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泥盆系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系-石炭系分界线的划分

海南岛泥盆系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系-石炭系分界线的划分

一、海南岛泥盆纪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石炭系界线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1](2021)在《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当前国际通用的奥陶系"三统七阶"划分标准,对中国华南、华北、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西藏、滇缅马、印支等块体的奥陶纪岩石地层单元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在大量近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定它们的岩性特征、地层时代、接触关系和划分对比,以统一的年代地层框架为标尺,建立了94个地层柱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关系。根据近二十年来中国关于奥陶纪的大地构造、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和生物古地理学研究成果,将中国奥陶系划分为12个地层区,其中对华南、华北和塔里木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宋俊俊,徐洪河,乔丽,梁昆,陈波,卢建峰,常君滢[2](2021)在《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中国泥盆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形成于不同的构造古地理背景并蕴藏着丰富的沉积型矿产和化石能源。对中国泥盆纪地层的岩石类型、组合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开展精细解析,有助于我们重建加里东造山运动之后中国主要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特定区域内地层的基本序列及关键层位空间展布信息,对恢复不同地域的构造、气候环境背景和探寻泥盆系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的研究历史,依据前人的系统总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重新明确了中国泥盆系地层区划,将中国泥盆系划分为9个地层区和39个地层分区,并以组(或群)为基本单元,结合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中国主要地层区72条泥盆纪综合岩石地层剖面的划分和对比方案。

黄玉泽,李玉坤,王学恒,王秋来,祁玉平[3](2021)在《贵州独山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文中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贵州独山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牙形刺,共鉴定出6属25种(包括亚种、比较种、未定亚种)。根据牙形刺的产出情况,在该剖面自下而上可以识别出3个牙形刺带,即法门阶的Bispathodus ultimus带,杜内阶的Siphonodella isosticha带和Polygnathus communis carina带。基于详细的牙形刺材料,讨论了上述生物带的时限和范围,并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虽然尚未在本剖面找到泥盆-石炭系界线的标志分子Siphonodella sulcata,但综合考虑其他牙形刺的分布以及岩性变化特征,可以将泥盆-石炭系界线暂置于融县组上部白云岩段的底部。以上成果将加深对于这一层段的牙形刺面貌以及牙形刺生物带的理解,也将为开展华南泥盆-石炭系界线再研究以及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生物-环境事件研究提供借鉴。

