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农药填料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性能的研究

A型农药填料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性能的研究

一、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应用A型农药填充剂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谢锋[1](2019)在《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及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一种起源于南美洲的重要入侵害虫。根据红火蚁的社会分工和交哺作用的生活习性,化学防治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防治红火蚁方法。但是药剂在田间应用的时候,其由于受到田间环境气候的影响,其作用时效期较短,还没有消灭掉蚁后,其药效已经受潮变质失效。为研制出一种在田间应用时作用持效期较长的制剂。本文研究了不同材质胶囊对红火蚁的引诱性,筛选出的主要材质的胶囊壳材料,通过添加一些诱食剂,和一些辅料来做成具有引诱、防霉、抗潮作用强的胶囊壳;再在空胶壳中填充毒饵,制成一种诱杀红火蚁的新剂型红火蚁诱饵胶囊剂,研究测定了红火蚁诱饵胶囊壳和胶囊剂的理化性质;并把制作成的红火蚁诱饵胶囊剂进行了红火蚁的田间防治应用。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红火蚁诱饵胶囊壳主要材质为明胶。不同材质的明胶、海藻、珍珠、糯米四种空胶囊壳对红火蚁的引诱性不同,其中明胶材质的胶囊对红火蚁的引诱性最强,在320 min时间段内引诱到红火蚁的总数量为39.2头;24 h后红火蚁对明胶材质的胶囊剂的取食量在三种材质的胶囊剂中最大,为37.65mg,其取食量显着多于海藻和糯米材质的胶囊剂。(2)筛选出红火蚁诱饵胶囊壳主要诱食剂为玉米粉、鱼粉、花生酱、玉米香精。不同的诱食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不同,对红火蚁引诱数较多的诱食剂有玉米粉、鱼粉、玉米香精、花生酱,其在320 min时间段内各自引诱到红火蚁的总数量分别为:335.8头、266.2头、316.2头、331.8头;其中玉米粉、花生酱、玉米香精这几种在引诱红火蚁总数量上没有显着性差异;但这三种诱食剂与鱼粉在引诱红火蚁总数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筛选出红火蚁诱饵胶囊壳防潮辅料为甘露醇。不同的防潮料其吸湿性不同,其中达到平衡时的吸湿率最低的辅料为甘露醇,其平衡时的吸湿率为0.055%。(4)不同浓度的胶囊壳组分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组成红火蚁诱饵胶囊壳的各成分中,其不同的浓度影响着胶壳的成囊性,其中明胶浓度16%22%、甘油浓度2%5%、柠檬酸三乙酯浓度1%7%、玉米粉浓度2%8%、鱼粉浓度3%9%、花生酱浓度9%15%、甘露醇浓度6%12%、山梨酸钾浓度0.1%0.25%、玉米香精浓度1.5%3%范围内对胶壳的成囊性较好,其同种物质在不同浓度下对胶壳的成囊性存在显着性差异。(5)通过正交试验,其组成胶壳的最优配方为明胶20%、甘油3%、柠檬酸三乙酯1%、玉米粉2%、鱼粉7%、花生酱15%、甘露醇8%、山梨酸钾0.1%、玉米香精2.5%,通过该配方制备成的红火蚁诱饵胶囊壳引诱到红火蚁的数量最多。(6)通过水溶解性和防霉性试验,红火蚁诱饵胶囊剂的的抗水溶解性和防霉性效果较好,其连续在水中浸泡48 h,其溶解率仅为47.2%,其显着低于空胶囊壳的水溶解率;在室内常温敞开防28天后的红火蚁诱饵胶囊剂的霉菌总数仅为166.67 cfu/g。(7)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在田间应用时,对红火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28天后,施药量为10 g的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对蚁巢的综合防治效果达到95.63%;而对照商品药剂盈辉红净杀蚁饵剂对蚁巢的综合防治效果仅为64.50%。(8)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较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诱红火蚁取食并传导给其余各品级的红火蚁。施药后第2天的时候,荧光素在红火蚁工蚁、幼蚁、繁殖蚁均可以被检测到;在施药后第7天的时候,荧光素在红火蚁间的传导率为:工蚁86.00%、幼蚁70.67%、繁殖蚁76.67%,并且工蚁的传导率显着高于幼蚁和繁殖蚁。

赵磊[2](2018)在《7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农药加工制剂中历史悠久,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一种剂型。尽管生产加工易产生粉尘,储存结块等问题,但由于设备的通用性和先进性,依然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剂型之一。氯硝柳胺(即杀螺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唯一推荐使用的化学灭螺药物,也是唯一在我国使用的现场杀螺药物;同时也是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生产工艺不同,产品中含杂质成分不同,应用用环境、水质的不同,致使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在稀释使用过程中出现絮凝、变色、小块状沉淀,堵塞喷头等问题,影响使用效果。研发质量稳定,抗絮凝且不变色的高含量制剂配方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受江苏莱克化学有限公司委托,我们研究7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的制备。由于制剂原药含量高,助剂及填料填充空间小,配方开发难度较大。本文通过一系列研究方法制备了性能稳定且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的7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并对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75%杀螺胺WP的研制。根据可湿性粉剂的配方要求,结合杀螺胺乙醇胺盐的理化性质,通过对分散剂、润湿剂、抗絮凝剂和载体填料的筛选,筛选出75%杀螺胺WP的最佳配方为:杀螺胺乙醇胺盐原药91%,分散剂SD-819为1%、SD-720为5.5%,润湿剂wet-88为0.5%,抗絮凝剂三聚磷酸钠1%,白炭黑为填料补足。结果表明,所得制剂无絮凝变色,热贮稳定且悬浮率大于90%,各项指标均符合可湿性粉剂质量要求。(2)对75%杀螺胺WP进行了室内灭杀钉螺实验,验证其杀螺效果,证明了配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分析了杀螺胺制剂变色的原因,生产加工过程中细度对制剂的影响以及使用过程中温度,水质,pH对制剂絮凝变色的影响。

