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行为变化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

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行为变化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

一、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秋[1](2021)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海马氨基酸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多发性梗死痴呆(MI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氨基酸类递质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相关蛋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NR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作用,为针灸治疗MID提供一定的实验机制依据及推广应用依据。方法:将70只Wistar雄性大鼠使用数字随机法随抽取10只为正常组,余60只为预用栓子造模组;栓子造模组采用微血栓栓塞法造MID模型,经Morris水迷宫筛选出符合MID标准的大鼠40只后,按随机数字法将栓子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线灸组、西药组和药线非穴组各10只。药线灸组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点灸治疗,西药组给予盐酸美金刚灌胃治疗,药线非穴组给予两肋下非穴点药线点灸治疗,正常组、药线非穴组予同药线灸组相同时间、相同程度的抓摸刺激。干预4w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海马Glu、Asp、Gly、GABA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NR1、BDNF蛋白表达。结果:(1)Glu、Asp检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的含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线灸组、西药组含量显着降低(P<0.01);药线灸组与西药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线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2)Gly、GABA检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线灸组、西药组的含量显着升高(P<0.01);药线灸组与西药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线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3)NR1蛋白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显着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药线灸组大鼠海马组织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药线灸组与西药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线非穴组与模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DNF蛋白检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药线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蛋白表达显着上调(P<0.01);药线灸组与西药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线非穴组与模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可降低MID大鼠海马兴奋性氨基酸类递质Glu、Asp的含量,提高抑制性氨基酸类递质Gly、GABA的含量,拮抗NR1受体,从而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损伤。“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可增加MID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保护海马记忆神经元,从而有效改善MID的认知功能障碍。

王瑞瑞[2](2021)在《“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肾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和评价“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肾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分析“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水平和生活能力的影响,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盐酸多奈哌齐)与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各31例,两组在给予卒中后二级预防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治疗开始剂量为5mg,每晚口服1次,服药3天后无明显不适剂量改为10mg,继续口服治疗共4周;治疗组予以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认知康复组穴取穴为百会、四神聪、神庭,(双侧)肝俞及肾俞,(双侧)太溪、悬钟、三阴交、足三里。治疗组药物服用剂量及疗程同对照组,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每日1次,1周总治疗6天,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1.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Mo CA评分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P<0.05)。2.MMSE量表: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MMSE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Mo CA量表:两组治疗后Mo 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ADL量表: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和单纯使用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前者临床疗效较单一西药治疗更具优势。2.“认知康复组穴”针刺在改善肾精亏虚证中医证候方面存在明显治疗优势。3.“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在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认知水平,早日回归家庭生活。

张丹丹[3](2020)在《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文中认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供血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属中医“中风病”范畴。通络化痰胶囊(Tongluo Huatan Capsule,THC)有活血通络、化痰熄风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团队课题组前期已完成该药Ⅳ期临床试验资料采集,但未对数据进行总结,现基于前期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性总结及分析,进一步评价通THC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基于中医“异病同治”思想,痰瘀阻络证也是缺血性卒中后引发血管性痴呆(Vescular Dementia,VD)常见证型,由此提出假设:THC对VD是否也会有效?据最新研究显示,上调网格蛋白(clathrin)及其内吞标记物Rab5B能够促进神经元表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的内吞,减少神经元膜表面的NMDAR分布,从而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但是clathrin和NMDA受体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时点的变化还未明确。故本研究拟针对VD大鼠模型,早期给药干预后造模,取海马组织,按照造模后3h/1d/3d/7d/14d不同时点,采用动物行为学及Western blotting(WB)、RT-PCR检测clathrin及其内吞标记物Rab5B、NMDAR1(NMDAR功能亚单位)的表达,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动态变化特点,同时探讨THC在VD早期干预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从而从微观表征层面证明中药异病同治的疗效。临床研究目的:进一步评价THC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队列临床研究,纳入34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及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诊断标准的病例,予THC治疗4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课题组前期采集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为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1)2012年01月-2016年12月于34家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纳入的受试者共2169例,THC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81.01%;mRS总分减少50%及以上者817例(37.67%),总分下降至0-1者1187例(54.73%);(2)影响NIHSS综合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24,95%CI 1.009-1.039,P=0.002)、基线合并高血压(OR=4.720,95%CI 3.513-6.341,PP=0.000)、冠心病(OR=2.601,95%CI 1.530-4.421,P=0.000)、高脂血症(OR=2.234,95%CI1.234-4.407,P=0.008)、基线 NIHSS 评分(OR=0.902,95%CI 0.849-0.957,P=0.001)影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综合疗效。(3)影响中医证候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中医证候评分对中医证候疗效有影响(OR=62.023,95%CI 37.407-113.026,P=0.000);(4)影响mRS改善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19,95%CI 1.007-1.031,P=0.001)、基线合并高血压(OR=2.898,95%CI 2.144-3.917,P=0.000)冠心病(OR=3.625,95%CI 1.516-8.673,P=0.004)对 mRS 的改善有影响;(5)THC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00%。结论:(1)THC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单用或联用其他西医基础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残障及中医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2)THC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年龄小、基线病情轻、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疗效越好。实验研究目的:(1)探索VD大鼠海马区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动态变化特点;(2)探索THC在VD早期干预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HC组、美金刚组(MH组)、参知健脑方组(SZJN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次/日,连续7日。采用2VO+腹腔注射硝普纳的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血管,不注射硝普钠。