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锴[1](2020)在《二战题材纪录片的记忆重构与人性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纪录片领域各种题材与风格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而战争一直是纪录片创作中一个长盛不衰的题材。战争作为人类社会进程中一种极端的政治手段和最高形态的矛盾冲突,几乎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因其残酷性及其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而倍受关注,观众们希望此类纪录片能够将零星的影像、文字、图片、遗迹、口述等所包含的二战史实通过纪录片对历史现实的创造性处理,更为鲜活而直观地传递给他们。二战题材纪录片的发展从最初缺乏趣味性的完全通过实拍画面反映战争,发展到多种艺术手法的使用,设置悬念、铺陈细节、多方对比、情景再现、CG动画等使战争叙事更加生动和立体。由于战时现场资料的难得和稀缺,战后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定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后世对于战争的记忆重构和人性反思成为了二战题材纪录片的两个重大特征。虽然很多此类纪录片以“实录”或“全纪录”标榜,不容忽视的是二战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在各自的创作中都融入了主观性的引导和多维思考。在文化传播日益多元而复杂的今天,官方记忆与个人记忆交织,二战如何被叙述便有着诸多可能性。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说过:“电影工业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正在构建现代人的自我意识和世界经验”1。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75周年,战争硝烟虽已散去,但战争带给人们的认知与集体记忆的塑造与社会时代联系紧密,伴随着人类社会由大规模战争向整体和平转变,二战题材纪录片也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与价值。本文在介绍二战题材纪录片不同类型的基础上,对其不同时期的价值功能及发展走向进行思考。针对战败国德国和日本战后纪录片中不同的话语体系,探析两国在对待战争历史与发展问题中不同的政治道路。最后认为中国在和平时代对于战争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应呈现出多元全面的整体样态并有待继提升。第一章根据时间顺序从二战爆发前的起因事件——西班牙内战开始进行梳理,从战前、战时、战后三个阶段,分别介绍了不同国家、阵营所摄二战纪录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论述作为同盟国的美苏英法中五国以及作为轴心国的德日两国在其二战纪录片中对于集体记忆进行重构的发展流变。第三章从口述与故事化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对战争伦理的探讨以及记忆符号的运用三个方面,对中国国统区抗战纪录片创作实践和影响以及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左翼政治力量和海外人士组织拍摄的抗战纪录片、海外人士组织拍摄的抗战纪录片的叙事风格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主要剖析战胜国是如何通过二战纪录片引导观众对二战进行人性反思;其次,对比分析德日两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与形势,两国人民对二战呈现何种的不同反思。最后,着眼于找到“他者”视角阐述二战所带来的局限性。宏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为二战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可供持续挖掘的空间,现代传媒科技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开拓了更具表现力的表达形式,各国纪录片创作者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在表现好叙事内容的同时引导人们对战争进行反思,呼唤和平,使二战题材纪录片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全面发展。
徐翕明[2](2020)在《论刑法中的法令行为》文中研究表明刑法中的“法令行为”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底蕴与民族传承的刑事法律概念。它发轫于先秦,盛兴于唐宋,对当代中国刑法制度、司法实践的发展影响巨大。但就目前而言,“法令行为”在刑法立法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并且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也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采用分类研究、分别阐释、交叉学科分析的方法,对“法令行为”进行由总到分全面、深入的探讨。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五章,约20万字。第一章是对“法令行为”基本内容及其原理的介绍。该部分从古代刑律中寻找“法令行为”的源头,并结合当下“法令行为”的定义,进而提出“法令行为”的概念是,依照其他法律(包括法规)、公务员或军人内部的上级命令实施的行为。“法令行为’”具体可区分为依照法律的行为与执行命令的行为,其中,前者可进一步分解为依实体法实施的行为和依程序法实施的行为,而后者则可分为公务员执行命令和军人执行命令。“法令行为”都具有出罪效果,但由于依照法律的行为和执行命令的行为在行为本质上存在不同,故而根据秩序统一性原理中的缓和的违法一元论和实质违法性理论中的社会相当性说对两者的出罪根据分别阐释。第二章是对中外刑法中“法令行为”立法例的系统梳理与分析。通过对“法令行为”的全球化考察,在借鉴他国规定的基础上,将“法令行为”规定在我国《刑法》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如何在《刑法》体系中准确地定位“法令行为”还有深究空间,本文主张将其规定在《刑法》第21条紧急避险之后,作为一项独立的出罪事由。具体条文可采用如下表述:“依据其他法律或上级命令而实施的行为,造成损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所实施的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第三章是对依照实体法实施的行为的展开。具体来说,依照实体法实施的行为种类繁多,但与出罪相关的内容包括:《宪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的人大代表发言、表决行为,民事监护中的惩戒行为,《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警察基于其职务而实施的防卫行为,以及大量行政性法律规定的特别许可行为。这些行为原则上继承了“法令行为”的出罪效果,但由于依据的是不同的法律法规,因此在阻却具体犯罪的成立上也会有所不同。同时,本文还对实施各个行为所具备的条件予以明确,以避免动辄对这些行为作非罪化处理。第四章是对依照程序法实施的行为的展开。具体来说,依照程序法实施且与出罪相关的行为,主要是刑事诉中的侦查行为、逮捕行为、扭送行为和执行死刑行为,其中扭送行为的问题最为复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民扭送行为被认定为犯罪,主要是由于我们对于扭送行为的条件认识不足引起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扭送的主体是任何公民,但这是不准确的,应当修改为“公众”或“任何人”;扭送的对象是现行犯和在逃犯,应当将现行犯理解为“具有犯罪嫌疑的人”,同时,借鉴美国法中“合理根据”规则,对在逃犯的标准做合理解释。对于现行法律尚未规定的扭送限度问题,我们应当从行为限度和结果限度两方面作补充解释,从而使扭送行为能够积极发挥出罪效果。第五章是对执行命令的行为的展开。基于行为主体的不同,执行命令的行为分为公务员执行命令和军人执行命令,故而在讨论二者出罪问题上也应当有所区别。在分析公务员执行命令行为出罪时,应当格外重视《公务员法》第60条的规定,立足于法律文本总结出具体的出罪条件;而解决军人执行命令出罪时,则有赖于相关法律的制定,并适时地与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相衔接。
