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传媒产业产品设计的现状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银银[1](2021)在《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让它们迎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作为当下媒体发展的全新趋势,媒体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融媒体报道”等全新的新闻内容生产、传播和分发模式。与传统新闻相比,融媒体报道具有传播者多元化、接受者用户化、传播内容立体化、媒介渠道融合化和传受双方互动化的特点,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融媒新闻的身影也渐渐开始出现在各类新闻奖项的评选中。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评选的最高奖项,从1991年至今,中国新闻奖已经评选出30届优秀新闻奖作品。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组委会新增设了“媒体融合奖”,该奖的立奖数额每届不超过50个。截至目前,已有三届“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诞生,这些优秀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媒体融合的发展水平,也指引着中国媒体的实践方向。本文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的获奖作品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特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形成具体认知,总结出作品优势,为未来融媒体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首先,本文采用归纳的方法,结合中国新闻奖的评定总标准和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的评选标准,认为政治立场正、新闻价值高、融合特色显、社会效果好是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作品的四大必备要素,为下文的内容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综合统计第28至30届中国新闻奖共146件媒体融合类获奖作品,使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获奖作品的选题、技术手段、表现形式、获奖媒体性质等方面进行量化解读,揭示媒体融合奖项在数量、选题、内容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具有选题全域化、内容全息化、叙事民众化和转型全局化的特点。在选题上,作品聚焦重大时政新闻,以正面报道为主导,采用大主题小切口的方式,让宏大内容故事化、生活化;在内容上,传播形式多元,人工智能技术(AI)、虚拟现实技术(VR)、三维特效技术等智能技术融入到图文、音视频的呈现中,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使用频率最高,融媒体作品也因新技术加持而更为立体;在叙事上,新闻话语主体下沉,普通百姓和网友渐渐成为新闻主角,透过他们平实而朴素的话语,展现出鲜活而富有脉动的中国故事;在转型上,国内媒体融合的进程由中央级、省级媒体向县级媒体下沉,传媒组织机构融合升级的整体态势良好,从获奖媒体的数量和作品质量可以看出,报社转型效果最为显着。总体上来看,获奖的融媒作品拥有众多优势和特色,但也存在新闻时效不高、内容缺乏深度等缺点。最后,在整理部分评委、专业教授的评审资料和对比国外融媒体报道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思想,本文认为,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的创新在技术领域、传播路径、作品互动关系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与技术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融合统一;短视频新闻仍旧保留着传统电视新闻的特征;新闻宣传与社会监督不协调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一些启发和建议,希望能为中国新闻奖融媒体报道作品的优化提供借鉴。
魏兵[2](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李鹏飞[3](2020)在《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近年来,报刊的发行量和销售量逐年走低,传统纸媒面临着断崖式下跌的危机,新兴媒体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布局,用户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布局呈移动化、社交化的态势。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迫在眉睫,以技术为核心驱动,以内容为品牌特色成为了媒体实现深度融合的基本发展路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媒体的深度融合由全媒体、融媒体逐渐发展到智媒体的阶段,探索智媒体化的发展模式,布局智媒体化的传媒生态,创新智媒体化的发展策略成为了产业发展和媒体转型的主流趋势。笔者以封面新闻APP为案例,由其创立背景出发,分析封面新闻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布局策略,同时针对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具有借鉴性的发展建议。据此,文本拟定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封面新闻APP相关概念、发展背景、现状和智媒体的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加以界定和阐述;通过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切实分析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过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的智媒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成就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二是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茧房”现象滋生、省外传播影响力不足、内容与形式同质化严重、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三是造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包括把关人缺位,受众盲目追捧、技术使用率低,内容竞争力不强、媒体价值弱化,生产原创力不足、市场追求流量,相关法规欠缺;四是针对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把关人作用,提高技术利用效率、培养用户思维,重新瞄准突围、坚持原创立身,强化核心竞争力、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相关法规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给学界和业界带来启示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笔者简要的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第2章,封面新闻与智媒体概述。