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苏轼诗歌博喻浅说(论文文献综述)
邹广胜[1](2021)在《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的关系为研究课题,当然,有些问题文论中讨论得多些,有些问题书论中讨论得更为深入,但都以文论书论中共同关注、共同存在的问题为轴心与线索展开讨论与论述,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在中国文论史与中国书论史上产生的影响。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绪论作为开篇,讨论本选题的价值及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第一章为“魏晋文论与书论之关联”,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包括文学家、文论家、书法家、书论家他们共同面临的人生际遇,共通的审美趣味,艺术家的多才多能,艺术的觉醒与人的觉醒,艺术的独立性与人的独立性等问题,以及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儒家观念对文学、文学家与书法、书法家之地位的影响。第二章为“文论与书论之差异”,探讨图像与语言作为不同的媒介对书法与文学审美特质的不同意义,如陆机的《文赋》与《平复帖》,曹植的《洛神赋》与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兰亭》的文学性与书法性等所表现出的不同之美等问题。第三章为“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讨论魏晋文论与书论中的不同审美风格及文风与书风中共同存在的风格与个性问题等,如错彩镂金与出水芙蓉,妍媚与质朴,它们都是魏晋文学书法追求个性的具体表现,如《典论·论文》中所说虽父兄不能移子弟。至于二王妍媚的风格与钟繇质朴的风格、儒家刚健质朴与道家自然飘逸的审美原则等两种不同的审美风格都同样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批评之中。第四章为“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主要讨论文学与书法的道法自然,模拟自然,以自然物象及人体之美来说明文学及书法之美的问题,特别是人体中的骨、肉、筋、肤、神气等。第五章为“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也就是文如其人与书如其人的问题,文品与人品之争、艺术与人格及道德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文论与书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及书论发展史上,古典风格与浪漫风格、儒家的美善合一与中庸原则,鉴赏判断与价值判断等都贯穿于中国古代书法与文学的评论与鉴赏之中,坚持经典与变易的结合正是《文心雕龙·通变》中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中国古代书论、文论始终的核心问题。
黄天飞[2](2021)在《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以月喻文”》文中指出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夏新秀[4](2018)在《《龙性堂诗话》研究三题》文中研究说明叶矫然是明末清初一位独具眼光的诗歌批评家,他的诗歌理论主要集中于《龙性堂诗话》一书,其中许多富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在当今仍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龙性堂诗话》中的诗歌理论和诗人批评状况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了《龙性堂诗话》的创作论。作为诗歌批评家的叶矫然本身也是一名杰出的诗人,他从自身的创作经验出发,结合前人诗论,提出了创作主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强调学识与“诗心”,苦学与多师两大方面的内容。同时,叶矫然指出诗歌创作应具有严谨的态度,提出严格的锤炼要求和重要的创作方法与技巧。第二章探讨了《龙性堂诗话》的诗美论。