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大做强小城镇——对宜城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宋帅振[1](2021)在《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具有关键性作用。实现乡村振兴,扶持和壮大传统农区的经济至关重要,这也是产业兴旺的需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依托特色种植产业推动农业转型是部分农区产业重构的主要途径。特色种植为村庄经济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村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时期的村庄规划不仅需要适应村庄产业重构的新形势,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也对村庄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为例,基于该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从产业化角度出发,提炼特色种植型村庄产业发展的动力趋势,总结村庄的发展问题,明晰村域空间管控和布局优化是协调村庄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探讨村域尺度下特色种植型村庄的良性发展路径,以期推进土地高效利用、推动村庄合理有序发展。首先,总体把握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现状、趋势及目标。分析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动因,明晰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是该地区农业转型的核心因素,同时,村庄发展呈现出生产空间分散混乱、生活空间低效无序以及生态空间不成体系的现状特征。总结农业转型背景下村庄的产业发展趋势,提炼出生产空间集中连片、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板块联动的空间发展趋势。针对村庄空间发展现状与空间发展趋势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概括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要素不全、关系混乱以及布局不协调的的空间发展问题并构建空间发展目标。其次,基于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发展问题展开村域空间管控研究。从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管控目标与管控原则出发,明晰空间管控的技术要点,并提出“管控分区+控制细则”的空间管控方法。针对差异化的管控目标,通过建构“空间类型分区-土地利用片-地类图斑”三位一体的分级管控引导体系,提炼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主要控制要素,形成以“村域空间管控分区、村域空间管控导则和村域空间布局优化”为主要内容的成果体系。再次,以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管控研究为基础展开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从村域空间布局优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入手,探讨村域空间的布局优化路径,分析了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的布局优化原则、布局形式和布局优化逻辑。明晰了田园生活片、公共服务片、特色种植片和生态游憩片是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的重点片区,从空间管控分区的功能性特点和差异化需求出发,基于不同的空间发展目标,针对性地分析了各片区空间布局优化的内容。最后,论文以典型研究对象敬母寺村为例,进行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实践。在明晰敬母寺村发展重点的基础上,得出村域发展理念与发展策略。基于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分区,形成“管理版+村民版”的空间管控导则,并对重点片区进行布局优化,最终形成敬母寺村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付玉林[2](2021)在《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生态融合是毕节试验区城乡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毕节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生态融合过程中出现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偏低、绿水青山雨零星散、生态产业循环能力较低、生态特色小镇同质化严重等现象,严重影响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贯穿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可是,在美丽宜居战略实施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所以,在美丽宜居背景下,深入分析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问题,这对毕节试验区的美丽宜居建设、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关于城乡发展的相关论述,以及习近平关于城乡融合的系统论述。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现状考察。主要阐述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内容及特点,借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指标分析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现状的相关数据,导出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成效与不足。三、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契机。主要论述美丽宜居的提出背景、涵义、内容、特点及其对城乡融合的意义,深入探讨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四、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主要从加强毕节试验区生态小镇建设可持续性、合力打造毕节试验区“两山”的顶层设计、提升毕节试验区城乡融合生态产业循环能力等方面试图解决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问题,以此寻求美丽宜居毕节建设的实现路径。结语主要阐述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美丽宜居毕节建设的展望。
邓紫微[3](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认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张晓东,姚宗建[4](2020)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小城镇特色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集中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当前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面临着特色挖掘不突出、特色彰显能力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弱、创新精神不足以及缺乏活力等问题。小城镇特色建设必须坚持以适合人民生活为宗旨,以大中城市周边合理布局为基础并注重乡土重建,充分发挥原住民在小城镇特色挖掘上的主体作用,注重通过创新精神去激活发展动力,在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前提下发挥政府搭建平台、城镇居民共同参与、开发资本"走进来"的三方协同作用来加强小城镇特色建设。
