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大学女生健美操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21)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
张贝[2](2021)在《形体训练对久坐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自信心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夏境泽[3](2021)在《联想记忆法在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成为我国关注重点,体育学科教学备受关注。健美操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愈发重视健美操教学。实际上,健美操成套动作繁多,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学生模仿学习为主,如此一来使学生在学习健美操成套动作时感觉枯燥乏味,反而效果不佳。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的日渐深化,许多体育教师在健美操教学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并取得一定成果。联想记忆是一种以事物之间的关系为基准,进而建立联系的科学性的记忆方法。此方法在理论学科教学中运用广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较少。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120名女生为实验对象,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高一年级女生分别采用联想记忆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为期12周的健美操教学,并针对两组高一女生在实验前与实验后的身体素质、健美操学习兴趣、《青春魅力》健美操成套动作成绩3个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探讨联想记忆法运用在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联想记忆法在体育科目教学中的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1.经过12周的联想记忆法健美操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高中女生的身体素质5项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经过12周的联想记忆法健美操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高中女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兴趣、消极兴趣、自主与探究和运动参与4个维度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健美操关注维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3.经过12周的联想记忆法健美操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高中女生的《青春魅力》健美操成套动作成绩具有极其显着性差异(P<0.001)。结论:1.联想记忆法与传统教学法均能够提高高中女生身体素质。2.联想记忆法能够促进高中女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提高。3.联想记忆法能够促进高中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成绩的提高。
王梦莹[4](2020)在《体育美学视角下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竞技健美操属于技能类表现难美项群项目,其特点表现为“难”、“新”、“美”,由于规则的限定,竞技健美操的难度在发展到一定高度后,美与新就成为竞技健美操重要的制胜因素。体育美学是揭示体育美本质特性和规律的学科,因此本文根据新周期规则,在体育美学视角下,通过对第15届竞技健美操世锦赛五人操项目中美学因素的体现与运用,研究得出提升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经由自身多年竞技健美操的训练经验和专家意见,确定影响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美学因素为:技术美、形式美、身体美以及精神美,据此本文在体育美学视角下对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提升研究结论如下:一、在体育美学的引导下,教练员在训练中转变传统观念,采取科学训练的方法,增加训练的趣味性,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形体姿态、审美意识、音乐鉴赏等综合能力,保证技术动作的完成规格,使运动员能够在成套表演中充分表达技术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二、在成套内容的编排上,首先应选择风格明确的音乐,根据音乐的结构创编成套动作,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的位置,使成套内容均衡、连接流畅、过渡自然。运动员在完成成套动作时,应充分利用场地的角落与中心位置,通过转体的角度与面向的不同全方位地展示挺拔自信的身姿,避免单一位置、平面、面向的长时间停留,并设计与成套内容及运动员风格相匹配的服装颜色、图案、面料,充分提高成套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竞技健美操成套内容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力。三、选材时应根据体育美学原理,对身体比例及五官相貌等要素进行初步筛选,选择符合竞技健美操项目要求的优秀运动员,并在后期的训练中加强形体训练、艺术欣赏等,以提高审美能力,完善自身姿态和体型整体的形体美,改善运动员的肌肉线条,加大肌肉、韧带的弹性,使动作幅度更大、更加优美协调,从外在的形体、姿态上提升成套内容完成的身体表现美。四、通过模拟竞赛、实战演练等方式形成动作定势、心理定势,提高个人综合实力,培养运动员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公平竞争的意识,提高心理素质,疏导运动员的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情趣,加强对音乐的理解,体现个人特点,充分展示自我,使其在比赛时能根据音乐风格进行成套表演,将动作、表情与音乐的高潮起伏相匹配,充分展示成套内容的精神美,增强美感体验。
罗丹阳[5](2020)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在健美操专项课中应用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健美操是融合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体育项目,随社会的发展,对健美操的需求日益增加,必然增加对健美操教练、教师的需求,开设健美操专选班是培养健美操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健美操专选课都延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是一套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本研究以将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应用于四川师范大学健美操专选班为研究对象,以四川师范大学2017级健美操专选班为实验对象;并运用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为研究方法,以其他学科的教学应用研究和健美操相关教学实验为研究基础进行教学实验,根据测量指标在实验后进行测试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周期为16周的教学实验,最后得出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表明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实验班学生与采用常规教学的对照班的学生在对健美操专选课学习态度测量中行为态度和意向有P值为0.047、0.048和0.046均小于0.05,情感体验有P值为0.039、0.028、0.040小于0.05,表示两个班学生有显着性差异。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选课利用丰富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实验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提高教学的质量;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实验班和常规教学的对照班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量中学习动机有P值为0.049、0.036小于0.05,学习方法选用有P为0.037<0.05,学习结果评价三项P值均小于0.05,学习环境营造有P值0.036、0.049、0.033小于0.05,两个班存在显着性差异,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过程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实验班和常规教学的对照班在健美操能力成绩呈现显着性差异,其中大众健美操P为0.499>0.05没有显着性差异,在自编健美操P为0.001<0.01和带操能力P为0.003<0.01极具显着性的差异,表明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中丰富的教学素材和互联网共享的优质健美操课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编能力有显着的影响;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实验班和传统教学的对照班教学效果的测量中课堂效果有P值为0.044、0.004、0.012均小于0.05,情感体验有P为0.016、0.009均小于0.05呈现显着性差异,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丰富的教学内容,其中每个教学视频都有不同风格的教练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学习动作套路,更重要的是学习优质课程的编排方法和带操方式,不断地模仿和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风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陈甜[6](2020)在《JiTT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JiTT(Just-in-Time Teaching)是“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二者为基础,并将它们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形式。