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涤纶长丝及混纺织物碱减量率的计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1](2019)在《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涤纶(PET纤维)(DTY、FDY)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氢氧化钠浓度、时间、温度、促进剂浓度等条件对PET纤维减量率的影响,通过测定碱减量前后PET纤维中锑的含量,得到减量率与锑析出量之间的关系。在高温高压染色过程中,PET纤维染前热定形及涤棉织物中棉含量对锑析出的影响。同时研究大孔树脂在含锑染液中对锑的吸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随着DTY纤维细度的增大,氢氧化钠浓度对减量率的影响逐渐小于温度对减量率的影响,FDY纤维碱处理温度对减量率的影响一直大于碱浓度对减量率的影响,得出对PET纤维减量率影响的显着顺序为:碱处理温度>氢氧化钠浓度>碱处理时间>促进剂浓度。实际生产中涤纶减量率一般在10-20%,因此碱减量过程每克纤维大约有15mg-35mg锑析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纤维细度越小,减量率的越高,且FDY纤维比DTY纤维减量率高。DTY与FDY纤维中锑的析出与减量率呈线性关系,且DTY纤维锑的析出与细度成反比,FDY纤维中的锑析出与减量率是等比例析出。随着热定形时间延长、温度的升高,PET纤维的取向度逐渐增加,在190℃与90s时纤维取向度增加逐渐变缓;随着热定形时间延长、温度的升高,PET纤维在染色阶段锑的析出逐渐增加,在升温阶段120℃时锑析出速率加快,在降温阶段120℃时染液中锑的含量达到最高,80℃后基本保持不变。大孔树脂在温度30℃,p H=6,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对锑浓度为0.5mg/L,体积为100ml的染色废液(不含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率达到95.44%,大孔树脂对锑的吸附容量为8ug/g。
解萍萍[2](2020)在《涤纶织物改性丝胶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涤纶具有强力高、耐酸碱性好等优点,但吸湿性能差、易产生静电。丝胶具有优良的亲水性能,它是缫丝过程中的剩余产物,将具有优良亲水性能的丝胶涂覆整理在涤纶织物表面,在改善涤纶回潮率的同时,也为丝胶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研究了改性丝胶和交联剂涂覆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氮丙啶XR-100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交联剂,对比分析了未改性丝胶涂覆整理涤纶织物和碱减量涤纶织物的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别对涤纶织物和碱减量涤纶织物进行改性丝胶整理。综合分析了丝胶改性工艺、涤纶织物碱减量以及交联剂对试样回潮率、透湿性能、水接触角、强伸力等性能的影响因素。还分析了在染色过程中染浴的pH值、染料浓度、浴比等对试样的上染速率、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以氮丙啶XR-100为交联剂,对涤纶织物进行丝胶涂覆整理,研究了丝胶改性与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未改性的丝胶涂覆整理在碱减量涤纶上,织物的回潮率、透湿性能、水接触角均得到了改善;当丝胶经过太古油、柔软剂改性处理后涂覆整理在经碱减量预处理的涤纶织物表面时,织物的回潮率、弯曲性能、断裂伸长率均有提高。其中,未改性丝胶涂覆整理的最佳优选试样为XR-100/原丝&碱涤试样,实验条件为:丝胶浓度为10.00%、XR-100浓度为2.00%,回潮率为2.11%;改性丝胶涂覆整理的最佳的优选试样为XR-100/改丝&碱涤试样,实验条件为:丝胶浓度为10.00%、XR-100交联剂浓度为2.00%、太古油浓度为1.00%、柔软剂浓度为0.75%,其回潮率为3.62%。(2)以EGDE为交联剂,将丝胶涂覆整理在涤纶织物上,研究了丝胶改性与否对试样性能的影响。当未改性丝胶涂覆整理在涤纶织物上时,织物的回潮率、抗静电性能都得到了改善;当丝胶经过太古油、柔软剂改性处理后涂覆整理在经碱减量预处理的涤纶织物表面时,织物的回潮率、弯曲性能、断裂伸长率均有提高。其中,未改性丝胶涂覆整理后,回潮率提高最大的是EGDE/改丝&碱涤试样,其实验条件为:丝胶浓度为10.00%、EGDE浓度为4.00%,回潮率为2.06%;改性丝胶涂覆整理的最佳的优选试样为EGDE/改丝&碱涤试样,实验条件为:丝胶浓度为10.00%、EGDE浓度为4.00%、太古油浓度为0.75%、柔软剂浓度为0.75%,其回潮率为2.18%。在EGDE交联剂下,丝胶涂覆整理后的最大静电压低于250 V,半衰期小于3 s,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3)改性丝胶涂覆整理的试样回潮率、水接触角、弯曲性能优于未改性丝胶涂覆整理的试样,透湿性能影响不明显;当丝胶改性条件相同时,经碱减量预处理试样的回潮率、透湿性、弯曲性能均优于未经碱减量处理的试样。(4)当试样在染料浓度为5%(o.w.f)、浴比为1:30的强酸性条件下,上染平衡百分率最大;在相同的浴比条件下,试样在氮丙啶XR-100作为交联剂的上染速率要优于EGDE交联剂下的上染速率;在氮丙啶XR-100交联剂下试样的K/S值大于EGDE交联剂下试样的K/S值;染色过程中的pH值、染料浓度、浴比等对试样的摩擦色牢度无明显影响。综上所述,以氮丙啶交联剂XR-100或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作为交联剂,将经过太古油和柔软剂改性的丝胶涂覆整理在碱减量涤纶织物上,可以提高整理后试样的回潮率,并可改善织物手感。
廖杏梅[3](2019)在《PHA纤维及其交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HA纤维是一类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脂肪族聚酯纤维,可作为医用缝纫线、器官支架、组织敷料、食品包装袋、纺织原料等。本文主要分析了热处理和碱处理对PHA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究了 PHA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因素;同时研究了 PHA/真丝、PHA/PET交织物的退浆精练工艺,以及PHA/PET交织物的染色性能。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临界溶解时间、断裂强力及伸长率、沸水收缩率、K/S值等指标,探究了热处理、碱处理条件对PHA纤维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 PHA纤维在碱溶液中的降解动力学,分析了 PHA纤维在碱性条件下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经不同热处理条件处理后,PHA纤维的化学组分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PHA纤维结晶度逐渐增大,Log(CDT)与温度、时间成线性关系,断裂强力和沸水收缩率逐渐减小,染色性能变化不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的描述PHA纤维的碱降解动力学,拟合系数大于0.97。随着碱浓度的增大、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PHA纤维减量率逐渐增大;碱浓度对PHA纤维减量率的影响较大,温度次之,时间对其影响较小。选择了 11种分散染料和11种阳离子染料,分析了影响PHA纤维上染百分率、K/S值、提升性和染色牢度的因素,优化了 PHA纤维的染色工艺;同时分析了 3种载体对PHA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A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温度100℃、pH=5,染色纤维的耐皂洗牢度和耐日晒牢度均大于4级。对于偶氮结构染料,分子中存在醋酸酯基的染料以及双偶氮结构的染料的上染百分率较高;蒽醌结构染料中,含氨基、羟基等极性基团越多,上染百分率越低。PHA纤维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优化工艺为:温度100℃、pH=6,染色纤维耐皂洗牢度在4级以上,但大部分染料染色纤维耐日晒牢度低于3级。