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养生之道

苏东坡养生之道

一、苏东坡的养生之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新[1](2019)在《苏东坡居儋时期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苏东坡居儋时期对养生的哲学思考苏东坡的养生理念是儒释道理论与陶渊明人生哲学的融合,不过其养生理论的主要来源是道家。苏东坡少年时曾在眉山天庆观跟随道士张易简读书三年,这为他一生对道教的兴趣奠定了基础。他平生喜欢探讨养生问题,而在物质生活极为艰难的儋州,他的养生理论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

刘慧鸿[2](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黄文权,李锐,银家柏[3](2020)在《苏东坡对惠州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轼在仕途生涯中曾被贬谪到广东惠州,贬谪时间总计约两年半。基于对苏东坡贬谪惠州时期的行踪事迹和创作诗词,发现苏东坡传播健康的饮食养生观念,挖掘传统食材、改良烹饪方法的观念,促进了东江菜系的形成,对惠州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对惠州东坡饮食文化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惠州东坡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对策提供依据,有利于积极开发东坡饮食文化资源、继承与发展东坡饮食文化。

张玲[4](2019)在《苏轼杂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轼的研究在文学领域源远流长,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作家的生平思想、诗、词、文、赋等重大领域。然对于苏轼笔记、杂记体的文本研究却少有触及,显得极为冷落。故笔者选取《苏轼文集》中的杂记文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贴近苏轼生活实际的作品出发,挖掘其中的内涵、精髓与要义,解读苏轼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思想、价值观的转化及其原因,从而为学术界对于苏轼杂记方面的研究添砖加瓦。文章的绪论首先论述选题的缘由。杂记是一种独立的文体,但因其体现的理趣而不注重文学审美性的追求,故较少被研究者触及。除此之外,本节还对杂记的学术研究现状,包括今人研究苏轼评析苏文的着作、相关论文进行梳理与评述。本论文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杂记发展的历史渊源,并在精读苏轼文集后,给其杂记文一个明确定义。第二章论述苏轼杂记的主题取向。苏轼杂记主要取自《苏轼文集》中第72、73卷内容,通过精读这类文章,结合苏轼的兴趣爱好、人生遭遇后,笔者将他们主要分为生活杂记、人事杂记、和体现作者价值观转变的杂记三大类,希望在行文过程中能较为全面的剖析其中的内涵、意义,体悟作者的思辨智慧。第三章论述苏轼杂记的艺术风貌。杂记是作者随心而动、信笔拈来而成,故作者的创作心态、创作手法不同以往。其简短灵活的形式、收放自如的笔法、幽默风趣的语言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本文第四章论述苏轼杂记的价值意义。杂记不同于诗词歌赋的典雅唯美,它以不加雕琢的特性记录真切的生活实际,将作者的所思所想以幽默、趣味性的话语展现,对后世杂记文、小品文的创作影响深远。并且作为千古一大家,苏轼杂记立足生活又超越其上,他于文中体现的哲思标举了宋人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率真洒脱的人文风范。本论文既联系苏轼的生平背景、结合其坎坷的人生历程,又对杂记文的个性特征、作者的创作心态与手法作出重点论述,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真实文本。且目前学术领域尚未对苏轼杂记作全面的探讨与开发,因而笔者有必要对此加以研究,尽力解释和还原苏轼于文中寄托的情感与隐含的哲思,挖掘其精髓与要义,以丰富和完善对苏轼杂记体式的研究。

余利斌,胡仲秋[5](2019)在《苏东坡黄州时期的养生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带罪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受政治的打压,精神沉郁,生活困顿,加之"盖将老焉",政治及人生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黄州时期,苏东坡一改过往的积极事功,寄情于山水,醉心于佛老,开始参悟心性之道,观照生命本真,眷注养生,形成了黄州时期东坡式的尚和、尚淡、尚动、尚游养生的思想雏形。