该教学模式的提出已经在其他教学领域得到验证,并取得比较肯定的教学效果。为了弥补一般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学习兴趣不浓郁,采用了线上自学和课上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科学的使用网络手段开展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激发大学女生对健美操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大学女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大学健美操课程的教学质量。本研究选取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8级选修健美操课程的62名女生为实验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JiTT教学模式的理论为基础,在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课堂上应用了JiTT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教学效果,以期给JiTT教学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模板,便于给其他健美操教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并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的测试,测试项目为50米、80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肺活量和仰卧起坐,实验前两班学生的各项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对象的选取比较合理,具有可比性。经过为期16周的教学控制,实验后,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仰卧起坐成绩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得出在该教学模式下对大学女生的柔韧性和腰腹部肌肉耐力有一定的提高。2.实验前测得,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测试结果为P>0.05,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学习兴趣的测试结果均有上升,经检验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得出该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测试,实验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试结果P>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试结果P<0.05,差异显着。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并有目的督促学生学习,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实验前对学生健美操水平进行测试,两班学生的动作的完成程度、音乐节奏感、动作的正确性和身体的协调性进行摸底测试,两班学生均无显着性差异。经过为时一学期的实验后,两班学生健美操技术成绩测试结果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得出结论,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健美操技能的掌握要好于常规的教学模式。通过本研究发现,JiTT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进而提升健美操的教学效果,并且适用于普通大学健美操女生这个群体,也可将该教学模式引入体育的其他学科教学。
窦红燕[7](2020)在《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便利,教学改革也掀起一层热浪。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的出现,使教育不断地向信息化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的运用到各种课堂当中,对其应用也显得常态化。然而,体育课堂中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却是沧海一粟,健美操教学对其应用更是浅尝辄止。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配备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差,体育课也是仅仅采用讲解示范法进行教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上课兴趣不高,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终身锻炼的思想,在山东省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做了教学实验。在学校随机抽取两个班,每班40人,每周2个学时,共计14周的教学。对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学生的技术技能知识,学习兴趣及效率,团结合作能力,学生的自信心四个方面能否提高,为职业院校健美操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丰富健美操课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到体育课堂中。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结果并得出以下结论:1.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健美操的教学当中,有利于学生对健美操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健美操的教学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健美操这一项目,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3.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健美操的教学当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不大。4.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健美操教学当中,能够更好的教授团体项目,提高学生的空间感,加强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欣赏更多优秀的视频,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张欢欢[8](2020)在《不同教学策略对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效果实验研究 ——以复旦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健美操教学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高效习得健美操成套动作,根据学情现状、环境设施等相关条件,对教法与学法等诸多因素筛选、设计、运用而形成的具有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技能与身体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高效能健美操教学方案。在高校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中,教学策略方案的筛选应用,对学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当前高校学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的文献,多集中于阐述动作习得影响因素及相关教学建议上,缺乏有效实验验证;在健美操教学策略设计方面,国内外学者仅限于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角度进行研究,对以提高健美操技能为主要目的教学策略设计的研究存在失缺。而在现实高校健美操专项教学中,基于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计划学时的限制及传统教学策略的禁锢,又因健美操成套动作变化多、技术结构复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效果欠佳,且课后教学延时效果收效甚微。因此研究与探讨不同教学策略对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效果,对进一步改革完善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操作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以复旦大学大一健美操选修三个女生班为实验对象;对实验前后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纵向对比,对实验后两组间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横向对比,三组之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寻求数据间区别及存在的关系,将其作为本实验分析描述依据。实验教学内容为复旦大学沿用13年的自编健美操套路,音乐选用Kisskiss,速度20-24拍/10秒,音乐时长1分37秒。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论:结论:1.不同教学策略对高校女生再认陈述性动作材料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女生复述程序性成套动作有显明增进效果。2.动作认知阶段优化传统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速度,表现为实验班学生新授动作复述能力显着提升,具体而言策略中同时进行教法优化和学习监督的班级学生新授动作习得效率有非常显着性提高。3.动作形成阶段优化传统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增进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质量,表现为实验班学生在规定套路技能测试总成绩、动作正确性和动作美观度方面都有明显提升。4.动作保持阶段优化传统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增强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维持效果,且在教学策略中同时进行教法优化和学习监督维持效果更为显着。5.不同教学策略中都包含有助动作习得的方法,以动作比喻、动作检查和动作重复对动作习得促进效果更佳。教学策略中仅进行教法优化有助于提升学生兴趣,教学策略中同时进行教法优化和学习监督能够高效帮助学生习得成套动作。
