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类异形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佳[1](2021)在《胡行之及其《外来语词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天琪[2](2020)在《屯留方言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屯留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屯留方言归属晋语区上党片,方言极具地域特色。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记录屯留方言词汇,同时在汉语方言学、汉语词汇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描写法、比较分析法、列举法,对搜集到的屯留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进行共时比较分析,初步揭示屯留方言词汇在词形、语义、词法等方面的特点。历时角度,对屯留方言中的承传词、创新词进行说明。试图发掘屯留方言词的特色和规律,为上党片方言研究提供语料,进而丰富山西方言词汇研究,为保护屯留方言尽绵薄之力。本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交代了本文选题的缘由依据,梳理了本论文选题的相关研究概述,并对屯留方言音系进行说明。第一章在与普通话比较的基础上,从构词形式和造词理据两方面对屯留方言词的词形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屯留方言词汇以双音节和三音节为主,且与普通话词汇存在音节不对称的现象。造词理据上,以显性理据为主,多根据事物的颜色、性状、特征等命名。隐性理据中运用了夸张、借代、比喻等手法,反映了屯留人民独特的造词能力。第二章从词义特点、义位的义域研究、语义场研究三方面分析屯留方言词的语义特征。词义特点分析屯留方言词与普通话词汇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上的差异。义位研究包括义位的外延、语用域和义位的组合情况分析。语义场从同义义场、反义义场两个方面分析屯留方言的词汇类聚特征。第三章从重叠式、附加式两方面分析屯留方言词的词法特点。屯留方言词有着丰富的重叠式,本章对形容词重叠、量词重叠、动词重叠等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加式中,特色词缀丰富且词缀有着极强的构词能力,如:“圪、不、忽”等,这些词缀有着区别词性、区分词义、表达感情的作用。儿化和子尾现象在屯留方言中也较为普遍。第四章对屯留方言中存在的“圪”头词、“咾”字以及民俗文化所反映出来的词汇进行专题研究。“圪”在词中可以做前缀、中缀,有时还可以重叠使用。“咾”在屯留方言中是一个虚词,用法也是灵活多变。本章还对屯留民俗文化中所反映的词汇进行分析,这些词汇作为方言中较稳定的一部分,能够很好地记录屯留地区民俗的发展。这对于研究民俗学、语言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第五章对屯留方言词的历时发展进行考察。对屯留方言中存在的古语词、创新词作分析,还列举了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疫情应急词语。从历时角度探究屯留方言词的发展变化。结语部分对本论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张炜琼[3](2020)在《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近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格语词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来源、语音、词形、语法和历时发展五个方面对近代汉语四字格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第一,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分析。定量统计表明,近代汉语四字格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多的,总体呈增长趋势,且多出自文学性语料。第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分析。在声调上,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搭配具有明显的和谐性,且存在平起仄收的发展趋势;在声韵上,近代汉语四字格呈回环复沓的特点。第三,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词形分析。主要对三类四字格进行描写:(1)叠字四字格,包括单叠和双叠两大类,共有8种叠字方式;(2)嵌字四字格,可分为双框双项型和单项/单框型两类,共计52种嵌字方式;(3)同义异形四字格,包括同序异素和同素异序两种情况,共计360组。第四,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法分析。结构关系方面,近代汉语四字格内部可容纳多种语法结构,以联合结构为强势结构,显示出强烈的对称性;在句法功能方面,近代汉语四字格既能入句充当句子的的各种语法成分,还能独立成句充当分句,位置十分自由灵活。第五,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发展与成因分析。根据CCL探讨了近代汉语四字格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发现近代汉语四字格的使用率和产生率成反比,消亡率和产生率成正比;并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心理认知及语言系统等语言内外部因素分析了四字格的形成原因。
