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VTS系统信息管理(英文)

中国VTS系统信息管理(英文)

一、中国VTS系统信息的管理(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吕敏[1](2020)在《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江口水域是我国水上运输最为繁忙的水域之一,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六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具有交通繁忙、航线密集、水域复杂、位置特殊等特点。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口水域不断新建跨珠江口通道,珠江口水域的通航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水上交通态势日趋复杂,通航管理对VTS形成高度依赖。随着广东海事局珠江口 VTS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内珠江口 VTS的使用单位将扩展至广东海事局、广州海事局、珠海海事局、东莞海事局、中山海事局、港珠澳大桥海事局等,数量、层级以及设备设施将更加繁多。继续沿用传统模式运作,VTS升级改造的效果将难以充分体现,航运船舶在珠江口水域航行的体验感不会有明显改观,依然难以实现VTS公共服务水平质的突破。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内珠江口 VTS公共服务现状,发现其存在:现行制度规范陈旧落后、VTS服务标准不统一、VTS资源共享水平低及辖区VHF使用秩序混乱等四个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借鉴国内外各VTS公共服务提升的相关经验,提出从创新VTS制度和人才保障、实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统一服务、促进共享推进VTS智能化大数据应用、提高VTS服务保障能力四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提升VTS公共服务水平,具体体现在:对外参照IMO、IALA等国际规则,创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统一服务标准,使航运船舶在各海事局VTS间无感切换;对内深化海事系统建章立制,建设VTS内部统一协调机制、标准运作体系;在服务模式上突破传统思维,从智能化大数据应用角度探索VTS服务发展新方向、新场景;在服务保障上应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增强用户体验等,从而形成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内珠江口 VTS基础设施硬实力和公共服务软实力飞跃发展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王碧云[2](2020)在《基于服务器推送技术的VTS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商务合作日益频繁,海上交通流量不断增大,海上交通运输业日渐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提高航道利用率,保障海上交通安全、高效,我国引入了国外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以下简称VTS),但是由于成本高,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同时为我国海上交通运输业甚至我国信息引入了安全隐患,因此,国产化VTS系统的研发刻不容缓。服务器掌握着主要信息数据资源,它可以最先发现事件变化,并主动地向客户端推送消息。本文以国产化VTS系统工程项目为背景,针对其中的船舶动态数据管理子系统展开应用性研究,对比分析了多种服务器推送技术,如传统轮询、Ajax轮询、Ajax长轮询、WebSocket和Pushlet,分析了国外着名VTS系统的架构和数据信息流的结构,根据我国海事管理机构的实际工作需求,提出了适合国情并同时兼容目前已经大量部署的国际着名品牌的VTS系统的船舶动态数据管理系统模型。提出了适合本VTS工程项目的服务器推送架构和系统接口模式;最后实现了部分系统功能模块。本文提出的双向HTTP协议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基于C/S模式的VTS船舶交通显控子系统与基于B/S模式的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客户端的互动操作,可以无缝连接目前存在的各种国际品牌的VTS系统。

陈敏[3](2020)在《南京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政府的需求从被管理走向被服务,政府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型政府建设迫在眉睫,公共服务理念应运而生。我国要想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实现转型升级,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必由之路。海事局作为公务员序列的执法单位,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对其职能转变、服务型海事的构建提供了宏观指导和理论依据。船舶交通管理(Vessel Traffic Service,以下简称VTS)中心作为海事机构的核心部门,及时转变理念,探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是大势所趋。VTS中心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控制VTS覆盖水域内的船舶交通流,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交通组织,为船舶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助航服务,同时承担水上应急搜救的职能。VTS中心的工作目标是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护船民人身安全,保障船舶、设施等财产安全。本研究以南京海事局VTS中心为研究对象,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安全监管理论,总结南京VTS中心公共服务基本情况,利用典型案例剖析南京VTS公共服务现状,对南京VTS公共服务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对比分析近三年工作数据,进行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对南京VTS值班员实地访谈,找出制约南京VTS中心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借鉴国内外VTS中心的成功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促进南京VTS中心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有指导意义。