万泰然[6](2018)在《苏轼养生诗研究》文中指出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的典型代表。其诗题材广泛,个人身世、人生感悟、山川风貌、人生哲理均有涉及。养生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轼用一只妙笔,将医学知识、哲学知识、文学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他较高的医学素养,也表现出了他的“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诗词创作风格。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中国传统养生观念的发展,并从苏轼所处的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宋代养生文化兴盛的原因。第二部分从苏轼的内在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外在研习诗书绘画两个方面,论述苏轼的养生观念形成的缘由。儒家主张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认为想要实现自身价值,必须具有良好的体格这一生理基础。而佛、道两教的出世思想则给仕途失意、饱受流离失所之苦的诗人提供了一处心灵避难的港湾。此外,苏轼通过日常的习书作画来怡情养性,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第三部分将苏轼有关养生的诗作进行统计收集,并将其分为了食疗、调理、导引、医药四类。食疗类从粥食、素食、水果、茶、酒、其他等六个方面阐述饮食与养生之间的关系;调理类从心态、起居、运动、文艺、宜忌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苏轼的日常起居、活动中的养生智慧;导引养生中介绍了苏轼在阅读道教典籍的基础上,通过修炼气功、静坐、长啸来修养身心。此外,苏轼熟读《本草》,对常见的中草药的药性、功效十分熟悉。第四部分从美学、修辞、体裁等方面品析其养生诗歌的艺术特色。苏轼博学多才,好用典故,比喻新奇,他的养生诗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整体风格平淡清新又不失新奇。体裁广泛,数量上以五古和七古居多,尤以七言歌行、七绝的成就最高,纵横恣肆,跌宕生姿。第五部分总结苏轼养生诗歌的价值及其局限性。诗人将“养生”这一街谈巷说的话题赋予文人色彩,扩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使诗歌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些养生诗蕴含着诗人天性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给后世如何养生以启示。

曲荣波,张炳文,綦翠华[7](2017)在《《东坡养生集》中的道家饮食观探析》文中研究表明苏东坡作为饮食文化史上着名的烹饪艺术家、美食家,其饮食观在明代王如锡编纂的《东坡养生集》中有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东坡养生集》中饮食观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可以看出,其中记录的饮食生活、饮食理论、饮食原料、烹饪技法及饮食意境等方面均体现出浓厚的道家文化色彩,这对于研究道家饮食文化、宋代文人饮食及苏东坡的饮食思想均具有重要意义。

