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海口市林业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星[1](2021)在《海口市近六十年来湿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文中指出湿地独特的环境条件使湿地拥有丰富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也为多元化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被认为是世界上生产力水平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海口市的湿地面临数量锐减、质量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六期遥感影像(1959、1976、1985、1995、2005和2018年)和三期(1995、2005、2017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取了全市多个时期的湿地矢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质心迁移模型等方法较深入地分析了海口市湿地数量与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同时,选用曲线估计、Markov模型、CA-Markov模型3种方法预测了全市湿地至2031年的变化趋势。针对湿地变化,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角度剖析了海口市湿地变化的驱动机制。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湿地数量变化:1959-2018年全市湿地面积共减少19704.36hm2,损失率为21.86%。近海与海岸湿地、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别减少1970.75、3539.02、14194.59hm2。不同时段的年均湿地面积减少率排序为1976-1985年>2005-2018年>1985-1995年>2018-2031年>1959-1976年。从湿地稳定性角度看,1959-2018年间全市仅51.57%的湿地保持着原有类型;在湿地稳定性上,浅海水域表现出高水平的稳定性,沙石海滩、水库稳定性较高,淤泥质海滩、红树林、河流、水田中等稳定,其他三级湿地类型稳定性较低。(2)湿地空间变化:1959-2018年间仅近海与海岸湿地空间变化较小。内陆湿地变化可归纳为“一江两岸,小损大减”即南渡江两岸的内陆湿地小图斑消失,大斑块面积萎缩。人工湿地的变化可归纳为“一城多镇,内增外扩”指的是主城区和下属镇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占用大面积人工湿地进行建设而向外扩张。(3)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景观水平上,1959-2018年间湿地破碎度增加,斑块外形复杂程度中等,湿地集聚水平和连通性指数均呈降低变化趋势。(4)湿地质心迁移变化:1959-2018年全市湿地整体质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了914.35m,位置由1959年的(19°52′57.32″N、110°25′56.39″E),迁移至2018年的(19°53′20.92″N、110°25′50.78″E)。海口市湿地西北方向受到的干扰与影响比东南方向强烈。(5)2018-2031年湿地变化预测:(1)曲线估计模型在一、二级湿地类型水平上有较好的拟合度;三级湿地预测结果显示2018-2031年间人工湿地将进一步被城市化建设占用。(2)Markov模型预测结果表明2018-2031年间海口城市建设的扩张将会持续占用湿地,但相对于2005-2018年间的湿地减少速率,速度有所减缓。(3)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31年全市湿地总面积为68570.32hm2,比2018年减少2.63%。其中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减少速率大幅降低,但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减少速率有所上升,这表明因湿地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其他用地。(4)综合来看,三种预测模型中CA-Markov模型最合适于海口市湿地变化预测。(6)湿地变化驱动分析:在定性分析中——(1)气候影响:1959-2018年海口市气温上升0.65℃,早期经历较长时间气候暖干化,近期极端降水事件频发也不利于湿地恢复。(2)社会经济:城市化带来的人口集聚、建设用地扩张、污/废水排放、生产用水粗放等,压缩了湿地规划,加剧了海口市水资源短缺与时空分布不均。(3)政策因素:海口市湿地走的也是“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老路。2005年事前仍未下定决心保护与治理湿地,在2005年后湿地保护与恢复才取得一定进展,但自然湿地面积仍表现出减少态势。在定量分析中——(1)气候因子与部分湿地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水平不高;各类湿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因素均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是海口市湿地变化的主导因素。(2)主成分分析共筛选出3个主成分,整体方差贡献率为87.41%,第一主成分为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海口市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贡献率60.18%);第二主成分为气候因素,其贡献率为19.03%;第三主成分为农业生产活动,其贡献率为8.21%。(7)湿地保护建议:缓解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之间矛盾问题,需要做好长期湿地生态“保卫战”,包括:(1)坚持湿地保护恢复数量与质量并重,湿地保护与发展并举的科学管理理念;(2)完善湿地管理法律与条例,加强湿地科普宣传,支持湿地科学研究,确定湿地发展尺度问题;(3)通过“以引代禁,以补替占”,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的利用湿地,针对性制定并落实湿地生态补偿机制;(4)强化水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和“海绵城市”建设,保障湿地对水的需求。
唐亦武[2](2020)在《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景观格局的耦合研究》文中提出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是否协调发展对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为探讨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指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本研究以海口市的森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海口市2010年和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对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林分类型划分,并计算其林分碳密度和森林景观格局指数,通过量化后的林分碳密度与综合景观格局指数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其耦合协调度,最后探讨距道路距离、距水源距离、坡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等影响因子,对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1)从2010年至2015年林分面积增加最多的是阔叶混交林,同时碳储量和碳密度增加最快的是阔叶混交林,平均每年增加碳储量202382.44t,每年碳密度增量为每公顷6.79m3。碳储量、碳密度与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面积与蓄积量成正相关。对比2010年和2015年郁闭度、龄组结构和碳储量、碳密度发现,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龄组结构的增加,碳储量和碳密度也增加。(2)通过海口市2010年与2015年各景观格局指数发现,蔓延度指数(CONTAG)下降,斑块密度(PD)、景观形状指数(LSI)和分离度指数(DIVISION)均上升,且分离度指数(DIVISION)值超过0.7,说明海口市林地景观格局整体破碎化程度较高,综合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差。对比各单独的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图和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图,发现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分布图所反映的景观优劣区域与各单独的景观格局指数基本一致。