寇闪闪[4](2020)在《《歧路灯》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歧路灯》成书于十八世纪,作者李绿园用极富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清乾隆年间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全书人物语言朴质无华,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白话小说词汇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目前学界对于《歧路灯》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个别词汇的考释或某一类词汇的研究,对《歧路灯》词汇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因而从整体上对《歧路灯》的词汇面貌进行描摹对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是首次对《歧路灯》一书词汇进行较为系统性的描写研究,力图运用现有语言学、词汇学理论,从共时和历时描写角度,通过对具体词汇现象加以分析和阐释,来描画《歧路灯》的词汇概貌,以期为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全文共分五部分对《歧路灯》词汇进行分析研究:绪论、《歧路灯》一般词汇研究、《歧路灯》词汇词形研究、《歧路灯》俗谚研究以及《歧路灯》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绪论部分主要对《歧路灯》这部作品进行简单介绍,大致梳理了《歧路灯》的版本流传过程,并阐明了选题意义以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研究《歧路灯》的一般词汇。首先确定了专书一般词汇的概念,以方言词、承古词、宗教词为切入点,采用对个别词语的例释和对同类词语的列举相结合的分析描写方式,反映了书中一般词汇的大致面貌。第二章主要对《歧路灯》中词汇的词形进行描写分析,以同素异序词、异形词和四字格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对三类词的选取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其次通过分析三者的结构、来源,归纳总结出这三类词语在词形上所呈现出的特点。第三章主要对《歧路灯》中的俗谚进行仔细爬梳,通过对所检168条俗谚的结构及来源进行描写分析,从而展现《歧路灯》俗谚的发展和演变特点。第四章主要以《歧路灯》词汇为参照,对《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书证滞后、词条增收和义项待补等不足之处进行补正。本文拟通过对《歧路灯》中的词汇穷尽式地搜索和详尽地数据统计以及大量实例的列举,来描绘作品的整体词汇概貌。
易雪凤[5](2019)在《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研究》文中认为敦煌曲子词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的研究对近代汉语同义词研究具有较高的价值。本论文主要就敦煌曲子词中的同义词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三部分:一、绪论。介绍了敦煌曲子词及同义词的研究现状,同义词研究的方法,以及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缘由。二、敦煌曲子词同义词分类研究。从音节、构组、词性三个方面对同义词进行研究。从音节方面,对单音节词进行词义研究,从词汇本义与新义之间的关系,探究词汇发展的脉络及派系;对复音节词进行结构研究,探究出近代汉语词汇的主要构成是联合型和偏正型。从构组方面,对构组的数目研究,发现二组同义词组49组及多组同义词组44组,展现了敦煌曲子词中同义词汇的丰富性;对构组方式研究,发现敦煌曲子词中同义词组最主要的构成方式是复音节词与复音节词构成的同义词组,共70组,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事实。从词性方面,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若干角度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同义词进行辨析,分析每组同义词之间构成同义关系的“同”及细微之处的“异”。三、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本论文归纳出同义词组共93组,其中单音节同义词15组,复音节同义词70组,单音节与复音节交叉形成的同义词组8组,单音节同义词较复音节同义词少,复音节同义词在敦煌曲子词中占绝对优势。佛教词汇在敦煌曲子词中数量较多,共11组,占所有同义词的11.83%。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内部原因新词新义的产生、古词的袭用和汉语双音化;外部原因包括吸收方言词、借用外来词、婉词的应用、观察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角度不同等。
贾磊[6](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研究 ——兼及对异音手段作为汉语广义形态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同形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运用语音、词义进行概念界定的标准仍未统一,对于同形词及其下位词汇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研究角度也较为单一。