高菲[3](2014)在《木质素分散剂对农药悬浮剂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农药剂型正朝着高效、环保的趋势发展。悬浮剂兼具乳油、可湿性粉剂的优点,制备过程全封闭,没有粉尘污染,且完全不使用有机溶剂,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剂型。但悬浮剂物理稳定性差,在长期贮存中容易出现析水、沉淀甚至结块现象。目前的悬浮剂分散剂以昂贵的聚羧酸系分散剂为主。木质素是自然界储量第二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在自然环境下可完全生物降解,无毒无害。目前木质素分散剂已在农药领域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受制于性能不足,在悬浮剂中的应用很少。开发性能优良的改性木质素农药分散剂,将有助于降低悬浮剂的成本和促进其推广应用。本论文主要选取四种木质素分散剂,包括俄罗斯木钠、GCL4-1(接枝磺化碱木质素)、GCL4-2(超滤碱木质素经普通磺化)和GCL4-CM(羧甲基化碱木质素),研究了它们在两种悬浮剂中的应用性能,筛选性能好的分散剂,以丰富木质素高效分散剂的品种。同时探讨了四种木质素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对其在戊唑醇颗粒上吸附量的影响,为开发适用于悬浮剂的木质素分散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对43%戊唑醇悬浮剂新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四种木质素分散剂中,俄罗斯木钠掺量为3%,黄原胶掺量为0.08%时制备的悬浮剂应用性能最好。对35%吡虫啉悬浮剂新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掺加3%的GCL4-1,或4%GCL4-2时,复配0.15%黄原胶即可制备性能良好的悬浮剂。筛选出的悬浮剂优化配方达到国标GB29381-2012标准。结果表明俄罗斯木钠、GCL4-1和GCL4-2适宜作为制备悬浮剂的木质素高效分散剂。对四种木质素分散剂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并通过测定水/木质素涂层的接触角衡量木质素分散剂的亲水性大小,探讨了亲疏水性对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上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木质素分散剂的亲水性与其分子量、亲水基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高分子量有助于提高其疏水性,高亲水基含量有助于提高其亲水性;但羧基的亲水性较磺酸基弱。木质素分散剂在强疏水性的戊唑醇上吸附性能不同,与亲水性最强的GCL4-2和亲水性最弱的俄罗斯比较,亲水性适中的GCL4-1和GCL4-CM在戊唑醇上吸附量更大。这说明并非分散剂亲水性越弱在疏水性农药表面的吸附量越大,亲疏水性和农药的疏水性大小需要匹配才有助于提高两者的吸附作用力。进一步研究了pH、温度、尿素、NaCl等多种因素对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上吸附的影响。结果发现木质素分散剂的吸附量随pH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增大;加入NaCl也有助于提高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表面的吸附量。添加尿素后,木质素分散剂的饱和吸附量降低,说明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上存在氢键吸附。通过比较不同pH下四种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上的Zeta电位,发现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随pH值降低而降低;pH=8时,提高戊唑醇颗粒zeta电位绝对值的能力为GCL4-CM>GCL4-1>俄罗斯木钠>GCL4-2。分析认为,俄罗斯木钠在戊唑醇悬浮剂中应用效果最好,但在四种分散剂中俄罗斯木钠在戊唑醇颗粒表面吸附量和Zeta电位不是最大,可能是因为俄罗斯木钠分子量和分子体积较大,在戊唑醇原药表面形成的较大的吸附层厚度,从而形成更大的空间位阻效应,后续实验希望能从吸附层厚度角度来深入探讨分散剂的分散机理。

王琴[4](2014)在《根际土壤细菌A178抗菌谱及剂型初步研究》文中指出A178是本实验室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前期研究表明A178对棉花黄萎病菌等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为进一步明确该菌株的生防效果和应用前景,本实验验证了A178抗菌谱,并研究了剂型对A178等生防细菌抑菌和控害能力的影响。A178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A178的最佳培养时间是24h,最佳装液量为40ml/250ml,最佳接种量为2%。经优化后的A178,对来自Colletotrichum、 Fusarium、 Corynespora、 Botrytis、 Alternaria五属的18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其中对来自文昌的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C7-2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1.93%。以芒果炭疽病菌C7-2菌株作为后续实验的主要靶标菌,A178菌株处理接种后的芒果叶片,5d时芒果炭疽病斑大小为2.01cm2,比对照组小39.34%;A178菌株造成芒果叶组织中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都是先增后减,对照组的波动不大;A178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增强芒果叶组织中CHT、 PPO、 PAL、 PR及PDF等防卫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作用。针对A178及另外两种HAB-5(Brevibacillus brevis)和HAB-1(Bacillus atrophaeus)生防细菌,通过优化条件培养,将三种生防细菌分别制备成胶悬剂(SC)和微胶囊(CS)两种剂型,以芒果炭疽病菌C7-2菌株为靶标病菌,测试两种剂型对三种菌拮抗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制备的三种生防菌的胶悬剂中,只有A178胶悬剂在稀释10倍和800倍时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其他的均弱于原始菌株,HAB-1胶悬剂甚至失去了抑菌能力;三种生防菌微胶囊剂型中,A178的微胶囊剂型稀释100、400、800倍的稀释度下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提高抑菌能力分别是0.49%、0.29%、3.04%%;HAB-5的微胶囊剂型稀释10、100、400、800、1000倍的稀释度下,抑菌效果都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提高5%、3.3%、5.11%、2.22%、1.74%、4.25%,但HAB-1微胶囊剂型抑菌效果较其原始菌株减弱,说明微胶囊剂型能够增强HAB-5和A178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而HAB-5的微胶囊剂型稀释400、800、1000倍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要强于对应菌液同一稀释度下的促生作用,发芽势分别提高11.2%、5.6%、11.2%,发芽率分别提高8.7%、4.4%、13%,胚根分别提高2.8%、25.7%、48.6%,胚芽分别提高33.9%、133.9%、-18.6%。胶悬剂各成分加入到LB中用来培养A178,其对C7-2菌株的抑菌作用发生变化,SiO2能够提高A178的抑菌率,提高率为0.553%,其他成分使得A178的抑菌能力有所减小,减小的范围在3.22%—5.074%之间。微胶囊各成分加入到LB中用来培养A178,使A178抑菌能力有所减弱,其中司本-80(Span-80)使A178对芒果炭疽的抑菌率仅降低0.074%,其次是大豆油使A178的抑菌率降低2.11%,影响较大的是加入了麦芽糊精培养的A178,抑菌率下降7.11%,对A178抑菌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壳聚糖,造成Al78缺失对芒果炭疽的抑菌能力。胶悬剂各成分对HAB-5的影响不一,有机硅对HAB-5的抑菌能力下降率为0.11%;木质素磺酸钠对HAB-5抑菌率的影响几乎没有;乙二醇和苯甲酸钠对HAB-5的抑菌率有略微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37%和2.04%;蓖麻油对HAB-5的抑菌能力的影响稍微大一点,其抑菌率提高4.68%,SiO2和黄原胶对HAB-5的抑菌能力的影响最大,抑菌率分别提高了9.33%和8.52%。微胶囊成分中的壳聚糖对HAB-5的生长和抑菌能力都有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完全未体现出来;吐温、司本-80和黄原胶对HAB-5抑菌能力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抑菌率分别提高了7.04%、6.48%和8.52%;白炭黑和麦芽糊精对HAB-5抑菌能力的增强作用要稍微弱一点,抑菌率分别提高了5.07%和3.52%;大豆油对HAB-5抑菌能力的增强作用最弱,抑菌率只提高了0.55%。胶悬剂各成分加入NA培养基中培养HAB-1,发现胶悬剂成分中的SiO2和蓖麻油对HAB-1的拮抗能力有增强作用,抑菌率分别提高了0.37%和2.03%,木质素、乙二醇、黄原胶和有机硅对HAB-1的拮抗能力有降低作用,抑菌率分别降低了0.15%、0.19%、1.93%和0.12%,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对HAB-1的抑菌能力的影响最大,加入了苯甲酸钠的NA培养的HAB-1对芒果炭疽几乎丧失了抑菌能力。推测HAB-1的胶悬剂剂型失去抑菌作用的原因可能与苯甲酸钠有关。

