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之推文章学理论探要(论文文献综述)
郭辰[1](2020)在《林纾《春觉斋论文》之“筋脉”说探要》文中认为林纾的《春觉斋论文》是近现代重要的文章学着作,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其中“筋脉”说是林纾文章学理论极为重要的理论范畴,探讨的是文章如何组织构造的问题,极具中国古代文评以人喻文、以地喻文的色彩。“筋脉”说的主要观点集中于《筋脉》一篇,并散见于其他篇目如《论文十六忌》《用笔八则》,以及其他文论着作如《韩柳文研究法》《文微》《左传撷华》。林纾的“筋脉”说精深而独到。该说除受我国古代传统中医学、堪舆学影响外,亦吸取了前人理论之精髓,尤其是刘勰“义脉”说、方东树“气脉”说,林纾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研学古文的经验对该说进行了发展。“筋脉”说着眼于文章本体,相较于前人,在理论内容上有着更明确的规定和更深入的阐发,在理论特点上有着更强的实践指导性。具体而言,林纾“筋脉”说的内涵包括两点:一是贯穿文章整体的隐藏线索,这是林纾文章整体观的体现,要求筋脉具备贯穿性和隐藏性。二是联结文章局部的自然肌理,这是林纾文章局部观的体现,要求筋脉具备联结性和自然性。林纾的“筋脉”说旨在指导文章写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立意——精意立干,贯散为整。在行文动笔前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并确保该中心思想须是前人基础上的自我创见,方能使琐碎的文字融成整片。二是布局——暗伏遥应,前后统一。无论长短篇,善作不见行迹之伏脉,保证前有伏,后必应,方能使文章呈现前后统一的状态。三是构势——敛气蓄势,张弛有度。文势规定了筋脉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善作顿笔、顶笔以敛气蓄势,方能使文章具备张弛有度的节奏变化;四是执术——调度善法,灵动绵远。在遵守常法的基础上超越常法,将死法“活法”化,文章既富于变化又余味深长,方能造就筋脉灵动绵远之致。林纾的“筋脉”说对当代文章写作、阅读与批评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本文由理论到实践概括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启示。其一,读书积理,以克博而不精之病。通过阅读经典、增加阅历积累义理,便于在写作时立下精意。其二,首尾圆合,以纠残缺失衡之弊。重视开头与结尾,使之前后呼应,便于文章实现统一。其三,抑扬擒纵,以克浅露直率之病。诵读经典时抑扬顿挫,写作文章时抑扬结合、擒纵相间,便于有效控制文章节奏。其四,明断暗续,以纠僵化板滞之弊。或断处皆续,或先断后续,便于凸显行文变化。林纾的“筋脉”说具备极强的近代性。林纾自觉以“筋脉”说关照外文小说,中西比较,层层诱发,实为可贵,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读。另外,依经附圣的文学思想使林纾谈“筋脉”时局限于儒家经典、唐宋古文,较为保守。综括而言,林纾作为“桐城派”的殿军人物,其《春觉斋论文》中的“筋脉”说为文章写作、阅读与批评均提供了极具建设性、实践性的指导,包含“筋脉”说在内的林纾文章学思想值得被认识、肯定,更值得被应用。
王浩娜[2](2020)在《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文体论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体论具有悠久的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论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的文体论产生于清末民初时期,是在继承前人文体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的文体论所说“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体类,又称体裁,简而言之就是文体的种类;体制是指文体的规范,包括内容与形式因素;体貌,又称文体风格,即文体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吴曾祺文体论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首先,吴曾祺继承和发展了刘勰以“名实关系”论体,认为“名”与“实”有两层含义并运用了名实关系来辨识文体;其次,吴曾祺继承前人“辨体”思想,认为“文各有体”,其辨识文体的目的是要指导作者写作与阅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辨识文体如何指导作者写作与阅读,与其他文体论相比更具有实践性;最后,吴曾祺文体论在姚、曾“阴柔阳刚”说的继承说提出了“以阴阳论体貌”,将“作者之气”作为“阴柔阳刚”说的理论核心,认为作者个性分为阳刚与阴柔,而体貌受作者个性的影响,分“阳气之文”与“阴气之文”。吴曾祺文体论要义包括文体流变、文体范式与文体之法。首先,文体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古有而今无”或“古无而今有”等现象,这就是文体流变;其次,情理文的写作范式是切情入理,描写文的写作范式是传神写意;再次,叙事文写作的方法与论事文写作的方法不同,他分别论述了论事之法与叙事之法。吴曾祺文体论具有一定启示作用。首先,吴曾祺文体论完善与丰富了文体学“史”与“论”;其次,吴曾祺文体论启示当代作者要自觉加强文体感。因为当代作者文体意识的淡薄,使文体写作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文体格式不规范、文体要求不明晰等,所以需加强作者文体感;最后,吴曾祺的文体论还论述了关于撰写论事文与叙事文的具体方法,而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当今议论文与叙事文写作。吴曾祺文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吴曾祺具有鲜明的文体尊卑观念,他认为文体之间不是平等的,是有尊卑、正变的等级划分的。但瑕不掩瑜,吴曾祺文体论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尚依然[3](2020)在《论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的写作理论》文中指出桐城派是清朝统治者所认可的文学流派,但在清朝末期,随着清政府的日益衰败,桐城派及桐城派文论也逐渐没落,作为桐城派的末代宗师,姚永朴力图发展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使之适应社会潮流,以挽救桐城派逐渐衰落的局面。他极尽自身之所学,着《文学研究法》,对桐城派的写作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并提出独到的见解,欲使这些写作理论指导后学。本论文以《文学研究法》为研究文本,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视角,研究姚永朴在这部书中所提出的写作理论。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等。