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各民族音乐的百科全书——读内蒙古自治区艺术集成志书感言(论文文献综述)
苏振华[1](2021)在《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达布拉嘎[2](2020)在《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叶克勒与内蒙古地区科尔沁部弓弦抄儿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皆为蒙古族“马尾胡琴类乐器”同源分流的产物,是蒙古族音乐历史积淀的文化瑰宝。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于弓弦抄儿的重视,弓弦抄儿理论研究逐渐深入,并被越来越多的演奏者搬上舞台,而且区内外各重点高校中陆续增设了弓弦抄儿演奏课程,在理论、实践和教育的推动下,弓弦抄儿有着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叶克勒同样可以借鉴弓弦抄儿的发展经验,因此,我认为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进一步完善对叶克勒的理论研究,为推动叶克勒走上舞台和进入高校教育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对于保护和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是中国境内叶克勒流传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位于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居住着一位乌梁海部叶克勒民间艺人——托尔拉。而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部孕育了与叶克勒极为相似的蒙古族传统弓弦乐器——弓弦抄儿。因此,笔者以乌梁海部叶克勒和科尔沁部弓弦抄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笔者分别介绍了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与内蒙古地区科尔沁部的人文地理和音乐文化。第三章通过二者的比较,阐述出乌梁海部叶克勒与科尔沁部弓弦抄儿在地域文化、演奏方法、形制构造、传统曲目、艺术功能五个方面的异同。第四章则对叶克勒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徐亚男[3](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张超[4](2020)在《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A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凝聚的智慧结晶,它涵盖了技艺水平、实践经验、生活旨趣和精神风貌等丰富内容,见证了民族的发展历程,延续了民族的文明历史,更彰显了民族的精神和品质,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人类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地位在不断式微,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倡导文化自信。自十八大以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高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重地,更应充分发挥其场域优势,自觉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纳入教育之中,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下新生力量的“种子”。为此,笔者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指引,以实践为依托,利用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内蒙古A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就内蒙古A学院关于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问题、影响因素等几方面展开研究,从而提出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第一部分,理论阐述。从课程论、教育文化学出发,系统论述了“非遗”课程的意蕴与价值。第二部分,个案考察。通过对内蒙古A学院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现状的实地调查,系统呈现内蒙古A学院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即: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探索、“三位一体”的课程支持系统。同时在此基础上发现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中的问题:马头琴课程目标定位陷入“唯技艺”论的误区;马头琴课程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马头琴课程实施结果反馈滞后及评价机制不完备;马头琴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意识较弱;学生对马头琴课程的学习动机不足且职业选择迷茫。第三部分,原因分析。通过对内蒙古A学院“非遗”课程开发的问题的分析,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层面对其中的原因进行阐述。学校层面包括追求“功利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管理不到位;教师层面包括教师专业素养的支持薄弱、课程意识的迷失;学生层面包括学生对马头琴课程认识的偏差、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知。第四部分,对策提出。针对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深化策略:课程需求层面实现学生文化自觉重建;课程目标层面彰显“非遗”课程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层面挖掘课程资源深刻文化内涵;课程实施层面加强多元课程的开展与教学工作的改建;课程评价层面构建专项评价机制;实现条件层面关注教师是教学智慧的生成。以期为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支持民族高校教育课程变革,实现民族高校的长足特色发展。
