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点线面扩展战略(论文文献综述)
刘勇,李仙[1](2021)在《构建中国高层次大尺度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我国城乡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突出强调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镇群为主体,遵循自然区域性质和资源禀赋来划分空间经济区域,以形成优势互补、空间市场一体化的城乡区域经济新体系,成为未来构建"6+1"现代化经济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未来我国高层次大尺度城乡区域经济格局新体系的构建应以我国三大地形地貌台阶和以四大流域为自然基础,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镇群辐射能力为依据,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心—外围"理论,打造以上海都市圈为核心的,向北部、南部和西部有效辐射的一体化扇形城乡区域经济新体系,以适应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对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范晓鹏[2](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郭鑫[3](2021)在《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阳县城地处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的秦巴山区腹地,因“三山夹两川”的山水环境,呈现典型的河谷带形城市形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紫阳县城在自然山水强约束和建设用地紧缺的发展背景下,出现空间边界拓展突破山水限制、空间结构失调、用地布局失衡等问题亟需解决,山水环境和城市空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未来如何协调城市空间发展和山水环境的关系,划定生态边界,锚固生态基底,控制城市发展边界,维育山水环境;融合山水格局,架构城市功能结构,顺应山水脉络、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结合山水环境,有机协调用地布局,对于紫阳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以紫阳县城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梳理,由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组成。第二部分是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空间形态特征和问题剖析。首先,在梳理紫阳县城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山水环境基础、山水环境特征来分析紫阳县城山水环境。其次,通过定性方式研究自然山水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将县城空间形态划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空间边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以定量化方式解析适应于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和剖析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第三部分是针对自然山水约束下的空间形态问题的优化调适,包含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三部分内容。空间边界划定方面,在空间边界拓展研判的基础上,从非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角度,引入生态敏感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划定县城永久性生态边界,从发展需求规模预测和城市自身生长动力出发,引入交通扩展速率模型求取城市拓展范围,判定城市拓展方向,进行不同拓展方式的模拟,求取有利于山水维育的阶段性县城发展边界。空间结构组织方面,在分析功能结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县城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提出“两核聚力,新老城共生发展”和“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两种功能结构设想,比较择优、选取“多心协调,紧凑组团生长”结构,并从分区划分、核心塑造、轴线构建三方面架构功能结构。接着,从车行路网和慢行步道两个方面组织紫阳县城路网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方面,借鉴三生用地分类构建用地布局体系,将用地要素划分为生态用地要素、生活用地要素、生产用地要素。针对生态用地布局问题,运用“斑—廊—基”理论,提出“分层利用山体基质”、“搭建山水生态廊道”、“织补绿地生态斑块”的策略调整生态用地布局。针对生活和生产用地布局问题,提出“依山就势,划分宜居社区”、“聚散有度,均衡公共服务”“临水滨江,调整商业布局”的策略。最后,将各个系统层层叠加调整形成结合山水环境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本文以自然山水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为视角,通过空间边界划定、空间结构组织、用地布局调整,试图探寻适应自然山水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以资为陕南汉江流域河谷型小城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同类型河谷型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薛明月[4](2021)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区域空间得以快速重构,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市群的崛起成为空间重构的较高发展形式。而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将迎来新一轮重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群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其高质量发展成为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题。基于此,本课题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开展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以期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实践参考,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范式,为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以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高质量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文献的基础上,以系统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城市群空间结构等理论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视角,以城镇体系中经典研究范式为切入点,总结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的演变规律,探析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系,并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适宜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高质量发展测度→空间结构识别→高质量发展与空间结构关系→优化对策”的研究思路,创新性地展开了高质量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关系的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1)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五大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借助熵值法和自然断裂点分类法测度与分析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发现,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平稳波动上升趋势,珠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各维度时空演化格局存在异质性,城市群内部表现出不均衡不协调的格局,东部沿海城市群内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相对优于内陆城市。(2)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在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层面,分别采用城市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维度展开测度与分析。在人口规模方面,2008—2018年东部沿海城市群已形成4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33个大城市、31个中等城市、106个小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小城市数量众多,中等城市发育不足;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等级序列中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断层,等级规模结构偏离金字塔式分布;珠三角城市群呈现完备的金字塔式等级规模结构。