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血性脑梗死53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白托娅[1](2021)在《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文中提出目的对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和急诊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近2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特点;并进一步将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与未服用NSAIDs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探讨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和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病例按照出血症状出现前10天是否服用过NSAIDs,分为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对NSAIDs组的服药原因、种类、时间及合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情况进行分析,并将两组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一)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回顾性分析1.基本资料:25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男性187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2.75:1。年龄范围为22~97岁,平均年龄59.36±15.27岁。以50~59岁和60~69岁年龄组多见,分别占27.84%和20.40%。既往高血压病史最多见(91例,35.69%),消化道疾病(66例,25.88%)、冠心病病史(50例,19.60%)、糖尿病病史(46例,18.04%)次之。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2周以内,平均住院天数10.21±6.33天。2.临床特点:诱因中药物因素占较大比例(103例,74.11%),其中以NSAIDs最多见(91例,88.35%);其次为饮食因素(24例,17.27%)。首发症状以黑便(125例,49.02%)多见。伴随症状以低血容量表现为主(68例,60.18%)。大部分病例(183例,85.9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3.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76例,29.80%)、消化性溃疡(68例,26.67%)、胃癌(54例,21.1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7例,10.60%)、贲门撕裂症(16例,6.27%)、杜氏病(10例,3.91%)、其他病因(4例,1.57%)。出血部位分布情况:食道22例(8.63%);胃197例(77.25%),其中全胃76例(29.80%)、胃窦41例(16.07%)、胃体33例(12.94%)、贲门21例(8.23%)、胃底20例(7.84%)、胃角18例(7.05%)、幽门5例(1.96%)、恒径动脉4例(1.57%);十二指肠51例(20.00%),其中球部48例(18.82%)、降部6例(2.35%)。以上病例中共38例存在2处及以上出血部位,出血部位除广泛胃黏膜损伤外,胃窦和十二指肠球部相对较多。4.治疗及转归:208例(81.57%)行常规药物治疗,47例(18.43%)接受了常规药物联合侵入性止血治疗。114例(44.70%)因失血过多接受输血治疗,输血量为1~2u和大于6u占比较多,均为37例(32.46%)。大部分(240例,94.11%)经积极治疗,出血停止,病情好转并出院,15例(5.89%)因失血性休克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二)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特点1.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趋势:近2年来呈上升趋势(构成比:15.97%vs 33.82%)。2.NSAIDs组服药原因、种类、时间及合用PPI情况:服药原因以冠心病为多(39例,60.00%)。服药种类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多(47例,72.31%)。服药时间半年以上最多(35例,53.85%)。73.85%服用NSAIDs者未同时预防性应用PPI。3.NSAIDs组与未服用NSAIDs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性别比例和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SAIDs组平均年龄及发病年龄在60岁及以上所占的比例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且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死的患病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4.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间首发症状和病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AIDs组低血容量表现、Hp阳性率、血红蛋白水平80g/L以下的比例均高于未服用NSAIDs组,而腹痛症状、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未服用NSAIDs组(P均<0.05)。5.NSAIDs组和未服用NSAIDs组治疗及预后情况比较:两组间治疗方案和转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SAIDs组院内接受输血治疗的比例高于未服用NSAIDs组(P<0.05)。结论1.上消化道出血以50~69岁年龄组为多见,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因药物或饮食因素诱发,病因以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多见,大部分病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效。2.NSAIDs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一个重要病因,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呈逐年增高趋势。既往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及高龄、Hp感染者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3.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症状隐匿,出血量较多,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更易发生低血容量表现,需要输血者更多,经过积极药物治疗,预后较好。4.NSAIDs与Hp感染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2个独立危险因素。