黄玉泽[4](2021)在《贵州纳庆、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炭系底界,即密西西比亚系杜内阶底界的国际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 Standard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GSSP)于 1991 年确立于法国的 La Serre 剖面,以牙形刺Siphonodella praesulcata-Si.sulcata演化谱系中 Si.sulcata的首次出现作为界线标志。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一 GSSP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并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重新确立。同时,晚泥盆世法门期至密西西比亚纪杜内期也是重要的全球气候转换期,精确厘定这一时期的生物地层框架亦将有助于建立全球事件对比框架。牙形刺,相较有孔虫、菊石、珊瑚等其他门类,更具有进行全球对比的优势,被广泛用于这一层段的生物地层划分对比研究中。本论文围绕上述问题,在这一时期的经典研究区——华南展开研究,力求建立精确的牙形刺生物地层框架并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本文选取了贵州省罗甸县纳庆剖面以及贵州省独山县马道剖面,详细研究了其中的牙形刺P1分子并对其进行系统描述,其中Pseudopolygnathus micropunctatus Morphotype 1和Morphotype 3为华南的首次报道。在纳庆剖面,由老到新依次识别出了 9个牙形刺带,分别为:Palmatolepis marginifera marginifera 带,Palmatolepis rugosa trachytera带,Polygnathus styriacus带,Palmatolepis gracilis manca 带,Palmatolepis gracilis expansa 带,Siphonodella isosticha带,Gnathodus punctatus带,Gnathodus typicus-Gnathodus cuneiformis带,Gnathodus typicus-Protognathodus cordiformis带,并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 84-92.5 m的碎屑岩层中。在马道剖面,我们由老到新依次识别出了 3个牙形刺带,即 Bispathodus ultimus 带,Siphonodella isosticha 带和 Polygnathus communis carina带,并将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46m处,即融县组上部白云岩段的底部。基于详细的牙形刺材料,将以上生物带与其他地区进行了良好对比,对所出现的牙形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讨论了一些关键种的延限。这些成果的取得为开展本地区泥盆-石炭系界线再研究及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全球典型气候转换期的重大生物与环境事件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张雨晨[5](2021)在《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文中认为位于华南板块北缘的河南省淅川县和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的新疆乌什县蒙达勒克在晚奥陶世发育有浅水相腕足动物群。经过野外采集,实验室分析、处理,以及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共鉴定出腕足动物 25 属 28 种(包含 1 新属、3 新种):Acrosaccus sp.,Paracraniops sp.,Strophomena sp.,Strophomena?sp.,Strophomenoidea gen.et sp.indet.,Christiania sp.,Leptellina?sp.,Ishimia sp.,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 Wang 1964,Plectambonitoidea gen.et.sp.indet.,Triplesia zhejiangensis Liang in Liu et al.1983,Skenidioides sp.,Dolerorthis sp.,Dinorthis kassini Rukavishnikova 1956,Pionorthis?sp.,Bokotorthis cf,minuta Popov and Cocks 2014,Zhejiangorthis shiyanheensis sp.nov.,Wangyuella lineata sp.nov.,Rostricellula xichuanensis Xu 1996a,Altaethyrella inflata(Xu 1996a),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Rongatrypa xichuanensis(Xu 1996a),Xichuanatrypa sigangensis(Xu 1996a),Eospirigerina cf.pennata(Rukavishnikova 1956),Qilianotryma suspectum(Popov in Nikiforova et al.,1982),Schachriomonia dichotoma(Fu 1982),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 sp.nov.,Eospirifer(Protospirifer)sp.。这些化石分别属于4纲、9目、15 超科、16 科,其中,Xichuanatrypagen.nov.为新建属。产自河南淅川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可识别为Sowerbyella-Xichuanatrypa 组合、Rongatrypa-Altaethyrella 组合和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群落古生态分析显示,这一地区当时靠近古赤道,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在产自新疆乌什晚奥陶世地层中的腕足动物群中,无洞贝类 Schachriomonia wushiensissp.nov.和小嘴贝类Altaethyrella seletensis(Nikitin et al.,2003)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并伴生有正形贝类和扭月贝类,为正常浅海(BA3为主)环境。这两套动物群的面貌与同时期浙赣三山地区、华北背锅山、青海祁连山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多个块体和澳大利亚东部的同期动物群面貌相近。为研究腕足动物的个体发育,本文提出了“生长标度”的概念,提出生长标度的计算公式,用来定量描述腕足动物的生长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研究材料中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壳长呈负异速生长(a=0.8840),壳宽近似等速生长(a=1.0113),壳厚呈正异速生长(a=1.1623),并且内部结构随着壳体生长也发生一定的变化。Sowerbyella(Sowerbyella)sinensis的壳长呈微弱的负异速生长(a=0.9583),壳宽呈微弱的正异速生长(a=1.0762)。个体发育模式在不同属种的个体间差异显着。通过高精度系列切片、醋酸纤维薄膜撕片和三维建模,识别并复原了一枚Rongatrypa xichuanensis标本壳表的寄生型钻孔,推断宽角螺类腹足动物是该钻孔的寄生生物。该遗迹是腕足动物化石上指示寄生关系的早期记录,反映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最高峰期海洋生态结构的复杂化。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细分为建设型寄生关系和破坏型寄生关系两类。上述两地的腕足动物群中均有少量的地方性属(或种),同时全球性分布的属略多于区域性分布的属。区域地质学证据指示了这两个地区在晚奥陶世具有适宜腕足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但都比较局限,这与现代生物地理学中“海洋类岛屿环境”的概念非常相似。腕足动物在此环境中表现出了高迁移率、高竞争性和低成种率的特点,其宏演化型式受到了古地理和古环境的约束,值得深入研究。