代玉强[4](2020)在《船舶交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以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升,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海上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目前,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总量中近一半以上都是利用船舶通过海上运输完成,这使得从事海上运输的船舶数量迅猛增加,船舶的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海上的船舶交通事故频发也增加了人民对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视,对船舶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在船舶流量大、气象条件恶劣、船舶会遇态势复杂的沿岸水域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通过雷达、甚高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管辖水域内的船舶进行全天候的不间断的监控,建立良好的船舶交通秩序,为船舶提供气象、航警、碍航物、其他船舶动态信息等服务,以减少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这些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船舶在海上航行安全,提高船舶通航的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清洁。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VTS系统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将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总结了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在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效,分析吴淞VTS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VTS的功能定位、体制建设、服务理念、管理手段、资源配置等方面。本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吴淞VTS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为调查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发放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数据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提出其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通过运用新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相关理论观点,对吴淞VTS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再结合作者在吴淞VTS的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一是明确VTS的公共服务定位,培养VTS公共服务理念,提升VTS公共服务功能;二是加强VTS系统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快VTS相关法制建设,推进VTS职责标准化建设;三是强化VTS内部管理标准化建设,制定合理的值班模式,建立VTS的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四是完善VTS岗位人员管理,完善VTS人员岗位激励制度,强化岗位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拓展VTS公共服务举措,树立VTS公共服务合作共赢理念,满足公众需求并鼓励公众参与。

陈珺,常德化[5](2019)在《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概况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VTS系统的组成,概述了VTS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VTS立法不够完善,系统运行人员职权不明确,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交换与共享所需时间相对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目前我国VTS系统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应合理整合多种智能助航系统,研发新型助航设备,优化升级VTS系统,以增强我国VTS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我国VTS系统的交通管理效能。

迟玉梁[6](2019)在《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更好的为船舶在航行中提供助航服务、信息服务、交通组织服务,对港口及内河航道中的船舶动态进行实时监管,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引进了国外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以下简称VTS),但是存在成本昂贵,维护不及时的问题,同时也给我国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国产化VTS的研发势在必行。本文针对VTS的关键技术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展开研究与实现。VTS系统由多雷达、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北斗等多种传感器系统集成,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的目标是将多种传感器探测到的船舶航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融合成一种航迹数据,并将融合后的航迹数据提供给综合显示系统和预警系统。本文对雷达轨迹和AIS目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雷达和AIS数据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描述。由于数据融合必须考虑数据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因此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首先对来自多种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墨卡托投影对航迹数据进行坐标转换,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对航迹数据进行时间校准,根据传感器采样周期的变化自动调节基准采样时刻,保证采样时刻的稠密性;然后对预处理后的航迹数据进行航迹关联,采用多因素模糊综合航迹关联算法对两条航迹进行相关性判定;最后采用加权融合处理算法对关联后的航迹信息进行融合,形成更精确更可靠的航迹数据。本文使用C++语言对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进行实现,并采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将实现效果在电子海图上进行显示。