陈海洋[3](2020)在《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自1895年台湾被割让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开始对台湾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随着1937年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台湾成为日本的南进基地,在台湾总督府的“慰安妇”制度动员下,大量台湾贫苦汉族女性被送往海外沦为“慰安妇”,原住民女性受警察胁迫在台湾本岛为驻防日军提供性“慰安”。但直到1992年日本国会议员伊东秀子在防卫厅图书馆找到三份电报才证实台湾“慰安妇”的存在,随后台北市妇女救援基金会设立申诉专线,台湾“慰安妇”议题由此公共化并为世人所知。本文以台湾“慰安妇”制度的背景与历史为脉络,叙述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地政策,试图厘清台湾总督府参与台湾“慰安妇”的动员系统,设立慰安所承包会社、融资公司,台籍“慰安妇”的募集模式与派遣出国的历史史实。再依据笔者对台湾慰安所的实地田野调查,来试图展现梳理台湾全岛的慰安所位置、数量、类型、特征等状况,台湾日军慰安所由北至南遍布全岛且形式多样,至今还有5座慰安所尚存。利用已有的口述资料叙述台籍“慰安妇”个案,并对个案资料整合分析,其原生家庭状况绝大多数非常贫困,大多为养女或童养媳,受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东南亚等地区,“慰安妇”的经历对她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身心伤害,对台湾“慰安妇”数量推测为1-2万人。最后再从台北妇女救援基金会、台湾当局、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等不同主体角度来展示与分析对台湾各界对“慰安妇”的关爱援助,在台北妇援会的推动下,政府组成跨部会专案小组来协助“慰安妇”对日求偿与生活的照顾,妇援会还积极推动“慰安妇”议题纳入历史教科书,保存慰安所遗址,还出版书籍与拍摄纪录片、影像展览、校园宣导和对日抗议游行,并于2016年在台北成立了台湾“慰安妇”纪念馆——“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保存相关史料与资料。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多次公开表达台湾当局对台湾“慰安妇”议题的支持,坚持为台籍阿嬷们争取公平正义,2018年在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的努力下,于台南市设立了台湾第一座“慰安妇”铜像。
项冰菁[4](2020)在《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日本强迫几十万中国、韩国、日本、朝鲜、东南亚以及部分欧美国家的妇女充当了日本军队的性奴隶,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和军队战时有意隐瞒,战争失败后又故意销毁大量的相关文件,以及在清理结算日本罪行时追究得不够彻底,导致了二战时期日军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没有如强征劳工、虐待、细菌战等问题一样被大众关注到,成为了被时间掩盖的秘密。日本战败到1990年,“慰安妇”制度的受害者在这几十年间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过着孤苦伶仃贫穷的生活。直到1991年8月14日,67岁的韩国籍金学顺大娘作证自己被曾经被日军强行招募成“慰安妇”,从此日军的“慰安妇”制度才开始被大众知晓,在沉寂了近50年后在国际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应国际上的呼声,许多国际组织投身“慰安妇”制度调查,为解决“慰安妇”问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国际组织例如国际法学会委员会(ICJ),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将只针对“慰安妇”这件事本身的关注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方面,也就是“慰安妇”问题的核心——日本官方参与到慰安所经营。一些非政府间组织进行了“慰安妇”相关的基础调查,力求调查清楚“慰安妇”问题的真相;探求“慰安妇”制度受害者曾经遭受过的苦难,调查她们现在的生活等等;也是他们努力发动受害者出面作证,将“慰安妇”问题推向国际层面。之后更多的国际组织又加入了进来,他们对受害者进行采访并在整理之后写入自己的报告,让全世界都知道“受害者”曾经的遭遇。然而,日本对待自己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实施的恶劣行为,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不负责任、对问题逃避甚至否认、抹杀问题本身。因此,国际组织也在帮助受害者对日本政府的罪行进行确认,并给予她们法律上的支持;在面对日本政府不全面、不真诚的道歉时,他们也会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反驳;在日本政府矢口否认过去的行为时,他们会对日本政府进行谴责,并且他们在针对日本政府的行为和受害者现在的境遇提出了全面细致的建议——包括社会层面和法律层面;同时在国际上发声对受害者表示支持。“慰安妇”问题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际组织的身影随处可见。
王伟军[5](2019)在《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是以日本第一“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家学熏陶、中国因缘、从军体验和中国体验为考察核心,探究武田泰淳的文学历程和中国认知,发掘其包括侵华战争观在内的中国观特色,廓清其纷繁芜杂人生世界里的中国元素,界定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所谓的中国观,即为武田泰淳在其生命历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以及侵华战争等中国认知、中国思想的总和;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着重考察武田泰淳在少年、青年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结合少年武田泰淳生活时代日本政治、教育、军事状况的总体面貌,从其佛教寺院家庭出身和汉学熏陶的中国因缘视角切入,追溯其直至大学时代反感寺院生活的内在原因,梳理其参加无产阶级反帝反战运动、最终被迫“转向”,饱尝革命无望屈辱感的青春轨迹,进而透视出武田泰淳中国观萌芽阶段的时代特色。第二章主要将呈现1937年秋武田泰淳从军入伍之前的中国视域和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特色。论述和例证竹内好创立“中国文学研究会”的中日文学交流史意义,剖析加入“中国文学研究会”对武田泰淳实现青春梦想、救赎寺院生活烦恼、解脱“转向”屈辱感的特殊作用,厘清武田泰淳在精神上诀别佛教寺院生活的心理架构;通过武田泰淳利用“中国文学研究会”平台交往中国朋友谢冰莹以及“谢冰莹事件”、告别杜宣的历史真实情况;探索出受日本军国主义政治压制、迫害的文人武田泰淳反抗意识的萌生基础。第三章是考察武田泰淳的从军体验、上海体验与其反战思想、现实中国观的内在联系。内容包括,重点考察武田泰淳作为热爱中国之日本青年的矛盾心理和屈辱心理,首先结合武田泰淳战争期间创作的诗歌和随笔作品,界定其从军体验、中国观和文学发端的基本时代特色,再结合“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交往中国友人的细节与从军体验的中国观感,审视其有别于“笔部队”作家和近代日本文人在中国人形象叙述上迥然有异的独特视觉;透视出其从军体验、中国观、中国人观与其处女作评传《司马迁》的内在联系,解释武田泰淳《司马迁》世界史观的自我认识与其在思想上抗拒侵华战争的心理诉求,厘清武田泰淳在战争期间反战思想的生成基础;武田泰淳站在“加害者”位置,如何看待自己上海时代的中国体验,以怎样的心境迎接日本战败,这一系列问题与其净土宗佛教思想、《司马迁》的世界史观和“灭亡”思想的形成存在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探究武田泰淳文学思想的建构与其战争期间的中国体验、中国观的密切关系,为其战后中国题材或战争题材小说的解读提供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第四章是考察武田泰淳作为战后派小说家的中国观特色,研究视角侧重考察在武田泰淳中国观基础上形成的侵华战争反省意识;结合其随笔《关于灭亡》,小说《审判》《蝮蛇的后裔》和《风媒花》等,总括其侵华战争反省彻底性的内在诱因;说明其中国观侧重从中国女性特质上探究中国历史、文化潜在魅力和精神力量的独特视觉;界定武田泰淳之于日本侵华战争既是一位“加害者”,同时也是一位“受害者”的历史定位。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体概括近代以来日本知识阶层中国观变迁的总体趋向,析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的阶段性特征与个性光泽,呈现出这位热爱中国日本知识分子曾经的生存窘境和面对侵华战争相对做到敢于批判、理性思考的文人品味,最后点出武田泰淳中国观和侵华战争观在文学史、思想史、中日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非凡意义,界定其中国思想之于中日两国走向和平友好未来的现实价值。