李常生[8](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指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9](2016)在《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简要地梳理了中韩两国茶道形成、发展、流变过程,其中着重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同与异,以及这个时期代表茶人——北宋苏东坡和高丽李奎报的人文茶道观,进而探讨了中韩人文茶道观对后世的影响。中韩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频繁,其中茶文化的交流最具代表性。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茶叶的发现利用,由最初的药用逐渐转为食用饮用,最后形成独特的茶道观。从唐至宋及元明清,每个时代有其独特的制茶法、饮茶法、也相应地形成了茶礼、茶诗等茶文化,遍及生活的各个阶层,包括皇室、文人、僧侣、平民等,融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文化而形成独特的茶道观,茶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中重要的角色。韩国自百济时期从中国传入茶种,与韩国当地的风俗文化相交融,先后形成了韩国历史上新罗茶道文化(以花郎道茶文化为特色),高丽时代茶道文化(以宫廷、僧侣、文人茶道文化的丰盛为特色),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的茶文化特色)。茶道符合人道,人可以通过茶道修行人之道。这种人文茶道精神在中国的唐代陆羽《茶经》表现为“精行俭德”的茶道观。宋朝的《禅苑清规》则是反映丛林的礼仪规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被喻为儒家的“礼经”。宋代中国历史上留存茶诗最多的茶人陆游体现了敬天爱人的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人文主义茶道精神。韩国以元晓大师之“和诤”的人文茶道,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以及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为代表。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1786—1866)的会通思想,和元晓大师、义天大觉国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元晓大师的“大乘菩萨行”实践是近代茶人崔凡述(1904—1979)“人文茶道思想”的根源。总之,韩国的人文茶道精神之根是元晓和诤思想。和诤思想是把一切分歧转换为和解的佛教思想,是奠定韩国佛教基层的核心思想之一。中韩两国属于同样的汉文化圈,在茶文化传入之前的三、四世纪,儒释道三教思想经过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传入,与韩国固有的古朝鲜思想融合。作为东方礼仪之国,都重视人要具备仁,礼、敬、和等精神,并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和和谐。人文茶道是以人为主,既以人间为中心,又以人间本性为主。本性即是道。对儒家来说,道是仁;对佛教来说,道是真如;对道教来说,道是自然。三教之道呈现出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得道便呈现出向德。在这个世界,能相应的只有道与德,只要怀着道心,就必经由德。所以只要觉悟了人间之本性,就以自然为道,以宇宙万物为和谐。儒家行道,然后获德。佛家则通过“禅”达到真如,真如即本性。老庄强调自然之道,以达到道作为终极目的,与道相辅相成的就是德。中韩两国的茶道其根本要义是相通的,但是表现形式上又各具特色。中国茶艺表演庄严而华丽,韩国茶礼表演质朴,而且有自然风流的味道。孔子强调以礼与仁为基础,茶道才能表现出礼仪的庄严华丽。韩国的茶礼表演,将从中国传入的茶道思想与韩国古朝鲜的古神道思想融合,这种玄妙之道在韩国称为风流道或花郎道,用质朴、淳朴表现了韩国的人文情怀。从苏东坡与李奎报的茶诗看他们的人文茶道观,将他们的茶道思想分为四点:第一,人际交游人文茶道;第二,社会讽喻人文茶道;第三,禅茶一味人文茶道;第四,行茶三昧人文茶道。苏东坡在思想上追求儒佛道三家兼容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中,包含了他的清净茶道观。李奎报天性淳朴,有超然、豁达的性格,而且兼有着老庄逍遥游思想。两位人物都由茶道而得到鲜活的领悟,由此形成两个人物的生活茶、生活禅的人文茶道观。宋丽茶道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它以礼节教育影响了后代。宋代的茶道是继承唐代茶道文化的脉络,高丽的茶道是受到了统一新罗茶道精神和唐宋的影响。茶道可以转变人的心灵和行动,恢复人的关系,与自然沟通。中韩的茶道文化进入现代后,虽然有一些差异,但是都把重点放在学习古典文学,学习传统思想,提升人性涵养,形成和谐社会关系等方面,说明两国茶道文化在根源上还是一脉相承的。

