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温泉县志》附录的特点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鹏宇[1](2021)在《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初,受战乱等影响,河北佛寺饱受摧残。在社会稳定之后,河北佛寺在继承前朝的深厚信仰基础上继续发展。金朝迁都燕京之后,得益于政治地位的提升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佛寺发展更为迅猛。后随着金末战争和政治中心的转移,发展势头逐渐放缓。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受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以及自然地理情况和佛教信仰传统等影响,佛寺分布广泛,中西部密集、东部较少,形成了以真定府和大兴府为中心的两大密集分布区。从寺院建筑配置上来看,河北地区金代佛寺中,除鼓楼外,后世常见的山门、佛殿、法堂、经藏、佛塔、经幢、僧堂、斋堂、厨房、钟楼、丈室、库房等建筑在河北佛寺中均有出现。寺院建筑多以佛殿为中心,以塔和阁为中心的佛寺较少,反映了这时佛教中国化程度的加深。建筑布局受宋代禅寺布局影响较大。从佛教宗派上来看,这时期的河北地区受辽代和宋代影响,禅宗和密宗盛行。河北金代佛寺建筑的兴建,离不开皇室贵族、官员、普通信众以及僧人等各个群体民众的积极参与,其中既包括汉族信众,也包括女真族信众。受战争、社会治安、水火灾害、自然风化、雷暴等影响,河北地区金代佛寺也饱受摧残。此外,寺院开展了讲经说法、浴佛节、传戒大会、无遮大会、水陆大会等丰富的宗教仪式活动,对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抚慰世俗人心、增添生活趣味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寺院还通过积极地活动,在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赈灾救济、收纳流亡、铺设桥梁、施药救人、寄存灵骨等。此外,河北金代寺院还开展了各种经营活动,如借贷、典当、种植经济作物等,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通过以上考察和分析可以得知,迁都燕京对于河北金代佛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说明政治权力是影响佛寺建设和佛教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反映出政治中心对周边地区影响之大。在参与寺院修建的各个群体中,僧人对于寺院的修建发展起关键作用,而其中女真信众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时女真族的佛教信仰状况。寺院在宗教与世俗两种角色间的转换灵活,表明此时佛教在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责任,对于社会稳定发挥着独特作用。对于河北地区金代佛教寺院的研究,不仅旨在全面了解河北地区该时期佛寺的分布、修建等情况,同时也是以河北地区为样本把握金代佛寺乃至金代佛教的发展状况,并且对于了解河北“京畿文化”的早期发展演变也颇有价值。
杨批额[2](2021)在《袁嘉谷年谱全编》文中提出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别字树圃,晚自号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求学于经正书院,得到许印芳、陈荣昌、朱庭珍等滇中名家的教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经济特科”试,大魁天下,是为“经济特元”;次年,东游日本考察学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归国,与高步瀛、王国维、缪荃孙等共事于学部图书局,发起抢救敦煌遗书;宣统元年(1909年)出任浙江提学使,推动浙江教育和民风民俗的改良;辛亥革命起,袁嘉谷倡改“中华国”,次年回滇寓居。民国改元,历任清史馆协修、国会议员;民国十二年(1923年)任云南图书馆副馆长,辑刻《滇诗丛录》等,保存一方文献,褒奖先贤;并出任东陆大学教授,培育英才,提携后辈。一生勤于学问,其所着的《滇绎》《云南大事记》《石屏县志》《卧雪堂文集》《卧雪诗话》等,具有丰富的文史价值。云南地处边陲,而为文献名邦,但历经“回纥变兴”、“蒙诏徙民”、“沐英一烬”和“李湖奉诏搜书而藏私室”等书厄,使得云南文献散乱蒙尘,面对这种情况,袁嘉谷与赵藩、秦光玉等文献名家一起整理辑刻了《云南丛书》等云南地方文献,为云南地域文学与文献的保存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清末民初易代之际的士人,其身份虽经历了清朝官员向民国文人的转变,依然怀有表彰节烈妇女的思想之温情,也肯定女子之才情,支持女性之解放。在清末“西学东渐”的风潮下,面对中西文化的碰撞,作出了自己的抉择,折射出特殊时代士人的际遇和生存状况,其人生与事功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在袁丕元、林景泰、李士厚、佘孟良、张维等多个《袁嘉谷年谱》编撰等基础上,我们汲取了前人研究成果,并参考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中收录的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以及上海图书馆和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所发现的《袁氏家谱》,结合对《天津益世报》《申报》等近代报刊杂志所作的考察,走进具体的文学事件和文学史情境,以谱主的交游、唱酬等文学活动为重点,考订其诗文着述的刊刻和传播情况,完成了《袁嘉谷年谱全编》的编撰,展现其事功、学术与文化贡献。
王妙[3](2021)在《明宣大总督王崇古研究》文中提出王崇古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名臣,历任陕西三边总督、宣大总督、兵部尚书等职,对明代后期朝政有重要影响。明清时期编修完成的《明史》《山西通志》等传世文献或列有王崇古专传,或有关于王崇古生平、任职经历等方面的记载。王崇古个人着述《王督抚集》《少保鉴川王公督抚奏议》《王鉴川文集》《公余漫稿》的搜集及近年出土的墓志等文献,为王崇古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和研究视角。论文通过使用诗文集、奏议、书信等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王崇古家族人员谱系、任职经历、婚配状况等进行了考证,编制了王崇古家族世系图。出土文献的使用,不仅弥补了传世文献关于王崇古记载之不足,还为梳理王崇古抗击倭寇、巡抚宁夏、加强边防建设等经历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不仅如此,以上资料的综合运用,为研究王崇古边务思想及其担任宣大山西总督期间与方逢时、高拱、张居正等人促成“隆庆和议”的背景、经过、影响等提供了材料。“隆庆和议”的达成,维护了明朝与蒙古部的和平,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论文以《公余漫稿》五卷本为研究对象,以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所收录隆庆年间冯惟讷、栗永禄刻本为底本,以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所辑《王督抚集》一卷本为参校本,以正史、明清时期地方志、明清文人文集、存世碑记等文献为参校材料,对《公余漫稿》进行了整理和注释。