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型,培养高素质法官精英队伍

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型,培养高素质法官精英队伍

一、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变 培养高素质精英化法官队伍(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怡[1](2021)在《未经承认的域外民商事判决的证据效力》文中研究表明

张磊[2](2020)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随着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和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者——恐怖主义,已从传统的网下威胁演变和发展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型恐怖主义——网络恐怖主义。近年来,国内外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不断增多,不仅威胁着各主权国家的国内安全,更对国际社会安全造成极大破坏。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我国国家安全也提出了新挑战。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之下,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呈现出诸多新特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从对象型向空间型转变,从单向型向交叉型转变,而且其专业化、智能化、分散化、隐蔽性特征更强。传统的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手段,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面前显得捉襟见肘,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在此种背景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应强调体系性与开放性的治理理念,也应从单一的治理思维向综合预防性战略转变。网络恐怖主义考验着国内法治、预警机制、融资制度、国际合作战略等的体系化建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内涵和新战略,实现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有效防控已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当前我国与国际社会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国内来看,我国在防控网络恐怖主义问题上尚未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积极指导功能。国家安全内涵丰富,包括国家内外部安全,也包括国土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对国家安全进行了新诠释,提出了11种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从特征上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多层次性、立体性、辩证性和动态性,这些特征使得总体国家安全观可以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性立法缺失,这种缺失不仅表现在制度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此外,还缺乏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包括金融、预警机制等的不健全,需要在新的安全理念下树立更综合性的防控理念,建立新的防控策略。从国际来看,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不能局限于一国之内,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需要世界各国的互助合作。但当前,世界各国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时往往采用“双重标准”,法律合作、技术合作与情报合作基础不牢,亟待构建网络反恐的国际化体系。在此种情势下,如何发挥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指导功能?如何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融合于具体的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制度性举措之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对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机制的健全进行诠释。导论部分就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等作简要分析。第一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反恐的导向意义,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目标追求和现实应用状况。文章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内涵与特性对网络反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国家安全观背景下,首先要明确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方式,进而深刻挖掘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我国新的反恐战略的指导意义。第二章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背景分析,梳理和阐述了网络恐怖主义的内涵,明确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现实状况与发展态势。文章分析了网络恐怖主义内涵及其阶段特征,指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具有主体复杂、对象广泛、成本低廉、组织隐蔽的特点;总结了当下国内外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新趋势,网络恐怖主义犯罪主要是利用网络融资、传播思想、发展成员、联络和利用网络开展恐怖袭击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特点和新趋势对总体国家安全产生了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策略和路径进行优化。第三章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中国困境。从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在立法融资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国际合作机制方面都有一些探索,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使得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存在薄弱环节,导致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对当前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进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建议奠定基础。本部分着重网络恐怖主义防控的预防性立法体系、预警机制、融资防控机制、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剖析,检视我国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战略、防控体系、防控对策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第四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选择,明确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立场和政策定位。在价值立场方面,应全面优化网络反恐的价值理念,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对网络反恐的价值引导,形成四位一体的网络反恐观,即建立以治理为中心的反恐观,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反恐观,塑造以教育为核心的反恐观,完善以预防为重心的反恐观。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政策定位上,首先,应坚持科学的整体策略,以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兼顾非传统安全手段防控网络恐怖主义威胁,运用法律、金融等多种手段来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其次,应严格掌握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明确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的基本立场、整体定位和基本模式,使刑事政策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引导相契合,夯实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路径的价值基础。第五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路径。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之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路径应强调整体与互动的治理理念,构建多层次的防控路径。一是法治化反恐。进一步健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法律体系,不仅需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专门法律,还需要发挥部门法的规制作用,健全反恐预警立法和反恐融资立法。二是预防性反恐。宏观上,鉴于我国目前预防性反恐立法检视中发现的不足,应构建预防性反恐立法体系,强化预防性刑事立法,统筹法律之间在预防犯罪上的衔接机制。微观上,要完善法律机构体制、规范罪刑设置、调整财产刑处理、优化认定机制等,进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性反恐刑事立法机制,既保证法律的预防性,还需要防止法律过度扩张,最终达到预防与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目的的实现。三是技战术反恐。构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预警机制,创建高效的恐怖主义情报搜集和交流模式,确保预警机制精准有效。首先,健全网络反恐预警防控组织结构,通过立法明确各预警机构的职责内容;在实际预警中,通过提高预警意识等来发挥作用。其次,强化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情报分析能力,建议要明确反恐预警情报内容,发挥人力情报分析核心作用,及时掌握存储于网络服务器上的数据、信息,同时在建立信息数据库基础上,发挥网民在情报搜集方面的积极作用,扩大情报覆盖范围和精准性。最后,还要确保预警机制的物质保障、技术保障,利用综合保障机制来实现预警机制职能发挥。四是金融性反恐。