胡苏布道[2](2020)在《萨病(缺血性)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萨病(缺血性)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发生的危险因素。了解萨病(缺血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改善萨病患者的预后。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9年4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及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住院治疗依据《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头部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萨病且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68例作为出血性转化(HT)组。选取同期住院的缺血性萨病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总结纳入病例的基本资料以及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个人史:饮酒、吸烟史;既往史:脑卒中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房颤史;临床资料:发病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及mRS评分;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像学资料:梗死面积或体积,脑白质疏松(分级)等;治疗方法: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探讨有关萨病后出血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影响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HT组和非HT组在性别、年龄、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抗凝治疗、吸烟和饮酒等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房颤病史、NIHSS评分和mRS评分在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血常规资料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分析结果发现,HT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HT组(P>0.05)。(3)萨病后24小时(≤24)内发生出血性转化者10例,占比为14.71%。24小时至7天(24<时间<7)出血性转化者44例,占比为64.7%,7天后(≥7)出血转性转化者14例,占比为20.59%。出血性转化组中临床症状加重者21例,占30.88%。治疗后,症状加重者4例,占19.05%,临床症状好转者12例,占57.14%,症状无变化者5例,占23.81%。出血转化组溶栓治疗15例,溶栓率为22.06%,对照组溶栓治疗9例,溶栓率7.76%,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4)以萨病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高血压、梗死面积、脑白质病变等因素均为萨病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糖尿病等因素不是萨病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房颤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高血压、梗死面积、脑白质病变等因素均为萨病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房颤病史、NIHSS评分和mRS评分较高的患者萨病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显着增高。
张霜梅[3](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齐家[4](2016)在《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脑梗塞与急性脑出血隶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风作为中国古代“风”“劳”“鼓”“膈”四大顽症之一,以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较低的治愈率成为当今世界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一系列以中药三七为原料的制剂已应用于中风急性期的治疗,对于其疗效的探索也在进行中。[目的]本此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循证医学的研究方式,对目前已上市的三七单体成分制剂治疗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性及其他相关指标做出客观评价,为此类治疗方法提供更丰富、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本次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文献综述:综述总结了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进展。文章通过分析病因、病机,引用中国古代文献,以及讨论现代实验研究结果的方式就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的重要性、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优势以及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示三个方面对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进展进行综述。2.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本研究经York University系统评价中心注册,分别评价了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和急性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研究采用计算机与人工结合的检索方式检索了2015年11月26日前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以及相关文本资料中所有有关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出血性中风的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相关要求和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以及Meta分析,分别汇报结果,最终合并得出结论。[结果]1.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共纳入24篇文献,共计3060名研究对象。纳入文献普遍质量偏低。纳入的24项研究中有22项报告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9项研究报告了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有6、6、2、4项研究对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6项血液流变指标进行了报道,3项研究对治疗前后NIHSS评分做出报道。同时关于生活能力评分、梗死体积、血清炎性因子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均仅各有1项研究进行报道(仅作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七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共纳入9篇文献,共计725名研究对象。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其中3项研究报告了临床有效率,5项研究报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7项研究报告脑血肿体积。同时关于周围水肿带体积、血清C3含量、血浆D2聚体含量、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有且仅各有一项研究做出报道(仅作描述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三七制剂治疗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三七制剂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恢复相关血液流变指标方面表现优异;对于急性出血性中风,分析结果表明三七制剂对促进患者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以及缩小周围水肿带方面较单纯西医基础治疗疗效显着。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章质量有限,存在偏倚可能,故本次研究并不能对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的疗效予以定论,期待将来能够有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此次评价。