通过王崇古与张居正、高拱、张四维、杨博、李春芳等人的诗文唱和及书信往来可以看出,王崇古与他们有着密切的姻亲、同年、同僚、交游等关系,这些关系在“隆庆和议”等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斯亮[4](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李小龙[5](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刘梦[6](2020)在《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千年的城市规划实践中,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注重将城市与自然山水、人文空间作为整体进行统筹经营,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1]。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历史城区大都零散化,仅存一些大小不一的历史碎片作为城市记忆[2],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值得庆幸的是城市所处的山水环境是亘古不变的,历史人文遗存仍有迹可循。随着近些年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视,以生态文明为导向、追求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文化、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意度已是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使命[1],从而回归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的本源,从更广阔的视野谋求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新出路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富平县为对象,针对其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在面临现代城市建设、区域城市协同发展的影响下,研究探索富平县城的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其特征及价值,构建融合古今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期为中国传统城市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案例。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概念认知,形成“要素构成-特征价值-现状发展-保护传承”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梳理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空间分析法等方法,从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传统规划方法的特征及现代价值、城市发展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整理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及舆图资料,从自然空间、人文空间、空间秩序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要素构成。其次,立足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从“自然界域”、“郊野空间”、“城市形态”、“格局生长”、“标志营建”和“风景体系”六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其特征及现代借鉴价值。再次,结合富平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历程分析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情况和问题,并提出顺应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最后,本文从保护和传承两个方面提出现代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发展思路,结合现状的问题,提出了“空间格局保护层次的拓展”、“自然基底的保护与维育”、“人文空间要素的保护、标识与复兴”和“空间秩序的标识、接续与强化”四方面的保护策略;融合历史规划经验并且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因循地势确定城区空间布局形态”、“体察环境构建现代规划建设轴线”、“整合要素营建郊野环线和节点”、“统筹布局关键空间及组织特色线路”四个方面的策略,最终构建了一个以现状格局保护为目标的结构和一个以未来发展传承为目标的结构。本文运用“文本与空间”结合的方法,总结了一套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要素梳理整合的方法步骤,以及构建了一个可动态完善的构成信息数据库;结合定量化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融汇传统城市营建的特征及价值,初步构建富平现代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规划设计保护传承思路与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郭天慧[7](2020)在《参数化下福温移民古道(闽地段)沿线聚落时空演化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温古道是千百年来人口迁移的产物,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孕育了灿烂的多元文化,其中,古道文化及其沿线的聚落文化是其最典型的代表。随着文化线路研究课题的兴起,愈来愈多的古道、古道沿线聚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类型学为理论支撑,通过大量的调研,较为系统的剖析了福温古道(闽地)沿线聚落的类型、空间特征,参数化的解析了古道及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化规律与聚落特征,为科学理性地认识、保护与合理利用古道及沿线聚落奠定了基础。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大量的调研、文献解读与古地图转译,首先系统梳理了福温移民历史、福温古道中驿道与非驿道的历史演变与环境特征;其次针对古道所属行政区域及地形地貌划分了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地理单元,其中基于行政区域划分为7个地理单元,基于古道本体的线路模拟和古道高程分析划分为4个地理单元,分析得出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在不同地理单元中具有的差异性、普遍性的聚落文化、聚落分布、聚落时空演变规律、聚落参数化特征;再次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论,针对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分为平面形态、内部空间结构、路网结构三大类型,进而细化分类,提取不同类型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及参数化数据特征。紧接着提取不同聚落类型中的“原型”,分别对不同类型聚落的“原型”进行参数化提取,进一步探索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空间形态中的内在特征;复次针对福温古道(闽地段)中的典型聚落进行空间形态解析。本文对古道本体及其(闽地)沿线聚落空间类型进行分段梳理与空间类型特征分析,既丰富了古道及沿线聚落研究的内容,又完善了空间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既能加强古道文化遗产的认知,又便于日后针对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的保护规划提供全面的基础资料。本文试探性的运用类型学与参数化的结合将福温古道作为区域整体来分析(闽地)沿线聚落,在手法上较具新颖,本文结合类型学理论与参数化方法,手段较具新颖,以福温移民历史为切入点,视角较为独特。