明亮,陈志谊,储西平,刘永锋[5](2012)在《生物农药剂型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了当前生物农药剂型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生物农药剂型同化学农药剂型一样,向着水基性、粒状、多功能、省力、安全和降低环境影响的方向发展。

赵军[6](2009)在《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剂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球孢白僵菌杀虫剂杀虫有效成份为活的分生孢子,抗紫外能力较差,因此,在野外防治过程中,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效。为保证其贮存稳定性,延长储存期,增强抗逆性,方便田间使用并延长田间宿存能力,应针对不同目标害虫选择适合的剂型。微胶囊剂具有保护芯材物质免受环境影响的显着特点,能大大增强孢子的抗逆性,提高贮藏的稳定性与田间使用的持效性,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适用于防治经济影响较大的害虫。本研究以重要茶树害虫茶小绿叶蝉为目标害虫,筛选出优良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研制出适用的微胶囊剂型。1.菌株的筛选与孢子粉的生产对10株分离自不同叶蝉和角蝉的球孢白僵菌的生物学特征、胞外蛋白酶水平及毒力大小等性状进行了研究,从中筛选出生长快、产孢多、毒力强的Bb2151菌株(从安徽黄山茶园中的叶蝉上分离)作为研制微胶囊剂的供试菌株。并用该菌株进行液固双相发酵工艺发酵,生产出含孢量1.7×1011/g,活孢率91.87%,经冷冻干燥后含水量为3%的孢子粉。2.囊壁材料的筛选通过6小时短时混合和一周年长期混合后的发芽试验,从10种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中,筛选出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相容性较好的材料供进一步的微胶囊化研究,其中首推预胶化淀粉、MJ和甲基纤维素钠,其次是AJ、BJ、HJ和羧甲基纤维素钠。3.微胶囊的加工工艺比较了单凝聚相法、复凝聚相法、凝固浴法及预胶化淀粉包囊制剂等方法制备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剂。结果表明,用复凝聚相法制备微胶囊,不同壁材所得的微胶囊化包囊率、平均粒径、贮存稳定性等指标均高于其他方法。比较以MJ—AJ、AJ—HJ以及AJ—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壁材用复凝聚相法制备的微胶囊剂,其中以MJ—AJ为壁材的微胶囊剂的包囊率、平均粒径、贮存稳定性与抗紫外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其它壁材。4.微胶囊剂的田间药效将以MJ—AJ为壁材制备的球孢白僵菌微胶囊粉剂(含孢量为1010/g)稀释成不同浓度喷施茶树丛,不同程度地压低了茶园中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其中以稀释500倍(2×107孢子/ml)为佳,施药后21天防治效果达78.57%;1000倍(1×107孢子/ml)处理效果稍差,药后21天防效最高也可达67.62%;1500倍(6×106孢子/ml)处理效果最差,防效仅为53.64%。因此,使用本剂型在茶园防治茶小绿叶蝉,使用浓度推荐为为500~1000倍。5.工艺与产品以包囊率、平均粒径、贮存稳定性、抗紫外力为指标,经综合评价确定MJ—AJ复凝聚相法工艺为制备球孢白僵菌微胶囊水悬浮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与配方:体系温度35℃,搅拌转速为200r/min,孢子粉2%(w/v),MJ3%,AJ3%。产品规格为:包囊率81.5±3.41%,平均粒径11.6±1.3μm,平均包埋孢子数3.25±0.35个。将该水悬浮剂用500目的高岭土粉吸附后制成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可湿性粉剂;产品规格为白色粉末,含孢量≥5×109/g,含水量≤10%,细度(过50μm筛)≥85%等。

温锦奋[7](2006)在《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生菌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全新创制的生物农药品种。它是由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代谢产生的N-糖苷类新型农用抗生素。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及某些真菌性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细菌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引起真菌菌丝体内细胞原生质的凝聚、抑制孢子萌发及菌丝体生长、直至杀死孢子而起到杀菌作用的。 自1986年开始从土壤中进行菌种分离至今,历经国家三个“五年”科技计划的持续攻关,先后于1996年获得1%水剂、2001年获得了3%可湿性粉剂农药注册登记。已经较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细菌性病害及某些真菌性病害防治领域,并发展成为社会年创造上千万价值的生物农药品种。由于1%水剂贮存稳定性方面限制的原因,后来3%可湿性粉剂逐渐成为中生菌素品种的主要剂型。 然而,中生菌素现有的剂型—3%可湿性粉剂,由于存在着产品质量悬浮率低,有时导致使用过程中的喷嘴堵塞,污染作物或果树等叶面、果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生菌素品种在农药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经过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一是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中的无机惰性填料含量比例过高;二是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中原粉中所带来的不溶性粉末颗粒细度过粗。 只有研究开发全新剂型—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才是解决旧剂型—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所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文是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001年注册登记)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中生菌素的新剂型—可溶性粉剂,以提高中生菌素制剂剂型的档次和产品质量。通过多次重复实验的尝试法,筛选并确定了新剂型配方中各个成分,包括原药、填料、分散剂、防结块剂、润湿剂、渗透剂等原料及其最佳添加量,完成了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配方实验室小试、中试及工业化批量生产规模试验;取得了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的加工生产机械设备及其技术规格、选型、工艺技术路线和加工生产工艺的优化参数;完成了产品制剂质量标准草案的制定以及新制剂产品的田间药效试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本文的试验及其结果为中生菌素新产品——3%可溶性粉剂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基础。