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首位度中除珠三角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较为均衡外,其余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均存在失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群中除山东半岛城市群趋于集中且呈双中心分布外,其余城市群均为分散且服从单中心分布结构。在经济规模层面,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等级差距较大,城市经济等级规模相对分散,经济首位城市垄断性较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海西城市群的经济集中度较为均衡,城市经济等级规模分布相对集中。在城市群职能结构方面,分别从职能规模、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三个方面反映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的职能结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房地产业、机关团体服务业是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本职能,能源生产与采掘业、交通仓储邮电业、商业、社会服务业和科教文卫服务业为非基本职能,其中制造业成为东部沿海城市群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各城市群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变化不大;城市群职能规模扩张趋势明显,与全国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各城市群内部超大、特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较强,城市职能规模持续扩大,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较小;东部沿海各城市群的专业化部门较少,各部门的职能强度均不高,各城市群内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总体变化较大。从具体行业职能强度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能源生产与采掘业和交通邮电仓储业、珠三角城市群的制造业、长三角城市群的建筑业和金融房地产业分别为东部沿海城市群中最强的行业;此外,商业和社会服务业主要布局在城市群的省会城市、直辖市等中心城市;科教文卫服务业和机关团体服务业的职能强度总体较弱。在联系网络方面,研究发现,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低于各城市群内部网络密度,呈现“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海西城市群”的格局,城市群间联系网络差异逐渐缩小;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度数中心度值不断提升,高值区主要以城市群内省会城市、直辖市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非均衡性空间分布特征;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凝聚子群逐渐由4个二级层面子群、8个三级层面子群演变为4个二级层面子群、7个三级层面子群,各层级子群内部构成变化较大。(3)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质量发展指数也得以相应提高。东部沿海城市群不同规模城市差距明显,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而且差距不断拉大,但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研究时期内各城市经济集中度变动较为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在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方面,2008和2018年制造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首位,成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能源生产与采掘业的灰色关联度一直居于末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对外联系强度与高质量发展在置信度为0.01水平上存在显着的高度相关关系,但二者的空间关联性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出高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高高质量发展、低对外联系强度—低高质量发展、中等对外联系强度—中等高质量发展四种组合类型的空间关联关系。(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明晰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联系网络三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在此基础上从六个层面提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邓紫微[5](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提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秦月[6](2020)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在涉及我国区域发展的五大国家战略中,各自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各有侧重的:京津冀是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样板;粤港澳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长三角是建立科技创新新区域;一带一路是融入世界体系新平台;长江经济带则是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下的拓展生态环境保护新空间。这既是遵循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积极应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区域层面的映射。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言,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方法、路径和手段有很多,但其关键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特别是针对长江经济带这样一个硕大时空尺度的巨型城市连绵带,践行“共抓”的前提条件和主要路径就是“联动发展”,尤其是针对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这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出发点。纵观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地点(区域空间)的变迁(村庄——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城市连绵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并随时空而演变的结果和过程。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产业布局与产业链整合之间的流动不仅从未停止过,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空间的拓展,正在向着分工更细、空间更广的方向演进。城市群之间的协调协作作为现阶段区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从学理上讲其实质就是广域空间的相互作用,其实现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包括联动、合作、协调、互动、融合、合并等等,但本文认为其中联动最为重要亦最为适和。简单地说,“联动”就是联合行动,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联合行动的前提、目标、手段、结果怎样。本文中的联动是指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合行动,其前提是具备中央政府强有力领导与推进的国家战略;其目标是在沿江各地目标诉求各不相同背景下总体目标的协同一致;其手段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统一市场、产业分工协作、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治理污染与保护生态等的联合行动;其结果是实现大保护前提下沿江各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福祉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研究,不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所进行的一些分析探讨。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问题分析——机理分析——对策分析,即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城市群联动发展为主线,通过对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构建流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三大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等,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进行对策设计。