叶矫然在《龙性堂诗话》中以范畴的形式提出了对诗歌审美的要求,主要包括“自然”、“天趣”、“有神”等,这些观念既包含前人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又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叶矫然主要阐述了熟与生、密与疏、巧与拙、形与神等诗歌美学的辩证关系,巧妙融入书法理论的审美追求,对传统诗学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章探讨了《龙性堂诗话》的诗人评。叶矫然在《龙性堂诗话》中以宏阔的眼光选取西汉至清初共计一百一十九位诗人,体现出浓郁的诗学批评史意识。本章前两节着重阐释叶矫然所评之杜诗和“唐宋四公诗”,指出了五人诗歌的独到之处。第三节以列表的形式对叶矫然所评众家诗进行整理,直观展示出叶矫然对所评诗人的基本态度,揭示出其所评时间跨度之久长,所评诗人范围之宏阔以及评诗方法之多样。
赵寅君[5](2017)在《“赵氏孤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尝试着以一种视文学为生命的同情眼光梳理“赵氏孤儿”的发展轨迹,以一种宏观多元的研究视角,立足史实资料、田野调查和民间观察,在社会现象与思想学术的交织考察中还原故事“赵氏孤儿”的文学生态,即此以观察和反思“赵氏孤儿”的发展历程,全面呈现“赵氏孤儿”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嬗变,同时又在“赵氏孤儿”的研究中重新定位,挖掘阐释“赵氏孤儿”在书写形态变迁中的文化意义、范式转变中的价值凸显和传播模式下的观念嬗变,并在古代社会文化、思想、学术、民众心态、生活观念等的综合思辨中大致理出“赵氏孤儿”的流衍过程及其背景原因,在宏观的历史理解与文化承续中引申出关于“赵氏孤儿”的结构格式与精神内涵,以一种大文学观、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把握“赵氏孤儿”演变的文化历程,探究藏于其后的文化精神和不同立场下的价值取舍。“赵氏孤儿”博涉四部,以记录时间而论,《春秋》是关于“赵氏孤儿”事件最早的历史记录。记载以“赵盾之弑”、“同括之杀”、“赵武之会”作为核心要素,虽寥寥数字,但其后价值关怀却极为深刻。《左传》叙述赵氏故事是在《春秋》的基础上大为丰富,所载赵氏诸人物,皆描写言行,刻画性格、褒贬揄扬暗含其中。《公羊》、《谷梁》对事件没有太多关注,《国语》的记述从情节到人物对《左传》进行了补充,诸子立说从不同层面丰富了赵氏孤儿的内涵,成为故事流衍的重要推力。司马迁继承《春秋》,以“德”为标准,在《史记·赵世家》中将赵氏孤儿的故事叙述完备,其中人物面貌的粉墨涂抹也越加厚重,以“恶”形象出现的屠岸贾,还原本来面目,细究其职位、行为、身份,虽为酷吏,但小人物的艰辛与悲剧并不被人知晓,叙述中没有抑扬的词汇,真正的褒贬态度暗藏于笔。以“义”形象出现的程婴,在司马迁笔下虽有仁有义但亦道德微瑕,不纯粹的道德使小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而立言行事中呈现的价值凝聚与道德呈现是其最大价值。究其根本,不管是因义立传还是歌颂小人物的不朽,还是忠奸文化的初现,都体现了存亡继绝的精神凝注,也是赵氏孤儿故事的核心价值所在。汉朝刘向《说苑》、《新序》在《史记》的基础上对赵氏孤儿故事进行转述,着力于搜孤、救孤等重要情节的描写,虽有一些微小的文字变化,但价值阐释没有太大偏差。其中“节义”、“复恩”,以及由此引入的复仇,成为后世文学不断重述的母题,一再重复的历史事件,进入不同姿态的文体样式如正史、传赞、书信、碑传,特殊的文化情态呈现其中,后世不断仿效。进入到诗歌的赵孤故事,初现在陶渊明的《程杵》篇中,之后庾信、李白也有咏叹,但以述祖纪德姿态呈现的赵孤故事,虽能折射出赵氏故事的深远影响,但仍有寂寞之感。在宋代文化特殊的生态中,赵孤故事除了零星的祀典颂歌外,并没有太多的褒奖,反而得到宋儒的质疑,无论对事件的真伪还是人物的有无都持否定态度,所以在普遍怀疑的态度之下的诗歌也较寥落,直到南宋灭亡时才激起回声,在特殊的政治处境中“存赵保孤”的节义精神淋漓展现。自元而清,诗歌集中于咏古抒怀、读史言志、咏物比德的视野下流传。进入到文学领域之后,不断重写的价值母题,不仅限于思古幽情的抒发,始终有着最为深刻的道德关怀。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出现使赵孤故事的文学观照发生变化,由诗文的“重述”转向戏曲、小说的“重写”。《赵氏孤儿》将“忠义”作为全剧的灵魂,无论是作为故事主轴的忠奸对立,还是矛盾冲突的不断激化,都更贴合民众趣味的美学取向,隐于其后的则是社会心态的人文嬗递。除杂剧《赵氏孤儿》外,《八义记》亦是旧剧新作,其中增加了许多情节、关目,使故事更为流畅,让赵孤故事于流传中深入人心。以文字为载体的小说,叙事关注更纯粹。从《列国志传》的历史讲述到《新列国志》的故事叙述再到《东周列国志》蔡元放的评点,曲折生动且大体合乎情理,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讲述传诵更为广泛,历代讲述的赵孤故事,至此而得精彩。对于赵孤故事,传统社会的最大认同和故事不断重述的核心价值始终以节义忠烈为基点,千百年来,基于道德认同的文化心理成为赵孤故事最为庞大厚重的接受基础。无论是经史领域的求真辨析,还是戏曲小说的搬演重述,核心价值的基本认同却不变。最为深层的忠义情怀于文字中喷吐激发,潜行浸润的民间情绪为之感染,由之造就的价值取向,遂成为赵孤故事接受、传播的一般文化心态。
