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2000版ISO9000族标准草案(CD)(论文文献综述)
谢评帆[1](2016)在《BT公司多元化战略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检测检验认证机构得到空前发展,市场份额的争取更加明显。BT作为外资的检测检验机构,其在中国区的多元化战略对中国国内的检测检验认证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BT符合中国基本国情,实施经营本土化,占得了先机,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其次,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革,进行客户定制化服务,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增强了BT的竞争力,带来了新的利润点。最后,有效的执行力,使得多元化战略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显着效果。该论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PEST分析法,行业价值链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法等多种手段,分析竞争环境,确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关键因素,分析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第一部分是绪论和基本概念、理论,为全文的案例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案例主体,论述了BT在中国成长的基本情况,并介绍了BT中国服务模式的转变和面临的困难,从一条龙服务,定制化解决方案及公证化服务着手,实施多元化战略,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BT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根本原因,以及对整个第三方检测检验认证公司的行业影响。通过实施区域多元化战略,BT公司更快速的满足客户的地域化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收并购相关企业,从而使自身得到发展壮大。
黄琴[2](2016)在《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书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备受瞩目。作为数字出版的一支,电子书发展势头强劲,国内各大电子书平台纷纷上线,电子书品种和销量也急剧增加。与此同时,电子书质量问题也愈发突出并饱受读者诟病。电子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势在必行。本文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以如何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为破题点,明晰了完善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的两条线路:其一是在分析我国电子书质量及其保障机制现状、质量保障机制的问题,并汲取纸质图书质量保障“营养”的基础上找到相应对策;其二是在学习国外亚马逊和国内多看阅读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获得启示,两条行文线路并向前行,相互补充。文章首先分析了国内电子书质量及其保障机制的现状。在电子书质量现状这一节,本文明晰了电子书质量的内涵,认为过往研究对“阅读体验”的划分过于宽泛,可操作性差,因此最终将电子书质量分为内容、编校、设计、传播和服务质量五个方面。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归纳总结了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分别为主要依靠企业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借力行政力量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和初步建立内外连结的内外沟通互动机制。可见,我国现有的质量保障机制还远不完善。其次,文章分别从内部、外部和内外互动沟通机制三方面着手,提出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从内部保障来看,未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未建立出版管理制度、未形成内部监督、作者和出版商服务不足、人才队伍建设不够优化、数字技术使用有待提高是主要问题。从外部保障来看,主要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和外部监督缺失三方面的问题。从内外沟通互动来看,问题主要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标准推行困难,以及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难以满足电子书企业的需求。再则,本文以国外亚马逊和国内多看阅读电子书为个案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质量保障机制,为完善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包括:完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提供作者和出版商服务,重视数字技术更新与优化,严格企业内部监督管理,重视读者意见等。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完善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围绕“三个点”进行,即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为着力点,以健全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为支撑点,以理顺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为连接点,并提出电子书也应建立责任编辑制度,以切实保障电子书质量,不断提升读者阅读体验,营造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助推我国电子书产业健康发展。
何伟怡[3](2010)在《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路径:LCC推广促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公共项目绩效的种种现象正日益受到来自监管层的重视。传统的公共项目绩效研究主题通常为绩效审计、评价或者近年来出现的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本文则从绩效的内涵和结构出发,提出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节约可作为公共项目绩效改善的重要途径。在状态调查和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发现对LCC推广及其问题研究是不足的。以此为研究前提,本文试图在“多案例研究”(Multiple Case Study,MCS)策略下,探索公共项目中的LCC推广促进机制,建立一条新的公共项目绩效改善具体路径。首先把LCC推广状态转化为“导入了LCC技术的设计产品”(LCC-D)的供应和需求的均衡点”,以供需多元函数的自变量设置作为影响LCC推广的驱动因素,在经济学框架中分析了LCC-D的供需量下降所对应的自变量变动趋势,进而构建了一个先验的LCC推广驱动模型。利用MCS法对模型加以验证和扩展,得到了一个反映18个驱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LCC推广驱动模型。接着,在比较了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范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根结构”,以此作为讨论框架,证明了LCCA路径的多样性是LCC技术应用的本质特征,并从LCCA行为的“收益/成本”角度,证明了“LCCA路径的行业(专业)定制化”是LCC推广的首要技术驱动力,而非公认的“LCC方法和模型统一化”。该假设在MCS策略下得到了验证,并且还证实了“LCCA定制化后的行业统一使用”的必要性;而“多项目业主”特征的客观存在,则使得公共项目具备了LCC推广的组织条件。最后,分析了常规LCCA技术的局限性。进而设计了一个针对“缺陷功能”的预处理模块,包括一个“功能缺陷”四维模型、预处理准则和识别清单。接着,在着名的“Blanchard模型”基础上,结合公共项目的5E绩效观,建立了一个公共项目的成本分解结构(CBS),分析并利用预处理模块对CBS中的成本子项加以预控和演示,完成了基于复合控制的Pre-LCCA集成模型开发。最后,该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MCS策略下得到了验证。
