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蜀道走来好轻松(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锋[1](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李玫玫[2](2020)在《革命与民族的分裂与弥合 ——以老舍《茶馆》《神拳》《正红旗下》为中心的讨论》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异族”建立的王朝,同时作为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在建立一个大一统帝国之初就面临着不同层面的民族问题:要统治一个以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汉族人为主、边疆地带又有着势力强大的蒙、回、藏等民族的国家,在面对汉族时,一方面要学习先进文化,争取正统地位的继承权;一方面也要警惕汉族文化的“腐蚀”,在这种文化包围中艰难地维持满洲民族的主体性;而在面对其他边疆民族时,同作为异族,清朝皇帝与整个满洲统治民族则扮演了与历代汉族皇帝不同的角色,满洲民族的族群性得到了丰富和凸显。清朝定鼎北京二百六十载,最终在内外夹击、风急浪紧的形势中覆灭,在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世界现代化潮流发生主动或被动交流的时候,在促使中国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同样留下了复杂的民族问题:一方面,由于革命的不彻底,封建势力不断地复辟,满洲贵族、遗老遗少还与日本人勾结建立了伪满洲国;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以来的“边疆中国”叙述在其“继承者”国民党的民族思想那里留下“后遗症”,给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带来了许多的变数。谁是这些问题最恰当又最深刻的思索者?老舍承担起了这样的任务。作为一位北京城旗兵家庭出身的满族作家,同时也是“进步作家”,老舍的创作和思想上包含了“革命”与“民族”这两个二十世纪关键词的复杂关系,他自身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最开始时因为革命排满风气带来的民族创伤而讳言自己的满族身份,到抗战时期面对外侮时以中华民族的认同“压倒”满族认同,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自信坦然地以满族历史的讲述者、满族文化的反思者的心态,创作出《茶馆》、《神拳》、《正红旗下》等经典传世之作。这三部作品都是历史题材,《茶馆》和《正红旗下》是老舍创作中较为少见、同时也非常大规模地描写晚清以来旗人的世风人情以及他们的经历遭遇的作品,而《神拳》则表现了义和团的英勇斗争,也是老舍直面中国与外国民族关系的集中体现。在这样的判断下,本文认为老舍建国后的作品《茶馆》、《神拳》、《正红旗下》中的满族/民族书写非常重要。在这三部作品中,老舍都将目光放在了晚清,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民族的问题进行追溯的努力。如果说在《茶馆》中,满族的问题表现在旗人群体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堕落、民族认同的迷惘上,在《神拳》中,满族的问题表现在满洲统治者政治的腐化和军事的失败上,那么在《正红旗下》中,满族的问题则更加深刻地表现在文化上,表现在普通旗人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中。这三部作品体现的是老舍对于近代以来满/汉/洋三者关系的整体思索,它们在表现和处理民族问题时贯穿着两条共同的主线,就是“反帝叙述”和“穷人叙述”,这是老舍自己的写作和思考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法论”。通过这样的写作,老舍为自己取得了对民族进行陟罚臧否的文化自信,也为满族找到了表达自己的方式,确立了一种主体性。因此,本文的正文部分则以对这三部作品中满族书写的具体分析组成:对《茶馆》进行分析,抓住作品中几位重要的旗人形象,通过老舍对这些人物的塑造与借他们之口对民族关系与历史问题的表述,探索老舍创作《茶馆》时在民族意识的左右下对于历史认知的错位;对话剧《神拳》进行分析,通过老舍对于义和团的情感和评价去探索老舍的民族心理,阐述这种新的民族精神的发现如何影响他对革命的认知;分析《正红旗下》中的文化描写,考察所谓的“二百年旗人文化”的内涵,以及它在塑造民族意识中的作用。通过这样的考察,本文认为,在这三部作品中,作家的文艺思想与时代的政治要求得到较好的结合,老舍通过对于民族的书写,也讲出了深入人心的革命故事。这是老舍自身文学之路的又一座高峰,也是对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民族的问题的一个成功解答。
谭梅[3](2020)在《民国四川女性报刊与女性文学创作:1912-1936》文中提出基于翔实的史料,在文学地理学视野下通过对民国四川女性报刊、女学生与女性文学的共生背景、四川女性文学中的地域性经验和现代性体验、融合"地方趣味"与"主流意识"的审美选择等维度地综合考察,可以梳理出现代四川早期女性文学的主要特征:民国四川早期女性文学的创作既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性,又有长期被区域空间文化浸润后的延展性特征。虽然她们的视野被巴蜀的崇山峻岭所延滞,但是那阻隔巴蜀女儿的峻山秀水又反过来成了她们的精神原乡,让她们的文学创作更贴近历史结构的深处和巴蜀妇女自在的本性。因此,与京津地区"中规中矩"的女性文学相比,巴蜀文化的无声滋养让四川女性文学显得独具韵味。在文学文化模式日渐趋同的今天,民国时期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女性文学,或许正是当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补充"和"可能"的生长点。
