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

中西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

一、中西方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1](2021)在《20世中期欧洲设计师品牌裙装造型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宋佳昱[2](2021)在《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其发展对中国体育的影响举足轻重,而武术服饰作为武术的外在表征,对武术内在文化的表达与传播具有重要影响。2020年武术入选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无疑对武术国际化的发展又推进了一步。国际化发展就要有国际性的语言。服饰自产生那天起,就天然的具有符号表征作用。因此,武术服饰就是武术运动员的第二层皮肤,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武术。如何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展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武术文化,并让他们也参与进来,则需要对武术服饰的文化表达进行新的解读。因此,对武术服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本文从服饰学、文化学角度撰写此文,不同于以往研究视角里只强调武术服饰的表演用途,此文从整个服装发展史、武术史及民族文化发展史出发,结合美学、传播学、服装学、色彩学、面料学等,在对武术服饰物象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结合东西方服饰演变发展特点对武术服饰文化表征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奥运服饰的发展趋势、中国舞服、戏衣的服饰文化特点以及当代“新中装”的设计理念对武术服饰进行再思考。本文撰写的视角及逻辑是,首先从武术里看服饰;其次从服饰里看文化、看武术、看体育;再次从文化里看服饰、看体育、看武术;最后通过把文化、服饰、体育、武术相互揉碎融合在一起之后,再一次从武术里看服饰。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与审美意蕴,发现:1.武术服饰在自身发展和文化氛围的双重驱使下,产生了具有时代风貌的物象特征。古代武术服饰具有等级分明、功能性强;繁复艳丽、宽松飘逸;多元融合、时尚前卫的物象特征。近代武术服饰具有从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转变及喜爱深沉素净颜色物象特征。现代武术服饰具有由规范化向标准化;范式稳定、装饰繁复;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的物象特征。2.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具有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和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融入的特点。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突显在三个方面,即古今武术服饰之间、男女武术服饰之间、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之间的意蕴差异。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为创新性与继承性;第二个为阶级性与标志性。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主要表现在阳刚性和阴柔性、模糊性和代表性两个方面。套路服饰和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则主要表现在现代性和传统性、体育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3.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的发展可以学习现代奥运服饰的优点。积极运用及研发新型面料,提升武术服饰的科技范儿;充分运用色彩原理,提高武术比赛服饰的公平性及艺术性;优化设计理念,更新设计手段,提升武术服饰质感。武术舞台化发展过程中,表演服饰可以借鉴中国舞服和戏衣的长处。提高武术动作与武术服饰的整合性;提升武术服饰艺术表现张力;提高专业武术表演人员的艺术修养。武术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其服饰可以从新中装的设计理念中汲取灵感。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服装制作技术的结合与创新;重构中国传统武术服饰,助力传统武术走向大众;打破思维定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时尚。

张雪飞[3](2021)在《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衣之于人,自人类文明伊始就如影随形、相伴相生。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倾向于遮蔽人身形体,不太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和个体特性;彰显等秩阶次,关注人的文化表征和社会意蕴。晚清民国是服饰传统、规制、风格和文化剧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形态、社会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轨的关键阶段。人衣关系经历了抗争与冲突、困顿与反思,在张力和矛盾中蜕变和进化。