季静[6](2019)在《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2月,中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此,中国开始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作为承载这段国家记忆的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载体,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多,在主题表现、话语方式、视听手法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拍摄制作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民族记忆与世界记忆的平衡,从而呈现出明显的言说转向。因此,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建构方式及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此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本身,还能通过对集体记忆的社会框架、“过去”与“当下”之间延续与断裂的研究,勾画出集体记忆与媒介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绪论部分分析了作为集体记忆载体的纪录片在建构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阐释了“集体记忆”和“南京大屠杀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并阐明了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概述了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流变,分别以1949年、1982年和2014年作为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三个时间节点。1949年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直接主导着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的建构。1949-1981年的三十余年间,在东西方冷战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民众的南京大屠杀记忆不仅受到国家层面对外战略方针的制约,更在以阶级斗争为主旋律的国内政治格局下被湮没和扭曲。1982年,新中国第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诞生,这是南京大屠杀记忆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沉寂后重返公众视野。此后,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经历了“控诉罪行”、“寻证历史”和“召唤和平”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014年,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并开始推动中国抗战记忆的国际化。自此,在“重建中国的二战叙事”的媒介叙事框架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主体诉求、叙事方式和视听表达上均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记忆到国家记忆,再到世界记忆的明显的言说转向。按照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集体记忆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具有工具性质的记忆的集体框架和作为具体内容的“过去”与“当下经历”。记忆的集体框架决定着集体记忆的内容和样貌。按此框架,第二、三章分别从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框架、纪录影像中的“过去”和“当下经历”考察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如何建构国家记忆。第二章结合亚历山大“文化创伤”理论,通过对纪录影像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创伤”框架的形成、维持与调整。集体记忆的框架是动态建构中的,使得纪录片在内容选择、主题表达、创作生产层面也随之发生改变。本章还专门论述了纪录片审美形态对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影响。尽管纪录片的审美形态不会影响记忆的集体框架,但纪录片作为一种集体表征会影响记忆的呈现方式和记忆的面貌,影响观众对记忆的记忆与接受。第三章从“过去”和“当下经历”两个方面论述纪录片文本如何形塑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记忆。通过解析纪录影像文本所采用的叙事模式、叙事视角以及意义生成,指出纪录片以“受难”主导话语,在对“过去”的呈现中捕捉和召唤创伤记忆,通过创伤投射和情感共鸣来建构关于“当下”的集体记忆。指出南京大屠杀记忆所面临的记忆困境,尤其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下之伤。纪录影像通过对情感记忆与历史事实的复调表征,借助“移情”作用,使南京大屠杀不仅在认知记忆,更在情感记忆层面被建构为“创伤”,促使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这份创伤并肩负起创伤带来的责任。从美学理念上看,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经历了从单一的“表述”到“表述/纪实/演绎”多元共存的嬗变过程。时至今日,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所显现出的“真实”,既不同于虚构类影像的“艺术真实”,也不同于历史史实,是一种被“被建构的真实”;既是涵括记忆与历史建构的呈现内容,也是实现其美学诉求的呈现方式。透过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人们看到的不是历史的镜像,而是“非镜像的记忆”。在结语中,提出中国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叙事的拓展方向,认为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应当跳脱出“控诉”和“驳斥”的思维定势,以更为多元的主体诉求,以超越国界的平等对话的姿态,在人类化叙事视角之下,进入到更为深刻的对人性、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文明的关注与反思,方才是对南京大屠杀的深度书写与严肃叙事,才能在全人类意义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孙岩帝[7](2018)在《日本新保守主义研究 ——以中曾根康弘、小泽一郎、安倍晋三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保守主义”是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股政治思潮。撒切尔(1979年)、里根(1981年)和中曾根康弘(1982年)三位保守派政治强人几乎同时上台执政,以及英国保守党、美国共和党和日本自民党宣布成立“国际民主联盟”(IDU),标志着新保守主义在三国正式产生,也开启了世界范围的政治右倾化进程。就日本而言,如果说中曾根康弘是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奠基人”、小泽一郎是日本新保守主义的“理论旗手”,那么安倍晋三就是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强有力“践行者”;而由中曾根启动、小泽和安倍加速推进的日本政治右倾化进程,不但深刻影响了日本政局走向和中日关系走势,而且对亚太和平与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对日本新保守主义及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就选题背景与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价值与意义、创新之处与不足等进行了必要的阐释,为正文五章系统全面研究作了铺垫。第二章,集中就中曾根康弘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与实践及其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本章通过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与欧美国家的新保守主义更多反映在经济领域不同,日本的新保守主义突出体现在政治和外交领域,是极具日本特质的民族主义。(2)中曾根能够成为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奠基人,既与执政期间日本右翼势力逐渐抬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重新确立、日本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等国内因素息息相关,也与当时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日美同盟强化、中国快速崛起等国际背景密不可分。