杨剑桥[4](2018)在《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从此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由一个偏僻且不为人熟知的内陆城市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大批的艺术机构和艺术精英内迁入渝,美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组建成立,美术展览、义卖等艺术活动频繁出现在人们视线中,重庆美术在这一时期得到大力发展。本文通过对陪都时期在渝艺术家创作的104幅重庆题材绘画作品的梳理分析,在自然风光、市井生活、抗战场景三大主要描绘内容中,以作品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思想及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讨论推敲,并结合历史材料作为旁证。最终得出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具有表现重庆特有景色气候与人文风情的地域性;内容上抗战现实题材出现的时代性;在选择“革新”还是“守旧”的绘画思想纷争中,最终选择现实主义绘画表现在思想观念上的时代性;以及作品审美属性与历史属性并存的特征。
段从学[5](2018)在《梅林的抗战文坛日记(上)》文中认为自成立开始,"文协"就严格遵循事事公开的原则,聘请专人担任驻会干事,协助总务部处理日常事务,逐日详细记录相关事务、支出、函件来往等,放在会所供全体会员查看,以免重蹈此前和同时期类似组织的覆辙。最早担任驻会干事的是萧伯青。1939年3月,萧伯青离开重庆,到万县师范学校任教后,改聘梅林。从此直到抗战胜利后总会迁往上海,再到最后无形
郝斌[6](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荀利波[7](2018)在《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南大后方诗歌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背景下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既承续中国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新诗发展的脉络,同时又因全民族全面抗战和争取民族自由独立与解放的伟大现实,担负了抗战救亡、文艺动员的使命而与中国的现实有了更深刻、更广泛的接触,推进了新诗在革命、启蒙与诗歌艺术上的相谐发展,使现代新诗艺术更加成熟。但就学术界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西南大后方诗歌被植入中国现代诗歌的整体发展进程中进行了多角度的叙述,其独特性也不断被发掘,但对“西南大后方诗歌”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研究尚未获得充分重视。为此,本文提出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具体而言,是在西南大后方诗歌生态系统生成的背景下,将西南大后方诗歌文学生态的考察分解到诗歌作为文学活动的要素之中,即以诗人、诗歌创作、诗歌传播为主体,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文学生态考察,整体上形成对诗歌创作生态的呈现。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以陪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后方,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政治背景下,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军事地位,对经济、教育、文化、文学等资源的凝聚具有独特优势,既打破了“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北京、上海为中心的现代文学生态,又在西南大后方重构新的生态环境,使西南大后方和西南大后方诗歌以一种独特方式登上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对现实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和思考,使得诗人们对诗歌作为文学艺术自身发展问题逐步形成了新的认识,从而推进了诗歌在创作观念、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讨论与变革。第二章论述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战争是政治的极端形式,全面抗战时期作为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与其所置身的作为客体的空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存在于背离故土、流亡他乡之痛,更重要的是诗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经历,成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战时诗人们从战争爆发初期的流散,到1938年之后在西南渐趋聚集,民族、国家的生存,自我个体的生存,这些问题的纠缠作用于诗歌创作中,促成了诗歌艺术上的多重变化,甚至于奠定了诗歌发展的基调——革命的、大众的、现实的。第三章论述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由于国土的沦陷和西南大后方的空间聚集,在抗战救亡的吁求下,诗歌接受群体更趋丰富,特别是使五四以来就提倡的“文艺大众化”得以以知识分子“俯身”的姿态亲近底层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看作是知识分子阶层对知识垄断的再次“革命”,也为诗歌朗诵、街头诗等诗歌传播形式在抗战时期获得发展提供了土壤。抗战时期的出版、传媒业,因战时救亡加强了与社会各界抗日救亡组织及其活动的联系,从而为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阵地,改善了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对诗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四章论述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因抗战文艺发展的需要和文学生态的变化,西南大后方诗歌延续了“诗体解放”传统,自由体诗在发展中出现了朗诵诗、街头诗、叙事诗、方言诗等诗体上的新变化。