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读者调查

前线读者调查

一、《前线》读者调查表(论文文献综述)

郝东升[1](2021)在《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继而蚕食华北,1937年7月7日以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依靠军事上的优势,迅速占据了中国东南沿海及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然而,军事占领并不能从根本上稳固其殖民统治,为了向侵华日军提供稳固的后方基地,日军在各占领区组建伪政府,实施“以华治华”,而沦陷区教育作为配合日伪政府强化其统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与直接的屠杀和劫掠政策截然不同,它的根本目的是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用军国主义文化取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永远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一般而言,日伪政府管理下的教育大致分三种不同形式的教育,即奴化教育、教会教育与日本居留民教育。所谓奴化教育,是以日本政府在中国台湾、朝鲜及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的一种以削弱中国人民抵抗意志,养成“顺民”的教育。教育政策的制定、教材的篡改,均以稳固统治,削弱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为目的。从殖民教育的本质而言,培养愚民是殖民教育的根本目的,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历届政府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中国民众的知识普及率已有很大提高,而山西省尤为显着。对此,日本政府亦有着清醒地认识:愚民教育已不能适应占领区的统治需要,欲想对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知识分子及成年人实施奴化教育,难度颇大。如能从儿童教育入手,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有可能弱化并消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为此,日伪政府积极检定和培训教师,开办小学,恢复小学教育。日军宣抚班和日本宗教团体在日占领区设立日语学校,招收学生,推广日语,从而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日语的学生,进一步强化了日军对各占领区的殖民统治。近代以来,传教士跟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渗透于中国内地,教会学校亦在传教士的积极努力下得以萌芽和发展,并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凭借其军事优势,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如何在其占领区内推行殖民教育,日本政府在鼓励创办日语学校、篡改教科书的同时,亦对当地既有的教会学校加以改造。以山西沦陷区而论,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演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太平洋战争前,对已经存在的教会学校,日本政府以殖民主义特有的排他性原则,劝告其自行关闭或接受改造,令其严格遵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修正私立学校规程》办学,以尽可能地减弱西方国家对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于德意系教会学校,日本政府限制其发展;对于英美系教会学校强令其关停。日本政府正是依靠这种手段,逐渐实现了其对占领区内教会学校的控制。居留民教育是日本政府对其国外移民的一种教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侵华日军涌入中国的日本居留民人口激增,使得居留民教育成为现实的需要。为适应“总力战”需要,日本政府对在外居留民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强化军国民动员体制。为使日本居留民子弟迅速适应山西占领区的环境,日本人学校增加占领区的游学及占领区知识的传授,从而为长期占领中国培养“优秀”的统治者。这使得看似孤立的居留民教育,成为沦陷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述三种教育中,居留民学校主要从事于日本居留民子弟的教育,涉及的人数有限,且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教育。教会学校遭日伪政府的督饬改造或关停,对于沦陷区教育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奴化教育是三种教育中,覆盖人数最多,日伪政府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教育,但受日军统治不稳定的影响,奴化教育实施的时间长短不一,未能培养成日本殖民统治所需的大量“顺民”。

唐宇彤[2](2021)在《《妇女生活》视域下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研究(1937-1941)》文中认为

张飞[3](2021)在《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研究》文中认为革命传统建筑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与文化传承发扬的重要物质载体。相比文字记载,革命传统建筑更能生动形象的反映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艰苦的战斗环境与坚强的革命意志,为广大人民群众还原历史人物与事件、感受中国革命精神与文化提供了切实的基础。金寨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大别山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根据地组件发展的活跃地带,是我国第二大“将军县”,也是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对于当下爱国主义教育与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革命传统建筑的周边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迹活动密集地区的革命传统建筑多数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偏远山区村落的革命传统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系统的保护修缮,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传统建筑遭到“冷落”趋于破败。经调查发现,金寨县内现有的革命传统建筑许多都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但是保护模式的趋同与非针对性仍然明显。这些革命传统建筑作为重要的革命文化资源,国家与地方文物部门的重视逐年增加,相关政策与法规也陆续出台。