造模后进行跳台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造模后3h、1d、3d、7d、14d分别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RT-PCR、WB检测海马clathrin、NMDAR1、Rab5B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1)行为学①跳台试验(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潜伏期以及错误次数无统计学差异;VD大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②新物识别实验,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新物辨别指数下降(P<0.01);THC组、SZJN组、MH组辨别指数均比模型组高(P<0.01);③水迷宫: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1)。不同分组对逃避潜伏期的影响有差异(P<0.05),模型组与其他四组大鼠相比逃避潜伏期延长;撤去平台后,模型组与其他四组大鼠相比在目标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和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SZJN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2)病理学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结构形态未见异常,神经元形态完整,排列整齐,胞核与胞质界限清晰可见无坏死。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不完整,排列紊乱,间隙增大,胞质稀少,神经元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排列紊乱程度加重,间隙增加明显。与模型组比较,THC组、SZJN组大鼠海马CA1区整体组织损伤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元排列较为整齐,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胞质较均匀,胞核与胞质界限较清晰,少数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MH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层次减少,神经元排列稀松,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部分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紧凑,染色后呈现为颗粒或状块状,染色浓密且规则。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散乱,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带出现了断裂,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大量神经细胞出现尼氏体碎裂。THC组、SZJN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较为整齐,少数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带稍有变薄,少量的神经细胞可见到有尼氏体碎裂、胞质中央尼氏小体消失。M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排列较模型组有所改善,部分神经元细胞凋亡,细胞带变薄。RT-PCR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3h、1d、3d、7d、14dVD大鼠clathrin mRNA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MHG组(P<0.01)、THC组(P<0.01)、SZJN组(P<0.01)大鼠海马clathrin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7d、14d模型组大鼠NMDAR1 mRNA表达增加(P<0.01),术后1d NMDAR1 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3h SZJN组NMDAR1 mRNA 表达降低(P<0.01),术后 7d、14dMH 组(P<0.01)、THC 组(P<0.01)、SZJN组(P<0.01)NMDAR1 mRNA 表达降低;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1d、3d、7d、14d VD大鼠Rab5B mRNA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 3h、1d、3d、7d、14dMH 组(P<0.01)、THC 组(P<0.01)、SZJN组(P<0.01)大鼠海马Rab5B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3)WB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1d、3d、7d、14d模型组大鼠clathrin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THC组大鼠在术后3h(P<0.01)、1d(P<0.05)clathrin 蛋白表达升高,SZJN 组在术后 3h(P<0.01)、1d(P<0.05)、7d(P<0.05)、14d(P<0.05)clathrin蛋白表达升高,MH组在术后3h(P<0.01)clathrin蛋白表达增加。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P<0.01)、7d(P<0.01)、14d(P<0.01)模型组大鼠的膜蛋白NMDAR1表达增加,术后1d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THC组大鼠术后3h(P<0.05)、7d(P<0.01)NMDAR1表达减少,1d时表达增多(P<0.01),SZJN组、MH组大鼠术后3h、7d NMDAR1表达减少(P<0.01)。结论:(1)THC早期干预可减轻VD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损伤,提高学习及记忆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2)VD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NMDAR1表达的动态演变在造模后先升后降再上升。clathrin及Rab5B表达降低导致神经元表面NMDAR内吞减少加重了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导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3)THC早期干预VD大鼠,可通过上调clathrin表达使神经元表面的NMDAR内吞增加,或下调NMDAR表达来减少兴奋性毒性作用对神经元的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张嘉泳[4](2020)在《基于Neurogranin调控海马突触可塑性探讨游泳运动改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致空间记忆障碍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特异性突触后蛋白——Neurogranin(Ng)可作为认知功能障碍新的诊断标志物之一。本课题利用Loxp-Cre基因编辑技术在神经系统特异性敲除Ng基因,以探讨游泳运动是否调控Ng改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空间记忆功能,以及探讨Ng介导海马突触可塑性在游泳运动改善空间记忆功能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参考Shibata等学者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术制备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将42只C57/B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手术组(30只)。手术组行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术,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作狭窄。术后采用激光散斑检测脑血流灌注判定造模是否成功,采用T迷宫检测其空间记忆是否损伤。将造模成功并符合条件的手术组24只C57/B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游泳运动组(12只)。32只Ng基因敲除小鼠行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模型检验。将造模成功并符合条件的24只Ng基因敲除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模型+Ng敲除组(12只)和游泳运动+Ng敲除组(12只)。术后1周开始干预,游泳运动组和游泳运动+Ng敲除组先进行1周的游泳运动适应,然后进行4周游泳运动的干预,每天60 min,每周5天。干预后采用T迷宫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记忆行为学的变化;采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3-CA1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效应的改变;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海马组织突触相关蛋白Ng、CaM和CaMKII的表达水平。结果:(1)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T迷宫测试显示:干预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游泳运动组、模型+Ng敲除组和游泳运动+Ng敲除组T迷宫空间自主交替率均下降(P=0.025,P=0.012,P=0.001,P=0.001);干预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空间自主交替率降低(P<0.001),游泳运动组空间自主交替率高于模型组(P<0.001),模型+Ng敲除组空间自主交替率低于模型组(P=0.032),游泳运动+Ng敲除组空间自主交替率低于游泳运动组(P<0.001)。Morris水迷宫测试显示:干预后,在水迷宫中定向导航学习的第2、和第4天,模型组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延长(P<0.001);在水迷宫定向导航学习的第2、第3和第4天游泳运动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缩短(P<0.001,P=0.037,P<0.001),而游泳运动组逃避潜伏期较游泳运动+Ng敲除组缩短(P<0.001,P=0.014,P<0.001)。在水迷宫空间探索测试中,模型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假手术组(P<0.001),游泳运动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多于模型组(P=0.040),模型+Ng敲除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模型组(P=0.033),游泳运动+Ng敲除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少于游泳运动组(P=0.022)。(2)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海马LTP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在100 Hz单脉冲刺激诱导后海马CA3-CA1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斜率下降(P<0.001);与模型组相比,游泳运动组海马CA3-CA1的fEPSP斜率增加(P=0.037);与模型组相比,模型+Ng敲除组海马CA3-CA1的fEPSP斜率下降(P=0.029);与游泳运动组相比,游泳运动+Ng敲除组海马CA3-CA1的fEPSP斜率下降(P=0.011)。(3)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模型组Ng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降低(P=0.003),游泳运动组Ng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29),模型+Ng敲除组Ng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20),游泳运动+Ng敲除组Ng表达水平低于游泳运动组(P<0.001),模型+Ng敲除组与游泳运动+Ng敲除组相比无差异(P=0.950)。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CaM表达水平下降(P=0.006),游泳运动组与模型组相比CaM表达水平升高(P=0.026),模型+Ng敲除组与模型组相比CaM表达水平下降(P=0.047),游泳运动+Ng敲除组与游泳运动组相比CaM表达水平下降(P=0.003),模型+Ng敲除组与游泳运动+Ng敲除组相比无差异(P=0.367)。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CaMKII表达水平下降(P=0.003);与模型组相比,游泳运动组CaMKII表达水平升高(P=0.044);与模型组相比,模型+Ng敲除组CaMKII表达水平下降(P=0.026);与游泳运动组相比,游泳运动+Ng敲除组CaMKII表达水平降低(P=0.002);模型+Ng敲除组与游泳运动+Ng敲除组相比无差异(P=0.490)。