正文部分阐述了姚永朴四个主要的写作理论。其一,“质者,文之本也”的文质关系论。姚永朴提出“质者,文之本也”,在文质相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质”的重要性,并提出“明道”和“经世”是有“质”之文的标志,“涵养胸趣”是作有“质”之文的前提。其二,“文学之纲领,以义法为首”的写作方法论。姚永朴提出“文学之纲领,以义法为首”,肯定了“义法”对于文章的重要性,认为写文章要善于用“法”,不应拘囿于“法”,对于初学文章者,他提出“摹拟—脱化”论。此外,姚永朴认为欲为佳作,还需兼“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其三,“文章之状态,非可一言尽也”的写作风格论。姚永朴提出“文章之状态,非可一言尽也”,认为文章风格形态百出,并针对刚柔、奇正、雅俗、繁简阐明了四个观点:刚柔相错,而后为文;奇而不法非奇也,正而不葩非正也;就雅去俗,实为首务;文无繁简,惟得其宜。其四,“欲学文章,必先辨门类”的写作文体论。姚永朴非常重视文体分类,认为这是学习文章的前提,他将文体分为三门十六类,体现了他的“泛文学”观和对实用文体的推崇。结论部分总结了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主要的写作理论,对本文中未单独成章进行分析的写作主体素质论进行说明,并对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进行评价。
王晋[4](2020)在《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着名的教育家、学者,梁启超早在上世纪初就对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他力主废科举、进行学制改革,开启了语文现代化的新纪元,致力于办学、讲学,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梁启超在总结民初之际的作文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整理思想、求真求达”的作文教学观点,而且主张作文可教的是规矩,不可教的是技巧。这对于作文教学实践活动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学者和一线教师日渐认识到写作教学对育人的重要性,真实语境写作也受到普遍关注。升入中学,学生在心理发展上进入快速增长期,此时也是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整理思想不仅能帮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所需观点,还能促进组织材料以形成科学的思维框架,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发展批判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反映本真的作文教学重新受到青睐。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需要在学习任务群的指引下整合,以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文章构造原则是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秉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研习中外写作教学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实习期间的写作教学实践,对梁启超中学写作教学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首先,建立在对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的学理价值思考的基础之上,结合梁启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个人教育实践经历,分析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思想来源、新文体蕴含的写作观。其次,结合梁启超的作文教学法专着系统梳理写作教学思想,依次从重“规矩”轻“言巧”、教做“真人”教作“真文”、心中常怀“读者意识”的教学原则,为“立人”而“立文”、立“规矩”弃“技巧”、重“结构”轻“修辞”的教学目标,文体分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方面来阐述。最后,结合当下写作教学理论来对梁启超写作教学的局限进行补充修正,总结出适应核心素养下写作教学的范式策略,从加强情境化写作设计、激发写作兴趣、加强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加强写作序列训练的过程性管理、完善写作教学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希望通过以上的策略能够提高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效果,使中学写作教学更好地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董晓慧[5](2019)在《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之“奇正”说探析》文中指出“奇正”是中国古代文章学中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上溯南朝,下至清代,在这漫长的发展史中,经南梁刘勰,中唐韩愈,清朝桐城派姚鼐、曾国藩、姚永朴等古代文论家的逐步补充与完善,最终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姚永朴的“奇正”说主要承继了刘勰的“执正驭奇”说、韩愈的“师古自立”说、姚鼐的“功深奇至”说以及曾国藩的“雄奇”说,但值得注意的是,姚永朴的“奇正”说在承继前人的前提下又有所发展,他在刘勰“执正驭奇”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正至奇”的观点,又将姚鼐的作文功夫扩展到作者的心性涵养上,此外,姚永朴在借鉴韩愈、曾国藩相关理论的同时也使其自身的“奇正”说更细致、更切实。“奇正”的文字学内涵、哲学内涵及美学内涵是探究《文学研究法》中“奇正”说内涵必须要追溯的问题。首先是“奇正”的文字学内涵。“奇”在文字学方面共有两种读音。当“奇”读qí时,多为形容词,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主要有特殊、美好、出人意料之意。当“奇”读jī时,则多为名词,无感情色彩,主要有反常、单一、零余之意。“正”在文字学方面共有五层含义。当“正”为形容词时,有正直、中正、纯正之意。当“正”为名词时,有准则之意。当“正”为动词时,则有纠正之意。其次是“奇正”的哲学内涵。“奇正”作为一对对立的哲学概念最先被用于兵学领域,在兵学领域中,“奇”即指反军法用兵,反常用兵;“正”则指按军法用兵,正常用兵。最后是“奇正”的美学内涵。“奇正”的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中,“奇”主要指道家美学思想中的“尚奇越俗”,“正”则主要指儒家美学思想中的“中正平和”。