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内模拟气温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庆[1](2021)在《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中平原作为典型灌区位于陕西省中部,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冬小麦产区。冬小麦生长季受水分的影响较大,生长季有限的降水量严重影响其产量形成,制约了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灌溉可以缓解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但地表水灌溉方式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灌溉致使西北地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 efficiency,WUE)过低。灌溉水活化处理(磁化、去电子及其相互耦合处理)可以提高灌溉水活性,进而改善作物生理生长特性,但是其对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调控尚不清楚,限制了活化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基于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产量受到抑制,且其水分利用效率低的现状,而灌溉水活化处理可能改善灌溉水活性、促进作物生长,因此将活化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冬小麦生产过程,明确灌溉水活化后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效率改善的作用机制,这将为探索提升冬小麦产量和改善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供新思路。本论文于2018-2020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温室与曹新庄试验农场分别开展活化水理化性质测定与入渗试验、小麦水培实验以及冬小麦田间灌溉试验,分析了地下水与微咸水活化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及其时效性,明晰了活化水在土壤中的入渗特征及对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了活化水环境水培及田间灌溉水活化处理对小麦生理生长特征的影响,量化了不同灌溉处理土壤水分状况,讨论了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分别与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的理化性质及其入渗特征。分别以地下水和微咸水为原样水进行活化处理(磁化、去电子及其按顺序相互耦合)后发现其p H值和溶解氧含量均有所升高,而表面张力与粘滞系数均有所降低。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的表面张力最大降低15.4%与7.4%,其中磁化处理前后差异显着(P<0.05)。各活化处理对地下水和微咸水的表面张力与粘滞系数的影响分别在10 h与2 h后逐渐消失。磁化水与去电子水中·OH(为重要的活性氧)的产生,直接证明了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的氧化能力增强,即水活性得到改善。地下水与微咸水活化处理后的水分入渗试验表明,地下水处理组在入渗100 min时,磁化与去电子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分别较未作处理的地下水显着减少89.3%与153.6%(P<0.05)。活化处理后地下水与微咸水的入渗速率也有所降低,其中地下水经磁化与去电子处理后入渗100 min时的湿润锋深度分别显着低于地下水49.2%与59.1%(P<0.05)。地下水经磁化和去电子处理后入渗结束时在湿润锋处的平均土壤含盐量比未作处理地下水分别提高13.3%和37.8%,其中去电子处理的效果较为显着(P<0.05)。(2)探索了不同活化水灌溉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地下水与微咸水经活化处理后浸种能够使小麦发芽率分别提升24.8-78.9%和20.9-100.9%;其中地下水磁化、去电子处理的小麦发芽率较地下水浸种分别提高24.8%和31.1%(P<0.05)。地下水经活化处理后培育小麦,能够使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12.6-25.9%;其中磁化与去电子处理效果相似,分别使叶绿素含量提高26.1%和26.8%(P<0.05)。微咸水经活化处理后培育小麦,可以使小麦叶绿素含量较未作处理的微咸水提高13.1-22.5%。地下水经磁化、去电子及磁化与去电子耦合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分别可以显着提高101.2%、253.7%、100.5%与166.3%(P<0.05)。地下水试验组中,各活化处理使小麦根重密度提高25.1-75.8%;并且磁化与去电子处理下小麦根长密度分别提高67.6%和79.4%。冬小麦田间灌溉试验表明,灌溉水磁化、去电子及磁化与去电子耦合处理使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地下水灌溉分别提高15.1%、18.9%、14.3%与14.9%。就活化水灌溉对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而言,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可以使冬小麦扬花期在0-20 cm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重密度分别提高22.7%和24.0%、9.8%和26.0%。(3)明晰了不同灌溉水活化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响应特征。冬小麦生长季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受灌溉处理的影响波动较大。地下水灌溉180 mm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季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零灌溉处理高出18.2%(P<0.05)。相同灌溉量下,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生长季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比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4.3%和8.4%。磁化水灌溉量梯度处理下,冬小麦生长季灌溉120 mm与180 mm处理在0-100 cm土层深度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较灌溉60 mm分别提高7.6%和15.0%。对于土壤储水量而言,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下冬小麦拔节期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6.2%与9.3%。冬小麦成熟期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地下水灌溉分别降低1.7%与8.1%,两者冬小麦返青-成熟期土壤有效储水量则分别增加61.1%和66.7%(P<0.05)。2019-2020年地下水灌溉、磁化水灌溉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冬小麦返青-成熟期在0-100cm土层的土壤有效储水量分别减少49 mm、34 mm和42 mm。(4)探究了关中平原冬小麦典型灌区较优灌溉策略。在2018-2019年冬小麦生长季,灌溉处理比零灌溉处理的穗粒数提高8.1-21.0%;相同灌溉量下,活化水灌溉处理比地下水灌溉处理的小麦穗粒数提高2.1-7.3%。总灌水量120 mm时,冬小麦的千粒重比总灌水量60 mm处理提升5.9%,但灌水量为180 mm时冬小麦千粒重降低。相同灌溉量下,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使冬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高21.0%和11.1%,但其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2019-2020年相同灌水量的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地下水灌溉提高21.0%与13.8%,其中磁化水灌溉处理与地下水灌溉处理存在显着差异(P<0.05)。磁化水与去电子水灌溉处理在冬小麦播种至拔节期的水分生产力分别较地下水灌溉提升16.2%和6.0%。去电子水灌溉120 mm与180 mm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60 mm的灌水量处理降低64.9%和66.7%。2018-2020年冬小麦生长季灌溉磁化水与去电子水120 mm时,平均籽粒产量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表现较优,分别达到11.47×103 kg ha-1与10.56×103 kg ha-1、27.45 kg ha-1mm-1与25.81 kg ha-1 mm-1。根据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与灌水量建立的关系方程可得,关中平原地区冬小麦生长季平均灌水量为116 mm时最利于籽粒产量的获得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改善。
蒲军[2](2021)在《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是我国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的屏障。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整体上植被活动趋于向好,但大部分草地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局部有恶化的态势。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高寒草原和草甸的优势种,同时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广泛使用的优质豆科牧草。利用种源补播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草地退化,但裸种补播存在种子出苗率低、易被动物采食以及箭筈豌豆成熟后果荚易开裂不利于种子收获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不同的种子包衣剂对2种牧草出苗的影响以及抗裂荚剂和不同收获时间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包衣方案6为最佳的种子包衣剂配方。该配方同时含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同时对比不同药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现垂穗披碱草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有所差异。2.筛选出抗裂荚剂方案7为最佳的抗裂荚剂配方。结果表明,不同方案的抗裂荚剂对箭筈豌豆种子的萌发情况无显着差异,方案7对箭筈豌豆果荚的裂荚率和裂荚力分别有显着的降低和提高的作用。3.盛花25 d后箭筈豌豆种子质量趋于稳定。随着盛花后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盛花后25~30 d之间。
