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渠首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朱浩源[1](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阳市用水结构影响及农业用水量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黄泽[2](2021)在《强人类活动区水循环驱动机理及耦合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循环过程是区域水资源演化的基础,自然水循环过程包含降水、径流、蒸发等要素。近年来,受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及日益剧烈的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过程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强,水循环的模式也正向着“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模式。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的增长及经济的高度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问题最突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含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是中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同时,京津冀地区位于海河流域,该流域是中国水资源量严重短缺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的区域之一,水循环的二元演变属性在京津冀地区尤为明显。尽管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的用水压力,但是区域的整体水安全性及空间均衡性仍存在较大问题。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可以归结为水循环过程的失衡问题,为了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区域水循环过程进行调控。而开展区域水资源调控的基础是定量解析变化环境下京津冀地区的水循环通量及变化机理。同时,精准识别出水循环演变过程的驱动因子是关键因素。在社会水循环过程中,社会端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包含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这两类因素产生的效应与自然水循环过程的梯度是相背离的。对于自然水循环过程而言,水是自上而下、由高向低的区域演进,而人类活动的取用水过程是将水资源向利用效率更高出提取。因此,建立二元水循环关键过程的数学表达,分析区域水安全的时空现状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可以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水循环的多年变化规律,利用趋势检验法和交叉小波变换的方法分析了区域多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探寻了强人类活动区二元需水高程的耦合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其合理性。针对社会需水高程的计算,本文采用了能量转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现有研究中的空间尺度较大、缺乏理论公式等问题。利用经典物理学做功的思想,计算区域社会高程的空间分布。同时,本文选用综合指数法及洛伦兹曲线,分析了区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下的水安全及空间均衡情况。最后,本文采用非线性规划,以2035年为目标年份,针对京津冀地区的水安全及空间均衡性开展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在2000年后,对区域水循环要素宏观表现的影响并不显着,水循环要素变化的驱动力由传统的一元驱动向二元驱动转变。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水资源需求场理论,构建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5年的需水格局分布图,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多年来需水格局变化较为明显,集中体现在北京及天津地区的需水强度有显着增长,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明显增大。同时,本文利用表征社会发展的多项指标,构建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5年的社会发展强度图,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社会经济发展是区域需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其中,20世纪初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是改变区域需水格局的主要驱动力。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减缓,第三产业经济总量的增加值成为了区域需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基于能量转换思量的社会需水高程空间分布合理,将社会需水高程与自然地理高程耦合并进行汇流计算,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区域汇流有较大影响,耦合高程汇流结果与实际情况最为接近,较好地反应了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京津冀地区水安全总体情况较好,但空间均衡性较差。结果表明,经调控后,京津冀地区水安全及空间均衡性均能达到较好状态。
张敏[3](2020)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有助于调整水源区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促进水源区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概括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耦合的研究现状,界定了产业耦合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关联性入手,对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水源区农业和旅游业两大产业发展的现状。首先介绍水源区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源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等;然后利用第一产业增加值,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分析水源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两大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的优势和弊端,为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理。主要使用系统分析以及逻辑演绎的方法,探索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找出系统之间耦合的要素,剖析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发挥出来的功能,进一步分析耦合系统的内容,运用系统的思想对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机理进行推理研究。(3)探索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运行机制。把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的运行过程分为萌芽、成长、发展初期以及发展中后期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耦合程度由无耦合发展为高级耦合。接着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讨论了耦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博弈主体策略选择及影响耦合系统运行机制的主要因素。并从产业要素的互动机制、匹配机制等多个方面对耦合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4)总结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的路径。通过对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理的演绎推理,本文从国家与地方政府、行业、经营主体三个层面对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优化。