(3)中曾根康弘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以“战后政治总决算”为口号,以谋求“政治大国”为目标,以修改“和平宪法”为核心,夯实了日本新保守主义的思想基础;而其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则主要通过“公职”参拜靖国神社、防卫费突破GNP1%限制、强化日美同盟等来展开。无论理念层面还是实践方面,中曾根都吹响了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号角,启动了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进程,也从而确立了自己日本新保守主义“奠基人”的地位。第三章,集中就小泽一郎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与实践及其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本章通过探讨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政治右倾化”是战后以来日本政治演变的一个总趋势,尤其从1993年以来,其政治右倾化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渗透到了国家机构和国民意识层面。对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和认识。(2)小泽一郎在日本新保守主义演变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和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保守两党制”、“普通国家论”两大政治理念,承中曾根康弘之“上”、之“前”,启安倍晋三之“下”、之“后”。小泽虽然未曾登上首相宝座,但对其思想的影响力不宜低估。(3)小泽一郎通过提出“保守两党制”和“普通国家论”两大政治理念,确立了自己新保守主义理论旗手的地位;而其将这两大政治理念尤其“保守两党制”付诸实践并取得重要进展,又让自己在日本政治右倾化中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尽管小泽一郎已进入个人政治生涯的暮年阶段,但其两大政治理念早已成为日本保守势力共同的政治追求和奋斗目标,并将持久而深刻地影响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和中日关系走势。对此,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第四章,集中就安倍晋三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与实践及其对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本章通过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与中曾根、小泽以理论见长不同,安倍是以实践见长。加之尚在首相任上并有望成为战后在位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安倍作为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强有力践行者,将成为日本政治右倾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政治人物。(2)作为新生代政治家,安倍能够成为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关键人物,一方面缘于“政治DNA”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安倍内阁所处时代密不可分。即外祖父岸信介的影响、中日经济总量的逆转、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等,为安倍顽固践行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提供了政治空间。(3)鉴于安倍首相有望执政到2021年,尚有充足的时间供其推行新保守主义政策尤其“强军修宪”政策,故有必要密切关注安倍及其内阁的政治动向。因为“和平宪法”一旦被安倍彻底抛弃,日本将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迅速“向战前回归”。从鹰派大佬中曾根称赞他是“具有坚定信念的年轻政治家”、右翼教授中西辉正称其是“肩负着日本历史使命”的人来看,对安倍及其内阁的后续动作的确不能掉以轻心。第五章,重点就中曾根康弘、小泽一郎、安倍晋三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和实践的异同点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本章通过探讨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中曾根、小泽、安倍三位政治强人,不仅在日本新保守主义延长线上分别扮演了“奠基人”、“理论旗手”、“践行者”的角色,而且在日本政治右倾化的不同阶段发挥了各自的关键作用。如果说中曾根和小泽侧重于新保守主义的理论建构,那么安倍则侧重于新保守主义的政策化和实践化。(2)三人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和实践的相同点在于:均以建立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为目标;都主张通过“修宪”走向“普通国家”;都主张通过扩充军力建设“强大日本”;都主张强化日美同盟等。(3)三人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和实践的不同点在于:中曾根和小泽认为象征天皇制最适合于日本,而安倍主张恢复天皇的战前国家元首地位;在日美同盟的目标指向上,中曾根强调“(前)苏联威胁”,而小泽和安倍强调“中国威胁”;中曾根和安倍均持错误的历史观,而小泽主张“日本应该正视历史,该道歉时就道歉”;中曾根上台前和上台后“修宪”主张有所不同,而小泽和安倍始终“表里如一”、力推“修宪”。第六章,重点就日本新保守主义及政治右倾化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本章通过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日本新保守势力秉持的错误历史观,源于日本右翼知识分子炮制的“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英美同罪史观”等错误观点。对日本右翼知识精英兜售的战争翻案谬论,必须及时予以回应。(2)日本新保守势力支持“台独”的背后,隐藏着重新染指台湾、阻挠两岸统一、遏制中国崛起等阴险的战略图谋。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3)日本新保守势力制造和升级钓鱼岛争端,旨在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掠夺东海巨量能源。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撰着的宗旨有二:一是,通过对中曾根康弘、小泽一郎、安倍晋三三位政治强人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的系统研究,弥补既有相关研究在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二是,通过对日本新保守主义开启的日本政治右倾化进程进行全面探讨,准确把脉日本当前的政治动向和正确预测日本未来的政治走向,为党和政府对日外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中日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
詹芳芳[8](2018)在《韩国日军“慰安妇”调查援助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的性奴隶,对亚洲和世界人民欠下了罪孽深重的血债。二战虽已过去70多年,日本政府至今仍在国际上公开高调否认“慰安妇”问题的强制性,否认对数十万妇女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也没有进行正式的谢罪和赔偿,这一举动引起了受害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不满和反抗。韩国作为“慰安妇”最大受害国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政府层面到受害者个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促进“慰安妇”问题的彻底解决,恢复受害者的名誉和尊严,韩国政府层面不仅要求日本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强制动员“慰安妇”等问题上进行真相究明、对受害者正式道歉以及法律赔偿,自身也开展了多项社会调查和援助活动,并不断完善对受害者援助政策以及立法机制;社会层面韩国国内成立了为解决“慰安妇”问题的民间团体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大邱市民团体、挺身队问题对策釜山协议会等,通过开设“慰安妇”申告电话、为“慰安妇”受害者募集资金、建立少女像、开展周三集会等援助受害者、恢复受害者的名誉和尊严;受害者个人层面则通过积极作证言、参加社会应援活动、创作画作并在全世界举办画展等来恢复自身的名誉和尊严。韩国国内的这些举措成为韩国国内解决“慰安妇”问题的重要一环,在促使“慰安妇”问题的解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韩国政府、民间团体以及受害幸存者所做的调查研究以及援助活动等来进一步了解“慰安妇”问题的实质以及韩国国内调查援助“慰安妇”问题的现状,并分析这些举措对”慰安妇“问题的解决的意义,同时通过与中国国内状况的对比,了解两国的差异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并结合当下的国际形势来为“慰安妇”问题寻找新的解决路径。