结论:本研究证实了游泳运动通过调控Ng的表达高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同时Ng调控海马长时程增强以及激活突触可塑性钙信号转导蛋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姜梅[5](2020)在《五脏温阳化瘀法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突触可塑性角度探讨五脏温阳化瘀汤保护、修复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分子机制,阐释唐农教授关于血管性痴呆阳虚血瘀痰阻病机理论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梳理血管性痴呆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中医学研究概况,复习唐农教授的学派传承、学术观点,阐释唐农教授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2.实验研究: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作SD大鼠慢性脑缺血血管性痴呆模型,以术后1周Morris水迷宫得分为模型成功判断标准,并进行分组。以假手术为阴性对照、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连续4周给予五脏温阳化瘀汤进行干预。观察五脏温阳化瘀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生理状况、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行为的影响,分析其学习记忆和空间辨认的能力;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部位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五脏温阳化瘀汤对突触可塑性相关血清分子VEGF、BDNF、NGF浓度的变化,探讨五脏温阳化瘀汤保护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血管性痴呆病性本虚标实,以阳气不足、神机失用为本,痰瘀阻滞脑络为标,治疗当以温阳为主、化瘀祛痰为辅。通过气体麻醉下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可以降低造模过程大鼠死亡率。术后1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检测,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所造模型可出现定位航行行为障碍。术后一月中模型组整体表现出胆怯易惊,蜷缩少动,自主活动少,灌胃配合度偏低,易激怒。五脏温阳化瘀汤组给予药物治疗后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精神状态较好,目光较有神,自主活动较多,灌胃较配合。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对比模型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缩短了寻找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减少了首次跨越第三象限的时间,增加了空间探索实验中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表明五脏温阳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可以改善VD大鼠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且五脏温阳化瘀汤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中,对比模型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海马CA1区Syn、GAP-43蛋白表达均增强,提示五脏温阳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可通过上调Syn、GAP-43蛋白的表达,从而对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起改善作用,且五脏温阳化瘀汤改善作用更为明显。酶联免疫吸附法实验结果显示,对比模型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提高了 VD模型大鼠血清VEGF水平,提示五脏温阳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对神经元突触微环境确有改善,五脏温阳化瘀汤组和尼莫地平组均提高了 VD模型大鼠血清BDNF、NGF水平,表明五脏温养化瘀汤和尼莫地平可对术后脑区慢性缺血缺氧状况下的神经元突触受损情况有所改善,且五脏温阳化瘀汤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五脏温阳化瘀汤组相比模型组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和海马组织突触可塑性的病理,提高突触前膜相关蛋白Syn、GAP-43的表达,以及改善与突触可塑性相关血清分子VEGF、BDNF、NGF的水平。结论:(1)血管性痴呆病机以阳气不足、神机失用为本,以阳化不足、瘀血痰浊阻滞脑络为标,温阳活血化痰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治法之一,五脏温阳化瘀汤温阳化气养神、活血祛痰以除标邪,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效果。(2)五脏温阳化瘀汤具有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突出了阳气与神之间的关系,与阳气“精则养神”理论一致。(3)五脏温阳化瘀汤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其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调节有关,具体表现在提高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表达,以及上调与突触可塑性相关血清分子VEGF、BDNF和NGF水平上。

张宇豪[6](2020)在《基于海马突触传递效能和可塑性探讨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通督调神”电针“百会”、“神庭”是否通过调节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海马突触传递效能和可塑性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方法:取2月龄雄性SD大鼠(280-300g)60只,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仅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另外48只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闭塞(2-Vessels Occlusion,2-VO)手术制备VD模型,通过小动物核磁共振的3D-TOF血管成像和新物体识别行为学检测进行模型检验;将造模成功的36只VD模型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每组12只,通过新物体识别指数比较其行为学基线是否一致;电针组采取电针“百会”、“神庭”穴进行干预,疏密波2/20Hz,30min/次,1次/天,5天/周,共4周;非穴组采用电针双侧胁下非经非穴,参数和时间与电针组一致,模型组和假手术组进行同等条件下抓取固定,不予电针干预;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以空间为参考的学习记忆功能;分离和制备海马活体脑片,采用膜片钳电生理记录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3-CA1区场电位特征,包括Input-output(I/O曲线)、配对脉冲异化比率(Paired-pulse facilitation ratios,PPR)以及100Hz高频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HFS)诱发的场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免疫蛋白印记(Westen blotting,WB)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的亚基Nr2B、α-氨基-3羟基-5甲基-4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receptor)的亚基GluR1以及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II(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I,CaMKⅡ)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1)VD大鼠模型检验:大鼠造模后进行小动物磁共振3D-TOF血管成像检测,结果显示双侧颈总动脉消失,周围新生代偿细小毛细血管,表明2-VO手术成功;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组大鼠1h物体偏爱系数明显降低(P<0.01),24h检测的物体偏爱系数亦降低(P<0.01);(2)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电针干预后,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在大鼠为期4天的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三组大鼠在第2、3、4天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均增加(P<0.05);而电针组相比模型组和非穴组,在第3、4天的逃避潜伏期相对缩短(P<0.05)。在记忆测试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三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显着增加(P<0.05);提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和记忆提取能力。(3)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I/O曲线和PPR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O曲线在10μA、20μA、30μA、40μA、50μA、60μA、70μA、80μA、90μA刺激时电压均值显着降低(P<0.01);而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I/O曲线从20μA刺激电流开始电压均值便显着增高(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四组大鼠海马CA3-CA1区基础场电位刺激6个时间间隔(10ms、20ms、50ms、100ms、200ms和500ms)的PPR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提高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的基础传递效能,但对突触前神经递质的释放无影响。(4)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LTP的影响:通过100Hz的HFS诱发,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3-CA1区fEPSP振幅相比基线增幅达70%以上,说明海马CA3-CA1区长时程增强(Long-tern potentiation,LTP)诱导成功;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3-CA1区fEPSP显着降低(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而电针组较模型组海马CA3-CA1区fEPSP升高(P<0.05);电针组与非穴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增强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LTP进而促进其突触可塑性。(5)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海马Nr2B、GluR1以及CaMKⅡ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Nr2B、AMPAR和CaMKⅡ蛋白及其磷酸化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总蛋白磷酸化水平亦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电针组较模型组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P<0.05),总蛋白浓度亦有不同程度增加;非穴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通过调节Nr2B、GluR1以及CaMKⅡ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从而改善VD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以提高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基础突触传递效能和突触可塑性进而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突触后受体及其钙信号传导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有关。