研究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变革,对于社会制度变迁、服饰文化转型、妇女解放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论文包括四个主体部分:第一章站在人衣关系的视角,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发掘和梳理女性服饰变革的历史脉络;第二章从纺织原料、分析并阐述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从纺织原料、面料的技术革新、成衣制造方式和产业更新,以及纺织贸易市场变化三个方面,讨论服饰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分析产业进步、技术革新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联,也即从“衣”的层面对人衣关系的变革动力进行历史透视;第三章从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文化现象、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和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这三个层面,探讨社会变革和女性服饰变革的关系,剖析伴随其间的人衣关系的变化特征;第四章从夷夏之防、道器之辨、礼俗之隔和荣耻之变四大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联系,厘清服饰变革的深层机理。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如下:1.服饰潮流是一种能够同时揭示服饰变革现象和本质所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本文试图打破以往以主流历史分期、社会变革为纲的近代服饰史叙事,以及服饰品类、服饰流派、服饰空间扩散的服饰专题分类,由人衣关系的生理要求、观念思想、社会生活、审美文化、技术支持等不同侧面考察服饰潮流的变革趋势,抽象概括出“衣以容身”“衣以立身”“衣以适人”“衣以彰人”四大服饰潮流。以服饰潮流的方式展现服饰变革的全貌,既符合服饰本身的历史脉络和嬗变轨迹,尊重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呈现服饰变革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往复性与多样性,揭示种种复杂多栖的规律和特性,为研究服饰变迁的技术、社会和文化因素提供线索和链接。2.产业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为供给带动需求、需求拉动供给给出历史的有力借鉴。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特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的进步,根本地改变了服饰面料性能、服用加工技艺,为服饰结构的改良和变革提供了可能的物质和工艺基础,形塑了纺织服装贸易和消费的全新格局,为晚清民国女性服饰时尚的兴起和潮流的延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绘制出服饰潮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机制分析框图,展示说明了产业技术变革如何对服饰变革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影响方式、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系统阐释。技术变革是对“衣”的物理特性、生产方式、市场供给和美学价值的创新,为“人”提供可消用、选择和适配的服用方案。作为服饰消费主体的“人”根据自身的穿用需求、经济基础和消费偏好以及文化审美,影响纺织、服装的贸易市场格局,对服装原料面料、剪裁结构方式提出需求。技术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关系实质上通过改变“衣”的供给进而影响“人”的需求,“人”的需求又进而促进“衣”的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革。3.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服饰时而领着、时而跟着,既能动于社会变革,又从动于社会变革。一方面,社会变革是服饰变革的引领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妇女解放思潮启蒙、引导着近代女性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运动之中,推动着服饰潮流的发生和传播。以珠江三角洲的“自梳”和长江三角洲的“摩登”为代表的服饰社会现象为女性服饰潮流蓄能积力;另一方面,服饰变革是社会变革的能动者。代表性女性和女性群体以或拟男化、中性化的服饰行为,或个性化、大众化的穿衣方式,推动着妇女解放,成为社会变革不容小觑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服饰既作为被社会生活、时代思潮改良和引导的主要对象,同时又充任着女性参与社会变革的道具、工具和面具。社会变革与服饰变革的内在互动,本质上是服饰与人的主体性关系。从被“衣”掩饰的“人”到以“衣”修饰的“人”,再到借“衣”立身的“人”,透过近代女性的服饰行为,抑或是社会舆论对女性服饰的评价和反应,“衣”之功能得到重新辨析,服饰下的人性得到解放,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得以进化。4.文化变革既是阻碍服饰变革的重要防线,反过来又是催化服饰变革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华夏服饰是区辨夷夏族群、承载文野观念的文化载体。无论是葆有华夷文化优势的历史时期还是闭关自守被强力冲击的晚清之际,拥护文化传统和民族尊严的“庙堂”及士大夫们反对服饰变革。而随着近代西方传教士的“诱导”,本来象征文明的缠足成为野蛮文明的标记,夷夏之别破防、文野之位互换,趋新大势和尊西倾向成为服饰变革的新动向。在西学东渐、西器东传的时代背景下,服制是扞卫“中体”的“重器”,象征着传统儒家文化的伦常名教、制度文物以及体统规矩,不可“轻言”变革。而在改良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时期,服制改革成为复兴民族、更易“人心”的方略,由器而道的“天演”进化论提倡优胜劣汰、强权竞争,成为推动服饰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传统礼俗社会中,服饰是“礼治”的重要媒介,以礼化俗,以礼节俗。礼乐制度的高度发展是服饰文化长期保持稳定、难以遽变的根本。晚清宗法秩序遭遇挑战,作为民众生活“风俗”的服饰改良提出变革要求,女性服饰潮流甚或走在了服制法规之前,由俗入礼。文化是慢变量,近代服饰变革的不易和反复,皆出自于文化内核“面子”、服饰面子即文化里子,能小变则不大变,能形变则不质变。而服饰变革的发端和剧变,仍需归因于文化内核“面子”。在敏感于外人观感、维护文化“面子”的同时,服饰悄然生变,服饰由宗族和伦理走向民族和国家,再走向个体和自我,“人衣关系”不再等同于纲常伦理的“人人关系”。5.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的路径并完全不遵循“器物-制度-文化”的现代化三阶段,而是多个范畴兼而有之,各个阶段均有参与。