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经济逆风前进──2002年中国经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朱万琼[1](2020)在《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确立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感为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明确提出科学论证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物理课堂论证教学实践研究较少。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简称SSI)聚焦于社会、技术和科学的问题,用于科学论证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证据的合理使用,提高决策水平,在构建科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社会伦理和道德问题并提高学生论证的能力。由此,研究在中学物理课堂利用SSI进行论证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论证水平,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一,如何测评学生的论证水平;二,如何选取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SSI,使之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相结合;三,论证教学设计中,如何促进学生充分参与论证活动。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研究一,论证能力调查。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科学论证和社会性科学议题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图尔敏论证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社会性科学议题,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了解学生的科学论证思维水平,以此了解学生的论证要素表现(即图尔敏论证模型中原始资料、论据、反驳、再反驳等论证要素表现)和论证思维完整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论证思维水平整体偏低,大部分学生的原始资料、论据、反驳等论证要素得分较低。学生对论据、反驳的概念模糊不清,不清楚原始资料和论据之间的相关性,将论据等同于原始资料,其论证思维过程缺乏完整性,故有必要通过论证教学活动予以改善。研究二,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研究。为实现学生科学论证水平的提高,依据图尔敏论证结构要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以学生的论证基础为出发点,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将教材内容进行科学论证的校本化实施,研究将社会性科学议题和论证活动融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具有争议性的SSI——“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进行论证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及学生达成度五个方面制定教学设计,以期证明物理课堂中进行SSI的科学论证教学具有可操作性。论证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包括:从科学论证和物理知识运用两个角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与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议题,教学策略上选择学生参与度更高的角色扮演策略、自我提问表策略及论证主张表策略,目标达成度评价主要从学生课堂论证活动参与程度和论证主张表完成情况两方面进行评价,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此了解学生论证思维水平的发展情况。开展SSI论证活动的教学流程:引入具有争议性的SSI;各小组在角色责任的促使下,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提出暂时性的主张;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阐述、分享、讨论不同的主张,并正面回应他人的反驳;学生在论证活动中检验或修正主张,完成书面论证主张表。研究表明,SSI是论证活动的很好资源,能有效融入物理课堂,为学生提供论证机会,能提高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此外,促进论证教学,其设计要解决教学策略开发和论证活动评价等关键问题。
刘盟盟[2](2020)在《风雪联合试验系统与屋面积雪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雪灾是自然界常见的主要灾害之一,其影响范围波及建筑、交通、畜牧和能源等多种产业,给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加剧,极端低温冰雪灾害频繁发生,因积雪导致的建筑物、构筑物倒塌事故也随之不断增加,给人们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国内外大量灾后调查发现,由于风雪运动导致的屋面上积雪不均匀分布,局部积雪荷载过大是导致建筑物因积雪倒塌的主要原因之一。风雪联合试验是风雪运动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其具备还原度高、参数可控、可重复性强、可开展积雪分布机理性研究等优点,是目前进行风雪运动研究可靠度较高且较为可行的研究方法。但是,目前风雪联合试验方法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无法满足研究需求。我国在建筑屋面雪荷载方面的研究较少,基础数据匮乏,因此开展建筑屋面积雪分布研究对建筑屋面抗雪设计与我国雪荷载规范修订意义重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风雪联合试验方法为主要切入点,针对风雪联合试验系统、缩尺试验相似准则与典型建筑屋面积雪分布开展了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研发了基于播撒降雪模式的户外大尺度风雪联合试验系统提出了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利用哈尔滨地区冬季多雪、低温环境持续时间长等气候特点,首先研发了以存储自然雪与人造雪颗粒为试验颗粒,利用振动播撒降雪模式的户外大尺度风雪联合试验系统;并对试验系统的试验段风场、雪场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立方体模型、高低屋面与拱形屋面开展积雪分布试验研究,通过大量重复性试验,验证了本试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最后通过开展对标准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实测的全过程还原试验,发现试验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所研发的风雪联合试验系统满足试验研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要求。(2)提出了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基于对天空降雪与地面吹雪物理过程差异的研究,提出了降雪模式下雪质量通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降雪速率的概念;总结了经典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理论,并基于颗粒跃移轨迹相似、单位时间积雪堆积状态相似与积雪堆积形状相似,提出了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基本相似准则,并利用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多维缩尺试验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进而提出了基于摩擦速度比下限值修正的弗劳德数相似参数,并通过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多维缩尺试验,证明了修正的相似参数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对立方体周围与高低屋面积雪分布实测原型的缩尺还原试验,以及与其他学者开展的预铺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与相似准则的先进性与准确性,最后通过立方体周围与拱形屋面积雪分布的多尺度模型试验,确定了平面类与曲面类屋面的缩尺模型特征尺寸下限值。