刘勰首次将“奇正”引入到文章学领域,在文章学领域中,“奇正”的含义不再纯粹对立,期间经韩愈、姚鼐、曾国藩等人细化后,到姚永朴这里,其含义已更为复杂多样。具体而言,“奇”,既指文章内容“藻丽奇怪”之“怪奇”,又指文章语言“标新领异”之“新奇”;“正”,既指文章内容“澄清无滓”之“纯正”,又指文章语言“不落凡近”之“雅正”。姚永朴“奇正”说对前人最明显的发展是具备更强的系统性与切实性。所谓系统性,即条理性,主要指姚永朴“奇正”说内部各理论之间的有序性及相关性;所谓切实性,即实践性,主要指姚永朴“奇正”说对文章写作的指示性与引导性。这集中体现在姚永朴“奇正”说的要义上,即“奇正”修养:根本深,魄力厚;“奇正”法则:奇而有法,正而有葩;“奇正”语言:从雅正,去俗奇;“奇正”典范:师法高古而奇崛的韩文。此外,姚永朴还将“奇正”提升为文章之境界,认为文章写作应以“正”为始境,以“奇”为胜境,这也是姚永朴对前人“奇正”思想的发展之一。姚永朴的“奇正”说,旨在指导作者的个人修养与文章的法度规范、语言运用及追求典范,居今而言,仍具备较强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为:作者修养宜“稳”中求“奇”,文章法则宜“法”中存“奇”,文章语言宜“雅”中见“奇”,文章鉴评宜“正”中观“奇”。但姚永朴的“奇正”说也有不足之处,即太过推崇“雅正”之言,强调文章“一语不落凡近”,从而疏忽了俗语、口语等的灵活性与生动性。综合言之,姚永朴作为“桐城派的最后一位大师”,其《文学研究法》中的“奇正”说,无疑是对我国古代“奇正”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是古代“奇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姚永朴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从“奇正”修养、“奇正”法则、“奇正”语言、“奇正”典范四个方面论述了“奇正”说的要义,这对今人的文章写作与文章鉴评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刘磊[6](2019)在《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学者汪中所收藏的一件“定武本”《兰亭序》。在20世纪60年代的“兰亭论辨”中,“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郭沫若借用清代学者李文田在“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中的一段题跋,作为其质疑《兰亭序》最重要的立论依据之一,并进而引发50余年来学界关于《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大讨论,但时至今天,这场讨论依然还没有定论。“兰亭论辨”中《兰亭序》真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一方面因为《兰亭序》在原件失传的情况下又出现了诸多不同面貌的临摹本和刻本,使人莫衷一是;另一方面更源于《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文本差别,《兰亭序》全文最早着录于唐修《晋书·王羲之传》,而《临河叙》着录在成书于南朝的《世说新语》,从时间来看,《临河叙》显然早于《兰亭序》,因此也理应比《兰亭序》更为可靠。按照李文田的说法,《兰亭序》系“隋唐间人知晋人喜好老庄”而依据《临河叙》“妄增”而成,《临河叙》才是“原本”,那么在《兰亭序》文本出于后人篡改的情况,《兰亭序》的书法便更不可能出于王羲之。本研究尝试引入观念史的研究视角来重新审视“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发现它们其实并不难回答,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也无法成立:首先《世说新语》曾经被宋代人的删改、整理,《临河叙》于是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兰亭序》“原本”,而这一点对于李文田那里并不明确;其次李文田提出“兰亭三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一定的时代思潮和观念背景的作用下对于“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当中的汪中、赵魏等人题跋的回应,而非真的要否定《兰亭序》;再次,李文田质疑《兰亭序》源于汪中为其自藏“定武本”《兰亭序》所写的题跋(“修稧叙跋尾”),而“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也正因此成为李文田质疑《兰亭序》的基本语境。不了解这一基本语境,今天的学人们也便无法回应“兰亭论辨”并解答其中的《兰亭序》真伪问题。本研究以“兰亭论辨”为背景,运用观念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研究起点和核心文本,尝试为学界研究“兰亭论辨”和《兰亭序》真伪问题探索新的可能:通过对“汪中旧藏《定武兰亭》”及其相关史料和问题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到汪中在“修稧叙跋尾”一文中对其自藏《兰亭序》的赞誉和评价一方面来自于宋元以来士大夫阶层对于“定武本”《兰亭序》的推崇,另一方面在论证方式上也明显受到清代考据学的治学方式和时代观念的影响,与《兰亭序》本身的真伪并无直接关系;同时,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一如宋元以来人们对《兰亭序》的赞誉一样,亦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思潮背景下的产物,也与《兰亭序》真伪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兰亭序》文本的真伪需要回答《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在进一步对比“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与宋本《世说新语》之间的观念差别的过程中确定了《临河叙》源自对《兰亭序》的删改,不仅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不能立论,而且“兰亭论辨”以来的有关《兰亭序》与《临河叙》之间关系的诸多讨论大多也是未及“要害”的。经研究发现,虽然尚无法在书法层面确定《兰亭序》的可靠性,但在文本和思想的层面上,《兰亭序》无疑是一篇可靠的魏晋文献,在观念形态上其符合魏晋玄学的思想特征,而与隋唐思想和宋明理学存在着关键性的差异。
