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ML—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通用媒介(论文文献综述)
贾琼[1](2021)在《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能够助推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档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清晰系统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加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因此,以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容组织、聚合与开发等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数据化应用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重点领域。一方面,用户对历史文化资源全面获取的需求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历史档案的政治需求、学术需求、文化需求愈发迫切,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等新特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格局,数字人文、数据挖掘、知识组织等理论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数据化加工、深度组织与实际应用等工作。但是面对卷帙浩繁、异构多元的历史档案资源,其深度聚合、语义互联、知识映射等问题的应用有效性有待解决。基于此,引入关联数据技术,构建实现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在理论层面、技术应用层面和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场景。本研究在历史档案资源价值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了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聚合、关联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具有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在明确本研究基本研究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以档案价值论、档案知识组织、数字人文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关联数据技术驱动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明确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关联强度、关联维度、关联阶度以及关联粒度四个维度,基于对历史档案资源层级的划分,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整体框架。其次,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对常用的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元数据标准选择的思路和步骤,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方案;在对历史档案知识分类、知识本体层级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档案为案例对象进行元数据实例研究,并以盛宣怀档案为例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通过元数据元素识别、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等过程,实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的构建。第三,基于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进一步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语义化操作与发布流程,强化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方案的可操作性。第四,详尽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的主要功能,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服务平台。最后,针对目前历史档案资源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模型构建、技术方案、实现路径等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为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对于激活历史档案价值实现,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满足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罗竟妍[2](2021)在《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位置服务(Indoor-Location Based Services,LBS)是智慧城市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领域,也是国家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室外位置服务技术发展迅速并日益成熟,但被称为位置服务中“最后一公里”的室内位置服务依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建筑物地图作为室内位置服务的基础与信息载体,对于室内位置服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面向智慧城市的三维场景也需要依托建筑物地图实现宏观大场景与局部精细模型间的高逼真无缝衔接。建筑物地图作为室内位置服务与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影响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建筑物地图是当前建筑和GIS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广泛研究。现有的数据模型和数据规范在应用于建筑物地图时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在复杂建筑环境下面向多元应用的普适性需要,其中尤以如下三个问题最为核心,(1)复杂场景下建筑物地图模型构建及数据组织表达问题;(2)建筑物地图模型与室内定位导航协同问题;(3)建筑物地图模型中海量数据信息的管理调度问题。本文以建筑物为核心要素,针对复杂场景下建筑物地图的构建问题,选择精细化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为主要数据源,依托BIM与GIS集成思想,构建高可交互集成性的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混合模型以适应复杂建筑环境下多元应用的需要,并基于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混合模型设计研发建筑物地图引擎用于建筑物地图模型中海量数据的调度加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的数据预处理方法研究。本研究选择BIM模型为“原材料”并对其进行轻量化处理,去除其中的冗余信息,而后分别对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所需的几何、语义、拓扑、语音、视频、纹理数据进行采集、解析并存储为相应的数据格式,以满足后续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构建研究的需要。(2)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在对已有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有效信息提取后,开展模型构建方法研究,分别完成实体模型与网络模型的构建,然后利用模型链接完成实体模型与网络模型之间的交互结合,并基于要素尺度的划分对模型中的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混合模型的最终构建。(3)建筑物地图引擎的研发与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的实证研究。基于所提出的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设计并研发了的建筑物地图引擎,并对其数据存储结构以及调度加载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Android开发技术与Web GL渲染技术,分别开发了手机室内定位导航系统与建筑物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证明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在工程化应用中的可行性与使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混合模型以及一套相应的构建方法与技术流程,并通过应用实证表明了所提出的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混合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以满足实际生产应用中的需要,并着力探索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的工程化应用之路。
毛军轻[3](2021)在《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我国港口物流行业及供应链已进入一个全新高速发展阶段,港口供应链应运而生。随着进入全新的互联网数据发展时代,港口供应链领域在发展的历程中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化资源。但由于港口供应链结构复杂与涉及众多领域,以及众多节点企业习惯于传统的运营模式与合作环境变化难以预测等问题,致使港口供应链不能有效与最大化利用领域海量的数据资源,很难快速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港口供应链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下难以实现智慧化、一体化高效运营与转型升级。而实现港口供应链智慧化、一体化运营的前提则是港口供应链企业能够独立有效地获取领域数据与所需知识,港口供应链上应具有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知识服务平台系统,为港口供应链企业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与多元化的知识服务系统平台方案。因此,本文对港口供应链智慧化的知识服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我国港口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知识服务在供应链中运用的现状及特点、本体与基于本体的知识服务研究现状等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以及对本体、知识服务与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其次,通过对港口供应链领域知识进行获取与分析,对比多种领域本体库的构建方法,最后选择运用七步法分别从类层、属性层和实例层三个层次构建了港口供应链本体库。然后,在构建港口供应链本体库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包含知识获取、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三个板块的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并详细说明与分析了知识获取的方法、知识组织中的知识融合匹配、自动存储与更新、本体的过滤与集成、语义标注、以及为用户提供的具体服务等。