(3)研究了建筑物周围与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规律利用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首先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立方体模型,对其周围积雪分布规律开展系列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风速与风向角对周围积雪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了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机理,得到了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规律;进而研究了相邻两个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特征,发现相邻两个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可视为两个单一立方体周围积雪分布的空间叠加。针对双坡屋面、高低屋面、连续多跨双坡屋面与连续多跨单坡屋面4种典型平面类屋面,开展了系统的参数化试验研究,明确了风速、风向与屋面形状参数等因素影响,探究了不同形式屋面积雪分布规律与形成机理,得到了各种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的特征形式,并结合实地观测与数值模拟结果,为建筑屋面抗雪设计与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建议。(4)研究了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规律针对拱形屋面、单曲下凹屋面、连续多跨拱形屋面与球形屋面4种典型曲面类屋面,利用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方法,开展了系统的参数化试验研究,明确了风速与屋面形状参数等因素影响,分析了不同形式屋面积雪分布规律与形成机理,得到了各种典型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的特征形式,并结合实地观测与数值模拟结果,为建筑屋面抗雪设计与我国现行荷载规范修订提供了基础性数据依据。以河南省某发电厂的大跨度M型煤仓为例,开展了大跨度建筑屋面雪荷载分布试验研究,考察了12个不同风向角下屋面积雪分布特征,并提出了以各主导风向占比加权叠加的屋面累积雪荷载分布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各屋面分区累积雪荷载分布系数,为大跨度建筑工程抗雪设计提供了依据。
罗紫榆[3](2020)在《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旋律电视剧的主题内涵在不断丰富。现实题材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状态为主体,不断融合新的社会动态加以创作,令观众时刻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时刻体会到时代气息的变更,成为主旋律电视剧的有力枝干。类型叙事作为一个特定叙事体系,在遵循故事一般性成规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调整、融合、变化,培养相对成熟的观众群体,并顺应观众的期待不断对类型电视剧叙事模式进行革新。类型叙事强化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大众化表达,并显现出一些文本内容上的规律。本文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作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的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影像文本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此类电视剧类型叙事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第一章厘清了“主旋律电视剧”、“现实题材电视剧”、“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三个概念以及对“类型电视剧”与“类型叙事”、“电视剧类型”与“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进行辨析,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确定,并整理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内涵变化,对“现实题材”被囊括进“主旋律电视剧”作出了阐述。第二章梳理了“主旋律”时代内涵的变迁,从类型叙事的特征和现实题材的优势分析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特点,并列举了现实题材下,军旅剧、家庭剧、都市剧和行业剧是怎样与主旋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第三章采取个案分析法,先从总体概述军旅剧、家庭剧、都市剧和行业剧的创作内涵,再选择四部能分别代表近年来这四类电视剧创作倾向的剧集,从人物形象、情节设置、视觉图谱和主题观念四个方面阐述这些剧是如何进行类型叙事的。第四章,类型融合是电视剧艺术与电视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本章重点论述了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里,类型融合的元素调动与表现特征,并从切实表达的时代主题、多线铺展的情节节奏、多面性格的人物塑造和多元融合的风格拓展四个方面,剖析了近年来此类电视剧受到大量关注与良好口碑的缘由。第五章,对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进行了反思和展望。从三个方面反思了创作意图与市场接受上的得失,一是通俗审美与抽象形态的隔阂,二是人物深度与支线庞杂的矛盾,三是类型期待与叙事套路上的落差;从两个方面展望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如何走向“讲好中国故事”,一是关注现实和扎根生活的类型开发,二是展现艺术与市场运作的价值平衡。
王冬雪[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郑博文[5](2020)在《毒气泄漏下的人群疏散动态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有毒气体环境下大规模的人员疏散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人与毒性气体、人与人、人与建筑结构的相互作用等众多因素。突发毒气泄漏事件中将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会对环境中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人员心理恐慌,降低人员行为能力,进而会影响到人员对疏散路线的选择决策以及人员的行进速度等。目前人们对应急疏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灾方面,对于有毒气体泄漏下的人员疏散研究较少。为了更好的呈现毒气扩散下的人员疏散规律,本文首先针对毒气泄漏下人员疏散心理行为进行了实地调查,来反映有毒气体泄漏时疏散人员的心理状态和疏散行为;其次考虑到毒气浓度和疏散时间对人的影响程度,建立了有毒气体泄漏下疏散人员的速度变化动态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有毒气体泄漏下的速度变化动态模型,借助Any Logic仿真软件对整个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得到结论如下:(1)调查发现疏散人员的心理状态与年龄,应急疏散教育,应急疏散演练因素显着相关;人员的疏散行为与性别,年龄,应急疏散教育,应急疏散演练因素显着相关。因此毒气泄漏状态下的心理状态和疏散行为主要与性别,年龄,应急疏散教育,应急疏散演练显着相关。(2)基于有毒气体的扩散模型和伤害模型,建立了有毒气体泄漏下疏散人员的速度变化动态模型,进而确定了在有毒气体泄漏下人员疏散速度的动态变化过程。(3)设定模拟区域,对建立的理论模型借助Any Logic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得出了人员疏散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随有毒气体扩散的动态变化。模拟过程中设定了人员疏散的选择方向,最终得到疏散时选择逆风方向进行疏散的人员伤亡少。
