造模大鼠为对照组(10ml/kg/d生理盐水,i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后,收集大鼠24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组织样本。检测尿液中β2-MG、mALB和UCr水平;检测血清中BUN、UREA、SCr、NOS、CAT、GSH-PX、MDA和T-AOC水平;左侧肾脏进行H&E和PAS病理分析,以及TGF-β1、Smad2/3和Smad7的免疫组化检测;右侧肾脏进行TGF-β1、Smad2/3、Smad7和CTGF的western blot检测。研究结果:与STZ组比较,益肾活血方颗粒中、高剂量组:1)显着降低肾脏肥大指数(p<0.01)、24hUV(p<0.001)、β2-MG(p<0.001)、mALB(p<0.001)、UAER(p<0.001)、UCr(p<0.001)、SCr(p<0.001)、UREA(p<0.001)和BUN(p<0.001)水平,增加BW(p<0.001)和CCr(p<0.05)水平,有效改善大鼠肾脏功能;2)抑制肾小球肿胀,保护系膜结构,降低病变肾小球比率,改善大鼠肾脏病理;3)显着增加NOS(p<0.05)、CAT(p<0.001)、GSH-PX(p<0.001)和T-AOC(p<0.001)水平,降低MDA(p<0.001)水平,有效降低大鼠氧化应激水平;4)明显降低大鼠肾脏组织因STZ诱导引起的TGF-β1、Smad2/3和CTGF过表达,增加Smad7的表达水平,有效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5)确定1.0g/kg为DN大鼠的最佳治疗剂量。二、益肾活血方颗粒主要有效成分的筛选与测定研究方法:在对文献进行深度文本挖掘基础上,遴选Rg1和AS-IV为益肾活血方颗粒的主要药效成分。建立Rg1和AS-IV的LC-MS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测定益肾活血方颗粒中Rg1和AS-IV的含量。取大鼠随机分组给药:中剂量组(1.0g/kg益肾活血方颗粒,ig)、Rg1组(中剂量组中Rg1的等剂量,ig)、AS-IV组(中剂量组中AS-IV的等剂量,ig)和Rg1+AS-IV组(中剂量组中Rg1+AS-IV的等剂量,ig)。分别于给药后0h、5min、15min、0.5h、1h、2h、4h、6h、12h和24h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Rg1和AS-IV的浓度,分析药时曲线。研究结果:1)自建LC-MS法对Rg1和AS-IV检测的方法学参数良好。2)益肾活血方颗粒中Rg1含量为50mg/g,AS-IV含量为16mg/g,以此为Rg1联合AS-IV的用药浓度。3)与Rg1组相比,Rg1+AS-IV组和中剂量组在给药后15min24h血浆Rg1浓度(p<0.05)、AUC0-∞(p<0.05)、Cmax(p<0.05)、C24h(p<0.01)显着升高;而Rg1+AS-IV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与AS-IV组比较,Rg1+AS-IV组和中剂量组在给药后15min6h血浆AS-IV浓度(p<0.01)、AUC0-∞(p<0.05)和Cmax(p<0.05)显着升高;Rg1+AS-IV组与中剂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三、Rg1+AS-IV抗大鼠早期DN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构建STZ诱导的早期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给药:STZ组(10ml/kg/d生理盐水,ig)、中剂量组(1.0g/kg/d益肾活血方颗粒,ig)、Rg1组(50mg/kg/d Rg1,ig)、AS-IV组(16mg/kg/d AS-IV,ig)和Rg1+AS-IV组(50mg/kg/d Rg1+16mg/kg/d AS-IV,ig),另取未造模大鼠为对照组(10ml/kg/d生理盐水,i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后,收集大鼠24h尿液样本、血液样本、肾脏组织样本。检测尿液中β2-MG和UCr水平;检测血清中BUN、SCr、CAT、GSH-PX、MDA和T-AOC水平;左侧肾脏进行H&E病理分析,以及TGF-β1、Smad2/3、Smad7和CTGF的免疫组化检测;右侧肾脏进行TGF-β1、Smad7和CTGF mRNA的Real-Time PCR检测。研究结果:与STZ组比较,Rg1组、AS-IV组和Rg1+AS-IV组均可以:1)增加大鼠BW(p<0.05)和CCr(p<0.05)水平,降低24hUV(p<0.05)、β2-MG(p<0.05)、UCr(p<0.05)、SCr(p<0.05)和BUN(p<0.05)水平,提高早期DN大鼠肾脏功能;2)维持肾小球体积正常,保护肾小球系膜和基底膜结构,降低病变肾小球比率,改善早期DN大鼠肾脏病理;3)增加CAT(p<0.05)、GSH-PX(p<0.05)和T-AOC(p<0.05)水平,降低MDA(p<0.05)水平,增加机体抗氧化应激水平;4)显着降低大鼠肾脏TGF-β1(p<0.05)、Smad2/3(p<0.05)和CTGF(p<0.05)的表达水平,增加Smad7(p<0.05)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和CTGF的转录,升高Smad7(p<0.05)的转录,有效抑制早期DN大鼠肾脏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由Rg1组、AS-IV组和Rg1+AS-IV组比较可知:1)Rg1组对改善早期DN大鼠肾脏功能和抗氧化应激作用优于AS-IV组;2)AS-IV组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的抑制作用优于Rg1组;3)Rg1+AS-IV组对早期DN大鼠的肾脏保护、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作用,优于Rg1组和AS-IV组。由Rg1+AS-IV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可知:Rg1+AS-IV组与中剂量组对早期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增强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作用无显着差异;Rg1+AS-IV组对早期DN大鼠肾脏Smad7和CTGF转录水平的影响弱于中剂量组,但Rg1+AS-IV组与中剂量组在Smad7和CTGF翻译水平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益肾活血方颗粒对STZ诱导的早期DN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肾脏保护作用与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有关。基于这两方面的作用机制,通过文本挖掘和LC-MS方法检测,确定益肾活血方颗粒中人参皂苷Rg1(50mg/g)联合AS-IV(16mg/g)对STZ诱导的早期DN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增强抗氧化应激和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传导作用与益肾活血方颗粒相当,为探寻益肾活血方颗粒有效组分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张天明[8](2019)在《基于体内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复方协日嘎-4药材法定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本处方由姜黄、黄柏、栀子、蒺藜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闭止,下尿路感染,膀胱刺痛[1-2]。课题组前期对协日嘎-4网络药理学进行研究,建立了协日嘎-4的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模型,并通过分子对接理论,初步阐明了协日嘎-4与前列腺疾病相关靶点的相互作用及结合模式,确立了协日嘎-4的抗炎活性成分。