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Ⅴ.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覃祚玉,石媛媛,赵隽宇,唐健,邓小军,宋贤冲,黎巍[1](2021)在《不同土壤培肥处理对桂南桉树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认为为解决桂南地区桉树高代次纯林投入产出比逐年提高及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采用林下套种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和田菁(Sesbania cannabina)(T1和T2)、剩余物还林(T3)、施用有机肥(T4)、测土配方施肥(T5)和常规施肥(CK)6种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桉树人工林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综合评价各处理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结果表明,T1~T5处理下,除T5处理的平均树高增量外,桉树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增量较CK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T1处理的桉树平均蓄积增量最大,其次为T5处理。T1、T2、T3和T5处理均能提高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T4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的短期促进效应不显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林下套种绿肥和剩余物还林处理在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上欠佳,施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是广西桉树人工林林地生产力提升和土壤提质增效的较好选择。
王继华,李义纯,梅瑜,杨少海[2](2021)在《桉树造林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桉树是保障我国木材产业的重要树种,在产生巨大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同时,桉树造林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综述了桉树林地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成因,桉树自身水分消耗特征、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变化、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以及连栽和炼山等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的重要原因;桉树自身对养分的需求量大、连栽、炼山、翻耕、除草、轮伐以及营造桉树人工混交林、土地利用类型转变是导致桉树造林过程中林地土壤养分变化的重要因素;桉树造林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凋落物分解和根系分泌物释放以及炼山、翻耕、间伐和施肥等管理行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通过对桉树造林过程中维护和提升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措施进行展望,旨在为推进我国现阶段桉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吉玉[3](2021)在《桉树人工林植物营养内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连栽桉树人工林植物营养内循环,及其与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等协同效应,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试验选取马山、良凤江、小林三个地点作为研究区域,采集桉树人工林中幼嫩叶、成熟叶、衰老叶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营养元素含量、水溶性营养元素含量,分析桉树人工林植物营养内循环规律,水溶性植物营养内循环规律及其与植物营养内循环之间的关系;另外,采集根区土壤和行间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并且采用Illumina Mi Seq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桉树人工林植物营养内循环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如下:1.N、P、K、Mg含量转移方向为由衰老叶向幼嫩叶和成熟叶转换,Ca、Fe、Al、Mn、Si、B含量随着叶片不断成熟其含量也随之增加,Zn含量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呈下降趋势,但从成熟叶到衰老叶又有一部分积累,Mo含量在三个样地中随着叶片生长发育呈现不一样变化趋势。幼嫩叶中N、P、K、Mg元素的重吸收率高于成熟叶,Zn元素而言,仅幼嫩叶中存在重吸收现象;P元素的重吸收率受到土壤性质的影响较大,幼嫩叶和成熟叶的重吸收率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表现不一致。2.N、P、K、Mg、Zn水溶性部分含量随着叶片生长发育逐渐减少,Ca、Al、Mn、B、Si水溶性含量随着叶片生长发育逐渐增多,Fe和Mo的水溶性部分含量并非随着叶片生长发育而发生线性变化。N、P、K、Mg、Ca、Al、Mn、Si、B营养元素与水溶性含量变化趋势一致,Fe元素与水溶性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幼嫩叶、成熟叶和衰老叶的水溶性营养元素含量占全量的比例存在差异性,其比例与营养元素的转移并无相关性。3.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分属于33门102纲192目313科558属,三个样地优势细菌门一致,良凤江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指示菌为Candidatus_Xiphinematobacter、Verrucomicrobia、Salinispora;马山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指示菌为Betaproteobacteria、Burkholderiales、Burkholderiaceae、Firmicutes,小林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指示菌为Actinobacteria、Actinomycetales、Gammaproteobacteria、Mycobacteriaceae、Mycobacterium。4.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分属于14门35纲84目178科299属,三个样地的优势真菌门一致,良凤江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指示菌为Sclerodermataceae,Scleroderma,Boletales等;马山桉树人工林真菌人工林真菌群落指示菌为Agaricales,Glomerellales,Plectosphaerellaceae等;小林桉树人工林真菌群落指示菌为Trechispora,Trechisporales,Hydnodontaceae等。