服饰变革属于物质器技,亦成为寄托人伦关系的社会制度,甚至还是文化思想的重要表征,事实上是“器物”“制度”和“精神”的“三位一体”,难以区分先后甚至彼此。整体来看,女性服饰变革是在制度层变革时生发的。反缠足运动发端于呼吁制度改革的戊戌维新,辛亥以后服饰等级制度改弦更张,服饰听取民便。新文化时期反思文化,女性服饰在更大范围、更大波次、更大程度上发生变革,服饰潮流渐趋成型,人衣关系也随之转换、调整。但局部而言,在学习西器的洋务时期,洋纱、洋布大量进驻开埠城市,上海等地的年轻、时尚、社交女性已开始穿用洋布衣。在民风开放、趋新入时的地区,原料面料、穿衣方式等物质层面的变化来的较早,相对顺利地被一部分女性所接纳,但并未涉及到服饰文化层面的对抗与哲思。对于广大乡村地区的劳动女性,质地厚实、自产自销的土布更便于劳作,物质层面的服饰变化来得更为迟滞、缓慢,或许到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发生变化之后,服饰才相随而变。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呈现出多轨道、多征候、多阶段并行不悖的复杂格局。6.服饰变革本质而言是“人衣关系”的更新与重构。服饰不是纯粹单一的自然物,而是典型的文化产物。变革时期人衣关系变化的意义在于,“人”既是具体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群体的、社会化的和历史性的人。“衣”既是具有物质属性的衣,同时更是代表民族风俗、承载社会功能、表征时代特征的“衣”。服饰变革之前,衣的礼治、标示、文化功能更为显着;服饰变革之中,衣的工具、道具、面具功能更加显露;服饰变革之后,衣服重归保暖和装饰的基本功能。考虑到人衣关系的复杂多元性,“人的穿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适身、得体、体面和得当/适境。初级层面的“适身”强调作为生物体的人和作为自然物的衣。更高级层面的“得当/适境”更看重中国文化下具有多种属性之“人”的穿衣要领和不同穿着场合下“衣”的服饰文化要素。广而言之,人衣关系甚至可能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互动交融、和谐共彰应该是人类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张旭升[4](2021)在《20世纪初中西方女装结构版型的比较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徐琛[5](2021)在《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卉图案一直是女装设计中经久不衰的题材,中国风格的女装设计逐渐走向国际舞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以花卉图案作为主要设计题材来表现当代中国风格女装。每一种花卉图案背后,都暗含着内涵意蕴、设计审美、设计风格,以及对传承中国风格的独特见解。中国风格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以花卉图案作为切入点,探究当代设计师如何运用花卉图案具体地表现中国风格女装。为了探究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运用规律,本文搜集了当代国内外大量的中国风格女装设计案例,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分析、个案研究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来探究花卉图案在其中的运用规律。首先将花卉图案与当代中国风格女装的概念界定清晰;其次针对所收集的大量案例,对花卉图案的主要运用进行分类分析,从花卉图案的表现形式、与典型款式的结合分析、色彩运用、工艺表现形式这四大方面进行详细地图文分析;最后,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设计风格的理解角度来探讨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理论研究,通过设计实践来尝试所研究的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运用规律,以此来达成理论指导实践的目标,为当代中国风格女装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杨佳怡[6](2021)在《民国沿海地区报刊中女装西化潮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沿海地区作为第一批接受西方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影响的开放地带,其女装在西方时尚潮流的熏陶下发生巨大变革,直接映射于当时当地的报刊中。与此同时,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沿海地区报刊中的女装形象由北向南又呈现出各有特点的西化表现。本文探讨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的西化潮流,以民国时期沿海地区报刊中所刊载的女装西化潮流的内容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沿海北部(以山东地区为例)、中部(以上海地区为例)、南部(以广东地区为例)为重点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情况,从女装款式及面料、女装饰品、女性妆发、女性时尚观念四方面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及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出民国时期西方时尚潮流对沿海地区女装的影响和作用,从中发现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兼容并蓄、改革趋新、崇尚西方时尚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地理位置分布作为划分标准,对三个地区进行横向比较。根据报刊中的西方时尚资讯、对本土女装的介绍评述及其时尚价值的理解等信息进行对比,分别从女装款式选择与时间流变的关系、西方国家影响范围和地域的关系、面料选择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上海女装向西方上流社会服饰时尚靠拢,广东女装样式创新大胆,款式偏好自由奔放,山东女装偏向保守淡雅的西化差异表现,发现不同地域传统服饰发展潮流与西方时尚潮流发展之间相辅相成又互相牵制的发展关系。鉴于沿海地区女装在西化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程度,深究其影响因素,从人文因素、地域环境、原有服装产业及服饰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总结其政治表现和审美内涵,更是由表及里的反应出不同地域在应对西方时尚潮流影响下,中西交融的能力差异。