本文通过建立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模型,进一步探索协日嘎-4的抗炎作用机制。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对协日嘎-4中总萜、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的含量及移行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协日嘎-4中总萜、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液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对蒙药复方协日嘎-4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离、富集蒙药复方协日嘎-4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得到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有效部位进行分离,进一步分析鉴别其与功能主治相一致的化学成分,并对课题组前期已得到的物质进行富集,为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利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MS、1H-NMR、13C-NMR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蒙药复方协日嘎-4中共分离、富集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小檗碱,酚酸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萜类化合物:栀子苷,柠檬苦素类化合物:黄柏内酯。第二部分对复方协日嘎-4的抗炎作用进行药理药效研究。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初步阐明了该复方中抗炎活性成分与炎症疾病靶点间的关系,现本文通过讨论该复方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确证复方协日嘎-4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蒙药复方协日嘎-4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治疗作用,协日嘎-4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抑制作用(P<0.05),其中协日嘎-4中剂量组效果最佳。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白细胞介素4(IL-4)、睾酮(T)、雌二醇(E2)水平;测定组织研磨液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表明:协日嘎-4各剂量组均能降低TNF-α、PSA、IL-4、E2、PGE-2因子水平,并使T水平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协日嘎-4中、高剂量组存在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进一步探讨协日嘎-4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复方协日嘎-4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炎性特征均减轻,中剂量组效果最好,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阳性对照药结果相似。第三部分对复方协日嘎-4体内成分进行研究。复方协日嘎-4有效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酚酸类及挥发油等,国内外对萜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柠檬苦素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成分均具有抗炎的功效,是蒙药复方协日嘎-4抗炎镇痛、清热消淤的物质基础。本课题组前期对酚酸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尿液中的含量及血中移行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了协日嘎-4中总萜、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的含量及移行情况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协日嘎-4中总萜和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液中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蒙药复方协日嘎-4与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并为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王冰雨[9](2019)在《基于体内、外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森登-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蒙药森登-4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富集。对蒙药复方森登-4的体内药效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小鼠肉芽肿实验、耳肿胀实验以及扭体反应实验研究蒙药森登-4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氧嗪酸钾制作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森登-4的降尿酸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森登-4正常大鼠和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血清中总黄酮和总萜的含量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在血清中的移行情况;对森登-4正常大鼠和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尿液中总黄酮和总萜的含量进行研究,确定总黄酮和总萜对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采用UPLC-Q-TOF-MS法分析正常大鼠、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中的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和栀子苷的含量,并研究药-时曲线,为蒙药复方森登-4的药理药效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蒙药森登-4制成有效部位,采用大孔树脂柱,硅胶柱,MCI柱,凝胶柱洗脱,得不同流分,对其中的杨梅素、(2R,3R)-双氢杨梅素、槲皮素、栀子苷、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没食子酸进行有目标的追踪。取180只小鼠,分别进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观察蒙药森登-4各给药组与模型空白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肉芽肿增值重量差异,耳片炎症肿胀度抑制差异和小鼠的扭体抑制差异。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尿酸血症模型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尿液中的尿酸(UA)水平。