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转基因方法的回顾、比较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廖芬[1](2020)在《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是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范围内有25亿人存在“隐性饥饿”问题,我国也有近3亿人存在营养不良问题。由于我国传统的饮食结构,微量营养素缺乏对我国农村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影响更大,他们的饮食通常以相对便宜的主食作物为主,缺乏足够数量的高价值营养食品。微量营养素缺乏不仅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导致健康负担增加,还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全面脱贫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而减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控制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事项,中央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进一步强调了其重要性。实践表明,营养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营养补充剂、食物强化和作物营养强化四种。但前三种由于各自的局限性,导致总体覆盖范围相对有限。作物营养强化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干预战略,主要通过培育具有较高微量元素含量的主食作物实现,可以有效大面积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健康优势和经济效益。然而,我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起步较晚,尚未大规模种植和推广,对其实际影响和经济效益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深入研究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口营养健康的改善作用及其经济评价,对于改善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和减轻由此带来的健康负担和经济损失以及助力脱贫攻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营养改善的视角,采用农业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失能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方法、随机对照实验和Becker–De Groot–Marschak(BDM)实验机制为分析框架,创新性的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相结合的视角,采用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探讨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构建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分析、微观层面的健康效益分析和微观层面的经济效益分析。本研究分别从宏观经济评价、微观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对中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口营养健康的改善及其经济评价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推广、采用和政策制定提供指导和依据。本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的事前分析和事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分析层面进行实证分析,全文共包括4个主要研究内容。首先,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部分。本章对作物营养强化经济评价方法——DALYs方法进行了介绍与修正,并以健康经济学中衡量健康资本的DALYs公式为基础,构建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宏观层面说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从而明确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为作物营养强化的开展推广提供依据。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铁强化农产品、锌强化农产品、维生素A强化农产品以及叶酸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成本效益则主要包括作物营养强化的成本、成本收益率和成本有效性。通过构建的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为开展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分析提供了基础。其次,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部分。立足于DALYs公式,基于上一章构建的经济评价指标,本章采用事前分析的方法,以叶酸强化水稻为例,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进行了事前经济评价,以了解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并且将中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效益与其它国家、其它强化方式的进行比较,以期从宏观层面说明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从而为政府开展、推广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提供支撑。并且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说明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可行性,为微观层面的分析奠定了基础。本章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叶酸强化水稻的经济效益,弥补了以往宏观层面缺乏叶酸强化农产品分析的局限性。再次,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健康效益的实证分析部分。在明确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价值可观的基础上,运用发展经济学中衡量健康效益的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别在河南南阳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泽普县开展了两个营养干预实验,旨在从微观层面采用事后分析方法考察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河南省的叶酸缺乏率是中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并且该地区育龄妇女叶酸补充意识较低,是开展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的合适地点。因此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长达67天的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以了解叶酸强化玉米对育龄妇女叶酸缺乏的影响。本实验招募了123名育龄妇女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锌缺乏率较高,并且地理位置偏远,其他干预措施覆盖范围有限,作物营养强化是改善该地区锌缺乏的有效措施,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开展锌强化小麦营养干预实验的合适地点。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长达8个月的锌强化小麦实验,以了解锌强化小麦对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影响,共有242人参加实验。本章通过两个随机对照实验检验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人口营养健康的真实影响,在前面宏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层面采用事后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及外部效度。最后,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部分。探讨消费者对于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为了解叶酸强化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提供依据。本章在作物营养强化能够有效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并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工具BDM机制来了解消费者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对营养改善信息的支付意愿是了解叶酸强化玉米经济效益的有效工具。BDM实验仍然选择在河南省南阳市开展,因为营养改善实验是在该地区进行,有前期工作基础,且河南省叶酸缺乏率高,迫切需要改善,而有效地改善则离不开大面积推广,推广又会受到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的影响,因此了解该地区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十分有必要。本次实验共有185名被试参与实验。BDM机制设计不仅可以了解消费者真实的支付意愿,减少“非真诚性”竞价,还可以很好地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因此可以更好地了解叶酸强化玉米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并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微观层面消费者个体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指导。研究的基本结论表明,(1)基于DALYs公式的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进行健康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研究的有效量化工具。健康效益评价指标主要是指由于作物营养强化所带来的疾病负担的减少。经济效益指标是采用标准值来货币化疾病负担的减少。成本——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成本、成本有效性和成本收益率。(2)在宏观层面的经济评价方面,发现我国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的营养干预效果显着,且具有经济性。营养干预以后一年内由于微量营养素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可以减少86 385.96~173 836.32 DALYs。将其货币化以后发现,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一年所导致的DALYs损失值的减少,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为295 008 053元(悲观)至1 187 302 066元(乐观)。并且我国叶酸强化水稻的成本收益率为40.12(悲观估计)至161.46(乐观估计),即每投入1美元的成本可以带来40.12美元(悲观估计)至161.46美元(乐观估计)的产出,具有较高的成本收益率。叶酸强化水稻的成本有效性为12.46(悲观估计)至6.19(乐观估计),即叶酸强化水稻营养干预每减少一个DALYs损失值,需要的成本为12.46美元(悲观估计)至6.19美元(乐观估计),这说明我国叶酸强化水稻也是高成本有效的;(3)微观层面上,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具有良好的健康效益,可以显着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状况。首先,在河南开展的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效果显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改善育龄妇女叶酸缺乏状况;其次,在新疆开展的锌强化小麦营养干预实验虽然效果相对较弱,但这可能是受制于加工方式等原因;(4)微观层面上,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的支付意愿较高。在河南省开展的BDM实验表明叶酸强化信息能够有效增强育龄妇女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显着高于普通玉米,调查地区的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愿意支付的WTP的均值为2.88元,对普通玉米愿意支付的WTP的均值为1.41元。人口统计特征和知识水平显着影响育龄妇女对叶酸强化玉米的支付意愿。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综合采用农业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相结合这一新的视角研究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及经济效益。本研究首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健康经济学领域中衡量健康资本的DALYs公式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宏观层面经济评价实证分析。其次,通过两个发展经济学衡量健康效益的随机对照实验从事后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对人口营养健康的改善程度及其外部效度,弥补了以往缺乏健康效益事后分析的不足。最后,采用实验经济学中研究支付意愿和经济效益的BDM实验机制探讨了微观个体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真实支付意愿,可以有效反映作物营养强化的经济效益,弥补了以往支付意愿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别说明了我国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邹婉侬[2](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农业生物技术被称作为未来农业革命性技术,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农业大国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制胜种业市场的新武器。