加入载体对于低温型染料分散红60的染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中温型染料分散橙29和高温型染料分散红167的作用不大。3只染料使用载体染色法染色PHA纤维的K/S值较高温高压法而言稍有减小。以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毛效、失重率和白度值为评价指标,分析了精练剂浓度、碱剂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PHA纤维交织物退浆精练效果的影响,得出优化工艺。结果表明,随着精练剂浓度和碱剂浓度的增大、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PHA纤维交织物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失重率、白度和毛效逐渐增大。PHA/真丝交织物退浆精练优化工艺为:精练剂浓度为2 gL,碳酸钠浓度为3 g/L,处理温度为95℃,处理时间为50 mi。PHA/PET交织物退浆精练优化工艺为:精练剂浓度为1 g/L,碳酸钠浓度为2g/L,处理温度为95℃,处理时间为50 min。选用11种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对PHA/PET交织物进行染色处理,分析了PHA/PET交织物中PHA纤维和PET纤维的染色性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对于PHA/PET交织物中的两种纤维,大部分分散染料优先上染PHA纤维,后上染PET纤维,分散染料在PET纤维上的提升性优于在PHA纤维上的提升性。从染料结构来看,偶氮结构分散染料在PHA纤维上的上染量大于在PET纤维上的上染量,用分散红60染料染色的两种纤维的K/S值相差最小,同色性较好。从色光角度看,分散蓝79、分散红152、分散蓝60染料染色的PHA纤维和PET纤维二者的色相角一致,不易产生异色效果。从色差角度看,选用色差较小的分散橙29、分散红152染料对PHA/PET交织物染色,可以获得更好的染色同色性。
梁必超[4](2016)在《一种聚酰胺酯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其染整加工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酰胺酯(PET-A)纤维是由聚酯和脂肪族聚酰胺经缩聚反应得到的一种新型改性聚酯纤维,由于在聚酯纤维大分子链段中嵌入聚酰胺组分,纤维的服用性能、吸湿性能和染整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不足之处是纤维表观颜色泛黄,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对该纤维的理化性质及染整加工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对该纤维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从PET-A纤维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纤维制品的脱色处理和基本染色性能及染色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PET-A纤维的结构和机械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的分析结果表明,PET-A纤维包括聚酯和聚酰胺两种组分,其结晶度为46.95%,略高于常规聚酯纤维的结晶度。DSC和TMA分析结果表明,PET-A纤维的热稳定性较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晶温度(Tc)和熔融温度(Tm)分别为70℃、150℃和233℃,Tg和Tm较常规聚酯纤维分别低10℃和20℃左右。PET-A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58cN?dtex-1,初始模量为17.98cN?dtex-1,均低于聚酯纤维。以常规聚酯纤维为参照物,对PET-A纤维在不同条件下的耐碱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该纤维对碱的耐受性明显低于常规聚酯纤维,在naoh浓度30g/l、90℃处理60min后,纤维的减量率和断裂强度保留率分别为25%和58%,naoh浓度超过40g/l后,已无法测定其断裂强度;而相同条件下,常规聚酯纤维的减量率和断裂强度保留率分别为5%和80%。pet-a纤维对盐酸、硫酸、过氧化氢、保险粉溶液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试验条件范围内,纤维的失重和强力下降均较低。但对硝酸溶液的耐受性能较差,在90℃、120min条件下,当硝酸浓度达到50g/l以上时,其减量率虽低于0.5%,但是断裂强度保留率明显降低,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其次,开发出含氯氧化剂对pet-a纤维的脱色及荧光增白的组合加工方法。采用亚氯酸钠脱色处理可使织物的白度由-17.6提高到62.5,经优化的处理条件为:亚氯酸钠浓度为20g/l、ph值为3、温度为95100℃、时间为3h;对经漂白的织物采用0.025g/l的荧光增白剂增白处理,纤维制品的白度完全可以满足高白度产品的加工要求。第三,采用分散染料对pet-a纤维进行了染色温度依存性、染色时间、染色提升性、摩擦牢度、日晒牢度等试验。染色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100℃的常压染色条件下,分散染料在pet-a纤维上的上染百分率即可达到85%以上,表明该纤维可用常压沸染工艺染色;分散染料在pet-a纤维上的染色提升力高于聚酯纤维,在染深色方面优势明显;试验所得染色物的摩擦色牢度和日晒色牢度均符合染色产品的质量要求;但染色温度为100℃时的移染性不甚理想。最后,选用c.i.分散橙29对pet-a纤维的染色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聚酯纤维相比,分散染料在PET-A纤维上的上染速率常数增加了2倍多,半染时间缩短了2/3,扩散系数增大3倍左右;分散染料上染PET-A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类型与聚酯纤维一致,均为能斯特吸附模型,两者的染色热力学参数差异较小,说明PET-A与聚酯纤维染色特性的相似性,均属聚酯结构的疏水性纤维,其适用染料均为疏水性的分散染料。
刘昀庭[5](2015)在《基于环保型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随着社会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保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开始提倡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解决如今社会资源短缺的现状。再生聚酯纤维是一种以再生PET聚酯为主要原料的纤维,原料来源主要是废弃聚酯瓶片,因此使用再生聚酯纤维为原料开发出的面料不仅环保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随着我国废弃PET回收利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再生聚酯纤维的品质也在不断提高,有逐步取代原生聚酯纤维的一种趋势。首先对再生聚酯纤维进行了SEM截面观察,然后对纤维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再生聚酯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的横向截面特征相似,均为实心规则圆形截面,纵向为光滑圆柱形,纤维回潮率很低,故纤维吸湿速干性较差。纤维强力较高但断裂伸长小,初始模量很高,说明纤维刚性大而弹性较小。在充分考虑再生聚酯纤维性能的基础上,选择同样是环保纤维的天丝与其混纺,设计了五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纱线,分别为45%再生聚酯纤维/55%天丝,55%再生聚酯纤维/45%天丝,65%再生聚酯纤维/35%天丝,75%再生聚酯纤维/25%天丝,85%再生聚酯纤维/15%天丝,还有100%再生聚酯纱和100%普通涤纶纱,使用这七种纱线为原料进行织物小样试制,试制出七种不同规格的纬平针针织物。