李嘉泳[8](2020)在《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研究(1931-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化温泉位于广州市东北,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处从化区境内流溪河上游狭长的河谷平原,以“世界珍稀温泉”闻名。本文研究范围是从化区温泉镇核心开发区,该区域建有因泉而兴的不同形态类型的建筑。从化温泉资源早在明崇祯七年(1634)已有记载,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进入现代意义的开发,在流溪河东、西两岸兴建各式别墅、大楼、桥梁等建筑和构筑物,形成以温泉为线索的“建筑群落”。从化温泉在人文地理学、建筑类型学、城市形态学领域已各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在以往研究中尚未真正展开。1931年至1978年,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现象与特定的人物、事件相关。本研究以从化温泉建筑构筑物及其共同构成的建筑群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地方文献、历史图档、实地考察、建筑测绘,对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的形成动因及转折演变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和阐释,并探讨特定人物在此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不同的社会事件和国家政策如何影响空间特点的形成。本文梳理了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二十世纪30年代,从化温泉建设促进会主导从化温泉名胜建设,围绕温泉兴建带有日式风格倾向的旅游建筑。30年代中后期,从化温泉转向隐含社会关系网的私人别墅群建设,沿河两岸兴造若梦庐、陈济棠别墅等37座私人别墅建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政权交替,从化温泉土地性质发生转变,建设趋于停滞。新中国成立后,从化温泉在“冬都”建设和新中国外交两条线索的影响下持续发展,兴建以广东省干部疗养院、广东温泉宾馆和广州军区招待所为主的疗养地建筑群。建筑通过调整设计策略表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建成符合“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宾馆大楼和高级客房别墅,同时得到了初步探索与实践的岭南现代建筑。本文的主要结论为:温泉作为一种自然、文化、政治资源引发了从化温泉不同阶段的空间营建。结合关键人物和社会事件,其空间始于现代名胜建设与社会关系网的交织,转于政权交替的战争年代,兴于国家政权下的决策运营。建筑群落的空间结构、功能、形态、风格是意识形态的空间表达。梳理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的演变过程与空间特点,可为今后理解其历史价值、保护、更新工作提供参考。
李文迪[9](2020)在《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行宫综合研究”(批准号:51408411)的子课题,从中观视野切入对清朝入关后皇帝展谒清东、西两陵路线上的系列行宫研究。首先,基于对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相关史料文献全面、详尽的汇编,结合陵寝修建工程和清帝巡幸的时代背景,梳理自康熙朝起至清末民初谒陵行宫建置沿革,归纳其兴建背景、缘由和各阶段使用特点。其次,选取八座典型谒陵行宫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梳理行宫历次建设工程,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定、断代、编年、信息整合,结合田野考察和实地测绘成果,厘清谒陵行宫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及历史原因。再次,以山地园林特征明显的桃花寺行宫鼎盛时期空间格局为例,从平面格局、空间格局、建筑单体三个层次开展全方位的行宫复原研究。最后,运用归纳、对比等方法,从行宫选址、周边环境、结构布局、功能划分、空间尺度、审美意象等多角度解读和评价谒陵行宫群的营建特色,进一步阐释其将礼制要求、实用主义和园林意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意匠。作为以“巡幸目的”为分类角度的行宫研究,本文是对行宫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理论成果的印证与补充,同时也是将行宫园林设计思想和陵寝礼制思想统于一体的重要结合点。对谒陵行宫群的系统、全面研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亦有利于推动行宫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欧虹[10](2020)在《圣水沐浴下的明珠—“玛奈乌兰牧骑” ——新疆温泉县乌兰牧骑的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响应党中央号召,提升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的文化发展工作,在辽阔的草原之上诞生了一支支“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本文以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乌兰牧骑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参考口述史的研究手法,结合已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及一手资料,调查梳理温泉县乌兰牧骑各时期带队队长、队员对队内音乐文化的相关记忆,以历时性的脉络来厘清温泉县乌兰牧骑从建立之初到行至今日的行为方式、音乐形态发展和传承现状。本文首先对温泉县乌兰牧骑队的生存背景、文化环境展开叙述,介绍温泉县乌兰牧骑队特殊的表演形式,进而通过对传承人和队员的访谈,讲述其组建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行为方式和音乐活动。将音乐置于其宣传和展示的时代精神中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新时代发展变迁下温泉县乌兰牧骑的生存现状、运营体制所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前景进行思考与展望,旨在对温泉县乌兰牧骑队传承与推动地区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价值予以探讨及思考。
二、浅论《温泉县志》附录的特点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温泉县志》附录的特点与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金以前河北地区佛教及佛教寺院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金代河北地区的发展情况 |
第二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地理分布 |
第一节 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及其特点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对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的影响 |