杨雄[6](2020)在《滇黔桂盆地泥盆纪-三叠纪碎屑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文中提出滇黔桂盆地赋存着丰富的金矿资源,是全球范围内着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系统了解该地区泥盆纪-三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可以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本次研究首次结合碎屑锆石、碎屑独居石U-Pb年代学分析方法对来自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坡松冲组碎屑独居石、三叠纪罗楼组碎屑锆石进行了分析测试。其中碎屑锆石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锆石具岩浆环带,Th/U值>0.4,锆石U-Pb年龄集中在308-396 Ma,440-680 Ma,727-930 Ma,1004-1266 Ma,1400-1880 Ma,2360-2724 Ma这6个区段;碎屑独居石颗粒的U-Pb测年年龄主要在657-460 Ma之间,少量为998-798 Ma。通过对比研究区与周围地块的碎屑锆石、独居石年龄分布特征,同时结合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古海流以及古流向,综合分析后认为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地层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东冈瓦纳北缘(印度北部、喜马拉雅、拉萨、羌塘、海南岛、西澳大利亚),同时还有少量碎屑物质来源于江南造山带;滇黔桂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滇黔桂盆地三叠纪地层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越北古陆、湘粤桂构造山系以及云开地区。通过对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地层碎屑物质来自东冈瓦纳北缘的判定,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华南板块在早古生代位于东冈瓦纳北缘,是属于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另外滇黔桂盆地三叠纪地层碎屑物源来自越北古陆印证了古特提斯洋在印支期逐渐闭合,华南陆块与印支地块沿松马缝合带发生碰撞。

赵小明,姚华舟,裴毅俊,胡在龙,袁海军,汪洋,张仁杰,何金兰,龙文国,吴年文[7](2020)在《海南儋州兰洋地区发现泥盆纪地层:来自锆石U-Pb年龄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南岛中部儋州兰洋镇上番开村附近,发育一套灰绿色变细砂岩、变粉砂岩与深灰色板岩互层的岩石组合,其整合于灰色变细砂岩夹浅灰色中厚层状结晶灰岩或白云质灰岩组合的地层之上,伏于灰黑色炭质板岩、千枚岩与灰色变细砂岩互层,夹薄层硅质岩的地层之下。前人将该套岩石组合划归石炭纪青天峡组。本次在该组合下部新发现了2层沉凝灰岩夹层,对该凝灰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60颗锆石206Pb/238U年龄分成4组,其中年龄最小的一组为349~375M 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65±3 M a,代表了火山喷发的时限,也指示地层的沉积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这是海南岛首次报道的泥盆系绝对年龄。结合在相邻的上番开村青天峡组结晶灰岩中新采获的泥盆纪弗拉期竹节石Polycylindrites鉴定结果,可以确定海南岛存在中晚泥盆世沉积。据此对海南岛中北部晚古生代地层序列进行了重新厘定,为研究古特提斯洋东延及构造演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证据。

