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gr-1基因与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芳,吴嘉慧,刘纯岩,刘威武,孙延红,龚守良,王志成,刘扬[1](2014)在《携带TRAIL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辐射诱导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携带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pAd-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观察其联合2.0Gy X射线照射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TRAIL表达的影响。方法:以pMD18T-Egr1为模板,成功克隆Egr-1序列,将TRAIL基因置于下游,构建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pShuttle-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CRAd.pEgr1-TRAIL),病毒包装后感染细胞,给予X线照射,利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TRAIL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TRAIL蛋白表达水平。实验设对照(control)组、2Gy组、空病毒(CRAd.p)组、CRAd.p+2Gy组、CRAd.p-Egr1-TRAIL组和CRAd.p-Egr1-TRAIL+2Gy组。结果:成功构建pAd-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并进行了病毒包装。以病毒滴度5感染复数(MOI)感染MDA-MB-231细胞24h后给予2.0Gy X射线照射,4h后MDA-MB-231各组细胞中TRAIL mRNA表达水平开始升高,8h后各组表达达峰值;CRAd.pEgr1-TRAIL+2.0Gy组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明显,约为对照组的160倍(P<0.01),随后表达水平逐渐下降;6h后各组MDA-MB-231细胞中TRAIL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24h后各组TRAIL蛋白表达水平达峰值,48h后TRAIL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仍未降至正常水平;与其他各组比较,CRAd.pEgr1-TRAIL+2.0Gy组TRAIL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P<0.01)。结论:成功获得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联合2.0Gy X射线照射可使MDA-MB-231细胞中TRAI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刘威武[2](2013)在《三重靶向CRAd.pE-Smac联合X射线照射对MDA-MB-231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文中提出乳腺癌是女性特发性肿瘤,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1位,而且每年新患病例也逐年增高。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此外还有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等。而且,这些疗法可以单独应用,但往往具有局限性;也可以联合应用,即实现肿瘤的综合治疗。肿瘤的基因-放射治疗是将基因治疗和放射治疗联合应用,实现二者的双重作用,即能克服某些肿瘤因辐射耐受而必须增加辐射剂量所带来的射线毒副作用,而且还由于辐射具有靶向性和可控性,实现其对杀伤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但是,肿瘤基因-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一样,必须面对如何选择治疗基因和如何提高治疗基因的靶向性,以提高表达率;如果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有望使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提高一个新水平。本研究旨在改造腺病毒载体,实现其在乳腺癌细胞中可复制的特性,增强所携带基因的高效表达。本研究的具体方案,利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hTERT)增强乳腺癌细胞的靶向性、缺氧反应原件(HRE)增强乏氧条件下的表达和早期生长因子1(Egr-1)的辐射诱导特性,增强Smac在辐射条件下的表达,即实现了三重靶向增强Smac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过表达。本研究结果证实,成功获得了三重靶向的Smac过表达腺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后,进行乏氧和照射,显示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使细胞阻滞于G2/M期,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期;同时,还使细胞中Cyt c、caspase-9和-3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高;另外,Smac过表达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涉及到线粒体调控凋亡途径。本研究实现了三重靶向调控Smac过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后显着增强杀伤效果,克服了实体瘤乏氧而导致辐射耐受的瓶颈,为肿瘤基因-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的实验依据。
关锋,王志成,王宏芳,梁硕,龚守良[3](2012)在《Smac联合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文中指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是当前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而寻找其有效的治疗方案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放射治疗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肿瘤临近部位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某些肿瘤对辐射具有抗性等问题,至今影响其放疗的疗效和应用。根据放射治疗和基因治疗各自的特点,Weichselbaum等[1]提出将两者联合应用,即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设想,其含义是将辐射诱