为了加强指导和规范革命建筑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认识到与其他类型文物相比,革命建筑保护的特殊性,开展对于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的调查与现有保护模式的分析研究,呈现金寨县传统建筑特征,并制定出适合、具有针对性的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策略,对于接下来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对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的背景概况进行挖掘梳理,涉及自然历史背景、革命史背景、革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然后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制定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现状调查表,更加详细的了解金寨县革传统建筑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的特征。通过现有保护理论与模式的案例研究,总结现有保护模式的特点,研究和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总结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的保护原则,制定保护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六安六区十四乡苏府旧址(汪家祖宅)的实际保护工程案例中去,探讨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模式。图[47] 表[20] 参[49]

赵子夜[4](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和紫晶[5](2021)在《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研究(1939-1945)》文中指出自1931年抗战爆发以来,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程度的不断加剧,全国各族同胞被迫发起反抗。同时,国内的有志之士便撰写了大量传播抗战思想,研究边疆、民族问题的学术论着,各地政府也积极创办地方报刊,投入抗战建国的潮流之中。《西康国民日报》于1939年10月10日“双十节”正式创立。本论文以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为研究对象,分为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大部分组成。“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梳理了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民族国家建构与《西康国民日报》的应运而生”。从民国建立以来的西康地区社会发展背景入手,从国内形势,边地开发需求等因素得出抗日战争影响下西康报业及新闻传媒发展的必然性,把《西康国民日报》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其顺应全民抗日,建设大后方根据地,传播先进抗战思想,凝聚群众力量的要求顺应而生的特殊性。第二章“《西康国民日报》的发展历程”。主要介绍《西康国民日报》在抗战时期尤其是1939年1月西康省成立之后,从创刊、发展、曲折前行的过程,即从1939年10月创刊到1945年10月被中央宣传总部下令撤销这7年间的基本情况。第三章“《西康国民日报》的正刊研究”。将正刊的各类新闻通讯划分为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三类进行统计分析,对正刊内容进行简介和评价。第四章“《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研究和作者群分析”。本章主要对《西康国民日报》副刊九个专栏中的文章按时政议论、治康策略、民声民情、宗教文化四类进行分类探究。同时也对《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的作者群体也进行分类梳理。第五章“《西康国民日报》专题副刊分析”。《西康国民日报》的专题副刊一般是为重大的国内事件或者纪念日而办,且文章撰稿者的大多数为西康省政府高层人员,刘文辉作为西康地区的执政者,专刊撰稿几乎从不缺席,文章内所传达出的信息非常丰富,再一次从侧面证明了《西康国民日报》是政府机关的“发声筒”这一基本性质。第六章“《西康国民日报》与同时期其他西康报纸的对比”。本章主要将《西康国民日报》与其他同时期的西康报刊放在一起进行横向对比,使《西康国民日报》的特殊性更加一目了然。第七章“《西康国民日报》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分析了它对于西康地区的社会影响,比如促进了西康报业和新闻传播赴发展进步,加速了西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分析了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比如《西康国民日报》藏文版的问世开辟了我国藏族新闻传播史的新天地,并将这股新风吹向了其他藏族聚居地,填补了我国藏文报刊的“断层”缺失。“《西康国民日报》的地位”以从小到大的范围,分别从“西康省的”、“四川省的”乃至“全国的”报刊史来分析《西康国民日报》的历史地位,虽然它的影响力也许不够深远,但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在中国报刊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陈婷[6](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杨小琼[7](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强占东北,并不断向华北进攻,各界民众便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团体。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向中国发起全面进攻,这激发了全体民众最强烈的爱国热情,前方有将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后方也积极组织民众声援抗战并募集物资支援前线。于是,在国民政府与民众的不懈努力下,全国各省市有计划有组织的成立抗敌后援会,以期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支援抗战。四川省便在政府支持及广大民众努力下于1937年7月21日成立了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此后在全川各市县、各行业成立抗敌后援分会。这些抗敌后援会组织,有较为完备的组织章程、规章体系,保证了抗日救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组织和领导下,联合其他抗日救亡团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动员方面,组织宣传队讲演、举行游艺、散发传单、办壁报、办报刊、表演戏剧、教唱救亡歌曲等多种宣传活动,动员广大民众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征募物资方面,组织征募寒衣、征募抗战物资、捐款献金等各项募捐活动,募集全川物力财力支援抗战,保证持久战顺利进行。抵制日货方面,成立根绝仇货委员会,配合肃清仇货委员会工作,清查全川日货,有效引导全川民众抵制日货,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本文通过具体叙述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组织的各项抗日救亡活动,分析其在动员民众、征募物资、支援抗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剖析全川各界民众力量的汇集,展现后方不同阶级不同派别为抗日救亡而奋斗的历程。