在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下,诗歌体式的变化是抗日斗争的历史现实下诗人们对社会生态作出创作调适的结果,是获取自我生存空间的必然要求,改变了新诗诞生以来发展的走向,也为新诗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五章论述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贯穿于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始终的“西方影响与民族传统”“启蒙救亡与诗歌本体”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了新诗发展复杂而曲折的局面。全面抗战的炮火真正在最大范围内逼迫诗人们从“上层”走到了大众之中,走向了中国自我的时代之中,它导致的是新诗在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方面向中国的现实、向中国自我的现代性情境的靠近。战时诗歌创作生态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中国现代新诗艺术发展空间。虽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全民族抗战的亢奋激情中现代新诗“使命意识”的强化和“审美意识”的削弱,使得新诗在形式、语言、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病症”,但诗歌必然“反映时代精神”,诗歌研究更不能置身于它所生成的社会现实之外。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下,在文艺大众化、民间形式等的讨论中,在朗诵诗、街头诗、方言诗、叙事诗、政治讽刺诗等诗体的创作实践下,西南大后方诗歌推进了新诗诗歌观念、诗歌视野、诗歌创作艺术等的发展,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派诗歌创作过程中成长起一批重要诗人,形成一批代表新诗发展新高度的成果,成就了新诗发展独特而重要的一段。
杨小兰[8](2015)在《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1949—1966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以重回文学现场的方式,通过考察“十七年”社会生活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十七年”文学体制、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叙事以及文学审美的具体历史形态展开回顾与重新观照,试图从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联中探寻“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的生成过程及其具体表现,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十七年”文学的经验、教训进行有价值的总结。本论题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讨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时,确立了当代社会历史与当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但在对文学“自律”与“他律”之间是如何转化与互动的,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在“十七年”这样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学创作高度统一的时期,文学自然而然被视为是意识形态表达的工具和手段,但与此同时,意识形态对文学话语的改造与规训是不可能绝对与纯粹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本能、文学自在的审美惯性,都使“十七年”文学具有了相应的审美特性。对“十七年”文学史而言,需要通过关注那些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来透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变迁,谛听文学史内部生长的声音,辨析它挣扎的过程。“十七年”文学体制受到了左翼文学及延安文学体制的影响,经由第一次文代会而逐步建立起来。“十七年”文学体制使文学与政治处于高度的同构状态,但体制化时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高度统一。以文艺政策为例,在主导性文艺政策日趋激进的历史背景下,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依然出现了政策性的调整,这些调整使国家意志的控制有所松动,一体化的文艺观与知识分子间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短暂地为文学“释放”出了有限的空间。而从文学刊物的角度来看,包括《文艺报》、《人民文学》在内的一些文学刊物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的同时,也在某些特定时刻和特殊问题上体现出有别于其“政治性格”的“文学性格”来。它们在国家和文学之间形成了拉力与应力的关系。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形成了一个以“歌颂”美学为特征的创作思潮,在这一思潮之下涌现出了很多为政治而抒情的诗人。胡风、鲁藜、绿原、何其芳在其诗歌中都抒写了对于新政权的欢呼与认同,但同时也流露出现实生活的矛盾和诗人内心中的游移。