(3)结合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图、碳密度空间分布图和综合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布图,发现部分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较好的区域因为林分碳密度较低而导致耦合协调度较低,其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较好,但其碳密度较低,导致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较低。同样的,部分区域碳密度较好,但其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较差,导致该区域耦合协调度较低。(4)海口市2010年耦合等级按面积排序为中度协调耦合>低度协调耦合>高度协调耦合>极度协调耦合,2015年耦合等级按面积排序为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高度协调耦合>极度协调耦合,从耦合协调度的面积变化情况来看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有所降低。而对于高度协调耦合来说,2010年高度协调耦合中各林分类型的面积占比顺序为:热带林>红树林>桉树类>阔叶混交林>其他阔叶类>竹林>灌木林>经济林,2015年高度协调耦合中各林分类型的面积占比顺序为:阔叶混交林>红树林>桉树类>热带林>灌木林=加勒比松=经济林=其他硬阔类=0。可以看出,海口市2015年的高度协调耦合的林分类型面积有所下降。(5)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可反映不同地理位置每个变量对该区域的影响程度,在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备选影响因素后,就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坡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等因素而言,其对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的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距道路距离>距水源距离>坡度>土壤有机碳含量。
琚青青[3](2020)在《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应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海南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城乡建设发展应该更加坚定地朝着低碳、生态、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省会,又是我国的边境沿海城市,在华南区域甚至整个东南亚区域的生态战略中都处于突出地位,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境内热带物种资源和海洋资源总量丰富,拥有独具特色的火山岩湿地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及热带海洋动植物资源。因此,海口市在海南省实现其“自由贸易港”目标进程中,尤其是在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成为未来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确保城乡可持续发展、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功能安全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采用不透水面指数结合阈值分割法界定海口市城市边缘区,以海口市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环境、生境条件、人为干扰三方面要素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海口市城市边缘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在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源地进行识别,然后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构建生态阻力面与识别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基于生态安全构建结果,以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为目的,为研究区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城市边缘区包括西秀镇,石山镇,永心镇,长流镇,海秀镇,龙泉镇西北角,遵潭镇少部分地区,城西镇南部,龙桥镇,龙塘镇北部,灵山镇,演丰镇大部分地区,甲子镇东北部,东山镇东南部,新坡镇南部,旧州镇南部,三门坡东部等地区。海口市城市边缘区面积为123.42km2,占海口市总面积的5.35%。(2)海口市城市边缘区高敏感区面积为227.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87%;中敏感区主要围绕在高敏感区附近,其占比为25.11%,面积为174.2km2;低敏感区面积为148.9km2,占总面积的21.47%;不敏感区面积为142.5km2,占20.54%。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广泛分布于建成区周边的区域。从空间分布上看,研究区北部生态敏感性较低,中部及南部区域生态敏感性较高,从北向南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变化。(3)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源总面积为129.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69%,共16个生态源斑块,总体呈西部与南部集中连片,斑块方向呈南北向分布的空间格局。海口城市边缘区最小累积阻力面空间分布图中,北部地区整体累积阻力值最高,其靠近市区,受城市扩张影响,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海口市城市边缘区潜在生态廊道共288条,总长度约为885.6km,生态廊道整体呈树状辐射分布格局。(4)海口市在促城乡协调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该将生态源地的保护放在首位,注重生态红线系统的完善,对城乡土地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水平。此外还应该应积极建设“水廊”、“绿廊”等廊道系统,促进各生态斑块间的物种流动及提升其连接度,建立一个多元化、完整的生态功能网络。最后,海口市城市边缘区需加强节点建设,提高生态安全结构的稳固性与服务价值。而且要改善现阶段有关国土规划的行政部门各搞一套的低效行为,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发挥多规合一统筹管理机构效应,使城乡空间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推动海口市生态文明建设。
薛翠娥[4](2020)在《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调查与景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作为连接水域和陆地的特殊生态系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湿地公园具有各种如科普、娱乐、保护湿地等作用,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加大湿地的保护力度,而且有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是城市湿地资源的一种合理的利用方式,也是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行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对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进行植物调查与景观评价,总结凤翔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的优劣性,并对公园的景观管理及开发建设作出合理、科学及人性化的建议,希望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对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共七个区域,38个样地的植物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植物共计有120种,隶属于64科,112属。数量特征分析中乔木层重要值范围在0.018~0.438之间;灌木层重要值范围在0.092~0.491之间;草本层重要值范围在0.017~0.206之间。植物多样性结果为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为13.429,Shannon-Wiener指数范围为1.385~3.378,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139,最低为0.056,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在0.246~2.034之间。综合结果为乔木层优势种为菩提、椰子和羊蹄甲;灌木层优势种为散尾葵;草本层优势种为海芋和风车草。景区方面,人工湿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相对于其他景区较高,植物群落较完善,而园路区、河岸区和乔木林区的植物群落有待进一步提升。景观评价方面,结合SD法、因子分析法、AHP法和综合指数法,最终得出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7个景观区中,有1个Ⅱ级景观区--人工湿地区,5个Ⅲ级景观区,分别是入口区、乔木林区、果园区、自然湿地区和园路区,1个Ⅳ级景观区--河岸区,景观评价结果与植物调查结果相符。综合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植物调查和景观评价结果,针对湿地公园内植物种类尤其是乡土植物和湿生植物种类较少,乔灌草比例不合理,植物分布不够均匀,休息及娱乐设施较少,公园景观质量等级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有关景观、设施和后期管养三大方面的完善和管理的措施。
