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粒型优质香稻“湘晚籼10号”(论文文献综述)
徐善斌[1](2021)在《利用CRISPR/Cas9技术高效创制长粒香型粳稻新种质》文中指出
李潜龙,王慧,方玉,张从合[2](2021)在《我国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人口快速增长和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传统的育种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当前水稻育种的需求,分子育种技术逐渐成为育种工作者解决当前困境的主要方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科学家不仅在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还在水稻分子育种方面为提高粮食产量、营养质量和环境效益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分子遗传和分子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进行讨论。
王浩[3](2019)在《不同生境氮硫互作对香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米作为我国65%以上的人口的主食,在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量下极为重要。香稻俗称香米,是稻米中的精品,由于香米的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香米的价格也远远高于市售普通稻米。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香米的而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不过香稻品种存在产量低、地域性强等缺点,因此提高香稻的产量,扩大香稻栽培面积,对于提高中国香稻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在两个试验地点设置大田试验,设置不同施用量的氮硫施肥组合为处理。以不施肥料N1S1为对照,在四个试验品种条件下,探讨了N1S2、N1S3、N2S1、N2S2、N2S3、N3S1、N3S2、N3S3 不同处理对香稻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氮硫互作处理中,无论哪种氮肥施肥水平,增施硫肥(90kg/ha)均能增加千粒重。并且硫肥施加可以减小由氮肥施加带来的有效穗数增加趋势以及千粒重下降的趋势。氮肥施加或者硫肥施加(45kg/ha)均能增加香稻的每穗总粒数。(2)在施加氮肥(90~180kg/ha)范围内,会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而施用硫肥(45~90kg/ha),会减弱氮肥的这种效应。(3)氮肥主要通过影响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每穗总粒数而影响实际产量,硫肥主要通过影响产量构成因素中的千粒重而影响实际产量,氮硫互作主要通过影响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有效穗数而影响实际产量;单一的氮肥施加或者硫肥施加均能通过提高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某一构成因素进而提高水稻的产量,而且产量随着氮肥或者硫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增产效应趋于平缓。(4)氮氮硫互作处理中,施肥处理N2S2(N肥:90kg/ha;S肥:45kg/ha)和N3S2(N肥:180kg/ha;S肥:45kg/ha)的增产率都是最高的,绝大部分情况下施肥处理N3S2(N肥:180kg/ha;S肥:45kg/ha)的增产率的增幅高于施肥处理 N2S2(N 肥:90kg/ha;S 肥:45kg/ha)。(5)四种试验品种(黄华占;农香32;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在两个试验点(广东省台山市下川镇;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潭湾镇)中,在施肥组合处理N3S2(N肥:180kg/ha;S肥:45kg/ha)下的增产效益最高,而中等施肥组合处理N2S2(N肥:90kg/ha;S肥:45kg/ha)的综合效益最好。(6)两个试验点(广东省台山市下川镇;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潭湾镇)中的四种试验品种(黄华占;农香32;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在只看产量效应的情况下,试验点一(广东省台山市下川镇)的四个品种产量高低依次是:黄华占>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农香32;试验点二(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潭湾镇)的四个品种产量高低依次是:湘晚籼13号>黄华占>湘晚籼17号>农香32。综上所述:综合两个试验点的四个试验品种在不同氮硫施肥组合处理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无论哪种施肥组合处理都能达到增产的效果。而综合效益最高的氮硫施肥处理组合是N2S2(N肥:90kg/ha;S肥:45kg/ha)。在综合效益最高的施肥组合处理下的两个试验点的四个试验品种中,试验点一(广东省台山市下川镇)的黄华占的产量最高,而试验点二(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潭湾镇)的湘晚籼13的产量最高。
张雪丽[4](2018)在《基于NCⅡ设计的籼稻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是一直是育种家追求的目标。随着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稻米品质总体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以三系野败型杂交水稻的恢复系和微核心种质构成的113份优异品种为父本,以四个两系不育系和一个三系不育系为母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了565个组合,分别在经典数量遗传学水平和基于全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水平上,分析了籼稻品质的数量性状表型、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解析稻米优质基因及来源,以期为稻米品质改良方向和策略提供参考。经典遗传学分析:分析各组合及其亲本的12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结果表明:(1)12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即各性状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在直链淀粉含量、粒长宽比、粒长、粒宽、垩白粒率及垩白度等性状中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蛋白质含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及碱消值级等性状中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同一组合在不同性状间及同一亲本所配的不同组合的Sca差异较大,最高或最低Sca的组合可来自不同Gca的亲本组合类型,表明亲本Gca与Sca没有固定联系。(3)12个性状母本的Gca方差贡献率为0.76%26.21%,父本的Gca方差贡献率为17.47%81.94%,在各性状上母本Gca方差贡献率均比父本Gca方差贡献率小,说明各性状受母本(不育系)的影响均较小。