本文总的研究方法为规范研究——实证分析——对策设计,具体方法有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总结国内外城市群在发展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文研究提供有益借鉴)、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空间相关、城市关联、社会网络等分析方法和Arc GIS、Ucinet等软件,以及区域空间关联模型等数理工具,规范研究进行实证验证)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背景为依托,从时间与空间、结构与功能、核心与边缘、等级与网络、人与自然等多维视角、多元要素和多重关系上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等。基于此,全文共八章,分三大部分。前三章为规范研究,通过相关概念辨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下城市群联动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群联动基础、联动机制、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4、5、6章分别从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域城市群联动的现实基础、经济联动和功能联动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三部分为对策设计,第7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目标,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进行了设计,第8章为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通过对各章节的分析,本文发现并得到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属于典型的流域经济区,也就是因水的流动而联系在一起的区域,所以城市群联动的首要问题就是做好水的文章,要从保护水、利用水、补偿水、开发水、发展水、融合水等维度做好水文章;(2)长江经济带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模式,只能在大保护的前提下开发,而且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3)对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要做好联动发展,动态执行规划比制定设计规划更重要;(4)在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群边界城市的特殊性,如果联动做的好,边界城市将会成为重要融合点,否则就会成为发展断裂点;(5)要充分发挥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防止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的各自为阵和发展脱节,甚至出现断带情况;(6)在具体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时,仅就经济联动而言,做法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先要素联动,后市场联动,再交通联动,再产业联动等);最后,在模型选用方面,不能简单地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必要的论证和修正等。
曹雷[7](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彭雄亮[8](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范擎宇[9](2020)在《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和城市群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城镇化促进人口、土地和经济等要素集聚,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主体形态,两者交互作用促进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丰富多彩、史无前例的空间变局。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向重“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和功能完善”转型,城市群正逐步成为推进我国区域一体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全新载体。作为城镇化高级阶段的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急需诠释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群形成的逻辑关系,即从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协调视角重新认识城市群空间结构,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群理论提供新的理论范式。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城市群时代,国家正积极推动城市群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载体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支撑国家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2016年国家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2019年又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旨在加强区域协调能力,推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简称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案例,在梳理城镇化历史进程、区域空间组织演化基础上,以系统论、协同论和非均衡发展等理论为基础,遴选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三个核心指标,提出“协调水平测度→协调关系分析→空间结构识别→演变机理发现”的研究框架,运用数理统计、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计量等方法,创新性地进行了协调视角下城市群空间结构探索。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伴随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化人口、土地和经济“总体”和“两两”协调水平也呈稳步提升的趋同变化现象。在区域尺度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城镇化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逐渐弱化,区域均衡性不断增强。在城市尺度上,高水平协调区逐渐沿沪宁合和沪杭甬干线发展,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和宁波等省会城市以及经济中心城市协调类型等级逐渐提升;低协调水平城市多是皖北、浙南的地级市。进一步从空间关系上看,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历年几何重心较为稳定,与区域几何中心(位于南京溧水区境内)比较接近;城镇化协调水平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变化不大,但城镇化协调水平的空间关联范围和离散程度呈扩大趋势。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格局。从全局空间关联特征看,长三角地区“总体”协调水平具有显着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值簇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浙北和上海等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带,低值簇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皖北、皖南和浙南等长三角的外围地带;“两两”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具有较高的类似特征,均呈中间高南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从局部空间关联特征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最显着,高—高集聚范围不断沿南京至上海的沿江地域扩展,而低—低集聚一直分布在长三角边缘的地区。在空间形态上,随着城镇化协调水平的空间关联作用范围不断扩大,形成了“一极独大、三角核心、周边低平”的协调格局;在空间变化上,城镇化协调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城市协调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迁移惰性和路径锁定。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范围从原有了15+1扩容至26个城市后,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区域差异也增大,高协调城市空间分布格局依然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Z”型;低协调城市主要分布在新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安徽省境内。根据城镇化协调关系将长三角城市群划为两个层级的凝聚子群,二级层面上的4个子群空间结构相对稳定;三级层面上的8个子群联系密度和加权中心度随城镇化协调水平关联强度的上升而增大,子群空间结构变化显着,上海极化效应突出,而盐城子群、扬泰子群和铜陵—安庆—池州子群边缘化趋势明显。