钟思婷[5](2020)在《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我国城镇化人口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因土地而生的矛盾接连出现。当前,失地农民出现权益保障不全面且效果差的问题,土地征收模式由保障农民生活向保护农民权益转变,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对于海口市的长远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包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理论指导,观察、分析当前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对海口市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情况形成基本了解,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查阅资料,掌握海口市征地的整体情况;二是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实际状况。实地调研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灵山镇大昌村与林昌村,归属于当前海口市征地工作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江东新区。调研主要围绕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失地农民征地补偿现状、失地农民的安置现状、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失地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现状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均存在被损害的问题。了解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是从根源上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的关键。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进而探究失地农民权益被损害的原因,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社保制度尚未完善,安置政策缺乏科学性,征地监察机制未确立,再就业培训存在不足。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失地农民生活状况,提出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的相关建议:一是依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建立科学的征地补偿标准;二是依据马克思社会保障理论,构建由政府与用人单位出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依据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制定科学的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方案;四是依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专门征地监察机制;五是依据习近平创新发展理念,开展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
梁振丁[6](2019)在《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以海南白驹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课程管理中明确指出了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其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史因其学科的独特性,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地方历史资源尤为突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地开发与利用地方历史资源,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提升教师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立足一线历史教学,结合海口地区以及海南白驹学校的教学特点,对海口地方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本论文对海口可开发与利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地方历史资源进行调查并分类,包括文本资源、实物资源、口述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同时对海口市各学校老师和学生关于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可参考的范例与研究成果不足、教育与教研主管部门、学校、家长以及学生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况,本论文以一线教学为依托,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尝试用开展历史活动课以及课堂教学融合的方法来开发与利用地方历史资源,进而形成典型案例并分析其效果,以探寻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最后本论文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思考:教师应主动提升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同时发挥学生作用,壮大地方历史资源开发的队伍,还要加强团队合作,争取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共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地方历史资源,使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到持续、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王静[7](2019)在《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先保护区识别研究》文中认为海口市沼泽湿地主要分布于市郊的羊山地区,该区域因良好的水热条件和第四纪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地貌,形成了植被丰富、边界模糊、较为碎片化沼泽湿地,极具特色却难以进行保护。当前海南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口市社会经济活动日趋频繁,而沼泽湿地因其具体保护区域尚不明确,面临着盲目开发、水体污染等诸多潜在威胁,识别优先保护区,对其切实开展保护工作,实属当务之急。为此,本研究基于系统保护规划,将海口市划为863个规划单元,以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势植物潜在适生区为保护对象,构建5类共11种保护目标,通过系统保护规划软件(C-Plan),计算对海口市沼泽湿地保护具有不可替代价值的关键性区域,并综合人类活动影响,从保护效果及保护成本两方面考虑,筛选出最优保护目标,进一步识别得到优先保护区。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潜在适生区的预测和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海口市沼泽湿地中4种优势植物潜在适生区的研究结果显示:草龙,主要集中海口市中部偏北地区;柳叶菜,主要集中海口市中部多块地区;莎草,主要集中在海口市中部偏北和西南区域;蕹菜,主要集中于海口市中部偏北和西南区域。气候变量对4种优势植物的潜在分布起到主要影响,反映出热带气旋灾害时空分布差异对海口市植被生长的显着影响。潜在适生区与水文变量的关系较弱,说明与河流的距离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恰好印证了海口市羊山地区因琼北火山喷发形成岩浆侵蚀,导致地表径流下渗的情况,展示出海口市沼泽湿地的独特性。