进一步完善网络反恐融资监管机制,通过完善立法和机制,为打击网络恐怖主义融资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另外,还要加强融资防控部门建设,加强融资监管和司法合作。五是全球性反恐。加强网络反恐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调整国家工作战略的前提下,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反恐中心,深化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国际合作。综上,通过法律体系、预警机制、融资制度、国际合作机制等的完善,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域下有效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切实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宋建欣[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诸葛浩[4](2020)在《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文中认为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次兼具毕业和选拔双重性质的重要考试。而中考试卷作为中考评价的功能性载体,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研究和探索的对象。2012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苏州市中考历史科在考查方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都呈现出较大的转变,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探索方向。本文选取了2012年以来近八年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别研究了试卷题型、知识点分布、内容呈现方式以及试卷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探寻试卷的命题走向,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命题与历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状况及其命题参照。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发展经历了从积极探索到趋于稳定,逐渐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通过合理科学的试题命制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提高,不断与素质教育看齐,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第二部分运用表格统计深刻剖析了不同维度下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试卷在题型结构上稳定性较强,内容上注重考查中国史,体现了“厚中薄西”原则;不同维度下的知识点涵盖较好地达到了与课程标准的匹配度,基本遵循了考试说明对考查内容的要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彰显试卷的若干特色,进而归纳出苏州市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运用对比研究发现苏州卷与江苏省其他地区中考历史试卷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其独特魅力,是共性与个性的充分展现。第四部分基于中考试卷的研究提出对历史命题和教学实践的思考。完善历史试题的命制是推动试卷改革的重要一环,而试卷改革的灵魂在于服务于历史教材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历史教学改革。通过对新课标颁布以来的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研究,能够对考试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今后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和历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吕涛[5](2020)在《新时代地方政法高校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文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教育需要做好政治性和专业性、国际化和本土化、信息化和实体化、大众化和精英化四个统一,并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是否充分满足、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充分的发展、复合型人才是否达到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四个关键指标加强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许翾[6](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穆永强,贾志强[7](2018)在《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以实施路径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创业教育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新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推动法学教育理念转变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提升法学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科生导师制倡导精英化、个性化、专业化教育理念与思辨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构建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加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及配套制度建设。

易联树[8](2018)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党十分注重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能抓住那一时期的时代本质,把握时代趋势,顺应潮流,领导人民群众弘扬与践行同时代进步方向相一致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有力地推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模范践行时代要求,弘扬了光辉璀璨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伟大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是推动革命力量迅速壮大、革命形势快速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深入研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重要借鉴意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延安时期亦有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面前,自觉担当救国救亡历史使命,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努力倡导、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的,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群众中普遍呈现出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它反映延安时期历史进步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坚持抗战、巩固团结、力求进步,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倡导、培育、弘扬和践行的时代精神,是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与延安精神密切关联但又有相互区别。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汇流而成的中国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中国共产党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和实践的借鉴,将弘扬“符合时代的要求”的时代精神视为革命成功的必须前提,把以时代精神改造的军队与干部当成革命的重要保障,将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作为革命极其重要的任务,有着领导工农群众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的高度思想自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动员调动时代精神的主体,以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塑造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引领时代精神新的方向,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时代精神的物质基础,以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以根据地乡村建设厚植时代精神的社会根基,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中间弘扬了蓬勃昂扬、光辉璀璨的时代精神。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汇聚了人民群众抗战建国的磅礴力量,引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孕育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建设祖国的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生产力是塑造时代精神基本面貌的根本依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推动时代精神发展的直接动力,民族精神是铸造时代精神内在灵魂的核心要素。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基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保障,群众路线是根本。在当前,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主题,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充分突出改革创新的价值引领功能。