《现代汉语词典》同形词的研究成果仍基于第5版,随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到第7版,对最新版词典中的同形词亟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选取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式的人工检索,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得到了309组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首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等方法,从语音形式、词性关系和构词方式三个维度分别对309组词进行分类,得到语音形式类18种,词性关系类23种,构词方式类18种。其次,分别对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进行语音形式与词性关系、语音形式与构词方式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轻声是主要影响因素,对词性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性相同的“名词”类和“动词”类以及词性不相同的名词和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对应关系类等规律上。最后,鉴于这些规律性特征,我们描写了语音形式上的轻声、一般轻读、声调、声母、韵母、词缀等异音手段的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异音同形词中异音手段作为一种广义形态的理据性。通过对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的考察与分析,本文尝试对同形词下位概念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对《同形词词典》的修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为《现代汉语词典》在同形词分立条目的编排上提供一点意见和参考。我们最后提出了可以将异音作为一种广义形态的主张。
崔文佳[7](2019)在《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处一是全真道重要的代表人物,其诗词也是中古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重要的语料。本文运用穷尽式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及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王处一诗词中的重言词进行研究,以期对汉语词汇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论文总共四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王处一及其诗词的内容、思想,介绍了重言词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特色、意义等内容。本文以《道藏》为标准,以白如祥1校的《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集》(齐鲁书社,2005)收录的王处一《云光集》的全部诗词为语料,对王处一六百余首诗词中的重言词进行全面描写。文在总结前(5学者对重言词的定义的基础上,界定了重言词,即重言词既包括由两个相同的,独立不表义的单音节重叠,或者是单音节所表示的意义与重叠後所表示的意义无关的双音单纯词,也包括由单音节词重叠而形成的与其单音节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双音节词。由此,我们可以将王处一诗词中的重言词分为叠音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两类。第二章为王处一诗词中重言词的形式与类别。本章主要从形式和类别两个方面分析了重言词。首先,穷尽式搜集整理王处一诗词中的重言词,将其出现的129个重言词分为AA式及AABB式两类,其中,AA式110个,AABB式19个。其次,从类别上来说,AA式重言词根据A是否单独有义,A的意义与重叠後的意义是否相关,可将AA式重言词分为叠音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两类。叠音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又可根据重言词词性的不同,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拟声词类重言词。AABB式重言词按照其构词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AA+BB→AABB式;一是AB+AB→AABB式。由此,得到的结论是:无论是叠音单纯词,还是重叠式合成词都是形容词类出现最多,所占比重最大,其他词类所占比重都较小。稍有不同的是,重叠式合成词没有象声词类。AABB式重言词则全部属於形容词类。第三章为重言词的语义研究。本章从语义特点、语义类型两个方面对王处一诗词中的重言词进行了分析。首先,王处一诗词中重言词的语义特点有:1.同形多义;2.异形同义。其次,其诗词中重言词的语义类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描绘景物;2.描写人物;3.模拟声音;4.表程度;5.表事物名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金元时期,词汇发展迅速,其中,重言词的表现力十分活跃。同形多义、异形同义、同音不同义等语义特点及其语义类型都展现了重言词词义的灵活性及多义性。第四章利用王处一诗词中的重言词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汉语大词典》失收的27条词目、11个义项,提前了1条书证。肯定了道教语料在丰富汉语词汇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最後,在结语部分总结了前几章的主要内容。
