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歇尔稳定度仪中容栅式位移传感器数字接口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李少辉[1](2017)在《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技术是在激光通信技术和激光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测控体制,是一种利用激光作为信息载体,实现对空间飞行器轨迹测量与数据传输、中继,地面站与飞行器之间上行控制信息、下行遥测信息与有效载荷测量信息传输、星间距离测量以及时钟频率传递等的一体化系统,适应了未来测控和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通过调研及借鉴国内外星载激光通信技术与测距技术,基于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技术原理,开展星间捕获、星间随动、星上扰动及星间时间等信息传递等技术研究及地面验证实验系统设计。研究星间单场摆扫捕获及多场摆扫捕获关键技术,重点通过仿真建模,研究影响捕获时间的关键因素,梳理关键影响环节;研究星间单向随动及双向闭环随动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的影响,并重点针对星间激光通信技术对链路双向闭环随动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仿真验证随动角方差收敛特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对星上扰振源进行特性研究,分别对平衡反作用轮、静不平衡反作用轮、动不平衡反作用轮及谐波扰动反作用轮进行解析建模,为星上扰振影响提供分析模型;针对星间激光测距链路实现原理,进行时钟频率误差源分析,根据时间误差源研究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并给出高精度测距方案。通过对影响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各项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结合工程实现,开展地面模拟验证实验系统关键技术分析,结合目前卫星通信及测距技术水平,重点对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星间光信号收/发模拟技术及星间高精度测距技术进行仿真分析,并针对各项技术给出提高星间激光通信性能与测距精度的关键解决措施。完成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关键技术的地面验证系统的设计及样机研制,针对现有卫星激光通信及测距指标要求,给出卫星扰动模拟器、卫星随动仿真模拟器、卫星光信号收/发模拟器及时间测量模拟器的设计方案,进行系统性能测试,通过实验验证高精度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
于兴晗[2](2016)在《SAMD20/21+ATWINC1500的智能容栅位移传感器设计》文中提出介绍了一款使用SAMD20/21+ATWINC1500方案设计并实现的WIFI智能容栅位移传感器,并详细介绍其原理和相关技术。本文设计的传感器可以将测量的位移数据通过WIFI接口上传到Internet,异地终端接收数据并处理,不但可以实现异地测量,而且可以实现多个传感器智能组网、协同处理,扩大了容栅位移传感器的使用范围。
郑谭[3](2015)在《高速旋转轴的动态扭矩测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动轴和旋转部件作为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传动效能关乎到动力机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扭矩是传动轴的核心动态参数之一,是衡量机械传动系统性能的典型指标。通过对旋转部件扭矩等参数的测量,可以科学评估整个动力机械传动的传动性能和功率分配,以便为各种机械设备的研制开发、产品质量检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对扭矩测试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在扭矩传感方面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也已经达到较高的精度。但是在转轴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应变片扭矩测试法由于采用电刷式集流环供电,容易出现电刷接触不良,甚至脱落的现象,造成信号误差大;磁弹性式、磁电式等方法,由于高转速带来的强振动,会出现测试失灵的问题。针对高速旋转轴的扭矩测试,本文提出基于圆容栅传感器的扭矩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主要是利用两组圆容栅传感器和微小相位差测量电路实现旋转轴的扭矩测试。具体原理如下:旋转轴的转动造成圆容栅传感器的电容量发生改变,这种变化通过差动脉宽调制电路、单端差分运放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转化为类正弦周期信号。而旋转轴的扭转变形,反映在两组圆容栅传感器所得到的两路信号的相位差上。两路类正弦信号的相位差,通过以FPGA设计的微小相位差检测电路得到有效测量。利用扭矩、扭转角和相位差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对旋转轴扭矩的非接触式测试。通过理论推导、测试方案的设计、功能仿真和实地测试,验证了方案可行性。这种方法为提高大型动力机械的动力性能提供了设计依据和验证方法。
袁奎,陈永安,张富贵,丁煜生,王毅,张磊,顾金梅[4](2014)在《烟叶图像拍摄与物距显示试验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拍摄烤烟烟叶反射和透射图像并实时显示物距大小,研发了烟叶图像拍摄与物距显示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物距测量显示装置。图像采集装置由支架、载物板、标准光源等组成,构成图像的采集平台,物距测量显示装置由容栅传感器(KX/MS-50)及数码显示系统构成,用于显示拍摄物距的大小。拍摄装置可以同时采集烟叶的反射和透射图像,反射图像和透射图像的物距大小通过测量系统显示。该文给出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和设计方案,并对装置中的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进行了介绍。