专利信息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专利竞争情报,可对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进行综合了解,为行业、地区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情报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明确世界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等分析指标,综合测算世界各国种业综合竞争指数,明晰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专利组合分析等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测算主要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竞争地位,对各国目标市场及技术领域布局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热点竞争领域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重点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剖析其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再从下游对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情况及竞争态势进行阐述,针对基因编辑具体产品从下游产品推出上游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最后对相关问题与结论进行讨论,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当前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9位,我国种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研发导向及海外市场的投入是制约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也体现出未来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巨大。(2)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态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主要以美国、中国、日本为主,总体呈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已挤入世界前列,发展态势迅猛,但仍为专利技术的输入国。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全球性专利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3)从热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来看,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我国受政策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热点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原始专利均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但专利整体质量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最终成果还停留在模式作物创制,没有有机整合形成完整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卢杰[3](2020)在《微藻、草莓和小麦的超低温保存条件的建立与DNA直接转化探究》文中指出超低温保存技术不论是在植物种质保存还是脱毒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效简单的遗传转化体系也一直是植物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用微藻、草莓和小麦为材料,在对它们超低温保存条件研究基础上,进行DNA直接转化的尝试。通过分析材料的预处理,高渗溶液组分和脱水保护等环节条件,找到了合适的超低温处理方法,然后对培养条件、DNA包裹、抗生素浓度筛选等一系列转化条件进行了研究,成功的筛选到了抗性材料。得到结果如下:1.本次实验所确定的小球藻的最佳超低温保存体系:藻群体密度OD680在0.800-1.100时,用含有0.5mol/L甘油和0.4mo1/L蔗糖的预处理液在室温处理20min;装载液(30%蔗糖+15%乙二醇+5%二甲基亚砜+BG-11液体培养基)0℃处理1h;液氮中处理90min,40℃水浴快速解冻,0.4mol/L蔗糖溶液和1.2mol/L的蔗糖溶液各洗涤5min。成活率在55%以上。DNA直接转化微藻合适条件:微藻中加入最终浓度为25mM CaCl2、15%PEG4000、50μl的质粒(30ng/μl)或线性PCR产物、0.198mol/L蔗糖所组成的混合液,在冰上放置30min,转化效率可达到13.63%。2.草莓茎尖超低温保存条件为:传代培养2周后,4℃暗培养16h,25℃光下8h,冷驯化两周;大小约1-2mm草莓茎尖接种到预培养基(MS+2mol/L甘油+0.3mol/L蔗糖+8g/L琼脂),4℃冷适应3d;室温下装载液(MS+2mol/L甘油+0.4mol/L蔗糖)处理20min,冰上在PVS2溶液中处理60min;液氮中过夜;40℃快速解冻;洗涤和恢复培养后,成活率可达到27.36%。转化草莓茎尖条件为:茎尖中加入40μl的100mM CaCl2、60%PEG4000混合,再加入40μl质粒(30ng/μl)存液混合;使溶液浸过茎尖,用枪头拨动,冰中放置30min,摇动两次,室温放置10min。可以在筛选培养基上长出小植株。3.小麦茎尖超低温保存条件为:切取1.5-2.5mm茎尖,加入冷冻保护剂(6%蔗糖+16%DMSO),4℃冰箱存放3h;放入0℃,停留存放30min;-7℃,停留存放1h;-20℃,停留存放1h;-80℃冰箱,停留存放1h,液氮中过夜;从液氮中取出材料,40℃快速解冻。在第15d其成活率可达到62.83%。DNA直接转化小麦茎尖:小麦茎尖中按体积比1:1:1分别加入75μl100mM CaCl2、60%PEG4000、质粒(30ng/μl)为混合液。第15d其转化后小麦茎尖的成活率可达到1.00%,通过定点插入进行转化成活率可达到1.33%。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其它植物的超低温保存和遗传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过由于草莓和小麦只是获得了阳性植株而且效率很低,需要以后对影响因素进行更深入研究。
许强[4](2020)在《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PstA23调控植物pre-mRNA可变剪切抑制植物免疫》文中提出小麦条锈菌是严格专性寄生真菌,其引致的小麦条锈病在中国乃至世界小麦主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优良抗性品种的培育是防治条锈病大规模流行的主要策略之一。而条锈菌频繁变异导致的品种抗性不断“丧失”是该病害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以揭示条锈菌致病机理为基础,转基因技术与遗传育种手段有机结合,对开发条锈病持续有效防控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小麦条锈菌CYR32基因组测序和分泌蛋白组的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的PVX(potato virus X)系统在烟草中鉴定Pst_A23能够抑制由促细胞凋亡蛋白Bax(BCL2-associated X)诱导的细胞坏死。进一步条锈菌重要效应蛋白Pst_A23进行了功能探究,明确了其在条锈菌侵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互作靶标以及调控的抗性通路。研究首次揭示条锈菌效应蛋白作为可变剪切调节子抑制寄主植物免疫的致病机理,丰富了我们对活体营养型寄生真菌侵染致病的认识,为全面揭示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进而为小麦条锈病持续有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效应蛋白Pst_A23的序列特征分析Pst_A23富含丝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所占比重较大,三种氨基酸分别占11.6%,6.2%和13.0%。BLASTX序列分析比对发现Pst_A23是条锈菌特异的效应蛋白。在6个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PST-130、PST-21、PST-43、PST-08/21、PST-87/7的序列分析发现Pst_A23没有核苷酸位点的变化,表明该效应蛋白在种内有着较高的保守性。2.效应蛋白Pst_A23功能分析酵母分泌系统以及烟草上亚细胞定位证明Pst_A23的信号肽具有分泌功能。瞬时表达Pst_A23可抑制由Flg22、荧光假单胞菌诱导的胼胝质的产生以及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q RT-PCR分析发现Pst_A23在条锈菌侵染24 hpi(hour post inoculation)和48 hpi呈现高诱导表达。利用寄主诱导的瞬时沉默技术(HIGS,host induced gene silencing)沉默Pst_A23后,条锈菌产孢量降低,生物量显着减少,菌丝长度、侵染面积显着减小,并伴随着寄主细胞坏死面积的增加。Pst_A23 RNAi(RNAi,RNA interference)小麦转基因材料L2和L10株系鉴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条锈菌的致病性显着下降,伴随着产孢量降低、菌丝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和寄主细胞坏死增多。另外,过表达Pst_A23材料L5和L7株系,在接种条锈菌CYR31后,与对照相比,过表达植株上产孢量明显增多,生物量显着增加,说明过表达Pst_A23有助于条锈菌的致病。3.效应蛋白Pst_A23调控可变剪切的机制解析烟草上亚细胞定位发现,Pst_A23特异性集中在植物细胞核,呈现不均一的点状。利用剪切体标记蛋白At SR45共定位发现,Pst_A23与At SR45的定位在细胞核核斑点上存在高度拟合。突变C端富含精氨酸(R)区域R2-rich结构域,该蛋白失去定位于核斑点的能力,表明R2-rich结构对Pst_A23的亚细胞定位是必需的。通过免疫共沉淀与质谱技术筛选获得了两个候选靶标Ta SR34和Ta U1,并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微量热泳动和免疫共沉淀技术确认了Ta SR34与Pst_A23、Pst_A23与Ta U1存在互作。为探究Pst_A23能否调控寄主基因的表达,对过表达Pst_A23小麦植株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过表达Pst_A23植株上有1278个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911个,下调基因367个。KEGG注释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激素信号、蛋白质加工、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等通路。转录组分析鉴定到782个显着差异的可变剪切事件(P<0.05,|Δpsi|>0.1),包括267个5’端剪切、205个内含子滞留、177个3’端剪切、142个外显子跳跃和1个互斥外显子事件。半定量结果分析表明差异可变剪切基因Traes CS6A02G254500和Traes CS2A02G510800的剪切效率下降,基因Traes CS1D02G241000、Traes CS6D02G182300和Traes CS7D02G272500的剪切效率升高。定量实验确定了Ta WRKY53和Ta Xa21的可变剪切效率严重下降导致Ta WRKY53和Ta Xa21转录本降低。此外,Ta WRKY53和Ta Xa21瞬时沉默后,条锈菌菌丝长度和侵染面积显着增加,寄主细胞坏死面积较对照组显着增大,且Ta PR1和Ta PR2表达在接种条锈菌48和120 hpi显着下降。表明Pst_A23调控寄主pre-m RNA可变剪切参与条锈菌与小麦的互作。另外,利用MEME(Motif-based sequence analysis tools)评估了可变剪切基因的剪接位点上下游50 bp内保守的RNA基序元件,发现其中GAAGA、UCUGC和UUCUU基序元件分别为61745,52458和41390条,占总数的17.7%,15.1%和11.9%。RNA凝胶阻滞实验(RNA-EMSA)和微量热泳动技术证明了Pst_A23蛋白能够与保守的RNA基序元件(GAAGA,UCUGC和UUCUU)结合,且C端R-rich区域有助于Pst_A23与靶标RNA的结合。4.Ta SR34剪切因子在小麦抗条锈中起正调控作用Ta SR34定位于小麦染色体2A、2D上,染色体2B上Ta SR34(暂命名Ta SR34L)比染色体2A、2D上的核酸序列长180 bp。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a SR34蛋白存在两种定位分布,一种充斥着整个细胞核,一种是分布在核斑点上,且Ta SR34与效应蛋白Pst_A23共定位在细胞核核斑点上。而Ta SR34L定位分布于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q RT-PCR分析发现,在小麦与条锈病亲和互作中,Ta SR34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变化。在非亲和互作中,染色体2A上的Ta SR34不表达,2B上的Ta SR34L无显着变化,2D上Ta SR34的表达量在接菌24 hpi和48 hpi上调至3倍和7倍。另外,在亲和互作中分别沉默Ta SR34和Ta SR34L后,表型没有显着差异。但在非亲和互作中,沉默Ta SR34后寄主叶片上产生少量孢子堆,条锈菌的生物量、菌丝长度、侵染面积和吸器数目明显增加,Ta PR1和Ta PR2表达显着下调,寄主细胞的坏死面积显着减小。而沉默Ta SR34L后,条锈菌生长发育、寄主的抗性反应无显着变化,表明小麦染色体2D上的Ta SR34在小麦抗病反应中起正向调控作用。Ta SR34-RNAi转基因材料株系孢子堆明显增加,Ta PR1和Ta PR2的表达显着下降,表明沉默Ta SR34降低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5.Ta SR34激活拟南芥SA(salicylic acid)通路,增强拟南芥抗性为了明确Pst_A23是否通过靶标Ta SR34抑制植物的免疫,首先在烟草上瞬时表达Ta SR34,发现Ta SR34能够诱导细胞坏死,而Ta SR34L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坏死。Ta SR34过表达拟南芥呈现植株矮化且叶片边缘坏死的类病斑症状。Flg22处理后的过表达Ta SR34拟南芥植物叶片胼胝质显着性增多,基础免疫相关基因At PR1、At WRKY33和At WRKY53显着上调表达。同时,Ta SR34过表达拟南芥的转录组测序分析鉴定到差异基因4228个,上调差异基因有2389个,下调差异基因1839个。KEGG注释分析发现下调基因富集的通路主要有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光合作用中的碳固定、碳代谢途径等。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菌互作以及内质网蛋白加工等。另外,q RT-PCR显示SA生物合成关键基因At PAL1、At PAL4和At EDS16显着上调表达。ELISA检测过表达植株叶片中总SA的含量显着上升。表明Ta SR34通过调控植物的SA生物合成代谢参与植物的抗性反应。6.Ta SR34剪切因子调控拟南芥抗性相关基因的可变剪切过表达Ta SR34拟南芥转录组测序发现显着差异的可变剪切事件总共有65个,包含61个拟南芥相关基因。随机选取了6个差异基因进行剪切效率检测,发现这些基因剪切效率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其中,At TGA6参与SA通路的调控,剪切效率出现上调,导致功能性TGA6转录本上升。At LSD1是拟南芥类病变植株相关基因,与SA调控抗逆性相关。At LSD1基因转录本的第二个内含子出现滞留,导致植株类病斑的产生。同时,双分子荧光互补、微量热泳动和免疫共沉淀技术确认了Ta SR34与Ta U1存在互作,而且Pst_A23与Ta U1的互作强度要强于Ta SR34与Ta U1的互作。Ta SR34调节的剪接位点的RNA基序元件与Pst_A23调节的存在高度相似性,且RNA-EMSA实验证实了Ta SR34能够与Pst_A23的靶标RNA相结合,表明Ta SR34与Pst_A23可能拥有共同调节剪接位点的RNA基序元件。综上,Pst_A23蛋白可能竞争性结合Ta U1,“架空”Ta SR34蛋白,直接和RNA基序元件结合调控pre-m RNA,削弱植物的抗性反应。