王婷[7](2019)在《林琴南《春觉斋论文》研究》文中认为林琴南乃清末民初颇有成就之学者,《春觉斋论文》是他任教京师大学堂时的讲稿,亦是最能代表其古文理论的作品。本文绪论部分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并就研究内容与方法做简要概述。第一章将琴南置于具体的历史中,以时代思潮、闽地风气、个人经历、师友教化及西方小说作为其文论的思想渊源。事变方兹,危机四伏,琴南应时而为,以儒家之道作用现实。作为以古文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其述海外风物,传西洋政教之功不言而喻。意识到小说与古文的相通之处,他更以西方之新理而助其行文。除此,在师友的教化与切磋过程中,无疑助益其古文根祗之深化。第二章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作为《春觉斋论文》的立论背景。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为代表的“新青年”,从解构传统文化入手,覆伦常、废古文,力求实现“民主”与“科学”。通过分析新旧阵营间各自的主张与内在的联系,亦可从侧面展现琴南的文化价值。而琴南论文强化甚至放大了儒家义理的作用,以尚理重情为主旨,正是出于昌明道统,以补时弊的祈愿。第三章论述古文文体论。琴南一方面接受《文心雕龙》与《古文辞类纂》的思想,其间多依彦和与惜抱之语而立论;另一方面,《流别论》中亦不乏琴南个人创见:他在前人文体论的基础上去奢去汰,确定了当世所必不可少的十五类文体,并考究文体正变,明晰各类文体的指示范围,在“选文以定篇”时又往往以昌黎之文为范例。第四章关注古文艺术论主张。琴南虽不言派,但他与桐城派却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刘大櫆、姚鼐与琴南关于古文审美的主张,进一步展现桐城派文论的理论先导意义。琴南将“意境”引入古文审美艺术当中,并与识度相结合,作为最高追求,乃开先河之举。而其论画主张,亦能以“画境”完善“文境”。《应知八则》中所论之气势、筋脉、声调、风趣等作为由意境与识度推衍而成的审美因素,共同促成着古文艺术美的生成。第五章为技法论。结合方苞之“义法”说,“言有物”即要求文章内容充实,与理相偕。“言有序”是讲行文的条理性,包括经营篇章、句法、字法等各类技法。由此,琴南使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法”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以道为经,以法为纬。而他在道与文之间,又通过积理积学而建构一种融通意识,力图由文统而实现道统。第六章根据《春觉斋论文》论述的古文理论,分析琴南古文作品。将其作品大体分为彰阐圣道、哀叹世态与独抒性情三类,每类选择数篇作品进行分析,虽不能涵括琴南古文所有篇章,求得内容之全面,但以此为牖,亦可佐其古文理论。
陈昊[8](2018)在《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文中研究指明朱子学八百年来发展演变,是围绕“朱子之学”而展开的一部精彩纷呈又充满意外的诠释史。其中最大意外在于,朱子推崇的“格物致知”,越来越被理解为“向外穷理”,甚至被解说为获取客观知识的“科学方法”。经由学术史爬梳可知,历来对“格致说”的步步歧解,既源于学者落入朱陆二元对立的“门户窠臼”,也由于近代以来“知识与道德两分”的时代潮流,归根结底,源于历代诠说者将“格物致知”从朱子涵养工夫系统中抽离出来,作出“支离”理解。朱子涵养工夫系统即朱子涵养论。追究其形成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朱子涵养论的起点。朱子从游受学延平时期,接受延平之学部分教导,“理会分殊”、“求圣贤经义”及“日用做工夫”,但未能理解延平“兼动静体用”的综合工夫架构,并对“体验未发”、“静坐”等涵养本原的未发工夫,疑惑不解。第二阶段,朱子涵养论架构逐渐形成。朱子参究中和问题,其重心与成果并不落在单方面建立“心性情三分”心性架构,而是在心性论述与工夫操作两方面“相互校正”中,建立一套“以心为主”的心性论述,并确立“以敬为本、敬贯始终”的涵养工夫架构。此外,围绕明人李默《朱子年谱》“朱张二先生论《中庸》义三日夜不能合”一条记载所展开考辨,可确知朱子建立中和旧说在戊子(1168年)初,不在丙戌(1166年)。朱子参究中和问题最大成果,当为“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套“综合辩证”思维结构与方法。朱子涵养论根据,非历来所论宇宙论与本体论,也不源于“不离不杂”理气论而推导的“心性情三分”之心性论,而是根源于此“综合辩证”的思维与方法(“两一思维”)。以往“朱陆二元对立”、格物与敬非此即彼的支离之见,皆不契朱子此一思维结构与方法。朱子涵养论,首先意味着朱子继承二程以来“涵养成圣”的道学宗旨,朱子提倡诸项工夫均旨在“涵养成圣”,因此格物致知也是一种涵养工夫。其次,朱子涵养论构成一套工夫活系统,诸涵养工夫操作项目无论分作知与行、或涵养与穷理、或敬与格物,两方面非“截然两事”,彼此处在互相渗透与交相发明的动态工夫过程中,如“鸟两翼”、“车两轮”与“人双足”,而朱子对任一工夫项目的个别说明,又据具体情况而灵活调整。第三,朱子涵养论核心内涵,浓缩于“涵养为穷理之本”这一根本要义之中,涵养穷理交融互摄、归根结底又以涵养为本,明乎此,则围绕朱子涵养工夫的诸般误解尽可消除。
刘晓峰[9](2017)在《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80年京师同文馆出版的汉译本《富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的译着,译者为汪凤藻和丁韪良。目前对《富国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思想史和翻译史的宏观层面,且在翻译模式、翻译赞助、译本影响等方面的观点有分歧,在翻译文本研究上仍是空白。本选题基于文本进行研究,有翻译史学价值。本文以《富国策》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社会翻译学为视角,提出四个研究问题:《富国策》的翻译场域有什么样的特点?《富国策》文本形式和译介的经济学内容特征有哪些?译者采取哪些翻译策略?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翻译策略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结合文章学、篇章语言学、翻译策略、翻译规范等理论,运用平行语料库和史料梳理印证等方法加以展开。研究发现,《富国策》的翻译场域中,赞助层次复杂,官方、机构和个人交叉,发起人兼做翻译策略制定者和译者,翻译形式是师生合译,两位译者皆谙熟并推崇晚清文章规范;在文本形式和其承载的经济学内容上都有大量改写,底本有42章,译文26章,宏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简略,微观经济学内容翻译较为详细;策略上,译文采用文言体,结合儒家思想概念体系,遵循晚清文章学规范,主要翻译策略为合儒、格义、连类、深度翻译、异体并置、会通和换例等,总的翻译策略目标是“理明词达”;促使译者选择这些策略的翻译规范主要有“经世致用”、“赞助人意图”、“预设读者期待”、“文章学衡文标准”、“文本性”、“专业规范”等,这些翻译规范之间有矛盾和冲突,受译者惯习的调节,并最终为《富国策》的文本所表征。在译者惯习的策略选择机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意志中洋务派的“一体多用”观,且译者惯习内化的“一体多用观”是调解各种规范之间的矛盾、进行翻译策略选择的根本动因。本研究在《富国策》的衍生文本《重译富国策》、经济学术语、译本美化殖民统治和基督教传教行为等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发现。