刘苗[5](2020)在《农业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与规划设计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曹晶晶[6](2020)在《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猛推进下已进入重要阶段,但目前的小城镇不免存在发展模式和方向雷同化的问题,致其难以形成比较优势,从而降低了小城镇的发展效率,而特色小镇则是破解这一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全民旅游的兴起和生活理念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这就需要对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客观评价特色小镇的发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政策目标。笔者以实践范围最为广泛的旅游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以成都市洛带镇为例,构建了用以评价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洛带镇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其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对特色小镇与旅游特色小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辨析,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城融合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和研究基础,并对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进行说明。其次,本文在主要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下学者的理论成果,从旅游产业发展、小镇功能融合、景区形态水平和体制活力四大维度出发构建了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对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介绍了洛带的基本情况和历史沿革,并对其发展条件从区位、旅游资源条件和政策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完成对洛带古镇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运用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梳理现阶段制约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提升旅游产业品质,突出洛带特色、聚合小镇功能提升承载力、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府角色和加强人才集聚,推动双创平台建设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期望可以对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建设培育和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补充意义。
潘兵[7](2020)在《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小城镇伴随国民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在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下,我国小城镇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将大力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重组配置,区域化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特色发展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现阶段中国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已经出现分化特征,但这种分化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初级“区域分异”向高级“区域分工”的阶段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分类管理”引导小城镇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小城镇转型实践中的现实需求,也是城镇化理论发展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浙江省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先行地,在小城镇特色培育方面一直给予极大的政策扶持,其小城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在政策与经济的双轮驱动下,各发展要素不断聚集在浙江省小城镇空间区域,为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提供了机遇。本研究基于此背景下选择了浙江省小城镇作为研究案例,立足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探索专业化分工发展的新路径方案,为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国际案例经验的基础上,采用min-max标准化、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算小城镇职能评价的各项指数;运用优化后的哈里斯-纳尔逊统计分析法划分了浙江省小城镇的主导职能类型,确定小城镇的职能发展方向。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浙江省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方案,对省域小城镇的政策供给予以分类指引。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小城镇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国外高度专业化小城镇的案例梳理,明确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总结国外小城镇专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路径方法;接着在城乡融合的发展目标下,分析城乡融合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剖析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的现状,分析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对小城镇专业化分工的促进作用,指出在未来路径设计中需重视其对小城镇发展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地展开实证分析,对小城镇建设的先行地区浙江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角度提出小城镇专业化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类管理引导区域平衡发展是诸多发达国家小城镇培育政策制定的核心思想;扩大小城镇政府职权、营造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氛围、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在小城镇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城乡发展的本质是以人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再组合过程,城乡融合发展和小城镇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城乡发展要素在小城镇这个特定空间集聚、融合的过程。目前,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我国的生产要素城乡双向流动格局尚未建立,制度要素城乡供给差异明显。而城乡融合战略的提出有效打破了生产要素和制度要素的现状困境,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全面促进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发展,基础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化分工协作。要充分认识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制度要素均等供给给小城镇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政策制定要以建立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格局、优化制度要素城乡合理配置为原则,引导小城镇的专业化分工发展。(3)基于数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浙江省实证研究表明,目前省域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空间极化、人口区域集化以及职能类型分化;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经济、人口、职能的空间格局分析,发现是否毗邻都市区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制定由分异到分类、再到分工的专业化发展路径方案。不同城镇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与分工方向,其发展路径和政策供给导向理应有所差异,要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与职能比较优势,分区域(都市区和非都市区)、分类型(综合服务型、旅游服务型、工业生产型、农业发展型和一般型)针对性提出战略指引与政策供给,从而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