周翔飞[6](2017)在《公安三袁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公安三袁的散文为研究对象,结合三袁生平与思想,从文体学、美学、文化学等多维视角切入,对三袁散文进行整体考察和比较分析,发掘三袁散文创作与其文学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探讨三袁散文创作的丰富内容及复杂发展过程,揭示三袁散文的艺术特点、审美风貌、文化内涵及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本文主体研究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主要论述公安派形成发展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三袁的人生历程与思想变化,以及三袁在公安派文学思想建设上的贡献。第一章,论述晚明公安派勃兴的时代背景及原因。考察一个文学流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应当观照其产生、兴盛及衰退的全过程,最客观的角度应是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多维空间中。因此,探讨公安派当然也不能脱离晚明风雨飘摇、动荡离乱的时代环境,本文力图在其生存发展的历史坐标中还原其勃兴的真实面貌,讨论公安派在社会文化、学术思潮、文学发展史上的基本定位。第二章,论述公安三袁的仕隐、交游与心路历程。地域与家世是三袁最初的文化滋养,对三袁思想与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三袁昆仲通过科举走入仕途,进而走入文化的中心圈,终创公安派之盛名。以《骚》《庄》为内核的楚文化的血脉,同样深层次影响着公安三袁的人格精神,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三袁由于性格及经历的差别,在处理仕与隐的矛盾时选择了不同路径:袁宗道期冀寄借佛禅从精神上自我超越;袁宏道在仕与隐中自在切换;袁中道早期是欲仕而不得,晚期则无心仕途。结社与交游活动,不仅影响到三袁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且对公安派的发展壮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三袁文学思想的交互影响与修正。公安三袁是一个整体,其文学思想的正是在对复古潮流的反拨中逐渐形成的,经历了一个渐变的、不断修正的过程。总体而言,通变观是三袁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信腕”“信口”说是其文学理论的表达路径;“尚趣”与“尚淡”是三袁文学理论的审美取向。在公安派肇起、发展、高潮、衰微的整个过程中,三袁昆仲对公安派文学理论的建设上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三袁的文学理论既交互影响,又相互补益,体现出较之其他文学流派成员间更加凝聚的坚定性。下编共四章,主要探讨公安三袁的散文创作。三袁的散文体裁多样,为论述的方便,本文试从山水游记、人物传记、尺牍与序体文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虽不能涵盖三袁散文创作的全部,亦可大体体现其散文创作的总体风貌和艺术特色。第四章,论述三袁的山水游记。三袁的山水游记写作始终努力践行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前人游记比德山水的审美范式,极大消解了山水寄情、言志、托物的表达结构,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三袁将主体的“至情与纯真”寓于山水之中,体现出直遇与直寄的高度统一;以禅观山水的审美方式,表达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审美趣味的“多元与偏好”,由绚丽转向追求质朴平淡之美。三袁在审美趣尚与艺术表现上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同时又因其人生阅历、性格精神以及学术思想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五章,论述三袁的人物传记。