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南矿区技术创新战略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超[1](2021)在《基于InSAR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灾害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矿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地表结构不断遭到破坏,引起的地面沉降、塌陷、建筑物变形倒塌和公共设施损毁等一系列矿区灾害问题严重的威胁到了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开展矿区地面沉降的长期高效监测、建筑物的动态损坏评估及预测预警研究工作,对于矿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以及地区的和谐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新兴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 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连续覆盖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光学遥感在特殊环境下成像困难的短板,克服了传统观测技术采样点密度低、延续性差的困难,为矿区形变监测带来了一种全新、高效的观测方法。然而,当前In SAR仅仅被作为一种获取矿区形变信息的手段,其在矿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没有完全发挥。如何将In SAR技术和矿区形变研究更好的结合,真正高效的应用到矿区地面沉降长期监测、建筑物动态损坏评估及预测预警等防灾减灾工作中去,仍处于探索阶段,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论文以华东淮南矿区为研究区,综合对地观测技术、地质、结构以及计算机机器学习等相关理论知识,开展基于In 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时空演变分析、建(构)筑物受采动影响的动态损坏评估及预测预警研究,为矿区的地表沉陷监测及灾害评估、预警工作提供高效的方法和可靠的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 SAR,D-In SAR)技术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区域识别与特征提取研究,验证了D-In SAR技术和Sentinel-1A数据在淮南矿区开采沉陷监测中的能力。基于Sentinel-1雷达影像数据,应用DIn SAR技术,反演了淮南矿区的地表形变结果,识别并圈定了研究区内的所有形变区域,探查了研究区内形变区域的空间分布,分析了影响区域形变特征的原因,揭示了形变区域的空间形变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有25处形变区域,主要分布于淮南矿区的西部和北部;淮南矿区内由于煤炭开采引发的形变干涉条纹在干涉图中都呈现面积小、形状规则的同心圆形或椭圆形空间形态特征;形变区域在空间上都呈现出典型的漏斗状地面沉降特征,区域沉降量最大值处都位于形变区域的中心位置,沉降量随着形变区域的中心向边界处逐渐减小。(2)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不同地物类型时序相干性研究,揭示了不同地物类型的时序相干性变化规律。深入探讨了影响In SAR技术相干性的因素指标,利用Sentinel-1A数据,筛选出时间和地物类型两个不同的重要影响指标,以此开展了矿区内不同地物类型在不同时间段内对D-In SAR技术的去相干影响研究,定量的分析了矿区内不同地物类型的时序相干性变化特征。选取淮南矿区4类典型地物:农地、林地、裸地、居民地为代表,通过相干系数的计算,分别获取了4种地物类型在一年中各个月份的时序相干性变化结果。结果表明4类地物在一年中总体有着相似的相干性变化趋势,其中6至9月相干性最差,12月至3月相干性最好;居民地和裸地全年中表现出了较为稳定的高相干性,而农地和林地则表现出了较强的季节性变化相干性;研究区内4种地物类型在一年各月中的平均相干系数值均高于0.32,满足长时序形变监测的相干性要求。通过与矿区的气象要素图对比,结果表明相干性的变化趋势与当地降水量、气温的变化趋势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实地的走访勘查,表明农地和林地区域相干性表现出的强季节性变化与当地农作物种植周期、植被的生长周期有着密切关系。(3)基于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 SAR,SBAS-In SAR)技术的矿区建(构)筑物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深入的分析对比矿区形变对建筑物结构损坏影响的因素和特点,筛选损坏指标;并根据矿区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特征,选取损坏评估模型,利用SBAS-In SAR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区域面状形变信息的特点,提取损坏指标并结合损坏评估模型,实现矿区建筑物的快速动态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以淮南矿区杨聚庄居民区为例,基于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20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应用SBAS-In SAR技术反演了研究区在监测期内的形变信息,获取了研究区内的时间序列形变图,并基于时序形变结果,提取了研究区内建筑物的动态损坏评估结果图,并通过对研究区建筑物损坏情况的实地勘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次的损坏评估结果与研究区内建筑物实际损坏情况有较高的一致性,该方法为利用In SAR技术实现矿区区域建(构)筑物的快速动态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4)联合时序InSAR和机器学习理论的矿区形变预测研究,提出了灰色支持向量机(Grey-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GM-SVR)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利用时序In SAR技术获取的矿区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获取形变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根据矿区的形变时空演化规律结合时序In SAR数据集的特点,基于组合建模的思想,综合灰色模型强大的线性处理和支持向量机优良的学习、泛化以及高维空间非线性处理能力的优势,建立GM-SVR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分别对线性和非线性形变分量的预测,最终实现矿区形变的预测研究。以研究区杨聚庄时序In SAR监测的结果进行预测模型的实例分析,验证了GM-SVR组合模型的全局预测能力,通过与单一预测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GM-SVR组合模型预测精度最高且性能稳定,是一种有效的形变预测方法。