最后,以九江港口供应链为例进行模型的运用与实现途径分析,详细说明了知识检索、知识导航与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等服务,以及对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系统的运用进行可行性分析,说明该实现路径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旨在基于现今港口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并利用该模型为港口供应链企业提供一系列智慧化、一体化、多样化的知识服务,为港口供应链的高效运行与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王阮[4](2021)在《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数字人文在中国学界方兴未艾。数字人文对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好比在学术圈这个相对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会波及整个学术领域[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需加快文物藏品数字化保藏,推进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数字博物馆建设[2]。在数字化浪潮中,人文活动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跨界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耕读人文知识,变革传统的人文研究范式,并赋予人文研究以新的活力。数字人文正在引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的数字化转型,身处数字环境的人们对历史档案文化的知识需求也愈加强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在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口述历史档案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纽带,以记录时代变革、填补记录空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等价值和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世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洗淘,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传或濒临灭亡。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工程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应用数字技术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有关口述历史档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虽然从启动时间看,我国研究起点较美国晚了近30年,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进展都缺少资源深度开发和知识挖掘,尚处于起步成长阶段。但作为中华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我国拥有相当丰富且数量庞大的人文资源亟待挖掘。在数字人文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人文技术方法检索、利用浩瀚繁杂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将其蕴含的丰富内部事实、数据和知识展现出来,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如何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聚合与知识发现,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也将成为当下及未来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以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述历史档案、知识发现的追本溯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特征与属性,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探究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核心内容,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与知识图谱并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深入揭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元,将其蕴含的人、地、时、事等复杂内容关系予以揭示,辅助和支撑人文学者进行研究,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应用提供可操作性指导,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具体来说,核心内容包含4个部分。第3章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本章首先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进行分析,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进行概述,梳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然后,解析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功能要素、构成要素及功能要素关系,架构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最后,对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进行解构,包含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第4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纷繁浩杂,如何将零散杂乱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组织起来,就需要借助本体来实现。鉴于目前本领域尚未发现可复用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故而需要自建本体,这也是本领域的创新之处所在。本章作为第五章的铺垫,通过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呈现口述历史档案领域知识认可的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知识组织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表示,并利用Protégé工具辅以实例可视化展示,验证了本文构建的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为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提供组织结构基础。第5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本体只是从组织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描述与揭示,而知识图谱是基于关联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聚合。本章首先提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构想,包含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既可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解析、本体与图数据库的映射规则以及关系界定入手;也可以直接从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源抽取所需要素。数据层包含信息抽取和知识融合两部分。然后介绍知识图谱存储和绘制工具。最后,基于第四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结构,引入实验数据源,采用目前主流的Neo4j图数据库构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进行实例可视化展示,从知识关联维度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聚合,构筑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网系,实现知识关联,为第六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奠定关系主线。第6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本章在第五章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展示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图谱洞悉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关系,从多维视角深入挖掘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潜藏的丰富内部事实。具体包含:基于项目整体概况的知识发现、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以及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既可以细致展现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间人、地、时、事之间的知识关联,又可以探求涉及同一主题或具有相关关系的多个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之间的隐性关系,方便领域学者进行后续研究,以佐证本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将以本体和知识图谱为代表的数字人文技术方法“引介”口述历史档案研究,实现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领域本体和知识图谱构建新突破,同时借助实例可视化展示,将人、地、时、事等内容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细粒度描述,从事件、时空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层面实现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层挖掘与多维知识发现,不仅丰富了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而且还推进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实践创新。在“技术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下,为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借鉴与可行指导,同时也对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及可视化具体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框架参考,切实推动了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知识关联、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马林聪[5](2021)在《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规范与关联分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由中宣部发起,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全民化阅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大数据平台作为分析读者阅读行为数据的重要方式,能够掌握读者的借阅和阅读情况,是了解用户潜在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科技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迈入了数据大流通时代。