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欺诈的审计技巧

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欺诈的审计技巧

一、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舞弊的审计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0)在《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文中提出自证券市场出现以来,财务舞弊就从未停止,其造成的危害极大,会使投资者难以判别公司的优劣,影响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最终可能导致次品市场的产生,从而扰乱国家的经济发展,危害社会的平稳运行。虽然各国政府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也有所收获,然而财务舞弊治理之路还很长,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财务舞弊问题,必须先了解产生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反舞弊的关键环节就是财务舞弊识别,通过分析和识别各类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尽早识别出有财务舞弊风险的公司,可以有效打击实施财务舞弊的公司,帮助投资者避开舞弊陷阱,维护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而非仅仅是大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本文利用国泰安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数据库中有关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违规事件信息,并逐年查阅中国证监会及其下属的各地监管局网站中披露的给予财务舞弊上市公司的行政处罚,以此为基础,查找2013年至2018年间因舞弊受罚的上市公司。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情况的特征进行统计,包括财务舞弊时间统计、财务舞弊公司规模及业绩特征、财务舞弊公司行业分布及省份分布特征、外部审计特征、财务舞弊后果特征等。其次对我国财务舞弊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相关案例进行举例说明。通过研究分析财务舞弊动因理论的体系架构以及现有文献中有关财务舞弊识别的各种研究变量,本文通过为舞弊样本一对一配比了非舞弊样本,按照舞弊因子理论中的一般舞弊因子及个别舞弊因子,利用两类样本中具有显着差异的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本文使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法,构建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模型的总体判别准确率达到70.3%,具有较好的判别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消除舞弊机会、提高舞弊发现概率、提高舞弊成本、抑制舞弊动机、提高道德品质这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冯昱诚[2](2020)在《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面临着高速发展,企业间发生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由于旧版审计报告存在着格式模板化、披露的信息不详细等缺点,审计报告的改革成为大势所趋,而新版审计报告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关键审计事项的提出。由于关键审计事项准则从提出到正式执行时间尚短,可供实务界参考的案例并不多,虽然准则有公布相关的决策框架,但实务中的情况错综复杂,注册会计师应如何识别关键审计事项,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另一方面,准则规定的理论框架是否完善,在实务工作中是否可行,这些都是值得讨论和探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和目的,选取了DT公司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先描述注册会计师确定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整个流程,然后将注册会计师的做法与审计准则的要求做对比,尝试分析注册会计师在决策流程中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或者在整个决策流程中是否存在值得讨论和争议的地方,针对这些事项,从案例中归纳启示、提出建议,为注册会计师确定出最贴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的关键审计事项提供相应的借鉴。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关键审计事项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汇总,其次对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概念与决策框架进行介绍,接下来详细阐述了案例涉及双方的基本情况、完整的审计业务流程以及注册会计师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整个过程,之后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流程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在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的做法可能存在着决策起点不恰当、决策流程不完整、决策理由不适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得出以下启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某些事项是否足够重要进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时,应以“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为决策起点,遵循完整的决策流程,同时,还要基于合理、恰当的理由进行关键审计事项的识别。最后,本文从三个角度提出建议,认为只有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共同发挥作用,互相协调,加强沟通,才能确定出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关键审计事项,进而才能更好地满足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杨雪姣[3](2020)在《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资本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可能为了脱颖而出隐瞒本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而事务所或者注册会计师也许会迫于压力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最终导致审计失败案例频繁发生。在众多审计失败案例中,又以医药类企业尤为突出。本文以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的审计失败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就审计失败定义、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观点,梳理了研究脉络,并以审计失败相关理论为基础展开全文,以便为后续分析案例做铺垫。笔者选择了医药行业较为有代表性、造假金额较大的K企业作为本次案例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总结了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共同特征,同时论述了审计失败对社会、事务所以及投资者的影响。笔者论述了J所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前述理论结合案例分析审计失败的原因。从作为审计主体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两方面阐述原因,在分析J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时,本文从狭义的审计失败视角,站在审计主体的角度进行阐述,包括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行业及环境状况了解不够深入、事务所质量控制缺陷、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未勤勉尽责以及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等。最后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为基础,给出防范审计失败、降低审计风险的建议,得出结论并对以后的研究及未来行业发展做出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导致审计失败的因素很多、涉及的层面也很广,但笔者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舞弊、行业监管环境薄弱等外部因素并非造成审计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分析时剔除了这些外部影响因素,仅站在审计主体视角分别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角度进行深入具体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确定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并以现代风险导向理论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或改进建议,比如运用PDCA循环法和Bibexcel软件。同时对审计方法进行了创新,包括运用叠加测试法、分阶段测试法和分析现金流量表数据来证实企业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及合理性。不足之处是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料与具体数据对理论进行支撑,内容有待完善。

