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娱乐益智型栏目的底蕴及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尊[1](2020)在《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博类电视节目以文物为主要载体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多种原因发展得不如人意,一直处于小众冷门的状态。不过近年来,文博类电视节目积极进行创新转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具有特色的节目,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都大幅提升,令大众耳目一新。这些节目创新模式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以指导我国文博类电视节目更好发展。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是多种因素推动的必然结果,首先是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文化变迁的推动、市场竞争的压力等外部环境的推动,其次是节目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存在不足急需进行提升,另外还有博物馆愿意走向大众以及经济技术支持的客观条件支持。文博类电视节目能够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好评,原因在于无论是节目制作还是传播方式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在节目的创作理念上,坚守赋予文物生命的理念,通过文物实现古代与现代对接,并通过平衡专业性和大众化的方式对文物进行解读,使受众对文物建立新的认知。在节目的内容上,坚持文化先行,一改以往同类节目更加推崇文物的经济价值,对文物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同时节目也开始重点关注人性情感,更加突出文化传承的意义,树立大众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节目的形式上,选择了更年轻化的表达方式,将故事化表达与多元叙事视角交叉使用,并将多种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融合,最终运用技术使节目的视听呈现审美性。在节目的传播方式上,采用面向多年龄层受众与突出年轻原生网民相结合的受众策略,充分利用社交性媒体与受众进行互动,通过网台联动实现节目的有效传播,并增强线下宣传开发IP衍生品以追求传播的最大效果。文博类电视节目虽然通过创新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瓶颈与挑战,如市场份额比重小,在激烈的节目市场中缺乏竞争力;节目的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且展示出的文物关联性弱;节目的宣传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节目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节目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并增加节目的附加价值;对文化内涵的挖掘需进一步深入,并寻求节目的育乐平衡;扩宽宣传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互动联系。
周丹[2](2020)在《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有典故》的创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类综艺节目是一种兼顾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的节目,它综合了综艺节目的观赏性以及文化节目的知识性,将传统文化与电视综艺节目相融合。它既能彰显中国文化魅力,又能提高收视率和商业竞争力,成为目前主流的电视综艺节目形态。在创新节目形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传承社会责任,为本土化创作提供源动力的同时,也存在节目内容较为单一、节目制作缺乏新意、没有做到“受众中心、节目传播效果差等问题。针对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华有典故》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着力进行原创努力。在内容方面,通过短剧呈现中华典故,以“文化电视化”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精髓;选取脍炙人口的中华典故,彰显节目丰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在制作创新方面,突出节目题材原创、剪辑特色鲜明;在受众创新方面,定位于8岁~12岁阶段学生,弥补目前此一阶段节目的空白。在传播创新策略方面,利用社交媒体,提升节目热度,打造具有特色的地区广告宣传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对融合传统文化生动表现形式的课题做出了新探索。
黄月[3](2020)在《新媒体视域下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研究 ——以《国家宝藏》为例》文中指出自2017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和广电总局相继颁布了关于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打造精品文化节目平台的通知,提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获得创作灵感,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及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打造文化强国。媒介技术的更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端、移动端等新媒体平台融合视听、社交、分享等多重属性为受众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渠道,也为文化的多样化和创新带来了新的生机。多元的新媒体平台也拓展了信息了传播渠道,不仅扩大了传统文化传播范围,而且扩展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然而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令“把关人”的角色缺失,使海量娱乐化低俗化的内容泛滥、文化经典被调侃亵渎、西方价值观念不断输入,从而造成了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和传统文化认同缺失的危机。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运用新的媒介技术和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值得深思,这不仅对建立文化自信,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创建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蕴含着先进的思想、情感、精神和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国家形象、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的核心,也是增强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身份归属感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从汉字、成语、文物、典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借助剧场、表演、记录等艺术形式传递历史内涵和价值观念,这对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爆火的《国家宝藏》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历史故事的重演来唤醒大众的文化记忆,不仅激起了大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视,而且为当下文化迷失和认同焦虑的现状开辟了一条提升文化认同的路径,也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国家宝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以《国家宝藏》为例,从文化认同的视角探究新媒体时代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文化认同理论和文化类综艺节目进行概述,界定文化认同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概念,分析《国家宝藏》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国家宝藏》对传统文化认同提升的效果。