胡川,杨溢,陆秀红,刘伟,何静,张圭[5](2015)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头CT、MRI诊断及临床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CT、磁共振成像(MRI)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5例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头CT、MRI检查,且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作为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金标准,将CT和MRI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65例患者经超声血管造影检查分期结果为:急性期18例,亚急性期34例,慢性期13例,CT检查共诊断出58例出血性脑梗死,3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灵敏度为89.2%;MRI检查共诊断出61例出血性脑梗死,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灵敏度为93.8%。MRI检查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灵敏度显着高于CT检查。老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主要表现为在原来低密度灶内出现点状、条索状或斑片状混合密度影,MRI主要表现为T1WI可见小片状高信号病灶,而T2WI可见等、高信号病灶。经过治疗后,9例(13.8%)基本痊愈,49例(75.4%)患者好转,2例(3.1%)患者因病情加重而处于昏迷状态,5例(7.7%)患者死亡。结论头颅CT与MRI检查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时期的出血性脑梗死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及早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并予以对症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李可建[6](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常思琦[7](2021)在《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观察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效应的基础上,探讨针刺通过促血管新生途径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方法:实验一: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栓组(4.5h,6h)、针刺+溶栓组(4.5h,6h),每组各15只。采用改良自体血栓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溶栓组在相应时间点经尾静脉注射阿替普酶(rt-PA,10mg/kg);针刺+溶栓组先在造模成功后2h行内关(双侧)、水沟针刺,留针30min,再于相应时间点进行溶栓。各组均在造模时进行脑血流量监测,并于造模成功后2h及24h根据Bederson法予以神经行为学评分。各组大鼠于造模后24h处死并取材。观察针刺干预对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脑水肿及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明确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实验二: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6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每组各12只。造模方法及干预方法同实验一,用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 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确针刺促进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针刺+6h溶栓组的评分均降低(P<0.01),神经功能改善;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针刺介入后的6h溶栓组与单纯6h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提示早期针刺可以改善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神经损伤。(2)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与假手术比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针刺+4.5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1),针刺+6h溶栓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提示早期针刺可以减小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脑梗死体积。(3)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脑含水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脑含水量降低(P<0.05),针刺+4.5h溶栓组脑含水量降低(P<0.01),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增加(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的脑含水量明显减小(P<0.01)。提示早期针刺可以使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脑水肿程度降低。(4)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比较:与模型组相比,4.5h溶栓组、6h溶栓组的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均升高(P<0.01);与4.5h溶栓组相比,针刺+4.5h溶栓组未见改善(P>0.05);与6h溶栓组相比,针刺+6h溶栓组的缺血脑组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P<0.01)。提示针刺可以显着降低时间窗外溶栓大鼠的脑出血性转化。(5)各组大鼠患侧大脑皮层VEGF、bFGF、ES蛋白表达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的VEGF、bFGF、ES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6h溶栓组比较,针刺+6h溶栓组VEGF和bF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ES表达明显下降(P<0.01)。提示早期针刺介入可以显着提高时间窗外溶栓大鼠大脑皮层VEGF、bFGF的表达水平,降低ES的表达水平,起到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6)各组大鼠患侧大脑皮层VEGF、bFGF、ESmRNA表达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的VEGF的表达升高(P<0.05),bFGF、ES的表达升高(P<0.01);6h溶栓组的各指标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6h溶栓组比较,针刺+6h溶栓组VEGF和bFGF的表达增多(P<0.01),ES表达下降(P<0.05)。提示早期针刺介入可以提高时间窗外的溶栓大鼠大脑皮层VEGF、bFGF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ES的mRNA表达水平,对血管新生有着正向调控的作用。结论:(1)针刺早期介入可减轻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的脑水肿、出血性转化等并发症,提高时间窗外溶栓治疗的安全性。(2)针刺可上调脑梗死溶栓大鼠缺血脑组织中VEGF和bF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下调Endostatin的蛋白及mRNA表达,提示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是通过促血管新生途径来实现的。