李新朋[4](2020)在《数据挖掘技术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活动与计算机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人员面对的企业信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维度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识别、评估和应对企业舞弊风险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审计失败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剧。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当代财务舞弊审计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为了提高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企业、监管者和资本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任程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核心作用,本文研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财务舞弊风险识别中的应用,主要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对财务舞弊模式、财务舞弊识别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财务舞弊模式是对财务舞弊的定义、动机、特征等的定性研究;财务舞弊识别是基于统计、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理论对企业财务舞弊的识别研究;数据挖掘是从大型数据集中发现有用模式和趋势的过程,大量研究学者将其应用于财务舞弊识别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准备构建财务舞弊识别模型需要的实证数据,包括采集舞弊企业样本、非舞弊企业样本以及构建舞弊识别特征集合。舞弊企业样本是在2000-2018年间存在虚构利润、虚列资产行为、一般会计处理不当等三种违规行为的158家上市公司;非舞弊企业样本是与舞弊企业同行业且与舞弊企业在舞弊当年及前后各2年的区间内资产总额最相近的158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特征集合的构建基于第一部分对财务舞弊模式和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首先依据财务舞弊动机理论选定初选特征集合,然后对初选特征集合进行Mann-Whitney检验得到原始特征集合,再运用Relief和Bortua算法从原始特征集合中选出最后的舞弊识别特征集合。最后,基于决策树、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构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识别模型。按照原始舞弊识别特征、Boruta算法构建的舞弊识别特征和Relief算法构建的舞弊识别特征的顺序将舞弊样本与非舞弊样本的数据分别载入四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中,模型识别结果显示由Relief算法构建的财务舞弊识别特征和随机森林模型的组合具有最好的识别效果,总体评价指标G均值和F值的值分别为75.88%,78.25%。根据Relief算法构建的财务舞弊识别特征集合可得出以下结论:(1)舞弊企业偿债能力弱,债务风险高,具有强烈的融资意愿,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低于同行业其他正常企业。企业的现金流量比率、权益乘数、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财务指标是较好的舞弊识别特征;(2)舞弊企业资产状况差,周转速度慢,且资产的盈利能力及其增长能力低于同行业其他正常企业。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等财务指标是较好的舞弊识别特征;(3)舞弊企业成本费用增长率较同行业正常企业较高,企业综合税负也低于其他正常企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减值损失率、销售费用增长率、综合税率等财务指标是较好的舞弊识别特征。

王蕾[5](2019)在《IPO审计失败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市,为了保证上市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好投资者的资金来更好地经营和发展,以及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IPO审计监管是必不可少和必须的,IPO审计在拟上市公司IPO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成功上市,而负责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承担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个特殊的盈利性服务机构,它既要满足被审计客户的需求,使企业成功上市,还要接受政府的监管和公众的审视,以规避审计失败和诉讼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的双重性特征,使其无时无刻都潜伏着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事务所如何搞好IPO审计、完善审计策略以此减少审计失败成为理论和实践中值得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部分拟上市公司在IPO审计环节出现财务造假的现象,有的在IPO审计环节被发现而终止上市,更多地没有发现而被顺利通过上市,但上市以后的1-3年之内暴露出在上市之前的财务造假,这样对整个资本市场的环境形成污染,对现有投资者造成难以弥补的投资损失,对潜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造成打击,对监管环境带来监管难度,对审计市场的诚信带来质疑。为了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的不断发生,应该从上市公司的IPO审计环节进一步加强重视,从源头上杜绝造假行为的发生,有必要对近年来发生的特定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分析财务造假的原因、具体操作,同时应该深入分析审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所在。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对我国在2012年-2018年7年IPO企业上市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IPO审计失败案例以及被证监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的相关案例。针对10起具有代表性的IPO审计失败案例进一步总结出我国在IPO审计方面还存在风险程序评估不当、内部控制测试不够以及函证程序缺失等审计策略设计及应用等问题,同时对审计失败案例中的财务造假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利润、收入核算过程不明、关联方交易信息不充分等是造成财务造假的主要途径和原因。最后借助怀集登云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详细分析,提出治理财务造假、减少审计失败的对策建议。