笔者根据文化认同的结构从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国家宝藏》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节目提高了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强化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半结构化访谈深入研究了《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提升的积极作用,并从文化符号认同、文化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认同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该节目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唤醒了受众的文化记忆,借助媒介仪式激发了受众对文化的情感归属,并运用讲中国故事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第三部分是分析新媒体背景下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具体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内容上存在同质化较严重且文化知识表现浅显的问题,在形式上存在形式主义突出且娱乐化过度的问题,在传播效果方面存在节目收益较低且文化传播效果有限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第三部分的困境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即在传播内容方面走专业化道路,深挖传统文化,拓展节目类型;在传播方式上开辟社会化途径,创新传播的形式,引发情感共鸣;在传播效果层面实施品牌化形象战略,与受众多元互动,加强传播效果。
李姚瑶[4](2019)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创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歌舞类、相亲类、真人秀等娱乐节目霸占电视荧屏之时,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文化益智类节目悄然兴起。在众多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央视《中国大会》系列节目因其节目内容与形式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又有所创新,不仅为电视综艺节目树立了典范,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中国大会》系列节目尤以《中国诗词大会》独树一帜,历经三年依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值得我们探究其中的奥秘,分析其如何创新的路径,不仅能够给其他综艺节目提供创作思路,对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电视媒介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2016年-2018年之间播出的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新路径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分析,深入解析《中国诗词大会》成为标杆性节目范本的原因。论文第一部分,对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定义与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其发展历程,同时阐述《中国诗词大会》的具体情况,认为国家政策规范与引导、受众审美心理变化、对原创节目的需求以及传播方式变革与传播媒介多元化等,共同为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论文第二至第四部分重点探究《中国诗词大会》的创新路径及其表征。首先,是节目模式的创新。在节目模式方面,对节目参赛者、主持人与点评嘉宾、过程环节以及视听设置做出了创新。在节目参赛者选择上,突出结构的多元化并以故事化形式展示诗意人生。在主持人与点评嘉宾上,强调了其身份的转变。过程环节兼顾文化传承与娱乐竞技,视听设置则突出中国元素,强化节目效果。其次,是节目内容的创新。节目内容以诗词为本体传播中国文化,展示诗词中的音乐韵律之美、画面意境之美,从诗词中体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从传统节日、日常生活以建筑名胜中寻文化基因,激发蕴含在是诗词中的文化自信,传播积极价值观。再次,是节目营销的创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从台网融合的跨媒体传播、利用热点事件与话题、线上线下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节目营销与传播。在台网融合的跨媒体传播中,以传统媒体为基础,协同互联网新媒体铸就文化节目品牌,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加大节目影响力。以“武亦姝现象”、“外卖小哥”雷海为、主持人董卿为热点引发“病毒式”传播,保持节目热度。此外,通过线上产品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粘性,提高节目知名度。
汪丽君[5](2019)在《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态创新及文化传播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媒介生态狂欢的趋势日渐深化。在真人秀、脱口秀、明星选秀等娱乐类综艺节目充斥电视荧幕的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与热播,宛如一股清流,不但唤醒了大众对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亦掀起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求知风潮。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为主旨,坚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传递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觉。文化类综艺节目融高科技语境下的现代电视艺术表现手段为认知方式,所呈现出的新型节目样态、视觉效果、美学意义在电视传媒领域已形成强大的引领力、传播力和感召力。本文试图以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案例,从节目的形态创新与文化传播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析,以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能使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璀璨如新。本篇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详细的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并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节从基本概念及其界定、节目类别、传播功能、发展时机四方面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本体进行解读;第三章节以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案例,从文化符号、叙事视角、悬念铺排、传播模式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形态创新进行梳理,在梳理之余分析节目在建构文化传播影响力与实现文化传播效果方面所做的传承与创新;第四章根据以上多维度的探究,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发展进行反思与展望,总结提炼出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应在优化传播模式、注重创新发展的同时兼顾立意高远的文化价值,坚守“文化使命”,同时结合现状为该类型电视节目的传播发展提供建设性对策。
张政[6](2019)在《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文本及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节目形态的自主创新,弘扬“中国价值”的一种兼具文化性、娱乐性、原创性等特征的视频节目形态类型。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以来,我国电视荧屏上涌现出诸如《汉字英雄》、《中国诗词大会》、《传承者》、《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现象级原创文化综艺节目,并引发了对该节目类型的研究热潮。不过,目前国内对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研究以个案居多,而对此类节目整体的分析较少。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进行系统的观照,从而更好地宣扬“中国价值”,为实现文化引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建设文化强国而贡献节目的力量。论文以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为研究对象,以拉斯韦尔的信息传播过程模式和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话语传播过程为理论基础,对他们阐述的传播过程中两个极为重要且显性的因素——文本及传播,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优化对策。