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Excel中利用自定义完成自动变更日期(论文文献综述)
赵奇[1](2021)在《基于BIM技术的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在土木工程行业,BIM(建筑信息模型)被视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产物,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及高校师生置身于BIM的浪潮中。随着这种新技术的持续发展,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在桥梁工程应用中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BIM技术在桥梁设计阶段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针对桥梁工程设计复杂、构件繁多、体积庞大等特点,本文运用Revit软件与可视化编程插件Dynamo相结合的方式,以参数化设计思想解决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建模困难等问题。同时基于BIM设计理念,提出了桥梁BIM设计流程并解决相关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BIM技术在桥梁工程应用中的研究现状,了解到参数化设计研究是桥梁BIM发展中尤其重要的问题。针对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建模困难等问题,分别从市场地位、软件操作难度、建模效率以及与其他BIM软件交互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各参数化软件的特点,最终选择以Revit与Dynamo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2)基于Revit与Dynamo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一种通过创建参数化族和提取Excel表格参数信息进行可视化编程,研究参数化设计在桥梁初步设计中的应用。详细地介绍了参数化族的创建,包括平面轮廓族和实体族,并从桥梁项目中进行构件划分,提取各构件信息,组建包含各个构件尺寸信息与空间位置信息数据库两项建模前期准备工作。将桥梁中心线二维平曲线从CAD导入到Revit中,利用关键桩号标高表和编写Dynamo程序完成了平曲线到空间曲线的转变,创建具有空间结构的桥梁中心线。通过提取箱梁尺寸信息和位置信息以及创建完成的参数化轮廓族,编写Dynamo程序完成变截面连续梁BIM模型。最后针对桥梁下部构件多,手动放置特别麻烦,利用Dynamo编写程序完成了桥梁下部构件自动化创建。(3)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初步设计阶段可视化编程程序,并创建了桥梁BIM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Revit与Dynamo相结合的方式创建了细部构造锯齿块BIM模型。同时,借助Revit软件自带的钢筋建模功能,完成了普通钢筋的创建,并通过Dynamo编程完成主桥箱梁预应力钢筋参数化设计,创建预应力钢筋三维模型,最后将BIM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完成钢筋碰撞检测,实现BIM技术对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深化设计。(4)利用参数化初步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截面模型,在Revit软件中以DXF格式导入Midas Civil中的截面特性管理器,快速完成截面的创建,最终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在完成桥梁结构模型后针对桥梁上部结构进行强度、刚度的验算,得到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王艺环[2](2020)在《95598电力客户服务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四川电力公司目前的电力客户营销服务主要基于SG186平台进行。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供电服务,充分利用电力客户及其营销数据,提高电力营销业务的决策水平,公司组织实施了一套基于CRM管理理念的电力客户服务辅助系统。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实现工作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在研究工作中,首先汇总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外的CRM管理软件的市场及技术发展动态,根据四川电力公司的业务情况,分析了系统的研发必要性。根据业务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系统的总体目标,并将系统的功能目标划分为评估规则管理、客户细分管理、客户信用管理、客户风险管理、客户价值管理5个方面,同时考察了系统的交互需求和性能需求。随后,基于Java Web技术及软件设计工具,对系统的总体方案、数据交互方案、功能模块结构及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分析。在总体方案设计中包括了功能模型、网络拓扑及功能结构等;在数据交互方案设计中包括了跨平台数据交互的技术分析、本系统的数据交互技术选型、功能模型及流程详细设计等;在功能模块设计中主要分析了各模块的类结构及功能时序流程;在数据库设计中主要分析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及物理表设计。基于系统的功能设计工作,在本文中对系统的功能实现原理及思路、方法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系统的交互功能实现、在线打印及在线导出的通用功能实现,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效果等。最后,本文对系统的测试工作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测试情况,从功能和性能两个角度,验证了系统的研发成效。本系统的应用能够基于SG186平台积累的电力客户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客户的细分、信用评估、风险评估和价值平台。创新点在于可以通过上述功能,对目前的电力客户进行多维度分类处理,包括信用等级、客户群、价值等级、风险等级等,为电力客户管理人员提供电力营销及客户服务的决策依据,降低公司的电力营销工作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解知彦[3](2020)在《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铁设备作为运营过程中主要维护对象,其系统复杂、涵盖内容多、涉及专业广、可靠性要求高、隐蔽性强、维护工序繁琐,从而导致地铁设备运行维护时需求的信息量较大。传统借助二维平面和纸质化设备信息的维护模式单一、可视化程度低、效率低下,难以满足运维管理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BIM逐步应用于地铁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等各个阶段,而现今施工阶段交付的BIM模型普遍缺失大量非几何信息,导致BIM模型难以在地铁运维阶段延续应用。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研究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并开发相应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辅助运维人员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管理。