高之丹[6](2019)在《审计失败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2007-2018》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审计失败频繁发生,严重动摇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信心,对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寻找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策略,对于防范审计失败的发生,规范资本市场行为,树立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以2007-2018年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公布的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47个处罚公告为主要研究样本,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提炼出审计失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特征进行了进一步分类,归纳出影响审计失败的四个因素,继而在深入分析四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审计失败的控制策略。本文通过对处罚公告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审计失败存在处罚数量分布呈现波浪形、处罚力度较轻且滞后、触犯审计准则集中、审计失败覆盖会计要素集中、审计类型集中在年审以及审计失败原因集中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审计失败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政府监管、审计准则、审计客户和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因素包括两个方面: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监管滞后且处罚较轻。审计失败触犯的审计准则主要是函证和审计证据,准则存在模糊性和指导性不强的特点。审计客户舞弊,尤其是管理层舞弊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主要因素。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前者未尽勤勉尽责和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以及后者的质控失察和指导不足是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为降低审计失败的发生,本文针对审计失败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下控制策略:政府方面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积极推进市场化建设提高高质量审计需求,强化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审计准则作为审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一方面要降低模糊性,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可能的渠道提高指导性;审计客户要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治理结构;会计师事务所方面要加强培训和质量控制,注册会计师要提高职业谨慎,尤其要认真执行选定的恰当审计程序。

刘琳琳[7](2019)在《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佳兆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财务舞弊手法之多样、舞弊金额之巨大、舞弊影响之深远,无一不引起各个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因此,为了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例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上市公司佳兆业股份的财务舞弊案例的爆发过程及相关各方对财报问题的博弈进行深层分析,解读出佳兆业基于风险因子理论五要素的舞弊动因及在财务舞弊过程中所采用的三种隐藏手段,借鉴符合我国市场基本情况的预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模型——C-score模型来识别2014年佳兆业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并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佳兆业盈余管理的迹象分析,其中,定量分析可采用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以期识别出偏离预期的指标数据或找到其他异常之处,最终基于风险因子五要素,有针对性的对应财务舞弊动因提出控制个别风险因子的防治对策,即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和打造融资良性循环,同时基于公司内部控制角度、外部独立第三方角度和政府监管角度提出控制一般风险因子的防治对策,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职能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历经一个完整逻辑架构的佳兆业财务舞弊案例研究,预期可以实现学术理论和现实案例的有机融合,以小见大,有助于识别上市公司舞弊迹象、防范该类舞弊事件的发生,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良好秩序。

罗晨昊[8](2019)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基于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加,证券市场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面对市场的复杂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为了应对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许多企业通过纵向合并、横向合并等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它们形成关联方,而它们之间的交易称为关联交易。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从而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但是关联交易也可能导致管理层利用其粉饰财务报表、降低整个集团税负等舞弊现象。因此,不合规的关联交易不仅导致中小股东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影响了证券市场的秩序,危害资本市场。由于关联交易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以及外部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增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上市企业关联交易审计时,需要对企业关联交易重大错报作出相应的风险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注册会计师对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有效评估,有助于其在关联交易审计过程中把控各个风险点。在评估风险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评估,还要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注册会计师根据评估结果设定相应的审计程序,可对关联交易进行有效的防范,降低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若要减少关联交易的舞弊现象,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关联交易的把控力度是一条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对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研究,从而提出对于关联交易审计的建议。本文通过五章内容对整个审计失败案例进行全面剖析。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与应对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同时在对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分析逻辑,并搭建了本案例的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了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本案例的理论基础,为下文审计失败案例分析做好铺垫。第三章是对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案例的介绍,首先是介绍华泽钴镍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关联交易的具体事实,其次是介绍RH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以及其审计失败的相关表现,最后是介绍RH会计师事务所面对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时评估以及应对的过程。第四章是分析RH会计师事务所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及应对的不足之处,首先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评估以及认定层次评估提出相应的不足之处,然后对于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应对提出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第五章是在前几章的基础下提出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及应对的建议。