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欣 有限人生 无限带宽(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啸[1](2021)在《面向智能工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快速发展和成熟,无线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在智慧医疗、智能交通、军事侦查、智能家居、绿色环保、智能工业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形成一个自组织、可扩展、点到点通信、多跳传输的无线网络,通过环境感知、信息融合和数据传输,将大量感知信息传递给观测者。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众多应用中,感知信息不仅仅包括感知数据,还应包括感知数据所在的具体位置信息,没有具体位置信息的感知数据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节点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的、基础性的技术之一。而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主体的泛在感知计算网络是智能工厂的重要感知和监测基础。在智能工厂中,决策者或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准确分析当前情况和决策采取下一步有效措施的重要依据是需要感知、采集大量的环境、人员、设备和能源等重要参数信息。大部分感知信息都是位置相关的,所以在智能工厂中,对自动引导小车的定位和轨迹追踪、对内部人员或外来人员的定位、对监测区域特征参数或事件的定位都离不开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根据监测对象的数量和性质以及采用定位技术的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主要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基于测距定位和基于非测距定位、单目标定位和多目标定位。此外定位技术还应满足定位时间和定位精度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相关文献的研究,掌握了当前备受大家认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工厂的不同应用领域中如何提高定位精度、减小定位时间、如何改善算法鲁棒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改进如下:(1)基于非测距的距离矢量—跳段(Distance Vector-Hop,DV-Hop)定位算法的研究。针对DV-Hop定位算法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一般误差向量修正和基于模糊聚类的误差向量修正的DV-Hop定位算法。改进算法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节点单一区域分布和节点分区域分布)构建相似度函数,利用锚节点与未知节点的最小跳数得到节点间的相似度值,再利用预设的相似度阈值选择与未知节点相似度达到一定条件的锚节点组成锚节点集合,对集合中的锚节点进行重定位得到锚节点的位置估计值,根据锚节点的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依据仿射空间原理得到每个锚节点的定位误差向量或修正向量,最后利用多个锚节点的误差向量或修正向量加权平均得到未知节点的定位误差向量或修正向量,进一步优化未知节点的估计位置。实验表明,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网络拓扑下DV-Hop非测距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2)基于测距的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的研究。针对基于RSSI测距的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受信号噪声和环境干扰较大的问题,对基于RSSI测距定位算法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进:首先,针对传统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锚节点的选择不当导致定位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双集合组合法寻找满足一定条件的三个锚节点用于三边定位。其次,针对RSSI测距容易受到环境噪声和设备脉冲信号的小概率大干扰事件影响造成RSSI测距精准度低的问题,提出了结合量子粒子群优化的模糊C均值聚类过滤算法以消除基于RSSI测距的小概率大干扰事件,再利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过滤后的RSSI三元组的准确性。最后,提出参考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解决了传统三边加权质心算法在噪声和脉冲干扰下定位成功率不高且误差较大的问题。实验通过CC2530传输模块和Tiny OS2开发平台验证了改进的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的有效性。(3)针对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蒙特卡罗定位盒子算法的研究。蒙特卡罗定位盒子算法是一种基于锚节点信息限制的蒙特卡罗样本抽样定位算法,可用于智能工厂中对移动目标的定位和跟踪。为解决蒙特卡罗盒子定位算法的采样效率低、迭代次数多、样本退化、采样随机性的问题,本文在传统蒙特卡罗定盒子定位算法的采样阶段,根据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增加了灰色模型预测采样功能,将在样本盒子中随机采样过程改进为根据前期的样本位置进行灰色模型预测采样,使预测样本与未知节点当前的真实位置更接近,因此采样预测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方向性,提高了采样效率,减少了迭代次数。实验仿真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有效防止随着时间段的增加而采样样本退化,显着提高智能工厂移动目标的定位精度,减少定位响应时间。(4)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多目标定位算法研究。针对传统基于压缩感知多目标定位算法感知矩阵维数大、计算复杂度高、网格边长难以细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两阶段多目标定位算法。在大规模定位阶段,将监测区域依据部署的传感器进行Voronoi图划分,将多目标确定在每个子区域中,并在所有子区域中进行贪婪匹配追踪算法重构目标稀疏位置向量,得到包含目标的候选网格。在精细定位阶段,对选出的候选网格依据网格最小边长定理进行细化,对每个子区域中候选网格组成的本地区域内采用1-稀疏度位置向量贪婪匹配重构算法得到目标所在的细化网格,并以细化网格作为目标的最终位置。基于压缩感知的两阶段多目标定位算法既提高了的定位精度,也减小了稀疏重构感知矩阵的维数,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减小了定位响应时间。最后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效果,可以用于对智能工厂监测区域的稀疏多目标进行有效定位。(5)基于多维标度的协作式多目标定位算法研究。为解决无线传感网络多维标度定位精度容易受最短路径估计距离误差影响的问题,改善多维标度定位算法的初始估计位置,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维标度定位算法。首先利用RSSI接受信号强度测距并建立距离矩阵,使用多维标度方法和锚节点信息得到节点的初始估计绝对坐标,再利用测距信息和节点的权重系数构造模拟退火优化算法的胁强系数,通过模拟退火优化算法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不断迭代优化求解节点的最优位置。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多维标度定位算法即使在C型网络和测距噪声存在的情况下也能够具有较低的平均定位误差和较高的网络覆盖率,而且非常适于应用在智能工厂基站数量少的环境。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测距定位和基于非测距定位、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单目标定位和多目标定位的相关技术,提出了5种创新和改进方案,并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5种定位方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重要创新和改进,可以应用在智能工厂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个定位领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聂君昊[2](2020)在《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可靠映射算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业务需求的提升,现代化通信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设备在电力配送的过程中承载着大量的电力供需数据,供需数据的有效利用对于电力系统的精准监测与高效维护至关重要。