邹莹莹[7](2019)在《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海上运输业也越发占据重要位置,为了保证海上交通枢纽的可靠与安全,构建井然有序的海上运输通道,对港口船舶交通进行有效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保证船舶在海上的有序行驶,更要能够及时判断船舶轨迹的安全以及预警潜在的危险,使得船舶可以更好的规避海上风险,便于海上交通的管理与维护。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作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港口交通秩序,监控海上船舶航行动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针对该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由区域绘制、报警引擎、数据解析处理和海图告警四个模块组成。我们采用GDI+技术进行监控区域绘制,同时完善包括监视区、会遇区、搁浅区、锚泊区、航道区以及报告线在内的区域监控,并在多线程的并发控制下完成区域检测,检测主要包括目标与区域间位置检测以及目标与目标间的最短会遇时间与最小会遇距离检测,检测完成之后针对报警船舶信息进行数据解析与处理,形成报警内容输出到海图界面上进行显示,显示的形式包括事件列表展示、指示灯颜色变换以及蜂鸣器报警。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在船舶交通管理中起到了很好的预警效果,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实时监测船舶运动轨迹,更好的规避来自海上交通运输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有效解决沿海城市对于海上交通安全的监测与管理。

马春超[8](2016)在《内河Smart-VTS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四个交通”是指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内河海事部门在实现四个交通宏伟目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船舶安全、绿色、高效的目的,单纯依靠拓宽或是增加航道数量,不但耗资巨大,而且在可行性方面也有待商榷。为此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岸上VTS管理机构。内河航道狭长,地形复杂,建设VTS中心费用高等因素阻碍了我国内河VTS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内河渡口繁多,渡口区域已成为我国内河VTS机构的监管盲区。加之轮流值班的工作体系使VTS中心的服务功能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内河VTS的需求,搭建了Smart-VTS系统,此系统可以作为我国内河VTS系统的补充。归纳起来,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提出了Smart-VTS系统的框架,并完成了系统的搭建;针对内河海事监管部门通讯用语不规范的现象,参照交通运输部标准通讯用语,本文整理出适用于内河的标准报警指令共18条;为了便于渡口区域以及渡口减速带的识别,本文设计了渡口斑马线以及减速带;根据船舶跟驰间距模型,本文提出的船头安全距离模型为渡口减速带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验证Smart-VTS系统的稳定性,本系统在湘江株洲段菜码头区域运行示范,得到了当地海事部门的认可。

王学林[9](2015)在《长江VTS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长江内河航道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交通运输航道,货运量已经连续六年位居世界内河首位。长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Vessel Traffic Service)的建设对于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等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目前,在长江海事局主管区域,已建成了芜湖、安庆、黄石、武汉、宜昌、重庆共6个VTS系统,覆盖了近600多公里的水域。同时,九江、岳阳和荆州VTS也在建设中,预计在2020年左右实现整个长江水域VTS全面覆盖。然而,这些VTS系统完全是由国外公司所提供,其中的船舶动态信息管理数据库子系统的工作模式和流程不能很好地满足长江航运的需要。因此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江船舶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针对VTS的船舶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国外的系统工作模式和流程,同时参考了沿海港口VTS的系统的特征,根据长江航运船舶流量大,过境时间短,船舶监管复杂性高等特点,提出了适合于长江VTS系统的长江船舶动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模型和数据交换模式,实现了该系统与现有长江VTS系统的无缝连接,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要并率先实现了VTS系统的船舶动态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的国产化。本文提出的数据交换模式具有2个应用创新点:其一,采用了双向HTTP协议的工作模式,实现了VTS船舶交通显示客户端与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客户端的互动操作。其二,实现了AIS与VTS雷达跟踪的自动关联和船舶的中文名称标识。系统原型已经通过长江芜湖段VTS系统的测试,并将逐步推广应用到其它已经建立的长江VTS系统中。

李国成[10](2014)在《VTS系统面向公共服务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航运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综合交通物流链发展,水上游乐、休闲活动增加,在安全、安保、效率、环境保护的VTS系统基本要求上,对VTS系统信息依赖逐渐加大。海事系统已经转入公务员编制后,着力建设人民满意海事,必须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并用公共治理的理念和方法研究VTS系统的发展,确立近期VTS系统面向公共服务的策略。作者研究IMO有关VTS系统的指导性文件,从概念入手论证VTS系统的交通组织服务功能体现的船舶交通管理,得出VTS系统是特殊、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分析VTS系统的三个服务功能基础上,得出交通组织服务体现的公共服务的结论。在学习借鉴前人有关VTS系统文献的观点和方法基础上,分析了面向公共服务的VTS系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运用公共治理的顾客导向、公民参与、公平正义、电子化政府理论分析了VTS面向公共服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采用战略规划的SWOT方法得出面向公共服务的VTS系统发展战略议题,并运用SMART方法,进行了十三五期间VTS系统战略议题选择作者论证得出了共享VTS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框架,提出了树立公共管理理念、建立智能VTS系统、维护航运市场公平正义、构建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模式、加大VTS系统国产化研究应用等VTS面向公共服务的策略,建议尝试将VTS系统的助航服务移交引航中心完成。