(4)直链淀粉含量、粒长宽比、粒长、粒宽、垩白粒率及垩白度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均在50%以上,可在低世代进行选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材料亲本表型,亲本一般配合力,杂交F1代的表型,杂交F1的中亲优势值这4个数据集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均采用GLM、MLM、CMLM和FarmCPU四种算法,并保留各数据在4种算法中最好的结果。(1)共定位到56个显着与品质性状关联的SNP位点,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其中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的显着位点最多,为9个。按性状分类,粒长共检测到8个显着SNP位点,粒宽共检测到7个显着SNP位点,粒长宽比共检测到14个性状SNP位点,垩白度共检测到4个显着SNP位点,垩白粒率共检测到5个显着SNP位点,透明度共检测到7个显着SNP位点,直链淀粉含量共检测到11个显着SNP位点。(2)共检测到11个显着SNP位点在基因内,且这些基因未见前人报道,很可能是新发现与品质性状相关的基因。(3)共检测到11个“一因多效”的SNP位点,其中7个位点在已克隆的基因附近。如chr0316720836位点不仅被检测到与粒长的一般配合力及杂交F1代表型显着关联,也被检测到与粒长宽比的一般配合力显着关联,且chr0316720836在控制稻米粒长和粒重的主效基因GS3附近。(4)对显性度进行分析,发现品种群体的品质性状表型主要是受加性和部分显性控制,而杂交F1代群体的中亲优势主要受超显性控制。(5)我们还发现亲本表型值,一般配合力,杂交F1的表型值和中亲优势值均存在随着这优异等位基因个数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这个发现说明优异等位基因的聚合效应不仅仅体现在杂种优势上,还体现在品种表型和一般配合力及中亲优势等复杂性状上。水稻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自然变异,了解其遗传机制和挖掘优良的等位基因能为培育优良品种提供很大的帮助。
陈传华,刘广林,李虎,罗群昌,陈远孟[5](2018)在《长粒型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桂育9号的选育》文中提出【目的】选育高产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为促进广西高档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长粒型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力源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长粒型高档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并于20112016年分别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选育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桂北和高寒山区稻作区扩区试验,观察其综合表现。【结果】桂育9号的生育期早造123 d,晚造108 d,粒长7.17.3 mm,整精米率61.8%,千粒重23.5 g,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76.6%,综合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在品比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达8628.0和6978.0 kg/ha,比对照种柳沙油占202(对照,CK)分别增产11.50%和13.50%。在区域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为6426.0和7290.0 kg/ha,比CK增产5.75%和11.47%。在生产试验中,晚造平均产量6514.5 kg/ha,比CK增产10.08%。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时平均产量分别为9235.5和8433.0 kg/ha。在百色市和河池市百亩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分别为9836.1和10944.0 kg/ha。桂育9号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4039号,2017年9月获新品种权授权,授权号CNA20140926.1。【结论】桂育9号具有粒型长、产量高、整精米率高、米质优、耐肥、抗倒力强等优点,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北稻作区作为早、中稻种植,也可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
陈正华,张家海,骆丹霞,龚儒[6](2018)在《常德香米的质量特色与产业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常德香米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内在品质,已成功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常德香米地标产品除了确保质量安全外,要保持独具特色的品质指标,这是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要开展常德香米标准化生产,加强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和市场维护,充分发挥公用品牌效应,促进常德香米产业健康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金建楚[7](2018)在《湖南地方稻品种表型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种植结构改变,地方品种丧失情况极其严重,同时我国水稻主推品种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育种家认识到充分利用我国大量的地方稻资源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能够拓宽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使得水稻产量得到新的突破。地方稻资源也存在随意命名,收集来源广泛等原因,因此存在许多同名异种材料,使得湖南种质库冗余太多,影响了稻种资源的有效保存、针对性供种、高效利用。本研究以2015-2016年湖南省第三次普查收集的水稻品种共计218份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表现型性状综合分析,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湖南种质库保存地方稻资源与普查收集资源中的同近名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比较农户保存与种质库保存的湖南地方稻同近名资源,研究发现除E组外,其他组都是农户保存的等位基因变异数小于种质库保存的等位基因变异数,说明农户保存的材料在年复一年的种植、收种过程中可能经历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留种;比较同近名组内SSR标记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除C、E组外,其他组都是农户保存的资源>种质库保存的资源>农户保存资源与种质库保存资源,表明农户保存的同近名水稻资源值得收集和深入评价。(2)对湖南普查收集水稻14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以卡方距离2.1024为阈值,可以将218份地方稻材料划分为7大类。有高结实率型、矮秆小穗型;谷粒细长型、大穗大粒型、大穗小粒型,从中筛选出了32份水稻优异种质可进一步研究。(3)比较2016年和2017年间57份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可以发现,实粒数、穗粒数、谷粒长宽比、单株有效穗,这4个表现型性状在品种间的变异幅度比较大;千粒重、穗长、全生育期、谷粒直径,这4个表现型性状在品种间的变化相对稳定。(4)通过57份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14个数量性状年际间方差分析,发现在任何一年的品种间以及任何一年的品种间与年际间互作差异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在年际间有显着差异的性状是全生育期、穗粒数、实粒数、谷粒长宽比、谷粒长,其他9个性状均未达到显着水平。