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组,灌胃给予蒙药森登-4有效部位,给药后取大鼠尿液及不同时间点血清,经除蛋白处理及显色反应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大鼠血清及尿液中的总黄酮及总萜成分进行测定,计算含量,并进行血清药代动力学研究。将大鼠分为正常组、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组,灌胃给予蒙药森登-4有效部位后,取大鼠关节的乙腈提取液,采用UPLC-Q-TOF-MS法对提取液中的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和栀子苷进行测定。结果:从蒙药森登-4中分离富集得到足量的6个化合物,经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指认和1H-NMR和13C-NMR波谱数据对比,确认为杨梅素,(2R,3R)-双氢杨梅素,栀子苷,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槲皮素,没食子酸。蒙药复方森登-4中剂量组能抑制棉球致小鼠肉芽肿的生长,可以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可以抑制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表明蒙药复方森登-4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对大鼠血清及尿液进行UA检测,并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给药组的UA水平,结果表明,蒙药森登-4有降尿酸作用。建立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血清中总黄酮和总萜含量的方法,并对总黄酮和总萜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UPLC-Q-TOF-MS法,测定了大鼠关节中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和栀子苷的含量。结论:蒙药复方森登-4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和降尿酸作用,与其在临床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的用途相对应。对蒙药森登-4体内药效成分的研究表明,复方所含有的总黄酮和总萜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过程中存在重要意义,并通过UPLC-Q-TOF-MS法对其进行萜类质量标志物: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和栀子苷的验证,为蒙药森登-4的药理药效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陈效威[10](2017)在《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制备工艺及抗阿尔兹海默症药效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功能退化性失调的老年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弱及识别能力障碍等。目前治疗AD病的几类药物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疗效明确,是治疗该症最主要的一线药物。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发现了一个强效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是由止泻木干燥种子中分离的异锥丝明经衍生化得到的。但是,由于其制备工艺复杂,需要多次反复柱层析。使得制备原料所需的周期长,影响后期的药效学和药理学的研究,因此,本文对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的制备工艺(1)止泻木干燥种子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设计试验,以硫酸的消耗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止泻木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止泻木干燥种子中总生物碱提取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3 h、液料比1:10 g/mL、提取温度80℃,此条件下,硫酸的消耗量为2.86 mL,计算得到得止泻木种子中总生物碱产率为23.8±0.12 mg/g。(2)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的制备工艺对止泻木干燥种子总生物碱通过大孔树脂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低纯度的异锥丝明的粗组分,以此为原料与2-溴乙基-(4-硝基苯)酚醚回流反应,反应产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8%的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经HCl酸化后,得到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该制备工艺与前期课题组所用的工艺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的特点。2.大鼠体内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大鼠生物样品中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含量的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C18,(5μ,110A,150×4.6mm);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70:30:3‰v/v/v);检测波长:300nm;流速:1.0mL/min。考察了最低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下,生物样品中的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峰形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8μg/mL。日内、日间精密度范围分别为0.691.05%和0.780.96%,均小于15%。回收率为87.95%97.25%,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12%,由此可见,该方法灵敏度好、准确度高、线性好,符合定量分析方法的要求,能够满足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的需要。3.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组织分布研究大鼠经灌胃给药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后,将测得的血浆样品数据用DAS 3.0进行处理。其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2.81±0.36μg/mL;Tmax:2.48±0.12h;T1/2:12.24±1.15h:AUC(0-t):68.80±2.14μg/L.h;CL:0.71±0.21 L/h/kg;Vd:12.42±1.26 L/kg。结果显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在大鼠体内中具有消除缓慢和分布体积大等特点。大鼠体内的各组织分布研究表明:给药9h后,肝,小肠,胃,大肠是大鼠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的主要分布组织。在脑组织中一定程度上检测到了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表明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可以穿过血脑屏障。