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326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剑豪[1](2021)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19-03郏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术的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41例。常规组行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与术后第15天、第3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第15天、第30天的NIHSS评分和GO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有效清除血肿、安全性高,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显着。
钱洪波,殷骏,潘捷[2](2021)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9年10月接诊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骨窗经颞叶皮质入路进行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自动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1周GCS均较术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随访显示,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显着,具有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预后良好,值得应用推广。
胡东伟[3](2020)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以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接收的100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血肿腔穿刺及体外引流的手术方式,实验组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治疗方式;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对患者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GO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P <0.05)。结论:基底节区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临床中通过采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梁观钦,黎彩宜,刘北祥,蔡厚洪,周柏臻[4](2020)在《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少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少量脑出血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少量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钻孔引流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2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近远期NFD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DC值、NAA/Cr和Lac/C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手术均可以改善患者后期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吴新忠[5](2020)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穿刺引流组行穿刺引流术,血肿清除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8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SS)、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术后8周两组SSS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血肿清除组SSS评分、NIHSS评分较穿刺引流组低(P<0.05);术后8周两组MR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血肿清除组MRS评分较穿刺引流组低,BI评分较穿刺引流组高(P<0.05);血肿清除组术后再出血率4.88%(2/41)较穿刺引流组21.95%(9/41)低(P<0.05)。结论与穿刺引流术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术后再出血少,安全性高。
贾珺,李纹婕,马强,路洋,赵宗仁,朱玉辐[6](2020)在《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1例)和开颅组(21例),内镜组患者采用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开颅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周脑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内镜组在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脑水肿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方面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神经内镜应用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中更具优势,可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脑水肿,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徐雅彪[7](2020)在《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使用FDFN(For the doctors For the nurses)头架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2040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前瞻性研究,按照电脑编辑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使用FDFN头架行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钻孔引流术;对照组4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患者入院后1周、3周水肿体积变化,入院后FA值的变化,入院3个月后ADL评分、NIHSS评分,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31.71±6.59)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16.05±10.17)ml[Z=-5.6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19.65±12.32)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9.38±6.30)ml[Z=-5.8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FA值(0.57±0.03)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0.61±0.02)[Z=-5.761,P=0.000];保守治疗组的血肿吸收时间(31.56±6.02)d大于微创治疗组(11.31±5.24)d[Z=-7.217,P=0.000];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27.71±9.45)d大于微创治疗组(22.07±8.45)d[Z=-3.195,P=0.001<0.05];保守组1个月NIHSS评分(9.96±3.05)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5.67±2.29)[Z=-5.626,P=0.000],保守治疗组3个月NIHSS评分(8.98±4.09)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4.43±1.78)[Z=-5.548,P=0.000];术后3个月保守治疗组的ADL(48.30±19.08)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61.72±21.56)[t=-2.794,P=0.007<0.05];保守治疗组的死亡率(2.2%)与微创治疗组(3.3%)[χ2=0.000,P=1.000>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量2040ml的患者,应用FDFN头架以CST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更好的促进皮质脊髓束的恢复,缩短患者血肿的吸收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更好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图11幅;表8个;参45篇。