陈丽虹,燕金香,褚光,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陈松[8](2017)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粳稻产量生理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中下游稻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同时又是单、双季稻混作区。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大米,尤其是优质粳米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在双季稻生产中引入粳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双季稻的温光资源特性,总结了现有双季晚(籼/粳)稻品种的种植表现,从产量、产量结构、干物质积累、群体动态、生育期、温光利用率、稻米品质等方面比较了长江中下游稻区晚粳与晚籼的可能差异。总体来说,双季晚粳在产量、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均显着高于晚籼;前期干物质积累两者无显着差异,但是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晚粳要高于晚籼,晚粳的灌浆率显着高于晚籼,这预示着双季晚粳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粳稻比籼稻有着较平稳的茎蘖动态,这使其具有更强的后期光合能力、更高的后期光能利用率;全生育期晚粳比晚籼长,主要体现在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结实灌浆期;粳稻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显着高于籼稻,粳稻后期叶面积指数大于籼稻,光合势亦高于籼稻,而在生育前期(拔节至抽穗期)两者对温光资源的利用基本相当,因此温光利用率晚粳显着高于晚籼;另外,晚粳的稻米品质要优于晚籼。因此,相对于双季晚籼,双季晚粳具有更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高维维[9](2017)在《水稻粒型及糊化温度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籽粒性状是与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都直接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调控籽粒性状遗传表现是实现水稻产量和品质改良的重要措施。籽粒相关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十分复杂,对籽粒形态、理化和灌浆特性等相互联系的探究比较有限。此外,籽粒性状大多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有关籽粒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和育种实践进展缓慢。本研究主要围绕水稻籽粒外观和理化品质性状,展开遗传变异、QTL定位以及分子标记关联研究。在多样性种质变异调查基础上,利用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和高密度遗传图谱对粒型相关性状和稻米糊化温度进行QTL初步定位,并利用分布于全基因组的稻米籽粒相关QTL连锁标记和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等位分子标记对多样性水稻种质进行基因分型,筛选与性状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进而构建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和碱消值ASV的回归模型方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8份供试材料间籽粒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13.7161.5%。其中籽粒面积、籽粒周长和圆度在评价品种外观性状上具有参考价值。玉针香和02428衍生的RILs群体在四个环境下各性状呈连续变异分离,变异系数在6.3484.55%之间。籽粒粒型相关性状具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为53.3370.67%。粒型相关性状多环境QTL定位结果表明,已报道的GS3、GL7/GW7和gw5/qSW5等位点在本研究得到重复鉴定。同时,获得多个新的稳定遗传的粒型QTL位点。2、水稻籽粒灌浆特性与粒型、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AC、胶稠度GC、碱消值ASV之间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其中,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AC)和胶稠度(GC)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性,与粒型的相关系数较低。粒型性状和碱消值(ASV)主要与有效灌浆期、灌浆快增期持续时间以及灌浆渐进期持续时间显着相关;而粒重和AC主要与灌浆速率相关参数相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活跃灌浆期和灌浆速率为最大时显着相关。碱消值测定结果表明,02428和玉针香表现出极端的差异,由两者衍生的RILs群体中碱消值表现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特征。2年重复条件下,检测获得2个控制碱消值的主要QTL。其中,qASV6是一主效QTL,极可能就是alk基因或其等位基因;qASV11是一个新的微效QTL位点,其候选基因在亲本籽粒灌浆后期的表达差异显着。3、154个多态性标记对48份种质材料共检测到491个等位变异,基因多样性平均为0.447,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为0.390。性状-标记关联检测共获得9个与粒重显着关联的位点,14个与粒型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位点,与AC关联的位点有15个,与GC关联的位点有8个,与ASV关联的位点有4个。进一步利用5个粒重、粒型显着性关联位点对281份材料进行验证,这5个位点均检测到与粒型相关性状显着关联,贡献率为2.8237.39%,表明这5个位点对粒型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C和ASV的回归方程模型决定系数较高,分别为85.30%和80.38%,35份种质材料进一步验证了AC和ASV回归方程模型的可行性。综上,本研究围绕水稻籽粒相关性状,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鉴定出一批籽粒相关性状QTL位点。