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台关公形象塑造浅见(论文文献综述)
罗军[1](2021)在《美国华裔剧作家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赵健秀和林小琴为例》文中提出自十九世纪中叶起,华裔群体在美国生存奋斗已逾百年,但在美国历史和文学中并未留下深刻痕迹。直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借着多次社会运动的东风,华裔文学创作开始吸引美国主流社会的目光,华裔戏剧也终于进入到美国主流剧场。作为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华裔剧作家,赵健秀和林小琴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华裔群体身份问题的极大关注。两位剧作家在各自的创作中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被白人主流社会蓄意抹煞掩盖的华人在美生存奋斗史进行了钩沉,表达出一致的历史身份认同,使这段历史得以被呈现在戏剧舞台上。在性别身份认同、社会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这三条路径上,两位剧作家所确认的身份认同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构建与表达这三类身份认同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赵健秀在对白人中心权力话语强加于华裔男性的种族主义刻板印象进行破除之后,确认并构建出超越的男性性别身份认同。紧接着在其建立“亚裔美国感性”的理念下,通过借鉴非裔黑人经验构建起“唐人”这一特殊的独立性社会身份。在文化身份的构建中,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从疏离到回归的嬗变,但实际所确认和构建的文化身份又与中国文化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面对性别偏见时,林小琴首先展示出华裔女性优良的品性及正面形象,将强烈的自我和现代意识赋予华裔女性群体,构建并表达出现代女性性别身份认同。然后以其开放的眼光来强调自洽性作为社会身份认同构建的前提,通过对华裔移民进行群像塑造,构建出一种包容的自洽性社会身份认同。在此基础之上,林小琴表达出兼具华人社会文化与美国主流社会文化的特征,所确认的文化身份认同具有融合性。他们在作品中对华裔身份认同的探讨,在全球化的今天对华裔群体身份认同的确认有着巨大的参照性意义。当代华裔群体站在美国历史发展的新起点,势必应当将自己的历史认同确认在一个正确的节点,即从过往美国历史的参与者转变到未来美国历史发展的建设者身份上来。而社会身份、文化身份以及性别身份等,在更加包容更加开放的现代社会,如果不以更加开放融合的眼光来进行审视,终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赵健秀和林小琴之所以在华裔身份认同的戏剧图景中脱颖而出成为先驱,原因不仅在于他们使华裔戏剧在美国主流文化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对后来的华裔剧作家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处在华裔群体身份危机最为深重的年代,在深刻把握到了华裔群体身份危机的本质原因之后,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进行身份认同的确认与构建,使得华裔群体在美国社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成为可能,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梅林[2](2021)在《符号学“四体演进”视野下的关公形象嬗变》文中研究表明陈寿《三国志·关羽传》中,对关羽史实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自宋以降,关羽也从普通的武将变成了"武圣人",并引发了"关公崇拜"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其"形象"的不断嬗变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本文将"关公形象"纳入符号学的范畴,在"四体演进"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将其嬗变分为"隐喻视野下的历史关公""转喻视野下的文化关公""提喻视野下的符号关公"以及"反讽视野下的虚幻关公",从多维度加以剖析,希冀给这个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而为以后多学科、多角度地研究关公崇拜现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皇甫梦欣[3](2021)在《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研究 ——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初,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美国百老汇越来越多地从中国传统戏曲中吸收优秀的戏剧元素,丰富他们的创作。这其中以华裔剧作家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使用最为广泛和娴熟。黄哲伦作为在美国百老汇炙手可热的华裔剧作家,其剧作中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已然成为了一种代表他个人的符号,但作为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二代华裔,为了寻求自身的身份认同、迎合美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他或有意,或无意对这些戏曲元素产生了“误读”。美籍华裔作为有着一定程度中国文化背景的剧作人,尚且不能完全准确理解并传播中国戏曲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必定会出现一定的阻碍。