北部沿海地区以山东为代表,由于棉产业的发展需要,举起推行国货大旗,成为抑制西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中部沿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开埠发展使其政治包容度极高,对女装西化潮流也最先迈开接纳步伐;南部沿海地区以广东为例,在推行国货发展的同时又接纳西方时尚潮流影响,政策推进步伐小,内容包涵面窄。总体而言,沿海地区在西方时尚潮流影响的大背景下,因各有特点的地域背景呈现出不同的女装偏好。民国服饰作为中国服装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沿海地区在其中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先锋作用。本文以报刊中的女装信息为蓝本,刻画沿海地区女性服饰形象,为民国时期沿海地区的女装西化潮流和女性形象研究提供参考价值;从女装流变的区域差异入手,探究社会发展内涵,以近代中西服饰交融的累累硕果,推动当代中外服饰交流进程。

左金欢[7](2020)在《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中国传统的美育中不仅传授艺术形式带来的审美情感,而且蕴含深厚浓郁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性与道德精神。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了对于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往学术界虽然或多或少关注到了一些民间服饰方面的内容,但大多是对江南地区和齐鲁地域的一些有显着地域特征的服饰研究,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下的燕赵地域服饰的艺术表征和文化内涵的研究较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氛围使清代燕赵地区形成了游牧民族和汉族相融合的服饰文化,凝结了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精神,通过对清代燕赵服饰方面的研究我们不仅能透过其服饰流变现象掌握服饰的发展规律和地域文化特征,更清晰的了解到燕赵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性、民族气韵和精神内涵,对现今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论文以现代的传统文化回归为背景,以燕赵地域服饰为研究对象,选取清代这一时间段,通过对“永清中国服装博物馆”和“霸州博物馆”中的清代燕赵传世服饰的实物分析,结合了着作、论文、近代杂志报刊等文献资料的考证,对于传统技艺传承人的走访,充分了解了清代燕赵服饰的历史流变、影响因素、形制特征与文化内涵等内容。在论文中探讨了清代燕赵服饰的造型、面料、纹样、色彩、工艺等艺术表征以及清代燕赵服饰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情感表达、吉祥寓意等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可知清代燕赵服饰独有的特征,其中在服饰色彩中惯用蓝色和玄色;纹样一般为传统的吉祥纹样;由于燕赵北部为高原而用动物皮毛作为服饰材料;工艺上有清代代表性的镶滚等等的一些特征。根据这些燕赵服饰的特征并结合燕赵服饰文化的应用现状,提出其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将清代燕赵服饰传统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与现代国际流行相结合,应用了清代燕赵服饰文化中款式、色彩、纹样等一些传统元素,构思设计出了系列服装,并且做出成衣作品。本论文的研究也是对现代设计产生的更加现实的思维支持,对于现代服饰的设计和文化研究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支持。

沈晓棠[8](2020)在《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日趋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海水江崖纹作为中国典型的传统纹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将其进行创新应用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将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推向国际舞台的一种方式。本文以海水江崖纹为切入点将其运用在现代女装设计中并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海水江崖纹在结构造型、色彩搭配、表现技法方面的艺术特征以及其在女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结合本土文化的特色和现代流行趋势,借鉴中西方设计师的设计方法,将海水江崖纹合理的应用在现代休闲、运动、职业、礼服、家居等不同类型的女装之中,打造出既具民族文化精神又具现代时尚审美特性的女装。为构建有关海水江崖纹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其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杨雨曈[9](2020)在《云肩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肩是极具中华传统特色的服饰之一,是我国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符号元素。云肩有着绚丽多彩的纹样图案、复杂多变的形制造型、巧夺天工的工艺技巧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无不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与艺术造诣,为现代与传统元素的融合提供了诸多灵感。所以,本文基于对云肩元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云肩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将云肩元素和现代服装设计手法相结合,进一步创新设计一系列且具有明显云肩特色的现代服装作品。