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业务质量的高要求,带来数据体量与处理要求的双重挑战。电力通信网作为承载智能电网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通信压力也随之骤增。因此,研究如何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网络的稳定性,实现电力通信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为差异化电力业务提供服务,对于保证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光纤无线网络(Fi-Wi)集成了无线接入的低成本、高灵活性以及有线接入的大容量、高可靠性和低传输损耗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电力通信系统中各类数据的通信要求。基于此,本文将Fi-Wi接入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通信网络,利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屏蔽底层网络结构的差异,研究如何通过优化网络资源的分配,实现对电力业务承载能力的提升。针对电力通信网对虚拟资源分配过程可靠性的高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可靠映射算法。基于Fi-Wi网络的特点提出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映射模型,进而以电力业务对网络带宽、时延、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为约束条件,对可靠资源分配问题模型进行构建。该算法采用为虚拟链路做备份的思想,其中主链路以网络的负载均衡为目标,辅路以节约网络资源为目标对虚拟网络资源进行映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算法可以显着提升链路负载的稳定性,减小故障对网络业务的影响,并且以负载均衡为目标可以在保证网络整体平衡性的前提下对虚拟网络资源进行映射,确保电力通信网可靠、稳定的运行。针对电力通信网可能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导致通信服务中断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重构映射算法,实现对故障业务网络资源的快速重新分配。以业务等级、带宽需求、跳数限制等指标要求为约束条件,并以链路的可用度为目标建立问题模型,在保证网络负载均衡的前提下,实现对故障业务网络资源的快速重新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地为故障链路进行新链路分配,以及时恢复通信,进一步增强了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与抗风险能力。本文提出的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可靠映射算法,可以实现网络负载的均衡以及对网络故障的有效应对,为推进Fi-Wi接入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张驰[3](2020)在《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水分和温度是粮食仓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将它们控制在适当范围是保证储粮安全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粮食水分检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实现就仓在线检测。虽然有如红外法、谐振腔微扰法、电容法等方法可以实现在线检测,但它们感知区域有限,检测结果对于储粮水分缺乏代表性。微波透射法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可以适用于大范围粮食的水分检测,但是检测结果受粮食体密度和温度影响较大。当前储粮温度检测中大量采用的传感器会严重干扰微波信号,这制约了微波透射法在储粮水分检测领域的应用,因此在粮仓中微波透射法需要与一种非侵入式测温方法配合使用。声波测温法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测温方法,因其具有较好的穿透性使它适合与微波透射法结合应用于储粮检测领域。本文为融合微波和声波检测技术实现储粮水分和温度的检测,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第一,研究粮食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本文运用仿真方法研究终端开路的同轴复介电常数探头应用于粮食测量领域时的设计约束,研究结果显示探头感知区域半径需达到粮食颗粒长度的2.5倍以上,而且在1~5 GHz频率范围探头感知区域半径近似随着内导体半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适用于颗粒长度小于10 mm小麦的复介电常数测量探头,并且在考虑样品槽对电磁场影响的情况下,采用模式匹配法建立探头端面反射系数的解析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模型正问题求解(由被测小麦复介电常数计算探头端面反射系数),利用窄带扫频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实现模型逆问题求解(由探头端面反射系数计算被测小麦复介电常数)。第二,建立粮食水分、温度、体密度与复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通过测量12组湿基水分在1.1%~25.4%范围的硬白冬小麦样品在15~35℃、1~5 GHz的复介电常数,分析频率、水分和温度对复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在1~5 GHz范围,小麦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小麦损耗因子随频率的变化与水分相关,当湿基水分小于7.9%时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当湿基水分大于等于7.9%时损耗因子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频率固定时,小麦介电常数随湿基水分的增大而增大,损耗因子随着湿基水分增大呈现先缓慢增大再快速增大最后慢速增大的趋势。小麦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都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增大程度随频率增大而减小,随湿基水分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将小麦看作干物质、结合水、游离水和空气的混合物建立小麦的复介电常数模型(R2>0.99),并且温度对模型的影响可以采用一组线性函数修正。此外,通过解耦模型可以分别得到小麦湿基水分模型(R2>0.99)和小麦体密度模型(R2>0.97)。第三,建立粮食水分、温度、体密度与粮食中声速的关系模型。通过测量12组湿基水分在1.1%~25.4%范围的硬白冬小麦在低、中、高三种体密度下和15~25℃下的声速,发现500~1500 Hz声速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这种变化趋势可以用二次曲线拟合。对于同频率的声波,声速随着湿基水分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特性,这种趋势也可以用二次曲线拟合。对于确定水分的小麦,声速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体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描述小麦中声速与湿基水分、温度和体密度关系的模型(R2>0.97)。此外,考虑到小麦水分是通过影响小麦堆中的孔隙尺寸进而影响声速,本文利用等效流体JCA(Johnson-Champoux-Allard)模型和粒子群算法实现小麦堆中平均孔隙尺寸的估计,并且研究发现平均孔隙尺寸随着水分的增加呈现先缓慢减小后增大的现象。第四,提出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温度和体密度检测技术。为解决粮堆水分、温度、体密度对多种电子传感器存在交互影响问题,本文采用微波和声波透射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粮食的复介电常数和粮食中的声速,并结合复介电常数模型和粮食中声速模型实现水分、温度和体密度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搭建实验装置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测量实验装置未装入粮食时(空气作为填充介质)微波信号的时延和衰减以及声波信号时延实现实验装置的校准。在考虑仓储小麦常见的湿基水分范围下,采用湿基水分范围:11.8%~17.2%、温度范围:25~35℃、体密度范围:737~790 mg/cm3的12组样品作为实验对象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湿基水分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7%、温度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9℃、体密度测量绝对误差小于10mg/cm3。