李洪佳,董广璐[4](2012)在《Egr-1基因与肿瘤及放射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关于早期生长反应-1(Egr-1)基因在肿瘤和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Egr-1基因、肿瘤、放射治疗、细胞凋亡"为关键词,检索1993-01-2012-03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691篇,中文文献129篇。纳入标准:1)Egr-1基因的结构;2)Egr-1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3)Egr-1基因对肿瘤的作用;4)Egr-1基因与放射治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文献41篇。结果:Egr-1基因的表达存在于绝大多数的肿瘤中,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抑制或促进作用;肿瘤细胞放射后可诱导Egr-1基因表达,并可引起下游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放射后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凋亡有关。结论:Egr-1基因在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不断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治疗尤其是放疗提供更多新的依据。
李艳博,王志成,张艳秋,董丽华,刘扬,李金华,龚守良,龚平生,郭彩霞[5](2012)在《TRAIL和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重组质粒pshuttle-Egr1-shTRAIL-shES携带的双基因TRAIL和endostatin联合X射线照射后,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空载体pshuttle转染组、TRAIL单基因重组质粒pshuttle-Egr1-shTRAIL转染组、endostatin单基因重组质粒pshuttle-Egr1-shES转染组和TRAIL、endostatin双基因重组质粒pshuttle-Egr1-shTRAIL-shES转染组。细胞转染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进行,对照组不转染。细胞转染后给予X射线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0.1、0.5、1.0、2.0和5.0Gy),采用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中TRAIL和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并分别采用MTT及PI单染或/和AnnexinⅤ双染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RAIL、endostatin单/双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对ECV304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2.0Gy X射线照射后与0h比较,各时间点转染pshuttle-Egr1-shTRAIL-shES的ECV304细胞上清中TRAIL和endosta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分别于12和24h达峰值;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可诱导TRAIL和endostatin蛋白表达,且蛋白表达水平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或P<0.01)。MTT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pshuttle-Egr1-shTRAIL、pshuttle-Egr1-shES和pshuttle-Egr1-shTRAIL-shES组ECV304细胞A490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pshuttle组,并显示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并伴有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G2+M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上升和G0/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下降。上述细胞效应,尤以pshuttle-Egr1-shTRAIL-shES组变化最为明显,与pshuttle-Egr1-shTRAIL和pshuttle-Egr1-shE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RAIL和endostatin双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可抑制ECV304细胞生长,影响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凋亡,且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或TRAIL/endostatin单基因-放射治疗。
杨艳明,刘林林,刘念,王志成[6](2012)在《辐射诱导的重组载体pEgr1-hsTRAI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Egr1介导的人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hsTRAIL)重组表达载体pEgr1-hsTRAIL,探讨其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Egr1介导的hsTRAIL重组载体,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A549细胞,给予6Gy X射线照射。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pEgr1-hsTRAIL、6Gy X射线和pEgr1-hsTRAIL+6Gy X射线组。ELISA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hsTRAIL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成功构建Egr1调控的hsTRAIL重组载体pEgr1-hsTRAIL,质粒转染后经6Gy X射线照射,对照组、6Gy组和pEgr1-hsTRAIL组hsTRAIL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而pEgr1-hsTRAIL+6Gy组随时间延长hsTRAIL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或P<0.01),8h达到峰值;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6 Gy和pEgr1-hsTRAIL+6 Gy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Egr1-hsTRAIL+6Gy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各期百分比变化不明显,而6Gy和pEgr1-hsTRAIL+6Gy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各期细胞百分比在6Gy和pEgr1-hsTRAIL+6Gy组基本一致;与对照组比较,pEgr1-hsTRAIL组A549细胞凋亡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6Gy和pEgr1-hsTRAIL+6Gy组A549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其中pEgr1-hsTRAIL+6Gy组增加更明显。结论:成功构建Egr1介导的hsTRAIL重组表达载体pEgr1-hsTRAIL,其能够增加辐射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影响不大。