马程[8](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邹洋[9](2019)在《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上。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城乡融合发展。本文选取重庆市C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法,详细介绍了C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现状,并对照城乡融合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评价。C区通过搭建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以城带乡、工农互促,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式,在城乡融合发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如城乡居民双向流动存在困难、工商资本下乡存在困难、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困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农村资源增值存在困难、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等。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C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促进城乡居民双向流动为关键,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优化农村创业就业环境为落脚点,畅通农民进城和人才资本下乡渠道,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益,为城乡资源要素公平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提出以人为本推动城乡居民双向互动、构建良性的“资本下乡”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吸引人才下乡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对策建议。
黄虞庆[10](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但城市化水平却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成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东部发达省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着城市化要求的转变而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一是城镇化模式由集中型向分散型转变,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二是消除城乡二元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此背景下,城市化发展也开始衍生出新的模式--小城市培育。一直以来,浙江省对小城镇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自2010年起,该省开始实行规模化中心镇的小城市培育试点,期间明确提出中心镇培育小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目标,经过两轮发展周期的培育,试点乡镇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应该说,浙江省的小城市培育举措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探索,开启了中心镇就地城市化的全新模式,对中心镇城市化发展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战略决策也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尝试,其实践价值很高,具有很好的模板效应。当前,国内外关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实践经验,但在小城市培育方面的具体案例还比较少。因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概念属于比较新颖的概念,本文以临浦镇为研究对象,根据临浦镇在培育小城市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深层剖析了问题的原因后认为临浦镇在发展方向上存在小城市定位模糊,经济规模小,产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城市框架格局不大,建设要素保障不足,区域规划落地实施难,土地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城市软实力方面存在城市管理体制落后,文化发展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在政策体制方面存在当前制度已不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针对临浦镇现存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文章提出了推进小城市培育的相应对策。在发展定位方面,从浙江、杭州、临浦发展自身出发,对临浦镇小城市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经济实力提升方面通过自身产业转型和提升产业集聚来做大小城市的经济蛋糕;在城市建设方面,通过加强两规引领力度,加强建设用地指标、资金等硬要素的保障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均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小城市的生态保护和发扬小城市的历史人文来提升城市的人居环境;在体制机制改革上,突出临浦特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动力,全方位推进投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管理制度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并进一步探索浦阳江流域协同发展,形成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激发临浦内生发展新动力。
二、做大做强小城镇——对宜城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大做强小城镇——对宜城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农区的“三农”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
1.1.2 农业转型背景下村庄空间资源的配置和统筹面临新困境 |
1.1.3 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对村域尺度的村庄规划提出新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范围 |
1.5.1 渭北旱塬区 |
1.5.2 特色种植型村庄 |
1.5.3 案例选取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村域 |
1.6.2 空间管控 |
1.7 研究框架 |
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现状、趋势及目标 |
2.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现状 |
2.1.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动因 |
2.1.2 生产空间发展现状:分散混乱专业化程度低 |
2.1.3 生活空间发展现状:低效无序缺乏有效管控 |
2.1.4 生态空间发展现状:不成体系环境保护失守 |
2.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趋势 |
2.2.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产业发展趋势 |
2.2.2 生产空间发展趋势:集中连片 |
2.2.3 生活空间发展趋势:宜居适度 |
2.2.4 生态空间发展趋势:板块联动 |
2.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空间发展目标 |
2.3.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问题总结 |
