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

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

一、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薛锋,李青青,左大杰[1](2021)在《中美铁路技术规章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对比分析》文中指出铁路技术规章涉及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等内容,是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形成和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以铁路技术规章形成的外在条件和自身构成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国家支持力度、社会需求环境、规章制定基础,以及铁路技术规章形成的管理体系、内容组成、分类对比和可持续发展空间等内外部影响因素,采用对比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中美铁路技术规章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铁路技术规章的差异性,提出4个方面的建议,为我国铁路技术规章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桂俊华[2](2021)在《基于风险管理的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畅通运营依赖于持续稳定、可靠的供电设备。为了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则需要开展安全有效的供电设备维修。在供电维修活动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为供电维修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风险管理是一种建立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上,具有系统化管理特征的科学管理方式,在2012年我国铁路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后,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风险管理在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供电维修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及控制,对提升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维修管理及作业组织过程安全有序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调研某供电段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现状,对供电维修管理及作业组织的所有环节进行梳理,通过工作危害识别等方法识别供电维修作业各个环节危害,运用头脑风暴法、风险矩阵评价方法开展风险评估,依据ALARP接受准则确定需要控制的危害,利用风险控制理论针对每一危害制定相适应的“人防”、“物防”或“技防”措施以控制风险,并采取定期评价的方式监督风险控制效果以不断提升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对有效控制供电维修组织及其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对其他铁路供电设备管理单位开展设备维修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青青,薛锋,左大杰[3](2021)在《中美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与实施过程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铁路技术标准是铁路建设和运营能够安全、高效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已步入到发展的新时期,我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法,分别从技术标准制定机构、构成特点、划分阶段、认证制度及制修订差异等方面,对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政治态度、经济条件下的铁路技术标准进行分析。通过将制定前、实施过程中及实施过程后3个方面进行对比,提出我国铁路技术标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与措施,对完善我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铁路技术标准高质量发展、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及促进与国际技术标准体系接轨具有重要作用。

王伟,朱英波,郑继承,李照明[4](2020)在《国内外低压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设计的比对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对国内外特种设备中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梳理了各国规范和标准中有关罐体设计参数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并对各自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设计计算方法及确定材料许用应力的系数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在此基础上结合3种典型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设计案例,对罐体计算壁厚、罐体耐压试验压力、安全阀整定压力等设计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对中国、欧盟、美国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整体结构和主要性能参数进行了比对。最后根据上述国内外低压液化气体铁路罐车的比对结果,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供修订相应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时参考。

赵继瑞,金明哲,孙旭,陈祖志[5](2019)在《美国移动式压力容器维修法规及标准简介》文中研究说明重点介绍了美国联邦法规CFR法规、美国铁路协会AAR标准、美国压缩气体协会CGA技术公报和美国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师委员会检验规范NBIC NB-23中关于移动式压力容器维修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规范我国的移动式压力容器维修行为、提高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安全水平提供借鉴。

李忠林[6](2019)在《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重载、快捷、多式联运在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一带一路”的铁路建设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铁路焊接车体的疲劳断裂始终是一个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以C70焊接结构车体为研究对象,开展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研究。研究提出了能够合理兼顾焊接接头细节影响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以更加准确和合理地对焊接车体进行疲劳寿命评价。研究成果可对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的疲劳强度设计与疲劳破坏事故的预防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铁路货车焊接车体乃至焊接结构疲劳寿命的有限元评价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C70车体主要参数和结构,依据美国AAR标准使用HyperMesh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建立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静载工况、车钩拉伸工况、车钩压缩工况、扭转工况和侧滚工况的结构强度分析,确定了枕梁上盖板与中梁交界区域、前从板座与中梁交界区域、后从板座与中梁交界区域、枕梁下盖板与中梁交界区域以及横梁上盖板与其腹板连接区域等主要应力集中部位。2、根据我国《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对车体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四种组合工况的有限元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AAR标准提取各应力集中部位的最大主应力,计算确定了疲劳应力幅。对两种标准下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疲劳应力幅最大的部位均产生于前从板座与中梁的交界区域。3、结合结构强度分析结果,使用危险点应力法、名义应力法对角焊缝高6mm有限元模型、角焊缝高12mm有限元模型和不考虑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考虑焊接接头细节的影响。4、基于AAR标准进行疲劳寿命评价时,角焊缝高6mm、角焊缝高12mm和不考虑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在不考虑平均应力影响的情况下,疲劳寿命均高于考虑平均应力影响情况下的疲劳寿命。在进行疲劳寿命评价时,考虑随机载荷中的平均应力成分,更为合理。5、在角焊缝高6mm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使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危险点应力法和名义应力法对修改后的角焊缝高6mm有限元模型进行疲劳寿命评价,将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分别与铁路货车段修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效结构应力法偏保守,名义应力法偏危险,相比之下兼顾焊接接头细节的危险点应力法较为合理。