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针对地铁设备运维阶段的信息需求,从信息分类、信息交付、模型深度、各参与方等多方面来进行补充,分析碎片化的运维数据,应用数模分离理论对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建立运维阶段的数据交付模板,规范各参与方基础信息交付标准,提出BIM模型运维数据表达方法,为后期基于BIM进行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的实现提供基础数据保证。(2)针对当前地铁设备运维阶段的元数据集成困难、施工与运维阶段的信息断层以及信息集成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研究基于BIM的地铁设备运维数据存储方式,对比BIM软件中自定义参数类型,提出三段式共享参数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进而开发基于BIM的信息自动化集成系统,并与Dynamo信息自动集成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实例验证了两种集成地铁设备模型运维信息的实现效果,得出较高效的运维信息集成方法。(3)为实现地铁设备信息的规范化管理,对设备信息进行归类、定义和赋值,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分类与代码》,建立BIM模型、实际设备和运维信息间的映射关系,开发相应的编码系统进行编码的集成,提供了查询、管理和自动化编码等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4)通过三个实例对本文研究的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集成系统进行设备模型运维信息集成效果验证,并将集成模型导入到商业化运维平台EcoDomus进行运维效果展示,结果显示本文开发的系统弥补了施工、运维阶段的信息断层,实现了对大体量模型非几何信息的自动化集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BIM技术在运维阶段的应用。
周剑[4](2020)在《张吉怀铁路绿豆坪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BIM技术已成为我国高铁桥梁施工技术的一项热点研究与应用技术,其应用范围甚为广泛,涉及前期精细策划、临时结构优化设计与计算、工程算量与精细管理、施工组织决策与优化管理等众多技术,然而,相比于建筑等其它行业领域的BIM技术,高铁桥梁施工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应用效果难以达到满意及有效落地的程度。实际上,高铁桥梁施工BIM技术研究的关键在于BIM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两方面,前者通过模型信息的抽象,再采取合适的建模手段构建出一定模型精度和信息深度的BIM模型,再以该BIM模型为基础,结合具体桥梁施工的具体专业需求,将BIM模型应用到具体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业务中,模型应用需要与桥梁专业深度结合,这样BIM技术才能为传统的高铁桥梁施工技术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成为能够真正落地应用的BIM技术。本文以绿豆坪大桥为工程背景,对高铁桥梁的BIM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高铁桥梁三维信息模型的线路信息、几何信息、综合布置信息、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了合适的BIM模型建模策略,便捷构建出G4级铁路桥梁三维信息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实现碰撞检查、场地布置、前期策划、三维漫游及BIM+GIS等应用。(2)桥梁临时结构优化设计与应用是桥梁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分析钢管贝雷、满堂盘扣支架设计所需要的模型信息,结合桥梁自身的结构特点,依据相关的工程经验和设计规范,并基于Revit的.Net API,以C#为开发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结构的BIM模型快速构建、设计和出图。(3)面向钢筋级的高铁桥梁钢筋BIM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是高铁桥梁施工BIM的一项难点技术,本文在对0号块钢筋的模型信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信息模型建模方法实现了0号块钢筋基于Revit的精细化建模,实现了钢筋在碰撞检查、可视化交底以及工程量统计方面的应用。(4)针对当前桥梁施工管理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造成工期滞后的现象,分析构建工程决策模型所需要的各类模型信息,采用BIM技术再借助C#进行二次开发并联合Project工程管理软件来实现工程决策模型的构建,并借助该模型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快速决策和快速响应。
耿专[5](2020)在《基于BIM的EPSC格构式一体化墙体深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方针,水泥聚苯模壳(简称EPSC)格构式一体化墙体做为新型建筑墙体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中的领头羊。该墙体具有节能环保、防火保温、施工进度快等一系列优点。作为新型建筑墙体在设计中仅仅是刚起步,其构造的复杂性仅依靠二维设计很难进行深入研究,这不仅影响新型墙体的生产与安装,并且限制其推广与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将BIM技术与新型建筑墙体相结合,对其设计、生产与应用进行深化设计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EPSC墙体构件进行深化设计研究,提出将EPSC墙体建筑进行拆分式参数化设计。利用Revit族对其常规构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建立了规范化的常规构件族库,通过调用族库中的模型利用嵌套族的方法对T型、L型、十字型等异型构件进行参数化设计。(2)基于Dynamo二次开发,提出EPSC墙体钢筋配筋的参数化设计。由于螺旋箍筋参数化设计过于复杂,不能通过常规手段进行设计,通过对钢筋配筋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螺旋箍筋、加强格构柱、EPSC墙体洞口、过梁的钢筋配筋参数化设计。(3)通过Python语言在Dynamo可视化编程中,自主研发了Dynamo与Revit坐标转换的子程序软件包。从而解决了由Dynamo中实体与Revit中实体交互时产生的坐标位置变化,并在极短时间内把子程序模块植入到Revit实际工程项目中。(4)基于RevitAPI技术与WPF技术相结合,通过C#语言在VisualStudio平台上自主研发了EPSC墙体构件参数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了对EPSC墙体构件的参数化管理与调用,并对该平台的应用进行自主研发,实现了构件的物料统计以及将工程量清单导出Excel中的方法,也提高了在统计与报价时的高效性。(5)以实际工程为例,将EPSC墙体参数化管理平台与Dynamo钢筋二次开发相结合,完成了快速建模、配筋以及实时物料提取。