刘波[3](2021)在《赤霉素刺激玉米与伴生杂草协同诱导列当种子萌发的研究》文中提出列当(Orobanche spp.)是寄生于植物根系的全寄生性杂草,对世界各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在中国,危害最严重的是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目前,诱捕作物是防除列当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刺激列当种子发芽但不能使其寄生,短时间内因找不到寄主使列当“自杀发芽”,这是一种绿色、安全的防除方法。诱捕作物种类较多,玉米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兼具防除列当的功能受到广泛关注。新疆是中国受列当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玉米高产潜力最大的种植区,本研究以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为试验材料,探究赤霉素、玉米及伴生杂草三者对两种列当是否存在协同消除作用。通过室内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赤霉素对玉米及杂草生长的影响,之后分别研究赤霉素和杂草对列当种子的萌发刺激作用,最后通过轮作试验,统计下茬寄主生长及列当寄生情况,从而初步验证利用赤霉素刺激玉米及伴生杂草诱导列当种子萌发,以达到高效“诱捕”效果,消减土壤列当种子库的可行性。本研究所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赤霉素(GA3)可以打破玉米田间杂草种子休眠,并促进杂草和玉米生长。喷施赤霉素后杂草种类和数量较不喷施显着增加。喷施赤霉素的样地中共出现11种杂草。对照样地中共出现6种杂草。连续两年试验均表明,与对照相比,施加GA3可以增加杂草总鲜重、地上鲜重和地上干重,较对照杂草生物量增率为10%以上。施加赤霉素同时能促进田间玉米的生长,玉米果穗长度、果穗干重、百粒重、玉米株高、茎粗、茎秆干重等指标数值均高于不施加赤霉素处理。(2)玉米地常见杂草地上部或根部浸提液能刺激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种子萌发,但存在种类差异,且受浓度影响较大。11种杂草中除稗草外,其他杂草地上部蒸馏水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30.0%,全部杂草甲醇浸提液刺激该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35.0%;除灰绿藜、铁苋菜、狗尾草和茼麻外,其他杂草地上部蒸馏水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20.0%,除茼麻外,其他杂草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30.0%以上。除稗草和狗尾草外,其他杂草根部蒸馏水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35.0%,而全部杂草根部甲醇浸提液刺激该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50.0%;除田旋花、反枝苋和稗草蒸馏水浸提液外,其他杂草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均超过20.0%,且甲醇浸提液可达到50.0%以上。整体而言,杂草根部浸提液刺激列当种子的发芽率略高于地上部;不同杂草浸提液对两种列当种子发芽刺激最佳浓度不同,但大部分杂草浸提液10倍稀释液对两种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作用最强。(3)赤霉素可以缩短两种列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预培养时间,提高列当种子的萌发率。GA3浸种可以提高玉米及其主要伴生杂草种子的发芽力、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且能在不同程度促进玉米和部分杂草根和芽的生长。100μM GA3预培养1 d后的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种子发芽率可分别达到对照预培养3 d和5 d的发芽率,GA3预培养3 d后的两种列当种子发芽率均达到最高,而对照则需预培养5 d;在预培养阶段加入100μM GA3,瓜列当种子的发芽率较对照提高5%~11%。(4)盆栽轮作验证赤霉素刺激玉米及伴生杂草诱导瓜列当种子萌发的效果。与单播玉米未施加GA3相比,玉米与杂草共生条件下,施加100μM GA3使得玉米株高下降0.5%,茎粗、地上部干重、根部干重分别增加8.1%、7.1%和4.6%;杂草地上部干重减少36.9%,根部干重增加10.0%;同时对下茬作物加工番茄的株高没有影响,但会增加地上部分和根部生物量,且前茬植物根系的存在会增加各处理中株高和地上部分干重;瓜列当出土数、未出土数、寄生总数、干重分别减少87.5%、41.7%、53.1%和65.2%。
梁薇薇[4](2021)在《阔叶红松林林隙中凋落物酚酸释放及其对红松种子萌发与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阔叶红松林(Korean pine and broadleaved species mixed forest)是中国东北东部山区地带性森林植被,林隙(forest gap)是森林系统内普遍存在重要的小尺度干扰,其对不同位置的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等因子,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养分资源与有效性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凋落物分解释放的酚酸类物质是普遍存在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在土壤中积累对地力衰退、植物生长更新的影响不容忽视。以往研究发现,阔叶红松林中普遍存在红松幼苗生长很难维持十年以上的现象,科研工作者们对此现象从树种比例、林分结构、营养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但基本以地上植物生态学研究为主。本研究将视角投放于地下生态学,探究阔叶红松林林隙中凋落物分解释放酚酸类物质对红松生长更新的影响。以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隙(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凋落物(椴树Tilia amurensis Rupr.、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枫桦Betula costata Trautv.)及凋落物分解袋下方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离鉴定酚酸类物质的方法,研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类物质含量的迁移变化特征,分析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关系,以及验证主要几种酚酸对红松种子及苗木生长的影响。为阔叶红松林的更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PLC法测定酚酸类物质最佳梯度洗脱程序为:0~15 min,30%A/70%B~50%A/50%B;15~20 min,50%A/50%B~55%A/45%B;20~30 min,55%A/45%B~60%A/40%B。优化检测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80 nm,洗脱剂为甲醇-水(0.1%磷酸),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5 uL。通过优化HPLC法分离鉴定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及凋落物分解袋下土壤中酚酸物质,鉴定出没食子酸(ga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ate)、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丁香酸(syringate acid)、香兰素(vanillin)、对香豆酸(p-hydroxycinnam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香豆素(coumarin)、苯甲酸(benzoic acid)、肉桂酸(cinnam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acid)共13种酚酸。其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和苯甲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酚酸。椴树、红松、枫桦凋落物中酚酸物质初始含量差异显着,红松凋落物中酚酸物质含量显着高于椴树及枫桦凋落物。3种凋落物中酚酸物质总量均随凋落物分解整体呈下降趋势,3种凋落物分解袋下土壤中酚酸物质总量则随凋落物分解呈抛物线式增加。土壤中所测得酚酸物质含量整体为中林隙>小林隙>大林隙。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释放大量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阿魏酸、香豆素、肉桂酸、水杨酸并未对其分解袋下方土壤中相应酚酸物质含量产生显着影响。土壤中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苯甲酸受凋落物分解释放酚酸物质影响显着。阔叶红松林林隙大小、凋落物分解时间、凋落物种类及各因素交互作用对各酚酸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凋落物种类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中酚酸物质含量变化影响最为显着,林隙大小对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分解袋下方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变化影响最为显着。2.不同林隙土壤酚酸物质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相关性,相关程度与酚酸物质种类、林隙大小及土壤养分组成有关,土壤酚酸物质与土壤养分之间有着不容忽视的互作效应。中林隙12种酚酸物质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普遍高于大林隙、小林隙。3.不同浓度苯甲酸(BA)、丁香酸(SA)、香草酸(VA)及混合溶液均抑制红松种子萌发,各处理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且发芽势、发芽指数受酚酸浓度变化影响不显着。不同浓度BA、SA、VA及混合溶液对红松种子胚轴、胚根生长影响不显着。混合酚酸溶液交互效应强于单一酚酸溶液,酚酸溶液对红松种子发芽势影响强于发芽率、发芽指数。BA、SA、VA及混合溶液交互效应均抑制红松苗苗高及地径增加,处理液浓度变化对苗高、地径影响不显着。BA&SA&VA溶液促进苗高增加,抑制地径增加。3种酚酸及混合溶液均抑制红松苗生物量增加,且不同浓度处理组生物量差异显着(P<0.05)。酚酸溶液对地上部分生物量积累抑制作用强于根干重积累。酚酸溶液浓度变化对红松苗针叶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同,其中,不同浓度BA、SA&VA溶液均抑制光合色素产生,而 200 mg/L SA、BA&VA 溶液,2 mg/L VA、BA&SA 溶液及 2 mg/L 和 20 mg/L VA&SA&VA溶液均可促进光合色素产生。