4.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对东莨菪碱诱导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行为学研究本部分实验通过腹腔注射东莨菪碱建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对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影响。(1)定位航行实验空白对照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低于东莨菪碱组(模型组),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石杉碱甲组和给药组(高、中剂量组)与东莨菪碱组相比,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具有显着性差异(东莨菪碱组比较:*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测试药物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对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空间探索实验东莨菪碱组(模型组)的平均寻求安全平台和有效区域次数明显减少,具有极显着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空白对照组、石杉碱甲组、给药组(低、中及高剂量组)的平均寻求平台次数均高于东莨菪碱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具有极显着性差异(与东莨菪碱组比较:**P﹤0.01)。说明经过本研究药物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治疗之后,对习记忆障碍大鼠的记忆行为有显着的改善。结果表明,通过药物治疗,对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二、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of Marin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911 in Wistar Ra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of Marin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911 in Wistar Rats(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产物pyxinol的研究进展 |
1.1.1 Pyxinol简介 |
1.1.2 Pyxinol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3 Pyxinol结构修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结构类型及作用机制 |
1.2.1 人工合成小分子药物 |
1.2.2 天然产物及其结构修饰产物 |
1.2.3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作用机制 |
1.3 立题依据 |
1.4 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材料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合成方法及路线 |
2.3.2 分离纯化 |
2.3.3 结构鉴定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产物概况 |
2.4.2 合成产物结构鉴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肌缺血活性研究 |
3.1.1 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
3.1.2 化合物5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
3.1.3 小结 |
第二节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抗心衰活性研究 |
3.2.1 Pyxinol脂肪酸酯衍生物对ACE酶的抑制作用 |
3.2.2 化合物5和9对心衰斑马鱼模型的干预作用 |
第三节 化合物5抗心衰的代谢组学研究 |
3.3.1 实验材料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4 小结 |
第四章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一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吸收研究 |
4.1.1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 |
4.1.2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4.1.3 化合物5的脂水分配系数测定 |
4.1.4 小结 |
第二节 灌胃给予化合物5的生物转化研究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羊栖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概述 |
1.1.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来源 |
1.1.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 |
1.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动力学 |
1.2 海藻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海藻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
1.2.2 海藻多糖的结构研究及构效分析 |
1.2.3 海藻多糖的活性研究 |
1.3 羊栖菜研究概况 |
1.3.1 羊栖菜多糖分离纯化研究 |
1.3.2 羊栖菜多糖的活性研究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羊栖菜活性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羊栖菜多糖的提取 |
2.3.2 单因素试验 |
2.3.3 DEAE-52柱层析分离纯化 |
2.3.4 Sephadex G-200 柱层析纯化 |
2.3.5 多糖含量的测定 |
2.3.6 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岩藻糖标准曲线 |
2.4.2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4.3 羊栖菜多糖的DEAE-52纤维素柱层析 |
2.4.4 羊栖菜多糖的Sephadex G-200 柱层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羊栖菜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S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
3.3.2 影响S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因素的分析 |
3.3.3 SFP-1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研究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SF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分析 |
3.4.2 影响S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因素的分析 |