罗云[8](2020)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S)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和复发的重要病因,因此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CAS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血脂异常是CAS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是当前CAS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有研究显示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的风险仍然很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进展与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升高独立相关。因此,需要对CAS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CAS的治疗。既往研究显示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在CAS的作用尚不太清楚。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CAS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CAS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CAS的治疗。方法:这部分研究是基于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采用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100例年龄≥40岁的普通居民进行脑血管检查。根据颅内、外动脉累及不同,CAS分为单纯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单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和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联合狭窄(intracranial and ex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TG、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计算,包括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最终纳入了3624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其中80(2.2%)例患有单纯ECAS,425(11.7%)例患有单纯ICAS和70(1.9%)例患有ECAS+ICAS。对于单纯ECAS,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连续性变量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OR=1.256,95%CI:1.066-1.480)、TC/HDL-C(OR=1.260,95%CI:1.112-1.427)和TG/HDL-C(OR=1.106,95%CI:1.038-1.179)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OR=1.343,95%CI:0.973-1.852)与单纯ECAS的发生无关。而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621,95%CI:0.560-0.682)、TC/HDL-C(AUC=0.639,95%CI:0.573-0.704)、TG/HDL-C(AUC=0.622,95%CI:0.564-0.680)和LDL-C/HDL-C(AUC=0.577,95%CI:0.523-0.630)水平对单纯ECAS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47,95%CI:0.489-0.605)。对于单纯ICAS,非传统血脂参数不管是以连续性变量还是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ROC曲线显示血清LDL-C/HDL-C(AUC=0.541,95%CI:0.512-0.570)水平对单纯ICAS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AUC=0.524,95%CI:0.494-0.555)、TC/HDL-C(AUC=0.526,95%CI:0.496-0.556)和TG/HDL-C(AUC=0.487,95%CI:0.457-0.516)水平对单纯ICAS没有预测能力。然而,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对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与血清LDL-C水平(AUC=0.539,95%CI:0.511-0.568)无显着差异。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单纯ECAS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但是与单纯ICAS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non-HDL-C和TC/HDL-C水平对单纯ECAS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二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LDL-C水平是当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然而,既往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尽管积极降低血清LDL-C的水平,仍然还有很高的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而这种残余风险与其他血脂参数有关。因此,需要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更加敏感的血脂参数来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相关。然而,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存在争议。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比较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血清L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希望找到更敏感的血脂参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这部分研究是一项基于一般人群的横断面研究,以2016-2017年度吉林省德惠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的参与者为研究对象。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参与者提供的医疗文书或影像学资料诊断。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4025例研究对象,其中265(6.6%)例罹患了缺血性脑卒中。ROC曲线显示血清non-HDL-C(AUC=0.553,95%CI:0.518-0.588)、TC/HDL-C(AUC=0.571,95%CI:0.537-0.605)和TG/HDL-C(AUC=0.558,95%CI:0.525-0.591)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预测能力,而血清LDL-C/HDL-C(AUC=0.533,95%CI:0.500-0.566)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没有预测能力,并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优于血清LDL-C水平(AUC=0.515,95%CI:0.480-0.550)。