二、中国VTS系统信息的管理(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VTS系统信息的管理(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VTS
        2.1.2 VTS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
        2.2.2 服务型政府
3 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现状分析
    3.1 珠江口VTS基本情况
        3.1.1 水域概况
        3.1.2 VTS系统现状
        3.1.3 VTS升级改造
        3.1.4 VTS运行管理
    3.2 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3.2.1 通过转变VTS服务定位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
        3.2.2 通过加强VTS人才培养保障公共服务质量
        3.2.3 通过引入智慧海事平台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3.2.4 通过扩展信息服务渠道实现服务手段多样化
    3.3 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现行制度规范陈旧落后
        3.3.2 VTS服务标准不统一
        3.3.3 VTS资源共享水平低
        3.3.4 辖区VHF使用秩序混乱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服务范围扩大及通航环境改变
        3.4.2 区域内多个VTS相互独立运行
        3.4.3 VTS系统与外部平台数据交互未实现
        3.4.4 VHF资源提供不足
4 国外与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提升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提升途径
        4.1.1 国外VTS公共服务提升途径
        4.1.2 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提升途径
    4.2 经验借鉴
        4.2.1 加强VTS制度建设
        4.2.2 实现VTS系统共享
        4.2.3 探索VTS技术创新
        4.2.4 进行服务手段拓展
5 进一步提升珠江口VTS公共服务的对策分析
    5.1 创新VTS制度和人才保障
        5.1.1 进一步转变服务思维理念
        5.1.2 以国际视野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
        5.1.3 打造国际化专业化人才梯队
    5.2 实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统一服务
        5.2.1 创新区域多VTS中心下的对外统一服务标准
        5.2.2 建设区域多VTS中心下的对内统一协调机制
    5.3 促进共享推进VTS智能化大数据应用
        5.3.1 进行VTS系统与外部平台数据交互
        5.3.2 拓展VTS数据服务应用场景
    5.4 提高VTS服务保障能力
        5.4.1 完善VHF通信规划
        5.4.2 加强VHF-DF定向监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基于服务器推送技术的VTS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服务器推送技术概述
    2.2 传统实时通信技术
        2.2.1 传统轮询
        2.2.2 Ajax轮询
        2.2.3 基于Ajax长轮询方式
        2.2.4 基于IFrame流方式
        2.2.5 传统实时通信技术对比分析
    2.3 WebSocket技术
    2.4 Pushlet技术
        2.4.1 Pushlet概述
        2.4.2 Pushlet工作原理
        2.4.3 Pushlet消息推送机制
        2.4.4 Pushlet优势
    2.5 SSH框架
        2.5.1 Struts
        2.5.2 Sping
        2.5.3 Hibernate
    2.6 本章小结
3 系统模型和服务器推送技术在VTS中的应用
    3.1 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模型
        3.1.1 VTS系统工作模式和流程分析
        3.1.2 系统总体架构和工作流程
        3.1.3 VTS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构成和功能模块
    3.2 服务器推送架构和系统接口模式
        3.2.1 服务器推送架构
        3.2.2 服务器推送Pushlet技术的应用
        3.2.3 系统接口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软件架构
    4.2 数据推送设计
    4.3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4.3.1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过程
        4.3.2 系统用例图
        4.3.3 事件处理顺序图
        4.3.4 数据库表的设计
        4.3.5 基本库关联、表关联
        4.3.6 船舶基本信息表
        4.3.7 船舶动态表
        4.3.8 AIS船舶到港自动申报
        4.3.9 24小时抵港报
        4.3.10 指泊计划申报
        4.3.11 IP地址对表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服务端数据推送模式和双向HTTP协议接口的实现
    5.3 船舶预到列表和事件接口的实现
        5.3.1 实现思路
        5.3.2 船舶预到列表和事件数据结构
        5.3.3 存储过程的核心代码
    5.4 其它模块实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南京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船舶交通管理与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2.1.2 公共服务与VTS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分析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共安全监管理论
3 南京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现状调研
    3.1 南京VTS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和运行机制调研
        3.1.1 南京VTS中心覆盖水域通航情况
        3.1.2 南京VTS公共服务所采用的系统建设情况
        3.1.3 南京VTS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3.2 南京VTS公共服务情况实地调研
        3.2.1 VTS用户对南京VTS公共服务评价的问卷调查