雷传平[10](2016)在《《颜氏家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国家长期分裂、政权频繁更迭的时代,战争时起时伏,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在这个时期的颜之推一生命运多舛,九岁父母亡故,由兄长颜之仪抚养。入仕之后,又几经沉浮,多次被俘,生命数次历险。晚年,应隋太子杨勇之召,为学士,受命重编《魏书》,至六十岁余终。虽然颜之推一生颠沛流离,但他秉持正道、不入俗流,以竭生之力着《颜氏家训》一书,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被后世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颜氏家族深受家训影响,世代不辱家风,以家训为准绳规矩,弘扬家传儒业,后代子孙出类拔萃人才辈出。《颜氏家训》共二十篇,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家训之作,既述有家教之法、处世之道,又对南北风俗、佛语玄谈、治学修文等有独到见解。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信仰观、伦理观、教育观、文章观等方面对《颜氏家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章,通过对颜氏族系推衍以及颜之推生平经历的梳理,厘清颜之推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与家庭背景,探讨颜之推着《颜氏家训》的现实条件和思想基础。同时,着其典范列举了颜之推后裔中的忠臣雅士,进一步证明了《颜氏家训》的重要价值。第二章,分别从儒雅为业、归心佛教、兼取道家或道教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颜之推《颜氏家训》所表现的“儒释道”三教兼修的观点,主要为: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人生理想及处事原则的继承;笃信佛教、践行教义,主张儒佛一体的思想;对道家思想的吸收,虽贬黜道教但吸纳道教养生理论。同时从社会背景、身世经历、撰写时间、家训体裁等方面分析了颜之推信仰观形成、发展、变化的原因。第三章,通过分析儒、佛、道、墨家等伦理思想对颜之推的影响,探讨了颜之推伦理思想的文化背景,阐述了《颜氏家训》中所包含的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及君臣尊义、谨慎择友、以礼待人、奢俭相宜的处事伦理思想。第四章,主要从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治学态度等方面阐述了《颜氏家训》中所反映的教育思想。颜之推认为修养身心、自立于世、兴于国家是教育的功能,也是进行教育的目的。在教育内容方面,既注重以人伦、仁义、礼为主的德教,也注重以文、杂艺为主的“艺”教。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颜之推主张尽早施教、以身试教、一视同仁、严慈兼施。在治学上,颜之推主张勤学持恒、博揽专精、严谨务实、谦虚好问,以期真正成为“国之用才”。第五章,从反对“轻薄”“浮艳”、回归经典、文章革新等方面阐述了颜之推关于树典正、革流俗的文章观,展现了其兼顾南北文风、融合古今之体的文章改革思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章改革观点。《颜氏家训》彰显了颜之推深厚的学术素养及对世事深邃的洞察能力。在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颜之推兼容“儒释道”三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信仰观念,这是其伦理观、教育观、文章观的基础。颜之推在家训中所反映出的伦理观,无疑是在当时封建体制下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观点在现在看来已经不合时宜,但综合来看,《颜氏家训》中一些伦理思想对现代家庭生活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颜之推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颜之推以一种比较客观的心态,对古今文章进行了评析,提出了改革文风与文章的建议,这也为今天的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二、颜之推文章学理论探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颜之推文章学理论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1)林纾《春觉斋论文》之“筋脉”说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林纾“筋脉”说释义 |
(一)“筋脉”说溯源 |
1.中医学、堪舆学之“脉”论 |
2.刘勰“义脉”说 |
3.方东树“气脉”说 |
(二)“筋脉”说内涵 |
1.“筋脉”是贯穿文章整体的隐藏线索 |
2.“筋脉”是联结文章局部的自然肌理 |
二、林纾“筋脉”说精要 |
(一)立意:精意立干,贯散为整 |
(二)布局:暗伏遥应,前后统一 |
(三)构势:敛气蓄势,张弛有度 |
(四)执术:调度善法,灵动绵远 |
三、林纾“筋脉”说启示 |
(一)读书积理,以克博而不精之病 |
(二)首尾圆合,以纠残缺失衡之弊 |
(三)抑扬擒纵,以克浅露直率之病 |
(四)明断暗续,以纠僵化板滞之弊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文体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吴曾祺文体内涵 |
(一)体类 |
(二)体制 |
(三)体貌 |
二、吴曾祺文体论特点 |
(一)用名实辨文体 |
(二)视读写为旨归 |
(三)以阴阳论体貌 |
三、吴曾祺文体论要义 |
(一)文体流变:古有而今无与古无而今有 |
(二)文体范式:切情入理与传神写意 |
(三)文体之法:反覆伸辨与布置合宜 |
四、吴曾祺文体论启示 |
(一)熔古铸今:丰富文体学“史”与“论” |
(二)文各有体:写作者自觉培养文体感 |
(三)体无定法:活用断语证语与补叙类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论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的写作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质者,文之本也”的文质关系论 |
2.1 “质者,文之本也”的基本内涵 |
2.2 “明道”“经世”是有“质”之文的标志 |
2.2.1 明儒家之道 |
2.2.2 有治国理政的“经世”之用 |
2.3 “涵养胸趣”是作有“质”之文的前提 |
2.4 姚永朴文质关系论之成因 |
第3章 “文学之纲领,以义法为首”的写作方法论 |
3.1 “文学之纲领,以义法为首”的思想内涵及理论渊源 |
3.2 善于用“法”,忌囿于“法” |
3.3 “摹拟—脱化”论 |
3.4 “义法”为首,兼之其他 |
第4章 “文章之状态,非可一言尽也”的写作风格论 |
4.1 刚柔相错,而后为文 |
4.2 奇而不法非奇也,正而不葩非正也 |
4.3 就雅去俗,实为首务 |
4.3.1 “就雅去俗”的方法 |
4.3.1.1 “绩学” |
4.3.1.2 “洗心” |
4.3.1.3 “修词” |
4.3.2 “欲为佳文,必待佳题” |
4.4 文无繁简,惟得其宜 |
4.4.1 文忌“义失之赘”“辞失之芜” |
4.4.2 文忌“过简而文反不畅” |