黄建新[6](2019)在《基于四轴飞行器三维空间烟羽自主追踪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鲜有人研究三维空间烟羽自主追踪及烟羽源自主定位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两种方法:模拟退火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和布谷鸟搜索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或布谷鸟搜索算法产生四轴飞行器自主追踪烟羽的位置信息,避免了四轴飞行器采集烟羽浓度的盲目性;将位置信息及该位置处对应的烟羽浓度信息构成四维特征向量,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该组特征向量聚类分析,获取三维空间烟羽浓度分布区域,为模拟退火算法或布谷鸟搜索算法迭代位置信息提供数据信息。论文主要研究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研究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参数优化、研究所提出的模拟退火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追踪烟羽、研究烟羽分布辨识方法和研究所提出的布谷鸟搜索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追踪烟羽。为了模拟四轴飞行器自主追踪烟羽,构建了四轴飞行器的运动学模型,建立了四轴飞行器四个旋翼转速与总的升力、俯仰力矩、横滚力矩、偏航力矩之间的关系,在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四轴飞行器追踪烟羽的仿真平台。为了优化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参数,采用了两种聚类评价指标,通过多组实验优化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参数。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设计了硬件采集模块,实验室模拟了烟羽源,建立了三维空间坐标系,采集了380个由x、y、z坐标数据及其对应的烟羽浓度数据,将采集的数据构成四维特征向量。选取380个四维特征向量数据中的50个,作为FCM聚类算法的初始数据点,做了5次实验来验证所提出的两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在仅以50个四维特征向量数据作为初始数据的情况下,能够自主定位到烟羽源附近,为三维空间烟羽自主追踪及烟羽源定位提供了参考价值。
杜延磊[7](2019)在《随机粗糙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仿真与分析:解析近似模型和数值方法》文中认为随机粗糙海面的微波散射、辐射是海洋微波遥感的理论基础与前提。深入理解和分析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物理机制和性质,对指导海洋微波遥感载荷的研究设计、提高海洋动力学参数的反演精度以及实现海洋目标现象的追踪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意义。本文分别基于解析近似模型与数值方法等理论模型对随机粗糙海面的辐射、散射进行了机理研究与仿真分析,通过实现不同频段、不同极化及不同观测几何下的海面辐射、散射的仿真模拟,进而分析了海面的辐/散射特性以及海面风速风向、温度、盐度、大气条件等海洋动力学参数对其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海面辐/散射对海洋动力学参数反演的能力与潜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发展了改进的海浪谱模型和海面辐/散射的数值仿真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低风速海面L波段后向散射出现的异常反逆侧风非对称现象,提出了一种合理的理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改进的海浪谱模型,进而利用先进的解析近似模型AIEM模型和三维数值方法NMM3D模型对各向异性海面L波段后向散射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改进的海浪谱模型,AIEM和NMM3D模型都可以成功地模拟低风速海面L波段后向散射的反逆侧风非对称现象和高风速的正逆侧风非对称现象,且与Aquarius卫星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本文改进的海浪谱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海面海浪的方向性,尤其是对与L波段入射波相互耦合的短重力波至毛细波范围内的海浪方向性有着更符合实际的表达。此外,对用于AIEM模型的海面均方高度的计算,给出了一个实用的海浪谱积分范围。2.为探究利用海面微波双站散射反演海洋动力学参数的潜力,利用本文改进的海浪谱模型和IEM/AIEM模型对各向异性海面的全极化微波双站散射进行了仿真模拟,进而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入射角、极化方式、海面风速风向、盐度等几何物理参数对各向异性海面双站散射的影响,获得了双站散射对海面动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也探究了多角度结合对反演海面风速风向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站散射雷达系统,海面微波双站散射信号包含更丰富的几何和物理信息,利用海面双站散射进行海面动力学参数反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分析了中性及非中性大气条件下海表温度(SST)对海面不同波段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通过分析SST对海面雷达后向散射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确定了SST对海面后向散射的影响因素,进而在KHCC03海浪谱的基础上,将SST影响的海洋物理参数模型化,建立了改进的KHCC03谱,并结合二阶小斜率近似模型(SSA-II)发展了SST相关的海面散射模型,最后基于此模型分析了SST对海面L、C和Ku波段后向散射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SST对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是风速、入射角和雷达频率的函数,且SST对海水介电常数和粘性的改变导致其对海面后向散射影响的极化差异。在中性条件下,SST对海面L波段后向散射影响的主导因素是海水介电常数随SST的改变,而对于C和Ku波段而言,这一主导因素是海气交互作用。在非中性条件下,对于三个波段,SST作用的主导因素都是海气交互作用。4.针对在海洋等高电磁损耗介质的散射、辐射问题中,利用Mo M求解表面积分方程时出现的精度不够及运算效率低等问题,引入使用高阶基函数的Nystrom方法,并提出了一种邻近阻抗边界条件方法(NIBC)以提高求解效率,从而发展了海面微波辐/散射的Nystrom/NIBC数值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海面L波段微波辐射进行仿真,得到了高精度的海面微波发射率。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海面发射率的精度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分别可以达到2×10-4和10-4。5.为解决计算大范围海面的宽频段发射率所面对的计算资源和计算时间消耗过大问题,在Nystrom/NIBC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稀疏矩阵规则格网方法,发展了一种高精度的海面发射率快速算法,命名为Nystrom/NIBC/SMCG方法。该方法可以获得大面积海面的高精度发射率,同时也保证较高的计算效率,基于此模型,计算了大尺度粗糙海面在宽频段微波辐射计(UWBRAD)所工作的0.5-2GHz频段范围内的微波发射率,并验证了计算精度。