        3.2.2 南京VTS值班员实地访谈
    3.3 典型船舶案例剖析南京VTS公共服务情况
        3.3.1 从避免险情案例剖析南京VTS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3.3.2 从船舶事故案例剖析南京VTS公共服务方面的不足
4 南京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南京VTS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4.1.1 公共服务定位滞后
        4.1.2 VTS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4.1.3 VTS公共服务手段陈旧
        4.1.4 VTS公共服务需求与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匹配
        4.1.5 VTS高素质高水平值班人员紧缺
    4.2 南京VTS公共服务问题的客观因素
        4.2.1 辖区通航环境复杂
        4.2.2 受限船舶数量逐年递增
        4.2.3 跨江大桥桥区水域监管压力大
    4.3 南京VTS公共服务问题的主观原因
        4.3.1 未能及时转变公共服务理念
        4.3.2 未能建立健全VTS公共服务法律体系
        4.3.3 公共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4.3.4 VTS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4.3.5 缺乏有效的培养和留住VTS人才的措施
5 国内外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1 国内其他地区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1.1 宁波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1.2 吴淞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1.3 江苏海事局其他分支机构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2 国外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2.1 美国旧金山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2.2 加拿大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2.3 澳大利亚VTS公共服务先进经验
    5.3 国内外VTS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经验启示
        5.3.1 打破壁垒,建立服务联动机制
        5.3.2 强化制度,健全VTS相关法律法规
        5.3.3 以人为本,注重提升VTS值班员综合素质
6 提升南京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6.1 树立VTS公共服务理念
        6.1.1 提升公共服务意识
        6.1.2 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6.2 加快VTS相关立法
        6.2.1 加强法律法规政策保障
        6.2.2 完善VTS内部管理制度
    6.3 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6.3.1 建立健全水上搜救机制
        6.3.2 拓展信息服务渠道
        6.3.3 做好与现场执法人员的联动
    6.4 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力度
        6.4.1 进行雷达站补点建设
        6.4.2 完善国产VTS系统功能
        6.4.3 打造数据处理中心
        6.4.4 加大视频监控(CCTV)系统建设
    6.5 打造高水平VTS值班队伍
        6.5.1 做好VTS人才培训工作
        6.5.2 建立VTS值班员激励机制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南京 VTS 中心公共服务情况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

(4)船舶交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以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状况述评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考察
        1.2.3 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总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VTS
        2.1.2 船舶交通管理中心
        2.1.3 VTS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
        2.2.3 VTS公共服务评价指标
第三章 吴淞VTS系统公共服务现状
    3.1 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吴淞VTS中心)的基本概况
        3.1.1 吴淞VTS系统组成
        3.1.2 吴淞VTS的值班台设置
        3.1.3 吴淞VTS值班人员配备
        3.1.4 吴淞VTS覆盖水域范围
        3.1.5 吴淞VTS分区及频道设置
    3.2 吴淞VTS管理效力范围与服务对象
    3.3 吴淞VTS的职能与服务内容
    3.4 吴淞VTS公共服务取得的主要成效
第四章 吴淞VTS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吴淞VTS中心的公共服务现状的调查
        4.1.1 调查方案
        4.1.2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4.1.3 访谈结果分析
    4.2 吴淞VTS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VTS角色定位不准确
        4.2.2 VTS岗位权责不明确
        4.2.3 VTS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
        4.2.4 VTS岗位人员配备不足
        4.2.5 VTS公共服务手段单一
    4.3 吴淞VTS公共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传统海事管理制度的影响
        4.3.2 公共服务法制体系不完善
        4.3.3 公共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4.3.4 岗位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
        4.3.5 VTS公共服务缺乏协作机制
第五章 提升VTS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5.1 明确VTS的公共服务角色定位
        5.1.1 培养VTS公共服务理念
        5.1.2 提升VTS公共服务功能
    5.2 加强VTS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