黄若然[5](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提出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刘彦宇[6](2020)在《历史的回声 ——杭锦旗古如歌40首录音文本研究》文中认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境内的杭锦旗,历史悠久,诸多少数民族相继在此地繁衍生息,文化积淀深厚,是鄂尔多斯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杭锦旗也被誉为中国“古如歌之乡”。“古如歌”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古老的宫廷“朝政、礼仪歌曲”,在该地保存较为完整。“古如歌”通常是蒙古族王公贵族在盛大庆典的开场时所唱的长调歌曲,其旋律宽广恢弘,节奏自由舒缓,古朴中蕴含着华丽,庄严中彰显着大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历史价值。在民族音乐学学术研究中,录音是较为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录音技术获取珍贵的音响资料。音响档案在民族音乐学中从资料收集和保护层面而言具有非凡意义,成为历史记忆的重要实证材料。就档案本身也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体现着记录者的历史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学术认知。本论文以我国最早的“古如歌”录音文本即1984年杭锦旗古如歌国家级传承人古日巴斯尔、苏力夫、查干其其格、伊仁夫、额日和桑、乌伦米都格等人录制的40首“古如歌”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对演唱者以及录音文本展开田野工作,同时结合音乐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寻觅这些历史遗音中的故事,解读其音乐形态特征,揭示其蕴含着的文化意义和传承特征,从而总结其赋予当代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所在。
高有鹏[7](2019)在《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间文学事业发展问题》文中提出新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指导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民间文学继承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形成了特殊话语形式的民间文学叙说,近代农民起义与中国社会历史形成相对简单的民间文学意识形态化。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民间文学突出的成就在于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理论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中国民间文学的文化回归,中国民间文艺学渐渐形成与国际的对话和交流,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日益完善。
贺宇[8](2019)在《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以内蒙古黄河沿岸的蒙古族村落及其音乐生活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与研究。其视角是在“人-音-地”的整体结构中,把蒙古族传统音乐回归到它所生成运用的生活情境里,对村落音乐生活的解释回归到它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变迁脉络中去。全文将围绕“一河两岸,三部四村”,运用六章内容展开讨论:第一章是以内蒙古黄河流域为文化背景,阐述其历史、地理、蒙古部落、蒙古族村落形成以及村落视野下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第二章是以黄河南岸的沙日召嘎查为研究对象,从嘎查与召庙的历史背景、蒙古族家庭的个案表述与阐释以及当地民歌古日道“个体-群体”的关系整体地看待沙日召嘎查民众的音乐生活。第三章是以黄河北岸的阿日齐嘎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乌拉特标志性文化的论述,对民众观念下的乌拉特民歌进行分析,对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仪式个案的描述与阐释,将民歌文化与地方精英联系起来,展示出乌拉特人的音乐生活与文化象征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以黄河北岸杭哈地区的杨盖布隆嘎查为研究对象,从部落、地域、文化三维空间下去表述杭哈蒙古族民歌与民歌手,并以民歌大赛为个案去阐释当下杭哈蒙古族群体对自我音乐文化的建构。第五章是以黄河北岸蒙汉杂居区域的杨家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蒙汉杂居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梳理,对杨家堡村蒙汉民众音乐生活的考察,以及农历二月十九庙会的描述与文化阐释,去总体地看待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蒙汉杂居区域的族际文化共享现象。第六章是在“三部四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村落-城镇”音乐生活的对照,去讨论当下黄河沿岸蒙古族的另一文化景观。文中以四胡手扎布家族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父母村落生活、儿女城镇生活、夫妻穿梭于城乡之间生活的考察,对“村落—城镇”双层空间结构下的蒙古族民众音乐生活进行讨论,从时间、空间维度中去关注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的社会形态。