不同浓度酚酸溶液处理红松苗,其针叶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着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着增加,同时,酚酸浓度变化对抗氧化物酶、MDA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显着(P<0.05)。红松苗针叶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受酚酸种类及酚酸浓度变化影响较大,其中,2 mg/L BA&SA处理组针叶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200 mg/L BA处理组针叶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不同浓度酚酸及混合溶液均可对红松种子及苗产生化感抑制作用。综上所述,阔叶红松林不同林隙内3种凋落物分解释放酚酸物质通过迁移或转化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变化,其含量变化主要受林隙大小影响。同时,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变化与多种土壤养分含量密不可分。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单一酚酸物质及酚酸物质间交互作用可影响红松种子萌发及苗木生长。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阔叶红松林酚酸物质的化感作用机理及林隙内植物生长更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解决红松更新障碍及科学经营管理阔叶红松林提供数据参考。
黄曦叶[5](2021)在《雌雄葎草对低温胁迫响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的差异》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受损生境修复、边坡治理等问题,选择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低温处理种子和幼苗的室内试验,及低温胁迫不同支持物下葎草的室外试验,测定葎草种子萌发的相关指标、幼苗的构件性状、生物量结构、生理反应等指标。结合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葎草雌雄株影响的差异情况,分析低温对葎草雌雄株的性别响应,通过研究低温对萌发特性的影响,以及幼苗和成苗长势、生理反应和生存策略的差异。探究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雌雄葎草的影响,以期为低温下生态治理提供优质材料,为葎草选育抗寒品种、种植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对葎草种子的萌发特性有极显着影响(P<0.01)。葎草种子在6℃时始发芽天数最短,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最高,3℃和9℃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低温处理下萌发特性都显着高于室温对照组。说明低温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低温对葎草幼苗的根、茎、叶以及生物量分配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随着温度降低,葎草幼苗的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和总叶面积降低。葎草幼苗均通过降低株高,缩小茎粗来应对低温胁迫,低温处理对茎性状和根性状的影响顺序为:基茎直径>株高>根长。说明葎草幼苗在低温下构件性状表现差异显着。温度越低,叶生物量分配比越低,茎和根的生物量分配比越高,总生物量越低。(3)低温下葎草幼苗的Chla、Chlb、Chl(a+b)和Chla/Chlb等指标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说明低温会影响幼苗体内Chl的合成。低温对于抗氧化酶系统和渗透调节机制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温度的降低酶活性升高。活性代谢与膜伤害的影响顺序为:SOD>POD>MDA>CAT;渗透调节机制的影响顺序为:SS>SP>Pro。(4)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的葎草叶性状和茎性状有极显着影响(P<0.01),支持物异质对葎草雌雄株叶厚、单叶面积、枯叶率及节间长均有显着影响(P<0.05),对次生分枝叶厚、单叶面积、茎长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对雌雄株和次生分枝的花性状均有显着影响(P<0.05)。支持物减少了雄性植株的花穗数量,雄性次生分枝的花穗轴长与花穗柄长增长,植株通过构件性状改变来加大花粉数量,也为花粉范围扩散提供了更优物质条件。葎草植株生物量分配受不同支持物的影响表现出显着的性别差异,葎草雌株的茎和花分配量显着高于雄株(P<0.05)。(5)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SOD、POD活性差异显着(P<0.05),但是CAT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葎草总处理对SOD、POD活性有极显着影响(P<0.01),但CAT活性间无明显差异(P>0.05)。低温对支持物下葎草酶活性影响顺序为:POD>SOD>CAT。在不同支持物下葎草雌雄株SOD有明显差异(P<0.05),POD酶活性性别间有显着差异(P<0.05)。支持物和性别对MDA、Pro、SP、SS等膜伤害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着极显着差异(P<0.01)。性别对MDA含量有极显着差异(P<0.01),葎草雄株的MDA含量显着高于雌株(P<0.05),雄株MDA含量在乔木支持下达到顶峰。性别对Pro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葎草雄株的Pro含量显着大于雌株(P<0.05),对照处理下雄株Pro达到最大值。(6)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葎草雌雄株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存在极显着影响(P<0.01),Chla和Chlb含量在支持物下影响非常显着,平地无支持下的Chla和Chlb含量显着大于灌木和乔木支持下的含量(P<0.05)。葎草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在不同支持物下存在差异十分显着(P<0.05),通过增加支持物的高度,使Pn、Gs、Tr的值均先降低后升高,Ci则先升高后降低,在平地无支持时Pn、Gs、Tr达到最大值,在灌木支持时Ci达到最大值。综上所述,低温对于葎草种子的萌发,幼苗构件性状及生理反应,支持物异质条件下葎草雌雄株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反应影响明显,并且在雌雄两性之间存在的性别差异显着。低温下葎草通过调节其形态可塑性,以及改变生物量配置方式,调控光合色素和光合参数来应对,并改变生理代谢速度,抵御低温要激活抗氧化酶系统以及增加渗透性物质。本试验中,葎草雌株从构件性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系统及渗透物质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比雄株更强的抗寒性形态以及生理基础。故在选育生态修复品种、固土护坡、制定绿化措施时,应在抗寒性性别差异方面多加考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引起生态风险。
章晓晖[6](2020)在《吉林省西部地区苏打盐渍土改良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渍化是世界土壤退化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和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盐渍土土壤性质不良,土壤板结、贫瘠、肥力低下,不适宜作物生长,且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壤盐渍化和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盐渍土资源化利用成为当今土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苏打盐渍土为研究对象,以磷石膏、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蚯蚓粪等废弃物作为改良材料,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改良材料对苏打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确定最优改良方案,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最佳改良配比对玉米幼苗生物量的影响,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磷石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用量的增加,土壤p H、碱化度、交换性钠离子、钠吸附比均大幅降低,同时还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土壤肥力。(2)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与生物质炭配施降低了土壤p H、交换性钠离子、碱化度、钠吸附比,同时对于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提升,其中改良效果最优的为9号A3B3组合,各添加物的组合为:8%磷石膏,6%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在施用时间60d后,使土壤p H下降了2.13个单位,交换性钠离子下降了50.75%,土壤碱化度下降了64.18%,钠吸附比下降了63.61%;在试验中发现生物质炭的施入改善了土壤的渗透性质,促进了土壤盐分的淋溶作用,随着施用时间的推移,生物质炭含量的增加使土壤电导率呈现降低趋势,对作物生长有利。(3)磷石膏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蚯蚓粪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 H、碱化度、交换性钠离子、钠吸附比均显着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均提升,改良效应显着。其中,改良效果最优的为9号A3B3C2组合,各添加物的组合为:8%磷石膏,6%玉米秸秆生物质炭,10%蚯蚓粪,在施用时间60d后,使土壤p H下降了2.44个单位,交换性钠离子下降了50.42%,土壤碱化度下降了68.52%,钠吸附比下降了59.58%,土壤养分均明显增加。(4)玉米幼苗生长发育试验结果表明,A3B3C2组玉米幼苗出苗情况及生物量最好,表明最优配比改良物质改善了苏打盐渍土不良的理化性质,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张乃元[7](2020)在《生态修复中耐盐植物应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生长规律》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干旱荒漠区土地沙化严重、煤炭基地周边及大部分区域土地盐碱化。