潘峰[9](2016)在《试析美国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政策立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结束后伊始,日本历史认识问题已初现端倪。但美国为确保对日本的单独控制和稳定日本国内形势,采取了消极处理政策。而随后冷战的爆发与日本在美东亚战略中重要性的凸显更使美国与日本右翼达成“和解”,并直接导致部分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出现。二十世纪中后期,日本的经济腾飞之时,其历史认识问题也不断发酵。美日之间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美民间反日情绪与历史记忆重合,但美政府和精英人士依然保持了相对克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外部负效应递增,严重影响了东亚地区形势的稳定与美东亚战略部署的推进,美国开始进行日益频繁的有限干预,美日之间的分歧也逐步暴露。美国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政策立场,是三大忍耐底线与五大介入限制因素互动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三大忍耐底线,是指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发展不可打乱美国的东亚战略部署,不可影响美日之间的战略互信,不可挑战美国国内基本价值观与国际舆论共识。一旦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升级态势触及到了这三大底线,美国就会选择出手干预。与此同时,美日同盟关系与美自身战略利益、美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立场差异与相互牵制、美日双边历史问题与日本国民情绪、美国对东亚相关国家国内民族主义浪潮的偏见、日本对外宣传与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西方中心主义”等五大因素也限制了美国公开介入的频率与力度。中美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也需要达成更多共识。中国需要以全局谋略提高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以更多元的公共外交手段争取美国舆论的理解,在加强自身研究基础上推进国际研究合作。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翻案者”一直不依不饶、绞尽脑汁、伺机而动,“貌似沉默者”谨言慎行、因势利导、从中渔利,我方也需要于大处谋篇,于长远计议,于细节润物无声。
陈健行[10](2016)在《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析论》文中研究表明日军“慰安妇”是指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期间(19311945年),由日本军部策划、管理、操控下,在某一时期内被限制自由、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的女性。被征召为“慰安妇”的女性来自于日本本土以及日本的殖民地、占领地,其中,中国妇女是日军“慰安妇”最主要来源。战争结束后由于种种原因,“慰安妇”问题被历史埋葬,未被世人所知,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与人权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在韩国女性运动努力下,“慰安妇”问题浮出水面。加之韩国受害女性金学顺等对日本政府提出控诉,日本学者、市民也随之响应,对有关的历史资料以及原日军士兵的加害证言进行了收集整理。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于1992年1月承认了“日本军方的参与”。此后,亚洲各国的受害女性纷纷行动起来,日本国内外要求解决问题、查明真相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于是,在1993年8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在第二次政府调查的基础上表明了“道歉与反省”的“河野谈话”。在国际社会上,“慰安妇”被定性为性奴隶,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日本政府不仅没有对受害者个人进行国家赔偿,“河野谈话”发表后至今,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对于“慰安妇”的相关事实及强制性一次次地进行否定性的发言。“没有强制征召”,“应该撤回河野谈话”,“慰安妇是商业行为”,“慰安妇的证言完全是捏造的”,“慰安妇是人口贩卖”等罔顾事实的发言和行为却在不断上演。这些否认日军和日本政府责任的态度,不仅是一种歪曲事实的行为,更是对受害女性名誉和尊严的践踏。对此,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提出了《库玛拉斯瓦米报告书》、《麦克杜格尔报告书》等“慰安妇”问题报告书;2007年美国国会、荷兰议会、欧盟议会等众多立法机构都纷纷出台了要求日本政府对受害者给与道歉、补偿的公告和决议,使“慰安妇”问题成为世界的焦点。析论战后日本政府对“慰安妇”问题的态度,努力寻找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的途径,是研究责任所在。
二、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二战题材纪录片的记忆重构与人性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战前、战时和战后:纪录片对二战的全程关注 |
第一节 战前纪录片(1939年9 月之前) |
第二节 战时纪录片(1939年9 月至1945年9 月) |
第三节 战后纪录片(1945年9 月至今) |
第二章 世界各国二战纪录片记忆重构之流变 |
第一节 中国:从抗日战争到二战整体 |
第二节 美苏英法:从全面纪录到正视历史痛点 |
第三节 德日:从同为战败国到不同的战争认知 |
第三章 二战纪录片记忆重构的叙事风格 |
第一节 故事讲述中重构记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
第二节 伦理探讨中重构记忆——鲜明的叙事动机 |
第三节 今昔对比中重构记忆——独特的叙事符号 |
第四章 二战纪录片集体记忆下的人性反思 |
第一节 二战战胜国对战争与人性的反思 |
第二节 德日战后人性反思的不同路线 |
第三节 中国二战纪录片人性反思面临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译着 |
二.中文专着 |
三.期刊论文 |
致谢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 |
(2)论刑法中的法令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法令行为”的概念 |
(二) “法令行为”的类型 |
(三) “法令行为”的出罪根据 |
(四) “法令行为”的具体展开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历史研究方法 |
(三) 实证研究方法 |
(四) 比较研究方法 |
(五)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法令行为”的概述: 基本内容及其原理 |
一、“法令行为”的基本内容: 概念、类型与效果 |
(一) 概念的追溯与重塑 |
(二) 类型的解构与建构 |
(三) 效果的辨析与变通 |
二、“法令行为”出罪的理论根据: 基于“二分制”的展开 |
(一) “依照法律的行为”出罪的根据 |
(二) “执行命令的行为”出罪的根据 |
三、本章论要 |
第二章 “法令行为”的中外立法:系统梳理与分析 |
一、中国刑法中“法令行为”的立法例 |
(一) 大陆刑法中“法令行为”的梳理与分析 |
(二) 香港地区刑法中“法令行为”的梳理与分析 |
(三) 台湾地区刑法中“法令行为”的梳理与分析 |
(四) 澳门地区刑法中“法令行为”的梳理与分析 |
二、外国刑法中“法令行为”的立法例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法令行为”的梳理与分析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刑法中“法令行为”的梳理与分析 |
三、域外“法令行为”规定之比较与启示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法令行为”的总体差异和聚焦重点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法令行为”的总体差异和聚焦重点 |
(三) 域外“法令行为”的规定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四、本章论要 |
第三章 依照法律的行为:以实体法为分析对象 |
一、《宪法》及其相关法律中规定的人大代表“发言、表决行为” |