三袁的人物传记写作亦充分体现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在继承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三袁的传记文更多地关注传主的真性情,个性自由和欲望追求,反映出晚明心学思潮背景下的对人性自由的讴歌和赞扬;更加突出平民的主体地位,描写市井细民寻常琐事,传达小人物的世俗情感与高尚美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韩、柳传记文借平民而讽喻的传统;更加重视人物精神世界的刻画,善于细腻刻画传主的生活细节来展现其精神风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达到传其神韵的艺术效果。三袁的传记文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平实通俗,体现出明显的世俗化审美取向。第六章,论述三袁的尺牍。三袁的尺牍真实地展现了各自的生存环境与心路历程,为更准确地把握三袁的人生态度、学术思想以及审美趣尚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三袁的尺牍也较全面展现了三袁的交游网络,不仅可以窥见三袁思想形成的脉络,还可以考证公安派由兴盛至衰微的流变过程。三袁尺牍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三袁的尺牍以其多样的述评方式,丰富的评论内容,博大精深的内涵传达自己的文学观念,对公安派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凝聚作用。三袁将尺牍从应用性极强的文体中解脱出来,转向情感的抒写,使其具备文学抒情特质,表现出特殊的审美价值,有着革新意义的贡献。三袁的尺牍不仅内容率真自然,其形式亦不限于一格,随文变态、婉转赋形,在笔法、章法上臻于妙境。第七章,论述三袁的序体文。三袁序体文主要有书序、赠序、寿序三类,书序比较集中地反映三袁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有的书序本身就是语言隽永、骈散间行、富有情韵的小品文;其赠序、寿序创作,已经打破传统模式,重在写人、叙事,将抒情、说理融为一体。三袁序体文表现的范围极为广泛,涉及文学、艺术、生活、世事、文人雅趣、记游出行、宗教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三袁在序体文创作上往往交错使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多种表现手法,且能将其融为一炉,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的优点,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陈豫韬[7](2017)在《《竹洲文集》校注》文中指出吴儆(1125—1183),字益恭,徽州休宁县商山人。原名偁,因避秀王赵子偁讳而改名为儆。绍兴二十七年中进士第,被授以明州鄞县县尉,而後又在饶州安仁县担任知县,在邕州担任通判。致仕後在休宁商山竹洲中开园讲学。其为人刚毅勇决,忠义耿介,学识过人,与当时学者朱熹、张栻、陈亮、范成大等互相交游友善,是南宋的知名的教育家与文学家。其《竹洲文集》今天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其中载有吴儆各类奏折、政论文、表启、书记、诗赋、乐府等作品,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与文学价值。然而,目前中外学者对於吴儆及其《竹洲文集》的研究深度与广度都非常有限,所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是对吴儆其人的生平交游、其宗族乡风、其理学与政治思想以考察其人,而对於其《竹洲文集》,则主要从文集的内容、版本等进行解析,以了解吴儆作品的整体风貌。注释部分,校注以弘治本为底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万历本为参校本,并参校文津阁四库本、以及相关的地志、别集等文献。力图纠正错漏讹误,还原文献原貌,疏证典故出处,同时对其集中的冷僻字、人名、官职、制度、地理等进行依次考究。并通过上述研究,以求能对吴儆能有更加科学、客观、深入、全面的考察。对了解南宋当时政治社会风貌,以及徽州、广西的地域文化情况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刘丹[8](2013)在《浅说东坡诗歌“长于譬喻”之特色》文中研究说明"长于譬喻"是东坡诗歌中一个比较显着的特色。本文主要分析这一特色在其诗中的表现,先举例论述比喻之特色,有明喻,有暗喻,同时比喻和议论相互生发,还有博喻和叠喻,再简要分析"长于譬喻"之原因,最后略及这一特色对东坡诗歌成就的贡献和影响。
