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现代校对角色的定位(论文文献综述)
刘会乔[1](2021)在《新时代背景下校对角色定位与思维转变》文中指出当前业内外对于校对的工作内容、校对在出版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文章从校对的职责、定位随时代进步而发生的变化出发,结合校对工作中的实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校对工作中应注意的思维转变,力图说明校对工作具有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校对工作对提升图书价值具有的重要意义,校对应充分发挥好作为书稿"把关人"的重要作用。
刘子扬,赵忠秀,孔艳芳[2](2020)在《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本质在于信息化。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作为信息的新载体,正深入渗透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驱动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大数据作为新语境、新技术、新资源的综合体,作用于治理理念的重构、制度体系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积极应对数字经济时代国家治理的新挑战,需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着眼于数字人才短缺、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监管体系缺位等短板,通过科学的治理理念、数字技术攻关、数字化专业人才培育和数字政府构建等路径,充分挖掘大数据的治理潜能。
肖赛玥[3](2021)在《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考察典型单位制元素的生成与发展历程是单位制变迁研究持续关注的核心议题。在传统单位制社会,职工群众以“单位人”的身份工作、生活在各个单位组织之中。单位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加之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需要借助文艺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传和生产动员,“单位文艺”成为单位组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单位制面临着转型或消解的趋势,与单位组织相依存的“单位文艺”同样面临命运抉择。单位制变迁的总体趋向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逐步褪去单位组织的社会服务属性,回归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属性,学界称之为“单位去社会化”。依据这一演变逻辑,文艺作为非生产、管理属性的元素,似乎难以摆脱被剔除的命运。然而,笔者通过实证考察发现文艺在当下的单位组织中仍有其发挥价值的空间。据此,本研究以在单位制变迁进程中依旧保留传统单位制组织形态的大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单位文艺”作为单位制变迁历程中,单位组织内部的保留性元素加以考察。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功能变迁历程的探究,解析单位制变迁背景下单位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受研究对象的历时性和复杂性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以S市112厂为研究个案,对112厂“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历程展开实证考察。研究对“单位文艺”价值的考量是围绕“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展开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从历史维度对“单位文艺”的缘起与生成进行溯源,为“单位文艺”工具化属性的形成探寻历史源流;其次以“单位文艺”生成的历史轨迹作为逻辑主线展开研究。遵循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依据“单位文艺”的生成历程与功能预设、功能实现、功能延展和功能转向的对应关系,将“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嵌入到“单位文艺”的生成与发展的时间序列之中。从不同历史时期的“单位文艺”的艺术图景中探究“单位文艺”如何助力单位组织实现动员机制的有效实施;再次是结合“单位人”对“单位文艺”的记忆表达和功能认知,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基于文艺是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的特性,笔者引入时间维度从即时性、阶段性和积累性三个层次探讨“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并着重从积累性实效层面考察“单位文艺”对“单位意识”形塑起到的正向作用。研究结尾,笔者尝试运用本土实践经验与经典理论进行对话。借鉴布尔迪厄的文艺生成理论对“单位文艺”的生成结构中“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依据文艺生成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化探究“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时代推动因素。本研究将“单位文艺人”视为“文艺生产场”中的行动者,通过分析“单位文艺人”的“习性”的产生,以及“习性”对“单位文艺人”的行动的影响,探讨“单位文艺人”作为行动者在“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将“单位文艺”定位为单位体系中,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的协作要素。研究发现:(1)“单位文艺”的功能定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艺的价值禀赋一脉相承。在历次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文艺在思想启蒙、教化民众方面发挥的功能促使中国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形成了一种价值认同与文化自觉。一方面是对文艺的工具属性的价值认同。能够发挥政治服务、社会服务功能的文艺形态往往比纯粹的审美性的文艺形态更被推崇。政治精英把文教当作统治中不可或缺的治理工具,文化精英则将文教当作一种应然的使命。另一方面是形成文化自觉。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善于汲取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情境中的文艺工作经验,逐步构建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生成结构和运行逻辑。上述两点共识不仅是推进“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的历史动因,也是中国文艺价值史观中亘古未变的核心命题。(2)从“文艺生产场”的场域结构来看,“文艺场域”与“权力场域”之间的结构依附关系促使“单位文艺”从生成伊始便走向组织化、制度化的文艺运行轨道。对资源与秩序具有绝对支配和管理权的权力主体从官方角度对“单位文艺”的功能建构过程进行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单位文艺”的思想宣传、文化教育、生产动员等诸项功能的有效实施。