(一) 中外“言论免责权”制度略考 |
(二) “发言、表决行为”出罪效果的涵摄范围 |
(三) “发言、表决行为”出罪的条件 |
二、民事监护中的“惩戒行为” |
(一) 中外“惩戒行为”制度略考 |
(二) “惩戒行为”出罪效果的涵摄范围 |
(三) “惩戒行为”出罪的条件 |
三、《人民警察法》中规定的“警察防卫行为” |
(一) “警察防卫行为”的类案比较 |
(二) “警察防卫行为”的本质 |
(三) “警察防卫行为”出罪的条件 |
(四) 几种特殊“警察防卫行为”的出罪 |
四、行政性法律中规定的“特别许可” |
(一) “行政许可”的种类及其出罪 |
(二) 可撤销的“特别许可”及其出罪 |
(三) 相对人对“特别许可”产生认识错误时的出罪 |
五、本章论要 |
第四章 依照法律的行为: 以程序法为分析对象 |
一、《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侦查行为” |
(一) 中外“侦查行为”制度略考 |
(二) “侦查行为”出罪效果的涵摄范围 |
(三) “侦查行为”出罪的条件 |
(四) 几种特殊“侦查行为”的出罪 |
二、《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逮捕行为” |
(一) 中外“逮捕行为”制度略考 |
(二) “逮捕行为”出罪效果的涵摄范围 |
(三) “逮捕行为”出罪的条件 |
三、《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扭送行为” |
(一) “扭送权”行使的类案比较 |
(二) 中外“扭送行为”制度略考 |
(三) “扭送行为”出罪的条件 |
四、《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执行死刑” |
(一) 中外“执行死刑”制度略考 |
(二) “执行死刑”出罪的条件 |
五、本章论要 |
第五章 执行命令的行为: 公务员与军人两类主体的分析 |
一、公务员执行命令的行为 |
(一) “公务员执行命令”的类案比较 |
(二) “公务员执行命令”的中外立法及启示 |
(三) “公务员执行命令”出罪的条件 |
(四) “上级命令”的审查与“明显违法”的判断 |
二、军人执行命令的行为 |
(一) “军人执行命令”的源起与演变 |
(二) “军人执行命令”的中外立法及启示 |
(三) “军人执行命令”出罪的完善 |
三、本章论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地政策与“慰安妇”动员 |
第一节 日本对台殖民政策 |
第二节 台湾殖民政府对台湾“慰安妇”的动员 |
第三节 慰安所承包会社与融资公司 |
一、慰安所承包会社 |
二、慰安所融资公司 |
第四节 “慰安妇”的募集与派遣 |
一、“慰安妇”的募集 |
二、“慰安妇”的派遣 |
第二章 台湾慰安所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台湾慰安所的开设 |
第二节 台湾慰安所的“慰安妇”来源 |
第三节 台湾慰安所的分布 |
一、台北市 |
二、基隆地区 |
三、嘉义市 |
四、高雄市 |
五、花莲市 |
第四节 台湾慰安所的类型与分析 |
第三章 台湾“慰安妇”分析 |
第一节 台湾“慰安妇”人数 |
第二节 台湾“慰安妇”受害者个案 |
一、闽南籍陈莲花阿嬷 |
二、客家籍吴秀妹阿嬷 |
三、原住民籍林沈中阿嬷 |
第三节 台湾“慰安妇”个案分析 |
第四节 台湾“慰安妇”的疗愈与转变 |
一、身心工作坊 |
二、台籍阿嬷圆梦计划 |
第四章 台湾“慰安妇”的关爱援助与申诉 |
第一节 台北妇女救援基金会 |
一、台北妇援会 |
二、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 |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台籍“慰安妇”的关爱援助 |
一、台湾当局的关爱援助 |
二、台湾领导人与“慰安妇”议题 |
第三节 台湾“慰安妇”幸存者对日的申诉索赔 |
一、台籍“慰安妇”第一次对日诉讼 |
二、台籍“慰安妇”第二次对日诉讼 |
三、台籍“慰安妇”第三次对日诉讼 |
四、2000东京大审 |
五、亚洲女性基金会与李敖义卖会 |
第四节 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协会与台湾“慰安妇”铜像 |
一、台南“慰安妇”铜像 |
二、铜像被踹风波 |
三、2019两岸文教高峰论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渊源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四 学术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慰安妇”制度和战后“慰安妇”问题的发展 |
第一节 日军的“慰安妇”制度起底 |
一 “慰安妇”制度的起源 |
二 “慰安妇”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审判时期几近“销声匿迹”的“慰安妇”制度 |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审判与初提“慰安妇” |
二 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 |
第三节 “慰安妇”问题再发现 |
一 初期“慰安妇”问题的发现与调查 |
二 “慰安妇”问题的爆发 |
第二章 非政府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的参与 |
第一节 国际法学会委员会 |
一 对国际法学会委员会的介绍 |
二 国际法学会委员会调查团对“慰安妇”问题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特赦组织 |
一 国际特赦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的声援 |
二 2005 年国际特赦组织调查报告 |
第三节 部分非政府组织给予“慰安妇”问题的帮助 |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间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的调查 |
第一节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对“慰安妇”问题的报告 |
一 调查背景 |
二 定义“慰安妇”就是军事性奴隶 |
三 日军实施性奴役制度事实确认 |
四 附属在报告中的建议 |
五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后续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关于“慰安妇”问题的调查 |
一 调查背景 |
二 确认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 |
三 罪犯的个人责任和国家进行补偿的责任和义务 |
四 防止歧视和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关于“慰安妇”问题提出的建议 |
五 特别报告员盖伊·麦克杜格尔的补充报告 |
第三节 国际劳工组织 |
一 历年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实施专家委员报告 |
二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和建议书实施专家委员会报告分析 |
第四节 联合国其他人权机构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同中有异: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立场之对比 |
第一节 国际组织之间立场之对比 |
一 报告内容之对比 |
二 国际组织对日本建议之对比 |
第二节 日本政府的回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档案资料 |
二 学术着作 |
三 期刊论文 |
四 网站资料 |
附录一 联合国关于“慰安妇”文件 |
附录二 “慰安妇”问题国际大事年表 |
致谢 |
(5)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二)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武田泰淳中国观之萌芽 |
第一节 净土宗寺院家庭与汉学熏陶 |
一、“大岛觉”的中国元素介入 |
二、反帝反战斗士的“泡影” |
第二节 “异形者”的精神苦斗 |
一、“异形者”之自觉 |
二、《异形者》的主人公“柳” |
三、笔谈、决斗与诀别 |
第三节 “红色和尚”的苦恼 |
一、斗士的“转向” |
二、精神压抑的寺院生活 |
第四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前夕的武田和尚 |
一、大学时代的迷惘 |
二、日本中国研究的崭新面貌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文学研究会”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研究会”创立的背景与条件 |
一、研究会的时代特征 |
二、竹内好的第一次中国之旅 |
三、研究会的创意与现实困境 |
四、研究会时代武田泰淳的中国文学观 |
第二节 “谢冰莹事件”与《在日本狱中》 |
一、赴日留学的女作家谢冰莹 |
二、患难与共的友谊 |
三、武田泰淳的女侠情结 |
第三节 告别杜宣与受辱事件 |
一、挥泪的告别 |
二、被误解的耻辱 |
第四节 从少年迈向青年时代的人生困惑 |
一、从寺院少年到“红色和尚” |
二、不平静的研究会时代 |