对七种不同原料成分的小样织物进行基本功能服用性能测试和吸湿速干性测试,其中基本的功能服用性能测试包括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透气性测试、抗起毛起球测试、折皱回复性测试、柔软性测试、孔径测试。首先对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做评价,评判出吸湿速干性能最佳的织物,然后对除却织物吸湿速干性的其他基本功能服用性能的测试结果使用模糊数学进行分析,综合两种分析结果,评判出综合性能最佳的织物。分析两种评价结果可知,就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而言,再生聚酯纤维含量越少吸湿速干性能越好,故再生聚酯纤维含量45%的织物吸湿速干性最好,但吸湿速干性最佳的织物吸湿速干性仍达不到国家标准技术要求;就织物的其他功能服用性能来看,混纺织物中再生聚酯纤维含量75%和85%时织物综合性能较好,综合两种评价结果,选择再生聚酯纤维含量85%的混纺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性改性处理,以期可以通过后整理的方法开发出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性纺织品。使用碱减量工艺对再生聚酯纤维含量85%的混纺织物进行热处理,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与强碱(如NaOH)间的酯水解反应来实现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改善。选择不同浓度的碱溶液对相同的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通过测试织物减量率的变化评定出最佳碱减量工艺,然后对使用最佳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混纺织物进行吸湿速干性测试和减量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5g/L的碱溶液浓度在100℃的水浴锅内处理30min是本课题织物的最佳碱减量处理工艺,该工艺下,织物的减量率在15%以下,且织物的吸湿速干性各项指标可满足国家标准技术要求。根据织物的功能性确定其在服用领域和家纺领域中的应用,然后对面料进行花型图案造型设计,完成织物的后续开发工作,并进行产业化探索。
杨斌[6](2015)在《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碱减量加工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消费者对服装的爱好开始转向崇尚穿着舒适性和保健性,天然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再度受到青睐,而涤纶等合成纤维的洗可穿性等功能性正居于次要地位。天然纤维的柔软和丰满的手感以及良好的保健性,对涤纶纤维的发展提出挑战。于是以中空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异型涤纶纤维和特种涤纶纤维正开创着合成纤维的新时代。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作为新生产品,必将受到广泛关注。本课题进行的加工工艺设计对公司功能性新产品的开发及产品竞争力有着显着的意义,同时也印证了涤纶纤维向特种涤纶和异形涤纶发展的趋势。本课题主要对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加工工艺进行设计,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公司的基本情况,挑选合适的碱减量加工设备,筛选工艺影响因素,设计加工实验步骤,并对加工实验进行理论和实验验证两个层面的加工可行性分析。(2)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设计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初步加工方案。汇总初步加工实验的实验结果,根据东丽公司五个方面的测试指标,对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进行性能测试以及数据分析,并获得符合加工要求的初步加工工艺。(3)针对符合加工要求的初步加工工艺,进行处理浴碱液浓度、处理浴温度、保温时间三个因素的工艺优化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主要在理论可行性分析以及单因子实验验证两个层面进行。(4)根据工艺优化可行性分析的结果,针对处理浴碱液浓度、处理浴温度、保温时间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实验室最优加工工艺,并且根据染色加工经验以及操作可行性对实验室最优加工工艺进行数值修正,获得适合大货生产的最优加工工艺。并对两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实验验证以及五个方面测试指标的性能测试,然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5)首先采用适合大货生产的最优加工工艺,进行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中样加工,并对加工获得的涤纶长丝进行五个方面的性能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然后将获得的东丽公司成品测试报告,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总结研究结果,对适合大货生产的最优加工工艺进行评价。
史祥斌[7](2013)在《热定型和碱减量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与力学性质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装里料的品质要求逐步提高。在服装的穿着过程中,要求衬里织物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与面料充分贴合,穿脱时阻力较小,满足服装成型性的要求,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抗纰裂性,以保证织物接缝处在受力时形态稳定,经久耐用。在追求服装品质和舒适性的要求下,调整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织物结构设计,提高衬里织物的服用性就成为提升服装品质的重要保证。本课题主要研究热定型与碱减量处理工艺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以及力学性质的影响,重点分析织物的柔软性,剪切性及抗纰裂性。由于不同织物规格的试样采集受到市场产品的局限,同时考虑到物理及化学处理条件对化纤长丝织物结构具有显着的影响,因此采用热定型和碱减量对织物试样进行预处理,以获得多种织物结构。在湿热、张力和碱试剂的影响下,织物结构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变化。热定型处理使得织物密度增加,紧度增加,织物结构逐渐变得紧密;碱减量处理使得涤纶长丝的线密度减小,纱线表面光滑,织物结构疏松。通过设定不同的预处理条件,得到不同的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和织物紧度结构参数。使用Fast织物风格仪、Instron万能拉伸强力仪等仪器,对不同的织物结构试样进行力学性质测试,获得织物的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和交织阻力一系列有效的力学指标数值。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热定型和碱减量工艺参数对织物力学性质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的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和交织阻力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减量率的增大而减少;涤纶衬里织物柔软性受碱减量率的影响较大,交织阻力和剪切刚度则受热定型温度的影响较大。针对预处理工艺参数与织物的柔软性、剪切性、交织阻力的对应关系,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三层网络模型,经过训练后达到预设精度。