干旱胁迫、盐及碱胁迫是制约植物发展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也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严峻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胁迫对观赏植物、粮食作物种子抗逆性,本研究以羊场湾煤矿矸石场为研究区域,以草木樨、紫花苜蓿及蜀葵等为原材料,研究了干旱、盐、碱及交互胁迫下3种耐盐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种子累积萌发率及耐盐指数的变化,比较了其在不同胁迫下的响应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单一胁迫对植物全生长季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种子萌发阶段,D20(20%田间持水量)、S200(200 mmol/L Na Cl)、A50(50 mmol/L Na HCO3)及A60(60mmol/L Na HCO3)萌发率分别减少了40%、47.3%、41.7%及100%。三种耐盐植物萎蔫系数为:紫花苜蓿(3.02%)<草木樨(3.44%)<蜀葵(5.32%)。在保育期,植物耐碱胁迫的能力草木樨大于紫花苜蓿。多重胁迫同时存在时,干旱胁迫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碱胁迫。干旱对盐胁迫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在保育期,多重胁迫使植物永久萎蔫天数较对照提前了7—14天。草木樨、蜀葵及紫花苜蓿全生长季内需水量排序为:紫花苜蓿(338.55 mm)>蜀葵(242.45 mm)>草木樨(237.00 mm);保育期内日需水强度为14—9 mm d-1时,可保证三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对干旱及盐胁迫,草木樨脯氨酸上升曲线出峰陡峭、峰值高,紫花苜蓿响应交互胁迫的时间短,耐受性阈值范围窄,出现峰值的时间长,抵抗交互胁迫的时间长。草木樨在盐及碱胁迫下脯氨酸上升曲线上升速率快,峰值高,响应盐及碱交互胁迫的时间短,但紫花苜蓿的脯氨酸峰值低,对盐和碱的交互胁迫的抵抗能力明显强于草木樨。通过对耐盐植物生态修复适用性评价得出,适用性排序为:蜀葵>草木樨>紫花苜蓿。植物抗逆性与体内脯氨酸含量之间的关系具有阶段性,分阶段观察能够全面、准确的表达植物抗逆的阶段性;整体分析脯氨酸累积曲线可以更加精确的描述植被恢复时植被生长状态,并在野外原位测量中准确描述植被抗逆现状。
王晓敏[8](2020)在《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稻生产正逐步向轻简化、机械化等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然而,目前杂交水稻种子质量难以满足水稻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即生产上缺少达到高发芽率、高出苗率、高秧苗素质和高均匀度的高活力种子。本文于2017~2019年在差异较大的2个生态点{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永安点,113°37′E,28°09′N,海拔98 m)和湖南省桂东县大塘镇(大塘点,113°93′E,26°08′N,海拔824 m)}下,以杂交水稻组合Ⅱ优838、Ⅱ优416及玖两优华占为材料开展了杂交制种试验和种子活力调控研究,从生态条件、生理特征特性及组学分析等角度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集成并分析了“三三三”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及其机理,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点水稻齐穗后的温度差异与生产的杂交种子活力差异具有显着相关。齐穗后永安点的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大塘点。与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种子的发芽率显着增加11.9个百分点,发芽势显着增加10.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显着提高10.2%,活力指数显着提高22.7%,且大田播种育秧的秧苗素质显着高于永安点,苗鲜重增加13.5%,苗干重增加68.8%,茎基宽增加6.5%,苗高增加10.8%。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活力参数与制种齐穗后的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关系(r=-0.8917*~-0.9885**)。(2)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水平差异与授粉后籽粒灌浆特性和淀粉积累特征的显着差异有关。与生产种子活力低的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生产种子活力高)授粉后籽粒的灌浆速率平均降低25.0%(16.7%~33.3%),活跃灌浆期平均增加26.6%(20.8%~32.3%),总淀粉含量提高2.7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提高4.2个百分点。活力高的种子淀粉排列紧密,活力低的种子淀粉排列疏松有空隙。因此,通过选择温度适宜的制种环境适当延缓籽粒灌浆速率和延长活跃灌浆期,有利于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的形成。(3)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形成的杂交种子活力存在显着差异。与晚授粉颖花的种子相比,制种早授粉颖花的种子发芽率增加14.5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12.3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18.3%,活力指数提高34.2%。同时,在活力高的种子批中,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的种子活力均显着高于活力低的种子批,其主要表现为晚授粉颖花的种子发芽率增加26.6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26.7个百分点,发芽指数提高20.9%,活力指数提高39.8%。因此,高活力杂交制种应通过早授粉、养花养粒等措施提高种子批的种子活力。(4)随授粉后天数变化的杂交水稻种子活力指数高值区间小于种子发芽率高值区间。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随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变化趋势,种子发芽率高值区间(峰值天数±25%)为授粉后16 d~26 d,种子活力指数高值区间(峰值天数±25%)为授粉后17 d~24 d,即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20 d左右(授粉后17 d~24 d),说明杂交种子适期早收有利于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同步提高。(5)种子活力差异与籽粒灌浆期间代谢组的变化和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关系。不同制种点间授粉后20 d籽粒间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为59种,其中53种下调代谢产物,6种上调代谢产物;显着差异基因数为5411个,其中下调基因数目为2542个,上调基因数目为2869个,且功能富集达到显着的有2个生物过程和7个分子功能。进一步分析富集的KEGG通路,与生产种子活力低的永安点相比,大塘点(生产种子活力高)授粉后20 d籽粒在三羧酸循环代谢中苹果酸、延胡索酸和异柠檬酸等均出现显着下调,且在糖异生的代谢途径中LOC4347383、LOC4341496、LOC4340640及LOC4337406等基因出现大量上调。(6)根据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集成了以适地制种、适期早收、养花养粒等为特征的“三三三”高活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通过提高黄熟种子(黄色籽粒)的数量和非黄熟种子(绿色籽粒)的质量提高了生产种子批的种子活力。与常规制种技术相比,应用“三三三”制种技术所生产的种子,不仅使种子黄熟度增加6.7个百分点,同时使绿色籽粒的发芽率显着增加9.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显着提高22.3%,最终使生产种子的发芽率增加6.2个百分点,发芽势增加7.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提高19.0%。
常风银[9](2020)在《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变革,科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被广泛关注,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主要聚焦于“面向全体学生”和“倡导探究性学习”,这使得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等理论及相关实践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如何将这些理论很好的应用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当中?使学生不但可以主动获取生活、未来所需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使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得到熏陶和培养,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重要问题。《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科学探究”列入课程内容,建议教师运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生物科学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而生物科学知识的获取与生物科学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就是参与生物科学探究活动。所以本研究主要围绕着与种子相关的问题开展探究,并结合中学生物学中种子相关内容,不断反思、改进、设计形成相应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联系,主动学习、设计、思考,使他们将所获得的知识不仅能深层次的举一反三,而且可以合理的迁移与转化。同时也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生物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首先,通过查阅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与着作,并进行相关梳理与分析,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理论和相关案例进行挖掘、分析,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接着,以一个探究者的视角,充分搜集与种子相关的素材与问题,并对其进行广泛地探究。