蒋德曦[8](2020)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是自发性脑出血(SICH)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特点的危急重症。由于该疾病患者的预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降低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不利结果,对提高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本课题通过收集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影响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做相关分析,为今后HICH患者规范化及个体化的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方 法]本课题通过查阅国内外与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的文献资料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趋势及研究结果,结合我院神经外科对该疾病的诊疗情况,对2018年08月至2020年01月期间,在我科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并进行手术治疗的205例,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统计。结合目前存在争议及探讨的焦点,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筛选,将以下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数据收集:个人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资料(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术前CT影像学资料(出血的位置、血肿的形态、血肿的体积、脑室是否积血、中线是否偏移),术前的一般情况(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术前脉压差、术前GCS评分),实验室资料(术前血糖值、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术后再出血、是否颅内感染、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NICU住院天数。对患者一个月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恢复情况选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进行评估,根据评分情况分为2组:(1)预后良好组:患者基本能独立行走,其mRS评分在0、1、2、3分内,ADL评分≥75分;(2)预后不良组:患者不能独立行走,其mRS评分在4、5、6分内,ADL评分<75分。对以上因素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接着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一步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 果]1.本课题纳入的20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13例(55.1%),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01±12.003)岁,术前收缩压平均为(174.24±27.298)mmHg,术前舒张压平均为(96.67±17.649)mmHg,术前GCS评分中3~8分的患者有110例(53.7%)。血肿位置最多的是基底节区有127例(62.0%),血肿体积平均为(41.64±15.861ml)、血肿体积>50ml的有49例(23.9%),中线移位≥5mm者有98例(47.7%),血肿形态不规则的有46例(22.4%),血肿破入脑室的有91例(55.6%)。选择大骨瓣开颅者有55例(26.8%)、微创小骨窗开颅者有66例(32.2%)、行颅骨钻孔置管引流者有84例(41.0%)。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有82例(40.0%),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有112例(59.5%),发生术后再出血的有52例(25.4%),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有82例(40.0%),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有13例(6.3%),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15例(占7.3%),NICU住院天数≥7天的患者有136例(66.3%)。术后一个月随访结果,以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有97例(47.3%)、预后不良的有108例(52.7%),以ADL评分预后良好的有84例(41.0%)、预后不良的有121例(59.0%)。2.对收集的27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下列15项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收缩压、术前GCS评分、血肿体积、中线移位程度、NICU天数、手术时机、血肿形态、血肿的位置、手术方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是否气管切开、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颅内感染。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mRS评分分组的结果显示,下列7项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危险因素:术前GCS评分(95%CI(0.000,0.125),OR=0.007,P=0.001)、血肿体积(95%CI(0.000,0.096),OR=0.001,P=0.004)、中线移位(95%CI(0.002,0.249),OR=0.021,P=0.002)、NICU 天数(95%CI(0.001,0.151),OR=0.013,P=0.001)、手术方式(95%CI(0.001,0.332),OR=0.001,P=0.008)、血肿是否破入脑室(95%CI(0.020,0.987),OR=0.142,P=0.048)、术后再出血(95%CI(0.004,0.269),OR=0.033,P=0.001)。以ADL评分分组的结果显示,下列6项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危险因素:术前GCS评分(95%CI(0.015,0.337),OR=0.072,P=0.001)、血肿体积(95%CI(0.000,0.800),OR=0.016,P=0.038)、NICU 天数(95%CI(0.008,0.201),OR=0.040,P=0.000)、手术方式(95%CI(0.008,0.678),OR=0.073,P=0.021)、血肿是否破入脑室(95%CI(0.042,0.914),OR=0.196,P=0.038)、术后再出血(95%CI(0.024,0.896),OR=0.147,P=0.038)。[结 论]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经外科治疗的患者,早期预后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次研究中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下列7项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影响因素:术前GCS评分、血肿体积、NICU天数、手术方式、中线移位程度、血肿是否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因此,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救治过程中,重视这些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个体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救治率的关键,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减轻社会及家庭经济负担有着积极的作用。
乔元奇[9](2020)在《经侧裂岛叶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血肿的临床疗效和二者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到2018年9月在我院神经外科确诊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107名。将上述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成经侧裂岛叶入路组(侧裂组)、经颞叶皮层入路组(颞叶组)两组,侧裂组52例,颞叶组5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入院时MAP、BMI、入院时昏迷程度、发病时间、GCS评分、血肿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质量(GOS量表)等临床资料,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是否瞳孔散大并脑疝、意识状态、入院平均动脉压、BMI、发病时间、术前GCS评分、血肿量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侧裂组手术时间203.00±49.74 min、术中出血量183.37±63.95ml,颞叶组手术时间226.84±56.86 min、术中出血量212.36±76.42 ml,侧裂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颞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量>30ml≤60ml,侧裂组住院时间为33.73±13.43d,颞叶组住院时间为36.19±13.52d;血肿>60 ml侧裂组住院时间为41.36±25.40d,颞叶组住院时间为43.00±28.27d,侧裂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颞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肿>30ml≤60ml侧裂组,肺部感染5例,脑梗死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累计并发症6例;颞叶组,肺部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再次出血3例,脑梗死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累计并发症7例;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血肿>60ml侧裂组,肺部感染1例,二次出血1例,脑梗死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术后累计并发症3例;颞叶组,肺部感染3例,颅内感染1例,脑梗死4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术后累计并发症12例;两组术后单一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裂组术后累计并发症少于经颞叶组(P<0.05)。(4)血肿量>30ml≤60ml,侧裂组出院GOS评分为3.41±0.644,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4.38±0.794;颞叶组出院GOS评分为3.19±0.738,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3.47±1.246。血肿量>60ml,侧裂组出院GOS评分为2.67±0.816,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3.47±1.246;颞叶组出院GOS评分为2.57±0.843,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3.09±1.276。侧裂组出院及术后6个月GOS平均得分高于经颞叶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侧裂组清除基底节血肿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颞叶组。(2)基底节区血肿>30ml≤60ml,侧裂组清除血肿术后并发症与颞叶组无明显差异。(3)基底节区血肿量>60ml时,侧裂组清除基血肿术后累计并发症少于颞叶组。(4)侧裂组与颞叶组清除基底节血肿对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生存质量GOS评分无明显差异。