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误读”是一把双刃剑,当“误读”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文化冲突,损害国家形象,严重的更会妨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但“误读”有时也能促进戏剧创新和进步。剧作家在解读文本时,会根据自身的理解构建出新的形象和意境,这是由其个体的文化发展与内在需求所造成的。结合当代国际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的现象,分析现有的戏剧创作中“误读”的案例,也进一步佐证了布鲁姆的“误读”理论。“误读”一方面能够满足剧作家自身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能极大地丰富剧作受众的文化内涵。因此,这对于促进中国戏曲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以百老汇戏剧中华裔作家黄哲伦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这一现象为主要线索,通过研究黄哲伦的《新移民》(FOB)《蝴蝶君》(M.Butterfly)《花鼓歌》(The Drum Song)三部剧作,分析华裔剧作家在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使用。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分属于两种高低语境文化,剧作家囿于不同的语境文化对中国戏曲元素产生了无意识的“误读”;在“影响的焦虑下”对前辈作家的作品实现超越,进行创造性“误读”;以及考虑到西方观众的主流价值观和百老汇的商业性所进行的有意识“误读”。本文从“误读”的传播学视角分析中国戏曲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戏曲的对外传播效果和对外传播策略研究进行了补充,希望以此研究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新的参考视角。
李小娟[4](2021)在《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初,北杂剧余绪未绝,昆腔、弋阳方兴未艾。在山西南部、陕西、河南交界处,梆子腔悄然兴起。它继承北曲腔少字多、腔高板急的总体风格,借鉴昆腔、弋阳腔成熟的表演艺术和关目编排,以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歌小曲和说唱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面貌并敷演故事。乾隆时期,山西中北部出现了当地人主办的科班。同治年间的山西中部地区,商业经济持续发展、地方秧歌长期繁荣,戏曲艺人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开始对其音乐形制进行革新,刻意追求平和柔媚的风格。于是梆子腔开始分化:在山西中部地区流行的声腔被称为“下路调”,在山西北部地区流行的声腔称为“上路调”,原来的梆子腔称为“南路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分别定名为蒲州梆子(南路)、中路梆子(下路)、北路梆子(上路)。在中路梆子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晋商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晋商是中路梆子定型、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他们修建戏楼会馆,传播戏曲艺术;出资创立戏班,培养戏曲人才;革新音乐体制,编排戏曲剧目。反之,中路梆子也对晋商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中路梆子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商人形象:有的正直、善良;有的凶险、奸诈;有的面对复杂的家庭矛盾,束手无策,只能借助神灵的力量等。中路梆子中反映出晋商的经营文化理念,如和谐共事、崇尚忠义,诚信经商、重义轻利,博大宽厚、吃苦耐劳等。同时中路梆子也丰富了商人的精神世界。中路梆子更有利于晋商商路的开拓、社会地位的提升,并且彰显商人的人生态度。
杨珂[5](2021)在《历史人物关羽的当代影视形象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剧作者对历史人物关羽的影视形象的创作是有迹可循的,他们均以过往的史书、戏曲、小说中的关羽形象为蓝本,在保留关羽的部分形象特点的同时,在其造型、语言上施以不同程度的"现代化转型",从而生成当代审美背景下的一个新的影视艺术形象。其中,对关羽的影视形象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戏曲中的形象次之。由此可将此类形象大致划分为三种:演义关羽、戏说关羽、"去神化"关羽。这样的差别缘于创作和传播媒介的改变,以及受众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的改变。
李梦瑶[6](2021)在《纪录片《夹缝中行走》人物形象塑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毕业作品《夹缝中行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如何塑造行走在梦想与现实间的青年形象,展示人物真实而丰富的性格。论文分别从平民化选题角度、独特的叙事手法、视听手法、以及人物精神的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人物纪录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和学习,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二部分针对毕业作品《夹缝中行走》的平民化选题进行分析。从人物和素材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立足于表现青年戏剧演员薛楠在梦想与现实生活间的挣扎;第三部分针对毕业作品的叙事策略探讨。通过故事化叙事、多元叙事视角、细节刻画等来塑造丰富立体的人物形象;第四部分是通过讲述镜头语言和音响语言来呈现视听手法对构建人物形象的重要性;第五部分是通过主人公的性格形象,揭示隐藏在主人公形象之下的这一类青年社会群体的生活情况与现实问题,从而表达出人物纪录片中人物的品格价值与社会意义。