由此,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并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概述,主要阐释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意涵,论述其发展历程及节目价值;第三部分是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文本分析,主要从文化表征和娱乐化建构两个方面分析了该类节目的文本特征;第四部分是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分析,主要从节目传播渠道和整合营销传播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第五部分为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文本及传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主要从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现有文本及传播出发分析其存在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文本及传播进行简短总结,同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罗旆玮[7](2019)在《《朗读者》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朗读者》作为国内近几年涌现的现象级原创电视文化综艺节目之一,走出了以往我国电视文化综艺节目打入市场的传统套路,不再是一味通过竞技比赛、文化讲坛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她抓住观众在现代社会快生活节奏下焦虑不安、情感缺失的特点,以嘉宾情感经历为线索,向观众展示文学之美,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慢文化的渴望。当下的电视文化综艺节目重新开始注重电视媒介的社会文化传播功能,本文选取了目前已播出的两季《朗读者》节目作为文本内容,进行了内容分析以及受众调查。通过对节目内容的研究发现《朗读者》以人文情感为内核,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为载体,通过荧屏“朗读”演绎和现实朗读亭的互动,找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平衡点,完成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节目的收视情况以及文化传播效果进行调研,发现节目受众整体呈现年龄年轻化、教育水平中上的特点;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受众有关知识文化、情感价值的动机得到了很好的满足,更进一步促进了受众的“自我确认”,通过电视节目宣传的文学作品在受众当中的可信度仍然不敌传统文学作品传播渠道,但电视宣传渠道的文学作品在受众当中的阅后满意度与接受度较高,带动了一些经典作品的再版发行和热销,反映出这类电视文化综艺节目在推动文学传播方面的巨大潜力。
邵振奇[8](2017)在《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文中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传播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非各种媒介依次取代,而是依次叠加的过程。戏曲的传播也契合着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原始口耳相传的亲身传播→→多种方式的单面传播→→一种方式兼容多面传播的三个阶段。电视的出现,使戏曲在同一平台上的多面传播成为可能。电视以其强大的传播和感召效应和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极大拓展了戏曲的受众群体,顺应了观众由剧场到家庭的观演方式的变化。栏目化使戏曲电视节目的编排和播出告别了杂乱无章的局面,不仅是电视编排形式上的革新,也是戏曲电视节目在制作观念、管理模式、传播策略上对电视生态演进的主动适应,是戏曲电视持续深化发展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它集合了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和真人秀等形式于一身,熔戏曲欣赏、信息传播、知识普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炉”,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合性、参与性,加之在固定的时间和频道播出,使观众的收视习惯得以养成,已然成为戏曲传播最好的平台之一。本文的研究按照“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展开。在“面向问题”层面,主要以纵向、横向两种视角,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动态考察和分类观照。梳理戏曲与电视联姻的流变轨迹可见,二者的结缘以电视的主动示好为始,历经初创(1958-1965年)、停滞和复苏(1966-1978年)、迅速成长(1979-1995年)和持续深化(1996年至今)四个阶段,二者结合更加自然,互动更加密切,合作走向深入。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戏曲电视栏目历经萌芽期(1978—1987年)、发展期(1988—1995年)、繁荣期(1996—2003年)、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四个时期。从“戏曲唱段,我播你看”的单一形式,到“多元共荣,采撷众华”的繁华景象,戏曲电视栏目完成了专题化→→板块化→→综艺化→→娱乐化→→竞技化过渡,分众化、品牌化理念愈加深化,参与性日渐凸显,栏目的形式及内容亦趋向多元。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戏曲电视栏目始终以极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汲取其他艺术的养分,并尝试与新的栏目形式结合,使古老的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机,更使戏曲栏目成为中国生命力最长的电视文艺形式之一。当前,戏曲栏目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新办栏目数量锐减,老牌栏目停办取消,播出时间一改再改,戏曲电视栏目的主创人员在困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多变的姿态迎难而上,使戏曲栏目进入了转型重塑的新时期。从“现实”层面,主要对当前开办的戏曲电视栏目进行分类观照。本文从电视类型化的意义出发,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类型应成为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共同遵守的“契约”,同类栏目应体现出相似的文化价值,满足观众特定的需要,引导观众选择。本乎此,戏曲电视栏目可分为剧场型、知识型、综艺型、真人秀四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栏目进行了概念释义,对每一类型所包含的具体栏目形态进行细分,从媒体、时间、地理三个方面考察其分布情况,并归纳出各自的局限和问题。在“分析问题”层面,本文力图紧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倾向,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4位观众进行了调查。对观众接触戏曲的渠道、收视行为、形式及内容倾向以及收视评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通过交叉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观众的收视差异。调查发现,总体上中年以上群体对戏曲的忠诚度更高,青少年群体则普遍远离。对于接触戏曲的渠道,不同类型的受众选择差异明显,而电视、广播构成各类型受众接触戏曲的主要渠道。在收视行为方面,尽管戏曲栏目的现实受众群体庞大,但忠实受众数量偏少,总体收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青少年、高学历者、城市居民的收视热度更低。在形式及内容倾向上,戏曲剧场、竞赛类栏目受众群稳定,但局限性较强;戏曲教学、访谈、新闻专题类栏目备受冷落,生存空间已十分有限;而戏曲真人秀异军突起,成为戏曲电视栏目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观众对现有戏曲栏目的评价上看,整体满意度不高,“众口难调”矛盾突出;老牌栏目中,有些已进入衰退期,而以《梨园春》为代表的若干栏目收视神话仍在延续;此外,有些新兴栏目受到肯定,说明创新求变,争取年轻观众和高学历观众是当前戏曲栏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解决问题”层面,本文首先以受众调查的结论为依据,以当前此类栏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问题为导向,在论述当前文化语境对戏曲电视栏目深刻影响的基础上,力求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此类栏目的发展定位与走向进行观照,并以传播要素为基本线索,从观念、受众、内容等方面展开论析,试图解答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问题。