蒋建英,詹春雅,杨刚[10](2020)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为小骨窗组,30例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为大骨瓣组。比较两组术后24 h GCS评分、血肿清除率、术后1个月GOS评分、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术后GCS评分没有显着差异(P>0.05),较治疗前有显着提高(P<0.05)。(2)两组术后血肿量均显着低于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小骨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着高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大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达到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相似的血肿清除率,但患者术后并发症更少,远期预后更好,可能与其创伤小、对脑组织影响更小等有关。
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326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32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情况 |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2.3 NIHSS评分 |
3 讨论 |
(2)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2.2 两组手术前后GCS比较 |
2.3 两组预后比较 |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
3 讨论 |
(3)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血肿清除和住院时间比较 |
2.2 两组GOS评分比较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4)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少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方法: |
3.观察指标: |
4.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1.两组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
2.两组患者远期和近期两项指标对比: |
3.两组患者血肿侧各项指标比较: |
(5)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方法 |
1.3.1 穿刺引流组 |
1.3.2 血肿清除组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SSS评分、NIHSS评分 |
2.2 MRS评分、BI评分 |
2.3 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 |
3 讨 论 |
(6)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手术情况比较 |
2.2 术后情况比较 |
3 讨论 |
(7)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及禁忌证 |
1.1.3 入院检查 |
1.1.4 FDFN头架介绍 |
1.1.5 治疗方法 |
1.1.6 数据采集 |
1.1.7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人口学特征 |
1.2.2 基线资料 |
1.2.3 水肿体积比较 |
1.2.4 FA值比较 |
1.2.5 术后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之间结果比较 |
1.2.6 NIHSS评分比较 |
1.2.7 ADL评分比较 |
1.3 讨论 |
1.3.1 HICH外科手术的理论基础 |
1.3.2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重要性 |
1.3.3 HICH的手术时间窗 |
1.3.4 微创穿刺引流术细节 |
1.3.4.1 微创穿刺术手术穿刺路径的选择 |
1.3.4.2 引流管穿刺的深度 |
1.3.4.3 rt-pa和尿激酶在微创术后的应用 |
1.3.5 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 |
1.3.6 HICH的多靶点穿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 |
1. HICH的发病机制 |
1.1 长期高血压是血管破坏的病理、生理基础 |
1.2 脑内血肿扩大 |
1.3 高血压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 |
2. DTI检查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2.1 DTI成像的基本原理 |
2.1.1 FA值、rFA值的临床意义 |
2.1.2 评估部位的选择 |
2.1.3 CST完整性分级 |
3.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
3.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技术 |
3.2 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 |
3.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
3.4. 神经内镜血肿抽吸术 |
3.5. 神经导航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4.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常见问题 |
4.1 血压管理 |
4.2 血糖管理 |
4.3 颅内压管理 |
5.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性 |
6. 现代康复理念 |
7.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附录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经侧裂岛叶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两组GC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术前术后血肿量以及血肿清除率比较 |
2.3 两组术后1个月GOS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2.5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326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观察[J]. 王剑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04)
- [2]小骨窗经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后部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 钱洪波,殷骏,潘捷. 中国医药导报, 2021(02)
- [3]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胡东伟.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0(04)
- [4]钻孔引流与小骨窗开颅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少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 梁观钦,黎彩宜,刘北祥,蔡厚洪,周柏臻.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16)
- [5]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吴新忠.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7)
- [6]神经内镜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J]. 贾珺,李纹婕,马强,路洋,赵宗仁,朱玉辐.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06)
- [7]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D]. 徐雅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D]. 蒋德曦.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经侧裂岛叶与经颞叶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D]. 乔元奇. 济宁医学院, 2020(01)
- [10]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分析[J]. 蒋建英,詹春雅,杨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