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热区农垦农机化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申志铭[2](2020)在《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农业一直以来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2004年我国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出台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实施以来,补贴力度逐渐加大,并逐渐成为重要的支农政策之一。黑龙江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要省份之一,探究黑龙江省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深化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深入了解政策实施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对农机购置补贴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研究和界定,明确政策实施的必要性。通过梳理历年的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对政策的补贴对象、范围、标准等进行详细了解,并通过对黑龙江省的补贴情况进行分析,掌握现阶段政策的实施情况。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业机械化有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文章从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农机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了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其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黑龙江省整体以及13个地市的补贴政策效率。研究表明,农机补贴政策在纯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方面存在不足,且各地市之间存在不均衡性。另外,农机补贴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下降态势,原因在于综合效率和技术进步的下降,并且各地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明显差异化,技术进步是主要制约因素。最后,针对评价结果以及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调整各地区的农机补贴规模、优化各地区的农机补贴结构、扩大补贴范围和力度、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机补贴管理机制以及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丁璐扬[3](2020)在《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错配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扩大对特色优势农产品覆盖范围,面向农业全产业链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经济社会双重转型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依靠要素投入的数量型增长越来越不可持续,农业增长动能不断衰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是结构性问题。由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存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逐渐僵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市场规律被忽视,农业科技资源供需严重脱节,农业科技生产效率受到严重影响,农业科技资源存在严重的错配,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明显。基于此,本研究从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入手,分析我国农业科技财力、人力资源错配程度,计算由于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带来的农业科技资源产出的损失、配置效率的损失,进一步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影响因素,探究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科技资源、资源错配、科技资源错配、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对新经济增长理论、资源错配理论、结构均衡理论进行阐述,描述性分析中国农业科技资源投入与产出现状。第二部分,基于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测度模型,对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中国总体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行业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隶属单位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区域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行业间、隶属单位间、区域间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的投入扭曲程度、以及各省份的投入扭曲程度及聚类特征。第三部分,基于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模型,测算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比较农业科技人财力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第四部分,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影响因素回归模型,运用采用自变量对滞后一期因变量回归方法,对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了解各因素对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影响作用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
陶倩茹[4](2019)在《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众所周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则是依靠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支撑。我国农业正处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并向现代化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而科学技术创新和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已然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基于此,本文以农业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采用核密度估计函数对农业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动态演变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进行求解,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所得结论对今后农业科技财力的投入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以及优化配置进行系统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阐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基本概念框架。第二部分,对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理论、核心思想、特性机制以及理论特点进行描述,并分析了农业科技资源系统的复杂性以及CAS特性。第三部分,对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概况进行描述分析,基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等行业,基础研究、试验发展、应用研究等阶段以及农学、林学、畜牧兽医科学、水产学学科的相关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核密度函数方法分析农业科技投入的地区差异以及分布动态演变规律。第四部分,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模型的初始化进行描述,确定模型中的约束条件,运用Eviews对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检验,确定建立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可行性后,对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MATLAB软件中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运算。第五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各主体间农业科技资源在财力方面的总体投入差异显着加剧。分析证明,加大对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并缩减对应用研究人员数量以及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更有助于使农业科技产出达到最优。因此,在因地制宜地充分发掘优势资源的同时,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科研人员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快速建立区域农业特色优势。将各类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配置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资源配置问题。