许红[8](2005)在《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防治蚊幼虫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蚊子是传播人类疾病的重要媒介昆虫之一。灭蚊剂的发展经历了矿物油、植物粉和化学杀虫剂到微生物灭蚊剂等阶段。幼虫时期是防治蚊虫的关键时期。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israelensis,简称Bti)以其对蚊科幼虫高毒,且高效安全、易于分解、低残留、与环境相容的特性,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新的灭蚊剂的代表。 为了了解Bti对致乏库蚊幼虫的作用特性及对主要病媒蚊虫的防治效果,本试验主要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对Bti的两个菌株IPS82和KN-11对致乏库蚊幼虫的毒力进行比较,并对菌株IPS82在产芽孢培养基中的发酵特征和环境因素对毒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Bti对致乏库蚊幼虫的作用特性表明:Bti IPS82和KN-11对致乏库蚊蚊虫均有较高的致死率,LC50(24h)分别为23.7 mg/L和33.6 mg/L。Bti IPS82在实验室发酵36h可达最大毒力LC5024.2 mg/L,且发酵过程中的菌体密度、芽孢形成、溶解氧消耗和蚊幼虫的致死率变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IPS82发酵液应用的环境因素中,光照的影响最大,可使其蚊幼虫的致死率半衰期从21d缩短至10d:环境温度在15℃~30℃内变化,Bti使蚊幼虫的致死率都保持在50%左右。当环境温度35℃时,Bti使蚊幼虫的致死率再提高16%:环境pH偏离7~11时,IPS82的蚊幼虫的致死率从66.7%下降至40%左右,环境pH3时其蚊幼虫的致死率下降至16%:在一定的幼虫密度(低于30条/100mL)范围内IPS82发酵液的蚊幼虫的致死率稳定,幼虫密

周学永[9](2004)在《苏云金芽胞杆菌喷雾干燥工艺和杀虫蛋白纳米材料吸附剂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系统研究了喷雾干燥塔进风口温度、出风口温度和喷头压力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和伴胞晶体含量的影响。芽胞和伴胞晶体含量均随干燥温度升高而降低,但二者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进风口温度引起芽胞和晶体失活的拟Z值参数分别为250℃和740℃;出风口温度引起芽胞和晶体失活的拟Z值参数分别为72.7℃和270℃。根据出风口温度计算的结果,芽胞热失活活化能为112.24 kJ·mol-1,晶体热失活活化能为123.88 kJ·mol-1。喷头压力在0.10~0.25 MPa之间变化时,对芽胞和晶体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填料对芽胞和晶体具有一定的热保护作用。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液喷雾干燥过程中影响原粉收率、含水量、晶体蛋白含量、芽胞数和杀虫致死率的主要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对产品收率的影响顺序为:喷头压力>进风口温度>进料速度;对含水量、晶体蛋白含量、芽胞数和杀虫致死率的影响顺序为:进风口温度>进料速度>喷头压力。建立了描述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与产率、含水量、晶体蛋白含量、芽胞数和杀虫致死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直观地发映出工艺操作参数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趋势,调整这些工艺参数就可以达到控制产品性能的目的。根据数学模型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进风口温度180℃,进料速度60 ml min-1,喷头压力0.1 MPa。验证试验证实,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可靠性。相关研究国内外未见公开报道。 研究了离心和微滤浓缩处理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液芽胞数、晶体含量、效价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经离心和微滤浓缩处理后,发酵液密度、粘度和含固量增加,芽胞数、晶体含量和效价提高,但效价收率一般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上清液或浓缩上清液补加到浓缩发酵液中可以提高效价收率,就浓缩方法而言,微滤浓缩比离心浓缩更能保持浓缩发酵液的杀虫活性。浓缩发酵液喷雾干燥后,原粉的效价、晶体含量和芽胞数提高,但浓缩倍数超过2.5倍时,效价收率随浓缩倍数的增加而降低。发酵液加填料直接喷雾干燥可以保持较高的效价收率,是最大程度回收杀虫活性成分的有效办法。 苏云金芽胞杆菌发酵液中添加0.5%~1.0%(w/v)的适宜填料可以提高喷雾干燥产率,但当填料用量达到3%以上时,产品收率一般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填料的松密度和振实密度与喷雾干燥产率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即密度越大,产率越低;对同一种填料而言,颗粒越细,产率越高。填料的休止角与喷雾干燥产率低度相关。上述规律的发现对专业工厂筛选高效填料具有指导意义。 国内率先研究了68 kDa和130 kDa杀虫蛋白在纳米级土壤和矿物胶体上的吸附特性、解吸特性和杀虫活性。供试胶体在pH 9.0碳酸盐缓冲体系对苏云金芽胞杆菌68 kDa和130 kDa杀虫蛋白的等温吸附曲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R2>0.97),对68扔a杀虫蛋白饱和吸附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蒙脱土>红壤胶体>针铁矿>高岭土>氧化锌>氧化硅;对130 kDa杀虫蛋白饱和吸附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蒙脱土>氧化锌>红壤胶体>氧化硅>高岭土>针铁矿。供试胶体在磷酸盐体系pH6一7的吸附量最高,在碳酸盐体系的吸附量随pH值升高而降低。与碳酸盐相比,磷酸盐具有抑制针铁矿、蒙脱土、氧化锌和红壤胶体吸附杀虫蛋白的作用。 杀虫蛋白很容易被供试胶体吸附,0.5一3h就能达到或接近最饱和吸附量。随着杀虫蛋白与胶体质量比例增加,胶体对杀虫蛋白的吸附量增加,而吸附百分率降低。1。一50℃内,温度对供试胶体吸附杀虫蛋白的影响不大。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本研究所使用的土壤矿物胶体水中分散粒径在100 nm以下,吸附杀虫蛋白后粒径没有明显变化,仍属于纳米颗粒范畴。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蒙脱土吸附杀虫蛋白后没有引起片层间距扩张。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吸附的杀虫蛋白己结合在胶体上。 纯化毒素与供试胶体吸附的毒素对棉铃虫幼虫均具有杀虫活性,且后者的LC50低于前者。紫外光降解试验表明,蒙脱土和红壤胶体具有减轻紫外光对杀虫蛋白的降解作用,氧化锌和高岭土则起加速降解的作用。胶体一杀虫蛋白复合物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后,杀虫活性有较大程度下降。 被蒙脱土、红壤胶体、氧化硅、氧化锌、针铁矿和高岭土吸附的68 kDa杀虫蛋白经去离子水三次洗涤后,总解吸率分别为28.55%、32.38%、40.54%、24.66%、24.72%和31.10%;pHg碳酸盐缓冲液三次洗涤后的总解吸率相应为21.69%、18·43%·38·81%、15.37%、16.34%和24.64%,解吸能力低于去离子水。被上述胶体吸附的130 kDa杀虫蛋白去离子水三次解吸率为17.79卜64.90%,pHg碳酸盐缓冲液三次解吸率为16.61卜59.05%。