石智军,姚克,姚宁平,李泉新,田宏亮,田东庄,王清峰,殷新胜,刘飞[2](2020)在《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装备40年发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井下坑道钻探在保障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实现了"由无到有"向"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依靠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科技创新,支撑煤矿地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首先从矿井灾害防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查、煤层气资源开发和其他工程应用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对煤矿井下坑道钻探的需求,并结合煤矿井下坑道钻探领域专着、专利、论文、标准规范、获奖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了40年来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成果。在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方面,提出和发展了煤矿井下坑道回转钻进技术、稳定组合钻具定向钻进技术和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实现了煤矿井下钻孔施工由"无控钻进"到"受控钻进"再到"精确定向钻进"的跨越;研制了坑道钻机、泥浆泵(车)、钻杆、钻头、螺杆钻具、随钻测量系统、冲洗液循环净化系统等装备,促进了煤矿井下坑道钻探装备国产化进程及其升级换代,形成了适应于我国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同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体系,尤其是大功率定向钻进和自动化、智能化钻进技术与装备研发,使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装备水平跃升到新的台阶,推动了煤矿地质保障技术的进步,支撑了我国煤炭科学产能的释放和煤层气高效开发。面对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针对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发展新要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精准快速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已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与装备发展方向及建议。
李琰庆,杨科,秦汝祥,余岩[3](2020)在《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体系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淮南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群条件下复杂煤层赋存、多源瓦斯涌出、重复开采扰动、多头面生产准备等制约安全高效开采难题,通过分析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结合不同的煤与瓦斯赋存特点,对常规的开采上、下保护层瓦斯治理模式进行优化,提出重复开采下保护层远程泄压、开采近距离上保护层抽采瓦斯和顺序向上(下)开采依次保护3种煤与瓦斯共采改进模式,形成"采前、采中、采后"、"本煤层、邻近层、采空区"、"井下、井上"立体抽采瓦斯技术,以及无煤柱开采、突出危险保护层消突、岩巷快速施工、钻孔防喷及增透抽采、地面钻井施工、薄煤层开采装备等配套关键技术。统筹掘进、打钻、抽采、开采等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出准备区、治理区、开采区"三区"生产组织方式,从时间、空间上部署多煤层多头面多工序合理有序施工。应用结果表明:突出煤层群可以在低瓦斯状态下安全高效开采,能够建成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井工矿井。最后,针对深部开采面临的灾害治理工程量大、周期长、用工多、成本高等问题,给出了地面钻井治理瓦斯与水害技术思路、高瓦斯自燃煤层无煤柱无巷采煤攻关方向和智能矿山建设设想,并指出探索地面钻井治理灾害新技术、推广无煤柱无巷采煤新工法、研发智能化无人开采新装备是未来的创新方向。
毕玉婷[4](2019)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文中认为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煤炭工业更是我国能源支柱产业。但是,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在给社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淮南市潘集区潘一矿矿区是我国东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开采资源悠久的矿区之一,几十年的资源开采产生了大量采煤沉陷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将进一步增大,采煤沉陷区的面积也将不断扩大。因此,对该沉陷区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本文第一部分是在国家、省级及市级三个不同层面简述了对规划区进行综合治理的研究背景,并通过国内外的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经典案例的对比,尝试找出对目标区域有用的经验;第二部分介绍了采煤沉陷区的基本概况和运用到的基础理论,包括采煤沉陷区的形成原因、分类特点等,特别是其形成原因和产业模式选择;第三部分是在了解目标治理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该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威胁和机遇等,总结得出为淮南市潘集区潘一矿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提高解决的新途径与新思路:即通过生态重建和产业引进以及核心区域重点项目推进等措施来解决现有问题。最后在综合全文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管控和市区执行方面相应的思考,以期为淮南市矿业小城镇采煤沉陷区土地再利用模式的合理选择,指导淮南市矿业小城镇采煤沉陷区土地再利用的有序发展。从而为淮南市矿业小城镇土地再利用模式选择及规划方案提供决策依据,也有利于实现采煤沉陷区土地和所在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及帮助重建采煤沉陷区生态系统平衡。