从而进一步验证了BIM技术在新型墙体建筑中的可行性,也证明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印江[6](2020)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质量信息化监管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产业的现代化,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装配式建筑又面临着监管难的问题。随着BIM技术的深入应用,如何结合BIM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质量监管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出现。本文尝试通过应用BIM及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针对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的生产、施工和验收等过程的软件平台,用于实现政府监管层面的信息追溯与质量监管。提出一套推进BIM技术的应用同时实现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监管的流程与方法。本文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方向;第二章探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中的应用;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研究具体的构件质量信息跟踪方法及实现;第四章研究基于BIM的系统平台的架构与实现;第五章研究系统平台所需的BIM软件功能扩展及技术实现;第六章研究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及手机APP的架构与实现;第七章为案例应用与总结展望。全文共计约67900字,插图138幅。
朱昊然[7](2020)在《基于Civil 3D+Dynamo的道路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概念被提出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为工程设计行业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能。BIM技术在建筑和景观桥梁等专业应用较为广泛,多有将BIM技术与可视化编程结合的实践案例。与BIM技术平台关联的可视化编程,既可以作为二次开发手段弥补BIM技术软件的功能不足,也可以作为参数化设计的载体实现设计和建模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可视化编程与道路BIM结合的研究和应用案例,本文探索BIM技术与可视化编程在道路设计与建模中的应用,为BIM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论文梳理了BIM技术概念的源起和沿革,分析了BIM技术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主流道路BIM技术平台,以道路BIM技术软件Civil 3D为基础,研究了BIM技术在道路三维设计与建模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了BIM技术与CAD技术在道路设计与建模中各自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指出Civil 3D存在的部分功能短板可以通过可视化编程弥补。论文分析了可视化编程的特点和功能,以关联Civil 3D的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 for Civil 3D为基础,研究了可视化编程辅助BIM技术在道路建模、辅助道路设计和数据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运用Dynamo for Civil 3D二次开发了多个节点程序,实现了基于外部数据快速建模、批量生成道路辅助设施模型、翻模过程中辅助平曲线定线、参数化调整横断面部件设计、批量创建采样线以及本地化输出设计数据表等功能。基于编程实践,总结了Dynamo辅助BIM技术在道路设计与建模中应用的工作流程和节点程序设计方法,分析了其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结合了南京S340项目,运用Civil 3D完成道路的三维设计与建模,使用编制的Dynamo节点程序,实现了符合中国习惯的直曲表、逐桩坐标表输出,实现了道路标线在道路模型上自动化批量生成,验证了节点程序的适用性。
黄博伦[8](2020)在《移动物体γ辐射污染监测系统优化》文中研究说明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核能是解决当前气候、能源危机的现实选择。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更加关注核能安全使用。有效实现对核辐射情况进行快速实时监测,对于消除公众对核安全的担忧和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华北某核电站控制区出入监测系统为对象,从数据传输实时性,系统功能可扩展性以及安全性对原系统运行时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Web端Java开源框架对系统进行优化。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将Mybatis应用于持久层解耦业务逻辑代码与SQL语句并实现Java类型与数据库数据类型自动转换,替代原系统侵入式手动类型转换方式,降低开发调试难度并提高SQL代码可维护性。使用Druid数据库连接池技术管理数据库连接对象替换原有基于JDBC数据库访问方式,减少增删改查SQL语句执行耗时,由原系统平均执行耗时300ms优化到平均耗时20ms。基于RBAC思想对原系统用户认证授权相关表结构进行重构实现认证与授权功能持久层实现,解耦用户、权限与资源信息提高用户授权可维护性。2)、业务逻辑层引入Spring Security框架优化系统认证功能,通过Spring Security接口结合校验码解决原系统基于Cookie和Session方式实现用户认证带来的跨域请求伪造安全漏洞。基于RabbitMQ消息中间件替换原系统基于Ajax异步请求方式获取辐射监测数据,实现服务器辐射监测数据实时推送,数据传时由平均耗时100ms优化到30ms,提高了辐射监测数据传输实时性。3)、Web层采用实现MVC设计模式的Spring MVC框架替换原系统基于Servlet实现方式,解决原系统随着功能模块增加用户请求配置文件复杂的问题,细化用户请求处理并提高了系统可维护性。同时增加系统异常统一管理功能,在原系统基础上实现对系统运行时异常以及Java定义异常统一管理,解决原系统异常处理代码与业务逻辑代码耦合问题,提高系统稳定性。结合Spring MVC以及Thymeleaf模板技术实现管理页面重构,减少管理页面代码重复编写,提高代码复用性,减少客户端管理页面维护难度。