第三节 影响河北地区金代佛寺分布的其他因素 |
第三章 河北金代佛寺建筑及其修建与毁废 |
第一节 寺院建筑 |
第二节 寺院的修建与毁废 |
第四章 河北金代佛寺的社会活动 |
第一节 作为宗教场所的河北金代寺院 |
第二节 作为世俗空间的河北金代寺院 |
结语 |
附录一 部分金石录文 |
附录二 史料中所载河北金代佛寺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袁嘉谷年谱全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二、袁嘉谷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与文史研究的成就 |
(一)云南古籍四厄与袁嘉谷对云南文献整理辑刻的贡献 |
(二)云南学术史之商量与地域文学之研究 |
(三)“时无古今”观念下云南地方文史分期之探讨 |
三、女性解放视域下袁嘉谷传统人伦观的坚守与新女学的萌芽 |
(一)对高、曾祖母守节行为的表彰与温情 |
(二)对太夫人倡天足的书写与对缠足陋习的批判 |
(三)对夫人才情的赞赏与对女性致用的肯定 |
四、袁嘉谷述作的时代意识与时代特点 |
(一) 《钦命四书经义题》与袁嘉谷对于时代命题的回应与思考 |
(二)《日本刀歌》《东游集》与袁嘉谷的认知困境与突围 |
(三)故国与新朝下的身份抉择与袁嘉谷失落与振作 |
(四)《卧雪诗话》的诗史观与袁嘉谷的诗学理想 |
袁嘉谷年谱全编 |
凡例 |
谱前 |
传记资料 |
袁嘉谷《例赠登仕佐郎晋赠文林郎占林公家传祖妣丁氏杜氏附传》 |
袁嘉谷《恩赐肉帛占云公传》 |
袁嘉谷《乡饮宾祖德公传》 |
袁嘉谷《例授登仕佐郎敕赠文林郎凝道公家传》 |
袁嘉谷《先伯兄雪樵公墓碑》 |
袁嘉谷《先四兄维彰公墓碑并铭》 |
陈荣昌《石屏袁封君墓碑》 |
陈荣昌《袁母徐太夫人墓志铭》 |
孙树礼《袁母徐太夫人诔》 |
陈荣昌《张夫人墓志铭》 |
周汝钊《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 |
陈荣昌《袁嘉端传》 |
李坤《袁嘉端传》 |
章太炎《袁百举墓志铭》 |
许钟奇《袁百举别传》 |
方树梅《袁丕钧传》 |
卷一 求知问学 |
清同治十一年 壬申 一八七二年 一岁 |
同治十二年 癸酉 一八七三年 二岁 |
同治十三年 甲戌 一八七四年 三岁 |
光绪元年 乙亥 一八七五年 四岁 |
光绪二年 丙子 一八七六年 五岁 |
光绪三年 丁丑 一八七七年 六岁 |
光绪四年 戊寅 一八七八年 七岁 |
光绪五年 己卯 一八七九年 八岁 |
光绪六年 庚辰 一八八○年 九岁 |
光绪七年 辛巳 一八八一年 十岁 |
光绪八年 壬午 一八八二年 十一岁 |
光绪九年 癸未 一八八三年 十二岁 |
光绪十年 甲申 一八八四年 十三岁 |
光绪十一年 乙酉 一八八五年 十四岁 |
光绪十二年 丙戌 一八八六年 十五岁 |
光绪十三年 丁亥 一八八七年 十六岁 |
光绪十四年 戊子 一八八八年 十七岁 |
光绪十五年 己丑 一八八九年 十八岁 |
光绪十六年 庚寅 一八九○年 十九岁 |
光绪十七年 辛卯 一八九一年 二十岁 |
光绪十八年 壬辰 一八九二年 二十一岁 |
光绪十九年 癸巳 一八九三年 二十二岁 |
光绪二十年 甲午 一八九四年 二十三岁 |
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 一八九五年 二十四岁 |
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 一八九六年 二十五岁 |
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 一八九七年 二十六岁 |
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 一八九八年 二十七岁 |
光绪二十五年 己亥 一八九九年 二十八岁 |
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 一九○○年 二十九岁 |
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 一九○一年 三十岁 |
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 一九○二年 三十一岁 |
卷二 经济特元 |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 一九○三年 三十二岁 |
卷三 东游日本 |
光绪三十年 甲辰 一九○四年 三十三岁 |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一九○五年 三十四岁 |
卷四 执掌学部 |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一九○六年 三十五岁 |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一九○七年 三十六岁 |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一九○八年 三十七岁 |
卷五 提学浙江 |
宣统元年 己酉 一九○九年 三十八岁 |
宣统二年 庚戌 一九一○年 三十九岁 |
宣统三年 辛亥 一九一一年 四十岁 |
卷六 旧邦新命 |
民国元年 壬子 一九一二年 四十一岁 |
民国二年 癸丑 一九一三年 四十二岁 |
民国三年 甲寅 一九一四年 四十三岁 |
民国四年 乙卯 一九一五年 四十四岁 |
卷七 烟土谤伤 |
民国五年 丙辰 一九一六年 四十五岁 |
卷八 林泉小隐 |
民国六年 丁巳 一九一七年 四十六岁 |
民国七年 戊午 一九一八年 四十七岁 |
民国八年 己未 一九一九年 四十八岁 |
民国九年 庚申 一九二○年 四十九岁 |
民国十年 辛酉 一九二一年 五十岁 |
民国十一年 壬戌 一九二二年 五十一岁 |
卷九 执教东陆 |
民国十二年 癸亥一九二三年 五十二岁 |
民国十三年 甲子一九二四年 五十三岁 |
民国十四年 乙丑一九二五年 五十四岁 |
民国十五年 丙寅一九二六年 五十五岁 |
民国十六年 丁卯一九二七年 五十六岁 |
民国十七年 戊辰一九二八年 五十七岁 |
民国十八年 己巳一九二九年 五十八岁 |
卷十 辑刻着述 |
民国十九年 庚午 一九三〇年 五十九岁 |
民国二十年 辛未 一九三一年 六十岁 |
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 一九三二年 六十一岁 |
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 一九三三年 六十二岁 |
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 一九三四年 六十三岁 |
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 一九三五年 六十四岁 |
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 一九三六年 六十五岁 |
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 一九三七年 六十六岁 |
附录 |
《袁氏家谱》诰封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师承表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各科次第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会试卷及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乡试卷批语 |
袁嘉谷《钦命四书经义题》优贡卷及批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明宣大总督王崇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资料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资料 |
第二章 王崇古家世与生平研究 |
第一节 王崇古家世研究 |
一、王崇古家族墓地概况及墓志出土情况 |
二、王崇古家族成员考证 |
第二节 王崇古墓志疏证与生平考述 |