而作为当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十七”年文学围绕“现实主义”的概念、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展开了长期的讨论,这些讨论深化了现实主义的内涵,纠正了现实主义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这一阶段的小说,还是舞台上出现的“第四种戏剧”,均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段、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可贵的突破,体现了文学创作向传统现实主义回归的趋向。“十七年”时期,一些自觉遵守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自律性的理论家、批评家尽管总是与以政治话语为主的美学批评出现意见上的分歧或冲突,但他们还是利用文艺政策的倡导方向与文学创作自身的审美要求开展批评活动,使当时的文学批评发挥了有利于创作的作用。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对于作家主体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张扬,对文学独立性的扞卫,在“十七年”的文学视野中无疑具有挑战的意味;而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成果依然是当代“红学研究”的重大收获;巴人的《论人情》、王淑明的《论人性与人情》、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等纠正了此前文学意识形态中以阶级性取代人性的阶级论的思维定势,重新确立了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考察十七年主流文学话语中隐现的审美自律性,我们看到小说《红日》不仅描写了革命军队辗转千里的征战过程,还在于写出了英雄将士战争间隙中的日常生活和极其生动的音容笑貌。正是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以《铁道游击队》为代表的一些具有通俗文学特质的小说,在民间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夹缝中,寻找到了一条融合的发展路径,也展示了小说叙事本来就需要曲折生动的传奇性和文学自律性的审美张扬的巨大魅力。小说《红旗谱》讲述了身负历史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中国乡土社会变革的关系,改写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青春之歌》作为讲述小资产阶级成长的“成长小说”,在革命与阶级斗争的话语背后,潜存着一种女性话语,而郭小川的一部分诗作和陈翔鹤的小说及“潜在写作”以比较隐蔽或委婉的方式把作家对生活的体会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融入了文本中,带着自身的困惑和思考坚持创作,这些写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话语纷繁多样的景致。从艺术形式及语言两个角度来考察十七年文学的审美自律性,会发现十七年长篇小说对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扬弃与改造既为探讨小说的“民族形式”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又为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多样的审美体验。而在语言方面,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更成熟的本土化实践丰富了新文学的语言内涵,并在语言的雅俗结合、口语化以及与生活的一致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赵树理即是其中一位优秀代表。
葛欣然[9](2014)在《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勃兴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探讨抗战这一特定时段里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群体勃兴现象。在特定作家具体创作的基础上,挖掘抗战这一特定社会条件对于新文学家创作旧体诗的催发意义,总结出他们重新开始旧体诗词创作的内外因,并分析这一时期旧体诗词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特点,最后论述这一群体创作现象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学影响以及文学史意义。对抗战时期旧体诗词创作的勃兴现象,形成系统的整体关照。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词创作概况,这一部分分为新文学作家的个体创作和参与的群体创作两部分;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群体重新开始旧体诗词创作的内外因,从外部社会历史环境、创作主体和创作对象等三方面分别论述原因;第三部分总结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的内容与形式特点,主要分为传统与时代相交杂的复杂思想内容和在继承中革新的语言和形式特点两部分;第四部分探讨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社会效果与文学史意义,以明确这一群体创作现象在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论文通过对抗战时期重新开始旧体诗词创作的新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分析和总结,对这一群体勃兴现象的主要成果、深层诱因、创作特点以及相应的社会影响和文学史意义进行系统的整合,从而全面概括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勃兴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