韩素萍[4](2007)在《独立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客户满意视角》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提升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独立学院应势而生。对于国家设立的普通高等院校,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府评价制度,但针对独立学院的教育评价指标尚未出台;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吸引、保留更多的优秀生源,成了独立学院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论文首先回顾了教育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发展的现状,针对独立学院教育评价体系的亟待构建的现状,确立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遵循研究思路,论文将独立学院作为非营利组织进行考核,对客户满意理论、组织绩效评价理论以及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释,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架构奠定了基础。接着,论文在第三章中借鉴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要素、我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我国高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独立学院的特殊办学定位,基于客户满意视角,搭建了其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模型。最后,论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获取样本,利用SPSS对样本进行信度与因子分析,萃取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第二级指标,并通过再次的信度分析,最终形成基于客户满意的独立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为独立学院的未来办学思路提供了一些建议。
王光军[5](2006)在《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明显加快,标准化管理工作面临着紧迫的任务和挑战。在引进了ISO9000(质量)、ISO14000(环境)和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标准之后,我国企业掀起了进行体系认证工作的热潮。随着三个管理体系标准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组织在同时贯彻两个或三个标准。由于前述三个管理体系标准存在着较多的共同点,如果企业按照三个标准分别独立地建立体系,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出现彼此间的不协调,严重地影响着宣贯标准的效果;因此,三个体系整合的问题就成为当前企业贯标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在石油企业管理中如何应用整合管理体系模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降低石油企业的管理风险,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效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关于石油企业QHSE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通过对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理论的由来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目前石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的概念和所要遵循的四个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约化QHSE管理体系的理念,构建了石油企业QHSE管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并从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这一理论体系,即:领导行为和企业的现实条件是这一理论的基础;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的一体化的模式体系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先进的企业文化、信息化、与内控紧密结合的思想是这一理论的三个主要支撑要素。第二、关于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流程研究。运用PDCA循环模式结合内控的观点,研究了QHSE体系管理的流程。在分析各种QHSE体系管理模式流程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了管理流程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思想,对QHSE体系管理模式的具体流程和流程的操作思想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第三、关于石油企业QHSE体系信息化设计。通过分析国际国内石油企业QHSE信息化现状以及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设计了一个QHSE信息化平台。在以本文提出的QHSE整合模型的具体指导下,分析了QHSE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原则,以平台的各个业务应用模块作为功能分界,对平台的信息技术和应用架构都作了设计,最后提出了一整套平台实施的方案。第四、关于石油企业文化与QHSE体系关系研究,从深层次分析和阐述了石油所特有的企业文化对于QHSE体系管理理论的影响,突出描述了石油企业文化中强调企业的责任感、强调执行力、强调全员参与的特点以及以“责任、忠诚、和谐”为核心的文化理念对于QHSE体系管理的影响。分析了石油企业为什么要率先整合各管理体系、致力于QHSE体系管理、坚持不断完善自我创建节约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的企业文化上的动因。第五、关于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研究。根据石油企业实施QHSE体系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十五个评价指标,针对这些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知识建立了一套模糊综合评估的数学模型,并由这些指标和数学模型最终界定了评价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成效的六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对于具体的评价过程,也总结出了几种评价工作的方法。这些指标、标准、模型、以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综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第六、应用中国石油的管理实践进行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运行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具体分析中国石油在实施QHSE体系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进一步通过实例阐述一体化QHSE体系模式的具体实践和优越性,并通过中国石油在QHSE体系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业已建立的信息化系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信息化平台设计原则,对上文提出的具体架构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综合分析中石油具体实践的基础上,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和基本原则。文章最后在总结我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QHSE管理一体化模型、具体体系模式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综合研究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石油企业QHSE基于同步体系的集约化理念以及体系的具体模式(2)提出基于内部控制的QHSE流程管理方法;(3)提出了石油企业QHSE体系信息化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构建方法;(4)提出了通过基于心理契约的文化提高QHSE综合绩效的对策建议;(5)提出了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王玉环[6](2006)在《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文中认为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事关人类和动物健康安全、产地环境保护、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颇多,但时至今日,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供给动力的量化方法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以市场经济学、质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畜禽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内涵及理论基础、供给现状及成因、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不同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及关系、供给目标选择、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成本效益以及供给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和开拓。