“文艺场域”中“单位文艺人”作为能动的行动者,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导向的内化与再生产促进“单位文艺”的功能识别,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意识形态导向的“过滤”和“化解”,形成“去功能化”的“单位文艺”记忆表达。(3)“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是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呈现的。依据“单位文艺”发挥实效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即时性实效、阶段性实效和积累性实效三个层次。研究发现,“单位文艺”对形塑“单位意识”中的积极要素具有正向作用。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单位意识”形塑为典型实效的积累性实效是单位制变迁进程中,“单位文艺”能够成为从传统单位制时期过渡到后单位制时期的保留元素的核心价值所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促使以组织空间为单位共同体依存形式的共同体格局趋向松动或瓦解,而思想意识层面的精神共同体依旧存在,集体主义荣辱观与使命感等积极“单位意识”不仅是传统单位制时期的宝贵财富,在新时期同样具有重塑国企单位组织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
谢培红[4](2021)在《探析新时代背景下怎样做好报刊校对工作》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报刊业的高速发展,报刊的版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内容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对刊物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校对作为报刊出版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担当着报刊质量把关的重要角色。在新时代背景下,怎样适应新形势做好报刊校对工作,是摆在编辑校对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刘瑞东,刘长明,高国连,龚小晖[5](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出版流程再造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从推动我国出版高质量发展、建设出版强国视角看,出版生产能力是出版强国的重要根基。从铅排到汉字激光照排,我国的出版业生产实现了告别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本文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对出版业务流程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进行了再思考,进而对出版业务流程进行了再设计,并在方正电子技术团队和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融媒体编辑实验中心长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出版业务流程模型",然后结合出版业务实践详述了"智能出版业务流程模型"的五个优点。最后,本文提出未来的出版业务流程再造将以群体智能为指引,以结构化的数据编辑为基础,以知识图谱构建为核心发展方向。
申秀岫[6](2021)在《结合ERP实验的汉语低龄听障儿童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研究》文中指出
马欢[7](2021)在《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文中提出随着社会变迁,男性父职建构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社会中,大家提到父亲角色时总会使用严肃、内敛、沉默等词汇。而父子互动中男性的父职情感表达正是父子双方建构父亲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父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理论分析视角,将父亲情感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下,通过3对祖、父的叙事故事和父子互动中父职身份建构的形成路径对父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叙事研究方法,自2020年7月到2021年1月,先后进入三组祖、父、子三代完整的家庭,从生活故事开启叙事收集。针对在研究现场收集的现场文本,研究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其转化为研究文本,其一,将6位叙事对象的叙事故事整理成叙事文本,并从关系性、时间性、地理位置变化三个角度对每位叙事对象的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这种生活经验的理解与其父职情感表达的逻辑。其二,将进入每组家庭开启共同生活后观察到的父子互动故事转化为父子互动案例。并借助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发生机制的界定,从父职身份建构、情感唤醒条件、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对这些父子互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对比祖、父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的联系,并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这种联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祖代的父职身份建构围绕“责任”、“父亲主体”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具有“克制”、“转移”、“物质化”的特点,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具有“直接”、“权威”的特点。(2)父代父职身份建构围绕“养家人”、“全方位”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呈现“矛盾”的特点,体现为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中“克制”与“逐渐直接”的交替。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呈现“压抑”和“协商”的特点。(3)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呈现“传递”和“适变”的特点。(4)文化和社会结构限制父子关系性质和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变化、儿童权利和地位的崛起对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选取15位儿童为访谈对象,分析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儿童理想中的父职积极情感表达为“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消极情感表达为“克制”、“理解”、“包容”。结合儿童对父职情感表达的期望,本研究对我国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提出以下建议:(1)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的核心,男性在父职建构中要减少权利,增加责任和义务;(2)通过提高父职履行积极性、主动性和完善育儿能力来协调母职,从而完善父职建构;(3)需要在父子互动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相应的需求,从儿童视角审视自己父职建构的状况;(4)担任“竞争性”育儿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综上,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父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在分析父职情感表达的现状时缺乏不同家庭类型的大数据参考,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