祁秉宇[4](2017)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水质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涉及河南省南阳市、洛阳市和三门峡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关系到沿线3800万受水区民众的用水安全。因此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和生态安全,对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质安全评价包括水质现状评价和生态安全评价两个方面,选取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等两个监测点,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2006年2015年的水质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连续十年丹江口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水质状况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标准及以上,水质状况连续十年为优。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十年来,丹江口库区综合污染指数0.3140.388之间,水质状况均属于尚清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质综合污染指数0.2120.359之间,水质状况为优;丹江口库区和渠首水质状况年内的时空特征分析表明,丹江口库区和渠首的水质均表现出枯水期水质较好,平水期次之,丰水期较差的特点。其中丹江口库区在丰水期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超过了0.4,水质状况为轻污染。水源地河南段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评价,选取了由压力系统指标,状态系统指标和响应系统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评价的结果表明水源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为0.560,处于亚健康和健康之间的状态,生态结构完整并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活力,但是外界压力较大。最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提出加强污染源控制、开展生态建设、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加快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等措施,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潘莉[5](2016)在《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供水调适与管理》文中认为水资源的有限供给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使得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问题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不仅仅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多重的城市功能属性使得北京市成为了全世界人口最为集中的超大型城市之一。但是,北京市的天然资源禀赋却并不是非常优越。一方面,北京市的人口依然在不断的膨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北京市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气候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不高,水资源短缺。如何协调北京市的水资源与人口之间愈发尖锐的矛盾,从而使得水资源与人口发展关系能够互相协调,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矛盾的宏伟工程。其中,中线工程与东线工程将长江水调入到沿线的多个缺水城市,有助于解决这些缺水城市的供水困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通水之后,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缓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外调水入京,其所造成的影响必然是多方面的,外调水的水量多寡、水质好坏、成本高低等等,都将对北京市的供水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外调水质与本地水质的差别将对北京市现有水处理工艺体系和供水管道系统产生巨大挑战。因此,南水北调来水后,如何对北京市现有的供水系统进行科学、有效和及时的调适管理,对于北京市供水安全的保障以及北京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南水北调来水、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及其利用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针对北京市多水源供给,对北京市供水系统调适和管理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对北京市各类水资源调查,统计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地表水资源量在6.7617.95亿m3之间,地下水资源量在15.0821.55亿m3之间,水资源总量在21.8439.50亿m3之间。正常年份的水资源总量基本在25亿m3左右波动。北京市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2、分析了当前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情况,研究了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北京市用水可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环境用水。近年来,北京市的用水量虽然出现了一定的结构性的变化,在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方面的用水量有所下降,但环境用水与生活用水在逐年增加。近年来北京市年用水总量在36.039.6亿m3之间,但总体保持在35亿m3左右小幅波动。北京市的需水压力较大。近年来工业用水基本上保持在5亿m3左右,生活用水由2011年的15.6亿m3上升到2015年的18.6亿m3,年均增长率为4.8%,环境用水由2011年的4.5亿m3上升到2015年的8.3亿m3,年均增长率为21%。农业用水总量开始大幅下降,由2011年的10.9亿m3降低到2015年的7.5亿m3,年均降低7.8%。近年来北京市各类用水总量的变化与北京市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密切相关,工业用水的保持稳定说明北京市的重工业外迁策略已经开始显现作用。农业用水的下降反映了城市化进程压缩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而与此同时,城市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城市人口日渐增多,生活用水以及城市环境用水总量攀升。3、研究认为,当前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来源较为多元化,但总量方面较为有限。基于北京市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状况,北京市目前形成了本地的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应急水以及外调水联合供水的基本格局。根据北京市水资源变化情况,提出了年供水分别为40亿、48亿、54亿的低、中、高三种供水方案。根据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认为到2020年北京市的供水量极限为54亿m3。4、分析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北京市当前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模型构建的问题。通过研究,建构了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自2005年至2008年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下降速度基本上保持在5%上下,而到了2008年以后,水资源承载力的下降趋势有所减缓,基本上维持在了1.5%-3%之间,到了2013年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这一方面说明北京市自从申奥成功之后,对水资源的保护采取的一些措施确实卓有成效。而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则与北京市2012年的降水量大增有密切的关系。对水资源超载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水权制度不完善、水价没有反映用水效率、水资源管理不当使资源配置低下以及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等是北京市水资源超载的原因。南水北调来水丰富了北京市的供水途径,提高了供水能力,可以使北京市本地水得以有效涵养。5、研究了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的供水水质的影响,探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来水与北京市本地水的水质差异。