郭根材[4](2020)在《低维C3N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低维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大、晶体结构特异、可人为控制等特点,在锂电池领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二维C3N晶体具有适当的带隙宽度、超高的刚度、高的热导率等特点,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论文结合锂电池的发展前景和C3N的结构特性,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重点对二维C3N、基于二维C3N的异质结构、C3N的同素异形体、C3N纳米带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具体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的研究了二维C3N和含缺陷的二维C3N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特性。计算结果发现,二维C3N具有超高的刚度(杨氏模量是364.33 N/m),高的锂存储容量(1071 mAh/g),较好的电子导电性(带隙0.39 eV)以及锂离子迁移能力(迁移能垒0.27 eV)。这表明二维C3N是一种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制备二维C3N过程中产生的空位缺陷可能导致电池性能衰减。研究结果为二维C3N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加深了对C-N基材料的认知。(2)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二维C3N/P异质结的表面结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表面锂吸附和锂扩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二维C3N和磷烯相比,二维C3N/P异质结构中的力学性能、导电性和锂结合强度均得到了显着提高。此外,与二维C3N相比,二维C3N/P异质结中锂离子的迁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些性能的改善主要来自于异质结构体系中存在的界面协同效应。研究表明二维C3N/P异质结构是一种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3)通过结构搜索方法成功预测了三种新的C3N同素异形体二维结构,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这些同素异形体的力学、电学以及锂电性能,提出了二维原子分布调控其性能的物理机制。结果显示C3N同素异形体的金属性来源于其结构中连续的C-C链。另外,这些同素异形体结构不仅具有与原始二维C3N同样的超高力学性能,还具备更好的导电性和锂离子迁移能力。(4)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的研究了边缘氢饱和以及未饱和的扶手型和锯齿型C3N纳米带的结构特性,及其相关的锂电性能。结果表明,C3N纳米带不仅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电子传导性和锂离子迁移能力还具有较高的嵌锂容量以及比二维C3N更强的锂离子结合能力。此外,研究还揭示了边缘氢饱和对C3N纳米带表面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机制。
王娟[5](2020)在《超冷6Li费米气体密度涨落的精密测量》文中研究表明量子系统中的噪声对揭示其根本的内在物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由其组成系统的基本粒子的统计和多体相互作用所决定。对于玻色子粒子,比如光子和中性玻色原子,所观测到的相关噪声特性可以找到经典的对应物,可用具有波动相位的经典场描述来解释;然而在费米子粒子组成的系统中观察到的反聚束只能用量子特性来描述。超冷中性费米气体由于其参数可精确调控为研究相关噪声特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高温的情况下,原子气体服从经典的玻尔兹曼分布,气体的密度涨落为泊松分布,反映了体系的无(弱)关联性质。在低温的情况下,特别是当原子温度降低进入量子简并区域时,量子统计逐步占据主导作用。在超冷量子体系中由于原子种类的不同将遵循不同的量子统计规律,在s波散射主导时,对于理想的玻色气体,其原子密度的量子涨落会被加强,而对于理想的费米气体,由于泡利排斥效应的影响,原子间密度涨落则会得到有效的抑制。本论文在实验上制备了超冷相互作用可调控的6Li费米原子气体,研究了理想的费米气体的密度分布噪声关联特性。通过精确测量从光学势阱中直接展开的费米原子标准吸收图像中的原子散粒噪声,实验上实现了约20万个费米原子的亚泊松分布,揭示了原子统计在量子密度噪声中的重要关联特性。在量子简并条件下,研究了理想的费米气体的空间原子噪声涨落和量子简并度之间的关系。当费米气体温度较高时,原子密度涨落服从泊松分布;而当费米气体的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由于泡利排斥作用,原子数涨落被极大的抑制,表现为亚泊松涨落分布,并且这种抑制效应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更加明显。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当前发展的精确测量技术去研究强相互作用或光学晶格中的超冷费米气体的密度涨落,其量子统计关联和噪声抑制可以表征费米气体在晶格中的有序性和温度以及在光晶格Mott绝缘相变和反铁磁相变等研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赵耀武[6](2020)在《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低压供电系统的发展,大量的非线性装置、冲击性用电设备被接入系统,使配电系统中的三相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用电质量。本文在具体工程应用背景下,采用SVG装置治理低压供电系统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首先针对不平衡电流检测的问题,从准确性和动态响应速度两方面对零序电流分离法和延时信号分离法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即基于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检测法,能够实现独立检测不平衡电流中的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并准确提取了正序、负序和零序电流。其次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或存在谐波时,传统锁相环锁相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在双同步坐标系中设计了解耦锁相环(DDSRF-PLL)的方法,通过消除负序电压分量在正序坐标下产生的二倍频分量来提高锁相能力,进一步保证了不平衡电流检测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DDSRF-PLL与传统锁相环的锁相效果,验证了DDSRF-PLL锁相的优越性。然后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序控制的方法,正负序控制在双同步旋转坐标下进行PI解耦控制,零序电流采用准PR控制器控制,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实现了对补偿指令电流的无静差跟踪。由于四桥臂SVG具有开关状态多,电压调制算法复杂的特点,因此选择了基于a-b-c坐标系下的三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3D-SVPWM),并通过仿真对3D-SVPWM算法和整个SVG系统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设计的SVG对不平衡负载引起的无功与三相不平衡问题,动态治理效果显着。最后设计SVG主电路的重要参数、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并应用在焊网机这种冲击性负载的工程中,结果表明了SVG装置可以有效地治理三相不平衡,并将系统的功率因数稳定在0.96以上。