刘扬[7](2012)在《CRAd.pEgrl-Trail联合放疗对人乳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08年的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例(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3%),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例。目前,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人220万例,死亡160万例,其生存率和治愈率仅为13%。尽管有多种方法来治疗和预防癌症,但其仍是全球的主要死因,肿瘤的治疗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但是单一的治疗手段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恶性肿瘤也往往伴随着病情的发展,随时存在转移播散的可能。因此,采用多种手段联合治疗肿瘤已成为目前研究领域的热点。肿瘤基因–放射治疗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既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又增加了外源基因的表达;尤其是,由于某些肿瘤的辐射抗性,患者耐受性有限,很难应用较大剂量的照射,通过与基因治疗结合,降低了辐射剂量,并减轻了射线的毒副作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并成功包装为CRAd.pEgr1-Trail,该病毒具有肿瘤细胞内靶向增殖及辐射诱导基因表达增强的特性,联合照射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促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为死亡受体途径的Trail、DR5、caspase-8和-3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许袁琦[8](2012)在《Egr-1启动子调控的hNIS基因转染介导宫颈癌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构建含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调控的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重组质粒,并转染至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探讨Egr-1启动子调控的hNIS基因介导宫颈癌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的可能性。方法1.提取FL*-hNIS/pcDNA3质粒,并以Egr-1/pMR18T为模板PCR扩增Egr-1启动子序列,亚克隆至FL*-hNIS/pcDNA3质粒,构成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酶切电泳鉴定。2.将Egr-1-hNIS/pcDNA3质粒转染至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G418筛选出细胞克隆,流式细胞仪筛选出hNIS表达率最高的细胞株Hela-Egr-1-hNIS。同法以FL*-hNIS/pcDNA3质粒转染并筛选出的Hela-FL*-hNIS细胞株作为阳性对照,未转染的Hel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RT-PCR鉴定hNIS基因的表达。3.碘摄取实验、NaClO4抑制实验及碘流出实验评价细胞体外摄碘功能,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碘-131对细胞的体外治疗效果;Hela-Egr-1-hNIS细胞另外给予不同剂量的X线辐照后再行碘摄取实验及碘流出实验,评价Egr-1启动子对hNIS蛋白功能的辐射诱导作用。4.建立Hela-FL*-hNIS细胞、Hela-Egr-1-hNIS细胞及Hela细胞荷瘤裸鼠模型。用Na125I进行体内分布,计算不同时间点移植瘤及各主要脏器组织的%ID/g和瘤体/非瘤体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T);进行Na131I及99mTc4-显像,观察比较移植瘤的显像情况,分析瘤体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软组织的比值(T/B)。结果1.本研究成功扩增出Egr-1启动子,并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经酶切电泳鉴定正确。2. Egr-1-hNIS/pcDNA3和FL*-hNIS/pcDNA3质粒成功转染入Hela细胞中,流式细胞仪分别筛选出hNIS表达效率最高的稳定细胞株,表达率分别为11.2%和10.14%。RT-PCR结果示Hela-Egr-1-hNIS组及阳性对照组均有hNIS基因表达,阴性对照组无表达。3.碘摄取实验示Hela-Egr-1-hNIS细胞和Hela-FL*-hNIS细胞摄碘能力比阴性对照Hela细胞分别提高了13倍和21倍,且摄碘能力均能被NaClO4抑制。Hela-Egr-1-hNIS细胞辐照后的摄碘能力增加,大致呈剂量依赖性;辐照后的碘流出无明显变化。131I体外治疗实验示Hela-Egr-1-hNIS、Hela-FL*-hNIS和Hela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50.49±9.75)%、(6.70±1.57)%和(86.32±6.56)%。4. Hela-Egr-1-hNIS细胞荷瘤裸鼠模型Na125I体内分布实验示移植瘤可明显聚集Na125I,1~12h期间肿瘤组织的%ID/g明显高于除甲状腺和胃以外的各组织脏器,T/NT值在3h时基本达到最高值。Na131I显像示移植瘤部位明显浓聚放射性,T/B值在4h时最高,为4.05。99mTc4-显像示移植瘤部位放射性持续浓聚至48h,T/B值在19h达最高值9.13。两种显像各时间点T/B值均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1.成功建立了Egr-1启动子调控的稳定表达hNIS蛋白的Hela-Egr-1-hNIS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较强的摄碘功能,且具有一定的辐射诱导作用。2. Hela-Egr-1-hNIS细胞荷瘤裸鼠移植瘤可明显聚集Na125I。Na131I及99mTc4-显像结果提示Hela-Egr-1-hNIS细胞初步形成了体内的摄碘正反馈链,有望在体内治疗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杨巍,孙婷[9](2011)在《TRAIL和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人肝癌的体外抑瘤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线粒体释放的caspase第2激活因子(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离体培养人肝癌细胞Hep GⅡ的抑瘤效应,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的TRAIL和Smac双基因共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Hep GⅡ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TRAIL和Smac表达的量效关系和时程,分别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分数和细胞凋亡。结果表明,转染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Hep GⅡ细胞经2 Gy、5 Gy和10 Gy X射线照射后6 h,上清中TRAIL和Smac表达量均显高于假照组,其中5 Gy照后表达量最高,5 Gy X射线照后2、6、12、24和48 h上清中TRAIL和Smac含量均明显高于0 h组。治疗后24 h,放疗组、单、双基因治疗组以及单、双基因-放射治疗组细胞存活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双基因-放射治疗组存活分数最低,约为对照组的48.6%,凋亡率最高,约为对照组的8.3倍。结果提示,TRAIL和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离体培养人肝癌细胞Hep GⅡ的抑瘤效应明显优于放疗、单、双基因治疗以及单基因-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型肝癌综合治疗模式。