牛一凡[9](2020)在《基于BIM的异形建筑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形建筑,表现在外形不规则,多具有曲折或流线的特征,使建筑本身出现了大量非标准建筑及结构构件,使得建模过程复杂且效率低,因此BIM参数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异形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但目前参数化技术多用于异形建筑前期概念设计阶段,在后期BIM模型建立仍采用传统方式建模,面对依附于异形建筑构件上巨大的信息量建模过程耗时费力。为了高效的建立、管理模型信息,本文选择Revit为建模软件,利用可视化编程插件Dynamo作为主要开发工具,结合Python、DesignScrip语言研究异形建筑曲面参数化生成和数据信息管理及应用,具体做了以下工作:首先研究基于Dynamo的异形曲面参数化生成方法,从异形建筑曲面特点出发,梳理国内外典型异形建筑案例的建模逻辑和规律,提出基于Dynamo的异形曲面建模的逻辑框架与方法,并针对网格划分开发自定义节点包,利用Dynamo程序驱动Revit快速生成曲面模型。其次针对异形建筑构件数据信息处理及传递需求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Dynamo-Revit的模型信息管理体系,分为“基础数据库-数据处理平台-数据输出平台”三部分,针对异形构件复杂多样、建模效率低等问题,基于Dynamo并结合Python语言开发了相应的实现构件快速布置与修改的程序,能对信息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并输出精确可靠的数据。最后进行参数化建模的工程应用,以福州某幕墙工程为例,结合所提出的流程框架进行实证,实现幕墙曲面造型的参数化生成、构件数据处理和传递,并与传统Revit建模方式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曲面创建思路及程序的可行性,以及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效率和准确性,表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参数化建模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实际工程,基于Dynamo-Revit平台进行异形曲面参数化生成及信息数据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建模效率,减少建模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可以为BIM在参数化建模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以后Dynamo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郝柱花[10](2020)在《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已逐渐发展成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协同发展体系,进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发展阶段,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对内管控、对外协同管理效率,促进降本增效和供需匹配,支撑企业智慧运营。采购需求计划是大型企业执行寻源、招标采购流程的第一个环节,业务流程涉及需求部门和采购部门、法律部门、监察部门等多部门协同,以及招标采购领导小组等企业管理多层级审核,通过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设计与实现,解决大型企业内部采购计划审查的流程标准化问题、采购规范性问题、信息协同问题以及全过程可视管控问题。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业务为业务样本,构建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借鉴成熟的信息化软件项目实施方法论,将实施过程划分为需求分析、业务蓝图和系统架构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开发实现、系统测试以及系统上线运行6个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调研、访谈、小组会议等形式,分析物资需求计划管理业务现状、存在问题,梳理业务部门希望解决的业务痛点,对业务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并且通过裁剪,形成业务调研报告、需求分析报告。在业务蓝图和系统架构设计阶段,将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划分为采购批次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审批、采购方案管理、采购方案审批、单据结构化及电子签章、评价管理7个模块,并设计业务蓝图、数据架构、技术架构、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形成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在详细设计阶段,对系统关键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形成系统功能架构,设计各业务模块管控逻辑和功能逻辑,形成功能设计时序图和功能详细设计说明书。在系统开发实现阶段,完成系统原型设计及实现,前端界面设计及实现,后端编码实现,数据库实现,完成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的开发。在系统测试阶段,完成测试用例设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安全测试和压力测试,保证系统功能、系统性能、系统稳定性及系统安全性与业务需求相符。在系统上线运行阶段,按照信息化项目上线管理办法,完成系统部署和系统上线管控流程,使系统达到上线运行条件。系统采用eclipse为开发工具,java为开发语言,mysql为数据库,tomcat为中间件,前端采用html+AngularJS实现前台页面,后端运用了SSM框架的技术架构。均是当前主流,高效,安全的Web开发方式。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已完成设计与实现,已上线运行,软件系统的性能、兼容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均满足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实际业务的需要,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人工流转效率低、不可追溯、以及过程无法管控的问题,提高了需求计划管理的工作效率,固化标准化流程,提升采购规范性,提升信息协同便捷性,实现全过程可视管控。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需求计划审查“业务数据化”,搭建与业务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企业核心业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内部管控和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实现企业需求计划审查业务管控精准度更高、时效性更快、敏捷性更强,夯实数字化基础。
二、在Excel中利用自定义完成自动变更日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Excel中利用自定义完成自动变更日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技术的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基于BIM技术的参数化设计理论 |
2.1 桥梁工程与BIM技术概述 |
2.2 BIM参数化设计概述 |
2.3 BIM参数化建模主流软件的介绍及选择 |
2.3.1 BIM参数化建模软件介绍 |
2.3.2 BIM参数化建模软件对比选择 |
2.4 可视化编程Dynamo概述 |
2.4.1 Dynamo介绍 |
2.4.2 Dynamo参数化设计 |
2.4.3 Dynamo编程操作 |
2.5 桥梁BIM设计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Revit+Dynamo模式的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初步设计研究 |
3.1 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参数化初步设计方案 |