俞湛威[7](2019)在《无线蜂窝网中用于D2D多播簇的可靠多播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无线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接入蜂窝网设备数量爆炸式的增长,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经常会因同时应对大量的流量业务请求而造成流量阻塞。在这些大量的流量请求中,存在着一种多播流量,它是由多个设备请求相同的业务数据形成的。因为这些设备请求相同的流量,所以基站可以通过多播的方式将数据发送给它们。但是在传统多播操作中,没有正确收到数据的节点请求基站进行重发操作,从而增加基站的负担。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设想中引入了名为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的概念。D2D通信技术允许在蜂窝网中的设备可以不经过基站的中继而直接通信,大大省去了基站因中继而造成的额外负担。这样,使用D2D通信技术来辅助基站进行多播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基站的负载,增加网络吞吐量。本文针对多播节点位于小范围内的多播场景(称之为多播簇),设计了两种基于D2D的多播方案:1、设计基于分簇的能量高效D2D多播发送方案。该方案对多播组内的节点进行子簇划分,并优化各个子簇中转发节点的数据发送功率,从而最小化各节点能量的消耗。首先出一个启发式子簇划分算法,分配好所有未正确接收到数据包的节点的子簇归属。然后对转发节点最小化能量消耗问题进行建模,分析该问题的属性,证明该问题为一个凸优化问题,再基于凸优化理论设计了高效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显着降低转发节点的能耗。2、设计基于网络编码的高吞吐量D2D多播发送方案。网络编码技术可以有效地应对多播中的丢包问题,极大地减少包重发次数。所设计方案中,基站将要多播的数据包以组为单位来发送。关于每组数据包的多播,基站给节点们多播经过网络编码的数据包而不是原始数据包,节点转发的也是将已收到的包重新进行编码的数据包。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包重发次数,从而高了多播吞吐量。以上两种多播方案分别以能量效率和吞吐量为优化目标,可适用于蜂窝网中日益增长的不同类型的多播场景,从而高蜂窝网的性能。
袁婉婷[8](2019)在《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家庭宽带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战略性、基础性以及先导性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当前和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推进第三产业转变、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塑造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要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务。而李克强总理则多次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网络提速降费工作,在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考察时,着重强调“提速提的是企业竞争力,降费降的是社会总成本”。随着响应政府“提速降费”的号召以及全业务运营和4G、未来的5G时代到来,运营商在家庭宽带业务的营销方面面临的压力也逐步增大。其压力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速降费”,“提速”受限于网络基础设施,用户群体变大后一定会面临营销服务跟不上的问题;而“降费”的问题则是如何对家庭宽带产品定价才能既降低用户的成本又能保住公司的利润点。针对营销服务跟不上及如何进行产品定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的课题。首先本文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确认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工作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于网络支撑和业务流程。其次是使用PEST及波特五力模型针对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的宏观环境及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家庭宽带发展不是简单的业务开展和融合,而是营销、运营、维护、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全面整合。然后通过STP方法进行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定位,使用4P方法对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策略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四个方面进行最终的营销策略的制定。最后针对目前提出的营销策略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研究,为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提供参考,促进公司优化宽带业务的营销,做到家庭宽带用户规模和业务收入“量质并重”同步提升,使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家庭宽带业务的市场发展的进步。
何勇[9](2019)在《同孔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常规弹药中体积有限,小型化是当前脉冲激光引信的发展趋势。基于小型化背景,提出收发同孔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针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研究:简要概述了脉冲激光探测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电路的设计分析;对小型化收发同孔径的结构和光路采用共光轴设计,分析了激光的光场分布特性,建立激光准直模型,利用ZEMAX软件对激光准直仿真。利用ANSYS软件仿真分析系统在发射过载下的应力变化;同时,简要说明在过载激励下,光学元件产生的形变对光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收发同孔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小型化后引发的的电磁干扰问题,理论分析了电磁干扰产生的原因。利用CST软件仿真分析电磁辐射,用电路软件仿真传导辐射,对抑制电磁干扰提出一些有效的参考建议。探讨和研究收发共光轴设计引起的光干扰问题,建立光干扰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凸透镜、半透镜参数对光干扰的影响。从光学和电路两方面分析了光干扰的影响因素以及对探测频率和探测距离的限制条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说明收发同孔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的性能。