徐正昭[5](2014)在《应变测微仪开发及测量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制造加工行业中,对产品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精密检测仪器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用于小位移精密测量的仪器主要有电感测微仪、千分表、扭簧表、气动量仪、容栅表、光栅测微仪、电容测微仪等进行比较测量。电感比较仪精度很高能达到十分之一微米级,但是价格昂贵,难以得到推广;千分表和扭簧表是目前市场上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微型测量仪,经过多年的发展,它们性能稳定,价格低廉,但是精度都在十个微米以上,并且不能实现数字化;气动量仪、容栅表,气动测量和电容测微仪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小位移测量仪器,在计算机接口电路中的精度低,且电容测微仪的测量范围小。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理论分析,根据电子称重技术原理,开发一种成本低、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精度高、实用性强、能够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小位移比较测量仪—应变测微仪。具体工作如下:①应变测微仪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介绍了应变测微仪的研制思路,应变测微仪的工作原理,根据应用条件和工作原理设计出应变测微传感器的结构。②应变测微仪传感器结构设计:根据应变测微仪的测量要求和传感器弹性体的设计原则,弹性体采用整体性设计,能有效地消除组合结构对传感器带来的误差,设计了应变测微仪的结构;采用材料力学的计算方法,根据测量力的大小计算出传感器的尺寸。③调理电路设计:根据应变测微传感器的特点,需要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A/D转换、数据采集和显示输出控制等一系列处理,设计了控制系统的调理电路和程序控制流程。④电桥组桥方式选择:根据弹性体的结构和应变片的种类,应变测微仪选用四片单桥应变片粘贴在弹性体两侧,采用全桥组桥方式,能够增大输出电压提高电桥灵敏度、实现温度补偿、消除非测量载荷的影响,阐述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⑤静态标定实验台设计和调试:介绍了应变测微仪静态标定实验平台的工作原理,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支点处用弹簧片代替传统轴承的方法;对已知量程的称重传感器进行输入输出实验,验证应变测微仪开发的可行性,对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改进。⑥静态标定实验:对应变测微仪传感器进行输入输出实验,评估其静态特性,然后编写控制流程图,最后对应变测微仪参数进行确定。
赵英俊[6](2013)在《寒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夹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世界上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最多的国家,我国早年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气候条件、设计、施工、后期养护及超重载等原因,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诸如裂缝、断板、接缝破损、错台、卿泥等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损坏,陆续进入大中修期。相对于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其主要的措施是利用原有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层形成复合路面,来改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虽然国内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实际应用中,夹层材料种类繁多,还没有一定的选择标准,施工工艺粗糙,缺乏成熟的理论、设计方法。因此,针对寒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特点,研究沥青加铺层设计及施工方法,具有深刻的工程意义。论文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评价,得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并对旧水泥路面损坏状况进行分级;针对寒区特点,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方法,对加铺前旧路进行合理处治进行分析,为加铺沥青路面提供稳定的基础。重点针对层间夹层,研究寒区加铺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结合工况分类进行了分级;深入研究路面层间材料应用要求、路面层间材料性能评价标准、夹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寒区低温条件下层间材料的适用性、性能指标及层间材料应用组合。研究沥青加铺层结构类型与参数、沥青加铺层厚度及其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方法,为寒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技术提供了技术指导。
蔡旭[7](2013)在《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评价及结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车辙是沥青路面的一种损坏形式,表观表现为沥青路面轮迹带范围内路面的下凹,有时伴随轮迹带边缘的隆起,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路面沥青混合料被压密和剪切变形所致,并且通常发生在面层。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建设的重心正逐步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等平原地区向山岭重丘地区转移,山区高速公路长陡坡上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也将愈加突出。