采用该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对实际生产中的工艺参数调整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雅芳[8](2012)在《PET-PA6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酯纤维作为化学纤维具有广泛的应用,制备的服装具有挺括抗皱、结实耐用等优点,但也存在难染色、低吸湿和容易产生静电等缺点。采用富含酰胺基、末端氨基和羧基的聚酰胺6(PA6)对聚酯进行改性,可提高其可染性、吸湿性和舒适性。经聚酰胺改性后的聚酯纤维,PA6组分的含量及序列分布均会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因而本文采用元素分析法(EA)、红外光谱法(FTIR)、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凝胶色谱法(GPC)及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4种不同配比的PET-PA6共聚物组分含量、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A法和1H-NMR法测得PET-PA6共聚物的组分含量结果准确。而通过制备不同配比PET-PA6共混薄膜体系,利用FTIR建立两组分特征峰高比-组分含量比工作曲线测定组分含量的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快速,但其定量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其中,1H-NMR法中不同配比PET-PA6工作曲线法和软硬段比值计算法实验操作快速、简单,对组分测定结果准确,并可在对共聚物定量分析的同时完成定性分析,是表征高聚物不错的选择。对于所研究的4种不同配比PET-PA6嵌段共聚物,共聚物的投料比与分析所得实际组成比非常接近,因此,实际生产中在此范围内可通过合理控制投料比来制备所需材料。GPC测试表明系列PET-PA6嵌段共聚物分子量较高,具有较低的多分散性系数,分子量分布较窄,适用于纤维纺丝。1H-NMR表征结果表明,系列PET-PA6共聚物的无规度B均为0<B<1,此系列PET-PA6共聚物为嵌段共聚物,其中PET平均序列长度LnPET随组分PA6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酯交换反应程度随组分PA6含量的增加而增大;DSC及FTIR测试结果表明PA6和PET反应后形成了相容性较好的共聚物,而非共混物;共聚物中PA6投料比在020%时,随PA6投料比增加,共聚物的熔融温度、冷结晶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呈下降趋势。
李维芳[9](2012)在《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ECDP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粘胶、莫代尔等再生纤维素纤维面料因其良好的舒适性、染色性而受到广泛使用,但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吸湿后会膨胀,手感变粗糙、粗硬,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面料水洗后容易产生折皱,机械性能较差,不耐磨,而像天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价格较高。因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使用涤纶等其他机械性能较好的纤维进行混纺以提高面料的整体性能。但涤纶纤维须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染色,这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条件不匹配。ECDP纤维是在合成聚酯纤维(PET)的过程中,添加第三单体1,3-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或间苯二甲酸二酯-5-磺酸钠(SIPM)和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所得到的一种改性聚酯纤维。第三单体的磺酸基团作为阴离子染座,达到阳离子可染的目的,同时柔性链的第四单体的加入改善了非晶区中大分子的活动性,达到阳离子染料常压低温可染的效果。ECDP纤维和粘胶纤维、Model纤维配伍可以改善产品的耐久性,和Lyocell纤维配伍时可以降低纯Lyocell纤维的用量,降低成本,同时赋予产品鲜艳的色彩,达到很好的替代作用,因而具有很好的经济和应用价值。然而,常规ECDP纤维的沸水收缩率远高于再生纤维素纤维,在对ECDP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纺织品进行湿热处理时往往会由于收缩率的不同而影响织物外观。对此,本课题对常规ECDP纤维增加一道热牵伸改性工序(FDY→罗拉1→热盘→热板→冷盘→网络→卷绕→成品),通过严格的工艺参数控制,降低常规ECDP沸水收缩率,使其达到纤维素纤维水平,从而开发出新型的低沸水收缩率低温染色的ECDP纤维材料。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热牵伸改性工序的工艺参数为:热盘温度100220℃;热盘速度350650m/min;热板温度180200℃;拉伸比1.011.20。研究表明,经过热牵伸改性后,ECDP纤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纤维整体结晶度提高,取向也略有提高,晶粒尺寸增大,结晶区与无定形区相互集中,无定形区结构变疏松。在这种结构下,ECDP的回潮率略有降低,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下降,断裂伸长提高,双折射率增大。在纤维的热性能研究中,热牵伸前后ECDP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相差不大,使用热重分析热牵伸改性前后纤维,发现其热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对纤维进行碱减量处理发现,热牵伸改性后的ECDP的减量率增大,耐碱性降低,在实际加工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碱减量的条件以免对机械性能造成损伤。使用X型和SD型阳离子染料对ECDP进行染色,发现热牵伸改性后的ECDP的上染率提高,染色饱和值变大,K/S值增大,阳离子染料与ECDP的染色牢度能达到4级。本文的研究表明,热牵伸改性后,ECDP可以实现低温染色低沸水收缩,沸水收缩率达到再生纤维素纤维水平,并且染色性能得到改善,机械性能下降不大,是一种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化学纤维。
陈友伟[10](2012)在《酶水解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混纺织物回收再利用的首要工作是不同种类纤维的分离。本文对纯棉纤维酶水解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组分分离工艺研究中,相关文献报道未见。本文研究了预处理对棉纤维形态及水解过程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了水解反应影响因素的显着性。研究了水解时间、生物酶用量、固-液比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并对水解分离后残留纱线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纯棉纤维生物酶水解的适宜条件为:2% NaOH溶液浸泡棉纤维72 h,分批加酶,酶添加量为1:2,水解时间48 h,水解率达到87.9%。该方法既可用于废弃纯棉织物的回收利用,也可以用于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采用酶水解棉纤维方法可以有效地分离涤棉混纺织物,适宜条件为:2% NaOH溶液浸泡纱线72 h,固-液比10g纱线/500ml反应液,分批加酶,生物酶用量3g,水解时间36 h。水解反应后分离出的涤纶纤维的性质没有显着变化,残液中为还原糖和棉纤维碎片,二者均可以再利用。
二、涤纶长丝及混纺织物碱减量率的计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涤纶长丝及混纺织物碱减量率的计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纤维 |
1.1.1 聚酯纤维概述 |
1.1.2 聚酯纤维合成工艺 |
1.1.3 PET合成常用催化剂 |
1.2 涤纶织物的加工流程 |
1.2.1 涤纶的前处理 |
1.2.2 涤纶的染色 |