陈曦[7](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杜鹃[8](2020)在《正史对关公戏编创与传播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正史对历史人物的臧否褒贬、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代表着权威和正统。戏曲的编创与传播表达了对历史的表征,对其载录故事的借用与演义,也表达着对历史的反思。《三国志》至《清史》的22部正史中,有14部83卷104次载录了关羽言行、评价与祭祀,塑造了关羽的历史形象,影响了关公戏曲的编创与传播。正史载录频次变化与关公戏编创发展相互衔接,正史文本为关公戏的编创提供了人物和本事,其评价塑造了关公的核心形象,亦推动关公戏在受众中的传播。
王曦泽[9](2020)在《试论李(洪春)派关公戏剧目特色 ——试运用阿甲“表演文学”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关公戏特指以关羽为主要人物的具有观赏性或仪式性的戏曲剧目,是戏曲艺术中重要且独特的一个组成部分,关羽形象的人物原型源于史实,但在历史原因和民间演义下,关羽形象逐渐神话,形成了中国文化中极为独特的三教同尊的文化现象。李洪春先生在继承了王鸿寿先生的所有关公戏剧目后,又多有创新,自成一派,被业内誉为“关剧宗师”。故而“李派”关公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了阿甲先生提出的“表演文学”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关公戏的审美分为两大主干,一是剧本文学性,二是舞台观赏性,从现有研究资料上看,多是对于其在戏曲舞台上的表演技巧方面的记录,将舞台表演与舞台文学一分为二。而阿甲提出的“表演文学”认为舞台表演和舞台文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和谐统一的关系。通过对“李派”关公戏典型个例的研究,更好地从戏曲本质上把握其艺术特色。本文首先梳理了李洪春先生表演艺术的继承脉络和其艺术成就。通过整理元杂剧、明清传奇和花部乱弹中的关公戏中人物形象的转变,突出李洪春将关羽形象从“神”到“人”的转变,并且通过与民间说唱文学的互动,使关羽戏更加系统化。本文的主体部分试用表演文学的概念,对李洪春的主要关公戏剧目进行具体研究,包括从案头文学到表演文学的演化、动作思维展现人物内心情感、舞台与文本中时空传神与幻觉传神的关系、舞台文学对于情节的构建以及审美体验的传递。“表演文学”是基于舞台艺术创作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概念,通过对其概念内涵进行梳理,寻找其出发点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核心问题是戏曲中特殊的时空观,创作问题是语言文学和表演文学的辩证关系。通过研究“李派”关公戏对于“表演文学”的运用,可以从本质把握其艺术特色,更能够为戏曲文学创作提供借鉴,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张美琪[10](2020)在《孔德辛舞剧创作研究 ——以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舞剧的艺术发展史是通过一系列的舞剧作品互相连接起来的,因此对舞剧创作者主体的关注与研究,正是认同了他们在舞剧历史中的影响作用和推动意义,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完整地把握舞剧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深入了解舞剧的艺术特征与规律。孔德辛作为发展中的青年舞剧编导,从2013年创作《孔子》至今,其舞剧创作始终坚持着对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的强烈关注,在传统精神文明的发扬下,作品的舞台呈现体现出对群舞编排的重视以及对写意造境的强调,因此孔德辛舞剧创作形成了强烈的审美性与丰富的思想性兼备的艺术风格。孔德辛在底蕴深厚的家庭氛围与多年的中国舞学习经历中,自然而然地走上了专业化的中国舞编导之路,与传统文化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亲密关系;而丰富的“大歌舞”导演经验,又培养了她在创作中“以人为本”和“表意优先”的宗旨,并成为她日后舞剧创作重要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四部皆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舞剧展开全面、深入的形态分析,孔德辛舞剧创作呈现出对视觉效应和诗意氛围的强烈追求,因此舞剧中群舞的功能被极尽发挥,人物的心理情感也得到了充沛的抒发,而戏剧结构却显得相对保守,基本没有突破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模式。本课题旨在对孔德辛舞剧创作的艺术特征与创作追求的梳理中,努力为传统题材的舞剧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也为当代舞剧创作带来新思路与新思考。
二、舞台关公形象塑造浅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舞台关公形象塑造浅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华裔剧作家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赵健秀和林小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说明 |
(三)文献综述 |
一、起点:在美奋斗史的不同认同方式 |