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关联交易审计难度较大,因此在审计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对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有效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方面,会计师事务所需要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方面进行评估,不仅要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环境进行详细分析,还需要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等。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应对方面,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关联交易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本文在对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案例进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RH会计师事务所在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及应对的不足,首先,运用PEST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华泽钴镍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环境重大错报风险水平。然后,结合财务指标分析华泽钴镍经营风险水平。本文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对本次关联交易审计的不足进行重点研究,有助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防范。

蒋啸翀[9](2018)在《基于股东委托的审计高管舞弊问题研究 ——以对KML企业高管舞弊审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企业管理层舞弊丑闻频发,不仅给投资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也对我国资本经济市场健康运行造成了恶劣影响。目前,实务界普遍依靠公司内部治理与审计两种手段来防范舞弊,而在当下审计委托代理错位,管理层集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对象于一身的情况下,审计往往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加之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对高管处罚的成本明显偏低,企业管理层舞弊愈演愈烈,甚至由管理层扩散为全员舞弊,严酷的现实亟需要加强管理层舞弊审计与防范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舞弊和舞弊审计研究的文献,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股东委托、舞弊、管理层舞弊、舞弊审计的相关概念、内容、功能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并且与传统财务审计比较,进一步界定舞弊审计。接着分析了目前我国管理层舞弊的主要类型、特点与成因,为了让研究更加直观与具有实效性,笔者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舞弊审计案例具体阐述审计人员在查证企业管理层舞弊时的方法与发现的问题,总结案例中审计的经验与不足;最后,本文对前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防范企业管理层舞弊的管理建议和审计对策。管理层舞弊作为企业内部而生的舞弊行为,急需企业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营造诚信至上的反舞弊组织文化氛围,构建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来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防范。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在防范管理层舞弊上的效用,审计人员一定要坚持由股东委托审计,扭转目前审计委托人缺位的局面,审计人员还需要更具目前管理层舞弊的新形势来尽快转变思维观念,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同时,协同反舞弊的审计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培养也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内外兼顾”、“标本兼治”地防范与治理企业管理层舞弊,促进我国资本与经济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梁静[10](2018)在《博元投资会计舞弊识别与监管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完善至今,会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信息误导了投资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同时削弱了相关监督部门的公信力。因此,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进行预警分析,以此提高投资者的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我国监管制度现状,发现会计舞弊监管方面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探讨完善改进措施,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促进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本文以博元投资会计舞弊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研究中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预警方法,综合运用定性识别和模型识别的方式对其舞弊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博元投资财务报表中披露的重大事项异常;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且其债务诉讼频繁,财务危机严重;盈利来源不具有可持续性;应收账款周转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不匹配,收入造假可能性高;总体经营业绩与报表显示不相符,由此识别其会计舞弊行为。同时本文对我国现有监管制度进行梳理、评析,并结合案例公司进行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监管存在监管权力分配不平衡,会计舞弊行为处罚力度不足,中小投资者利益难以维护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联合发现机制、加大对舞弊及监管行为缺失的处罚力度、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等建议,以期对完善资本市场监管进而抑制会计舞弊行为提供借鉴作用。

二、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舞弊的审计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舞弊的审计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及文献回顾
    1.1 研究背景、选题动机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动机
        1.1.3 研究意义
    1.2 主要内容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1.4.1 创新点
        1.4.2 局限性
    1.5 财务舞弊文献回顾
        1.5.1 财务舞弊动机研究
        1.5.2 财务舞弊识别方法
        1.5.3 财务舞弊识别指标
        1.5.4 文献评述
2 财务舞弊相关理论基础
    2.1 财务舞弊界定及概念辨析
        2.1.1 财务舞弊的界定
        2.1.2 财务报表舞弊相关概念辨析
        2.1.3 财务舞弊相关角色
    2.2 财务舞弊相关经济学理论
        2.2.1 契约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有效市场假说
        2.2.5 有限理性理论
    2.3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2.3.1 舞弊二因素论
        2.3.2 舞弊三因素论
        2.3.3 舞弊四因素论
        2.3.4 舞弊多因素论
3 我国财务舞弊现状分析
    3.1 财务舞弊样本统计
        3.1.1 财务舞弊时间统计
        3.1.2 财务舞弊公司规模及业绩特征
