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嘉[1](2022)在《高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工作质量提升建议》文中提出教研教改作为我国教育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两大主体,只有将这两大主体联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改革工作有所突破。那么,课堂改革便是实现教学改革的一个主战场,而积极推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在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上有很大帮助。但是,在高校教研教改的工作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工作质量,需要及时对工作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多年高校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高校教研教改工作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陈燕[2](2021)在《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稳步推进,同时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更明确、更规范、更具体的要求。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升研究水平,是其专业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其终身学习最直接的体现。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调查问卷的维度和内容组成。问卷分为七个维度两个部分,分别是教师对教研的认知、态度和意向行为的认同情况量表和教研形式、教研过程、教研内容和教研保障的参与情况量表。通过问卷对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予以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对部分幼儿园教师进行半结构性访谈。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存在的问题有:对教研活动的认知不够全面,存在偏差;对教研活动的意向行为不够积极,懈怠。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有:教研活动的形式不够丰富、比较单一;教研活动的内容过于笼统,不能体现个体差异性;教研活动的效果不够显着,效率不高;教研活动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针对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同存在个体差异;幼儿园管理中教研活动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并从幼儿园教师、幼儿园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三级层面给出优化建议:幼儿园教师要重视教研活动,形成正确的教研观,树立教师就是研究者意识,提高参与教研活动的专业化水平;幼儿园要完善教研制度,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发挥教研活动中同伴互助作用,支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体系,发挥学前教育教研员的引领作用,规范和创新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刘琳[3](2021)在《石家庄市公立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社会对教育质量、人权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帮助残疾人接受优质的教育,提高生活适应能力,以更好地融入社会。而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则是重中之重。公立学校是教师人数最多,学生最集中接受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教师整体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地方,因此,公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研究首先对石家庄市12所公立特教学校239名教师做问卷调查,其次对特殊教育一线教师、学校管理者和高校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访谈,综合分析目前石家庄市公立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再次通过横向比较的视角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最后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本主义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在对石家庄市公立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时,从个人基本情况、专业化发展水平、教育培训以及教研等方面展开,通过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发现特教教师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职业准入门槛低,职后培训形式单一,缺乏积极的专业情感等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归因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不够,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专业基础薄弱,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工作自身特殊性等。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教师、高校四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职业准入门槛,完善师资培养体系;二是学校完善内部激励机制,重视校本科研活动,建立完善职后培训;三是教师唤醒主体意识、重视身心健康水平;四是高校优化课程设置,拓宽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邴启迪[4](2021)在《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文中提出教师胜任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具备的岗位胜任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教师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及以上教育阶段,而忽视了对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教师胜任力的关注。为此,本研究针对90后这一特殊群体,对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进行调查,既能够展现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真实状态,又能为提高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旨在构建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并调查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关键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文本分析和已有论文的梳理,收集胜任力特征二级指标,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和关键事件访谈对收集的指标进行补充和实践检验,整理分析指标结果并邀请专家进行指标重要性验证,构建了包含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及38项胜任力指标在内的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根据模型设计问卷并在山东省内进行调查,分析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探析其特色、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思考。通过对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存在差异。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在不同的幼儿园所在地、园所性质、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第一学历专业、任职班主任、编制情况下胜任力表现不同。第二,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优势与问题并存。90后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开放、工作投入度高、知识胜任力水平较好且教学方法多样,但他们也存在专业理念与师德理解与践行不足、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偏低和专业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第三,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物质条件、教研组织、专业培训、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和家庭环境都会影响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表现。通过分析,对提高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提出思考:第一,三位一体,促进对专业理念与师德胜任力的理解与践行。第二,齐驱并进,提高对专业知识胜任力的重视程度。第三,多措并举,激发专业能力胜任力的发展动力。