(2)优先保护区的识别:在5类共11种保护目标中,按湿地植物特性设定的分级保护目标具有较高的保护效率,以此为基础计算规划单元不可替代性值,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和地形因素,最终为海口市沼泽湿地确定11处优先保护区,大体位于海口市中部,总面积为15679.88公顷,占海口市面积6.86%。其中龙桥镇东北部-府城镇南部-龙塘镇西北部和云龙镇南部-红旗镇西部-旧州镇东北部这两处优先保护区范围较大,分别为2433.74公顷、3466.44公顷。最后,通过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新建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制定《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先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一系列保护建议,以期为海口市沼泽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李丹[8](2019)在《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导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出现,故而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以热带、滨海、花园等特色闻名于世,是全国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因此对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政府的支持和城市发展的需求,绿道网络的规划建设工作逐步展开。本文选取海口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绿道网络的构建,以期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的地域风貌,提升其旅游基点,让城市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已有关于海口绿道方面的研究,运用实地调查、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梳理了关于绿道网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海口市主城区绿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确定了绿道网络的规划方向—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绿道网络,然后从问卷调查、适宜性评价、绿道网络初步选线、选线调整、绿道断面设计构思等方面进行海口市主城区的绿道网络构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基础研究。从城市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更新、“公园城市”的兴起、全域旅游的发展、全民健身、海口市自身的定位与发展需求以及政策等方面,梳理了绿道网络建设的背景;从绿道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绿道网络的相关基础研究,并选取新加坡、卢布尔雅那、珠三角、青岛等与海口市具有相似性的城市为对象,分析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总结其对海口市构建绿道网络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调查。对主城区范围内已建成使用的滨海绿道、滨江西绿道、沙坡水库环湖绿道、碧海大道沿海步道等绿道进行现状调查,总结出其存在的六方面问题;从政策、生态、交通、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对绿道网络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海口市绿道网络建设的可行性从4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主城区绿道网络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撑。第三部分:绿道网络构建。通过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评价因子的权重大小,并进行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适宜性分析,并选取适宜性高的区域进行绿道的初步选线,在此基础上,结合海口市的相关规划与实时热力图,进行了绿道的选线调整,以期使绿道网络的建设更加契合城市的发展。本文最后对通过上述步骤构建出的都市型和滨水型两种共计九条主城区绿道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选取相关路段进行绿道的设计构思。本文基于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道网络构建。本研究可为以后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滨海城市绿道网络构建提供参考,同时弥补国内关于热带地区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的空白。
汪丽[9](2019)在《基于日照分析的海口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树种选择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日照因子的角度分析对海口市城市道路行道树设计进行研究,海口市地处热带地区,日照分析对海口市行道树设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海口市行道树作为构建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结构的骨架,是城市道路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起到对外形象的名片作用。从日照因子的角度研究行道树的树种选择,确定行道树体量及配置模式,对城市园林的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以海口市为例,选取不同方向即南北走向、东西走向的道路,通过抽样调查了海口市19条城市道路。现场调查了道路的宽度,行道树的种类、树高、树冠、胸径,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等内容。将调查的数据运用Sketchup建立模型计算出现日照时间,然后分别将道路宽度、建筑物高度,行道树高度等因素设置为控制变量,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不同类型的道路行道树的日照时间。结果表明:南北走向道路行道树接受日照时间东侧与西侧基本没有差异。建筑物的高度与行道树的高度对行道树受日照时间影响较大,而道路的宽度对行道树受日照时间基本没有影响。东西走向道路的行道树受日照时间,北侧行道树比南侧行道树受日照时间长。建筑物的高度、行道树高度道路的宽度对行道树的受日照时间有明显的影响。结合行道树树种和体量的调查,从日照因子的角度探讨了海口市城市行道树的配置模式,对海口市8条城市道路的行道树进行了树种优化方案设计尝试。
王宁[10](2019)在《滨河绿道系统构津规划研究 ——以海口南溏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系统构律规划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的愈加重视,绿道凭借其在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所具有的显着的综合效益,成了当今城镇维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的建设思路与举措。滨河绿道作为绿道的重要类型之一,自然而然成了城市建设的热点方向。文章基于当前绿道及滨河绿道发展趋势,以现有研究为基础,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滨河绿道的研究与建设现状总结与分析,分别从宏观的滨河绿道网络构建与微观的子系统构成规划出发,对其构建步骤、方法及规划要点做了阐释与归纳,从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的理论方法,并以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系统为例实践运用,保证研究科学性与合理性。本研究涵盖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基础知识研究。对国内外有绿道以及滨河绿道的文献研究以及实践发展研究做了全面的总结与概括,对滨河绿道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构成,以及相关的理论展开了系统的归纳。并结合了相关的滨河绿道成功建设的案例,对其特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整理出所列案例对于文章研究滨河绿道系统的借鉴启示。第二:理论框架研究。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对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的理论方法与框架做了探索。