刘晓俊[7](2020)在《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TNF-α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探讨化瘀通络灸治疗V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造模前,先将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出12只作为假手术组,用于对照;再取造模成功的V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西药组及模型组,12只/组。造模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VO)复制VD大鼠模型,而假手术组只做双侧颈总动脉分离处理。其中艾灸组取百会、神庭及大椎进行悬灸,每日1次,1疗程/7天,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d,共治疗3疗程;西药组采用吡拉西坦溶液灌胃,2次/日,一疗程/7天,共治疗3周;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正常喂养,疗程同艾灸组;3疗程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作为评价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应;采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组织形态变化,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促炎性因子TNF-α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阳性标志物平均光密度表达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TNF-α与BDNF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1.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逃避潜伏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逃避潜伏期均显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第一次跨越平台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第一次跨越平台时间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西药组第一次穿越平台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穿越平台的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2.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40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CA1区显示假手术组锥体细胞结构较完整,排列致密有序、层次分明,形状规则,核仁清晰,有轻微的细胞水肿,锥体细胞丢失不明显;模型组锥体细胞结构不完整,细胞减少甚至消失且形状不规则,细胞间隙增大变宽,存在较多的断裂带,排列无序,层次较差,细胞水肿,细胞核固缩深染,三角形深染物较多;与模型组相比较,艾灸组与西药组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间隙减小,断裂带减少,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质水肿减轻明显,细胞核固缩减少,深染程度降低,三角形染色物较少。3.海马CA1区中TNF-α/iba-1和BDNF/iba-1免疫荧光共表达结果。各组大鼠海马CA1区TNF-α/iba-1共表达(黄色荧光)阳性标志物平均光密度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艾灸组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1),西药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iba-1共表达(黄色荧光)阳性标志物平均光密度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艾灸组与西药组阳性标志物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海马CA1区TNF-a与BDNF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海马CA1区TNF-α蛋白含量结果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与西药组TNF-α的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蛋白含量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与西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化瘀通络灸可能通过下调VD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TNF-α蛋白的表达及上调分泌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使VD大鼠海马CA1区组织水肿减轻,抑制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改善V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治疗效应。

韩诚[8](2019)在《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功能失衡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衰老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在脑不同层次阴阳失衡的表现和发生机制,初步阐明地黄饮子对衰老模型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为补肾健脑法提供现代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探讨:系统梳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衰老及学习认知的认识,探讨从肾论治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可能性。2、实验研究:(1)实验分组:设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地黄饮子(低、中、高剂量)组和盐酸美金刚阳性药物组共计6组。其中,以6月龄雄性SAMP8小鼠作为衰老动物模型,以同月龄雄性SAMR1小鼠为正常对照,其他各组采用同月龄雄性SAMP8小鼠并给予药物干预。(2)给药干预:各组动物正常饮食条件喂养至5月龄后,从第6个月开始地黄饮子(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每天灌胃不同浓度的地黄饮子水煎液(7.51g/kg·d、15.02g/kg·d、30.04g/kg·d),盐酸美金刚组小鼠灌胃盐酸美金刚混悬液(3.03mg/kg·d),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动物小鼠灌胃等量溶媒。各组动物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个月后,进行如下指标检测。(3)学习记忆能力评价: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新物体识别实验方法评价各组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空间参考记忆力和新物体识别能力。(4)突触结构可塑性检测: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形态变化。(5)突触功能可塑性检测:对各组小鼠海马内“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回路进行在体场电位记录实验,观察LTP和LTD现象,评价突触传递效率。(6)海马神经递质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差异。(7)谷氨酸受体和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的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AMPAR2、NMDAR1、pNMDAR1、NMDA2A、pNMDA2A、NMDA2B、pNMDA2B、CaMKII、pCaMKII共9个蛋白的含量和磷酸化水平。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基于“肾脑相关”理论,从经络联系、精髓关系、元神、肾志与脑神的关系,以及阴阳变化5个方面探讨了从肾论治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可能性;并且基于阴阳学说理论,认为现代脑科学相关研究成果都是阴阳之象,是对中医阴阳理论的丰富和扩展,用阴阳的思维模式去认识脑具有可行性。2.实验研究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着下降(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地黄饮子高剂量可以有效提升小鼠空间辨识和记忆提取能力,减少空间搜索时间(P<0.05);新物体识别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记忆力受损(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地黄饮子高、中剂量均能使小鼠准确区分被更换的物体(P<0.05),并增加其对新物体辨识的时间(P<0.01)。(2)在体场电位记录结果:快速老化的SAMP8小鼠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过200Hz的高频刺激后增幅不明显,LTP效应明显低于相同月龄的抗老化SAMR1小鼠(P<0.001),给予地黄饮子治疗后,则可以有效增强模型小鼠的LTP效应(P<0.05)。而在2Hz的低频刺激下,各组小鼠LTD的易化效应和EPSP的抑制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与6月龄的快速老化SAMP8小鼠相比,相同月龄的抗老化SAMR1小鼠LTD效应仅在低频刺激后的小段时间内受到强化,随着时间流逝,其LTD易化现象逐渐恢复,突触后的兴奋性电位逐渐恢复正常(P<0.001);给予地黄饮子治疗后,地黄饮子高剂量组小鼠的LTD效应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P<0.05)。(3)透射电镜检测结果:通过透射电镜我们可以观察到,模型组小鼠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突触间隙增大或消失,突触前、后膜不清晰,突触小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质变薄;线粒体结构崩解,嵴断裂或溶解。给予地黄饮子灌胃治疗后,神经元细胞器损伤减少,突触结构得到修复。(4)ELISA检测结果:衰老模型组小鼠海马内Glu与GABA含量显着增加(P<0.001),经过药物治疗后,各组小鼠海马内Glu与GABA含量均有所降低,尤其是地黄饮子高剂量组的Glu与GABA含量降低最明显(P<0.01)。(5)WB检测结果:SAMP8模型小鼠海马内AMPAR2、NMDAR1和NMDA2B的含量升高(P<0.05),CaMKII含量降低(P<0.05),pNMDAR1、pNMDA2A和pNMDA2B的含量增高(P<0.05),pCaMKII含量降低(P<0.05)。运用地黄饮子治疗后,中剂量地黄饮子可以有效降低NMDAR1的蛋白含量(P<0.01);高剂量地黄饮子可以有效增加CaMKII的蛋白含量和磷酸化程度(P<0.05),降低AMPAR2、NMDA2B和pNMDA2B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1.海马组织Glu和GABA含量增高、代谢失衡与衰老状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有关;2.海马“schaffer侧枝-CA1区”突触回路的LTP/LTD效应失衡是衰老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电生理层面阴阳失衡的机制;3.海马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是衰老状态下脑电生理和氨基酸神经递质层面阴阳失衡的关键因素。4.补肾方剂地黄饮子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钙内流而易化神经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郭洋洋[9](2019)在《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和意义: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以认知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痴呆综合征,是目前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因此,进一步阐明中医药对VD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V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认识到神经突触损伤是VD、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等疾病共同的神经元病理表现,并且已经证明神经突触损伤始于轴突末端囊泡信号通路的紊乱,最终进展至相关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凋亡。