在认识上,戏曲栏目的主创人员应将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加强彼此的选择、介入、交流、融合,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栏目“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既要正视大众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积极意义,又要提防和抵制其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消解和冲击,在承认大众文化合理的感性欲望基础上,唤醒人们对戏曲的审美自觉,最终实现审美超越。一方面,要使栏目具有共性特征,坚守本土化的品质、平民化的品位、人文化的品格;另一方面,要以目标观众为中心,进行受众细分,围绕“传统韵味”、“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娱乐本位”、“多元融合”等方面进行内容定位,满足不同观众的收视需求,从而巩固忠实受众,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本文从策划、主持、包装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本文以为,戏曲栏目应在主题策划、特别策划和系列策划三个方面大做文章,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加以“动态与常态”的改版,不断调整板块、改进环节、增加元素,使栏目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时刻带给观众以强烈的新鲜感。同时,还应突破固有的传播模式,实现跨区域合作、跨文化传播、多媒体联袂,最大限度地拓展受众群体。主持人是电视栏目重要的品牌,应在形象气质、言语方式、文化内涵方面与栏目契合。戏曲栏目的主持人可分为表演型、平民型、专家型三种,媒体可拓展来源,广纳英才,并大胆启用跨界主持人,主持人则要不断完善素养,提升技能,以寻求延展与超越,延长其主持生涯。此外,戏曲栏目还必须在外在包装上多动心思,通过对栏目名称、形象标志、宣传口号,以及片头、片尾、片花等的设计和包装,使栏目达到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内外兼修、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本文还对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进行了展望。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新媒体传播的显着特征和重要优势;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弥合了戏曲欣赏特性和受众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极大地拓展了观众的收视时空;而欣赏方式的交互性更是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观众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理念,这一切都为戏曲栏目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应是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整合与互动的有效手段。
高雪茵[9](2017)在《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创新研究 ——以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益智类节目相继热播,获得了收视率与口碑的双丰收。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被各种歌舞类、相亲类等的节目包围,而这种娱乐成分相对较少、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益智类节目迅速走红,其热播的原因和文化价值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益智类节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当时只是纯知识性竞赛。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从国外大量引进此类节目样式,并逐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创新,取得了显着的成效,赢得了受众的喜爱和追捧。本文以《汉字英雄》为例,对此类节目做了系统、完整的研究。首先梳理了益智类电视节目在我国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益智类节目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节目,具备很多其他节目所没有的特征,笔者对此做了梳理,以区别于其他节目。其次,以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为例,重点阐述了它所采取的本土化创新策略。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河南卫视充分抓住这一地域优势,以“文化中国,文化卫视”为栏目定位,塑造了这档大型益智类节目——《汉字英雄》。同时,益智类节目在收获掌声和好评的时候,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成为阻碍其前进的绊脚石。创新是节目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档节目想要寻求长远的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品牌形象,担负文化使命,这样才能长久地立于电视节目市场。
王博[10](2016)在《中国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以传播汉字文化为载体的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悄然兴起。2013年河南卫视、爱奇艺联合制作的《汉字英雄》以及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全国各电视台竞相制作此类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成语大会》、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黑龙江卫视的《最爱中国字》等节目相继登陆荧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卫视频道该类型节目有十余档。从现阶段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发展趋势来看,在节目不断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其自身的文化属性与娱乐特性也在不断深化。本论文在总结目前已播出的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基础上,对该类型节目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基本概括,明确本文的整体框架与思路;第一章在介绍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制作背景的基础上,对此类节目进行界定并归纳分析节目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二章围绕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节目定位、节目主体、节目设置、节目受众等基本要素进行具体的节目形态分析;第三章从分析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文化符号表达、文化功能入手,研究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在内容上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最后上升到中国电视节目文化生态的构建;第四章是对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反思,并提出未来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策略。中国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异军突起”不仅丰富了电视屏幕上的节目种类,同时也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传播了中国汉字文化,做到了文化传承与媒介传播的双向融合。
二、娱乐益智型栏目的底蕴及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娱乐益智型栏目的底蕴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2 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
0.2.1 文博类电视节目概念界定 |
0.2.2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的背景 |
1.1 外部环境呼唤创新 |
1.1.1 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
1.1.2 社会文化变迁的推动 |
1.1.3 市场竞争压力的推动 |
1.2 节目自身发展需要创新 |
1.2.1 节目的内容需要创新 |
1.2.2 节目的形式需要创新 |
1.2.3 节目的传播方式需要创新 |
1.3 客观条件允许创新 |
1.3.1 博物馆放下身段走向大众 |
1.3.2 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
1.3.3 技术的进步提供加持 |
第2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的创新 |
2.1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创新 |