赵继展[5](2018)在《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抽采是煤矿区煤层气抽采的特有方式,是利用本煤层开采产生的覆岩破断卸压促使上邻近煤层,尤其是碎软低渗煤层,强化增透、实现煤层气地面高效抽采的重要途径,也是煤矿井下防治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有效措施。但是,多年来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抽采产能数值模拟,一直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论文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煤矿区煤层气抽采产能预测技术(2011ZX05040-003)”,以煤层群开采的安徽省淮南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煤田地质学、煤层气地质学、采矿学、渗流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等理论和方法,通过现场调研、理论研究、分析测试、储层建模、数值模拟和工程试验,开展了采动区煤层气运移和产出规律、采动引起的渗透率时空演化模式和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及模拟方法等研究工作,开发出了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抽采产能数值模拟软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淮南矿区采动区煤层气井历史拟合和产能预测,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1)揭示了采动区煤层气赋存、储集、运移和产出规律。随着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动引起上部岩层和煤层破坏断裂、离层卸压、漏水降压,煤层气解吸扩散,进入采动裂隙中储集,继而在压力梯度作用下向采动区煤层气井渗流并产出。对淮南矿区24个工作面106口采动区煤层气井的生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煤层气井明显不同,采动区煤层气井表现出独有的产气特征,即日产气量成数倍至数十倍增大,并且日气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呈现初期急剧增加直至最大峰值、继而快速下降至最低水平后维持长时间稳定的“单尖峰拖长尾”典型形态特征。(2)研究发现,采动区井的日产气量与井到回采工作面的距离普遍呈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其关系曲线也呈“单尖峰拖长尾”的典型形态特征,即当回采工作面推进到超过煤层气井5m左右时,气产量才呈陡壁式急剧增加,一直到超过煤层气井50m左右时达到最大峰值;随后随着工作面继续推进,气产量呈陡坡式快速下降,直至超过煤层气井280m左右时停止下降,并且在1000m后仍维持较高气产量。研究认为,采动区煤层气井呈现出的独有产气特征,主要是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推进产生的扰动,使上部煤层和岩层遭受破裂卸压、强化增渗作用和随之发生的重力压实作用,引起煤层渗透率呈几何数量级急剧增大,随后又快速减小的结果;其次与上部煤层和岩层中水的快速漏失、泄压等因素影响有关。(3)基于黑盒子理论和Boltzmann函数拟合,首次提出了采动区上部煤层视渗透率随工作面推进位置到煤层气井之间距离变化的数学表达式。由于采动区上部煤层渗透率在平面上动态演化过程极其复杂,很难用一个函数来全面真实地表征,为此采用采动区煤储层视渗透率来等效反映开采扰动下采动区上部煤层渗透率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实际影响。(4)建立了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模拟的概化地质模型、三维两相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并给出了边界处理、数值求解和关键参数拟合求解方法。与常规煤层气数值模拟模型和求解方法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回采工作面推进扰动形成动边界条件,使采动区范围随时间变大;二是采动区内煤储层的渗透率、储层压力、孔隙度等储层参数是动态变化的;三是煤层气井产气不排水,煤储层中的水通过采动裂隙向下渗漏排出,实现储层降压。四是提出了煤储层视渗透率数学表达式中形态控制参数和渗透率极值参数的求取方法,即通过采动区煤层气井产量与煤层气井到回采工作面距离的数据拟合求取煤储层视渗透率数学表达式中的形态控制参数,通过对采动区煤层气井产量数据进行历史拟合求取煤储层视渗透率数学表达式中的渗透率极值参数。(5)开发出了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抽采产能数值模拟软件CCGS v1.0,实现了采动影响下煤层气井单井抽采产能的数值模拟。基于常规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软件CBM-SIM,开发了具有对煤矿采动区煤层视渗透率、储层压力、漏失水等煤储层动态参数进行集成、处理和赋值功能的专用计算机模块;创新了时间卡中断刷参机制,实现了在运算过程中按时间步暂停对煤储层动态参数进行自动更新的功能;形成了具备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和常规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的双功能软件平台。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灵活、使用方便。(6)研究成果应用于淮南矿区潘一、潘三、顾桥、丁集和朱集等煤矿,对8个工作面11口采动区煤层气井进行了生产数据历史拟合和气产量数值模拟预测,得到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唐永志[6](2017)在《淮南矿区煤炭深部开采技术问题与对策》文中认为为实现深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剖析了淮南矿区深部开采面临的瓦斯、灰岩水、地压、地温等4个方面技术难点,并给出深井开采的7大关键技术对策,即:优化开采布局,整合资源;构建瓦斯治理模式,创建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研发试验了深部煤矿全断面硬岩盾构机和更小断面煤矿顶管机等,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进程;开创"钻、疏、注"一体化灰岩水防治技术;研发矿井降温技术;开发深井巷道稳定性控制与支护技术;推进协调、绿色开采成套技术,以此解决深部开采的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协调绿色发展,提高深部矿井安全生产及综合效益。