王宏芳[10](2011)在《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文中提出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肿瘤临近部位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某些肿瘤的辐射抗拒性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放疗的疗效和应用。肿瘤基因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肿瘤治疗技术,为肿瘤的彻底治愈带来了可能,但由于基因转导系统的低靶向性和治疗基因表达的不可控性,使基因治疗这把双刃剑尚不能替代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多因素、多步骤和多阶段的复杂过程,单一疗法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肿瘤的综合治疗势在必行。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提出为弥补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各自的弊端带来了可能,通过将辐射诱导性基因的调控序列与肿瘤杀伤基因相偶联,转染或感染肿瘤细胞后,在对肿瘤实施局部放疗的同时诱导肿瘤杀伤基因表达的增强,产生辐射和基因表达产物的协同抑瘤作用。该疗法一方面将放疗与基因治疗有机地结合,发挥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辐射具有靶向性和可控性,实现了对杀伤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利用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提高治疗基因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利用Egr-1启动子在电离辐射诱导下可启动其下游基因表达的特性,提高治疗基因表达的可控性。本实验构建了对肿瘤细胞具有双重靶向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gr1-Smac-hTert-E1A(CR2)-E1Bp-E1B55K,并在HEK293细胞内包装成携带Egr-1启动子和Smac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CRAd.pEgr1-Smac,研究其在x射线诱导下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RAd.pEgrl-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同时伴有细胞中Smac、Cyt c、caspase-9和-3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高。这些结果提示,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抑制MDA-MB-231肿瘤细胞增殖的促凋亡机制,涉及线粒体途径的Smac、Cyt c、caspase-9和-3的相互作用。本研究为提高肿瘤基因治疗靶向性、可控性及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将基因-放射治疗有机地联合应用,为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Egr-1基因与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gr-1基因与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携带TRAIL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辐射诱导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Egr-1启动子的扩增 |
1.3 pShuttle-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重组质粒的构建 |
1.4 重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质粒的筛选及鉴定 |
1.5 实验分组及照射条件 |
1.6 Real time PCR法检测TRAIL mRNA表达水平 |
1.7 ELISA法检测TRAIL蛋白表达水平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Egr-1启动子的获得及鉴定 |
2.2 重组质粒pShuttle-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的构建及鉴定 |
2.3 重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质粒的筛选及鉴定 |
2.4 2.0 Gy X射线照射后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DA-MB-231细胞中TRAIL mRNA表达水平 |
2.5 2.0 Gy |
3 讨论 |
(2)三重靶向CRAd.pE-Smac联合X射线照射对MDA-MB-231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肿瘤的基因治疗进展 |
1.1.1 肿瘤的基因治疗 |
1.1.2 肿瘤基因治疗药物开发 |
1.1.3 肿瘤基因治疗的展望 |
1.2 肿瘤的基因-放射治疗 |
1.2.1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种类 |
1.2.2 Egr-1 启动子介导的肿瘤基因放射治疗 |
1.3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 |
1.3.1 腺病毒的基本特性 |
1.3.2 腺病毒载体的发展 |
1.3.3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构建策略 |
1.4 Smac 基因 |
1.4.1 Smac 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特性 |
1.4.2 Smac 的促凋亡活性及机制 |
1.4.3 Smac 与肿瘤治疗 |
1.5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器材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用细胞、菌株及质粒 |
2.2 分子生物学实验 |
2.2.1 细菌培养技术 |
2.2.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3 细菌转化 |
2.2.4 质粒的小提 |
2.2.5 DNA 操作 |
2.2.6 重组穿梭载体 pShuttle-Egr1-Smac-hTERT-HRE-E1A-E1Bp-E1B55K 的构建 |
2.2.7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鉴定 |
2.3 细胞生物学实验 |