通过云肩和具有云肩元素的现代服装创新设计两种形式,很好地将传统云肩元素融合到了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充分调查和收集资料,为项目研究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主要通过对阆中民间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和武汉纺织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云肩服饰藏品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及书籍,做到尽可能真实地调查,从而获得云肩的组成结构、纹样、色彩等方面的第一手与第二手资料,保证研究应具备的尽可能详细的记录资料。其次,对云肩的发展脉络和云肩元素深入分析研究,全面探寻云肩元素的规律与特色。对云肩发展脉络进行整理,对传统云肩样式进行梳理分析,将其以类型进行分类对比,以不同特征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从轮廓、形制、纹样、色彩以及工艺等传统云肩元素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对云肩的佩戴廓形结构、展开形制以及纹样图案构成规律依次进行分析总结。发现云肩在平面展开时形制呈现四合如意形云肩等五大类形态,它们大多在形制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对称性,整体结构通过对称使云肩看起来有一种均衡协调之美,再加以自己独有的形制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云肩上图案的刺绣主题分成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和其他四大类都各具特点;传统云肩的色彩深受宗教哲学影响;云肩复杂的结构下让本就多变的色彩搭配更为绚丽多彩;传统云肩的纹样多采用刺绣工艺,将图案在云肩上表现得活灵活现。第三,提炼升华云肩元素,创新设计云肩,并将云肩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进一步创新设计一个系列的服装作品,并进行成衣制作。对运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云肩元素实例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可实践的现代工艺特征手法和新型设计思维分别对云肩的廓形、形制及纹样进行再创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艺术价值。最后将创新的手法与新颖的元素注入到现代女装设计之中,完成了云肩款式以及图案创新设计与系列成衣的制作,创作出前卫且别出心裁的现代女装服饰,旨在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新视觉。

朱莉[10](2019)在《清末中法服装衣缘缘饰艺术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清朝末期,是中国传统冠服制度与表现形式集大成时期,自周朝以来所有衣裳形制、官民服饰、装饰艺术等都在这一时期完成,清代服装代表着东方的奢华服装与装饰风格,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表现。与此同时西方服饰的典型代表法国出现了古典主义和革命前的共同贵族服装样式并存的现象。服装的缘饰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奢华,这在表现形式上与同时期的法国服装缘饰风格不谋而合。本文以清末中法服装缘饰艺术设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文献、书籍、查访、交流、观察等方法,对这一时期东西方服装的缘饰艺术做进一步研究比较。虽然某段时间东西方服装表象上出现相同或类似的设计要素,但其在同一时代不同背景下所产生共鸣的原因并不同,这要通过深层次的对比找出规律,为今天的设计服务。论文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现状和内容以及方法。第二章,对中法服装衣缘特点进行比较研究,分为图案、色彩、工艺、材料几个方面。第三章,结合社会背景、经济和文化,对中法衣缘缘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通过中法衣缘缘饰的对比研究,探试运用课题研究结果,大胆进行服装设计实践,运用古为今用原则和创造性思维,采用个案分析法,为今后服装局部设计找到一点新方向。最后为本章结论。

二、中西方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方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
        3.1.1 文化
        3.1.2 服饰
        3.1.3 服饰文化
    3.2 武术服饰发展现状研究
        3.2.1 服饰文化研究
        3.2.2 服饰美学研究
        3.2.3 武术服饰研究
    3.3 综述小结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比较分析法
        4.2.3 录像观察法
        4.2.4 逻辑分析法
        4.2.5 访谈法
5 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1 古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1.1 等级分明、功能性强
        5.1.2 繁复艳丽、宽松飘逸
        5.1.3 多元融合、时尚前卫
    5.2 近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2.1 传统宽衣向西式窄衣的转变
        5.2.2 弃明、艳择深、素的颜色偏好
    5.3 现代武术服饰的物象特征
        5.3.1 规范化向标准化的转变
        5.3.2 范式稳定、装饰繁复
        5.3.3 性别模糊、设计感不足
6 武术服饰的审美意蕴
    6.1 武术服饰的审美风尚
        6.1.1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观念的继承
        6.1.2 西方现代服饰审美观念的融入
    6.2 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6.2.1 古今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6.2.2 男女武术服饰的意蕴差异
        6.2.3 套路服饰与散打服饰的意蕴差异