3.2 参数化族的创建 |
3.2.1 Revit族的基本介绍 |
3.2.2 创建轮廓族 |
3.2.3 创建三维实体模型族 |
3.3 提取构件信息组建参数信息表 |
3.4 基于Revit+Dynamo模式快速搭建参数化模型 |
3.4.1 桥梁线形数据的采集与创建 |
3.4.2 曲线变截面连续箱梁的创建 |
3.4.3 桥梁下部构件自动化创建 |
3.5 本章小结 |
4 初步设计阶段程序验证及深化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2 参数化初步设计程序验证 |
4.3 初步设计阶段桥梁BIM模型深化设计 |
4.3.1 齿块参数化建模研究 |
4.3.2 桥梁构件钢筋设计 |
4.4 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碰撞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桥梁BIM模型与结构计算模型的数据交换及有限元分析 |
5.1 基于Revit平台创建的模型导入Midas Civil中的方法 |
5.2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5.2.1 材料 |
5.2.2 计算荷载参数 |
5.2.3 荷载组合 |
5.2.4 结构强度计算 |
5.2.5 结构刚度计算 |
5.2.6 结构内力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95598电力客户服务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研发背景 |
2.1.1 系统业务概述 |
2.1.2 系统目标分析 |
2.2 系统功能需求 |
2.2.1 评估规则管理需求 |
2.2.2 客户细分管理需求 |
2.2.3 客户信用管理需求 |
2.2.4 客户风险管理需求 |
2.2.5 客户价值管理需求 |
2.3 系统交互需求 |
2.4 系统性能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功能模型设计 |
3.1.2 网络拓扑设计 |
3.1.3 功能结构设计 |
3.2 系统交互功能设计 |
3.2.1 系统交互总体方案 |
3.2.2 交互类结构设计 |
3.2.3 交互功能时序设计 |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1 评估规则管理模块设计 |
3.3.2 客户细分管理模块设计 |
3.3.3 客户信用管理模块设计 |
3.3.4 客户风险管理模块设计 |
3.3.5 客户价值管理模块设计 |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1 逻辑结构分析 |
3.4.2 数据表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系统交互功能实现 |
4.2.1 交互功能配置 |
4.2.2 交互功能流程 |
4.3 系统通用功能实现 |
4.3.1 在线打印功能实现 |
4.3.2 在线导出功能实现 |
4.4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4.1 评估规则管理模块实现 |
4.4.2 客户细分管理模块实现 |
4.4.3 客户信用管理模块实现 |
4.4.4 客户风险管理模块实现 |
4.4.5 客户价值管理模块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概述 |
5.1.1 测试方法 |
5.1.2 测试流程 |
5.1.3 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内容 |
5.2.1 功能测试内容 |
5.2.2 性能测试内容 |
5.3 系统测试结果 |
5.3.1 功能测试结果 |
5.3.2 性能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管理现状及信息需求分析 |
2.1 地铁设备系统重要性及其分类 |
2.1.1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的重要性 |
2.1.2 地铁设备系统的分类及概述 |
2.2 地铁设备管理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
2.2.1 设备维修策略的发展 |
2.2.2 设备管理系统现状 |
2.2.3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2.3 基于BIM的地铁设备运维信息需求 |
2.3.1 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优势 |
2.3.2 不同阶段的模型信息需求 |
2.3.3 既有的BIM运维信息交换格式和存储标准 |
2.3.4 运维阶段的信息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3 基于BIM可视化信息模型的构建 |
3.1 模型信息的分类 |
3.1.1 各参与方的职责 |
3.1.2 参与方信息需求分类 |
3.1.3 数据类型分类 |
3.2 运维模型的信息存储和交付 |
3.2.1 数据存储方法 |
3.2.2 数模分离的存储和交付 |
3.2.3 软件自动化程度类别 |
3.3 基于BIM的运维信息集成方式 |
3.3.1 自定义参数类型 |
3.3.2 运维信息的集成-共享参数 |
3.4 基于BIM的运维数据交付标准 |
3.5 本章小节 |
4 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研究 |
4.1 信息集成系统开发准备 |
4.1.1 信息集成的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 |
4.1.2 基于参数驱动的系统开发流程 |
4.2 信息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实现 |
4.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2 模型参数信息的抽取 |
4.2.3 数据驱动集成参数名 |
4.2.4 数据驱动集成参数信息 |
4.2.5 多参数信息定位统计 |
4.3 自动化集成效果对比 |
4.3.1 基于Dynamo的信息集成 |
4.3.2 实例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地铁设备自动化编码研究 |
5.1 既有设备分类与编码标准 |
5.1.1 编码结构 |
5.1.2 编码规则 |
5.2 编码管理系统的实现 |
5.2.1 编码管理系统架构 |
5.2.2 编码数据库设计 |
5.2.3 编码管理系统 |
5.3 编码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实现 |
5.3.1 系统需求和目标定位 |
5.3.2 编码参数名的访问 |
5.3.3 自动化连续编码模块 |
5.3.4 自动化批量编码模块 |
5.4 本章小节 |
6 实例验证 |
6.1 自动化集成应用 |
6.1.1 信息集成 |
6.1.2 多参数信息集成定位统计 |
6.2 自动批量编码应用 |
6.2.1 编码管理 |
6.2.2 自动化编码 |
6.3 集成效果对比分析 |
6.4 集成模型的效果展示 |
6.4.1 集成BIM模型与运维系统的结合 |
6.4.2 三维模型浏览 |
6.4.3 运维信息可视化集成 |
6.4.4 运维记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4)张吉怀铁路绿豆坪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 建模平台与模型精度 |
1.3.1 建模平台 |
1.3.2 模型精度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绿豆坪大桥三维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 |
2.1 绿豆坪大桥BIM模型信息分析 |
2.1.1 线路约束信息 |
2.1.2 几何构造信息 |
2.1.3 综合布置信息 |