本文通过对随机粗糙海面电磁辐/散射机理和模型的研究,加深了对海面微波辐射、散射的物理机制和特性的理解,为海洋微波遥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朱平[8](2019)在《青海高原致灾性对流天气遥感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青海高原(简称“高原”)海拔高且地形复杂,致灾性对流频发。但是,针对高原上强对流的研究较少,对卫星和雷达的应用水平有限,特别是对强对流的发生发展及其云团参数特征研究更少。为做好高原防灾减灾工作和提高遥感监测资料的应用及研究水平,本文使用2005年—2018年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观测和灾情公报资料、静止气象卫星一级数据和天气雷达体扫基数据等,选择致灾性对流天气过程,开展高原对流机理模型、对流特征识别和预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数据质量问题,本文参照地形高程校正和几何校正方法,改进了FY卫星和葵花卫星在高原上的数据定位精度。对雷达体扫基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和回波衰减订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原雷达回波拼图的可行方法,新增开发了几种拼图产品。并且,使用气块法对探空资料进行了大量订正,获得了较好的订正效果。(2)针对高原上对流机理研究的不足,本文对高原致灾性对流天气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得出分类对流的时空分布、大气流场、探空、发展规律和组织结构等统计特征。在对致灾性强对流过程进行大量探空和中尺度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强对流的T-log P结构模型,并获得了强对流的探空环境参数特征;结合中小尺度地形提出了适用于各种大气流场的分类强对流中尺度概念模型;根据高原和平原辐射站和探空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高原比平原更易发生对流的机理模型,其根本原理在于高原的海拔高、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更强、气温升高的幅度更大等均引起高原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更大,导致大气层结更不稳定;获得了高原上分类强对流云团和对流风暴单体在对流发展不同阶段的对流参数和回波空间结构特征,并与平原强对流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3)为提高对高原强对流临近预报的自动化和准确程度,本文提出了针对青海高原地区的强对流识别新算法,即,雷达多仰角(在各个仰角同时计算速度辐合有关特征、强度、谱宽等)自动识别法,和卫星多通道动态阈值(提出自动获取卫星实时数据的强对流云团初判识阈值的方法,参考去除卷云和识别强对流云的多通道法提取强对流云团,提出使用云团边缘梯度进一步剔除卷云和层云)自动识别法,并对强对流进行了追踪识别,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自动识别效果显着。计算所识别出的强对流云团和回波的多种对流参数,得出了区分各类型强对流的参数特征。(4)针对新一代气象卫星观测资料在高原应用潜力研究的不足,本文使用新一代气象卫星(葵花卫星和FY-4A卫星)监测和识别强对流云团,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强对流云团的多种对流参数,得到高原对流云在葵花卫星和FY-4A卫星的云图上主要表现为偏冷深对流,并且FY-4A卫星还可能监测识别出偏暖浅对流。两种卫星所监测的强对流云团的主体形状和位置一致,云顶亮温变化趋势一致。但FY-4A卫星监测的高原云顶亮温更高,用所建立的原理模型解释了两种卫星观测高原云顶亮温存在差异的原因。(5)为了加强对高原上强对流临近预报系统的科学支撑,研究降雹和非降雹单体的雷达预警特征,提出了强对流类型的雷达预警算法。将卫星和雷达观测数据进行时空匹配,提取强对流云团和回波的对流轮廓,研究对流轮廓重叠范围内的降水性质和多种对流参数预警统计特征,提出了卫星和雷达综合观测的且适合高原复杂地形的强对流潜势(包括多种强对流类型)预警方法,并建立了降水量级的卫星预报方程。在强对流过程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运行中进行检验,实践表明了预警方法的业务应用可行性。
魏永艳[9](2019)在《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地处东亚地区,是东亚国家的重要成员,东亚地区的安全与繁荣与中国休戚相关,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依托。探索东亚安全共同体蓝图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也是践行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需要。“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中国外交蓝图对21世纪中国国家繁荣与稳定,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区域安全宏观建构的重要转向,强化东亚安全共同体之中国构想的学术研究,对于思考将东亚经济共同体迈向东亚安全共同体的路径和可行性,破解东亚安全困境,具有重要学术价值。21世纪初,东亚区域力量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较为明显,区域秩序与区域安全框架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区域内生的共同体秩序与域外同盟秩序形成对比,区域秩序的多元化建构正在形成。以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理论与东亚区域安全一体化进程相结合,中国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与区域共同发展需求的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中国应以建构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作为破解东亚安全困局的现实选择。本文对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特征、理念、目标及功能进行了多维探索,试图为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搭建结构性框架。在对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区域资源依托和制约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可行性路径。东盟共同体建设为东亚区域秩序的建构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东亚力量多元化和利益多样化的区域现实在安全共同体的秩序框架内能够实现平等协商与合作共赢,以期实现东亚走出“体系引导型安全困境”与“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叠加的安全困局。建设东亚安全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为东亚安全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实现路径。在日韩对东亚区域安全建设助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中国与东盟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与东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在实施,争取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区域典范。2018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公布,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显。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的路径选择上,以中国+东盟为核心驱动力,遵循中国+东盟+X的扩展模式,实现中国+东盟+蒙俄与中国+东盟+朝韩的两翼合围,在可以推进的领域进行共同安全利益的务实合作,重拾东亚地缘安全战略的优势空间。传统的观点认为10+3(中日韩)是东亚安全共同体的核心国家,其中10+2(中韩)的阻力略小,如果日本加入东亚安全共同体变得遥遥无期,10+3(中俄韩)也可以成为东亚安全共同体核心国家的替代选项。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针对客观时局的变化,审时度势,合理布局,东亚安全共同体的建构设想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有实现东亚区域安全的总体建构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的繁荣与稳定。