刘昱恒[8](2020)在《海南岛西部戈枕剪切带土外山金矿地质与地球化学》文中认为戈枕金矿带位于海南岛西部,是岛内最重要的金成矿带,自北东向南西依次分布土外山、抱板、二甲、不磨等14个金矿床与金矿点。土外山金矿位于戈枕金矿带北东段,矿石类型为蚀变糜棱岩型。对围岩花岗质糜棱岩开展锆石LA-ICP-MS U-Pb测年及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其原岩花岗质岩体形成于1440Ma,源区为新生地壳与古老地壳的混合,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土外山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绿泥石化。根据矿脉穿切关系将土外山金矿成矿作用划分为早阶段石英-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组合;中阶段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组合;晚阶段石英-方解石组合。包裹体岩相学观察与显微测温显示各阶段成矿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80~324℃、211~303℃和 147~259℃,盐度为 6.20%~9.98%NaCleqv、1.74%~10.73%NaCleqv和0.18%~10.11%NaCleqv,成矿热液具有中温、低盐度、富CO2特征。含金石英脉H-O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δ18OSMOW值为8.1‰~13.7‰,δDSMOW值为-75.9‰~-54.4‰,518OH2O值为4.0‰~11.5‰,显示成矿热液以变质热液为主,可能含有少量岩浆热液的混入。主成矿阶段发育各类型包裹体以及对CO2三相包裹体进行V-X投图显示,流体减压沸腾可能为金沉淀的重要机制。矿石中黄铁矿δ34S值为4.5~7.9‰,均一程度高,暗示区域变质来源。典型构造-蚀变-矿化剖面的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水岩反应也是土外山金矿金沉淀的重要机制。对含金石英脉中热液绢云母开展40Ar-39Ar测年获得243±2.3 Ma的成矿年龄,结合海南岛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土外山金矿形成于印支陆块与华南陆块同碰撞向碰撞后转换的构造背景。综合土外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成矿流体特征与控矿构造,认为土外山金矿属于造山型金矿。对围岩抱板群石英云母片岩中白云母开展40Ar-39Ar测年获得356.8±0.9 Ma的变质年龄,代表了抱板群角闪岩相变质的最小年龄。根据造山型金矿变质脱流体成矿模式,抱板群地层在成矿前已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因此无法为成矿提供变质流体及S与Au等成矿元素。推断戈枕剪切带下盘奥陶纪-志留纪浅变质地层在深部的区域变质脱流体作用为土外山金矿提供了成矿所需的变质流体及S与Au等成矿元素,建立了 土外山金矿变质脱流体成矿模式。

李小军[9](2020)在《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重点为滇东南富宁地区的基础地质。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收集整理基础上,以野外实测地层剖面为主要手段,研究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其纵横向展布规律。通过主干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研究,遵循“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原则,采用等时面优势相成图法编制了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及早石炭世共3幅岩相古地理图。以区内泥盆系中上统榴江组及石炭系顺甸河组层状硅质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硅质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判断硅质岩的成因和沉积环境,进而探究富宁地区泥盆纪与石炭纪之交的沉积环境变化过程。综合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偏移特征,及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特征,探讨区内D/C界面特征及构造意义。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从岩石地层学角度重新认识了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横向展布规律、纵向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沉积环境地层间的相变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古构造环境演化特征。2.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主干剖面和地层研究,进一步修正、细化了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特征,编制了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及早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图。3.硅质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泥盆系榴江组处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环境,沉积物中硅主要来源于热液流体,顶部硅质来源于生物成因;石炭系顺甸河组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环境向远洋盆地发展的趋势,底部硅质来源于火山灰或硅质生物,而顶部来源于热液流体。两个不同时期硅质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Murray等(1992)划分的“大西洋型”相似,并且有向“太平洋型”过渡的趋势,与主量元素所指示的沉积环境一致。4.富宁地区D/C界线从碳酸盐岩孤立台地相区向斜坡-盆地相区方向延伸,表现出由平行不整合向整合接触关系过渡。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在界线处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负向偏移,与岩石学、层序地层学显示的古环境、古气候特征协调一致,可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重要依据。

张仁杰,姚华舟,魏凡,穆道成,何金兰,赵小明,涂兵,周进波,钟义华,袁海军,裴毅俊,汪洋[10](2020)在《多筒节石(Polycylindrites)在海南岛的发现及其意义》文中指出儋州市兰洋镇上番开村附近的青天峡组中晶灰岩首次发现竹节石化石多筒节石属Polycylindrites和光壳节石属Styliolina,据此将含化石地层的时代由原来的晚石炭世厘定为晚泥盆世弗拉期。进一步确定了泥盆纪沉积在海南岛的存在,补充和完善了该岛区域地层柱。为解决海南岛是否存在泥盆纪沉积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难地层问题提供了确凿的古生物证据。竹节石在海南岛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该岛晚古生代生物群面貌。