        3.1.3 财务舞弊公司行业分布及省份分布特征
        3.1.4 财务舞弊公司外部审计特征
        3.1.5 财务舞弊后果特征
    3.2 财务舞弊发展的三个阶段
        3.2.1 直接操纵利润
        3.2.2 调整资产及负债
        3.2.3 伪造现金流
    3.3 财务舞弊具体实施方法
        3.3.1 利用关联方交易
        3.3.2 滥用会计政策及估计变更
        3.3.3 利用重大非常规交易
        3.3.4 利用信息化手段
    3.4 我国财务舞弊风险因子分析
        3.4.1 舞弊机会因子
        3.4.2 舞弊发现可能性
        3.4.3 舞弊后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
        3.4.4 舞弊动机因子
        3.4.5 道德品质因子
4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研究
    4.1 数据来源
    4.2 样本选择与说明
        4.2.1 舞弊样本
        4.2.2 非舞弊样本
        4.2.3 说明
    4.3 研究方法
    4.4 舞弊识别模型
        4.4.1 指标设置
        4.4.2 准确性检验
        4.4.3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2.1 消除舞弊机会
        5.2.2 提高舞弊发现概率
        5.2.3 提高舞弊成本
        5.2.4 抑制舞弊动机
        5.2.5 提升道德品质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2)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因素研究
        1.2.2 关键审计事项的效果研究
        1.2.3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不足与改进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关键审计事项的相关概念
        2.1.1 关键审计事项的含义与作用
        2.1.2 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
        2.1.3 关键审计事项段的描述要求
        2.1.4 关键审计事项段与强调事项段的区别与联系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审计事项总体分析
    3.1 总体情况分析
    3.2 关键审计事项涉及的主要领域
        3.2.1 资产减值问题
        3.2.2 收入确认问题
        3.2.3 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问题
        3.2.4 负债类事项
    3.3 年报审计中披露的关键审计事项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过程介绍
    4.1 案例涉及双方简介
        4.1.1 DT公司情况简介
        4.1.2 H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简介
    4.2 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的确定过程
        4.2.1 计划审计工作阶段
        4.2.2 风险评估阶段
        4.2.3 风险应对阶段
        4.2.4 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阶段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确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 决策起点不恰当
        5.1.1 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起点要求
        5.1.2 注册会计师确定决策起点时存在的问题分析
        5.1.3 小结
    5.2 决策流程不完整
        5.2.1 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流程要求
        5.2.2 决策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2.3 小结
    5.3 确定理由不适当
        5.3.1 相关要求
        5.3.2 确定理由的恰当性分析
        5.3.3 小结
    5.4 不恰当的关键审计事项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
        5.4.1 新旧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对比
        5.4.2 披露不恰当的关键审计事项所带来的问题分析
        5.4.3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启示与建议
    6.1 案例启示
        6.1.1 应以“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为起点确定关键审计事项
        6.1.2 需要完善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流程
        6.1.3 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理由要恰当
    6.2 相关建议
        6.2.1 注册会计师角度
        6.2.2 会计师事务所角度
        6.2.3 被审计单位角度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审计失败定义及理论概述
    2.1 审计失败的定义和特点
        2.1.1 审计失败的定义
        2.1.2 审计失败的特点
    2.2 审计失败理论解释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
        2.2.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第三章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现状分析
    3.1 审计失败案例统计
    3.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3.2.1 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3.2.2 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当
        3.2.3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
        3.2.4 注册会计师缺少职业怀疑精神
        3.2.5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存在缺陷
    3.3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受罚方式分析
    3.4 我国事务所审计失败特征
        3.4.1 事务所任期较长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3.4.2 财务舞弊行为引起的审计失败占大多数
        3.4.3 人为省略审计程序导致审计失败较为频发
    3.5 审计失败造成的影响
        3.5.1 对投资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5.2 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3.5.3 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第四章 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4.1 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案情简介
        4.1.1 J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4.1.2 K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4.1.3 案情回顾
        4.1.4 审计过程简介
    4.2 K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
        4.2.1 通过对银行单据进行造假虚增存款
        4.2.2 通过伪造销售凭证高估营业收入
        4.2.3 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4.3 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存在的问题
        4.3.1 遗漏以常识为基础的分析性程序
        4.3.2 风险导向审计实施过程不当
        4.3.3 出具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4.4 证监会对审计失败涉事各方的行政处罚情况
第五章 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5.1 J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原因