从时空两个维度进一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识别,发现空间距离影响下的城市群城镇化协调关系表现出以上海和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圈层”结构,而时间距离影响下的城市群城镇化协调关系则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核心—外围”结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及优化建议。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关系、外在动力和各子系统的时空交互过程出发,探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机理。在内在关系方面,人口、土地和经济城镇化对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协调水平演变的影响作用不同,在城镇化协调水平较低阶段时,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土地城镇化随着城市协调水平的提升影响逐渐增大,而以产业结构变化为特征的经济城镇化对城镇化协调程度提升起着稳定促进作用。在外部动力方面,城镇化协调关系自身存在着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长三角城镇化协调水平的外部动力因子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人口集聚效应。基于内在机理和外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建议,充分发挥城镇化协调水平较低苏浙皖比较优势,有助于快速促进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均衡发展;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资源约束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是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重要举措;相对人口和经济要素流动,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极大发挥城市群内部城市间协同效应;扩大城镇化协调的空间关联范围,构建合理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城市群。根据论文研究的思路、范式、方法和研究内容,论文的创新点突出表现为:(1)以城镇化和城市群的逻辑关系为基础,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出发,将城镇化的人口、土地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和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紧密结合起来,突破已有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为科学认识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城市群空间形态提供新的路径。(2)空间联系和协调发展是城市群两大特征,首次依据各城市的城镇化协调关系划分凝聚子群,并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识别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从而为城市群内部都市圈构建、城市合作关系以及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公丕宏[10](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二、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点线面扩展战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点线面扩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中国高层次大尺度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层次大尺度城乡区域经济格局“348”新方案的划分 |
二、“348”新方案的基本内容 |
1. 第一级地形台阶上的四大跨省区综合经济区 |
2. 第二级地形台阶上的3大跨省区综合经济区 |
3. 第三级地形台阶上的1大跨省区综合经济区 |
三、“348”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3)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背景 |
1.1.3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山水城市研究 |
1.4.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1.4.3 紫阳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紫阳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分析 |
2.1 县城基本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产业经济 |
2.1.3 人口发展 |
2.1.4 区域交通 |
2.2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基础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地质环境 |
2.2.3 水文气候 |
2.3 县城自然山水环境特征 |
2.3.1 山体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3.3 山水格局特征 |
2.3.4 山水文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自然山水对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的影响 |
3.1 自然山水与县城空间形态演变 |
3.1.1 早期至明清:因山水形胜立城 |
3.1.2 明清至建国初期:据山近河团块发展 |
3.1.3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依山滨河纺锤生长 |
3.1.4 改革开放至今:依山跨河轴向扩张 |
3.2 适应自然山水的县城空间形态特征解析 |
3.2.1 空间边界特征 |
3.2.2 空间结构特征 |
3.2.3 用地布局特征 |
3.3 自然山水约束下县城空间形态问题剖析 |
3.3.1 边界突破山水限制,威胁山水生态安全 |
3.3.2 城市空间结构失调,山水格局未能彰显 |
3.3.3 城市用地布局失衡,与山水环境结合差 |
3.4 本章小结 |
4 紫阳县城空间边界划定 |
4.1 基于山水维育的空间边界划定思路 |
4.2 空间边界拓展研判 |
4.2.1 拓展的阶段性特征 |
4.2.2 与山水维育的矛盾 |
4.2.3 拓展的适宜性方式 |
4.3 县城生态边界划定 |
4.3.1 山水生态敏感性评价 |
4.3.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4.3.3 生态边界的划定 |
4.4 县城发展边界求取 |
4.4.1 拓展范围计算 |
4.4.2 拓展方向判定 |
4.4.3 不同拓展方式下边界模拟 |
4.4.4 发展边界的求取 |
4.5 本章小结 |
5.紫阳县城空间结构组织 |
5.1 融合山水格局的空间结构组织思路 |
5.2 空间结构矛盾剖析 |
5.3 县城功能结构架构 |
5.3.1 功能构成和功能定位 |
5.3.2 功能结构引导 |
5.3.3 功能结构的架构 |
5.4 县城路网结构组织 |
5.4.1 车行路网组织 |
5.4.2 慢行步道组织 |
5.4.3 路网结构的综合组织 |
5.5 本章小结 |
6.紫阳县城用地布局调整 |
6.1 结合山水环境的用地布局调整思路 |
6.2 用地布局问题判读 |
6.3 布局体系引导 |
6.3.1 生态用地要素 |
6.3.2 生活用地要素 |
6.3.3 生产用地要素 |
6.4 用地布局调整 |
6.4.1 生态用地调整 |
6.4.2 生活用地调整 |
6.4.3 生产用地调整 |
6.4.4 用地布局的综合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城市群空间重构 |
1.1.1.2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时代的现实选择 |
1.1.1.3 东部沿海城市群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2.1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1.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理论研究 |
1.2.3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实证研究 |
1.2.4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方法 |
1.2.5 研究评述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群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空间结构 |
2.1.4 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5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3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2.2.4 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 |
3.1 研究范围及发展现状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研究区域发展现状 |
3.2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3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1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时序演变特征 |