寇芳芳[9](2019)在《多尔4R理论对健美操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以甘肃政法学院健美操公共选修课为例》文中指出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形势下,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越来越的教学模式涌现在各科的教学中。当然,健美操的教学也不例外。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所以,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倡导教师的“主导”到“引导”的过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将多尔4R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健美操教学。多尔4R理论是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发表的《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的教育理论,以后现代为基础,借助多种理论为前提,对现代主义的课程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了4R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对各国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与新时代教育理念相吻合,被诸多教育界研究者所运用,成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从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将多尔4R理论引入到健美操教学中,丰富健美操教学和体现多尔4R理论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健美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健美操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依据。为此,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多尔4R理论运用于健美操教学中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甘肃政法学院2017级选修健美操课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共计36学时。在健美操课中将4R理论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多尔4R理论运用于健美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过程、成绩考核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可见,多尔4R理论在健美操教学课中的实践是有价值的。2.多尔4R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相对于传统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50米,效果显着。3.多尔4R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协调性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更具优越性。4.多尔4R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问题的多元化认识、身体的运动能力、自身的认识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深入理解认识能力),且优于传统教学。5.多尔4R理论对健美操教学课具有积极地作用,能够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团队意识、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效果明显。6.实验班学生的综合成绩优于传统班学生的综合成绩。7.传统健美操课的学习是正向影响,也是有价值的。8.通过实验班健美操课的学习,学生体质状况得到改善。如:仰卧起坐、立定跳远、50米效果显着。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相关建议:1.基于多尔4R理论在健美操教学课中的实施,教师要注意该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原则,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循序渐进。2.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多尔4R理论,灵活运用4R理论,总结实践经验,学会融会贯通,拓宽多尔4R理论的应用范畴。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掌握交叉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完善考评体系。在成绩考核方面,教师除了注重对学生的专项技术进行训练外,还应设置一些具有评估标准的考试内容,对学生基础能力考核的同时也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考察,综合发展。5.扩大多尔4R理论在其他学科领域的运用,为培养出深厚基本功、全面发展的专项师资团队带来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刘雨婷[10](2018)在《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健美操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全民健身发展,而全民健身的发展战略也促进了健美操的推广和革新。健美操作为一项深受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热爱的体育运动,伴随快节奏的健美操音乐,配合规定套路动作和自编套路动作因而特别适合青年人参与。随着健美操队伍的壮大和项目的推广,女大学生作为高校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入调查研究目前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对于促进健美操项目在南昌地区、江西省乃至全国高校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了解和调查南昌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了解健美操课程的内容和考试评价制度,了解目前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为提高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教学水平和实现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而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南昌地区普通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以南昌地区8所高职院校参与健美操的老师和女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展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性别分布为女多男少且整体年龄分布普遍较年轻化,教龄相对也较短主修专业与上课内容大部分接近,健美操教师在科研论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较为落后。2、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起步晚且发展缓慢;教学目标与大学生体育课课程目标相差无异,健美操有自己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师能认真对待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3、在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上,南昌地区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普通选修健美操的学生以大众等级健美操套路为主与健美操基本步伐为主要教学内容;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的教室设备设施简单不齐全。4、校园健美操文化宣传不够到位,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修满学分居多而并非自己主观喜爱,对健美操的审美与内涵认识不清,主要停留在表面认识居多。5、学生参与健美操的行为主要受到学校硬件设备不足的影响、校园健美操环境与文化宣传不到位、个人兴趣和认识不足的多方面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本论文结合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发展特点,提出如下建议:1、提高健美操教学目标的综合化。2、加强健美操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3、拓展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4、优化健美操授课过程的手段和方法。5、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6、加强校园健美操文化建设和宣传力度。