王伟[10](2019)在《基于无人机的恶臭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而恶臭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我国在恶臭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恶臭物质的实时监控、恶臭物质的扩散规律、恶臭物质的解析和防治以及恶臭物质来源的识别等。但是对于突发性恶臭事件的恶臭源定位技术研究尚少。正是因为缺乏恶臭溯源技术的研究,当发生突发性恶臭事件后,环境监管部门由于不能实时定位事故源,而不能及时的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以及快速的控制恶臭污染事故的发展。本文研发基于无人机的恶臭溯源系统,该系统将恶臭气体传感器与无人机相结合,通过溯源算法控制无人机寻找恶臭源。利用QGroundcontrol地面站显示无人机实时位置的功能,在无人机搜索到恶臭源时,直接获取恶臭源的坐标。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恶臭溯源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3DZSpiral溯源算法,该算法通过不断更新算法的阈值控制无人机做“Z”字形飞行、Spiral飞行和3D飞行,可实现在恶臭范围内寻找恶臭源并悬停于恶臭源附近。对无人机的控制算法和通讯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无人机控制算法和溯源算法相融合,实现一键智能溯源模式。(2)恶臭溯源系统硬件开发。搭建了用于恶臭溯源的六旋翼无人机,并完成了无人机的校准、调试和试飞;开发了用于检测气体数据的机载监测模块,并完成了地面调试和校准;调试和设置了用于发送消息的数据传输模块和用于监控无人机飞行的地面站模块。(3)恶臭溯源系统软件开发。搭建了软件开发所需要的编译环境,然后在Ubuntu系统中基于PX4源代码完成了溯源模式的开发,最后对开发的PX4飞控代码进行SITL仿真,验证了溯源模式的功能和代码的安全性。(4)恶臭溯源系统测试。在Matlab中建立单气味源和多气味源的高斯气体扩散模型,并对设计的3DZSpiral溯源算法进行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在室外设计单气味源和多气味源的无人机溯源实验,通过无人机在室外搭建的气体扩散环境中搜寻气味源,并将气味源的坐标和浓度在地面站上显示。
二、中国经济逆风前进──2002年中国经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经济逆风前进──2002年中国经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缘起 |
一、论证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
二、论证教学的重要性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科学论证 |
(二)论证教学 |
(三)SSI |
(四)教学设计 |
二、国内外关于科学论证教学的研究进展 |
(一)论证教学相关研究 |
(二)SSI相关研究 |
(三)基于论证模型的SSI教学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三章 高中生的SSI论证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编制调查问卷 |
(三)调查问卷的评量指标 |
(四)问卷的信效度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论证能力分析 |
(二)学生论证要素能力分析 |
(三)学生的论证思维完整性分析 |
三、访谈调查 |
第四章 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研究 |
一、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一)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
(二)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现实依据 |
二、SSI的论证教学设计模型 |
三、SSI教学流程设计 |
四、教学设计案例—“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议题的教学流程设计 |
(一)议题选取背景 |
(二)第一个课时—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及其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三)第二个课时—开展论证教学活动—交通工具的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2)风雪联合试验系统与屋面积雪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积雪致建筑结构坍塌事故总结与分析 |
1.1.2 我国现行荷载规范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实地观测 |
1.2.2 数值模拟 |
1.2.3 风雪联合试验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风雪联合试验系统 |
2.2.1 动力系统 |
2.2.2 播撒式降雪模拟器 |
2.2.3 造雪机 |
2.3 试验系统关键参数标定 |
2.3.1 测量设备 |
2.3.2 试验颗粒特性 |
2.3.3 试验段风场标定 |
2.3.4 模拟降雪速率与雪通量标定 |
2.4 试验系统验证 |
2.4.1 可重复性验证 |
2.4.2 准确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研究 |
3.1 引言 |
3.2 风雪运动理论研究 |
3.2.1 传统风吹雪理论介绍 |
3.2.2 天空降雪与地面吹雪的差异分析 |
3.2.3 重要物理量的定义 |
3.3 风雪联合试验基本相似准则建立 |
3.3.1 经典相似理论 |
3.3.2 基于降雪模式的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 |
3.4 风雪联合试验相似准则校准与验证 |
3.4.1 相似准则校准 |
3.4.2 校准的相似准则的准确性验证 |
3.4.3 建筑屋面缩尺模型特征尺寸下限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周围与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4.1 引言 |
4.2 建筑物周围积雪分布试验研究 |
4.2.1 风速对积雪分布影响 |
4.2.2 风向对积雪分布影响 |
4.2.3 相邻两个立方体模型周围积雪分布 |
4.3 典型平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4.3.1 双坡屋面积雪分布 |
4.3.2 高低屋面积雪分布 |
4.3.3 连续多跨双坡屋面积雪分布 |
4.3.4 连续多跨单坡屋面积雪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5.1 引言 |
5.2 典型曲面类屋面积雪分布研究 |
5.2.1 拱形屋面积雪分布 |
5.2.2 单曲下凹屋面积雪分布 |
5.2.3 连续多跨拱形屋面积雪分布 |
5.2.4 球形屋面积雪分布 |
5.3 河南省某电厂大跨度M型煤仓屋面雪荷载试验研究 |
5.3.1 工程实例简介 |
5.3.2 试验模型简介 |
5.3.3 试验工况信息 |
5.3.4 煤仓屋面试验结果分析 |
5.3.5 煤仓屋面雪荷载分布系数取值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主旋律电视剧研究相关 |
(二)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相关 |
(三)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研究相关 |
(四)类型研究相关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个案分析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理论价值 |