张凡[9](2017)在《传统与现代的互文 ——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马头琴与马头琴音乐》文中提出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马头琴和马头琴音乐是本文的研究、写作对象。如何能够简约的描述出当下马头琴艺术体现出的基本特点并如何看待是笔者面临的核心问题,而这正是本文需要解决的。拥有文化变迁的视野,首先得把马头琴艺术的变迁看成是整个社会生活变迁的缩影,即是其结果又是其有机的一部分;其次马头琴艺术本身是一个不断吸收释放、不停歇变化、充满生机的文化事象,有实体更有观念,它所体现出的理论意义远大于其本身;再次,如何看待变迁中的各要素及其观念的呈现,体现着写作者的文化观更直接关系到写作的理论选择。本文用"传统与现代"笼统代表马头琴艺术观念变迁中的各要素的本质特点,是既重点关注其当下的样态又加入历史维度思考的结果,所以本文采用的"传统与现代"的概念内涵比较简单而抽象——只要能够表示出促成变迁的要素从不单一(历时角度看,单一也是不单一)、甚至对立即可,笔者甚至并不在意定义哪个对象属于传统、哪个属于现代。媾和"传统与现代"这可能会导致简单二元化的描述、并贴切描述马头琴变迁样态的理论术语是"互文"。互文是一个开放性的理论概念,与"传统与现代"的使用一样,本文也不会专门具体的提到这里是互文、那里是互文,笔者更看中的、需要的是它所描摹的一种文化发展状态、体现的一种文化观。在具体的组织材料并写作的设计上,本文试图同时呈现两种不同的结构:一是根据"变迁"的历时性,基本按时间顺序选择九个点来勾勒马头琴艺术的全貌,构成对"变迁"的讨论,是为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区别"我"与"笔者",从作者自身体验出发,立足于写作主体与研究对象的"距离"和研究对象的发出者,选择九个问题分"自表述"、"他表述"、"众表述"三部分进行论述,通过"表述"描摹"互文"的特性。这些设计首先考虑材料在主旨下的有效组织,又兼顾笔者个人学养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为了使其更有说服力和新意。全文由前言、第一章(标题为《"自表述"中的互文》)、第二章(《"他表述"中的互文》)、第三章(《"众表述"中的互文》)、结语五部分构成。前言分为五部分,本文所有的观点与理论都在这里体现:笔者对选题初衷、前期思考及其对于写作者自身意味的文化问题进行了说明、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做了一个简略的陈述、对论文写作运用的文本(观念中的"传统与现代"意识)和理论(互文性理论)进行了学理和适应性探讨。第一章以"体认"为中心,书写在笔者实践中感知的马头琴艺术。首先阐述以"体验"为基础和前提的民族音乐学写作研究方法,并对比性的拿一个经典的案例与笔者情况对比,书写一个个体的经验史以建构本文的起点和基础;其次从近现代音乐史、音乐思潮史的角度梳理马头琴和钢琴组合的这一对笔者"体验"有重要意义的作品类型;最后是笔者对"体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长调的学习和感受的技术性问题。第二章是在体验感性基础之上的以"阅读"行为为中心的马头琴部分文献梳理与解读,探讨其中的"传统与现代"意识。亦分为三部分,分别就文献中的马头琴美学品质、张善的马头琴论述、小说《琴手》中马头琴形象进行阐释。第三章以对三个重要的马头琴文化事项的描述、分析为内容的。分别是乐器标准、传统马头琴复兴和符号的意义。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拿对一场重要的音乐会的分析作为结束,并强化论文的主旨目的——互文观里彰显的文化多元主义。
关儒茜[10](2017)在《清代黑龙江方志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清一代,我国方志编修事业呈兴旺状态,无论是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还是体例之完备、内容之广泛,与前朝相比,均呈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黑龙江自古就是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活动的地方,由于设治较晚,有关黑龙江地区的记载较早可见于明正统时的《辽东志》之中,此后的《全辽志》《盛京通志》亦将有关黑龙江之内容附于其中。到了清代,黑龙江地区方志文献的修纂有了明显的进步。根据相关方志目录着录,大约修成了18部清时期黑龙江方志文献。论文将就这18部清代黑龙江方志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分析,运用历史学、文献学的相关理论,采取以方志文献的作者、成书及流传为对象的纵向研究方法,与以方志内容为对象的横向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将清代黑龙江方志文献中所涉及到的今属黑龙江各地的疆域沿革、治理政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充分的展现出来,以彰显其所具有的史学价值及文献学价值。论文共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分别从历史背景及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研究意义等角度来阐述;本论文的相关史料及学术史回顾,并对本论文的可行性研究作分析;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二部分为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编纂,同时也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了黑龙江方志的产生与发展,对清代黑龙江方志文献作了逐一述评,考论黑龙江方志文献的作者或作者群。第三部分为黑龙江方志文献的内容。主要是从方志文献中将有关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民俗、军事、外交等的记载按类析出,并进行详细整理与归纳、分析与研究,并对其价值进行概括和评价。第四部分为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特征。主要论述了黑龙江方志文献的阶段特征、地域特征、撰修特征、版本及流传特征等。
二、内蒙古各民族音乐的百科全书——读内蒙古自治区艺术集成志书感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各民族音乐的百科全书——读内蒙古自治区艺术集成志书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2)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叶克勒与内蒙古地区科尔沁部弓弦抄儿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及方法 |
(三) 研究现状 |
(四) 论文新意 |
(五)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一章 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音乐文化概述 |
(一) 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的地理人文 |
(二) 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音乐文化述略 |
(三) 乌梁海部叶克勒艺人托尔拉调查实录 |
1. 布尔津县禾木村简介 |