戴曙[8](2021)在《民事司法的数字化变革与重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诗雨[9](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美丽中国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继续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发展,作为未来工作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块,擘画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蓝图。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将人与自然生命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未来世界的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人才支撑,其生态素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影响大学生的全面进步与综合发展,也关系到新时代人民幸福的实现。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选题即以此为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方法等的介绍;第二章针对本论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如“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有益于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理论依据进行发掘借鉴,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着作中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新时代习近平相关论述中的生态思想等;第三章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总体向好,但也存在生态认知能力有待提高、生态责任意识有待强化、生态道德观念有待革新、生态审美能力有待陶冶、生态行为实践有待规范等问题的结论。究其形成根源是: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高校对生态教育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家庭的生态教育环境氛围有待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培育意识缺乏主动性等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是论文的落脚点,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实现路径开展研究,提出:发挥社会生态教育综合作用、加强高校生态育人内涵建设、营造家庭生态培育良好氛围、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培育能力等针对性路径建议。
姬溪曦[10](2021)在《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H省中职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匠精神”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社会各界都开始重新审视“工匠精神”所蕴藏的丰富内涵。通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使我国在培养工匠型人才方面有了更清晰的理论借鉴和价值判断,对弘扬“工匠精神”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战略转型时期,发扬“工匠精神”是提高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精神指引。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动力变革的强大人力资源支持。因此,在我国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发力之际,通过对H省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试图找出有利于中职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围绕研究主题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了H省10所中职学校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内容整体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具体研究了三方面内容。第一个方面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主要从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行为和职业追求五个维度展开;第二个方面论述了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第三个方面剖析了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目标、课程、教学、师资、评价和工匠文化等因素;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调查设计及实施和调查结果分析两部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将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因素从微观到宏观分为个体因素、学校因素和国家因素;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结合调查分析,并在对比德日“工匠精神”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改进H省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效对策。基于第三部分的影响因素分析此部分也从个体、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在个体层面上关注学生心理建设和职业规划方面;在学校层面上从培养目标、教师素质、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教学评价和文化建设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国家层面上主要从国家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福利保障、政策倾斜、文化氛围等方面为切入点,整体上从不同角度为优化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对策与建议。
二、论现代校对角色的定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现代校对角色的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背景下校对角色定位与思维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丰富学养,强化批判性思维 |