2.3.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的空间发展目标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研究 |
3.1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路径建构 |
3.1.1 空间管控目标与原则 |
3.1.2 空间管控技术要点 |
3.1.3 空间管控方法 |
3.2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分区研究 |
3.2.1 一级分区管控:传导落实上位规划管控内容 |
3.2.2 二级分片管控:特色提取下分片区引导发展 |
3.2.3 三级地类管控:反馈管控指标引导布局优化 |
3.2.4 空间管控分区分级架构 |
3.3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控制细则研究 |
3.3.1 控制要素 |
3.3.2 控制方法 |
3.3.3 分片控制细则 |
3.4 本章小结 |
4 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4.1 基于管控分区的村域布局优化路径 |
4.1.1 村域空间要素的布局优化原则 |
4.1.2 村域空间要素的布局形式 |
4.1.3 不同类型管控分区的布局优化逻辑 |
4.2 田园生活片布局优化 |
4.2.1 自然村腾退集中 |
4.2.2 居民点布局优化 |
4.2.3 景观的优化提升 |
4.3 公共服务片布局优化 |
4.3.1 公共活动空间组织 |
4.3.2 特色种植景观布局 |
4.4 特色种植片布局优化 |
4.4.1 生产片布局优化 |
4.4.2 观赏片布局优化 |
4.4.3 体验片布局优化 |
4.5 生态游憩片布局优化 |
4.5.1 块状林地建设 |
4.5.2 带状林地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5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实践 |
5.1 敬母寺村村域发展理念与策略 |
5.1.1 村域空间发展重点 |
5.1.2 村域空间发展理念 |
5.1.3 村域空间发展策略 |
5.2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管控 |
5.2.1 村域空间管控分区 |
5.2.2 村域空间管控导则 |
5.3 敬母寺村村域空间布局优化 |
5.3.1 敬母寺村田园生活片布局优化 |
5.3.2 敬母寺村公共服务片布局优化 |
5.3.3 敬母寺村特色种植片布局优化 |
5.3.4 敬母寺村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论文研究不足 |
6.2.2 论文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
附录 |
(2)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 |
一、关于城乡由“同一”走向分裂的相关论述 |
二、关于城乡由分裂走向融合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城乡关系的相关论述 |
一、毛泽东对城乡统筹兼顾的相关论述 |
二、邓小平对城乡互动发展的相关论述 |
三、江泽民对缩小城乡差距的相关论述 |
四、胡锦涛对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论述 |
一、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论述 |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
三、关于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二章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基本现状 |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特点及意义 |
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 |
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特点 |
三、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意义 |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数据分析 |
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指标设计 |
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面板数据整理 |
三、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面板数据分析 |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成效 |
一、城乡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显着 |
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四、生态特色小城镇数量逐渐增多 |
第四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存在的不足 |
一、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偏低 |
二、绿水青山雨零星散 |
三、生态产业循环能力较低 |
四、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同质化严重 |
第三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契机 |
第一节 美丽宜居的背景、内涵及功能 |
一、美丽宜居提出的背景 |
二、美丽宜居的涵义和内容 |
三、美丽宜居的特征 |
四、美丽宜居的城乡生态融合功能 |
第二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二、绿色经济发展滞后 |
三、绿色生活观念陈旧 |
第三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机遇 |
一、扶持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政策 |
二、明确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基本方位 |
三、提供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价值遵循 |
第四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毕节试验区生态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性 |
一、加强生态特色小镇绿色发展 |
二、提高生态特色小镇的供给质量 |
三、加强生态特色小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
第二节 合力打造毕节试验区“两山”的顶层设计 |
一、加强绿水青山的顶层设计 |
二、加强金山银山的统筹规划 |
三、合力促进“两山”良性互动 |
第三节 提升毕节试验区生态产业的循环能力 |
一、加大城乡生态治理人才的培养 |
二、提升生态农业的循环能力 |
三、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循环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武陵山片区 |
1.3.2 中心城市 |
1.3.3 城镇扩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
2.1.1 区域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经济社会条件 |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文化 |
3.1.4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
3.2.1 历史沿革 |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
3.3.4 结果分析 |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
4.1.1 地理环境因素 |
4.1.2 交通基础因素 |
4.1.3 经济发展因素 |
4.1.4 城市规划因素 |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
4.1.6 社会文化因素 |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
5.1.1 常住人口规模 |
5.1.2 城镇用地规模 |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
6.2.1 发展战略 |
6.2.2 发展定位 |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
6.3.4 多节点 |
6.3.5 城乡融合发展 |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
6.7 本章小结 |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
