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电脑病毒与反病毒态势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牛鹏飞[1](2018)在《基于带外监控的防病毒产品检测平台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网络空间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防病毒技术和产品不断改进,提高实时抗攻击能力。但是现有的防病毒测评体系不适应防病毒技术和产品的快速发展,无法实现对防病毒产品连续、准确、全面的测评。因此,亟需建立一套更加客观、科学的恶意软件防治技术、产品和服务评测体系,规范、促进反病毒行业的发展,提高网络空间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本文在详细分析和研究了当前国内外防病毒产品检测方法与带外监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测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带外监控技术的防病毒产品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虚拟化技术,提出了基于虚拟化技术建立测试平台的方法,实现了对防病毒产品的连续测试。依托虚拟化技术可以为测试提供资源的弹性分配。根据测试用例的不同需求,动态分配测试所需资源,满足测试的实际需求。如果出现软硬件故障或宕机,可以根据虚拟机状态信息分析故障原因,并可快速恢复测试环境。解决了传统测评方法因基于实体物理机无法提供连续测评环境的问题。(2)研究了带外监控技术,提出了基于带外方式获取检测数据的方法,将被测防病毒产品与检测模块予以隔离,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检测模块的安全性。在客户虚拟机中只需部署被测产品,无需安装任何代理程序。检测模块部署在权级更高、更为安全的特权虚拟机中,解决了传统环境中检测程序因受实时运行的恶意软件的干扰或攻击,无法准确反馈相关测评数据的问题。(3)研究了虚拟化技术和防病毒产品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虚拟机的并行检测方法,实现了对防病毒产品全面、多维度的测评。由于目前防病毒产品测评方法基于实体物理机,每次测试只能获取产品的一部分功能特性,难于一次性实现对产品全面、多维度的测评。因此,充分利用虚拟化平台资源丰富、可动态扩展、管理维护高效便利的特点,综合多种带外监控技术的优势,从不同视角对目标系统与被测产品进行多维度、细粒度的检测,通过带外检测目标虚拟机内存、磁盘、网络信息,实现对防病毒产品全面检测。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搭建了基于带外监控技术的防病毒产品检测平台并开展了相关测试工作。通过实验可以有效检测出Rootkit恶意软件,并对防病毒产品的实时防护能力和性能进行评测,可以发现传统测试方法难于发现的漏报、漏杀等问题,提高了对防病毒产品的检测能力。下一步将不断提高测试效率和自动配置调度能力,实现对多个产品连续、自动化的横向比对测试。
徐才淇[2](2017)在《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是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的生活,也附带各种负面影响,包括违法与犯罪等问题。当今世界已通过网络连接为一个整体,传统型犯罪的网络异化和网络犯罪的跨国特性日趋明显,已然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研究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及其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背景、治理的立场与原则选择、治理机制运行、对策完善、国际化提升等角度深入研究了网络犯罪的治理政策与制度问题,其中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立场和原则选择、对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重笔泼墨,从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新型治理模式、完善预防机制和跟踪回访机制、促进国内法的国际化对接、建立对抗网络犯罪的新技术共同开发机制、建立定期组织国际会议机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治理网络犯罪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撑及政策和制度设计方案。本文共五章内容。第一章通过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炼出网络犯罪的时代特点,从而预测出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即传统犯罪网络化、PC端向移动端过渡、犯罪专业化国际化趋势明显等,为下一步我国选择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作了基础性铺垫。第二章通过对网络犯罪治理模式选择的依据分析,从网络犯罪治理的立场选择和价值选择两个角度,对现有治理模式的利弊进行比较后指出:注重人权者选择自治模式,崇尚安全者选择政府主导模式;以自由原则优先则不易维持网络秩序,秩序原则优先则易阻碍网络发展。最终,本文建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兼顾自由和秩序,选择以政府治理为主、自治为辅的治理模式。第三章对我国现行治理模式进行了一个立体剖析,从规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性战略、治理的主体与协作平台、治理模式的运行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所施行的防控型、从严型治理倾向,并分析了我国现行治理模式运行中的障碍,例如权力分散、国际化程度不足、网络监控不足等。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对策,即逐步提升网络犯罪治理软实力,逐步完成现有治理模式中两个治理观念上的转化,进一步完善相关人才储备工作机制,引导发展对抗网络犯罪新技术机制,进一步完善预防及跟踪回访等相关治理机制。第五章则是通过借鉴某些域外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的优势,防范某些域外网络犯罪治理模式中的劣势,提出了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提升方法,即积极推动国际立法,积极构建对外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我国网络大国的优势,将中国在现实空间中的政治优势延伸到网络空间,发扬中国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民族自信,提升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国际化水平,共同建立治理网络犯罪的国际沟通协作新秩序。综上所述,本文对网络犯罪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治理的立场与原则、治理模式、国际化提升方案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剖析和论证,以期有针对性地选择更为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进而提升我国乃至世界的网络犯罪治理水平,为我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赵文胜[3](2014)在《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文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竞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信息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信息无国界性的特点,在整个信息化进程中,各国均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的方方面面。适用于真实世界的传统刑法如何服务于虚拟的比特世界,如何利用刑法来保障信息安全是刑法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信息安全的含义、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与法律保障的关系、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刑事政策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言。在简要介绍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对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促进刑事立法,为刑事立法寻找一个科学的刑事政策指导,从而防止出现犯罪化过剩和犯罪化不足的极端局面,为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立法之路。第二,有助于指导刑事司法,为打击信息犯罪的刑事司法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使刑法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三,有助于繁荣刑法理论,在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刑法适应中国虚拟社会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传统刑法理论在信息时代的发展。