宋彩霞[10](2018)在《VANETs中面向应用的多信道MAC协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利用车-车之间、车-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来提高道路上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质量可靠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策略是满足在具体应用中各类消息不同传输需求的保障。但是,由于车辆节点的高速移动性、拓扑的快速变化、恶劣的通信环境、业务需求的各异性等,使得VANETs难以满足各种应用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本文从VANETs的应用需求入手,对VANETs中的多信道MAC协议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解决不同交通流密度环境下各类消息的高效传输、多信道协调与资源分配等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VANETs中车辆移动性、拓扑的时变性、业务需求的多样性,提出了一个车载自组织网络多信道综合模型。本模型涵盖了环境模型、IEEE 802.11p的物理层模型、IEEE 1609.4的多信道模型,并详细刻画了非饱和网络状态、虚拟冲突、隐藏终端、信道衰落、信道切换等问题,详细分析了数据包传输延迟、数据包接受率和吞吐量,更加接近真实的通信环境。给出的模型和结论(或观察)对于深层理解VANETs的多信道MAC协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网络各项性能指标和对协议进行优化、改进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2)提出了基于统计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跨层多信道MAC协议AOCM。对来自应用层不同类型的消息进行实时统计,预测出最优控制信道间隔,确保控制信道上安全消息的及时、可靠传输,同时采用预约机制实现非安全消息在服务信道上面的无竞争传输,提高服务信道的吞吐量。解决了 IEEE 1609.4协议在支持延迟敏感或者是吞吐量敏感应用上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协议适合饱和与非饱和的一般VANETs环境,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扩展性较好。与现存的其他协议相比较,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协议的优越性。(3)提出了可靠有效支持QoS区分的多信道MAC协议REQ-MAC。控制信道上,在路侧单元的协调下,节点无需交换额外的信息就可以预约传输安全消息的时隙,实现安全消息无竞争的传输,获得有界的传输延迟,同时也为非安全消息的信道协商与预约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转发机制的引入确保协调信息的可靠传输。服务信道上,非安全消息可以在整个同步周期内传输,解决了信道利用率低、信道资源浪费问题。同时,节点根据交通流密度,动态调整 WSA(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s Service Advertisement)包的竞争窗口大小,以实现不同优先级的非安全包之间的预定义吞吐量比,解决了车辆密度高度变化下,非安全应用对数据的不同QoS通信需求问题。数学模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REQ-MAC协议能够保证安全消息的可靠和及时的传输,在确保非安全应用的高饱和吞吐量和低传输延迟的基础上实现非安全消息的QoS区分。
二、魏欣 有限人生 无限带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欣 有限人生 无限带宽(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智能工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智能工厂概述 |
1.1.2 智能工厂实时定位系统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成 |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
1.3.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原理 |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种类 |
1.3.3 测距和非测距定位技术 |
1.3.4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的性能指标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非测距的DV-Hop定位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 |
2.2.1 非测距定位算法原理 |
2.2.2 常见非测距定位算法 |
2.2.3 DV-Hop定位算法的相关研究 |
2.3 DV-Hop定位算法原理 |
2.4 DV-Hop定位算法的误差来源 |
2.4.1 网络结构原因 |
2.4.2 定位算法原因 |
2.4.3 信号传输原因 |
2.5 仿射空间原理 |
2.6 基于误差向量修正的DV-Hop定位算法 |
2.6.1 建立锚节点信息列表 |
2.6.2 修正锚节点的选择策略 |
2.6.3 修正初始估计位置 |
2.6.4 基于误差向量修正的DV-Hop定位算法流程 |
2.6.5 基于模糊聚类误差向量修正的DV-Hop定位算法流程 |
2.6.6 两种改进的DV-Hop定位算法分析 |
2.7 实验分析 |
2.7.1 实验环境设置 |
2.7.2 实验结果分析 |
2.8 本章总结 |
第3章 基于测距的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测距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
3.3 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
3.3.1 基于RSSI测距的定位原理 |
3.3.2 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原理 |
3.4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
3.5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3.6 改进的三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
3.6.1 双集合组合法 |
3.6.2 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计算RSSI准确值 |
3.6.3 参考点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
3.7 实验分析 |
3.7.1 实验环境设置 |
3.7.2 实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总结 |
第4章 基于灰色模型预测的蒙特卡罗盒子定位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
4.2.1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4.2.2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工厂的应用 |
4.2.3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 |
4.3 动态定位算法和静态定位算法的比较 |
4.4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的研究 |
4.5 动态定位算法的特点 |
4.6 灰色模型预测原理 |
4.7 蒙特卡罗定位和蒙特卡罗定位盒子原理 |
4.7.1 蒙特卡罗定位算法 |
4.7.2 蒙特卡罗定位盒子算法 |
4.8 基于灰色模型预测的蒙特卡罗定位盒子算法 |
4.8.1 GMMCB定位算法原理 |
4.8.2 GMMCB定位算法流程 |
4.9 实验分析 |
4.9.1 实验环境设置 |
4.9.2 实验结果分析 |
4.10 本章总结 |
第5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多目标定位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无线传感器网络稀疏多目标非协作式定位 |
5.3 压缩感知技术原理 |
5.3.1 压缩感知技术 |
5.3.2 稀疏信号表达 |
5.3.3 稀疏信号采样 |
5.3.4 稀疏信号重构 |
5.4 压缩感知技术的应用 |
5.5 基于压缩感知的定位研究 |
5.6 基于压缩感知的定位原理 |
5.6.1 基于压缩感知的定位模型 |
5.6.2 信号传播衰减测距模型 |
5.7 基于压缩感知的两阶段定位算法 |
5.7.1 大尺度定位阶段 |
5.7.2 精细化定位阶段 |
5.8 实验分析 |
5.8.1 实验环境设置 |
5.8.2 实验结果分析 |
5.9 本章总结 |
第6章 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多维标度定位算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无线传感器网络少基站多目标协作式定位 |
6.3 多维标度定位算法及相关研究 |
6.3.1 多维标度定位相关研究 |
6.3.2 信号强度距离衰减模型 |
6.3.3 多维标度定位原理 |
6.3.4 MDS-MAP定位误差分析 |
6.4 模拟退火优化算法 |
6.5 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多维标度定位算法 |
6.5.1 改进定位算法原理 |
6.5.2 改进定位算法流程 |
6.6 实验分析 |
6.6.1 实验环境设置 |
6.6.2 实验结果分析 |