张意爽[5](2021)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基于对河北省S县教师培训的调查》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教师作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综合素质水平决定着农村教育质量。因此,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农村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核心策略。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师培训愈来愈重视,逐步深化农村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是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参考国内外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教师培训政策,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教师培训的背景下,以河北省S县10所农村中小学为例,通过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资料与数据并加以整理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地区教师培训的实施情况,分析教师培训需求并对教师培训满意度进行调查,提出提高培训质量的改进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满意度未达到预期理想情况,结合与当地农村教师深入访谈结果,究其问题根源主要归纳为四个层面: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层面来看,参训教师选拔制度不明确,培训激励政策不健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不足;从培训承办机构层面来看,培训方案制定的目标脱离实际,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单一陈旧,培训师资匹配度低,培训评价缺少科学性,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从学校层面来看,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培训氛围营造缺失,忽视协调培训时间,加剧了工学矛盾问题;从教师自身层面来看,教师参训意识存在偏差,教师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待加强。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对策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参训教师选拔制度,制定教师培训激励政策,加强培训经费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培训承办机构要根据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并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多样、灵活的培训方式,扩充本土化精英师资团队,构建多元、多维的综合培训评估制度,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学校要营造培训学习氛围,培育合作型校园教研文化,注重统筹培训时间,增设校内教师机动顶岗工作机制;农村教师要发挥教师主体性作用,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转变教育培训观念,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增强专业发展自主性,不断进行自我审视、总结和追问。
臧智慧[6](2021)在《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研室作为高校中重要的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学工作的落实单位,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教研室面临着高校对基层教研组织管理模式的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研室教学质量逐年下滑。高校教研室的建设工作关系到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的教育质量的保证。本文将共同体理论模型同高校教研室特征进行结合,提出新型教研室建设的范式,以提高高校教研室的运转,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了解学者的共同体与学科的共同体之间的理论适切性分析,了解高校教研室在共同体载体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教研室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共同体载体下高校教研室的实然状态,存在管理状态不明确、队伍结构不稳定等问题。明确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与定位,对教研室的建设进行策略选择,从微观把握到中观规划再到宏观调控,明确教研室的主任及教师自身与精神的发展,完善教研室的相应规章制度,优化教研室运转方式,明确教研室整体性、协调性和自由性特征,改变教研室当前的制度模式与管理方式,使教研室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组与改造,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促进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质量。
宋林[7](2021)在《乡村教师教研素养结构及调适研究 ——基于组织嵌入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
崔自勤[8](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作为联结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改革动向直接牵引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直接催生了新的高中教育目标和学校组织形态,尤以对教学组织的影响为最。为符应新高考的要求,作为高中学校组织的关键构成——教学组织的变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变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运用文献研究法选择以人为中心、以组织为中心和强调情境互动的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理论,并将之作为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通过比较研究法厘清了主要西方发达国家教学组织的结构及特征,为探索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提供了域外视野;藉由案例分析法提炼出部分高中学校改革的先行经验,为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和年级组织的变革提供了参考路径;运用问卷调查和观察法明晰了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的现状和问题,为探究高中教学支持组织建设指明了解决思路。围绕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本研究从实践、政策和理论层面分析了高中学校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的构成要素,如教学管理组织、课程组织、教研组织、班级组织、年级组织和教学支持组织等为变革重点,提出了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策略和路径。本文认为:其一,教学管理组织变革应从结构扁平化、人员专业化、职责明确化、系统信息化等方面进行有序推进。其二,课程组织变革需要运用职能分类法对机构设置、组织设计和制度建设进行适当调整。其三,教研组织变革应从明晰职能定位、优化组织结构、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等路径进行合理实施。其四,班级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强化班级育人功能、变革班级组织形式、创新班级组织架构、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逐步落实。其五,年级组织变革应充分借鉴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的先行经验,从定位明确、权力集中、职能发挥、特色构建、环境创设等角度进行深入探索。其六,教学支持组织变革则需要从基点、方向、出路、保证、趋势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从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和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两大方面对未来高中学校组织变革进行了展望。