由于山区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的特殊性,其病害现象较普通路段更易出现且更为严重: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复杂,路线纵坡大,长陡坡路段多,受重载、超载及低速行车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车辙病害大量出现,特别在纵坡较大的上坡路段,当持续高温时,车辙形成和发展快,严重影响行车安全。专门针对陡坡路段的路面结构一直是各类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指南)的空白,本研究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广东省沥青路面结构在现有气候和交通等条件下的车辙特性,丰富陡坡路段路面病害的知识积累,进而完善广东省路面典型结构设计指南。这些工作对于提高沥青路面整体质量,特别是待建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具有前瞻性和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沥青混合料设计理论出发,基于数字图像技术与散体力学理论,尝试将沥青混合料的宏观力学性能与细观结构特性联系起来。同时借助独创的评价平台,形成一套新的针对慢速重载交通的沥青混合料评价方法体系,为解决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的车辙损害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1.通过对现有混合料设计理论的总结与混合料体积设计法的研究,基于混合料颗粒干涉思想(细集料干涉与沥青胶浆干涉)与体积填充思想对分级掺配法进行了再优化,形成抗车辙功能型混合料的设计方法。2.通过对国内外小型车辙试验仪的总结与现有车辙试验方法优缺点的分析,认为现有的试验方法无法较好地模拟实际路面的受力状态。基于“主驱动轮式路面材料加速加载系统”设计开发了DWPA车辙试验系统,通过不同车辙试验结果的对比,结合灰色关联性分析得出适用于DWPA车辙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评价指标,分析认为采用混合料蠕动变形阶段的变形斜率可较好的反映材料的高温稳定性。3.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对混合料的粗集料接触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两种粗细集料划分方法:基于多点支撑理论的划分方法与基于散体力学理论的划分方法。通过集料接触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试件成型方法影响了混合料粗集料倾角大小,粗集料含量大的级配在相同截面面积中形成更多的接触点与更大的集料倾角。由于混合料在相同成型方式下所受的压实功是近似的,因而粗集料倾角的大小反映了混合料在成型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稳定状态。4.以初始接触点数量以及沥青性能指标为输入变量建立两种车辙试验的车辙深度预估模型。定义了最佳接触点数Nopt以及最低接触点数Nmin,试图将接触点数量指标引入混合料设计中,作为级配选择的参考。5.基于散体力学理论提出沥青混合料剪切模量预估模型,讨论了以接触点数作为材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单轴贯入试验结果表明预估模型可较好的预测混合料抗剪模量。6.通过对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损害的文献调查,详细讨论分析了车辙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行车速度缓慢是长陡坡路段交通流的重要特性。结合大量的室内车辙试验数据与实际路面调查数据,建立了沥青路面全结构的车辙深度预估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预估沥青路面车辙深度,表明基于剪切模量与等效温度等因素所建立的预估模型基本正确。最后通过对28种路面结构组合的车辙深度预估,总结归纳出适用于广东省的不同交通等级、行车速度(纵坡坡度)的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王彦喆[8](2012)在《粗集料细观结构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量、交通轴载的不断增大,对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路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为了保证整体工程质量,提高材料的基本性能就成了关键。以往研究中重点关注沥青的性能,认为提高沥青粘结料性能就可以改善全部混合料性能,大量使用改性沥青甚至是进口改性沥青,从而使得路面造价剧增。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人们逐渐关注占沥青混合料体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集料性能并对其进行研究。要对集料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对级配和集料颗粒本身形态的研究。其中对级配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已作出成果,并研究得出几种适合于不同道路铺筑的级配类型。但是对于集料颗粒本身形态的研究并不多。针对这一研究现状,本课题首先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外使用过的研究集料外形的各种试验手段,并对国外发展中较完善的一种试验方法,集料成像分析系统AIMS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不同地区集料以及不同粒径尺寸的集料可知,不同地区集料有着各自的形态特征,在实际公路工程中应选择性使用。另外随细集料粒径尺寸的减小,其棱角性逐渐降低。当粒径为0.03mm时,棱角性最差,之后又略有提高;而粗集料随粒径尺寸减小其棱角性逐渐增强,当粒径为4.75mm时外形最不规则,其棱角状况也最丰富。采用洛杉矶磨耗仪对16mm,13.2mm,9.5mm和4.75mm四档集料,分别进行0次、600次和1200次三种磨耗次数的磨耗试验,形成12种不同粒径不同磨耗状态的粗集料颗粒,然后根据自行开发的MASCA系统,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及处理。提出了轴向系数、凸度、粗糙度、棱角参数、圆度、分形维数和球度七个形态特征量化指标。经过分析粗集料不同粒径尺寸及不同磨耗状态下的各个指标可知,随着磨耗强度增加,集料颗粒不断变圆变光滑,凸度逐渐变大,棱角参数、圆度和分形维数不断减小,球状指标值逐渐增大并接近1,这些变化趋势都与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及特殊图形的变化一致。