刘晓永[5](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王亚萌[6](2018)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不断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能力。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资源的支撑,而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对其配置效率与配置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如何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与配置能力以解决农业科技资源分散、重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农业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之以各区域农业科研机构—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配置结构、配置能力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模型,研究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变化对农业科技产出的影响演化趋势;通过运用突变级数法以及NRCA模型对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以及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为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以及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科技资源及配置结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对相关概念进行描述、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农业科技的人力资源、财力、信息资源三方面阐述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基本概念框架;通过对不同的配置主体的分析,构建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主要配置主体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差异。第二部分,对科技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与的投入结构,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过程视作一个复杂的动态适应系统,运用因果关系图研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因果逻辑关系,通过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仿真模型,为配置结构动态模拟提供理论准备与数据支持。第三部分,在构建了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仿真模型之后,进行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变动的效应实验,采用Vensim-DS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对模型中科技资源投入结构的调整来观察科技产出的变动情况,通过对可能的各种方案进行反复试验,从而找到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案。第四部分,基于省级农业科学院视角,对我国各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分析,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定量评价其科技资源利用的比较优势,以此为我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五部分,对仿真模拟出的配置方案进行最优分析,探讨投入结构的变动差异,得出部分结论,通过对其配置结构的组合仿真结果,结合对各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测算以及对比较优势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之后,对不足之处进行了剖析,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可行性设想。
王自强[7](2018)在《基于离散元法香蕉地仿生灭茬刀的设计与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香蕉主产区分布在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热带、亚热带地区,香蕉作为经济作物在当地的农业经济和地区发展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香蕉收获果实后,会产生如香蕉假茎、蕉叶和根茬这样的农业废弃物等。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程度不高,尤其在南方热区,其农作物的采摘与后期田间处理,基本上仍沿用人工处理的方式,但这种依靠人力的传统方式不仅会延误香蕉园的更新速率,还会给复耕蕉园带来病虫害的隐患。研究表明香蕉秸秆富含大量有机质、N、P、K以及香蕉生长所需的大量微量元素,在收获其果实后将其粉碎还田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方式,秸秆粉碎还田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肥力,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约成本,提高香蕉的经济效益。基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本文设计研制一种滑切防缠式香蕉秸秆还田机,能一次性实现香蕉秸秆和根茬的全量粉碎。滑切防缠式香蕉秸秆粉碎还田机可以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和根茬切碎两项作业,根据作业要求设计了机具的整机结构,确定了动力传递方式,基于海南地区香蕉种植模式,计算了机具的工作幅宽;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秸秆粉碎刀辊和根茬切碎刀辊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于整机设计中,秸秆粉碎装置和除根灭茬装置是整机设计的关键部件,因此本文分别针对粉碎装置和灭茬装置进行设计研究。基于滑切减阻降耗机理,结合香蕉秸秆物理机械特性,提出一种变滑切角式刀刃曲线方程,依据秸秆粉碎刀片结构参数和硬度要求,采用冲压方式加工出一种滑切刀片。另外结合秸秆粉碎刀轴工作强度要求,设计了秸秆粉碎刀轴以及确定出秸秆滑切刀片在刀轴上排列方式。通过从大自然获取灵感的方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分析了土壤动物鼹鼠的挖削机理,从而提出一种模仿鼹鼠前脚趾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案,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多项式拟合曲线模型。最后将仿生曲线应用在灭茬刀切削刃设计上,依据灭茬刀工作环境要求,确定了仿生灭茬刀的硬度值范围以及热处理工艺。另外结合前人研究经验设计了香蕉根茬粉碎刀轴,确定了仿生灭茬刀在根茬粉碎刀轴上的连接方式以及排列方式。样机研制完成后,在课题组试验基地—澄迈县福山镇墩茶村进行田间试验,试验前完成了田间土壤的采样收集工作,以测量土壤颗粒直径和土壤密度大小。结合试验目的,确定了灭茬刀所受扭矩和功耗、土壤破碎率、根茬粉碎率和地表秸秆根茬覆盖率等试验指标,国标旋耕刀与仿生灭茬刀2种刀具对比试验结果分析发现:秸秆还田作业前地表有部分秸秆覆盖时,仿生灭茬刀各项指标均优于国标旋耕刀。在田间试验测量基础上,结合经验公式完成了离散元模型材料参数和颗粒接触参数的校准,从而完成灭茬刀—土壤—秸秆相互作用模型的创建。通过离散元仿真得出仿生灭茬刀和国标旋耕刀所受三向力变化曲线,同时仿真分析发现在有一定量秸秆颗粒覆盖土壤模型的情况下,仿生灭茬刀所受三向力指标均优于国标旋耕刀,与田间试验得出的结论一致,因此也印证了离散元仿真的可行性。