2. 叶克勒及乌梁海部叶克勒艺人——托尔拉 |
3. 托尔拉艺人演奏的六首乐曲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科尔沁部音乐文化概述 |
(一) 科尔沁部的形成及现状 |
(二) 科尔沁部音乐文化述略 |
(三) 科尔沁部弓弦抄儿历史沿革 |
第三章 乌梁海部叶克勒与科尔沁部弓弦抄儿之比较 |
(一) 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的地域文化之比较 |
(二) 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的演奏方法之比较 |
(三) 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的形制材料之比较 |
(四) 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的传统曲目之比较 |
(五) 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的艺术功能之比较 |
第四章 叶克勒与弓弦抄儿的保护、传承、发展 |
(一)叶克勒濒临消亡,令人堪忧 |
(二) 弓弦抄儿的传承与发展之现状 |
(三) 从地区政府层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 |
(四) 通过国家非遗遗产保护、传承制度层面采取精准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禾木村“百年老屋” |
附录2 汗德尕特民族乡 |
附录3 叶克勒艺人“托尔拉” |
附录4 新疆博物馆 |
附录5 阿勒泰随录 |
附录6 弓弦抄儿乐曲 |
1.《鸳鸯扣》:移植于汉族乐曲 |
2.《坦花》 |
3.《雁》 |
致谢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1.应然所需:文化自信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必要性 |
2.实然所迫:民族高校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断层”现象 |
3.必然所指:“非遗”课程开发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然途径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非物质文化遗产 |
2.课程与“非遗”课程 |
3.课程开发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
(四)理论基础 |
1.泰勒的课程理论 |
2.文化自觉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问题 |
3.研究的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的重点、难点与拟创新点 |
一、“非遗”课程的意蕴与价值解读 |
(一)“非遗”课程的意蕴 |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发展 |
2.“非遗”课程的内涵 |
3.“非遗”课程的特点 |
(二)“非遗”课程的价值解读 |
1.“根”价值:育人价值 |
2.“翼”价值:社会价值 |
二、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一)艺术类“非遗”项目——马头琴 |
(二)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实践成就 |
1.独具特色的课程开发探索 |
2.“三位一体”的课程支持系统 |
(三)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问题呈现 |
1.马头琴课程目标定位陷入“唯技艺”论的误区 |
2.马头琴课程内容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
3.马头琴课程实施结果反馈滞后及评价机制不完备 |
4.马头琴课程任课教师课程意识较弱 |
5.学生马头琴课程学习动机不足且职业选择迷茫 |
三、内蒙古A学院马头琴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校层面 |
1.追求“功利主义”的课程价值取向 |
2.课程管理不到位 |
(二)教师层面 |
1.专业素养的支持薄弱 |
2.课程意识的迷失 |
(三)学生层面 |
1.对马头琴课程认识的偏差 |
2.缺乏对职业规划的认知 |
四、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深化策略 |
(一)课程需求:实现学生文化自觉重建 |
1.学习动机的激发,促使文化自觉意识的觉醒 |
2.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强化文化自觉的落地 |
(二)课程目标:彰显“非遗”课程育人价值 |
(三)课程内容:挖掘课程资源深刻文化内涵 |
1.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合理配置 |
2.课程内容的多样选择与深度挖掘 |
(四)课程实施:加强多元课程的开展与教学工作的改进 |
1.多元课程的开展 |
2.教学工作的改进 |
(五)课程评价:构建专项评价机制体系 |
(六)实现条件:关注教师教学智慧的培养与生成 |
1.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
2.强化教师教育,促使教师课程意识觉醒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5)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
一、音乐创制类 |
二、音乐传承类 |
三、音乐表演类 |
四、音乐风俗类 |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
一、宝物与妙音 |
二、禁忌与沉默 |
三、乐人与智者 |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
二、212个型式结构 |
三、结构的意义 |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
一、真:以情达意 |
二、善:由情生益 |
三、美:唯情而已 |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历史的回声 ——杭锦旗古如歌40首录音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 |
二、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一章 古如歌40首录音资料的田野考察 |
1.1 录音缘起 |
1.2 录音者访谈 |
1.3 歌中的故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古如歌40首录音文本音乐形态特征 |