2.1.4 钢筋、钢束信息 |
2.2 绿豆坪大桥BIM模型构建 |
2.2.1 基于RBCCE与 Revit的 BIM模型构建 |
2.2.2 基于Dynamo编程的材质赋予 |
2.2.3 基于Revit API的钢筋钢束自动化布置 |
2.3 BIM+GIS信息创建 |
2.3.1 GIS信息分析 |
2.3.2 基于C#编程的坐标转换和场地布置 |
2.3.2.1 坐标信息处理 |
2.3.2.2 地形曲面及卫星影像信息处理 |
2.4 绿豆坪大桥三维信息BIM技术应用 |
2.4.1 三维技术交底 |
2.4.2 工程量统计 |
2.4.3 碰撞检查与设计资料复核 |
2.4.4 前期策划 |
2.4.5 施工进度管理 |
第三章 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BIM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3.1 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临时结构概述 |
3.2 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结构特征分析 |
3.2.1 钢管立柱结构特征分析 |
3.2.2 贝雷梁片结构特征分析 |
3.2.3 满堂盘扣支架结构特征分析 |
3.2.4 绿豆坪大桥钢管贝雷满堂临时结构方案选取 |
3.3 基于C#编程的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BIM模型构建 |
3.3.1 模型信息分析 |
3.3.2 模型实现原理和基于二次开发的模型实现途径 |
3.3.2.1 Revit绘图特点分析 |
3.3.2.2 基于C#的二次开发实现方法 |
3.4 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力学行为分析 |
3.4.1 满堂盘扣支架计算 |
3.4.2 钢管贝雷支架计算 |
3.5 钢管贝雷及满堂盘扣支架BIM模型的应用 |
第四章 0号块钢筋BIM模型构建与应用 |
4.1 0号块钢筋类型分析 |
4.1.1 顶板筋类型分析 |
4.1.2 底板筋类型分析 |
4.1.3 腹板筋类型分析 |
4.1.4 隔板筋类型分析 |
4.1.5 加强块筋类型分析 |
4.2 0号块钢筋BIM模型信息 |
4.3 基于Revit的0 号块钢筋BIM模型构建 |
4.3.1 纵筋模型信息表达与构建 |
4.3.2 横筋模型信息表达与构建 |
4.3.3 竖筋模型信息表达与构建 |
4.3.4 箍筋模型信息表达与构建 |
4.3.5 其他钢筋模型信息表达与构建 |
4.4 0号块钢筋BIM模型应用 |
4.4.1 三维可视化技术交底 |
4.4.2 工程量统计 |
4.4.3 碰撞检查 |
第五章 工程决策信息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5.1 桥梁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
5.2 模型信息的提炼 |
5.2.1 任务分解结构信息 |
5.2.2 任务关联信息 |
5.2.3 任务工期信息 |
5.2.4 日历信息 |
5.2.5 资源信息 |
5.2.6 任务备注信息 |
5.3 决策信息模型的实现 |
5.3.1基于C#.NET的模型信息批量生成 |
5.3.1.1 必要参数 |
5.3.1.2 实现难点 |
5.3.1.3 算法原理 |
5.3.2 基于Project的工程决策信息模型构建 |
5.4 决策信息模型应用 |
5.4.1 日程表的应用 |
5.4.2 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
5.4.2.1 统计未分配任务的资源 |
5.4.2.2 查看资源是否分配过度 |
5.4.2.3 解决资源冲突问题 |
5.4.3 项目执行 |
5.4.4 项目成本计划编制 |
5.4.4.1 任务成本计算 |
5.4.4.2 成本计划输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BIM的EPSC格构式一体化墙体深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一体化墙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EPSC一体化墙体与BIM技术 |
2.1 水泥聚苯模壳格构式一体化墙体 |
2.2 BIM技术参数化分析 |
2.2.1 BIM参数化工具 |
2.2.2 Revit族 |
2.3 Dynamo技术分析与研究 |
2.3.1 Dynamo功能介绍 |
2.3.2 Dynamo节点构成 |
2.3.3 Dynamo数学运算与逻辑判定 |
2.3.4 Code Block节点 |
2.3.5 Dynamo可视化编程与Python语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的 EPSC格构式墙体构件参数化设计 |
3.1 基于BIM的 EPSC格构式墙体构件参数化设计 |
3.1.1 EPSC墙体参数化分析 |
3.1.2 EPSC墙体的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2 基于BIM的常规EPSC格构式墙体钢筋参数化设计 |
3.2.1 常规EPSC墙体钢筋参数化分析 |
3.2.2 常规EPSC墙体钢筋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3 基于BIM的 EPSC格构柱墙体钢筋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3.1 EPSC格构柱墙体钢筋参数化分析 |
3.3.2 EPSC墙体螺旋箍筋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3.3 EPSC格构柱墙体钢筋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4 基于BIM的洞口EPSC墙体钢筋参数化设计 |
3.4.1 EPSC墙体洞口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4.2 EPSC墙体过梁的参数化设计及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EPSCBIM参数化管理平台搭建 |
4.1 Revit API技术 |
4.1.1 Revit API的扩展方式 |
4.1.2 Revit API中元素Element继承关系 |
4.1.3 Revit API二次开发流程 |
4.2 WPF技术 |
4.3 EPSCBIM平台界面开发 |
4.4 EPSCBIM平台界面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EPSC墙体参数化平台应用 |
5.1 EPSC构件物料应用 |
5.2 实现excel统计平台物料 |
5.3 打开工程量统计清单Excel的方法 |
5.4 EPSC墙体建筑的创建与应用 |
5.4.1 工程概况 |
5.4.2 EPSC墙体建筑参数化设计实施方案 |
5.4.3 钢筋参数化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质量信息化监管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选题原因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文献综述 |
1.4 BIM与装配式建筑 |
1.4.1 概念辨析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4.3 总结 |
第2章 BIM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研究 |
2.1 分类体系 |
2.1.1 现有分类体系 |
2.1.2 分类体系在BIM中的应用情况 |
2.1.3 构件法分类与装配式建筑 |
2.2 REVIT中统一建模参数 |
2.2.1 Revit中的参数 |
2.2.2 统一定义的共享参数 |
2.3 统一标准的建模方法 |
2.3.1 基本要求 |