且在4.75mm至16mm尺寸中,随着粒径尺寸增大,外形越平滑。与之前AIMS的分析结果相比较,结论一致。通过磨耗次数与各指标之间的方差分析可知,分形维数与磨耗次数的相关性最高。由于集料颗粒形状、粗度及表面纹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合料压实后颗粒的位置及颗粒间相互嵌挤锁结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会直接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性能产生影响,故应将颗粒形态量化指标与具体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联系起来,从而指导实际工程。本文将上述研究的0次,600次和1200次三种不同磨耗次数的粗集料,按照AC-16、SAC-16和SMA-16三种不同级配类型,采用马歇尔级配设计理论,比较各种不同混合料的马歇尔体积参数和力学指标,并选择高温车辙试验、贯入剪切试验和新型圆形压头贯入试验进行高温抗剪性能研究,比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级配之间和不同磨耗状态时的混合料抗剪能力。从试验结果可知,各试验之间相关性较好,粗集料表面纹理越粗糙,棱角性越强,其高温抗剪能力越强,这种影响对于不同级配都有类似变化。只是对于AC这种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当粗集料外形改变到一定状态时,由集料的改变对其混合料引起的改变就不再明显,而对于SAC和SMA这种粗集料含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间断级配,当改变集料状况时,对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要比密级配的影响更强烈。最后,针对本文所选级配,分别建立粗集料各个粒径的分形维数与各个高温指标的相关性,最终提出实际工程中应该着重控制的集料颗粒形状参数。
马东[9](2011)在《基于ADuC845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仪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仪实验是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在荷载情况下的马歇尔稳定度以及流值,马歇尔稳定度是路面施工及路面质量检测中评价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重要指标。该数据是工程人员评价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非常重要。该试验广泛应用于国内道路建设。本文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设计了以ADuC845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其功能模块包括:载荷测量电路、位移测量电路、温度测量电路、实时时钟电路、液晶显示电路、键盘电路、电源电路等;在系统软件设计部分,编程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及液晶显示等;实现了系统启动、加载,卸载、数据测量、限位保护等。上位机是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的,实现了对下位机的启动、停止、自检、数据上传等操作,能够实现实验数据的实时显示、存储、历史数据查询、实验结果打印等功能。将模糊PID控制引入马歇尔稳定仪控制系统,使用MATLAB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比较常规PID与模糊PID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模糊PID适应性强,鲁棒性好,有效改善了系统的温度控制效果。通过试验表明,该实验控制系统达到了目前常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仪的测试水平,在使用时运行可靠,精度高,操作简单,达到了试验规程的要求,通过实际现场实验能够精确显示数据,上位机人机界面友好,实现了测量控制检测一体化。
郑荟民[10](2010)在《基于光栅微位移检测电路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光栅尺是现代精密测量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位移传感器,尤其是在直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光栅尺是基于莫尔条纹原理,其测量精度正比于栅格密度,受光栅刻划工艺与光电转换器件体积等影响,光栅尺的分辨率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采用细分技术是提高光栅尺测量精度的最佳途径。本文在收集和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光栅位移检测设备和FPGA发展现状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专业资料的基础上,对基于FPGA光栅位移检测细分系统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设计实现基于FPGA的新型辨向,细分检测电路,在此基础上实现光栅信号的八倍频检测细分;设计实现光栅信号检测的专用集成芯片。
二、马歇尔稳定度仪中容栅式位移传感器数字接口的设计与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歇尔稳定度仪中容栅式位移传感器数字接口的设计与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技术原理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星间激光通信/测距关键技术理论研究 |
2.1 星间激光通信链路建立技术研究 |
2.1.1 单场摆扫捕获性能研究 |
2.1.2 多场摆扫捕获性能研究 |
2.2 星间激光通信链路随动保持技术研究 |
2.2.1 单向随动探测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研究 |
2.2.2 双向闭环随动探测对随动特性影响研究 |
2.2.3 双向闭环随动稳定性分析 |
2.3 星上扰振源对激光通信/测距影响分析 |
2.3.1 解析建模主要考虑因素 |
2.3.2 平衡反作用轮解析 |
2.3.3 考虑静不平衡的反作用轮解析 |
2.3.4 考虑动不平衡的反作用轮解析 |
2.3.5 考虑谐波扰动的反作用轮解析 |
2.4 时钟频率误差影响分析 |
2.4.1 时钟频率误差源 |
2.4.2 高精度测距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星间激光通信/测距地面验证关键技术研究 |