主要是理清封面新闻与智媒体的相关概念,详细介绍封面新闻的创立背景,以及封面新闻APP的布局和定位,包括用户定位、价值定位、战略定位、商业定位和技术定位五个板块的内容。详细界定了智媒体相关概念,包括发展历程、分类、特点以及应用形态。第3章,封面新闻APP的智媒体化布局与受众画像。从创新背景、创新布局和受众画像三个方面来阐述《华西都市报》融合转型到封面新闻智媒体化创新发展的历程、手段和举措。从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体制创新四个层面来介绍封面新闻的智媒体化创新布局,并总结其优势和特点。第4章,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的调查研究。从“用户的基本信息”、“使用习惯及个人偏好”、“受众使用体验及满意度”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并进行问卷发放,最后进行总结。然后选取受众和业界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确定访谈内容、制定访谈提纲、确定访谈对象,整理访谈结果,对结果进行观点的提炼、总结和分析。第5章,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第4章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主要从技术算法推荐、传播影响力强度、内容生产质量以及数据隐私问题四个层面来分析研究。分别在四个层面论述了封面新闻APP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第6章对策的论述提供前提和依据。第6章,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对第5章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结合当前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在强化把关人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核心竞争力、依托相关法规四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策略。结论,通过对以上研究得出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的一般性结论,达到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赵炜[4](2020)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经营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是“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体融合发展涵盖“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多个层面,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界探讨相关问题多从提升舆论引导力的角度出发,在“内容、渠道、平台”层面着眼提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策略,基于“经营、管理”层面的分析相对较少。改善经营策略、提升盈利能力既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在要求,又是事关媒体生存的基础性问题,结合实践经历与关注领域,研究将问题聚焦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过程中党报(集团)应采取怎样的经营策略”。“新型主流媒体”概念脱胎于舶来的“主流媒体”概念,在经历译介入国内的“理论旅行”后,“主流媒体”由一具有批判意味的概念转变为国内媒体暗示自身“合法性”的话语资源。传统媒体生存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的崛起,令“新型主流媒体”概念应运而生。就党报而言,做好经营活动仍然是其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过程中需要重视的环节。历史上,做好经营活动直接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的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赋予党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助力国家治理的重任,但技术迭代与受众分化给完成任务带来挑战,做好经营活动、获取经济支持是应对以上挑战的重要环节,党报必须有所回应。从媒介经营管理的角度考察,党报集团上市公司披露的经营业绩为了解其业务结构、归纳经营经验提供了窗口。出于经营传统、区域位置与行政级别等方面代表性的考虑,选择人民网、浙数文化、粤传媒三家党报集团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梳理、分析了三家公司近五年(2014-2018)的财务数据,并通过引入“利润权重”概念进一步辨别盈利能力较强的业务,将三家公司的经营特点分别总结为:稳健融合、彻底转型、小幅拓展。三家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同时表现出某些共性特点,如广告业务仍然是公司重要的创收来源、公司采取多元化经营以缓解收入压力、公司的数字化转型速度在加快等,从给予其他党报参考的角度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可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营策略:将传统的“二次售卖”模式调整为“线上+线下”新模式;巩固核心业务,适当充实多元业务;提高业务数字化水平,加速融合发展。财务数据显示,目前党报盈利主要依靠多元经营,但相关研究证明,报业的本质属性与所处的现实环境要求报业集团及其上市公司专注核心业务,深挖信息服务利润。党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最终要在提升“读者收入”中实现舆论引导与改善经营的统一。
刘凤双[5](2020)在《新技术背景下新闻版权纠纷成因及化解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诞生之日起,版权就蕴含着自然权利与工具主义的双重价值属性,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的媒介形式层出不穷,打破了内容生产者、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挑战着我国既有的新闻版权保护机制,新闻版权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纠纷主体愈加多元化,矛头指向了聚合型媒体;未经授权转载、深度链接成为现阶段新闻版权纠纷的矛盾焦点;面对新闻版权侵权,新闻媒体大多以舆论战的方式进行维权,少数采用诉讼的维权方式。在对大量新闻版权纠纷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价值观、制度、经济三个层面出发,分析了新技术背景下新闻版权纠纷的成因,认为新旧媒体之间的版权话语交锋本质上是传统版权理念与互联网价值逻辑的冲突,传统媒体坚守“因获利而创造”的传统版权理念,新型聚合媒体基于互联网互通共享的价值逻辑呼唤新的版权理念的出现,这种价值逻辑的冲突使得新旧媒体之间的版权矛盾难以调和。