2.3.2 BIM模型深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件编码及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踪 |
3.1 构件唯一身份编码 |
3.1.1 现有构件编码体系的优缺点 |
3.1.2 构件编码方法 |
3.2 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踪与追溯 |
3.2.1 全生命周期的定义 |
3.2.2 信息跟踪与追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平台总体架构 |
4.1 平台功能架构 |
4.1.1 总体架构与业务流程 |
4.1.2 企业用户与角色权限 |
4.2 功能模块设置 |
4.3 平台门户 |
4.4 后端管理功能 |
4.4.1 信息管理模块 |
4.4.2 项目管理模块 |
4.4.3 资料管理模块 |
4.4.4 系统管理模块 |
4.5 平台技术架构 |
4.6 核心数据结构 |
4.6.1 BIM分类的数据结构 |
4.6.2 预制率体系与计算规则数据结构 |
4.6.3 企业用户与角色权限的数据结构 |
4.6.4 地块、项目与楼栋的数据结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REVIT应用扩展 |
5.1 REVIT设计辅助 |
5.1.1 系统数据同步 |
5.2 参数管理 |
5.2.1 添加参数 |
5.2.2 构件分类参数的处理 |
5.2.3 自动计算轴网位置及标高 |
5.3 参数明细与统计 |
5.3.1 参数明细表设计实现 |
5.3.2 构件统计设计实现 |
5.4 数据导出 |
5.4.1 数据导出的实现 |
5.5 插件使用流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APP与物联网应用 |
6.1 移动APP技术路线 |
6.2 物联网应用 |
6.3 技术实现 |
6.3.1 移动APP架构 |
6.3.2 系统基础服务架构实现 |
6.3.3 新闻、公告的设计实现 |
6.3.4 地块、项目的设计实现 |
6.3.5 构件信息查询与状态更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案例应用及总结展望 |
7.1 案例应用 |
7.2 总结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Civil 3D+Dynamo的道路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BIM技术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BIM技术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
1.2.3 可视化编程与BIM技术结合应用于设计和建模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IM技术与可视化编程概论 |
2.1 BIM的概念 |
2.1.1 BIM概念的沿革 |
2.1.2 BIM的定义 |
2.2 BIM技术特点 |
2.3 BIM设计平台概述与对比 |
2.3.1 BIM设计平台 |
2.3.2 道路BIM软件对比 |
2.4 BIM技术衍生的可视化编程 |
2.4.1 可视化编程概念 |
2.4.2 BIM环境下的可视化编程 |
2.4.3 可视化编程软件对比与选择 |
2.4.4 Dynamo for Civil 3D概述 |
2.4.5 可视化编程辅助道路BIM技术潜在应用点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M技术在道路三维设计中应用的研究 |
3.1 基于BIM技术的道路设计理念 |
3.2 地形曲面建模 |
3.2.1 地形曲面的创建 |
3.2.2 地形曲面的应用 |
3.3 平曲线设计 |
3.4 纵断面设计 |
3.5 横断面设计 |
3.5.1 装配式横断面设计 |
3.5.2 代码 |
3.5.3 部件 |
3.5.3.1 部件概念 |
3.5.3.2 预定义部件及其存在的问题 |
3.5.3.3 连接部件和条件连接部件及其存在的问题 |
3.5.4 基于部件编辑器的部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
3.5.4.1 部件编辑器 |
3.5.4.2 部件参数化设计应用实例 |
3.5.4.3 部件参数化设计思路 |
3.5.4.4 基于部件编辑器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部件设计方法的比较 |
3.5.5 基于BIM的道路横断面参数化设计思路的研究 |
3.6 基于设计规范的设计自检 |
3.7 BIM技术与CAD技术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对比 |
3.8 对于BIM技术在道路设计中应用的现状与发展的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视化编程在道路设计与建模中应用的研究 |
4.1 道路建模方面应用的研究 |
4.1.1 基于外部设计数据快速建模 |
4.1.2 批量建模 |
4.2 辅助道路设计方面应用的研究 |
4.2.1 辅助平曲线设计 |
4.2.2 辅助横断面部件设计 |
4.2.3 批量生成采样线 |
4.3 数据管理方面应用的研究 |
4.3.1 本地化输出逐桩坐标表 |
4.3.2 本地化输出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
4.4 工作流程和节点程序设计方法 |
4.4.1 工作流程 |
4.4.2 节点程序设计方法 |
4.5 Dynamo for Civil 3D的优势 |
4.6 Dynamo for Civil 3D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ivil 3D+Dynamo在S340项目中的道路建模实践 |
5.1 项目简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技术指标 |
5.2 创建数字地面模型 |
5.3 平曲线设计 |
5.4 纵断面设计 |
5.5 横断面设计 |
5.6 道路模型的创建 |
5.7 施工图出图 |
5.8 部分节点程序在项目中的实践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移动物体γ辐射污染监测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辐射污染监测系统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服务器端开源框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系统介绍 |
2.1 系统功能简介 |
2.2 系统架构设计 |
2.3 系统功能设计分析 |
3 系统分析 |
3.1 持久层分析 |
3.2 业务逻辑层分析 |
3.3 Web层分析 |
3.4 表现层分析 |
4 系统优化 |
4.1 持久层核心功能优化 |
4.1.1 技术选型 |
4.1.2 基于Mybatis持久层优化 |
4.1.3 数据库连接池优化 |
4.1.4 基于RBAC思想优化数据库表 |
4.2 业务逻辑层核心功能优化 |
4.2.1 技术选型 |
4.2.2 用户认证优化 |
4.2.3 用户权限管理优化 |
4.3 Web层核心功能优化 |
4.3.1 技术选型 |
4.3.2 异常统一管理模块实现 |
4.3.3 基于RabbitMQ服务器端消息推送 |
4.3.4 服务器端模板实现 |
4.4 表现层核心功能优化 |
4.4.1 技术选型 |
4.4.2 客户端页面优化 |
5 系统核心功能测试 |
5.1 持久层测试 |
5.1.1 测试方法 |
5.1.2 测试结果分析 |
5.2 业务逻辑层测试 |
5.2.1 测试方法 |
5.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 Web层测试 |
5.3.1 异常统一处理模块测试分析 |
5.3.2 服务器消息推送实时性测试分析 |
5.4 表现层测试 |
5.5 系统测试与应用 |
5.5.1 测试环境 |
5.5.2 测试步骤 |