最后,笔者结合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相关原则与理论,不断反思改进,设计出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通过真实的探究实验与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反思,笔者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相关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如下(1)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之前,要深刻理解活动内容中所蕴含的科学价值、教育价值、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考虑探究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等。(2)科学探究活动核心问题的选取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之前,要对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剖析,对参与对象进行学情分析,以便所设计的科学探究活动能真实、有效的顺利展开。(3)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中要创设真实情境。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探究问题需从儿童的兴趣和本能为着眼点,而创设真实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探究欲望,而且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在动力。(4)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中,核心问题地设计是整个探究活动中的关键点。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围绕核心问题、大胆假设、制定实验方案、亲历探究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分享探究中的发现……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5)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是针对全体学生展开的。教师要注意将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然后引导他们相互协作,主动学习。
孙萌芮[10](2020)在《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氮素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但农业上长时间的高氮肥投入易造成潜在环境风险,减少氮肥用量势在必行。生物炭对土壤氮素等有一定调控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减氮条件下生物炭对氮素的影响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稻壳生物炭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土壤质地下生物炭的施入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找寻出一组在玉米苗期减氮30%条件下的最优生物炭施用水平;最后将上述试验结果应用于大田中,进一步揭示减氮30%条件下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氮素、相关性质及玉米产量的作用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炭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与其添加量和土壤质地有关。在本研究条件下,壤土的生物炭最适添加量为7.5%,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种子发芽率、株高和贮藏物质转运效率分别提高5.98%、51.20%和18.90%;壤质粘土的生物炭最适添加量为10.0%,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种子发芽率、株高和贮藏物质转运效率分别提高6.63%、39.32%和17.87%;壤质砂土的生物炭最适添加量为2.5%,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种子发芽率、株高和贮藏物质转运效率分别提高5.00%、13.61%和4.03%。(2)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条件下配施适量生物炭可以显着提高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在盆栽模拟试验中,减氮30%(196 kg·hm-2)条件下对土壤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提高效果最明显的生物炭施用量为5.0%(w/w)。减氮配施适量生物炭还可以降低玉米成熟期无机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在大田试验中,减氮30%配施7 t·hm-2(相当于盆栽模拟试验5.0%生物炭施用量)生物炭处理(N2B1)相比于常规施氮处理(N1),玉米成熟期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15.39%和10.91%。(3)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条件下配施适量生物炭对玉米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影响效果显着。在盆栽模拟试验中,减氮30%(196 kg·hm-2)条件下生物炭最适施用量为5.0%(w/w),与单独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其玉米地上部全氮含量和地下部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1.08%和11.42%。在大田试验中,减氮30%配施7 t·hm-2生物炭处理(N2B1)对玉米氮素积累量提升效果最为显着。(4)较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减氮条件下配施适量生物炭可以显着提升玉米产量;而当生物炭施用过量时,会导致玉米减产。在大田试验中,减氮30%配施7 t·hm-2生物炭处理(N2B1)玉米产量为10704.96 kg·hm-2,较常规施氮处理提高了4.33%;而减氮30%配施14 t·hm-2生物炭处理(N2B2)的玉米产量则显着低于常规施肥处理。(5)减氮条件下配施生物炭可显着提高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在大田试验中,减氮30%配施7 t·hm-2生物炭对玉米氮肥利用率提升效果最高,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其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3.62%、64.64%和49.03%。综上所述,在常规施氮基础上减氮30%(196 kg·hm-2)配施7 t·hm-2生物炭对土壤氮素的活化以及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提高效果最佳。此结果为黑龙江省玉米新型减氮增产增效技术、黑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合理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室内模拟气温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模拟气温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灌水量研究概况 |
1.2.1 灌溉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
1.2.2 产量构成要素与水分利用效率对灌溉量差异的响应 |
1.3 活化水研究概况 |
1.3.1 活化水理化性质 |
1.3.2 土壤水盐运移 |
1.3.3 作物生长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 |
1.4 本研究切入点 |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期间气候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3.1 活化水理化性质分析试验 |
2.3.2 活化水入渗及其水盐运移试验 |
2.3.3 小麦生物性状水培试验 |
2.3.4 冬小麦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田间耦合试验 |
2.4 研究方法 |
2.4.1 活化水制备 |
2.4.2 活化水理化性质测定 |
2.4.3 土壤含盐量 |
2.4.4 根系活力 |
2.4.5 田间试验根系分布及形态指标 |
2.4.6 小麦生长状况监测 |
2.4.7 土壤水 |
2.4.8 作物蒸散量 |
2.4.9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
2.4.10 水分利用指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活化水理化性质及其入渗与水盐运移特征 |
3.1 前言 |
3.2 不同活化水理化性质及其时效性 |
3.3 不同活化水入渗特征分析 |
3.4 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
3.5 土壤滞留盐分浓度分析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处理下小麦生物学性状 |
4.1 前言 |
4.2 水培环境下小麦生长状况对不同活化水处理的响应 |
4.3 冬小麦田间试验生理指标响应 |
4.4 冬小麦田间试验生长指标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灌溉水活化方式下土壤水分状况分析 |
5.1 前言 |
5.2 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5.3 土壤储水量与土壤有效储水量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灌溉量及灌溉水活化方式交互影响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 |
6.1 前言 |
6.2 冬小麦产量构成要素 |
6.3 冬小麦水分生产力 |
6.4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水分利用 |
6.5 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量关系 |
6.6 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
6.7 讨论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种子包衣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种子包衣的发展历史 |
2.1.2 影响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三个主要因素 |
2.2种子包衣剂的组成 |
2.2.1 保护剂 |
2.2.2 营养物质 |
2.2.3 土壤佐剂 |
2.2.4 植物活性促进剂 |
2.2.5 着色剂和警戒物质 |