1.2.3 涤纶的阻燃整理 |
1.3 锑的研究现状 |
1.3.1 锑理化性质及存在形态 |
1.3.2 锑及其化合物对生物的影响 |
1.3.3 锑的限量及相关规定 |
1.3.4 锑的分析检测方法 |
1.3.5 废水中锑的处理技术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涤纶纤维碱减量对锑析出的影响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2 涤纶纤维碱减量对锑析出的影响 |
2.2.1 涤纶纤维的前处理 |
2.2.2 涤纶纤维的碱减量 |
2.2.3 正交实验 |
2.2.4 消解条件的确定 |
2.3 测试方法 |
2.3.1 减量率的测定 |
2.3.2 锑析出含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涤纶纤维碱减量 |
2.4.2 正交实验实验结果 |
2.4.3 纤维碱减量过程锑析出的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染色过程对锑析出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3.1.2 织物样品前处理 |
3.1.3 染色过程锑析出的情况 |
3.1.4 染前热定形对锑析出的影响 |
3.1.5 处理方法与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涤纶纤维染色过程锑的析出情况 |
3.2.2 涤纶织物染色过程中锑的析出 |
3.2.3 热定形温度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锑析出的影响 |
3.2.4 热定形时间对涤纶纤维染色过程中锑析出的影响 |
3.2.5 热定形对纤维取向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水中锑的去除 |
4.1 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大孔树脂预处理 |
4.2.2 含锑染色废水的配制 |
4.2.3 吸附实验 |
4.3 锑含量的测定 |
4.3.2 锑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
4.3.3 树脂吸附量的计算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涤纶织物改性丝胶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涤纶织物改性的研究现状 |
1.2.1 物理改性 |
1.2.2 表面物理化学改性 |
1.2.3 化学改性 |
1.3 丝胶改性的研究现状 |
1.4 丝胶涂覆改性涤纶织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改性丝胶经氮丙啶交联剂涂覆整理涤纶织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与试样制备 |
2.3.1 实验方法 |
2.3.2 试样制备 |
2.4 测试方法 |
2.4.1 增重率测试 |
2.4.2 回潮率测试 |
2.4.3 扫描电镜测试 |
2.4.4 透湿性能测试 |
2.4.5 水接触角测试 |
2.4.6 抗静电性测试 |
2.4.7 硬挺度性能测试 |
2.4.8 力学性能测试 |
2.4.9 耐水洗性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2 整理前后织物的外观形貌测试 |
2.5.3 整理前后织物的透湿性能 |
2.5.4 整理前后织物水接触角 |
2.5.5 整理前后织物静电性能 |
2.5.6 整理前后织物弯曲性能 |
2.5.7 整理前后织物的力学性能 |
2.5.8 整理后织物耐水洗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丝胶经EGDE涂覆整理涤纶织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试样制备 |
3.3.1 实验方法 |
3.3.2 试样制备 |
3.4 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2 整理前后织物的外观形貌测试 |
3.5.3 整理前后织物的透湿性能 |
3.5.4 整理前后织物水接触角 |
3.5.5 整理前后织物静电性能 |
3.5.6 整理前后织物力学性能 |
3.5.7 整理前后织物弯曲性能 |
3.5.8 整理后织物耐水洗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丝胶涂覆整理后织物的染色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原理 |
4.3.2 试样的制备 |
4.4 测试方法 |
4.4.1 上染速率 |
4.4.2 K/S值 |
4.4.3 摩擦色牢度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pH值对上染速率、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 |
4.5.2 染料浓度对上染速率、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 |
4.5.3 浴比对上染速率、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3)PHA纤维及其交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简介 |
1.1.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来源 |
1.1.2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性能 |
1.2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研究现状 |
1.2.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合成研究 |
1.2.2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性能研究 |
1.2.3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应用研究 |
1.3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纤维简介 |
1.3.1 PHA纺丝加工 |
1.3.2 PHA复合纤维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热、碱处理对PHA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纤维织物的前处理 |
2.1.3 热处理实验方法 |
2.1.4 碱降解动力学实验方法 |
2.1.5 碱处理实验方法 |
2.1.6 染色方法 |
2.1.7 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热处理对PHA纤维微观结构的影响 |
2.2.2 热处理对PHA纤维临界溶解时间(CDT)的影响 |
2.2.3 热处理对PHA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4 热处理对PHA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2.5 PHA纤维的碱降解动力学研究 |
2.2.6 碱处理对PHA纤维减量率的影响 |
2.2.7 碱处理对PHA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HA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分散染料对PHA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3.2.2 阳离子染料对PHA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3.2.3 载体对PHA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HA纤维交织物退浆精练工艺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HA/真丝交织物退浆精练条件优化 |
4.2.2 PHA/PET交织物退浆精练条件优化 |
4.2.3 退浆精练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