3.3.2 东部沿海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4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
4.1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1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测度方法 |
4.1.2 基于人口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3 基于经济规模的东部沿海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 |
4.1.4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
4.2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4.2.1 城市群职能结构测度方法 |
4.2.2 东部沿海城市群基本职能判定 |
4.2.3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规模演变 |
4.2.4 东部沿海城市群专业化部门演变 |
4.2.5 东部沿海城市群城市职能强度的演变特征 |
4.2.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与高质量发展分析 |
4.3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演变分析 |
4.3.1 城市群联系网络测度方法 |
4.3.2 东部沿海城市群整体网络特征 |
4.3.3 东部沿海城市群个体网络特征 |
4.3.4 东部沿海城市群关联线特征 |
4.3.5 东部沿海城市群凝聚子群演变特征 |
4.3.6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与高质量发展关联分析 |
第5章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 |
5.1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
5.1.1 完善体系建设,促进创新发展 |
5.1.2 统筹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一体 |
5.1.3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 |
5.1.4 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5.1.5 全面改善民生,助力共享发展 |
5.2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
5.2.1 东部沿海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优化思路 |
5.2.2 东部沿海城市群职能结构优化思路 |
5.2.3 东部沿海城市群联系网络优化思路 |
5.3 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
5.3.1 完善城市群等级规模体系,提升不同城市的功能效益 |
5.3.2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城市群群内群际空间联系 |
5.3.3 明确城市职能定位,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
5.3.4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5.3.5 共建生态宜居城市群,推进绿色城市群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5)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武陵山片区 |
1.3.2 中心城市 |
1.3.3 城镇扩展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
2.1.1 区域条件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经济社会条件 |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文化 |
3.1.4 经济社会条件 |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
3.2.1 历史沿革 |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
3.3.1 研究方法 |
3.3.2 数据来源 |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
3.3.4 结果分析 |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
4.1.1 地理环境因素 |
4.1.2 交通基础因素 |
4.1.3 经济发展因素 |
4.1.4 城市规划因素 |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
4.1.6 社会文化因素 |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
5.1.1 常住人口规模 |
5.1.2 城镇用地规模 |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
6.2.1 发展战略 |
6.2.2 发展定位 |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
6.3.4 多节点 |
6.3.5 城乡融合发展 |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
6.7 本章小结 |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
7.1.2 对接大西南 |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总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主要概念辨析 |
2.1.1 城市群 |
2.1.2 空间互动与区域联动 |
2.1.3 城市群协同发展 |
2.1.4 城市群联动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2.4 系统科学相关理论 |
2.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
2.3.1 国外城市群联动文献与研究方法 |
2.3.2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
2.3.3 国外城市群联动研究述评 |
2.4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进展 |
2.4.1 国内城市群联动文献资料概况 |
2.4.2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知识演进 |
2.4.3 国内城市群联动研究重点内容 |
2.5 述评与启示 |
3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建构与路径选择 |
3.1 城市群联动发展基础 |
3.1.1 空间集聚与扩散 |
3.1.2 产业升级与整合 |
3.1.3 科技创新 |
3.1.4 文化和制度融合 |
3.2 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
3.2.1 城市群联动发展动力机制 |
3.2.2 城市群联动发展运行机制 |
3.2.3 城市群联动发展保障机制 |
3.3 城市群联动发展影响因素 |
3.3.1 联动发展思想认识落后 |
3.3.2 跨域城市群发展落差大 |
3.3.3 联动发展缺乏合作平台 |
3.4 城市群联动发展实现路径 |
3.4.1 城市群要素联动发展 |
3.4.2 城市群市场联动发展 |
3.4.3 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 |
3.4.4 城市群空间联动发展 |
3.4.5 跨域城市群联动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现实基础 |
4.1 三大城市群范围界定 |
4.1.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
4.1.2 长江中游城市群 |
4.1.3 成渝城市群 |
4.2 三大城市群发展概况 |
4.2.1 城市规模 |
4.2.2 经济总量 |
4.2.3 产业布局 |
4.3 三大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
4.3.1 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比较 |
4.3.2 城市群要素禀赋差异 |
4.3.3 城市群职能分工比较 |
4.3.4 城市群发展动力比较 |
4.3.5 城市群社会经济联系比较 |
4.3.6 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比较 |
4.4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历史进程 |
4.4.1 新中国建立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
4.4.2 新中国成立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 |
4.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启示 |
4.5.1 政治经济变化是城市群联动的基本环境 |
4.5.2 对外开放是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
4.5.3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联动的基础条件 |
4.5.4 基本构建起了流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动分析 |
5.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5.1.1 引力模型及修正 |
5.1.2 QAP相关分析 |
5.2 三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
5.2.1 三大城市群整体的关联强度 |
5.2.2 三大城市群内部的关联强度 |
5.2.3 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强度 |
5.3 三大城市群经济联动驱动因素分析 |
