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论文文献综述)
任秀玲,葛楠,杨景月[1](2014)在《“肺外合皮毛”理论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肺外合皮毛"是中医药理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理论命题,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该理论也不断得到了发展和完善,相关内容散在于历代文献和临床经验的记载中。就"肺外合皮毛"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探讨,为深入研探"肺外合皮毛"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孙希[2](2013)在《基于P38MAPK探讨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肺组织TNF-α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肺组织中TNF-α、P-ATF2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该法防治慢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SPF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A(空白对照组)、B(慢支模型组)、C(隔药饼灸组)、D(隔纸垫灸组)四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支大鼠模型。以隔药饼灸为处理因素,与空白组、模型组、隔纸垫灸组进行对照,取材分两次进行(即治疗前与治疗后),测定每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BALF)中巨噬细胞含量及肺组织中TNF-α、P-ATF2的含量变化,探讨隔药饼灸对P38MAPK调控CB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1)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都有控制炎症的作用,隔药饼灸效果更明显。(2)大鼠BALF中细胞计数及AM(肺泡巨噬细胞)分类计数: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能降低慢支大鼠BALF细胞总数及AM计数(P<0.05);隔药饼灸效果更好(P<0.05)。(3)大鼠肺组织P-ATF2表达: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均能降低慢支大鼠肺组织P-ATF2含量(P<0.05);隔药饼灸组效果更明显(P<0.05)。(4)大鼠肺组织TNF-α mRNA及TNF-α蛋白表达: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均能降低慢支大鼠肺组织TNF-α mRNA及TNF-α蛋白表达(P<0.05);隔药饼灸效果更好(P<0.05)。(5)治疗前大鼠肺组织P-ATF2表达分别与TNF-αmRNA、TNF-α蛋白表达都呈正相关(r=0.597, r=0.642, P<0.01);治疗后大鼠肺组织P-ATF2表达分别与TNF-αmRNA、TNF-α蛋白表达都呈正相关(r=0.682, r=0.763, P<0.01)。结论:(1)隔药饼灸可以降低CB大鼠BALF中AM含量,减轻炎症反应。(2)隔药饼灸能降低大鼠肺组织中TNF-α及P-ATF2含量。且P-ATF2在慢支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隔药饼灸通过降低P-ATF2含量而减少其对TNF-α的激活,从而改善慢支炎症。(3)隔药饼灸和隔纸垫灸都能改善慢支大鼠的症状,但隔药饼灸效果更好。
李君[3](2007)在《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对小鼠口腔菌群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对小鼠口腔菌群及口腔溶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健康小鼠80只,随机分4组,分别是A正常对照组,B黄连解毒汤加味敷药组,C阿莫西林组,D联合用药(黄连解毒汤加味敷药+阿莫西林)组,每组20只。观察外敷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组,用药后口腔菌群数、口腔溶菌酶活性、血清体外抑菌作用,并与正常对照组、阿莫西林组、联合用药组进行比较。结果:黄连解毒汤加味经透皮吸收后,小鼠口腔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口腔溶菌酶活性有一定程度提高,血清体外抑菌实验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有抑菌作用,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加味敷药组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另对比四组,联合用药组其口腔菌群数明显低于单独黄连解毒汤加味敷药组与单独使用阿莫西林组(P<0.05),提示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与阿莫西林合用可提高疗效。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经皮肤吸收后,对口腔菌群数、口腔溶菌酶活性、血清体外抑菌性有积极作用。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协同抗生素可增加生物效应,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和单独敷药的抗菌作用。
刘汉涛[4](2001)在《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于1985年6月~2000年12月间,采用食用胡椒粉调配适量清凉油.敷于肺俞穴上治疗咳嗽1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166例,男76例,女90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6岁;病程最短者2d,最长者一个月,经过其他治疗咳嗽不能缓解136例,临床检查无肺气肿、肺心病及其他明显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
刘汉涛[5](2001)在《胡椒粉外敷肺俞治疗咳嗽166例》文中研究指明
二、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肺外合皮毛”理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研究 |
1.1 文献整理研究 |
1.2 中西医理论比较研究 |
2 实验研究 |
3 临床研究 |
3.1 肺与皮毛的病理改变相互影响 |
3.2 肺与皮毛的临床治疗相互配合 |
3.2.1 皮毛病治肺 |
3.2.2 肺病治皮毛 |
3.3“肺外合皮毛”理论在中医药美容的应用 |
4 总结与展望 |
(2)基于P38MAPK探讨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肺组织TNF-α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造模方法 |
2.3 处理方法 |
3、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3.1 标本采集 |
3.1.1 支气管肺组织 |
3.1.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
3.2 指标检测 |
3.2.1 一般情况观察 |
3.2.2 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 |
3.2.3 BALF细胞计数及肺泡巨噬细胞分类计数 |
3.2.4 肺组织TNF-α的mRNA表达 |
3.2.5 肺组织TNF-α的蛋白表达 |
3.2.6 肺组织P-ATF2的含量表达 |
4、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一般情况观察 |
2、病理组织观察 |
3、BALF细胞计数与巨噬细胞分类计数 |
4、肺组织中P-ATF2含量变化 |
5、肺组织中TNF-α的mRNA表达 |
6、肺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 |
7、相关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祖国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
1.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针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临床价值 |
2、西医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
2.1、病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
2.2、P38MAPK及TNF-α与慢性支气管炎 |
3、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TNF-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
4、隔药饼灸治疗慢支的独特优势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验相关图片 |
附录2: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3:研究生就读期间参加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 |
(3)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对小鼠口腔菌群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个人简历 |
(4)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分析 |
3.1 疗效标准 |
3.2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5)胡椒粉外敷肺俞治疗咳嗽166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般资料 |
治疗方法 |
治疗效果 |
体会 |
四、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肺外合皮毛”理论研究进展[J]. 任秀玲,葛楠,杨景月.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9)
- [2]基于P38MAPK探讨隔药饼灸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肺组织TNF-α的影响及作用机理[D]. 孙希.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07)
- [3]黄连解毒汤加味透皮吸收剂对小鼠口腔菌群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D]. 李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07(02)
- [4]胡椒粉外敷肺俞穴治疗咳嗽166例[J]. 刘汉涛. 中医外治杂志, 2001(06)
- [5]胡椒粉外敷肺俞治疗咳嗽166例[J]. 刘汉涛. 中国民间疗法, 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