张薇[9](2013)在《苏轼诗歌的比喻艺术》文中提出论苏轼诗的艺术者,不能不提到他擅长的比喻。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凡古人所不到处,发明殆尽",层出不穷、新颖奇特;苏诗中的比喻不仅花样翻新、出人意表,而且比喻中所表现的内容之丰富,在宋诗中也是少有其比的。就像施补华《岘佣说诗》所言:"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之后,再加形容。"
余昌江,余秋凤[10](2011)在《苏轼诗歌比喻艺术浅说》文中研究指明苏轼诗歌取譬设喻,变化多姿:词比、句比、篇比、连贯比、联想比、双关比,可谓多彩多姿;巧比妙喻,新颖别致:细腻的景致、磅礴的气势、深婉的情致、深刻的哲理,都通过比喻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轼诗歌中那些闪射着奇光异彩的比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文学艺术的借鉴。
二、“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苏轼诗歌博喻浅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苏轼诗歌博喻浅说(论文提纲范文)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关联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代与文化语境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美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道德 |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之差异 |
第一节:文学与书法之地位 |
第二节:文学之美与书法之美 |
第三节:艺术品的兼美与偏于一美 |
第三章:魏晋风度与魏晋书韵 |
第一节:魏晋风度 |
第二节:魏晋书韵 |
第三节:风格与个性 |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论中的观物取象 |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文论中的“文贵形似” |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书者如也”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肥瘦”问题 |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人品及文品与书品的同一性及矛盾性 |
第一节:文如其人 |
第二节:书如其人 |
第三节:尽善尽美与羲献之异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龙性堂诗话》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龙性堂诗话》之创作论 |
第一节 创作主体之基本条件 |
一、“诗人胸中有大本领” |
(一)学识 |
(二)“诗心与人品不同” |
二、苦心虚怀,转益多师 |
(一)诗歌创作需“苦学” |
(二)诗歌创作需“多师” |
第二节 诗歌创作之态度及功能价值 |
一、反对“浪作”,提倡“锤炼” |
(一)“毋浪作”、“不苟作”的严谨态度 |
(二)“炼意、炼格、炼词”的锤炼要求 |
二、“破闷之剂”:对诗歌创作之功能价值的解读 |
第三节 诗歌创作之方法技巧 |
一、“不拘于法,变化从心”:对诗法之基本态度 |
(一)“拟议变化”、“舍筏登岸”之论争 |
(二)“不拘于法,变化从心” |
二、“旧事陈词”——用典 |
三、“义”、“声”兼善:“精求其义”、“宫商之美” |
第二章 《龙性堂诗话》之诗美论 |
第一节 倡“自然”、“天趣” |
一、“自然”的追求 |
二、“天趣”的雅尚 |
第二节 对“生”、“疏”、“拙”的审美追求 |
一、熟后求生 |
二、密后求疏 |
三、巧后求拙 |
第三节 “形”“神”之辩与诗之美 |
一、“形”、“神”之渊源 |
二、“诗贵神似,形似末也” |
三、诗美在“神” |
第三章 《龙性堂诗话》之诗人评 |
第一节 众“妙”之合——评杜甫 |
一、杜诗之“妙” |
二、杜诗与苏诗之比较 |
第二节 评“唐宋四公诗” |
一、“顿挫奇特,曲尽变态”——评韩愈 |