3.4.3 SFP-1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羊栖菜活性多糖组分的结构初探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与设备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SFP-1分子量的测定 |
4.3.2 SFP-1单糖组成分析 |
4.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4.3.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3.5 核磁共振(NMR)分析 |
4.3.6 SFP-1的热重分析(TG) |
4.3.7 刚果红实验 |
4.3.8 X射线衍射(XRD)测定 |
4.3.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多糖分子量测定 |
4.4.2 单糖组成测定 |
4.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4.4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4.5 核磁共振分析 |
4.4.6 SFP-1的热重分析(TG) |
4.4.7 刚果红实验 |
4.4.8 X射线衍射测定 |
4.4.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海带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糖尿病肾病 |
1.2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现状 |
1.3 褐藻多糖硫酸酯特性 |
1.4 褐藻多糖硫酸酯生物活性 |
1.4.1 抗凝血作用 |
1.4.2 抗炎症作用 |
1.4.3 抗氧化作用 |
1.5 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进展 |
1.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介绍 |
1.7 肠道菌群 |
1.7.1 肠道菌群与糖尿病 |
1.7.2 肠道菌群与肾病 |
1.7.3 肠道菌群与多糖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第2章 LMWF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病变的作用机理研究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试剂盒 |
2.1.5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HRMCs在含不同浓度FBS培养基中生长状况 |
2.2.2 LMWF抑制HRMCs异常增殖 |
2.2.3 LMWF抑制HRMCs肥大 |
2.2.4 LMWF电负性变化及中和条件选择 |
2.2.5 LMWF降低内毒素含量 |
2.2.6 LMWF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 |
2.2.7 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8 差异表达蛋白验证 |
2.2.9 FN在 HRMCs中分布情况 |
2.2.10 LMWF在 HRMCs中分布情况 |
2.2.11 LMWF与 FN共定位 |
2.2.12 SPR检测LMWF与 FN特异性结合 |
2.3 讨论 |
2.3.1 LMWF改善AGEs引起的HRMCs异常生长 |
2.3.2 PS中和LMWF电负性 |
2.3.3 LMWF降低AGEs带来的细胞损伤 |
2.3.4 聚焦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及FN |
2.3.5 LMWF与 FN相互作用 |
2.3.6 PS促进LMWF改善HRMCs损伤 |
第3章 LMWF对大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试剂 |
3.1.5 实验试剂盒 |
3.1.6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生长相关指标 |
3.2.2 血清生化指标 |
3.2.3 葡萄糖耐量 |
3.2.4 胰岛素耐量 |
3.2.5 肾脏功能相关指标 |
3.2.6 肾脏形态学观察 |
3.2.7 肾脏炎症因子 |
3.3 讨论 |
3.3.1 LMWF未降低DN大鼠血糖水平 |
3.3.2 LMWF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 |
3.3.3 LMWF抑制肾脏炎症细胞因子上调 |
3.3.4 LMWF缓解DN与肠道菌群相关 |
第4章 LMWF对 DN大鼠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实验试剂 |
4.1.5 实验试剂盒 |
4.1.6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肠道通透性 |
4.2.2 内毒素 |
4.2.3 24 h粪便量 |
4.2.4 结肠长度 |
4.2.5 LMWF对 DN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6 肾脏功能相关指标与肠道菌群关联性分析 |
4.2.7 LMWF对粪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LMWF改善DN大鼠肠道病变 |
4.3.2 LMWF调节DN大鼠肠道菌群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芨多糖的功能与应用 |
1.1.1 白芨多糖功效 |
1.1.2 白芨多糖在载药系统上的应用 |
1.1.3 白芨多糖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 |
1.2 叶酸在肿瘤靶向治疗上的应用 |
1.2.1 叶酸靶向的细胞免疫疗法 |
1.2.2 叶酸键合的脂质体靶向疗法 |
1.2.3 叶酸偶联树枝状高分子靶向疗法 |
1.2.4 叶酸键合纳米粒靶向疗法 |
1.3 光动力疗法协同化学药物治疗 |
1.3.1 光动力疗法简介 |
1.3.2 光敏剂简介 |
1.3.3 光敏剂与化疗药协同治疗 |
1.4 纳米材料与蛋白相互作用 |
1.4.1 纳米材料-蛋白复合物形成机制 |
1.4.2 纳米材料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
1.4.3 纳米材料-蛋白相互作用表征 |
1.5 立论依据及研究策略 |
1.5.1 立论依据 |
1.5.2 研究策略 |
第2章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合成 |
2.2.2 核磁共振氢谱 |
2.2.3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
2.2.4 凝胶渗透色谱 |
2.2.5 临界聚集浓度测定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表征 |
2.3.2 临界聚集浓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载阿霉素胶束制备及其表征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载药胶束的制备 |
3.2.2 载药量与包封率 |
3.2.3 粒径与Zeta电位 |
3.2.4 冻干保护剂对载药胶束的影响 |
3.2.5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
3.2.6 稳定性考察 |
3.2.7 pH对载药胶束影响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载阿霉素胶束性能表征 |
3.3.2 冻干保护剂对载药胶束的影响 |
3.3.3 载药胶束的热力学分析 |
3.3.4 载药胶束稳定性考察 |
3.3.5 pH对载药胶束性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入机制以及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方法 |
4.2.2 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
4.2.3 细胞摄入研究 |