一、王崇古墓志撰写者及撰写背景 |
二、王崇古生平经历 |
三、墓志记载与传世文献记载不同之处 |
第三章 王崇古处理边务的措施与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嘉靖至万历时期的明朝政局 |
一、内阁权力斗争激烈 |
二、财政危机严重 |
三、边防形势严峻 |
第二节 王崇古与“隆庆和议” |
一、“隆庆和议”前的明蒙关系 |
二、把汉那吉归明 |
三、王崇古在促进和议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王崇古边务思想与实践 |
一、勘定功罪,规范官员任用 |
二、加固边防,完善边地防守 |
三、整顿兵马,提升军队实力 |
四、整顿内务,优待归附民众 |
第四节 王崇古与张居正等官场同僚关系研究 |
一、王崇古与张居正的关系 |
二、王崇古与高拱的关系 |
三、王崇古与张四维的关系 |
四、王崇古与其他官场同僚的交往研究 |
第四章 王崇古着述研究 |
第一节 王崇古诗文集版本研究 |
一、《公余漫稿》 |
二、《王督抚集》 |
三、王崇古诗文集的价值 |
第二节 王崇古奏议集版本研究 |
一、《少保鉴川王公督府奏议》 |
二、《王鉴川文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録一:王崇古年谱简编 |
附録二:《公余漫稿》整理 |
《公余漫稿》整理説明 |
《公余漫稿》目録 |
《公余漫稿》前序 |
《公余漫稿》序 |
卷一·五言古诗 |
送吴霁寰归江南二首 |
中秋十九夜同纪山曹侍御省寮张弘斋王敬所造松庵上人慈仁寺松下对月分得“露”字 |
送李谏议赴南都四首有序 |
拟古二首送王敬所寅丈督学桂林 |
初渡淮 |
赠雁荡山人归永嘉 |
蓼花有序 |
送横泉雷丈还衡州二首 |
淮海吟题号图赠淮海孙寅丈君先世自如皋宦贵阳振宗奕业笃念首丘别号淮海职秦臬文宗与予笃尝河中宗人大名爲淮海图赋赠四首 |
伏日同张元洲方伯孙龙峰宪使饮太华何公池亭观莲分得“赏池”二字.. |
田父叹乙丑秋夏镇巡边作 |
大河吟西夏作 |
寄怀泸山张学宪四首有序 |
磻溪宫期周吴峰年丈不至诗以识别 |
题圯桥进履图爲潘双渠翁寿 |
卷二·七言古诗 |
长安行送孟小溪赴秦臬 |
金陵客行送陈玉泉赴江臬 |
秋风行送刘带川分宪榆林 |
宝玉篇送张玉亭録囚淮扬 |
采兰歌通济河亭送陶同野徐近斋龙川三友録囚两畿 |
襄阳太守行送社长卢连城出守 |
别离难有序 |
乙卯九日出师黄浦舟中读吴峻伯湖上寄言 |
刘仙歌寿徐定国 |
松庵行寿梦松上人 |
拟古行路难留别吴子实因寄王新甫二文宗有序 |
长歌行送杨钟山年丈北上 |
关山月送东河赵年丈擢宪东海 |
吴山謡 |
游崆峒山行 |
玄鹤行闻鉴川王子登崆峒山见玄鹤余心慕焉爲赋此篇 |
椿萱并秀歌寿霍中丞父母八礼有序 |
长安别歌送两城靳先生考绩便道归省 |
梦鹤行赠梦鹤田寅丈入贺 |
北风行送淮海孙寅丈晋蜀藩参便道归省 |
赋得昆明池赠张济川宪便还滇南 |
灵椿五桂歌爲同门祝尊师一泉孙翁七礼寿有序 |
题朔方图爲方伯潘双渠翁寿 |
拟古北风行别夏城吴西台元戎 |
太华吟寿何太华先生八礼 |
言山行祝钟山杨翁寿 |
卷三·五言律诗 |
八沟寺遇北津汪一甲辰季春同诸友游西山纪事六首二见七言 |
玉泉山亭怀玉泉陈羽伯 |
望湖亭 |
登香山寺来青轩 |
得友人琼州书 |
夏日同霁寰中江少洲四溟登毗卢阁 |
中元十四夜同诸友都门宴月 |
将赴皖城再别吴峻伯 |
别同乡诸同年 |
冯汝言昆玉偕谢茂秦山人饯予慈仁寺分韵识别得“城”字 |
卫河泛舟 |
漳泉苔陈抑亭年丈忧旱之作 |
孟津怀古 |
洛阳道中 |
次真阳遇圣节即老亲寿日有感二首一见七言庚戌岁作 |
郑城怀旧有序 |
庚戌九月将赴金陵夜泊庐阳邮亭闻虏犯近边识感 |
壬子初度避居山寺识感三首 |
答杨中丞李明甫见过 |
清水谷 |
谒汾阴祠 |
忆昔吟四首奉别环溪狄寅丈赴南都司马 |
壬子腊月将赴河津追饯仰山尚侍御夜宿荣河旅舍 |
乙卯小春之朔出师黄浦闻报散馆寄贺伯甥张子维编修 |
乙卯除日青村军中识感 |
丙辰元日闻报出师识感 |
九日同诸公登万固寺塔即事 |
丁巳初度避居山寺识感 |
家兄司训对川将赴新乐携诸兄弟亲友同过山房爲寿再赋识别 |
秋日宿裴介谷山庄闻雷 |
秋日宿友人邻山书屋 |
听雨 |
夏夜饮山阴王邸第赋登楼见晚山得“登”字 |
行山道中期伯甥张大史不至寄怀二首丙午冬北上作 |
次太行寄谢海庄周侍御 |
过太行寄怀孟小溪藩参时君自蜀藩在告 |
望高平寄怀往川赵谏议 |
入关喜雨丁未夏赴陕西作 |
初度过蓬莱宫故址观仙人秘列旋登老子説经台识感 |
将至鄜川途中喜雨 |
山行冒雨即事 |
秋葵有序 |
秋日延川晓发 |
己未九日邀董嘉岭中丞萧南峰总戎登延州嘉岭台二首 |
至日冯汝言藩参期会原州寻报羁秦州不赴诗以见怀 |
再过径川期柏泉胡大参不遇晨发安定驿望回山宫即事见怀 |
原州识感有序 |
初谒黄帝陵 |
清明雨中书怀戊申在鄜延作 |
北郡城楼再别槐溪王乡丈还西夏 |
吊姜女祠有序 |
庚申初度北郡城楼赋谢王槐溪李乾斋二乡丈 |
春日同李藩参来登灵武台 |
初度示二子 |
暮春灵武见杏花 |
庚申九日再邀董中丞萧总戎登嘉岭雨不克赴时骄虏内侵早霜殒禾诗以识感 |
庚申午日再寓北地忧旱 |
送孟东洲寅丈人贺 |
华亭山行遇雨见六盘积雪关山晚照即事 |
磻溪雷雨 |
岐山怀古 |
丁卯中秋侍军门霍翁长城关对月 |
铁柱泉晓发见塞东日出 |
七日抵塞 |
莫子良冯汝言转官浙江别予原州相期访吴俊伯於天目识别寄怀四首 |
别子良 |
别汝言 |
寄怀峻伯二首时峻伯谢抚贵阳归卧天目万竹山楼 |
九日前雪 |
秋杪念六日再雪 |
雪山晓行 |
回军原署仲儿夜话寄怀长儿家居 |
五言排律 |
秋日诸公再吊河中书院故址识感十韵 |
中秋十七夜再渡横城 |
卷四·七言律诗 |
宿碧云寺西山纪兴二首 |
山行遇风晚宿湖村张一山庄 |
甲辰重阳同陈羽伯刘伯邻吴峻伯俞树德王新甫登宣武城楼分得“筵”字 |
九日送齐鹰山归金陵 |
是日送友再集顾氏山亭有感 |
九日得俞树德姑苏书寄怀吴峻伯 |
秋日送马孟河乞养南归 |
季秋倍祀长陵恭纪二首 |
九龙池 |
端阳日送朱镇山终制南归寄讯陈羽伯 |
将赴皖城夜宿慈仁寺留别西曹诸友 |
赵州初度 |
惠泉别馆侍宴黄四泉侍御即事 |
闻巩县守臣祀宋陵有感 |
次真阳遇圣节即老亲寿日有感 |
题寻源刘翁迎养逢恩卷 |
泛湖 |
癸卯初度次寿阳别从兄逊甫 |
慈仁寺梦王新甫有序 |
附録敬所寄答二絶 |
甲寅重阳寓大梁偕地部张寿卿登西亭宗人山亭识感 |
许三海都阃副守兴都诗以赠别兼讯纪山曹侍御年丈 |
题凤诰重封卷寿苏母 |
再赋往事留别平泉 |
乙卯重阳出师黄浦雨中识感 |
丙辰上九日青村雨中即事 |
春日清江舟行闻报上赐金币识感寄上江村沈寅文 |
丙辰夏日予奉妣亲避暑黎阳冯少洲将赴关中期卢浮丘谢四溟二山人来会诗以迓之 |
冬夜宴山阴藩王元峰寿峰昆玉别馆时地变次年 |
春日再集即事 |
赠贾月峰赴萧藩左史贾君昔令黄邑二丽江有声 |
地变後初度憩宿楼岩寺识感 |
秋日闻浙东惊报寄怀霁寰吴丈君家浙之湖阳时任东省文宗 |
秋日过裴介峪太守孟盟桥庄即事 |
雪夜侍宴周海庄鹾台次韵 |
冬日景明李氏山庄即事 |
邈姑射山水亭 |
过平遥吊故友沧州幕李东溪 |
平阳龙门王郡伯期宴公署池亭同游姑射山不遇诗以见怀 |
次高平挽张望峰侍御 |
己未春将赴秦臬都门晓发 |
次新乐再别伯兄对川外翰 |
挽歌三章哭金陵陈羽伯有序 |
中秋寓宿温泉邮亭杨钟山原倡 |
七夕阻雨羁温泉邮亭观涨次钟山前韵 |
即日登钟山戍楼 |
秋日萧南峰都督邀过杨钟山别圃宴菊即席赋谢兼赠萧仲子春元 |
秋日中丞嘉岭董翁召过草堂宴菊即席赋谢 |
谒黄帝陵庙读仙人张三丰留题旋登汉武望仙台纪事 |
庚申元日鄜川即事 |
庚申至日次凉州安国镇咏易识感 |
三川谷口读杜工部题凝识感 |
王子三岁中秋寓延防胡未申连逢月蚀酉岁大比月明虏遁喜赋 |
辛酉九日邀萧南峰李西庵参戎杨两川地曹登嘉岭范公台时董中丞新逝予适转官追念今昔感赋识别 |
送东海行庵陈大参自秦藩入贺便道归省 |
再祀吴山读旧题识感 |
宁州别定原芹谷一律有序 |
将赴大梁次扶风两饮张大微宪使别墅周至赵寻斋中丞不至识别寿二母.. |
夏台九日纪典 |
秋日寄淮海孙寅丈时孙自秦文宗陟蜀藩参 |
夏台葺故花亭爲宾馆扁曰广忠轩落成喜赋 |
乙丑至日得张元洲长安寄言时张自秦抚台迁大廷尉复贺一首 |
秋日巡边次花马池营得军门陈行庵翁人传徼戒师即事赋赠 |
与陈翁话旧识感 |
九月六日归渡灵武感时喜赋 |
丁卯初度思翁军门以希范学陆爲寿深愧匪伦赋谢一律 |
即日延门人萧春元索中丞杨钟山翁言远驰爲寿赋谢见怀 |
将登夏城留别父亲识感 |
赠别杨举子文伯见过原州兼讯尊翁钟山中丞年丈 |
戊辰中秋长城关偕萧地部张兵宪对月识感 |
塞上秋夜纪梦识感 |
戊辰九日偕萧地部方张二宪使登长城关戍楼即事 |
戊辰十月七日塞上班师纪行 |
自叹 |
己巳中秋再同萧地部曹右辖方宪使长城对月 |
中秋夜闻南海庞惺庵台长弭节铁柱泉城时海寇报平诗以代庆迓 |