二、改必有据,打破习惯性思维 |
三、于“不疑处”常有疑,保持敏感性思维 |
四、灵活处理,保持综合性思维 |
五、化零为整,增强宏观思维 |
(3)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单位文艺 |
1.3.2 单位文艺组织 |
1.3.3 单位文艺人 |
1.4 理论基础 |
1.4.1 结构功能主义 |
1.4.2 艺术场域理论与文艺生成理论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田野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 |
1.6.3 阶段划分依据 |
1.7 研究意义 |
1.7.1 理论意义 |
1.7.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单位文艺”溯源 |
2.1 中国传统文教思想与文艺社会功能说 |
2.1.1 为治世而兴诗教 |
2.1.2 “文以载道”理念的形成与沿用 |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教思想的传承与文艺使命的延展 |
2.2.1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化人” |
2.2.2 文艺跃升为革命战斗的武器 |
2.3 苏联模式中的文艺工作经验 |
2.3.1 文艺是革命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
2.3.2 开辟工人阶级的学校和乐园 |
2.3.3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本土化探索 |
小结 |
第3 章 生成期:“单位文艺”的早期萌生 |
3.1 “单位文艺”早期生成的历史语境 |
3.1.1 “单位文艺”形成的宏观社会语境 |
3.1.2 “单位文艺”形成的地域环境 |
3.2 “单位文艺”的生成动因与功能预期 |
3.2.1 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形塑与传播工具 |
3.2.2 单位层面:助力单位组织动员机制有效实施 |
3.2.3 个人层面:满足多元精神文化诉求的主要路径 |
3.3 “单位文艺”的早期文艺景观与功能实现 |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国情感抒发 |
3.3.2 弘扬集体主义劳动精神 |
3.4 “单位文艺组织”的早期雏形 |
3.4.1 “自发原生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2 “路径依赖型”业余文艺团体 |
3.4.3 “模式借鉴型”文艺活动阵地 |
3.4.4 “辅助拓展型”文艺活动空间 |
小结 |
第4 章 过渡期:“单位文艺”的震荡式过渡 |
4.1 过渡期的“别样文艺景观” |
4.1.1 “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跃进” |
4.1.2 “文革”时期的“模式化”文艺生产 |
4.1.3 绑缚“政治胞衣”的“单位文艺” |
4.2 过渡期的常态化“单位文艺”实践 |
4.2.1 “单位文艺”的检阅与提升 |
4.2.2 文化主管部门与权威大众媒体联合树立舆论导向 |
4.2.3 单位组织自有媒体助力“单位文艺”的传播与推广 |
4.3 功能预设与功能实效的偏差 |
4.3.1 不同利益主体对“单位文艺”的功能预期的博弈 |
4.3.2 个体对功能实效的感知与内化的偏差 |
小结 |
第5 章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蓬勃发展盛景 |
5.1 改革开放初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新契机 |
5.1.1 文艺政策制度调整 |
5.1.2 单位组织体制变革 |
5.2 成长期:“单位文艺”的发展态势 |
5.2.1 文艺活动常态化与文艺形态多样化 |
5.2.2 文艺活动组织规模日趋扩大 |
5.2.3 发挥“典型单位制”区域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
5.3 “单位文艺”的功能延展:单位组织文化的系统构筑 |
5.3.1 自制影视剧——单位组织文化的影像呈现 |
5.3.2 厂歌、厂旗和厂徽——单位组织文化的识别符号 |
5.3.3 厂庆文艺活动——单位组织历史的文艺呈现 |
5.3.4 文艺公关——维系单位组织公共关系的纽带 |
小结 |
第6章 转型与发展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挑战与自我调适 |
6.1 转型期“单位文艺”发展中的现实挑战 |
6.1.1 国企单位组织的角色转换 |
6.1.2 代际更迭导致“单位文艺组织”的凝聚力下降 |
6.1.3 文化多元化与“单位文艺”的效用困境 |
6.2 多元功能诉求促成“单位文艺”的功能转向 |
6.2.1 国家层面: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
6.2.2 单位层面:“内聚外展”双向驱利力下的功能延展 |
6.2.3 个人层面:搭建情感融入与情感记忆的桥梁 |
6.3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与功能的演变进路 |
6.3.1 “单位文艺”的自我调适 |
6.3.2 “单位文艺”功能的演变进路 |
小结 |
第7章 “单位文艺”的评价 |
7.1 “单位文艺”的民间记忆与功能解读 |
7.1.1 “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1.2 “非单位文艺人”对“单位文艺”的功能解读 |
7.2 引入时间维度解析“单位文艺”的功能实效 |
7.2.1 即时性实效 |
7.2.2 阶段性实效 |
7.2.3 积累性实效 |
7.3 “单位文艺”与“单位意识”的形塑 |
7.3.1 “单位意识”的内涵与形塑过程 |
7.3.2 “单位文艺”的运行特质 |
7.3.3 “单位文艺”的形塑策略 |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文艺生产场”的运行逻辑与“单位文艺”的功能变迁 |
8.1.1 结构的附属:“权力场域”中的“单位文艺” |
8.1.2 “文艺场域”的内部结构 |
8.1.3 作为行动者的“单位文艺人” |
8.2 “单位文艺”的未来发展趋向 |
8.2.1 “单位文艺”的“回潮”现象 |
8.2.2 “单位文艺”发展的合理性与持续性 |
8.2.3 “单位文艺”发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单位文艺爱好者访谈提纲 |
附录2:单位文艺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3:受访者基本信息表 |
在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4)探析新时代背景下怎样做好报刊校对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明确校对工作的重要性 |
三、校对不忘本质,树立编辑意识 |
四、熟悉相关刊物法律法规 |
五、明确校对职责,丰富知识储备,善于查找资料,不耻下问 |
六、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
七、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 |
八、结语 |
(5)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出版流程再造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对出版业务流程的再思考——高质量发展 |
2.对出版业务流程的再设计——“三融合一平台” |
3.智能出版业务流程模型的优点 |
3.1 重新定义了原稿 |
3.2 完全符合“三审三校一通读”出版管理规定 |
3.3 人工智能是核心引擎,是提升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
3.4 编辑的回归,编辑工作含金量的提升 |
3.5 真正实现出版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转型 |
4.智能出版业务流程未来发展的建议 |