赖一鸣[8](2019)在《《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文中指出《北京白话报》是清末民初时期创刊于北京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商业小报。本文将696期报纸整理成近70余万字语料,参考清末民初时期典型的北京话白话文着作,以及北京话词典和工具书,整理出共计10481条词语并自建语料库,以该语料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汇学、词典学和形态学等理论,描写和归纳该报刊的北京白话词语的特点及规律。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归纳语料库的词语音节概况,基本词语和一般词语来源和北京方言词典尚未收录的词语。总结出报纸明显的北京方言词语特点,具体分析了意译词的定型规范化现象;整理出北京话词典未收的词语或未收义项,充分展示《北京白话报》词语面貌。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和分析异形现象。从形近异形和音近异形两个角度归纳和分析,找到了能证明近现代北京话的方言音变和文白异读等语音变化现象的例证。总结出《北京白话报》口语化突出和形式灵活多变的特点。第三部分:分析《北京白话报》词语在结构上的特点。具体分析了不同词类的重叠结构变化,总结了白话报中的语缀并具体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名词语缀,归纳了同素异序现象并分析其结构与成因。语料中词语的重叠、语缀和同素异序现象,表明出汉语词汇结构变化的特点。第四部分:具体分析《北京白话报》中的三种特殊词语群。分别对结构角度的同语素词语群,词义角度的动物类词语群和死亡类词语群,三类词语群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北京方言地域化和口语化特征明显的结论。第五部分:总结《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一是明显的北京地域方言特点,二是口语程度高,三是词语语体风格灵活多变,四是早期商业小报的词语特色。
孙娜[9](2019)在《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一种语言都有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性,都是一个有着完整系统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固有存在形态也就是这种语言的民族性。本研究以语言接触理论和语言相对论为理论指导,以日本文化厅发布的常用汉字表、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为基本材料,利用专门的统计程序进行整体量化分析,并结合对日语混种词的分析以及个别词汇史的具体研究,最后加以综合、归纳,探讨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语言民族性在两种语言结构互相匹配过程中的体现。汉字词是汉日语言接触研究的关键所在,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给日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带来了影响。论文主体分为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共计四个部分。通过考察中日古代交流的方式和日本文字的产生,辅以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证据,证明了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并且通过汉日核心词的比较,分析了汉日语言接触的深度。语音方面。中古汉语入声韵在日语汉字音中得到了体现;中古汉语的介音、复合韵母、入声、阳声韵的韵尾音等伴随着日语对汉字的借用,带来了日语特殊音节(长音、拗音、促音、拨音)的产生。并且汉语的浊声母汉字和以“1”音开头的汉字的传入,打破了日语ラ行音和浊音不做词头的规则,使原有的语音系统得到了扩充和发展。但是,日语固有的开音节结构、固有词汇音等没有受到影响,这些源于汉字词的语音变化,结果也基本应用于借用到日语里面的具有上述特点的汉字词。词汇方面。基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利用其短单位词汇表,按词类属性讨论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从借用角度来看,词汇方面除了直接借用的汉字词,还有间接借用的汉字词即混种词中的汉字词。在排除掉固有名词和记号等条件下,最终统计出来的日语汉字词占日语词汇量的48%以上,多于国立国语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而且,通过对各词类混种词里面的汉字词与日语词或日语成分结合情况的分析发现,日语所有词类都借用或曾经借用过汉字词,但借用方式各不相同,总体来看,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要以能够实现日语该词类的语法功能为前提,从而对借用的汉字词进行必要的形式上的改造。语法方面。结合个别词汇史的考察,发现汉日语言的接触对日语语法产生的影响仅限于构词法方面。并且,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历史上日语的汉文训读体现出来的。综合来看,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方面的影响是有限的。最后是结果与分析部分。日语对汉字词的借用既有广度和深度,又具有局限性;既对日语语言民族性造成了冲击,又受到日语语言民族性的制约。所有自然语言都具有描述无限的客观世界与人类经验的潜能,而一种语言只能拥有有限的结构形式。日语中大量汉字词的借用从根本上讲是文化借用,而语言基本结构没有改变,被称为语言内部机制的思维方式也就没有改变。汉日语言接触具有不可重现的历史因素,在这种非自然接触下,两种语言相互协调、形成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的确在日语汉字词方面有明显体现,但是涉及到日语固有结构、或者核心词以及助词和助动词等能体现语法功能的特殊词类方面,日语依然努力坚守着语言接触发生之前的固有样态,依然保留着日语固有的民族性特征。