(三)现实价值 |
第一章 主旋律电视剧与类型叙事概述 |
一、主旋律电视剧的定义与其题材 |
(一)主旋律电视剧的界定与嬗变 |
(二)主旋律电视剧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
(三)主旋律电视剧涉及的题材 |
二、类型叙事与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 |
(一)类型叙事 |
(二)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主要类型 |
第二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总体特征呈现 |
一、“主旋律”时代内涵的变迁 |
二、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特点 |
(一)作为类型叙事的特征 |
(二)作为现实题材的优势 |
三、类型电视剧与主旋律内容的结合 |
(一)军旅剧与“爱国主义”精神 |
(二)家庭剧与“家文化”特征 |
(三)都市剧与“改革创新”精神 |
(四)行业剧与“自我奉献”精神 |
第三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分析 |
一、军旅剧——展现家国鸿鹄之志 |
(一)军营青年群体的人物形象 |
(二)“英雄成长型”情节设置 |
(三)呼应主旨的视觉图谱 |
(四)保家卫国的主题观念 |
二、家庭剧——树立和谐家庭风尚 |
(一)亲子家庭的人物形象 |
(二)“网状交汇型”情节设置 |
(三)相互作用的视觉图谱 |
(四)和谐家风的主题观念 |
三、都市剧——聚焦当代都市文化 |
(一)当代都市职场的人物形象 |
(二)“冲突并行型”情节设置 |
(三)强化立意的视觉图谱 |
(四)奋斗成长的主题观念 |
四、行业剧——歌颂岗位奉献精神 |
(一)单一行业群体的人物形象 |
(二)“以零串整型”情节设置 |
(三)精准呈现的视觉图谱 |
(四)敬业奉献的主题观念 |
第四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融合策略 |
一、类型融合的元素调动 |
(一)类型元素的多元调动 |
(二)类型元素的集成创新 |
二、类型融合的表现特征 |
(一)切实表达的时代主题 |
(二)多线铺展的情节节奏 |
(三)多面性格的人物塑造 |
(四)多元融合的风格拓展 |
第五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反思与展望 |
一、反思:创作意图与市场接受的得失 |
(一)通俗审美与抽象形态的隔阂 |
(二)人物深度与支线庞杂的矛盾 |
(三)类型期待与叙事套路的落差 |
二、展望:走向“讲好中国故事” |
(一)关注现实与扎根生活的类型开发 |
(二)展现艺术与市场运作的价值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文涉及的中国电视剧年度选集部分作品 |
附录2 :论文第三章涉及的个案剧集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5)毒气泄漏下的人群疏散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员疏散心理行为研究 |
1.3.2 毒气泄漏事故下的应急疏散研究 |
1.3.3 疏散软件概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毒气泄漏下疏散人员心理行为调查 |
2.1 疏散人员心理行为和疏散行为的调查方法与方案设计 |
2.1.1 疏散人员心理行为的调查方法 |
2.1.2 疏散人员心理行为的方案设计 |
2.2 调查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 |
2.2.1 人员的个体特征初步统计 |
2.2.2 人员的心理状态初步统计 |
2.2.3 人员的疏散行为初步统计 |
2.3 毒气泄漏下的疏散人员心理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
2.3.1 卡方检验 |
2.4 有关因素与毒气泄漏下人员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 |
2.4.1 不同年龄的疏散人员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 |
2.4.2 不同程度应急疏散教育人员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 |
2.4.3 不同程度应急疏散演练人员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 |
2.5 有关因素与毒气泄漏下人员的疏散行为差异性分析 |
2.5.1 不同性别人员的疏散行为差异性分析 |
2.5.2 不同年龄人员的疏散行为的差异性分析 |
2.5.3 不同程度应急疏散教育人员的疏散行为差异性分析 |
2.5.4 不同程度应急疏散演练人员的疏散行为差异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毒气危害及扩散模型 |
3.1 有毒气体的分类及危害 |
3.1.1 有毒气体分类 |
3.1.2 有毒气体的危害 |
3.2 有毒气体的扩散模型 |
3.2.1 高斯模型 |
3.2.2 萨顿(Sutton)模型 |
3.2.3 扩散模型的选取 |
3.2.4 大气稳定度的确定 |
3.2.5 扩散参数的计算 |
3.3 毒气泄漏下的伤害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群疏散动态模拟 |
4.1 模拟区域介绍 |
4.2 氯的性质与危害 |
4.3 AnyLogic仿真建模步骤 |
4.4 相关模拟参数的确定 |
4.5 疏散模拟结果分析 |
4.5.1 氯气的扩散模拟 |
4.5.2 人员的疏散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四轴飞行器三维空间烟羽自主追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模拟退火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效果 |
1.3.2 研究烟羽分布辨识方法 |
1.3.3 研究模拟退火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追踪烟羽 |
1.3.4 研究布谷鸟搜索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追踪烟羽 |
1.3.5 烟羽追踪仿真平台搭建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烟羽自主追踪决策方法 |
2.1 烟羽自主追踪决策方法提出原因 |
2.2 采用的智能搜索算法 |
2.2.1 模拟退火算法 |
2.2.2 布谷鸟搜索算法 |
2.3 聚类算法 |
2.3.1 模糊C均值算法 |
2.3.2 K-means聚类算法 |
2.3.3 DBSCAN聚类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烟羽追踪实验系统设计 |
3.1 构建四轴飞行器运动学模型 |
3.2 搭建烟羽追踪仿真平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烟羽追踪实验与分析 |
4.1 硬件系统设计 |
4.1.1 Arduino控制器 |
4.1.2 MQ-3浓度传感器 |
4.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2.1 污染源模拟与空间坐标系构建 |
4.2.2 数据归一化 |
4.3 实验验证及效果分析 |
4.3.1 模糊C均值算法聚类效果评价指标 |
4.3.2 FCM算法参数优化 |
4.3.3 模拟退火算法结合FCM算法效果分析 |
4.3.4 烟羽分布辨识效果分析 |
4.3.5 聚类算法效果对比分析 |
4.3.6 模拟退火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追踪烟羽 |
4.3.7 布谷鸟搜索算法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追踪烟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随机粗糙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仿真与分析:解析近似模型和数值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研究现状 |
1.2.1. 海面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微波散/辐射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理论基础 |
2.1. 随机粗糙面的相关概念 |
2.1.1. 随机粗糙面的高度描述 |
2.1.2. 随机粗糙面的坡度描述 |
2.2. 随机粗糙海面的建模 |