通过对南水北调来水和北京市本地水水质分析及比较,发现南水北调来水主要在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导电率以及硝酸盐氮等五个指标方面与北京市本地水存在差异,并且前者普遍高于后者。两者水质的差别将导致南水北调来水之后北京市有关水厂水处理工艺和技术的改变。特别是南水北调来水硫酸根以及氯离子的大幅增加与碱度的减少,将导致了水体腐蚀性增强,供水管网的酸碱失衡,因此应加强北京市供水管网的防腐措施建设。根据南水北调来水与北京市当地水质差异实际,构建了水质水量响应模型,根据此模型可将南水北调来水与北京市本地水有效混合,从而保证了北京市供水和供水管网的安全有效使用。研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原水经历了1200公里的明渠输送,途径大量村庄与桥梁,可能遭受途径地的污染,水质情况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供水水质的保障方面,需要非常注意藻类的去除问题。丹江口原水的总氮较高,在长途的输水之后,有机氮向无机氮的转化,这是北京市水处理工艺之中可能面对的潜在问题;对于长距离的明渠输水,要有足够的应变措施,防止出现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在水源切换之后,可能引发的配水管网的化学稳定性的破坏问题要引发足够的重视,必须要对南水北调来水进行有针对性的水质调节。6、对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水处理工艺调整和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水处理工艺优缺点,研究认为:机械加速澄清池,处理效果佳、成本低,适应性强,在常规处理环节,是首选方案。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可进一步强化常规工艺安全性,可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鉴于南水北调来水后水质特征具有不确定性,建议在原有的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之上引入臭氧-活性炭吸附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利用超滤膜技术可以显着改善出水浊度,一般可以控制在0.1ntu以下,保持水质稳定性。同时超滤膜对于两虫的控制效果显着,可以有效去除隐孢子虫属、贾第鞭毛虫属、大肠杆菌等肠球菌等。鉴于北京市已经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供水安全性和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南水北调来水后有必要实施深度处理工艺。利用臭氧活性炭吸附技术,对于水质色、嗅及味等指标具有显着改善效果;利用超滤膜及活性炭工艺能够在上述基础之上,将出水浊度控制在更低水平。根据南水北调来水水质特点,以及北京市现行水厂运行实践经验,基于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地区来水具有多水源、高风险特点,作者提出了水处理工艺优化流程:紧急状态的预氧化或者粉末活性炭投加预处理—机械加速澄清池常规处理—气水反冲洗滤池—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池—超滤膜处理。7、通过对水价产权、稀缺性以及自身价值等内涵的解读与剖析,引入全成本订价法、收益还原订价法和市场订价法的概念,研究了在南水北调来水后,对北京市的供水价格的具体影响。认为北京市行业水价差别过于显着,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稍显弱化,水价的上涨幅度及速度都没有将其自身的供需矛盾彻底表现出来,特别是在水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大的夏季,水资源对于北京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制约性影响更为显着,目前的供水价格尚未切实将水价内涵展示出来。建构了水价形成模型,分析了影响北京市的供水价格的构成要素,南水北调供水之后北京市的多水源水价的形成机制,并且通过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分别制定了在正常发展速度之下的中等方案以及在快速发展速度之下的高方案,同时还按照北京市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较低用水水平以及一般的用水水平。两两组合之后,形成了四种需水方案的水价构成模型。根据当前现有的数据,对其具体的价格构成进行了测算。通过对北京市当地可用水资源量、缺水情况、南水北调供水量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北京市当地供水的全成本水价核算,以及考虑了南水北调外调入水之后的两部制水价核算,并进行了分行业的综合水价核算。通过全面的分析,认为南水北调来水之后,会在部分行业提高用水成本,但综合水价不会高于居民的水价承受能力。8、研究认为,南水北调来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市的水资源供需压力,但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所有供水问题。北京市还需要从自身内部着手,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具体架构方面,则考虑以政府层面、市场手段以及社会力量三位一体,全面参与的方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形成完善的水资源价格机制、优化产权制度、创新市场调节机制,加快水资源市场体系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中来。
高文君[6](2013)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其中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河南省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团城湖,输水总干渠全长1277公里,在河南省境内731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资巨大,极大地促进了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河南省的工业、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张杰平[7](2012)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在水资源分布上存在人均占有量少,空间、时间分布不均,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特点。区域间水资源禀赋差距大。如何解决缺水地区的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对于资源性缺水的地区,采取挖潜、节水、治污等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必须从外流域调水以缓解这类地区的缺水矛盾。跨流域调水给缺水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给被调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无偿的调水不仅违背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来解决各方的矛盾冲突,消除调水的不利影响。现行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补偿内容不全,补偿标准过低,生态补偿机制缺失,补偿手段过于依赖政府,补偿转移支付惠及程度不高,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动态补偿标准尚未建立等缺陷,这说明创新现行补偿制度刻不容缓。针对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跨流域调水及其补偿的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探讨了权利补偿、生态补偿等的概念,明确了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创新了补偿的主体。继而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基础制度,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并给出构建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体系的实施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国内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结构、创新以及基本框架。第二章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与面临问题,论述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论证了在我国实施跨流域调水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调水产生的社会积极效应,以及实施补偿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调水补偿制度的五大理论依据: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平等发展权理论。产权理论提出建立完善的水权制度,赋予水资源共有产权特性,它将调水视为产权流转的过程,通过产权的收益功能实现补偿目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从消除外部性的视角出发,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设计中,应当采取补贴的形式激励人们保护水源。