4.2.4 胶束入胞机制研究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
4.3.2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
4.3.3 细胞摄入研究 |
4.3.4 胶束入胞机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抗肿瘤及体内靶向分布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药代动力学 |
5.2.2 体内靶向分布 |
5.2.3 药效学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药代动力学 |
5.3.2 体内靶向分布 |
5.3.3 药效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单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的合成 |
6.2.2 结构表征 |
6.2.3 理化性质测定 |
6.2.4 载药胶束制备及性能测定 |
6.2.5 体外细胞毒试验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结构表征 |
6.3.2 理化性质测定 |
6.3.3 载药胶束性能测定 |
6.3.4 体外细胞毒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胶束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2 实验方法 |
7.2.1 样品储备液制备 |
7.2.2 紫外光谱 |
7.2.3 荧光光谱 |
7.2.4 同步荧光光谱 |
7.2.5 位点竞争研究 |
7.2.6 圆二色谱法测定 |
7.2.7 模型模拟 |
7.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7.3.1 紫外光谱 |
7.3.2 荧光光谱 |
7.3.3 构象变化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全文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脆弱拟杆菌荚膜多糖TP2的荧光标记以及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脆弱拟杆菌的研究进展 |
1.1.1 脆弱拟杆菌的概述 |
1.1.2 脆弱拟杆菌的益生功能 |
1.1.3 脆弱拟杆菌与炎症肠病 |
1.2 荚膜多糖 |
1.2.1 脆弱拟杆菌的荚膜多糖 |
1.2.2 B.fragilis的荚膜多糖PSA的理化性质 |
1.2.3 B.fragilis的荚膜多糖PSA的功能 |
1.3 多糖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3.1 多糖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方法 |
1.3.2 多糖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TP2 多糖的荧光标记 |
2.1 仪器与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药品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析方法建立 |
2.2.2 TP2 标记投料比优化 |
2.2.3 TP2 反应后产物的分离 |
2.2.4 FITC标记TP2 的标记效率 |
2.2.5 TP2 标记后产物的稳定性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TP2、FITC和 TP2-FITC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2 TP2 荧光标记的条件确定与产物分离 |
2.3.3 TP2-FITC的标记效率 |
2.3.4 TP2-FITC的稳定性 |
2.4 讨论 |
第三章 TP2 在体外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药品 |
3.1.4 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TP2-FITC的制备 |
3.2.2 TP2 在人工胃液中的代谢 |
3.2.3 TP2 在人工小肠液中的代谢 |
3.2.4 TP2 在人工大肠液中的代谢 |
3.2.5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3.2.6 菌群16S r DNA测序 |
3.2.7 高效液相荧光色谱分析(HPLC-FLD)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TP2 在人工胃肠液中的代谢 |
3.3.2 TP2 对大肠液中的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3.3 TP2 对大肠液中的菌群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TP2 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动物 |
4.1.4 细胞株 |
4.1.5 试剂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TP2 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
4.2.2 TP2-FITC在大鼠体内的代谢 |
4.2.3 TP2 在细胞上的转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TP2 在大鼠体内的分布 |
4.3.2 TP2 在大鼠体内的代谢 |
4.3.3 Caco-2 细胞与HT-29 细胞摄取TP2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研究及其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药标准提取物研究现状 |
1.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开发现状 |
2.中药标准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
3.中药标准提取物的发展趋势 |
4.丹参茎叶提取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微循环障碍研究现状 |
1.微循环障碍与血瘀证 |
2.微循环障碍在各脏器中的表现特点 |
3.微循环障碍的检测技术 |
4.微循环障碍形成机制 |
5.中医药治疗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第一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纯化工艺优化研究 |
1.试剂与材料 |
2.方法 |
3.实验结果与分析 |
4.验证实验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薄层鉴别分析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定量分析 |
1.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质量标准研究(草案) |
1.材料 |
2.方法与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改善微循环障碍功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改善微循环效应评价 |
一、丹参茎叶对微循环障碍大鼠的微循环改善作用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二、微循环障碍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与丹参茎叶的干预作用 |
1.材料 |
2.方法与条件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三、微循环障碍大鼠的肠道菌群研究与丹参茎叶的干预作用 |
1.实验材料 |