2.1.1 通过文物实现古代与现代的对接 |
2.1.2 探求专业性和大众化的平衡 |
2.2 文博类节目内容的创新 |
2.2.1 文化先行,挖掘文物的文化内涵 |
2.2.2 关注人性情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
2.2.3 彰显文化传承,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感 |
2.3 文博类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 |
2.3.1 故事化表达与多元叙事视角相结合 |
2.3.2 多种电视节目形式交互融合 |
2.3.3 年轻化和技术化的视听呈现 |
第3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创新 |
3.1 文博类电视节目受众策略的创新 |
3.1.1 目标受众覆盖范围全面 |
3.1.2 突出锁定年轻原生网民 |
3.2 文博类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策略的创新 |
3.2.1 充分利用社交性媒体加强互动 |
3.2.2 网台联动扩大传播影响力 |
3.2.3 增强线下宣传开发IP衍生品 |
第4章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瓶颈及解决策略 |
4.1 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瓶颈与挑战 |
4.1.1 市场份额比重小,缺乏竞争力 |
4.1.2 内容同质化,缺乏关联性 |
4.1.3 宣传力度不够,限制节目发展 |
4.2 文博类电视节目创新瓶颈的解决策略 |
4.2.1 树立品牌意识,增加节目价值 |
4.2.2 深挖文化内涵,寻求育乐平衡 |
4.2.3 扩宽宣传渠道,加强与受众联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有典故》的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外电视节目相关文献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概述 |
2.1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定义 |
2.2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性 |
2.2.1 文化性 |
2.2.2 竞争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创新性 |
2.3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2.3.1 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2.3.2 停滞阶段(1966-1976年) |
2.3.3 复苏与发展阶段(1977-1999年) |
2.3.4 繁荣阶段(2000年至今) |
2.4 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
2.4.1 原创文化类综艺的取得的成就 |
2.4.1.1 符合当下观众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 |
2.4.1.2 适合传统文化多样化的特点 |
2.4.1.3 增强受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
2.4.2 原创文化类综艺存在的问题 |
2.4.2.1 市场同质化严重 |
2.4.2.2 节目制作缺乏新意 |
2.4.2.3 没有做到“受众中心” |
2.4.2.4 节目传播效果差 |
第三章 《中华有典故》的题材与形式创新策略 |
3.1 题材选择创新 |
3.1.1 成语典故 |
3.1.2 人物典故 |
3.1.3 事件典故 |
3.1.4 神话典故 |
3.2 题材呈现创新 |
3.2.1 丰满的人物形象 |
3.2.2 紧张的故事情节 |
3.2.3 精彩的剧本语言 |
3.3 节目制作创新 |
3.3.1 节目形态原创 |
3.3.2 剪辑特色鲜明 |
第四章 《中华有典故》的定位与传播创新策略 |
4.1 受众定位创新 |
4.1.1 主体受众 |
4.1.2 次要受众 |
4.1.3 边缘受众 |
4.2 传播方式创新 |
4.2.1 文字图片为主的传统社交媒体 |
4.2.2 搜索引擎优化 |
4.2.3 传统新闻发布会 |
4.2.4 媒介矩阵:新媒体矩阵的理念引入与多重搭建 |
第五章 《中华有典故》策划案的收获与不足 |
5.1 《中华有典故》策划案的收获 |
5.1.1 加深对传统文化电视化方式传播的认识 |
5.1.2 原创意识的增强 |
5.1.3 为自己从业素养的良好形成奠定基础 |
5.2 《中华有典故》策划案的不足 |
5.2.1 表现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 |
5.2.2 推广策略有待进一步加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所参考的主要原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表 |
附录2 :策划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媒体视域下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研究 ——以《国家宝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支持传统文化发展 |
1.1.2 文化类电视节目掀起热潮 |
1.1.3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认同危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研究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
1.5.1 研究问题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与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概述 |
2.1 文化认同理论概述 |
2.1.1 文化认同内涵界定 |
2.1.2 文化认同结构分析 |
2.1.3 文化认同功能分析 |
2.2 文化类综艺节目及《国家宝藏》简介 |
2.2.1 文化类综艺节目内涵界定 |
2.2.2 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历程 |
2.2.3 《国家宝藏》节目概况 |
2.3 《国家宝藏》与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关系分析 |
2.3.1 《国家宝藏》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认同 |
2.3.2 《国家宝藏》巩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份认同 |
2.3.3 《国家宝藏》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
第3章 新媒体视域下《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提升的效果分析 |
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问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3.1.3 调查问卷样本描述 |
3.2 《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提升的结果分析 |
3.2.1 在文化认知维度,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 |
3.2.2 在文化情感维度,强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 |
3.2.3 在文化参与维度,增强了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性 |
3.3 《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提升的积极作用 |
3.3.1 在文化符号认同方面,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唤醒受众文化记忆 |
3.3.2 在文化身份认同方面,通过媒介仪式激发受众对文化的情感归属 |
3.3.3 在文化价值认同方面,通过讲中国故事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
第4章 新媒体视域下《国家宝藏》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
4.1 传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知识表现浅显 |
4.1.1 内容零散重复,缺乏深层次解读 |
4.1.2 文化底蕴不足,缺乏持续性创新 |
4.1.3 同类节目井喷,缺乏自主原创力 |
4.2 传播方式——形式主义突出,存在泛娱乐化现象 |
4.2.1 节目程式单一僵硬 |
4.2.2 过度重视明星效应 |
4.2.3 传统文化意义消解 |
4.3 传播效果——节目收益较低,文化传播效果有限 |
4.3.1 节目整体收视率比较低 |
4.3.2 新媒体平台运营疏于管理 |
4.3.3 节目衍生产业链开发不足 |
第5章 新媒体视域下《国家宝藏》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 |
5.1 采用专业化策略——深挖传统文化符号,拓展节目类型 |
5.1.1 坚持文化内容为王,垂直深度挖掘 |
5.1.2 建设共通话语体系,创新文化叙述 |
5.1.3 全面结合时代发展,精选传播主题 |
5.2 采用社会化途径——创新节目传播方式,引发情感共鸣 |
5.2.1 积极利用新媒介技术,创新传播形式 |
5.2.2 努力平衡文化与娱乐,提升节目格调 |