        5.2.1 加快VTS相关法制建设
        5.2.2 推进VTS岗位权责制度建设
    5.3 强化VTS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
        5.3.1 制定合理的值班模式
        5.3.2 建立VTS公共服务监督评价机制
    5.4 完善VTS岗位人员管理
        5.4.1 完善VTS人员的岗位激励制度
        5.4.2 强化VTS岗位人才队伍建设
    5.5 拓展VTS公共服务举措
        5.5.1 建立VTS公共服务合作共赢机制
        5.5.2 满足公众需求并鼓励公众参与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吴淞VTS公共服务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吴淞VTS值班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6)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雷达系统及工作原理
        2.1.1 雷达组成及工作原理
        2.1.2 目标轨迹形成过程
    2.2 AIS系统及工作原理
        2.2.1 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 AIS信息种类及作用
    2.3 数据融合技术
        2.3.1 功能模型
        2.3.2 结构模型
    2.4 多因素模糊综合航迹关联算法
    2.5 加权融合处理算法
    2.6 多线程
        2.6.1 多线程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2.6.2 多线程优缺点
    2.7 本章小结
3 目标数据预处理
    3.1 目标信息预处理流程
    3.2 数据采集
        3.2.1 接收雷达航迹数据
        3.2.2 接收AIS航迹数据
    3.3 坐标转换
        3.3.1 投影方式
        3.3.2 墨卡托投影正变换公式
        3.3.3 目标轨迹坐标转换
    3.4 数据格式转化
    3.5 时间校准
        3.5.1 拉格朗日插值法
        3.5.2 归一化采样时间间隔
    3.6 本章小结
4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分析
        4.1.1 实现目标
        4.1.2 功能划分
    4.2 系统设计
        4.2.1 雷达视频的接收和转发
        4.2.2 航迹融合
        4.2.3 目标识别
    4.3 雷达视频的接收和转发功能实现
        4.3.1 通信方式
        4.3.2 具体实现
        4.3.3 雷达视频显示效果
    4.4 航迹融合功能实现
        4.4.1 雷达和AIS数据解析
        4.4.2 坐标统一
        4.4.3 时间配准
        4.4.4 航迹关联和融合
        4.4.5 融合后航迹输出
        4.4.6 融合效果展示
    4.5 目标识别功能实现
        4.5.1 目标识别过程
        4.5.2 目标识别效果展示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课题相关技术介绍
    2.1 VTS系统相关介绍
    2.2 MFC框架开发技术简介
    2.3 GDI+绘图技术
        2.3.1 绘图技术简介
        2.3.2 GDI+的MFC编程基础
    2.4 多线程技术
        2.4.1 多线程概述
        2.4.2 MFC多线程及线程同步
        2.4.3 多线程优缺点
    2.5 本章小结
3 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分析
        3.1.1 实现目标
        3.1.2 功能划分
        3.1.3 系统工作过程
    3.2 系统数据流设计
    3.3 数据结构设计
    3.4 区域绘制子系统设计
        3.4.1 系统功能概述
        3.4.2 系统功能设计
    3.5 报警引擎子系统设计
        3.5.1 系统功能概述
        3.5.2 系统功能设计
    3.6 数据解析与处理子系统设计
        3.6.1 系统功能概述
        3.6.2 系统功能设计
    3.7 目标告警子系统设计
        3.7.1 系统功能概述
        3.7.2 系统功能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实现
    4.1 开发及运行平台要求
    4.2 区域绘制子系统实现
    4.3 报警引擎子系统实现
        4.3.1 目标同监视区位置检测
        4.3.2 目标同会遇区位置检测
        4.3.3 目标同搁浅区、锚泊区位置检测
        4.3.4 目标同航道区位置检测
        4.3.5 目标同报告线航行穿越检测
        4.3.6 多线程技术实现并发控制
        4.3.7 激活与监管门限
    4.4 数据解析与处理子系统实现
        4.4.1 坐标转换
        4.4.2 报警数据解析与存储
    4.5 目标告警子系统实现
        4.5.1 报警数据读取
        4.5.2 蜂鸣器报警
    4.6 用户接口设计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内河Smart-VTS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Smart-VTS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4 Smart-VTS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系统理论基础
    2.1 VTS的分类
    2.2 VTS的业务种类
        2.2.1 日常业务
        2.2.2 紧急事故及险情
    2.3 Smart-VTS的服务类型
        2.3.1 交通组织服务
        2.3.2 助航服务
        2.3.3 信息服务
    2.4 系统相关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mart-VTS系统概述
    3.1 Smart-VTS系统架构
        3.1.1 系统框架图
        3.1.2 知识库
    3.2 数据库设计
        3.2.1 船舶信息库
        3.2.2 物标数据库
        3.2.3 报警指令库
    3.3 报警指令推送
    3.4 客户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报警类别识别模块
    4.1 交通组织报警模块
        4.1.1 船舶会遇态势判断模块
        4.1.2 船舶碰撞危险度计算方法
    4.2 信息服务报警模块
        4.2.1 信息服务报警算法
        4.2.2 渡口减速带
        4.2.3 渡口斑马线以及减速带示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Smart-APP实现
    5.1 APP终端功能
        5.1.1 船舶导航
        5.1.2 海图操作
        5.1.3 海事监管
        5.1.4 系统设置
    5.2 应用实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长江VTS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介绍