张文松[10](2013)在《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1912-1949年)版画及外来影响下所形成的西方视角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对民国版画在20世纪中国追求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开始起步,并逐步形成了本土现代版画的创作风格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阐述了西方现代思想逐步影响到国内,并在清末民初的转型期留学潮中以李叔同、丰子恺、江小鹣等留学生回国后从事现代版画创作,开启了本土现代版画的创作。然后从1920年代开始,以郑振铎、鲁迅、叶灵凤、茅盾等人以大众文化传媒及美术期刊为媒介传播西方现代创作版画。在1920-1930年代的左翼文化思潮影响下,鲁迅等人以“审美现代性”为主要追求目标,通过举办版画讲习班、出版西方现代版画画册、积极举办西方现代版画展览,推动并促发了本土新兴版画运动的开始。而本土青年版画家们在左翼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社会现实,通过自学等方式积极开始本土现代版画的创作。在20世纪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潮中,其中夹杂着国共意识形态之争及中日战争,并在民族危亡之际,新兴版画家们参与到文化“民族化”的讨论中,并以实际的创作型态呈现了“去西方化”(“民族化”)的努力,最终形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着名的“新兴版画运动”。在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本土现代版画本应具有的审美现代性的努力让位于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救亡压倒启蒙”的文化思路几乎成了无法抗拒和唯一能作的选项。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对现代性追求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归国留学生还是大众传媒对西方版画的传播,以及在新兴版画运动过程中,其中承载的西方视角实际上一直伴随着本土版画的形成和成长,并以具体的方式影响着民国版画的发展历程。本文着力厘清并研究民国版画的发展历程,以便使我们明了“西画东渐”的具体方式及路径,并力图重现民国往昔,更好地建构属于我们自身的现代版画史。
二、新蜀道走来好轻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蜀道走来好轻松(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2)革命与民族的分裂与弥合 ——以老舍《茶馆》《神拳》《正红旗下》为中心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族问题在革命时代的浮沉 |
第二节 革命话语对民族叙述的整合 |
第一章 “旗人”与“汉奸”——《茶馆》历史认知的错位与修整 |
第一节 从“汉奸”的文学穿越说起 |
第二节 松二爷与旗人的生计问题 |
第三节 常四爷与旗人的民族认同 |
小结 “葬送”:埋葬还是悼念? |
第二章 “吐了一口气”——《神拳》写作的民族心理 |
第一节 《神拳》创作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因 |
第二节 《神拳》文本的艺术风格和民间色彩 |
小结 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义和团故事 |
第三章 “糊涂”与“明白”——《正红旗下》历史与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糊涂”与“明白”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艺术化的旗人日常生活 |
第三节 “圆圈”式文化的隐喻与冲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国四川女性报刊与女性文学创作:1912-1936(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学生、女性报刊和女性文学 |
二洒脱与担当:四川女性文学中的地域性经验和现代性体验 |
三幽默讥刺与主情直陈:融合“地方趣味”与“主流意识”的审美选择 |
(4)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2 陪都时期重庆地区美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
2.1 战前重庆发展概况 |
2.2 动荡局面下的战时陪都 |
2.2.1 地理环境成为城市保护的天然屏障 |
2.2.2 交通运输业因抗战得到进一步发展 |
2.2.3 严峻条件下百姓乐观生活积极抗战 |
2.2.4 艺术精英内迁入渝促进美术大力发展 |
3 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梳理分析 |
3.1 自然风光 |
3.1.1 江畔码头 |
3.1.2 林田丘野 |
3.1.3 山泉雨雾 |
3.1.4 巴渝夜景 |
3.2 市井生活 |
3.2.1 城镇街道 |
3.2.2 山城民居 |
3.2.3 生活场景 |
3.2.4 劳动民众 |
3.3 抗战场景 |
3.3.1 难民生活 |
3.3.2 战争惨案 |
4 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特征 |
4.1 重庆独特风貌气候的地域性 |
4.2 战火唤醒民族意识的时代性 |
4.2.1 抗战现实主义题材成为画家创作表现的主要内容 |
4.2.2 革新与现实主义绘画表现成为美术创作主流思想 |
4.3 作品具有审美属性与历史属性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1938年—1945年9月30日期间美术活动 |
附录B 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详情 |
附录C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6)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7)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战时生态生成与新诗的西南出场 |
第一节 抗战中崛起的西南大后方 |