5.2.3 全力整合全媒体渠道,营造文化氛围 |
5.3 坚持品牌化战略——与受众多元互动,加强传播效果 |
5.3.1 努力打造品牌栏目,提高节目收视率 |
5.3.2 积极统筹媒体资源,管理新媒体平台 |
5.3.3 坚持以用户为导向,完善文化产业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国家宝藏》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提升效果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 《国家宝藏》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4)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创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概述 |
(一)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
1、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
2、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发展历程 |
3、文化益智类节目创新典范:央视《中国诗词大会》 |
(二)文化益智类节目创新之动因 |
1、国家相关政策的规范与引导 |
2、受众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审美心理的变化 |
3、节目同质化背景下对原创电视节目的需求 |
4、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与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
二、节目模式创新:多种要素协同与碰撞 |
(一)节目参赛者:诗词与人生双重结合 |
1、选手结构的多元化 |
2、结合诗词,故事化展示选手 |
(二)主持人与嘉宾:多重身份品诗意与生活 |
1、主持人转变为气氛的“调动者”和内容的“参与者” |
2、嘉宾以深厚学养集选手点评和诗词品鉴者于一体 |
(三)过程环节:文化承载与娱乐竞技并重 |
1、赛制环节设置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2、熟悉而陌生的试题设计呈现盎然诗趣 |
(四)视听设置:“中国元素”强化节目效果 |
1、涵括中国传统符号的视觉元素 |
2、基于“古风”为主调的听觉元素 |
三、节目内容创新:诗词为本体传播中国文化 |
(一)触类旁通:以“诗词+”演绎传统文化 |
1、“诗词+歌唱与吟诵”传达音乐美 |
2、“诗词+书画”凸显诗情画意 |
3、“诗词+非遗”升华文化内涵 |
4、“诗词+方言与外文”释放别样魅力 |
(二)举一反三:以诗词为媒寻文化基因 |
1、在传统节日里寻觅人文底蕴 |
2、从衣食住行中体悟文化特性 |
3、于建筑名胜处感知中华文明 |
(三)潜移默化:寓文化自信于诗词 |
1、立足文化认同,激活文化自信 |
2、传播积极价值观,开创公众教育新模式 |
四、节目营销创新: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营销与传播 |
(一)台网融合的跨媒体传播 |
1、台网协同,铸就强势节目品牌 |
2、“两微一端”,借力手机新媒体 |
(二)利用热点事件与话题,引发“病毒式”传播 |
1、高中生武亦姝,才女风采引爆网络 |
2、“外卖小哥”雷海为,诗意照亮平凡人生 |
3、董卿诗意开场,带动节目热度 |
(三)线上线下齐发力,挖掘营销潜能 |
1、多元化线上节目产品,增加受众交互 |
2、丰富的线下活动,助力节目品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态创新及文化传播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1.4 研究意义 |
2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本体分析 |
2.1 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基本概念及其界定 |
2.2 文化综艺节目的节目类别 |
2.2.1 益智类文化综艺节目 |
2.2.2 社教类文化综艺节目 |
2.2.3 言语类文化综艺节目 |
2.3 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功能 |
2.3.1 重拾经典的宣传功能 |
2.3.2 雅俗共赏的娱乐功能 |
2.3.3 文化传承的教育功能 |
2.4 文化综艺电视节目的发展时机 |
2.4.1 “娱乐至死”的市场饱和 |
2.4.2 “限娱令”政策的逐步强化 |
2.4.3 受众审美与需求的逐步理性 |
3 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形态创意 |
3.1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文化符号解读 |
3.1.1 视觉符号 |
3.1.1.1 古今交融的画面语言 |
3.1.1.2 光影变幻的色彩语言 |
3.1.1.3 象形再现的服饰语言 |
3.1.2 听觉符号 |
3.1.2.1 非言语的辅助应用 |
3.1.2.2 有声语言的情境再现 |
3.1.3 人物符号 |
3.1.3.1 知性标签的节目主持 |
3.1.3.2 学术权威的解读嘉宾 |
3.1.3.3 挑战矩阵的参赛选手 |
3.2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内容创新解读 |
3.2.1 层次衔接的叙事视角 |
3.2.1.1 幕前叙事者——主持人与参赛者 |
3.2.1.2 幕后叙事者——节目策划人 |
3.2.2 身临其境的悬念感召 |
3.2.2.1 结构性悬念——赛制结构紧凑 |
3.2.2.2 兴奋性悬念——赛题难度适宜 |
3.2.3 元素融合的传播模式 |
3.2.3.1 互动激发真情解读文化语言 |
3.2.3.2 诗词融合综艺释放文化魅力 |
3.2.3.3 经典嫁接媒体弘扬文化精神 |
4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创新发展与立意高远的优化传播 |
4.1 媒体传播意向的转置 |
4.1.1 由无序狂欢到理性欣赏 |
4.1.2 由娱乐至死到内容至上 |
4.2 多元诉求兼容并蓄 |
4.2.1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接 |
4.2.2 品文化精髓与百味人生交融 |
4.3 赏中华文化筑建传播生态文明 |
4.3.1 抵制乱象,坚守文化自觉 |
4.3.2 寻文化基因,再塑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文本及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概述 |
一、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意涵 |
(一) 原创的概念 |
(二) 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概念 |
(三) 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概念及内涵 |
二、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
(一) 奠基阶段(1981年—2000年) |
(二) 沉寂阶段(2001年—2012年) |
(三) 兴盛阶段(2013年至今) |
三、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价值 |
(一) 立足传统文化,建构中国形象 |
(二) 促进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 |
(三) 弘扬时代精神,加强舆论引导 |
(四) 冲破娱乐喧嚣,丰富综艺格局 |
第二章 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文本分析 |
一、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文化表征 |
(一) 外在征象 |
(二) 意指实践 |
二、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娱乐化建构 |
(一) 故事化讲述 |
(二) 仪式化呈现 |
第三章 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分析 |
一、“电视+”的多渠道传播 |
(一) 电视频道播出 |
(二) 视频网站播出 |
二、整合营销的全方位拓展 |
(一) 新媒体营销 |
(二) 活动营销 |
(三) 品牌营销 |
第四章 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文本及传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一、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文本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一) 节目文本存在的问题 |
(二) 节目文本的优化对策 |
二、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传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
(一) 节目传播存在的问题 |
(二) 节目传播的优化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3—2018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类电视节目创新创优表彰名单 |
附录二: 2013—2018年主要原创文化综艺节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朗读者》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研究缘起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0.2.1 《朗读者》个案研究 |