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关于信息的概念,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信息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信息的特征。以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可以将人类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依次更迭的5个阶段:信息的原始传播时期、信息的语言传播时期、信息的文字传播时期、信息的机器传播时期、信息的电子传播时期。每一发展时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而具有现代含义的信息安全概念是在20年世纪40年代申农创立了信息论之后才被逐渐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此时的人类社会已步入了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交流时代,正是在这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的概念才突显出其重要性。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的概念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信息安全涵盖的范围从信息的保密性,拓展到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和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等。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经历了通信保密、计算机数据保护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阶段。由于互联网发展在地域上的极不平衡,信息强国对于信息弱国已经形成了“信息势差”。居于信息低位势的国家,其传统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威胁。因此,国内很多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均认为,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有网络,但没有安全的网络。尽管有分析说,我国的信息安全介于相对安全和轻度不安全之间,但实际上我国信息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信息安全在我国还任重道远。第二章,信息安全与刑法保障。信息与法律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其关系甚为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安全保障是一个由技术保障、管理保障和法律保障共同构建的多层次复合体系。尽管技术和管理手段可能为信息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它们并不是可完全信赖的灵丹妙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对抗信息犯罪的前景将是暗淡的。因为技术手段只在有人发起新的攻击前有效,一旦运用新的攻击手段,现有的技术防范便会漏洞百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万无一失的安全防护系统,所有的高技术方法在它们被运用的同时,都几乎立刻遭到黑客的反击,而且,随着系统不断简化,计算机变得更加容易使用,但同时也更容易遭受黑客的攻击。因此,在信息时代,人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从而会加深对法律的依赖。作者在对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是信息安全的最佳保障的观点。同时认为,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固然应当关注技术因素的介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变异的可能性,但是,刑法理论关注的是定性评价,而不是技术类型与技术等级,因此,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在考虑了基本技术因素的情况下,追求的是定性准确,否定性评价程度的合理,而不是过度关注技术介入的程度和技术本身的优劣程度。本章在对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就所掌握的资料对世界各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刑事法律政策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国际互联网的跨国界性无疑增加了各国在其主权范围内独立调整和管制网上行为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互联网无法管制。各国不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联手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而且,由于出现了强烈的网络管制的社会要求,各种行之有效的网络管制法律也应运而生了。今天,从立法技术上讲,国际互联网络无法管制的神话已被打破。当然,截至于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制定出有效预防和管束黑客的法律。有鉴于此,各国都在苦思对策,除了从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加以预防和缉拿黑客外,还加快制定和完善惩治黑客的立法步伐,对黑客的行为加以严格的规范。第三章,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就刑法典的规定而言,我国刑法为信息安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保障。这种保障主要体现在刑法对危害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的行为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犯罪化处理。具体到计算机网络而言,刑法从网络的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均提供了相应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还有一定的缺陷,本章对以下5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网络行为的犯罪化进行了考查。1、网络黑客,泛指一切未经他人允许或授权而侵入其计算机系统的人。对于网络黑客应采取区别对待黑客的刑事政策,普遍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加大对犯罪黑客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黑客组织。2、网络色情,是指通过网络传送色情信息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由于我国没有色情犯罪,只有淫秽物品犯罪,因此,对于没有达到淫秽标准的网络色情的传播,刑法应保持谦抑性。与网络色情相对应的有网络性犯罪,它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与性有关的间接、直接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类犯罪应加强司法合作,加大打击力度。3、信息冗余,是指信息源包含了除了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信息冗余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但刑法对此并没有相应的犯罪化规定,作者认为尽管大量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社会性,但通过技术手段和其他部门法的规制完全可以对其加以控制,目前没有将其纳入到刑法制裁的必要。4、信息欺诈,是指通过互联网工、手机或其他途径,发布虚假信息,以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的行为。信息欺诈是传统诈骗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目前的打击重点不是创制新的罪名,而是强化侦查技术,提高破案率。5、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同时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网络隐私权脱胎于传统隐私权,但同时也具有新的特点。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现阶段,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适用解决名誉侵权的法律条款,这种解决方式自然是不妥当的。这种间接保护方式不仅在诉讼上不方便,也不利于受害人寻求司法保护。立法者应对侵犯电子邮件和个人数据的行为进行犯罪化,以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秩序。