但是目前各图书馆之间基本采取“自治”的业务处理方式,不同馆间的数据很难得到充分的交换利用,甚至同一座图书馆内都存在着业务不互通的现象,导致用户进行数据文献检索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检索方式进行依次查找,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图书馆内也仅仅是对读者的借阅数据进行简单的数量统计分析,没有从整体性出发去研究借阅数据之间的联系。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依据阅读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读者阅读行为元数据模型来解决数据的格式冲突问题,并通过构建关联数据实现阅读数据资源的进一步融合使用,最后通过实例来验证研究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构建读者阅读行为元数据模型,形成针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元数据解决方案。通过梳理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数据,采用元数据编码定义规范相关数据的描述,转换语义结构表达,建立了完善的读者阅读行为元数据描述体系。(2)构建关联数据的RDF描述。基于所构建的元数据模型,采用URI方法对数据资源进行标识、表示,创建RDF链接,并基于改进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相关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实现数据资源的动态更新与维护,提高图书馆业务数据资源的融合。(3)结合元数据描述规范和关联数据分析表示,针对图书馆具体的读者阅读行为数据给出了实证应用研究。通过以图书馆真实出入馆记录,检索数据等为基础数据,设计并实现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展示了其在查询访问、资源发现等图书馆服务中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核心基础工作,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读者的阅读行为数据以关联数据的形式发布到Web中,实现将读者的阅读数据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达到提高图书馆服务职能和读者阅读素养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关联数据将图书馆和其他领域内的数据结合起来,实现多领域多层次的数据互联互通互融,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
韦雅楠[6](2020)在《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智能+”与全媒体奏响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序曲,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数据经济,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如何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提升企业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效果,促进信息交互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企业与用户基于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特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交互模式和引导策略,研究结论能够指引企业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用户信息交互,提高客户关系维护效果,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机理、特征、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理论问题。核心章节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是全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第五章和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体系;第七章从信息生态实践应用视角,总结归纳了三大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针对典型企业新媒体信息交互平台案例进行深入对比分析。研究逻辑上,第三章为理论核心框架,第四章至第六章在理论研究上承前启后、逐步深入。第七章是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实践层面理论归纳及演绎,为第八章提供支撑。第八章基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对策,是本文实践研究的最终落脚点。第三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进而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首先,展开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动机分析,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其次,从系统观视角出发,探究企业与用户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信息交互的生态系统结构,具体包括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因子、生态链和生态位。接着,剖析了信息交互主体、客体、环境和技术等四大生态要素,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要素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框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研究模型,为后续研究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基于信息人因子理论,在SICAS模型改进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语义分析方法,展开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点度中心性指标分析信息交互中的转发与被转发行为、采用中间中心度指标分析关注与被关注行为、采用接近中心度指标分析评论与被评论行为、采用特征向量中心度指标分析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采用语义关键词词频分析信息互动词频、采用五大特征属性指标呈现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行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对信息交互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更及时、交互效果更好、用户满意度更高。本章为第五章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理论积淀。第五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沉浸理论,在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基础上,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在详实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个体认知、新媒体信息质量、新媒体服务质量、沉浸体验、新媒体平台质量对信息交互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有正向影响。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新媒体信息质量、用户个体认知、沉浸体验、新媒体服务质量和新媒体平台质量。本章有力支撑了第六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六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从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环境、信息人四因子维度,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来说,基于信息人因子,构建信息交互内容安全性、用户参与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2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环境因子,构建信息交互服务性1个一级指标。基于信息技术因子,构建新媒体平台稳定性1个一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性、信息交互有用性、信息交互内容时效性是评价信息交互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章第八章对策研究提供指引。第七章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从实践层面归纳总结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并选择典型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过程中,基于信息人视角,分析用户生成内容的交互模式,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分析“智能+”信息技术交互模式,基于信息环境,视角分析“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结合典型企业信息交互模式案例,探究不同信息生态位交互模式的特点。分析了抖音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交互模式、百度“智能+”交互模式、海尔“线上+线下”交互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本章为第八章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引。第八章基于本文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对策。首先,基于信息人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提升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建设策略。其次,基于信息技术视角,提出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优化策略,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策略。最后,基于信息环境视角,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服务水平建设策略,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升级对策。本文在理论层面,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系统研究了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理论体系。深化了信息生态理论在新媒体信息交互领域的应用,探索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的特征和规律,明晰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和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体系,为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同用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理论指引;在实践层面,突破理论迷雾,归纳了企业和用户进行新媒体信息交互的模式,为企业和用户如何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生态和谐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实践指引,同时从策略层面给出了基于生态因子的行动方针。在未来的研究中,本文将囊括更多的样本数据,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同时,将进一步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本文理论研究成果,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演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以推动本文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的深入应用。