4.2.4 工艺稳定性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HA/PET交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温度对PHA/PET交织物中两种纤维K/S值影响 |
5.2.2 pH值对PHA/PET交织物中两种纤维K/S值影响 |
5.2.3 染料浓度对PHA/PET交织物中两种纤维K/S值影响 |
5.2.4 PHA/PET交织物中两种纤维染色差异性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4)一种聚酰胺酯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其染整加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常规聚酯纤维的理化性能 |
1.2.1 物理性能 |
1.2.2 化学性能 |
1.3 常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
1.4 国内外改性聚酯纤维的研究 |
1.4.1 聚酯纤维的共混改性 |
1.4.2 聚酯纤维的共聚改性 |
1.4.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PET-A纤维的结构及理化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1.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纤维的结构分析 |
2.2.2 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分析 |
2.2.3 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T-A纤维制品的消色处理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3.1.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过氧化氢的脱色效果 |
3.2.2 亚氯酸钠的脱色效果 |
3.2.3 次氯酸钠的脱色效果 |
3.2.4 PET-A针织物的增白处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T-A纤维的基本染色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4.1.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酸性染料染色 |
4.2.2 分散染料染色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T-A纤维的染色机理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5.1.2 实验及测试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标准工作曲线 |
5.2.2 染色动力学 |
5.2.3 染色热力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环保型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再生聚酯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2 国际上PET回收技术发展现状 |
1.3 国内再生聚酯纤维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安排 |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再生聚酯纤维的结构性能与织物试制 |
2.1 再生聚酯纤维的结构 |
2.1.1 实验仪器与操作 |
2.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 再生聚酯纤维物理性能 |
2.2.1 纤维细度与长度 |
2.2.2 再生聚酯纤维强伸性测试 |
2.2.2.1 实验仪器与操作 |
2.2.2.2 测试结果分析 |
2.2.3 再生聚酯纤维回潮率测试 |
2.2.3.1 实验仪器与操作 |
2.2.3.2 测试结果分析 |
2.3 纱线设计与纱线性能测试 |
2.3.1 纱线规格设计 |
2.3.2 纱线强伸性测试 |
2.3.2.1 实验仪器与操作 |
2.3.2.2 测试结果分析 |
2.4 织物结构参数 |
2.4.1 织物密度 |
2.4.2 织物厚度 |
2.4.3 平方米克重 |
2.4.4 实验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的功能性与服用性能研究 |
3.1 织物力学性能测试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结果分析 |
3.2 织物透气性能测试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织物抗起毛起球测试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织物柔软性测试 |
3.5.1 织物抗弯刚度测试 |
3.5.1.1 实验方法 |
3.5.1.2 实验数据 |
3.5.2 织物风格测试 |
3.5.2.1 实验方法 |
3.5.2.2 实验数据 |
3.5.3 织物柔软性数据分析 |
3.6 织物孔径测试 |
3.6.1 实验方法 |
3.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织物吸湿速干性能测试 |
3.7.1 织物的吸湿性能测试 |
3.7.1.1 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测试 |
3.7.1.2 织物吸水率测试 |
3.7.1.3 织物芯吸高度测试 |
3.7.1.4 织物吸湿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3.7.2 织物的速干性能测试 |
3.7.2.1 织物水分蒸发速率测试 |
3.7.2.2 织物透湿性测试 |
3.7.2.3 织物速干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3.7.3 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综合评价 |
3.7.3.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3.7.3.2 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
3.8 织物的综合性能评价 |
3.8.1 模糊综合评价 |
3.8.2 织物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8.2.1 建立因素集 |
3.8.2.2 建立综合评判矩阵 |
3.8.2.3 确定权系数向量 |
3.8.2.4 织物的综合性能评判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面料的制备 |
4.1 织物吸湿速干性后整理方法 |
4.2 织物的碱减量整理工艺 |
4.2.1 碱减量工艺原理 |
4.2.2 试样制备 |
4.2.3 碱减量处理前准备(药品浓度、助剂浓度、浴比配置) |
4.2.4 碱减量处理工艺流程 |
4.2.5 减量率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6 碱减量处理后织物的SEM形态分析 |
4.3 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指标评定 |
4.3.1 织物吸湿性指标评定 |
4.3.2 织物速干性指标评定 |
4.3.3 织物吸湿速干性评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性产品设计与开发 |
5.1 印花工艺 |
5.2 服用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
5.2.1 海浪主题设计 |
5.2.2 山河主题设计 |
5.2.3 花朵主题设计 |
5.2.4 冬雪主题设计 |
5.3 家纺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
5.3.1 舞蝴蝶主题设计 |
5.3.2 深海鱼主题设计 |
5.4 织物印花实物展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碱减量加工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空涤纶纤维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中空涤纶简介 |