宏观层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有:首先,通过对现有景观节点的梳理与整合,得出景观资源节点的布局。其次创新使用空间句法,选取相关的量化指标,从可达性的角度出发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结合已得出的资源节点布局,客观的进行滨河绿道的选线,得到初步的滨河绿道网络布局。最后结合相关的城市规划与实际情况,进行对初步布局结果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得到最终的滨河绿道宏观的网络构建。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分别对滨河绿廊系统、滨河游径与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历史人文系统、基础服务设施系统等五个子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对其规划的关键要点进行阐释与说明。第三:实践案例研究。以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为例,运用第二部分内容所得出的理论方法,进行实践研究,从而进一步对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的理论方法进行验证,从而也填补了海南滨河绿道研究的匮乏。通过对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的研究与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期更好的将区域现状、生态保护、休闲游憩、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内容相结合,创造出更加适宜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并希望能为未来滨河绿道研究与海口滨河绿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从而真正地体现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
二、对海口市林业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海口市林业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海口市近六十年来湿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与范围 |
2.2 自然地理条件 |
2.3 人文条件概况 |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
3.1 湿地分类体系拟定 |
3.2 数据来源 |
3.3 基础数据处理 |
3.4 研究方法 |
3.4.1 转移矩阵 |
3.4.2 曲线估计 |
3.4.3 Markov模型 |
3.4.4 CA-Markov模型 |
3.4.5 质心椭圆模型 |
3.4.6 景观格局分析 |
第四章 海口市湿地变化分析 |
4.1 湿地时空变化分析 |
4.1.1 湿地数量时间序列变化 |
4.1.2 湿地转移变化分析 |
4.1.3 湿地空间分布变化分析 |
4.2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4.2.2 湿地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2.3 湿地景观水平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3 湿地质心迁移变化分析 |
4.3.1 一级类湿地的质心迁移变化分析 |
4.3.2 二级类湿地的质心迁移变化分析 |
4.3.3 三级类湿地的质心迁移变化分析 |
第五章 海口市湿地变化预测分析 |
5.1 湿地面积变化预测 |
5.1.1 基于时间序列的湿地面积曲线估计 |
5.1.2 基于Markov模型的湿地变化预测分析 |
5.1.3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湿地变化预测分析 |
5.1.4 三种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
5.2 湿地类型转移变化预测 |
5.3 湿地景观格局变化预测 |
5.4 湿地质心变化预测 |
第六章 海口市湿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
6.1 湿地变化驱动力定性分析 |
6.1.1 自然因素 |
6.1.2 社会经济因素 |
6.1.3 政策因素 |
6.2 湿地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6.2.1 数据准备与因素筛选 |
6.2.2 湿地变化驱动力定量分析 |
第七章 湿地保护建议 |
7.1 海口市湿地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
7.2 海口市湿地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附件 |
(2)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景观格局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碳密度的研究进展 |
1.2.2 森林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3 林分碳密度与森林景观格局耦合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2 植被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碳密度的计算 |
3.4.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
3.4.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4.4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海口市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 |
4.1.1 海口市林分结构分析 |
4.1.2 不同林分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特征分析 |
4.1.3 不同郁闭度碳储量和碳密度特征分析 |
4.1.4 不同龄组碳储量和碳密度特征分析 |
4.2 海口市森林综合景观格局指数 |
4.2.1 移动窗口的选择 |
4.2.2 海口市景观格局分析 |
4.2.3 海口市景观格局空间特征分析 |
4.2.4 海口市综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
4.3 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综合景观格局指数耦合协调度 |
4.3.1 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3.2 不同林分类型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3 不同郁闭度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4 不同龄组结构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 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二元空间关联性 |
4.4.2 多重共线性检查 |
4.4.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计算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边缘区 |
1.3.2 生态敏感性 |
1.3.3 生态安全格局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界定及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识别方法 |
2.3.1 基于V-I-S模型的不透水面提取 |
2.3.2 最大熵阈值分割法 |
2.4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识别 |
2.4.1 海口市不透水面提取 |
2.4.2 图像阈值分割及空间范围识别 |
2.5 结果验证及分析 |
2.5.1 结果验证 |
2.5.2 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3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
3.1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概况 |
3.1.1 地质地貌 |
3.1.2 社会资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 |
3.1.4 植物资源 |
3.1.5 物种多样性 |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1 生态因子选择 |
3.2.2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3.2.3 综合叠加 |
3.3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