邵文哲[4](2021)在《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被认为是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了解桉树与珍贵树种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进一步揭示其混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基于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青山试验场,以桉树纯林(Pure Eucalyptus plantation,PE)、红锥纯林(Pure Castanopsis hystrix plantation,PCH)和桉树×红锥混交林(Mixed Eucalyptus and Castanopsis hystrix plantations,MEC)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叶片C含量表现为PCH>MEC>PE,N含量表现为PE>MEC>PCH,P含量表现为MEC>PCH>PE。相比于纯林,MEC的叶片C/N和C/P较低,表明MEC的养分利用效率较高。PE、MEC和PCH的叶片N/P均小于14,说明三种林分均容易受到N限制。不同林分间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无显着差异,表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无显着影响。(2)凋落物C、P含量表现为MEC>PCH>PE,混交林与纯林间差异显着;N含量表现为MEC>PE>PCH。与PE和PCH相比,MEC表现出较高的凋落物C/N和较低的C/P,说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凋落物N/P表现为MEC<PCH<PE<25,说明三种林分的凋落物分解均容易受到N限制,也反映出桉树与红锥混交并未改善该元素限制状况。(3)与PE相比,MEC显着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SOC含量。三林分间土壤TP含量在每个土层均无显着差异。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 cm土层的SOC和TN含量显着高于10~20 cm土层。在0~20 cm土层,PE、MEC和PCH土壤C/N均较低,有利于N元素的释放;土壤C/P和N/P均较高,表明该区域土壤P的有效性较低,且三种林分均容易受到P限制;土壤C/N、C/P和N/P均表现为PCH>MEC>PE,说明与PCH相比,桉树与红锥混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P元素的有效性。(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生物量氮(MBN)和生物量磷(MBP)含量在0~20 cm土层整体上均表现为MEC高于PE和PCH,说明MEC土壤固持C、N、P的能力较强。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土壤MBN、MBP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同一林分0~10 cm土层土壤MBC、MBN和MBP含量均显着高于10~20 cm土层。在以上土层土壤MBC/MBP表现为PE>PCH>MEC,说明MEC的土壤微生物在矿化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释放P元素的潜力较大,能够发挥MBP对土壤有效磷库的补充作用。(5)桉树与红锥混交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显着提高了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LAP),显着降低了β-1,4-葡萄糖苷酶(BG)和酸性磷酸酶活性(ACP),对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活性(NAG)影响不显着。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三种林分这四种酶活性以及酶C/P和酶N/P均极显着降低。PE、MEC和PCH在0~20 cm土层土壤酶C/N/P分别为1:1.08:1.37、1:1.16:1.34和1:1.07:1.31,均与全球生态系统酶C/N/P(1:1:1)相偏离,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更容易受到P限制。三种林分酶C/N均值较低,酶C/P和酶N/P较高,反映出土壤N元素的相对缺乏,意味着三种林分也容易受到N限制。MEC酶C/P和酶N/P均高于PE,而酶C/N反之,表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的P限制,但并未改善土壤N限制。(6)叶片与凋落物之间,以及二者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均表现出微弱的相关性,说明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似乎不能表征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之间表现出密切的联系,土壤SOC和TN均与微生物量C、N、P和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但土壤TP与微生物化学计量特征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研究区内桉树人工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C、N、P养分的循环并不平衡。综上所述,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无显着影响;相比于纯林,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P元素的有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固持营养元素的能力和释放P元素的潜力,从而有利于改善林分受到的P限制状况,但并未改善N限制。因此今后在该区域桉树人工林及其混交林的培肥策略上应注意N、P元素的输入。