叶雪洁[7](2017)在《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文中研究指明淮南是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淮南煤矿曾是中国人自己开发和经营的为数不多的大型煤矿,是我国近代新式煤矿的缩影,现代矿业科技在淮南煤矿的发展过程中地位独特,作用特殊。本文在研究中,以新中国成立之前淮南煤矿四十年的发展历史为对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新旧历史史料,运用数据分析法、比对法和综合分析法,通过对近代淮南煤矿的科技发展历程和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历史事件加以研究,以期找到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早期发展之间的关系。文章以丰富的档案资料,梳理和还原了与淮南矿业科技有关的四个不同发展历史时期:一是(1909-1928年)现代开采技术的起步时期。商办性质的淮南大通煤矿,其主要生产方式以人工开采为主。二是(1928-1937年)煤矿科技发展的“黄金十年”时期。官办国营的淮南煤矿局通过矿业科技的引进和生产运销模式的有效组织,使淮南煤矿一跃成为国民政府经营最为成功的国有企业。三是(1938-1945年)日本统治下煤炭开采技术的停滞和倒退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以人工开采代替机械生产的煤炭采掘技术的停滞和倒退。四是(1945-1949年)战后矿业科技的全面恢复和提升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大量前沿技术的引进、矿业人才培养,以及向美援会寻求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使得淮南煤矿的机械化开采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在对以上四个历史时期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同时,还从四个不同侧面还原和归纳了淮南矿业科技的重大历史进程和科研成果:一是有关淮南煤田的地质学理论和勘探技术。从淮南地质构造理论到推断淮南八公山新煤田的存在;从地质勘测规范的确立,到淮南新煤田的“一钻得煤”,以及后来谢家荣先生“大淮南盆地”的提出。二是以全新的经济地质学视角,阐述了淮南煤矿在我国经济地质学发展中的历史贡献。淮南新煤田的发现是谢家荣先生经济地质学思想在淮南煤矿的成功实践,是经济地质学理论用于指导实践的有力例证,提醒人们应当重视地质矿产资源的“经济”特性。三是对淮南近代矿业科技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总结。包括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先进技术理念、设备的引进,矿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煤炭产、运、销的有效组织管理。四是考证了淮南煤炭的深加工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内容涵盖当时条件下的煤质分析,炼焦科学试验,合煤法炼焦的选择,以及借助上海先进的科研条件为淮南煤炭进行各种检测实验,此举可看成是今天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通过对淮南煤矿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侧面的总结分析,得出以下五点重要启示:一是提高对煤炭资源的重要性认识。煤炭是工业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从国家层面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二是加大对矿业经济的政策支持。要加大对煤矿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国家税收和财政投入带来的撬动效应,做大做强矿业经济。三是发挥好科学技术在矿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四是统筹协调矿业发展。矿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好、统筹好煤矿企业和地方的关系,以及企业在生产、运输和市场营销等领域中的诸多因素。五是正确把握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以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为指导,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强化两型城市建设,为众多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刘玉娟[8](2015)在《基于GIS的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Pb、Cd、Hg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摄取、吸入、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危害人体健康。