宋佳[7](2020)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因特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持续发生变化,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数字化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为学习者创建全新的学习环境,提供满足多元需求的资源与服务,为促进个人发展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与规划,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为满足数字化学习所需的硬件、软件设备及数字化学习环境已经基本形成,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学习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然而数字化学习资源却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过程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数字化学习资源在组织和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数字资源超载”、“数字资源孤岛”等现象频发,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优质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是已有研究中仍存在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式相对静态、缺乏学习者考量以及缺少教学应用检验等问题。综上所述,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创新性地提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念,并从研究问题出发,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研究。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作为有效组织与管理资源的手段,是有效联结数字化学习资源与不同主体的中间变量,资源组织及整合的有效程度与学习效果密切相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活动理论研究框架下,结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概念,即:数字化学习过程中主体与数字化学习资源间交互的中介,通过活动系统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不同主体间的联结,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的积累与有效信息的双向交互,从而实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体系的有序组织与管理。在研究中详细论述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基础,包括活动理论、知识组织理论、反馈原理,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构建提供依据。2.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为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内涵,阐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是如何实现“动态”整合的这一问题,研究以活动理论、知识组织理论、反馈原理为指导,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不同维度论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关键要素,分析、探讨不同维度中关键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模型,在明确各要素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阐述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实现过程教学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参考。3.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针对已有研究中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模型缺少教学应用检验这一问题,研究依托某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系统开发,依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理论模型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与实现。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遵循“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的研究路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三轮迭代研究,根据实践反馈不断改进设计,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理论模型付诸实践。4.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及教学应用后,本究以信息系统期望确认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的应用过程,开展了学习者持续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用以验证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依据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成要素及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具体策略,为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与管理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方法。综上所述,研究以数字化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主要论述了在相关研究基础上界定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教学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与分析研究。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为实现对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序组织与管理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纵深推进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思路。
边鸿倩[8](2020)在《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翻译与技术》汉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日新月异,翻译软件越来越成为翻译工作的得力助手,语料库方法的使用使计算机翻译技术更趋成熟。美国电子技术翻译专家C.K.Quah(Chiew Kin Quah)基于对翻译和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辅助人工翻译,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Translation and Technoloy(《翻译与技术》)一书。该书由帕尔格莱夫麦克米兰公司2006年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引进中国,已成为国内众多院校翻译硕士必选教材。翻译目的论详细阐述了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Katharina Reiss和Hans Vermeer提出的。其对于科技翻译工作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一书为科技类文本,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征,因此本文作者选用目的论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作者选取 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 一书的第四章至第六章作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分析和探讨科技文本翻译及其翻译方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为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目的论概述、案例分析和总结。第四章的案例分析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作者分别从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结合科技文本的特点,系统地探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科技英语汉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词汇层面上,作者主要分析科技英语文本中的名词化和专业术语等翻译问题;句法层面上,作者聚焦被动语态和复合句的翻译策略;语篇层面上,作者详细探讨在翻译过程中语篇的内部连贯与外部连贯的实现途径。本文研究表明,基于目的论的科技英语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译者从事科技英语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而且有助于拓宽科技英语翻译的研究范围。
华威武[9](2020)在《乐谱数字化的发展及变革意义》文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计算机与信息时代,科技给全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各个领域都有映射。作为音乐艺术最古老、最基本的记录方式——乐谱也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被不断创新并散发出更多独特的魅力,从被记录在岩石、竹筒上,到被记录在纸质媒介上,再到以数字(代码)的形式记录在计算机及互联网中——这不只是记录载体的演化,更是乐谱突破其原本的阅读属性的强力变革。数字乐谱在新兴科技的催化下,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集乐谱、音频、视频的多维、能适应未来多种场景并具有多功能的音乐表现体系。本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记谱方式的溯源与演变,以及乐谱符号传递的意义;第二章论述乐谱数字化的开创性历史意义,指出乐谱数字化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重新发现;第三、四章是重点,阐述、论证科技与记谱的关系,以及数字乐谱在音乐版权保护方面的意义,数字乐谱同音乐教育的关联等。简而言之,本论文以科技发展水平为主线,将科技视为度量衡,来梳理、丈量记谱方式的演化脉络,继而探索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展望二者融合的美好前景。