2.3 植物裂荚研究进展 |
2.3.1 裂荚的危害 |
2.3.2 裂荚的研究进展 |
2.3.3 减小裂荚损失的方式 |
2.4 不同收获时期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
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6.1 研究内容 |
2.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技术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分析 |
3.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衣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3.2 不同鸟类趋避剂对鸟类的趋避效果 |
3.3.3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发芽的影响 |
3.3.4 不同包衣方案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
3.4 讨论 |
3.4.1 ABT生根粉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2 赤霉素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3 矮壮素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4 芸苔素内酯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
3.4.5 腐殖酸钾对2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
3.4.6 鸟类趋避剂和杀菌剂对2种种子的影响 |
第四章 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野外易裂荚种子收集装置的设计 |
4.3.2 不同抗裂荚剂对各品种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3.3 不同收获时期对各品种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野外易裂荚种子收集装置的设计 |
4.4.2 不同抗裂荚剂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4.4.3 不同收获时间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赤霉素刺激玉米与伴生杂草协同诱导列当种子萌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列当 |
1.1.1 列当的种类及分布 |
1.1.2 列当生活史 |
1.1.3 列当的危害 |
1.2 列当的防除 |
1.2.1 人工拔除 |
1.2.2 培育抗列当品种 |
1.2.3 化学防除 |
1.2.4 轮作 |
1.2.5 生物防除 |
1.2.6 诱捕作物 |
1.3 刺激列当种子萌发的信号物质 |
1.4 赤霉素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1.4.1 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4.2 赤霉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1.5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源施加赤霉素对田间玉米及其伴生杂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外源施加赤霉素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
2.2.2 外源施加赤霉素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赤霉素刺激玉米田间杂草诱导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种子与试剂 |
3.1.2 杂草来源 |
3.1.3 杂草提取液的制备 |
3.1.4 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草浸提液刺激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情况 |
3.2.2 杂草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情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种子及试剂 |
4.1.2 列当种子发芽试验 |
4.1.3 玉米及伴生杂草发芽试验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GA_3对列当种子萌发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玉米和伴生杂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
4.2.3 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玉米和伴生杂草根长和芽长的影响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赤霉素刺激玉米及伴生杂草协同防除列当有效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盆栽试验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种植方式下施加GA_3对玉米及杂草生长的影响 |
5.2.2 不同种植方式下施加GA_3对寄主植物及列当的影响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阔叶红松林林隙中凋落物酚酸释放及其对红松种子萌发与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隙凋落物分解动态研究 |
1.2.2 酚酸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
1.2.3 酚酸类物质对种子及幼苗生长的作用机制 |
1.2.4 酚酸物质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研究意义 |
2 阔叶红松林不同林隙凋落物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动态释放规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2.2.3 试验材料 |
2.2.4 HPLC法测定酚酸物质的方法优化 |
2.2.5 样品中酚酸物质的提取 |
2.2.6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阔叶红松林林隙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物质HPLC测定法优化 |
2.3.2 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分析 |
2.3.3 凋落物中与土壤中酚酸物质、土壤各酚酸物质间相关性分析 |
2.3.4 酚酸物质在凋落物及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
2.3.5 林隙大小、凋落物分解时间及凋落物种类对酚酸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阔叶红松林林隙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分析 |
2.4.2 林隙大小对阔叶红松林内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3 分解时间对阔叶红松林内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4 凋落物种类对阔叶红松林内凋落物及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阔叶红松林林隙土壤酚酸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3.2.2 试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3.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大林隙土壤酚酸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
3.3.2 中林隙土壤酚酸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
3.3.3 小林隙土壤酚酸物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酚酸物质对红松种子萌发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酚酸溶液对红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
4.3.2 酚酸溶液对红松苗生长指标的影响 |
4.3.3 酚酸溶液对红松苗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3.4 酚酸溶液对红松针叶抗氧化保护酶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5 酚酸溶液对红松针叶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6 酚酸溶液对红松生长化感综合效应分析 |
4.4 讨论 |
4.4.1 酚酸物质对红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
4.4.2 酚酸物质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雌雄葎草对低温胁迫响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受损边坡生态治理遇到的问题 |
1.2 葎草的研究进展 |
1.2.1 葎草的生物学特性 |
1.2.2 葎草的生态价值 |
1.2.3 葎草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研究进展 |
1.3.1 低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1.3.2 低温对幼苗构件性状及生理反应的影响 |
1.3.3 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植物生长策略的影响 |
1.3.4 低温对不同支持物下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1.3.5 光合生理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域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低温对发芽的影响 |
2.3.2 低温对幼苗的影响 |
2.3.3 低温对成苗的影响 |
2.4 测定内容 |
2.4.1 萌发指标 |
2.4.2 形态指标 |
2.4.3 生理指标 |
2.5 研究内容 |
2.6 技术路线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低温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
3.2 低温对幼苗性状及生理的影响 |
3.2.1 叶性状 |
3.2.2 茎和根性状 |
3.2.3 生物量结构 |
3.2.4 叶绿素 |
3.2.5 活性代谢与膜伤害 |
3.2.6 渗透调节机制 |
3.3 低温对不同支持物成苗构件及生理的影响 |
3.3.1 2019 年冬季温度情况 |