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补偿的制度形成与均衡演变。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分析了实施补偿的必要性。平等发展权理论,秉着“平等”的理念,充分论述了建构合理补偿制度的社会实际意义。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及其补偿模式。以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密云北京供水和东阳义乌调水为例,重点介绍了工程的由来和供水效应,并结合调水工程的补偿制度,阐述了生态补偿、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等几种形式的补偿制度。通过对这些补偿模式的总结与归纳,分析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存在的不足。第五章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对跨流域调水的补偿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各利益主体利益重新分配的情况,并对其利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此明确补偿责任机制。其次,在现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湖北郧县为例,分析了水源地具体补偿办法,并评述现有补偿制度。最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分析了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相关经验。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析了工程在经济、生态、地质和防洪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的成功经验和相关补偿制度。最后,归纳了国外调水补偿制度对我国的相关启示: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建立水权制度、完善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成立专业补偿机构。第七章构建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模型。首先根据主体利益受损的原因,将补偿划分为权利补偿和生态补偿,并分别介绍这种两种补偿形式的相关情况。然后,提出补偿制度应是在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相互配合下共同运行的一种制度。通过补偿实施主体的不同,本研究提出了“政府+市场+第三部门”三位一体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补偿模式。第八章提出了我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以第七章所设计理论模型,对我国现有制度进行革新,完善权利补偿制度与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提出建立协调监督机制,规范补偿制度,加强对补偿过程的监督,推进制度自我完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较之以往的研究,本文创新之处如下:第一,系统构建了跨流域调水全面补偿制度架构。目前,理论界系统研究跨流域调水中“权利补偿”、“生态补偿”制度整体结构的甚少。本研究揭示了全面补偿制度的主要构件:权利补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协调监督机制,并提出在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市场基础配置功能,第三部门参与作用,公众监督职能。第二,科学设计了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运行的体制机制,使补偿制度的实施规范化动态化。在权利补偿制度中,提出“政府+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在生态补偿制度中,设计“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制度安排模式;此外,制定政府引导、公众监督的协调监督机制,保障以上制度顺利运行,促进补偿制度规范化,引入动态补偿观念,实施补偿的动态调整。
朱延峰[8](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在查阅相关资料及法律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中线工程水源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讨适合当地实情的生态补偿原则,提出建立多元化补偿资金筹集渠道,并给出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组织形式和保障措施建议,旨在促进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保护和水源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吴海峰[9](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河南省南阳市个案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南阳市农业发展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应围绕既保护优良调水水质、又促进当地农业发展的双赢目标,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国家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扶持政策。
吴瑕[10](2010)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作用,但同时将会使汉江流域水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会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同时四项补偿工程、梯级枢纽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的陆续兴建,也会给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背景突显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本文作者在参加由湖北省水利厅下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的基础上,以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环境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大量的历年实测气象资料(降雨、蒸发、气温等)、流量水位资料、汉江中下游污染源资料、主要排污口水质监测资料、汉江最新水下地形资料、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的设计及研究报告,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应用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专项探讨和综合分析。研究中既认真学习借鉴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又结合生产实践,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研究。虽然国内外对调水工程对取水区域下游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调水工程给调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却是缓慢的、长期的、潜伏的,不经过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是很难发现的。而且,调水的距离越长,规模越大,其影响越大,影响因素越发复杂化、综合化、生态化。因此,本文主要就以下内容做了一定的研究。第1章阐明了水环境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调水工程对取水区域下游的影响(主要是不利影响);简单的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四项补偿工程、梯级枢纽工程、引汉济渭工程、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基本情况及取水水源工程);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水环境、水环境容量的内涵及计算工况;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章简要介绍了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包括自然概况及社会经济概况,这是论文研究的社会经济背景。第3章采用小波分析法、数理统计周期分析法探讨了丹江口天然入库径流的周期特性;采用Mann-Kendall、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丹江口入库径流和主要控制站径流系列演变趋势,揭示了汉江流域20世纪90年代连续枯水年的原因;采用汉江沙洋站、东荆河潜江站1990~2007年及汉江流域大水年1964年、1975年、1983年、1984年等多年旬平均流量建立相关关系,科学地拟定了东荆河分流比;同时分析了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流量、水位、流速及灌溉的影响。