戴小枫[10](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二、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应用A型农药填充剂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应用A型农药填充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及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红火蚁的起源与分布
    1.2 红火蚁的危害
        1.2.1 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危害
        1.2.2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2.3 对公共设施的危害
        1.2.4 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
    1.3 红火蚁的防治
        1.3.1 生物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4 胶囊剂在农业上的应用概述
    1.5 胶囊剂的防潮性
    1.6 立题依据、研究思路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2.1.2 主要仪器及实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胶囊壳主要材质的筛选
        2.2.2 红火蚁引诱剂的筛选
        2.2.3 胶囊壳防潮辅料的筛选
        2.2.4 红火蚁诱饵胶囊壳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测定
        2.2.5 红火蚁诱饵胶囊壳填充饵料的室内毒力测定
        2.2.6 胶囊壳和胶囊剂的理化性质测定
        2.2.7 田间试验
    2.3 数理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胶囊壳主要材质的筛选
    3.2 红火蚁引诱剂的筛选
    3.3 组成胶囊壳的诱食剂的吸湿性和防潮辅料的筛选
    3.4 各胶囊材料质量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试验结果
        3.4.1 明胶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2 甘油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3 柠檬酸三乙酯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4 玉米粉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5 鱼粉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6 花生酱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7 甘露醇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8 山梨酸钾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4.9 玉米香精浓度对胶囊壳成囊性的影响
    3.5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6 红火蚁诱饵胶囊壳填充饵料的室内毒力测定
    3.7 胶囊壳的理化性质
        3.7.1 胶囊壳的厚度测定
        3.7.2 胶囊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拉伸长度和断裂伸长率测定
        3.7.3 胶囊膜的显微结构观察
        3.7.4 溶解性测定
        3.7.5 防霉性试验
    3.8 田间试验结果
        3.8.1 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在田间的应用
        3.8.2 荧光素在红火蚁间的传导性试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红火蚁诱饵胶囊壳主要材质的选择研究
        4.2.2 诱食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
        4.2.3 红火蚁诱饵胶囊壳防潮辅料的筛选
        4.2.4 红火蚁诱饵胶囊剂的防霉性效果
        4.2.5 红火蚁诱饵胶囊剂的田间应用
        4.2.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科研、参加学术活动和获奖情况