在新闻媒体之间的版权纠纷频繁发生且愈加复杂的同时,我国传统版权制度存在滞后性及诸多缺陷,制度上的应对无力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闻媒体版权纠纷的发生。但究其根本还是新闻媒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一方面,“零时差转载”使得内容生产的投入与回报难成正比;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二次售卖”盈利模式被冲击,尚未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与我国情况相似,美国与欧盟地区同样面临着新闻媒体版权纠纷问题。第三章考察了美国“热点新闻滥用规则”和欧盟新版权法改革,得出:取道竞争法,采用非版权方案解决版权问题;以及注重需求侧,推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两条有益启示。最后,本文结合我国新闻媒体版权纠纷现状,合理借鉴欧美地区的版权纠纷化解方案,从三个层面得出化解我国新闻媒体版权纠纷的可行路径:从媒体层面来看,媒体自身要完善自力保护程序,加快数字化转型;从行业层面来看,新旧媒体应加强内容与渠道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既要优化版权规则设计,更要聚焦用户需求侧,引导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张勤毅[6](2019)在《文化传媒企业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文化传媒企业纷纷借着政策的东风高速发展,并购重组、股权交易等经济活动频发,企业价值评估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收益法是实务界评估文化传媒企业价值最普遍的方法,而收益法中折现率的准确性对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和公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文化传媒企业及其价值评估特性进行分析,以2010-2019年我国市场中已经披露的有关文化传媒企业的资产评估报告为基础,对确定折现率的模型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各个参数的测算方法和指标来源的现状进行总结,通过理论研究和对比分析,结合文化传媒企业的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并以万达影视传媒为例验证优化建议的实操性。本文研究发现:实务中对于文化传媒企业折现率的确定没有明确的估算标准,在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价、β系数和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测算中缺少一个指标选取的统一规则。因此,我们对每个指标的测算提出了规范化建议:(1)选择距评估基准日剩余期10—20年的国债的到期收益率的几何平均值作为无风险收益率;(2)选择距评估基准日10年的沪深300指数的几何平均收益率减去对应年限的无风险收益率作为市场风险溢价;(3)选择250周的回溯期来计算β值,在测算结束后需要对β系数进行稳定性调整;(4)选择回归方程的方法计算规模风险溢价和使用因素分成法计算特别风险溢价。使用规范后的测算方法对万达影视传媒资产评估报告中的折现率进行测算后,发现该方法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蔡庆白[7](2019)在《迪斯尼与时代华纳的战略财务分析 ——兼评传媒公司的价值链及其财务特征》文中研究表明传媒行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承载了休闲、娱乐、教育等多项功能,成为推动人们精神生活、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全球传媒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格局基本稳定,同时,传媒产业价值链面临重构,传媒业巨头呈现差异化发展。纵观全球传媒业发展,美国的传媒企业引领了全球,本文选择迪士尼和时代华纳作为典型代表进行研究,试图揭示传媒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趋势。首先,本文以传媒产业价值链为切入点,从两家企业发展历程、基于价值链的经营板块和业务构成、股权结构方面对其进行回顾和差异化总结。其次,本文从财务管理角度,通过研读两家公司从2013年到2017年的财务报表,计算各财务指标,并运用三维分析方法予以评析比较,从“创利-创现-创值-风控-成长”角度,探讨迪士尼和时代华纳在财务管理以及商业模式方面的异同,解析迪士尼和时代华纳的各自经营优势及问题。最后,通过分析两家公司的财务绩效、财务政策和财务战略对比,本文提出传媒产业价值链财务战略优化建议,以促进传媒产业链转型升级和传媒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2013年以来,迪士尼经历了稳步发展,时代华纳则是多年的资产并购后迈入深度的运营调整阶段,迪士尼的业绩在2016年达到了巅峰,2017年出现了下滑,而时代华纳则从2014—2017年稳步发展提升。(2)从盈利能力、创现能力、风控能力、成长趋势及创值能力看,近5年发展迪士尼的财务绩效显着高于时代华纳。其优势体现在在更高的管理水平、较高的产品利润率、较低的有息负债水平以及经营战略与财务战略一致性导致的经营成本下滑。(3)2013年以来传媒行业的经历了较大变革,传媒产业价值链从内部和外部不断整合和延伸,迪士尼和时代华纳这两家综合集团主业涉及传媒、娱乐、网络、游戏等多业务领域集团化公司,涉及的业务领域变化尤其明显。(4)建议传媒行业需要围绕创意设计—生产经营—流通传播—发送平台—市场营销—市场反馈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内部价值链;通过上下游产业整合、投融资渠道扩充拓展外部价值链。
蒋文君[8](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社会来说,“互联网+”不仅简单是一种新技术,更重要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开始积极迎接互联网时代,寻求自身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而对于我国新闻广播媒体而言,“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媒体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格局,受众地位上升,传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人们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变化,更倾向于移动化、碎片化和互动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但是“互联网+”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传统广播媒体带来了发展机遇。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仍然有自己的独特媒体,而且我国传统广播媒体仍在积极寻求“互联网+”时代下的出路和突围策略。本文基于当下“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从新闻类广播电台的角度出发,分析广播电台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例,研究新闻类广播电台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创新实践,以寻求新闻广播电台的整体突围之路。本文总共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选题提出的研究背景、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等进行概述总结。第二部分对中国新闻类广播电台总体发展状况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且同时分析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给中国新闻类广播电台的挑战与机遇。第三部分主要是以具体实际案例来探讨目前中国新闻类广播电台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转型变革为例,具体分析“中国之声”在“互联网+”时代的突围之路,试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电台的发展策略和建议。第五部分对本文进行了小结,分析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路径。