兰波[9](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对我国的海权发起了挑战。美国对我国采取海上遏制政策,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敌对活动,阻止我国解放台湾岛,不断派飞机和舰船入侵我国领海和领空,同时对我国实行“封锁”与“禁运”。此外,美国于1950年和1961年分别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对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951年,随着《旧金山和约》的非法签订,美国不顾我国反对而将钓鱼岛的所谓“施政权”交给日本,导致钓鱼岛问题成为之后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1969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油气资源的调查报告,指出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陆架有可能是世界上石油储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此,中国和日本以及一些南海周边国家间陆续出现了海域划界问题和岛屿争端问题。七十年代,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国家对本属我国的南海诸岛开始了堂而皇之的侵犯,至今仍实际控制着我国的诸多岛礁,并且在南海的油气资源开发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为了维护新中国的海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逐步收回曾经丧失的海权,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本该属于我国的岛屿宣示主权,发布了正式的领海声明,克服一切困难建立起人民海军,提高我国的海防能力。改革开放后,我国海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的实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1982年,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各沿海国对海洋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开始各自立法来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由此而引发了诸多新的海权争端。进入21世纪,我国的海权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美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反恐”之后,开始将全球战略中心逐步从中东地区转移到亚太地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制约了美国在这一地区影响力的发挥,对美国的全球利益形成了挑战。因此,为了巩固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巩固军事同盟体系,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制衡中国发展的同时将经济危机转移给亚洲。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美国结为同盟关系的国家在东海和南海持续给我国制造海权争端,促使钓鱼岛问题和南海问题成为近些年来影响我国对外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每一阶段的国家战略无不体现对海洋和海权问题的关注。邓小平时期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沿海地区开始的,进而促进了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面对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端,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政策,有效缓解了与周边国家在海权归属问题上的矛盾,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江泽民时期提出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理念,主张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在此基础上,我国对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发展友好关系,寻求与他国和平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对内则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能力。胡锦涛时期提出了“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理念以及“富邻、安邻、睦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习近平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大会报告,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海洋强国梦。随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依法治海”。在南海问题上提出“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而南海的和平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关于建设海上合作支点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的创意将给沿线各国包括我国的海洋发展带来诸多便利和机会。海上力量是海权的核心因素。因此,要想拥有强大的海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是海上力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由弱到强的历程,海军战略从“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进而发展为“近海防御”和“远洋防卫”相结合。海军武器装备也经历了从缴获、接收、购买、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过程,如今我国海军已经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在和平时代,海军的作用也有多元化发展,除战争外还承担着出访、演习、护航、助力海洋事业发展等任务。除海军外,我国的海上力量还包括海监、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警和海关缉私警察。2013年,我国对海上力量进行整合,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结束“五龙治海”的局面,海上执法由分散变为统一。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向来主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海权问题上,我国同样誓不称霸,反对海上霸权。我国大力发展海权的目的,绝非要称霸海洋,而是为了维护我国正当合法的海上权益,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进而推动世界海洋的和平发展。

梁剑[10](2017)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文中提出转型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主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格局,资源配置方式已经由计划向市场转变,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已经开始发挥。经济领域的变化要求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促使我国教育办学体制机制转变。高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对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并将高中教育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性目标与突破口。然而,我国高中教育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它总是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夹缝中生存与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接受高层次、高质量的高中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对原有高中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社会转型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迫使传统办学体制向现代办学体制转型。自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开始,包括普通高中教育在内的办学体制改革就拉开了序幕,迄今已有三十多年,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效果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到底遭遇到哪些困境致使其举步维艰?其转型的机理是什么?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促进我国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丰富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高中教育为问题研究域,以办学体制改革为落脚点,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是什么”→“为什么”→“现状如何”→“怎么样”的逻辑,综合运用社会学、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各种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语所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问题提出、已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框架以及对论文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正文第一章从本体论角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计划配置方式向现代市场配置方式转型;又是我国中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制度变迁,即由传统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型的过程;也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政府及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过程,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了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还是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即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分析为后文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正文第二章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要求。