同时通过性状-标记关联检测,获得籽粒性状相关可靠的分子标记和重要等位基因组合,为水稻籽粒性状育种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10](2016)在《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指出我国首创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开辟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途径,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回顾了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配套及发展的历程.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除野败型外,还有岗型、D型、印水型、矮败型、红莲型、K型不育胞质.其中红莲型的恢、保关系与野败型不同,其他都与野败型相似.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的多样性解决了胞质单一可能带来的生产风险.在骨干亲本的选育方面,本文介绍了优良不育系珍汕97A,V20A,Ⅱ-32A,金23A等,以及优良恢复系IR24,明恢63,蜀恢527等的选育和应用情况.目前,我国三系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已经由过去的高产品种,转变为优质、高产、抗病兼顾的新品种为主.但是,三系杂交水稻面临产量潜力提升较慢、优良保持系创制效率较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较高,以及不完全适应轻简化栽培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以培育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为目标,以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为手段,以选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为方向,全面提升杂交水稻的科技竞争力.
二、大粒型优质香稻“湘晚籼10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粒型优质香稻“湘晚籼10号”(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 |
1.1 水稻产量相关基因的克隆 |
1.2 水稻品质相关基因的克隆 |
1.3 水稻抗病虫害相关基因的克隆 |
1.4 水稻耐逆相关基因的克隆 |
2 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应用 |
2.1 在提高产量上的应用 |
2.2 在品质改良上的应用 |
2.3 在提高水稻抗病虫害方面的应用 |
2.4 在提高水稻的耐逆性方面的应用 |
3 利用基因工程创制水稻新材料 |
4 展望 |
(3)不同生境氮硫互作对香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香稻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
1.1.1 香稻的发展现状 |
1.1.2 香稻的研究进展及制香机制 |
1.1.3 香稻种植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1.2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现状 |
1.2.1 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
1.2.2 硫肥对产量的影响 |
1.2.3 氮硫互作对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
2.1.1 试验地点概况 |
2.1.2 试验材料品种 |
2.1.3 试验材料肥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大田试验设计 |
2.2.2 田间管理方式 |
2.3 试验测定方法 |
2.3.1 成熟期农艺性状测定 |
2.3.2 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3.3 土壤pH值测定 |
2.3.4 气候数据收集 |
2.4 数据处理 |
2.5 文献综合分析 |
2.5.1 数据收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境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 |
3.1.1 不同生境主要气候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 |
3.1.2 不同生境主要土壤生态因子的比较分析 |
3.2 氮硫互作下香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比较分析 |
3.2.1 氮硫互作下两个试验地点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比较分析 |
3.2.2 氮硫互作下四个试验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比较分析 |
3.3 最优处理下香稻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3.1 最优处理下两个试验地点间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3.2 最优处理下四个试验品种间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4 氮、硫及氮硫互作对香稻产量性质的交互影响 |
3.4.1 氮、硫对香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 氮、硫对香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交互影响 |
3.5 氮硫互作对提高氮、硫肥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
3.5.1 氮硫互作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
3.5.2 氮硫互作对提高硫肥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生境条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1.1 气候生态条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1.2 土壤生态条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2 氮硫互作对不同品种香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3 氮硫互作对香稻的农艺性状的影响 |
4.4 氮、硫及氮硫互作对香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交互影响 |
4.5 氮硫互作对提高氮、硫肥利用率的影响 |
4.5.1 氮硫互作对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5.2 氮硫互作对提高硫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NCⅡ设计的籼稻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特性 |
1.1.1 稻米的外观品质 |
1.1.2 稻米的蒸煮品质 |
1.1.3 稻米的营养品质 |
1.1.4 稻米的碾磨品质 |
1.2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研究进展 |
1.2.1 配合力与遗传力 |