全文由9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就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疏理和述评,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给予了说明。本章强调在紧密联系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中着力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第二章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客观界定基本概念和名词内涵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本章首先界定和梳理反映畜产品质量安全层级的4种畜产品概念(普通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分析4种畜产品的相互关系,明确本文研究重点是以《食品卫生法》为准入标准的普通畜产品。其次,界定和完善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本文认为,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研究畜产品质量属性中的安全性,但安全性的提升必须融于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中。再次,丰富并深化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内涵:“畜产品质量安全”主指畜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对动物营养需求时,不会对消费者和动物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性状,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应是一个相对、发展的状态;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是分层级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发展的,要求整合要素资源,实现创新性供给,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强调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要实现供给升级与供给收入同步增长目标。最后,深入探寻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标准及标准层次性理论、供给创新理论。其中,强调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动力首先来自于社会日益增长的消费、安全和服务需求。同时,本文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理论和供给创新理论方面作了补充和充实,有利于丰富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闫放[7](2006)在《现代TSS构建理论及我国TSS构建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与标准化的联系日益密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标准化已经成为协调世界各国贸易关系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综合运用技术经济学、博弈论、战略管理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系统论等学科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理论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对当前有关技术标准化及技术标准化体系的研究成果作了细致的综述,提出并研究了现代技术标准化体系(TSS)的框架及其运行机制。其次,从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各参与主体入手,深入研究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和中间组织在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行为模式以及可采取的战略及策略。第三,从内部效率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两个角度讨论了TSS的有效性。在政府积极管理、企业技术标准化工作、中间组织的积极参与等方面提出了中国技术标准化体系构建对策及建议。
胡金奎[8](2005)在《家具专卖店设计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 世纪中国住宅建设规模将继续扩大,作为住宅主要配套商品——家具,其消费将随之持续高涨。中国家具产业多年来保持着15%的年均增幅,预计2015 年总产值将突破3000 亿元,可见中国家具产业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加入WTO 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机遇与挑战并存,家具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在法国,40%的家具企业是采取特许经营——家具专卖的形式进行销售的,欧洲的北欧风情家具公司1993 年进入中国市场,在起初短短几年时间就成功开办了上百家专卖店。受此启发,中国众多家具企业如皇朝、城市之窗、曲美等均实施“品牌战略”,采取了家具专卖模式,成为业界典范,家具专卖店也逐渐成为家具销售的主要平台。近年来,由于专卖店设计理念存在诸多问题引发的厂商亏损、甚至倒闭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专卖店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专卖店不仅是家具销售的重要平台,而且是企业形象的窗口,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家具专卖店现代系统设计理念进行研究,是我国家具工业发展急待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以专卖店店容设计新理念为重点的同时,突破当前狭隘的、单一的、片断的设计理念,根据“产、供、销”一条龙和“即需即供”的现代消费特点,将其拓展为包含家具的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店容设计等一系列环节的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科学的设计理念,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可能导致专卖模式的失利,从而造成产品滞销。论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家具业发展动态,对家具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从现实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家具厂家管理普遍混乱,深刻分析、探讨了家具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对策;该研究重点论述了家具专卖店店容设计环节,提出了结合产品特点,倡导营造居家氛围、注重灯光效果应用等设计理念,并应用此理念进行了某品牌家具专卖店的具体方案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形成了鲜明的专卖店形象。将“家具专卖店设计”拓展到更为广泛的空间,提出包含家具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店容设计等的较为科学、完整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有利于提高专卖店设计水平,减轻家具市场上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行为,避免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家具市场的良性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李海明[9](2005)在《赤峰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颁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家确定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这一方案的提出,预示着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电能商品化。