7 武术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1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1.1 奥运服饰对武术竞技比赛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7.1.2 武术竞技比赛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7.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2.1 中国舞服、戏衣对武术表演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7.2.2 武术舞台表演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7.3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再思考
        7.3.1 “新中装”对武术传统健身服饰设计理念上的启发
        7.3.2 武术传统健身服饰未来发展的建议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图片引用详细信息表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0.2 服饰变革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0.5 创新点
第1章 人衣关系表里之辨——女性服饰潮流
    1.1 衣以容身:松绑解放,开禁易俗
    1.2 衣以立身:性别反叛,异中求变
    1.3 衣以适人:简便合体,文明质朴
    1.4 衣以彰人:流曲赋形,纳西慧中
    1.5 思考与讨论:人衣关系的历史脉动与文化嬗变
第2章 经纬不辍纺新织异——产业进步、技术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2.1 有里有面:面料及其生产
        2.1.1 纺、缫技术与原料更新
        2.1.2 机织技术与质料革新
        2.1.3 印染技术与纹样、色彩嬗变
    2.2 有型有样:成衣及其制造
        2.2.1 家庭生产
        2.2.2 拎包客与前店后场
        2.2.3 半标准化与标准化生产
    2.3 有价有市:纺织贸易以及市场
        2.3.1 纺织原料、纺织品贸易和市场
        2.3.2 成衣市场及贸易
    2.4 思考与讨论:纺织和制衣产业技术变革下的人衣关系
第3章 觉与不觉咸与维新——社会变革与女性服饰变革
    3.1 局隅生变:带着服饰烙印的社会现象
        3.1.1 广府地区缫丝女工与“自梳”现象
        3.1.2 上海城市女性和“摩登”现象
    3.2 起而求变:伴随服饰行为的社会运动
        3.2.1 戊戌维新和不缠足会
        3.2.2 辛亥前后的民权革命和女子参政运动
        3.2.3 新文化和女学生爱国平权运动
        3.2.4 新生活的反摩登实践与国货运动
        3.2.5 社会运动中的女性角色和服饰角色
    3.3 论而思变:彰显服饰主张的社会思潮
        3.3.1 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
        3.3.2 妇女解放思潮
    3.4 思考和讨论:社会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第4章 易服不易表里乾坤——文化变革与服饰变革
    4.1 防与不防:“夷”“夏”文野观念转变
    4.2 尊与不尊:“道”“器”体用概念解体
    4.3 禁与不禁:“礼”“俗”治理秩序重构
    4.4 变与不变:“荣”“耻”面子文化演进
    4.5 思考与讨论:文化变革维度下的人衣关系
余论
    5.1 余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概念界定
    2.1 花卉图案的界定
    2.2 当代中国风格女装的界定
3.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设计表现分析
    3.1 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分类形式
    3.2 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典型造型分析
    3.3 花卉图案与典型当代中国风格女装款式结合特征分析
    3.4 花卉图案与当代中国风格女装的色彩搭配分析
    3.5 当代中国风格女装设计中花卉图案的工艺表现
4.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设计中的影响因素
    4.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2 西方设计风格的影响
5.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中的设计实践
    5.1 设计理念
    5.2 中国风格女装廓形灵感
    5.3 花卉图案的具体运用
    5.4 服装设计效果图
    5.5 面料选取
    5.6 服装工艺
    5.7 成品系列展示
    5.8 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6)民国沿海地区报刊中女装西化潮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2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报刊中的女装样本分析
    2.1 报刊样本分析
        2.1.1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报刊概况
        2.1.2 地区报刊样本的选择及说明
    2.2 服饰样本分析
        2.2.1 上海地区
        2.2.2 广东地区
        2.2.3 山东地区
3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西化潮流研究
    3.1 兼容并包的上海地区
        3.1.1 款式分析
        3.1.2 面料分析
        3.1.3 配饰分析
        3.1.4 妆发分析
    3.2 大胆新潮的广东地区
        3.2.1 款式分析
        3.2.2 面料分析
        3.2.3 配饰分析
        3.2.4 妆发分析
    3.3 淡雅保守的山东地区
        3.3.1 款式分析
        3.3.2 面料分析
        3.3.3 配饰分析
        3.3.4 妆发分析
4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西化潮流的比较