一、西南大后方区域范围及政治地位的确立 |
二、西南大后方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 |
第二节 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一、北京、上海现代文学中心的沦陷 |
二、硝烟中流散的现代文学 |
三、抗战时期现代文学中心的西南重构 |
第三节 现代新诗在西南大后方的历史出场 |
一、现代诗人抗战时的西南集聚 |
二、诗歌传播场域在西南的构建 |
三、现代诗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战火与硝烟中的诗歌主体生态 |
第一节 战火中的洗礼:诗人生存状态与诗歌态度 |
一、流散期:吹响民族抗战号角 |
二、稳定期:浴火后的西南聚集 |
三、困难期:向现实的深处掘进 |
第二节 硝烟中的集结:诗歌社群与诗人组织 |
一、“文协”的建立与诗人动员 |
二、《七月》等报刊媒介与诗人组织 |
三、西南联大等校园文学社群与诗人的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诗歌的接受与传播状态 |
第一节 接受群体类型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
一、底层的大众:文艺动员中的普通市民和工农 |
二、挑剔的读者:西南大后方城市知识分子群体 |
三、诗歌逐梦者:西南大后方校园中的学生群体 |
第二节 诗歌传播的主要途径与困境 |
一、出版发行机构的发展与诗歌文集出版 |
二、《抗战文艺》等报刊媒介的诗歌传播 |
三、诗朗诵、街头诗等传播途径的发展 |
四、战时环境下诗歌传播的主要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诗歌本体的生态适应 |
第一节 朗诵诗等:“使诗歌,成为大众的东西” |
一、高兰等的朗诵诗创作 |
二、田间等的街头诗创作 |
三、沙鸥等的方言诗创作 |
第二节 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
一、战时生态适应中走向新的抒情 |
二、战时生态适应中的形式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活动的变化 |
第一节 战时生态下的新诗创作活动特点 |
一、创作目的的工具化 |
二、创作活动的组织性 |
三、接受对象的大众化 |
第二节 战时生态下新诗创作的整体变化 |
一、规定性的“我们”对个体的“我”的超越 |
二、现实性在诗歌现代性构建中的合法性的确立 |
三、多元文化整合对西南大后方诗歌艺术的丰富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37 年 7 月至1945 年 8 月出版的主要诗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十七年”文学:意识形态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 |
第一节 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
一、左翼文学形态与延安文学体制 |
二、当代文学体制的形成及表征 |
第二节 十七年文艺政策的调整、变更 |
一、双百方针的确立执行 |
二、文艺八条与政策调整 |
第三节 文艺刊物的文学自觉——以《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为例 |
一、刊物自觉与理论争鸣:《文艺报》的文学性格 |
二、文学政治与政治文学:《人民文学》的文学突破 |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回荡 |
第一节 歌颂美学中的另类声音 |
一、歌颂中的象征意味:为诗受难的胡风 |
二、抒发“小我”的感情:绿原和鲁藜 |
三、诗性的审美追求:何其芳的文化人格 |
第二节 “现实主义”思潮及其“广阔道路”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争议 |
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多元景观 |
三、“第四种戏剧”:打破“概念化”的审美实验 |
第三节 写真实与“干预生活” |
一、“干预生活”:作为一种口号的提出 |
二、“干预生活”文学的主张及其价值取向 |
三、突入生活禁区的创作实践 |
第三章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自觉性 |
第一节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合理性 |
一、作家主体精神与创造性的张扬 |
二、主观战斗精神与作家的主导性的提出 |
三、作家的感情与文学的独立性的扞卫 |
第二节 俞平伯、胡适“新红学”真知灼见 |
一、话语垄断式的文艺争鸣 |
二、俞平伯的红学见解与批评价值 |
第三节 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大胆提出 |
一、文学的禁区与阶级性标签 |
二、人性与人情:剪不断,理还乱 |
三、“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文学观 |
第四章 十七年文学叙事的超越性 |
第一节 史诗叙事与叙事超越 |
一、日常视野下的战争史诗 |
二、英雄史诗的传奇性 |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叙事 |
一、乡土革命中的知识分子精神谱系 |
二、成长历程中的女性话语 |
第三节 集体话语中的个人叙事 |
一、“战士诗人”的心理裂痕 |
二、历史小说的“无名”表达 |
三、“潜在写作”:对文学惯性的自觉坚守 |
第五章 十七年文学审美的自律性 |
第一节 形式创新与再造 |
一、民族风格与有意味的形式 |
二、旧章回体形式的吸纳与改造 |
三、通俗化形式与民间大众趣味 |
第二节 语言的审美实践 |
一、泛普化语言操作中的个性差异 |
二、本土化的语言实践 |
三、赵树理语言艺术的个案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宄生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勃兴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的旧体诗词创作概观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家的个体创作 |
