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文欣[1](2021)在《交叉上市对GF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陈田运子[2](2021)在《基于投资者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注册制改革的新背景下,信息披露(简称信披)的重要作用依然显着,在学界信披制度被视为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将持续为中国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研究了深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披质量的评价方法,总结不足,认为现有体系缺少投资者视角,缺乏客观性和区分度。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方案设计了投资者适用的上市公司信披质量评价方案。本方案将信披质量的概念界定为公司的透明度,按信息源分为公司内部发出的信息和外部发出的信息,可以影响公司透明度的信息不论来源于公司内部还是外部都可以被投资者使用。在此基础上搭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总评价指标为上市公司信披质量,一级指标包括披露规范、披露内容、外源信息三大方面,分表代表公司披露文件的合规性、公司披露内容的广度、公司外部补充的信息。创新引入分析师跟随、媒体监督等外部信息披露指标及投资者关注的非财务指标和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通过熵值法求得信息披露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数,该评分同时是上市公司透明度的度量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度量。最后使用知情交易概率设计有效性检验,发现这本方案评价得分结果在描述信息披露质量时,比深交所评价更具有效性。
姜茂涛[3](2021)在《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例》文中认为科创企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能够帮助有效提高创新水平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普通企业相比,它们面临着一个高度动态、高度竞争的企业竞争环境。科创板上市公司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科创企业,对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和经济发展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决定了我国能否打好科创板这一张“创新牌”。而人力资源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里子”,对于其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源效能致胜与效能管理时代,构建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代表的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帮助其实现人力资源的精益化管理,更好地发挥其创新引领作用。为此,首先本文对人力资源效能内涵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效能并不仅仅包括工作成果、绩效产出等,同时还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具体指人力资源通过各项职能活动达成组织综合目标的能力。然后,本文在系统回顾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会计和人力资源效能计分卡理论的基础上,整理和总结了人力资源效能影响机制、人力资源效能评价和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的现有研究成果。其次,本文在大量参考了前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基本分析的架构,总体上包含了结果和能力两个维度,结果的维度主要包括了财务和创新绩效两个方面,能力维度则主要包括了人力资源的结构与人力资源运营两个方面,并且是针对了科创板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具有特殊性,以及公司的年报和招股表格说明书等数据披露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了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建的人力资源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由两个维度、四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三阶层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面反映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水平的评价工具。最后,运用前文构建的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对9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效能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财务绩效的离散程度最高,而在创新绩效方面、人力资源结构和人力资源运营方面的离散程度均比较小,另外,结合结果和能力维度的评价结果,可知能力维度指数远高于结果维度,说明科创板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结构和运行制度,只是暂未形成最终财务和创新收益。进一步,从各项一级指标指数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结构指数最高,其次是人力资源运营和财务绩效,而创新绩效最差,表明从整体来看,制约着科创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效能的主要因素在研发创新方面。从分行业测算结果来看,各行业之间的人力资源效能指数差别较小。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基本验证了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并通过分析科创板上市公司之间人力资源效能的差异,形成了提升其人力资源效能的管理启发,总体来看,科创企业要运用评价指标体系,量化人力资源效能,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完善研发创新机制,同时做到坚持拉长板补短板,实现高人力资源效能水平目标。
王慧敏[4](2021)在《QLS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面对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多。我国作为一个集生产与消费于一体的农业大国,农业企业的运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充足的粮食储备是国家有效保障民生的基础,相应地粮食安全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用水减少、耕地面积下降,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短缺情况变得更加严峻,此外气候的变化也使得粮食安全问题演变成了国际问题。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对粮食造成的影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已经把粮食安全问题归化为治国理政中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粮食品观。新冠疫情导致我国乃至全球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我国虽率先取得抗疫与经济发展的双胜利,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广泛,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及国际市场综合实力较弱,导致了农业企业整体发展缓慢。近年来农业企业虽然也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标准,制定并实施了符合各自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国内及国际市场综合实力较弱,导致了农业企业整体发展缓慢。在我国农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内部控制缺陷。本文以QLS公司为例,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QLS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选取标准,实地调研了解公司内部控制履行现状,在文献基础上以发放问卷的形式,确定内控评价指标: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二个二级指标,并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得出QLS公司内部控制评分等级为中等。研究表明,QLS公司内部存在企业文化薄弱、员工整体素养偏低、风险识别与规避能力不足、信息沟通缺乏保障等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营造良好风险文化氛围、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风险管控能力、构建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等措施提升内控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谷物自给及储备能力,以此更好地积极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陈志强[5](2021)在《股权质押背景下市值管理研究 ——以华谊兄弟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担保法》在我国逐渐推行,这部法典首次将公司的股权纳入了可担保物的范围内,通过法律建立了股权质押担保体系,公司股权的担保质押从此在法律上有了基础。十二年后,我国再次颁布了《物权法》,这部法典也承认了股权可以被质押。现如今,进行股权质押的公司数量增长迅速,股权质押因此也变成公司融资的常用工具。股权质押与传统的通过股权转让进行融资的方式不一样,它实质上属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较于股权转让,股权质押能够保留出质人的投票权,且具备审批流程简单、融资成本较低等优点。也正如此,股权质押广为流行,然而,这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因为股权质押将股权作为抵押物,当股价下跌时,对于质权方而言,抵押物的价值降低,债券实现受到威胁,自身利益可能受损。对于出质方来说,如果股价跌破警戒线或触及平仓线,将会被质权方要求补仓,出质人如果不能根据质权人要求补仓,质权人为了避免自身的利益再次受损,就会将其所控制的被质押的股权在市场上卖掉,从而可能导致公司的控股权发生交替。市值管理这一概念诞生于2005年,施光耀作为市值管理的先驱者,将市值管理的内涵概括为上市公司以内在价值为支撑,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提升市值,使得公司的市值能够真实地体现出公司的内在价值。然而,并非所有的公司都会遵从这一理念,这些主体可能会在实践中曲解市值管理,进行对于其他市场主体有害的市值操纵。由于股价能够对股权质押交易形成重大影响,质押前的股价提升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质押后股价的稳定也有利于避免股权丧失。