吴丹[10](2016)在《苏轼诗文中的饮食文化述析》文中研究指明苏轼不仅是我国着名的大文豪,也是古代饮食文化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饮食文化方面的贡献颇大。宋代食事移风易俗,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变革期,从烹调技艺到宴饮风俗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传承者的士大夫们,虽然享受着珍馐美馔,也知道“农为本、食为天”的道理,掌握着文化传承的话语权,但由于受到儒家“君子远庖厨”和禁欲等传统思想的制约,士大夫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和记载却并不多。苏轼作为宋代着名的豪放派文人士大夫代表,天性率真,从不掩饰对美食的热爱,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君子远庖厨”的思想禁锢,往往心有所想即兴而发,在他笔下记载和赞颂了不少美食佳酿,还直接参与烹饪实践,创制出许多美肴佳馔,其关于饮食的佳作和逸闻趣事广为流传。在他的一生中,不乏赞咏美食、酒、茶的佳作,还有对品酒酿酒、煎茶品茗、烹饪美食以及饮食养生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其关于饮食的诗文大大提高了饮食的文化内涵,而他直接参与的美食、美酒、煎茶等方面的改良创新更是对中国饮食发展起推动作用,对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深远。本论文将苏轼诗文中涉及到饮食文化的内容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分析苏轼诗文中反应的饮食文化特点及其饮食现象背后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之间的关系,以此来透析苏轼在饮食文化方面的观点,深入了解苏轼其人,更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宋代饮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并为现代社会饮食文化底蕴的深度发掘和推动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苏东坡的养生之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东坡的养生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1)苏东坡居儋时期的养生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东坡居儋时期对养生的哲学思考
    (一)形、影、神的对话
    (二)白乳泉的哲思
    (三)从白蚁说起
    (四)儒释道的汇合点
    (五)众妙之门
    (六)“铅汞龙虎”说
二、苏东坡居儋时期的养生实践
    (一)酒与养生
    (二)医药与养生
    (三)美食与养生
    (四)茶与养生
    (五)养黄中之法
    (六)作为日常功课的“谪居三适”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苏东坡对惠州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苏东坡贬谪惠州概述
    (一)苏东坡在惠州的主要行踪事迹
    (二)苏东坡对现代惠州发展的影响
二、苏东坡对惠州饮食文化的影响
    (一)传播健康的饮食养生观念
    (二)挖掘传统食材,改良烹饪方法
    (三)推进东江菜系的形成
三、惠州东坡饮食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
    (一)惠州东坡饮食文化的资源品相
    (二)惠州东坡饮食文化的文化价值
    (三)惠州东坡饮食文化的开发成本
四、惠州东坡饮食文化开发对策
    (一)加强对惠州东坡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
    (二)开发东坡饮食产品,打造东坡饮食文化品牌
    (三)举办东坡饮食活动,推广东坡饮食文化
    (四)推动东坡饮食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4)苏轼杂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意义
    0.2 苏轼杂记研究综述
    0.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1章 杂记解读
    1.1 杂记溯源
    1.2 苏轼杂记的定义
第2章 苏轼杂记的主题取向
    2.1 对抗仕途寒流的生活杂记
        2.1.1 对饮食文化的满腔热情
        2.1.2 对养生之道的不懈求索
    2.2 渗透着哲理思辨的人事杂记
        2.2.1 关于人性善恶的阐释
        2.2.2 对佛老思想的深层感悟
    2.3 浓缩了作者价值观念的其它杂记
        2.3.1 困境中的自我嘲解
        2.3.2 苦难中的超脱意识
第3章 苏轼杂记的艺术风貌
    3.1 简约精谨与收放自如
        3.1.1 简约精谨
        3.1.2 收放自如
    3.2 多幽默、讽刺话语
        3.2.1 在幽默中显现理趣
        3.2.2 讽刺意味明显
    3.3 博学背景下叙事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不留痕迹
第4章 苏轼杂记的价值所在
    4.1 对后世杂记文创作影响深远
    4.2 标举了率真洒脱的人文风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苏东坡黄州时期的养生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苏东坡谪居黄州眷注养生的缘由
    2.1 政治原因
    2.2 物质原因
    2.3 精神原因
    2.4 年龄原因
3. 苏东坡黄州时期的养生思想
    3.1 尚和
    3.2 尚淡
    3.3 尚动
    3.4 尚游
4. 结语

(6)苏轼养生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养生观念的形成与苏轼所处的时代
    一、中国传统养生观念
    二、宋代养生概况
第二章 苏轼养生观念形成的原因
    一、儒释道思想的影响
    二、诗书画艺术的熏陶
第三章 苏轼诗中的养生理念和方法
    一、食疗养生
    二、调理养生
    三、导引养生
    四、医药养生
第四章 苏轼养生诗作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艺术
    二、表现手法
    三、平淡清新的自然美
    四、体裁广泛、各体皆工
第五章 苏轼养生诗歌的价值和局限性
    一、价值
    二、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东坡养生集》中的道家饮食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坡与道
    (一) 道心常存
    (二) 广结道友
    (三) 践行丹道
二、道在食中
    (一) 道不远人
    (二) 药在身旁
    (三) 道门良方
三、饮食医理
    (一) 养生有道
    (二) 饮食有度
四、食材多样
    (一) 种类多样
    (二) 提倡素食
    (三) 药食同源
    (四) 合理搭配
五、烹法讲究
    (一) 尚洁尚净
    (二) 工序恰当
    (三) 火候巧妙
    (四) 突出本味
六、食在仙境
    (一) 仙境仙药
    (二) 仙乐仙舞
    (三) 茶酒情致
七、食与居处
    (一) 山水情怀
    (二) 安往不乐
    (三) 家的味道