蔡林杉[9](2019)在《媒体融合视野下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传媒产业兼具公共属性和商业属性,传媒产业化过程的演化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体现了传媒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传统媒体时期,以报业和广电业为代表的中国传媒产业,经历了由事业性媒体到企业化再到集团化的过程。21世纪初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媒介技术在对传统的媒介生态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成为了新形势下媒体竞争转型的催化剂,推动着传媒产业多元化发展。媒体融合改变了传媒产业生态,受众与传播主体的关系发生改变,受众成为用户;此外,数字化、智能化,跨界成为传媒产业发展方向。新媒体产业异军突起使得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地位,传媒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为大股东,以省级重点新闻门户网为核心的新媒体集团,华龙网集团既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代表,又是新媒体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化改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十多年来,华龙网集团的产业化改革经历了从新闻网站到新媒体企业再到新媒体集团三个转型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理念、模式和路径,取得了突出效果,也面临着具体的问题。本文运用访谈调查、个案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以媒体融合推动传媒产业发展生态变化为背景,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具体分析和综合研判,对比传统媒体产业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差异,参考其他同类新媒体集团的产业化发展经验,通过调研访谈并结合资料搜集,对华龙网集团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模式构建以及产业化路径选择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总结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力求通过对华龙网集团产业化的个案研究,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整体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黄丽媛[10](2017)在《自媒体成长性实证研究》文中提出伴随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互联网的基础架构和应用形态得到进一步升级,互联网的使用理念和使用习惯亦发生着新的变化。自媒体作为一类新变化,伴随其规模与影响力的迅速攀升,构成当前新媒体学术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基于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等研究视角,以自媒体成长的问题与“痛点”为指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路径,既从总体上对自媒体成长议题展开基础性理论框架的建构研究,又以已经获得外源性融资的自媒体个案为例,总体采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探索性研究方法等,聚焦揭示自媒体成长的一般路径、模式与规律,开发标准化评估方法以研判自媒体成长水平与发展潜力,把脉其成长的优势、劣势、机会与风险,提出差异化成长建议,以促使其成长尽可能处于稳定、均衡与持续盈利的可控状态。在基础研究部分,提出自媒体是以盈利为目的,利用网络技术、设备与应用,面向广泛、异质用户展开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提供内容产品与信息服务的个人或组织。自媒体成长指自媒体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间断增长扩张的过程,自媒体成长性则指自媒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外显的、综合的、动态的和可衡量的能力。其中,自媒体成长具体包括自媒体量成长、自媒体质成长和自媒体生态成长等三方面。尝试建构自媒体QQE成长理论框架,即立足资源观,提出自媒体成长离不开各类传播资源的驱动,且基本遵循了“传播资源-成长能力-持续成长”的成长路径,其中传播资源制约着自媒体成长的可能性,成长能力则决定着成长的高度与速度。立足周期观,将自媒体成长过程划分为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且其衰亡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一阶段。归纳了自媒体的成长模式,认为其成长始终由量成长、质成长和生态成长构成,然而在自媒体成长的不同阶段,三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其中在种子阶段,自媒体成长主要由量成长资源构成,质成长资源和生态成长资源处于隐性状态,在创业阶段,自媒体成长则既包括量成长也包括质成长,后者增速明显大于前者,进入成长阶段,质成长将代替量成长构成自媒体成长的主要驱动力,那么当自媒体成长以生态成长为主要成分时,标志着该自媒体进入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在探索研究部分,以扎根理论为质性材料处理方法,基于在线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遵循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的采集、整理、筛选与检验等研究步骤,在NVIVO、SPSS以及AMOS等软件的辅助下,建立《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集》,发现排在前三位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原创、优质、深耕内容”、“商业模式”和“团队”,且研究所得因素集符合一致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等要求。