最新的针对VD突触损伤的研究发现网格蛋白(Clathrin)是VD脑内降低最显着的神经突触相关蛋白,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CME)是受体介导内吞的主要方式之一,对质膜蛋白内吞及胞内外信号传导过程有重要的调控作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1-D-aspartic acid,MDA)受体是离子型谷氨酸受体的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既参与了学习与记忆的生理过程,又与VD发生时产生的谷氨酸兴奋毒性作用密切相关,NMDA受体的内吞依赖于clathrin介导的内吞。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发现,VD早期NMDA受体的变化很可能与clathrin介导的内吞过程异常有关,VD患者脑内clathrin表达降低使其介导的NMDA受体的内吞大量减少,神经元表面的NMDA受体增多,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增强致使神经元死亡。因此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可以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展开研究。参知健脑方是基于王永炎院士“正虚毒损络阻”的病机学说,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发的能够改善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成药,具有扶正解毒通络的功效,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痴呆的主要药物。全方由人参、知母、赤芍三味中药提取物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前期的研究基础已经证实:参知健脑方可以降低皮层中的神经递质Glu和GABA的含量,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对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慢性低灌注大鼠痴呆模型,参知健脑方能够改善其脑部缺血状态,保护受损神经元、抑制神经元数量的减少,防止神经元变性坏死。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明确参知健脑方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我们提出假设,参知健脑方能保护受损神经元,与clathrin介导的神经元表面NMDA受体的内吞增多,从而减轻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有关。故本实验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和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对VD模型进行评价,通过VD大鼠血清与皮层中BDNF和MMP-9含量的检测,观察参知健脑方对VD大鼠的疗效,进一步验证参知健脑方的脑保护作用;第二部分:以clathrin介导的神经元表面NMDA受体的内吞作用为切入点,探讨VD状态下参知健脑方对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变化的影响。方法:1.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保护作用的观察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配合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制备VD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注射硝普钠及夹闭血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均匀的分为模型组、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4天。通过跳台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通过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VD大鼠海马病理变化,通过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皮层中BDNF和MMP-9的含量,进一步明确参知健脑方的脑保护作用。2.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配合腹腔注射硝普钠的方法制备VD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注射硝普钠及夹闭血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均匀的分为模型组、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4天。通过RT-PCR检测海马组织NMDA-NR1、clathr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clathrin及内吞标记物RAB5B的表达水平以及海马神经元表面NMDA-NR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神经元NMDA-NR1、clathrin及RAB5B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探索参知健脑方对VD状态下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的影响。结果:1.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保护作用的观察1.1行为学检测结果1.1.1跳台试验:与正常组相比,假手术组大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VD模型组大鼠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降低,模型建立成功。1.1.2新物体识别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辨别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大鼠的辨别指数均显着升高(P<0.01)。1.1.3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P<0.05)。1.1.4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和穿越平台位置的次数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和穿越平台位置的次数显着增加(P<0.01,P<0.05)。1.2形态学检测结果1.2.1HE染色: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正常,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层次丰富核仁清晰,胞质丰富。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层次和数量减少,胞体缩小,细胞排列散乱,有神经元丢失、核固缩现象。参知健脑方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排列、细胞形态和数量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美金刚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层次减少,排列稀松,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1.2.2尼氏染色:假手术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整齐,紧凑,染色呈块状或颗粒状,染色浓密、规则;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排列散乱,胞体缩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大量神经细胞出现尼氏体碎裂、细胞调亡。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层次清晰,细胞带较薄,少量神经细胞可见尼氏体碎裂、胞质中央尼氏小体消失。美金刚组大鼠海马细胞形态和排列较模型组有所改善,但仍有大量神经细胞凋亡。1.3血清及皮层BDNF、MMP-9的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及皮层中BDNF明显下降(P<0.01),MMP-9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血清及皮层中BDNF含量上升(P<0.01),MMP-9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2.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的影响2.1RT-PCR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lathrin 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NMDA-NR1 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海马clathrin mRNA表达升高(P<0.01),参知健脑方组、美金刚组海马NMDA-NR1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2.2Western blot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clathrin、RAB5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神经元表面NMDA-NR1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海马组织clathrin、RAB5B表达显着升高(P<0.01),神经元表面NMDA-NR1显着降低(P<0.01),美金刚组海马clathrin、RAB5B和神经元表面NMDA-NR1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3免疫组化结果:clathrin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细胞的胞质和胞膜,NMDA-NR1受体主要表达于神经细胞的胞膜和突起,RAB5B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细胞的胞质和胞核。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1区clathrin、RAB5B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NMDA-NR1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参知健脑方组海马CA1区clathrin、RAB5B阳性表达显着升高(P<0.01),NMDA-NR1显着降低(P<0.01),美金刚组海马CA1区clathrin、RAB5B和NMDA-NR1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参知健脑方可以减轻V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降低皮层及血清MMP-9的含量,上调皮层及血清中BDNF的含量,提高VD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2.参知健脑方可能通过上调clathrin、RAB5B的表达以促进神经元表面NMDA-NR1的内吞,进而减轻兴奋性毒性作用对神经元的损伤,最终发挥脑保护作用。