九日再同萧地部张宪使偕吕雷二总戎宴长城关次日重登朔方书院文星台时早雪殒菊虏窥河防兼闻蓟门大练车师识感 |
九日寄怀庞惺庵沈对泉二中丞 |
九月十二日出师长城关二百里至白城虏营斩级百七十六献捷拟凯二首.. |
次夜师旋月围风晕命占者依古法压之适虏衆纵火烧营须曳风旋火熄衆感神佑识庆二首 |
送朔方督饷岳峰萧地部擢宪中州岁暮东旋及春归省二首 |
庚午夏将赴朔云阻雨城晋驿识感以下朔云稿 |
辛未六月十日北虏封贡礼成是日雷雨大作喜赋二首 |
壬申岁九月提师驻岔道护葬昭陵识感二首 |
卷五·五言絶句 |
春山晓行 |
泮池桃花延州作 |
七言絶句 |
延州閲武五首 |
中部道中春雪四絶 |
景明李庄即事四絶 |
白云洞 |
桃源 |
观音阁 |
白石楼 |
绦雪亭即事赠别主人芹谷吕丈 |
《公余漫稿》後序 |
附録三:王崇古墓志、墓表、赠谥诰1録 |
一、《国朝献徵録》所收録王崇古墓志铭 |
二、《许文穆公集》所收録王崇古墓志铭 |
三、《赐闲堂集》所收録王崇古神道碑铭 |
四、《王文肃公文草》所收録王崇古墓表 |
五、《明神宗太保尚书王崇古赠谥诰》 |
附録四:王崇古家族成员资料1録 |
一、王崇古伯父王现墓志铭 |
《明故王文显墓志铭》 |
二、王崇古生父王瑶墓志铭 |
《封刑部河南司主事王公墓志铭》 |
三、王崇古生母孙氏墓志铭 |
《王安人墓志铭》 |
四、王崇古叔父王珂墓志铭 |
《徵仕郎中书舍人止一王公墓志铭》 |
五、王崇古长子王谦墓表 |
《少卿平溪王公碑铭》 |
六、王崇古孙媳许氏墓志铭 |
《明王冢妇许氏合葬墓志铭》 |
七、王崇古长女墓志铭 |
《明诰封一品太夫人杨母王氏墓志铭》 |
八、王崇古长女婿杨俊卿墓志铭 |
《杨介庵墓志铭》 |
九、王崇古外孙杨元祥墓志铭 |
《杨奎垣墓志铭》 |
附録五:王崇古撰写碑记、墓志1録 |
一、《国朝献徵録》收録王崇古所撰墓志[4 篇] |
《顺天府府丞景公溱墓志铭》 |
《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延安钟山杨公宗器墓表》 |
《资政大夫兵部尚书思斋霍公冀墓表》 |
《通议大夫资治尹兵部右侍郎畹溪谢公兰墓志铭》 |
二、《赵时春文集校笺》收録王崇古所撰墓表 |
《浚谷赵公墓表》 |
三、《三晋石刻大全·运城市盐湖区卷》收録王崇古所撰墓表 |
四、《永济县志》收録王崇古所撰记文[2 篇] |
《创建药圣庙记》 |
《重修黄河石堤记》 |
附録六:王崇古《王鉴川文集》四卷目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5)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建设的时代新要求 |
1.1.2 中国城市山水人文规划传统的研究基础 |
1.1.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色及现实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空间 |
1.3.2 城市空间格局 |
1.3.3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城市空间格局保护的相关理论研究 |
1.4.3 富平县的基础研究 |
1.5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2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分析 |
2.1 富平县山水人文环境概况 |
2.1.1 区域环境 |
2.1.2 历史沿革 |
2.1.3 县治变迁 |
2.2 要素数据库建立的方法步骤 |
2.2.1 文献资料的收集选取 |
2.2.2 空间要素的归纳分类 |
2.2.3 整合要素的技术路线 |
2.2.4 转译方法的研究确定 |
2.3 自然空间要素的梳理 |
2.3.1 山 |
2.3.2 塬 |
2.3.3 水 |
2.3.4 泉 |
2.4 人文空间要素的梳理 |
2.4.1 史前至先秦时期——萌芽期 |
2.4.2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雏形期 |
2.4.3 隋唐至宋金元时期——发展期 |
2.4.4 明至民国时期——充实期 |
2.5 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秩序分析 |
2.5.1 轴线型秩序 |
2.5.2 视廊型秩序 |
2.6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2.6.1 富平区域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2.6.2 富平历史城市及近郊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构成 |
2.7 小结 |
3 富平历史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特征分析 |
3.1 格局建构的自然界域分析 |
3.1.1 感知城市周围山水环境的规划视野 |
3.1.2 “大环”的空间形态模拟 |
3.1.3 特征及价值 |
3.2 城市的郊野空间分析 |
3.2.1 圈层式的城市空间 |
3.2.2 “外形”的空间范围确定 |
3.2.3 特征及价值 |
3.3 历史城市的形态分析 |
3.3.1 因循自然地势构建城市形态 |
3.3.2 城市空间形态与地形关系的分析 |
3.3.3 特征及价值 |
3.4 城市空间格局的生长分析 |
3.4.1 空间要素的积累作用 |
3.4.2 空间格局的生长分析 |
3.4.3 特征及价值 |
3.5 标志空间的营建分析 |
3.5.1 点化自然之巧提振城市格局 |
3.5.2 标志空间的选址分析 |
3.5.3 特征及价值 |
3.6 城市风景体系的营造分析 |
3.6.1 城市的风景体系 |
3.6.2 “八景”分布特征分析 |
3.6.3 特征及价值 |
3.7 小结 |
4 富平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及未来发展需求 |
4.1 建国后富平城市空间发展概述 |
4.1.1 初期恢复阶段——建国初至60年代末 |
4.1.2 缓慢复苏阶段——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
4.1.3 稳步发展阶段——80年代末至20世纪00年代 |
4.1.4 快速发展阶段——00年代末至今 |
4.1.5 城市空间发展的演变规律特征 |
4.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评价 |
4.2.1 评价方法 |
4.2.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物质遗存分析 |
4.2.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价值认知分析 |
4.2.4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综合评价 |
4.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现状问题总结 |
4.3.1 历史要素遗存贫瘠,传统空间格局面临瓦解 |
4.3.2 历史空间格局认知有限,缺乏整体性保护 |
4.3.3 传统规划经验丰富,现代建设缺乏传承 |
4.4 富平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现实需求 |
4.4.1 推进富阎一体化发展,打造区域合作新典范 |
4.4.2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
4.4.3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加快建设美丽富平 |
4.5 小结 |
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传承思路与策略 |
5.1 保护传承的理念指导与思路框架 |
5.1.1 保护传承的理念指导 |
5.1.2 保护传承的思路框架 |
5.2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策略 |
5.2.1 空间格局保护层次的拓展 |
5.2.2 自然基底的保护与维育 |
5.2.3 人文空间要素的保护、标识与复兴 |
5.2.4 空间秩序的标识、接续与强化 |