2.2.1. 海浪谱模型 |
2.2.2. 蒙特卡洛方法建模 |
2.3. 海面电磁散射的解析近似模型 |
2.3.1. 基尔霍夫近似模型 |
2.3.2. 小扰动模型 |
2.3.3. 两尺度模型 |
2.3.4. 一阶及二阶小斜率近似模型 |
2.3.5. 积分方程模型与先进积分方程模型 |
2.4. 海面电磁散射的数值方法 |
2.4.1. 电磁散射表面积分方程 |
2.4.2. 矩量法 |
2.4.3. 稀疏矩阵规则格网方法 |
2.4.4. 快速多极子方法 |
2.4.5. 三维电磁散射数值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各向异性海面L波段雷达后向散射仿真与分析 |
3.1. 海面L波段雷达后向散射的方向性 |
3.2. 改进的海浪谱模型 |
3.3. 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AIEM模型仿真结果 |
3.3.2. NMM3D模型仿真结果 |
3.4. 基于海面建模的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向异性海面全极化全方位微波双站散射仿真与分析 |
4.1. 基于IEM模型的海面双站散射仿真结果与验证 |
4.1.1. 与观测数据和地球物理模式函数的对比验证 |
4.1.2. 与SSA-I模型的对比验证 |
4.2. 海面双站散射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1. 波段选择对双站散射的影响 |
4.2.2. 入射角对双站散射的影响 |
4.2.3. 风速风向对双站散射的影响 |
4.3. 海面L波段全方位双站散射的仿真与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AIEM模型在准镜向散射区域的近似 |
4.3.2. 风速风向对L波段全方位双站散射的影响 |
4.3.3. 盐度对L波段双站散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面温度和大气稳定性对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分析 |
5.1. 海温影响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作用方式 |
5.2. 模型构建 |
5.2.1. 海温变化对海水性质的影响 |
5.2.2. Monin-Obukhov相似理论 |
5.2.3. 改进的KHCC03谱 |
5.2.4. 电磁散射模型 |
5.3. 模型验证 |
5.3.1. 在中性条件下与GMF的对比 |
5.3.2. 在非中性条件下与实测数据的对比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仿真结果及中性条件下空气密度对海面后向散射的影响 |
5.4.2. 中性大气条件下海温对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 |
5.4.3. 非中性大气条件下海温对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邻近阻抗边界条件的高精度海面微波辐射/散射数值方法 |
6.1. 高精度盐度反演对海面反射率计算的精度要求 |
6.2. 阻抗边界条件方法 |
6.3. 邻近阻抗边界条件方法 |
6.3.1. 算法推导 |
6.3.2. NIBC对稠密格网所致求解收敛慢问题的缓解 |
6.3.3. IBC与NIBC的对比 |
6.4. Nystrom/NIBC方法 |
6.4.1. Nystrom方法在Dual SIE中的推导 |
6.4.2. 精度验证 |
6.5. 海面发射率的高精度仿真与分析 |
6.5.1. 海面发射率仿真结果 |
6.5.2. 海面发射率对盐度的敏感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大尺度极地海面发射率的快速高精度数值方法 |
7.1. 基于宽频段微波辐射计的极地海面盐度探测 |
7.2. Nystrom/NIBC/SMCG算法推导 |
7.2.1. 利用规则格网的Nystrom方法计算阻抗矩阵近场元素 |
7.2.2. 利用SMCG方法处理阻抗矩阵远场 |
7.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青海高原致灾性对流天气遥感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强对流天气定义和产生环境研究 |
1.2.2 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统计研究 |
1.2.3 基于卫星和雷达的强对流特征及算法研究 |
1.2.4 针对青藏高原对流有关研究 |
1.2.5 针对青海高原对流的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青海高原强对流研究不足 |
1.3.2 青海高原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的应用和研究有限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据说明及预处理 |
2.1 数据说明 |
2.2 气象卫星数据预处理和定位精度改进 |
2.2.1 地形高程校正和几何校正 |
2.2.2 FY-4A与葵花卫星交叉定标 |
2.3 青海高原天气雷达体扫基数据预处理 |
2.3.1 雷达基数据质量控制及效果对比 |
2.3.2 雷达回波衰减订正及改进方法探讨 |
2.3.3 雷达坐标转换及插值 |
2.3.4 主要雷达产品计算 |
2.3.5 高原上雷达拼图方法及新增开发拼图产品 |
2.4 探空资料订正及效果对比 |
第三章 青海高原致灾性对流天气分类及时空分布特征 |
3.1 致灾性对流天气分类及分析方法 |
3.2 致灾性对流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
3.2.1 致灾性对流频次分布 |
3.2.2 致灾性对流强度分布 |
3.3 致灾性对流天气时间变化特征 |
3.3.1 年变化特征 |
3.3.2 月变化特征 |
3.3.3 日变化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海高原致灾性对流天气机理模型 |
4.1 对流大气流场分型 |
4.2 强对流天气探空结构模型 |
4.3 强对流探空参数特征 |
4.4 强对流天气中尺度概念模型 |
4.5 高原上易发对流天气的机理研究 |
4.5.1 高原和平原辐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 |
4.5.2 高原和平原大气稳定度对比分析 |
4.5.3 高原上易发对流天气的机理模型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青海高原致灾性对流发展规律和组织结构特征 |
5.1 对流单体发展规律 |
5.1.1 普通单体和脉冲单体回波特征 |
5.1.2 线状对流单体回波特征 |
5.2 对流组织结构特征 |
5.2.1 对流云顶结构演变特征 |
5.2.2 对流单体垂直结构演变特征 |
5.3 对流演变的卫星雷达联合监测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海高原强对流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
6.1 强对流自动识别沿革 |
6.2 强对流云团单通道自动识别和跟踪 |
6.2.1 强对流云团识别和跟踪效果检验 |
6.2.2 对流云团参数计算 |
6.2.3 卫星数据分析和检验 |
6.2.4 云顶亮温数据分析及与小时降水量的关系 |
6.2.5 云顶温度变化特征 |
6.2.6 云顶温度极值及降水提前时间分析 |
6.2.7 小时降水量级预报方程及误差检验 |
6.3 强对流云团多通道自动阈值识别 |
6.3.1 分类强对流云团多种参数特征识别 |
6.3.2 新一代气象卫星监测识别高原对流云的适用特点 |
6.3.3 多通道自动阈值识别小结 |
6.4 强对流回波自动识别 |
6.4.1 强对流回波的多仰角自动识别法及识别效果 |
6.4.2 分类强对流回波多种参数特征识别 |
6.4.3 降雹和非降雹单体统计特征对比和识别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卫星和雷达综合观测的青海高原强对流预警方法研究 |
7.1 受地形影响明显地点的预警参数统计特征 |
7.1.1 强对流频发代表站的选取 |
7.1.2 代表站的预警参数统计特征 |
7.1.3 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与天气雷达综合观测的对流参数统计特征 |
7.2 强对流潜势预警方法及检验 |
7.2.1 强对流类型雷达预警方法及效果 |
7.2.2 强对流潜势预警方法 |
7.2.3 强对流潜势预警方法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8.1 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