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前后为了获利,往往会有推高股价的想法,试图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市值进行管理,其中不乏通过一些短期的市值管理行为抬高市值,使得股价虚高,不能体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了市值管理的滥用。这种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利益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这来看,股权质押会导致公司的市值管理行为发生扭曲。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控股股东会采用何种方式管理市值?而这种扭曲的市值管理对市值会产生何种效果呢?本文以华谊兄弟为例,以案例研究法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背景下的市值管理行为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现有相关理论分析市值管理的动机;然后,结合有关资料分析市值管理的行为,发现华谊兄弟通过信息披露、盈余管理、大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进行市值管理;其次,分析华谊兄弟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市值管理评价模型评价华谊兄弟市值管理的有效性,发现华谊兄弟采取的市值管理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对市值提升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但长期来看缺乏内在价值作为支撑,市值管理效果不佳;最后,总结市值管理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形成案例分析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的案例研究,分别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这三个市场主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首先,有助于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有更多正确的认识,并建立正确的市值管理观念,从而科学合法地管理其市值,即以公司的内在价值提升为支撑,运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市值,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的统一;然后,建议投资者在展开投资行为时注意了解和分析公司的真实投资价值,谨慎进行投资决策;最后,本文也给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市值管理干扰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危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更有效地监管提供了建议。
胡洁琼[6](2021)在《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价崩盘不但会损害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造成投资者的财富损失,还可能对行业产生恶劣影响,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如何避免股价崩盘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监管者愈发重视的制度安排。理论上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内部控制在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方面的作用,鲜少将逻辑链条延伸至资本市场。鉴于此,本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验证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存在性和因果性,揭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机理,并考察了中国推进内部控制系统工程建设背景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效果。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构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委托代理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不完备契约理论等为基础,使用文献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建立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框架,描述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制,确定了信息透明度是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关键路径,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研究提供逻辑参考。第二,厘清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不同影响。股价崩盘的形成可以分解为坏消息的贮藏和坏消息的泄出两个过程,但相关文献通常仅观察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披露的联合效应,忽略了“存在但不披露”的情况。实际上,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非常普遍。上市公司通常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是典型的坏消息,为避免可能的负面后果,上市公司有动机隐匿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加深,与监管部门的初衷背道而驰。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双重差分法,分别考察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独立影响,验证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存在性与因果性。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并不会导致股价崩盘风险的剧烈波动,而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却与股价崩盘风险显着正相关,意味着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策略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微弱,而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才是抑制股价崩盘的有效渠道。该结果有助于上市公司正确理解内部控制的功能,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持续关注内部控制议题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揭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文献分析、规范分析和数理模型推导法,锁定信息透明度为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关键路径。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施中介效应检验流程,发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该结果有助于形成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机理的系统性认知。第四,讨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制度环境效应。近年来,中国在持续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建立与完善,证监会、财政部、国资委、沪深交易所等各级证券监管与服务部门陆续出台多个文件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强制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等措施督促企业保证和维持内部控制有效性,客观上也造成了企业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虑到内部控制规范分类分批实施的特点,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以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明显提升、信息透明度显着加强、股价崩盘风险有所下降。一方面,将内部控制规范政策效应的研究视角拓展至资本市场,提供了股价崩盘风险维度的实证证据;另一方面,将制度环境变化纳入到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的理论框架中,同时考虑了公司内部作用路径和公司外部环境变迁,增强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本文通过厘清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披露,挖掘和丰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理论内涵;通过将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逻辑链条延伸至资本市场,拓展和深化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通过考察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过程和路径,充实和发展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因果性与机理性的相关研究;通过结合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为股价崩盘成因理论提供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和不成熟市场的视角,有助于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的理论发展潜能。从实践上来说,本文通过分别探讨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与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不同效应,帮助上市公司正视内部控制缺陷、了解内部控制的功能;通过考察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果和作用路径,帮助上市公司进行股价崩盘风险管理;通过检验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效果,补充了内部控制规范政策的成本收益权衡证据,有助于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彭瀚宇[7](2021)在《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猝然爆发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医疗卫生行业上,该行业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近几年来医疗卫生领域中多家上市公司连续爆发的丑闻所带来的冲击还未完全平息,疫情叠加使得普通民众又迫切希望行业能担负起保障生命健康的使命,看似矛盾的心理背后是对行业发展前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造成相关医疗公司问题频发的深层原因与其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备、执行不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型上市医疗公司的内部控制目前尚有待改进,而广大中小医疗公司受限于内外部条件,其内部控制缺陷很可能会更加严重。