第四章,建立一个科学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政策体系。在肯定传统刑法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网络虚拟空间中出现的新问题,正如美国有的学者所指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网络成为一种新型交互方式的时候,计算机犯罪就开始露头。然而试图将现存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加变动地扩展到虚拟空间,却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刑事立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刑法规则和理论整体上受到挑战;法益保护的范围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某些刑事立法与社会现实失调。对此,本文提出刑事立法的出路在于:1、刑法对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覆盖面偏窄,需要予以适当扩大;2、犯罪构成的设计不合理,需要增加法人犯罪和过失犯罪;3、刑罚设置不合理,应当增设资格刑;4、对罪行轻微者可创设社区处遇制度;5、建议增加计算机渎职犯罪;6、建议修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7、建议增设盗窃计算机数据罪;8、建议将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刑事司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网站交易违禁品和犯罪信息的管理问题、刑事案件管辖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刑事司法的出路在于:1、提高证据的收集、鉴别能力;2、建立合理的刑事法律解释体系;3、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的刑事管辖权的确立。本文最后就我国进入信息社会后的立法需求、立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信息安全立法应遵循:效益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吸收借鉴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和协调原则,制订信息安全统一法,运用多方面的社会手段对信息安全进行必要的维护,加强对网络系统运作的规范,并强化执罚责任追究制度。
李伟[4](2014)在《网络规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生活,在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空间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限制,享受一种更高效、更方便、更自由的网络生活。然而,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需要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其合理有序,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网络空间也不例外,人们在其中的网络行为也需要规范的指导和约束。这些能够指导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规范就是网络规范,网络规范是保证人们的网络行为合理有序,促进互联网有序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想要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实现自己的行为目的,必须遵守合理的网络规范。但是,遵守规范的前提是有规范可依,由于现实规范在互联网中水土不服,因此,如何构建一种区别于现实规范的,能够有效调整和约束人们网络行为的网络规范就成为人们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要构建一种合理的网络规范,就需要对网络规范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结合了规范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规范展开了具体的研究。首先,我们阐明了网络规范的概念、性质与特征,将网络规范与现实规范区分开来,进而揭示了网络规范的类型与功能;其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如何形成的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规范形成的两种模式,并且指出了在构建网络规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再次,我们探讨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网络规范合理性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判定网络规范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同时还指出了网络规范的合理性面临的困境,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困境的办法;最后,我们还探讨了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网络自由的本质及其受到的限制,指出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的中介是网络权利与网络义务,只有自觉履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才是实现网络自由的正确途径。这样,通过对网络规范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一种构建合理的网络规范的路径,从而为人们构建网络规范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人们制定网络法律和政策、网络道德、网络风俗习惯以及网络技术规范等具体的网络规范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刘勃然[5](2013)在《21世纪初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探析》文中认为波谲云诡的国际安全环境为民族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不竭动力,冷战时期前苏联的核威胁促成了美国互联网战略思维的萌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网络对国家安全问题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应运而生。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以“安全”、“繁荣”、“价值观”和“主导权”为核心目标,经历了比尔·克林顿、乔治·沃克·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时期的“三阶嬗进”,彰显出战略制定的“承袭与发展”、攻防态势的“由守转攻”及安全合作的“由内向外”等特征。在实施上,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以“安全能力构建”、“国家利益至上”及“参与和主导”等原则为价值导向,以“超强的控制”、“全面的威慑”、“积极的干涉”和“广泛的合作”等手段为实现路径,取得显着成效。然而,美国政府仍无法避免来自国内外的海量网络攻击,保证对网络攻击百分之百的安全防御;无法彻底解决网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无法阻止其他民族国家对自身主流价值观的保存,这为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带来诸多挑战。在体系理论视阈下,美国网络安全战略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国际网络空间权力格局中单元与单元间及单元与格局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对中国政治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中美两国在国际网络空间的权力博弈尚处于相互试探阶段,面对“优势地位护持”、“安全战略调整”和“综合威慑”等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总体走向,中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利益护持方面形势严峻。从战略地位提升、自主技术研发、安全能力构建、全民“立体式”参与、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国际安全合作及网络文化弘扬等维度加强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实乃当务之急。