小结 |
第三章 从军时代与上海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战争考验下的良知 |
一、出征中国的矛盾心理 |
二、武田泰淳文学的发端 |
三、武田泰淳从军思考的核心 |
第二节 辎重兵眼里的“中国人” |
一、《土民的表情》与《寄给北京诸位的诗》 |
二、武田从军思考的机缘与要义 |
三、《庐州风景》里的“小杨”姑娘 |
四、“小杨”的中国女性魅力 |
五、“研究会”被迫解散与《闪烁》 |
第三节 《司马迁》透露的“加害者”之苦闷 |
一、从军思考结晶之《司马迁》 |
二、耻辱感的慰藉 |
三、武田泰淳的“人”与“历史空间” |
四、《司马迁》思想之余韵 |
五、被钳制的反战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战后派作家时代的中国观 |
第一节 上海体验与武田的“灭亡”思想 |
一、在上海迎接日本战败 |
二、《关于灭亡》的思想精髓 |
三、“中国”与女性 |
第二节 武田泰淳和他的《审判》 |
一、《审判》的写作动机 |
二、《审判》的整体评价与个性光泽 |
三、“杉”和“二郎”的形象 |
四、《审判》的反战意义与价值 |
第三节 《蝮蛇的后裔》与军国主义批判 |
一、从自我告白到军国主义批判 |
二、《蝮蛇的后裔》的创作背景与人物 |
三、人物象征性的隐喻 |
四、异色的侵华战争批判 |
第四节 侵华战争再反省之《风媒花》 |
一、竹内好与武田泰淳的思想异同 |
二、《风媒花》中的“峰三郎”与“军地” |
三、《风媒花》的特色与价值 |
小结 |
结语 |
一、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观面貌 |
二、武田泰淳中国观、战争观之个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武田泰淳年谱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流变 |
第一节 1937-1948: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大屠杀 |
第二节 1949-1981:失落的记忆 |
第三节 1982-2013:重返公众视野 |
第四节 2014 年以来:从民族创伤到人类记忆 |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的“创伤”框架 |
第一节 “创伤”框架的形成 |
一、创伤澄显 |
二、创伤维持与再生产:动态中的框架 |
三、创伤调适与适度遮蔽 |
第二节 三种纪录片审美形态下的南京大屠杀记忆 |
一、“形象化政论”时期:记忆的烙印 |
二、“新纪录电影”时期:用影像书写历史 |
三、审美多元化带来的记忆多元化 |
第三章 创伤记忆中的“过去”与“当下经历” |
第一节 创伤记忆的捕捉和召唤:纪录影像中的“过去” |
一、三种叙事模式下的“记忆图景” |
二、两种叙事视角下的历史呈现 |
三、意义的赋予和转换 |
第二节 创伤投射与情感共鸣:纪录影像中的“当下经历” |
一、四类叙述主体的“当下经历” |
二、二次创伤的呈现:当下之伤 |
三、两种主导叙事下的当下意义 |
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美学选择 |
第一节 从“表述”到“演绎”的嬗变 |
第二节 非镜像的记忆 |
一、历史真实与美学真实 |
二、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回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日本新保守主义研究 ——以中曾根康弘、小泽一郎、安倍晋三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与意义 |
1.4.1 学术价值 |
1.4.2 现实意义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曾根康弘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轫 |
2.1 中曾根康弘的政治生涯与新保守主义产生的背景 |
2.1.1 中曾根康弘的政治生涯 |
2.1.2 中曾根康弘“新保守主义”的内涵 |
2.1.3 日本新保守主义产生的背景 |
2.2 中曾根康弘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 |
2.2.1 中曾根康弘的“战后政治总决算”口号 |
2.2.2 中曾根康弘的“修宪”主张 |
2.2.3 中曾根康弘的“鹰派”历史观 |
2.2.4 中曾根康弘的安全观 |
2.3 中曾根康弘的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 |
2.3.1 首开八一五“公职”参拜靖国神社的恶例 |
2.3.2 首次突破防卫费不超过GNP1%的限制 |
2.3.3 强化日美同盟与构建保守主义国际统一战线 |
2.4 中曾根康弘: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奠基人 |
2.4.1 吹响了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号角 |
2.4.2 启动了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泽一郎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理论化 |
3.1 小泽一郎的政治生涯与日本政治右倾化 |
3.1.1 小泽一郎的政治生涯 |
3.1.2 小泽一郎与日本政治右倾化 |
3.2 小泽一郎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 |
3.2.1 小泽一郎的“保守两党制”政治理念 |
3.2.2 小泽一郎的“普通国家论”政治理念 |
3.3 小泽一郎的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 |
3.3.1 “保守两党制”政治实践与日本政治体制改革 |
3.3.2 “普通国家论”政治实践与日本国家战略调整 |
3.4 小泽一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理论旗手 |
3.4.1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实际推手 |
3.4.2 日本新保守主义的一面旗帜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倍晋三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践行 |
4.1 安倍晋三的右翼政治基因与从政生涯 |
4.1.1 安倍晋三的右翼政治基因 |
4.1.2 安倍晋三的从政生涯 |
4.2 安倍晋三的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 |
4.2.1 安倍晋三的“美丽国家”之内涵 |
4.2.2 安倍晋三的“修宪”主张 |
4.2.3 安倍晋三的右翼历史观 |
4.3 安倍晋三的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 |
4.3.1 “公职”参拜靖国神社 |
4.3.2 修改《教育基本法》和《国民投票法》 |
4.3.3 强推“密保法”和“解禁集体自卫权” |
4.3.4 加快“强军修宪”步伐 |
4.3.5 强化“日美同盟”和推行围堵中国外交 |
4.4 安倍晋三:日本新保守主义的践行者 |
4.4.1 “摆脱战后体制”的右翼政治强人 |
4.4.2 日本政治右倾化进程中的转折性人物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曾根康弘、小泽一郎、安倍晋三新保守主义比较研究 |
5.1 中曾根、小泽、安倍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之比较 |
5.1.1 中曾根、小泽、安倍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的相同点 |
5.1.2 中曾根、小泽、安倍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的不同点 |
5.2 中曾根、小泽、安倍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之比较 |
5.2.1 中曾根、小泽、安倍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的相同点 |
5.2.2 中曾根、小泽、安倍新保守主义政治实践的不同点 |
5.3 中曾根、小泽、安倍在日本政治右倾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价 |
5.3.1 中曾根康弘: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启动者 |
5.3.2 小泽一郎: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推动者 |
5.3.3 安倍晋三:日本政治右倾化的提速者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6.1 日本新保守势力错误的历史观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6.1.1 日本右翼知识分子的战争翻案谬论 |
6.1.2 日本新保守势力的战争翻案行径 |
6.2 日本新保守势力支持“台独”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6.2.1 日本新保守势力支持“台独”的具体行径 |
6.2.2 日本新保守势力支持“台独”的主要原因 |