董博,傅青喜[7](2018)在《对境外企业铁路产品认证的思考》文中指出概述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区域铁路产品的认证制度、模式和现状,介绍了境外认证企业的特点。指出在铁路产品认证过程中境外企业在认证规则的理解、标准的执行、体系文件的覆盖、现场见证的条件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中国认证机构对境外企业铁路产品认证,提出加强认证规则的宣贯、探索多种认证模式、推进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完善监督方式、加强技术交流等建议。

尹茗惠[8](2015)在《美国铁路货运行业产出效率分析》文中认为自美国第一条铁路的诞生以来,铁路行业便在全美社会发展中以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存在着,尽管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各种高低起伏,然而自1980年以来美国铁路效率稳步提升,成为当今全球最安全有效的铁路货运系统,其成长历程和个中缘由值得深究。全文在此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将可能出现的经济因素纳入研究范围,并提出三个问题:美国铁路行业这样高速且可持续的增长的是哪些要素起了作用?技术和规模能否带来的管理成本的下降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投资的重心在哪里更为合理?出对以上问题的解释,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加以梳理,选取2003至2012年美国铁路货运行业一级铁路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据理论基础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作为问题一的回答,发现一部分要素的投入与企业投资水平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性。美国铁路货运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于全行业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作为问题二的回答,在投资效率层面,铁路基础设施投入与铁路运营规模效益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对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投入,有利于维持并扩大其运营规模并产生相应的效益。作为问题三的回答,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尤其是移动设备的配置,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货运作业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标准,既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又满足社会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试图对国内铁路货运市场的规范性和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性提出建议,希望能为企业和资本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做出贡献。尤其是借助对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铁路运营和基础设施维护状况的研究,就投入产出效率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铁路行业尤其是铁路货运行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华梦圆[9](2014)在《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国际铁路机车车辆市场保持着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国际铁路机车车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长期依靠技术引进为主的发展模式的局限、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标准的研制体系的不协调、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的不足、技术标准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等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铁路机车车辆业更好的“走出去”;外部形势的严峻性和内部提升的迫切性都要求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加强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与技术标准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形成一批系统的、完善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论文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为研究对象。从其国际化现状进行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论文首先结合我国铁路技术发展的背景,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出发,对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次,分析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和其他工程领域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经验启示,以借鉴其成功之处。最后,从国家层面、协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增强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建议。本文图9幅,表7个,参考文献43篇。

林结良,李冬[10](2014)在《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及其评定标准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美国、俄罗斯、欧州及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及相关技术标准的介绍,对其相关的AAR、ГОСТ、UIC标准及我国铁路行业有关货车缓冲器评定、试验验证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发展方向及评定标准的改进建议。

二、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铁路技术规章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铁路技术规章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外部影响因素
    1.2 内部影响因素
2 基于外部因素产生的差异
    2.1 技术规章演化对比
    2.2 社会出行需求差异
    2.3 制定基础与能力约束对比
3 基于内部因素产生的差异
    3.1 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3.2 内容组成对比分析
    3.3 规章分类对比分析
    3.4 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4 结论