3.1 卫星扰动模拟关键技术分析 |
3.1.1 高精度光束瞄准控制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及效果 |
3.1.2 微定位驱动、检测及系统控制方法问题解决措施及效果 |
3.1.3 平台角振动模拟问题解决措施及效果 |
3.2 卫星随动仿真模拟关键技术分析 |
3.3 卫星光信号收/发模拟关键技术分析 |
3.3.1 收/发光束同轴调整技术问题解决措施及效果 |
3.3.2 高精度激光束散角测试装置问题解决及效果 |
3.3.3 光学轴与机械轴夹角的精确测量方法问题解决措施及效果 |
3.3.4 收/发天线与收/发光路同轴调整问题的解决及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验证系统实现及测试结果 |
4.1 卫星扰动模拟器实现与测试 |
4.1.1 卫星扰动模拟器方案设计 |
4.1.2 卫星扰动模拟器测试结果 |
4.2 卫星随动仿真模拟器实现及测试结果 |
4.2.1 卫星随动仿真模拟器方案设计 |
4.2.2 卫星随动仿真模拟器验证结果 |
4.3 卫星光信号收/发模拟器实现及测试结果 |
4.3.1 卫星光信号收/发模拟器方案设计 |
4.3.2 卫星光信号收/发模拟器测试结果 |
4.4 时间测量模拟器实现及测试结果 |
4.4.1 时间测量模拟器方案设计 |
4.4.2 时间测量模拟器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2)SAMD20/21+ATWINC1500的智能容栅位移传感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原理 |
2 程序设计 |
(1)硬件程序 |
(2)专业处理软件结构 |
3 实现 |
3.1 SAMD20/21 |
3.2 ATWINC1500 |
3.3 程序流程 |
3.4 专业数据分析软件 |
结语 |
(3)高速旋转轴的动态扭矩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扭矩测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量转换法 |
1.2.2 平衡力法 |
1.2.3 传递法 |
1.3 容栅传感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2.基于相位差测量的高速旋转轴扭矩测试方案 |
2.1 容栅传感器的类型 |
2.2 容栅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2.3 基于相位差测量的扭矩测试方案 |
2.3.1 扭矩的材料力学原理 |
2.3.2 扭矩测试方案设计 |
2.3.3 扭矩测试原理 |
3.新型圆容栅式传感器的设计 |
3.1 圆容栅结构设计和基本原理 |
3.2 圆容栅传感器特性分析 |
3.3 圆容栅传感器误差分析 |
3.4 关键参数的确定 |
3.4.1 栅极个数 K |
3.4.2 内外圆半径 |
3.4.3 极板间介质和板间间距 |
3.5 圆容栅传感器的优势 |
3.6 圆容栅传感器的 Ansoft 仿真 |
4.测试系统设计和微小相位差的检测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测试电路的设计 |
4.3 信号调理电路 |
4.3.1 电容检测电路 |
4.3.2 放大滤波电路 |
4.4 信号微小相位差检测电路 |
4.4.1 产生微小相位差的原因 |
4.4.2 微小相位差检测电路设计 |
4.4.3 整形电路 |
4.4.4 相位差测量电路 |
4.5 微小相位差检测的其他关键措施 |
4.6 上位机及软件 |
5.系统测试和分析 |
5.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5.1.1 传感器的制作 |
5.1.2 传感器的装配 |
5.1.3 扭矩测试仪的制作 |
5.2 圆容栅扭矩测试系统的实验研究 |
5.2.1 测试系统调试 |
5.2.2 实地扭矩测试 |
5.2.3 数据处理 |
5.3 误差分析 |
6.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应用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4)烟叶图像拍摄与物距显示试验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图像采集装置的功能设计 |
2 图像采集装置的详细设计 |
2.1 总体结构设计 |
2.2 照明光源的选择 |
2.3 其他材料选择 |
3 物距测量显示装置的设计 |
3.1 容栅测量原理 |
3.1.1 容栅传感器定义。 |
3.1.2 容栅传感器的基本类型及工作原理。 |
3.1.3 容栅传感器的芯片内部结构。 |
3.2 物距测量显示装置的结构设计 |
4 结论 |
(5)应变测微仪开发及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目前常用精密比较测量仪介绍 |
1.2.1 电感比较仪 |
1.2.2 千分表 |
1.2.3 扭簧表 |
1.2.4 气动量仪 |
1.2.5 容栅表 |
1.2.6 电容测微仪 |
1.3 本文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的意义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应变测微仪工作原理 |
2.1 称重传感器 |
2.1.1 称重传感器的发展 |
2.1.2 称重传感器的类别 |
2.1.3 称重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
2.2.1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 |
2.2.2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3 电阻式称重传感器的基本特点 |
2.2.4 电阻应变式式称重传感器的应用 |
2.3 应变式测微仪的原理 |
2.3.1 应变测微仪工作原理 |
2.3.2 应变测微仪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3 应变测微仪传感器设计 |
3.1 弹性体设计 |
3.1.1 弹性体的基本特性 |
3.1.2 弹性体材料选择 |
3.1.3 弹性体常用材料 |
3.1.4 弹性体的结构设计原则 |
3.1.5 传感器整体结构设计 |
3.2 电阻应变片 |
3.2.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3.2.2 电阻应变片的性能参数 |
3.2.3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和选择 |
3.3 测量电桥及应变片布置 |
3.3.1 电桥的工作原理 |
3.3.2 贴片位置和组桥方式 |
3.3.3 应变片的粘贴 |
3.4 本章小结 |
4 应变测微仪控制系统设计 |