杨芊[5](2020)在《TaWin1基因在小麦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雄蕊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花器官,它的生长发育情况直接影响植株的繁育和农作物的产量。雄性不育是由于雄蕊发育异常而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且普遍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现象,在农作物杂交育种研究中,雄性不育系对培育优质、高产的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因此,研究小麦雌雄蕊的发育对改良小麦品质和提高小麦产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麦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突变体(HTS-1)是彭正松教授在培育小麦三雌蕊(TP)近等基因系CSTP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一个新的突变体。HTS-1的小花中雄蕊全部或部分同源转化为雌蕊,故其雌蕊数目一般为4-6个。因此该突变体全部或部分不育,在自然状态下,平均结实率仅为15.3%。遗传分析发现,该突变体至少由2个隐性基因控制(Pis1和hts),与细胞质遗传无关。其中Pis1基因已被定于2D染色体上并且控制着三雌蕊小麦的三雌蕊性状。而hts基于已被定位在4A染色体上的一个7.2Mb的区间,结合前期的转录组分析,在该定位区间内找到了一个在雄蕊化雌蕊(PS)中表达量异常高的基因,即TaWin1基因。因此推测TaWin1基因的过表达会引起小麦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为了进一步探究TaWin1的功能,本研究以三雌蕊近等基因系CSTP、CM28TP和小麦雄蕊同源转化为雌蕊突变体HTS-1为实验材料,采用基因克隆、外源乙烯利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Real-time PCR检测及转基因拟南芥等方法分析了TaWin1基因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TaWin1基因在CM28TP和HTS-1中的序列相似性为99.77%,其唯一的区别为在HTS-1中TaWin1基因的ORF下游区段插入了两个胸腺嘧啶(T)。因此TaWin1基因在CM28TP和HTS-1中的片段大小为883bp和885bp,其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408bp。在整个编码区中,TaWin1的氨基酸序列与节节麦A.tauschii Win1的相似度最高为96.38%,与花药野生稻O.brachyantha Win1和高粱S.bicolor Win1的相似性分别为64.23%和59.03%,与玉米Z.mays Win1相似性为58.82%,与拟南芥亚型A.lyrata subsp.Lyrata Win1相似性为38.57%,与水稻O.sativa Win1的相似性为62.77%。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TaWin1蛋白与节节麦A.tauschii Win1、花药野生稻O.brachyantha Win1、水稻O.sativa Win1、高粱S.bicolor Win1及玉米Z.mays Win1同属一类。且TaWin1与节节麦A.tauschii Win1亲缘关系最近,因此进一步证实了TaWin1与Win1属于同一基因家族成员。Real-time PCR分析表明,与雌蕊(P)和雄蕊(S)相比,TaWin1基因在HTS-1的雌蕊化雄蕊(PS)中的表达量最高,约为正常雌蕊(P)的194倍,正常雄蕊(S)的86倍。2、利用乙烯利和1-甲基环丙烯(1-MCP)分别处理CSTP和HTS-1,其雌雄蕊性状发生明显变化,未经任何处理的HTS-1雌蕊化率为59.61%,CSTP为0.30%,经1-MCP处理的HTS-1雌蕊化率为35.27%,经乙烯利处理的CSTP雌蕊化率为40.53%。经过1-MCP处理的HTS-1较未经任何处理的HTS-1的雌蕊化现象降低了24.34%,经乙烯利处理的CSTP较未经任何处理的CSTP的雌蕊化率升高40.23%。利用Real-time PCR分析了乙烯通路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CO2、CTR1及EIN2在HTS-1的幼穗中的表达量较CSTP高,HTS-1经过1-MCP处理后其表达量下降,CSTP经过乙烯利处理后其表达量其表达量上升。ETR1和SAM基因在HTS-1的幼穗中表达量明显高于CSTP,HTS-1经1-MCP处理后表达量下降。ETR和SAM基因在经乙烯利处理的CSTP和未处理的CSTP幼穗中表达量均较低,且差异不明显。ACS的在HTS-1中的表达量高于CSTP(约6倍),经过1-MCP处理后HTS-1的表达量显着升高。经乙烯利处理的CSTP幼穗中ACS的表达量较未处理的CSTP升高。在所测定的6个基因中,EIN2基因的表达差异最为明显,EIN2基因在1-MCP处理的HTS-1中其表达量较未处理的HTS-1下调了约15倍,在乙烯处理的CSTP中其表达量较未处理的CSTP上调了约16倍。TaWin1基因在HTS-1的幼穗中表达量高于CSTP。HTS-1经1-MCP处理后其幼穗中TaWin1基因的表达量上调约9.5倍。而CSTP经乙烯利处理后幼穗中的TaWin1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3、利用转基因拟南芥技术进一步分析TaWin1基因的功能,结果发现在拟南芥中TaWin1基因的过量表达导致拟南芥出现了一系列表型上的变化,如花丝和花梗长度明显缩短、花丝退化、花丝降解等。利用Real-time PCR分析了拟南芥中乙烯合成的三个关键酶基因AtACO2、At ACS和AtSAM在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除At ACO2基因外,其它2个关键酶基因AtACS和At SAM在转基因拟南芥中均上调表达。这说明TaWin1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拟南芥中乙烯的合成。
石慧[6](2018)在《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栽培作物之一,自古以来,大豆不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和优质植物蛋白来源,还在农作物种植、植物油脂补充、牲畜饲养等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上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人工栽培、从成为人们的主食到转向副食、从主要向世界出口到依靠从美洲进口的历史变迁,大豆也在此发展过程中先后通过不同的路径被广泛地引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到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多重利用价值的重要作物品种。相比大豆在中国可以追溯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大豆被引入美国则是在近几个世纪左右发生的。18世纪中期大豆传入美国后并没有很快地发展起来,而是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缓慢发展后,主要作为一种牧草作物开始被广泛地推广并发展起来。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新大豆品种的引入、大豆加工技术进步和大豆新用途的不断被开发等,美国大豆开始进入快速产业化发展阶段,并于20世纪50年代超过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此后,美国大豆开始全面产业化发展,在不断满足美国国内大豆加工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大豆及其制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虽然20世纪70年代以后,南美洲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业相继发展,对美国大豆的世界市场占有率造成了影响,但美国仍然保持着世界最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美国大豆最大的输送地是历史上的大豆起源地和主产国中国,随着20世纪末期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的放开,大量美洲大豆开始进入并逐渐占领了中国的大豆市场,中美两国大豆生产和出口的相对优势地位完全发生了逆转。鉴于历史时期大豆在美国取得的让人瞩目的发展成果,把中国原产作物大豆在美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历史文献法、定量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在大量一手英文文献和统计数据资料的支撑下,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分期。通过绘制多个相关的图和表,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的发展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中美大豆发展比较中为中国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研究主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经过人类不断地采集和驯化,大豆最早在中国有了栽培品种。此后几千年的栽培和利用过程中,大豆通过与不同国家间的农业交流互动,曾先后在不同时期被引种种植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大豆在美国的传入是在地理大发现与海外贸易兴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早期主要通过四条海上路径分别从不同国家传入美国。第二部分分别从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组织制度四个方面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具体发展情况展开追溯。首先,对大豆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期。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和官方统计数据的整理,将大豆生产在美国的发展进程大致划分为: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快速发展时期、波动发展时期以及稳步发展时期。在四个发展时期中,因为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策、技术水平、社会背景等因素不同,大豆生产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看,大豆生产在美国经历了从一种新奇作物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经济作物的变迁。其次,从大豆生产技术的进步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在大豆育种和品种发展上,美国的大豆品种在美国经历了由少到多的过程,早期世界范围内的引种活动为美国大豆传统育种和新品种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亲本原料,20世纪末以后则开始转向转基因大豆品种的开发和种植;在大豆栽培和收获技术发展上,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在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上,也形成了针对美国大豆病虫害类型的主要防治手段。再次,从大豆加工利用的变化展现其本土化进程。大豆在美国的利用方式,从主要作为牧草作物发展为主要作为豆粒收获进行加工利用。作为牧草作物期间可当作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干草饲料、放牧或肥田等多种方式利用。而作为大豆加工则主要制成豆油、豆粕和大豆食品等。最后,大豆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还表现在包括政府机构和高校、相关企业公司和行业协会等方面的组织机构发展上。第三部分是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进分析和探讨。通过对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过程的梳理,指出历史时期内美国大豆产业的兴旺发展并不是只由单一因素导致的,应该说大豆在美国的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以政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和以合作为依托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作用的结果。