附录1 文件列表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论文 |
科技成果认定 |
系统业务化推广应用 |
主持项目 |
致谢 |
(9)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厘定 |
四、论文逻辑思路 |
五、研究方法说明 |
六、论文结构安排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背景 |
一、中国东亚安全环境的审视 |
(一)东亚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
(二)东北亚面临的安全困境 |
(三)东南亚安全局势复杂多变 |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考量 |
(一)东亚安全秩序的历史反思 |
(二)东亚安全秩序的现实困境 |
(三)东亚安全秩序的中国角色 |
三、中国东亚安全战略新思维 |
(一)从零和博弈到共同安全 |
(二)从军事安全到综合安全 |
(三)从武力对抗到合作安全 |
(四)从短期安全到可持续安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目标 |
一、形态目标: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 |
(一)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概念 |
(二)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的特征 |
(三)东亚多元型安全共同体对传统安全共同体的超越 |
二、理念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原则设想 |
(一)开放包容的认同原则 |
(二)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 |
(三)合作安全的共享原则 |
三、结构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设想 |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包容性 |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多样性 |
(三)东亚安全共同体机制的互惠性 |
四、功能目标:东亚安全共同体功能设想 |
(一)东亚经济安全的保障功能 |
(二)东亚非传统安全的保障功能 |
(三)东亚政治安全的保障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资源依托 |
一、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内在资源 |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 |
(二)中国军事发展的维和效应 |
(三)中国外交发展的政治效能 |
(四)中国文化内涵的和合效应 |
二、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外在资源 |
(一)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坚实基础 |
(二)东亚共同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三)东亚安全机制的积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制约因素 |
一、东亚领土争端的隐患 |
(一)东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
(二)东南亚国家领土争端问题 |
二、大国战略博弈的掣肘 |
(一)中美战略竞争 |
(二)中日战略抗衡 |
(三)美俄战略博弈 |
三、信任赤字的负面效应 |
(一)东亚国家对中国和平诚意的疑惧 |
(二)东亚国家对中国实力的疑惧 |
(三)东亚国家对中国构想的疑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安全共同体中国构想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东盟安全核心机制的建构 |
(一)经济合作促动政治安全合作 |
(二)以东盟为核心凝聚东亚安全架构 |
(三)以中国为动力推动“小马拉大车” |
二、中国+东盟+X安全扩展模式的推进 |
(一)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启动:中国+东盟+蒙俄 |
(二)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中国+东盟+蒙俄+朝韩 |
(三)东亚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中国+东盟+蒙俄+朝韩+日 |
三、中美在东亚安全共同体建构中的合作 |
(一)非传统安全上的合作机制 |
(二)传统安全上的协调机制 |
(三)东亚整体安全架构的治理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基于无人机的恶臭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恶臭溯源系统整体方案 |
2.1 恶臭溯源系统研究目标 |
2.2 恶臭溯源系统方案设计 |
2.3 恶臭溯源系统开发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恶臭溯源关键技术研究 |
3.1 恶臭溯源算法的研究 |
3.1.1 恶臭发现 |
3.1.2 恶臭跟踪 |
3.1.3 恶臭源确认 |
3.2 无人机控制算法的研究 |
3.2.1 PX4软件框架 |
3.2.2 飞行控制流程 |
3.2.3 PX4文件结构 |
3.3 无人机通讯协议 |
3.3.1 源文件结构 |
3.3.2 MAVLink消息包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4 恶臭溯源系统硬件开发 |
4.1 无人机搭载平台 |
4.1.1 无人机的结构和飞行原理 |
4.1.2 无人机控制系统 |
4.1.3 无人机动力系统 |
4.1.4 无人机组装 |
4.1.5 无人机调试 |
4.2 机载监测模块 |
4.2.1 气体传感器 |
4.2.2 模块集成 |
4.3 数据通讯模块 |
4.4 地面站模块 |
4.5 本章小结 |
5 恶臭溯源系统软件开发 |
5.1 搭建PX4开发环境 |
5.1.1 安装软件/库文件 |
5.1.2 PX4源码下载和编译 |
5.2 恶臭溯源算法程序开发 |
5.2.1 恶臭溯源算法 |
5.2.2 溯源算法编程 |
5.3 恶臭溯源程序安全性仿真 |
5.3.1 模拟器 |
5.3.2 程序的SITL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6 恶臭溯源系统测试 |
6.1 数值仿真实验 |
6.1.1 高斯气体扩散模型 |
6.1.2 单气味源仿真实验 |
6.1.3 多气味源仿真实验 |
6.2 现场试验 |
6.2.1 实验环境搭建 |
6.2.2 无人机溯源与定位 |
6.2.3 气味源坐标获取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中国经济逆风前进──2002年中国经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SSI的论证教学设计研究[D]. 朱万琼.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风雪联合试验系统与屋面积雪分布研究[D]. 刘盟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3]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研究[D]. 罗紫榆. 西南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5]毒气泄漏下的人群疏散动态模拟研究[D]. 郑博文.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四轴飞行器三维空间烟羽自主追踪方法研究[D]. 黄建新. 新疆大学, 2019(01)
- [7]随机粗糙海面微波散射/辐射的仿真与分析:解析近似模型和数值方法[D]. 杜延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8]青海高原致灾性对流天气遥感监测及预警方法研究[D]. 朱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东亚安全共同体的中国构想研究[D]. 魏永艳. 吉林大学, 2019(10)
- [10]基于无人机的恶臭溯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D]. 王伟.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