4.1 调理电路 |
4.1.1 调零电路 |
4.1.2 零点设置 |
4.1.3 放大电路 |
4.1.4 滤波电路 |
4.2 数据显示电路 |
4.2.1 A/D 转换 |
4.2.2 数码显示及接口电路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静态标定内容 |
5.1.1 重复性 |
5.1.2 灵敏度 |
5.1.3 迟滞 |
5.1.4 线性度 |
5.1.5 量程与分辨率 |
5.2 标定实验平台设计 |
5.2.1 标定实验台结构设计 |
5.2.2 标定实验数字显示 |
5.3 实验及数据处理 |
5.3.1 应变测微仪开发可行性实验 |
5.3.2 研究称重传感器的线性度、迟滞和重复性 |
5.3.3 应变测微仪标定实验 |
5.4 控制原理及控制方法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寒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夹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寒区路面温度及加铺状况调查评价 |
2.1 吉林省气候状况分析 |
2.1.1 吉林省气候特征 |
2.1.2 吉林省气温状况 |
2.1.3 低温影响下路表温度 |
2.2 吉林省旧水泥路面加铺措施调查 |
2.2.1 吉林省公路概况 |
2.2.2 吉林省大、中修及养护路面状况调查 |
2.2.3 典型水泥加铺沥青路面状况 |
2.2.4 吉林省典型路段检测与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间工作状态及材料性能指标研究 |
3.1 加铺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研究 |
3.1.1 降温幅度与层间接触条件对加铺层温度应力影响 |
3.1.2 加铺层温度荷载耦合应力 |
3.1.3 层间剪应力 |
3.1.4 层间压应力 |
3.2 层间工作状态分级 |
3.2.1 层间工作状态单项分级 |
3.2.2 寒区水泥加铺沥青路面工况分类 |
3.2.3 寒区各类旧水泥加铺沥青路面层间工作状态等级 |
3.3 层间材料性能指标 |
3.3.1 APP 改性沥青油毡材料 |
3.3.2 SBS 改性沥青油毡材料 |
3.3.3 下封层材料 |
3.3.4 撒布式应力吸收层材料 |
3.3.5 高性能摊铺式应力吸收层材料 |
3.3.6 玻纤格栅 |
3.3.7 各层间材料抗反射裂缝能力比较 |
3.4 层间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3.4.1 改性沥青油毡+撒布式热改性下封层+应力吸收层+玻纤格栅 |
3.4.2 撒布式热改性下封层+应力吸收层+玻纤格栅 |
3.4.3 摊铺式应力吸收层+玻纤格栅 |
3.4.4 改性沥青油毡+撒布式热改性下封层 |
3.4.5 摊铺式应力吸收层 |
3.4.6 试验结果分析 |
3.5 各层间材料组合抗反射裂缝性能 |
3.5.1 荷载型反射裂缝试验 |
3.5.2 温度型反射裂缝试验 |
3.6 各层间材料组合抗剪性能 |
3.6.1 试验步骤 |
3.6.2 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
3.7 各层间材料组合粘结性能试验 |
3.7.1 试验步骤 |
3.7.2 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
3.8 加铺层层间寿命预估 |
3.8.1 层间剪切强度寿命预估 |
3.8.2 拉应力疲劳寿命的预估 |
3.8.3 应力吸收层寿命设计标准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
4.1 夹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
4.1.1 APP、SBS 改性沥青油毡 |
4.1.2 高粘结撒布式应力吸收层(下封层) |
4.1.3 高性能摊铺式应力吸收层 |
4.1.4 玻纤格栅 |
4.1.5 土工布 |
4.2 加铺面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
4.2.1 原材料控制 |
4.2.2 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拌合及运输 |
4.2.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碾压及接缝处理 |
4.2.4 养生及接缝处理 |
4.2.5 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评价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车辙破坏类型 |
1.2.2 车辙的诱因 |
1.2.3 抗车辙性能评价方法 |
1.3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及评价 |
1.3.1 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 |
1.3.2 基于力学的设计方法 |
1.3.3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
1.3.4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
1.3.5 小结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现有试验路段调研及文献学习 |
1.4.2 抗车辙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
1.4.3 DWPA 车辙试验系统开发研究 |
1.4.4 现有常用抗车辙措施的评价与优化 |
1.4.5 长陡坡路面典型结构设计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分级掺配的抗车辙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法 |
2.1 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的发展 |
2.1.1 集料级配设计方法发展历程 |
2.1.2 沥青路面结构及混合料设计方法发展历程 |
2.2 抗车辙混合料的分级掺配法及其优化 |
2.2.1 分级掺配法 |
2.2.2 基于填充理论的分级掺配法再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DWPA 车辙试验系统的混合料车辙性能评价 |
3.1 国内外常用的车辙试验方法 |
3.1.1 国外车辙仪简介 |
3.1.2 我国的车辙试验仪 |
3.1.3 国内外车辙试验方法小结 |
3.2 DWPA 车辙试验系统设计 |
3.2.1 主驱动轮式路面材料加速加载系统 |
3.2.2 DWPA 车辙试验系统组成 |
3.2.3 试验参数设置及试件成型 |
3.2.4 DWPA 车辙系统的标定 |