供电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必然的选择,作为供电企业,如何供电服务质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对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分析了本公司原有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提出了“变电设备运行质量等同于供电质量”的概念,弥补了电网运行质量与供电服务质量之间缺失的一环——设备运行质量的管理。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赤峰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方案。基于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在公司原有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对建立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做出了论述。针对本公司情况,对质量目标进行了明确;在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对过程方法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应用做了重点论述。通过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使赤峰供电公司的创一流供电企业的各项指标与实际工作质量建立的明确的联系,用过程方法建立了目前状态到质量目标之间的途径;同时,本文对实施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郑芙蓉[10](2004)在《通信项目施工企业质量体系建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说明,阐述了ISO9000标准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和七个核心管理思想,并对比了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关注点,探讨了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优秀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通信建设工程中实际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特殊性,提出改进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及其特殊意义。并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的普遍适用性的阐述,结合我国通信项目行业质量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国内外各行业的成功实例,论证了在我国通信建设项目行业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然后,从框架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质量体系框架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通信建设行业原有特点,考虑内、外部环境,从设计原则、设计要素、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实施过程等方面入手,建立了通信建设质量体系框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质量体系的评价进行了量化分析。再次,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作用入手,阐述了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重要性。提出了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要求和内容,以及质量体系的实施与运行的一般过程,并对实施运行的性能进行了估计。最后,论文结合河北省通信建设公司贯彻ISO9000标准(以下简称“贯标”)的实例,探讨通信项目施工企业质量体系如何建立和运行等问题,作出对实施质量管理的评价与效益分析,提出了质量体系的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二、浅议2000版ISO9000族标准草案(C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2000版ISO9000族标准草案(CD)(论文提纲范文)
(1)BT公司多元化战略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介绍 |
2.2 企业战略理论 |
2.3 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 |
3 BT中国区多元化战略现状与困难分析 |
3.1 BT中国业务概况简介 |
3.2 BT中国多元化战略实施现状 |
3.2.1 区域多元化 |
3.2.2 产品多元化 |
3.2.3 市场多元化 |
3.2.4 投资多元化 |
3.3 BT中国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困难 |
3.3.1 地域化进程缓慢 |
3.3.2 业务对国内市场占有率较低 |
3.3.3 服务种类较单一 |
4 BT中国区多元化战略动因分析 |
4.1 PEST分析 |
4.2 波特五力竞争分析 |
4.3 SWOT分析 |
5 BT中国区多元化战略的对策与效果跟踪 |
5.1 BT中国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总体思路 |
5.1.1 清晰的企业战略目标和思路 |
5.1.2 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战略 |
5.1.3 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 |
5.2 BT中国多元化战略实施对策 |
5.2.1 区域多元化-快捷满足客户需求的地域化服务 |
5.2.2 产品多元化-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
5.2.3 市场多元化-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
5.2.4 投资多元化-收并购及合作战略的实施 |
5.2.5 客户满意度实施多元化—多套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 |
5.3 BT中国区多元化的效果跟踪 |
5.3.1 销售业绩 |
5.3.2 市场占有率 |
5.3.3 竞争对手 |
5.3.4 客户满意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一)电子书及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电子书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电子书质量研究 |
(四)我国图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问题 |
五、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我国电子书质量及其保障机制现状 |
一、我国电子书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电子书市场发展总体情况 |
(二)我国电子书市场发展困境 |
二、我国电子书质量的现状 |
(一)从内容质量看 |
(二)从编校质量看 |
(三)从设计质量看 |
(四)从传播质量看 |
(五)从服务质量看 |
三、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的现状 |
(一)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主要依靠企业自律 |
(二)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主要借力行政力量 |
(三)内外沟通互动机制:初步建立内外连结 |
第三章 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质量第一的意识未树立 |
(二)出版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
(三)企业内部监督尚未形成 |
(四)作者和出版商服务不足 |
(五)人才队伍建设不够优化 |
(六)数字技术使用有待提高 |
二、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保障不足 |
(二)电子书标准不够完善,推行力度较弱 |
(三)电子书监督缺失严重,效果非常有限 |
三、内外沟通互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标准推行困难 |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实践能力较差 |
第四章 国内外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个案研究 |
一、亚马逊电子书平台 |
(一)亚马逊电子书平台发展情况 |
(二)亚马逊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 |
1.依托完善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 |