当非传统血脂参数以三分位数纳入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non-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4.12(OR=1.393,95%CI:1.059-1.833)、TC/HDL-C水平≥4.14(OR=1.451,95%CI:1.087-1.935)和TG/HDL-C水平≥1.13(OR=1.492,95%CI:1.095-2.03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1.46(OR=1.211,95%CI:0.908-1.615)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结论:血清non-HDL-C、TC/HDL-C和TG/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而血清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无关。并且与血清LDL-C水平相比,血清TC/HDL-C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更好的预测能力。第三部分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尽管许多研究发现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尚不太清楚。了解非传统血脂参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有助于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血脂管理,因此这部分研究旨在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这部分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是在入院24小时内、空腹状态下检查的,非传统血脂参数包括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溶栓后出血转化定义为溶栓后24小时头部CT/MRI检查提示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预后用发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价,m RS评分≥3分定义为不良预后。采用ROC曲线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这部分研究总共纳入了763例缺血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其中有78(10.2%)例发生了溶栓后出血转化和281(36.8%)例发生了不良预后。对于溶栓后出血转化,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80,95%CI:0.513-0.646)、TG/HDL-C(AUC=0.599,95%CI:0.532-0.666)和LDL-C/HDL-C(AUC=0.581,95%CI:0.517-0.645)水平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7,95%CI:0.461-0.593)对溶栓后出血转化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溶栓后出血转化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HDL-C水平<4.05(OR=1.727,95%CI:1.008-2.960)、TG/HDL-C水平<0.82(OR=2.064,95%CI:1.241-3.432)和LDL-C/HDL-C水平<2.67(OR=1.935,95%CI:1.070-3.501)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独立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2.99(OR=0.990,95%CI:0.583-1.680)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对于不良预后,ROC曲线显示血清TC/HDL-C(AUC=0.555,95%CI:0.513-0.597)、TG/HDL-C(AUC=0.567,95%CI:0.524-0.609)和LDL-C/HDL-C(AUC=0.553,95%CI:0.511-0.595)水平对不良预后有预测能力,而血清non-HDL-C水平(AUC=0.521,95%CI:0.479-0.564)对不良预后没有预测能力。当非传统血脂参数根据其对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截点拆分为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on-HDL-C水平<2.01(OR=2.340,95%CI:1.150-4.764)、TC/HDL-C水平<3.66(OR=1.423,95%CI:1.025-1.977)、TG/HDL-C水平<1.02(OR=1.539,95%CI:1.102-2.151)和LDL-C/HDL-C水平<2.71(OR=1.608,95%CI:1.133-2.283)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1)血清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风险呈负相关,而血清non-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无关。(2)血清non-HDL-C、TC/HDL-C、TG/HDL-C和LDL-C/HDL-C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呈负相关。
宜晶晶[9](2020)在《阿托伐他汀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首发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发病24小时内入院且既往无癫痫病史及癫痫发作史的患者740例。记录一般情况,包括人口学资料、合并基础疾病、入院24小时内是否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及其用药剂量、吸烟史、饮酒史、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分型、癫痫发作分型、入院时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60例患者按照是否应用阿托伐他汀胶囊(天方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984)及其用药剂量将其分为4组:未应用组,10 mg/d组,20 mg/d组及40mg/d组。记录各组患者发病后2年内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发作类型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在66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中,发生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患者为28例。未应用他汀组有12例(7.2%),其中早发型为6例(3.6%),晚发型为6例(3.6%);应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有9例(5.4%),其中早发型为4例(2.4%),晚发型为5例(3.0%);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有5例(3.0%),其中早发型为2例(1.2%),晚发型为3例(1.8%);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有2例(1.2%),其中早发型为1例(0.6%),晚发型为1例(0.6%)。在未应用阿托伐他汀的165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患者中,12例(7.2%)发生卒中后癫痫发作,其中6例(3.6%)为早发型,6例(3.6%)为晚发型。随着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从10 mg/d增加至40mg/d,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从5.5%降至1.2%,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与晚发型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均由3.6%下降至0.6%(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减少相关且具有量效关系。