二、沈阳大学女生健美操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大学女生健美操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联想记忆法在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 |
3.1.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3.1.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
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 |
3.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3.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
3.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青春魅力》健美操成绩的对比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 B 问卷效度专家评定表 |
附录 C 学生健美操学习兴趣问卷 |
附录 D 《青春魅力》健美操成套动作实际运用范例 |
附录 E 全国大众健美操比赛评分规则 |
附录 F 《青春魅力》健美操成套动作成绩 |
致谢 |
(4)体育美学视角下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2 竞技健美操美学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3 其他难美项群项目艺术表现力、美学因素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4 体育美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 |
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美学视角下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
4.1.1 从艺术评分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的美学特征 |
4.1.2 影响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美学因素——技术美 |
4.1.3 影响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美学因素——形式美 |
4.1.4 影响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美学因素——身体美 |
4.1.5 影响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美学因素——精神美 |
4.2 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提升途径与方法 |
4.2.1 竞技健美操技术美的提升途径与方法 |
4.2.2 竞技健美操形式美的提升途径与方法 |
4.2.3 竞技健美操身体美的提升途径与方法 |
4.2.4 竞技健美操精神美的提升途径与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5)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在健美操专项课中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实践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1.3.1 理论意义 |
1.1.3.2 现实意义 |
2 研究现状 |
2.1 健美操教学现状的相关研究 |
2.1.1 健美操概念 |
2.1.2 健美操教学现状 |
2.1.3 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现状 |
2.2 相关健美操教学实验和应用研究 |
2.2.1 相关教学模式在健美操教学应用研究 |
2.2.2 有关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 |
2.3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在健美操专项课中的应用研究 |
2.3.1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概念 |
2.3.2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在健美操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问卷调查法 |
3.3 教学实验法 |
3.3.1 研究方案 |
3.3.1.1 研究对象 |
3.3.1.2 编写教学计划与教案 |
3.3.1.3 教材的选用 |
3.3.1.4 教学内容及过程安排 |
3.3.2 实施方案(研究方案) |
3.3.2.1 干预方案 |
3.3.2.2 实验教学评价(因变量的观测) |
3.3.2.3 实验质量的监控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逻辑分析法 |
4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于健美操专项课的研究设计分析 |
4.1 健美操专项课课程教学目标与培养要求分析 |
4.2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在健美操专项课程中的应用 |
4.2.1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于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设计原理 |
4.2.2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于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设计原则 |
4.2.3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于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目标 |
4.2.4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于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效果预期 |
5 结果与分析 |
5.1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应用于健美操专选课教学实验的前测分析 |
5.1.1 学生健美操基础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5.1.2 学生健美操水平前测分析 |
5.1.2.1 健美操水平测试指标的选取 |
5.1.2.2 健美操水平前测结果分析 |
5.2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应用于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的健美操成绩前后测试结果分析 |
5.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水平测试 |
5.2.1.1 健美操水平测试内容 |
5.2.1.2 健美操水平测试方法 |
5.2.1.3 健美操水平测试评价指标 |
5.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成绩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分析 |
5.2.2.1 对照班学生实验前后健美操成绩测试结果分析 |
5.2.2.2 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健美操成绩测试结果分析 |
5.3 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应用于健美操专项课教学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5.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态度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5.3.3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
5.3.4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健美操水平对比分析 |
5.4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与常规健美操专项课的效果分析 |
5.4.1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与常规健美操专项课的教学效果对比分析 |
5.4.1.1 常规健美操专项课教学效果的优势分析 |
5.4.1.2 常规健美操专项课教学效果的问题分析 |
5.4.1.3 健美操专项课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教学效果的优势分析 |
5.4.1.4 健美操专项课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教学效果的问题分析 |
5.4.1.5 两种教学方式的健美操专项课教学的对比 |
5.4.2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的效果评价 |
5.4.2.1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的课堂效果评价 |
5.4.2.2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的课程设计评价 |