基于此,建构涵盖人力-社会资本资源、内容资源、组织资源、影响力资源、财务资源、发展资源以及技术资源7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在内的《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复合体系,继而基于层次分析方法为计算权重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引入灰预测研究方法,基于自媒体样本的微信传播时序数据(2015年1月-2016年12月),预测了其在2017年的发展趋势,继而绘制得出四类自媒体成长曲线,分别是持续成长型、成长停滞型、缓慢成长型和成长衰退型,并且认为自媒体将在2017年迎来首个成长“拐点”。基于上述基础性理论框架的建构和量化分析工具的开发与检验,本研究亦提出了差异化、针对性的自媒体成长建议,促使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性质的自媒体得以有效应对潜在成长危机,从而获得持续成长。自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规模与影响力规模的指数级增长态势,增加了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对自媒体成长进行深入分析,将学术理论的探索与自媒体发展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使得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资源观,围绕成长的驱动因子、成长阶段、成长路径、成长模式与成长规律等多个维度,对自媒体成长理论做出了思考,并与传统成长理论进行了对话,对媒体发展理论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发展。本研究是对定量研判自媒体成长效果的标准化方法的开发,即构建的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相对综合的测量工具,能够对不同类型的自媒体成长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实证检验,亦是对媒体成长测量方法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二、我国传媒产业产品设计的现状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传媒产业产品设计的现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媒介(媒体)融合” |
1.3.2 关于中国新闻奖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概述 |
2.1 中国新闻奖概况 |
2.2 媒体融合奖项概况 |
2.2.1 媒体融合概念 |
2.2.2 媒体融合奖项设立背景 |
2.2.3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获奖作品的概况 |
2.3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评选标准 |
2.3.1 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 |
2.3.2 媒体融合奖项评选标准 |
2.3.3 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作品四大必备要素 |
第3章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文本统计分析 |
3.1 媒体融合奖基础数据分析 |
3.2 作品选题分布 |
3.3 获奖媒体分析 |
3.4 作品表现形式分析 |
3.5 新媒体技术运用分析 |
第4章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特色 |
4.1 选题全域化 |
4.1.1 聚焦时政,硬新闻“软化” |
4.1.2 民生新闻巧做,小切口反映大时代 |
4.1.3 策划性凸显,新闻性提升 |
4.2 内容全息化 |
4.2.1 短视频融合成为主导 |
4.2.2 直播常态化,技术运用灵活 |
4.2.3 链接多层化,互动性提升 |
4.3 叙事民众化 |
4.3.1 赋予受众“上帝视角” |
4.3.2 话语表达主体下沉 |
4.3.3 叙事结构故事化 |
4.4 转型全局化 |
4.4.1 传统主流媒体转型效果显着 |
4.4.2 中央与地方媒体相互驱动 |
4.4.3 平台资源整合进入正轨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5.1 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相协调 |
5.2 传播路径遵循互联网规律 |
5.3 融媒体互动关系更具多样化 |
5.4 融媒体持续发挥监督效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类奖项获奖作品目录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调查研究法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 |
1.6.3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封面新闻与智媒体概述 |
2.1 封面新闻概述 |
2.1.1 封面新闻的创立背景 |
2.1.2 封面新闻的定位及特点 |
2.2 智媒体概述 |
2.2.1 智媒体概念 |
2.2.2 智媒体的发展阶段 |
2.2.3 智媒体特点 |
2.2.4 智媒体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形态 |
第3章 封面新闻APP的智媒体化布局与受众画像 |
3.1 封面新闻APP的智媒体化创新背景 |
3.1.1 从传统纸媒到构建“AI+”全生态 |
3.1.2 三个优先思路,增强受众粘性 |
3.1.3 “技术驱动+内容为王” |
3.1.4 正能量的价值观与企业精神 |
3.2 封面新闻智媒体化创新布局 |
3.2.1 内容创新,生产优质信息产品 |
3.2.2 技术创新,引领智媒体发展 |
3.2.3 平台创新,打造泛内容生态 |
3.2.4 机制创新,推动一体化发展 |
3.3 封面新闻APP受众画像 |
3.3.1 用户画像:年龄层年轻化 |
3.3.2 用户使用行为 |
第4章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的调查研究 |
4.1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的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问卷的预测试与发放 |
4.1.3 问卷调查进度安排 |
4.1.4 人口统计学分析 |
4.1.5 信效度分析 |
4.1.6 封面新闻APP的传播效果分析 |
4.1.7 调查研究总结 |
4.2 关于封面新闻APP的深度访谈 |
4.2.1 访谈规划 |
4.2.2 访谈流程 |
4.2.3 访谈主要内容 |
第5章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
5.1.1 “信息茧房”现象的滋生 |
5.1.2 省外传播影响力不足 |
5.1.3 内容与形式同质化严重 |
5.1.4 数据隐私与数据伦理问题 |
5.2 封面新闻APP在智媒体化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把关人缺位,受众盲目追捧 |
5.2.2 技术使用率低,内容竞争力不足 |
5.2.3 媒体价值弱化,生产原创力不足 |
5.2.4 市场追求流量,相关法规欠缺 |
第6章 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 |
6.1 强化把关人作用,提高技术利用效率 |
6.1.1 坚持把关人的培养 |