二、海南岛泥盆纪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石炭系界线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泥盆纪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石炭系界线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国际奥陶纪年代地层划分
2 中国奥陶纪生物带
3 中国奥陶纪地层区划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
    3.2 准噶尔地层区(I)
    3.3 塔里木—天山地层区(Ⅱ)
        3.3.1 塔里木地层分区(II1)
        3.3.2 中天山—北山地层分区(II2)
    3.4 华北(中朝)地层区(III)
        3.4.1 西部地层分区(III1)
        3.4.2 北部地层分区(III2)
        3.4.3 南部地层分区(III3)
    3.5 柴达木地层区(IV)
    3.6 喜马拉雅地层区(V)
    3.7 冈底斯—察隅地层区(VI)
    3.8 羌塘—昌都地层区(VII)
    3.9 松潘—甘孜地层区
    3.1 0 滇缅马地层区(VIII)
    3.11印支地层区(IX)
    3.12华南地层区(X)
        3.12.1扬子地层分区(X1)
        3.12.2江南地层分区(X2)
        3.12.3珠江地层分区(X3)
4 关于岩石地层单元名称及界线

(2)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泥盆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2 中国泥盆纪生物带
3 中国泥盆纪构造-地层区划和岩石地层划分对比
    3.1 阿尔泰—兴安地层区(Ⅰ)
    3.2 准噶尔地层区(II)
    3.3 塔里木地层区(III)
    3.4 华北地层区(IV)
    3.5 祁连山—昆仑地层区(V)
    3.6 秦岭地层区(VI)
    3.7 羌塘—三江地层区(VII)
    3.8 华南地层区(VIII)
    3.9 喜马拉雅—滇西地层区(IX)
4 讨论

(3)贵州独山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牙形刺生物地层
3 泥盆-石炭系界线
4 结 论
5 系统古生物学

(4)贵州纳庆、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研究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交通和地理
        2.1.2 构造和古地理
        2.1.3 地层
    2.2 研究近况
        2.2.1 法门阶中上部牙形刺生物地层
        2.2.2 泥盆-石炭系界线
        2.2.3 杜内阶牙形刺生物地层
三、工作方法
四、纳庆剖面
    4.1 概况
    4.2 牙形刺动物群
    4.3 牙形刺生物地层划分
五、马道剖面
    5.1 概况
    5.2 牙形刺动物群
    5.3 牙形刺生物地层划分
六、讨论
    6.1 华南和其他地区的牙形刺生物地层对比
    6.2 纳庆和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及展望
七、结论
八、系统描述
参考文献
图版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背景
        1.2.1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1.2.2 华南奥陶纪腕足动物的辐射演化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奥陶纪华南板块的地质背景
    2.2 奥陶纪塔里木板块的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域的上奥陶统分布
        2.3.1 河南省淅川县
        2.3.2 新疆乌什县
    2.4 区域内上奥陶统的划分沿革
        2.4.1 河南省浙川县
        2.4.2 新疆乌什县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3.1 研究剖面
        3.1.1 淅川县石燕河剖面
        3.1.2 淅川县黑水庵剖面
        3.1.3 淅川县垭子窝露头
        3.1.4 乌什县蒙达勒克露头
    3.2 化石材料
第4章 研究方法
    4.1 样品处理
    4.2 实验室基础处理