2.提供有效的作者和出版商服务 |
3.专注于持续更新的数字化技术 |
二、多看阅读电子书平台 |
(一)多看阅读电子书平台发展情况 |
(二)多看阅读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 |
1.提供良好的出版商服务 |
2.进行严格的内部管理 |
3.重视优化的数字技术 |
4.重视读者的反馈意见 |
(三)对完善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的启示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的对策 |
一、着力点:完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 |
(一)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
(二)建立电子书出版管理制度 |
(三)提供多个维度的平台服务 |
(四)进行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 |
(五)优化内部人才队伍的建设 |
(六)不断强化数字技术的运用 |
二、支撑点:健全外部质量保障机制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完善电子书各项标准 |
(三)拓展电子书监督范围 |
三、连接点:理顺内外沟通互动机制 |
(一)成立电子书出版协会,推动标准执行 |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校企合作 |
(三)重视读者的反馈意见,增强读者互动 |
四、启发点:建立电子书责任编辑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3)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路径:LCC推广促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本文对公共项目的界定 |
1.5 研究的总体策略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共项目绩效研究综述 |
2.1.1 公共项目绩效理论起源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研究现状 |
2.1.4 公共项目绩效研究的不足 |
2.2 公共项目绩效与LCC 之间的关联 |
2.2.1 公共项目的绩效结构分析 |
2.2.2 LCC 视角下公共项目生产要素边界 |
2.2.3 LCC 视角下公共品生产可能性曲线 |
2.3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理论概述 |
2.3.1 LCC 思想起源 |
2.3.2 LCC 理论的基本范式 |
2.3.3 LCC 理论的扩展范式 |
2.3.4 范式的比较 |
2.4 基本范式下LCC 研究综述 |
2.4.1 技术层面的研究 |
2.4.2 管理层面的研究 |
2.4.3 应用层面的研究 |
2.5 关于LCC 推广不足的一个国内调查 |
2.6 LCC 推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1 国外研究现状 |
2.6.2 国内研究现状 |
2.6.3 LCC 推广研究的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过程和总技术路线 |
3.2 “多案例研究法”作为研究策略的理由 |
3.3 多案例研究(MCS)方法综述 |
3.3.1 MCS 的方法特性 |
3.3.2 MCS 方法体系下模型验证及其效度保证 |
3.4 MCS 策略下模型验证的技术路线 |
3.4.1 模型的效度保证技术措施 |
3.4.2 验证的个案内分析技术路线 |
3.4.3 验证的跨案例分析技术路线 |
3.4.4 Nvivo-8.0 质性分析软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供需函数的LCC 推广驱动模型构建 |
4.1 LCC 推广驱动模型的开发 |
4.1.1 推广驱动因素研究范畴的细化 |
4.1.2 推广驱动因素在经济学框架下的等效转化 |
4.1.3 LCC-D 需求和供给函数的变动分析 |
4.1.4 构建LCC 推广驱动模型 |
4.2 MCS 策略下的LCC 推广驱动因素模型验证 |
4.2.1 验证命题 |
4.2.2 验证策略 |
4.3 基于文献的跨案例分析过程 |
4.3.1 案例背景及相关信息 |
4.3.2 代码-类型匹配过程 |
4.3.3 “浮现”的代码-类型匹配过程 |
4.3.4 LCC 推广驱动模型的细化和扩展 |
4.3.5 扩展后模型的原样复现(LR-V) |
4.3.6 扩展后模型的理论复现(TR-V) |
4.3.7 8 个驱动因素的证实和2 个驱动因素的证伪 |
4.3.8 若干驱动因素的部分证实和证伪 |
4.4 “一体化”前提下的LCC 推广驱动修正模型 |
4.4.1 “武钢焦化”的QS-IVS变动分析 |
4.4.2 “国家电网”的QS-IVS变动分析 |
4.4.3 “一体化”前提下LCC 推广驱动修正模型 |
4.5 证伪后两个因素的补充研究对策 |
4.5.1 补充研究对策 |
4.5.2 基于问卷的跨案例补充分析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CC 推广的技术驱动机理辨析 |
5.1 LCCA 范式比较及其“根结构”的获得 |
5.1.1 LCCA 范式历时性比较 |
5.1.2 LCCA 范式共时性比较 |
5.1.3 LCCA 的“根结构” |
5.2 LCCA 路径多样性及驱动变量分析 |
5.2.1 成本分解结构CBS 多样性分析 |
5.2.2 成本建模CME 多样性分析 |
5.2.3 LCC 归总计算LCCSUM 多样性分析 |
5.2.4 LCCA 方法矩阵及其状态函数的提出 |
5.2.5 LCC 推广的技术驱动内在机理辨析 |
5.3 MCS 策略下技术驱动机理假设的验证 |
5.3.1 采用MCS 验证的理由 |
5.3.2 验证命题 |
5.3.3 验证策略 |
5.4 基于文献分析的跨案例分析过程 |
5.4.1 案例背景及相关信息 |
5.4.2 代码-类型匹配和复现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复合控制的Pre-LCCA 集成模型开发 |
6.1 常规LCCA 的局限性分析 |
6.1.1 常规LCCA 的局限性 |
6.1.2 价值工程的局限性 |
6.2 公共项目LCCA 预处理模块的设计 |
6.2.1 对项目产品功能范畴的重新划分 |
6.2.2 项目产品成本和两层功能的关系分析 |
6.2.3 项目功能缺陷的生成机理分析 |
6.2.4 功能缺陷的四维模型 |
6.2.5 公共项目功能缺陷特征及其预处理对策 |
6.2.6 公共项目功能缺陷的风险识别清单 |
6.3 基于复合控制的Pre-LCCA 集成模型开发 |
6.3.1 “寿命-边界-任务”构造及其降维输出 |
6.3.2 C-B-T 输出—公共项目LCCA 的三大类目标 |
6.3.3 基于5E 绩效观的公共项目CBS 构建 |
6.3.4 “功能缺陷”预处理模块和O-C-C 构造的集成 |
6.3.5 C-C-L 构造的降维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MCS 策略下Pre-LCCA 集成模型的验证和修正 |
7.1 验证命题和验证策略 |
7.2 基于访谈的跨案例分析过程 |
7.2.1 案例背景及理论性取样过程 |
7.2.2 代码-类型匹配过程 |
7.2.3 模型在5 个设计优化案例上的原样复现 |
7.2.4 模型在地铁项目案例上的理论复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及主要成果 |
8.1.1 研究的前期工作及五个阶段性结论 |
8.1.2 “LCC 推广驱动模型”的开发及主要成果 |
8.1.3 “LCC 推广的技术驱动机理”的辨析及主要成果 |
8.1.4 “公共项目Pre-LCCA 集成模型”开发及主要成果 |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和拟开展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A:基于文献调查的“国家电网公司LCC 推广案例”文本来源 |
附录B:关于LCC 技术在设计单位应用的调查问卷(建议) |
附录C:基于文献调查的“地铁项目LCC 问题案例”文本来源 |
附录D:地铁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访谈文本 |
附录E:本文重要词汇索引 |
致谢 |
(4)独立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客户满意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客户满意理论 |
2.2 组织绩效评价理论 |
2.3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理论 |
3 独立学院绩效评价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要素介绍 |
3.2 我国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
3.3 独立学院绩效评价要素分析 |
3.4 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论分析与评述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独立学院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
(5)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加入WTO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1.2 防范企业风险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念 |