(7)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论层面——权威与情感对立 |
1.1.2 实践层面——完善父职建构的需要 |
1.1.3 个体层面——自身在父子相处中的疑惑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父职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情感社会学外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父职 |
1.4.2 情感表达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选择 |
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 第一对祖、父故事——权威与安全感 |
2.1.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 第二对祖、父故事——父职缺失与矛盾突起 |
2.2.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 第三对祖、父故事——“逃避与自证”的无声对抗 |
2.3.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3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3.1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特点 |
3.1.1 积极情感的表达——“克制”、“转移”、“物质化” |
3.1.2 消极情感的表达——“直接”、“权威” |
3.2 祖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责任”、“父亲主体”的父职身份建构 |
3.2.2 祖、父两代经验链接的两种情况 |
4 父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4.1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 |
4.1.1 情感唤醒——“一边倒”现象 |
4.1.2 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差异性” |
4.1.3 积极情感的表达——“矛盾” |
4.1.4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协商” |
4.2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4.2.1 “养家人”的父职身份建构 |
4.2.2 “全方位”父职建构需要 |
4.2.3 女性家长对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的监督 |
4.2.4 儿童需求下的父职“主动性觉醒” |
5 父职情感表达——“传递”与“适变” |
5.1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分析 |
5.1.1 祖、父两代“传递”与“适变”的父职建构 |
5.1.2 祖、父两代“传递”和“适变”的父职情感表达 |
5.1.3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传递”和“适变”的形成因素分析 |
5.2 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溯源 |
5.2.1 男性家长的权力和地位变迁与父职情感表达 |
5.2.2 从“祖先崇拜”到“子孙崇拜”中的父职情感表达 |
6 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 |
6.1 儿童对理想父职情感表达的期待 |
6.1.1 积极情感的表达——“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 |
6.1.2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包容”、“理解” |
6.2 对完善当前父职情感表达的建议 |
6.2.1 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核心 |
6.2.2 在协调母职的基础上完善父职建构 |
6.2.3 从儿童视角审视和完善父职建构 |
6.2.4 担任竞争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溯源 |
2.1 生态素养内涵及特点 |
2.1.1 生态素养的内涵 |
2.1.2 生态素养的特点 |
2.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内涵及构成维度 |
2.2.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内涵 |
2.2.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构成维度 |
2.3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理论渊源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着作中的生态思想 |
2.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3.3 习近平新时代重要论述中的生态思想 |
3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3.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研基本情况 |
3.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总体向好 |
3.2.1 生态认知初步建立 |
3.2.2 生态意识逐步形成 |
3.2.3 生态道德表现向好 |
3.3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存在的问题 |
3.3.1 生态认知能力有待提高 |
3.3.2 生态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
3.3.3 生态道德观念有待革新 |
3.3.4 生态审美能力有待陶冶 |
3.3.5 生态行为实践有待规范 |
3.4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社会尚未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
3.4.2 高校对生态教育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
3.4.3 家庭的生态教育环境氛围有待加强 |
3.4.4 大学生自我培育意识的主动性较弱 |
4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
4.1 发挥社会生态教育综合作用构建良性生态素养培育机制 |
4.1.1 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 |
4.1.2 发挥政府机构政策引导效用 |
4.1.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力度 |
4.2 加强高校生态育人内涵建设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方式 |
4.2.1 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 |
4.2.2 丰富课堂生态教学内容 |
4.2.3 拓展课外生态实践活动 |
4.3 营造家庭生态培育良好氛围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化性作用 |
4.3.1 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 |
4.3.2 发挥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 |
4.4 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培育能力全面促进生态综合素养养成 |