矿业活动往往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问题,同时它也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Pb、Cd、Hg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矿区内重金属Pb、Cd、Hg的空间变异结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并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从而判断矿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明确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为矿区土壤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采集了研究区域的土壤样品269个,测定了土壤样品中Cd、Pb和Hg这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经处理和分析后,发现这3种重金属在研究区域内存在普遍的积累,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相比,Cd含量的超标率最高,并且Cd在整个淮南矿区的土壤中污染最严重,有44.2%采样点达到重度污染。(2)研究区域内Cd、Pb和Hg重金属元素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重金属元素Hg含量具有强空间相关性,Cd、Pb含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元素Hg空间分布不连续,高值区相对很集中,主要分布在矿区的东南部,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矿区的北部;重金属元素Pb空间分布也不连续,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矿区的北部;而重金属元素Cd空间分布连续性较明显,几乎遍布整个矿区。(3)淮南矿区内土壤污染的积累较为严重,重金属污染严重积累区域已达到矿区面积的一半以上;砂姜黑土是淮南矿区内受污染最严重的土壤类型;淮南矿区3种重金属积累程度与矿区开采历史呈正相关,煤矿区开采历史越长,生态危害越严重,报废煤矿区则全部为重金属严重积累。(4)采矿业活动可能是重金属Cd、Pb的主要污染来源;建材业和其它工业活动可能是重金属Hg的主要污染来源。
王成[9](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张农,李希勇,郑西贵,薛飞[10](2013)在《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现状与技术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描述了我国千米深井煤矿的地区分布、井深、产量分布及服务年限等基本状况,分析了千米深井的开采掘进及安全状况、提升方式与分级排水及瓦斯赋存与冲击倾向性等特征,总结了深部煤炭资源开采"五高两扰动"的开采环境特点,即高地应力赋存状况、高工作环境温度、高承水压力条件、高瓦斯和高冲击矿压倾向性,强开采应力扰动和邻近巷道群的工程扰动,进而提出深部开采亟待解决的七大问题。结合我国"十五"以来的科技攻关,介绍了重大科研立项、科研平台及国家和行业获奖情况。我国煤炭资源储产比小,深部开采中应注意节约资源。
二、淮南矿区技术创新战略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南矿区技术创新战略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nSAR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灾害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淮南矿区地面形变灾害研究现状 |
1.2.2 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 |
2.1 概述 |
2.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
2.2.1 InSAR工作模式 |
2.2.2 InSAR原理 |
2.2.3 干涉相位组成分析 |
2.3 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 |
2.3.1 D-InSAR原理及方法 |
2.3.2 D-InSAR处理流程 |
2.3.3 D-InSAR的局限性分析 |
2.4 时间序列InSAR技术 |
2.4.1 永久散射体干涉技术 |
2.4.2 小基线集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InSAR技术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识别与时序相干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地理与地质环境基本概况 |
3.2.1 区域地形、地貌 |
3.2.2 气象与水文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地质构造 |
3.2.5 区域灾害现状 |
3.3 SAR影像数据选取 |
3.4 D-InSAR技术的淮南矿区形变区域识别与特征分析 |
3.4.1 研究区数据选择 |
3.4.2 研究区数据处理 |
3.4.3 结果与分析 |
3.5 基于SENTINEL-1A数据的地物类型时序相干性研究 |
3.5.1 失相干性因素分析 |
3.5.2 研究区选择 |
3.5.3 研究区数据 |
3.5.4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矿区建(构)筑物安全监测与损坏评估研究 |
4.1 引言 |
4.2 开采沉陷影响分析 |
4.2.1 岩层移动 |
4.2.2 地表移动 |
4.3 矿区建筑物安全因素分析 |
4.3.1 地表形变对建筑的影响 |
4.3.2 建筑物自身特征的影响 |
4.3.3 大气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 |
4.4 基于SBAS技术的建筑物损坏评估技术 |
4.4.1 建筑物损坏评估模型 |
4.4.2 SBAS-InSAR技术 |
4.4.3 损坏评估指标的选取 |
4.5 形变结果提取与分析 |
4.5.1 研究区选择 |
4.5.2 研究区数据选择 |
4.5.3 干涉对组合参数 |
4.5.4 高相干目标点获取 |
4.5.5 形变结果获取 |
4.5.6 形变结果的精度分析 |
4.5.7 时序形变特征分析 |
4.6 建筑物安全评估 |
4.6.1 倾斜指标的提取 |
4.6.2 研究区建筑物特征分析 |
4.6.3 建筑物损坏评估 |
4.6.4 建筑物损坏情况实地调查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InSAR与GM-SVR模型的矿区形变预测研究 |
5.1 引言 |
5.2 GM-SVR模型的构建 |
5.2.1 预测模型的概述 |
5.2.2 GM-SVR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原理介绍 |
5.2.4 模型精度评估指标 |
5.3 基于InSAR的矿区形变预测实例 |
5.3.1 InSAR原始观测数据获取 |
5.3.2 形变预测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致谢 |
(2)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装备40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对坑道钻探需求 |