7.1.2 对接大西南 |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城镇化发展中的小城镇特色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道路争论与小城镇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困境:基于小城镇特色建设角度的思考 |
(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特色彰显能力 |
(二)小城镇城市等级低,特色资源支配力弱 |
(三)多数小城镇特色发展的瓶颈是基础设施配置短缺 |
(四)一些小城镇特色“退化”,缺乏乡土文化特色 |
(五)小城镇特色的活力创建缺乏持续的动力源泉 |
(六)很多小城镇的特色建设缺乏持续创新精神 |
三、小城镇特色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
(一)精巧布局,积极提升小城镇特色彰显能力 |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特色城镇化 |
(三)小城镇建设应关注“特色乡土重建”,并借助创新巩固特色 |
(四)推进小城镇近郊的特色农业和农耕文化建设,使小城镇成为农村人口聚集的“洼地” |
(五)发挥政府和小城镇居民的双重作用,利用开发资本推进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 |
(六)激活小城镇发展动力,鼓励特色创新发展 |
(6)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旅游特色小镇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旅游特色小镇 |
2.1.3 相关概念辨析 |
2.2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城融合理论 |
2.3 特色小镇的现实意义 |
第3章 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1 评价体系构建目标与意义 |
3.1.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选取与内容阐释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评价指标的阐释 |
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3.3.2 各指标的权重计算 |
3.4 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
3.4.1 指标的赋值量化 |
3.4.2 评价标准及评价结果 |
第4章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的评价分析 |
4.1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基本情况 |
4.1.1 洛带古镇的概况简介 |
4.1.2 洛带古镇的历史沿革 |
4.1.3 洛带古镇的发展条件 |
4.1.4 洛带古镇的运营模式 |
4.2 洛带古镇的调研分析 |
4.2.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4.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4.2.3 问卷分析 |
4.3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现状分析 |
4.3.1 洛带古镇的特色评价及分析 |
4.3.2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洛带古镇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 |
第5章 推动洛带发展旅游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
5.1 提升特色旅游产业品质,彰显洛带特色 |
5.1.1 建设精品旅游产品体系,挖掘客家文化内涵 |
5.1.2 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提高洛带影响力 |
5.1.3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增强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
5.2 聚合小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 |
5.2.1 加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
5.2.2 重视洛带文化遗存,复活客家文化 |
5.3 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政府角色 |
5.3.1 细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 |
5.3.2 推动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角色 |
5.4 完善公共服务,推动洛带人才集聚和双创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下小城镇发展的新机遇 |
1.1.2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小城镇发展的新需求 |
1.1.3 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亟待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文献与案例 |
2.1 相关理论 |
2.1.1 城乡融合发展 |
2.1.2 专业化分工 |
2.1.3 产业集聚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小城镇发展研究 |
2.2.2 国内小城镇发展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研究视角的选择 |
2.4 案例借鉴与经验总结 |
2.4.1 日本北荣町(Kitaei-cho)动漫小城镇 |
2.4.2 美国格林威治(Greenwich)基金小城镇 |
2.4.3 法国维特雷(Viterre)工业小城镇 |
2.4.4 经验启示 |
第三章 城乡融合发展及其对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3.1 城乡融合发展与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联系 |
3.2 城乡融合发展要素现状分析 |
3.2.1 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面临困境 |
3.2.2 制度要素城乡供给明显差异 |
3.3 城乡融合政策对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3.3.1 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全面促进小城镇的专业化特色发展 |
3.3.2 基础服务设施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科学引导小城镇的区域化分工协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浙江省小城镇的区域分异特征 |
4.1 浙江省小城镇的经济空间极化特征 |
4.2 浙江省小城镇的人口区域集化特征 |
4.2.1 人口分布特征分析 |
4.2.2 人口时空变迁特征分析 |
4.3 浙江省小城镇的职能类型分化特征 |
4.3.1 职能评价指标体系 |
4.3.2 职能分布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城镇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的策略与建议 |
5.1 政策导向 |
5.1.1 区域化分工发展 |
5.1.2 差别化政策供给 |
5.2 策略建议 |
5.2.1 分区域战略指引 |
5.2.2 分职能政策供给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价值 |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
1.3.1 小城镇 |
1.3.2 特色小城镇 |
1.3.3 空间形态 |
1.3.4 形态类型学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
2.4.1 街道层面 |
2.4.2 群组层面 |
2.4.3 建筑层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3.1 背景介绍 |
3.1.1 张謇 |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
3.2.1 唐闸基本情况 |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
3.5.2 产业兴镇(实业) |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
3.5.4 紧密联系农村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
4.1.1 地理区位 |
4.1.2 分布规律 |
4.1.3 集聚程度 |
4.1.4 镇域形态 |
4.1.5 镇区规模 |
4.1.6 形状指数 |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
5.2.1 基础数据 |
5.2.2 街道结构类型 |