(一) 悲愤激昂与闲适风雅的二重悖论 |
1. 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2. 叶圣陶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3. 老舍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二) 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创作 |
1. 田汉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2. 茅盾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3. 王统照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三) 矛盾苦涩中的避世隐逸情怀——周作人抗战时期的旧体诗词创作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家参与的群体创作 |
(一) 《屈原》唱和 |
(二) 《沁园春·雪》唱和 |
第二章 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重新开始旧体诗词创作的内外因 |
第一节 外部社会历史原因 |
(一) 抗战引发的对古代文人的心理认同感 |
(二) 五四新文学的落潮为旧体诗词重新出现提供了可能 |
(三) 抗战时期适宜旧体诗词生存的土壤 |
第二节 创作主体方面的原因 |
(一) 新文学作家的文化背景:深厚的国学修养 |
(二) 与年龄增长相关的怀旧情结 |
第三节 创作对象方面的原因 |
(一) 白话新诗的形式缺陷 |
(二) 成熟的旧体诗词体系 |
第三章 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的内容与形式特点 |
第一节 传统与时代相交杂的复杂思想内容 |
(一) 感时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
(二) 传统文人情怀和隐逸思想 |
第二节 在继承中革新的语言和形式特点 |
(一) 新旧词汇混合的诗词语言 |
(二) 旧体诗词新格律体系的探索与建构 |
第四章 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社会效果与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社会效果 |
(一) 豪情勃发的旧体诗词对抗日救亡的鼓动作用 |
(二) 悲愤沉郁诗词所产生的巨大向心力 |
第二节 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
(一) 新文学家的抗战旧体诗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二) 旧体诗词的重新书写对白话新诗发展的积极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西方现代艺术思想的导入 |
第一节 他山之石 |
第二节 现代性的早期追求 |
附图 |
第二章 插图:中国早期现代版画 |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李叔同的版画 |
第二节 丰子恺的套色木刻 |
第三节 江小鹣的版画实践 |
附图 |
第三章 大众传媒及美术期刊的推介 |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力量 |
第二节 文艺期刊上的版画插图——以《奔流》为例 |
第三节 西方版画插图的来源及公共传媒的推介 |
附图 |
第四章 鲁迅与新兴版画的兴起 |
第一节 从启蒙话语走向左倾 |
第二节 鲁迅与审美现代性 |
第三节 鲁迅与左翼文化运动 |
附图 |
第五章 左翼思潮下的新兴木刻运动 |
第一节 “美联”与新兴木刻的兴起 |
第二节 “一八艺社”及其艺术活动 |
第三节 星星之火:版画讲习班 |
附图 |
第六章 社会危机与新兴版画的风格初呈 |
第一节 本土版画社团及版画活动 |
第二节 新兴版画中的题材和风格 |
第三节 救亡压倒启蒙——以李桦为例 |
附图 |
第七章 去“西方化”的努力——“民族化”风格的尝试 |
第一节 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 |
第二节 意识形态化风格的确立 |
结语:作为精神史的版画史 |
附图 |
1930 年——1937 年间版画社团(研究会)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大事年表(1912-1949) |
2、民国(1912-1949)时期代表版画家名录 |
致谢 |
四、新蜀道走来好轻松(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2]革命与民族的分裂与弥合 ——以老舍《茶馆》《神拳》《正红旗下》为中心的讨论[D]. 李玫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3]民国四川女性报刊与女性文学创作:1912-1936[J]. 谭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陪都时期重庆题材绘画作品研究[D]. 杨剑桥.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5]梅林的抗战文坛日记(上)[J]. 段从学. 新文学史料, 2018(02)
- [6]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7]诗歌的抗战—西南大后方诗歌创作生态研究[D]. 荀利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D]. 杨小兰. 兰州大学, 2015(01)
- [9]抗战时期新文学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的勃兴现象研究[D]. 葛欣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14(02)
- [10]梦在山外—民国(1912-1949)版画中的西方视角[D]. 张文松. 中国美术学院,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