5.2.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保护结构 |
5.3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传承策略 |
5.3.1 因循地势确定城区空间布局形态 |
5.3.2 体察环境构建现代规划建设轴线 |
5.3.3 整合要素营建郊野环线和公园 |
5.3.4 统筹布局关键空间及组织特色线路 |
5.3.5 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传承结构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7)参数化下福温移民古道(闽地段)沿线聚落时空演化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聚落空间形态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类型学研究综述 |
1.5.2 移民研究综述 |
1.5.3 古道沿线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5.4 参数化设计与聚落空间的研究综述 |
1.5.5 小结 |
1.6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移民下的福温古道 |
2.1 福温地区概况 |
2.1.1 宁德地区概况 |
2.1.2 温州地区概况 |
2.2 福温古道移民 |
2.2.1 福建地区的移民概述 |
2.2.2 温州地区往福建移民 |
2.2.3 福建地区往温州移民 |
2.3 福温古道的历史演变 |
2.3.1 福温古道缘起 |
2.3.2 福温古道中驿道的历史钩沉 |
2.3.3 福温古道中非驿道的历史钩沉 |
第三章 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的类型分类与参数化 |
3.1 地理单元的内涵 |
3.2 行政区划下的地理单元与参数化分析 |
3.2.1 划分依据 |
3.2.2 参数化下的古道与聚落 |
3.2.3 福鼎段 |
3.2.4 柘荣段 |
3.2.5 霞浦段 |
3.2.6 福安段 |
3.2.7 宁德蕉城区段 |
3.2.8 罗源段 |
3.2.9 连江段 |
3.3 地形下的地理单元与参数化分析 |
3.3.1 划分依据 |
3.3.2 参数化下的古道与聚落 |
3.3.3 西北段 |
3.3.4 东北段 |
3.3.5 中段 |
3.3.6 南段 |
3.4 行政区域与地形地貌地理单元的叠合 |
第四章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
4.1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
4.1.1 参数化下的古道与聚落空间形态 |
4.1.2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平面形态 |
4.1.3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空间结构 |
4.1.4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路网结构 |
4.2 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空间形态的类型抽象 |
4.2.1 古道沿线闽地聚落平面形态中的“原型” |
4.2.2 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空间结构中的“原型” |
4.2.3 古道沿线闽地聚落路网结构中的“原型” |
4.3 福温古道沿线闽地聚落的影响因素 |
4.3.1 自然因素 |
4.3.2 经济因素 |
4.3.3 政治因素 |
4.3.4 社会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闽东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解析——以东源村为例 |
5.1 东源村概况 |
5.2 东源村源流辨析 |
5.3 东源村古道发展 |
5.4 地理单元与聚落属性 |
5.4.1 古道与聚落关系 |
5.4.2 东源村聚落特征 |
5.4.3 东源村文化内涵 |
5.5 东源村空间形态研究 |
5.5.1 东源村空间形态特征 |
5.5.2 东源村空间形态的类型抽象 |
5.5.3 东源村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与思考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图表索引 |
(8)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研究(1931-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 |
1.2.1 “从化温泉”之含义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时间 |
1.3 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
1.3.1 从温泉开发角度对从化温泉的研究 |
1.3.2 从建筑和建筑群落角度对从化温泉的研究 |
1.3.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从化温泉名胜区的建设开端(1931-1934) |
2.1 温泉的发现:从“青龙头”到“温泉” |
2.1.1 开发前的环境:汤泉,青龙头与虎患 |
2.1.2 现代旅游开发的契机 |
2.2 从化温泉建设促进会主导的开发计划 |
2.2.1 从化温泉名胜区的定位与建设计划 |
2.2.2 温泉名胜区的空间结构初现与现代温泉旅游的引入 |
2.2.3 娱乐休闲与健康疗养结合下的河西开发建设 |
2.3 从化温泉旅游建筑初探 |
2.3.1 “日本样式”建筑与露天浴池 |
2.3.2 样式各异的三座风景亭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泉建筑群落的初兴、停滞与转折(1934-1949) |
3.1 温泉花园别墅群的缘起与空间组织线索 |
3.1.1 道路交通影响下转向购地建宅的开发模式 |
3.1.2 风景名胜区中政治社交空间的形成 |
3.2 温泉花园别墅群空间设计与特征 |
3.2.1 具体案例 |
3.2.2 温泉花园别墅群的空间特征 |
3.3 动荡战争下建设的停滞与转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南海“冬都”与大国外交背景下建筑群落的新发展(1950-1978) |
4.1 温泉疗养地建筑群落演变与发展的动力因素 |
4.1.1 土地改革与水利工程促进空间演变 |
4.1.2 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冬都”与军事禁区的建设 |
4.1.3 外交政策与广交会带来持续建设动力 |
4.2 建筑群落新发展的建设内容与空间结构 |
4.2.1 道路的修筑 |
4.2.2 风景区中的疗养院、宾馆和招待所 |
4.2.3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从化温泉建设的内容与特点:以广东温泉宾馆为例(1955-1964) |
5.1 广东温泉宾馆建筑群的空间组织与园区范围 |
5.1.1 以园区为单位组成的园林式宾馆 |
5.1.2 连接与边界:桥、园门与花架 |
5.2 结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岭南现代建筑初步实践 |
5.2.1 桥头大楼 |
5.2.2 招待所礼堂和餐厅 |
5.3 多种风格并存的温泉高级客房别墅 |
5.3.1 松园一号 |
5.3.2 翠溪三号 |
5.3.3 竹庄三号 |
5.4 广东温泉宾馆建筑群的空间设计与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从化温泉建设促进会特刊 |
附录二 二十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从化温泉建设活动统计表 |
附录三 广东温泉宾馆接待国家领导人、外宾记录 |