2.方法与条件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篇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大鼠早期DN影响的研究 |
1 文献综述 |
1.1 DM损伤肾脏固有细胞的研究进展 |
1.1.1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DM |
1.1.2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DM |
1.1.3 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足细胞)与DM |
1.1.4 肾小管上皮细胞与DM |
1.1.5 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与DM |
1.2 DN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1 氧化应激损伤与DN |
1.2.2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DN |
1.2.3 遗传易感性与DN |
1.3 中药治疗DN的研究进展 |
1.3.1 中医对DN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2 中药治疗DN的研究进展 |
1.3.3 益肾活血方颗粒组方分析 |
2 实验部分 |
2.1 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DN药效作用的研究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DN作用机制的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DN药效作用的研究 |
3.1.1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3.1.2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大鼠血糖的影响 |
3.1.3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
3.1.4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 |
3.2 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DN作用机制的研究 |
3.2.1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2.2 益肾活血方颗粒对早期DN大鼠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二篇 益肾活血方颗粒主要有效成分的筛选与测定 |
1 文献综述 |
1.1 人参皂苷Rg1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1.2 黄芪甲苷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方法学考察 |
3.2 益肾活血方中Rg1和AS-Ⅳ含量的测定 |
3.3 大鼠血清中Rg1和AS-Ⅳ血药浓度的测定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三篇 人参皂苷Rg1 联合黄芪甲苷抗大鼠早期DN的作用及机制 |
1 文献综述 |
1.1 Rg1 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1.1 促进细胞增殖 |
1.1.2 抗炎症损伤 |
1.1.3 抗氧化应激 |
1.1.4 抗细胞凋亡 |
1.2 AS-Ⅳ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抗肾脏纤维化 |
1.2.2 抗氧化应激 |
1.2.3 抗病毒 |
2 实验部分 |
2.1 Rg1+AS-Ⅳ抗大鼠早期DN作用的研究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Rg1+AS-Ⅳ抗大鼠早期DN作用机制的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Rg1+AS-Ⅳ抗大鼠早期DN作用的研究 |
3.1.1 Rg1+AS-Ⅳ对早期DN大鼠一般状况的影响 |
3.1.2 Rg1+AS-Ⅳ对早期DN大鼠血糖的影响 |
3.1.3 Rg1+AS-Ⅳ对早期DN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
3.1.4 Rg1+AS-Ⅳ对早期DN大鼠肾脏组织病理的影响 |
3.2 Rg1+AS-Ⅳ抗大鼠早期DN作用机制的研究 |
3.2.1 Rg1+AS-Ⅳ对早期DN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2.2 Rg1+AS-Ⅳ对早期DN大鼠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体内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化合物名称和结构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仪器与材料 |
2.提取方法 |
3.分离流程 |
第三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化学成分结构解析 |
第三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理活性研究蒙药复方协日嘎-4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四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体内成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在正常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及移行情况比较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样品的制备 |
3.方法与结果 |
4.药动学研究 |
5.讨论 |
第二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在正常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总萜的含量及移行情况比较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样品的制备 |
3.方法与结果 |
4.药动学研究 |
5.讨论 |
第三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在正常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液中总生物碱、总萜的含量比较研究 |
1.仪器与材料 |
2.样品的制备 |
3.大鼠尿液中总生物碱含量研究 |
4.大鼠尿液中总萜含量研究 |
5.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六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前列腺疾病致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基于体内、外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森登-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蒙药森登-4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一节 实验部分 |
第二节 化合物鉴定 |
第三章 蒙药复方森登-4的药理作用研究 |
第一节 蒙药复方森登-4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
第二节 蒙药森登-4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降尿酸作用研究 |
第四章 蒙药森登-4中总类成分在大鼠血清中移行情况及在尿液中的含量研究和组织分布研究 |
第一节 蒙药森登-4中总黄酮类成分在大鼠血清中移行情况研究 |
第二节 蒙药森登-4中总萜成分在大鼠血清中移行情况研究 |