(2)基于风险管理的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 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我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2.1 风险管理概念
    2.2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2.2.1 单因素事故致因理论
        2.2.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2.3“流行病学”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风险管理过程
    2.4 风险管理理论
        2.4.1 风险识别技术
        2.4.2 风险分析及评价方法
        2.4.3 风险应对方法
        2.4.4 风险监督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铁路供电维修概述
    3.1 铁路供电维修作业组织
    3.2 铁路供电维修作业内容
        3.2.1 铁路供电维修的基本形式
        3.2.2 铁路供电设备检测监测内容
        3.2.3 铁路供电设备维修内容
    3.3 本章小结
4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
    4.1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范围
        4.1.1 铁路供电维修业务范围
        4.1.2 铁路供电维修业务管理
        4.1.3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范围
    4.2 铁路供电维修危害识别
        4.2.1 铁路供电维修危害识别方法
        4.2.2 铁路供电设备检测监测作业危害
        4.2.3 铁路供电设备维修作业危害
    4.3 铁路供电维修风险评估
        4.3.1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风险评价模型
        4.3.2 铁路供电维修风险接受准则
        4.3.3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
    4.4 铁路供电维修风险应对
        4.4.1 铁路供电维修风险应对原则
        4.4.2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风险应对措施
    4.5 铁路供电维修风险监控
        4.5.1 供电维修安全风险监控方法
        4.5.2 铁路供电维修安全风险管理改进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和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供电设备检测监测作业、天窗内作业、天窗作业风险控制表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美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与实施过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标准制定前
    1.1 制定机构不同
    1.2 构成特点对比
2 标准实施过程中
    2.1 标准阶段划分不同
    2.2 技术标准认证制度
    2.3 标准适用有效性对比
3 标准实施过程后
    3.1 技术标准制修订差异
    3.2 技术标准公开度对比
4 建议与措施

(4)国内外低压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设计的比对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内外现行铁路罐车法规和标准体系概要
    1.1 中国现行铁路罐车法规和标准体系
    1.2 欧盟现行铁路罐车法规和标准体系
    1.3 美国现行铁路罐车法规和标准体系
2 国内外铁路罐车主要设计参数的规定
    2.1 国内外铁路罐车罐体设计温度的规定
    2.2 国内外铁路罐车罐体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计算压力的规定
        2.2.1 中国铁路罐车罐体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计算压力的规定
        2.2.2 欧盟铁路罐车罐体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计算压力的规定
        2.2.3 美国铁路罐车罐体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计算压力的规定
    2.3 国内外铁路罐车罐体耐压试验压力的规定
        2.3.1 中国铁路罐车罐体耐压试验压力的规定
        2.3.2 欧盟铁路罐车罐体耐压试验压力的规定
        2.3.3 美国铁路罐车罐体耐压试验压力的规定
    2.4 国内外铁路罐车罐体安全阀整定压力的规定
    2.5 比对分析
3 国内外铁路罐车罐体设计计算方法及安全系数比较
    3.1 中国铁路罐车罐体设计
        3.1.1 罐体设计计算方法
        3.1.2 罐体筒体壁厚计算方法
    3.2 欧盟铁路罐车罐体设计
        3.2.1 罐体设计计算方法
        3.2.2 罐体筒体壁厚计算方法
    3.3 美国铁路罐车罐体设计
        3.3.1 罐体设计计算方法
        3.3.2 罐体筒体壁厚计算方法
    3.4 国内外铁路罐车罐体安全系数的比较
    3.5 比对分析
4 国内外铁路罐车设计案例比较
5 国内外铁路罐车市场主流产品总体结构及参数对比
    5.1 国内外铁路罐车整体结构比较
    5.2 国内外铁路罐车市场主流产品性能参数对比
    5.3 国内外铁路罐车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比较
6 几点探讨