1.1.3 能源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社会责任需要新的管理方法 |
1.2 QHSE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 |
1.3 选题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石油行业组织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QHSE发展情况 |
1.4.3 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
1.6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理论研究 |
2.1 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界定 |
2.2 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体系理论的由来 |
2.2.1 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发展趋势 |
2.2.2 目前石油企业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石油企业建立和实施QHSE管理体系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石油企业建立和实施QHSE管理体系必要性 |
2.3.2 石油企业建立和实施QHSE管理体系可行性 |
2.4 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设计理念 |
2.4.1 以需方的需求为出发点,与承包商互利 |
2.4.2 发挥领导作用,促进全员参与 |
2.4.3 科学运用多种管理方法 |
2.4.4 持续改进 |
2.5 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体系理论模型 |
2.5.1 石油企业的QHSE体系管理模型 |
2.5.2 石油企业的QHSE体系管理模型特点分析 |
2.5.3 石油企业的QHSE体系管理模式关键要素分析 |
2.6 QHSE管理体系实施对策 |
第3章 石油企业QHSE体系体系管理流程研究 |
3.1 石油企业QHSE体系体系管理流程设计思路 |
3.1.1 QHSE体系体系管理流程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
3.1.2 QHSE标准的融合 |
3.1.3 QHSE管理流程整合方法 |
3.2 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流程设计 |
3.2.1 QHSE体系管理流程标准的设计 |
3.2.2 QHSE管理流程要素的体系 |
3.2.3 QHSE体系管理流程 |
3.2.4 QHSE体系管理流程注意事项 |
3.3 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流程与内控研究 |
3.3.1 石油企业内控 |
3.3.2 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流程与内控的联系和区别 |
3.3.3 石油企业QHSE体系与内控体系 |
第4章 石油企业QHSE体系信息化设计 |
4.1 石油企业QHSE体系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趋势 |
4.1.1 国际石油企业信息化现状 |
4.1.2 国内石油企业信息应用现状 |
4.1.3 国内石油企业软件应用现状 |
4.1.4 石油企业QHSE体系信息化发展趋势 |
4.2 石油企业QHSE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 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 |
4.3.1 石油企业QHSE体系平台设计原则 |
4.3.2 石油企业QHSE体系应用架构方案设计 |
4.3.3 石油企业QHSE体系业务应用功能分界 |
4.3.4 石油企业QHSE体系平台信息技术架构设计 |
4.3.5 石油企业QHSE体系平台实施 |
第5章 石油企业QHSE体系与企业文化研究 |
5.1 石油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内涵 |
5.1.1 石油企业文化的产生 |
5.1.2 石油企业传统文化的内涵 |
5.1.3 石油企业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石油企业文化的属性与QHSE管理体系 |
5.2.1 企业文化的自然属性 |
5.2.2 企业文化的心理属性 |
5.2.3 石油企业文化属性的内涵及其与QHSE体系的关系 |
5.3 石油企业基于QHSE管理体系的企业文化的阶段划分 |
5.4 石油企业基于QHSE管理体系的企业文化建设 |
5.4.1 遵循的原则 |
5.4.2 影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 |
5.4.3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
5.5 通过心理契约构建推动石油企业基于QHSE管理体系企业文化 |
第6章 石油企业QHSE体系管理评价体系 |
6.1 评价指标 |
6.2 评价方法 |
6.2.1 评价标准 |
6.2.2 评价工作方法 |
6.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
6.3.2 确定隶属度矩阵 |
6.3.3 计算权重 |
6.3.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6.3.5 评价结果分析 |
6.4 结论 |
第7章 中国石油QHSE管理体系案例研究 |
7.1 中国石油的QHSE体系管理流程 |
7.2 中国石油基于QHSE管理体系的文化建设 |
7.2.1 加强石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 |
7.2.2 新时期石油文化内涵的延伸和发展 |
7.2.3 塑造反映石油特色和理念的企业文化 |
7.3 中国石油QHSE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 |
7.4 中国石油应用QHSE管理体系综合评价 |
7.4.1 建立中国石油QHSE管理体系评级指标体系 |
7.4.2 建立评价标准 |
7.4.3 评估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附:文中关键术语定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6)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
2.1 现阶段不同类型畜产品概念及相互关系 |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内涵辨析 |
2.3 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状况的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 |
3.2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典型事例 |
3.3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的一般分析 |
3.4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实例分析——以牛奶为例 |
3.5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一) |
4.1 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
4.2 中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异同 |
4.3 发达国家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
第五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二) |
5.1 发达国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特点 |
5.2 中国兽医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中外兽医管理体制比较 |
5.4 中国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现实依据及必备条件 |
第六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 |
6.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系统与供给主体 |
6.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供给主体构成及供给责任 |
6.3 畜产品质量安全间接供给主体——行业协会 |
6.4 政府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负总责的理论依据及其实例 |
6.5 政府发挥公共安全职能的重要内容 |
6.6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主体的相互关系与联动机制 |
第七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选择 |
7.1 政府选择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基本依据——风险分析 |
7.2 选择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首要条件——适当的动物保护水平 |