3.3.2 构件性状 |
3.3.3 成苗生物量分配 |
3.3.4 成苗抗氧化酶系统 |
3.3.5 成苗抗性物质 |
3.3.6 成苗叶绿素 |
3.3.7 成苗光合参数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低温对萌发特性的影响差异 |
4.2 低温对葎草幼苗的影响差异 |
4.2.1 形态结构 |
4.2.2 生物量分配 |
4.2.3 叶绿素 |
4.2.4 生理生化 |
4.3 低温胁迫下不同支持物对葎草成苗的性别差异 |
4.3.1 形态特征 |
4.3.2 生物量分配 |
4.3.3 抗氧化酶系统 |
4.3.4 细胞伤害和渗透调节物质 |
4.3.5 光合生理 |
第5章 小结与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6)吉林省西部地区苏打盐渍土改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盐渍土改良研究进展 |
1.2.1 水利改良 |
1.2.2 物理改良 |
1.2.3 化学改良 |
1.2.4 生物改良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气象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土壤 |
2.2.2 供试改良物质 |
2.2.3 供试作物 |
2.3 试验设计 |
2.3.1 磷石膏单因素改良试验 |
2.3.2 磷石膏和生物质炭联合改良试验 |
2.3.3 磷石膏和生物质炭、蚯蚓粪联合改良试验 |
2.3.4 盆栽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土壤理化特性测定 |
2.4.2 土壤养分测定 |
2.4.3 植物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
2.4.4 改良效果目标值 |
2.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施磷石膏对苏打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
3.1.1 对土壤pH的影响 |
3.1.2 对土壤电导率(EC)的影响 |
3.1.3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 |
3.1.4 对土壤交换性钠离子的影响 |
3.1.5 对土壤碱化度(ESP)和钠吸附比(SAR)的影响 |
3.1.6 对土壤水溶性K+、Na+的影响 |
3.1.7 对土壤水溶性Ca2+、Mg2+的影响 |
3.1.8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1.9 小结 |
3.2 磷石膏和生物质炭配施对苏打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
3.2.1 对土壤pH的影响 |
3.2.2 对土壤电导率(EC)的影响 |
3.2.3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 |
3.2.4 对土壤交换性钠离子的影响 |
3.2.5 对土壤碱化度(ESP)的影响 |
3.2.6 对土壤钠吸附比(SAR)的影响 |
3.2.7 对土壤水溶性K+、Na+的影响 |
3.2.8 对土壤水溶性Ca2+、Mg2+的影响 |
3.2.9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10 小结 |
3.3 磷石膏和生物质炭、蚯蚓粪联用对苏打盐渍土的改良效果 |
3.3.1 对土壤pH的影响 |
3.3.2 对土壤电导率(EC)的影响 |
3.3.3 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 |
3.3.4 对土壤交换性钠离子的影响 |
3.3.5 对土壤碱化度(ESP)的影响 |
3.3.6 对土壤钠吸附比(SAR)的影响 |
3.3.7 对土壤水溶性K+、Na+的影响 |
3.3.8 对土壤水溶性Ca2+、Mg2+的影响 |
3.3.9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3.10 小结 |
4 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 对玉米幼苗出苗率的影响 |
4.2 对玉米幼苗株高的影响 |
4.3 对玉米幼苗最大叶宽的影响 |
4.4 对玉米幼苗根系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7)生态修复中耐盐植物应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生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盐碱地生态修复耐盐植物的选择 |
1.3 不同胁迫对耐盐植物的影响 |
1.3.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3.2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4 植物对胁迫的响应表征 |
1.4.1 耐盐植物萎蔫系数 |
1.4.2 植物的干重、鲜重及含水率 |
1.4.3 植物体内的的脯氨酸 |
1.5 耐盐植物生态需水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2.1 野外控制实验设计 |
2.2.2 室内模拟实验设计 |
2.3 植物样品采集与分析 |
2.3.1 萎蔫系数的测定 |
2.3.2 鲜重、干重及盐耐受指数的测定 |
2.3.3 脯氨酸的测定 |
2.3.4 植被全生长期需水量的测定 |
2.4 统计方法 |
3 干旱胁迫下耐盐植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
3.1 干旱胁迫对植物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
3.2 干旱胁迫对植物萎蔫系数及临界需水量的影响 |
3.3 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
3.4 干旱胁迫下三种耐盐植物日需水强度及需水量 |
3.5 讨论与小结 |
4 盐胁迫下紫花苜蓿及草木樨的理化性质分析 |
4.1 盐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
4.2 盐胁迫对植物盐耐受指数的影响 |
4.3 盐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
4.4 讨论与小结 |
5 碱胁迫下紫花苜蓿及草木樨的理化性质分析 |
5.1 碱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
5.2 碱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
5.3 讨论与小结 |
6 交互胁迫下紫花苜蓿及草木樨的理化性质研究 |
6.1 盐及干旱交互胁迫对植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6.1.1 盐及干旱交互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
6.1.2 盐及干旱交互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
6.2 盐及碱交互胁迫胁迫对植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6.2.1 盐及碱交互胁迫对植物种子累积萌发率的影响 |
6.2.2 盐及碱交互胁迫下植物体内的脯氨酸上升曲线 |
6.3 耐盐植物生态修复适用性评价 |
6.4 讨论与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种子活力的定义及其演变 |
1.2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
1.3 种子活力的影响因素 |
1.3.1 品种和制种组合 |
1.3.2 种子生产地点 |
1.3.3 种子发育期间的温度 |
1.4 种子高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 |
1.4.1 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积累特征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4.2 酶蛋白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4.3 种子活力代谢组和转录组的研究 |
1.5 种子活力的生产调控措施 |
1.5.1 栽插密度 |
1.5.2 赤霉素的施用 |
1.5.3 化学调控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齐穗后温度变化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地点间齐穗后的温度 |
2.2.2 室内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差异分析 |
2.2.3 大田条件下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差异分析 |
2.2.4 齐穗后温度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不同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
2.3.2 齐穗后的温度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第3章 不同活力水平杂交水稻种子灌浆特性及淀粉积累特征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早授粉颖花和晚授粉颖花的种子活力 |
3.2.2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灌浆特性 |
3.2.3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淀粉含量 |
3.2.4 不同活力水平种子的淀粉结构 |
3.3 讨论 |
3.3.1 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灌浆特征差异 |
3.3.2 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淀粉含量和结构的差异 |
3.3.3 杂交水稻强、弱势粒的种子活力 |
第4章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杂交水稻种子的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活力 |
4.2.2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的抗逆能力 |
4.2.3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 d种子的代谢组分析 |
4.2.4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d种子的转录组分析 |
4.3 讨论 |
4.3.1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 |
4.3.2 授粉后不同收获天数种子的抗氧化系统酶活力 |
4.3.3 杂交水稻授粉后20 d种子的糖代谢途径 |
第5章 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调控效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制种组合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
5.2.2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种子黄熟度的影响 |