(5)美国移动式压力容器维修法规及标准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罐车
    1.1 DOT规范
    1.2 AAR M-1002
2 汽车罐车
    2.1 DOT规范
    2.2 CGA TB-2
    2.3 NBIC NB-23
3 罐式集装箱
4 长管拖车和管束式集装箱气瓶
5 结束语

(6)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体材料现状
        1.2.2 焊接车体结构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
    1.3 课题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焊接结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
        2.1.1 应力集中
        2.1.2 平均应力的影响
        2.1.3 焊接缺陷的影响
        2.1.4 板厚的影响
    2.2 名义应力法
        2.2.1 Miner累积损伤准则
        2.2.2 疲劳分析方法
        2.2.3 疲劳分析思路
    2.3 危险点应力法
        2.3.1 单元类型及划分要求
        2.3.2 建立含焊缝有限元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体结构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3.1 C70敞车简介
    3.2 用于结构强度的有限元模型
        3.2.1 车体材料特性
        3.2.2 网格划分
        3.2.3 AAR标准工况分析
        3.2.4 车体组合工况分析
    3.3 计算疲劳应力幅
    3.4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危险点应力法和名义应力法的焊接结构车体的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
    4.1 用于疲劳寿命的有限元模型
        4.1.1 模型的建立
        4.1.2 有限元分析结果
    4.2 基于AAR标准的疲劳寿命计算
        4.2.1 基于AAR标准的随机应力计算
        4.2.2 考虑平均应力影响下评价疲劳寿命
        4.2.3 未考虑平均应力的AAR标准的疲劳寿命计算
        4.2.4 疲劳寿命评价结果
    4.3 三种疲劳寿命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等效结构应力法评价焊接车体寿命
    5.1 等效结构应力法
        5.1.1 结构应力的计算
        5.1.2 等效结构应力的转化
        5.1.3 主S-N曲线
    5.2 焊缝结构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5.2.1 用于等效结构应力法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5.2.2 修正后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5.2.3 车体焊缝评估位置
        5.2.4 求取焊缝的等效结构应力
    5.3 焊缝疲劳寿命评价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AAR标准环境载荷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对境外企业铁路产品认证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铁路产品认证概述
2 国外铁路产品认证概览
    2.1 欧盟
        2.1.1 子系统认证模式种类
        2.1.2 互通部件认证模式种类
    2.2 美国
        2.2.1 AAR产品质量认证。
        2.2.2 AAR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2.3 日本
3 铁路产品认证现状
4 境外认证企业简况
    4.1 获证产品
    4.2 生产特点
        4.2.1 自动化程度高
        4.2.2 专业化程度高
    4.3 管理方式
        4.3.1 办公网络化
        4.3.2 设备信息化
5 境外认证存在的问题
    5.1 认证规则的理解
    5.2 标准的执行
    5.3 体系文件的覆盖
    5.4 现场见证的条件
6 境外认证的建议和举措
    6.1 加强认证规则的宣贯
    6.2 探索多种认证模式
    6.3 推进检验检测结果互认
    6.4 完善监督方式
    6.5 加强技术交流
    6.6 积极宣传和展示认证机构