7.3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分层分类选择 |
7.4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落实形式——标准化与采标率 |
第八章 遵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经济影响 |
8.1 两种视角的质量成本观 |
8.2 遵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
8.3 遵从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不同类型畜牧企业质量成本的影响 |
8.4 澳大利亚遵从食品安全新标准对企业产品质量成本的影响实例 |
8.5 质量安全成本的分担方式 |
第九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机制剖析 |
9.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内涵及其现实依据 |
9.2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的因素分析 |
9.3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机制的构成及其运行的一般规律 |
9.4 畜产品供给动力模型构建 |
9.5 企业供给动力的外部环境优化 |
9.6 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的整体方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现代TSS构建理论及我国TSS构建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技术标准化是协调当代贸易关系的重要手段 |
1.1.2 技术标准成为衡量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 |
1.1.3 当代技术标准化出现新的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标准的相关概念 |
1.2.2 TS 的分类 |
1.2.3 TSP 研究 |
1.2.4 TS 的经济效果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代TSS 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 |
2.1 现有关于TSS 的研究 |
2.2 现代TSS 的构成 |
2.2.1 TSP 的历史发展及其演化规律 |
2.2.2 TSS 的基本框架 |
2.3 现代TSS 的运行机制研究 |
2.3.1 自组织原理概念及特点 |
2.3.2 基于自组织的现代TSS 运行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SS 建设中政府的参与策略研究 |
3.1 TSP 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
3.1.1 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争论 |
3.1.2 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原因 |
3.1.3 政府在TSS 中的作用定位 |
3.2 部分国家政府在TSP 中的参与方式 |
3.2.1 美国政府在TSP 中的参与方式 |
3.2.2 欧盟各国政府在TSP 中的参与方式 |
3.3 政府参与TSP 的策略研究 |
3.3.1 政府干预TSP 的主要手段 |
3.3.2 后发国家在国际标准化竞争中的形势及其政府的作用 |
3.3.3 政府失灵及其补救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SP 中的企业行为模式研究 |
4.1 TS 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
4.1.1 TS 的网络效应及其影响 |
4.1.2 TS 的正反馈机制及其影响 |
4.2 企业的TS 定位战略 |
4.2.1 标准定位战略与标准控制 |
4.2.3 标准领导与标准使用战略 |
4.3 企业的TS 竞争战略 |
4.3.1 企业参与TS 竞争的动因 |
4.3.2 企业可采取的技术标准竞争战略 |
4.4 TS 形成后使用战略 |
4.4.1 TS 竞争的条件分析 |
4.4.2 标准形成后的使用战略 |
4.4.3 标准战略的陷阱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SP 与消费者的互动机制研究 |
5.1 TS 对消费者的影响 |
5.1.1 TS 对消费者的正面影响 |
5.1.2 TS 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 |
5.2 消费者在TS 形成中的作用 |
5.3 从中国影碟机产业的发展看消费者对TS 形成的影响 |
第六章 中间组织在TSP 中的作用研究 |
6.1 技术标准化组织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6.1.1 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 |
6.1.2 区域技术标准化组织——CEN |
6.1.3 国际技术标准化组织——ISO |
6.1.4 我国参加ISO 的标准化组织——SAC |
6.2 中间组织在TSP 中的作用 |
6.2.1 中间组织的作用原理 |
6.2.2 中间组织与标准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代TSS 的有效性研究 |
7.1 衡量TSS 的内部工作效率 |
7.1.1 某种产品的市场上只存在一种TS |
7.1.2 某种产品市场上存在两种互相竞争的TS |
7.1.3 某种产品市场上存在多种竞争标准 |
7.2 影响TSS 有效性的外部因素 |
7.2.1 经济体制 |
7.2.2 资源禀赋 |
7.2.3 国际市场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TSS 构建的对策研究 |
8.1 中国TSS 发展现状 |
8.1.1 TD-SCDMA 标准 |
8.1.2 AVS 标准 |
8.2 中国TSS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8.2.1 中国TSS 中存在的问题 |
8.2.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8.3 我国TSS 的构建对策 |
8.3.1 政府积极管理 |
8.3.2 我国企业参与TSS 的对策 |
8.3.3 中间组织及消费者的积极参与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摘 要 |
Abstract |
(8)家具专卖店设计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家具专卖店设计理念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专卖店“主角”——家具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
1.3.1 中国家具业发展进程 |
1.3.2 家具的发展格局、现状 |
1.3.2.1 世界家具的格局 |
1.3.2.2 我国家具业的发展现状 |
1.3.3 家具业的发展态势 |
1.3.3.1 国外家具业的发展态势 |
1.3.3.2 中国家具业的发展态势与市场展望 |
第二章 家具的设计理念 |
2.1 家具设计与风格探讨 |
2.2 家具设计与市场营销 |
2.3 家具产品的开发趋向 |
2.3.1 古典风格家具将更受欢迎 |
2.3.2 生态文化与绿色家具 |
2.3.3 系统设计与多功能家具 |
2.3.4 回归自然与乡村家具 |
2.3.5 信息时代与智能家具 |
2.3.6 家具选材多元化 |
第三章:家具的生产方式变革和高新技术应用 |
3.1 家具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
3.1.1 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的市场背景 |
3.1.2 家具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的特征 |
3.2 采用高新技术与中间技术改造家具业的生产 |
3.2.1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3.2.2 采用中间技术,发展传统产业与传统产品 |
3.2.3 32mm 系统在家具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
3.2.4 家具自装配问世 |
3.2.5 加大技改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四章:家具企业管理理念 |
4.1 设计管理理念 |
4.1.1 设计策划 |
4.1.2 组织和技术接口 |
4.1.3 设计输入 |
4.1.4 设计输出 |
4.1.5 设计评审 |
4.1.5.1 设计评审总的要求 |
4.1.5.2 评审原则 |
4.1.6 设计验证 |
4.1.7 设计确认 |
4.1.8 设计更改 |
4.1.9 设计完工报告 |
4.2 生产管理理念 |
4.2.1 生产管理的内容 |
4.2.2 生产管理中常见的失误及根源 |
4.2.2.1 生产管理中常见的失误 |
4.2.2.2 剖析失误的根源 |
4.2.3 生产管理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
4.2.4 生产管理组织的建立 |
4.2.4.1 建立生产管理组织的原则 |
4.2.4.2 建立生产管理组织的思路 |
4.2.4.3 明确生产管理组织的任务 |
4.2.4.4 生产管理内容、理念探析 |
4.2.5 生产管理中的三大决策 |