王纯洁[8](2017)在《湛江农垦地区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蔗产业在中国食糖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发展对于中国食糖的供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国内甘蔗糖供给水平近年来受生产成本高企、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蔗糖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长期表现出产业疲软问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全程机械化生产成为促进该产业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之一。广东省湛江市是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在甘蔗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湛江农垦集团在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在广垦农机公司主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湛江农垦甘蔗主产区遂溪、廉江、徐闻以及雷州等地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当地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现状、机械化生产的流程以及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收集上述地区的甘蔗种植成本、收益等数据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预测机械化生产方式下的成本和收益,并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的甘蔗机械化生产效率评价模型,计算出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等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化生产方式节约成本约为11.14%,械化生产方式的公顷纯收入较传统生产方式高出约57%。甘蔗综合技术效率呈先下降后回升,说明机械化生产对于提高综合生产率起到积极的作用;纯技术效率呈现较大的波动情况,说明甘蔗产业在新技术引进、科技投入、新设备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规模效率普遍偏低,说明有必要改进非纯技术因素的利用,以促进甘蔗生产效率提升。综合以上的研究工作,本研究提出必须从农业装备技术的提高、农艺与农机配套、甘蔗种植土地规划、糖厂制糖工艺、糖厂收益、企业与蔗农生产关系等多方面提高甘蔗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效率。
李伟国[9](2013)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文中研究表明一、全面总结,充分肯定农垦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十一五"以来,农垦系统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示范带动这个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快农机装备更新换代,促进重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努力促进农机农艺紧密融合,积极开展农机标准化活动,着力提升农机管理水平,农机化发展成效显着。(一)积极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农机装备水平显着提高。几年来,农垦系统紧紧抓住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连年大幅增加、农工购买和使用农机积极性持续高涨的有利机遇,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
薛忠,连文伟,宋德庆,邓干然[10](2012)在《我国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依据我国热区1999—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选择农业劳均产值、农业劳均产粮、农业劳均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农民年均纯收入5个指标作为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因素,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热区农机总动力与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后,对其关联度进行了聚类,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区域发展建议。
二、我国热区农垦农机化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热区农垦农机化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补贴 |
2.1.2 农机购置补贴 |
2.1.3 农业机械化 |
2.1.4 农机购置补贴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
3.1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 |
3.1.1 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概述 |
3.1.2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概述 |
3.1.3 总体补贴情况 |
3.2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 |
3.2.1 农机装备水平逐步提高 |
3.2.2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 |
3.2.3 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壮大 |
3.2.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3.2.5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
3.3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补贴机具种类有待完善 |
3.3.2 农机新产品补贴力度有待加强 |
3.3.3 农机补贴政策与其他配套政策衔接不够 |
3.3.4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率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1.1 CCR模型 |
4.1.2 BCC模型 |
4.1.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
4.2 选取评价指标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指标描述 |
4.2.4 数据来源 |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1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效率特征分析 |
4.3.2 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率的地区比较分析 |
4.3.3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分析 |
4.4 效率评价小结及成因分析 |
4.4.1 效率评价小结 |
4.4.2 成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完善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
5.1 调整各地区的补贴规模 |
5.2 优化各地区的补贴结构 |
5.3 扩大农机补贴范围和力度 |
5.3.1 开展特色产业相关农机补贴 |
5.3.2 扩大农机报废补贴范围和力度 |
5.3.3 加大农机新产品补贴力度 |
5.4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
5.4.1 加大对购机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 |
5.4.2 开展农机保险业务 |
5.5 完善农机补贴管理机制 |
5.5.1 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制度 |
5.5.2 健全补贴监督管理机制 |
5.6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5.6.1 加大农机培训力度 |
5.6.2 加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错配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资源错配研究综述 |
1.3.2 科技资源研究综述 |
1.3.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理论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科技资源 |
2.1.2 农业科技资源 |
2.1.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2 资源错配理论 |
2.2.3 一般均衡理论 |
第3章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结构分析 |
3.1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概况和结构 |
3.1.1 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概况 |
3.1.2 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结构 |
3.2 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入概况及结构 |
3.2.1 R&D经费内部支出概况 |
3.2.2 R&D经费内部支出结构 |
3.3 农业科技产出概况及结构 |