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而当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内部控制评价法规指南及学者设计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的基本都是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直接照搬适用,无法为其提供直接的经验指导。所以,在实务中研究中小医疗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选取了本地医疗器械行业的典型代表——创惠医疗科技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该公司的规模属于中小企业,虽然其在成立伊始就设计了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并沿用至今,但随着时间推移,案例公司内部业务扩展、外部竞争加剧等变化出现,其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缺乏成熟的评价指标。笔者在对案例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为其设计一套符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结合以上背景,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权变理论、控制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掌握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内容上,通过前往案例公司进行实地调研,采用访谈及查询内部文件等形式,按照COSO框架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方面介绍了案例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也指出其现有的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不足之处。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主要根据访谈编码为案例公司设计了一套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确定评价隶属度,通过建立评价模型计算出案例公司内部控制各层级指标的最终评价分值,得出其内部控制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针对案例公司存在事前风险防控薄弱、内部监督不利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仉立文[8](2020)在《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部控制审计是各国监管层继美国SOX法案以后要求参照实施的一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来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缺陷的披露来抑制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并最终为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审计通过鉴证、出具审计意见的方式来发挥监督功能和信号传递作用,从微观层面来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然而,首先,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内部控制审计属于行为过程审计,其审计过程难以观测,审计意见结果的形式和内容也相对简单。其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审计市场需求较弱,审计师出于经济利益和审计市场竞争的考虑都会保留相应的审计投入,甚至对审计独立性做出妥协,从而伤害了审计质量。因此,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手段是否可以发挥相应的审计功能实现它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对提高审计质量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否可以帮助公司纠正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含量?这些问题都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目前我国金融开放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为了引进外资不断扩大开放市场,放宽各类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容与即将实施的注册制使得当前的监管压力不断扩大和深化。如何有效利用市场力量引入外部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机制是监管层和投资者公共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进行研究,基于审计理论通过对是否实施内控审计和内控审计意见两个层面,对内控审计监督功能、信息功能和保险功能发挥和内控审计质量进行了检验,具体包括:第一,代理理论视角下,内控审计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研究发现:与未实施内控审计的公司相比,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减少公司财务重述的发生,并能抑制应计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对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和真实盈余管理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内控审计意见可以揭示公司未来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违规处罚和应计项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重述和应计盈余质量的作用在不同内控水平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降低内部控制审计对减少财务重述和应计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当前内控审计体现出的监督功能说明,实施内控审计可以帮助公司识别内控内控缺陷并督促公司改进内控和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减少了公司财务重述并抑制了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行为。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可以提示公司未来发生舞弊和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然而,内控审计难以改变公司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存在,并不能抑制被出具非标内控意见公司的重述、违规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公司内控水平的差异导致内控审计监督功能发挥存在异质性,存在实质内控缺陷的公司抑制了内控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公司由于业绩压力和公司固有内控缺陷的存在让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和盈余操纵仍存在机会。第二,信息理论视角下,内控审计具有信息功能。研究发现:首先,在实施内控审计的公司中,非标内控审计意见伴随着较低的财务报告可靠性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市场投资者会做出负向的市场反应。公司同时收到非标内控和非标财报审计意见引起的公司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单独收到非标内控或非标财报审计意见带来的影响。并且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可以向市场传达显着的负向信息,并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以上证据证实当前内控审计已经具备了一般审计的信号功能,可以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公司内控相关的信息并在股价中得到反映。其次,基于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则,公司在季报和半年报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的财务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季报、半年报以及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提前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和预测,而投资者无法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事前的判断和了解。随着内控审计实施年份的增长,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联系的认知更加深入。当公司被单独出具内控审计意见或是同时出具非标内控和财报审计意见时就会产生显着的负向市场反应。最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规避超过了对公司盈利的关注。与公司盈利相比,投资者显现出对公司经营和资金压力的关注。说明现有市场投资者对内控缺陷可能引起的舞弊及欺诈更倾向于“风险厌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很难在短期得到纠正,意味着未来发生舞弊和欺诈的可能,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向市场传递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信号作用被投资者所关注。第三,保险理论视角下,内部控制审计具有保险功能。研究发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增加了公司的审计费用,公司存在内控缺陷带来更高的审计费用溢价;法律风险在对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实施内控审计增强了审计师和公司对内控缺陷带来法律风险的认知。一方面审计师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来增强内控审计的保险价值,另一方面公司希望通过内控审计来缓解自身的法律风险,并接受审计费用的溢价。从法律风险与内控审计意见的关系来看,审计师会对高法律风险的公司出具非标内控意见,通过非标内控意见来为公司释放法律风险,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法律责任。同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保险价值产生影响。审计师提高了对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公司会产生诉讼风险的认知,从而显着增长了公司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在不同法律环境下存在差异,在高法律环境地区,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可以提高审计师对公司内控缺陷产生诉讼风险的认知,显着提高审计费用,但这种关系在低法律环境地区并不显着。