2.在发生卒中后癫痫发作的28例患者中,13(1.9%)例为早发型,其中7例(53.8%)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例(7.7%)为癫痫持续状态,1例(7.7%)为单纯局灶性发作,4例(30.8%)为复杂局灶性发作;15例(2.3%)为晚发型,其中9例(60.0%)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1例(6.7%)为癫痫持续状态,2例(13.3%)为单纯局灶性发作,3例(20.0%)为复杂局灶性发作。不同用药剂量分组中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早发型及晚发型均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未应用阿托伐他汀组的患者未见症状性出血转化,未见脑水肿加重,未见肝肾功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值3倍,肌酐≥176μmol/L),未见肌酶明显异常(≥正常值10倍);应用他汀药物组10 mg/d的患者发生严重肝肾功异常者1例(0.6%),未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未见脑水肿加重,未见肌酶明显异常;应用他汀药物组20 mg/d的患者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1例(0.6%),未见脑水肿加重,发生肝肾功明显异常2例(1.2%),肌酶明显异常1例(0.6%);应用他汀药物组40 mg/d的患者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1例(0.6%),未见脑水肿加重,发生肝肾功明显异常3例(1.8%),肌酶明显异常2例(1.2%)。不同用药剂量分组中症状性出血转化、脑水肿加重、肝肾功明显异常、肌酶明显异常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各组均未发生致死性症状性出血转化。结论:在卒中发病24小时内应用阿托伐他汀可能降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风险。在一定范围内(0-40 mg/d),随着阿托伐他汀剂量的增加,卒中后癫痫发作发生率可能降低,且各不同剂量均相对安全。
韩静霆[10](2020)在《大面积脑梗死与大面积脑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将其进行比较,找出二者共同和不同的危险因素。方法: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卒中中心随机选择自2016年9月到2019年9月住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以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非大面积脑出血患者各100例,共400例。大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观察组)的分组标准是根据Adama分型法中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梗死灶直径≥3 cm,累计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符合以上标准的纳入大面积脑梗死组,而不符合以上其中一个标准的归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中(脑梗死对照组)。脑出血量的计算则通过脑出血患者血肿层面中,面积最大的层面,收集该层的长直径、宽直径,以及血肿层数、每一层的厚度,最后利用多田公式,算出血肿体积V=1/2×长直径×宽直径×层数×每层厚度,其中大面积脑出血组(脑出血观察组)的分组标准是血肿体积≥30ml,血肿体积<30ml的列为非大面积脑出血组(脑出血对照组)。资料收集:主要收集一般资料信息、实验室检验数据、影像学资料数据。一般信息主要是收集患者相关的病史的一些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有无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病史,以及吸烟史、饮酒史、个人史、家族史、其他既往史及查体情况等信息。实验室检验数据收集有:中性粒细胞值,淋巴细胞值,血糖,血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mer,DD),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筛查结果,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pecific protein of nervus centralis,S100-β蛋白)等指标。其中将中性粒细胞数为分子,淋巴细胞数为分母,两者进行相除便可以得出来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这也是本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指标。影像学指标:主要收集患者的入院后24h内头颅CT、头颅MRI等影像学结果,根据影像学结果,评估是否达到入组标准,以及应该纳入的组。收集以上资料后,将脑梗死观察组和脑梗死对照组统称为脑梗死组,而将脑出血观察组和脑出血对照组统称为脑出血组,然后将脑梗死组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比较,而脑出血组中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也是同样的步骤。主要利用SPSS软件将以上一般信息数据和实验室检验数据进行比较。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数据缺失的因素(P<0.05)收集起来,然后再对以上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分析,最后得出两者的独立相关因素,最后将其对比,发现两者独立或者非独立危险因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1、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大面积脑梗死组在NLR(Z=-6.978,P=0.000)、DD(Z=-6.116,P=0.000)、血糖(Z=-2.029,P=0.042)、Hcy(Z=-5.328,P=0.000)、Lp(a)(Z=-5.135,P=0.000)、TG(Z=-2.929,P=0.003)和房颤史(X2=6.105,P=0.013)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P均<0.05,其中仅TG在大面积脑梗死组的水平低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的水平,将以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数据缺失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指标有NLR(OR=1.270,95%CI=1.126-1.434)、Hcy(OR=1.069,95%CI=1.016-1.124)、Lp(a)(OR=1.003,95%CI=1.001-1.005),并且NLR、Hcy、Lp(a)越高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大面积脑梗死。2、非大面积脑出血组和大面积脑出血组在年龄(t=-3.052,P=0.003)、NLR(Z=-5.955,P=0.000)、DD(Z=-4.562,P=0.000)、血糖(Z=-6.166,P=0.000)、SBP(Z=-3.128,P=0.002)、高血压病史(X2=6.047,p=0.014)上均存在显着的差异,P均<0.05,再将以上有统计学差异且无明显数据缺失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有意义的指标有年龄(OR=1.034,95%CI=1.006-1.064)、NLR(OR=1.179,95%CI=1.091-1.275)和血糖(OR=1.581,95%CI=1.262-1.980)。并且年龄、比值和血糖越高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大面积脑出血。结论:1、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NLR、DD、血糖、Hcy、Lp(a)、房颤史;其中NLR、Hcy、Lp(a)是大面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2、大面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年龄、NLR、DD、血糖、SBP、高血压病史;其中年龄、NLR、血糖是大面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3、将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的共同危险因素有:NLR、DD、血糖,但其中仅NLR是两者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