第三节 蒙药森登-4大鼠尿液中总黄酮和总萜的含量研究 |
第四节 蒙药森登-4 中京尼平-1-O-β-D-龙胆二糖苷和栀子苷在大鼠关节中的含量研究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谱 |
中药及民族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蒙药森登-4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制备工艺及抗阿尔兹海默症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阿尔兹海默病概况 |
1.2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理 |
1.2.1 β-淀粉样蛋白沉积学说 |
1.2.2 基因突变学说 |
1.2.3 胆碱能损伤学说 |
1.2.4 其他类学说 |
1.3 治疗AD常用药物的研究进展 |
1.3.1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 |
1.3.2 其他类药物 |
1.4 常用痴呆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1.4.1 β-淀粉样蛋白(Aβ)或多肽诱导的模型 |
1.4.2 代谢紊乱所致模型 |
1.4.3 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ice,SAM)模型 |
1.4.4 转基因动物模型 |
1.4.5 乙酰胆碱M受体阻断剂的记忆损伤模型 |
1.5 止泻木简介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止泻木种子总生物碱提取工艺以及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制备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主要试剂 |
2.3 止泻木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
2.3.1 止泻木总生物碱的提取 |
2.3.2 总生物碱的测定方法 |
2.3.3 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 |
2.3.4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研究 |
2.3.5 数据处理 |
2.4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制备工艺 |
2.4.1 2-溴乙基酚醚的制备 |
2.4.2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制备 |
2.4.3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的制备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止泻木总生物碱的单因素试验 |
2.5.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2.5.3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的制备工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PLC测定生物样品中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的方法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药品和试剂 |
3.3 溶液的配制 |
3.3.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
3.3.2 内标溶液的配制 |
3.4 生物样品的制备 |
3.4.1 血浆样品的制备 |
3.4.2 组织样品的制备 |
3.4.3 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标准曲线的制备 |
3.5 色谱条件 |
3.6 实验结果 |
3.6.1 方法的专属性 |
3.6.2 最低检测限和最小定量限 |
3.6.3 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标准曲线 |
3.6.4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在Wistar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样品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药代动力学实验 |
4.3.2 组织分布实验 |
4.4 结果分析 |
4.4.1 平均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 |
4.4.2 药代动力学参数 |
4.4.3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在各组织中的组织分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对东莨菪碱诱导记忆障碍大鼠的行为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样品和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和AD模型的建立 |
5.3.2 Morris水迷宫测试 |
5.3.3 评价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定位航行实验 |
5.4.2 空间探索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附录B(谱图) |
四、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of Marin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911 in Wistar Rats(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Pyxinol衍生物的合成、生物活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刘俊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2]羊栖菜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D]. 张梦晴. 江南大学, 2020(01)
- [3]海带低分子量褐藻多糖硫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D]. 张广远. 吉林大学, 2020(08)
- [5]脆弱拟杆菌荚膜多糖TP2的荧光标记以及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代谢[D]. 罗美华. 暨南大学, 2020(12)
- [6]丹参茎叶酚酸和黄酮有效部位研究及其改善微循环障碍作用[D]. 孙成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益肾活血方颗粒抗大鼠早期糖尿病肾病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杜娜. 吉林大学, 2019(02)
- [8]基于体内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张天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9]基于体内、外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森登-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王冰雨.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N-(4-硝基苯)氧乙基异锥丝明盐酸盐制备工艺及抗阿尔兹海默症药效学研究[D]. 陈效威.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