1.1.2 中空涤纶纤维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简介和制作原理 |
1.2.1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简介 |
1.2.2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制作原理 |
1.3 碱减量技术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碱减量技术简介 |
1.3.2 碱减量处理的影响因素 |
1.3.3 碱减量处理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
1.3.4 碱减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4.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加工前准备 |
2.1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加工指标 |
2.2 加工实验的前期准备 |
2.2.1 实验因素的取舍 |
2.2.2 碱减量处理设备的选择 |
2.2.3 实验步骤的归纳 |
2.3 加工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2.3.1 理论可行性分析 |
2.3.2 实验初步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初步加工及测试、分析 |
3.1 加工实验的初步加工方案 |
3.2 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
3.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1 减重率分析 |
3.3.2 显微镜观察图分析 |
3.3.3 线密度、拉伸断裂性能分析 |
3.3.4 耐磨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加工工艺优化 |
4.1 工艺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1.1 处理浴碱液浓度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1.2 处理浴温度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1.3 保温时间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
4.2 正交试验的设计与分析 |
4.2.1 因素水平的选取与实验方案的设计 |
4.2.2 试验结果的归纳与分析 |
4.2.3 最优组指标测评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中样加工 |
5.1 中样加工的前期准备 |
5.1.1 加工仪器的选择及加工步骤 |
5.1.2 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
5.2 中样加工的涤纶长丝指标测试及分析 |
5.2.1 减重率分析 |
5.2.2 显微镜观察分析 |
5.2.3 线密度、拉伸断裂性能和耐磨性能 |
5.3 产品的性能测评反馈 |
5.4 C 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加工工艺的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课题研究结论 |
6.2 本课题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热定型和碱减量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与力学性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1.1 织物力学指标的研究 |
1.1.2 预处理工艺及织物性质的研究 |
1.1.3 织物的抗纰裂性 |
1.2 织物风格研究方法 |
1.2.1 统计数学法 |
1.2.2 神经网络法 |
1.3 研究的思路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实验测试及实验数据 |
2.1 实验设计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样制备 |
2.2.1 试样预处理 |
2.2.2 试样预处理条件 |
2.2.3 实验数据 |
2.3 织物力学指标测试 |
2.3.1 弯曲刚度 |
2.3.2 剪切刚度 |
2.3.3 延伸性 |
2.3.4 交织阻力测量 |
2.4 实验结果 |
3.预处理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的影响 |
3.1 热定型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的影响 |
3.1.1 热定型原理 |
3.1.2 热定型对织物缩率的影响 |
3.1.3 热定型对织物经纬密度的影响 |
3.2 碱减量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的影响 |
3.2.1 碱减量对经纬纱线密度的影响 |
3.2.2 碱减量对经纬紧度的影响 |
4.涤纶衬里织物结构对力学性质影响分析 |
4.1 织物结构对弯曲刚度的影响 |
4.1.1 织物密度对弯曲刚度影响的一元回归分析 |
4.1.2 织物结构对弯曲刚度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
4.2 织物结构对织物剪切性的影响 |
4.2.1 织物结构对织物剪切性的一元回归分析 |
4.2.2 织物结构与织物剪切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4.3 织物结构对织物交织阻力的影响 |
4.3.1 织物结构与交织阻力的一元回归分析 |
4.3.2 织物结构与交织阻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
5. 热定型和碱减量对织物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5.1 热定型和碱减量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
5.2 热定型和碱减量对剪切性能的影响 |
5.3 热定型和碱减量对交织阻力的影响 |
6. BP 神经网络预测织物力学性能 |
6.1 BP 神经网络原理和特点 |
6.2 建立预测模型 |
6.3 BP 神经网络预测织物力学性质 |
6.4 总结 |
7.课题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8)PET-PA6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聚酯简介 |
1.1.1 聚酯及其纤维发展 |
1.1.2 聚酯的结构和性能 |
1.2 聚酯的改性 |
1.2.1 聚酯的共聚改性 |
1.2.2 聚酯的阻燃改性 |
1.2.3 聚酯的功能化 |
1.2.4 聚酯的细旦化和异形化 |
1.2.5 混纺聚酯 |
1.2.6 多组分复合聚酯 |
1.2.7 聚酯的酰胺改性 |
1.3 结构表征 |
1.3.1 结构表征预处理 |
1.3.2 结构表征方法及应用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 |
2.2 组分含量及结构分析 |
2.2.1 凝胶色谱分析(GPC) |
2.2.2 示差扫描热分析(DSC) |
2.2.3 元素分析(EA) |
2.2.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NMR) |
2.2.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性能表征 |
3.1.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1.2 核磁共振分析 |
3.1.3 红外光谱分析 |
3.1.4 热性能分析 |
3.2 组分含量分析 |
3.2.1 溶解性能与纯化 |
3.2.2 不同方法组分含量测定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论文检索信息 |
(9)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ECDP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发展及现状 |