        4.2.1 样品挑选
        4.2.2 机械修理
        4.2.3 化学溶蚀
        4.2.4 饰白与拍摄
        4.2.5 形态测量
    4.3 系列切片
        4.3.1 系列切片简介
        4.3.2 克罗夫特化石研磨机的改进
        4.3.3 系列切片
        4.3.4 醋酸纤维撕片制作
        4.3.5 图像采集与三维建模
    4.4 数学统计
        4.4.1 PAST软件
        4.4.2 体型大小-数量统计
        4.4.3 线性回归分析
第5章 晚奥陶世扬子台地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5.1 前人研究进展
        5.1.1 华南板块东缘和北缘腕足动物群
        5.1.2 塔里木板块北缘腕足动物群
        5.1.3 中国其他地区的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5.2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5.2.1 Sowerbyella-Xichuanatrypa组合
        5.2.2 Rongatrypa-Altaethyrella组合
        5.2.3 Qilianotryma-Schachriomonia组合
    5.3 新疆乌什县晚奥陶世浅水相腕足动物群
    5.4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时代
    5.5 两个腕足动物群的关联
第6章 腕足动物的异速生长
    6.1 等速生长与异速生长
    6.2 传统方法在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局限
    6.3 腕足动物生长标度的定义与运用
    6.4 研究材料的数据处理
    6.5 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6.6 Sowerbyella (Sowerbyella) sinensis的异速生长模式
第7章 早期腕足动物的寄生型遗迹
    7.1 奥陶纪生物间的寄生现象
    7.2 钻孔的形貌
    7.3 寄生型钻孔的识别
    7.4 腹足类与腕足动物的寄生关系
    7.5 古生代腕足动物寄生遗迹的分类
    7.6 古生代腕足动物与其它生物的偏利共生关系
第8章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与研究区域腕足动物宏演化
    8.1 现代海洋中的似岛屿型环境
    8.2 研究区域的海相似岛屿型环境
    8.3 研究区域腕足动物的面貌
    8.4 海洋似岛屿型环境下腕足动物宏演化的猜想
第9章 结论
第10章 腕足动物系统古生物
参考文献
附录 腕足动物化石个体形态统计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滇黔桂盆地泥盆纪-三叠纪碎屑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滇黔桂盆地地层碎屑物源研究进展
        1.2.2 存在问题及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寒武系
        2.1.2 奥陶系
        2.1.3 泥盆系
        2.1.4 石炭系
        2.1.5 二叠系
        2.1.6 三叠系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采样位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3.1 采样位置
        3.1.1 碎屑锆石采样位置
        3.1.2 碎屑独居石采样位置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锆石测试方法
        3.2.2 独居石测试方法
第4章 测试结果
    4.1 碎屑锆石组构
    4.2 碎屑锆石U-Pb年龄
    4.3 碎屑独居石组构
    4.4 碎屑独居石U-Pb年龄
第5章 讨论
    5.1 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
    5.2 滇黔桂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
    5.3 滇黔桂盆地三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
    5.4 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发表论文
致谢