第四部分通过梳理中国和美国大豆生产地位的转换,以及对相对优势地位转变的动因分析,结合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历史教训,努力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大豆产业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进程的历史探究,试图从多方面分析和总结大豆在美国本土化和快速产业化发展的动因,为农作物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带来启发,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大豆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田谧[7](2017)在《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十二连增”的辉煌成绩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于这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农业大国,粮食增产是稳定发展的基石。其中,玉米作为增产的主力,2012年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玉米也是中国重要的消费作物,用途十分广泛,可从种子、原粮拓展到畜牧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能源,在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与直观的经济预期相悖,产量大增并未带来玉米相关产业的效率和繁荣,反而表现出一系列问题:伴随着连年丰收的是库存增加;但即使“坐拥”2亿吨库存,中国还在大量进口玉米,进口量是出口的793倍;扩大供给没有导致价格降低,反而出现价格倒挂,将市场推向低价进口玉米;大量下游深加工行业也没有得到充足、低价的原材料,反而行业产能趋于萎缩……玉米产业面临价格和补贴这“两个天花板”的上限压力,加上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这两个”紧箍咒”的硬性束缚,加之成本这一”地板”也在不断抬升,造成了高成本、高库存和高进口的“三高”结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的战略方向。玉米生产需要面对“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目标,解决“三高”,实现供给侧改革,那么推行适当的发展战略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目前已经实施的主要措施是调减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面临的诸多难题,并不是由增产单一导致的,而大量进口,正说明市场不是不需要玉米,是需要“低价”玉米。根据FAO数据,2013年中国进口玉米90%来自美国。美国境内93%的玉米应用了转基因技术,低成本和高产出最终导致低价。转基因技术在世界范围都是较为敏感的话题,以其优良性状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分为支持和反对两个意见阵营。中国政府在这个话题上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任何政策决定都需要经过严谨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农业部于2016年4月13日明确提出了转基因发展“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此路线图表明了转基因发展的阶段性。据此,玉米产业或许有可能藉由引入转基因技术而谋求战略发展。玉米市场(供给层面)如发生政策变革,影响不会仅仅局限在本行业内,或一国内,效果会扩散到全行业、乃至影响世界农业贸易格局。并且一旦涉及到转基因技术,就需要兼顾消费者偏好(需求层面),最后想看整个市场变动后产生的经济影响。基于上述目标,本研究选用了GTAP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适用的中国GTAP-GMM模型。用DNDC模型换算出可以代表应用转基因技术的“技术成长率”并代入模型,先模拟了玉米产业(生产层面,包含3个情景)的政策变动效果,再将研究消费者支付意愿(WTP)的实验结果作为“消费偏好”冲击,放入GTAP-GMM模型中,得到消费者偏好影响下的政策变动效果,最终,实现了对宏观层面、产业层面、贸易层面和供需层面的综合考虑。首先,为了考察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真实态度,本文根据信息属性将产品分为三类,采用问卷分析来研究分类的合理性并评估消费者意愿,结果发现:三类转基因品区分明显,但就食品安全问题的横向比较结果来看,消费者对转基因抵触程度不高。更进一步考虑,由于问卷答案带有假设色彩,为了验证分类的合理性并得到真实的支付意愿(结论要代入本文GTAP-GMM模型中进行仿真),本研究继而设计了经济学实验。在分类效果上印证了问卷结果。相比搜寻品(Search),转基因信息披露为经验品(Experience)和信任品(Credence)带来额外的16.2%和7.23%的折价;而非转基因信息的披露会使得搜寻品支付意愿提高6.19%,为经验品和信任品带来额外的9.75%和3.67%的溢价,与原始假设不同的是,消费者对经验品的敏感度高于信任品,这与现发展阶段,经验型转基因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暴露的更多,例如转基因油,消费者更熟悉,意识上也更为“警觉”。其次,本研究构建GTAP—GMM模型来仿真玉米政策调整对于整体经济与产业的影响,特别是2016年临储政策取消,对玉米生产来说是非常剧烈的变化,需要考虑其恢复市场主导机制之后的情况,综合考虑之下,情景设计环节主要关注三个层面,第一,现实中15/16年度玉米种植首先面临的巨大变化是临储政策取消,因此对于未来行业发展的评估首先要考虑这项政策变动的效果(情景1);其次是本文关注也是农业部已经提出的“三步走”转基因产业发展政策(情景2),最后综合考虑在取消临储政策的情况下转基因发展政策(情景3)的效果。政策评估结果显示,情景1中,中国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对于实际GDP有益,能使国内资源更有效分配与利用,让玉米供需由市场规律决定。情景2中,发展转基因玉米种植,会带动经济增长,单纯的取消临储政策之下,会使农民承担的生产成本增加38%,导致中国玉米产量减产5.22%。而改种植转基因这一技术进步,会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也会带动传统玉米的生产成本下跌,实证结果显示,整个玉米行业的生产成本都会下跌,传统玉米与转基因玉米的生产量都会上升。劳动力方面,转基因玉米产业在相同的产出之下,可以雇用更少的劳动人口,释放劳动力去别的行业或者休闲。而在名义工资上,转基因玉米产业成长的幅度也比种植传统玉米产业工资幅度大,能吸引农业劳动人口从事转基因玉米生产。在情景3中,取消临储政策之后发展转基因种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更多,综合效果会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幅度约0.2%~0.5%。粮食需求方面,在发展转基因玉米政策时,会诱发粮食需求增加,主要成长来自于对于国内玉米的需求,而减少对于进口玉米的依赖。可见政策组合,在经济层面上对于国家整体有利。最后,将上述两部分实证结果结合:将实验结果的消费者支付意愿转化为消费偏好改变,作为一个冲击值,放入本文构建的GTAP-GMM模型中,考察加入消费偏好影响后,3个情景的经济影响有何变化。结果发现,国内无论是否开放转基因种植,由于消费者心理上介意转基因,对总体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冲击。同类的转基因产品价格较低,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其他产品,也会间接带动玉米相关产业的产出增加。消费者对转基因玉米的偏好较低,还会带动国产传统玉米行业的增长。综合上述消费影响结果,行业产出增加之后,会多雇佣劳动力,带动名义工资上涨,导致转基因玉米相关产业的生产增加,产业繁荣。无论中国是否开放转基因玉米种植,在消费者对转基因消费偏好的影响下,受到最大冲击的都是进口需求。价格方面,因为市场需要对转基因产品折价给消费者补偿,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是受益的(只考虑价格层面,不考虑其他,包括可能产生的风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取得最终消费品,情况变好,整体国内福利增加。
杨立文[8](2017)在《CRYs介导光周期信号转导调控甘菊成花转变的分子机理》文中提出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被誉为“东方之花”,在世界花卉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份额。能否适时开花对菊花的周年生产和经济价值的实现十分重要。因为菊花是专性的短日照植物,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人们主要使用调整光周期的方式调控菊花的花期,但存在费时费力成本高等问题。在临界光周期确定的前提下,成熟态菊花成花的关键在于其响应短日照诱导的敏感性。快速响应短日照诱导开花的菊花品种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从分子水平上解析菊花响应短日照信号成花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对高等植物响应光周期信号的成花机制进行分析发现,隐花色素(Cryptochrome,CRY)在特异地识别诱导型光周期信号调控成花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操纵菊花的隐花色素基因改变其对光周期的响应特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关于植物隐花色素的研究多集中在隐花色素对CO(CONSTANS)蛋白以及FT(FLOWERINGLOCUS T)基因的直接调控途径上,关于隐花色素通过调控昼夜节律钟相关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成花转变的机制还不清楚。由于菊花的遗传背景比较复杂,因此关于菊花响应短日照信号成花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缓慢。本研究以菊花的近缘野生种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为试验材料,通过对隐花色素调控甘菊成花转变的功能以及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研究,以解析隐花色素介导短日照信号诱导甘菊成花转变的机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短日照诱导不同天数下甘菊茎尖形态以及叶片中FT/TFL7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短日照诱导0~8 d时,甘菊茎尖由圆锥状变为圆顶状,此时ClFT7响应短日照的诱导上调表达,而ClFT2随着短日照的诱导呈下调表达。说明短日照诱导0~8 d是甘菊成花转变的关键阶段。利用3’ RACE技术,从甘菊转录组里分离得到了 3个甘菊隐花色素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ClCRY1a、ClCRY1b和ClCRY2。对ClCRYs响应短日照诱导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短日照诱导0~8 d时3个ClCRYs均呈现出上调表达。进一步对甘菊成花转变关键阶段中ClCRYs在长日照(16 h光照/8 h黑暗)和短日照(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ZT(Zeitgeber Time)=12~24 h时ClCRY1a在短日照条件下的表达量高于长日照;ClCRY1b和ClCRY2在短日照条件下的表达量均高于长日照。上述结果说明,ClCRYs可能参与了甘菊响应短日照的成花转变。2.对分别过表达ClCR Y1a、ClCRY1b和ClCRY2的转基因拟南芥的成花表型以及成花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长日照和短日照(8 h光照/16 h黑暗)条件下,转基因植株莲座叶片中FT基因的表达均发生上调,致使转基因拟南芥开花时间显着提前。上述结果说明3个ClCRYs均能促进成花转变。3.将3个ClCRYs基因分别在甘菊中过表达,并对野生型和转基因甘菊的成花表型和光周期途径中成花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型甘菊需要48.8 d的短日照才能开花;而转基因甘菊仅需33.2~41.7 d的短日照便能开花。ClCRY1a 通过上调 ClELF4、ClPRR37、ClZTL、ClFKF1、ClCOL1、ClCOL2、ClCOL4和ClCOL5的表达,抑制ClPRR73和CtRVE8的表达从而促进CTFT7的表达;ClCRY1b通过上调 ClELF4、ClPRR37、CtZTL、ClFKF1、ClGl-1、ClGI-2、ClCOLl、C7COL2、ClCOL4和ClCOL5的表达,抑制ClRVE8的表达从而促进ClFT7的表达;ClCRY2上调 ClPRR5、ClZTL、ClFKF1、ClGI-1、ClGI-2、ClCOL1、ClCOL4和 C7COL5 的表达;抑制 C7ELF3、ClELF4、ClLHY、ClPRR73和ClRVE8的表达从而促进ClFT1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C7CRYs能够通过上调昼夜节律钟相关基因、ClCOLs和ClFT1的表达增强甘菊响应短日照成花的敏感性。4.以甘菊成花转变关键阶段的中部叶片为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CICRYs为诱饵对该文库进行筛选,获得了一个昼夜节律钟蛋白CIRVE8。通过对CIRVE8 与 CICRYs 以及甘菊成花的关键 CICOLs 蛋白(CICOL1、CICOL2、CICOL4和CICOL5)间的互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CIRVE8既能与CICRYs发生互作也能与CICOLs蛋白发生互作,而CICRYs与CICOLs蛋白之间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据此提出,CIRVE8可能是CICRYs介导短日照信号成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蛋白。综合上述研究结果,作者总结出甘菊隐花色素识别光周期信号调控成花转变的作用模型:甘菊依赖叶片中的隐花色素识别外界环境中的短日照信号,隐花色素通过调控昼夜节律钟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ClCOLs基因的表达,诱导ClFT1的表达,最终促进甘菊成花。此外,C1RVE8蛋白可能参与了甘菊隐花色素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本研究为从根本上改良菊花响应短日照诱导的敏感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吴雪莉[9](2017)在《超表达CdNF-YC和CdSAMDC提高海滨雀稗抗逆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滨雀稗(Paspalums vaginatium O.Swartz)是一种重要的暖季型草坪草,具有优良的草坪性状,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高尔夫球场被广泛应用。海滨雀稗作为盐土植物,能严格调节对钠的摄取量,是目前最耐盐的暖季型草坪草种。海滨雀稗对干旱和低温的耐受能力低于大多数暖季型草坪草,极大限制了它在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盐渍土地区的推广种植。因此,亟需开展海滨雀稗的耐旱耐寒育种,培育耐旱耐低温的新种质。