6.3 日本新保守势力制造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
6.3.1 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由来 |
6.3.2 日本新保守势力使钓鱼岛问题尖锐化 |
6.3.3 日本新保守势力不断挑起钓鱼岛争端的主要原因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8)韩国日军“慰安妇”调查援助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渊源与意义 |
二、学术研究与资料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学术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日本的殖民地政策和“慰安妇”动员 |
第一节 殖民地统治和“慰安妇”动员 |
一、日本的殖民地政策 |
二、强制动员的社会条件 |
三、强制动员的方式和所到之地 |
四、“慰安妇”一词的使用 |
第二节 “慰安妇”问题的提出 |
一、尹贞玉教授的自述 |
二、尹贞玉教授的调查报告 |
第二章 韩国政府对国内“慰安妇”的调查援助情况 |
第一节 为进行彻底的真相究明而展开的努力 |
一、韩国国内“慰安妇”问题的正式提出 |
二、韩国政府自身开展的调查活动 |
三、要求日本政府进行彻底的真相调查 |
第二节 敦促日本政府进行有诚意的回应 |
一、韩国政府对“亚洲女性基金”的回应 |
二、韩日会谈文书公开后国内的对应 |
三、韩国宪法裁判所决议后对日本的后续措施 |
四、韩日政府间“慰安妇”协议 |
第三节 受害者支援和名誉恢复措施 |
一、援助受害者 |
二、受害者的名誉恢复 |
三、确立“慰安妇”历史记忆的努力 |
四、韩国政府的立场 |
小结 |
第三章 韩国民间团体对受害者的调查援助 |
第一节 韩国挺身队研究所及挺身队问题对策协议会 |
一、调查·研究和出版·纪念事业 |
二、挺对协对“慰安妇”受害者的支援活动 |
三、周三集会 |
四、为了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开展的“全世界1亿人签名活动” |
第二节 分享之家 |
第三节 其他市民活动 |
一、挺身队问题对策釜山协议会 |
二、大邱市民团体:和“挺身队”奶奶一起的市民团体 |
三、其他活动 |
结语 |
参考资料 |
附录 |
致谢 |
(9)试析美国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政策立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日本历史认识问题” |
二、“政策立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对日历史认识问题政策立场的演变 |
第一节 二战后初期美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交易” |
一、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初现端倪 |
二、美国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沉默纵容 |
第二节 20世纪中后期日本历史问题凸显与美国内立场分歧 |
一、日本战后经济复兴与历史认识问题的凸显 |
二、美日经贸争端与美国社会二战记忆的唤起 |
第三节 21世纪伊始美国公开介入日本历史认识问题 |
一、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不断升级 |
二、美国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公开介入 |
第四节 近年来奥巴马政府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政策立场 |
一、日本历史认识问题风波难平 |
二、奥巴马政府干预频繁但力度有限 |
第二章 美对日历史认识问题的忍耐底线与介入限制因素 |
第一节 美国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忍耐底线 |
一、不可打乱美国的东亚战略部署 |
二、不可影响美日之间的战略互信 |
三、不可挑战美国国内基本价值观与国际舆论共识 |
第二节 美国介入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限制因素 |
一、美日同盟关系与美自身战略利益 |
二、美国政界不同行为体的相互牵制 |
三、美日双边历史问题与日本国民情绪 |
四、对东亚相关国家国内民族主义浪潮的偏见 |
五、日本对外宣传与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西方中心主义” |
第三章 中国在日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对美政策思考 |
第一节 中美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分歧与共识 |
一、中美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存在分歧 |
二、中美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存在共识吗? |
第二节 中国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对美政策方向 |
一、以全局谋略提高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 |
二、以多元公共外交手段争取美国舆论理解 |
三、在加强自身研究基础上推进国际研究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析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资料概况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制度的言论 |
第一节 战后日本政府长期隐瞒“慰安妇”问题责任(1945—1992) |
一、战犯审判与“慰安妇”问题责任 |
二、战后“慰安妇”问题责任隐蔽与浮出水面 |
第二节 “河野谈话”出台到小泉政权(1993—2006) |
一、“河野谈话” |
二、“河野谈话”后日本官员的“失言” |
第三节 从安倍到安倍(2007—今) |
一、安倍的“巧言令色” |
二、野田政权的“慰安妇”论 |
三、嚣张的日本政客 |
四、围绕着《朝日新闻》的吉田清治证言风波 |
五、安倍的“慰安妇”观——“人口贩卖” |
六、机关算尽的韩日“慰安妇”协议 |
第二章 战后日本政府应对“慰安妇”问题的方法及原因探究 |
第一节 手段多样的应对方式 |
一、文字游戏和隐藏证据 |
二、修改“正史”历史教科书 |
第二节 “国民基金”的民间弥补 |
一、“国民基金”到底是什么 |
二、受害者眼中的“国民基金” |
三、对“国民基金”的评价 |
第三节 战后日本政府之错误“慰安妇”观的症因分析 |
一、特殊的日本文化 |
二、右翼势力抬头 |
三、美国的纵容包庇 |
四、战后亚洲国家无力追究日本历史责任 |
第三章 国际社会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 |
第一节 联合国对“慰安妇”问题的调查报告 |
一、库马拉斯瓦米报告 |
二、麦克杜格尔报告 |
第二节 2000年女性国际战犯法庭 |
一、女性国际战犯法庭宪章与审判 |
二、中国代表团在女性国际战犯法庭 |
第三节 各国的“慰安妇”决议——以美国国会决议为中心 |
一、美国众议院的两度“慰安妇”决议案 |
二、121号决议案的特征与影响 |
第四节 中国大陆23年调查与索赔之路 |
一、苏智良与中国大陆“慰安妇”调查 |
二、中国大陆幸存者的申诉与赔偿之路 |
结语 |
附录:日本官方有关“慰安妇”问题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世纪大审判回眸——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战题材纪录片的记忆重构与人性反思[D]. 李东锴. 山东艺术学院, 2020(07)
- [2]论刑法中的法令行为[D]. 徐翕明. 苏州大学, 2020(06)
- [3]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D]. 陈海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国际组织对“慰安妇”问题调查研究[D]. 项冰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武田泰淳的中国观研究[D]. 王伟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D]. 季静.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日本新保守主义研究 ——以中曾根康弘、小泽一郎、安倍晋三为中心[D]. 孙岩帝. 吉林大学, 2018(12)
- [8]韩国日军“慰安妇”调查援助活动研究[D]. 詹芳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试析美国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政策立场[D]. 潘峰. 国际关系学院, 2016(02)
- [10]战后日本政府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析论[D]. 陈健行.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