    4.1 女装关注度与时间的关系
        4.1.1 上海地区引导的女装款式
        4.1.2 以山东地区为主的女装面料
        4.1.3 女装配饰与年代的关系
        4.1.4 年代变化与女性妆发关注度比较
    4.2 西方国家影响范围与地域的关系
        4.2.1 受欧美国家影响的女装款式
        4.2.2 受地域影响的女装面料
        4.2.3 女装配饰与影响国家
        4.2.4 女性妆发与影响国家
    4.3 女装偏好与地域分布的关系
        4.3.1 沿海地区女装款式偏好比较
        4.3.2 以棉、丝为主的面料偏好
        4.3.3 各具特色的配饰偏好
5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女装西方化异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社会背景
        5.1.1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5.1.2 民国时期沿海地区人文背景
    5.2 女装西化差异影响因素
        5.2.1 服饰政策对服装款式的影响
        5.2.2 服装产业基础与面料行业发展
        5.2.3 女性审美观念与服饰选择
6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时间段与特定地域
        1.5.1 课题研究的时间段
        1.5.2 课题研究的地域界定与分类
第2章 燕赵服饰的相关概述及影响因素
    2.1 燕赵服饰的相关概述
        2.1.1 燕赵服饰的历史流变
        2.1.2 燕赵服饰的综合特征
    2.2 燕赵服饰的影响因素
        2.2.1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对燕赵服饰的影响
        2.2.2 港口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对燕赵服饰的影响
        2.2.3 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交融对燕赵服饰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研究
    3.1 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研究
        3.1.1 清代燕赵服饰的造型特征
        3.1.2 清代燕赵服饰的面料特征
        3.1.3 清代燕赵服饰的纹样特征
        3.1.4 清代燕赵服饰的色彩特征
        3.1.5 清代燕赵服饰的工艺特征
    3.2 清代燕赵服饰的文化内涵研究
        3.2.1 清代燕赵服饰中的象征意义
        3.2.2 清代燕赵服饰中的情感表达
        3.2.3 清代燕赵服饰中的吉祥寓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清代燕赵的民间服饰与宫廷服饰的对比研究
    4.1 造型对比研究
    4.2 面料对比研究
    4.3 纹样对比研究
    4.4 色彩对比研究
    4.5 清代燕赵的民间服饰与宫廷服饰的工艺对比研究
        4.5.1 裁剪工艺对比研究
        4.5.2 织绣工艺对比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5.1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案例分析
        5.1.1 新中式美学“HEAVEN GAIA盖娅传说”
        5.1.2 “楚和听香CHUYAN”
    5.2 对现代服饰设计的启示
        5.2.1 对现代服饰设计形式的启示
        5.2.2 对现代服饰设计观念的启示
    5.3 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背景和条件
        5.3.1 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
        5.3.2 清代燕赵服饰自身的特点
    5.4 运用的应用原则
        5.4.1 创造性的改良
        5.4.2 精准的提炼
        5.4.3 适合的继承与发展
    5.5 运用的应用方法
        5.5.1 以简驭繁
        5.5.2 和谐与统一
        5.5.3 提取精准色
    5.6 运用的应用价值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实践应用
    6.1 系列服饰设计预测提案
        6.1.1 色彩的选用
        6.1.2 面料的选用
        6.1.3 纹样的选用
        6.1.4 款式的选用
    6.2 系列服饰设计过程
        6.2.1 系列服饰设计过程
        6.2.2 系列衍生品设计
        6.2.3 系列设计效果图
        6.2.4 系列设计款式图
    6.3 作品实施
    6.4 作品欣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海水江崖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2.1 海水江崖纹的定义
    2.2 海水江崖纹的文化内涵及寓意
    2.3 海水江崖纹的艺术特征
第3章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中的造型应用分析
    3.2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中的色彩应用分析
    3.3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中的工艺应用分析
    3.4 海水江崖纹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第4章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实践
    4.1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4.2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家居女装中的应用
    4.3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职业女装中的应用