本研究以海滨雀稗为研究对象,首次建立了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用含有Hpt标记基因和GUS报告基因的pCAMBIA1305.2载体,浸染海滨雀稗胚性愈伤组织。通过确定潮霉素最佳筛选压以及优化农杆菌转化方法,建立了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菌液浓度OD600=0.6、添加100 μMAS、0.01%Silwet L-77、超声波处理5 min、真空处理20 min条件下,共培养2d,可以获得高的GUS瞬时转化效率。最高GUS瞬时转化效率可达98.8%,平均GUS瞬时转化效率87.1%。通过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T-DNA成功在海滨雀稗基因组中表达,平均转化效率为8%。我们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将狗牙根NF-YC整合到海滨雀稗基因组中,首次成功获得了表达CdNF-YC的转基因海滨雀稗新种质。与此同时,将狗牙根SAMDC基因和具有草铵膦抗性的bar基因同时整合到海滨雀稗基因组中,首次成功获得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表达CdSAMDC的转基因海滨雀稗新种质。通过PCR、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T-DNA成功在海滨雀稗基因组中表达。通过qRT-PCR分析,转基因海滨雀稗中CdNF-YC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在干旱、低温、盐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海滨雀稗中CdSAMDC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野生型。过表达bar基因的转基因海滨雀稗具有明显的BASTA除草剂抗性。NF-YC核转录因子通过与其他调控因子相互作用,激活或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逆境应答。干旱条件下,表达CdNF-YC的转基因海滨雀稗株系具有显着更低的相对电导率,显着更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复水后存活率,耐旱性显着提高。过表达CdNF-YC的转基因海滨雀稗对高盐的耐受力也进一步提高。在高盐胁迫条件下,表达CdNF-YC海滨雀稗株系具有显着更低的叶片枯黄率,保持了显着更高的叶片含水量、根系重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在高盐条件下,转基因海滨雀稗通过保持体内更低的Na+含量,和更高的K+含量以及K+/Na+比,从而显着提高了耐盐性。在干旱、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海滨雀稗中CdNF-YC基因激活胁迫响 应 基因 PvDREB2A、PvDREB1B、PvLEA3、PvP5CS1、PvABI 的表达,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ABA处理,显着提高了PvLEA3、PvP5CS1、PvAB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且转基因株系显着高于野生型;而PvDREB2A、PvDREB1B的诱导表达量变化较小。SAMDC基因通过调节海滨雀稗体内不同形态、不同种类的多胺合成与代谢,调控对不同逆境的应答反应。干旱胁迫下,表达CdSAMDC转基因海滨雀稗具有更低的相对电导率,更高的相对含水量和复水后存活率,并显着高于野生型,获得了更高的耐旱能力。转基因株系的游离态的腐胺Put、亚精胺Spd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而结合态、束缚态及精胺Spm含量虽升高,但差异不显着。表达CdSAMDC转基因海滨雀稗的低温耐受能力显着提高,具有显着低于野生型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低温处理后的存活率显着高于野生型。低温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株系3种形态的腐胺Put含量均显着高于野生型。游离态亚精胺无显着差异,而结合态、束缚态的亚精胺Spd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游离态精胺Spm显着高于野生型;结合态、束缚态精胺Spm稍高于野生型。与此同时,表达CdSAMDC转基因株系的耐盐性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高盐胁迫下,转基因海滨雀稗具有显着更高的光合作用能力、K+含量、K+/Na+比。转基因株系中游离态的腐胺Put、精胺Spm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游离态亚精胺Spd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束缚态多胺差异均不显着。CdSAMDC基因通过调控体内多胺代谢,显着提高了转基因株系体内GABA含量,参与海滨雀稗对干旱、低温、盐的抵御过程。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海滨雀稗稳定的农杆菌转化体系,同时获得了表达CdNF-YC和CdSAMDC的转基因新种质,显着提高了海滨雀稗的耐旱性、耐寒性、耐盐性,以及除草剂的抗性。
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何光源,王轲,林志珊[10](2014)在《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在主要农作物中,小麦属于遗传转化比较困难的作物,转化效率较低,重复性较差,转化规模较小,优良转基因材料较少,基因工程育种进程明显落后于大豆、玉米、棉花、水稻等作物。目前,应用于小麦中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枪介导法和农杆菌介导法,有些实验室也采用花粉管通道、离子束注入、激光微束穿刺、PEG、花粉介导和农杆菌浸花等方法。在外植体利用方面,多数研究主要利用小麦幼胚及其愈伤组织作为起始转化材料,以成熟胚、幼穗、花药愈伤组织为材料转化成功的报道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转化效率方面,基因枪报道为0.1%—16.7%,农杆菌报道为0.7%—44.8%,变化幅度较大。在目标基因转化方面,除了nptⅡ、bar、hpt、GUS、GOX、pmi、ALS等筛选基因和报告基因外,转化的功能基因主要涉及小麦品质、抗病性、耐旱性、抗蚜虫和抗除草剂等性状改良。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介导转化小麦幼胚的转化效率除与受体基因型有关外,还与受体材料的生理状态有关,供体植株生长期间的温度条件、光照条件、营养条件和水分条件对转化效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开花到幼胚取样期间适宜的昼夜温度有利于转化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候选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从整体水平看,中国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建立了小麦成熟胚高频率再生体系并应用于小麦转化,改进了小麦幼胚再生体系和转化体系,将一批抗病、耐旱和品质改良相关基因转入小麦,初步建立了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尤其与一些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相比,在转化规模和转化效率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认为转化效率较低、基因型依赖性强、人工气候条件不够先进、转化队伍不稳定是限制中国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瓶颈;建立主栽品种转化体系、提高转化效率、开展多基因转化、开发安全型转化技术、避免载体骨架序列插入、减少基因沉默、实现定点整合等是小麦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组织培养技术、植株再生和转化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优良受体基因型筛选、培养基改良和各个转化影响因素的优化、集成等,克服农杆菌转化小麦的瓶颈,提高小麦转化效率,扩大转化规模。文章重点综述了基因枪和农杆菌转化技术在小麦中的应用和发展,回顾了近5年中国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对于促进转基因小麦新品种培育和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小麦转基因方法的回顾、比较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转基因方法的回顾、比较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作物营养强化相关研究 |
2.1.1 作物营养强化的内涵与意义 |
2.1.2 国际作物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
2.1.3 中国作物营养强化研究进展 |
2.2 营养健康经济评价相关研究 |
2.2.1 微量营养素与营养健康的关系 |
2.2.2 营养健康影响因素 |
2.2.3 营养健康经济评价方法 |
2.3 消费者农产品支付意愿相关研究 |
2.3.1 消费者农产品支付意愿的测量方法 |
2.3.2 消费者农产品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
2.3.3 消费者对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人力资本理论 |
2.4.2 消费者效用理论 |
2.5 概念界定 |
2.5.1 作物营养强化 |
2.5.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 |
2.5.3 经济评价 |
2.5.4 消费者行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作物营养强化改善营养健康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
3.1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 |
3.1.1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现状 |
3.1.2 微量营养素缺乏对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的影响 |
3.2 作物营养强化提出的背景与比较优势 |
3.2.1 作物营养强化提出的背景 |
3.2.2 营养强化的主要方式 |
3.2.3 作物营养强化的比较优势 |
3.3 作物营养强化改善营养健康的发展现状 |
3.3.1 作物营养强化的发展现状 |
3.3.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对营养健康的干预情况 |
3.3.3 作物营养强化干预的经济效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1 健康损失的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方法 |
4.1.1 DALYs公式 |
4.1.2 公式中的贴现率 |
4.1.3 对公式的修正 |
4.2 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
4.2.1 铁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
4.2.2 锌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
4.2.3 维生素A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
4.2.4 叶酸强化农产品的健康效益评价指标 |
4.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3.1 铁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3.2 锌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3.3 维生素A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3.4 叶酸强化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4.4 成本效益评价指标 |
4.4.1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 |
4.4.2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有效性 |
4.4.3 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成本收益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宏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评价的实证分析——以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为例 |
5.1 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经济评价的内涵 |
5.1.1 叶酸强化水稻健康效益的影响因素 |
5.1.2 叶酸强化水稻健康效益的货币化 |
5.1.3 叶酸强化水稻的相关费用 |
5.2 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经济评价的数据收集 |
5.2.1 叶酸缺乏的功能结果 |
5.2.2 叶酸缺乏目标群体相关数据 |
5.2.3 叶酸强化水稻相关数据 |
5.3 作物营养叶酸强化水稻的经济评价 |
5.3.1 叶酸强化水稻的健康效益分析 |
5.3.2 叶酸强化水稻的经济效益分析 |
5.3.3 叶酸强化水稻的成本——效益分析 |
5.3.4 与其他国家、其他营养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健康效益的实证分析 |
6.1 随机对照实验方法 |
6.1.1 随机对照实验的流程 |
6.1.2 干扰变量的控制 |
6.2 实验设计 |
6.2.1 实验地点、实验对象和实验物的选择 |
6.2.2 实验内容和实验流程 |
6.2.3 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
6.3 实验方法 |
6.3.1 健康干预措施和健康指标测量方法 |
6.3.2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
6.3.3 实验效果研究方法 |
6.4 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结果 |
6.4.1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6.4.2 干预前后样本饮食叶酸摄入变化情况 |
6.4.3 干预前后样本血液叶酸变化情况 |
6.4.4 样本血液叶酸含量改善情况 |
6.5 锌强化小麦营养干预实验结果 |
6.5.1 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