(2)7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我国农药剂型发展概况
    1.2 农药可湿性粉剂概述
        1.2.1 农药可湿性粉剂剂的定义及特点
        1.2.2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组成
        1.2.3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配方预选
        1.2.4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1.3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性能评价指标
        1.3.1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性
        1.3.2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悬浮性
        1.3.3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流动性
        1.3.4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细度
        1.3.5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水分
        1.3.6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持久起泡性
        1.3.7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pH值
        1.3.8 农药可湿性粉剂的贮存稳定性
    1.4 杀螺胺发展概述
        1.4.1 杀螺胺及其乙醇胺盐简介
        1.4.2 螺虫及血吸虫的危害
        1.4.3 我国灭螺及血吸虫病防控发展
        1.4.4 杀螺胺及其乙醇胺盐制剂发展现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2.2.2 流点法筛选润湿分散剂
        2.2.3 可湿性粉剂润湿性能的测试
        2.2.4 可湿性粉剂悬浮性能的测试
        2.2.5 可湿性粉剂的起泡性测试
        2.2.6 可湿性粉剂的分散性能测试
        2.2.7 可湿性粉剂的pH测试
        2.2.8 可湿性粉剂的粒径测试
        2.2.9 可湿性粉剂的水分测试
        2.2.10 可湿性粉剂的Zeta测试
        2.2.11 可湿性粉剂的热贮稳定性测试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75 %杀螺胺可湿性粉剂制备
        3.1.1 流点法初筛分散剂
        3.1.2 分散剂的复筛及用量选择
        3.1.3 不同润湿分散剂对制剂的影响
        3.1.4 不同抗絮凝剂对制剂的影响
        3.1.5 不同填料对制剂的影响
        3.1.6 制剂热贮稳定性检测
        3.1.7 75 %杀螺胺WP配方的确定
        3.1.8 75 %杀螺胺WP的性能指标
    3.2 75 %杀螺胺可湿性粉剂室内灭杀钉螺实验
    3.3 75 %杀螺胺可湿性粉剂絮凝及变色原因探究
        3.3.1 75 %杀螺胺WP变色原因分析
        3.3.2 pH对制剂絮凝变色的影响
        3.3.3 细度对制剂絮凝变色的影响
        3.3.4 水质对制剂絮凝变色的影响
        3.3.5 温度对制剂絮凝变色的影响
        3.3.6 抗絮凝剂对制剂絮凝变色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木质素分散剂对农药悬浮剂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悬浮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1.1.1 农药剂型的发展概述
        1.1.2 农药悬浮剂的发展趋势
        1.1.3 悬浮剂的定义及特点
        1.1.4 悬浮剂的组成
        1.1.5 悬浮剂的应用性能指标
    1.2 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1.2.1 颗粒的沉降
        1.2.2 颗粒的絮凝
        1.2.3 颗粒的奥氏熟化
    1.3 木质素分散剂的研究进展概述
        1.3.1 木质素及木质素分散剂
        1.3.2 木质素分散剂在固体颗粒上的吸附研究
        1.3.3 木质素分散剂在农药颗粒上的分散机理研究概况
        1.3.4 木质素分散剂在农药悬浮剂上的应用研究概述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1.1 实验试剂与药品
        2.1.2 实验主要仪器
    2.2 戊唑醇悬浮剂和吡虫啉悬浮剂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2.1 悬浮剂的制备工艺
        2.2.2 农药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2.2.3 悬浮剂悬浮率的测定
        2.2.4 悬浮剂颗粒粒径的测定
        2.2.5 悬浮剂热贮稳定性
        2.2.6 悬浮剂离心析水率和常温析水率的测定
        2.2.7 悬浮剂流变性能的测定
        2.2.8 悬浮剂分散稳定性能的测定
    2.3 木质素分散剂的提纯
    2.4 木质素分散剂结构特征测定方法
        2.4.1 磺酸基含量的测定
        2.4.2 酚羟基和羧酸基含量测定
        2.4.3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试
    2.5 木质素分散剂表面物化性能测定
        2.5.1 水/木质素分散剂涂层接触角的测定
        2.5.2 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吸附量的测定
        2.5.3 戊唑醇颗粒表面 Zeta 电位的测定
第三章 不同种类木质素分散剂应用于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3.1 前言
    3.2 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筛选及应用性能的研究
        3.2.1 研磨时间对悬浮剂性能的影响
        3.2.2 木质素分散剂种类的筛选
        3.2.3 俄罗斯木钠的用量的筛选
        3.2.4 增稠剂用量的筛选
        3.2.5 43%戊唑醇悬浮剂质量控制指标及实测结果
    3.3 吡虫啉悬浮剂配方的筛选及应用性能的研究
        3.3.1 研磨时间对悬浮剂性能的影响
        3.3.2 木质素分散剂种类的筛选
        3.3.3 木质素分散剂用量的筛选
        3.3.4 增稠剂用量的筛选
        3.3.5 35%吡虫啉悬浮剂质量控制指标及实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木质素分散剂的表征
        4.2.1 不同种类木质素分散剂的官能团含量和分子量
        4.2.2 不同种类木质素分散剂的亲水性
    4.3 不同种类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上的吸附性能
        4.3.1 吸附等温线
        4.3.2 pH 对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上吸附等温线的影响
        4.3.3 温度对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上吸附的影响
        4.3.4 尿素对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上吸附的影响
        4.3.5 NaCl 对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上吸附的影响
    4.4 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颗粒表面上的 Zeta 电位测定
    4.5 木质素分散剂在戊唑醇上的吸附对其分散性能影响的讨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根际土壤细菌A178抗菌谱及剂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1.1.1 芽孢杆菌的概况
        1.1.2 国外生防芽孢杆菌应用现状
        1.1.3 国内生防芽孢杆菌的现状
        1.1.4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生防菌不同剂型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农药的研究概况
        1.2.2 生物农药剂型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细菌和真菌
        2.1.2 供试植物材料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A178、HAB-5、HAB-1种子液的制备
        2.2.2 装液量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2.2.3 生防菌A178的生长曲线及最佳摇菌时间
        2.2.4 最适接菌量的选择
        2.2.5 A178的抗菌谱
        2.2.6 A178对芒果炭疽抑菌作用的显微观察
        2.2.7 A178对芒果炭疽菌的拮抗效果的表型观察
        2.2.8 A178处理芒果叶片后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的测定
        2.2.9 A178处理芒果叶片后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
        2.2.10 过氧化氢的原位检测
        2.2.1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12 芒果叶片RNA的提取
        2.2.13 cDNA的获得
        2.2.14 目的基因的PCR验证
        2.2.15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切胶
        2.2.16 胶悬剂和微胶囊的制备
        2.2.17 胶悬剂和微胶囊的指标
        2.2.18 拮抗作用
        2.2.19 HAB-5的微胶囊剂型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
        2.2.20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的影响
        2.2.21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的影响
        2.2.22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1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装液量
    3.2 Al78的生长情况
    3.3 最佳培养时间
    3.4 接种量
    3.5 Al78的广谱性
    3.6 Al78对芒果炭疽抑菌作用的显微观察
    3.7 Al78对芒果炭疽菌拮抗效果的叶片表型
    3.8 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_2-)的测定
    3.9 H_2O_2含量的测定
    3.10 过氧化氢的原位检测
    3.11 接菌的芒果叶片RNA
    3.12 芒果叶片基因表达情况
    3.13 制备好的胶悬剂和微胶囊,及其指标的测定结果
    3.14 生防细菌胶悬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3.15 生防细菌微胶囊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3.16 HAB-5的微胶囊剂型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
    3.17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3.17.1 胶悬剂各成分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3.17.2 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的抑菌能力的影响
    3.18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3.18.1 胶悬剂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3.18.2 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3.19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1抑菌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5)生物农药剂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农药剂型加工的目标
2 农药常见剂型的类型
3 生物农药的常用剂型
    3.1 粉剂 (DP)
    3.2 可溶性液剂 (SL)
    3.3 乳油 (EC)
    3.4 可湿性粉剂 (WP)
4 新型、环保的生物农药剂型
    4.1 悬浮剂 (SC)
    4.2 微胶囊悬浮剂 (CS)
    4.3 油悬浮剂 (OF)
    4.4 水分散粒剂 (WG)
    4.5 种子处理剂
    4.6 水乳剂 (EW)
    4.7 干菌丝
    4.8 漂浮剂
5 结语