2.1 录音曲目 |
2.2 音乐特征 |
2.2.1 调式调性 |
2.2.2 腔词关系 |
2.2.3 衬词与衬腔 |
2.3 演唱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如歌40首录音文本的价值意义 |
3.1 40首录音文本的流变状况 |
3.2 40首录音文本的隐喻价值 |
3.3 40首录音文本的传承价值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产生的科研成果 |
附录 杭锦旗古如歌40首录音文本谱例 |
(7)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间文学事业发展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研究、民族史诗研究获得重要成就 |
(二)田野作业成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方法,《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等“三套集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民间故事与故事家群体研究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 |
(三)神话研究出现新突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学 |
(四)文化比较研究与国外民间文学理论的翻译推动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发展 |
四 |
(8)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相关文献综述 |
4.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
第一章 黄河沿岸蒙古人的历史语境 |
1.1 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史地空间 |
1.1.1 自然地理环境 |
1.1.2 历史背景 |
1.1.3 区域分布 |
1.2 黄河沿岸的蒙古部落与移民运动 |
1.2.1 鄂尔多斯部 |
1.2.2 乌拉特部 |
1.2.3 土默特部 |
1.2.4 近代历史的移民运动——走西口 |
1.3 黄河沿岸的蒙古族村落及村居蒙古人 |
1.3.1 蒙古族村落的形成 |
1.3.2 黄河沿岸的村居蒙古人 |
1.4 村落视野下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
1.4.1 蒙古部落群体中的“族群” |
1.4.2 蒙古族村落的族群关系 |
第二章 沙日召嘎查——民歌、民歌传人、歌俗与村落生活 |
2.1 沙日召嘎查与沙日召庙 |
2.1.1 嘎查与召庙 |
2.1.2 召庙历史与村落记忆 |
2.2 村落生活中的古日道 |
2.2.1 古日道概念的导入与阐释 |
2.2.2 乃日中的古日道:一次蒙古族家庭乃日的个案 |
2.2.3 古日道演唱习俗的程式性 |
2.3 个人、家族、村落与民歌 |
2.3.1 一位民歌传人的故事 |
2.3.2 家族与民歌传承 |
2.3.3 地方民歌的“国家征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日齐嘎查——标志性文化、乌拉特民歌及其象征体系 |
3.1 乌拉特标志性文化:梅日更召与梅日更葛根 |
3.1.1 梅日更召的历史与现状 |
3.1.2 梅日更葛根与“希鲁格道” |
3.1.3 乌拉特标志性文化之阐释 |
3.2 乌拉特民歌与村落生活 |
3.2.1 村落文化空间下的阿日齐嘎查 |
3.2.2 民众观念下的乌拉特民歌 |
3.3 民歌、歌俗与文化:以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为例 |
3.3.1 家庭背景 |
3.3.2 夜坐 |
3.3.3 女方乃日 |
3.3.4 送亲仪式 |
3.3.5 正宴 |
3.4 民歌及其象征体系 |
3.4.1 仪式、音乐及其文化象征 |
3.4.2 地方精英及其权力象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杨盖布隆嘎查——部落、地域、文化三维空间下的村落音乐生活 |
4.1 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 |
4.1.1 历史与文化记忆 |
4.1.2 行政区划与杭哈地区 |
4.2 三重文化认同下的民歌与民歌手 |
4.2.1 杭哈民歌的“身份”表述 |
4.2.2 “杭哈风格”的表述与认知 |
4.2.3 杭哈民歌手的身份认同 |
4.3 民歌群体与文化认同 |
4.3.1 杨盖布隆的民歌群体 |
4.3.2 民歌大赛中的“自我”文化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家堡村——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村落音乐生活错误!未定义书签。 |
5.1 土默特地区蒙汉杂居村落的形成 |
5.1.1 土默特地区的生态环境 |
5.1.2 土默特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化 |
5.1.3 蒙汉杂居村落的形成 |
5.2 地缘、业缘关系结构下的村落二人台 |
5.2.1 村领导与村民的音乐生活 |
5.2.2 蒙汉村民的“坐腔会” |
5.2.3 地缘、业缘关系结构下的“打小班” |
5.3 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蒙汉杂居村落音乐生活的文化建构 |
5.3.1 个案描述:农历二月十九庙会 |
5.3.2 庙会传统与文化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村落到城镇——城乡关系视野下的蒙古族音乐生活 |
6.1 “村落-城镇”:当代蒙古族民众的双层生活空间 |
6.1.1 城乡关系视野下的草原小镇 |
6.1.2 “村落-城镇”:“推拉”视域下的文化流动 |
6.2 城镇中的民歌传承主体 |
6.2.1 官方型民歌群体 |
6.2.2 民间型民歌群体 |
6.3 城镇化进程中的蒙古族音乐生活变迁 |
6.3.1 “撕裂”与“重建”:城镇化进程中扎布家族的音乐生活 |
6.3.2 城镇婚礼中的乃日音乐:以曹格新婚仪式为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一河两岸 |
2.三部四村 |
3.从村落到城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9)传统与现代的互文 ——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马头琴与马头琴音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变迁"与"互文" |
0.2 "文本"与"观念" |
0.3 "体验"与"艺乘" |