1.1 矿井灾害防治对坑道钻探需求 |
1.2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探查对坑道钻探的需求 |
1.3 煤层气资源开发对坑道钻探的需求 |
1.4 其他工程应用对坑道钻探的需求 |
2 坑道钻探研究进展 |
2.1 专着 |
2.2 发明专利 |
2.3 期刊论文 |
2.3.1 论文发表期刊情况 |
2.3.2 论文发表机构情况 |
2.3.3 论文被引情况 |
2.4 学位论文 |
2.5 获奖情况 |
2.6 国家/行业标准 |
3 坑道钻探技术发展历程 |
3.1 回转钻进技术研究进展 |
3.2 稳定组合钻具定向钻进研究进展 |
3.3 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研究进展 |
3.3.1 引进消化阶段 |
3.3.2 自主研发阶段 |
3.3.3 创新发展阶段 |
3.4 碎软煤层钻进技术发展进展 |
3.4.1 螺旋钻进技术 |
3.4.2 中风压空气钻进技术 |
3.4.3 空气套管钻进技术 |
3.4.4 梳状钻孔定向钻进技术 |
3.4.5 空气螺杆钻具定向钻进技术 |
3.4.6 筛管完孔工艺技术 |
3.5 坑道取心钻进技术研究进展 |
3.5.1 绳索取心钻进技术 |
3.5.2 水力反循环取心钻进技术 |
3.5.3 长距离密闭取心定向钻进技术 |
4 坑道钻探装备发展历程 |
4.1 坑道钻机发展现状 |
4.1.1 分体式钻机 |
4.1.2 履带式钻机 |
4.1.3 胶轮式定向钻机 |
4.1.4 自动化、智能化钻机 |
4.2 煤矿井下泥浆泵(车)发展现状 |
4.3 煤矿井下坑道钻杆发展现状 |
4.3.1 高强度外平钻杆 |
4.3.2 螺旋钻杆 |
4.3.3 三棱钻杆 |
4.3.4 有线随钻测量钻杆 |
4.3.5 无磁钻杆 |
4.3.6 打捞钻杆 |
4.4 煤矿井下坑道钻头发展现状 |
4.4.1 硬质合金钻头 |
4.4.2 金刚石钻头 |
4.4.3 PDC钻头 |
4.5 煤矿井下坑道螺杆钻具发展现状 |
4.6 钻孔轨迹测量系统发展现状 |
4.6.1 存储式测量系统 |
4.6.2 随钻测量系统 |
4.7 冲洗液循环净化系统发展现状 |
5 坑道钻探实验室平台建设 |
5.1 钻探工艺实验室 |
5.1.1 液动冲击回转钻进实验室 |
5.1.2 微机控制托拉姆钻机的工艺实验台 |
5.2 钻机实验平台 |
5.2.1 液压元件实验台 |
5.2.2 钻机综合检测检验实验台 |
5.3 钻具实验室 |
5.3.1 钻杆实验台 |
5.3.2 小直径螺杆钻具性能测试台 |
5.3.3 钻头微钻实验台 |
5.4 钻孔测量仪器实验室 |
6 坑道钻探发展方向与建议 |
6.1 坑道钻探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 |
6.2 超大直径顶板高位定向成孔技术开发 |
6.3 煤矿井下旋转导向钻进系统的研制 |
6.4 高精度随钻测量系统的研制 |
6.5 钻孔机器人的研制 |
(3)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体系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突出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体系 |
1.1 煤与瓦斯共采模式 |
1.2 开采关键技术 |
1.3 生产组织方式 |
2 典型实例与实施效果 |
2.1 重复开采下保护层治理瓦斯实例 |
2.2 开采近距离上保护层治理瓦斯实例 |
2.3 开采中间保护层治理瓦斯实例 |
2.4 总体实施效果 |
3 深部突出煤层群开采技术展望 |
3.1 探索地面钻井治理灾害新技术 |
3.2 推广无煤柱无巷采煤新工法 |
3.3 研发智能化无人开采新装备 |
4 结论 |
(4)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安徽省层面 |
1.1.3 淮南市层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基于国内外案例的启示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采煤沉陷区与塌陷区的定义与区别 |
2.1.2 沉陷预计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学系统理论 |
2.2.3 恢复生态学理论 |
3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概况 |
3.1 采煤沉陷区有关概况 |
3.1.1 采煤沉陷区的形成原因 |
3.1.2 采煤沉陷区的分类及特点 |
3.1.3 采煤沉陷区造成的危害 |
3.1.4 采煤沉陷区土地再利用的原则 |
3.2 综合治理的研究概况 |
3.2.1 采煤沉陷区治理过程研究 |
3.2.2 影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因素 |
3.2.3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模式研究 |
3.2.4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产业选择 |
4 综合治理模式探索——以淮南市潘集区潘—矿为例 |
4.1 淮南市潘集区潘—矿资源分析 |
4.1.1 区位分析 |
4.1.2 特色资源分析 |
4.1.3 市场分析 |
4.1.4 上位规划解读 |
4.1.5 场地条件分析 |
4.2 治理区现状优势与劣势分析 |
4.2.1 综合现状分析 |
4.2.2 现状存在问题 |
4.2.3 SWOT分析 |
4.3 淮南市潘集区综合治理模式探索 |
4.3.1 治理策略 |
4.3.2 模式构想 |
4.3.3 潘集区潘—矿综合治理试点 |
5 基于淮南市潘集区潘—矿实证研究的思考 |
5.1 治理模式要因地制宜 |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5.3 加强规划统筹引导 |
5.4 整治盘活土地资源 |
5.5 保障村庄用地与产业升级 |
5.6 激发多主体活力 |
5.7 完善相关整治技术的配套政策 |
5.8 促进环境治理生态化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煤矿采动区煤层气开发相关理论及实践 |
1.2.2 煤层气开发数值模拟研究 |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产气机理 |
2.1 未受采动影响的煤层气储集、运移和产出机理 |
2.2 采动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分析 |
2.2.1 采动影响后煤储层应力的变化 |
2.2.2 采动影响后煤储层结构形态的变化 |
2.3 淮南矿区采动区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特征及原因分析 |
2.3.1 采动区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特征 |