白华康[8](2020)在《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中国报界的职业化进程,中国高等新闻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在各大院校中,新闻学子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在新闻职业化的视野下,通过考察新闻专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民国新闻教育的情况及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兼及当时的学生运动和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和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学子在校园内接受“通才”教育,广泛地涉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为新闻批评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见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对于国内报纸改良的意见。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在校内,编辑出版实习报刊,剪报、校对、采访、写作、编辑、排版以及广告、发行,甚至售卖均由学生担任。在校外,或作为社会报刊的实习记者、特聘记者,或采写校园新闻向报社杂志投稿。新闻学子在校园内的着装、言谈和生活方式受记者职业文化影响,男生往往着笔挺的西装,而女生则倾向于干练简洁的穿搭。学生们热衷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常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主要也源于新闻界对外勤记者的身体要求,以及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新闻学子大多有上进心且自律,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和新闻研究室度过,课外娱乐则以散步和郊游为主。尤其在30年代国难背景下,不少新闻学子开始追求简朴刻苦的生活。新闻学子虽身处象牙之塔内,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他们走向十字街头。除了遵循实习要求参与社会新闻生产外,在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系学生充分发挥消息灵通、编辑校园刊物的优势,冲破政府新闻封锁,利用校园刊物参与“国难”问题讨论,支援抗战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其中,以燕京大学新闻学子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最为突出。

柳滔[9](2019)在《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时期,旷日持久的战事造成了大量毁肢残体和积劳致疾的荣誉军人。救助、慰劳与安置荣誉军人,对前线将士士气、后方社会秩序及抗战建国的前途均有重要影响。因此,解决荣军问题成为战时政府与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抗战爆发后,广东军政当局及各界社会团体通过建立救助机构,广泛动员民众开展各种救助与慰劳活动,对广东地区的荣誉军人进行了积极的救助与慰劳,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因资金匮乏、机构繁杂等诸多因素,广东地区的荣誉军人救助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学界关于广东抗日战争史及社会救助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以往研究多关注于抗战时期的难民、难童及难侨等群体的救助,较少关注到荣誉军人群体。研究这一问题,不仅能管窥战时广东地区的民众动员,还能丰富和发展广东抗战史和社会救助史的研究,对当前伤残军人的管理与抚恤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晶[10](2019)在《太行区的社会教育研究(1940-1949) ——以武乡与左权为例》文中认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太行区组织开展的社会教育,是针对太行区全体民众进行,一种以识字扫盲、抗战动员为目标的基础性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为战争服务、为生产服务、为人民大众需求服务的方针。文章选取太行区所辖的武乡、左权两县,分析两地社会教育的组织制度、内容、形式、师资、教材等各个方面的具体情况,探究中共领导下的太行区社会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到各县、区、村之后的具体执行情况。希望以这两县作为太行区社会教育的一个微观缩影,可以管窥太行区社会教育发展的全貌。文章首先介绍了太行区开展社会教育的背景和缘由。对太行区成立前所面临的战争形势与教育状况进行介绍,追溯中共在苏区开展社会教育的传统,并对太行区开展社会教育的必要性加以分析。随后对太行区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脉络做了阶段性划分,对不同时期太行区社会教育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选取武乡、左权两县作为探究太行区社会教育具体情况的切入点,探究两地社会教育在组织制度、内容、形式、师资、教材、经费设备来源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由此出发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剖析影响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因素。文章最后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总结了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对太行区社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开展提高了群众的政治文化素养,改善了太行区的社会风貌,对于推动太行山区乡村内部变革、向近代化社会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强了民众对中共政权的认可度。由于历史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限制,太行区的社会教育不可避免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通过总结太行区社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其对于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借鉴意义,应对当下所面临的乡村教育危机,引出对当代社会教育改革、乡村振兴与发展的思考。

二、《前线》读者调查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线》读者调查表(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四、资料收集与运用
第一章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概况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日本对山西省的调查与认识
    第二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省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与伪教育行政体系的运行
    第一节 伪山西省公署的设立
        一、侵占与宣抚
        二、伪政府的建立与矛盾
        三、治安与财政
    第二节 奴化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体系
        一、奴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伪教育行政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第三章 山西沦陷区学校教育