        5.1.1 未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状况以评估风险
        5.1.2 事务所质量控制存在缺陷
    5.2 注册会计师方面原因
        5.2.1 银行函证程序不科学
        5.2.2 有形资产监盘程序不规范
        5.2.3 关联方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
        5.2.4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且未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第六章 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分析的建议
    6.1 审计执业监管层面
        6.1.1 规范审计收费标准
        6.1.2 加大违规惩罚力度
    6.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6.2.1 设立独立评估部门
        6.2.2 实行一体化管理与PDCA循环法
        6.2.3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6.3 注册会计师层面
        6.3.1 设立函证控制中心
        6.3.2 合理利用专家意见
        6.3.3 运用Bibexcel软件识别关联企业
        6.3.4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6.4 被审计单位方面
        6.4.1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6.4.2 建立匿名举报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数据挖掘技术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财务舞弊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
        1.2.2 财务舞弊识别研究现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财务舞弊动机理论和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2.1 财务舞弊动机理论概述
        2.1.1 财务舞弊和财务舞弊审计的定义
        2.1.2 舞弊三角形理论
        2.1.3 “GONE”理论
        2.1.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2.2 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2.2.1 数据挖掘技术简介
        2.2.2 数据挖掘技术在财务舞弊识别中应用的设计方案
第三章 构建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的数据准备
    3.1 财务舞弊识别样本选择
        3.1.1 舞弊样本选择
        3.1.2 非舞弊样本选择
    3.2 财务舞弊识别特征选择
        3.2.1 特征选择方法
        3.2.2 财务舞弊识别原始特征集合选择
        3.2.3 基于Boruta算法的财务舞弊识别特征集合选择
        3.2.4 基于Relief算法的财务舞弊识别特征集合选择
第四章 构建财务舞弊识别模型
    4.1 .舞弊识别模型评估方法
        4.1.1 错误率和精度
        4.1.2 混淆矩阵
        4.1.3 其他评价方法
    4.2 财务舞弊识别实证研究
        4.2.1 构建财务舞弊识别模型
        4.2.2 基于网格搜索算法的参数调整
        4.2.3 财务舞弊识别模型的识别效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财务舞弊风险识别和评估阶段的审计建议
        5.2.1 基于舞弊动机理论的财务舞弊审计建议
        5.2.2 基于舞弊财务特征的财务舞弊审计建议
    5.3 研究创新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IPO审计失败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IPO审计相关研究
        1.2.2 审计失败相关研究
        1.2.3 审计财务造假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理性经济人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4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2.2 相关概述
        2.2.1 财务造假相关概述
        2.2.2 财务造假与盈余管理
第3章 我国IPO发展及其审计状况
    3.1 我国IPO及审计发展
        3.1.1 我国IPO产生及相关规定
        3.1.2 我国IPO审计相关概述
    3.2 我国IPO审计总体状况
        3.2.1 获得通过IPO审核数据
        3.2.2 未通过IPO审核数据
        3.2.3 暂缓表决IPO审核数据
    3.3 我国IPO审计失败状况
        3.3.1 IPO审计失败含义
        3.3.2 IPO审计失败总体状况
        3.3.3 IPO审计失败具体体现
第4章 我国IPO审计失败中的财务造假分析
    4.1 总体状况
    4.2 具体状况
        4.2.1 利润或收入核算过程不明
        4.2.2 关联方交易信息不充分
        4.2.3 成本或费用核算过程不充分
        4.2.4 内部控制制度未说明
        4.2.5 资产计提减值不充分
        4.2.6 职工薪酬核算不充分
第5章 怀集登云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1.1 公司基本情况
        5.1.2 整体经营与融资历史
        5.1.3 组织机构
    5.2 案例基本情况介绍
    5.3 案例公司IPO过程中的财务造假
        5.3.1 财务舞弊分析
        5.3.2 舞弊成因分析
第6章 IPO审计财务造假的治理策略
    6.1 加强外部监控力度
        6.1.1 加强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管
        6.1.2 加强对IPO公司的审核
        6.1.3 审慎审计证据的评价
        6.1.4 加大从严处罚的力度
        6.1.5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6.2 加强IPO公司管理
        6.2.1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
        6.2.2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6.2.3 优化股权结构
        6.2.4 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
    6.3 加强对会计事务所的管理
        6.3.1 加强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6.3.2 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6.3.3 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审计失败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2007-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性及局限性
        1.4.1 研究的创新性
        1.4.2 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审计失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2.1 审计失败定义及相关概念
        2.1.1 审计失败定义
        2.1.2 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经营失败的关系
    2.2 审计失败的判断标准
    2.3 审计失败的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理性经济人”假设
        2.3.3 舞弊三角理论
    2.4 审计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
        2.4.1 政府监管因素
        2.4.2 审计准则因素
        2.4.3 审计客户因素
        2.4.4 会计师事务所因素
    2.5 审计失败的影响
        2.5.1 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
        2.5.2 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
        2.5.3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第3章 审计失败数据统计与分析—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2007-2018)