2.3.2 采动区井与常规煤层气井产气特征差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 |
3.1 采动区煤储层的视渗透率量化表征和泄水降压处置方法 |
3.1.1 采动区煤储层的视渗透率量化表征 |
3.1.2 采动区煤储层泄水降压处置方法 |
3.2 地质模型的建立 |
3.2.1 理想模型分析 |
3.2.2 地质模型概化 |
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煤基质块微孔隙系统 |
3.3.2 采动影响的裂隙系统 |
3.3.3 辅助方程 |
3.3.4 定解条件 |
3.3.5 采动影响煤储层模拟数学模型 |
3.4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4.1 离散差分 |
3.4.2 建立差分方程 |
3.5 差分方程求解 |
3.5.1 线性化差分方程 |
3.5.2 方程组求解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软件开发 |
4.1 软件的整体构架 |
4.1.1 软件整体流程设计 |
4.1.2 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
4.2 软件界面设计 |
4.2.1 软件界面结构 |
4.2.2 主程序界面 |
4.2.3 输入数据界面 |
4.2.4 运算界面 |
4.2.5 输出界面 |
4.2.6 辅助界面 |
4.3 功能模块开发 |
4.3.1 软件程序总架构 |
4.3.2 数据输入模块 |
4.3.3 数据初始化模块 |
4.3.4 解算模拟模块 |
4.3.5 可视化输出模块 |
4.4 运行环境及安装 |
4.5 软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技术应用 |
5.1 淮南煤田概况 |
5.2 潘一煤矿155xx工作面应用 |
5.2.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2.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3 潘一煤矿东区125xx工作面应用 |
5.3.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3.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4 潘三煤矿1717xx工作面应用 |
5.4.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4.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5 顾桥煤矿141xx工作面应用 |
5.5.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5.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6 朱集煤矿111x1工作面应用 |
5.6.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6.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7 丁集煤矿125xx工作面应用 |
5.7.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7.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7.3 采动区井产能预测分析 |
5.8 丁集煤矿141xx工作面应用 |
5.8.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8.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8.3 采动区井产能预测分析 |
5.9 潘一煤矿158xx工作面应用 |
5.9.1 工作面基本概况 |
5.9.2 采动区井产量拟合 |
5.9.3 采动区井产能预测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成果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淮南矿区煤炭深部开采技术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深部开采面临的技术问题 |
1.1 瓦斯灾害 |
1.2 矿井水害 |
1.3 矿井地压 |
1.4 矿井地温 |
2 深部煤炭开采关键技术 |
2.1 优化开采布局、整合资源 |
2.2 瓦斯治理模式和创建瓦斯治理示范工程 |
2.3 推进“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进程 |
2.4“钻、疏、注”一体化灰岩水防治技术 |
2.5 矿井降温技术 |
2.6 深井巷道稳定性控制与支护技术 |
2.7 推进协调、绿色开采成套技术 |
3 结语 |
(7)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前人研究概述及本文研究目标 |
三. 材料分析、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
第一章 关于煤田范围的地质学调查 |
1.1 舜耕山岩层倒置现象的发现 |
1.2 舜耕山及上窑矿区向斜构造的揭示 |
1.3 “大淮南煤田”概念的提出 |
1.4 “大淮南盆地”概念的最终确立 |
第二章 关于煤田储量的勘探研究 |
2.1 淮南煤田勘探的早期成果 |
2.2 原有勘探方法的不足 |
2.3 八公山新煤田的“一钻得煤” |
2.4 勘探新设备的大量引进与新规范的推广 |
第三章 经济地质学在淮南煤田调查与勘探中的体现 |
3.1 经济地质学产生的现实基础 |
3.2 淮南煤矿早期发展的经济地质学调查 |
3.3 对谢家荣先生经济地质学思想的考察 |
3.4 经济地质学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
第四章 现代开采技术的起步 |
4.1 近代新式煤矿的萌芽 |
4.2 阻碍煤矿发展的因素 |
4.3 大通煤矿的技术革新 |
4.4 中兴煤矿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黄金十年” |
5.1 “黄金十年”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 |
5.2 新井开采技术和动力设备的改进 |
5.3 生产效率快速提升带来的新问题 |
5.4 淮南铁路所解决的煤炭处运难题 |
第六章 矿工和日本统治下的矿业科技 |
6.1 日本统治下煤矿技术的总体停滞 |
6.2 矿工问题和煤矿安全技术的部分改进 |
6.3 统一管理和设备引进 |
第七章 战后各项技术的快速提升 |
7.1 战后全面的矿业恢复计划 |
7.2 前沿技术的学习与人才的培养 |
7.3 美援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
7.4 采煤方法的改进和机械生产的普遍应用 |
7.5 内战对技术改进的制约 |