内在因素主要是人的多元全面发展的要求与现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不能满足人们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外在因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办学体制下高中教育办学经费不足的外在要求、教育治理现代化以及新高考改革对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国际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所迫。正文第三章是在分析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重点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即转什么问题进行分析。论文主要从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经费投入以及办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容进行分析,办学主体是由传统单一政府办学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型;办学模式是由传统单一办模式向多样化办学模式转型;办学经费由单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转型;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论文第四章主要是以重庆、四川两地共四所普通高中学校为考察对象,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际境况进行考察。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存在着观念认识上存在误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真正落实、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发展不平等、政府职能缺位失位现象仍然存在以及制度供给困境等问题。论文第五章主要是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所遭遇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传统的社会文化、改革的路径依赖、政府主导办学体制改革所产生的政府悖论、改革的制度缺陷、教育改革的行政化制约以及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等因素制约了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其中,文化作为教育改革所蕴含的内在机理,它主要体现在实用主义文化、功利主义文化、行政主义文化和族群主义文化上;路径依赖作为一种旧体制与新变通,它是任何制度改革都无法避免的一种规律,必然要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政府悖论作为认识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它是政府在办学体制改革中自身利益和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制度是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是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根本;教育行政化作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主要特征,它影响和制约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利益分化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根本性特征,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影响和制约着改革的进程与成效。论文第六章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第一,体制转型必须要以观念作为先导,因为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转变观念要立足于现实,准确把握现实转变;加强舆论宣传与教育,以制度实现对思想观念的现实化和具体化。第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转变政府教育办学管理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政府理念,科学定位政府教育职能,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清单制度,实现政府在教育办学过程中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第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高中教育制度供给,通过制定《高中教育法》及其相应配套制度等正式制度供给,来保障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有法可依;通过现代化媒介宣传与引导,转变广大民众对高中教育以及人才的思想观念,以非正式制度形式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第四,优化利益协调机制,消解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各种矛盾,通过构建利益引导机制、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和构建利益保障机制,形成利益共享,从而降低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第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需要社会各方面改革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重新科学定位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普职融通、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效益评价机制等形成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协同效应,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总体性总结以及对未来改革进行展望,认为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要,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高整个国民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进程十分艰巨,周期也十分漫长。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要想顺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必须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一系列转变。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还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注重改革的协同性,以政府自身改革为关键,以制度为保障。

二、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变 培养高素质精英化法官队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变 培养高素质精英化法官队伍(论文提纲范文)

(2)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反恐的导向意义
    第一节 国家安全的内涵
    第二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背景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产生背景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完善过程
    第三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及特征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特征
    第四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中国反恐战略的导向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反恐实践的指导意义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反恐战略的优越性
第二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内涵界定
        一、恐怖主义
        二、网络恐怖主义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
        四、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现况与态势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演变历程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现况
        三、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态势
    第三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危害和挑战
        一、威胁国家政治安全
        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三、威胁人身财产安全
        四、威胁社会公共安全
        五、威胁网络安全
        六、威胁国际社会安全
第三章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中国困境
    第一节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法律体系的运行障碍
        一、我国网络反恐立法概况
        二、我国网络反恐立法存在缺陷
        三、预防性网络反恐的立法困境
        四、网络反恐的执法程序规范缺失
    第二节 网络恐怖主义预警机制的制度疏漏
        一、网络反恐预警机制立法的缺失
        二、网络反恐预警的协调机制不足
        三、网络反恐情报侦察体系不完备
        四、网络反恐的社会预警意识不强
    第三节 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的机制障碍
        一、反恐融资立法及监管机制缺失
        二、反恐融资的融资部门建设不足
        三、非金融行业反恐融资监管缺失
    第四节 我国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存在的困境
        一、网络反恐国际法律合作的法规范缺失
        二、网络反恐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不足
        三、网络反恐国际法律合作实践欠缺
第四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选择
    第一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价值立场
        一、建立以治理为中心的反恐观
        二、健全以法治为基础的反恐观
        三、塑造以教育为核心的反恐观
        四、完善以预防为重心的反恐观
    第二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政策定位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的整体策略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政策