王钊[6](2013)在《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近年中国网络安全公司发展现状和全球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作为研究背景,以中国网络安全公司的综合计数据作为研究依据,并结合国内网络安全公司商业运营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盘点。同时文中还以案例方法列举熊猫安全(中国)公司和瑞星公司商业模式,通过分析两家安全公司不同的运营模式,试图解读当前我国网络安全公司现状以及未来国内网络安全公司的商业模式发展之路。通过研究,结合实际调查和相关理论依据,分析当前和未来网络安全市场的发展方向。对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进行提炼,提出创新观点。目的是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在在本人所在公司-熊猫安全(中国)公司,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在面对激励的竞争下,制定企业发展中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战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本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虽经历10多年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的网络安全公司依然处于成长阶段,未来网络安全商业模式和技术将进一步向服务模式、多业务模式转变。在回答国内网络安全公司发展方向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仅有单纯产品的网络安全公司,需要整合多种安全解决方案来改进现有的商业模式;那些大型综合网络安全公司需要逐渐从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为安全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只有改变商业模式,才能获得更多的商业空间来迎合新技术、新环境的变化。本研究最后部分对国内网络安全公司的未来展望和忧患分析,希望可以帮助正在经营或即将经营的网络安全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金毅[7](2011)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理论为分析模型,简要对比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历程。认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是信息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新趋向,而当代中国公民主要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网络民主监督和网络群体性事件来实践政治参与活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主要面临主体困境和治理困境。在主体困境方面,主要是主体的参与理念困境,表现为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主体的参与能力困境,表现为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的冲突;主体的参与方式困境,表现为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的冲突。而在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方面,主要是参与技术的治理困境,表现为自由表达诉求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冲突;参与文化的治理困境,表现为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的冲突;参与环境的治理困境,表现为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的冲突。为了解决以上困境,就要进一步扩大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出路。要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更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念,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础,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益;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秩序,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构建理性网络政治参与文化;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净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环境,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维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安全。
张茜[8](2011)在《云安全环境下的恶意代码前端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迅速演化导致了反病毒技术的不断发展,反病毒史上病毒查杀技术层出不穷,其中传统的特征码技术是最基础的技术。特征码技术主要是将被测程序具有的特征与特征库中已知的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检测。但是,病毒的发展也给传统的特征码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征码技术的滞后性使得特征杀毒方法落后于病毒的产生,对于病毒库中不存在特征的未知病毒无法进行有效检测。随着云安全技术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实际中,反病毒技术也拥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行为分析技术因为能够识别未知恶意代码,而成为反病毒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病毒进行行为分析之前必须要确定它所具备的动态行为规则(特征),本文引入了病毒在植入、安装以及运行等阶段的35种行为特征。借用特征向量的形式对这35种行为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捕获恶意行为的方法。本文针对样本程序的动态行为特征建立分类算法,并根据训练样本多个属性的取值设计学习器,使算法能够更好地对样本进行分类。而且,根据恶意代码的黑白检测与黑灰检测技术,分别提出了基于最小距离分类器的黑白检测模型以及基于AdaBoost分类器的黑灰检测模型,并使用这两种模型对样本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最小距离分类器除了良好的分类精度外,其计算代价较其它非线性方法也要小得多,因此该模型在实际的反病毒工作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而且AdaBoost分类器对降低灰名单样本的误报率效果显着。此外,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恶意代码样本自动行为分析系统,有效解决了海量样本上报处理问题,该联机处理系统以虚拟机控制技术为基础,很好地满足了海量样本的分析需求。
郭旭亭[9](2008)在《基于程序行为模糊模式识别的病毒检测研究》文中提出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计算机病毒也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计算机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不断促进着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发展。当今最新最先进的计算机反病毒技术,有主动内核技术、启发式代码扫描技术、虚拟机技术、基于免疫原理的病毒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各有特点,但应用起来仍然不够成熟。现有计算机反病毒软件虽然在对抗病毒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对付未知病毒缺乏足够有效的方法。对安全、高效的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学术价值,而且对国家的信息安全、金融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论文主要对Windows操作系统下各种病毒的作用机理及当前典型病毒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程序行为的未知病毒检测方案,为实现对未知病毒的有效检测进行有益的探索。首先,分析当前信息安全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病毒的传播与发展;介绍了已经出现的各种主要反病毒技术模型、关键技术和主要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基于程序行为的病毒检测技术。其次,深入研究当前常见病毒程序的典型程序行为,总结出了不同病毒程序传染和发作的典型行为特征;深入研究基于系统调用的检测方法,并对将其应用在病毒检测系统作了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病毒行为模式库的建立方法,构造病毒程序特征行为的数据结构;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模式识别的算法,用于系统对未知病毒的检测。最后,对病毒检测系统的核心——检测引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与分析,从算法执行和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一个未知病毒检测系统,并导入病毒程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未知病毒检测方法。