第八章 煤炭深加工技术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早期实践 |
8.1 早期的淮南煤质分析 |
8.2 淮南煤炭的炼焦性试验 |
8.3 淮南合煤法炼焦的确立 |
8.4 淮南煤炭深加工的优化 |
结语与思考 |
一. 淮南煤矿早期发展中的科技革新 |
二. 淮南矿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
三. 淮南未来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
附录 |
1. 1947 年淮南煤矿各矿区设备表 |
2. 1948年上海市工业协会限额进口原料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基于GIS的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Pb、Cd、Hg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状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淮南市 |
2.1.2 淮南矿区 |
2.2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2.2.1 淮南市 |
2.2.2 淮南矿区概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 |
3.1.1 采样区域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样品的预处理 |
3.2 样品重金属的测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数据检验与转换 |
3.3.2 地统计学(Geostatistics) |
3.3.3 克里格插值(Kriging) |
3.4 污染评价的方法 |
3.4.1 评价的标准 |
3.4.2 评价的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分析 |
4.1.1 数据检验与转换结果 |
4.1.2 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特征 |
4.2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 |
4.2.1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模型拟合及插值 |
4.2.2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 |
4.2.3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综合污染指数空间变异规律 |
4.3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土壤Hg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土壤Cd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土壤Pb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
4.4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4.4.1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特征 |
4.4.2 淮南矿区不同类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
4.4.3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与不同开采历史煤矿区关系 |
4.4.4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
4.5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管理 |
4.5.1 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 |
4.5.2 评价结果 |
4.5.3 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管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淮南矿区技术创新战略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nSAR和Sentinel-1A的淮南矿区形变灾害监测研究[D]. 李金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2]我国煤矿井下坑道钻探技术装备40年发展与展望[J]. 石智军,姚克,姚宁平,李泉新,田宏亮,田东庄,王清峰,殷新胜,刘飞.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4)
- [3]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群安全高效开采技术体系与展望[J]. 李琰庆,杨科,秦汝祥,余岩.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3)
- [4]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研究 ——以淮南市潘集区为例[D]. 毕玉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5]煤矿采动区煤层气井产能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 赵继展.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8(12)
- [6]淮南矿区煤炭深部开采技术问题与对策[J]. 唐永志.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8)
- [7]现代矿业科技的引进与淮南煤矿的早期发展(1909-1949)[D]. 叶雪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6)
- [8]基于GIS的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Pb、Cd、Hg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D]. 刘玉娟.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9]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10]深部煤炭资源开采现状与技术挑战[A]. 张农,李希勇,郑西贵,薛飞. 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