(8)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中韩茶道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第一节 中国茶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国茶道概念
        二. 唐代以前文献饮茶记录
        三. 唐代茶道文化
        四. 宋代茶道文化的发展
        五. 元明清茶道文化
    第二节 韩国茶道文化的起源与演变
        一. 韩国茶道文化概念
        二. 茶传来说与初期茶文化的流入
        三. 新罗茶道文化
        四. 高丽时代茶道文化
        五. 朝鲜时代茶道文化—以《朱子家礼》冠婚丧祭之茶礼为中心
第二章 中韩人文茶道观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中国人文茶道观
        一. 陆羽《茶经》—精行俭德的人文茶道
        二. 《禅苑清规》中人文茶礼
        三. 陆游的人文茶道
    第二节 韩国人文茶道观
        一. 元晓之“和诤”的人文茶道
        二. 大觉国师义天(1055—1101年)的人文茶道
        三. 草衣意恂(1786—1866)之“中正”的人文茶道
    第三节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异
        一.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同
        二. 中韩人文茶道文化之异
第三章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观比较
    第一节 苏东坡的茶道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 苏东坡的茶文化背景
        二. 苏东坡的人文思想
    第二节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 李奎报的茶文化背景
        二. 李奎报的文学思想背景
        三. 李奎报三教合一思想
    第三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茶诗中的茶道观
        一. 人际交游的人文茶道
        二. 社会讽喻的人文茶道
        三. 茶禅一味的人文茶道
        四. 行茶三昧的人文茶道
    第四节 苏东坡与李奎报人文茶道中的人生观
        一.积极超越的人生观
        二. 安贫乐道的人生观
        三. 仁心博爱的人生观
第四章 中韩茶道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中日韩茶道文化融合
    第二节 人性茶道教育影响
征引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姜美爱个人简历

(10)苏轼诗文中的饮食文化述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TICLES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学界的观点和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宋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及社会背景
    第一节 宋代饮食风尚
    第二节 宋代士大夫的饮食生活
    第三节 宋代食事的社会时代烙印
第二章 苏轼诗文中的饮食文化
    第一节 苏轼诗文中的“饮”文化
        一、苏轼与酒文化
        二、苏轼与茶文化
    第二节 苏轼诗文中的“食”文化
        一、从美食到美诗
        二、从好吃到善制
第三章 苏轼诗文中所反映的饮食文化特征
    第一节 原料广泛
    第二节 食医合一
    第三节 饮食养生
第四章 苏轼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一、对酒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二、对茶文化的影响及贡献
    三、对食文化的影响及贡献
    四、对医学养生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苏东坡的养生之道(论文参考文献)

  • [1]苏东坡居儋时期的养生理论与实践[J]. 李景新. 中国苏轼研究, 2019(02)
  • [2]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苏东坡对惠州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J]. 黄文权,李锐,银家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4]苏轼杂记研究[D]. 张玲. 湘潭大学, 2019(02)
  • [5]苏东坡黄州时期的养生思想[J]. 余利斌,胡仲秋.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苏轼养生诗研究[D]. 万泰然. 湖北师范大学, 2018(01)
  • [7]《东坡养生集》中的道家饮食观探析[J]. 曲荣波,张炳文,綦翠华. 农业考古, 2017(04)
  • [8]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中韩茶道文化交流及其茶道观比较研究[D]. 姜美爱(惠田)(KANG MZ AE). 浙江大学, 2016(05)
  • [10]苏轼诗文中的饮食文化述析[D]. 吴丹. 浙江工商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苏东坡养生之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