匡沈阳[10](2008)在《网络社会伦理危机及其军事影响》文中认为在人类高新科技——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也需要伦理道德的规范。网络社会伦理是一超物理时空限制的伦理,是道德主体性彰显的伦理,是道德内容多元开放的伦理,更是一种道德原则易被抛弃的伦理。网络社会既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又不断与传统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接轨、融合,同时也发生摩擦甚至碰撞,最终导致了网络社会的伦理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正常发展。网络社会伦理危机主要表现在诚信缺失、性伦理失范、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凸现、侵犯基本人权、民族与种族主义泛滥等方面。网络社会伦理危机产生的根源主要表现在人性、利害、技术、规范、文化等五个方面。通过对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处理现状进行分析,笔者得出结论:网络社会伦理危机在一段时间内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研究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消除网络社会伦理危机对军队的消极作用,我们必须加紧构建和谐的军队网络文化并不断完善军队的法律法规制度。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我们在军事上的利用提供了可能,主要表现在丰富了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手段。
二、2003年电脑病毒与反病毒态势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电脑病毒与反病毒态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带外监控的防病毒产品检测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恶意软件与防病毒产品检测技术 |
2.1 恶意软件 |
2.1.1 DOS病毒 |
2.1.2 Win32PE病毒 |
2.1.3 宏病毒 |
2.1.4 脚本病毒 |
2.1.5 网络蠕虫 |
2.1.6 特洛伊木马 |
2.1.7 Rootkit |
2.1.8 勒索软件 |
2.2 防病毒产品检测技术 |
2.2.1 防病毒产品检测率 |
2.2.2 防病毒产品防护能力检测 |
2.2.3 防病毒产品性能检测 |
2.3 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计算技术与带外监控技术 |
3.1 虚拟化技术 |
3.2 带外监控技术 |
3.2.1 带外监控技术概述 |
3.2.2 LibVMI |
3.2.3 DRAKVUF |
3.3 带外监控技术相关工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带外监控技术的防病毒产品检测平台的设计 |
4.1 目前防病毒产品检测存在的问题 |
4.2 检测平台的总体设计原则 |
4.3 检测平台总体架构 |
4.3.1 检测平台总体架构 |
4.3.2 测试指标 |
4.3.3 测评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外监控检测平台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检测平台环境 |
5.2 防病毒产品实时防护能力检测 |
5.3 防病毒产品性能损耗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目前研究结果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犯罪治理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网络犯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一、局域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
二、传统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
三、智能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犯罪 |
四、互联网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犯罪治理模式分析 |
第二节 当下网络犯罪的新特点 |
一、技术性犯罪让位于秩序性犯罪 |
二、犯罪手段日趋隐蔽 |
三、犯罪动机多元化 |
四、危害程度严重化 |
五、危害后果全球化 |
第三节 网络犯罪的发展趋势 |
一、传统犯罪网络化程度日益加深 |
二、PC端向移动端加速转移 |
三、犯罪手段传播广泛 |
四、向有组织犯罪演进 |
五、不断向监管薄弱地带蔓延 |
六、跨国犯罪更加突出、成为全球公害 |
第四节 网络犯罪公约和相关类国际法文件 |
一、《网络犯罪公约》 |
二、《塔林手册》 |
三、国际立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立场与价值选择 |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的立场选择问题 |
一、自治模式——注重人权者的选择 |
二、政府管理模式——崇尚安全者的选择 |
第二节 网络犯罪治理的价值选择 |
一、自由优先原则 |
二、秩序优先原则 |
三、兼顾自由与秩序的比例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网络犯罪现有治理模式的立体剖析 |
第一节 我国规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性战略 |
一、预防性网络犯罪治理战略在立法层面的体现 |
二、防控性网络犯罪治理战略的尝试 |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主体与协作平台 |
一、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
二、网络犯罪的治理平台 |
三、跨国联合治理机制初现 |
第三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运行 |
一、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运行的前提 |
二、执法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 |
三、治理的信息互通机制 |
四、治理的监督机制 |
五、治理的保障机制 |
第四节 现行治理模式运行的障碍 |
一、我国规制网络犯罪的法律资源严重不足 |
二、我国网络犯罪治理的制度障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完善对策 |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适时变革 |
一、国本位治理模式向公众参与型治理模式的转换 |
二、运动式治理模式向常态式治理模式观念的转换 |
三、配套制度的配合 |
第二节 引导发展网络犯罪治理技术 |
一、人才库的建立和开发 |
二、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能力的提升 |
第三节 网络犯罪预防及跟踪回访机制的完善 |
一、预防机制的完善 |
二、跟踪与回访制度的建立 |
第四节 国际对接机制的建立 |
一、与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治理网络犯罪措施对接 |
二、推动国际治理模式新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 |
第一节 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域外经验 |
一、网络犯罪治理的优势借鉴 |
二、网络犯罪治理的劣势防范 |
第二节 我国网络犯罪的治理模式的国际化提升 |
一、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治理的趋势 |
二、促进我国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的国际化 |
三、我国治理网络犯罪的国际化优势和民族自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
第一节 信息概述 |
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二、信息的分类 |
三、信息的作用 |
四、信息传播的历史 |
第二节 信息安全的的概念和内容 |
一、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 |
二、信息安全的概念 |
第三节 我国的信息安全概况 |
一、我国的信息安全现状 |
二、我国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思维模式 |
第二章 信息安全与刑法保障 |
第一节 信息与法律的关系 |
一、信息系统对法律的影响 |
二、法律对信息系统的反作用 |
第二节 法律在信息安全体系中的作用 |
一、信息安全体系的层次结构 |
二、法律是信息安全的最佳保障 |
第三节 信息安全感的缺失与刑法需求 |
一、信息时代不安全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