第五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防控路径
    第一节 法治化反恐:健全网络反恐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修订《反恐怖主义法》等现行法律法规
        二、充分发挥现有部门法的规制作用
        三、健全和完善反恐预警法律制度
        四、立法中平衡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第二节 预防性反恐:强化网络反恐的预防性机制建设
        一、完善网络反恐法律的结构体例
        二、调整恐怖活动犯罪的罪刑设置
        三、加强“涉恐”财产的科学处置
        四、强化刑事法与行政法衔接机制
        五、健全预防性反恐刑事程序立法
    第三节 技战术反恐:构建网络反恐防控预警机制
        一、网络反恐预警组织机制的建设
        二、网络反恐情报搜集分析的强化
        三、网络反恐预警保障机制的健全
    第四节 金融性反恐:完善反网络恐怖主义融资制度
        一、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的立法和监管机制完善
        二、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部门的科学设置
        三、非金融行业的网络恐怖主义融资监管机制
        四、网络恐怖主义融资防控司法合作机制
    第五节 全球化反恐:积极参与网络反恐国际合作
        一、调整我国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工作战略
        二、推动完善网络恐怖主义防控国际法律制度
        三、聚力推动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国际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2.1.1 历史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地缘因素
        2.1.4 法律因素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2.2.1 岛屿主权问题
        2.2.2 海域划界问题
        2.2.3 海洋资源问题
        2.2.4 “航行自由”问题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3.1 历史依据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3.2 法理依据
        3.2.1 相关国际法律
        3.2.2 相关中国法律
    3.3 理论基础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3.4 实践基础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发展与命题参照概述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命题参照
第二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题型分析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内容分析
第三章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特点及变化趋势
    第一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分析
    第二节 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的变化趋势
第四章 基于试卷研究对命题和历史教学的思考
    第一节 对试卷命题改进的思考
    第二节 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2.2.1 筹备党的“四大”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2.2.3 促进中央集权
        2.2.4 制定交通办法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2.3.1 与吏部相比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4.1.1 对干部的认识
        4.1.2 干部的选任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4.2.4 对党员的激励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5.2 主要工作准则
        5.2.1 讲政治
        5.2.2 服从纪律
    5.3 决策和运行
        5.3.1 组织网络
        5.3.2 决策程序
        5.3.3 调研机制
        5.3.4 先行试验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6.2.1 独立性的保持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7.1 主要联系机构
        7.1.1 办公厅
        7.1.2 宣传部
        7.1.3 统战部
        7.1.4 中纪委机关
    7.2 主要协调事项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7.2.3 人才工作
        7.2.4 扶贫济困
    7.3 协调工作特点
    7.4 部际竞争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7.4.3 三个“之家”建设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8.1 模范部门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8.2 声望制度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8.3 走出神秘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8.3.3 成效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2 转变态度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10. 结语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10.4 新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作者简历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既有成果
        1.2.1 时代精神研究的现状及既有成果
        1.2.2 延安时期边区建设及延安精神的研究现状及既有成果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基本概念
    2.1 什么是时代精神
        2.1.1 关于时代精神的一般理解
        2.1.2 本课题对时代精神的界定
    2.2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
        2.2.1 时代精神随时代的变迁而兴衰更替
        2.2.2 西方思想家所论述的历史上的时代精神
        2.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时代精神
        2.2.4 近现代国内思想界所认识的时代精神
    2.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基本概念
        2.3.1 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
        2.3.2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
        2.3.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本质特征
        2.3.4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
        2.3.5 本课题对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界定
    2.4 延安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有机部分
        2.4.1 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而成的中国精神
        2.4.2 时代精神是构成延安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鲜活成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借鉴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精神思想及其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3.1.1 时代精神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产物
        3.1.2 时代精神是时代主题的反映
        3.1.3 时代精神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3.1.4 时代精神体现阶级的诉求与主张
        3.1.5 时代精神借助传媒实现其大众化
        3.1.6 马克思恩格斯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3.2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实践
        3.2.1 弘扬时代精神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3.2.2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3.2.3 首创精神是苏俄革命与建设时期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
        3.2.4 列宁斯大林弘扬时代精神的主要实践
    3.3 中国共产党弘扬和践行时代精神的实践借鉴
        3.3.1 注重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弘扬时代精神的思想与实践
        3.3.2 将弘扬“符合时代的要求”的时代精神视为革命成功的必须前提
        3.3.3 把以时代精神改造的军队与干部当成革命的重要保障
        3.3.4 将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作为革命极其重要的任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的初步探索与延安时期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4.1 延安时期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初步探索
        4.1.1 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塑造工人阶级革命斗争新风貌
        4.1.2 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引领农民运动的新气象
        4.1.3 加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工作激扬苏区革命斗争新精神