刘欣[10](2019)在《四物汤有效部位调控miR-134-5p靶向Foxp2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目的:血管性痴呆是由多种脑血管疾病所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近年来我国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逐年攀升,目前血管性痴呆疾病仍缺乏预防及长期有效的治疗措施,研究表明四物汤对于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对于这种保护机制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血管性痴呆会导致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本研究首先建立有效的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且利用小极性石油醚溶剂提取四物汤石油醚部位。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共同探讨该部位对于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治疗作用。MicroRNAs(miRNAs)作为一种与大脑发育和功能密切相关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在各种脑血管疾病中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芯片分析筛选特异性表达的miRNAs,探究四物汤石油醚部位是否通过调控miRNAs治疗血管性痴呆。我们进一步采用行为学实验探讨miR-134-5p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明确了 miR-134-5p与Foxp2的直接靶向作用;探讨了 miR-134-5p/Foxp2/Synl调控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变化。探究四物汤石油醚部位与miRNAs联用或者单用对于血管性痴呆的影响。研究方法:1.提取四物汤石油醚部位,选用220~250g SD雄性大鼠,通过2V0法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D模型组,四物汤石油醚部位高剂量组,四物汤石油醚部位低剂量组。给药后进行水迷宫实验。之后取大脑皮质进行miRNA基因芯片分析。取材新鲜皮质和海马组织,采用RT-qPCR实验检测miR-134-5p在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选用220~250g SD雄性大鼠,通过2V0法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VD模型组,miR-134-5p拮抗剂组。侧脑室注射拮抗剂后进行水迷宫实验。采用RT-qPCR实验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皮质组织中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情况。3.提取四物汤石油醚部位,无血清刺激的同时分别将不同浓度药物加入PC12细胞,采用RT-qPCR实验检测miR-134-5p在四物汤石油醚部位的作用下的表达情况,体外实验验证药物是否影响miR-134-5p的表达。4.综合利用多个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并筛选miR-134-5p靶基因。构建rno-miR-134-5p的模拟物和抑制物以及各组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至PC1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靶基因Foxp2蛋白的表达情况;构建包含Foxp2-3’ UTR与rno-miR-134-5p结合位点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联合miR-134-5p模拟物抑制物及其阴性对照共同转染至PC12细胞,进一步验证Foxp2与miR-134-5p之间的靶向关系。5.转染rno-miR-134-5p的模拟物和抑制物及其各自阴性对照至PC1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构建Foxp2的siRNA片段转染至PC12细胞,沉默Foxp2,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之后进行ChIP实验,验证Foxp2与其下游靶基因Synl的靶向关系。研究结果:1.本实验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V0)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动物腹腔注射四物汤石油醚部位。GC-MS实验分析了四物汤石油醚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miRNA基因芯片结果表明,与VD模型组相比,四物汤石油醚部位高剂量组大鼠皮质中有56个miRNA表达显着下降(PP<0.05),初步验证四物汤石油醚部位对于miR-134-5p具有靶向作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四物汤石油醚部位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D模型组大鼠产生明显认知功能障碍,逃避潜伏期延长(P<0.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01),证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VD模型组相比,四物汤石油醚部位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01),穿越平台次数均增加(P<0.05)。2.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V0)方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连续三天侧脑室注射miR-134-5p拮抗剂。miRNA基因芯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D模型组大鼠皮质中有46个mi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抑制miR-134-5p的表达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D模型组大鼠产生明显认知功能障碍,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01),证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VD模型组相比,miR-134-5p拮抗剂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3.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VD模型组大鼠皮质中Foxp2以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miR-134-5p拮抗剂组Foxp2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P<O.001)。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共同转染miR-134-5p和pLUC-Foxp2之后,miR-134-5p mimic 降低了 pLUC-Foxp2 的荧光素酶活性(P<0.001),而 miR-134-5p inhibitor升高了 pLUC-Foxp2的荧光素酶活性(P<0.001),初步验证了 miR-134-5p与Foxp2之间的靶向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各自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34-5p mimic转染组Foxp2表达降低(P<0.01),miR-134-5p inhibitor 转染组 Foxp2 表达升高(P<0.05)。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134-5p mimic转染组抑制突触相关蛋白表达(P<0.05),miR-134-5p inhibitor转染组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0.05)。沉默Foxp2之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也被抑制(P<0.01)。ChIP实验验证,Foxp2作为转录因子,与Syn1启动子区域特异性结合,Syn1可能为其下游靶点之。结论:1.四物汤石油醚部位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并且对于在血管性痴呆大鼠皮质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miR-134-5p具有靶向作用。2.miR-134-5p低表达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并且影响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3.Foxp2为miR-134-5p下游靶基因之一。4.miR-134-5p/Foxp2/Syn1通路可能参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二、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海马氨基酸类递质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1.1 血管性痴呆的定义及临床症状
        1.2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及量表应用
        1.3 血管性痴呆的分型
        1.4 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1.5 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
        1.6 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
        1.7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1.8 血管性痴呆的动物模型
    2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2.1 概述
        2.2 中医病因病机
        2.3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概况
第二部分 实验与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设备
        1.2 实验动物及筛选
        1.3 动物分组
        1.4 动物模型的制备
        1.5 模型筛选
        1.6 干预方法及疗程
        1.7 取材方法
        1.8 指标检测
        1.9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MID大鼠海马区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2.2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MID大鼠海马区NR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2.3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MID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3 讨论
        3.1 MID的模型选择
        3.2 海马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损害和受体损害是MID的重要发病机理
        3.3 抑制性氨基酸对兴奋性毒性的拮抗作用
        3.4 BDNF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3.5 西药对照组的选择依据
        3.6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是传统中医理论和壮医理论结合的创新方法
        3.7 优选“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治疗MID的依据
        3.8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通过改善EAA毒性损伤及神经元损伤从而起到治疗MID作用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益气调血,扶本培源”治则运用于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肾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
        1.7 脱落病例处理
        1.8 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的估算
        2.2 研究设计
        2.3 分组方法
        2.4 盲法实施
        2.5 治疗方法
    3 疗效观察及评价
        3.1 疗效观察指标
        3.2 总疗效评定
        3.3 安全性评价
    4 研究质量控制
        4.1 统计学方法
        4.2 质量控制方面
        4.3 伦理学审批
    5 研究结果
        5.1 病例完成情况
        5.2 基线资料比较分析
        5.3 治疗结果与分析
        5.3.1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变化比较
        5.3.2 两组治疗前后 MoCA 评分变化比较
        5.3.3 两组治疗前后 ADL 评分比较
        5.3.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5.3.5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6 讨论
        6.1 中医学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认识
        6.2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认识
        6.3 针刺治疗PSCI机制研究进展
        6.4 本研究确立“肾虚”的理论依据
        6.5 认知康复组穴的治疗依据
        6.6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1 中药治疗
        2 针灸治疗
        3 推拿按摩治疗
        4 运动疗法
    综述二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血管性痴呆西医发病机制
        2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设计
        6 治疗方案
        7 观察指标及方法
        8 疗效评价标准