二、出血性脑梗死53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血性脑梗死5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NSAIDs相关性消化道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萨病(缺血性)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2 纳入排除标准 |
2.3 定义与标准 |
2.4 评价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3.2 患者生化指标分析 |
3.2.1 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 |
3.2.2 实验室检查血脂指标比较 |
3.3 影像学资料分析 |
3.3.1 HT与非HT梗死部位 |
3.3.2 HT分型及症状 |
3.4 出血性转化的时间 |
3.5 出血性转化与溶栓治疗 |
3.6 Logistic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出血性转化与高血脂的关系 |
4.2 出血性转化与高血压的关系 |
4.3 出血性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 |
4.4 出血性转化与房颤、mRS、NIHSS评分关系 |
4.5 出血性转化与梗死部位、分型、梗死面积 |
4.6 出血性转化与尿蛋白、MMP-9关系 |
4.7 出血性转化与溶栓及抗凝治疗 |
4.8 出血性转化与时间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萨病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
八、小结 |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
四、网状Meta证据图 |
五、网状Meta结果图 |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
三、局限性 |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 |
1.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的重要性 |
2. 三七制剂治疗中风的优势 |
3. 从循证医学得到的启示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
前言 |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1.2 资料检索 |
1.3 文献选择方法 |
1.4 质量评价 |
1.5 信息提取与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方法 |
2.3 结局指标 |
2.4 质量评价 |
2.5 结果分析 |
3. 小结 |
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2 临床作用评价 |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
1.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1.2 资料检索 |
1.3 文献选择方法 |
1.4 质量评价 |
1.5 信息提取与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研究对象 |
2.2 干预方法 |
2.3 结局指标 |
2.4 质量评价 |
2.5 结果分析 |
3. 小结 |
3.1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2 临床作用评价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约克大学评价中心系统评价注册认证回执 |
附录2: 三七制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纳入排除表 |
附录3:三七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纳入排除表 |
附录4:信息提取表1 |
附录5:信息提取表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头CT、MRI诊断及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7)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
1.1 病名渊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论治概要 |
1.3.1 中药治疗 |
1.3.2 针灸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1 脑梗死的病因 |
2.2.2 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
2.3 治疗方法 |
2.3.1 血液稀释(HD)疗法 |
2.3.2 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 |
2.3.3 干细胞治疗 |
2.3.4 溶栓治疗及其局限性 |
3. 本研究科学假说形成的理论依据 |
3.1 及时恢复血供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 |
3.2 血管新生是脑梗死后血供恢复的核心环节 |
3.2.1 血管新生 |
3.2.2 血管新生与脑梗死后的血供恢复 |
3.3 血管新生可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
3.4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治疗脑梗死的机制 |
3.5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科学假说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改良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模型的制备 |
2.3 神经行为学评分 |
2.4 干预方法 |
2.5 脑梗死体积测定 |
2.6 脑含水量的测定 |
2.7 脑出血性转化测定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造模过程中脑血流量变化 |
3.2 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比较 |
3.3 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 |
3.4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比较 |
3.5 各组大鼠脑出血性转化比较 |
实验二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干预方法 |
2.2 改良大鼠自体血栓栓塞模型的制备 |
2.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量 |
2.4 Western Blot检测 |
2.4.1 提取组织中的蛋白 |
2.4.2 测蛋白浓度(BCA法) |
2.4.3 蛋白定量 |
2.4.4 制备SDS-PAGE凝胶 |
2.4.5 上样及电泳 |
2.4.6 转膜 |
2.4.7 封闭 |
2.4.8 一抗孵育 |
2.4.9 二抗孵育 |
2.4.10 凝胶成像扫描 |
2.5 Real-time PCR检测 |
2.5.1 总RNA提取 |
2.5.2 RNA浓度及纯度测定 |
2.5.3 逆转录 |
2.5.4 Real-time PCR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VEGF、bFGF、ES蛋白表达的比较 |
3.2 各组大鼠大脑皮层IP区域VEGF、bFGF、ESmRNA表达的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脑梗死模型的选择 |
2. 干预方法的选择 |
2.1 溶栓方法的选择 |