1.2.2 三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研究进展 |
1.2.3 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的研究进展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关联分析 |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过程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及问题展望 |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 |
1.4.2 问题和展望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籼稻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及方法 |
2.2.1 研究材料 |
2.2.2 田间种植 |
2.2.3 米质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品质性状的表型值及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2 亲本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3.3 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2.3.4 群体配合力方差及遗传参数估计 |
2.4 讨论 |
2.4.1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 |
2.4.2 亲本对组合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
2.4.3 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力 |
2.4.4 亲本利用价值评价 |
第三章 籼稻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与田间种植 |
3.2.2 性状测定 |
3.2.3 重测序,定位及补齐 |
3.2.4 群体结构 |
3.2.5 GWAS分析 |
3.2.6 优异等位基因型 |
3.2.7 显性度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表型分析 |
3.3.2 相关性分析 |
3.3.3 基因型分析和群体结构 |
3.3.4 GWAS分析 |
3.3.5 候选基因 |
3.3.6 “一因多效” |
3.3.7 显性度 |
3.3.8 杂种优势 |
3.4 讨论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长粒型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桂育9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选育过程 |
1.1 杂交亲本来源及特性 |
1.2 选育过程 |
2 审定及保护情况 |
3 特征特性 |
3.1 产量表现 |
3.2 稻米品质 |
3.3 抗性表现 |
3.4 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 |
3.5 适宜种植区域 |
3.6 推广应用情况 |
4 栽培技术要点 |
4.1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
4.2 科学施肥 |
4.3 科学管水, 适时晒田 |
4.4 注意病虫害防治 |
4.5 及时收割 |
5 讨论 |
6 结论 |
(6)常德香米的质量特色与产业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常德香米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 |
2 常德香米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质量特色 |
2.1 独特的土壤地貌 |
2.2 独特的气候条件 |
2.3 独特的水文水源 |
2.4 独特的生产方式 |
2.5 独特的香米品质 |
3 打造公用品牌, 发展常德香米产业 |
3.1 制定常德香米产业稳步健康发展规划 |
3.2 开展标准化生产 |
3.3 严格标志使用管理和市场维护 |
3.4 充分发挥地标品牌效应 |
(7)湖南地方稻品种表型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稻种质资源概述 |
1.1.1 水稻种质资源的起源与分类 |
1.1.2 水稻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与利用 |
1.1.3 水稻种质资源研究意义 |
1.1.4 地方稻资源的优异性 |
1.2 水稻同名异种资源研究 |
1.2.1 水稻同名异种概念和由来 |
1.2.2 同名异种资源研究的意义 |
1.2.3 同名异种水稻资源研究现状 |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1.3.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
1.3.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1.3.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3.4 水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湖南同近名地方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仪器及耗材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耗材 |
2.3 试验处理方法 |
2.3.1 表现型性状评价 |
2.3.2 SSR标记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组内表型遗传距离分析 |
2.4.2 组内SSR遗传相似性分析 |
2.4.3 表现型与SSR标记分析综合比较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三次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表型性状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田间种植和性状调查 |
3.1.3 数据标准化 |
3.1.4 数据分析 |
3.2 试验结果与统计 |
3.2.1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描述性性状的表型差异分布 |
3.2.2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数量性状的表型差异分析 |
3.2.3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3.2.4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2.5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2.6 湖南普查收集水稻资源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 |
3.2.7 湖南普查收集的水稻资源优异种质筛选 |
3.3 讨论 |
3.3.1 表型差异 |
3.3.2 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普查收集的水稻资源性状年际间差异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性状年际间基本统计量 |
4.2.2 性状年际间方差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本文创新点 |
三、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