6.5.2 干预前后样本生长迟缓发生率变化情况 |
6.5.3 样本生长迟缓发生率改善情况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微观层面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以作物营养叶酸强化玉米为例 |
7.1 支付意愿测量方法的选择 |
7.1.1 支付意愿测量方法的比较 |
7.1.2 BDM机制 |
7.2 BDM拍卖实验机制设计 |
7.2.1 实验地点、实验物和实验对象的选择 |
7.2.2 实验前的准备 |
7.2.3 实验流程 |
7.3 实验参与者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7.3.1 参与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
7.3.2 参与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 计量模型与结果分析 |
7.4.1 模型构建的理论框架 |
7.4.2 变量设置和模型估计 |
7.4.3 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重视事前经济评价,完善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评价指标 |
8.2.2 增加政策资金投入,优化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路径选择 |
8.2.3 加强公众认知教育,扩大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覆盖范围 |
8.2.4 整合信息资源渠道,提高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育龄妇女叶酸强化玉米营养干预实验调研问卷 |
附录B:BDM实验流程及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专利信息挖掘分析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竞争情报理论 |
第三章 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3.1 全球种业发展格局 |
3.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1.2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要国家种业竞争力分析 |
3.2.1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
3.2.2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与优化 |
3.2.3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
第四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
4.1 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分析 |
4.1.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
4.1.2 申请趋势分析 |
4.1.3 申请地区分析 |
4.1.4 申请人分析 |
4.2 基于其他研发成果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 |
4.2.1 论文成果 |
4.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
4.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热点 |
4.3.1 重点研发领域分析 |
4.3.2 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
第五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
5.1 综合竞争地位分析 |
5.1.1 指标选取与统计 |
5.1.2 主要指标分析 |
5.2 主要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专利布局分析 |
5.2.1 PCT及三方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
5.2.2 主要国家技术流向比 |
5.3 主要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
第六章 农业生物技术热点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
6.1 转基因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
6.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
6.1.2 各国研发能力及主要受理地区分析 |
6.1.3 主要申请机构竞争能力分析 |
6.2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进展 |
6.2.1 锌指核酸酶技术 |
6.2.2 TALEN技术 |
6.2.3 CRISPR技术 |
6.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布局与的竞争态势 |
6.3.1 区域布局分析 |
6.3.2 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
第七章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竞争态势分析 |
7.1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分析 |
7.2 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
7.2.1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现状 |
7.2.2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性状 |
7.2.3 基因编辑作物的知识产权分析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提高竞争实力 |
8.2.2 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
8.2.3 加强原始创新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微藻、草莓和小麦的超低温保存条件的建立与DNA直接转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微藻、草莓、小麦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1.2 超低温保存技术 |
1.2.1 藻类的超低温保存 |
1.2.2 草莓的超低温保存 |
1.2.3 小麦的超低温保存 |
1.3 常见遗传转化方法 |
1.3.1 藻类的主要转化方法 |
1.3.2 草莓的主要转化方法 |
1.3.3 小麦的主要转化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5 创新性 |
1.6 技术路线 |
1.6.1 微藻的实验技术路线 |
1.6.2 草莓的实验技术路线 |
1.6.3 小麦的实验技术路线 |
2 微藻的超低温处理与DNA直接转化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微藻的超低温保存条件优化 |
2.3.1 微藻藻种的准备 |
2.3.2 微藻不同生长期的确定 |
2.3.3 微藻超低温处理流程 |
2.3.4 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率的测定的方法 |
2.3.5 微藻对潮霉素敏感性鉴定 |
2.4 微藻的DNA直接转化 |
2.4.1 相关分子生物学基本操作 |
2.4.2 pCambia1301 质粒直接转化微藻 |
2.4.3 不同浓度氯化钙对转化影响 |
2.4.4 离心对转化结果的影响 |
2.4.5 微藻的质粒转化验证 |
2.4.6 潮霉素基因的获取 |
2.4.7 线性基因直接转化微藻 |
2.4.8 微藻的线性基因的转化验证 |
2.5 实验结果 |
2.5.1 不同生长时期的微藻对超低温处理成活率影响 |
2.5.2 预处理液中不同蔗糖浓度对成活率影响 |
2.5.3 液体培养法分析玻璃化液中不同DMSO浓度对成活率影响 |
2.5.4 用固体培养法分析玻璃化液中不同DMSO浓度对成活率影响 |
2.5.5 微藻对潮霉素敏感性鉴定 |
2.5.6 pCambia1301 质粒的提取 |
2.5.7 藻的质粒转化三种方法对比结果 |
2.5.8 不同浓度CaCl_2对转化结果的影响 |
2.5.9 离心对转化结果的影响 |
2.5.10 阳性藻的鉴定 |
2.5.11 线性基因的获取 |
2.5.12 线性基因的转化结果 |
2.5.13 阳性藻的验证 |
2.6 小结 |
2.7 讨论 |
3 草莓的超低温与DNA直接转化 |
3.1 实验材料 |
3.2 草莓的超低温体系的优化 |
3.2.1 基本培养方法 |
3.2.2 超低温处理过程 |
3.2.3 冷驯化对超低温处理后成活率影响 |
3.2.4 含糖与含DMSO培养基对超低温处理成活率影响 |
3.2.5 冷适应时间对超低温处理成活率影响 |
3.2.6 装载时间对超低温处理成活率影响 |
3.2.7 脱水时间 |
3.2.8 茎尖再培养 |
3.3 草莓的DNA直接转化 |
3.4 实验结果 |
3.4.1 冷驯化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
3.4.2 含糖与含DMSO培养基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
3.4.3 冷适应时间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
3.4.4 装载时间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
3.4.5 脱水时间对茎尖成活率的影响 |
3.4.6 茎尖超低温处理后再培养 |
3.4.7 草莓的DNA直接转化结果 |
3.5 小结 |
4 小麦的超低温与DNA直接转化 |
4.1 实验材料 |
4.2 小麦超低温体系的建立 |
4.2.1 种子消毒与处理 |
4.2.2 小麦茎尖超低温处理流程 |
4.3 小麦DNA直接转化 |
4.3.1 质粒DNA对小麦茎尖的直接转化 |
4.3.2 Ta BESSIIb位点插入片段构建 |
4.3.3 插入特定基因组位点的转化 |
4.4 实验结果 |
4.4.1 茎尖长度对超低温处理后成活率的影响 |
4.4.2 质粒的转化效率 |
4.4.3 线性DNA片段两边加上同源臂结果 |
4.5 小结 |
4.6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PstA23调控植物pre-mRNA可变剪切抑制植物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菌与小麦条锈病 |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1.1.2 小麦条锈菌的侵染特征 |
1.1.3 小麦条锈菌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2 植物的多层免疫反应 |
1.2.1 植物免疫系统PTI |
1.2.2 植物免疫系统ETI |
1.3 病原菌效应蛋白研究进展 |
1.3.1 病原菌效应蛋白的基本特征 |
1.3.2 病原菌质外体效应蛋白 |
1.3.3 病原菌胞质效应蛋白 |
1.4 植物pre-m RNA可变剪切机制研究 |
1.4.1 植物可变剪切分子机制 |
1.4.2 核斑点的研究进展 |
1.4.3 pre-m RNA可变剪切的调控 |
1.4.4 SR蛋白的研究进展 |
1.4.5 剪切体蛋白的互作网络研究 |
1.4.6 植物逆境胁迫中可变剪切的研究进展 |
1.5 类病斑植株 |
1.6 本研究选题依据 |
第二章 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Pst_A23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
2.0 引言 |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Pst_A2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2 Pst_A23信号肽分泌功能验证 |
2.2.3 RNA样品提取与反转录 |
2.2.4 Pst_A23 抑制Bax诱导的PCD实验 |
2.2.5 Pst_A23 抑制DC3000 诱导的PCD实验 |
2.2.6 Pst_A23抑制胼胝质的积累实验 |
2.2.7 Pst_A23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2.8 HIGS技术瞬时沉默Pst_A23 |
2.2.9 Pst_A23转基因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
2.2.10 组织学样品处理及观察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Pst_A23的特征性分析 |
2.3.2 效应蛋白Pst_A23的信号肽具有分泌功能 |
2.3.3 效应蛋白Pst_A23 抑制Bax,DC3000 诱导的细胞坏死 |
2.3.4 效应蛋白Pst_A23 能够抑制植物PTI反应 |
2.3.5 Pst_A23在条锈菌侵染阶段上调表达 |
2.3.6 瞬时沉默Pst_A23减弱条锈菌致病力 |
2.3.7 Pst_A23为条锈菌的至关重要的致病因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剪切调控子Pst_A23 参与pre-m RNA剪切抑制植物免疫 |
3.0 引言 |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剂及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RNA提取与反转录 |
3.2.2 原核表达蛋白及纯化 |
3.2.3 Pst_A23的亚细胞定位 |
3.2.4 烟草细胞核提取方法 |
3.2.5 免疫共沉淀质谱分析 |
3.2.6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 |
3.2.7 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 |
3.2.8 Pst_A23与RNA样品的体外互作 |
3.2.9 萤火虫荧光素酶(LUC)互补实验 |
3.2.10 微量热泳动技术验证Ta SR34与Pst_A23 互作 |
3.2.11 过表达Pst_A23转基因材料转录组测序 |
3.2.12 RNA凝胶阻滞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st_A23定位植物细胞核核斑点 |
3.3.2 R2-rich结构域决定Pst_A23 蛋白的定位 |
3.3.3 免疫共沉淀-质谱测序分析 |
3.3.4 Pst_A23与Ta SR34 互作 |
3.3.5 Pst_A23与Ta U1 互作 |
3.3.6 Pst_A23过表达转基因小麦转录组测序与鉴定差异基因 |
3.3.7 Pst_A23 调控靶基因m RNA的可变剪切 |
3.3.8 瞬时沉默Ta WRKY53和Ta Xa21 降低了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 |
3.3.9 Pst_A23 特异结合靶基因剪切位点的RNA基序元件 |
3.4 讨论 |
第四章 Ta SR34 介导pre-m RNA可变剪切调控植物免疫 |