    4.2 延安时期前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宝贵经验及主要问题
        4.2.1 这一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取得的宝贵经验
        4.2.2 这一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4.3.1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重要的国际大背景
        4.3.2 全国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是基本的时代大趋势
        4.3.3 南京国民政府由反共转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是根本的政治大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实践
    5.1 以思想政治宣传与群众动员调动时代精神的主体
        5.1.1 坚持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群众
        5.1.2 坚持以老百姓更多的“获得感”团结群众
        5.1.3 坚持以党的乡村支部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带动群众
        5.1.4 坚持以时代精神的大众化掌握群众
    5.2 以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塑造时代精神的基本面貌
        5.2.1 在凝聚全国抗日救国的最大共识中引领时代潮流
        5.2.2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高擎时代的旗帜
        5.2.3 在坚决维护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局中紧紧把握时代
    5.3 以新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引领时代精神新的方向
        5.3.1 在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确立时代精神新的走向
        5.3.2 在始终坚持依靠人民大众的方针中汇聚时代精神新的伟大力量
        5.3.3 在始终坚持新民主主义三大纲领中笃定时代精神新的发展趋向
    5.4 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夯实时代精神的物质基础
        5.4.1 改进与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解放
        5.4.2 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抗战建国的力量快速增强
        5.4.3 发动大生产运动夯实抗战到底的坚实物质基础
    5.5 以繁荣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
        5.5.1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5.5.2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人民大众翻身做主的思想意识
        5.5.3 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涵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5.6 以根据地乡村建设厚植时代精神的社会根基
        5.6.1 加强乡村基层问题治理释放乡村发展新的活力
        5.6.2 加强新式家庭建设树立新的家风
        5.6.3 加强乡村民主建设与司法建设塑造新的村风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价值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6.1 延安时期时代精神的历史价值
        6.1.1 汇聚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的磅礴力量
        6.1.2 引领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
        6.1.3 孕育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建设祖国的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
    6.2 时代精神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6.2.1 生产力是塑造时代精神基本面貌的根本依据
        6.2.2 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是推动时代精神发展变化的直接动力
        6.2.3 民族精神是铸造时代精神内在灵魂的核心要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主要经验及当代启示
    7.1 延安时期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主要经验
        7.1.1 准确把握时代主题是基础
        7.1.2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键
        7.1.3 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保障
        7.1.4 群众路线是根本
    7.2 当代启示
        7.2.1 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7.2.2 要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7.2.3 要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
        7.2.4 要切实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7.2.5 要充分突出改革创新的价值引领功能
    7.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我国海权面临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第一节 美国对新中国的海上遏制
        一、支持退据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沿海地区的敌对行动
        二、经常入侵我国领海与领空,对我国实行海上“封锁”与“禁运”
        三、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极大地威胁到我国的海防和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东海和南海海权面临侵犯
        一、日本与美国私相授受我国钓鱼岛
        二、南越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三、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海上权利的主张
        一、收回丧失海权,建立规章制度
        二、宣示岛屿主权,发布领海声明
        三、建设人民海军,提高国家海防能力
第二章 改革开放战略下中国的海权认识
    第一节 改革开放战略中的海权因素
        一、面向海洋的改革开放
        二、主张和平发展,反对海上霸权
        三、对争议海域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第二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的海权环境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国家海权的影响
        二、我国在黄海、东海、南海均面临海权争端
        三、中美关系缓和,但在海权问题上美国依然对我国造成压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战略下我国海上力量的发展
        一、邓小平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确立“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
        三、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
        四、海军协助国家发展建设
        五、海军进一步加强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安全观”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观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
        二、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控制
        三、南海形势趋于复杂
    第二节 中国提倡“新安全观”理念
        一、“新安全观”理念的提出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海权争端的途径
        三、发展国内海洋事业,提高国际海洋竞争力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江泽民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继续贯彻“近海防御”战略,海军建设全面发展
第四章 “和谐世界”理念下的中国海权认识
    第一节 新世纪初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反恐”
        二、日本在东海动作不断
        三、《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及南海争端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倡导“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
        一、“和谐世界”与“和谐海洋”的提出
        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下的海权维护
        三、“实施海洋开发”与“发展海洋产业”战略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胡锦涛的海军建设思想
        二、海军装备先进化,航空母舰诞生
        三、海军作用的全面发挥
第五章 海洋强国战略与中国海权
    第一节 新时期的亚太海洋安全形势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权的挑战
        二、日本“倚美制华”,东海争端激烈化
        三、部分南海声索国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南海局势升温
    第二节 我国制定海洋强国战略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与推进
        二、全面推行“依法治海”
        三、用“双轨思路”解决南海问题
        四、陆海统筹——“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海洋经略
        五、维护和平海洋,追求海上利益共赢、共享
    第三节 海上力量的发展与海权维护
        一、习近平的海军建设思想及人民海军的发展
        二、“五龙治海”及其弊端