致谢 |
(8)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粳稻产量生理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中下游晚稻生产现状及气候特点 |
2 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籼/粳稻的品种现状 |
3 双季籼稻与粳稻综合生产力差异比较 |
3.1 产量 |
3.2 产量构成 |
3.3 生育期 |
3.4 干物质积累 |
3.5 群体动态 |
3.6 稻米品质 |
3.7 温光特性 |
4 展望 |
(9)水稻粒型及糊化温度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水稻籽粒相关性状的研究现状 |
1.1.1 水稻籽粒性状及理化品质 |
1.1.2 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研究 |
1.1.3 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
1.1.4 水稻粒型性状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
1.1.5 水稻淀粉糊化温度的研究 |
1.2 分子标记的应用 |
1.2.1 分子标记的种类 |
1.2.2 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应用 |
1.2.3 稻米品质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种植 |
2.2.2 籽粒外观和理化性状调查 |
2.2.3 籽粒灌浆特性调查 |
2.2.4 QTL作图和分析 |
2.2.5 DNA提取及分子标记检测 |
2.2.6 统计分析及标记-性状关联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籽粒外观性状遗传变异与QTL定位分析 |
3.1.1 籽粒外观性状的变异分析 |
3.1.2 RIL群体表型变异分析 |
3.1.3 籽粒外观性状QTL定位 |
3.2 水稻籽粒理化性状调查与糊化温度QTL定位 |
3.2.1 籽粒淀粉RVA特性调查分析 |
3.2.2 籽粒灌浆特性及对籽粒性状的影响 |
3.2.3 稻米糊化温度的QTL定位 |
3.3 水稻籽粒性状分子标记利用 |
3.3.1 标记-等位基因关联性检测 |
3.3.2 关键稻米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及其载体品种 |
3.3.3 标记-等位基因关联性验证 |
3.3.4 回归方程模型验证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粒型极端差异材料有助于鉴定出更多稻米籽粒外观性状QTL |
4.1.2 稻米淀粉RVA谱与多个理化品质性状高度关联 |
4.1.3 基因型值与表型值的回归模型构建对于预测水稻籽粒性状具有实践价值 |
4.2 结论 |
4.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4.4 进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81份种质材料的籽粒表型性状值 |
附录B 本研究筛选用于性状-标记关联分析的分子标记 |
附录C 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 |
(10)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与杂种优势利用 |
1.1 自然雄性不育现象与杂种优势利用的构想 |
1.2 野败型雄性不育性与三系配套 |
1.2.1 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培育 |
1.2.2 野败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与三系配套 |
1.2.3 珍汕97A和V20A应用情况 |
1.3 新不育胞质的发掘与利用 |
1.3.1 冈型、D型不育系 |
1.3.2 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3 矮败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4 红莲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5 K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1.3.6 其他不育胞质 |
1.4 新优良保持系及其不育系的选育 |
2 新恢复系的创制 |
2.1 第二代优良恢复系的选育及应用 |
2.2 第三代抗病恢复系的培育 |
2.3 超级稻恢复系的培育 |
3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与生产现状 |
3.1 优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与推广 |
3.2 三系杂交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种植面积下降 |
3.2.2 产量水平增幅较慢 |
3.2.3 优良保持系选育效率较低 |
4 展望 |
4.1 培育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
4.1.1 建立优质高产并重、绿色高效生产的新理念 |
4.1.2 构建理想株型 |
4.1.3 优化绿色性状 |
4.1.4 适于轻简栽培 |
4.2 促进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4.3 培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 |
四、大粒型优质香稻“湘晚籼10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CRISPR/Cas9技术高效创制长粒香型粳稻新种质[D]. 徐善斌.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我国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分子遗传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上的应用[J]. 李潜龙,王慧,方玉,张从合. 中国稻米, 2021(02)
- [3]不同生境氮硫互作对香稻产量的影响研究[D]. 王浩.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4]基于NCⅡ设计的籼稻品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张雪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8(12)
- [5]长粒型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桂育9号的选育[J]. 陈传华,刘广林,李虎,罗群昌,陈远孟.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6)
- [6]常德香米的质量特色与产业发展对策[J]. 陈正华,张家海,骆丹霞,龚儒.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6)
- [7]湖南地方稻品种表型性状与SSR遗传多样性研究[D]. 金建楚. 湖南大学, 2018(01)
- [8]长江中下游稻区双季晚粳稻产量生理与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进展[J]. 陈丽虹,燕金香,褚光,王丹英,徐春梅,章秀福,陈松. 中国稻米, 2017(05)
- [9]水稻粒型及糊化温度性状QTL定位和分子标记关联研究[D]. 高维维.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 科学通报,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