4.0 引言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试剂及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TaSR34亚细胞定位方法 |
4.2.2 创制拟南芥转基因材料 |
4.2.3 激发子Flg22处理拟南芥 |
4.2.4 拟南芥样品的处理 |
4.2.5 TaSR34转基因小麦材料的创制 |
4.2.6 拟南芥转录组测序 |
4.3 实验结果 |
4.3.1 TaSR34序列特征分析 |
4.3.2 TaSR34定位细胞核核斑点 |
4.3.3 TaSR34在小麦与条锈菌非亲和体系受条锈菌诱导上调表达 |
4.3.4 瞬时沉默TaSR34减弱了小麦对条锈菌的抗性 |
4.3.5 Ta SR34的RNAi转基因小麦植株降低了对条锈菌的抗性 |
4.3.6 过表达TaSR34诱导植物细胞坏死 |
4.3.7 过表达TaSR34增强转基因拟南芥的植物抗性 |
4.3.8 过表达Ta SR34 调控SA相关基因的表达 |
4.3.9 TaSR34影响拟南芥相关基因的剪切效率 |
4.3.10 Ta SR34 与剪切体成分Ta U1 互作 |
4.3.11 Ta SR34与Pst_A23 调控的RNA靶点互作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TaWin1基因在小麦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小麦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2 乙烯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3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TaWin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小麦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植物总RNA提取 |
2.2.3 RT-PCR合成c DNA第一链 |
2.2.4 TaWin1基因的克隆 |
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6 Ta Win1 基因的Real-time PCR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TaWin1序列分析 |
2.3.2 TaWin1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2.3.3 TaWin1的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 |
2.3.4 小麦TaWin1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外源乙烯利与乙烯阻断剂对小麦雌雄蕊、TaWin1及乙烯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小麦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 |
3.1.5 PCR引物 |
3.1.6 乙烯利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 |
3.1.7 小麦幼穗RNA的提取 |
3.1.8 Ta Win1 基因及乙烯合成与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Real-time PCR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乙烯利最适浓度的确定 |
3.2.2 乙烯利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小麦雌雄蕊发育的影响 |
3.2.3 外源乙烯利与1-MCP处理对乙烯通路中关键基因的影响 |
3.2.4 外施乙烯利与1-MCP对 Ta Win1 基因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TaWin1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过表达分析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所需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Ta Win1 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 |
4.2.2 遗传转化拟南芥 |
4.2.3 转基因阳性植物的获得 |
4.2.4 Real-time PCR检测转基因拟南芥中Ta Win1 基因及乙烯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基因拟南芥中TaWin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表型分析 |
4.3.2 拟南芥TaWin1基因过表达对乙烯合成通路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大豆的起源与传播 |
一、大豆起源于中国 |
二、大豆在世界传播 |
第二节 大豆传入美国的背景与路径 |
一、大豆传入前的历史背景 |
二、大豆传入美国的路径 |
第二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早期引种和缓慢发展时期(1898年以前) |
一、1898年以前的引种 |
二、1898年以前的试种 |
第二节 快速发展时期(1898年-1969年) |
一、生产的迅速发展 |
二、主产区的形成 |
第三节 波动发展时期(1970年-1995年) |
一、生产的起伏波动 |
二、主产区的发展 |
第四节 稳步发展时期(1996年至今) |
一、生产的稳步提高 |
二、主产区的现状 |
第三章 大豆在美国生产技术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育种与品种资源发展 |
一、1898年以前的大豆品种 |
二、品种采集与传统育种发展 |
三、生物技术与转基因大豆 |
第二节 大豆栽培与收获技术的发展 |
一、整地 |
二、播种 |
三、田间管理 |
四、收获和贮藏 |
第三节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 |
一、大豆病害及其防治 |
二、大豆虫害及其防治 |
第四章 大豆在美国加工利用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利用方式的改变 |
一、从大豆制品到牧草作物 |
二、从牧草作物到粒用大豆 |
第二节 大豆作为牧草作物的利用 |
一、青绿饲料 |
二、青贮饲料 |
三、干草饲料 |
四、放牧和肥田 |
五、豆粒喂养 |
第三节 粒用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一、大豆加工业的发展 |
二、豆油的利用 |
三、豆粕的利用 |
四、大豆食品 |
第五章 大豆在美国组织机构的本土化 |
第一节 大豆相关政府机构与高校 |
一、美国农业部及相关工作 |
二、农业高校及试验推广站 |
第二节 大豆相关企业公司 |
一、产品加工公司 |
二、工业制造公司 |
三、作物种子公司 |
四、产品贸易公司 |
第三节 大豆相关协会组织 |
一、美国大豆协会 |
二、联合大豆基金会 |
三、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
第六章 大豆在美国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大豆与美国自然条件的相互适应 |
一、大豆的植物生理特征 |
二、大豆适宜美国农业环境 |
第二节 大豆相关法案的推动 |
一、大豆补贴政策 |
二、大豆品种保护政策 |
第三节 大豆产业经济利益的驱动 |
一、美国国内市场的大豆产业 |
二、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大豆相关技术体系的完善 |
一、大豆育种技术的发展 |
二、大豆种植的机械化 |
三、大豆加工技术的进步 |
四、大豆运输系统的健全 |
第五节 大豆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 |
一、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构成 |
二、大豆相关组织体系的协作 |
第七章 美国大豆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中美大豆相对优势地位的转换 |
一、中国大豆的历史优势 |
二、中美大豆的现代转变 |
第二节 相对地位转变的原因分析 |
一、生产效率因素 |
二、产销体系因素 |
三、政策导向因素 |
四、消费结构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政策上给予关注和支持 |
二、进行大豆生产技术创新 |
三、不断完善大豆产业链发展 |
四、推进大豆组织与制度优化 |
五、发展特色非转基因大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假设 |
1.3.1 消费层面研究假设 |
1.3.2 宏观GTAP-GMM模型研究假设 |
1.4 研究路线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消费者研究 |
2.1.1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 |
2.1.2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度与购买态度 |
2.1.3 消费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
2.2 中国玉米产业相关研究 |
2.2.1 供需现状 |
2.2.2 种植角度 |
2.2.3 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与评述 |
2.3 转基因技术 |
2.3.1 转基因技术应用现状 |
2.3.2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种植的应用 |
2.3.3 转基因技术文献计量研究 |
2.3.4 转基因技术应用总结 |
2.4 农产品供需预测模型 |
2.4.1 主要供需预测模型 |
2.4.2 有关转基因议题的研究 |
2.4.3 WTP和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结合 |
2.5 DNDC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 |
3.1 问卷设计 |
3.2 问卷数据与分析 |
3.2.1 受访者对转基因的接受度调查 |
3.2.2 受访者对转基因的购买态度调查 |
3.2.3 受访者对不同类型转/非转基因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真实支付意愿 |
4.1 实验标的物选择 |
4.2 实验对象与实验流程 |
4.2.1 实验对象 |
4.2.2 实验流程 |
4.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3.1 实验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
4.3.2 实验数据的OLS回归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GTAP-GMM模型及数据库构建 |
5.1 国际玉米种植和生产概况 |
5.2 国际玉米贸易概况 |
5.3 中国玉米进出口概况 |
5.4 GTAP-GMM模型构建 |
5.5 GTAP-GMM数据库介绍与国家合并 |
5.6 数据库拆解与更新 |
5.6.1 传统玉米产业拆解 |
5.6.2 数据库更新校准 |
5.6.3 转基因玉米资料拆解 |
5.7 转基因玉米种植生产技术估计 |
5.7.1 DNDC模型介绍与数据库说明 |
5.7.2 模拟结果与说明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玉米发展转基因政策影响评估 |
6.1 情景设计 |
6.1.1 取消玉米临储政策 |
6.1.2 国内发展转基因玉米的“三步走”情景 |
6.2 实证结果 |
6.2.1 宏观经济影响 |
6.2.2 玉米产业与相关产业 |
6.2.3 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结果 |
6.3 粮食安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消费者偏好的经济影响和分析 |
7.1 消费者偏好情景设计 |
7.2 宏观经济影响 |
7.3 转基因玉米相关中下游产业产出变动情况 |
7.4 转基因玉米产品的消费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微观消费者实证的主要结论 |
8.1.2 宏观CGE模型实证结果 |
8.1.3 消费偏好影响下的政策效果评估 |
8.2 本文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消费偏好变量与消费者相关方程式(QP1_GCON)构建 |
附件二:GTAP模型介绍 |
附件三 利用SplitCom拆分数据库流程 |
附件四 价格扭曲变量操作说明 |
附件五 消费者调查问卷(A) |
附件六 消费者调查问卷(B)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CRYs介导光周期信号转导调控甘菊成花转变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引言 |
1.1 高等植物成花的遗传调控途径 |
1.1.1 春化途径 |
1.1.2 环境温度途径 |
1.1.3 年龄途径 |
1.1.4 赤霉素途径 |
1.1.5 自主途径 |
1.1.6 光周期途径 |
1.2 高等植物光受体介导光周期信号调控成花转变的作用机制 |
1.2.1 光敏色素介导光周期信号调控成花转变的作用机制 |
1.2.2 隐花色素介导光周期信号调控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作用机制 |
1.2.3 光受体介导光周期信号调控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作用机制研究展望 |
1.3 昼夜节律钟响应光周期信号调控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作用机制 |
1.3.1 植物的昼夜节律钟系统 |
1.3.2 昼夜节律钟调控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作用机制 |
1.3.3 昼夜节律钟调控高等植物成花转变作用机制的研究展望 |
1.4 植物成花分子机制研究中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
1.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成花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4.2 植物转基因技术在成花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4.3 酵母双杂交技术在植物成花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 |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甘菊成花转变过程中隐花色素基因响应短日照信号的表达模式分析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菌株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短日照诱导不同天数的甘菊茎尖形态观察和ClFTs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2.2 甘菊隐花色素相关基因cDNA全长的分离 |