6.1.2 注重技术赋能媒体 |
6.2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培养人才 |
6.2.1 完善企业布局 |
6.2.2 加强人才培养 |
6.3 强化核心竞争力,重新瞄准突围 |
6.3.1 强调用户思维 |
6.3.2 坚持内容原创 |
6.4 加强行业自律,依托相关法规 |
6.4.1 提升道德自律 |
6.4.2 完善相关法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经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主流媒体与新型主流媒体 |
1.2.2 党报与党报集团上市公司 |
1.2.3 商业模式与经营策略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主流媒体”概念的起源与流变 |
1.3.2 “新型主流媒体”概念的提出 |
1.3.3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对研究材料的评价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做好经营:党报集团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环节 |
2.1 历史传统:改善经营活动贯穿传媒体制改革进程 |
2.2 现实回应:生存环境变化对媒体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
2.3 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的经营优势 |
第三章 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以人民网、浙数文化、粤传媒为样本(2014-2018) |
3.1 人民网近五年经营状况 |
3.2 浙数文化近五年经营状况 |
3.3 粤传媒近五年经营状况 |
第四章 三家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经营特点评析 |
4.1 人民网经营特点:稳健融合 |
4.2 浙数文化经营特点:彻底转型 |
4.3 粤传媒经营特点:小幅拓展 |
第五章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过程中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 |
5.1 调整:将传统“二次售卖”调整为“线上+线下”新模式 |
5.2 巩固和充实:巩固核心业务,适当充实多元业务 |
5.3 提高:提高业务数字化水平,加速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技术背景下新闻版权纠纷成因及化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我国新闻版权纠纷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呈现 |
第一节 新闻版权纠纷的历史演变 |
一、1991-2004年:版权纠纷少有发生 |
二、2005-2010年:新旧媒体版权大战拉开序幕 |
三、2011年至今:新技术发展激化版权矛盾 |
第二节 新闻版权纠纷的现状呈现 |
一、多元主体矛头指向聚合型媒体 |
二、未授权转载、深度链接成矛盾焦点 |
三、维权手段以舆论为主,诉讼为辅 |
第二章 新技术背景下新闻版权纠纷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价值观层面:互联网价值逻辑冲击传统版权理念 |
一、传统版权理念强调“所有权利保留” |
二、互通共享价值逻辑冲击传统版权理念 |
第二节 制度层面:传统版权保护机制无力应对新问题 |
一、新闻作品版权归属混乱且存在矛盾 |
二、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认定存在争议 |
三、避风港原则的使用面临现实难题 |
四、合理使用制度被随意扩大使用 |
第三节 经济层面:新闻媒体之间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
一、新闻内容生产与回报难成正比 |
二、“二次售卖”传统盈利模式坍塌 |
第三章 国外新闻版权纠纷化解机制考察 |
第一节 取道竞争法:美国“热点新闻滥用原则”启示 |
一、版权法对新闻作品保护的薄弱性 |
二、“热点新闻滥用规则”的确立和发展 |
三、美国非版权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聚焦需求侧:欧盟新版权法改革启示 |
一、现行版权法无法适应数字时代新现实 |
二、欧盟新版权法改革效果争议不断 |
三、欧盟新版权法改革的有益反思 |
第四章 我国新闻版权纠纷化解思路探索 |
第一节 媒体层面:完善自力保护程序 |
一、明确新闻作品权利归属 |
二、借技术手段加强侵权监测 |
三、推动新闻内容分级付费 |
第二节 行业层面:共建媒体版权合作机制 |
第三节 国家层面:健全并创新现有版权保护机制 |
一、优化现有的新闻版权保护制度 |
二、借用竞争法化解新闻版权纠纷 |
三、聚焦需求侧以推动媒体数字化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文化传媒企业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 |
1.2.2 国内文献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化传媒产业及折现率理论研究 |
2.1 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现状 |
2.1.1 文化传媒产业的定义和特点 |
2.1.2 文化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2.1.3 文化传媒企业的并购情况 |
2.2 折现率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2.2.1 折现率的内涵与含义 |
2.2.2 折现率的构成要素 |
2.3 折现率测算的模型比较分析 |
2.3.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2.3.2 套利定价模型 |
2.3.3 三因子模型和五因子模型 |
2.3.4 Ibbotson扩展方法 |
2.3.5 扩展累计模型 |
2.3.6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 |
2.3.7 风险累加模型 |
2.3.8 折现率测算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
2.4 CAPM模型各参数的确定依据 |
2.4.1 无风险收益率 |
2.4.2 市场风险溢价 |
2.4.3 β系数 |
2.4.4 特定风险调整系数 |
第3章 文化传媒企业价值评估折现率预测现状分析 |
3.1 文化传媒企业价值评估评估方法使用现状 |
3.2 收益法下折现率测算模型使用现状 |
3.3 无风险收益率的测算现状 |
3.4 市场风险溢价的测算现状 |
3.5 β系数的测算现状 |
3.6 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测算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化传媒企业价值评估折现率预测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
4.1 无风险收益率测算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
4.1.1 无风险收益率测算的存在的问题 |
4.1.2 无风险收益率测算的优化建议 |
4.2 市场风险溢价测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4.2.1 市场风险溢价测算存在的问题 |
4.2.2 市场风险溢价测算优化建议 |