3.3 利用 DWPA 车辙试验评价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
3.3.1 试验材料准备 |
3.3.2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3 车辙评价标准的选择 |
3.3.4 车辙评价指标关联性分析 |
3.4 常用抗车辙措施及评价 |
3.4.1 抗车辙措施简介 |
3.4.2 抗车辙混合料的 DWPA 车辙试验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集料接触特性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分析 |
4.1 沥青混合料集料接触特性分析方法 |
4.1.1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集料接触特性分析 |
4.1.2 粗细集料分界点讨论 |
4.1.3 接触阀值取值分析 |
4.1.4 混合料接触点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基于集料接触特性的车辙深度预估模型 |
4.2.1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4.2.2 车辙深度预估模型 |
4.3 基于集料接触与散体力学的沥青混合料剪切模量预估 |
4.3.1 散粒体材料力学分析 |
4.3.2 单轴贯入试验设计 |
4.3.3 单轴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
4.3.4 沥青混合料剪切模量预估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材料抗剪性能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5.1 长陡坡路段车辙影响因素探讨 |
5.1.1 长陡坡路段车辙损害资料调研 |
5.1.2 行车速度因素分析 |
5.1.3 环境温度因素分析 |
5.2 沥青路面全厚度车辙预估模型 |
5.2.1 模型参数选择 |
5.2.2 模型类型选择 |
5.2.3 车辙预估模型的建立 |
5.2.4 车辙预估模型的标定 |
5.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
5.3.1 模型参数取值 |
5.3.2 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
5.3.3 有限元分析及车辙深度预估结果 |
5.3.4 长陡坡路段路面结构组合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速公路长陡坡路段沥青路面试验段跟踪观测 |
6.1 依托工程简介 |
6.2 试验段车辙跟踪观测结果 |
6.3 检测结果分析 |
6.3.1 双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验段 |
6.3.2 三层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段 |
6.3.3 三层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验段 |
6.3.4 试验段检测结果总结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主要结论 |
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轮胎/路面噪音频谱分析方法 |
附录2 DWPA 车辙试验操作规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粗集料细观结构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集料外形特征及其应用 |
2.1 获取集料外形特征方法介绍 |
2.2 集料成像系统(AIMS)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 |
2.2.1 集料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2 集料成像系统的参数设计 |
2.3 集料成像系统数据分析 |
2.3.1 细集料 |
2.3.2 粗集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粗集料物理外形特征细观分析 |
3.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
3.2 粗集料图像处理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Image-Pro Plus 软件介绍及操作 |
3.2.3 粗集料形状特征的量化指标 |
3.3 粗集料外形特征改变实验 |
3.4 量化特征指标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粗集料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4.2 马歇尔指标研究 |
4.2.1 AC 级配 |
4.2.2 SAC 级配 |
4.2.3 SMA 级配 |
4.3 高温车辙研究 |
4.4 贯入剪切实验研究 |
4.5 新型贯入试验研究 |
4.6 集料外形特征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1.研究主要结论 |
2.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ADuC845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仪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 |
2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概述 |
2.1 马歇尔稳定度 |
2.1.1 马歇尔稳定度概念 |
2.1.2 沥青混合料的变形原理 |
2.2 实验目的及实验标准 |
2.3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要求 |
2.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试件制备 |
2.5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2.6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系统组成 |
2.6.1 荷载系统 |
2.6.2 位移测量系统 |
2.6.3 温度测量系统 |
2.7 仪器检测内容及方法 |
2.8 本章小结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的整体架构 |
3.2 主控模块 |
3.2.1 ADuC845 单片机简介 |