3.3.1 农业科技产出概况 |
3.3.2 农业科技产出结构 |
第4章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配置效率损失 |
4.1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 |
4.1.1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模型 |
4.1.2 农业科技生产函数估计 |
4.1.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2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测算 |
4.2.1 行业间的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测算 |
4.2.2 隶属单位间的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测算 |
4.2.3 地区间的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测算 |
4.2.4 不同省份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及聚类特征 |
第5章 农业科技资源产出损失测度 |
5.1 研究设计和模型假定 |
5.1.1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产出缺口 |
5.2 农业科技生产函数估计 |
5.2.1 农业科技生产函数 |
5.2.2 数据来源及描述统计 |
5.2.3 估计结果 |
5.3 农业科技资源产出损失分析 |
5.3.1 农业科技产出缺口估算 |
5.3.2 农业科技要素错配变动贡献 |
第6章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和模型假定 |
6.1.1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选取 |
6.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6.1.3 数据来源及描述 |
6.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
6.2.1 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6.2.2 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启示建议 |
7.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 |
1.3.2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 |
1.3.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
1.3.4 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科技资源 |
2.1.2 农业科技资源 |
2.1.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 |
2.2 复杂适应系统基本理论 |
2.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本概念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核心思想 |
2.2.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本特性及机制 |
2.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特点 |
2.3 农业科技资源复杂系统分析 |
2.3.1 农业科技资源系统复杂性 |
2.3.2 农业科技资源系统的CAS特性分析 |
第3章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概况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来源 |
3.2 农业科技资源行业结构 |
3.2.1 行业投入的时序演变 |
3.2.2 各行业投入的密度演变 |
3.3 农业科技资源类型结构 |
3.3.1 类型投入的时序演变 |
3.3.2 各类型投入的密度演变 |
3.4 农业科技资源学科结构 |
3.4.1 各学科机构数量变化情况 |
3.4.2 各学科人力科技资源投入变化情况 |
3.4.3 各学科财力科技资源投入变化情况 |
3.4.4 各学科承担项目数量变化情况 |
第4章 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及求解 |
4.1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农业科技资源系统解析 |
4.1.1 农业科技资源系统组成与层次划分 |
4.1.2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动力分析 |
4.2 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整体框架 |
4.2.1 主体适应性的描述 |
4.2.2 模型的框架结构 |
4.2.3 关键算法 |
4.3 模型初始化及约束条件确定 |
4.3.1 模型初始化 |
4.3.2 约束条件确定 |
4.3.3 模型的检验 |
4.4 模型求解 |
4.5 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建议 |
5.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科技资源内涵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资源配置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3 农业科技资源相关的研究综述 |
1.3.4 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理论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科技资源 |
2.1.2 农业科技资源 |
2.1.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进步与新经济增长理论 |
2.2.2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2.2.3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3章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结构概况 |
3.1 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及结构 |
3.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 |
3.3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财力资源配置结构 |
3.4 农业科研机构产出情况 |
第4章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仿真建模 |
4.1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构建基础 |
4.1.1 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本问题的适用性 |
4.1.2 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边界与基本假设 |
4.2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因果关系图 |
4.2.1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因果关系图 |
4.2.2 主要反馈回路 |
4.2.3 系统动力学模型变量的确定 |
4.3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仿真模型构建 |
4.3.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流图的设计 |
4.3.3 基本参数设置 |
4.3.4 变量间函数关系确定的方法 |
4.3.5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第5章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变动效应实验 |
5.1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比例变化模拟 |
5.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劳务费用支出比例变化模拟 |
5.3 农业科研机构课题基础研究经费比例变化模拟 |
5.4 农业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转化率变化模拟 |
5.5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R&D资源配置结构组合实验 |
第6章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以我国省级农业科学院为例 |
6.1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6.1.1 突变理论与突变级数法 |
6.1.2 比较优势理论与NRCA模型 |
6.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评价指标选取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6.3.1 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
6.3.2 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利用效益的比较优势分析 |