此外,公司被出具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后并没有积极改进内部控制消除可能的法律风险。第四,内控审计质量与内控审计功能发挥。研究发现,首先,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越高,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且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其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影响了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检验结果说明内控审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意见购买活动。上市公司会通过审计师变更来实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相比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并不受审计行业专长的影响,高审计行业专长不能帮助上市公司减少并整改内部控制缺陷,从而说明审计师难以抑制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再次,内控审计中存在意见购买的成因是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属于行为过程审计,其审计过程和审计意见的形成都难以观测。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比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更具不可预测性。内控审计质量的高低难以进行直接量化和评价,给公司带来了意见购买的机会。目前在内控审计功能发挥中,审计信息功能体现相对显着,监督功能和保险功能发挥并不充分。因此,提高内控审计质量和加强监管力度是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监督功能和保险功能的必然条件。因此,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内控审计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审计功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控审计的监督功能抑制了公司财务会计差错的发生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并未充分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和监管违规等机会主义行为。内控审计的信息功能促使公司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修正和优化,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息,相应的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率,同时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的具有负向市场反应,促使公司在监管和融资压力下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内控审计意见;内控审计的保险功能促使公司和审计师之间产生了更多的经济依赖,建立了内控缺陷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非标内控审计意见降低了公司和审计师的法律责任,体现出相应的保险价值。研究创新和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进行研究,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信息和保险功能的检验,揭示了投资者、监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内部控制审计治理作用及实施效果的问题。第二,有效区分了两类非标审计意见,并对其市场反应的进行研究。检验了当前市场投资者对内控审计意见的认知和反应,及内控审计信息功能的表现。让市场投资者和监管者对非标内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从制度设计最终目标上探究了当前市场中内控审计治理的效果情况,进一步通过检验发现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这个结果,并以此来分析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及审计功能发挥的原因。尝试打开由于内控审计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的执业“黑箱”。第四,采用了学术和实务界共同认可的多种变量作为衡量内控审计监督、信息及质量的替代变量,避免了单一变量检验结果不稳定的情形,保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第五,采用了机器学习中交叉检验的方法来对内控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尝试了突破现有延续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衡量方式的局限性。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边界不局限于财务和会计活动,且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是领先于审计和会计职业及其理论发展的,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评价方法来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进行评价。
张璇[9](2020)在《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度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和约束,制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供有效信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形成对经济人的激励与制约。因此,制度是否有效对于制度相关人来说至关重要。股票市场的规范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3月,中国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度;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顶层规划重构概念以及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改革;2019年11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2020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分析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发现制度设计与执行缺陷,构建高效、合理、被相关人普遍认同和遵守的制度,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选取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这一选题,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进行分析与客观评价,并提出提升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界定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并分析相关的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由于尚未有学者对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进行界定,因此,本文在借鉴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对于制度有效性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从应然性理解,指价值意义上的制度有效性,即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另一层含义是从实然性理解,指结果意义上的制度有效性,即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效率。通过分析制度、交易费用、制度变迁及包容性制度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了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两个评价标准:第一是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主要评价股票市场制度的合理性,重点考察制度设计、制度实施机制及制度参与主体三个维度;第二是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主要评价制度成本既定下股票市场制度功能效率。第二,比较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与美国股票市场制度。诱致性制度变迁引致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产生,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推动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发展。在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随着相关制度的完善,股票市场制度功能的发挥也由以本源功能、基本功能为主逐步发展到本源功能、基本功能、衍生功能共同作用。在阐述美国股票市场制度发展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股票发行制度、退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等制度的基本规定及实际运行效果,发现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为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打好实践基础。第三,分析及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包括: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普适性与包容性、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的有效性、股票市场制度对参与主体的约束力。中国股票市场在中央政府将区域性股票市场推向全国的过程中,将其作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场所,政府成为上市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的“隐性担保人”,政府主导与市场均衡、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冲突导致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缺乏一定的稳定性与包容性,并未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监管层监管职能错位、监管方式行政化、监管制约机制匮乏导致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低效;上市公司违规频发、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投资者行为偏差导致股票市场制度软约束。因此,在应然性方面,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制度是低效的。