    第一节 学校的设立及运行
        一、校舍紧张
        二、经费不足
        三、生源紧张
    第二节 教员的登录、检定与培训
        一、教员的登录与检定
        二、教员的培训
        三、教员的培养
        四、教员的经济生活
        五、信任危机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学校生活
        一、课程、教学督导
        二、日籍教员的作用
        三、各类活动中的教员与学生
        四、伪政府“捏合”下的中日学生交流活动
第四章 山西沦陷区教会学校教育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山西教会学校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前的教会学校
        一、山西沦陷区的教会
        二、日伪政府对教会学校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后的教会学校
第五章 山西沦陷区日语教育
    第一节 占领区的语言政策
    第二节 驻军与日本宗教团体的日语教育
        一、驻军的日语教育
        二、日本宗教团体设立的日语学校
    第三节 日伪政府设立的各类日语培训学校
        一、山西省公署公务人员训练所日语教员班
        二、太原市立日语学校
        三、各伪县政府附设的日语讲习所
    第四节 中小学校的日语教育
        一、中小学校日语教育实施情况
        二、日语教员的培养与培训
第六章 山西沦陷区居留民教育
    第一节 居留民的社会生活
        一、人口激增
        二、职业构成
        三、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四、日常生活
        五、学校的设立
    第二节 日本人学校的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来源
        二、学生构成
    第三节 “皇国少年”的养成
        一、课程设置
        二、勤劳报国与少年参军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背景研究与现状调查分析
    2.1 金寨县自然历史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文历史
    2.2 金寨县革命史概况
        2.2.1 历史背景
        2.2.2 革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
        2.2.3 对中国革命史的影响
    2.3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现状调查概况
        2.3.1 调查范围与数量
        2.3.2 调查目的与内容
        2.3.3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现状调查表示例
    2.4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特征分析
        2.4.1 建筑使用类型特征
        2.4.2 建筑分布特征
        2.4.3 建筑空间布局特征
        2.4.4 建筑细部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现状及问题剖析
    3.1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整体保护现状
    3.2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现状案例分析
        3.2.1 主题街区集群式的保护
        3.2.2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保护
        3.2.3 博物馆式的保护
        3.2.4 异地重现式的保护
    3.3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问题剖析
        3.3.1 建筑本体保护中的问题
        3.3.2 建筑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3.3 建筑人文保护中的问题
        3.3.4 建筑环境保护中的问题
        3.3.5 问题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策略的制定与实践研究
    4.1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原则
        4.1.1 原真性原则
        4.1.2 可替代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5 保护与更新协调原则
    4.2 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策略
        4.2.1 基于不同现状的革命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
        4.2.2 基于人文和环境的保护策略
        4.2.3 基于不同建筑类型的保护策略
        4.2.4 基于建筑构成的保护策略
        4.2.5 管理与政策的建议
    4.3 六安六区十四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汪家祖宅)保护实践研究
        4.3.1 项目概况
        4.3.2 建筑信息
        4.3.3 汪家祖宅的价值内容
        4.3.4 汪家祖宅的修缮设计
        4.3.5 汪家祖宅针对性保护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5.1 成果综述
    5.2 成果思考
    5.3 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4.3.1 思想改造
        4.3.2 技能改造
        4.3.3 形象改造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研究(193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西康国民日报》创刊、终刊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西康国民日报》研究的学术意义
    三、本文研究方法
    四、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1 民族国家建构与《西康国民日报》的应运而生
    1.1 西康地区的发展建构历程
    1.2 “新西康”建构与“新国民”出现
    1.3 西康新闻业出现高峰期
        1.3.1 西康新闻业发展黄金时期的到来
        1.3.2 《西康国民日报》的诞生
2 《西康国民日报》的发展历程
    2.1 《西康国民日报》创始初期
        2.1.1 《西康国民日报》的办刊部门及其运作
        2.1.2 创刊宗旨目标及性质
        2.1.3 报纸的基本定位与藏文版发行
    2.2 《西康国民日报》的调整兴起时期
        2.2.1 时局催生发展
        2.2.2 新的主编团队带来的新发展
    2.3 《西康国民日报》的衰落
        2.3.1 一波三折的主编团队变更
        2.3.2 时局动荡波及刊物
3 《西康国民日报》的正刊研究
    3.1 国际新闻研究
    3.2 《西康国民日报》的国内新闻研究
    3.3 《西康国民日报》的地方新闻研究
4 《西康国民日报》副刊内容及作者分析
    4.1 《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的主要栏目
    4.2 副刊文章研究
        4.2.1 时论文章