6.7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可靠映射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生期间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映射技术概述 |
2.1 Fi-Wi接入网概述 |
2.1.1 Fi-Wi接入网网络结构 |
2.1.2 电力通信网的Fi-Wi网络需求 |
2.2 关键技术 |
2.2.1 网络虚拟化技术 |
2.2.2 Fi-Wi接入网虚拟化 |
2.2.3 虚拟资源映射技术 |
2.3 研究现状 |
2.3.1 网络虚拟化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2.3.2 虚拟资源映射算法的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负载均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可靠映射算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问题描述 |
3.2.2 映射模型 |
3.3 基于负载均衡的Fi-Wi接入网可靠映射算法 |
3.4 实验分析和结论 |
3.4.1 仿真环境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路径重构映射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网络模型 |
4.2.2 业务优先级划分 |
4.2.3 问题描述 |
4.3 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路径重构映射算法描述 |
4.4 实验分析与结论 |
4.4.1 仿真环境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粮食温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粮食复介电常数测量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概述 |
2.3 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测量复介电常数原理 |
2.3.1 同轴线传播TEM模式理论 |
2.3.2 终端开路的同轴反射法原理 |
2.4 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设计约束 |
2.4.1 终端开路的同轴探头结构介绍 |
2.4.2 TEM波单模传输约束 |
2.4.3 50欧姆阻抗匹配约束 |
2.4.4 感知区域半径约束 |
2.4.5 内外导体半径对感知区域半径的影响 |
2.4.6 法兰盘半径约束 |
2.5 探头尺寸参数选取及仿真分析 |
2.5.1 探头结构尺寸参数选取 |
2.5.2 探头电磁场仿真分析 |
2.5.3 考虑样品槽影响的电磁场仿真分析 |
2.6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模型 |
2.6.1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解析模型 |
2.6.2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模型参数选择 |
2.7 同轴端面反射系数模型求解方法 |
2.7.1 模型的正问题求解方法及性能 |
2.7.2 模型的逆问题求解方法及性能 |
2.8 复介电常数探头性能测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粮食复介电常数、水分和体密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粮食复介电常数测量 |
3.2.1 小麦样品水分调质 |
3.2.2 粮食复介电常数变温测量装置及测量步骤 |
3.2.3 小麦复介电常数测量结果及分析 |
3.3 粮食复介电常数、水分和体密度建模 |
3.3.1 粮食中的水分种类概述 |
3.3.2 根据水分分段的小麦复介电常数模型及性能分析 |
3.3.3 小麦水分和体密度模型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食水分、温度和体密度对声速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粮食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方法 |
4.2.1 声波在粮食中传播理论概述 |
4.2.2 传统声学阻抗管检测原理 |
4.2.3 粮食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装置 |
4.2.4 传递函数测量方法 |
4.2.5 拾音器校准方法 |
4.2.6 粮食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步骤 |
4.3 小麦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及小麦中声速模型建立 |
4.3.1 小麦中声波传播常数测量过程 |
4.3.2 频率、水分对小麦中声速和衰减系数的影响 |
4.3.3 温度对小麦中声速的影响 |
4.3.4 体密度对小麦中声速的影响 |
4.4 小麦水分对粮食平均孔隙尺寸的影响 |
4.4.1 粮食的等效流体JCA模型 |
4.4.2 基于JCA模型和粒子群算法的粮食平均孔隙尺寸估计方法 |
4.4.3 仿真分析粒子群算法估计JCA模型参数性能 |
4.4.4 流阻率测量及小麦水分对流阻率的影响 |
4.4.5 孔隙率测量及小麦水分对孔隙率的影响 |
4.4.6 小麦平均孔隙尺寸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多参数检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多参数检测原理 |
5.2.1 基于微波和声波透射法的粮食复介电常数和声速测量原理 |
5.2.2 粮食水分、温度和体密度计算方法 |
5.3 实验验证 |
5.3.1 实验装置 |
5.3.2 声波时延估计 |
5.3.3 微波衰减及时延测量 |
5.3.4 实验设备校准 |
5.3.5 实验样品及模型标定 |
5.3.6 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低维C3N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1.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 |
1.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
1.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2 低维锂电池负极材料 |
1.2.1 石墨烯负极材料 |
1.2.2 黑磷烯负极材料 |
1.3 低维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特性及调控 |
1.4 低维C_3N基锂电池负极材料 |
1.4.1 C_3N材料的结构与制备 |
1.4.2 C_3N材料的性能及潜力 |
1.4.3 低维C_3N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调控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方法 |
2.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 |
2.1.1 Hohenberg-Kohn定理 |
2.1.2 Kohn-sham方程 |
2.1.3 交换关联泛函 |
2.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实现 |
2.2.1 平面波 |
2.2.2 周期性边界条件 |
2.2.3 赝势 |
2.2.4 电子波函数自洽计算方法 |
2.3 过渡态理论 |
2.3.1 弹性带方法 |
2.3.2 轻推弹性带方法(NEB) |
2.3.3 爬坡弹性带方法(CI-NEB) |
2.4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结构预测方法 |
2.4.1 遗传算法 |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3章 二维C_3N的表面结构及其锂离子吸附和扩散特性 |
3.1 引言 |
3.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3.3 二维C_3N理想表面的锂吸附和扩散特性 |
3.3.1 二维C_3N的表面结构特性 |
3.3.2 二维C_3N的力学性能 |
3.3.3 二维C_3N表面的锂吸附 |
3.3.4 基于二维C_3N的储锂容量及电压 |
3.3.5 二维C_3N表面的锂扩散 |
3.4 二维C_3N含缺陷表面的锂吸附和扩散特性 |
3.4.1 二维C_3N缺陷表面结构特性 |
3.4.2 二维C_3N缺陷表面的锂吸附 |
3.4.3 二维C_3N缺陷表面的锂扩散及其陷阱效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表面/界面结构及其锂离子吸附与扩散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4.3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表面结构及其电学特性 |