娄洋[9](2020)在《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生发展要求提高的同时,教师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知识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要时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知识,才能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工作。为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各级教育部门发起和制定了针对教师培训的政策法规,要求相关部门贯彻执行实施,通过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切实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满足新时代体育教师在体育理念、体育知识、体育技术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新需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郑东新区、洛阳新安县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为研究对象,利用校本培训、专项培训等机会,结合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实际情况,从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动机需求、课程内容和形式、时间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本研究力图为三地区乃至河南省今后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性别、年龄和学历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洛阳新安和开封示范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男性居多,性别差距大,洛阳新安和开封示范区中青年体育教师较多。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主要以二级和高级为主。职后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模式为主,教学方式是以传统的课堂专家讲座和专项技术培训为主。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的动机共同点排前三的是:提升理论文化水平、满足教学需要和增强自身技术水平。2.影响三地区体育教师参加职后培训共同点占前四位的分别是学校支持度、培训经费、培训名额和个人需求。开封示范区在三地区岗前培训教师需求调查中做的最好,三地区培训时间多安排在寒暑假和节假日,教师大多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工作时间。3.郑东新区在区/县、片区和学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频率较高。三个地区市级培训教师参加人数是最多的,开封示范区省级培训参训教师在三个地区增长中最为明显。体育教师总体上对学校、片区、区/县培训结合的程度认为是紧密的。三地区的绝大多数教师职后培训的费用是由学校来承担的。4.三地区教师培训内容排前四位的是体育教材教法理论培训、体育专业技术培训、体育教师基本功培训和竞赛裁判知识培训;洛阳新安和开封示范区加强了教师在竞赛裁判知识的培训。5.三地区教师培训学习形式和考核方式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培训的实践性很强,教师的说课、有生和无生上课的比例也在增加,超过半数以上的考核评价方式是教学展示和出勤考核。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半数以上。三地区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结束后都反映培训学习对工作改进提高效果良好。6.郑东新区将教研活动进行整合和优化,形成了点、线、面三位一体的立体教研新模式。开封示范区形成了学区制管理模式,以“引进来,走出去”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对引导青年教师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洛阳新安县的教师职后培训形成了以校园足球特色引领的新安培训模式,当地以各种足球赛事为切入点,以集中和分散的教师培训形式,并借以当地俱乐部的优秀人才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及技术指导,对引导教师成长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7.研究发现三地区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组织模式单一、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差、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考核方式较单一、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结束后的追踪监测不完善、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投入资金欠缺且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突出;提出的对策:建立多元培训模式、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培训结束后的追踪检测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职后培训福利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奖惩制度、加强培训经费监督管理,缓和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矛盾。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高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工作质量提升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教研教改的现状 |
(一)教研观念陈旧 |
(二)教研机制与评估制度不完善 |
(三)教研活动不具有多样性 |
(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
二、高校教研教改工作质量提升对策 |
(一)更新陈旧的教研观念 |
(二)建立健全的教研制度并完善评估机制 |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教改活动 |
(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
(2)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调研工具的设计和实施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理论基础 |
一、群体动力理论 |
二、教师学习理论 |
第二节 学前教育教研的政策依据 |
一、国家层面的大力倡导 |
二、学前教育相关专业标准的要求 |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现实依据 |
一、江苏省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的应然需要 |
二、Y市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
第二章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描述与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同现状描述与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知 |
(二) 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态度 |
(三) 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意向行为 |
二、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
(一) 不同聘用方式的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的差异 |
(二) 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的差异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现状描述与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形式的描述 |
(二)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过程的描述 |
(三)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效果的描述 |
(四)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保障的描述 |
二、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
(一) 不同职务的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的差异 |
(二) 不同聘用方式的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的差异 |