(一)《杜老鸭》:梦境叙事映射真实历史 |
(二)《纸天使》:口述史的戏剧化呈现 |
二、构建:三条身份认同路径 |
(一)对性别身份认同的构建 |
(二)对社会身份认同的构建 |
(三)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构建 |
三、启示:华裔身份认同的构建经验与戏剧图景 |
(一)华裔身份认同的构建经验 |
(二)华裔身份认同的戏剧图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鸡笼中的唐人》剧情大纲 |
附录二 《龙年》剧情大纲 |
附录三 《纸天使》剧情大纲 |
附录四 《苦甘蔗》剧情大纲 |
(2)符号学“四体演进”视野下的关公形象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关公——“隐喻”视野下关公形象的初始出现 |
二、文化关公——“转喻”视野下关公形象的首次嬗变 |
三、符号关公——“提喻”视野下关公形象的再次嬗变 |
四、虚幻关公——“反讽”视野下关公形象的彻底颠覆 |
结 语 |
(3)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研究 ——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分析法 |
(三) 内容分析法 |
第一章 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运用分析——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 |
第一节 对中国戏曲元素的初探——《新移民》 |
第二节 不完全的文化解构——《蝴蝶君》 |
第三节 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花鼓歌》 |
第二章 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分析 |
第一节 对中国戏曲中文化符号的简化 |
第二节 不完全的文化解构 |
一、对京剧男旦阴柔气质的过分想象 |
二、对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刻化 |
第三节 被建构的东方及精神内涵 |
一、“伪东方”的精神内涵 |
二、中西方文化融合下的“西方梨园” |
第三章 对中国戏曲文化元素产生“误读”的原因 |
第一节 高低语境文化下的理解差异 |
第二节 “影响焦虑”下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误读” |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西方受众的观看模式 |
一、百老汇的观众构成 |
二、对主流话语的文化屈从 |
第四章 如何对待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
第一节 黄哲伦的剧作在美国的接受 |
第二节 客观看待文化“误读”的影响 |
第三节 “误读”启示:从文化失语走向文化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晋商的发展轨迹与中路梆子的形成 |
第一节 晋商的发展轨迹 |
第二节 清代中路梆子的形成发展 |
第三节 晋商的戏剧情结 |
第二章 清代晋商对中路梆子的推动 |
第一节 修建戏楼会馆,传播戏曲艺术 |
第二节 出资创立戏班,培养戏曲人才 |
第三节 革新演出形式,排演戏曲剧目 |
第三章 中路梆子对晋商文化的传播 |
第一节 中路梆子中的商人形象 |
第二节 中路梆子中的商人经营理念 |
第三节 中路梆子丰富了商人的精神世界 |
第四节 中路梆子对晋商行商的推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研究成果 |
致谢 |
(5)历史人物关羽的当代影视形象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代关羽形象概述 |
二、关羽影视形象现状 |
三、关羽影视形象的发展空间 |
(6)纪录片《夹缝中行走》人物形象塑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平民化选题角度讲述“身边人,身边事” |
2.1 聚焦平民化 |
2.1.1 人物定位平民化 |
2.1.2 人物选取典型化 |
2.2 选材现实化 |
2.2.1 真实故事再现现实 |
2.2.2 个性与共性共存 |
3 独特的叙事手法建构纪录片人物形象 |
3.1 故事化叙事呈现人物形象 |
3.1.1 立足于真实为前提 |
3.1.2 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
3.1.3 情节设置带入情境 |
3.2 多元视角叙事塑造立体人物 |
3.2.1 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主体人物的自我呈现 |
3.2.2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多元展示人物形象 |
3.3 大量细节丰富人物形象 |
3.3.1 人物主体细节:构建鲜活形象 |
3.3.2 外部环境细节:呈现人物状态 |
4 视听手法强化纪录片人物形象 |
4.1 镜头语言对人物形象的构建 |
4.1.1 特写镜头刻画人物细节 |
4.1.2 运动镜头呈现人物性格 |
4.1.3 空镜头隐喻人物精神内涵 |
4.2 音响语言对人物形象的构建 |
4.2.1 同期声增强人物真实性 |
4.2.2 音乐表达人物情绪色彩 |
5 《夹缝中行走》人物精神折射主流价值观 |
5.1 人物性格之美与时代特征性 |
5.2 人物精神的价值感与认同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正史对关公戏编创与传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正史载录频次变化与关公戏编创发展的相互衔接 |
1.1 不同朝代的正史对关羽的关注度和传播频次明显不同 |
1.2 对关羽故事的叙述和形象的塑造,在正史和戏曲二者的发展体系中一出一入逐渐衔接 |
1.3 元明清三代正史对关羽的记载均为祭祀和配享 |
2 正史为关公戏编创的重要依据 |
2.1 正史为关公戏的编创提供了人物和本事 |
2.2 传播者依据正史实录对关公戏进行艺术加工 |