二、对信息时代刑法需求的考查 |
第四节 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及特征 |
一、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 |
二、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特征 |
第五节 各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刑事法律政策概述 |
一、国际社会刑事立法进程概述 |
二、美国政府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
三、欧盟各国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
四、其他国家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
第三章 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 |
第一节 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
一、对信息系统可靠性的保护 |
二、对信息系统保密性的保护 |
三、对信息系统完整性的保护 |
四、对信息系统可用性的保护 |
第二节 对几种网络危害行为犯罪化的刑法考查 |
一、网络黑客 |
二、网络色情 |
三、信息冗余 |
四、信息欺诈 |
五、网络隐私权 |
第四章 建立一个科学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立法和司法体系 |
第一节 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刑事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
一、刑事立法的困境 |
二、刑事立法的出路 |
第二节 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刑事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
一、刑事司法的困境 |
二、刑事司法的出路 |
第三节 有关信息安全的立法建议 |
一、信息社会的立法需求 |
二、我国信息安全的立法现状 |
三、信息安全的立法原则 |
四、加强我国信息安全的立法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网络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互联网与网络规范 |
二、网络规范面临的困境 |
三、网络规范研究的现状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网络规范概述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概念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性质 |
第三节 网络规范的特征 |
第二章 网络规范的功能和类型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功能 |
一、规范功能 |
二、保护功能 |
第二节 网络规范的类型 |
一、网络社会规范与网络技术规范 |
二、网络用户规范与网络服务规范 |
三、正式网络规范与非正式网络规范 |
四、强制性网络规范与非强制性网络规范 |
五、扩展性网络规范与自发性网络规范 |
第三章 网络规范的形成 |
第一节 网络规范形成的条件和模式 |
第二节 构建网络规范的两个原则 |
一、允许原则 |
二、利益平衡原则 |
第四章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 |
第一节 网络规范的合理性 |
一、网络规范的可行性 |
二、网络规范的可接受性 |
第二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判定 |
一、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外部确证 |
二、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内部确证 |
第三节 网络规范合理性的困境及其解决 |
第五章 网络自由与网络规范 |
第一节 网络自由及其限制 |
第二节 网络自由的实现 |
一、网络规范与网络自由 |
二、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5)21世纪初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源起 |
二、 核心概念厘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五、 尝试的创新与撰写面临的挑战 |
第一章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缘起与目标 |
一、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缘起 |
(一) 信息时代美国的网络发展 |
(二) 美国国家安全与网络安全 |
(三) 美国网络安全环境透视 |
(四)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网络安全战略 |
二、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目标 |
(一) 维护自身网络安全利益 |
(二) 促进美国网络经济繁荣 |
(三) 输出美式价值观念 |
(四) 谋求网络空间主导权 |
第二章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演进 |
一、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演进的历程 |
(一) 比尔·克林顿政府(1997-2001)的网络安全战略 |
(二)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的网络安全战略 |
(三) 巴拉克·奥巴马政府的网络安全战略 |
二、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演进的特征 |
(一) 承袭与发展的统一 |
(二) 防御与进攻态势的转变 |
(三) 安全合作范围的扩展 |
第三章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实施 |
一、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的基础 |
(一) 卓越的人才梯队 |
(二 )显着的技术优势 |
(三) 雄厚的经济实力 |
(四) 强大的军事保障 |
(五) 丰富的政治资源 |
二、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的主体 |
(一) “自上而下”: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主体的基本构成 |
(二) “完美链接”: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体系的形成 |
三、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的原则 |
(一) “安全能力构建”原则 |
(二) “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
(三) “参与和主导”原则 |
四、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的模式与手段 |
(一) 超强的控制 |
(二) 全面的威慑 |
(三) 积极的干涉 |
(四) 广泛的合作 |
第四章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评估 |
一、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实施的效果 |
(一) 网络安全成效与日俱增 |
(二) 网络经济持续发展 |
(三) 网络空间主导位势日益凸显 |
(四) 网络空间美式价值观念四处蔓延 |
二、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面临的挑战 |
(一) 网络安全隐患无法根除 |
(二) 网络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尚未解决 |
(三) 多国网络空间主流价值观保存措施纷纷出台 |
第五章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影响与走向 |
一、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影响 |
(一) 美国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 |
(二) 美国与国际网络空间权力格局 |
(三)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对中国政治与安全的影响 |
二、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未来走向 |
(一) 美国网络安全优势地位护持走向 |
(二)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调整走向 |
(三) 美国网络安全“综合威慑”发展态势 |
三、 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
(一) 将网络安全战略提升至国家核心战略的高度 |
(二) 提高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 |
(三) 继续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 |