3.3.1 自然环境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3.3.2 生境条件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3.3.3 人为干扰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3.4 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 |
3.5 小结 |
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4.1 生态源地划定 |
4.2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生态阻力面构建 |
4.2.1 最小阻力模型 |
4.2.2 阻力指标选取 |
4.2.3 阻力值赋值 |
4.3 生态廊道识别 |
4.4 小结 |
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海口城乡空间发展策略 |
5.1 加强不同功能分区保护和管理工作,夯实生态安全格局基础 |
5.1.1 加强不同功能分区保护和管理 |
5.1.2 优化生态控制线 |
5.2 建设结构稳定的廊道网络,提升生态安全格局连通性 |
5.3 优化城乡布局,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
5.3.1 多规合一,统筹规划 |
5.3.2 发展优势产业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4)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调查与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基本概念 |
1.3.2 国内外湿地研究及城市湿地公园发展趋势 |
1.3.3 景观评价学派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湿地公园的植物调查 |
2.1.2 湿地公园的景观评价 |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分析 |
3.1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
3.2 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 |
3.3 英国伦敦湿地公园 |
3.4 美国Everglades湿地公园 |
第四章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区域背景 |
4.1.1 海口市概况 |
4.1.2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概况 |
4.2 调查与分析方法 |
4.2.1 调查方法与内容 |
4.2.2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4.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种类与组成分析 |
4.3.2 植物来源分析 |
4.3.3 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
4.3.4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4.3.5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景观评价 |
5.1 基于SD法和因子分析法的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景观评价 |
5.1.1 SD语义解析法的简介 |
5.1.2 形容词对和被测对象的选择 |
5.1.3 照片筛选 |
5.1.4 评价过程 |
5.1.5 SD法与因子分析法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AHP法的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景观评价 |
5.2.1 AHP层次分析法的介绍 |
5.2.2 评价体系的构建 |
5.2.3 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
5.2.4 计算相对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
5.2.5 权重确定 |
5.2.6 凤翔湿地公园AHP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计算结果 |
5.2.7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5.3 交叉集算法分析 |
5.3.1 数据分析 |
5.3.2 独立性检验 |
5.4 讨论 |
5.5 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特色分析 |
5.5.1 特色一--人工梯田湿地 |
5.5.2 特色二--自然湿地区 |
5.5.3 特色三--入口广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总结 |
6.1.1 凤翔湿地公园植物群落 |
6.1.2 凤翔湿地公园景观综合评价 |
6.2 结论 |
6.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2 建议 |
6.4 结语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SD语义差异法问卷 |
附录2 样本图集 |
附录3 AHP层次分析法要素层评分标准 |
附录4 凤翔湿地公园AHP问卷调查表 |
附录5 凤翔湿地公园主要植物名录 |
(5)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失地农民权益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农民土地权益 |
二 失地农民 |
三 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 |
第二章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一)马克思地租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三)列宁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一)毛泽东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论述 |
第三章 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海口市征地概况 |
二 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现状调查 |
(一)实地调研地点分布 |
(二)受访者基本要素分析 |
(三)调研的具体内容分析 |
三 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征地补偿制度不合理 |
(二)社会保障制度未完善 |
(三)安置政策缺乏科学性 |
(四)征地监察机制未确立 |
(五)再就业培训存在不足 |
四 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实践经验 |
第四章 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有效保障的建议 |
一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 |
(一)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合理性 |
(二)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科学性 |
(三)促进农地收益分享的合理性 |
二 构建征地社会保障制度 |
(一)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 |
(二)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承办主体 |
(三)构建两方出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三 制定科学补偿安置方案 |
(一)货币补偿为主的失地富有家庭安置方案 |
(二)组合配置为主的失地小康家庭安置方案 |
(三)具体分析为主的失地贫困家庭安置方案 |
四 建立专门征地监察机制 |
(一)建立专门征地监察机制的必要性 |
(二)强调专门征地监察机制的科学性 |
(三)提高专门征地监察机制的创新性 |
五 创新再就业培训工作 |
(一)成立失地农民普法工作室 |
(二)开设失地农民心理辅导室 |
(三)丰富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6)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以海南白驹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的缘由 |
1、选题的必要性 |
2、选题的可行性 |
(二) 目前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创新点 |
一、海口可开发与利用的地方历史资源 |
(一) 文本资源 |
1、地方志书 |
2、历史档案资料 |
(二) 实物资源 |
1、历史遗址、遗迹 |
2、历史纪念馆(纪念碑) |
3、历史博物馆 |
4、历史街区 |
(三) 口述资源 |
(四) 网络资源 |
二、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调查 |
(一) 开发与利用情况调查 |
1、调查思路 |
2、调查与分析 |
(二) 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1、缺少可参考的范例与研究成果 |