5.2.3 群组肌理类型 |
5.2.4 建筑界面类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
7.2.1 尺度小 |
7.2.2 密度低 |
7.2.3 高度矮 |
7.2.4 功能混合 |
7.2.5 不稳定 |
7.2.6 生态宜居 |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
7.3.1 街道系统 |
7.3.2 建筑群组 |
7.3.3 城镇界面 |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
7.4.1 交通区位型 |
7.4.2 产业市场型 |
7.4.3 历史文旅型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1.3 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2 “二元经济”理论 |
2.2.3 共生理论 |
3 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3.1 搭建现代农业园区平台 |
3.1.1 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
3.1.2 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集约生产经营 |
3.1.3 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推动农业多元投入 |
3.2 推动以城带乡、工农互促 |
3.2.1 发挥中心城区极核作用,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
3.2.2 发挥小城镇联结作用,打造城乡融合“中继站” |
3.2.3 发挥工业园区平台作用,打造统筹城乡重要支撑 |
3.3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3.3.1 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
3.3.2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3.3.3 推动城乡生态环保建设 |
4 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城乡居民双向流动存在困难 |
4.1.2 工商资本下乡存在困难 |
4.1.3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 |
4.1.4 城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 |
4.1.5 农民持续增收存在困难 |
4.1.6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充分 |
4.1.7 农村资源增值存在困难 |
4.1.8 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 |
4.2 原因分析 |
4.2.1 传统体制性障碍导致发展不平衡 |
4.2.2 城镇承载能力不足 |
4.2.3 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使用困难 |
4.2.4 政府职能失效 |
4.2.5 财政投入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不匹配 |
5 国内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发达国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和经验启示 |
5.1.1 韩国实施“新村运动”的实践做法 |
5.1.2 德国开展“城乡等值化”的实践做法 |
5.1.3 美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做法 |
5.1.4 国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对C区的经验启示 |
5.2 国内先进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和经验启示 |
5.2.1 江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做法 |
5.2.2 浙江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做法 |
5.2.3 成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做法 |
5.2.4 国内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的经验启示 |
6 推动C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以人为本推动城乡居民双向互动 |
6.2 构建良性的“资本下乡”机制 |
6.3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4 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
6.5 吸引人才下乡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
6.6 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 |
6.7 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
6.8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访谈提纲 |
B调查问卷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
(二)新型城镇化 |
(三)城镇化的类型 |
(四)中心镇的概念 |
(五)小城市的概念 |
二、小城市发展理论 |
(一)新城镇运动理论 |
(二)农业城镇发展理论 |
(三)费孝通小城镇理论 |
(四)小城镇发展“维度”理论 |
(五)小城市发展动力理论 |
第二章 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现状 |
一、浙江省小城市培育状况 |
(一)基本情况 |
(二)巨大成果 |
二、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状况 |
(一)临浦镇概况 |
(二)小城市培育举措 |
(三)初步成效 |
(四)面临的机遇 |
第三章 临浦镇小城市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定位模糊 |
二、经济规模偏小 |
三、产业转型压力大 |
四、城市框架拉大缓慢 |
(一)规划引领力度不够 |
(二)城市要素保障不足 |
(三)土地利用效率偏低 |
五、城市软实力提升乏力 |
六、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
第四章 完善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的路径 |
一、厘清小城市定位 |
二、构建规模经济体量 |
(一)引导工业转型 |
(二)提升产业集聚 |
(三)做大经济蛋糕 |
三、拉大城市框架 |
(一)提高规划的引领力 |
(二)统筹城镇开发要素 |
(三)推进基础设施计划落地 |
四、关注城市品质塑造 |
(一)打造城市综合治理模式 |
(二)均衡发展社会事业 |
(三)引领生态集约发展 |
(四)突出小城市人文理念设计 |
五、融合多元动力机制 |
(一)改善投融资创新模式 |
(二)落实一元化户籍登记制度 |
(三)推进强镇扩权及机构调整 |
(四)探索浦阳江流域协同发展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做大做强小城镇——对宜城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渭北旱塬区特色种植型村庄村域空间管控与布局优化研究 ——以敬母寺村为例[D]. 宋帅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D]. 付玉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城镇化发展中的小城镇特色建设问题研究[J]. 张晓东,姚宗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5]农业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与规划设计实证研究[D]. 刘苗.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6]洛带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D]. 曹晶晶.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城乡融合背景下小城镇区域专业化分工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潘兵.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9]重庆市C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邹洋. 重庆大学, 2019(05)
- [1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临浦镇小城市培育研究[D]. 黄虞庆.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