4.3 物料管理理念 |
4.3.1 物控组织的建立 |
4.3.2 物控部职能 |
4.3.3 物料管理的基本内容 |
4.3.3.1 物料计划 |
4.3.3.2 物料跟踪 |
4.3.3.3 物料定额 |
4.3.3.4 物料控制 |
4.3.4 仓库管理与盘点 |
4.3.4.1 仓库人员配置 |
4.3.4.2 仓库主要工作程序 |
4.3.4.3 盘点 |
4.4 家具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
第五章:家具的市场营销理念 |
5.1 我国家具业面临的宏观营销环境 |
5.1.1 初级买方市场格局的挑战 |
5.1.2 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挑战 |
5.1.3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
5.2 我国家具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
5.2.1 关系营销 |
5.2.2 绿色营销 |
5.2.3 全球营销 |
5.2.4 创新营销内容 |
第六章:家具专卖店店容设计理念 |
6.1 家具品牌选择 |
6.2 选择合适代理商 |
6.3 专卖店选址 |
6.3.1 家居中心的软件、硬件质量 |
6.3.2 家居中心所在位置 |
6.3.3 专卖店在家居中心的位置选择 |
6.4 家具专卖店店容设计思路与理念探索 |
6.4.1 场地尺寸图确认 |
6.4.2 摆场方案设计 |
6.4.2.1 掌握适当比例 |
6.4.2.2 隔断设计 |
6.4.2.3 专卖店家具布置的层次性、丰富性和节奏感 |
6.4.3 灯光设计 |
6.4.3.1 光的特性与人的视觉特性 |
6.4.3.2 专卖店的光环境需求 |
6.4.4 色彩设计 |
6.4.5 饰品设计 |
6.4.6 外立面形象设计 |
6.4.7 详细施工图制作 |
6.4.8 图纸外框设计 |
6.4.9 形象用品、饰品、家具配货清单 |
6.5 应用新的理念进行专卖店的设计实践 |
6.5.1 把握家具风格 |
6.5.2 熟悉专卖店周围环境 |
6.5.3 确定最后的专卖店摆场方案 |
6.5.4 设计索引图 |
6.5.5 顶棚、地板设计 |
6.5.6 专卖店灯光设计 |
6.5.7 详细施工图 |
6.5.8 形象用品、饰品、配货清单 |
6.5.9 专卖店摆场、调整 |
6.6 导购设计 |
6.7 专卖店宣传 |
6.8 家具的售后服务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赤峰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
1.2.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2 本文的基本思路 |
2 质量管理理论综述 |
2.1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1 质量检验理论 |
2.1.2 质量控制理论 |
2.1.3 质量监督理论 |
2.1.4 质量保证理论 |
2.2 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
2.2.1 统计方法及应用范围 |
2.2.2 全面质量管理 |
2.2.3 ISO9000族标准 |
3 公司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现状分析 |
3.1 赤峰供电公司基本情况 |
3.2 公司质量管理回顾 |
3.3 现行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
3.3.1 现行质量保证体系概况 |
3.3.2 管理职责 |
3.3.3 资源管理 |
3.3.4 产品实现 |
3.3.5 持续改进 |
3.4 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1 管理职责不明确 |
3.4.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缺陷 |
3.4.3 信息资源管理分散 |
3.4.4 产品实现手段落后 |
4 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措施 |
4.1 改进的总体原则 |
4.2 明确体系质量目标 |
4.3 完善体系结构 |
4.4 加强体系的过程管理 |
4.4.1 过程的识别 |
4.4.2 完善程序文件 |
4.5 提高职工素质 |
4.6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 |
4.6.1 通过系统集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
4.6.2 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
4.6.3 运行信息的辅助分析 |
4.7 改进变电设备维护手段 |
4.8 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
5 质量保证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 |
5.2 改进绩效考核体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通信项目施工企业质量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重要性及其紧迫性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 |
2.1 理论说明 |
2.2 方法介绍 |
2.3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
2.4 ISO9000 标准的核心管理思想 |
2.5 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
2.6 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SO9000 的质量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3.1 通信建设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其特殊性 |
3.2 改进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3.3 通信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特殊意义 |
3.4 ISO9000 质量管理的普遍适用性 |
3.5 通信建设项目引入ISO9000 标准的现实基础 |
3.6 国外内各行业的成功实践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项目施工质量体系框架设计 |
4.1 框架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2 建立原则 |
4.3 两个重要概念 |
4.4 质量体系总体结构设计 |
4.5 管理质量体系设计要素及其确定 |
4.6 质量体系的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与实施 |
5.1 概述 |
5.2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
5.3 质量体系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研究 |
6.1 概述 |
6.2 贯彻ISO9000 体系的准备 |
6.3 质量体系策划 |
6.4 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 |
6.5 过程方法的应用 |
6.6 质量体系的自我完善 |
6.7 质量管理体系应用成效 |
6.8 质量体系的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
6.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议2000版ISO9000族标准草案(CD)(论文参考文献)
- [1]BT公司多元化战略分析研究[D]. 谢评帆. 广东财经大学, 2016(02)
- [2]我国电子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 黄琴. 西南大学, 2016(02)
- [3]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路径:LCC推广促进机制研究[D]. 何伟怡. 天津大学, 2010(10)
- [4]独立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客户满意视角[D]. 韩素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6)
- [5]石油企业QHSE管理体系研究[D]. 王光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6)
- [6]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D]. 王玉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现代TSS构建理论及我国TSS构建对策研究[D]. 闫放. 吉林大学, 2006(11)
- [8]家具专卖店设计理念研究[D]. 胡金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9]赤峰供电公司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D]. 李海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4)
- [10]通信项目施工企业质量体系建设的研究[D]. 郑芙蓉. 天津大学,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