(7)海南儋州兰洋地区发现泥盆纪地层:来自锆石U-Pb年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锆石测年结果对沉积时代的限定
    2.1 分析方法
    2.2 分析结果及年代约束
3 化石对沉积时代的限定
4 海南岛晚古生代地层序列厘定
5 结论

(8)海南岛西部戈枕剪切带土外山金矿地质与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造山型金矿研究进展
        1.2.2 戈枕剪切带研究现状
        1.2.3 土外山金矿床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完成工作量
2 海南岛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岩
        2.4.1 侵入岩
        2.4.2 火山岩
    2.5 区域矿产
3 戈枕剪切带
    3.1 戈枕剪切带特征
    3.2 地层
    3.3 岩浆岩
    3.4 主要金矿床特征
4 土外山金矿
    4.1 矿体特征
    4.2 矿石特征
    4.3 围岩蚀变
    4.4 成矿阶段
5 花岗质岩体成因与构造背景
    5.1 样品描述
    5.2 测试方法
        5.2.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
        5.2.2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5.3 测试结果
        5.3.1 锆石U-Pb年龄
        5.3.2 锆石Lu-Hf同位素
    5.4 海南岛中古元代岩浆作用
    5.5 中元古代岩浆来源
    5.6 中元古代构造演化
6 金成矿年龄与抱板群变质作用
    6.1 样品描述
    6.2 测试方法
    6.3 测试结果
    6.4 土外山金矿成矿年龄
    6.5 抱板群变质作用
7 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
    7.1 流体包裹体显微热力学
        7.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7.1.2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 石英H-O同位素组成
    7.3 成矿流体特征
    7.4 成矿流体相分离与金的运移沉淀
    7.5 黄铁矿S同位素
        7.5.1 样品描述与测试结果
        7.5.2 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约束
8 水岩反应与金沉淀
    8.1 典型构造-蚀变-矿化剖面
    8.2 测试方法
    8.3 矿石主微量元素
    8.4 元素迁移与水岩反应
9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
    9.1 土外山金矿成因分类
    9.2 土外山金矿成矿构造背景
    9.3 土外山金矿成矿模式
10 结论与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右江盆地性质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1.2.3 右江盆地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主要工作量
    1.4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寒武系
        2.1.2 奥陶系
        2.1.3 泥盆系
        2.1.4 石炭系
        2.1.5 二叠系
        2.1.6 三叠系
        2.1.7 古近系
        2.1.8 新近系
        2.1.9 第四系
    2.2 岩浆岩
        2.2.1 侵入岩
        2.2.2 喷出岩
    2.3 变质岩
    2.4 构造
        2.4.1 主要断裂特征
        2.4.2 主要褶皱特征
第三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地质特征
    3.1 沉积特征
        3.1.1 主要剖面简述
        3.1.2 地层对比与讨论
    3.2 沉积相划分
        3.2.1 局限台地相
        3.2.2 开阔台地相
        3.2.3 半局限台地相
        3.2.4 台地边缘相
        3.2.5 台地前缘斜坡相
        3.2.6 盆地相
    3.3 岩相古地理特征
        3.3.1 晚泥盆世弗拉期岩相古地理
        3.3.2 晚泥盆世法门期岩相古地理
        3.3.3 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第四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4.1 样品采集方法、处理和测试
    4.2 地球化学特征
        4.2.1 主量元素特征
        4.2.2 稀土元素特征
    4.3 讨论
        4.3.1 沉积环境
        4.3.2 硅的来源
        4.3.3 构造指示意义
第五章 泥盆系—石炭系界线特征
    5.1 D/C界线岩石、古生物学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生物地层特征
    5.2 D/C界线碳、氧同位素地层学特征
        5.2.1 样品采集方法、处理和测试
        5.2.2 碳、氧同位素特征
        5.2.3 古海洋盐度
    5.3 小结
第六章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构造演化
    6.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6.2 富宁地区沉积-构造演化特征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认识与成果
    7.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多筒节石(Polycylindrites)在海南岛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含化石地层
2竹节石化石特征及其地质时代
    2.1化石特征
    2.2多筒节石属的地质时代
3化石发现的意义
    3.1厘定了含化石地层的时代
    3.2完善区域地层柱
    3.3进一步丰富了该岛晚古生代生物群多样性
4结论

四、海南岛泥盆纪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石炭系界线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奥陶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张元动,詹仁斌,袁文伟,唐鹏,李越,王志浩,周志毅,方翔,李文杰,成俊峰.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中国泥盆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郄文昆,郭文,马学平,宋俊俊,徐洪河,乔丽,梁昆,陈波,卢建峰,常君滢. 地层学杂志, 2021
  • [3]贵州独山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的牙形刺及其地层意义[J]. 黄玉泽,李玉坤,王学恒,王秋来,祁玉平.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21(02)
  • [4]贵州纳庆、马道剖面泥盆-石炭纪之交牙形刺生物地层研究[D]. 黄玉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华南北缘与塔里木西北缘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D]. 张雨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滇黔桂盆地泥盆纪-三叠纪碎屑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D]. 杨雄.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海南儋州兰洋地区发现泥盆纪地层:来自锆石U-Pb年龄的证据[J]. 赵小明,姚华舟,裴毅俊,胡在龙,袁海军,汪洋,张仁杰,何金兰,龙文国,吴年文. 地质通报, 2020(06)
  • [8]海南岛西部戈枕剪切带土外山金矿地质与地球化学[D]. 刘昱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D]. 李小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1)
  • [10]多筒节石(Polycylindrites)在海南岛的发现及其意义[J]. 张仁杰,姚华舟,魏凡,穆道成,何金兰,赵小明,涂兵,周进波,钟义华,袁海军,裴毅俊,汪洋. 地层学杂志, 2020(01)

标签:;  ;  ;  ;  

海南岛泥盆系地层的发现及泥盆系-石炭系分界线的划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