第5章 “欲学文章,必先辨门类”的写作文体论 |
5.1 文体分类概况 |
5.2 推崇实用文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有关成果 |
致谢 |
(4)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形成过程 |
第一节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
一、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 |
二、丰富的人生阅历 |
三、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一、传统写作教学的文化基因 |
二、传统写作教学的理论借鉴 |
三、近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梁启超“新文体”所蕴含的写作观 |
一、新文体的文体意识 |
二、新文体的结构特点 |
三、新文体的语言形式 |
第二章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内容 |
第一节 教学原则 |
一、重“规矩”轻“言巧” |
二、教做“真人”教作“真文” |
三、心中常怀“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教学目标 |
一、为“立人”而“立文” |
二、立“规矩”弃“技巧” |
三、重“结构”轻“修辞” |
第三节 教学内容 |
一、记述之文的文体教学 |
二、论辩之文的文体教学 |
第四节 教学方法 |
一、教授法的形式 |
二、自主学习的作文法 |
第三章 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的应用及启示 |
第一节 实践起点:中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
一、作文讲授现状 |
二、作文训练现状 |
三、作文评改现状 |
第二节 学习指导:学生写作的实践指导 |
一、培养求真求达的态度 |
二、尊重个体差异 |
三、培养语文素养 |
第三节 教学实施:教师教学的实践引领 |
一、循序渐进指导 |
二、注重不同文体 |
三、改变传统的命题教学 |
四、关注“写什么”和“怎么写” |
五、加强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之“奇正”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姚永朴像 |
书影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奇正”释义 |
(一)“奇正”的文字学内涵 |
(二)“奇正”的哲学内涵 |
(三)“奇正”的美学内涵 |
二、姚永朴“奇正”说的基础、内涵及其背景 |
(一)姚永朴“奇正”说的基础 |
1.刘勰“执正驭奇”说 |
2.韩愈“师古自立”说 |
3.姚鼐“功深奇至”说 |
4.曾国藩“雄奇”说 |
(二)姚永朴“奇正”说的内涵 |
(三)姚永朴“奇正”说的背景 |
三、姚永朴“奇正”说要义 |
(一)“奇正”修养:根本深,魄力厚 |
(二)“奇正”法则:奇而有法,正而有葩 |
(三)“奇正”语言:从雅正,去俗奇 |
(四)“奇正”典范:师法高古而奇崛的韩文 |
四、姚永朴“奇正”说启示 |
(一)作者修养:“稳”中求“奇” |
(二)文章法则:“法”中存“奇” |
(三)文章语言:“雅”中见“奇” |
(四)文章鉴评:“正”中观“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视角与方法 |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解答《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中的核心史料 |
2、关于“李文田跋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
3、研究的视角:以思想史的视角看待艺术史的问题 |
4、研究方法 |
二、学界有关研究综述 |
1、学界有关“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研究综述 |
2、学界有关“兰亭论辨”的综述 |
3、学界有关“李文田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相关研究综述 |
4、学界有关《兰亭序》与《世说新语》及《临河叙》的研究综述 |
三、论文各章节概观 |
第一章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版本与流传 |
一、“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版本概况 |
1、珂罗版影印本概况 |
2、“钟摹本”概况 |
3、其他有关的重要史料 |
二、“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流传与递藏 |
三、“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独特研究价值 |
1、可为当前的“《兰亭序》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史料 |
2、有助于澄清“兰亭论辨”中未曾涉及的若干盲点 |
3、能够呈现清乾嘉以来人们对于《兰亭序》的认知以及时代思潮情况 |
4、为进一步讨论《兰亭序》的真伪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能性 |
第二章 、汪中“定武兰亭观”的来源——以唐人以来的《兰亭》观念流变为核心 |
一、学界现有研究现状及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 |
二、汪中对《兰亭序》叙事与意向的观念来源 |
1、“右军”如何成为“第一”? |
2、《兰亭序》如何成为“第一”? |
3、《兰亭序》以“定武本”为第一 |
4、“定武本”以“此本”为第一 |
第三章 、汪中“修禊叙跋尾”的思想主旨及其相关问题 |
一、汪中“修禊叙跋尾”版本略述 |
1、文本文献中所见到“修禊叙跋尾” |
2、碑帖文献中所见“修禊叙跋尾” |
3、拍卖中所见一件“修禊叙跋尾”墨迹 |
二、汪中“修禊叙跋尾”的思想主旨 |
1、《定武本》“最优”说 |
2、《兰亭序》“真迹”说 |
三、“修禊叙跋尾”的历史定位 |
1、“修禊叙跋尾”与赵孟頫题跋《兰亭序》 |
2、“修禊叙跋尾”与李文田“兰亭三疑” |
第四章 、李文田与其“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 |
一、研究的视角: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个案 |
二、“李文田跋文”的篇章及观念结构 |
1、李文田的生平及思想概况 |
2、“李文田跋文”的提出与释疑 |
三、以碑证史、重视文献:李文田题跋碑帖的一般态度 |
1、李文田有关《兰亭序》的其他讨论 |
2、李文田对其他碑帖的题跋 |
四、学术与观念的变迁:“李文田跋文”中所隐含的时代思潮 |
1、“碑学”兴起与清人“兰亭”观念的变迁 |
2、理学复兴与晚清“考据”观念的变迁 |
五、李文田缘何依据《临河叙》否定《兰亭序》? |
1、光绪年间《世说新语》研究的兴起 |
2、晚清思潮的走向:由考据学到理学中兴 |