曾萨[10](2020)在《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交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信息发布、在线互动、公关宣传的重要渠道,产生了海量的社交媒体文件。社交媒体文件具有凭证价值、参考价值,是重构社会记忆的重要来源。但数据时代,数字记录产生速度与消失速度成正比,如果没有科学的存档体系,社交媒体文件的价值将失去,人类也将丧失部分社会记忆。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框架与核心元数据方案,旨在利用元数据实现对采集的社交媒体文件数据进行有序组织,便于实现社交媒体文件的长期保存、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检索利用。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社交媒体文件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对社交媒体文件、元数据等概念进行界定,阐释了来源原则、社会记忆理论等基础理论。其次,分析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基本特征,结合特征、保存目标,提出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需求。再次,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的描述元数据标准以及国外社交媒体文件存档项目描述元数据方案,确定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的元数据复用及扩展的对象。然后,提出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框架,根据核心描述角度与元素,制定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最后,以新浪微博文件为例,将本方案描述结果与《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描述结果对比验证描述效果,以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头条号文件、哔哩哔哩文件为例验证方案通用性,发现此方案描述详尽,元素设置合理,更加适合社交媒体文件长期保存。本文制定的社交媒体文件元数据方案更加符合社交媒体文件的特征以及元数据需求,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检索覆盖率更广。但受制于技术能力,此方案在需求分析、分类提炼、后续验证实现部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之后将着眼于社交媒体文件的全部重构,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社交媒体文件保存的完整度和真实度,完善元数据方案。
二、XML—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通用媒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ML—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通用媒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
2.1.2 档案资源聚合 |
2.1.3 关联数据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1.4 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档案价值论 |
2.2.2 知识组织理论 |
2.2.3 数字人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 |
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 |
3.1.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 |
3.1.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流程 |
3.1.3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目标 |
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的多维分析 |
3.2.1 关联强度 |
3.2.2 关联维度 |
3.2.3 关联阶度 |
3.2.4 关联粒度 |
3.3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构建 |
3.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层级划分 |
3.3.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结构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 |
4.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1.1 常用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比较分析 |
4.1.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思路 |
4.1.3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步骤 |
4.1.4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 |
4.1.5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实例 |
4.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建模 |
4.2.1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分类体系 |
4.2.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的类型 |
4.2.3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 |
4.2.4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实例 |
4.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
4.3.1 元数据元素识别 |
4.3.2 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 |
4.3.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聚合 |
5.1 历史档案资源语义化处理 |
5.1.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语义化转换 |
5.1.2 历史档案资源RDF化过程 |
5.1.3 历史档案资源实体语义关联关系识别 |
5.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 |
5.2.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URI命名 |
5.2.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存储 |
5.2.3 基于D2R的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 |
5.2.4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实例 |
5.3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聚合 |
5.3.1 关联数据聚合方法 |
5.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互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 |
6.1 基于关联数据的聚合服务功能 |
6.1.1 历史档案资源检索服务 |
6.1.2 历史档案资源推荐服务 |
6.1.3 历史档案资源可视化服务 |
6.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服务平台结构设计 |
6.2.1 存储层 |
6.2.2 描述层 |
6.2.3 服务层 |
6.2.4 应用层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策略 |
7.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实施策略 |
7.1.1 实现多源异构历史档案资源采集方法 |
7.1.2 建立多元协作的组织机制 |
7.1.3 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
7.1.4 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 |
7.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的保障机制 |
7.2.1 政策保障 |
7.2.2 技术保障 |
7.2.3 人才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概况 |
1.2.1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研究概述 |
1.2.2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应用领域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研究 |
1.3.2 建筑物地图数据模型标准 |
1.3.3 建筑物地图混合模型研究 |
1.4 论文研究框架体系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章节安排 |
第2章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的数据预处理研究 |
2.1 建筑信息模型BIM轻量化 |
2.2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数据预处理方法 |
2.2.1 几何数据预处理 |
2.2.2 语义数据预处理 |
2.2.3 拓扑关系预处理 |
2.2.4 语音数据预处理 |
2.2.5 视频数据预处理 |
2.2.6 纹理数据预处理 |
2.3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数据预处理实验 |
2.3.1 实验数据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 |
3.1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 |
3.1.1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概述 |
3.1.2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实体模型 |
3.1.3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网络模型 |
3.1.4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混合模型 |
3.2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辅助室内定位导航 |
3.2.1 室内定位的地图匹配 |
3.2.2 步行距离与时间量算 |
3.3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构建实验 |
3.3.1 实验数据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的应用实证研究 |
4.1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实证概述 |
4.2 建筑物地图引擎 |
4.2.1 建筑物地图引擎整体设计 |
4.2.2 建筑物地图引擎数据存储结构 |
4.2.3 建筑物地图引擎数据调度机制 |
4.3 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应用系统 |
4.3.1 手机室内定位导航系统 |
4.3.2 建筑物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港口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2 知识服务应用于供应链研究现状 |
1.2.3 基于本体论的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本体概述 |