2、各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
三、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
(一) 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
1、历史活动课的开展 |
2、课堂教学的融合 |
(二) 开发与利用的典型案例 |
1、导言课《历史就在身边》 |
2、活动课《“我”是谁》 |
3、课堂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三) 开发与利用的效果分析 |
1、教学成果与分析 |
2、教师个人成长 |
四、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
1、主动提升专业素养,更新教学理念 |
2、发挥学生作用,壮大开发队伍 |
3、加强团队合作,争取社会力量支持 |
4、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地方历史资源库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对地方历史资源的了解程度和兴趣方向调查 |
附录2 |
致谢 |
(7)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先保护区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以物种为主的保护规划 |
1.2.2 系统保护规划 |
1.2.3 中国湿地保护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被 |
2.2 研究区湿地概况 |
2.2.1 沼泽湿地现状 |
2.2.2 沼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 |
2.3 研究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
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 物种分布数据及预处理 |
3.2 环境变量数据及预处理 |
3.2.1 气候变量 |
3.2.2 地形变量 |
3.2.3 水文变量 |
3.3 系统保护规划单元数据及预处理 |
4 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势植物潜在适生区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MaxEnt模型的试运行及环境变量重要性测定 |
4.1.2 环境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
4.1.3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在海口市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
4.1.4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环境变量综合分析 |
4.2.2 沼泽湿地优势植物在海口市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
4.2.3 MaxEnt模型精度评价 |
4.3 讨论 |
4.3.1 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势植物潜在适生区与气候变量、地形变量的关系 |
4.3.2 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势植物潜在适生区与水文变量的关系 |
4.3.3 土壤及气候变化对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势植物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先保护区识别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保护对象及保护目标的设定 |
5.1.2 不可替代性值的计算 |
5.1.3 优先保护等级的划分 |
5.1.4 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5.1.5 最优保护目标的确定 |
5.1.6 优先保护区的确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可替代性值的计算 |
5.2.2 人类活动影响分析 |
5.2.3 最优保护目标的确定 |
5.2.4 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先保护区 |
5.3 讨论 |
5.3.1 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的不足 |
5.3.2 优先保护区间生态廊道分析 |
5.4 海口市沼泽湿地保护对策 |
5.4.1 按照优先保护等级对沼泽湿地进行优先保护 |
5.4.2 加强保护宣传工作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其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框架 |
2 绿道及绿道网络相关基础研究 |
2.1 理论研究 |
2.1.1 相关概念 |
2.1.2 绿道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2.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1.4 绿道网络构建的理论基础 |
2.1.5 绿道网络的功能 |
2.1.6 绿道网络的发展模式 |
2.2 实践研究 |
2.2.1 国外绿道实践案例 |
2.2.2 国内绿道实践案例 |
2.3 理论实践研究对海口市绿道网络构建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海口市主城区概况及绿道建设现状分析 |
3.1 区域概况 |
3.1.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3.1.2 海口市主城区资源调查 |
3.2 海口市主城区现状绿道建设情况 |
3.3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3.1 必要性 |
3.3.2 可行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因子的选取 |
4.1.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
4.1.2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2 单因子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步骤 |
4.4.1 建立模型 |
4.4.2 构建判断矩阵 |
4.4.3 权重计算 |
4.4.4 一致性检验 |
4.5 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 |
5.1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5.1.1 目标 |
5.1.2 原则 |
5.2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适宜性分析 |
5.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2.2 适宜性分析过程 |
5.2.3 适宜性区域 |
5.2.4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 |
5.3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选线调整 |
5.3.1 结合相关规划进行调整 |
5.3.2 结合热力图进行调整 |
5.4 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 |
5.5 绿道网络初步选线与调整后选线的对比分析 |
5.6 绿道断面设计构思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不足 |
6.1 绿道网络构建的主要结论 |
6.2 绿道网络构建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9)基于日照分析的海口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树种选择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起源与背景 |
1.1.1 城市绿地建设理念更新 |
1.1.2 严重的气候与生态环境问题 |
1.1.3 日照是热带地区重要的气候因子之一 |
1.1.4 热带地区行道树选择对日照研究的重要性 |
1.1.5 行道树绿地是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实地调研法 |
1.3.3 SketchUp模拟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行道树研究状况 |
1.5.2 国内外日照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论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日照原理 |
2.1.2 热带地区及相关概念 |
2.1.3 城市道路及道路绿地概念 |
2.1.4 行道树的概念 |
2.1.5 日照分析 |
2.2 海口市行道树及行道树绿带的功能 |
2.2.1 海口市行道树的功能 |
2.2.2 海口市行道树绿带的功能 |
2.3 海口市行道树绿带的特色 |