沈载峻(SHIM JAEJOON)[10](2018)在《动词类汉字词对韩国初中级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韩国语词汇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几乎占整个词汇量的60%以上。因此,不管是中国学生学韩语还是韩国学生学汉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汉字词的影响。由于有一些汉字词和汉语词在字形上相同或相似,韩国学习者通过汉字词学习汉语词有时候很方便。但其实韩国语中的汉字词和汉语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论是词义上还是使用方法大多都有所不同,完全一样的很少,特别是韩汉同形异义词。因为字形相同或相似,这对韩国学习者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是,韩国学习者在初学汉语时,可以借助汉字词类推所学的汉语词,负面的是,如果一味依赖这个优势、而忽视了汉字词和汉语词之间的差异,汉字词就会成为阻碍他们正确掌握汉语词的一个因素。这在二语学习方面被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首先以汉字词为核心考察了相关的先行研究。认为韩国的汉语学习者们因为汉字词在学习汉语词时较容易发生偏误,遗憾的是先行研究中对动词关注得成果比较少。所以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动词词语。希望借此研究能对韩国学习者提供切实性的帮助。本文首先从HSK四级动词词汇中选择出韩汉同形异义的部分,之后,参考先行研究中的区分方式,把这些动词细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异形同义词等3类。由于同形同义词学习者出现偏误的概率比较低,所以未包括在研究范围之内。只对其他两个类型进行讨论。之后论文以对比分析为基础进行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有69人。论文运用Excel程序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此外,为了精确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本论文把学习者分为初级和中级分别论述。在分析过程中,按照学习者的水平分别对各个类型、各种问题的正确率,错误率进行了细致化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初级学习者和中级学习者都因为类似的原因出现了几乎可以视为完全一致的答错率数据数值。这可以解释为初级学习者可以期待能一定程度类推没有学习过的汉语词汇后正确使用的正迁移现象,但如果只是将此视为优点,不去正确学习的话,在学习期间较长的中级阶段,也会犯下类似于初级水平学习者的错误,或者会更加混乱。在论文的最后,根据论文的总体结果讨论了学习者出现错误的原因,在造成错误的诸多原因中,本文将由于学习者母语的负迁移影响造成的错误视为主要原因。还有,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错误,笔者也学习汉语的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学习策略。
二、名词类异形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词类异形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屯留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屯留及屯留方言研究概述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对象和范围及方言词界定 |
四、材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五、相关问题说明 |
第一章 屯留方言词的词形特点 |
第一节 构词形式分析 |
一、语音特点 |
二、构词语素 |
第二节 造词理据分析 |
一、根据事物的显性特征造词 |
二、根据事物的隐性特征造词 |
小结 |
第二章 屯留方言词的语义特点 |
第一节 词义特点 |
一、词汇意义 |
二、语法意义 |
三、色彩意义 |
第二节 屯留方言义位的义域研究 |
一、屯留方言义位的外延研究 |
二、屯留方言义位的语用域研究 |
三、屯留方言义位的组合差异研究 |
第三节 屯留方言词的词义类聚特点 |
一、同义义场 |
二、反义义场 |
小结 |
第三章 屯留方言词的词法特点 |
第一节 重叠式 |
一、形容词重叠 |
二、动词重叠 |
三、其他重叠 |
第二节 附加式 |
一、儿化 |
二、子尾 |
三、其他附加式 |
小结 |
第四章 屯留方言词专题研究 |
第一节 “圪”缀词 |
一、构成名词 |
二、构成形容词 |
三、构成动词 |
四、其他用法 |
第二节 “咾”的用法 |
一、作时态助词 |
二、作语气助词 |
三、构成时间状语 |
第三节 屯留方言词汇与民俗 |
一、饮食文化 |
二、屯留祭祀信仰文化 |
三、屯留红白大事文化 |
小结 |
第五章 屯留方言词历时考察 |
第一节 承传词 |
第二节 创新词 |
一、无本字可考的创新词 |
二、方言特殊语素新造词 |
三、使感、分音新造词 |
四、疫情应急词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屯留方言词汇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四字格的定名及判定标准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概况 |
第一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料及来源 |
一、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的语料问题 |
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来源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来源的具体描写 |