3、光绪年间在“理学中兴”背景下对《世说新语》的重视和研究 |
六、“辟异端、正人心”:“李文田跋文”的写作目的 |
第五章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兰亭论辨” |
一、“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产生“兰亭论辨”的“导火索” |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是“李文田跋文”的基本语境 |
2、“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清代中期以来的“兰亭”质疑 |
二、郭沫若在“兰亭论辨”中对“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三处“误读” |
1、误读一:李文田题跋时,“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究竟由谁收藏? |
2、误读二:郭沫若究竟如何见到了“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的珂罗版? |
3、误读三:郭沫若“隐瞒”“赵魏跋汪中旧藏《定武兰亭》” |
三、“兰亭论辨”:新、旧“观念”之辩 |
1、“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研究“兰亭论辨”的“参照系” |
2、“兰亭论辨”的起因 |
第六章、《临河叙》研究与《兰亭序》文本的真伪考辨 |
一、《临河叙》研究:一件曾被删改的史料 |
二、《兰亭序》文本的真伪考辨 |
1、《兰亭序》与《临河叙》的文本结构 |
2、《金谷诗叙》与《兰亭序》和《临河叙》的比较 |
三、《兰亭序》:一篇可靠的东晋文献 |
结论:拨开“迷雾”见“月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民国珂罗版本图像 |
附录2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清代摹刻本全图版、局部对比 |
附录3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清人双钩本全图像 |
附录4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与相关《兰亭序》版本单字、分行对比 |
附录5 :“汪中旧藏《定武兰亭》”相关研究史料初编 |
附录6 读《丛帖目》记 |
后记 |
(7)林琴南《春觉斋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在时代与地域的风气中 |
第二节 个人经历之浮沉 |
一 林琴南的读书观: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
二 林琴南的求学经历:转益多师,会通汉宋 |
三 林琴南交游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第三节 林琴南对西方小说的借鉴:以彼新理,助我行文 |
第二章 立论背景与论文主旨 |
第一节 “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论林琴南与“新青年”的文化对立与文化认同 |
一 “新青年”的文化主张 |
二 林琴南的扞卫之举 |
三 新旧间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论文主旨 |
一 尚理:文者,运理之机轴 |
二 重情:文章为性情之华 |
第三章 文体论 |
第一节 对《文心雕龙》的祖述 |
一 文章之道 |
二 创作体制 |
三 文体风格 |
第二节 文体论之独到处 |
一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
二 考究正变,扩展内涵 |
三 以韩愈之文为范式 |
第四章 艺术论 |
第一节 桐城派的理论先导意义 |
一 文章之美的认知 |
二 文之精处与粗处的辨析 |
第二节 艺术论主张 |
一 意境与识度乃最高追求 |
二 意境与识度的表现要素 |
第三节 画境对文境的完善 |
第五章 技法论 |
第一节 以道为经 |
一 学有所本,语衷于道 |
二 深究文理,勿炫辞采 |
三 能入能出,自铸伟辞 |
第二节 以法为纬 |
一 建构篇章之法 |
二 研炼文辞之法 |
第六章 文论指导下的古文创作 |
第一节 嗣续先儒,阐彰圣道 |
第二节 哀叹世态,张扬人情 |
第三节 恣意山水,独抒性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涵养论”的提出 |
一. 重述“朱子”的必要与可能 |
二. 朱子“格物”说的历史流变 |
三. “涵养论”的提出与界说 |
第二节 “涵养论”研究综述 |
一. 走出“朱陆二元”与“知识道德两分” |
二. “中国哲学史”范式与涵养工夫之地位 |
三. 性理学的“本体论”倾向 |
四. 来自“他者”的刺激与启发 |
五. 朱子涵养工夫当代研究概说 |
第一章 道学涵养宗旨的建立 |
第一节 近世“道学”称谓论争探隐 |
一. 名称混用与冯友兰主张“道学” |
二. “道学”与“理学”之争 |
三. 经学与史学之间的“宋学” |
四. Neo-Confucianism与新儒学 |
第二节 道学的涵养宗旨 |
一. 道学兴起的“思想场域” |
二. “涵养成圣”的道学宗旨 |
三. 明道伊川异同辨:同归于“涵养” |
四. “圣贤气象”与“孔颜乐处” |
第二章 朱子涵养论的起点 |
第一节 延平之学的“真相” |
一. 对延平之学的误解与缘由 |
二. 据《延平答问》看延平之学 |
三. 延平之学:兼动静、重分殊与求用力处 |
第二节 朱子自佛归儒的涵养体悟 |
一. 学禅形成的“忌讳” |
二. “本末”之悟与受学延平 |
三. 朱子丁丑后诗文与《延平答问》比照 |
第三节 延平“发脱不出”与朱子“涵养之要” |
一. 延平的“发脱不出” |
二. 《延平行状》与朱子“涵养之要” |
三. “所见不同”与“孤负此翁” |
第三章 朱子涵养论架构的形成 |
第一节 “中和旧说”年代考辨 |
一. 旧说不在丙戌(1166年) |
二. 旧说在戊子(1168年) |
三. 新证:“论《中庸》义三日夜不能合” |
第二节 旧说四书递进 |
一. 第一书:寂然本体“随处发见” |
二. 第二书:“一念体用”与“来得无穷” |
三. 第三书:“大化”更有“安宅” |
四. 第四书:未发“不待安排” |
第三节 “中和新说”的心与敬 |
一. 旧说到新说的延续:“心体流行” |
二. 心性论述:“此理以心为主而论” |
三. 平日涵养:本领工夫与初下手处 |
四. 敬贯动静无间断 |
第四节 “中和新说”与涵养论架构 |
一. “新说”论敬之突破 |
二. “心与敬两分”的工夫间架 |
三. 从“两一思想”到“两一思维” |
第四章 朱子涵养论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朱子《大学》诠释中的涵养论 |
一. 以“格物补传”为定本之反省 |
二. “明明德”的心体工夫 |
三. “实有实发”的诚意工夫 |
第二节 “格物致知”是涵养工夫 |
一. 格“事物道理”与致“吾心知觉” |
二. 两端之间的“格物穷理”之学 |
三. “理一分殊”的道德世界 |
四. 真知与贯通的“格物疑难” |
第三节 涵养论核心:“涵养为穷理之本” |
一. “涵养为本”说的历史形成 |
二. 此学以尊德性为主 |
三. “主敬立本”与“敬贯始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社会翻译学 |