2.3.1 液体的配制 |
2.3.2 细胞培养 |
2.3.3 细胞冻存 |
2.3.4 细胞复苏 |
2.3.5 细胞分组、乏氧和照射 |
2.3.6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
2.3.7 细胞凋亡的检测 |
2.3.8 细胞周期的检测 |
2.3.9 实时定量 PCR 检测 mRNA 的表达 |
2.3.10 Western blotting 检测蛋白的表达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1.1 目的基因的钓取 |
3.2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鉴定 |
3.2.1 重组腺病毒包装 |
3.2.2 重组腺病毒扩增 |
3.2.3 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 |
3.3 Smac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特点 |
3.3.1 标准曲线、溶解曲线和扩增曲线 |
3.3.2 Smac mRNA 表达特点 |
3.3.3 Smac 蛋白的表达特点 |
3.4 CRAd.pE-Smac 对 MDA-MB-231 细胞增殖的影响 |
3.5 细胞周期变化 |
3.6 细胞凋亡变化 |
3.7 Cyt c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特点 |
3.7.1 标准曲线、溶解曲线和扩增曲线 |
3.8 caspase-9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特点 |
3.8.1 标准曲线、溶解曲线和扩增曲线 |
3.9 caspase-3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特点 |
3.9.1 标准曲线、溶解曲线和扩增曲线 |
第4章 讨论 |
4.1 实验设计及实施的合理性 |
4.1.1 三重靶向性腺病毒载体的设计 |
4.1.2 实验方法的选择 |
4.2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构建及包装 |
4.3 CRAd.pE-Smac 联合X 射线照射对MDA-MB-231 细胞杀伤作用 |
4.3.1 CRAd.pE-Smac 联合X 射线对MDA-MB-231 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2 CRAd.pE-Smac 联合 X 射线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4.4 CRAd.pE-Smac 联合 X 射线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杀伤的分子机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Egr-1基因与肿瘤及放射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Egr-1 基因及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
2 Egr-1基因与肿瘤 |
2.1 Egr-1基因低表达及其作用 |
2.2 Egr-1基因高表达的原因及作用 |
3 Egr-1基因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研究 |
3.1 射线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与放射反应 |
3.2 放射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和作用的机制 |
3.3 Egr-1基因启动子介导的肿瘤基因-放射治疗 |
4 结语 |
(5)TRAIL和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质粒与试剂 |
1.2 细胞培养 |
1.3 细胞转染 |
1.4 照射条件 |
1.5 TRAIL和endostatin蛋白表达检测 |
1.6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1.7 细胞周期检测 |
1.8 细胞凋亡检测 |
1.9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X射线照射后重组质粒转染的ECV304细胞中TRAIL和endostatin的表达 |
2.2 重组质粒联合照射后ECV304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 |
2.3 重组质粒联合照射后ECV304细胞周期的变化 |
2.4 重组质粒联合X射线照射后ECV304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
3 讨 论 |
(6)辐射诱导的重组载体pEgr1-hsTRAI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2 pcDNA3.1-Egr1-hsTRAIL载体的构建 |
1.3 A549细胞的培养、转染和照射 |
1.4 ELISA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hsTRAIL蛋白的表达 |
1.5 MTT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 |
1.6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549细胞周期变化 |
1.7 TUNEL法检测各组A549细胞凋亡情况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pCMV-Egr1-hsTRAIL质粒的鉴定 |
2.2 pcDNA3.1-Egr1-hsTRAIL的鉴定 |
2.3 各组A549细胞中hsTRAIL蛋白的表达 |
2.4 各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变化 |
2.5 各组A549细胞周期的变化 |
2.6 各组A549细胞凋亡的变化 |
3 讨 论 |
(7)CRAd.pEgrl-Trail联合放疗对人乳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肿瘤基因治疗 |
1.1.1 免疫基因治疗 |
1.1.2 抑癌基因治疗 |
1.1.3 自杀基因治疗 |
1.1.4 反义基因治疗 |
1.1.5 肿瘤多药耐药基因疗法 |
1.1.6 肿瘤基因治疗的展望 |
1.2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 |
1.2.1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种类 |
1.2.2 Egr-1 介导的肿瘤基因-放射治疗 |
1.3 溶瘤病毒与肿瘤治疗 |
1.3.1 腺病毒的基本特性 |
1.3.2 腺病毒载体的发展过程 |
1.3.3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 |
1.3.4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与肿瘤治疗 |
1.4 Trail 基因与肿瘤治疗 |
1.4.1 Trail 基因的结构与特性 |
1.4.2 Trail 基因与细胞凋亡 |
1.4.3 Trail 基因与肿瘤治疗 |
1.5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2.1.1 试剂 |
2.1.2 器材 |
2.2 主要仪器 |
2.3 质粒、菌株及细胞株 |
2.3.1 质粒及菌株 |
2.3.2 细胞株 |
2.4 照射条件 |
2.5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2.5.1 培养液配制 |
2.5.2 FBS 制备 |
2.5.3 D-Hanks 液的配制 |
2.5.4 胰酶的配制 |
2.5.5 细胞培养 |
2.5.6 细胞冻存 |
2.5.7 细胞复苏 |