一、唐五代时期的四字格 |
二、宋金时期的四字格 |
三、元明时期的四字格 |
四、清代的四字格 |
第二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音结构 |
第一节 声调特点 |
一、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语流音变情况 |
二、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平仄特点 |
第二节 声韵特点 |
一、双声 |
二、叠韵 |
三、叠音 |
四、综合 |
第三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词形特点 |
第一节 叠字四字格 |
一、双叠(157) |
二、单叠(222) |
第二节 嵌字四字格 |
第三节 同义异形四字格 |
一、同序异素 |
二、同素异序 |
三、小结 |
第四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结构关系和语法功能 |
第一节 四字格的结构关系 |
一、附加结构 |
二、重叠结构 |
三、联合结构 |
四、主谓结构 |
五、动宾结构 |
六、偏正结构 |
七、动补结构 |
八、连谓结构 |
九、兼语结构 |
十、“的”字结构 |
十一、其他结构 |
十二、小结 |
第二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结构的对称性特点 |
一、主谓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
二、偏正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
三、动宾短语联合式四字格 |
四、小结 |
第三节 近代汉语四字格的句法功能 |
一、充当主语 |
二、充当谓语 |
三、充当宾语 |
四、充当定语 |
五、充当状语 |
六、充当中心语 |
七、充当补语 |
八、作分句 |
第五章 近代汉语四字格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及成因 |
第一节 近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四字格的形成原因 |
一、历史文化的选择 |
二、社会发展的选择 |
三、认知心理的选择 |
四、语言系统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歧路灯》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歧路灯》及其版本流传 |
二 《歧路灯》词汇研究的意义 |
三 《歧路灯》词汇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歧路灯》的一般词汇研究 |
第一节 一般词汇之方言词 |
一、名词类方言词 |
二、动词类方言词 |
三、形容词类方言词 |
四、副词类方言词 |
五、其他词类方言词 |
第二节 一般词汇之承古词 |
一、沿用自古以来事物、风俗名称或礼仪制度 |
二、世代典籍流传 |
三、人际交往中的称谓词、委婉词 |
第三节 一般词汇之宗教词 |
第二章 《歧路灯》词汇词形研究 |
第一节 《歧路灯》的同素异序词 |
一、《歧路灯》中只出现一种词形 |
二、《歧路灯》中两种词形并用 |
第二节 《歧路灯》的异形词 |
一、异形词的结构类型 |
二、异形词的义项关系 |
第三节 四字格 |
一、《歧路灯》四字格词语的结构形式 |
二、《歧路灯》四字格词语的来源 |
三、四字格词语的特点 |
第三章 《歧路灯》俗谚研究 |
第一节 俗谚的结构 |
一、单句式俗谚 |
二、紧缩句式俗谚 |
三、复句式俗谚 |
第二节 俗谚的来源 |
一、源于道教和佛教 |
二、源于世俗典籍和民间流传 |
三、首见于《歧路灯》 |
第三节 俗谚的特点及演变 |
第四章 《歧路灯》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
第一节 从《歧路灯》看《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问题 |
一、词条书证滞后 |
二、义项书证滞后 |
第二节 从《歧路灯》看《汉语大词典》义项、词条增补问题 |
一、义项增补 |
二、词条增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5)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材料简介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本文的几点说明 |
第一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音节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单音节同义词研究 |
第二节 复音节同义词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构组研究 |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构组数目研究 |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构组关系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词性分类研究 |
第一节 名词同义词辨析 |
第二节 动词同义词辨析 |
第三节 形容词同义词辨析 |
第四节 副词同义词辨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特点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特点 |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同义词形成原因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研究 ——兼及对异音手段作为汉语广义形态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同形词研究现状 |