4.4.1 培养大学生自主自觉学习能力 |
4.4.2 强化大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 |
5 结语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H省中职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
一、“工匠精神” |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
三、“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需要层次理论 |
三、动机归因理论 |
第三节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要素 |
一、培养目标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模式 |
四、师资队伍 |
五、评价体系 |
六、工匠文化 |
第三章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问卷和访谈设计 |
四、调查过程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二、教师结构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三、教学方式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四、课程体系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五、教学评价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六、工匠文化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七、校企合作对“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 |
第四章 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个体因素 |
一、学生的求学目的与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存在偏差 |
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高导致对自身发展缺乏信心 |
三、学生只为学历的功利心导致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 |
第二节 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学校因素 |
一、中职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对职业技能培训重视不够 |
二、中职学校实训课程欠缺,产学结合落实不到位 |
三、中职学校教学方式单一,不能真正实现学徒制教学 |
四、中职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结构仍需优化 |
五、中职学校评价体系不科学,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
六、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创新,难以调动学生热情 |
第三节 影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国家因素 |
一、我国培养“工匠精神”的制度环境不完善 |
二、社会对工匠型人才的定位存在偏差 |
三、经济发展制约“工匠精神”的养成 |
第五章 德日“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德日“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 |
一、德国“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 |
二、日本“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 |
第二节 德日“工匠精神”的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职业环境,打造工匠文化 |
二、借鉴“双元制”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
三、深化“产学合作”机制,促进工学融合 |
第六章 改进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
第一节 个体层面上提升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
一、加强学生心理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 |
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
第二节 学校层面上提升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
一、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找准定位 |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双师型”教师 |
三、以传授应用型知识为核心,重整课程体系 |
四、加强校企合作,发挥产学结合的教育优势 |
五、制定严格的教学评价标准,发挥教学评价的督促作用 |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适合培养“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
第三节 国家层面上提升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对策 |
一、加大国家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 |
二、借鉴德国的制度保障体制,提高技工人才的福利待遇 |
三、拓宽技能等级认证渠道,制定科学的奖励机制 |
四、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树立大国工匠典范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四、论现代校对角色的定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背景下校对角色定位与思维转变[J]. 刘会乔. 中国出版, 2021(23)
- [2]大数据驱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刘子扬,赵忠秀,孔艳芳.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20(00)
- [3]国企“单位文艺”的生成及功能变迁研究 ——以S市112厂为例[D]. 肖赛玥. 吉林大学, 2021(01)
- [4]探析新时代背景下怎样做好报刊校对工作[J]. 谢培红. 传媒论坛, 2021(14)
- [5]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出版流程再造的若干思考[J]. 刘瑞东,刘长明,高国连,龚小晖. 中国传媒科技, 2021(07)
- [6]结合ERP实验的汉语低龄听障儿童动核结构成分遗漏研究[D]. 申秀岫. 鲁东大学, 2021
- [7]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D]. 马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民事司法的数字化变革与重塑[D]. 戴曙. 华东政法大学, 2021
- [9]新时代大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研究[D]. 张诗雨. 中北大学, 2021(09)
- [10]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以H省中职学校为例[D]. 姬溪曦.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