    4.4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性礼服中的应用
    4.5 海水江崖纹在现代运动女装中的应用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注释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件
毕业设计

(9)云肩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述
        1.2.1 国内研究概述
        1.2.2 国外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步骤
2 云肩起源与发展探析
    2.1 云肩概述
    2.2 神话人物服饰的云肩发展探析
        2.2.1 神话传说中人物服饰云肩探析
        2.2.2 宗教人物服饰的云肩探析
        2.2.3 早期生活中云肩发展探析
        2.2.4 盛行时期生活中的云肩发展
    2.3 本章小结
3 云肩元素分析
    3.1 云肩的形制、形态与廓形分析
        3.1.1 云肩的平面形制分析
        3.1.2 云肩的层次形态分析
        3.1.3 云肩立体廓形分析
    3.2 云肩纹样分析
        3.2.1 云肩纹样图案分析
        3.2.2 云肩纹样色彩分析
        3.2.3 云肩纹样工艺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云肩创新设计
    4.1 基于廓形与形制的云肩创新设计
        4.1.1 基于廓形的云肩创新设计
        4.1.2 基于展开形制的云肩创新设计
    4.2 基于纹样的云肩创新设计
        4.2.1 基于植物纹样的云肩创新设计
        4.2.2 基于动植物纹样的云肩创新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云肩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上的应用创新
    5.1 云肩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意思维凝练
    5.2 云肩元素设计思路及运用
        5.2.1 设计灵感萌发
        5.2.2 款式元素提取
        5.2.3 设计方案规划
    5.3 系列女装设计
        5.3.1 系列女装整体风格定位
        5.3.2 系列女装整体色彩搭配
        5.3.3 服装面料选择
        5.3.4 服装效果图设计
        5.3.5 成衣制作
    5.4 本章小结
6.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云肩服装元素分析
        6.1.2 创新设计与实践
    6.2 研究局限性
    6.3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清末中法服装衣缘缘饰艺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与特色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服装缘饰及特点比较
    2.1 服装缘饰概述
        2.1.1 概念
        2.1.2 服装缘饰的类型
        2.1.3 服装缘饰的功能
        2.1.4 服装缘饰的构成
    2.2 中、法两国服装缘饰特点概述
        2.2.1 图案特点比较研究
        2.2.2 色彩特点比较研究
        2.2.3 工艺特点比较研究
        2.2.4 材料特点比较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末中、法服装缘饰艺术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3.1 中、法两国服装缘饰的相似性
        3.1.1 装饰手段的相似性
        3.1.2 装饰风格的相似性
        3.1.3 服装礼仪观念的相似性
    3.2 中、法两国服装缘饰的差异性
        3.2.1 审美认知的差异性
        3.2.2 装饰方法的差异性
        3.2.3 色彩内涵的差异性
        3.2.4 装饰纹样的差异性
        3.2.5 缘饰辅料使用的差异性
        3.2.6 文化特征的差异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缘饰设计与应用
    4.1 案例分析
    4.2 设计实践
    4.3 设计作品与展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情况

四、中西方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中期欧洲设计师品牌裙装造型设计及应用研究[D]. 刘晓. 江南大学, 2021
  • [2]服饰文化视角下武术服饰的研究[D]. 宋佳昱.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3]人衣关系视域下的晚清民国女性服饰变革研究[D]. 张雪飞. 东华大学, 2021(01)
  • [4]20世纪初中西方女装结构版型的比较与研究[D]. 张旭升. 鲁迅美术学院, 2021
  • [5]花卉图案在当代中国风格女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徐琛. 东华大学, 2021(02)
  • [6]民国沿海地区报刊中女装西化潮流的研究[D]. 杨佳怡. 东华大学, 2021(01)
  • [7]清代燕赵服饰的艺术表征与文化内涵研究[D]. 左金欢.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8]海水江崖纹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沈晓棠.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9]云肩元素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杨雨曈.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10]清末中法服装衣缘缘饰艺术比较研究[D]. 朱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西女装造型演变的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