0.2.2 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功能研究 |
0.2.3 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环境分析 |
0.2.4 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现状和创新发展研究 |
0.2.5 总结与评价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主要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0.4.1 选题有新意 |
0.4.2 研究更全面 |
0.4.3 方法更多维 |
第1章 《朗读者》节目推出的背景 |
1.1 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 |
1.2 同质化与泛娱乐化问题突出 |
1.3 本土文化传播受到重视 |
1.4 电视传播对主流意识的强化 |
1.5 《朗读者》节目成功的原因总结 |
第2章 《朗读者》的文化传播特点 |
2.1 以情感为内核引领文化传播 |
2.1.1 “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的节目理念 |
2.1.2 嘉宾经历匹配经典文本的节目内容 |
2.1.3 专业主创团队奠定节目文化格调 |
2.1.4 仪式感朗读促成人文情感传播 |
2.2 以文化参与为抓手的整合传播 |
2.2.1 大众文化的立体传播 |
2.2.2 精英文化的大众传播 |
第3章 《朗读者》的文化传播效果 |
3.1 调查设计 |
3.2 基本情况 |
3.2.1 受众基本情况 |
3.2.2 文化传播的整体效果 |
3.3 文化传播的立体效果 |
3.3.1 受众认知层面:促成观众自我确认 |
3.3.2 受众态度层面:强化社会主流价值 |
3.3.3 受众行为层面:增长全民朗读热度 |
第4章 《朗读者》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优化对策与启示 |
4.1 《朗读者》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
4.1.1 文本与故事比例失衡,注重情感而淡化文学 |
4.1.2 素人朗读水平参差不齐,节目效果大打折扣 |
4.1.3 过度拔高朗读,难以培养全民阅读习惯 |
4.2 《朗读者》文化传播问题的优化对策 |
4.2.1 重朗读轻访谈,增加专业文学知识展现 |
4.2.2 提高嘉宾经历与文本契合度 |
4.2.3 加强线下朗读亭互动,促成从朗读向阅读的转变 |
4.3 《朗读者》文化传播带来的启示 |
4.3.1 提高节目文化品味 |
4.3.2 促进精英文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央视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传播效果调查 |
附录二 朗读亭设立地点及开放时间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流变及特征 |
第一节 戏曲与电视的联姻与互动 |
一、初创阶段(1958-1965年) |
二、停滞和复苏阶段(1966-1978年) |
三、迅速成长阶段(1979-1995年) |
四、持续深化阶段(1996年至今)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发展历程及观念衍变 |
一、萌芽期(1978—1987年):摸索、尝试,形式单一 |
二、发展期(1988—1995年):灵活、分众,注重参与 |
三、繁荣期(1996—2003年):娱乐、竞技,打造品牌 |
四、转型重塑期(2004年至今):创新、求变,期待突围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特征 |
一、固定性 |
二、综合性 |
三、参与性 |
第二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分类及问题 |
第一节 戏曲剧场型 |
一、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分布情况 |
三、戏曲剧场型栏目的构成元素 |
四、戏曲剧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二节 戏曲知识型 |
一、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分类 |
三、戏曲知识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节 戏曲综艺型 |
一、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定义 |
二、戏曲综艺型栏目的元素 |
三、综艺型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新类型——真人秀 |
一、戏曲真人秀栏目概述 |
二、戏曲真人秀栏目的构成元素 |
三、戏曲真人秀的文化坚守与传播效应 |
四、戏曲真人秀栏目的局限与问题 |
第三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调查与收视分析 |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样本情况 |
第二节 受众接触戏曲的渠道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四、不同文化程度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五、不同居住地受众接触戏曲渠道的差异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观众的收视行为分析 |
一、问卷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戏曲电视栏目的到达率 |
三、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热度分析 |
四、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动机分析 |
五、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时段分析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四节 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倾向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总体情况分析 |
三、不同年龄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四、不同文化程度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五、不同居住地观众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的形式及内容差异 |
六、结论及启示 |
第五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收视评价分析 |
一、问题设计及拟解决的问题 |
二、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的总体评价 |
三、当前戏曲电视栏目所存在的问题 |
四、观众对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五、观众对省级电视台戏曲电视栏目的评价 |
六、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素质的要求 |
七、观众对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评价 |
八、结论及启示 |
第四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定位 |
第一节 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戏曲电视栏目 |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释义 |
二、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冲击 |
三、大众文化对戏曲电视栏目的启示 |
四、大众与精英的审美互动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观念定位 |
一、品质本土化 |
二、品位平民化 |
三、品格人文化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受众定位 |
一、巩固忠实受众 |
二、培养流动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
第四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内容定位 |
一、传统韵味 |
二、时代特征 |
三、地方特色 |
四、娱乐本位 |
五、多元融合 |
第五章 戏曲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包装 |
第一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策划与改版 |
一、策划手段 |
二、改版创新 |
三、传播与合作模式 |
第二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主持艺术 |
一、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类型 |
二、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选择 |
三、戏曲电视栏目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