2.5.8 细胞增殖检测 |
2.5.9 细胞凋亡检测 |
2.5.10 细胞周期检测 |
2.6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2.6.1 细菌培养技术 |
2.6.2 重组穿梭载体的构建 |
2.6.3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鉴定 |
2.6.4 目的基因蛋白水平表达检测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1.1 目的基因的获得 |
3.1.2 重组质粒 pShuttle-Egr1-Trail-hTert-E1A-E1Bp-E1B55K 的构建及鉴定 |
3.2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鉴定 |
3.2.1 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 |
3.2.2 重组腺病毒包装 |
3.2.3 重组腺病毒扩增 |
3.2.4 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 |
3.2.5 重组腺病毒鉴定 |
3.3 重组腺病毒和辐射敏感肿瘤细胞株的筛选 |
3.4 重组腺病毒联合辐射对 MDA-MB-231 细胞的杀伤作用 |
3.4.1 重组腺病毒对 MDA-MB-231 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 |
3.4.2 重组腺病毒联合辐射对 MDA-MB-231 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 |
3.4.3 重组腺病毒联合 2.0 Gy X 射线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4 重组腺病毒联合 2.0 Gy X 射线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周期进程的 影响 |
3.5 重组腺病毒 CRAd.pEgr1-Trail 在 MDA-MB-231 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规 律 |
3.5.1 2 Gy X 射线照射后重组腺病毒感染的 MDA-MB-231 细胞中 Trail 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 |
3.6 重组腺病毒 CRAd.pEgr1-Trail 在 MDA-MB-231 细胞凋亡死亡受体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 |
3.6.1 2 Gy X 射线照射后重组腺病毒感染的 MDA-MB-231 细胞中 DR5、caspase-8 和 -3 基因 mRNA 表达变化 |
3.6.2 2 Gy X 射线照射后重组腺病毒感染的 MDA-MB-231 细胞中 DR5、caspase-8 和 -3 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 |
第4章 讨论 |
4.1 选择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的策略 |
4.2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构建及病毒包装 |
4.3 敏感细胞株筛选 |
4.4 Trail 的死亡受体通路与细胞凋亡 |
4.4.1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4.4.2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凋亡及其周期的影响 |
4.4.3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 MDA-MB-231 细胞死亡受体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Egr-1启动子调控的hNIS基因转染介导宫颈癌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Egr-1-hNIS/pcDNA3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一、主要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部分 稳定表达 Egr-1-hNIS 基因的人宫颈癌 Hela 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
一、主要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Hela-Egr-1-hNIS 细胞株 NIS 蛋白功能的体外研究 |
一、主要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部分 Egr-1-hNIS 介导的宫颈癌裸鼠模型分布和显像实验研究 |
一、主要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TRAIL和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人肝癌的体外抑瘤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重组双基因共表达质粒p Egr-TRAIL-Smac的构建 |
2.3 细胞培养及转染 |
2.4 照射条件 |
2.5 TRAIL和Smac蛋白表达检测 |
2.6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
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8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转染双基因共表达质粒p Egr-TRAIL-Smac的Hep GⅡ细胞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6 h培养上清中TRAIL和Smac的表达 |
3.2 转染双基因共表达质粒p Egr-TRAIL-Smac的Hep GⅡ细胞经5 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上清中TRAIL和Smac的表达 |
3.3 TRAIL和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Hep GⅡ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 |
3.4 TRAIL和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Hep GⅡ细胞凋亡的影响 |
4.讨论 |
(10)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
1.1.1 基因治疗的定义及应用 |
1.1.2 基因治疗面临的技术问题和挑战 |
1.1.3 基因治疗导入系统研究进展 |
1.1.4 基因治疗的前景展望 |
1.2 肿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
1.2.1 肿瘤基因治疗原理及分类 |
1.2.2 肿瘤基因治疗面临的挑战 |
1.3 溶瘤腺病毒与肿瘤治疗 |
1.3.1 腺病毒基本特性 |
1.3.2 腺病毒载体的发展 |
1.3.3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 |
1.3.4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与肿瘤治疗 |
1.4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 |
1.4.1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种类 |
1.4.2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辐射增敏机制 |