二、“创辟奇险”“虚荒诞幻”——评李贺 |
三、“晚唐第一人”——评李商隐 |
四、“诗不易读”——评苏轼 |
第三节 评“众家诗” |
一、对“众家诗”的批评概况 |
(一)所评时间跨度之久长 |
(二)所评诗人范围之宏阔 |
(三)评诗方法之多样性 |
二、“工妙”、“工稳”——评庾信、李攀龙 |
(一)“工妙入神”——评庾信 |
(二)“工稳华缛”——评李攀龙 |
三、福建诗人——评黄东厓、曹能始 |
(一)评黄东厓 |
(二)评曹能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赵氏孤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赵氏孤儿”本事考论 |
1.1《春秋》:故事之本的价值蕴藏 |
1.1.1 赵盾之弑 |
1.1.2 同、括之杀 |
1.1.3 赵武之会 |
1.2《左传》的史料扩充与阐释态度 |
1.2.1 君臣之道再辨析——灵公与赵盾 |
1.2.2 百年大族的悲剧——专横与内讧 |
1.2.3 仁礼之精神寄托——赵武之为文 |
1.3 其它先秦史料的记载 |
1.3.1《榖梁传》、《公羊传》之解经 |
1.3.2《国语》之补充 |
1.3.3 诸子之评论 |
第二章 《史记》的记载与态度 |
2.1《史记》的记载及其文献态度 |
2.1.1“史迁”之取舍 |
2.1.2“世家”之记载 |
2.1.3“细节”之不同 |
2.1.4“梦兆”之用意 |
2.2“屠岸贾”考论 |
2.2.1 据其职论其言 |
2.2.2 据其行论其理 |
2.2.3 据其名论其义 |
2.3“程婴”析论 |
2.3.1 程之为姓 |
2.3.2 婴杵为友 |
2.3.3 道德微瑕 |
2.4“赵氏孤儿”的文化蕴意 |
2.4.1 因义立传 |
2.4.2 小人物的不朽 |
2.4.3 忠奸对立之初呈 |
2.4.4 存亡继绝的意义 |
第三章 从“历史事件”到“人文象征” |
3.1 赵氏故事的重述与基本接受——以《说苑》《新序》为例 |
3.1.1 作为教化例证的历史称述 |
3.1.2 善恶对立下的复仇意识 |
3.2 人物的感激:仿效与类同 |
3.2.1 正史之中的榜样激励 |
3.2.2 见之传赞的人事仿效 |
3.2.3 书信之中的节义情怀 |
3.2.4 碑传之中的拟喻揄扬 |
第四章“赵氏孤儿”的诗歌观照 |
4.1 进入诗歌的赵孤故事 |
4.2 特殊生态下的诗歌观照:宋代赵孤故事的文化诠释 |
4.2.1 帝统之维系:从存孤到祚赵 |
4.2.2 祀典之文章:朝廷意识下的文学观照 |
4.2.3 独立之学统:赵孤故事的否认 |
4.2.4 文学之观照:文化态度与道德理念 |
4.3 自元而清:文化母题的诗歌咏叹 |
4.3.1 咏古抒怀 |
4.3.2 读史言志 |
4.3.3 咏物比德 |
第五章 从戏曲到小说:“赵氏孤儿”的故事重写 |
5.1 元代的文学趣味与杂剧《赵氏孤儿》 |
5.1.1 不可忽视的信仰力量 |
5.1.2 层层对立的情节开展 |
5.1.3 贴近人情的细节补充 |
5.1.4 报冤复仇的意识强化 |
5.2《八义记》的故事重演 |
5.2.1 故事与关目 |
5.2.2 搬演与音律 |
5.2.3 易晓与词采 |
5.2.4 敷衍与脚色 |
5.2.5 脱套与风化 |
5.3 小说视角下的“赵氏孤儿” |
5.3.1《列国志传》的历史讲述 |
5.3.2《新列国志》的故事叙述 |
5.3.3《东周列国志》的意义评述 |
结语:故事流衍中的价值凝聚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公安三袁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晚明公安派勃兴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
第一节 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冲击 |
第二节 奢糜世风与狂放士风的相互激荡 |
第三节 文学流派相否相因的激辩与标新 |
第二章 公安三袁的仕隐、交游与心路历程 |
第一节 地域与家世对三袁的文化滋养 |
第二节 三袁的仕与隐及其对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结社与交游对三袁的影响 |
第三章 三袁文学思想的交互影响与修正 |
第一节 通变观:三袁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
第二节 “性灵”说:三袁文学理论的核心与精髓 |
第三节 信腕信口:文学理论的表达路径 |
第四节 尚趣与尚淡:三袁文学理论的审美取向 |
第四章 三袁的山水游记 |
第一节 至情与纯真:主体性灵的山水之“遇” |
第二节 游观与禅思: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 |