3.2.2 ADC 电路 |
3.2.3 ADuC845 中的存储器 |
3.2.4 ADuC845 的应用 |
3.3 功能模块 |
3.3.1 载荷测量电路 |
3.3.2 位移测量电路 |
3.3.3 温度测量电路 |
3.3.4 实时时钟电路 |
3.3.5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
3.3.6 继电器及电机驱动电路 |
3.3.7 通信电路 |
3.3.8 外部存储器接口电路 |
3.3.9 键盘电路 |
3.3.10 电源电路 |
3.3.11 主控制板电路PCB 及实物图 |
3.4 本章小结 |
4 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4.2 LCD 模块 |
4.2.1 液晶显示模块指令系统 |
4.2.2 LCD 的初始化 |
4.2.3 系统显示子程序 |
4.3 曲线绘制算法 |
4.3.1 曲线绘制算法的研究 |
4.3.2 曲线显示绘制界面 |
4.4 通信模块 |
4.4.1 UART 通信模块 |
4.4.2 RS232 串口通信 |
4.5 实时时钟模块 |
4.5.1 smaRTClock 的内部寄存器 |
4.5.2 读取和设置smaRTClock 定时器值 |
4.5.3 实时时钟程序设计 |
4.5.4 DS1302 读写时序说明 |
4.6 系统按键 |
4.7 外部存储器 AT45DB021B |
4.7.1 SPI 协议 |
4.7.2 SPI0 主方式 |
4.7.3 SPI 时钟频率 |
4.7.4 SPI0 的初始化 |
4.7.5 对 AT45DB021B 的操作 |
4.8 模糊PID 温度调节 |
4.9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9.1 上位机操作流程图 |
4.9.2 串口通信任务实现 |
4.9.3 上位机设计界面 |
4.9.4 试验数据标准曲线图 |
4.9.5 实验实时数据 |
4.10 本章小结 |
5 模糊PID 温控系统设计与仿真 |
5.1 过程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5.2 经典PID 控制 |
5.3 模糊控制 |
5.4 模糊PID 控制 |
5.5 PID 控制仿真 |
5.5.1 常规PID 控制仿真 |
5.5.2 模糊PID 控制仿真 |
5.5.3 模糊PID 控制方针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基于光栅微位移检测电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光栅检测概述 |
1.2 光栅检测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栅位移传感器 |
2.1 光栅简介 |
2.2 光栅式传感器的特点 |
2.3 光栅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4 光栅计量种类 |
2.5 莫尔条纹 |
2.5.1 莫尔条纹长度测量原理 |
2.5.2 莫尔条纹的重要性 |
2.5.3 莫尔条纹细分技术 |
2.5.4 莫尔条纹细分方法分类 |
2.6 莫尔条纹计数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功能特点 |
3.2 硬件总体设计 |
3.3 电路原理图设计 |
3.3.1 FPGA芯片选择 |
3.3.2 FPGA最小系统电路 |
3.3.3 光栅信号输入电路 |
3.3.4 按键电路 |
3.3.5 显示及指示电路 |
3.3.6 电源电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OPC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VHDL语言概述 |
4.1.2 FPGA设计流程 |
4.1.3 SOPC方案设计 |
4.2 SOPC模块电路设计 |
4.2.1 光栅信号辨向与细分电路 |
4.2.2 计数器电路 |
4.2.3 计数器符号确定电路 |
4.2.4 数据运算电路 |
4.2.5 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 |
4.2.6 光信号参数转换电路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与误差分析 |
5.1 系统功能调试 |
5.2 误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光栅微位移检测电路原理图 |
附录2 光栅微位移检测电路实体 |
附录3 主要程序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四、马歇尔稳定度仪中容栅式位移传感器数字接口的设计与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星间激光通信/测距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D]. 李少辉.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2]SAMD20/21+ATWINC1500的智能容栅位移传感器设计[J]. 于兴晗.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6(08)
- [3]高速旋转轴的动态扭矩测试研究[D]. 郑谭. 中北大学, 2015(07)
- [4]烟叶图像拍摄与物距显示试验装置研究[J]. 袁奎,陈永安,张富贵,丁煜生,王毅,张磊,顾金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0)
- [5]应变测微仪开发及测量系统设计[D]. 徐正昭. 重庆大学, 2014(01)
- [6]寒区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夹层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D]. 赵英俊. 长安大学, 2013(06)
- [7]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评价及结构优化[D]. 蔡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8]粗集料细观结构特征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彦喆. 长安大学, 2012(07)
- [9]基于ADuC845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仪控制系统设计[D]. 马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10]基于光栅微位移检测电路系统的研究[D]. 郑荟民. 黑龙江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