第4章利用2007年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的结果,分析了汉江中下游点源及非点源污染排放的趋势;针对汉江中下游2007年主要排污口纳污量调查统计结果,并结合入河污染物衰减系数,预测2020年、2030年汉江中下游流域对汉江的污染负荷。第5章采用长系列水文条件,建立一维水动力学水质模型模拟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水质指标采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项指标。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过程、沿江两岸用水系列及污染物负荷系列有2007年、2020年和2030年,考虑的已建和拟建的工程条件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规模95亿m3)、引汉济渭工程(年调水规模10亿m3)四项补偿工程及梯级枢纽工程,基于以上考虑一共组合成16种计算工况。采用2006-2007年水文水质系列对模型进行水位和水质两方面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分析比较指标有水质、水功能区、水环境容量等,结合第3章对流量、水位、流速及灌溉影响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四项补偿工程之一的闸站改造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主要是改善了沿江闸站的取水条件,提高了沿江灌区的灌溉保证率。四项补偿工程之一的兴隆枢纽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影响是抬高了兴隆梯级以上河段的水位,改善了该部分河段闸站的取水条件,使从该部分河段取水的灌区缺水状况得到缓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不利的影响是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的天数进一步减小、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进一步加大。四项补偿工程之一的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一是通过引江济汉补给东荆河的水量,使东荆河灌区的缺水状况得到缓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二是使高石碑(引江济汉出口)以下汉江干流的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得以减小。2梯级枢纽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影响是抬高了各梯级以上河段的水位,改善了该部分河段闸站的取水条件,使从该部分河段取水的灌区缺水状况得到缓解,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不利的影响是使水质进一步恶化、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的天数进一步减小、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进一步加大。各级梯级枢纽工程的兴建导致汉江中下游河段水环境容量的损失主要集中在丹江口水库坝下至高石碑河段。3考虑引汉济渭工程后,流量、水位、流速、灌溉保证率、满足水功能区划目标要求的天数均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95亿m3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但减小幅度不大;而高锰酸盐、氨氮、总磷浓度、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这说明引汉济渭工程虽然进一步加剧了汉江中下游水质的恶化,但造成水质恶化的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95亿m3。4高锰酸盐、氨氮、总磷3个指标相比,调水前后增幅最大的是总磷浓度,对指标类别判别起控制作用的指标是总磷浓度。5以襄樊、汉川、钟祥河段的水环境容量的损失量较大。第6章对论文的创新做了总结,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渠首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渠首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强人类活动区水循环驱动机理及耦合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自然概况 |
1.2.2 社会经济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自然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
1.3.2 社会水循环过程研究进展 |
1.3.3 二元水循环理论研究进展 |
1.3.4 区域用水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5 水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6 水资源空间均衡理论研究进展 |
1.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京津冀地区水循环演变及驱动因素 |
2.1 引言 |
2.2 水循环演变规律研究方法 |
2.2.1 趋势分析方法 |
2.2.2 序列相关性分析 |
2.3 京津冀地区水循环演化分析 |
2.3.1 降水序列分析 |
2.3.2 径流序列分析 |
2.3.3 蒸发序列分析 |
2.4 京津冀地区水循环驱动因素分析 |
2.4.1 降水影响因素分析 |
2.4.2 径流影响因素分析 |
2.4.3 蒸发影响因素分析 |
2.4.4 演化及驱动因素总结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3 自然-社会水循环驱动机制与量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水资源需求场定义及数学表达 |
3.3 基于水资源需求场理论的京津冀地区需水强度变化及分析 |
3.4 京津冀地区需水变化驱动力分析 |
3.4.1 熵权法确定权重 |
3.4.2 社会发展场构建 |
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需水驱动因素识别 |
3.5 本章小节 |
4 强人类活动区水循环耦合建模 |
4.1 引言 |
4.2 基于能量转化的社会需水高程确定 |
4.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京津冀地区县级需水量划分 |
4.3.1 传统拟合模型 |
4.3.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模型 |
4.3.3 模型效果比较及分析 |
4.3.4 京津冀地区县级区域需水量划分 |
4.3.5 模型误差调整及分析 |
4.3.6 不确定性分析 |
4.4 不同转化率情况下的社会需水高程空间分布 |
4.5 二元高程耦合及汇流分析 |
4.5.1 北京市出入境水量分析 |
4.5.2 天津市出入境水量分析 |
4.5.3 汇流总结及不确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5 水循环二元演变时空诊断与调控 |
5.1 引言 |
5.2 水循环时空安全诊断方法 |
5.2.1 综合指数法 |
5.2.2 水资源空间均衡计算方法 |
5.3 京津冀地区水安全诊断 |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2 评价模型参数确定 |
5.3.3 指标权重确定 |
5.3.4 京津冀地区水安全多维诊断 |
5.3.5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水安全的影响 |
5.4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及协调度分析 |
5.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2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性分析 |
5.4.3 京津冀地区水资源协调度计算及均衡性分析 |
5.5 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京津冀地区水安全调控 |
5.5.1 人口及经济发展情况预测 |
5.5.2 京津冀地区水安全调控 |
5.5.3 京津冀地区空间均衡性调控 |
5.6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耦合 |
2.1.2 产业耦合 |
2.1.3 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产业联合的联系与区别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基本情况介绍 |
3.1.1 水源区地理位置介绍 |
3.1.2 水源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3 水源区生态环境变化过程分析 |
3.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发展现状 |
3.2.1 水源区农业发展总体规模 |
3.2.2 水源区农业发展主导模式 |
3.2.3 水源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
3.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3.3.1 水源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模 |
3.3.2 水源区旅游业发展主导模式 |