4.3 β系数测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4.3.1 β系数测算存在的问题 |
4.3.2 β系数测算改进建议 |
4.4 特定风险调整系数测算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4.4.1 特定风险调整系数测算的问题 |
4.4.2 特定风险调整系数测算的优化建议 |
4.5 各参数改进后的测算方法总结 |
第5章 万达影视传媒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的预测 |
5.1 案例背景 |
5.2 折现率预测 |
5.2.1 无风险收益率的预测 |
5.2.2 市场风险溢价的预测 |
5.2.3 β系数的预测 |
5.2.4 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预测 |
5.2.5 折现率的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迪斯尼与时代华纳的战略财务分析 ——兼评传媒公司的价值链及其财务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回顾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传媒产业价值链 |
第三章 迪士尼与时代华纳的公司概况及其价值链分析 |
第一节 迪士尼公司 |
第二节 时代华纳公司 |
第四章 迪士尼与时代华纳的财务报表分析 |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三维分析 |
第二节 利润表三维分析 |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三维分析 |
第四节 价值链与财务特征讨论 |
第五章 财务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
第二节 资产使用效率指标分析 |
第三节 资产流动性分析 |
第四节 负债比率和偿债能力 |
第五节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
第六节 价值链与财务特征讨论 |
第六章 商业模式财务评价 |
第一节 创利模式分析—ROE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创现模式分析—获现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风控模式分析—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成长模式分析—可持续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节 创值模式分析—(EVA)能力指标分析 |
第六节 价值链与财务特征讨论 |
第七章 财务政策评价与财务战略分析 |
第一节 财务政策评价 |
第二节 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
第三节 传媒业价值链与财务政策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有关“互联网+”的研究综述 |
(二) 有关“互联网+媒体”的研究综述 |
(三) 有关“中国之声”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发展现状 |
一、国内新闻类广播的总体发展现状 |
二、“中国之声”的发展现状 |
(一) 频率简介 |
(二) 节目介绍 |
(三) 收听表现 |
(四) 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 |
三、“互联网+”对传统广播电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 “互联网+”对传统广播电台带来的机遇 |
(二) “互联网+”对传统广播电台带来的挑战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一、流于表面技术,欠缺深度融合 |
二、内容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 |
三、忽视受众需求,互动反馈不足 |
四、盈利模式单一,广告效益甚微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的突围策略 |
一、“中国之声”的突围策略 |
(一) 传播方式的创新 |
(二) 传播内容的创新 |
(三) 采编方式的创新 |
二、中国新闻类广播电台的突围策略 |
(一) 坚持技术创新,深化媒体融合 |
(二) 提升节目质量,坚持内容为王 |
(三) 把握受众心理,重视互动反馈 |
(四) 拓展盈利模式,完善产业链条 |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的发展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媒体融合视野下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传统媒体时期的传媒产业研究 |
1.2.2 媒体融合时期的传媒产业研究 |
1.2.3 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重点与难点 |
1.7 内容框架 |
2 媒体融合与传媒产业发展 |
2.1 媒体融合及传媒产业相关概念 |
2.1.1 媒体融合 |
2.1.2 产业及产业化 |
2.1.3 传媒产业 |
2.1.4 新媒体产业 |
2.2 传统媒体时期传媒产业发展 |
2.3 媒体融合时期传媒产业生态演变 |
2.4 媒体融合时期传媒产业发展特点 |
2.4.1 传媒产业边界模糊化 |
2.4.2 内容生产走向深度融合 |
2.4.3 应用媒介技术加强用户体验 |
2.4.4 跨界经营成为传媒产业发展新趋势 |
2.4.5 重视专业队伍的整合与重构 |
3 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
3.1 华龙网集团产业化进程 |
3.2 华龙网集团产业化战略选择 |
3.3 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
3.3.1 扁平化管理模式 |
3.3.2 内容生产与市场运营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
3.3.3 “一主四翼多平台”矩阵传播模式 |
3.3.4 数据服务与活动策划相结合的市场拓展模式 |
3.4 华龙网集团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
3.4.1 实施现代化企业治理 |
3.4.2 构建以新闻为核心的多元化内容生产体系 |
3.4.3 打造综合信息服务产业链 |
4 华龙网集团产业化发展评析 |
4.1 华龙网集团产业化发展经验 |
4.1.1 注重内容生产优化 |
4.1.2 围绕媒体优势进行市场拓展 |
4.1.3 重视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开发 |
4.2 华龙网集团产业化发展不足 |
4.2.1 经营规模偏小 |
4.2.2 盈利能力不足 |
4.2.3 缺乏核心竞争力 |
4.2.4 投融资受限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自媒体成长性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2 文献综述 |
1.2.1 自媒体研究综述 |
1.2.2 成长性研究综述 |
1.2.3 媒体成长研究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
2.1.1 潘罗斯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
2.1.2 发展企业资源成长理论 |
2.2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 |