5.4.2.3 应用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的健美操专项课的课程效果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致谢 |
(6)JiTT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健美操 |
2.1.2 JiTT |
2.1.3 教学模式 |
2.1.4 JiTT教学模式 |
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教学实验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
4.1 JiTT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健美操课的理论分析 |
4.1.1 JiT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4.1.2 JiTT教学模式适用于普通高校健美操课课程的原因 |
4.1.3 JiTT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的实现条件 |
4.1.4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现实基础 |
4.2 教学实验操作程序 |
4.2.1 常规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
4.2.2 JiTT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
4.2.3 教学安排 |
4.2.4 教学评价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实验对象选取的差异性检验 |
5.1.1 实验前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
5.1.2 学生对健美操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
5.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本情况差异性检验 |
5.2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5.2.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的对比与分析 |
5.3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3.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3.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3.3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
5.4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
5.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的对比分析 |
5.4.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比分析 |
5.4.3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比分析 |
5.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健美操技能掌握能力对比分析 |
5.5.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规定套路成绩对比分析 |
5.5.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自编套路成绩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专家检验效度表 |
附录C 学生健美操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D 大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因素量表 |
附录E 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 |
附录F 健美操技能水平考试标准 |
附录G 学生身体素质评定标准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2.1 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
1.2.2 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
1.2.3 有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
1.2.4 为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其他项目课程提供参考 |
1.2.5 有利于多角色之间的相互沟通,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健美操 |
2.1.2 媒体 |
2.1.3 多媒体 |
2.1.4 多媒体技术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 |
2.2.2 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领域的研究 |
2.2.3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健美操教学领域的研究 |
2.2.4 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领域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基本情况调查 |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健美操了解情况 |
4.1.4 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和手机应用到课堂的意愿调查 |
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个人技术技能成绩结果与分析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团队展示成绩结果与分析 |
4.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结果与分析 |
4.2.4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期中总成绩与期末总成绩对比 |
4.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习兴趣的比较 |
4.2.6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自信心情况的比较 |
4.2.7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比较分析 |
4.2.8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情况 |
5 学生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健美操教学的认可程度调查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致谢 |
(8)不同教学策略对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效果实验研究 ——以复旦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学策略 |
2.1.2 健美操教学策略 |
2.1.3 健美操 |
2.1.4 健美操成套动作 |
2.1.5 动作习得效果 |
2.1.6 动作习得的理论基础 |
2.2 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
2.2.1 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2.2 教学策略在健美操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2.3 动作习得相关研究 |
2.4 健美操成套动作相关研究 |
2.4.1 健美操成套动作研究现状 |
2.4.2 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阶段研究现状 |
2.4.3 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学生困难体验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实验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动作认知阶段不同教学策略对动作习得促进效果对比分析 |
4.1.1 不同教学策略对新授动作再认能力促进效果对比分析 |
4.1.2 不同教学策略对新授动作复述数量能力促进效果对比分析 |
4.1.3 不同教学策略对新授动作复述规格能力促进效果对比分析 |
4.2 动作形成阶段不同教学策略动作习得促进效果对比分析 |
4.2.1 不同教学策略学生健美操规定套路完成达标合格率对比分析 |
4.2.2 不同教学策略学生健美操规定套路技能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2.3 不同教学策略学生健美操规定套路完成质量对比分析 |
4.3 动作保持阶段不同教学策略动作习得促进效果对比分析 |
4.3.1 不同教学策略健美操规定套路延时测试达标合格率对比分析 |
4.3.2 不同教学策略健美操规定套路延时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4.4 健美操成套动作教学策略应用学生反馈分析 |
4.4.1 不同教学策略对动作习得帮助效果学生反馈分析 |
4.4.2 不同教学策略对兴趣提升帮助效果学生反馈分析 |
4.4.3 不同教学策略健美操选修课满意度学生反馈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一: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二:专家效度检验表 |
附件三:调查问卷 |
附件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
附件五:健美操评分标准 |
附件六:健美操随堂考试标准 |
附件七:教学实验现场照片 |