(四) 实现全社会网络安全的“立体式”参与 |
(五) 强化中国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 |
(六) 增强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 |
(七) 加大中国网络文化的弘扬力度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6)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目录 |
1 引言 |
1.1 背景 |
1.2 网络安全商业模式转变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安全与商业模式 |
2.2 企业价值链 |
2.3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4 成功商业模式理论 |
2.5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
2.6 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3 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3.1 网络安全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 国外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 |
3.3 国内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 |
3.4 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成功的要点 |
3.4.1 产品与技术改进 |
3.4.2 价格因素 |
3.4.3 渠道 |
3.4.4 服务 |
4 案例介绍 |
4.1 熊猫安全公司案例 |
4.1.1 熊猫安全公司介绍 |
4.1.2 熊猫安全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4.2 瑞星公司案例 |
4.2.1 瑞星公司介绍 |
4.2.2 瑞星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
5 案例分析 |
5.1 熊猫安全公司和瑞星公司商业模式比较 |
5.2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 |
5.2.1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概念 |
5.2.2 免费增值商业模式类型 |
5.3 商业模式分析小结 |
5.3.1 产品策略 |
5.3.2 价格策略 |
5.3.3 服务策略 |
5.3.4 品牌策略 |
6 结论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互联网络 |
(二) 政治参与 |
(三) 网络政治 |
四、论文的内容框架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网络政治参与:信息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新趋向 |
一、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发展演变历程简析 |
(一) 公民政治参与模式概述 |
(二) 西方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发展简析 |
(三)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发展简析 |
二、网络信息技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与作用 |
(一)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二) 网络信息技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效用 |
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与特点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 |
(二)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
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与途径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分析 |
(二)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源起与具体实践 |
一、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源起和阶段性历程 |
二、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实践类型 |
(一) 网络参政议政 |
(二) 网络民主监督 |
(三) 网络群体性事件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困境 |
一、主体的参与理念困境: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 |
(一) 民主参与理念: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念基础 |
(二) 追求利益之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终极诉求 |
(三) 民主参与理念与追求利益之争的冲突 |
二、主体的参与能力困境: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 |
(一) 实现网络权利: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 |
(二) 现实数字鸿沟: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差距 |
(三) 实现网络权利与现实数字鸿沟之间的冲突 |
三、主体的参与方式困境: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 |
(一) 多元互动方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本质要求 |
(二) “群体极化”行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极端方式 |
(三) 多元互动方式与“群体极化”行为的冲突 第四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治理困境 |
一、参与技术的治理困境:自由表达诉求与维护网络安全 |
(一) 自由表达诉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必备权利 |
(二) 维护网络安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技术保障 |
(三) 公民表达自由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冲突 |
二、参与文化的治理困境: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 |
(一) 理性包容文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 |
(二) 政治参与盲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心态 |
(三) 理性包容文化与政治参与盲从的冲突 |
三、参与环境的治理困境: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 |
(一) 政治参与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保障 |
(二) 虚拟开放空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失范助推器 |
(三) 政治参与规范与虚拟开放空间的冲突 第五章 扩大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出路 |
一、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 |
(一) 推进网络民主政治建设,更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念 |
(二) 加大网络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
二、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 |
(一) 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基础 |
(二) 努力消除网络“数字鸿沟”,保障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权益 |
三、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 |
(一) 加速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
(二) 全力促进政府与公民互动,完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方式 |
四、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 |
(一) 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制度,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秩序 |