        三、重组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的名义进行海上执法维权
结语 我国海权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对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应着力完善我国海洋法律法规建设
    三、应大力培养海洋领域的专业人才
    四、政府在提高我国国民海权意识方面需要做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社会转型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办学体制转型
        (三)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是办学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四)传统办学体制弊端对现有教育发展的制约
        (五)高中教育问题研究的相对滞后
    二、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二)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
        (三)体制、机制与办学体制
        (四)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
    四、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实质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一)资源及其配置方式
        (二)经济体制通过资源配置来影响教育体制
        (三)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与比较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制度变迁的过程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中等教育领域的一种制度变迁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高中教育领域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
        (一)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之利益调整的规定性
    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个适应性调整过程
        (一)适应性: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个核心特征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是一种适应性调整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适应性调整具体表征
第二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必要性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因素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内在要求
        (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使然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外在因素
        (一)社会转型对普通高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办学体制转型是缓解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办学体制转型是新高考改革的客观要求
        (四)办学体制转型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五)国际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必须推进办学体制转型
第三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表征
    一、办学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型
        (一)政府单一主体下的办学体制及其弊端
        (二)多元化主体办学的必然性
    二、办学模式:由单一公办学校向多样化办学转型
        (一)办学模式的内涵
        (二)单一公办学校办学模式及其弊端
        (三)多样化办学模式的必然性
    三、经费投入方式:由单一政府财政投入向多渠道经费投入转型
        (一)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来源的阶段性变化
        (二)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筹集多元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四、办学评价:由单一升学评价向综合性评价转型
        (一)传统办学体制下办学评价的特征
        (二)现代社会对办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践考察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实证分析——基于四所学校的调查
        (一)四所学校的基本办学情况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的编制以及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现实境况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影响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主要因素
    一、办学体制改革的文化制约
        (一)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所蕴含的内在机理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社会文化制约表征
    二、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一)路径依赖:旧体制与新变通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选择
        (三)政府主导型办学体制改革及其缺陷
    三、办学体制改革中的政府悖论
        (一)政府悖论:认识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难的一个新视角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具体表征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政府悖论的形成机理
    四、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缺陷
        (一)制度是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二)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下的制度环境
        (三)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五、办学体制改革的行政化制约
        (一)行政化:内涵及其危害
        (二)教育行政化及其异化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行政化制约表现
    六、办学体制改革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
        (一)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第六章 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的建议
    一、体制转型,观念先行
        (一)观念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对观念变革的要求
        (三)普通高中教育办学体制转型中思想观念转变的路径
    二、由管理走向治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一)政府职能的内涵
        (二)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历程
        (三)政府教育职能转变的理论依据
        (四)高中办学体制转型中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
    三、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大制度供给
        (一)高中教育之供给侧改革意蕴
        (二)基于制度供给的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中教育制度供给的路径
    四、构建利益协调机制,保障各主体利益
        (一)利益协调: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亟需关注的内容
        (二)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中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路径
    五、多方联动,形成协同效应
        (一)协同理论及其适切性
        (二)协同效应下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四、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变 培养高素质精英化法官队伍(论文参考文献)

  • [1]未经承认的域外民商事判决的证据效力[D]. 陈静怡. 外交学院, 2021
  • [2]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防控研究[D]. 张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4]2012-2019年苏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研究[D]. 诸葛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新时代地方政法高校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吕涛. 法学教育研究, 2020(01)
  • [6]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7]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以实施路径为视角[J]. 穆永强,贾志强.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2)
  • [8]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弘扬与践行时代精神的研究[D]. 易联树.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权认识演进研究[D]. 兰波. 山东大学, 2017(03)
  • [10]普通高中办学体制转型研究[D]. 梁剑. 西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实现法院教育培训战略转型,培养高素质法官精英队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