2.1.1 本体定义 |
2.1.2 本体功能 |
2.1.3 本体描述语言 |
2.1.4 本体构建 |
2.2 知识服务 |
2.2.1 知识服务概述 |
2.2.2 个性化推荐技术 |
2.2.3 基于本体的知识服务 |
2.3 数据挖掘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港口供应链本体库的构建 |
3.1 港口供应链本体分析 |
3.1.1 港口供应链本体定义范围 |
3.1.2 港口供应链本体知识获取 |
3.1.3 港口供应链本体的概念化与分类 |
3.1.4 港口供应链本体类的属性关系 |
3.2 港口供应链本体构建概述 |
3.2.1 港口供应链本体构建方法 |
3.2.2 港口供应链本体构建工具 |
3.2.3 港口供应链本体构建原则 |
3.3 港口供应链领域本体库的构建 |
3.3.1 类层的构建 |
3.3.2 属性层的构建 |
3.3.3 实例层的构建 |
3.4 本体的检测和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构建 |
4.1 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框架 |
4.2 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的知识获取 |
4.2.1 港口供应链领域数据采集 |
4.2.2 港口供应链领域知识抽取 |
4.3 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的知识组织 |
4.3.1 知识服务系统的知识处理与存储 |
4.3.2 知识服务系统的知识融合 |
4.3.3 本体知识库构建 |
4.3.4 本体的过滤集成 |
4.3.5 领域语义标注 |
4.4 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的知识服务 |
4.4.1 知识检索服务 |
4.4.2 知识导航服务 |
4.4.3 个性化知识服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本体的九江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应用 |
5.1 港口供应链本体库的构建 |
5.2 港口供应链领域本体推理 |
5.2.1 领域本体推理 |
5.2.2 领域本体规则推理 |
5.3 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仿真模型实现 |
5.3.1 知识检索服务的实现 |
5.3.2 知识导航服务的实现 |
5.3.3 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实现 |
5.4 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应用分析 |
5.4.1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关联 |
5.4.2 供应链知识服务流程分析 |
5.4.3 供应链知识服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6.1.1 研究结果 |
6.1.2 存在不足 |
6.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 |
1.3.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口述历史档案 |
2.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 |
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理论 |
2.2.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含义 |
2.2.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意义 |
2.2.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原则 |
2.3 本体理论 |
2.3.1 本体概念 |
2.3.2 本体分类 |
2.3.3 本体构建流程 |
2.3.4 本体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4 知识发现理论 |
2.4.1 知识发现定义 |
2.4.2 知识发现过程 |
2.4.3 知识发现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逻辑框架 |
3.1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需求分析 |
3.1.1 数字人文时代的必然要求 |
3.1.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需求 |
3.2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与体系架构 |
3.2.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目标 |
3.2.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流程及体系结构 |
3.3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 |
3.3.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构成要素 |
3.3.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功能要素解析 |
3.3.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要素及功能关系 |
3.3.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构建 |
3.4 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框架主要模块作用解构 |
3.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的描述与揭示作用 |
3.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的存储与链接作用 |
3.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的多维挖掘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 |
4.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原则 |
4.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选择 |
4.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抽取 |
4.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模型设计 |
4.4.1 术语词表构建 |
4.4.2 确认类的等级体系,定义类和属性 |
4.4.3 充实、修正本体 |
4.4.4 本体模型转换 |
4.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本体实例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
5.1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框架设计 |
5.2 模式层组织 |
5.2.1 本体解析 |
5.2.2 本体与图数据库规则映射 |
5.2.3 关系界定 |
5.3 数据层组织 |
5.3.1 信息抽取 |
5.3.2 知识融合 |
5.4 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实例化 |
5.5.1 数据准备 |
5.5.2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模式层组织 |
5.5.3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数据层组织 |
5.5.4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存储与绘制 |
5.5.5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图谱可视化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多维知识发现 |
6.1 基于项目概况的知识发现 |
6.1.1 整体—局部分布 |
6.1.2 项目—时间分布 |
6.1.3 项目—地点分布 |
6.2 基于事件主题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1 事件—项目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2 事件—时间关系的知识发现 |
6.2.3 事件—地点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 基于社会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3.1 基于口述项目本身的社会关系 |
6.3.2 基于口述项目内容的社会关系 |
6.4 基于时空网络关系的知识发现 |
6.4.1 基于社会关系的人物空间分布分析 |
6.4.2 基于任职经历的人物时空迁移轨迹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规范与关联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元数据标准研究现状 |
1.2.2 关联数据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论述 |
2.1 元数据标准 |
2.1.1 元数据的定义 |
2.1.2 元数据标准 |
2.1.3 元数据类型 |
2.1.4 元数据设计和扩展原则 |
2.2 关联数据 |
2.2.1 关联数据的定义 |
2.2.2 关联数据的相关概念 |
2.2.3 关联数据的原则 |
2.3 阅读大数据平台 |
2.4 阅读行为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3 阅读行为数据元数据模型构建 |
3.1 元数据总体设计流程 |
3.2 元数据核心元素 |
3.2.1 相关元数据标准调研 |
3.2.2 核心元素初步选定 |
3.3 核心元素扩展 |
3.4 元数据元素扩展的优化 |
3.4.1 阅读行为数据的获取 |
3.4.2 阅读行为数据分类 |
3.4.3 编码表的设计 |
3.4.4 元数据元素集形成 |
3.5 阅读过程元数据的语义结构 |
3.5.1 元数据数据定义方法 |
3.5.2 语义结构展示示例 |
3.6 元数据模型的可信度和优势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关联数据的构建 |
4.1 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的关联数据分析体系结构 |
4.2 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的关联数据构建实现流程 |
4.2.1 数据来源 |
4.2.2 URI命名 |
4.2.3 关联数据词汇集的创建 |
4.2.4 RDF构建 |
4.2.5 关联数据的发布 |
4.2.6 关联链接构建 |
4.3 数据关联规则的确定 |
4.3.1 使用关联规则确定关联链接 |
4.3.2 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4.3.3 对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改进 |
4.3.4 改进算法的验证与分析 |
4.4 关联数据的浏览与查询 |
4.5 数据的更新与维护 |
4.6 本章小结 |
5 关联数据实证研究 |
5.1 基础数据的构建 |
5.2 关联数据的创建预发布 |
5.3 SPARQL查询访问 |
5.4 资源发现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息交互知识图谱 |
1.2.2 国外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3 国内信息交互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信息交互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新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内涵 |
2.1.2 新媒体的分类 |
2.1.3 新媒体的特征 |
2.2 信息交互的相关概念 |
2.2.1 信息交互及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 |
2.2.2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
2.2.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2.3 信息生态的相关理论 |