第三节 多元与偏好:主体性灵的山水之“趣” |
第五章 三袁的人物传记 |
第一节 风神:为狂悖奇异者立传 |
第二节 劲骨:为姱节高标者立传 |
第三节 温情:为亲朋好友立传 |
第四节 传奇:为市井细民立传 |
第六章 三袁的尺牍 |
第一节 三袁尺牍创作概况 |
第二节 三袁尺牍所展示的私人生活 |
第三节 尺牍视野下的三袁交游网络 |
第四节 三袁尺牍的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 |
第七章 三袁的序体文 |
第一节 三袁的书序创作 |
第二节 三袁的赠序创作 |
第三节 三袁的寿序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本人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后记 |
(7)《竹洲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吴儆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乡风与家世 |
一、宋代徽州的文教与科举 |
二、休宁商山吴氏家族 |
第二节 吴儆的生平与交游 |
一、吴儆的生平 |
二、吴儆的交游 |
第二章 《竹洲文集》的版本研究 |
第一节《竹洲文集》的版本系统 |
一、端平甲午本 |
二、端平乙未本 |
三、吴资深进呈本 |
四、淳佑吕午序重刊本 |
五、张宁序本 |
六、弘治本 |
七、嘉靖本 |
八、万历本 |
九、万历十卷本 |
十、四库全书本 |
十一、吴文肃公摘稿本 |
十二、《竹洲秀衍集续集》 |
第二节 《竹洲文集》的版本比较 |
一、篇章与编次 |
二、文字差异 |
第三章 《竹洲文集》的内容研究 |
第一节 《竹洲文集》的文章研究 |
一、议(奏议、政议) |
二、表启 |
三、书 |
四、记 |
五、序 |
六、祭文 |
七、杂着 |
八、铭赞 |
九、赋 |
第二节 《竹洲文集》的诗词研究 |
一、诗歌研究 |
二、词作研究 |
第四章 吴儆的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吴儆的社会政治思想 |
一、对外政策与措施 |
二、用人制度与人才选拔 |
三、利民思想 |
四、军政思想 |
五、地方吏治与捕盗 |
第二节 吴儆的哲学思想 |
一、吴儆的道家思想 |
二、吴儆对程朱理学的态度 |
三、事功思想 |
第三节 通达的人生观 |
结语 |
凡例 |
卷一 奏议 |
论恢复大计 |
论邕州化外诸国 |
论二广官吏 |
论治民理财 |
论文臣当习武事 |
论选人改官 |
论大臣近臣 |
卷二 奏议 |
论乞委漕臣同帅臣措置(?)边 |
论广西治盗贼 |
论广西帅臣兼知漕计 |
论配隶当屯驻大军 |
论募兵 |
卷三 政议 |
富国强兵策并序 |
刍言三篇并序 |
宰相论 |
卷四 表启 |
代贺隆兴改元表 |
谢赐历日表 |
贺王丞相啓 |
上明州沈丞相啓 |
贺洪枢密啓 |
知泰州谢执政啓 |
倅邕谢宰执啓 |
谢南轩举状啓 |
与桂帅张南轩啓 |
卷五 啓 |
贺汪直阁知九江啓 |
代贺张魏公除枢密使督军啓 |
上明州佥全判许状元啓 |
谢李盐使举治状啓 |
贺范至能自广帅镇蜀启 |
上宪使啓 |
卷六 啓 |
贺金少卿啓 |
代洪守贺陈殿院啓 |
通信守徐侍郎啓 |
谢洪徽州差权局啓 |
贺金丈除给事啓 |
上钱通判啓 |
谢洪徽州撰休宁县学记并书啓 |
贺施佥枢啓 |
上史枢密啓 |
贺洪枢密除参政啓 |
谢郑宪举状 |
上明州制置啓 |
代王侍郎通扬漕 |
与漕使啓 |
贺洪景伯除中书舍人 |
安仁交代啓 |
答雷州冯守 |
卷七 书 |
上蒋枢密书 |
见辛给事书 |
上王丞相书 |
上姚枢密书 |
上汤丞相论余姚海贼书 |
卷八 书 |
上张南轩书 |
谢南轩荐举书 |
与南轩论盗贼书 |
上五府乞宫观书 |
见洪徽州书 |
卷九 记 |
答吴益深书 |
答汪楚才书 |
答汪仁仲求撰墓志书 |
卷十 记 |
竹洲记 |
平斋记 |
爱民堂记 |
憇思轩记 |
就轩记 |
邕州化外谙国土俗记 |
尊已堂记 |
卷十一 记 |
相公桥记 |
隐微斋记 |
休宁县修学记 |
观潮记 |
仰高亭记 |
休宁县尉厅壁记 |
瑞芝记 |
骑鲸轩记 |
卷十二 序 |
尚书宋公山居三十韵序 |
送范石湖序 |
送程少章游两淮序 |
棣华小录序 |
送詹景阳序 |
送宗人游术序 |
送陈守入觐序 |
送曹守序 |
卷十三 祭文 |
祭张南轩先生文 |
祭孙县丞先生彦及文 |
祭金静之文 |
祭吴仲贤文 |
祭吴庭操文 |
卷十四 杂着 |
读罗郢州小飞来记 |
墨说 |
题五峯先生知言卷末 |
题陈氏雪溪 |
读曹氏世济録书其後 |
读友于堂诗书其後 |
名一枝庵 |
宴邕守乐语 |
劝农文 |
记鼠 |
劝学文 |
卷十五 铭賛 |
赐笏铭 |
写眞自賛 |
戏题东湖画像 |
砚铭 |
砚铭 |
石炉铭 |
竹篦铭 |
祈阳石屏铭 |
卷十六 古赋辞附 |