5.3.1 指标选取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功能联动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6.2 基于交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
6.2.1 网络密度分析 |
6.2.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6.2.3 空间结构分析 |
6.3 基于信息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
6.3.1 网络密度分析 |
6.3.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6.3.3 空间结构分析 |
6.4 基于企业流的三大城市群网络关联分析 |
6.4.1 网络密度分析 |
6.4.2 网络中心性分析 |
6.4.3 空间结构分析 |
6.5 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7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设计 |
7.1 对策设计目标 |
7.2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7.2.1 联动发展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
7.2.2 水运联动体系尚没有建立 |
7.2.3 环保联动合力还没有形成 |
7.2.4 重复建设依然没有根本改观 |
7.2.5 城市群联动发展任重道远 |
7.3 对策设计的基本逻辑 |
7.3.1 遵循长江流域空间单元基本特征 |
7.3.2 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调整脉络 |
7.3.3 参照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 |
7.4 具体对策设计 |
7.4.1 统一观念,构建城市群联动多极治理体系 |
7.4.2 通过联动,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 |
7.4.3 对策设计之路径规划 |
7.5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推动跨域城市群联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有效途径 |
8.1.2 促进流域城市群联动首先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
8.1.3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机制的动态执行比建构设计更加重要 |
8.1.4 非中心城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
8.1.5 经济层面数据不能全面反映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轨迹 |
8.2 研究展望 |
8.2.1 流域空间城市群联动理论研究将会强化 |
8.2.2 跨域城市群全面联动研究主题将更加丰富 |
8.2.3 带状都市连绵区形成与治理将成研究热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
一、快速交通 |
二、城镇体系演变 |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区位 |
二、经济地理区位 |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
一、可达性的测度 |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8)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群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形态 |
1.1.2 空间结构优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 |
1.1.3 协调发展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范围与区域概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辨析 |
2.1.1 城镇化与城镇化协调 |
2.1.2 城市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
2.1.3 相关概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城镇化协调研究 |
2.2.2 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
2.2.3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3.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2.3.3 协调发展理论 |
2.3.4 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2.4 理论研究框架 |
2.4.1 协调视角下的逻辑关系 |
2.4.2 协调视角下的核心问题 |
2.4.3 理论框架与内容 |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3.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1.3 区域差异分析 |
3.1.4 重心轨迹分析 |
3.2 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3.2.1 测度结果统计 |
3.2.2 区域均衡比较 |
3.2.3 区域差异分析 |
3.3 城镇化协调水平测度类型划分 |
3.3.1 城镇化协调水平等级划分 |
3.3.2 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特征 |
3.3.3 城镇化协调水平重心迁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格局 |
4.1 时空格局研究方法 |
4.1.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1.2 空间变差函数 |
4.1.3 时空路径分析 |
4.2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分析 |
4.2.1 时空集聚分析 |
4.2.2 时空热点分析 |
4.2.3 时空关联分析 |
4.3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 |
4.3.1 时空演化格局 |
4.3.2 时空演化路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 |
5.1 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
5.1.1 数据处理 |
5.1.2 社会网络分析 |
5.1.3 多维尺度分析 |
5.2 长三角城市群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化 |
5.2.1 协调关系的时间变化 |
5.2.2 协调关系的空间变化 |
5.3 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关系的结构识别 |
5.3.1 协调关系的子群结构 |
5.3.2 协调关系的多维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机理 |
6.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
6.1.1 分位数回归 |
6.1.2 空间计量模型 |
6.1.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空间结构演变机理 |
6.2.1 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 |
6.2.2 空间结构形成的交互机制 |
6.2.3 空间结构演变的外在动力 |
6.3 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经典区位理论 |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三、新经济地理学 |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体框架 |
第二节 几何分析 |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
一、乡村演化散点 |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
四、区域演化域面 |
五、海洋演化立体 |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
一、经济空间势 |
二、经济空间熵 |
三、经济空间流 |
四、经济空间集 |
五、经济空间域 |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一、可能创新之域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点线面扩展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中国高层次大尺度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J]. 刘勇,李仙. 区域经济评论, 2021(06)
- [2]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自然山水影响下的紫阳县城空间形态研究[D]. 郭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D]. 薛明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6]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D]. 秦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协调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及机理研究[D]. 范擎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10]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