(9)多尔4R理论对健美操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以甘肃政法学院健美操公共选修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健美操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地位 |
1.1.2 多尔4R理论能够丰富体育教学 |
1.1.3 多尔4R理论与健美操教学结合的价值体现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健美操的概念 |
2.1.2 教学效果的概念 |
2.1.3 多尔4R理论依据及内容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健美操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健美操教学方法的相关研究 |
2.2.3 关于健美操教学组织的相关研究 |
2.2.4 关于健美操教学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 |
2.2.5 关于健美操教学效果的相关研究 |
2.2.6 关于多尔4R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 国外研究综述 |
2.3.1 关于健美操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2 关于多尔4R理论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
3.2.3 教学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本情况比较 |
4.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质状况对比分析 |
4.2.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形态指标横向对比分析 |
4.2.2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机能指标横向对比分析 |
4.2.3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横向对比分析 |
4.3 多尔4R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评价 |
4.3.1 对丰富性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评价 |
4.3.2 对关联性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评价 |
4.3.3 对回归性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评价 |
4.3.4 对严密性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评价 |
4.4 多尔4R理论运用于健美操教学中效果对比分析 |
4.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质状况对比分析 |
4.4.2 自我感觉对比分析 |
4.4.3 教学满意度对比分析 |
4.4.4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综合成绩比较 |
4.5 实验前后各班教学效果纵向对比分析 |
4.5.1 实验前后对照班学生教学效果纵向对比分析 |
4.5.2 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教学效果纵向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落实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 |
1.1.2 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需要 |
1.1.3 推进高职学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
1.1.4 健美操运动活力四射,颇受女大学生喜爱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理论及概念 |
2.1.1 健美操的概念及发展史 |
2.1.2 高职院校的概念 |
2.1.3 高职院校课程开展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国内健美操文献概况 |
2.2.2 健美操的发展及其功能介绍的研究 |
2.2.3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的开展情况研究 |
2.2.4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研究 |
2.2.5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研究 |
2.2.6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参与行为与态度研究 |
2.3 国外研究 |
2.4 研究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归纳总结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南昌地区健美操课程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
4.1.1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
4.1.2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4.1.3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性别、专业分析 |
4.1.4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科研情况分析 |
4.2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开设健美操课程及教学现状的基本情况 |
4.2.1 高职院校健美操开设年限情况 |
4.2.2 高职院校健美操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4.2.3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材选择分析 |
4.2.4 高职院校健美操实践教学内容的分析 |
4.2.5 高职院校健美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状 |
4.2.6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场地和器材现状的分析 |
4.3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课程认知分析 |
4.3.1 对健美操课程价值的认识 |
4.3.2 对健美操课程了解情况 |
4.3.3 对健美操课程练习目的的认知 |
4.3.4 对健美操课程类型的了解与认知 |
4.3.5 对健美操课程艺术审美的认知 |
4.4 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活动分析 |
4.4.1 女大学生了解健美操练习方法的渠道 |
4.4.2 女大学生健美操练习的时间与频数 |
4.4.3 女大学生健美操参与行为与意识的分析 |
4.4.4 女大学生课余时间参与健美操练习的场地特征 |
4.5 影响南昌地区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课程的因素 |
4.5.1 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审美教育 |
4.5.2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环境 |
4.5.3 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
4.5.4 高职女大学生对健美操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 |
4.5.5 高职院校体育主管领导对健美操课程的重视程度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
四、沈阳大学女生健美操发展趋势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刘欣. 沈阳体育学院, 2021
- [2]形体训练对久坐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自信心的影响研究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D]. 张贝.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3]联想记忆法在高中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 夏境泽.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体育美学视角下竞技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提升研究[D]. 王梦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5]光影律动健身教学系统在健美操专项课中应用及效果评价[D]. 罗丹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JiTT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女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甜.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多媒体技术在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 窦红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不同教学策略对高校女生健美操成套动作习得效果实验研究 ——以复旦大学为例[D]. 张欢欢.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多尔4R理论对健美操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以甘肃政法学院健美操公共选修课为例[D]. 寇芳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南昌市高职院校女生健美操课程开展的调查研究[D]. 刘雨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