(三) 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情况的差异 |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各维度间的情况 |
一、调查问卷中各维度间的相关性分析 |
二、调查问卷中各维度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
一、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认同存在的问题 |
二、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同存在个体差异 |
二、幼儿园管理中教研活动制度不健全 |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重视教研活动 |
一、形成正确的教研观 |
二、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 |
三、提高参与教研活动的专业化水平 |
第二节 幼儿园完善教研制度 |
一、激发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积极性 |
二、发挥教研活动中同伴互助的作用 |
三、支持鼓励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三节 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教研工作体系 |
一、发挥学前教育教研员的引领作用 |
二、规范和创新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石家庄市公立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三、多元智能理论 |
四、终身教育理论 |
第二章 石家庄市公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 |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问卷调查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问卷信效度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访谈研究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工具 |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石家庄市公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一)特教学校教师职业准入门槛低 |
(二)特教学校教师学历层次偏低 |
(三)特教学校教师整体专业素养较低 |
(四)特教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偏低 |
(五)特教学校教师培训情况不容乐观 |
(六)特教学校教师缺乏积极的职业情感 |
(七)专业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善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归因分析 |
(一)政府政策的因素 |
1.教育行政部门重视不够,教师待遇落实不到位 |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因素 |
1.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不健全 |
2.缺乏独立、完整的奖励机制 |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因素 |
1.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压力大 |
2.特殊教育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 |
3.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基础薄弱 |
(四)高校教育模式的因素 |
1.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培养体系不甚完善 |
2.高校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师需求 |
(五)工作特殊性的因素 |
第四章 促进石家庄市公立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
一、政府部门支持层面 |
(一)加大政府资金投入,保障教育经费 |
(二)建立教师资格证制度,提高职业准入门槛 |
(三)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
二、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层面 |
(一)完善内部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动力 |
(二)重视校本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
(三)建立完善职后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
三、特殊教育教师自身支持层面 |
(一)唤醒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主动发展 |
(二)特殊教育教师要重视身心健康 |
四、高校支持层面 |
(一)优化高校课程设置,构建专业化课程体系 |
(二)拓宽培养途径,明确培养目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幼儿教师胜任力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
二、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亟待加强 |
三、个人对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兴趣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胜任力 |
二、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一、胜任力理论 |
二、人职匹配理论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幼儿教师胜任力指标的文本分析 |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分析 |
二、论文梳理 |
第二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指标的调查研究 |
一、开放性问卷调查 |
二、关键事件访谈 |
第三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
一、胜任力指标重要性判定 |
二、胜任力模型形成 |
第三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 |
第一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问卷编制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问卷的验证 |
第二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调查结果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胜任力总体水平分析 |
三、胜任力差异分析 |
第四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特色、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特色 |
一、教育观念开放 |
二、工作投入度高 |
三、知识胜任力整体水平较高 |
四、现代信息技术素养较好 |
五、教学方法多样 |
第二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
一、专业理念与师德存在偏差 |
二、专业知识重视程度偏低 |
三、专业能力发展不足 |
第三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
一、幼儿园物质条件 |
二、教研组织 |
三、专业培训 |
四、专业发展意识 |
五、家庭环境 |
第五章 山东省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基本结论 |
一、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存在差异 |
二、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特色与问题并存 |
三、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提升90 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的思考 |
一、三位一体,促进对专业理念与师德胜任力的理解与践行 |
二、齐驱并进,提高对专业知识胜任力的重视程度 |
三、多措并举,激发专业能力胜任力的发展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基于对河北省S县教师培训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发展转型提出要求 |
1.1.2 “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时代对农村教师提出新要求 |
1.1.3 教师培训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迫切需要 |
1.1.4 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4 研究设计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2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中小学教师 |
2.1.2 教师培训 |
2.2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功能 |