1.4.3 Egr-1介导的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
1.5 Smac基因与肿瘤 |
1.5.1 Smac的分子特性及结构特征 |
1.5.2 Smac的促凋亡作用 |
1.5.3 Smac与肿瘤的关系 |
1.5.4 Smac的研究前景 |
1.6 立题依据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器材 |
2.1.1 试剂 |
2.1.2 器材 |
2.2 主要仪器 |
2.3 质粒与菌株 |
2.4 细胞株 |
2.5 照射条件 |
2.6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
2.6.1 培养液配制 |
2.6.2 胎牛血清制备 |
2.6.3 D-Hanks液的配制 |
2.6.4 胰酶的配制 |
2.6.5 细胞培养 |
2.6.6 细胞冻存 |
2.6.7 细胞复苏 |
2.6.8 敏感肿瘤细胞株筛选 |
2.6.9 细胞增殖检测 |
2.6.10 细胞凋亡检测 |
2.6.11 细胞mRNA表达水平检测 |
2.6.12 细胞蛋白表达水平检测 |
2.7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2.7.1 细菌培养技术 |
2.7.2 重组穿梭载体的构建 |
2.7.3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与鉴定 |
2.7.4 目的基因表达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1.1 目的基因的获得 |
3.1.2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2 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鉴定 |
3.2.1 重组腺病毒质粒构建 |
3.2.2 重组腺病毒包装 |
3.2.3 重组腺病毒扩增 |
3.2.4 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 |
3.2.5 重组腺病毒鉴定 |
3.3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的敏感肿瘤细胞株筛选 |
3.4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 |
3.4.1 重组腺病毒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2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3.4.3 重组腺病毒联合2.0Gy照射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1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中Smac、Cyt c、caspase-9和-3mRNA表达的影响 |
3.5.2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中Smac、Cyt c、caspase-9和-3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目的基因的获得 |
4.1.1 E1A-E1Bp和E1B55K基因的克隆 |
4.1.2 hTert启动子的克隆 |
4.1.3 Smac基因的克隆 |
4.1.4 Egr-1启动子的克隆 |
4.2 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质粒的构建及病毒的包装鉴定 |
4.2.1 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4.2.2 细菌内同源重组 |
4.2.3 重组腺病毒包装、滴度测定及鉴定 |
4.3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的敏感肿瘤细胞株筛选 |
4.4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 |
4.4.1 重组腺病毒对MDA-MB-231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2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的剂量效应 |
4.4.3 重组腺病毒联合2.0Gy照射对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的时程效应 |
4.4.4 重组腺病毒联合2.0Gy照射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4.5 重组腺病毒联合照射对MDA-MB-231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5.1 mRNA表达的变化 |
4.5.2 蛋白表达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四、Egr-1基因与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携带TRAIL基因的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辐射诱导表达[J]. 王宏芳,吴嘉慧,刘纯岩,刘威武,孙延红,龚守良,王志成,刘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4)
- [2]三重靶向CRAd.pE-Smac联合X射线照射对MDA-MB-231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D]. 刘威武. 吉林大学, 2013(04)
- [3]Smac联合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J]. 关锋,王志成,王宏芳,梁硕,龚守良.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2(06)
- [4]Egr-1基因与肿瘤及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 李洪佳,董广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22)
- [5]TRAIL和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J]. 李艳博,王志成,张艳秋,董丽华,刘扬,李金华,龚守良,龚平生,郭彩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4)
- [6]辐射诱导的重组载体pEgr1-hsTRAIL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J]. 杨艳明,刘林林,刘念,王志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3)
- [7]CRAd.pEgrl-Trail联合放疗对人乳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D]. 刘扬. 吉林大学, 2012(09)
- [8]Egr-1启动子调控的hNIS基因转染介导宫颈癌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研究[D]. 许袁琦. 苏州大学, 2012(10)
- [9]TRAIL和Smac双基因-放射治疗对人肝癌的体外抑瘤效应[A]. 杨巍,孙婷.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ine and Engineering (ISBE 2011 V1), 2011
- [10]CRAd.pEgr1-Smac联合照射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D]. 王宏芳. 吉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