1.2.2 异音同形词研究现状 |
1.2.3 汉语形态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
1.3.1 对同形词研究的意义 |
1.3.2 对汉语的形态研究的意义 |
1.3.3 对词典编撰的意义 |
1.4 研究理论和方法、语料来源说明 |
1.4.1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4.2 语料来源说明 |
2.《现汉》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的分布 |
2.1 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内部语音形式的分布 |
2.1.1 语音形式的类 |
2.1.2 各语音形式类的分布 |
2.2 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内部词性的分布 |
2.2.1 词性的类 |
2.2.2 各词性类的分布 |
2.3 单音节异音同形词内部构词方式的分布 |
2.3.1 构词方式的类 |
2.3.2 各构词方式类的分布 |
3.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语音形式与词性的关联 |
3.1 单一词性的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语音形式与词性的关联 |
3.1.1 词性相同类的关联 |
3.1.2 词性不相同类的关联 |
3.2 多词性的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语音形式与词性的关联 |
3.2.1 “名词—多词性”类的关联 |
3.2.2 “动词—多词性”类的关联 |
3.2.3 “形容词—多词性”类的关联 |
3.2.4 “代词/叹词/副词—多词性”类的关联 |
3.2.5 “多词性—多词性”类的关联 |
小结 |
4.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语音形式与构词方式的关联 |
4.1 构词方式相同类的关联 |
4.1.1 “单纯式”类的关联 |
4.1.2 “复合式”类的关联 |
4.1.3 “派生式”类的关联 |
4.1.4 “重叠式”类的关联 |
4.2 构词方式不相同类的关联 |
4.2.1 “单纯式—偏正式”类的关联 |
4.2.2 “单纯式—联合式”类的关联 |
4.2.3 “偏正式—述宾式”类的关联 |
4.2.4 “偏正式—联合式”类的关联 |
4.2.5 “偏正式—补充式”类的关联 |
4.2.6 “偏正式—派生式”类的关联 |
4.2.7 “述宾式—联合式”类的关联 |
4.2.8 “述宾式—派生式”类的关联 |
4.2.9 “联合式—派生式”类的关联 |
4.2.10 “述宾/偏正式—偏正式”类的关联 |
小结 |
5.对同形词的异音手段作为汉语广义形态的思考 |
5.1 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异音手段的形态特征 |
5.2 异音手段作为广义形态的理据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王处一及其诗词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特色及语料选取 |
第二章 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的形式与类别 |
第一节 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的形式 |
第二节 王处一诗词AA式重言词的分类 |
第三节 王处一诗词AABB式重言词的分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的语义特点 |
第二节 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的语义类型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王处一诗词重言词与《汉语大词典》的修订 |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的书证迟後 |
第二节 《汉语大词典》的义项缺漏 |
第三节 《汉语大词典》的失收词目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概况 |
第一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音节概况 |
第二节 《北京白话报》词语来源 |
一、常用名物 |
二、一般词语 |
第三节 北京话词典未收录词语 |
第三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异形现象 |
第一节 词语的异形现象 |
第二节 词语的形近异形 |
一、形近异形概况 |
二、形近换用 |
三、繁简同时出现 |
四、字形变化 |
第三节 词语的音近异形 |
一、音近异形概况 |
二、方言音变 |
三、保留古音 |
四、文白异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结构特点 |
第一节 重叠 |
一、名词的重叠 |
二、动词的重叠 |
三、形容词的重叠 |
四、副词的重叠 |
五、叠字符号 |
第二节 语缀 |
一、语缀例释 |
二、名词语缀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同素异序 |
一、同素异序词频概况 |
二、同素异序比较分析 |
三、同素异序现象成因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北京白话报》典型词语群 |
第一节 同语素词语群 |
一、同语素词语群例释 |
二、同语素词语群成因 |
第二节 动物类词语群 |
一、动物类词语群例释 |
二、动物类名词的转类 |
三、动物类词语群成因 |
第三节 死亡类词语群 |
一、死亡类词语群例释 |
二、死亡类词语群动态对比分析 |
三、死亡类词语群的文化内涵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北京白话报》词语特点 |
第一节 北京地域方言特点鲜明 |