2.2.1 教师培训促进农村教师个体发展 |
2.2.2 教师培训保障农村学校组织发展 |
2.2.3 教师培训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
2.3 教师培训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培训系统理论 |
2.3.2 需要层次理论 |
2.3.3 终身教育理论 |
2.3.4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3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证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1.2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3 调查问卷的预调研 |
3.1.4 调查问卷的收集 |
3.2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参训教师的基本情况 |
3.3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类型 |
3.3.1 在县内接受培训 |
3.3.2 在县外进行培训 |
3.3.3 互联网远程培训 |
3.4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
3.4.1 调查目的 |
3.4.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4.3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
3.4.4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差异性分析 |
3.4.5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相关性分析 |
3.5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3.5.1 调查目的 |
3.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5.3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满意度总体概况 |
3.5.4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3.6 访谈分析 |
3.6.1 访谈对象和提纲 |
3.6.2 访谈结果 |
4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
4.1.1 参训选拔制度不明确,缺少有效监管机制 |
4.1.2 培训经费投入力度不足,补贴落实不到位 |
4.1.3 培训激励政策不健全,缺乏有效奖励机制 |
4.2 培训承办机构层面 |
4.2.1 培训目标的设定: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差 |
4.2.2 培训内容的设计:缺乏实践性、针对性 |
4.2.3 培训方式的选取:单一陈旧、缺乏创新 |
4.2.4 培训师资的配置:结构不合理、匹配度低 |
4.2.5 培训效果的考评:缺少综合性、科学性 |
4.2.6 培训过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 |
4.3 学校管理层面 |
4.3.1 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培训氛围营造缺失 |
4.3.2 忽视协调培训时间,工学矛盾日益突出 |
4.4 教师自身层面 |
4.4.1 教师培训观念落后,参训意识存在偏差 |
4.4.2 教师发展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待加强 |
5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提升的对策 |
5.1 培训承办机构:科学制定培训方案 |
5.1.1 明确培训目标:注重联系需求,确保培训指向性 |
5.1.2 制定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效用,增强课程实用性 |
5.1.3 整合培训方式:注重相辅相成,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
5.1.4 扩充培训师资:注重精英提炼,打造专业师资队伍 |
5.1.5 健全评价机制:注重全面客观,构建多维评估制度 |
5.1.6 完善培训管理:注重严格执行,细化培训管理机制 |
5.2 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师培训保障措施 |
5.2.1 完善参训教师选拔机制,遵循公正公开原则 |
5.2.2 加强培训经费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5.2.3 制定教师培训激励政策,构建正向奖励机制 |
5.3 学校管理:构建和维护良好的校园教研环境 |
5.3.1 营造培训学习氛围,培育合作型校园文化 |
5.3.2 注重统筹工学时间,增设教师顶岗模式 |
5.4 农村教师: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发挥教师主体性 |
5.4.1 转变教育培训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
5.4.2 增强专业发展自主性,不断自我反思和追问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农村教师培训现状的访问提纲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学者的共同体与学科的共同体的新探索 |
一、学者的共同体理论背景 |
二、学科的共同体内涵及特点 |
三、理论适切性分析 |
第二节 共同体载体下高校教研室的特点与功能 |
一、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
三、高校完善提升的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教研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述评 |
第一节 教研室发展现状分析 |
一、教研室设置结构及定位模糊 |
二、教研室管理状态及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能不明确 |
三、教研室内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定 |
第二节 教研室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组织环境发展下的角色定位偏差 |
二、组织功能弱化下的管理制度缺失 |
三、组织成员松散下的团队互动缺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教研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一、教研室建设的目标定位 |
二、教研室建设的原则设定 |
三、教研室建设的功能明确 |
第二节 教研室建设的策略选择 |
一、微观把握:教研室成员的精神发展 |
二、中观规划:教研室的完善运作 |
三、宏观调控:教研室的赋能增权 |
第三节 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构 |
一、完善教研室的范式与规章 |
二、创建教研室的文化与精神 |
三、促进教研室的保障与发展 |
四、虚拟教研室的打造与实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
二、新一轮高考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 |
三、我国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重大课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新高考的研究 |
二、关于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及其变革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三、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高考 |
二、教学组织 |
三、教学组织变革 |
第二节 教学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 |
一、以人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
二、以组织为中心的变革理论 |
三、强调情境互动的变革理论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的逻辑起点 |
一、实践逻辑起点 |
二、政策逻辑起点 |
三、理论逻辑起点 |
第二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的新要求 |
一、重构教学管理理念 |
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
三、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
四、加强教学秩序管理 |
五、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
六、注重教学质量管理 |
第二节 传统教学处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结构弊端明显 |
二、工作人员理念滞后 |
三、工作职责范围窄化 |
四、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学管理组织变革策略 |
一、结构扁平化 |
二、人员专业化 |
三、职责明确化 |
四、系统信息化 |
第三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探索 |
第一节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学校课程的影响 |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