    3.1 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说明
        3.1.1 数据来源说明
        3.1.2 数据统计方法说明
    3.2 审计失败呈现的特征
        3.2.1 处罚呈现波浪形——基于处罚频次的统计分析
        3.2.2 处罚力度较轻——基于审计失败处罚的统计分析
        3.2.3 处罚存在滞后性——基于审计失败区间的统计分析
        3.2.4 触犯审计准则集中——基于触犯审计准则的统计分析
        3.2.5 审计失败覆盖会计要素集中且审计类别主要为年报审计
        3.2.6 事务所重复被罚现象严重——基于事务所受罚次数的统计分析
        3.2.7 审计失败原因集中
    3.3 审计失败特征与四个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第4章 基于审计失败主要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4.1 政府监管与审计失败的分析
        4.1.1 高质量审计需求
        4.1.2 监管
    4.2 审计准则与审计失败的分析
        4.2.1 审计准则的概念及作用
        4.2.2 函证和审计证据是最容易被触犯的准则
        4.2.3 函证和审计证据高频触犯的原因
    4.3 审计客户舞弊与审计失败的分析
        4.3.1 客户舞弊的类别及特征
        4.3.2 会计舞弊的手段
        4.3.3 会计舞弊与审计失败的关系
    4.4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与审计失败的分析
        4.4.1 注册会计师层面
        4.4.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4.5 金亚科技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4.5.1 金亚科技介绍及案例回顾
        4.5.2 金亚科技造假回顾
        4.5.3 金亚科技审计失败因素分析
第5章 防范审计失败的控制策略
    5.1 政府监管层面
        5.1.1 推进市场化建设增加高质量审计需求
        5.1.2 加大监管与惩处力度
    5.2 审计准则层面
        5.2.1 降低模糊性
        5.2.2 增强指导性
    5.3 审计客户层面
        5.3.1 完善公司内控制度
        5.3.2 优化治理结构
    5.5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5.5.1 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
        5.5.2 注册会计师选择并严格执行恰当的审计程序
        5.5.3 注册会计师深入了解业务
        5.5.4 会计师事务所强化质量控制
        5.5.5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审计方法技能培训且推进审计方法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佳兆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动态
        2.国内研究动态
        3.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1.本文的创新之处
        2.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
    (二)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1.冰山理论
        2.三角理论
        3.GONE理论
        4.风险因子理论
三、佳兆业财务舞弊案例回顾
    (一)佳兆业简介
        1.发展历程
        2.组织架构
        3.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4.历年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5.行业背景及行业竞争现状
    (二)佳兆业财务舞弊事件介绍
        1.佳兆业财务舞弊事件爆发
        2.佳兆业财务舞弊事件过程
        3.佳兆业财务舞弊事件后续进展
四、佳兆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舞弊动因分析
        1.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2.一般风险因子分析
    (二)财务舞弊的手段分析
        1.精心谋划隐瞒负债
        2.虚增收入以虚增利润
        3.不当关联方交易
    (三)财务舞弊的识别分析
        1.利用C-score模型进行分析
        2.盈余管理的迹象分析
五、佳兆业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一)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防治对策
    (二)关于控制个别风险因子的防治对策
        1.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2.打造融资良性循环
    (三)关于控制一般风险因子的防治对策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审计监督职能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基于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关联交易的研究
        1.2.2 关于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
        1.2.3 关于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理论概述
    2.1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概念
        2.1.1 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定义
        2.1.2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定义
        2.1.3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特征
    2.2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内容
        2.2.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2.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
    2.3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程序
        2.3.1 询问
        2.3.2 观察与检查
        2.3.3 实施分析程序
    2.4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2.4.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确定总体应对措施
        2.4.2 针对认定层次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2.5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理论基础
        2.5.1 舞弊动因理论
        2.5.2 战略管理理论
        2.5.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3 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案例介绍
    3.1 成都华泽钴镍公司简介及关联交易具体事实
        3.1.1 成都华泽钴镍公司简介
        3.1.2 成都华泽钴镍关联方情况
        3.1.3 成都华泽钴镍关联交易具体事实
    3.2 RH会计师事务所简介及审计失败具体表现
        3.2.1 RH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3.2.2 审计失败具体表现
    3.3 RH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泽钴镍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3.3.1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范围
        3.3.2 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程序
    3.4 RH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泽钴镍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3.4.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确定总体应对措施
        3.4.2 针对认定层次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4 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不足