2.2 针刺方法的选择 |
2.2.1 “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其选择依据 |
2.2.2 针刺时间点的选择 |
3. 针刺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效应分析 |
4. 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机制探讨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非传统血脂参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概述 |
1.2 血脂异常与ASCVD的形成 |
1.3 血脂异常的评价参数 |
1.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ASCVD的关系 |
1.4.1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 |
1.4.2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1.4.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4.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关系 |
1.5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2.2.2 数据收集 |
2.2.3 数据的定义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2.3.2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一般资料特点 |
2.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ECAS的关系 |
2.3.4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单纯ICAS的关系 |
2.3.5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单纯ECAS和单纯ICAS的预测能力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对象与方法 |
3.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3.2.2 数据收集和定义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3.3.2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特点 |
3.3.3 非传统血脂参数的三分位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3.4 非传统血脂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能力 |
3.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作为二分类变量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
4.2.3 数据收集和评价 |
4.2.4 溶栓后出血转化和临床预后的定义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研究人群的总体特征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3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 |
4.3.4 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4.3.5 非传统血脂参数与不良预后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阿托伐他汀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与方法 |
1.2 诊断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二、结果 |
2.1 各试验组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发生率 |
2.2 各试验组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的类型 |
2.3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患者发生症状性出血转化、脑水肿加重、肝肾功明显异常、肌酶严重异常的影响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大面积脑梗死与大面积脑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脑梗死组的相关数据分析 |
3.1.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1.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3.2 脑出血组的相关数据分析 |
3.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
3.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仅与大面积脑梗死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讨论 |
4.1.1 Hcy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联系 |
4.1.2 脂蛋白(a)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联系 |
4.2 仅与大面积脑出血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讨论 |
4.2.1 年龄与大面积脑出血的联系 |
4.2.2 血糖水平与大面积脑出血的联系 |
4.3 与大面积脑梗死和大面积脑出血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的讨论 |
4.3.1 NLR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联系 |
4.3.2 NLR与大面积脑出血的联系 |
4.4 其他因素讨论 |
4.4.1 关于D-二聚体和大面积脑卒中的讨论 |
4.4.2 关于脂蛋白(a)和大面积脑出血的讨论 |
4.4.3 关于甘油三酯和大面积脑梗死的讨论 |
4.4.4 关于血糖水平和大面积脑梗死的讨论 |
4.4.5 本文的创新性 |
4.4.6 本文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出血性脑梗死53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及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探讨[D]. 白托娅.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萨病(缺血性)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回顾性研究[D]. 胡苏布道.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三七制剂治疗急性中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D]. 齐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头CT、MRI诊断及临床治疗[J]. 胡川,杨溢,陆秀红,刘伟,何静,张圭. 医学综述, 2015(03)
- [6]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7]针刺促血管新生以提高脑梗死溶栓安全性的研究[D]. 常思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非传统血脂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云. 吉林大学, 2020(03)
- [9]阿托伐他汀与急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癫痫发作相关性研究[D]. 宜晶晶. 延安大学, 2020(12)
- [10]大面积脑梗死与大面积脑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研究[D]. 韩静霆. 南昌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