2.2.3 甘菊隐花色素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2.2.4 甘菊隐花色素相关基因启动子的保守元件分析 |
2.2.5 甘菊隐花色素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 |
2.2.6 甘菊隐花色素相关基因响应短日照诱导的表达模式 |
2.3 讨论 |
2.3.1 短日照诱导0~8 d是甘菊成花转变的关键时段 |
2.3.2 ClCRYs蛋白可能以一种独特的模式介导光信号完成信号转导 |
2.3.3 ClCRYs基因可能参与了甘菊响应短日照诱导的成花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3. 甘菊隐花色素基因调控成花转变的功能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和菌株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甘菊隐花色素基因通过调控成花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成花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隐花色素介导短日照信号调控甘菊成花转变的作用模式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培养环境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甘菊下胚轴的获得 |
4.1.2.2 工程菌液的制备 |
4.1.2.3 甘菊下胚轴的浸染和愈伤组织的获得 |
4.1.2.4 转基因抗性植株的获得 |
4.1.2.5 转基因抗性植株的分子检测 |
4.1.2.6 转基因甘菊的扩繁和移栽 |
4.1.2.7 转基因甘菊叶片中下游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抗卡那霉素阳性植株的获得 |
4.2.2 转基因甘菊中ClCRYs基因的RT-PCR检测 |
4.2.3 转基因甘菊的成花表型 |
4.2.4 甘菊ClCRYs基因的RT-qPCR检测 |
4.2.5 野生型以及转基因甘菊中成花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 |
4.3 讨论 |
4.3.1 隐花色素能够通过促进成花素基因的表达增强甘菊成花对短日照的敏感性 |
4.3.2 甘菊中3个隐花色素基因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促进成花素基因的表达 |
4.4 本章小结 |
5. 甘菊隐花色素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中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验证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菌株、载体和试剂 |
5.1.2 缓冲液和培养基的配制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BD重组载体自激活活性的检测 |
5.2.2 甘菊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质量鉴定 |
5.2.3 酵母双杂交文库的筛选和验证 |
5.2.4 ClCRYs调控甘菊成花分子模型的构建 |
5.3 讨论 |
5.3.1 ClRVE8可能参与了ClCRYs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
5.3.2 ClCRYs蛋白可能通过与ClRVE8互作调控甘菊成花转变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隐花色素介导光周期信号调控甘菊成花转变的分子机制 |
6.3 主要的创新点 |
6.4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的研究成果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超表达CdNF-YC和CdSAMDC提高海滨雀稗抗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海滨雀稗抗逆性研究进展 |
1.1 海滨雀稗的耐盐性研究 |
1.1.1 海滨雀稗对盐胁迫的形态学反应 |
1.1.2 海滨雀稗耐盐性机理研究 |
1.1.3 海滨雀稗耐盐性评价 |
1.2 海滨雀稗的耐旱性研究 |
1.2.1 海滨雀稗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学响应 |
1.2.2 海滨雀稗耐旱性评价 |
1.3 海滨雀稗耐寒性 |
1.3.1 海滨雀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
1.3.2 海滨雀稗耐寒性评价 |
2 NF-Y转录因子与植物耐逆性 |
2.1 植物转录因子概述 |
2.2 NF-Y转录因子参与植物逆境响应 |
3 多胺与植物抗逆性 |
3.1 多胺代谢参与植物逆境响应 |
3.2 SAMDC基因与植物抗逆性 |
3.3 多胺代谢与GABA的生物学功能 |
4 禾本科草的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
4.1 植物转基因研究概况 |
4.2 农杆菌介导的禾本科草的转化研究进展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海滨雀稗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菌株、质粒、引物 |
2.3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2.4 外植体的消毒、接种 |
2.5 离体再生培养基 |
2.6 诱导并继代胚性愈伤组织 |
2.7 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对再生率的影响 |
2.8 不同培养基对的再生率的影响 |
2.9 农杆菌的培养方法 |
2.10 农杆菌侵染过程 |
2.11 潮霉素筛选压的选择 |
2.12 优化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条件 |
2.13 抗性愈伤组织筛选与再生 |
2.14 GUS基因瞬时、稳定表达染色 |
2.15 GUS表达效率和转化效率的统计 |
2.16 抗性植株PCR检测 |
2.17 Southern blot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建立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 |
3.2 潮霉素筛选压的确定 |
3.3 转化条件的优化 |
3.4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的建立 |
3.5 GUS表达效率与转化效率统计 |
3.6 抗性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与表型鉴定 |
4 讨论 |
4.1 外植体基因型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再生的影响 |
4.2 潮霉素浓度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3 乙酰丁香酮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4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5 菌液浓度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6 表面活性剂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7 超声波及真空处理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三章 表达CdNF-YC和CdSAMDC转基因海滨雀稗的鉴定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菌株、质粒、引物 |
2.3 植物材料养护管理 |
2.4 除草剂抗性鉴定 |
2.5 质粒提取 |
2.6 酶切鉴定 |
2.7 PCR产物回收纯化 |
2.8 目的片段和目的载体的连接 |
2.9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及阳性克隆筛选 |
2.10 农杆菌EHA105电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11 电激转化农杆菌及阳性克隆筛选 |
2.12 抗性植株PCR检测 |
2.13 Southern blot检测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获得转基因抗性再生植株 |
3.2 PCR鉴定 |
3.3 Southern blot鉴定 |
3.4 除草剂抗性鉴定 |
4 讨论 |
4.1 获得表达CdNF-YC转基因海滨雀稗新种质 |
4.2 获得表达CdSAMDC转基因海滨雀稗新种质 |
4.3 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海滨雀稗新种质 |
第四章 表达CdNF-YC海滨雀稗的耐逆性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处理 |
2.2 实时定量PCR引物 |
2.3 植物总RNA提取 |
2.4 RNA样品检测 |
2.5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6 实时定量PCR |
2.7 相对电导率 |
2.8 叶片相对含水量 |
2.9 复水后存活率 |
2.10 叶片枯黄率 |
2.11 地下部生物量 |
2.12 最大光化学效率 |
2.13 叶绿素含量 |
2.14 离子含量测定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3.1.1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CdNF-YC和Hpt表达 |
3.1.2 CdNF-YC调控海滨雀稗相关胁迫基因的表达 |
3.2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耐旱性分析 |
3.3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耐盐性分析 |
4 讨论 |
4.1 表达CdNF-YC基因调控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 |
4.2 表达CdNF-YC提高海滨雀稗的耐旱性 |
4.3 表达CdNF-YC提高海滨雀稗的耐盐性 |
第五章 表达CdSAMDC海滨雀稗的耐逆性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处理 |
2.2 实时定量PCR引物 |
2.3 植物总RNA提取 |
2.4 RNA样品检测 |
2.5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6 实时定量PCR |
2.7 叶片中多胺含量的测定 |
2.8 相对电导率 |
2.9 叶片相对含水量 |
2.10 复水后存活率 |
2.11 叶片枯黄率 |
2.12 地下部生物量 |
2.13 最大光化学效率 |
2.14 叶绿素含量 |
2.15 离子含量测定 |
2.16 半致死温度的测定 |
2.17 低温存活率 |
2.18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SAMDC表达量分析 |
3.2 转基因海滨雀稗内源多胺含量对逆境的响应 |
3.3 转基因海滨雀稗内源GABA含量对逆境的响应 |
3.4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耐旱性分析 |
3.5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耐寒性分析 |
3.6 转基因海滨雀稗的耐盐性分析 |
4 讨论 |
4.1 表达CdSAMDC提高海滨雀稗的耐旱性 |
4.2 表达CdSAMDC提高海滨雀稗的耐寒性 |
4.3 表达CdSAMDC提高海滨雀稗的耐盐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小麦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必要性 |
2 国内外小麦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
2.1 小麦遗传转化方法 |
2.1.1 基因枪介导法 |
2.1.2 农杆菌介导法 |
2.1.3 花粉管通道法 |
2.2 小麦遗传转化利用的主要外植体 |
3 中国近期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和应用 |
3.1 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改进 |
3.2 小麦幼胚再生体系及其转化体系改进 |
3.3 小麦再生与转化相关基因克隆 |
3.4 小麦转基因技术体系应用 |
4 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主要发展趋势 |
4.1 多基因转化 |
4.2 无标记基因转化 |
4.3 提高转化效率 |
5 问题与展望 |
四、小麦转基因方法的回顾、比较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作物营养强化农产品改善人口营养健康的经济评价研究[D]. 廖芬.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2]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 邹婉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微藻、草莓和小麦的超低温保存条件的建立与DNA直接转化探究[D]. 卢杰.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4]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PstA23调控植物pre-mRNA可变剪切抑制植物免疫[D]. 许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TaWin1基因在小麦花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 杨芊.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6]大豆在美国的引种推广及本土化研究[D]. 石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中国转基因玉米政策的潜在经济影响研究[D]. 田谧.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8]CRYs介导光周期信号转导调控甘菊成花转变的分子机理[D]. 杨立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超表达CdNF-YC和CdSAMDC提高海滨雀稗抗逆性研究[D]. 吴雪莉.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10]小麦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J]. 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何光源,王轲,林志珊.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