2.4 海口市行道树选择影响因素和主要标准 |
2.4.1 海口市行道树选择影响因素 |
2.4.2 海口市行道树选择的主要标准 |
3 海口市城市道路行道树调查和日照特点分析 |
3.1 海口市概况 |
3.1.1 海口市气象与气候特征 |
3.1.2 海口市行道树发展进程 |
3.2 海口市行道树研究方法 |
3.2.1 19条典型城市道路行道树样地的选择 |
3.2.2 19条典型道路样地数据测定 |
3.2.3 SketchUp模型建立 |
3.3 海口市城市道路行道树现状调查 |
3.4 海口市城市道路行道树日照分析和模型构建 |
3.5 海口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树种日照分析 |
3.5.1 海口市日照时数主要影响因子 |
3.5.2 海口市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 |
3.5.3 不同走向道路的行道树日照的分析 |
3.5.4 日照对热带地区行道树树种选择的影响 |
3.6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行道树日照时间分析 |
3.6.1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东西轴向的道路行道树日照时数 |
3.6.1.1 道路的宽度以及行道树的高度和道路两侧建筑物高度对行道树受日照影响 |
3.6.2 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南北轴向的道路行道树日照时数 |
3.6.2.1 行道树的高度和道路两侧建筑物高度对行道树受日照影响 |
4 基于日照分析的海口市行道树选择策略 |
4.1 日照影响下的行道树体量选择 |
4.2 日照影响下的行道树构建模式 |
4.2.1 行道树树种组成结构 |
4.3 小结 |
5 海口市日照影响下的行道树选择优化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点 |
6.4 前景展望 |
7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10)滨河绿道系统构津规划研究 ——以海口南溏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系统构律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滨河绿道建设的思考 |
1.1.2 空间句法与滨河绿道结合的尝试与探索 |
1.2 研究背景 |
1.2.1 滨河绿道发展建设背景 |
1.2.2 社会发展背景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1.6.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滨河绿道系统相关概念解读 |
2.1.1 滨河及滨河区 |
2.1.2 绿道的概念及分类 |
2.1.3 绿道网络的概念 |
2.1.4 绿道系统 |
2.2 滨河绿道系统概述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基本特征 |
2.2.3 基本功能 |
2.2.4 基本构成 |
2.3 相其他关理论介绍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2 河流廊道理论 |
2.3.3 空间形态理论 |
2.3.4 游憩学理论 |
2.3.5 空间句法理论 |
2.3.6 可达性理论 |
2.4 国内外滨河绿道发展研究 |
2.4.1 国外滨河绿道发展研究 |
2.4.2 国内滨河绿道发展研究 |
3 滨河绿道实践案例研究 |
3.1 国外案例研究 |
3.1.1 网络构建与资源整合——明尼阿波利斯环形滨河绿道 |
3.1.2 因地制宜与后期维护——普拉特河绿道 |
3.2 国内案例研究 |
3.2.1 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 |
3.2.2 三亚月川生态绿道 |
4 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方法初探 |
4.1 构建思路 |
4.1.1 景观资源节点布局 |
4.1.2 滨河绿道选线布局 |
4.1.3 宏观层面滨河绿道网络布局 |
4.1.4 微观层面子系统规划 |
4.2 规划原则 |
4.2.1 网络与系统性原则 |
4.2.2 生态保护原则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4.2.4 可达性原则 |
4.2.5 共享与开放性原则 |
4.2.6 景观与人文性原则 |
4.2.7 安全性原则 |
4.3 宏观层面滨河绿道网络格局构建 |
4.3.1 景观资源节点布局的确定 |
4.3.2 滨河绿道选线方法研究 |
4.3.3 滨河绿道选线布局 |
4.3.4 宏观层面的滨河绿道网络布局 |
4.4 微观层面子系统规划 |
4.4.1 滨河绿廊系统规划 |
4.4.2 滨河游径与慢行系统规划 |
4.4.3 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
4.4.4 历史人文系统规划 |
4.4.5 基础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
5 海口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实践——以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为例 |
5.1 海口滨河绿道系统构建规划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 |
5.1.1 可行性 |
5.1.2 必要性 |
5.2 研究区域概况 |
5.2.1 区域背景 |
5.2.2 相关规划背景 |
5.2.3 区位概况 |
5.3 研究区域现状分析 |
5.3.1 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河流分布概况 |
5.3.2 景观资源分析 |
5.3.3 交通路网分析 |
5.3.4 滨河绿道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
5.4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4.1 规划目标 |
5.4.2 规划定位 |
5.5 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景观资源节点布局 |
5.5.1 沿河景观资源节点调查统计 |
5.5.2 景观资源节点布局 |
5.6 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选线布局 |
5.6.1 选线原则 |
5.6.2 空间句法选线模型的确立 |
5.6.3 空间可达性特征分析 |
5.6.4 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选线研究 |
5.7 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宏观层面滨河绿道网络布局 |
5.7.1 海口南渡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网络初步布局 |
5.7.2 滨河绿道网络的优化 |
5.7.3 宏观层面滨河绿道网络布局 |
5.7.4 分类及宽度规划 |
5.8 微观层面子系统规划 |
5.8.1 滨河绿廊系统规划 |
5.8.2 滨河游径与慢行系统规划 |
5.8.3 交通衔接系统规划 |
5.8.4 历史人文系统规划 |
5.8.5 基础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6.1.1 研究成果 |
6.1.2 创新点 |
6.2 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对海口市林业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口市近六十年来湿地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D]. 杨星. 海南师范大学, 2021(12)
- [2]海口市林分碳密度与景观格局的耦合研究[D]. 唐亦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琚青青. 海南大学, 2020(07)
- [4]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植物调查与景观评价研究[D]. 薛翠娥. 广西大学, 2020(02)
- [5]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海口市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 钟思婷.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2)
- [6]海口地方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以海南白驹学校为例[D]. 梁振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7]海口市沼泽湿地优先保护区识别研究[D]. 王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8]基于适宜性评价的海口市主城区绿道网络构建[D]. 李丹. 海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日照分析的海口市道路行道树绿带树种选择策略[D]. 汪丽. 海南大学, 2019(01)
- [10]滨河绿道系统构津规划研究 ——以海口南溏江水系主城区段滨河绿道系统构律规划为例[D]. 王宁. 海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