第四,分析及评价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价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效率,即股票市场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效率。对于筹资-投资功能效率的分析,选取筹资总额、投资者收益率、IPO公司数量、退市公司数量、直接融资比率、国内生产总值、股票流通市值、平均换手率、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等指标构建DEA模型,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筹资-投资功能效率整体为“弱有效”,投资功能是缺失的,但2015年以后筹资功能效率经过测算为“有效”,说明中国股票市场自2015年以来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筹资功能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对于资本定价功能效率的分析包括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两个方面,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资本定价功能整体效率较低,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和创业板综合指数三种代表性股票指数呈现均值回避特征,股票交易市场资本定价功能缺失;股票发行市场虽然资本定价功能效率不高,但从分阶段来看,发行定价机制是日趋合理的,定价效率也在逐步提高,进一步说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方向的合理性。对于资本配置功能效率分析,在资本配置效率经典模型基础上构建以净资产融资率为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从行业和地区两个维度分析中国股票市场资本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资本配置行业间、地区间差异较大,资本未能实现向高报酬率行业或地区的流入,反而流向了低报酬率行业或地区,资本未被有效使用,资本配置功能效率较低。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效率的分析,选取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管理层激励、信息披露以及财务绩效等方面的指标构建DEA模型,经过测算,188家上市公司中仅有23家公司的公司治理效率为“有效”,占比为12.23%,股票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分散风险功能效率的分析,选用Va R方法和GARCH模型测度沪深300指数风险并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沪深300指数的日Va R值偏高且波动性较大,中国股票市场承担较高风险,分散风险能力较弱,分散风险功能效率较低。对于信息传递功能效率的分析,选取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益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CPI指数变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进口增长率、出口增长率、M0增长率、M1增长率、M2增长率等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Granger因果关系并不显着,股票市场信息传递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其效用。第五,提出提升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建议。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无论是从应然性方面还是实然性方面都能够看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整体是低效的。因此,提升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主要建议包括: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变迁应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以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全面推行为突破口进行“市场化”取向的制度创新;通过重新定位监管层监管职能、构建市场化监管机制、形成国家层面和全社会范围内的外部监督机制以提高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的执行力度;通过控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加强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制度建设以及培育理性投资者强化股票市场制度约束力。
周旭枚[10](2020)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不仅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一方面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下,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完善,从而保障了公司价值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上市公司也常有高管犯案,侵食公司利益,频发财务丑闻,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市场价值。那么,从公司价值提升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运行机制呢?内部控制究竟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呢?抑或说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传导机制呢?深入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对上市公司治理,而且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内部控制产生于公司契约的不完备性。内部控制作为公司一项内部机制安排,有其自身的效应和运行机制,它必须与公司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其运行机制才通顺,其自身的效应也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公司“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学习”过程中,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管理效率有机结合起来,奖励、支持、强化满意的适应性,惩罚、制止、淘汰不满意的适应性,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风险管控的重要举措,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防范“公司失败”,引导“公司发展”,终极对公司价值产生极其重要性影响。因而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途径具有复杂性、内隐性,两者间的关系绝非统计学意义上简单的线性关系或非线性关系。本文基于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对策分析的总体思路。首先对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的理论框架进行探讨,不仅阐述了内部控制和公司价值的本质和本体,而且构建了内部控制通过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管理效率三个途径影响公司价值的理论机理,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假设;其次是指标测度与现状分析,为了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公司价值进行准确的定量描述,在计量模型分析之前,必须先对内部控制和公司价值采取一定的指标进行评价和统计测度。本文不仅收集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管理效率及公司价值评价指标,进行了指标的现实描述;而且对代理指标较多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及公司价值进行了因子分析,计算出综合得分并进行评价和测度,为本文的实证分析奠定基础;再次是实证分析,为证实内部控制通过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管理效率三个机理影响公司价值的理论假设,本文选取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25.0软件,分三章对三个机理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结论来看,本文提出的三个理论假设是符合现实的。继而是比较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借助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本文不仅收集了国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先进经验资料,总结出他人的优点,而且对比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与主要问题,并从思想、制度、文化、人才等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是对策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论,提出通过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增强风险管控和提升管理效率的建议和对策。本文区别于国内外同类研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结论如下:(1)内部控制可以促进公司建立内部“泛治理”结构,即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使公司内部建立上下级纵向之间与同级横向之间的制衡关系,从而使公司治理得到帕累托改进;(2)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即内部控制不仅通过公司治理、风险管控、管理效率三个途径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而且这三个机制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3)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间存在正U型非线性关系,即内部控制使公司价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有效的内部控制最终可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4)提出了上市公司“泛治理”概念,为中国上市公司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投资者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回顾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信号传递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4 综合评价方法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重要性的研究 |
2.2.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测度和评价的研究 |
2.2.4 文献综评 |
第3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
3.1 问题描述 |