4.3.1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的结构稳定性 |
4.3.2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的力学性质 |
4.3.3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的嵌锂机制 |
4.3.4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的电子结构特性 |
4.3.5 二维C_3N/磷烯异质结的锂扩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表面结构及其锂离子吸附和扩散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5.3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结构特性 |
5.3.1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表面结构及其稳定性 |
5.3.2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电子结构 |
5.4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锂电负极特性研究 |
5.4.1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力学性质 |
5.4.2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表面锂吸附 |
5.4.3 二维C_3N同素异形体的表面锂扩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C_3N纳米带的表面结构及其锂离子吸附和扩散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6.3 C_3N纳米带的表面结构及其特性研究 |
6.3.1 C_3N纳米带的表面结构及其稳定性 |
6.3.2 C_3N纳米带的力学性能 |
6.3.3 C_3N纳米带的电子结构 |
6.4 C_3N纳米带的表面锂吸附和扩散 |
6.4.1 氢饱和的C_3N纳米带表面的锂吸附 |
6.4.2 C_3N纳米带表面的锂吸附 |
6.4.3 氢饱和的C_3N纳米带表面的锂扩散 |
6.4.4 C_3N纳米带表面的锂扩散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超冷6Li费米气体密度涨落的精密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冷费米气体的研究进展 |
1.2 噪声测量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6Li原子的性质 |
2.1 锂(Lithium)的基本物理性质 |
2.2 ~6Li原子的能级结构 |
2.2.1 ~6Li的超精细结构 |
2.2.2 塞曼效应 |
2.3 Feshbach共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装置 |
3.1 超高真空系统 |
3.1.1 真空系统 |
3.1.2 原子炉 |
3.1.3 饱和吸收稳频技术 |
3.1.4 塞曼减速器 |
3.2 磁光阱 |
3.2.1 磁光阱的基本原理 |
3.2.2 ~6Li磁光阱 |
3.3 大功率光学偶极俘获 |
3.3.1 FORT的物理 |
3.3.2 交叉偶极阱 |
3.3.3 Feshbach偏置磁场 |
3.4 蒸发冷却 |
3.5 简并费米气体的实现与测量 |
3.5.1 呼吸模式 |
3.5.2 参量共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吸收成像 |
4.1 图像采集 |
4.2 Fast-Kinetic模式 |
4.3 图像分析 |
4.4 成像系统 |
4.5 放大率的测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子的噪声测量 |
5.1 原子气体涨落的理论 |
5.1.1 涨落耗散理论 |
5.1.2 玻色子与费米子的噪声特性 |
5.1.3 无相互作用费米气体中的密度涨落 |
5.2 噪声来源分析 |
5.2.1 光子散粒噪声 |
5.2.2 技术噪声 |
5.2.3 原子散粒噪声 |
5.3 实验方法 |
5.3.1 噪声测量过程 |
5.3.2 像素大小与成像光强的选取 |
5.3.3 散射截面的校准 |
5.3.4 EMCCD参数选择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
1.1.2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
1.2 课题涉及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 |
1.2.1 不平衡电流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2 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1.2.3 不平衡治理措施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负载特性与补偿装置的研究 |
2.1 负载三相不平衡问题的分析 |
2.2 补偿装置的选择 |
2.3 SVG补偿装置的研究 |
2.3.1 SVG拓补结构的选择 |
2.3.2 SVG装置的补偿原理 |
2.3.3 SVG的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VG不平衡电流检测方法 |
3.1 传统的电流检测方法 |
3.1.1 零序电流分离法 |
3.1.2 延时信号分离法 |
3.2 基于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检测法 |
3.2.1 双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检测法 |
3.2.2 双同步坐标系的解耦锁相环 |
3.2.3 低通滤波器的选择 |
3.3 改进算法的仿真验证 |
3.3.1 改进锁相环的验证 |
3.3.2 不平衡电流检测的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VG系统控制策略与调制算法 |
4.1 SVG系统的控制策略 |
4.1.1 分序控制 |
4.1.2 PI控制器的设计 |
4.1.3 零序电流控制器 |
4.2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 |
4.2.1 三维空间矢量调制的概述 |
4.2.2 基于a-b-c坐标系的3D-SVPWM |
4.3 SVG系统的仿真验证 |
4.3.1 3D-SVPWM算法的仿真验证 |
4.3.2 主电路的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VG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
5.1 SVG主电路参数的设计 |
5.1.1 电容电感参数 |
5.1.2 功率开关和驱动电路的选取 |
5.2 SVG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1 DSP芯片的选择 |
5.2.2 模数转换器 |
5.2.3 采样检测电路的设计 |
5.3 SVG系统的软件设计 |
5.3.1 主程序设计 |
5.3.2 中断子程序设计 |
5.3.3 电流跟踪控制算法实现 |
5.3.4 3D-SVPWM算法实现 |
5.4 焊接车间动态补偿的应用分析 |
5.4.1 补偿装置的总体方案 |
5.4.2 补偿装置的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插图清单 |
附录二 插表清单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无线蜂窝网中用于D2D多播簇的可靠多播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蜂窝网络系统的发展 |
1.2.2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D2D的单播相关研究 |
1.3.2 基于D2D的多播相关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D2D通信技术概述及工作方式 |
2.1 引言 |
2.2 D2D通信技术的概念 |
2.3 D2D三种工作方式 |
2.3.1 D2D单播通信方式 |
2.3.2 D2D多播通信方式 |
2.3.3 D2D自组织通信方式 |
2.4 D2D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子簇划分和D2D通信的能量高效多播方案 |
3.1 引言 |
3.2 场景描述与发送方案 |
3.3 子簇的划分 |
3.4 问题建模 |
3.5 子簇划分优化 |
3.6 转发节点的发送功率最优化 |
3.7 性能评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网络编码和D2D通信的高吞吐量多播方案 |
4.1 引言 |
4.2 网络编码 |
4.3 场景描述与多播方案 |
4.4 D2D转发次数近似分析 |
4.5 性能评估 |
4.5.1 基站包发送次数评估 |