5.2.3 “三三三”制种技术对黄色籽粒和绿色籽粒种子活力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三三三”制种技术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5.3.2 杂交水稻种子批中黄色籽粒和绿色籽粒种子活力的差异 |
5.3.3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收获的感官指标 |
5.3.4 赤霉素养花的调控措施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1.1 齐穗后的温度变化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形成的影响 |
6.1.2 高活力杂交水稻种子的灌浆特性和淀粉积累特征 |
6.1.3 高活力杂交水稻种子批中强、弱势粒的质量特征 |
6.1.4 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 |
6.1.5 不同制种地点授粉后20 d籽粒的糖代谢途径 |
6.1.6 “三三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调控效应 |
6.2 创新点 |
6.2.1 提出强、弱势粒的质量是种子批活力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
6.2.2 应用组学视野明确了糖代谢是种子活力形成中的重要代谢途径 |
6.2.3 初步阐明“三三三”杂交水稻高活力种子生产技术的机理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课题来源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章 探究活动素材研究过程 |
一、素材相关问题的搜集与梳理 |
二、对种子相关问题的探究 |
(一)什么样的种子不会发芽? |
(二)大米会发芽吗? |
(三)不同品类的种子吸水能力相同吗? |
(四)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条件有哪些? |
(五)改变环境温度是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
(六)不同种类的“营养液”里种子的萌发率会如何变化? |
(七)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吗? |
(八)盐碱地里的种子萌发率会如何变化? |
(九)种植过大蒜的土壤种植其他植物时,如何影响其萌发率? |
(十)香烟浸出液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吗? |
三、亲历探究后的反思与总结 |
(一)对探究过程的反思与总结 |
(二)对结构化问题的反思与总结 |
第4章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前的分析 |
一、国家课程中与种子相关内容的分析 |
二、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对象的分析 |
三、科学探究活动目标的分析 |
四、科学探究活动评价设计 |
第5章 科学探究活动设计 |
一、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可能的活动安排 |
二、科学探究活动 |
(一)第一课 种子里面有什么? |
活动1玉米、小麦、花生、绿豆等种子里面有什么? |
活动2豆腐、面粉、菜籽油等物质来源于种子的哪个部分? |
(二)第二课 什么样的种子不会发芽? |
活动3干瘪、残缺、发霉的种子会发芽吗? |
活动4大米会发芽吗? |
活动5煮熟的玉米、小麦、绿豆、花生等种子会发芽吗? |
(三)第三课 不同“营养液”里种子的萌发率会如何变化? |
活动6茶水等“营养液”里种子萌发率会如何变化? |
(四)第四课 某些特殊环境因素对种子的萌发有何影响? |
活动7酸雨会抑制种子的萌发吗? |
活动8种植过大蒜的土壤种植其他植物时,如何影响其萌发率? |
活动9盐碱地里的种子萌发率如何变化? |
(五)第五课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变化? |
活动10不同品类的种子吸水能力有何不同? |
活动11种子萌发过程中重量如何变化? |
三、对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反思与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记录表 |
二、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学生表现评价表 |
三、工作单1 |
四、工作单2 |
五、工作单3 |
六、工作单4 |
七、工作单5 |
致谢 |
(10)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相关性质的影响 |
1.2.2 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2.3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生物炭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1.4.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相关性质的影响 |
1.4.3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1.4.4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4.5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1.6 课题来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玉米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试验 |
2.2.2 玉米苗期盆栽模拟试验 |
2.2.3 玉米全生育期大田试验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物炭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1 生物炭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3.1.2 生物炭对玉米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
3.1.3 生物炭对玉米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 |
3.1.4 生物炭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数的影响 |
3.1.5 生物炭对玉米幼苗株高的影响 |
3.1.6 生物炭对玉米幼苗根长的影响 |
3.1.7 生物炭对玉米幼苗贮藏物质转运效率的影响 |
3.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氮素及相关性质的影响 |
3.2.1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容重、含水率、田间持水率的影响 |
3.2.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2.3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4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2.5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3.3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氮素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
3.3.1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各部位全氮含量的影响 |
3.3.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3.3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株高的影响 |
3.3.4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物量的影响 |
3.4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氮素及相关性质的影响 |
3.4.1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3.4.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3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4.4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3.5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各部位氮素积累的影响 |
3.5.1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叶片氮积累量的影响 |
3.5.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全生育期茎秆氮积累量的影响 |
3.6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生物炭对不同质地土壤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相关性质的影响 |
4.3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4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作物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室内模拟气温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对活化水灌溉的响应研究[D]. 赵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D]. 蒲军. 兰州大学, 2021
- [3]赤霉素刺激玉米与伴生杂草协同诱导列当种子萌发的研究[D]. 刘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阔叶红松林林隙中凋落物酚酸释放及其对红松种子萌发与苗木生长的影响[D]. 梁薇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雌雄葎草对低温胁迫响应能力和应对策略的差异[D]. 黄曦叶.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6]吉林省西部地区苏打盐渍土改良试验研究[D]. 章晓晖.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7]生态修复中耐盐植物应对盐、碱和干旱胁迫的生长规律[D]. 张乃元.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杂交水稻种子高活力形成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D]. 王晓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9]种子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研究[D]. 常风银.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孙萌芮.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