5.5.3 测试结果分析 |
5.5.4 系统应用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主要完成工作 |
6.1.2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基于BIM的异形建筑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BIM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异形建筑BIM技术研究现状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利用BIM平台实现异形曲面参数化生成 |
1.3.2 在BIM平台解决模型信息数据协调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BIM技术及参数化建模方法 |
2.1 BIM参数化建模理论方法 |
2.1.1 BIM技术理论方法 |
2.1.2 参数化建模理论方法 |
2.1.3 BIM参数化建模软件对比 |
2.2 BIM技术在异形建筑与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对比 |
2.2.1 BIM建模方式对比 |
2.2.2 信息传递与信息表达对比 |
2.2.3 数字化加工建造需求对比 |
2.3 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 |
2.3.1 Dynamo可视化编程原理 |
2.3.2 Dynamo基本组成要素 |
2.3.3 Dynamo可视化编程的总体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ynamo的异形曲面参数化生成方法 |
3.1 异形建筑表面的基本形式 |
3.1.1 异形建筑表面分类 |
3.1.2 异形曲面生成逻辑梳理 |
3.2 异形曲面参数化生成思路 |
3.2.1 选择建模起点 |
3.2.2 进行参数筛选 |
3.2.3 确定建模逻辑 |
3.2.4 结果输出 |
3.3 基于Dynamo的异形曲面建模方法 |
3.3.1 基于几何变换生成曲面的方法 |
3.3.2 基于离散点拟合生成曲面的方法 |
3.4 曲面参数化网格划分 |
3.4.1 网格生成原理 |
3.4.2 网格划分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Dynamo-Revit模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 |
4.1 模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 |
4.1.1 需求分析 |
4.1.2 构建思路 |
4.1.3 架构设计 |
4.2 基础数据库构建方法 |
4.2.1 自适应构件创建 |
4.2.2 Excel数据库创建 |
4.3 数据处理平台构建方法 |
4.3.1 数据读取模块 |
4.3.2 数据运算模块 |
4.3.3 数据输出模块 |
4.4 信息输出平台构建方法 |
4.4.1 程序代码输出 |
4.4.2 模型文件输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形建筑参数化建模的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参数化模型建立 |
5.2.1 参数化建模过程分析 |
5.2.2 参数化模型建立 |
5.2.3 参数化网格划分 |
5.3 模型构件信息管理 |
5.3.1 构件批量生成与布置 |
5.3.2 构件自动化编号 |
5.3.3 构件信息添加及输出 |
5.4 参数化建模方法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效果 |
5.4.1 参数化建模效果对比 |
5.4.2 Dynamo参数化建模的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国内外形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
2.1 开发平台 |
2.2 开发语言 |
2.3 SSM框架 |
2.4 HTML与 Angular JS |
2.5 MySQL |
2.6 电子签章 |
2.7 ESB企业服务总线 |
2.8 数据中台 |
2.9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需求概述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采购批次管理 |
3.2.2 采购计划管理 |
3.2.3 采购计划审批 |
3.2.4 采购方案管理 |
3.2.5 采购方案审批 |
3.2.6 单据结构化及电子签章 |
3.2.7 评价管理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结构 |
4.2 业务蓝图设计 |
4.3 数据架构 |
4.4 技术架构 |
4.5 数据库设计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系统关键模块详细设计 |
5.1 采购批次管理详细设计 |
5.2 采购计划管理详细设计 |
5.3 采购计划审批详细设计 |
5.4 采购方案管理详细设计 |
5.5 采购方案审批详细设计 |
5.6 单据结构化及电子签章详细设计 |
5.7 评价管理详细设计 |
5.8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6.1 连接数据库 |
6.2 批次管理模块的实现 |
6.3 采购计划模块的实现 |
6.4 计划审批模块的实现 |
6.5 采购方案维护模块的实现 |
6.6 采购方案审批模块的实现 |
6.7 单据结构化及电子签章模块的实现 |
6.8 评价管理模块的实现 |
6.9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2 测试方法及工具 |
7.3 功能测试 |
7.4 压力测试 |
7.5 安全测试 |
7.6 测试结论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在Excel中利用自定义完成自动变更日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技术的曲线变截面连续梁桥设计应用研究[D]. 赵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95598电力客户服务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艺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3]面向运维的地铁设备信息自动化集成方法研究[D]. 解知彦.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张吉怀铁路绿豆坪大桥施工BIM技术研究与应用[D]. 周剑.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基于BIM的EPSC格构式一体化墙体深化设计研究[D]. 耿专.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质量信息化监管平台的研究[D]. 印江.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Civil 3D+Dynamo的道路设计应用研究[D]. 朱昊然. 东南大学, 2020(01)
- [8]移动物体γ辐射污染监测系统优化[D]. 黄博伦.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基于BIM的异形建筑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及应用[D]. 牛一凡. 华侨大学, 2020(01)
- [10]物资需求计划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郝柱花.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