(二) 完善网络伦理道德体系,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参与文化 |
五、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
(一) 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净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环境 |
(二) 积极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维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安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
(8)云安全环境下的恶意代码前端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
1.1.2 恶意代码的危害 |
1.1.3 恶意代码的新技术 |
1.1.4 云安全概述 |
1.1.5 国内外反恶意代码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云安全环境下的恶意代码前端检测技术 |
2.1 特征码技术 |
2.2 实时监控 |
2.3 虚拟机技术 |
2.4 启发式技术 |
2.4.1 静态启发式扫描技术 |
2.4.2 行为分析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恶意代码行为分析技术 |
3.1 常见恶意代码行为的分析归纳 |
3.1.1 行为分析应用于恶意代码检测的原理 |
3.1.2 恶意代码的行为特征及其与Win32 API 的对应关系 |
3.1.3 恶意代码行为的形式化描述方法 |
3.2 基于行为分析的检测模型 |
3.2.1 模型检验指标 |
3.2.2 基于最小距离分类器的黑白检测模型 |
3.2.3 基于AdaBoost 算法的黑灰检测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安全下恶意代码分析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4.1 云安全环境中恶意代码行为捕获工具 |
4.1.1 行为的动态捕获技术原理 |
4.1.2 捕获引擎的设计 |
4.1.3 扩展插件HOOKDLL 动态链接库的设计 |
4.2 云安全下恶意代码自动化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2.1 虚拟机技术 |
4.2.2 自动化行为分析系统 |
4.2.3 自动化行为分析系统结构及控制程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常见恶意代码行为与API 的对应关系 |
附录2 常见恶意代码行为 |
附录3 Win32 系统敏感资源 |
附录3.1 敏感文件夹 |
附录3.2 敏感文件扩展名 |
附录3.3 敏感注册表启动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程序行为模糊模式识别的病毒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计算机病毒概述 |
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
2.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与发展 |
2.3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
2.4 计算机病毒程序的基本结构 |
2.4.1 主控模块 |
2.4.2 传染模块 |
2.4.3 触发模块 |
2.4.4 破坏模块 |
2.5 计算机病毒的一般分类及其作用机理 |
第三章 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研究 |
3.1 计算机反病毒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3.2 传统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 |
3.2.1 校验值法 |
3.2.2 特征值检测法 |
3.2.3 多态病毒检测—软件模拟法 |
3.2.4 启发式检测法 |
3.3 其他病毒检测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基于程序行为的病毒检测方法设计 |
4.1 一种基于程序行为病毒检测设计方案 |
4.1.1 本方案的基本思想 |
4.1.2 建立病毒检测系统模型 |
4.2 基于程序行为病毒检测的基本原理 |
4.2.1 程序行为分析的可行性 |
4.2.2 计算机病毒程序行为检测法 |
4.2.3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行为 |
4.3 提取系统调用方法的原理分析 |
4.4 程序行为模式检测模型 |
4.4.1 程序行为模式的提取 |
4.4.2 程序行为模式的分析 |
4.4.3 行为模式的匹配与响应 |
4.5 几种行为模式建立的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种基于程序行为模糊模式识别的病毒检测方法实现 |
5.1 系统的分析 |
5.1.1 系统模型的描述 |
5.1.2 系统模型的实现关键 |
5.2 病毒程序行为模式库的建立 |
5.2.1 病毒特征的提取 |
5.2.2 病毒特征的量化表示 |
5.2.3 建立病毒行为特征模式库 |
5.3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病毒检测 |
5.3.1 模糊模式识别的数学模型 |
5.3.2 数据结构的设计 |
5.3.3 基于病毒行为模糊集的模式识别算法 |
5.4 程序行为模糊模式识别系统模型的设计 |
5.4.1 系统的工作流程 |
5.4.2 系统的参数确定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1 实验环境 |
6.2 实验流程与说明 |
6.3 实验结果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网络社会伦理危机及其军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凸现 |
2.1 网络社会及其特点 |
2.1.1 网络社会的内涵 |
2.1.2 网络社会的特点 |
2.2 网络社会伦理的特点 |
2.2.1 网络社会伦理是一超物理时空限制的伦理 |
2.2.2 网络社会伦理是道德主体性彰显的伦理 |
2.2.3 网络社会伦理是道德内容多元开放的伦理 |
2.2.4 网络社会伦理是道德原则更易被抛弃的伦理 |
2.3 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
2.3.1 诚信缺失 |
2.3.2 性伦理失范 |
2.3.3 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凸显 |
2.3.4 侵犯基本人权 |
2.3.5 民族与种族主义泛滥 |
第三章 网络社会伦理危机产生的根源 |
3.1 人性:现实中的束缚与虚拟中的奔放 |
3.2 利害:利害的虚拟间接与利害的异常庞大 |
3.3 技术:应用层面的快生与约束层面的滞后 |
3.4 规范:现实体系的失效与虚拟建构的缺失 |
3.5 文化:内容的混生性和原则的淡漠性 |
第四章 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处理 |
4.1 处理手段的有限性及对策 |
4.1.1 处理手段的有限性 |
4.1.2 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
4.2 处理效果的局限性及原因 |
4.2.1 处理效果的局限性 |
4.2.2 原因 |
第五章 网络社会伦理危机的军事影响 |
5.1 影响军队和谐文化的构建 |
5.1.1 健康的军队网络生活方式 |
5.1.2 和谐的军人网络共处方式 |
5.1.3 良好的军人网络道德修养 |
5.2 促进军队法规制度的完善 |
5.2.1 个人利益诉求的法规制度 |
5.2.2 军队及国家利益保障的法规制度 |
5.3 丰富网络中心战作战手段 |
5.3.1 网络作战客体的技术毁伤 |
5.3.2 网络作战主体的认知利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2003年电脑病毒与反病毒态势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带外监控的防病毒产品检测平台的研究[D]. 牛鹏飞. 天津理工大学, 2018(11)
- [2]网络犯罪治理模式研究[D]. 徐才淇.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2)
- [3]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 赵文胜. 武汉大学, 2014(09)
- [4]网络规范研究[D]. 李伟. 厦门大学, 2014(04)
- [5]21世纪初美国网络安全战略探析[D]. 刘勃然. 吉林大学, 2013(08)
- [6]网络安全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 王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2)
- [7]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D]. 金毅. 吉林大学, 2011(05)
- [8]云安全环境下的恶意代码前端检测技术研究[D]. 张茜. 合肥工业大学, 2011(09)
- [9]基于程序行为模糊模式识别的病毒检测研究[D]. 郭旭亭. 青岛大学, 2008(03)
- [10]网络社会伦理危机及其军事影响[D]. 匡沈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