3.3.3 水源区旅游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机理研究 |
4.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形成的前提条件分析 |
4.1.1 农旅产业关联性分析 |
4.1.2 农旅产业耦合的必要性分析 |
4.1.3 农旅产业耦合的可行性分析 |
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宏观层面因素 |
4.2.2 中观层面因素 |
4.2.3 微观层面因素 |
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结构剖析与功能诠释 |
4.3.1 耦合系统结构的构成分析 |
4.3.2 耦合结构的功能诠释 |
4.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内容分析 |
4.4.1 耦合动力来源分析 |
4.4.2 耦合系统的牵动作用 |
4.4.3 耦合系统的促进作用 |
4.4.4 耦合内容分析 |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运行机制 |
5.1 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系统运行过程分析 |
5.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 |
5.2.1 演化博弈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 |
5.2.2 模型假设 |
5.2.3 演化博弈分析 |
5.2.4 演进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5.2.5 结论与政策含义 |
5.3 水源区农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系统运行机制的构成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路径分析 |
6.1 国家与地方政府层面 |
6.1.1 强化政府引导,促进农旅耦合 |
6.1.2 重视人才培养,推动农旅耦合 |
6.2 行业层面 |
6.2.1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产业内部耦合 |
6.2.2 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发展 |
6.2.3 扩展功能,推动农旅协同 |
6.3 经营主体层面 |
6.3.1 形成相互信任的合作氛围 |
6.3.2 特色化产品开发 |
6.3.3 品牌发展 |
6.3.4 培育龙头企业 |
7.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水质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状况 |
2.1.5 植被概况 |
2.1.6 水土流失情况 |
2.2 经济社会概况 |
2.2.1 人口及分布 |
2.2.2 经济发展状况 |
3 水源地河南段水质现状评价 |
3.1 评价标准和指标 |
3.2 评价方法 |
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3.1 陶岔渠首和丹江口库区的水质状况 |
3.3.2 水质指标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
3.3.2.1 趋势检验结果 |
3.3.2.2 各监测指标值十年变化趋势图及分析 |
3.3.3.4 丹江口库区及渠首年际综合水质评价结果 |
3.3.3 水源地河南段水质年内变化特征分析 |
3.4 污染源分析 |
3.4.1 点源污染结构分析 |
3.4.2 面源污染总量分析 |
3.4.3 面源污染途径分析 |
3.4.4 水源地污染源特征分析 |
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 |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评价指标的分析 |
4.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模型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1 层次结构模型 |
4.2.1.2 构建判断矩阵 |
4.2.1.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1.5 权重计算结果 |
4.2.2 构建隶属度评价矩阵 |
4.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4.3.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2 判断矩阵的确立 |
4.3.3 模糊综合评价 |
4.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4.1 水源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 |
4.3.4.2 水源地生态现状 |
4.3.4.3 水源地生态健康评价结果 |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研究 |
5.1 水源地河南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 水源地河南段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
5.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生态环境发展对策和建议 |
5.3.1 推进生态建设,确保水源地生态安全 |
5.3.2 加强环境的整治工作 |
5.3.2.1 对工业污染进行防治 |
5.3.2.2 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 |
5.3.2.3 加强生活污染的治理 |
5.3.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的全面升级 |
5.3.4 合理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5.3.5 加快水土保持的治理 |
5.3.6 加快水源地保护的立法工作和应急监管能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供水调适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能力 |
1.2.2 南水北调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1.2.3 关于水价形成理论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2 水资源合理配置相关理论 |
2.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理论 |
2.1.1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概念 |
2.1.2 水资源合理配置基本原则 |
2.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内容 |
2.2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 |
2.2.1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内涵 |
2.2.2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3 水价制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水价形成的机理 |
2.3.2 水价制定的原则 |
2.3.3 水价制定的常用方法 |
2.4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4.1 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背景 |
2.4.2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北京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3.1 北京市水资源供给情况分析 |
3.1.1 地表水资源量 |
3.1.2 北京的地下水资源量 |
3.1.3 水资源总量 |
3.2 北京市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 |
3.3 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 |
3.3.1 北京市供水量估算 |
3.3.2 北京市的用水量估算 |
3.4 北京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实证分析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计算方法 |
3.4.3 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数(WCCI)计算结果 |
3.5 北京市水资源超载的原因分析 |
3.5.1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
3.5.2 水权制度不完善 |
3.5.3 水价没有反映用水效率 |
3.5.4 水资源管理不当使资源配置低下 |
3.5.5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
3.6 本章小结 |
4 南水北调之后北京市供水工艺调适研究 |
4.1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 |
4.1.1 南水北调工程的基本线路 |
4.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基本情况 |
4.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战略意义 |