1.4 研究价值 |
1.5 文章结构 |
第2章 《富国策》翻译研究现状 |
2.1 经济学思想(史)为主题的研究 |
2.2 翻译(学/史)视角的研究 |
第3章 《富国策》的翻译场域 |
3.1 《富国策》翻译场域权力关系及主要行动者 |
3.1.1 赞助人 |
3.1.2 发起人和出版者 |
3.1.3 译者 |
3.1.4 预设读者 |
3.2 晚清诗学规范 |
3.2.1 桐城派文章学 |
3.2.2 八股文 |
第4章 《富国策》译文的形式特点 |
4.1 中译本《富国策》和其底本MPE的整体对比 |
4.1.1 MPE和《富国策》的副文本对比 |
4.1.2 《富国策》各章节段落存留度变化情况 |
4.2 文本微观语言特点以及“道、理”概念和儒家文化负载语 |
4.2.1 单音节词使用 |
4.2.2 文言虚词的使用 |
4.2.3 “理”和“道”概念的使用 |
4.2.4 儒家文化负载词 |
4.3 句法特征 |
4.3.1 文言程式句 |
4.3.2 四字格、排比对句的使用以及句子的词组化 |
4.3.3 《富国策》的句长 |
4.4 MPE与《富国策》的文本性对比 |
4.4.1 篇章文本性标准 |
4.4.2 MPE与《富国策》的宏观文本性对比 |
4.4.3 衔接和连贯微观描述 |
第5章 《富国策》经济思想的译介和接受 |
5.1 经济学术语译介考察 |
5.1.1 卷一“论生财”经济学术语的个案考察 |
5.1.2 “日原”经济学术语质疑 |
5.2 《富国策》对MPE经济学思想的译介和删节 |
5.3 经济思想的传播和影响 |
5.3.1 出版及用途 |
5.3.2 衍生文本 |
5.3.3 评论和影响 |
第6章 《富国策》翻译策略、翻译规范和译者惯习 |
6.1 基于功能的翻译策略再范畴化 |
6.2 《富国策》的翻译策略 |
6.3 《富国策》翻译规范、翻译策略和其译者惯习的关系 |
6.4 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思想根源 |
6.4.1 晚清政治思想中的“体用”观 |
6.4.2 《富国策》译者惯习选择翻译策略的机制模型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1: 《富国策》的序、凡例和年表 |
附录2: 儒家文化和汉文化负载词例举 |
附录3: 《富国策》第一卷“论生财”经济学术语 |
附录4: 《富国策》卷一第一章平行文本及相关情况 |
(10)《颜氏家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颜之推族系及生平考 |
第一节 颜之推祖辈贤德英才 |
第二节 颜之推一生颠沛流离 |
第三节 颜之推子裔忠臣雅士 |
小结 |
第二章 “儒释道”三教兼修的信仰观 |
第一节 儒雅为业,修齐治平 |
一、修己以安人 |
二、齐家治国以应世 |
三、处世以务实、中庸为要 |
第二节 归心佛教,以儒释佛 |
一、笃信践行佛教的教义思想 |
二、主张儒佛一体,以儒学印证佛法 |
三、“家世归心”,偏袒佛教 |
第三节 汲取道家,贬黜道教 |
一、对道家思想的汲取 |
二、不务道教,敬而远之 |
三、对道家、道教“养生”观的吸收 |
第四节 “儒释道”三教兼修并用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大背景的浸染 |
二、颜之推身世经历的影响 |
三、各篇撰写时间的不同 |
四、家训本身的体裁限制 |
小结 |
第三章 集诸家精神为一体的伦理观 |
第一节 《颜氏家训》伦理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一、儒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二、佛教伦理精神的影响 |
三、道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四、墨家伦理精神的影响 |
第二节 《颜氏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思想 |
一、夫义妇顺,婚姻素对 |
二、父慈子孝,慈孝相接 |
三、兄友弟恭,善待彼此 |
第三节 《颜氏家训》中的处世伦理思想 |
一、君臣忠义,行而有道 |
二、谨慎择友,交以道义 |
三、待人接物,礼之有方 |
四、尚俭去奢,少欲知足 |
小结 |
第四章 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观 |
第一节 修身以应世的教育功能 |
一、开心明目,修养身心 |
二、学以致用,自立于世 |
三、净化风气,兴于国家 |
第二节 德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 |
一、关于“德”的教育内容 |
二、关于“艺”的教育内容 |
第三节 重实践可操作的教育方法 |
一、尽早施教,勿失良机 |
二、身体力行,以身示教 |
三、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
四、严慈兼施,奖罚分明 |
五、子弟有别,因人施教 |
第四节 启迪子弟的治学方法 |
一、勤学勉行且持之以恒 |
二、博闻广览但贵在专精 |
三、态度严谨却灵活务实 |
四、谦虚好问免孤陋寡闻 |
小结 |
第五章 树典正、革流俗的文章观 |
第一节 反轻薄浮艳,主张“改革” |
第二节 “原出”五经,回归经典 |
一、文章原出“五经”之说溯源 |
二、文章原出“五经”之体略论 |
第三节 典正务实,文章革新 |
一、体察文章写作的内在条件 |
二、明确文章功用的主与次 |
三、文章“典正”的形式与内容 |
小结 |
余论 |
一、对语言学的贡献 |
二、对训诂学的贡献 |
三、对史料研究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颜之推文章学理论探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林纾《春觉斋论文》之“筋脉”说探要[D]. 郭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吴曾祺《涵芬楼文谈》之文体论探析[D]. 王浩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论姚永朴《文学研究法》的写作理论[D]. 尚依然.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梁启超写作教学思想研究[D]. 王晋. 河南大学, 2020(02)
- [5]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之“奇正”说探析[D]. 董晓慧.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6]思想史视域下的“兰亭论辨”及《兰亭序》文本真伪问题研究 ——以“汪中旧藏《定武兰亭》”为中心[D]. 刘磊.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7]林琴南《春觉斋论文》研究[D]. 王婷. 兰州大学, 2019(08)
- [8]朱子涵养论研究 ——形成与内涵[D]. 陈昊. 厦门大学, 2018(07)
- [9]Manual of Political Economy汉译本《富国策》翻译研究[D]. 刘晓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10]《颜氏家训》研究[D]. 雷传平.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