    2.1 AIS系统介绍
        2.1.1 AIS的工作原理
        2.1.2 AIS信息的标准格式
        2.1.3 AIS系统的应用
    2.2 VTS系统介绍
        2.2.1 VTS系统的组成
        2.2.2 目标跟踪
        2.2.3 目标关联
        2.2.4 跟踪符号和标记
    2.3 JAVA Pushlet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模型
    3.1 长江船舶进出VTS管区的工作流程
        3.1.1 船舶静态信息
        3.1.2 船舶动态信息
        3.1.3 船舶管理信息
    3.2 长江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模型
        3.2.1 系统架构
        3.2.2 系统功能
        3.2.3 接口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AIS与VTS自动关联
    4.1 AIS与VTS航迹的关联现状
    4.2 自动关联方案
        4.2.1 船舶报告线
        4.2.2 AIS信息的区域过滤
        4.2.3 AIS转发协议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软件架构
    5.2 数据库设计
        5.2.1 主要数据库表和字段定义
    5.3 系统UML设计
        5.3.1 系统用例图
        5.3.2 系统类图
        5.3.3 事件处理与请求逻辑的顺序图
    5.4 系统实现
        5.4.1 系统部署
        5.4.2 船舶动态显示管理页面的实现
        5.4.3 双向HTTP协议接口的实现
        5.4.4 船舶预到列表和事件接口的实现
        5.4.5 应用部署的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VTS系统面向公共服务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MO/IALA有关VTS系统指导文件
        1.2.2 我国VTS系统法律基础
        1.2.3 借鉴文献综述
        1.2.4 引用文献评述
        1.2.5 发展性文献评述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公共服务理论对VTS系统的要求
    2.1 VTS系统概念、功能与效益
        2.1.1 VTS系统定义
        2.1.2 VTS系统与船舶交通管理
        2.1.3 VTS系统功能
        2.1.4 VTS系统运行效益
    2.2 VTS系统发展史
        2.2.1 VTS系统发展
        2.2.2 VTS系统发展方向
    2.3 VTS系统的公共服务属性
    2.4 公共服务对VTS系统的要求
        2.4.1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
        2.4.2 公共服务理念对VTS系统的要求
    2.5 VTS系统面向公共服务具体体现
        2.5.1 顾客导向的具体体现
        2.5.2 电子化政府的具体体现
        2.5.3 公民参与的具体体现
        2.5.4 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
        2.5.5 公用部门的战略管理
第3章 VTS系统公共服务的环境分析
    3.1 VTS系统公共服务的外部环境认识
        3.1.1 公共服务对VTS系统的要求
        3.1.2 科技环境认识
        3.1.3 经济环境认识
        3.1.4 顾客需求
    3.2 VTS系统内部环境认识
    3.3 SWOT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3.3.3 机遇
        3.3.4 威胁
    3.4 面向公共服务的VTS系统SWOT分析
    3.5 策略议题清单
第4章 VTS系统面向公共服务的战略规划
    4.1 再评价VTS系统发展的使命、目标
        4.1.1 再评价VTS系统使命
        4.1.2 再评价VTS系统发展目标
    4.2 共享VTS系统策略制订
        4.2.1 共享VTS系统概念
        4.2.2 共享VTS系统功能三级架构
        4.2.3 VTS中心的功能架构
        4.2.4 区域VTS信息中心
        4.2.5 国家VTS信息中心
    4.3 其它面向公共服务策略制订
        4.3.1 运用公共治理理念
        4.3.2 维护公平正义
        4.3.3 构建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模式
        4.3.4 加快VTS系统国产化研究应用
        4.3.5 尝试不同的VTS系统运行模式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VTS系统信息的管理(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口VTS公共服务提升对策研究[D]. 吕敏.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8)
  • [2]基于服务器推送技术的VTS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碧云.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南京船舶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对策研究[D]. 陈敏.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4]船舶交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以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为例[D]. 代玉强.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概况及进展[J]. 陈珺,常德化.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09)
  • [6]多信源跟踪目标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迟玉梁.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港口船舶交通管理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邹莹莹.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内河Smart-VTS系统应用研究[D]. 马春超.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7)
  • [9]长江VTS船舶动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学林. 大连海事大学, 2015(02)
  • [10]VTS系统面向公共服务的策略研究[D]. 李国成. 大连海事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中国VTS系统信息管理(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