1.3 改性聚酯 ECDP 纤维的研究概述 |
1.3.1 聚酯差别化纤维的发展 |
1.3.2 聚酯纤维染色性能改善的研究 |
1.3.3 ECDP 纤维染色性能改善的原理 |
1.3.4 CDP 和 ECDP 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 ECDP 的纺丝工艺 |
2.1 生产设备 |
2.2 切片组分 |
2.3 工艺流程 |
2.4 常规工艺参数 |
2.5 改性工艺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 ECDP 的结构与基本性能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两低”的 ECDP 纤维的结构分析 |
3.2.1 结晶分析 |
3.2.2 取向分析 |
3.3 “两低”的 ECDP 纤维的基本性能测试 |
3.3.1 吸湿性能测试 |
3.3.2 力学性能测试 |
3.3.3 光学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两低”的 ECDP 纤维的结构分析 |
3.4.2 “两低”的 ECDP 纤维的基本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 ECDP 纤维热性能测试 |
4.1 热收缩率的测试 |
4.2 DSC 测试 |
4.3 TG 测试 |
4.4 热处理后机械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干热收缩率和沸水收缩率的测试 |
4.5.2 DSC 测试分析 |
4.5.3 TG 测试分析 |
4.5.4 热处理后机械性能测试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 ECDP 纤维耐碱性能测试 |
5.1 聚酯纤维碱处理的原理 |
5.2 测试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药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纤维碱处理方法 |
5.2.5 纤维碱处理后测试内容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减量率的测试 |
5.3.2 纤维碱处理后表面形态观测 |
5.3.3 碱处理后力学性能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 ECDP 染色性能测试 |
6.1 阳离子染料上染 ECDP 的机理及染色特性 |
6.2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6.3 ECDP 纤维染色实验 |
6.4 染色后测试内容 |
6.5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本课题主要结论 |
7.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酶水解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废弃纺织品概况 |
2.1.1 纺织品的种类 |
2.1.2 国外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现状 |
2.1.3 国内废弃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现状 |
2.1.4 废弃纺织品未来综合利用展望 |
2.2 纤维素的生物酶水解 |
2.2.1 棉纤维的化学组成 |
2.2.1.1 纤维素 |
2.2.1.2 半纤维素 |
2.2.1.3 木质素 |
2.2.2 纤维素的性质 |
2.2.2.1 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
2.2.2.2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 |
2.2.3 木质纤维素制造燃料乙醇 |
2.2.3.1 纤维素酶水解生产燃料乙醇的原理 |
2.2.3.2 纤维素水解方法 |
2.2.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4 纤维素水解前的预处理 |
2.2.4.1 物理预处理法 |
2.2.4.2 化学预处理法 |
2.2.4.3 物理化学预处理法——汽爆法 |
2.2.4.4 生物预处理法 |
2.3 废弃纺织品的处理与利用 |
2.3.1 废弃天然纤维纺织品的处理与利用 |
2.3.2 废弃合成纤维纺织品的处理与利用 |
2.3.3 废弃混合纤维纺织品的处理与利用 |
2.4 论文研究意义及设想 |
第3章 实验内容 |
3.1 棉纤维生物酶水解实验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装置图 |
3.1.4 预处理实验 |
3.1.5 水解实验 |
3.1.6 分析测试 |
3.1.6.1 DNS 法测定水解率 |
3.1.6.2 棉纤维横截面的观察 |
3.1.6.3 棉纤维横截面积的测定 |
3.2 水解分离实验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装置图 |
3.2.4 预处理实验 |
3.2.5 水解分离实验 |
3.2.6 分析测试 |
3.2.6.1 织物组成测定 |
3.2.6.2 棉水解率测定 |
3.2.6.3 粘度法测定涤纶分子量 |
3.2.6.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2.6.5 羊毛检测仪测试 |
3.2.6.6 广角X 射线测试 |
3.2.6.7 DSC 测试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棉纤维生物酶水解的研究 |
4.1.1 棉纤维生物酶水解原理简述 |
4.1.2 预处理的影响 |
4.1.2.1 对棉纤维横截面的影响 |
4.1.2.2 对棉纤维水解反应过程的影响 |
4.1.3 水解时间的影响 |
4.1.4 生物酶添加方式的影响 |
4.1.5 生物酶添加量的影响 |
4.1.6 小结 |
4.2 酶水解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的研究 |
4.2.1 分离工艺的选择 |
4.2.1.1 混纺织物中组分含量的测定 |
4.2.1.2 分离工艺的选择 |
4.2.2 预处理对棉纤维水解反应的影响 |
4.2.2.1 预处理对不同纤维形态的影响 |
4.2.2.2 预处理对棉纤维水解反应的影响 |
4.2.3 酶添加方式的影响 |
4.2.4 正交试验 |
4.2.5 水解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6 酶用量的影响 |
4.2.7 固-液比的影响 |
4.2.8 残留纱线性能的测定 |
4.2.8.1 扫描电镜 |
4.2.8.2 水解前后涤纶性能的测定 |
4.2.9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涤纶长丝及混纺织物碱减量率的计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染整加工过程对PET纤维中锑含量的影响[D]. 王强. 北京服装学院, 2019(02)
- [2]涤纶织物改性丝胶整理工艺及性能研究[D]. 解萍萍.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3]PHA纤维及其交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研究[D]. 廖杏梅. 苏州大学, 2019(06)
- [4]一种聚酰胺酯纤维的理化性质及其染整加工性能研究[D]. 梁必超. 东华大学, 2016(05)
- [5]基于环保型再生聚酯纤维的吸湿速干纺织品研究与开发[D]. 刘昀庭. 浙江理工大学, 2015(07)
- [6]C型断面中空涤纶长丝的碱减量加工工艺设计[D]. 杨斌. 东华大学, 2015(12)
- [7]热定型和碱减量对涤纶衬里织物结构与力学性质影响[D]. 史祥斌. 中原工学院, 2013(07)
- [8]PET-PA6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D]. 李雅芳.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5)
- [9]低沸水收缩低温染色的ECDP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 李维芳. 浙江理工大学, 2012(09)
- [10]酶水解法分离废弃涤棉混纺织物工艺研究[D]. 陈友伟. 北京服装学院,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