(6)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球孢白僵菌制剂研究现状
        1.1.1 原粉剂和粉剂
        1.1.2 可湿性粉剂、油悬浮剂和悬乳剂
        1.1.3 混合剂
        1.1.4 干菌丝
        1.1.5 无纺布菌条
    1.2 微胶囊技术研究现状
        1.2.1 微胶囊技术概念
        1.2.2 几种微胶囊制备技术与材料
    1.3 真菌农药微胶囊剂研究现状
        1.3.1 微胶囊剂的特点
        1.3.2 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方法
        1.3.3 微生物农药微胶囊化的材料与成膜性结构分析研究
        1.3.4 微胶囊囊心缓释原理及影响因素
        1.3.5 微胶囊制备工艺中影响因素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白僵菌菌株的筛选及孢子粉的制备
        3.1.1 培养基
        3.1.2 优良菌株的筛选
        3.1.3 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1.4 液固双相发酵制备孢子粉
    3.2 微胶囊加工材料的生物学相容性
        3.2.1 供试囊壁材料
        3.2.2 相容性试验方法
        3.2.3 数据分析
    3.3 白僵菌微胶囊化技术及加工工艺
        3.3.1 囊壁及囊心材料
        3.3.2 加工工艺研究
        3.3.3 工艺参数的确定
        3.3.4 几种微胶囊性状观察及破壁时间长短
        3.3.5 平均粒径的测定及囊壁厚度的计算
        3.3.6 微胶囊囊心缓释观察
    3.4 白僵菌几种微胶囊剂理化性质及药效的研究
        3.4.1 不同白僵菌微胶囊剂抗紫外辐射的稳定性
        3.4.2 不同白僵菌微胶囊剂贮存时间与活孢率大小
        3.4.3 田间防治效果试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物学特性研究
        4.1.1 培养形态观察
        4.1.2 不同菌株的平均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萌发率比较
        4.1.3 不同白僵菌菌株胞外蛋白酶产生水平
        4.1.4 毒力生物测定
        4.1.5 小结
    4.2 微胶囊加工材料的生物学相容性
        4.2.1 孢子萌发率
        4.2.2 菌落直径生长量及生长速率
        4.2.3 产孢量
        4.2.4 综合比较分析
    4.3 微胶囊加工工艺参数的确定
        4.3.1 几个重要参数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3.2 固化剂对微胶囊壁及孢子活性的影响
        4.3.3 几种不同白僵菌微胶囊剂显微形态观察与破壁的观察
        4.3.4 几种不同白僵菌微胶囊剂的理化性质比较
        4.3.5 复凝聚相分离法制备的三种白僵菌微胶囊粉剂加工结果
    4.4 几种微胶囊剂的药效及囊心缓释
        4.4.1 不同白僵菌微胶囊剂抗紫外辐射的稳定性
        4.4.2 不同白僵菌微胶囊剂的贮存稳定性
        4.4.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5 总结与讨论
    5.1 实验分析
    5.2 工艺流程
    5.3 产品规格
        5.3.1 质量检验方法
        5.3.2 产品品质要求
    5.4 讨论
    5.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配方的筛选
    2.1 材料及方法
        2.1.1 原粉细度的筛选
        2.1.2 填料的筛选
        2.1.3 分散剂的筛选
        2.1.4 防结块剂的筛选
        2.1.5 润湿剂的筛选
        2.1.6 渗透剂的筛选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原粉细度的筛选
        2.2.2 填料的筛选
        2.2.3 分散剂的筛选
        2.2.4 防结块剂的筛选
        2.2.5 润湿剂的筛选
        2.2.6 渗透剂的筛选
第三章 田间药效试验及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3.1 田间药效试验
        3.1.1 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试验
        3.1.2 防治番茄青枯病试验
        3.1.3 结果与分析
    3.2 产品质量标准制定
        3.2.1 有效成分生物效价测定方法的确定
        3.2.2 产品标准其它项目指标的确定
        3.2.3 热贮存稳定性
        3.2.4 小批量连续批次产品实测数据
        3.2.5 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的项目指标
第四章 剂型加工生产工艺及机械设备确定
    4.1 加工生产工艺方法的选择
    4.2 粉碎设备的选型
    4.3 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防治蚊幼虫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绪言
    2.蚊的生活习性及孳生场所
    3.灭蚊剂发展史及微生物灭蚊剂Bti的出现
    4.苏云金杆菌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 Bti对致乏库蚊的作用特性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分析
    3.讨论
第三章 Bti对冈比亚按蚊的防治效果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分析
    3.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苏云金芽胞杆菌喷雾干燥工艺和杀虫蛋白纳米材料吸附剂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苏云金芽胞杆菌制剂杀虫及增效活性成分
        1.1 伴胞晶体
        1.2 芽胞
        1.3 营养期杀虫蛋白
        1.4 双效菌素
        1.5 苏云金素
        1.6 几丁质酶
        1.7 α-外毒素
        1.8 溶血素
        1.9 肠毒素
        1.10 其它毒素成分
    2 苏云金芽胞杆菌后处理工艺
        2.1 发酵液后处理工艺流程
        2.2 发酵液浓缩
        2.2.1 板框压滤法
        2.2.2 离心分离法
        2.2.3 超滤膜法
        2.2.4 沉淀法
        2.2.5 减压浓缩法
        2.3 发酵液干燥
        2.3.1 喷雾干燥
        2.3.2 烘干
        2.4 发酵液直接喷雾干燥研究进展
        2.5 从发酵液直接回收杀虫毒素
    3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剂的剂型
        3.1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剂主要剂型及特点
        3.1.1 粉剂
        3.1.2 可湿性粉剂
        3.1.3 颗粒剂
        3.1.4 悬浮剂
        3.1.5 微囊剂
        3.1.6 油烟雾剂
        3.1.7 火箭抛撒剂型
        3.1.8 漂浮块剂
        3.1.9 芽胞灭活制剂
        3.1.10 复配增效剂型
        3.2 苏云金芽胞杆菌紫外线防护研究进展
        3.2.1 紫外线对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活性影响机制
        3.2.2 提高苏云金芽胞杆菌紫外线防护能力的措施
    4 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溶解纯化
        4.1 伴胞晶体溶解特性
        4.2 伴胞晶体化学抽提
    5 纳米技术在农药剂型中的研究和应用
        5.1 农药微乳剂
        5.2 农药纳米悬浮剂
        5.3 纳米填料型可湿性粉剂
        5.4 载药纳米微粒
        5.5 提高纳米颗粒分散性的措施
        5.5.1 悬浮液中纳米颗粒间相互作用
        5.5.2 纳米颗粒分散与团聚原理
        5.5.3 提高纳米颗粒分散性的措施
        5.6 农药纳米剂型研究开发前景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和晶体含量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苏云金芽胞杆菌原粉制备
        2.3 芽胞数测定
        2.4 晶体蛋白含量测定
        2.5 芽胞保留率和总收率计算
        2.6 晶体蛋白保留率和总收率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芽胞数影响
        3.1.1 进风口温度对芽胞数影响
        3.1.2 出风口温度对芽胞数影响
        3.1.3 喷头压力对芽胞数影响
        3.1.4 干燥方式对芽胞数影响
        3.1.5 矿物填料和有机助剂对原粉芽胞数影响
        3.1.6 稀释液对芽胞数测定影响
        3.2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3.2.1 进风口温度对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3.2.2 出风口温度对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3.2.3 喷头压力对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3.2.4 干燥方式对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3.2.5 矿物填料对原粉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发酵液浓缩和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发酵液离心浓缩