4.5.2 多播吞吐量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基本理论 |
2.1.1 4P理论 |
2.1.2 4C理论 |
2.2 相关理论与工具概述 |
2.2.1 PEST分析 |
2.2.2 STP分析 |
3 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中国移动M省公司简介 |
3.2 中国移动M省公司宽带业务营销现状 |
3.2.1 业务发展现状 |
3.2.2 营销业务现状 |
3.3 问卷调查 |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及结果 |
3.4 中国移动M省公司宽带业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网络支撑能力不足 |
3.4.2 业务流程繁琐 |
3.4.3 服务质量不佳 |
4 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竞争环境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中国移动M省公司资源分析 |
4.2.2 中国移动M省公司能力分析 |
4.2.3 中国移动M省公司产品分析 |
5 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策略制定 |
5.1 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产品设计 |
5.3 价格设计 |
5.4 促销设计 |
5.5 渠道设计 |
6 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策略实施保障 |
6.1 加快宽带网络支撑能力建设 |
6.1.1 优化网络支撑力度 |
6.1.2 加强网络覆盖能力 |
6.1.3 提升安装维护能力 |
6.2 加强组织系统优化 |
6.2.1 实现组织架构优化 |
6.2.2 制定激励考核配套 |
6.3 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
6.3.1 优化服务流程 |
6.3.2 优化业务受理流程 |
6.3.3 多元化手段提升服务品牌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同孔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内容简介及行文结构 |
2 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原理及电路分析 |
2.1 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工作原理 |
2.2 脉冲激光发射电路系统 |
2.2.1 激光器选型 |
2.2.2 激光发射高压模块 |
2.2.3 激光发射驱动电路 |
2.2.4 激光发射系统仿真与波形 |
2.3 脉冲激光接收电路系统 |
2.3.1 光敏管的选用 |
2.3.2 光电放大电路模型分析 |
2.3.3 接收系统仿真与波形 |
2.4 处理电路系统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收发同孔径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结构和光路设计 |
3.1 结构与光路设计 |
3.1.1 收发同孔径位置尺寸关系 |
3.1.2 收发同孔径光学元件设计 |
3.2 动态条件抗过载仿真分析 |
3.2.1 弹药引信发射过载特性分析 |
3.2.2 各元件材料参数 |
3.2.3 ANSYS有限元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4 收发同孔径电磁干扰研究 |
4.1 辐射干扰研究 |
4.1.1 辐射干扰分析 |
4.1.2 辐射干扰抑制 |
4.1.3 辐射干扰仿真实验 |
4.2 传导干扰研究 |
4.2.1 传导干扰分析 |
4.2.2 传导干扰抑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收发同孔径光干扰研究 |
5.1 收发同孔径光干扰的光学特性分析 |
5.1.1 光干扰原因分析 |
5.1.2 光学参数对光干扰的影响分析 |
5.2 收发同孔径光干扰的电路分析 |
5.2.1 光干扰电路时序分析 |
5.2.2 抑制光干扰电路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收发同孔径原理样机与实验 |
6.1 原理样机简介 |
6.2 静态模拟实验 |
6.2.1 发射系统波形与光斑准直实验 |
6.2.2 接收系统功能测试波形实验 |
6.2.3 电磁辐射干扰实验 |
6.2.4 抑制光干扰实验 |
6.2.5 测距定距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展望与改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VANETs中面向应用的多信道MAC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潜在的应用 |
1.1.2 车载自组织网络的WAVE体系架构介绍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MAC信道模型分析研究 |
1.2.2 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多信道协调与资源分配研究 |
1.2.3 有待研究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IEEE 802.11p多信道MAC协议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背景 |
2.2.1 IEEE 802.11p中的MAC子层 |
2.2.2 IEEE 1609.4标准 |
2.3 分析模型和性能分析 |
2.3.1 定义和假设 |
2.3.2 EDCA中的虚拟冲突处理 |
2.3.3 安全相关消息和WSA消息的Markov链 |
2.3.4 性能分析 |
2.4 模型验证和数值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统计的车载自组织网络跨层多信道MAC协议 |
3.1 引言 |
3.2 AOCM协议机制描述 |
3.2.1 上层应用的信息流分类 |
3.2.2 AOCM协议同步周期结构 |
3.2.3 本地信息流统计 |
3.2.4 最优CCH间隔预测模型 |
3.2.5 最优CCH间隔的转发 |
3.2.6 AOCM协议计算开销 |
3.3 性能评估 |
3.3.1 控制信道间隔 |
3.3.2 安全包发送成功率 |
3.3.3 控制信道平均接入延迟 |
3.3.4 服务信道SCH吞吐量 |
3.3.5 计算开销 |
3.4 本章小结 |
4 可靠有效支持QoS区分的多信道MAC协议 |
4.1 引言 |
4.2 可靠有效支持QoS区分的多信道MAC协议 |
4.2.1 安全消息时隙预约与传输 |
4.2.2 服务信道选择与接入预约方案 |
4.2.3 可区分的最小竞争窗口分析 |
4.3 模型分析 |
4.3.1 吞吐量分析 |
4.3.2 延迟分析 |
4.4 性能评估 |
4.4.1 仿真场景 |
4.4.2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魏欣 有限人生 无限带宽(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智能工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D]. 李海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2]面向电力业务的Fi-Wi接入网虚拟资源可靠映射算法[D]. 聂君昊.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融合微波和声波的粮食水分和温度检测技术研究[D]. 张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4]低维C3N锂电池负极材料的表面特性研究[D]. 郭根材.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超冷6Li费米气体密度涨落的精密测量[D]. 王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应用[D]. 赵耀武.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7]无线蜂窝网中用于D2D多播簇的可靠多播方案[D]. 俞湛威.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8]中国移动M省公司家庭宽带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袁婉婷.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9]同孔径脉冲激光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何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VANETs中面向应用的多信道MAC协议研究[D]. 宋彩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