2.3.1 信息生态的内涵 |
2.3.2 信息生态系统 |
2.3.3 信息生态因子 |
2.3.4 信息生态链 |
2.3.5 信息生态位 |
2.4 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 |
2.4.1 企业与用户交互采用的新媒体类型 |
2.4.2 企业与用户新媒体交互具备的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 |
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 |
3.1.1 用户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2 企业基于新媒体的信息交互动机 |
3.1.3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动机模型 |
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生态系统 |
3.2.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因子 |
3.2.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链 |
3.2.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位 |
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信息生态要素 |
3.3.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生态要素模型 |
3.3.2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主体要素 |
3.3.3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客体要素 |
3.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环境要素 |
3.3.5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的技术要素 |
3.4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机理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 |
4.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问题的提出 |
4.2 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2.1 社会网络分析 |
4.2.2 信息交互特征模型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4.3.1 研究样本选择 |
4.3.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4.4 数据分析结果 |
4.5 讨论分析 |
4.5.1 转发与被转发行为分析 |
4.5.2 关注与被关注行为 |
4.5.3 评论与被评论行为分析 |
4.5.4 信息互动行为的凝聚性分析 |
4.5.5 信息互动中交互词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 |
5.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影响因素的提出 |
5.2 信息交互影响因素模型 |
5.2.1 沉浸理论 |
5.2.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5.2.3 模型构建 |
5.3 研究假设 |
5.4 研究设计 |
5.5 数据采集及处理 |
5.5.1 样本选择 |
5.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5.3 验证性因子与模型检验 |
5.5.4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
5.6 讨论分析 |
5.6.1 新媒体平台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2 新媒体信息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3 新媒体服务质量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4 沉浸体验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5 个体认知对用户信息交互满意度的影响 |
5.6.6 用户新媒体信息交互满意度对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 |
6.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问题的提出 |
6.2 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6.3 评价指标设计 |
6.3.1 信息人维度 |
6.3.2 信息维度 |
6.3.3 信息技术维度 |
6.3.4 信息环境维度 |
6.4 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6.4.2 构造判断矩阵 |
6.4.3 指标相对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6.5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方法 |
6.5.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6.5.2 基于FCE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效果评价过程 |
6.6 实证分析 |
6.6.1 样本数据的选择 |
6.6.2 评价指标数据分析 |
6.6.3 评价结果讨论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 |
7.1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模式问题的提出 |
7.2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2.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交互模式 |
7.2.2 抖音短视频UGC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3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3.1 “智能+”信息交互模式 |
7.3.2 百度“智能+”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4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及案例 |
7.4.1 “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模式 |
7.4.2 海尔“线上+线下”信息交互案例分析 |
7.5 三种模式的案例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引导对策 |
8.1 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问题的提出 |
8.2 基于信息人的企业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引导策略 |
8.2.1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信息管理综合水平 |
8.2.2 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综合素养 |
8.3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对用户服务策略 |
8.3.1 提高企业新媒体应用水平和系统质量 |
8.3.2 提高企业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水平 |
8.4 基于信息环境的企业新媒体消费升级引导策略 |
8.4.1 引导新媒体宏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4.2 引导新媒体微观环境下的信息消费升级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数字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实证研究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活动理论 |
(二)知识组织理论 |
(三)反馈原理 |
(四)期望确认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整合 |
(二)数字资源整合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 |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依据与目标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研究框架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的目标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的积累 |
(二)有效信息的双向交互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要素分析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要素提炼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要素阐述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步骤 |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阐述 |
(一)实施者维度结构分析 |
(二)学习者维度结构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研究设计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目的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方法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研究框架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设计与实现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设计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功能实现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研究流程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实践准备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应用的实践过程 |
四、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的教学实践结论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的研究设计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的依据 |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评价的研究框架 |
二、各阶段影响因素与效果路径分析 |
(一)质化研究对象 |
(二)质化研究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访谈内容分析 |
(四)各阶段影响因素与效果路径 |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效果实证分析 |
(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效果理论模型 |
(二)测量模型 |
(三)结构模型 |
(四)调查问卷设计与预调查 |
(五)正式调查 |
(六)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七)测量模型内部拟合检验 |
(八)基于偏最小平方法的理论假设模型探索 |
(九)基于协方差的理论假设模型验证分析 |
(十)实证研究结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创新 |
三、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2 焦点群体访谈提纲 |