第二节 口语程度高的话语特色 |
第三节 生动灵活的白话语体风格 |
第四节 早期商业小报词语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言学上对汉日语言接触的研究 |
1.2.2 人类学对语言民族性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5.1 研究材料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汉日语言的非自然接触关系 |
2.1 日本列岛的人和语言 |
2.1.1 日语的起源假说及谱系分类 |
2.1.2 日语的演变源流与日本人群混合历史的关系 |
2.2 汉日语言接触类型的判定 |
2.2.1 古代中日交流与语言接触 |
2.2.2 日本文字的产生 |
2.2.3 汉日语言的接触类型 |
2.3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和局限性 |
2.3.1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深度 |
2.3.2 汉日语言非自然接触的局限性 |
2.4 小结 |
第3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音的影响 |
3.1 日语语音结构特点 |
3.2 日语汉字音的现状分析 |
3.2.1 日本人对日语中汉字的态度 |
3.2.2 日本常用汉字音的现状 |
3.2.3 日语常用汉字音的分层 |
3.3 汉字音与日语音的匹配 |
3.3.1 日语对入声汉字音的保留 |
3.3.2 日语特殊音节的产生 |
3.3.3 日语语音学上“拍”的产生与汉字音的关系 |
3.3.4 汉字音带来的同音异义现象 |
3.4 小结 |
第4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词汇的影响 |
4.1 日语中汉字词的数量及分布特点 |
4.2 各种词类中的汉字词及混种词中的汉字词 |
4.2.1 有词尾变化的词类 |
4.2.2 无词尾变化的词类 |
4.2.3 接辞 |
4.2.4 拟声词和拟态词 |
4.3 日语词汇的结构特点以及汉字词引发的改变 |
4.3.1 日语固有词汇的特点 |
4.3.2 汉字词对日语词汇体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汉日语言接触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
5.1 汉日语言接触视野下的汉文训读 |
5.2 汉文训读对日语语法的影响 |
5.3 汉文训读带来的具体语言现象的考证 |
5.3.1 沿用至今的“ゃむをぇす” |
5.3.2 曾经使用过的“ざるべかちず” |
5.4 其他来自于汉语的语法现象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6.1.1 主要内容 |
6.1.2 创新点 |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文维基百科和日文维基百科的日语核心词对照表 |
附录二: 日语名词中混种词的具体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动词类汉字词对韩国初中级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韩国汉字词 |
2.2 汉字词和汉语词的对比分析研究 |
2.3 汉字词和汉语词的偏误研究 |
2.4 针对韩国学习者的词汇教学研究 |
第三章 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对比研究 |
3.1 汉语中存在但韩语汉字词中不存在的词汇 |
3.2 韩汉同形同义词 |
3.3 韩汉同形异义词 |
3.3.1 同形完全异义词 |
3.3.2 同形部分异义词 |
3.4 异形同义词 |
3.4.1 部分异形同义词 |
3.4.2 同素逆序词 |
第四章 韩国学习者习得汉语词语的情况 |
4.1 研究方法 |
4.1.1 调查对象 |
4.1.2 问卷设计 |
4.2 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五章 偏误原因及教学策略 |
5.1 对于所学语言的内容缺少基本的了解而出现偏误 |
5.2 因母语影响而发生的偏误 |
5.2.1 表达上的偏误 |
5.2.2 词汇上的偏误 |
5.3 教学方法的偏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名词类异形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胡行之及其《外来语词典》研究[D]. 邹佳. 中山大学, 2021
- [2]屯留方言词汇研究[D]. 刘天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近代汉语四字格研究 ——以《近代汉语词典》为中心[D]. 张炜琼.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歧路灯》词汇研究[D]. 寇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敦煌曲子词同义词研究[D]. 易雪凤.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非单音节异音同形词研究 ——兼及对异音手段作为汉语广义形态的思考[D]. 贾磊. 湖南大学, 2019(07)
- [7]王处一诗词重言词研究[D]. 崔文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8]《北京白话报》词语研究[D]. 赖一鸣. 厦门大学, 2019(08)
- [9]语言接触视野下的语言民族性研究 ——以日语汉字词为研究中心[D]. 孙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10]动词类汉字词对韩国初中级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D]. 沈载峻(SHIM JAEJOON).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