3.1.1 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
3.1.2 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 |
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2.2 指标的选择 |
3.3 模型的选择分析 |
3.3.1 熵值法评价模型 |
3.3.2 模型计算步骤 |
3.3.3 熵值法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4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方案实施 |
4.1 数据选取和来源 |
4.2 实证结果 |
4.3 结果分析 |
第5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有效性检验 |
5.1 有效性检验模型 |
5.2 实证分析 |
5.2.1 相关性检验 |
5.2.2 面板回归模型检验 |
5.2.3 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总结和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学术价值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创企业 |
2.1.2 组织效能 |
2.1.3 人力资源效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 |
2.2.3 人力资源计分卡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人力资源效能影响机制研究 |
2.3.2 人力资源效能评价研究 |
2.3.3 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2.4 小结 |
3 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初建 |
3.2.1 评价维度分析 |
3.2.2 评价指标选取 |
3.2.3 指标体系初建 |
3.3 指标体系优化 |
3.3.1 优化方法 |
3.3.2 优化过程 |
3.3.3 优化结果 |
3.4 指标权重确定 |
3.4.1 赋权方法 |
3.4.2 赋权过程 |
3.4.3 赋权结果 |
3.5 小结 |
4 科创板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效能评价实证分析 |
4.1 人力资源效能总体分析 |
4.2 人力资源效能分行业分析 |
4.2.1 总体分析 |
4.2.2 分维度分析 |
4.3 人力资源效能与组织绩效的实证检验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管理建议 |
5.3 可能创新 |
5.4 研究局限 |
5.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QLS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内部控制内涵 |
2.1.2 内部控制评价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控制论 |
2.2.3 信息传递不对称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3 QLS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3.1 QLS公司简介 |
3.2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3.2.1 内部环境层面 |
3.2.2 风险评估层面 |
3.2.3 控制活动层面 |
3.2.4 信息与沟通层面 |
3.2.5 内部监督层面 |
3.2.6 内控评价层面 |
4 QLS公司内部控制评价 |
4.1 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
4.1.1 企业内控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4.1.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 |
4.2.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4.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下计算指标评价值 |
4.3.1 构建风险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立评语集及指标值域 |
4.3.3 构造隶属函数,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 |
4.3.4 初级评价 |
4.3.5 二级评价 |
4.4 QLS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评分 |
4.4.2 公司内部控制的评分 |
5 QLS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5.1 QLS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5.1.1 企业文化薄弱 |
5.1.2 员工整体素质偏低 |
5.1.3 风险识别与规避能力不足 |
5.1.4 信息传递与沟通缺乏保障 |
5.2 QLS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
5.2.1 加强内部环境建设,营造风险文化氛围 |
5.2.2 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5.2.3 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风险管控能力 |
5.2.4 构建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流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股权质押背景下市值管理研究 ——以华谊兄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股权质押的研究 |
2.1.1 股权质押的动机 |
2.1.2 股权质押的风险 |
2.2 有关市值管理的研究 |
2.2.1 市值管理的内涵 |
2.2.2 市值管理的方式 |
2.3 有关股权质押与市值管理关系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市值管理与股权质押的理论概述 |
3.1 市值管理概述 |
3.1.1 市值管理基本概念 |
3.1.2 市值管理实施路径 |
3.1.3 市值管理评价体系 |
3.2 股权质押与市值管理的关系 |
3.2.1 股权质押的固有风险与市值管理 |
3.2.2 股权质押的融资效率与市值管理 |
3.2.3 股权质押外部影响与市值管理 |
3.2.4 股权质押与市值管理方式 |
第4章 华谊兄弟股权质押与市值变化情况介绍 |
4.1 华谊兄弟股权质押情况 |
4.2 华谊兄弟市值变化情况 |
第5章 华谊兄弟市值管理分析 |
5.1 华谊兄弟市值管理的动机分析 |
5.1.1 影视行业的特点 |
5.1.2 多元化战略需要 |
5.1.3 降低股权质押风险 |
5.2 华谊兄弟市值管理的行为分析 |
5.2.1 信息披露 |
5.2.2 盈余管理 |
5.2.3 大股东增持 |
5.2.4 股权激励 |
5.3 华谊兄弟市值管理的有效性分析 |
5.3.1 价值创造变化 |
5.3.2 价值实现变化 |
5.3.3 市值管理有效性的评价 |
5.4 华谊兄弟市值管理有效性下降的原因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内部控制相关概念界定的相关研究 |
1.3.2 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1.3.3 内部控制规范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1.3.4 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3.5 内部控制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内部控制有效性 |
2.1.2 股价崩盘风险 |
2.1.3 信息透明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过程理论与假设 |
2.3.1 股价崩盘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 |
2.3.2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坏消息贮藏过程 |
2.3.3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坏消息泄出过程 |
2.4 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与假设 |
2.4.1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信息透明度 |
2.4.2 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崩盘风险 |
2.4.3 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透明度与股价崩盘风险 |
2.5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理论与假设 |
2.5.1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
2.5.2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与信息透明度 |
2.5.3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与股价崩盘风险 |
2.6 整合理论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坏消息贮藏过程实证研究 |
3.1 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设计 |
3.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1.2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3.2 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实证检验 |
3.2.1 描述性统计 |
3.2.2 相关性分析 |
3.2.3 单变量分析 |
3.2.4 回归分析 |
3.2.5 内生性控制 |
3.2.6 稳健性检验 |
3.3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坏消息泄出过程实证研究 |
4.1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设计 |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4.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实证检验 |
4.2.1 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性分析 |
4.2.3 动态分析 |
4.2.4 回归分析 |
4.2.5 内生性控制 |
4.2.6 稳健性检验 |
4.2.7 进一步分析 |
4.3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传导路径实证研究 |
5.1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传导路径的研究设计 |
5.1.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5.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传导路径的实证检验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分组检验 |
5.2.4 回归分析 |
5.2.5 稳健性检验 |
5.3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制度环境效应实证研究 |