    4.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不足
        4.1.1 对企业外部环境未进行有效分析
        4.1.2 忽视企业所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4.1.3 对企业财务数据未进行有效评估
    4.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不足
        4.2.1 采购与付款循环未有效执行
        4.2.2 函证执行情况不完善
        4.2.3 未关注审计基准日前后应收票据异常变化
    4.3 RH会计师事务所对华泽钴镍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应对的不足
        4.3.1 对关联交易审计不够重视
        4.3.2 审计人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及经验不足
        4.3.3 未制定针对关联交易的审计程序
5 加强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与应对的建议
    5.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建议
        5.1.1 对企业外部环境设定有效风险评估程序
        5.1.2 有效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5.1.3 加强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以识别其经营风险
    5.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建议
        5.2.1 建立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
        5.2.2 创新审计手段
    5.3 会计师事务所在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应对的建议
        5.3.1 加强关联交易的审计目标
        5.3.2 加强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后续教育
        5.3.3 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股东委托的审计高管舞弊问题研究 ——以对KML企业高管舞弊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诠释
        2.1.1 股东委托的涵义
        2.1.2 舞弊的诠释
        2.1.3 舞弊审计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舞弊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内部控制理论
3 管理层舞弊的类型、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3.1 管理层舞弊的类型
        3.1.1 财务报表舞弊
        3.1.2 资产舞弊
        3.1.3 经营活动舞弊
        3.1.4 偷逃税金舞弊
    3.2 管理层舞弊的特征分析
        3.2.1 舞弊手段多样
        3.2.2 舞弊隐蔽性强
        3.2.3 舞弊危害大,影响范围广
    3.3 舞弊的成因分析
        3.3.1 审计的委托代理错位
        3.3.2 公司治理失衡
        3.3.3 内部控制失效
        3.3.4 审计监管不到位
        3.3.5 对舞弊的处罚成本过低
4 KML公司高管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4.1 KML公司基本概况
    4.2 KML公司审计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4.3 KML公司审计方式和方法
    4.4 KML公司审计发现的问题
    4.5 KML公司审计的经验和不足
        4.5.1 取得的经验
        4.5.2 存在的不足
5 强化企业审计反舞弊的策略
    5.1 筑牢预防企业高级管理层舞弊的防火墙
        5.1.1 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
        5.1.2 扎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藩篱
        5.1.3 建构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5.1.4 注重反舞弊企业文化建设
    5.2 强化企业审计反舞弊策略
        5.2.1 回归股东委托审计本位
        5.2.2 转变审计思维观念
        5.2.3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5.2.4 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
        5.2.5 建构协调反舞弊的审计资源共享平台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10)博元投资会计舞弊识别与监管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会计舞弊的概念及特征
    2.2 会计舞弊动因理论(GONE理论)
    2.3 会计舞弊识别方法
        2.3.1 定性识别法
        2.3.2 模型识别法
    2.4 会计舞弊监管理论
        2.4.1 市场失灵理论
        2.4.2 委托代理理论
    2.5 文献综述
        2.5.1 会计舞弊识别文献综述
        2.5.2 监管制度文献综述
        2.5.3 文献评述
第3章 博元投资会计舞弊案例简介
    3.1 博元投资公司简介及发展历程
    3.2 会计舞弊事件回顾
        3.2.1 事件起因
        3.2.2 舞弊过程
        3.2.3 舞弊后果
第4章 博元投资会计舞弊识别分析
    4.1 定性识别
        4.1.1 财务报表重大事项识别分析
        4.1.2 财务报表项目识别分析
    4.2 模型识别
        4.2.1 单变量舞弊识别模型分析
        4.2.2 Z变量舞弊识别模型分析
第5章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监管制度研究
    5.1 我国现行会计舞弊监管制度概况
        5.1.1 舞弊行为发现体系
        5.1.2 舞弊行为处罚体系
        5.1.3 投资者权益维护体系
    5.2 现行监管制度评析
        5.2.1 监管权力配置不当
        5.2.2 会计舞弊处罚力度有待加强
        5.2.3 投资者权益维护不到位
    5.3 监管体系的完善
        5.3.1 合理配置监管权力
        5.3.2 强化问责和处罚机制
        5.3.3 投资者权益保护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会计舞弊识别研究结论
        6.1.2 监管制度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舞弊的审计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研究[D]. 李颖. 浙江大学, 2020(02)
  • [2]DT公司关键审计事项案例研究[D]. 冯昱诚.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J会计师事务所对K公司审计失败案例研究[D]. 杨雪姣.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数据挖掘技术在财务舞弊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新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5]IPO审计失败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研究[D]. 王蕾.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6]审计失败影响因素和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证监会处罚公告2007-2018[D]. 高之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佳兆业财务舞弊问题研究[D]. 刘琳琳. 佳木斯大学, 2019(03)
  • [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基于R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华泽钴镍为例[D]. 罗晨昊.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基于股东委托的审计高管舞弊问题研究 ——以对KML企业高管舞弊审计为例[D]. 蒋啸翀. 南京审计大学, 2018(08)
  • [10]博元投资会计舞弊识别与监管制度研究[D]. 梁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利用会计报表识别会计欺诈的审计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