4.2 南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市供水水量影响分析 |
4.2.1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量的影响 |
4.2.2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稳定性的影响 |
4.2.3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可持续性的影响 |
4.3 南水北调对北京市供水水质影响分析 |
4.3.1 南水北调来水水质与本地水水质分析 |
4.3.2 南水北调工程水质水量调适研究 |
4.4 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水处理工艺调适研究 |
4.4.1 净水工程方案比选 |
4.4.2 配套水厂工艺调适实例分析 |
4.4.3 配套水厂工艺调适效果分析 |
4.4.4 南水北调来水后北京市多水源处理工艺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南水北调之后北京自来水价调适及水价模型建立 |
5.1 北京市的水价演变及其现状 |
5.1.1 北京市水价的演变 |
5.1.2 现有水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
5.2 北京市综合水价分析模型的建构 |
5.2.1 综合水价影响因素 |
5.2.2 综合水价模型与计算分析模型 |
5.2.3 用水户综合水价计算分析模型 |
5.3 北京市各用户综合水价计算 |
5.3.1 需水量分析 |
5.3.2 北京当地可用水资源量分析 |
5.3.3 缺水情况分析 |
5.3.4 南水北调供水水量分析 |
5.3.5 北京当地全成本水价核算 |
5.3.6 南水北调外调入水两部制水价核算 |
5.3.7 综合水价分行业计算区别划分 |
5.3.8 北京市水价承受能力计算 |
5.4 水价影响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措施 |
6.1 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措施框架 |
6.1.1 基本原则 |
6.1.2 管理框架 |
6.2 有效借助行政机构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主导作用 |
6.2.1 科学开展用水资源制度建设持续推进首都水务法制进程 |
6.2.2 合理转变水务部门工作职能切实提高相关机构工作效率 |
6.2.3 有序调整用水资源税收政策适时提升行业财政投资水平 |
6.2.4 推动用水资源利用发展规划促进北京用水资源优化配置 |
6.2.5 不断优化资源利用审批制度合理加强用水资源监管力度 |
6.3 积极运用市场手段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调解作用 |
6.3.1 坚持以价值规律为基本准则完善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 |
6.3.2 坚持以制度优化为发展路径合理推进水资源的产权划分 |
6.3.3 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方式有效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程度 |
6.3.4 坚持以资源配置为目标导向推动水资源的市场体系建设 |
6.4 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推动作用 |
6.4.1 积极发挥媒体舆论导向作用逐步推进群众用水观念转变 |
6.4.2 合理开展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减少耗水产业所占比例 |
6.4.3 大力推广城市节水科技工程持续降低生产生活用水数量 |
6.4.4 坚持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不断提升群众节水意识水平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跨流域调水相关影响的研究进展 |
二、 跨流域调水水权制度的研究进展 |
三、 水库移民补偿安置的研究进展 |
四、 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 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三、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情水情、跨流域调水及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中国基本国情水情 |
一、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
二、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三、 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大 |
四、 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二、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三、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四、 需水预测与供水能力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调解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常用途经及可行性 |
二、 跨流域调水调节区域水资源再分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四节 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及补偿的必要性 |
一、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二、 跨流域调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 实施跨流域调水补偿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理论依据 |
第一节 产权理论 |
一、 产权的内涵 |
二、 产权的功能与属性 |
三、 产权理论应用 |
四、 产权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
一、 外部性的概念及特征 |
二、 外部性的市场效率与矫正 |
三、 外部性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与视角 |
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跨流域调水 |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 |
二、 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 |
三、 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关联乘数效应理论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五节 平等发展权理论 |
一、 平等发展权的基本内涵 |
二、 科学发展观与平等发展权 |
三、 机会平等与平等发展权 |
四、 平等发展权与跨流域调水补偿 |
第四章 国内调水及补偿制度演进 |
第一节 新中国以来几次典型调水与主要补偿方式 |
一、 广东东江源区调水及补偿 |
二、 密云北京调水及补偿 |
三、 东阳义乌调水及补偿 |
第二节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演进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的发展与变化趋势 |
第三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评价 |
一、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践经验 |
二、 中国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分析 |
第一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史概况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体布局 |
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量供水 |
第二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利益相关划分 |
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关主体利益变化 |
第三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现有补偿政策及评价 |
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政策法规 |
二、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补偿安置实施规划 |
三、 现有补偿政策的不足 |
第四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偿实践——以湖北郧县为例 |
一、 郧县淹没及影响情况 |
二、 郧县农村移民补偿安置实施办法 |
三、 郧县补偿制度评析 |
第六章 国外跨流域调水及补偿制度借鉴 |
第一节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一、 国外典型跨流域调水工程 |
二、 国外调水工程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管理经验及流域补偿制度 |