6.1 内部控制规范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6.1.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6.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 内部控制规范影响信息透明度的实证研究 |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6.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内部控制规范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实证研究 |
6.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6.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实证结论与政策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现状概述 |
2.1.1 国外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2.2.2 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调查研究 |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简介 |
3.2.1 内部控制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 |
3.2.2 核心控制活动 |
3.2.3 风险管理现状 |
3.2.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3.2.5 内部监督现状 |
3.3 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内部控制实际执行存在部分偏离 |
3.3.2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
3.3.3 内部监督徒有其表 |
3.4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存在问题分析 |
3.4.1 严重缺乏内部控制评价的意识 |
3.4.2 未能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体系 |
第四章 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基于访谈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计 |
4.1.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1.2 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1.4 指标的评价标准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1 构建判断矩阵 |
4.2.2 重要性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4.3 模糊综合评价 |
4.3.1 建立评语等级 |
4.3.2 构造模糊关系矩阵并确定隶属度 |
4.3.3 计算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得分 |
第五章 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对策 |
5.1 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分析 |
5.2 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语录编码过程 |
附录3 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部分) |
致谢 |
(8)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
1.2.1 内部控制 |
1.2.2 内部控制审计 |
1.2.3 审计监督、信息与保险功能 |
1.2.4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
1.3 概念框架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章节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意义 |
2 文献回顾 |
2.1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
2.1.1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区别与联系 |
2.1.2 整合审计的研究综述 |
2.2 内部控制审计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
2.2.1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 |
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 |
2.2.3 内部控制审计市场反应 |
2.3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
2.3.1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行业监管 |
2.3.2 审计师与客户关系 |
2.3.3 审计意见购买 |
2.4 现有研究文献评价 |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
3.1 公司外部审计的职能 |
3.2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发展 |
3.2.1 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历程 |
3.2.2 国内内部控制审计发展 |
3.3 监管环境的发展与变革 |
3.3.1 金融监管发展与需求 |
3.3.2 法律环境建设 |
3.4 理论基础 |
3.4.1 审计需求理论 |
3.4.2 政府监管理论 |
3.4.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3.4.4 有效市场理论 |
3.5 理论分析框架 |
4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监督功能 |
4.1 研究背景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3 研究设计 |
4.3.1 实证模型 |
4.3.2 变量定义 |
4.3.3 数据来源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多元回归分析 |
4.5 拓展性检验 |
4.6 小结与结论 |
5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信息功能 |
5.1 研究背景 |
5.2 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
5.3 研究假设 |
5.4 研究设计 |
5.4.1 实证模型 |
5.4.2 变量定义 |
5.4.3 数据来源 |
5.5 检验结果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单变量分析 |
5.5.3 多元回归结果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保险功能 |
6.1 研究背景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1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 |
6.2.2 内控缺陷对法律风险中介效应的影响 |
6.3 模型设定与实证方案 |
6.3.1 样本选择 |
6.3.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回归结果分析 |
6.4.3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6.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法律风险 |
6.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
6.5.2 检验结果 |
6.6 本章结论与启示 |
7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审计功能实现 |
7.1 本章背景与预期贡献 |
7.1.1 研究背景 |
7.1.2 预期贡献 |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3 研究设计 |
7.3.1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
7.3.2 样本选择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 |
7.4.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7.4.3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7.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 |
7.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
7.5.2 检验结果 |
7.5.3 进一步分析 |
7.5.4 稳健性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制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研究 |
1.2.2 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股票市场制度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股票与股票市场 |
2.1.2 股票市场制度 |
2.1.3 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2.2 新制度经济学对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2.1 制度的基本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功能界定 |
2.2.2 交易费用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成本测度 |
2.2.3 制度变迁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演变的路径依赖 |
2.2.4 包容性制度理论与股票市场制度创新的包容性 |
2.3 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评价标准 |
2.3.1 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评价 |
2.3.2 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评价 |
第3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与美国股票市场制度比较 |
3.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产生与发展 |
3.1.1 诱致性制度变迁引致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 |
3.1.2 强制性制度变迁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3.2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功能定位 |
3.2.1 股票市场制度功能的一般论述 |
3.2.2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功能演进 |
3.3 美国股票市场制度与中美股票市场制度比较 |
3.3.1 美国股票市场制度 |
3.3.2 中美股票市场制度比较 |
第4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分析 |
4.1 股票市场制度安排的普适性与包容性分析 |
4.1.1 政府主导与市场均衡的冲突 |
4.1.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 |