二、课程体系的丰富 |
三、课程内容的改进 |
四、课程实施的强化 |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
一、课程组织建设的案例探究 |
二、课程组织建设的问题厘清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课程组织建设思路 |
一、机构设置合理化 |
二、组织设计科学化 |
三、组织建设制度化 |
第四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新高考对高中学校教研组织的新要求 |
一、专业属性的回归 |
二、组织凝聚力提升 |
三、教研内容的实效 |
四、运行机制的创新 |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教研组织运行现状 |
一、功能定位不清 |
二、部门职责叠加 |
三、活动重形轻质 |
四、范围涵括不足 |
五、管理成效低下 |
第三节 新高考下高中学校教研组织变革的路径 |
一、明晰职能定位 |
二、优化组织结构 |
三、创新活动形式 |
四、拓展活动内容 |
第五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班级的属性与组织功能 |
一、班级的形成与演变 |
二、班级属性的学理探析 |
三、班级组织的核心功能 |
第二节 班级组织不适应新高考的样态 |
一、面对“选课走班”的不适应 |
二、班级建设的现实问题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班级组织变革策略 |
一、强化班级育人功能 |
二、变革班级组织形式 |
三、创新班级组织架构 |
四、转换班主任角色定位 |
五、凸显班级空间服务功能 |
第六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 |
第一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年级组的发展路径 |
二、年级组的功能透视 |
三、年级组的问题审视 |
第二节 我国高中学校年级组变革典例分析 |
一、“年级主任制”的探索 |
二、“年级学部制”的尝试 |
三、“级部管理制”的建构 |
四、“经纬式模式”的摸索 |
第三节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年级组织变革趋势 |
一、定位明确 |
二、权力集中 |
三、职能发挥 |
四、特色构建 |
五、环境创设 |
第七章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 |
第一节 新高考下加强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建设的动因 |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推动 |
二、学生自主发展的需求 |
三、学校管理变化的助推 |
四、智能教学场所的兴起 |
第二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现状与问题 |
一、问卷调查 |
二、实地考察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中学校教学支持组织改进和完善措施 |
一、基点:强化教学功能 |
二、方向:激发组织潜力 |
三、出路:减少班额人数 |
四、保证:加大经费投入 |
五、趋势:增建智能场所 |
结语: 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前瞻 |
一、高中学校对新高考改革需要整体谋划 |
二、未来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
1.1.2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教师培训 |
1.3.2 教师职后培训 |
1.3.3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关于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外关于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教师基本情况调查与对比分析 |
3.1.1 体育教师性别和年龄调查与对比分析 |
3.1.2 体育教师学历层次调查与对比分析 |
3.1.3 体育教师任职年限和职称调查与对比分析 |
3.1.4 体育教师所承担的体育教学的工作量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 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情况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1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动机和需求现状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2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时间和频率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3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经费来源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4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教授课程内容和形式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5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考核评价方式和培训效果调查与对比分析 |
3.2.6 体育教师职后特色培训模式调查与对比分析 |
3.3 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主要经验 |
3.3.1 培训形成制度,合理规范 |
3.3.2 依托利用高校资源 |
3.3.3 利用传帮带促进教师成长 |
3.3.4 以赛促培,检验成果 |
3.3.5 形成特色培训项目 |
3.3.6 培训结束后的培训效果跟踪调查 |
3.4 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
3.4.1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组织模式单一 |
3.4.2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差 |
3.4.3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
3.4.4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考核方式较单一 |
3.4.5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结束后的追踪监测不完善 |
3.4.6 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投入资金欠缺且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突出 |
3.5 促进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对策 |
3.5.1 建立多元培训模式 |
3.5.2 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
3.5.3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3.5.4 完善培训结束后的追踪检测体系 |
3.5.5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职后培训福利保障体系 |
3.5.6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奖惩制度 |
3.5.7 加强培训经费监督管理,缓和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矛盾 |
3.5.8 保持并推广三地区教师职后培训特色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高校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教研教改的现状及工作质量提升建议[J]. 张文嘉. 现代职业教育, 2022(12)
- [2]幼儿园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D]. 陈燕. 扬州大学, 2021(09)
- [3]石家庄市公立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琳.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山东省90后幼儿教师胜任力研究[D]. 邴启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基于对河北省S县教师培训的调查[D]. 张意爽.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6]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教研室的重组与改造研究[D]. 臧智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乡村教师教研素养结构及调适研究 ——基于组织嵌入理论的视角[D]. 宋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8]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教学组织变革研究[D]. 崔自勤.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9]河南省三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D]. 娄洋.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