附录四 从化温泉部分建筑历史图档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清代关内谒陵行宫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学术价值 |
1.3.2 社会价值 |
1.4 文献综述 |
1.4.1 建筑史学视角下清代行宫研究 |
1.4.2 与谒陵行宫相关的清代皇家陵寝研究 |
1.4.3 与谒陵行宫相关的基础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材料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材料 |
1.6 论文结构与框架 |
1.7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
1.7.1 研究收获 |
1.7.2 未尽事宜 |
第2章 历史沿革 |
2.1 营建开端 |
2.1.1 谒陵特点 |
2.1.2 谒东陵行宫建设与使用 |
2.2 初具规模 |
2.2.1 谒陵行宫修建背景 |
2.2.2 东路行宫选址修建过程 |
2.2.3 西路行宫选址修建过程 |
2.2.4 行宫旁宗教庙宇修建过程 |
2.2.5 两路行宫管理制度 |
2.3 盛衰更替 |
2.3.1 乾嘉朝:谒陵行宫使用和发展 |
2.3.2 道光朝:谒陵行宫调整与紧缩 |
2.3.3 咸丰以降:谒陵行宫衰落与消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样式雷图档的格局演变考证 |
3.1 乾隆朝至咸丰朝:大格局小修整 |
3.1.1 行宫大殿内檐装修 |
3.1.2 行宫局部改建工程 |
3.2 同光朝东路行宫格局演变 |
3.2.1 同治朝改建暂安殿工程 |
3.2.2 光绪朝改建暂安殿工程 |
3.2.3 东路行宫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 |
3.3 同光朝西路行宫格局演变 |
3.3.1 同治朝行宫修缮工程 |
3.3.2 光绪朝行宫添建设计方案 |
3.3.3 西路行宫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 |
3.4 宣统朝梁格庄行宫改建工程 |
3.4.1 宣统元年(1909)改建暂安殿工程 |
3.4.2 宣统五年(1913)改建暂安殿工程 |
3.4.3 梁格庄行宫空间格局演变 |
3.5 谒陵行宫遗址与山水格局 |
3.5.1 烟郊行宫 |
3.5.2 白涧行宫 |
3.5.3 桃花寺行宫 |
3.5.4 隆福寺行宫 |
3.5.5 黄新庄行宫 |
3.5.6 半壁店行宫 |
3.5.7 秋澜村行宫 |
3.5.8 梁格庄行宫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桃花寺行宫复原研究 |
4.1 复原依据 |
4.1.1 样式雷图 |
4.1.2 图画 |
4.1.3 档案文献 |
4.1.4 遗址信息 |
4.1.5 其他参考信息 |
4.2 复原设计过程 |
4.2.1 平面复原设计 |
4.2.2 竖向复原设计 |
4.2.3 建筑单体复原设计 |
4.3 复原设计成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营造意匠 |
5.1 营建特色 |
5.1.1 系统性设计 |
5.1.2 渐进式发展 |
5.2 设计意匠 |
5.2.1 礼制思想 |
5.2.2 实用主义 |
5.2.3 园林意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谒陵行宫大事年表 |
附录 B 典型谒陵行宫档案史料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圣水沐浴下的明珠—“玛奈乌兰牧骑” ——新疆温泉县乌兰牧骑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设计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乌兰牧骑—温泉草原上的红色轻骑兵 |
2.1 温泉县概述 |
2.1.1 独特的地理环境 |
2.1.2 生态特点 |
2.1.3 温泉县传统文化特色 |
2.2 温泉县传统音乐文化概貌 |
2.2.1 温泉县传统音乐特色 |
2.2.2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 |
3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音乐文化活动的变迁历程 |
3.1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起步期-苦(1964-1974第一个十年) |
一、民众的传统文化生活 |
二、温泉县乌兰牧骑队建立起源 |
三、音乐承载者全体面貌及展现方式 |
四、音乐创作与传承活动 |
3.2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发展期—酸(第二阶段:1975-1985年) |
一、民众文化生活 |
二、温泉县乌兰牧骑发展状态 |
三、音乐承载者全体面貌及展现方式 |
四、音乐创作与传承活动 |
3.3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恢复发展期—辣(第三阶段:1986-1996年) |
一、民众的文化生活 |
二、温泉县乌兰牧骑的发展状态 |
三、音乐承载者全体面貌及展现方式 |
四、音乐创作与传承活动 |
3.4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保护创新期—甜(第四阶段:2000-2019年) |
一、温泉县乌兰牧骑的大发展 |
二、音乐发展现状 |
三、音乐承载者全体面貌及展现方式 |
四、音乐创作与传承活动 |
4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音乐形态研究 |
4.1 温泉县民俗文化内涵-察哈尔蒙古短调民歌 |
4.2 博州短调形态特征 |
4.2.1 旋律特点 |
4.2.2 节奏、节拍特点 |
4.3 温泉县乌兰牧骑合作演出编排作品—《察哈尔蒙古族婚礼—天赐姻缘》 |
4.4 节目分析 |
4.4.1 节目变化 |
4.4.2 节目特点 |
5 温泉县乌兰牧骑队发展前景的思考和展望 |
5.1 丰富的音乐题载蕴含发展动力 |
5.2 音乐文化活动搭建宣传平台 |
5.3 温泉县乌兰牧骑为传承当地音乐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
5.3.1 宏观—为传承发展创造条件 |
5.3.2 微观—传递乌兰牧骑精神 |
5.4 对当下温泉县乌兰牧骑发展前景的思考和展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浅论《温泉县志》附录的特点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金代佛教寺院研究[D]. 郭鹏宇. 河北大学, 2021(02)
- [2]袁嘉谷年谱全编[D]. 杨批额.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明宣大总督王崇古研究[D]. 王妙.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4]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6]富平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及其保护研究[D]. 刘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参数化下福温移民古道(闽地段)沿线聚落时空演化及特征研究[D]. 郭天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从化温泉建筑群落研究(1931-1978)[D]. 李嘉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清代关内谒陵行宫研究[D]. 李文迪. 天津大学, 2020(02)
- [10]圣水沐浴下的明珠—“玛奈乌兰牧骑” ——新疆温泉县乌兰牧骑的调查与研究[D]. 欧虹.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