四、主持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第三节 戏曲电视栏目的外在包装 |
一、栏目名称 |
二、栏目形象标志 |
三、栏目宣传口号 |
四、栏目片头、片花、片尾 |
余论戏曲电视栏目与新媒体的整合与互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A:戏曲电视栏目受众调查问卷 |
附录D:若干优秀戏曲电视栏目台本 |
附录E:诸种戏曲电视综艺形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创新研究 ——以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 |
第一章 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概述 |
第一节 益智类电视节目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
一 初期发展 |
二 转型期 |
三 成长期 |
第三节 益智类电视节目的特征 |
一 知识性 |
二 娱乐性 |
三 竞争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平民性 |
第四节 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本土化创新的必要性 |
一 引进境外节目模式现象严重 |
二 本土化改造中问题频出 |
第二章 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本土化创新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汉字英雄》的概况 |
一 《汉字英雄》的节目简介 |
二 与《中国诗词大会》的区别 |
三 与美国拼字节目(Spelling Bee)的区别 |
第二节 《汉字英雄》本土化创新策略 |
一 文化创新 |
二 娱乐创新 |
三 形式创新 |
第三节 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普遍创新策略 |
一 融入本土文化元素 |
二 寓教于乐,传播正能量 |
三 利用新媒体营销 |
第三章 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不足和提升之道 |
第一节 益智类电视节目的不足 |
一 节目可持续性弱 |
二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
三 节目内容碎片化 |
四 文化的娱乐性消费 |
第二节 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未来提升之道 |
一 坚守传统文化本质 |
二 塑造品牌节目 |
三 创新内容形式 |
四 重视人文关怀 |
五 对接国际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中国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概述 |
1.1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产生背景 |
1.1.1 文化政策引导下电视媒介制作理念的革新 |
1.1.2“限娱令”的出台与媒体自觉性的双重影响 |
1.1.3 大众话语空间下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 |
1.1.4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汉字本体的冲击 |
1.2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节目的界定及分类 |
1.2.1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界定 |
1.2.2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节目的类型归纳 |
1.3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特色 |
1.3.1“竞赛”和“趣味”的融会贯通 |
1.3.2“文化”和“综艺”的巧妙结合 |
第二章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形态分析 |
2.1 节目定位:内容形式上的创新与品牌意识的树立 |
2.1.1 节目同质化背景下对原创电视节目的需求 |
2.1.2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汉字文化传播 |
2.1.3 危机意识下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与传承 |
2.2 节目主体:参与节目的“三大主体”及其互动交流 |
2.2.1 主导功能弱化的主持人 |
2.2.2 学养深厚的点评嘉宾 |
2.2.3 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参赛选手 |
2.2.4“三大主体”互动式的交流模式 |
2.3 节目设置:戏剧性与故事性双重结合的环节设置 |
2.3.1 戏剧性与知识性相互制衡的竞技模式 |
2.3.2“中国元素”的演播室与录制现场的多机位设置 |
2.3.3 参赛选手与汉字文化渊源故事的挖掘 |
2.4 节目受众: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下受众的变化 |
2.4.1 新媒体作用下受众的主体地位凸显 |
2.4.2 节目的文化内涵与受众审美价值的提升 |
第三章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
3.1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文化表达 |
3.1.1 以汉字电视竞赛为基础的文化表达 |
3.1.2 电视化汉字符号编码 |
3.1.3 文化符号意义漂移影响下的受众多元解读 |
3.2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文化功能 |
3.2.1 舆论导向:全民学习汉字的热潮 |
3.2.2 休闲娱乐:快节奏生活下释放情绪的有效手段 |
3.2.3 知识教化:寓教于乐传播中国汉字文化 |
3.3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在内容上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
3.3.1 文化空心论影响下呼唤汉字文化的回归 |
3.3.2 传承汉字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提升文化自信 |
3.4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对中国电视节目文化生态的构建 |
3.4.1 中国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文化生态解析 |
3.4.2 传播汉字为载体的电视节目与中国文化影像化传播 |
3.4.3 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双重构建 |
第四章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热传播”后的“冷思考” |
4.1 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审思 |
4.1.1 过多生僻字不利于推动语言的现代化发展 |
4.1.2“填鸭”式的文化教育方式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
4.2 全球化视野下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
4.2.1 提高社会影响:汉字节目的品牌树立与可持续发展 |
4.2.2 彰显民族特色:本土化表达与国际视野相对接 |
4.2.3 消除文化隔阂:让中国原创电视节目“走出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娱乐益智型栏目的底蕴及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博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D]. 王尊. 湘潭大学, 2020(02)
- [2]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华有典故》的创新策略研究[D]. 周丹.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3]新媒体视域下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研究 ——以《国家宝藏》为例[D]. 黄月.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创新路径研究[D]. 李姚瑶. 宁波大学, 2019(06)
- [5]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形态创新及文化传播研究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D]. 汪丽君.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我国电视原创文化综艺节目文本及传播研究[D]. 张政. 扬州大学, 2019(02)
- [7]《朗读者》文化传播研究[D]. 罗旆玮. 湘潭大学, 2019(02)
- [8]盘整与辨正:戏曲电视栏目研究[D]. 邵振奇.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中国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本土化创新研究 ——以河南卫视《汉字英雄》为例[D]. 高雪茵. 郑州大学, 2017(02)
- [10]中国电视汉字文化益智类节目研究[D]. 王博. 吉林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