        9 统计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
        1 观察对象入选及完成情况
        2 受试者基本信息
        3 受试者基线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
        4 受试者基线合并疾病情况
        5 药品使用情况
        6 基线体格检查情况
        7 基线辅助检查
        8 疗效评价
        9 安全性评价
    第三节 讨论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2 临床研究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3 临床结果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通络化痰胶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第二节 结果
        1 行为学实验结果
        2 通络化痰胶囊对VD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3 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lathrin、NMDAR1及Rab5b mRNA RT-PCR结果
        4 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组织clathrin、膜蛋白NMDAR1 Western Blot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 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特点
        2 组织形态学特点
        3 通络化痰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不同时点的动态变化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创新与优势
    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1. 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病中经络(脑梗塞)恢复期(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CRF表
    2.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观察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Neurogranin调控海马突触可塑性探讨游泳运动改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致空间记忆障碍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设备
        1.3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基因敲除小鼠PCR鉴定
        2.2 实验动物分组
        2.3 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制备
        2.4 激光散斑检测脑血流灌注
        2.5 干预方法
        2.6 T迷宫实验
        2.7 Morris水迷宫实验
        2.8 蛋白表达检测
        2.9 电生理检测
    3 统计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实验结果
    1 Ng敲除小鼠基因和蛋白表达的鉴定
        1.1 PCR鉴定Ng敲除小鼠基因表达情况
        1.2 Western blot检测Ng敲除小鼠海马组织Ng蛋白水平
    2 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检验
        2.1 脑血流检测
        2.2 空间记忆行为学检测
    3 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
        3.1 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
        3.2 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4 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活动的影响
    5 游泳运动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1 慢性低灌注脑缺血导致认知障碍及其动物模型的选择
    2 游泳运动可以改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空间记忆功能
    3 游泳运动增强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海马CA3-CA1 突触活动
    4 游泳运动增加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模型小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
    5 总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五脏温阳化瘀法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VD研究概述
        1.1 现代医学对VD的认识
        1.1.1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1.1.2 病理学特征和病理机制
        1.1.3 临床特征及诊断
        1.1.4 药物治疗
        1.1.5 中药作用于VD的作用机制研究
        1.1.5.1 调节中枢神经递质
        1.1.5.2 增强突触传递效能
        1.1.5.3 改善脑血流代谢
        1.1.5.4 抑制神经蛋白凋亡
        1.1.5.5 抗氧化应激及炎症
        1.2 中医学对VD的认识
        1.2.1 古代医家对痴呆病机的相关认识
        1.2.1.1 痰瘀蓄于内、上及脑窍
        1.2.1.2 阳气亏虚
        1.2.1.3 脏气亏虚
        1.2.1.4 营卫、气血不调
        1.2.1.5 心肾不交
        1.2.1.6 元神失养
        1.2.2 现代医家对VD的认识
        1.2.2.1 病机
        1.2.2.2 辨证论治
    2 唐农教授对VD的学术观点
        2.1 学派传承
        2.2 学术观点
        2.2.1 病证之间具有病机相关性
        2.2.2 扶其真阳为恢复人体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的重要法则
        2.3 唐农教授从阳虚血瘀痰阻论治VD的认识
        2.3.1 对VD病因病机的认识
        2.3.1.1 阳气不足、神机失用为VD的发病之本
        2.3.1.2 阳化不足,瘀血痰浊阻滞脑络为VD的发病之标
        2.3.2 对VD治则的认识
    3 五脏温阳化瘀汤治疗VD的方义及药物解析
        3.1 五脏温阳化瘀汤药物组成
        3.2 五脏温阳化瘀汤方义
        3.3 五脏温阳化瘀汤具体药物解析
        3.4 五脏温阳化瘀汤的运用
        3.5 有毒药物的用量
        3.5.1 炮附子的用量
        3.5.2 法半夏的用量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大鼠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VD模型制备及分组
        2.2 给药方法及剂量
        2.3 基本生理状况采集
        2.4 Morris水迷宫实验
        2.4.1 定位航行实验
        2.4.2 空间探索实验
        2.5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3.2.1 定位航行实验
        3.2.2 空间探索实验
        4 讨论
        4.1 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
        4.2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实验二: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Syn与GAP-43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大鼠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取材
        2.2 免疫组化染色
        2.3 Western blot实验
        2.3.1 制备蛋白样品
        2.3.2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
        2.3.3 灌胶及电泳
        2.3.4 转膜及封闭
        2.3.5 一抗及二抗孵育
        2.3.6 显色及凝胶成像系统分析
        2.4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2 各组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Syn、GAP-4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五脏温阳化瘀汤对VD大鼠血清VEGF、BDNF、NGF水平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大鼠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1.2.1 主要仪器
        1.2.2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取材
        2.2 ELISA实验
        2.2.1 试剂配置
        2.2.2 操作步骤
        2.3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血清BDNF、NGF水平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技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6)基于海马突触传递效能和可塑性探讨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认识
    2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3 电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可能机制
    4 海马调控学习记忆的突触可塑性机制
    5 电针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6 研究假说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设备耗材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VD模型建立
        2.2 电针“百会”、“神庭”干预方法
        2.3 小动物磁共振3D-TOF扫描
        2.4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2.5 膜片钳电生理记录技术检测大鼠海马CA3-CA1 区场电位
        2.6 突触可塑性相关调节蛋白定量检测
    3 统计方法
        3.1 行为学数据分析
        3.2 大鼠海马CA3-CA1 区场电位数据分析
        3.3 突触可塑性相关调节蛋白表达定量分析
    4 技术路线图
实验结果
    1 VD大鼠模型检验结果
        1.1 小动物磁共振3D-TOF血管成像检测结果
        1.2 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检测结果
    2 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3 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I/O曲线和PPR的影响
    4 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海马CA3-CA1区LTP的检测结果
    5 电针“百会”、“神庭”对VD模型大鼠海马Nr2B、GluR1和CaMKⅡ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2 电针对 VD 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3 电针对VD大鼠海马突触传递效能的影响
    4 电针对 VD 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5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影响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VD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2.1 肾精亏虚,髓海不足
        1.2.2 心脾两虚,气血亏虚