6.4 本章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与建议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系统模型相关参数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基于离散元法香蕉地仿生灭茬刀的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国外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
1.3 秸秆-根茬粉碎还田机的现状与发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仿生设计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现状 |
1.5 离散元法在农业机械设计上的应用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课题项目来源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3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整机及主要参数设计 |
2.1 整机结构的设计 |
2.2 粉碎刀辊与灭茬刀辊相对位置的确定 |
2.3 作业宽度的确定 |
2.4 动力传递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关键部件设计 |
3.1 秸秆粉碎部件的设计 |
3.1.1 秸秆滑切刀刃口曲线设计 |
3.1.2 秸秆粉碎刀轴的设计 |
3.1.3 滑切刀在秸秆粉碎刀轴上排列方式的确定 |
3.2 灭茬部件的设计 |
3.2.1 仿生原型的选取 |
3.2.2 拟合曲线的获取 |
3.2.3 灭茬刀的设计与加工 |
3.2.4 灭茬刀轴的设计 |
3.2.5 灭茬刀在刀轴上排列方式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4 田间试验 |
4.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4.1.1 试验条件 |
4.1.2 试验田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
4.1.3 土壤粒径的测定 |
4.1.4 土壤密度的测定 |
4.2 试验设计 |
4.3 试验指标的测定 |
4.3.1 香蕉根茬粉碎率的测定 |
4.3.2 土壤破碎率 |
4.3.3 灭茬刀所受扭矩和功耗 |
4.3.4 耕作后香蕉秸秆根茬覆盖率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离散元仿真试验 |
5.1 离散元模型建立 |
5.1.1 土壤接触模型的确定 |
5.1.2 模型参数校准 |
5.1.3 边界模型的建立 |
5.2 仿真数据提取与分析 |
5.2.1 离散元仿真过程分析 |
5.2.2 灭茬刀受力分析 |
5.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湛江农垦地区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2 湛江农垦地区甘蔗机械化生产过程及现状问题研究 |
2.1 湛江农垦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及设备介绍 |
2.1.1 甘蔗机械化生产过程 |
2.1.2 机械化生产设备的应用情况 |
2.2 湛江农垦甘蔗机械化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湛江农垦地区甘蔗机械化现状 |
2.2.2 制约甘蔗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
2.2.2.1 制约甘蔗机械化种植的主要因素 |
2.2.2.2 制约甘蔗机械化收获的主要因素 |
3 湛江农垦甘蔗机械化生产成本分析及效益评价 |
3.1 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1.3 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Matlab实现 |
3.2 成本、效率及效益分析 |
3.2.1 甘蔗生产成本计算及其构成分析 |
3.2.2 效率分析 |
3.2.3 效益分析 |
3.3 基于线性回归的成本收益分析 |
3.4 甘蔗机械化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小结 |
4 三阶段DEA的甘蔗机械化生产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
4.1 DEA模型 |
4.2 数据包络分析的三阶段模型 |
4.3 实证分析 |
4.3.1 试验方法 |
4.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3.3.1 效率分析 |
4.3.3.2 Malmquist指数比较分析 |
5 湛江农垦地区甘蔗机械化发展的策略 |
5.1 重视农艺与农机融合配套 |
5.2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
5.3 改进糖厂工艺 |
5.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5.5 加强技术培训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甘蔗机械化生产环节所用设备 |
附录2:2007-2016年广东湛江农垦地区甘蔗成本收益表及费用和用工表 |
(9)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总结, 充分肯定农垦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 积极落实购机补贴政策, 农机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
(二) 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机具和技术, 农机作业水平显着提高。 |
(三) 积极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 农机管理水平显着提高。 |
(四) 积极创新体制机制, 农机经营服务水平显着提高。 |
(五) 积极开展垦地合作和跨区作业, 农机示范带动水平显着提高。 |
二、认清形势, 进一步明确农垦农机化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
三、抓住重点, 扎实推进农垦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
(一) 明确主攻方向, 进一步提升农垦农机装备水平。 |
(二) 加强科技创新, 积极推动农机农艺信息融合。 |
(三) 强化标准化管理, 进一步提高农机化工作质量。 |
(四) 加快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农垦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
(10)我国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及模型 |
1.1 确定参考序列 |
1.2 确定关联序列 |
1.3 求参考序列与关联序列的像, 进行无量纲处理。 |
1.4 求差序列及最值 |
1.5 求关联系数及关联度 |
2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 |
2.1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农业劳均产值的关联 |
2.2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农业劳均产粮的关联 |
2.3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劳均粮食播种面积的关联 |
2.4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粮食单产的关联 |
2.5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农民年均纯收入的关联 |
3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关联度聚类 |
4 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
5 促进热区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
5.1 热区科研院所联合技术攻关 |
5.2 建设农机科技领城创新体系 |
5.3 完善现有经营体制及管理机制 |
5.4 热带农机发展展望 |
四、我国热区农垦农机化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率评价研究[D]. 申志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0)
- [3]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错配及影响因素研究[D]. 丁璐扬.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复杂适应理论的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陶倩茹.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5]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6]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效应研究 ——以农业科研机构为例[D]. 王亚萌.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7]基于离散元法香蕉地仿生灭茬刀的设计与试验[D]. 王自强. 海南大学, 2018(08)
- [8]湛江农垦地区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D]. 王纯洁.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J]. 李伟国. 中国农垦, 2013(01)
- [10]我国热带农机化水平与影响因素灰色关联聚类分析[J]. 薛忠,连文伟,宋德庆,邓干然. 农业机械,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