0.4 "身份"与"认同" |
0.5 写作与架构 |
第一章 "自表述"中的互文 |
1.1 关于"体认" |
1.1.1 体验 |
1.1.2 个体经验史 |
1.1.3 新的文化身份 |
1.2 "钢琴来了" |
1.2.1 钢琴伴随"国乐改进" |
1.2.2 马头琴与钢琴的邂逅 |
1.2.3 为什么是钢琴 |
1.3 "长调,还是长调" |
1.3.1 学习"长调"的体验 |
1.3.2 "长调"乐段 |
1.3.3 表演"长调" |
第二章 "他表述"中的互文 |
2.1 马头琴的美学品质 |
2.1.1 "低沉"、"忧郁" |
2.1.2 现代马头琴的审美 |
2.1.3 "类"的意识和"美美与共" |
2.2 张善的音乐批评 |
2.2.1 张善的艺术观 |
2.2.2 张善的马头琴论述 |
2.2.3 如何评价一个马头琴艺术家 |
2.3 马头琴题材小说《琴手》 |
2.3.1 生活环境的变迁 |
2.3.2 几个隐喻和最后的音乐会 |
2.3.3 《琴手》中的马头琴与马头琴艺术 |
第三章 "众表述"中的互文 |
3.1 乐器标准 |
3.1.1 国家在场与被历史选中的人 |
3.1.2 硬、软的标准 |
3.1.3 标准与反标准 |
3.2 传统马头琴的复兴 |
3.2.1 关于"复兴"的思考 |
3.2.2 学术准备 |
3.2.3 现代马头琴的作用 |
3.3 马头琴作为符号 |
3.3.1 符号的解释 |
3.3.2 符号的使用 |
3.3.3 符号的象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马头琴文献选编》目录(时间排序) |
附录2: CNKI以"马头琴"为主题的硕博论文 |
附录3: 许淇《琴手》扫描件 |
(10)清代黑龙江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一、历史背景及选题依据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任务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史料及学术史回顾 |
一、相关史料依据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可行性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相关思路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一章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编纂 |
第一节 黑龙江方志的产生与发展 |
一、方志的产生 |
二、黑龙江方志的产生 |
三、黑龙江方志的发展 |
第二节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分类述评 |
一、省志类文献 |
二、府、厅、州、县、乡土志类文献 |
第三节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纂修者 |
一、私撰作者群 |
二、官修作者群 |
第二章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内容 |
第一节 对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情况的记载 |
一、索伦三部 |
二、赫哲 |
三、满洲 |
四、蒙古 |
五、其他少数民族 |
六、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 |
第二节 对黑龙江地区建置沿革的记载 |
一、简述清以前黑龙江之建置 |
二、清时期黑龙江的建置 |
三、黑龙江地区清时期疆域四至的整体变化 |
第三节 对黑龙江地区山川的记载 |
一、黑龙江地区的主要山脉 |
二、黑龙江地区的水系 |
第四节 对黑龙江地区经济、贸易的记载 |
一、贡赋情况 |
二、农林牧渔 |
三、手工业及商业贸易 |
第五节 对黑龙江地区社会生活的记载 |
一、衣食住行 |
二、文化生活 |
三、风俗 |
四、宗教信仰 |
五、气候 |
第三章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特征 |
第一节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阶段特征 |
一、康熙时期 |
二、嘉庆十五年(1810)至光绪十五年(1889) |
三、光绪十七年(1891)至清末 |
第二节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地域特征 |
一、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 |
二、特有的中俄交往 |
第三节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撰修特征 |
一、州县志多而通省志少 |
二、私撰方志逐渐向官修志书过渡 |
三、体裁灵活多变,资料详实客观 |
第四节 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版本与流传特征 |
一、黑龙江方志文献的版本特征 |
二、黑龙江方志文献的流传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着作情况 |
四、内蒙古各民族音乐的百科全书——读内蒙古自治区艺术集成志书感言(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家族民俗音乐文化史研究[D]. 苏振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阿勒泰地区乌梁海部叶克勒与内蒙古地区科尔沁部弓弦抄儿之比较研究[D]. 达布拉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民族高校艺术类“非遗”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A学院为例[D]. 张超. 西南大学, 2020(01)
- [5]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历史的回声 ——杭锦旗古如歌40首录音文本研究[D]. 刘彦宇.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间文学事业发展问题[J]. 高有鹏. 天中学刊, 2019(04)
- [8]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D]. 贺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传统与现代的互文 ——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马头琴与马头琴音乐[D]. 张凡.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10]清代黑龙江方志文献研究[D]. 关儒茜.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