        1.2.3 痰浊阻窍,脑失清灵
        1.2.4 瘀阻脑络,神明失养
        1.3 中医治疗
        1.3.1 中药治疗
        1.3.2 针刺治疗
        1.3.3 艾灸治疗
        1.3.4 其它治疗
        2 小结
    综述二:激活型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
        1 小胶质细胞的认识
        1.1 小胶质细胞的来源与分布
        1.2 小胶质细胞的分型
        1.3 小胶质细胞的分泌功能
        1.3.1 M1型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
        1.3.2 M2型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
        2 针灸对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3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VD模型分组
        2.2 VD模型建立
        2.3 VD模型成功的标准
        2.4 处理方法
        2.5 Morris水迷宫检测
        2.6 数据分析
        2.7 结果分析
        2.7.1 术后3天定位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2.7.2 3疗程后各组大鼠天定位航行试验及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2.8 结论
    实验二 :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
        1 化瘀通络灸对VD大鼠海马CA1区影响的研究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主要试剂与器材
        1.3 实验取材
        1.4 方法
        1.5 结果
        1.6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化瘀通络灸法
    2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iba-1
    3 海马CA1区
    4 TNF-α和BDNF表达结果讨论
    5 本实验的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功能失衡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探讨
    一、中医学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认识
        (一)“神”乃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二)五脏藏神协调认知过程
        (三)脑主元神启发灵机神明
    二、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一)阴阳失衡而衰
        (二)五脏衰而寿尽
        (三)肾乃寿夭关键
    三、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一)经络不通,肾脑失联
        (二)肾精不足,脑髓不满
        (三)元气衰竭,神去机息
        (四)志无所藏,神无所化
        (五)阴阳失调,迷惑健忘
    四、现代医学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认识
        (一)学习记忆活动的行为模式
        (二)学习记忆活动的结构基础
        (三)学习记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一)基因功能紊乱与衰老
        (二)细胞自噬与衰老
        (三)氧化应激-炎症-免疫与衰老
        (四)与衰老相关的其他学说及认识
    六、衰老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一)相关脑区突触可塑性的改变
        (二)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
        (三)离子通道通透性与功能的改变
        (四)激素水平的改变
    七、从肾论治衰老肾虚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一)基于阴阳失衡探究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二)运用地黄饮子从肾论治学习记忆功能减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地黄饮子对SAM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仪器
        (三)药品与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
        (二)主要试剂及药品配制备
        (三)行为学实验检测
        (四)在体海马场电位记录
        (五)海马组织样本采集、固定与制片方法
        (六)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地黄饮子对SAM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
        (二)地黄饮子对SAM小鼠短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改善作用
        (三)地黄饮子对SAM小鼠海马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改善作用
        (四)地黄饮子对SAM小鼠海马突触功能可塑性的改善作用
        四、讨论
        (一)地黄饮子参与调节学习记忆
        (二)地黄饮子参与调节海马突触可塑性
        (三)LTP/LTD效应失衡是衰老肾虚证脑电生理阴阳失衡的表现之一
        五、小结
    实验二 地黄饮子对SAM小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仪器
        (三)药品与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设计、分组情况及实验流程
        (二)主要试剂及药品配制
        (三)待测样本的收集与检测
        (六)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酶联免疫法检测海马内Glu、GABA含量
        (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谷氨酸受体、CaMKII的表达
        四、讨论
        (一)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神经递质代谢失衡是脑内神经递质阴阳失衡的表现之一
        (二)衰老状态下脑不同层次阴阳失衡的关键在于钙离子代谢异常
        (三)地黄饮子可以有效调节衰老状态下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Master8 刺激器各阶段刺激模式程序
    附录2.fEPSPs计算公式
    附录3.各组小鼠海马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
    1 血管性痴呆的病变基础
        1.1 脑血管病变
        1.2 神经元形态结构异常
        1.3 神经元功能代谢异常
    2 血管性痴呆的突触损伤机制
        2.1 神经元突触损伤与血管性痴呆
        2.2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与血管性痴呆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学对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1.1 病名沿革
        1.2 病位辩证
    2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病机概述
        2.1 肾虚精亏
        2.2 脏腑失调
        2.3 毒损脑络
    3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
        3.1 单味中药及提取物
        3.2 中药复方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4 参知健脑方的组方配伍及药理研究进展
        4.1 参知健脑方的组方配伍
        4.2 参知健脑方的药理研究进展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保护作用的观察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内吞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四物汤有效部位调控miR-134-5p靶向Foxp2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进展
    第一节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第二节 miRNAs与血管性痴呆疾病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概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四物汤石油醚部位调控miR-134-5p抗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
    第一节 四物汤石油醚部位对于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第二节 四物汤石油醚部位调控miR-134-5p的表达
    第三节 miR-134-5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第三章 miR-134-5p靶向Foxp2影响突触可塑性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miR-134-5p及其靶基因调控突触相关蛋白表达
    第二节 沉默Foxp2表达抑制突触相关蛋白表达
    第三节 miR-134-5p/Foxp2/Syn1参与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附件

四、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记忆行为改变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调血、扶本培元”药线灸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海马氨基酸类递质含量的影响[D]. 李玉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认知康复组穴”针刺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肾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D]. 王瑞瑞.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D]. 张丹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Neurogranin调控海马突触可塑性探讨游泳运动改善慢性低灌注脑缺血致空间记忆障碍的机制[D]. 张嘉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五脏温阳化瘀法调节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突触前膜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D]. 姜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海马突触传递效能和可塑性探讨电针改善血管性痴呆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D]. 张宇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小胶质细胞分泌因子的影响研究[D]. 刘晓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从“肾脑相关”论衰老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脑功能失衡机制[D]. 韩诚.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9]参知健脑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郭洋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四物汤有效部位调控miR-134-5p靶向Foxp2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影响[D]. 刘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标签:;  ;  ;  ;  ;  

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行为变化与突触结构参数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