一、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成功经验 |
二、 国外跨流域调水与流域先进补偿制度经验 |
第三节 国外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 |
一、 征收流域生态建设税 |
二、 建立我国水权制度 |
三、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四、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五、 成立专业补偿机构 |
第七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设计 |
第一节 跨流域调水补偿划分 |
一、 跨流域调水利益相关主体及补偿类型 |
二、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结构 |
第二节 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权利补偿概念 |
二、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主客体 |
三、 跨流域调水补偿权利划分 |
四、 跨流域调水权利补偿结构 |
第三节 生态补偿制度 |
一、 生态补偿概念 |
二、 生态补偿基本要素 |
三、 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 |
第八章 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实施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权利补偿制度 |
一、 扎实推进确权工作 |
二、 积极引进第三部门 |
第二节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一、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
二、 突出市场主导作用 |
三、 大力发挥第三部门生态建设功能 |
第三节 建立协调监督机制 |
一、 完善法律法规 |
二、 形成利益协调机制 |
三、 建立公众监督体系 |
四、 建立动态补偿协调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二、 英文文献 |
后记 |
附件 |
(8)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源区水资源开发现状 |
1.1 水源区概况 |
1.2 水源区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1.2.1 环境污染带来的水资源恶化问题。 |
1.2.2 耕地和移民的问题。 |
1.2.3 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
1.2.4 政府的负担加重。 |
1.2.5 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
2 水资源开发现行的补偿机制及存在问题 |
2.1 现行的补偿机制 |
2.2 存在问题 |
2.2.1 以经济补偿为主, 生态补偿资金不足。 |
2.2.2 补偿主体单一, 受益者没有参与补偿。 |
3 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
3.1 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 |
3.2 加大政府补偿力度 |
3.2.1 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3.2.2 加强地方政府对生态补偿的支持与合作。 |
3.3 将受益者纳入生态补偿机制 |
3.3.1 划分水权、建立有偿用水价格体系。 |
3.3.2 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和受益区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开发机制。 |
3.4 发挥生物和水资源优势, 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河南省南阳市个案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南阳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
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南阳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
1.耕地大量减少, 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削弱了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
2.气候等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给农业和生态带来不利影响。 |
3.水源地区化肥、农药等投入减少, 不利于农产品产量提高。 |
4.造成农业生产资料大量损失, 拉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
三、当地保护水源和促进农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
1.在保证粮食生产前提下,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2.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合理区域布局农业。 |
3.治理和尽量减少农药、化肥、地膜污染。 |
4.对农业农村废弃物实施资源化开发利用。 |
5.兴建生态养殖小区, 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饲养。 |
6.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加大管理和执法力度。 |
四、国家给予当地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国内外调水工程对取水区域下游影响研究综述 |
1.3 已建和拟建的水利工程 |
1.4 本论文需特别说明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汉江中下游区域背景条件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影响 |
3.1 汉江流域水文特征 |
3.2 汉江上中游水资源量演变趋势分析 |
3.3 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
3.4 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灌溉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汉江中下游污染源调查与污染负荷预测 |
4.1 汉江中下游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
4.2 入河污染物分析 |
4.3 汉江中下游流域入河污染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 |
5.1 汉江中下游现状水环境质量评价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计算条件 |
5.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的影响 |
5.5 南水北调基础上考虑引汉济渭后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后记 |
附图 |
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渠首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调整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襄阳市用水结构影响及农业用水量预测研究[D]. 朱浩源.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2]强人类活动区水循环驱动机理及耦合建模研究[D]. 黄泽. 吉林大学, 2021(01)
-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机制与路径分析[D]. 张敏. 中原工学院, 2020(01)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段水质安全评价[D]. 祁秉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4)
- [5]南水北调北京受水区供水调适与管理[D]. 潘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河南省经济的促进作用[J]. 高文君. 法制与社会, 2013(09)
- [7]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 张杰平. 武汉大学, 2012(11)
- [8]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讨[J]. 朱延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3)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河南省南阳市个案调查分析[J]. 吴海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04)
- [1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影响研究[D]. 吴瑕. 武汉大学, 2010(05)
标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