2.2.1 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概述 |
2.2.2 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
2.3 泛资本理论 |
2.3.1 泛资本理论概述 |
2.3.2 七类企业成长资源 |
3 自媒体成长基本范畴与理论框架 |
3.1 自媒体的概念辨析与特征分析 |
3.1.1 自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
3.1.2 自媒体的特征 |
3.2 发展视域下的自媒体成长 |
3.2.1 自媒体成长简史 |
3.2.2 自媒体成长与自媒体成长性 |
3.2.3 自媒体量成长构成及其规律 |
3.2.4 自媒体质成长构成及其规律 |
3.2.5 自媒体生态成长构成及其规律 |
3.3 自媒体QQE成长理论框架 |
3.3.1 自媒体成长资源 |
3.3.2 自媒体成长阶段 |
3.3.3 自媒体成长路径 |
3.3.4 自媒体成长模式 |
3.4 自媒体成长与融资 |
3.4.1 自媒体融资现状 |
3.4.2 自媒体成长与分阶段融资需求 |
4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识别 |
4.1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采集与整理 |
4.1.1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
4.1.2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元采集 |
4.1.3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整理 |
4.2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筛选 |
4.2.1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预试问卷 |
4.2.2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筛选 |
4.3 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3.3 确立《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集》 |
5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 |
5.1 构建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
5.1.1 《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 |
5.2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5.2.1 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进 |
5.2.2 层次分析法计算过程 |
5.2.3 层次总排序 |
5.3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样本与方法 |
5.3.1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样本 |
5.3.2 自媒体成长性评价方法说明 |
5.4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过程 |
5.4.2 自媒体成长性实证评价结果与分析 |
6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 |
6.1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必要性分析 |
6.1.1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的必要性 |
6.1.2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的可行性 |
6.1.3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流程 |
6.2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方法与设计 |
6.2.1 预测方法概述 |
6.2.2 简述灰预测方法 |
6.2.3 灰预测模型的建模与检验 |
6.3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与分析 |
6.3.1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指标:WCI |
6.3.2 自媒体成长性预测过程与结果 |
6.3.3 自媒体四类成长曲线 |
7 自媒体成长策略分析 |
7.1 自媒体成长策略 |
7.1.1 种子期自媒体的生存策略 |
7.1.2 创业期自媒体的成长资源革新策略 |
7.1.3 成长期自媒体的生态架构策略 |
7.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附录 |
附录1:自媒体融资现状 |
附录2:22位受访者基本信息汇总 |
附录3:《自媒体成长性影响因素预试问卷》 |
附录4:《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模糊评价参考 |
附录5:自媒体成长性一级模糊评价与二级模糊评价值 |
附录6:《自媒体QQE成长性评价指标》指标测量来源 |
附录7:“毒舌电影”微信端日传播数据(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 |
附录8:42个自媒体微信传播力指数(2015-2016上/下半年度WCI值) |
附录9:42个自媒体成长性预测模型 |
四、我国传媒产业产品设计的现状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第28-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研究[D]. 刘银银.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封面新闻APP智媒体化创新策略研究[D]. 李鹏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4]“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背景下党报集团上市公司经营策略研究[D]. 赵炜. 河北大学, 2020(08)
- [5]新技术背景下新闻版权纠纷成因及化解策略研究[D]. 刘凤双.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文化传媒企业收益法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研究[D]. 张勤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迪斯尼与时代华纳的战略财务分析 ——兼评传媒公司的价值链及其财务特征[D]. 蔡庆白. 厦门大学, 2019(08)
- [8]“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类广播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中国之声”为例[D]. 蒋文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媒体融合视野下华龙网集团产业发展研究[D]. 蔡林杉.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10]自媒体成长性实证研究[D]. 黄丽媛.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