        4.2.2 建康策略之讨论
        4.2.3 民声民情
        4.2.4 宗教文化
    4.3 副刊的主要作者分群分析
        4.3.1 《西康国民日报》副刊的作者群
        4.3.2 《西康国民日报》的副刊上社会各界名家分析
5 《西康国民日报》专题副刊分析
    5.1 创刊纪念刊分析
    5.2 两期讨汪特刊分析
6 《西康国民日报》与同时期其他西康报纸的对比
    6.1 与《戍声周报》的异同
    6.2 与《新雅报》的异同
    6.3 与《西康政府公报》的异同
7 对《西康国民日报》的评价
    7.1 对于当时的社会影响
        7.1.1 对西康社会的影响
        7.1.2 对全国其他地方的社会影响
    7.2 《西康国民日报》的地位
        7.2.1 在西康报刊史上的地位
        7.2.2 在四川省报刊史上的地位
        7.2.3 在中国报刊史上的地位
结语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6)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7)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成立
    第一节 全国各地各界抗敌后援会的成立
        一、“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团体概况
        二、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各省市抗敌后援会概况
    第二节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成立
        一、四川省早期的抗日救亡团体
        二、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正式成立
    第三节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各分会与支会
        一、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各业别支会
        二、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各县抗敌分会
第二章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组织机构与规则
    第一节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总会及分会组织机构
        一、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改组前组织情况
        二、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改组后组织情况
    第二节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规章制度
第三章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推动军队出兵抗战
    第二节 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一、宣传活动
        二、宣传形式
    第三节 征募抗战物资
        一、征募衣物
        二、捐款献金
    第四节 抵制日货
        一、成立根绝仇货委员会
        二、抵制日货主要活动
第四章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代表性分会
    第一节 国立四川大学抗敌后援分会
        一、国立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的成立
        二、国立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的主要活动
    第二节 四川省妇女抗敌后援会
        一、四川省妇女抗敌后援会的成立
        二、四川省妇女抗敌后援会的主要工作
第五章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
    第一节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历史价值
        一、宣传抗战,动员民众
        二、征集大量物资,支援抗日前线
        三、促进后方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的局限性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研究
        二、从新闻职业化理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
        三、有关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
第二章 高等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高等新闻教育萌芽的考证
        一、中国报馆俱进会提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具体经过
        二、全国报界联合会提议筹设新闻大学的详细情形
    第二节 高等新闻教育兴起的背景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报界对时局变动的回应
    第三节 高等新闻教育的发展与勃兴
        一、教会大学的“密苏里式”新闻教育
        二、私立大学的“本土化”新闻教育
        三、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党化”新闻教育
第三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进入校园
    第一节 招生广告:新闻学子的择校参考
    第二节 入学考试:国文与英文的沟壑
        一、英国文学:圣约翰大学对英文的考察方式
        二、燕京大学全面的英语能力要求
        三、注重国学:本国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
        四、党义:中央政治学校必不可少的考察
    第三节 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一、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的热情
        二、对“无冕之王”虚荣的幻想
        三、寻找安身立命的工作
第四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第一节 “通才”教育:培养知识广博的记者
        一、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重:各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二、拓展视野:新闻界名流讲座
    第二节 “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参观报馆:详细了解报纸出版流程
        二、经营校园媒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校外实习:增长报业经验
    第三节 新闻学术研究活动
        一、新闻学会和新闻研究室: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摇篮
        二、新闻讨论周和报展:新闻学子的学术实践
    第四节 新闻系学生的对外交流
        一、暑期参观与旅行
        二、出国留学和交换
第五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一节 生活情况
        一、学杂费