        2.3 发酵液微滤浓缩
        2.4 上清液减压浓缩
        2.5 生物效价测定
        2.6 增效倍数测定
        2.7 发酵液流变特性测定
        2.8 喷雾干燥正交试验设计
        2.9 喷雾干燥原粉质量收率计算
        2.10 原粉含水量测定
        2.11 杀虫致死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浓缩对发酵液含固量和密度影响
        3.2 浓缩对发酵液效价、晶体含量和芽胞数影响
        3.3 上清液和浓缩上清液对浓缩发酵液的增效作用
        3.4 浓缩对发酵液喷雾干燥原粉性能影响
        3.5 填料对浓缩发酵液喷雾干燥原粉性能影响
        3.6 浓缩对发酵液流变特性影响
        3.6.1 料液流型分析
        3.6.2 浓度对料液粘度影响
        3.6.3 温度对料液粘度影响
        3.7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3.7.1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原粉收率影响
        3.7.2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原粉含水量影响
        3.7.3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原粉晶体蛋白含量影响
        3.7.4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原粉杀虫致死率影响
        3.7.5 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原粉芽胞数影响
        3.7.6 数学模型
        3.7.7 最佳操作条件选择
        3.7.8 验证试验
    4 结论
第四章 填料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喷雾干燥原粉收率影响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喷雾干燥
        2.3 填料密度、压缩度和休止角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填料对喷雾干燥原粉收率影响
        3.2 填料对喷雾干燥原粉含水量影响
        3.3 填料对喷雾干燥原粉流动性影响
    4 讨论
        4.1 料液密度对雾滴飞行时间影响
        4.2 发酵液含固量与沉降速度、通量密度的关系
        4.2.1 沉降速度与固相浓度之间的关系
        4.2.2 通量密度与固相浓度的关系
        4.3 喷雾干燥粘壁现象及解决途径
        4.3.1 喷雾干燥粘壁的不良影响
        4.3.2 喷雾干燥粘壁类型
        4.3.3 喷雾干燥粘壁解决途径
    5 结论
第五章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蛋白纳米材料吸附剂型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蛋白制备
        2.3 纳米级土壤矿物胶体制备
        2.4 土壤矿物胶体比表面积测定
        2.5 纳米胶粒粒径表征
        2.6 杀虫蛋白在纳米胶粒上的吸附实验
        2.7 解吸实验
        2.8 杀虫活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蛋白等温吸附曲线
        3.1.1 苏云金芽胞杆菌68 kDa杀虫蛋白等温吸附曲线
        3.1.2 苏云金芽胞杆菌130 kDa杀虫蛋白等温吸附曲线
        3.2 pH值对吸附影响
        3.3 胶体浓度对吸附影响
        3.4 时间对吸附影响
        3.5 温度对吸附影响
        3.6 胶体-杀虫蛋白复合物杀虫活性
        3.7 纳米胶粒粒径表征
        3.8 X-射线衍射分析
        3.9 红外光谱分析
        3.10 解吸实验
    4 讨论
        4.1 比表面积与吸附量的关系
        4.2 杀虫蛋白冷冻和干燥变性机理
        4.2.1 冷冻变性机理
        4.2.2 干燥变性机理
        4.2.3 保护作用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10)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2.3 面临的新挑战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2.5 存在的问题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3.2.1 相关概念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3.3.1 研究开发现状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3.3.3 主要发展趋势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3.5.1 生物资源丰富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3.6.5 创新经费不足
        3.6.6 经费投入分散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4.3.2 生物合理设计
        4.3.3 类同合成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4.3.5 组合化学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4.4.1 复配制剂
        4.4.2 剂型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4.6.2 存在问题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4.8.1 发展方向
        4.8.2 近期发展目标
        4.8.3 研究重点
    4.9 讨论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4.9.2 其他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5.1.1 问题的背景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国际发展趋势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5.3.1 危险入侵杂草
        5.3.2 危险入侵昆虫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5.5.1 总体研究思路
        5.5.2 重点研究方向
        5.5.3 预期目标
    5.6 主要研究内容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6.1.1 国际背景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6.6.1 研究任务
        6.6.2 重点发展方向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6.7 主要研究内容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7.7.2 发展目标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8.3 产业政策
    8.4 贸易政策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8.4.4 增强服务意识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后记
引用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应用A型农药填充剂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红火蚁诱饵胶囊剂及应用技术研究[D]. 谢锋.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2]75%杀螺胺可湿性粉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D]. 赵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木质素分散剂对农药悬浮剂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D]. 高菲.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2)
  • [4]根际土壤细菌A178抗菌谱及剂型初步研究[D]. 王琴. 海南大学, 2014(07)
  • [5]生物农药剂型研究进展[J]. 明亮,陈志谊,储西平,刘永锋.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9)
  • [6]球孢白僵菌微胶囊剂的研制[D]. 赵军.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7)
  • [7]3%中生菌素可溶性粉剂的研究[D]. 温锦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10)
  • [8]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防治蚊幼虫的应用研究[D]. 许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2)
  • [9]苏云金芽胞杆菌喷雾干燥工艺和杀虫蛋白纳米材料吸附剂型的研究[D]. 周学永.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10]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

标签:;  ;  ;  ;  ;  

A型农药填料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t可湿性粉剂性能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