附录3 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系统持续使用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翻译与技术》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1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Task |
1.1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Quality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2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Background Knowledge |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
2.2 Translation Practice |
2.2.1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2.2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Post-translation Revision |
Chapter3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
3.1 Brief Introduction of Skopos Theory |
3.1.1 Skopos Rule |
3.1.2 Coherence Rule |
3.1.3 Fidelity Rule |
3.2.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Theory in Scientific Text Translation |
3.2.1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Rule |
3.2.2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Coherence Rule |
3.2.3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Fidelity Rule |
Chapter4 Case Study |
4.1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Nominalization |
4.1.2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2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2.1.1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Active Voice |
4.2.1.2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Passive Voice |
4.2.1.3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assive Voice into Chinese Non-subject Sentence |
4.2.2 Translation of Compound Sentences |
4.2.2.1 Literal Translation Method |
4.2.2.2 Reverse Translation Method |
4.2.2.3 Splitting Translation Method |
4.3 The Application of Skopos Theory at Discourse Level |
4.3.1 Internal Discourse Coherence |
4.3.1.1 Repeating keywords |
4.3.1.2 Synonym unification |
4.3.2 External Discourse Coherence |
4.3.2.1 Sentence Logical Coherence |
4.3.2.2 Stylistic Coherence |
Chapter5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5.2 Limitations |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chievements |
Appendix Ⅰ Glossary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Ⅲ Target Text |
(9)乐谱数字化的发展及变革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乐谱—音乐最古老、最基本的记录方式 |
第一节 记谱媒介的溯源与演变 |
1.1.1 敦煌壁画 |
1.1.2 竹筒和纸质上的诗词歌赋 |
第二节 乐谱符号传递的意义 |
1.2.1 乐谱首先传达的是音乐本体内容 |
1.2.2 乐谱符号传达东西方文化差异 |
第二章 乐谱数字化的开创性意义 |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将乐谱带入数字领域 |
第二节 乐谱数字化是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重新发现 |
第三章 乐谱数字化的变革意义 |
第一节 当前科技条件下数字乐谱的主要格式 |
3.1.1 PDF—便携式文档格式 |
3.1.2 JPG为代表的图片格式 |
3.1.3 MIDI—计算机能力的乐谱 |
3.1.4 Music XML |
第二节 数字化记谱的特色与意义 |
3.2.1 多维度特色 |
3.2.2 多维度特色的意义 |
3.2.3 高科技特色及其意义 |
3.2.4 大数据特色及其意义 |
3.2.5 高科技和大数据的集中体现——Aiva |
3.2.6 强场景特色及其意义 |
第四章 数字乐谱在出版与教育领域的发展 |
第一节 数字乐谱、音乐版权与区块链技术 |
4.1.1 数字乐谱凸显音乐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4.1.2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乐谱领域的应用 |
第二节 互联网音乐教育热潮与数字记谱之间的关联 |
4.2.1 互联网音乐教育兴起的背景 |
4.2.2 互联网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数字乐谱在其中的分量 |
4.2.3 对国内互联网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 |
4.2.4 五月数字音乐图书馆的探索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10)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社交媒体文件采集方式 |
1.3.2 社交媒体文件价值保障 |
1.3.3 社交媒体文件存档模式 |
1.3.4 社交媒体文件存档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社交媒体文件 |
2.1.2 元数据 |
2.2 理论基础 |
2.2.1 来源原则 |
2.2.2 社会记忆理论 |
第三章 社交媒体特征及元数据需求分析 |
3.1 社交媒体多维特征分析 |
3.1.1 社交媒体平台特征 |
3.1.2 社交媒体文件内容特征 |
3.1.3 社交媒体信息组织特征 |
3.2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描述需求分析 |
3.2.1 社交媒体文件存档愿景及保存层次 |
3.2.2 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需求 |
第四章 国内外描述元数据标准与方案分析 |
4.1 国内外描述元数据标准概述与分析 |
4.1.1 Dublin Core(都柏林核心元素集DC) |
4.1.2 Encoded Archive Description(档案编码描述EAD) |
4.1.3 MODS(元数据对象描述模式) |
4.1.4 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DA-T 46-2009) |
4.1.5 国内外描述元数据标准对比 |
4.2 国外社交媒体文件存档概况与元数据方案 |
4.2.1 美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 |
4.2.2 英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 |
4.2.3 澳大利亚社交媒体文件存档 |
4.2.4 国外社交媒体存档项目描述元数据方案对比 |
4.3 国外元数据标准与方案对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建设的启示 |
4.3.1 主要元素来源于已有的元数据标准 |
4.3.2 结合资源特征、管理需求等扩展元数据元素 |
第五章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设计 |
5.1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建设原则 |
5.1.1 复用性原则 |
5.1.2 模块化原则 |
5.1.3 可扩展性原则 |
5.1.4 互操作性原则 |
5.2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设计流程 |
5.3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 |
5.3.1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框架 |
5.3.2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核心描述角度 |
5.3.3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核心描述元数据元素选择 |
5.3.4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描述保存元数据方案 |
第六章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验证与改进 |
6.1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描述效果验证 |
6.1.1 描述效果对比 |
6.1.2 检索效果对比 |
6.2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通用性检验 |
6.2.1 微信公众平台文件描述实例 |
6.2.2 今日头条头条号文件描述实例 |
6.2.3 哔哩哔哩(B站)社交媒体文件描述实例 |
6.3 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的改进 |
6.3.1 社交媒体文件元数据方案元素改进 |
6.3.2 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方案元数据元素描述方法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XML—未来数字图书馆的通用媒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D]. 贾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建筑物实景全息地图模型构建方法研究[D]. 罗竟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基于本体的港口供应链知识服务模型研究[D]. 毛军轻.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数字人文视域下口述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发现研究[D]. 王阮. 吉林大学, 2021
- [5]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规范与关联分析应用研究[D]. 马林聪. 贵州财经大学, 2021(12)
- [6]信息生态视角下企业与用户的新媒体信息交互研究[D]. 韦雅楠. 吉林大学, 2020(01)
- [7]数字化学习资源动态整合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宋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 ——以《翻译与技术》汉译为例[D]. 边鸿倩.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乐谱数字化的发展及变革意义[D]. 华威武. 上海戏剧学院, 2020(08)
- [10]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存档元数据研究[D]. 曾萨.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