3 正史影响了关公戏中的关羽形象 |
3.1 正史评价关羽的方法 |
3.2 正史对关羽形象的客观评价 |
3.3 正史提供了关羽的核心形象 |
4 正史推动关公戏在受众中的传播 |
4.1 历史意识促进受众对戏曲的接受 |
4.2 关公戏的历史性和教化性促进其在受众中的传播 |
5 结语 |
(9)试论李(洪春)派关公戏剧目特色 ——试运用阿甲“表演文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李(洪春)派关公戏的意义 |
第二节 已有成果评述 |
第三节 “李派”关公戏的研究方法——表演文学 |
第二章 李洪春表演艺术的艺术成就及继承脉络 |
第一节 李洪春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李洪春的艺术成就 |
第三节 关公戏剧目考 |
第三章 “李派”关公戏的继承剧目及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单刀会》——案头文学到表演文学的演化 |
第二节 《古城会》——关羽从“神”到“人”的演变 |
第三节 《水淹七军》中的时空观念与幻觉传神 |
第四节 《走麦城》中关羽的悲剧性格塑造 |
第四章 “表演文学”在研究李派关羽戏的运用 |
第一节 “表演文学”概念的内涵梳理 |
第二节 “李派”关公戏中“表演文学”的运用 |
第三节 “表演文学”研究对当下戏曲创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孔德辛舞剧创作研究 ——以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及难点、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前期积累 |
第一节 个人成长背景的铺垫 |
一、家庭底蕴形成文化取向 |
二、“学院派”教育影响创作风格 |
三、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平台支撑 |
第二节 “大歌舞”导演经验的影响 |
一、以人为本的创作宗旨 |
二、舞蹈场面的丰富开掘 |
三、宏大主题的全局把握 |
第三节 小型舞蹈创作的准备 |
一、《玉兰花开》——通过舞蹈织体营造整体意境 |
二、《羽人》——建构饱含文化意象的舞蹈形象 |
第二章 孔德辛的舞剧创作理念 |
第一节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舞剧呈现 |
一、历史人物的“个性化”塑造 |
(一)以形象性格凝结典型动态 |
(二)以哑剧动作直描人物冲突 |
(三)以细节刻画增强情绪感染 |
二、群舞构图的“织体化”呈现 |
(一)定位造型样态之构图 |
(二)动态舞群调度之构图 |
三、动作语汇的“多元化”探索 |
(一)现代动作符号与表现手法的运用 |
(二)传统文化元素与地域舞蹈语言的交融 |
(三)“拟人化”舞蹈中对自然物象的捕捉 |
第二节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叙事策略 |
一、历史人物的重新定位 |
(一)“孔子”——“圣人”与“凡人”的游离 |
(二)“关公”——“关公”形象的“脸谱化”再现 |
(三)“昭君”——“小情”与“大义”的双重表达 |
(四)“行者”——“不忘初心”的精神化身 |
二、“由表及里”的戏剧结构 |
(一)《孔子》《关公》——人物形象主题式的戏剧性结构 |
(二)《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人物情感开掘下的哲理性结构 |
三、“以群作叙”的充分发挥 |
(一)用队形调度表现外在情境 |
(二)用多重时空外化内在心象 |
(三)用意象营造渲染情绪氛围 |
第三章 孔德辛舞剧创作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真实性与正向性的相辅相成 |
一、《孔子》——在动乱社会中执着“问道” |
二、《关公》——“道义”品格的价值唤醒 |
三、《昭君出塞》——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义 |
四、《彩虹之路》——现实变迁仍坚守“初心” |
第二节 民族性与当代性的有机融合 |
一、历史题材的当代讲述 |
二、民族音乐的重构表达 |
三、布景道具的新颖运用 |
第三节 “表意优先”的创作取向 |
一、对“既成风格”的突破创新 |
二、对舞台空间的自如转换 |
三、对舞剧构型的“诗化”意识 |
结语 |
附录 :访谈记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舞台关公形象塑造浅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华裔剧作家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赵健秀和林小琴为例[D]. 罗军.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2]符号学“四体演进”视野下的关公形象嬗变[J]. 梅林. 世界宗教文化, 2021(03)
- [3]百老汇戏剧对中国戏曲元素的误读研究 ——以华裔黄哲伦的剧作为例[D]. 皇甫梦欣.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清代晋商与中路梆子关系研究[D]. 李小娟.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5]历史人物关羽的当代影视形象思考[J]. 杨珂. 艺术传播研究, 2021(01)
- [6]纪录片《夹缝中行走》人物形象塑造分析[D]. 李梦瑶. 成都大学, 2021(07)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8]正史对关公戏编创与传播的影响研究[J]. 杜鹃.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9]试论李(洪春)派关公戏剧目特色 ——试运用阿甲“表演文学”理论研究[D]. 王曦泽.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10]孔德辛舞剧创作研究 ——以舞剧《孔子》《关公》《昭君出塞》《彩虹之路》为例[D]. 张美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