浮丘仙赋并序 |
良干堨赋并序 |
冰玉辞 |
卷十七 古风 |
子吴子某既结茆竹洲以娱亲复于居之前沼为亭以朝爽名之盖亭西(?)於晨兴看山为宜(题朝爽亭) |
题新安全厨拄笏亭 |
题骑牛图 |
代陈无已述怀 |
和孙先生彦及棣华堂诗韵 |
寄题郑集之醉梦斋 |
次韵南轩先生榕溪合 |
汪叔耕见访不数日别去恶语为赠兼简子用子美二友 |
题陈仲礼四知轩且当折柳之意 |
寄题淳安陈令君读书林 |
以竹牀赠杨信伯古诗代简 |
和唐秘校见贻长篇 |
题李休宁藏斋 |
宿神潭洪氏醉经堂 |
题祝圣寺浮梁道中 |
阳村道中邂逅赵仁甫 |
题阳山寺 |
独酌 |
早起 |
送吴令君 |
赠吴令君 |
送王国器归宣城 |
卷十八 律诗 |
题古岩(旧尝侍孙先生题名岩中)二首 |
过丛桂堂故叔祖教授读书之所 |
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 |
酧月亭 |
和金尚书棣华堂诗韵 |
晚步 |
拾梧子 |
送钱虞仲兄弟 |
次韵李提点雪中登楼之什三首 |
吕守环秀堂三首 |
休日饮直之运属家 |
次徐令韵 |
还程彦举诗卷 |
清明阴雨呈同舍 |
弋阳道中 |
和刘守韵[自注:刘喜佛] |
送张丞归平江 |
卷十九 绝句 |
番阳道中 |
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 |
壬午二月桃方盛开雪积其上光辉红润不可形状以二诗纪之 |
偶成 |
赵同叔开轩植竹以自娱乐诸公虽为赋诗而未尝有见之者某不日北归同叔亦为楚令尹矣诗以媿之 |
寓壶源僧舍三绝 |
簟送人诗代简二首 |
题月岩 |
答范石湖牡丹诗[自注:范诗有风日等闲犹不到外边蜂蝶莫纷纷之句] |
以乌纱巾饷客 |
题刘氏幽香亭[自注:壬寅十一月下潮立] |
和张干三公亭[自注:此亭废已久但有旧址存] |
说谜三绝 |
卷二十 乐府 |
念奴娇[寿程致政] |
蓦山溪[效樵歌体] |
蓦山溪[老人和] |
满庭芳[寄叶蔚宗] |
满庭芳[用前韵并寄] |
虞美人[送益章赴会试] |
虞美人[七夕] |
虞美人 |
西江月 |
浣溪纱[题星洲寺] |
浣溪纱[次范石湖韵] |
浣溪纱[题余干传舍] |
浣溪纱[登镇远楼] |
浣溪纱[竹洲七夕] |
浣溪纱 |
浣溪纱[和前镇远楼韵] |
浣溪纱[梅] |
减字木兰花[中秋独与静之饮] |
减字木兰花[朱子渊见和,次韵为谢] |
减字木兰花 |
减字木兰花 |
念奴娇[寿陈尚书母夫人] |
念奴娇[寿吴宰] |
念奴娇 |
西江月 |
浣溪纱[春题别墅] |
浣溪纱[和前次范石湖韵] |
浣溪纱[代作] |
浣溪纱[戏陈子长] |
朝中措[代宋仲温上德操] |
附録一 棣华杂着 |
识斋记 |
摩苍轩记 |
赠桂县丞挂冠序 |
见季守书 |
见蒋枢丐祠书 |
与蒋参政啓 |
附録二 序跋 |
罗任臣跋 |
程珌序 |
吕午序 |
陈埙序 |
洪扬祖序 |
程敏政序 |
张宁序 |
吴尧臣後序 |
吴继京後跋 |
附录三 名公赠言 |
陈状元亮赠吴益恭序 |
陆伯寿书墨说後 |
南轩先生赠别 |
陈状元亮与吴邕州益恭书 |
陈状元亮与东莱先生书 |
南轩先生与朱文公书 |
朱文公与南轩先生书 |
朱文公与汪伯虞 |
朱文公与尤尚书延之书 |
朱文公与尤尚书延之书 |
附录四 行状、进表等 |
宋故朝散郎知邕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提举钦廉等州盗贼公事沿邉溪涧都巡检使无提点买马事竹洲先生吴公行状 |
宋竹洲先生吴公传 |
竹洲先生像赞 |
进竹洲文集上表 |
文肃吴公谥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苏轼诗歌的比喻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喻新奇 |
二、比喻内容丰富 |
四、“比喻是天才的标识”——苏轼诗歌博喻浅说(论文参考文献)
- [1]魏晋南北朝文论书论关系研究[D]. 邹广胜.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以月喻文”[D]. 黄天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龙性堂诗话》研究三题[D]. 夏新秀. 江苏师范大学, 2018(12)
- [5]“赵氏孤儿”研究[D]. 赵寅君. 山西大学, 2017(02)
- [6]公安三袁散文研究[D]. 周翔飞. 安徽师范大学, 2017(05)
- [7]《竹洲文集》校注[D]. 陈豫韬. 广西大学, 2017(02)
- [8]浅说东坡诗歌“长于譬喻”之特色[J]. 刘丹. 青年文学家, 2013(08)
- [9]苏轼诗歌的比喻艺术[J]. 张薇. 才智, 2013(07)
- [10]苏轼诗歌比喻艺术浅说[J]. 余昌江,余秋凤. 文教资料,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