(8)美国铁路货运行业产出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及局限性
        1.3.1 研究创新
        1.3.2 本文局限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铁路运输业相关理论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产出效率相关研究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投入产出相关研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铁路货运行业概况
    3.1 美国铁路行业历史回顾
        3.1.1 发展时期(1830 年-1910 年)
        3.1.2 衰退时期(1910 年-1980 年)
        3.1.3 复兴时期(1980 年至今)
    3.2 美国铁路货运行业现状
    3.3 美国铁路货运行业特征
        3.3.1 运输产品
        3.3.2 营销方式
        3.3.3 运价模式
        3.3.4 营销环境
        3.3.5 融资渠道
        3.3.6 管理机制
第四章 投入产出效率计算与分析
    4.1 资本性投入
    4.2 权益性投入
    4.3 经济效益
    4.4 社会效益
    4.5 投入产出效率实证分析
        4.5.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4.5.2 投入产出的数据包络分析
        4.5.3 产出效率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2.1 对于铁路货运行业的建议
        5.2.2 对于公共决策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现状分析
    2.1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2.1.1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历史沿革
        2.1.2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分类
    2.2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存在问题
        2.2.2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影响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态势及经验启示
    3.1 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态势
        3.1.1 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态势
        3.1.2 中外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情况对比
    3.2 国外及相关国际组织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经验启示
        3.2.1 北美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经验启示
        3.2.2 欧洲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经验启示
        3.2.3 ISO/IEC及韩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的经验启示
    3.3 其他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经验启示
        3.3.1 我国电信行业技术标准国际化经验启示
        3.3.2 韩国照明行业技术标准国际化经验启示
    3.4 本章小结
4 提升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及策略
    4.1 战略定位
        4.1.1 SWOT分析
        4.1.2 战略目标
    4.2 实施策略
        4.2.1 政府层面
        4.2.2 协会层面
        4.2.3 企业层面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及其评定标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及技术标准发展概要
    1.1 美国铁路缓冲器及相关AAR标准
        (1) AAR缓冲器标准的形成与制定
        (2) 美国货车缓冲器技术发展概述
        1美国货车的主型缓冲器
        2美国货车缓冲器技术发展动态
    1.2 前苏联及俄罗斯铁路货车缓冲器及相关标准
        (1) 货运技术装备及相关缓冲器技术标准概况
        (2) 货车缓冲器技术发展概述
    1.3 欧洲铁路货车缓冲器和UIC标准
    1.4 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及相关标准
        (1) 铁路行业有关缓冲器技术标准
        (2) 我国主型缓冲器概述
    1.5 国际铁路货车缓冲器发展趋势
2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行业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对比分析
    2.1 国际相关标准对缓冲器性能参数的规定
        (1) 北美AAR对缓冲器性能技术参数的规定
        (2) 俄罗斯标准对货车缓冲器性能分级和技术参数的规定
        (3) 国际铁路联盟UIC对缓冲器性能分级和技术参数的规定
    2.2 缓冲器耐久试验标准的规定及对比分析
        (1) AAR对缓冲器耐久试验的规定
        (2) 俄罗斯标准对缓冲器耐久试验的规定
        (3) UIC标准对缓冲器耐久试验的规定
    2.3我国铁道行业标准及对缓冲器性能和耐久试验的规定
    2.4 各国缓冲器标准中耐久试验要求的对比
    2.5 缓冲器落锤容量试验标准对比
    2.6 缓冲器冲击试验标准对比
3 建议与设想
    3.1 对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标准的建议
    3.2 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发展设想

四、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铁路技术规章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对比分析[J]. 薛锋,李青青,左大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1(02)
  • [2]基于风险管理的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研究[D]. 桂俊华.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中美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立与实施过程对比分析[J]. 李青青,薛锋,左大杰.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03)
  • [4]国内外低压液化气体铁路罐车设计的比对和探讨[J]. 王伟,朱英波,郑继承,李照明. 压力容器, 2020(12)
  • [5]美国移动式压力容器维修法规及标准简介[J]. 赵继瑞,金明哲,孙旭,陈祖志. 化工机械, 2019(05)
  • [6]铁路货车焊接车体疲劳寿命的有限元分析[D]. 李忠林.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7]对境外企业铁路产品认证的思考[J]. 董博,傅青喜. 铁道技术监督, 2018(09)
  • [8]美国铁路货运行业产出效率分析[D]. 尹茗惠. 华东交通大学, 2015(12)
  • [9]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研究[D]. 华梦圆.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10]铁路货车缓冲器技术及其评定标准分析[J]. 林结良,李冬. 铁道机车车辆, 2014(01)

标签:;  ;  ;  ;  ;  

如何组织完成美国铁路协会(AAR)质量认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