4.2 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有效性分析 |
4.2.1 监管层与被监管者博弈模型 |
4.2.2 监管职能弱化导致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低效 |
4.3 股票市场制度对参与主体的约束力分析 |
4.3.1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频发 |
4.3.2 短期利益效应与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 |
4.3.3 先验信念与投资者投资行为偏差 |
4.4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应然有效性分析小结 |
第5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检验——股票市场基本功能效率评价 |
5.1 筹资-投资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5.1.1 股票市场筹资-投资功能效率评价方法 |
5.1.2 中国股票市场筹资功能效率评价 |
5.1.3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功能效率评价 |
5.2 资本定价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5.2.1 中国股票发行市场资本定价功能效率评价 |
5.2.2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资本定价功能效率评价 |
5.3 资本配置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5.3.1 股票市场资本配置功能效率衡量标准 |
5.3.2 中国股票市场行业维度资本配置效率评价 |
5.3.3 中国股票市场地区维度资本配置效率评价 |
5.4 中国股票市场基本功能效率评价小结 |
第6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然有效性检验——股票市场衍生功能效率评价 |
6.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6.1.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2 中国股票市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功能效率评价 |
6.2 分散风险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6.2.1 研究方法 |
6.2.2 中国股票市场分散风险功能效率评价 |
6.3 信息传递功能效率与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 |
6.3.1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
6.3.2 中国股票市场信息传递功能效率评价 |
6.4 中国股票市场衍生功能效率评价小结 |
第7章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评价与提升建议 |
7.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评价 |
7.2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的提升建议 |
7.2.1 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7.2.2 提高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实施机制执行力度 |
7.2.3 强化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约束力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司价值的研究 |
1.2.3 关于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内部控制影响公司价值的理论分析 |
2.1 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实质论与本体论讨论 |
2.1.1 内部控制的本质与本体 |
2.1.2 公司价值的本质与本体 |
2.1.3 公司价值源的决定因素 |
2.2 公司治理作用机制 |
2.2.1 公司治理的内涵与界定 |
2.2.2 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制 |
2.2.3 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 |
2.2.4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 |
2.3 风险管控作用机制 |
2.3.1 风险管控的内涵与界定 |
2.3.2 内部控制对风险管控的影响机制 |
2.3.3 风险管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 |
2.3.4 内部控制、风险管控与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 |
2.4 管理效率作用机制 |
2.4.1 管理效率的的内涵与界定 |
2.4.2 内部控制对管理效率的影响机制 |
2.4.3 管理效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 |
2.4.4 内部控制、管理效率与公司价值的影响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指标测度与现实描述 |
3.1 内部控制的测度 |
3.1.1 内部控制的测度指标体系 |
3.1.2 内部控制的测度方法 |
3.1.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测度结果与现实描述 |
3.2 公司价值的测度 |
3.2.1 公司价值的测度指标体系 |
3.2.2 公司价值的测度方法 |
3.2.3 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测度结果与现实描述 |
3.3 公司治理、风险管控与管理效率的测度 |
3.3.1 测度指标体系 |
3.3.2 测度方法讨论 |
3.3.3 测度结果与现实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
4.2 变量选取和模型路径图构建 |
4.2.1 变量选取 |
4.2.2 模型路径图 |
4.3 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4.3.1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2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部控制、风险管控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
5.2 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描述 |
5.3 内部控制、风险控制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5.3.1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内部控制、管理效率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
6.2 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描述 |
6.3 内部控制、管理效率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
6.3.1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2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国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比较分析 |
7.1 部分内部控制较完善国家的现状与经验 |
7.1.1 部分内部控制较完善国家的现状 |
7.1.2 部分内部控制较完善国家的经验总结 |
7.2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内部控制外部制度问题 |
7.2.2 内部控制内部环境问题 |
7.2.3 内部控制执行问题 |
7.2.4 内部控制监督问题 |
7.3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认识与思想的原因 |
7.3.2 制度与法律的原因 |
7.3.3 内部人控制与相关利益者淡漠的原因 |
7.3.4 人才与信息技术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8章 完善内部控制,提升上市公司价值的政策建议 |
8.1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提升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 |
8.1.1 打破思想壁垒推进公司治理发展 |
8.1.2 构建耦合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8.1.3 建立自强化机制提升公司治理效果 |
8.1.4 发挥文化催化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能 |
8.2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控的政策建议 |
8.2.1 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风险管控能力 |
8.2.2 增进技术创新提升风险管控效能 |
8.3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的政策建议 |
8.3.1 增强执行力提高公司资源配置率 |
8.3.2 强化监督效应降低管理者自利行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交叉上市对GF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史文欣.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投资者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陈田运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科创企业人力资源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以科创板上市公司为例[D]. 姜茂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QLS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王慧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5]股权质押背景下市值管理研究 ——以华谊兄弟为例[D]. 陈志强.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内部控制有效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D]. 胡洁琼.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7]创惠医疗科技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彭瀚宇. 兰州大学, 2021(02)
- [8]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D]. 仉立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9]中国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研究[D]. 张璇. 吉林大学, 2020(03)
- [10]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D]. 周旭枚. 湘潭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