        二、新闻学子的长袍、西装和制服: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龃龉
        三、住宿: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四、娱乐活动
    第二节 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校园社交
        一、师生交游
        二、志趣相投的同学
第六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理念
    第一节 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第二节 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主导
        一、新闻专业主义
        二、新闻的商品性和报业托拉斯讨论
        三、大众化新闻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启蒙
第七章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第一节 积极参与校外新闻实践活动
    第二节 参与“国难”问题讨论:《燕大周刊》抗日问题专号
        一、解读日本对华新政策
        二、对政府现行政策的强烈不满
        三、激进的抗日救亡建言
    第三节 同仇敌忾:全国新闻学子支援绥远抗日前线
        一、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调查团
        二、全国新闻学子捐款捐物援绥
    第四节 巨浪在未名湖畔增长:一二·九运动中的燕京新闻学子
        一、掌握学生自治会
        二、领导请愿游行活动
        三、积极利用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
        四、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
        五、组织延安访问团
结语: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荣誉军人救助的背景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荣军问题及其影响
    第二节 抗战时期荣军救助问题的探讨
第二章 抗战时期广东地区的荣誉军人救助体系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广东地区的伤兵教养和遗属抚恤
    第二节 全面抗战后广东地区的荣军救助机构
    第三节 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经费的来源
第三章 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军的救助与管理
    第一节 荣誉军人的收容救助
    第二节 荣誉军人的慰劳活动
    第三节 荣誉军人的管理与教育
    第四节 抗敌军人家属的抚恤与优待
第四章 战后广东地区荣誉军人的管理与安置
    第一节 战后荣誉军人的管理
    第二节 战后荣誉军人的安置
结语 关于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军救助的评价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10)太行区的社会教育研究(1940-1949) ——以武乡与左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学术综述
        (一)社会教育的宏观研究
        (二)社会教育的区域研究
        (三)太行区的社会教育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社会教育
        (二)时间范围
        (三)空间范围
第一章 太行区社会教育兴起的背景
    一、抗战初期太行区发展概况
    二、1940 年以前太行区社会教育状况
        (一)阎锡山进行的社会教育
        (二)根据地创办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教育
        (三)武乡、左权的教育状况
    三、苏区经验的传承和太行区发展的要求
        (一)苏区经验的传承
        (二)太行区建设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 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教育的探索发展阶段(1940-1945)
        (一)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区状况
        (二)社会教育发展状况
    二、社会教育的贯彻提升阶段(1945-1949)
        (一)解放战争时期太行区状况
        (二)社会教育发展状况
第三章 武乡、左权的社会教育
    一、组织发动与领导管理
        (一)组织管理机构
        (二)动员对象
        (三)动员方式
        (四)组织制度
    二、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政治教育
        (二)文化教育
        (三)科学卫生教育
    三、社会教育的实践
        (一)群众性教育运动
        (二)民众教育机构
        (三)宣传教育形式
        (四)社会教育的其他形式
    四、教员情况
        (一)扩大师资来源
        (二)师资选拔与培训
    五、社会教育的教材
    六、社会教育的经费与设备
第四章 从武乡、左权看影响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一)战争形势的影响
        (二)敌对分子的破坏
    二、内部影响因素
        (一)政治运动的影响
        (二)中心工作的变化
        (三)社教工作人员的影响
第五章 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一、太行区社会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民族国家意识增强,实现了抗战总动员
        (二)妇女参加社会教育,实现思想观念转变
        (三)推动太行区社会进步,实现民众对共产党政权认同
    二、对太行区社会教育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前线》读者调查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沦陷区教育研究[D]. 郝东升. 山西大学, 2021
  • [2]《妇女生活》视域下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研究(1937-1941)[D]. 唐宇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金寨县革命传统建筑保护研究[D]. 张飞.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5]抗战时期的《西康国民日报》研究(1939-1945)[D]. 和紫晶.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各界抗敌后援会研究[D]. 杨小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D]. 白华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抗战时期广东地区荣誉军人救助研究[D]. 柳滔. 暨南大学, 2019(08)
  • [10]太行区的社会教育研究(1940-1949) ——以武乡与左权为例[D]. 张晶.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  

前线读者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