黄海娟[5](2021)在《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文中提出桉树在中国南方大面积高强度地连续单一种植,对土壤肥力质量和环境造成影响,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开展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旨在选择适宜的桉树在林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桉树人工林的规划。本文在桉树主产区建立了 90个桉树人工林标准地,测量了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的33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平均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a)、加权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QIw)、Nemoro质量指数(SQIn)、灰色关联度(SQIg)共4种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全数据集(TDS)、最小数据集(MDS)、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RMDS)共3种数据集来评价和验证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主要结论如下:(1)筛选了 10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作为桉树人工林的最小数据集。MDS包括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标有:土壤容重、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通气度、pH、全氮、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锌、氨态氮、蔗糖酶,其中物理指标3个,化学指标6个,生物学指标1个。同时筛选了13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作为桉树人工林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RMDS的指标有:毛管孔隙、土壤通气度、土壤容重、pH、有机质、有效铜、全钾、有效硼、有效铁、蔗糖酶、微生物生物量磷、过氧化氢酶、微生物生物量碳,其中物理指标3个,化学指标6个,生物学指标4个。(2)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MDS和RMDS,它们之间显着相关,RMDS比MDS更准确有效。(3)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性质对生物学性质具有影响。全钾、土壤通气度、全氮、有效钾、最大持水量、有机质、硝态氮、非毛管孔隙、毛管持水量、氨态氮、有效锌、总孔隙度、最小持水量、有效镁、毛管孔隙、有效钙、全磷、pH、有效铜都是理化性质中对生物学性质影响较敏感的指标。有效硼、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效磷、有效铁、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容重、有效锰都是理化性质中对生物学性质影响较不敏感的指标。(4)本研究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发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肥力质量整体不高。(5)聚类分析显示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可分为三级,每级土壤之间的土壤肥力质量指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第三级>第二级>第一级。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第三级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土壤通气度、有机质、有效铁、硝态氮、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第一级土壤和第二级土壤。(6)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的土壤全磷、有效锰含量较低,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硼分别低于10mg/kg、100mg/kg、2 mg/kg、0.5 mg/kg 临界值,所以今后在桉树人工林土壤管理与施肥过程中应注意磷、钾、铜、硼元素的补充。
高悦[6](2021)在《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氮磷钾养分存留量的变化》文中认为桉树因具有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萌芽更新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南方被广泛引种栽培。桉树人工林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在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其生物量变化趋势以及多代经营林地其养分盈余与否、系统是否可持续尚不清楚,且在连续高强度的经营模式下造成林地土壤质量产生怎样的变化尚未可知。本文以广西桉树主产区四个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前经营模式下多代连栽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平衡状态及其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在四个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设置36个标准地,基于样地调查建立生物量回归模型估算桉树人工林生物量,通过计算氮磷钾的养分存留量获知其养分平衡状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林地综合评分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林地土壤质量等级进而研究多代连栽桉树林地土壤质量的变化,拟为桉树人工林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各代生物量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一代林至四代林生物量分别为:125.1t·ha-1、151.11t·ha-1、107.71t·ha-1、116.22t·ha-1。一代林至二代林生物量上升可能的原因一是林地土壤质量变好,二是此时桉树的萌芽更新能力较强。二代林至三代林生物量下降也许是由于桉树萌芽更新能力变差、林地地力衰退供肥能力不足导致的。四代林相较三代林生物量略有上升或许是四代林重新植苗的缘故,但四代林生物量显着低于一代林。(2)桉树人工林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变化与桉树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多代连栽后桉树中大量元素养分含量降低,暗示桉树林地土壤养分减少、质量变差从而导致生物量下降。除了锰随代次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外,铁、铜、锌和硼随代次增加总体上展现上升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微量元素富集至桉树人工林中。(3)在忽略大气氮沉降、地表径流损失、土壤微生物固氮和元素挥发等难以控制的变量前提下,综合考虑施肥量与上代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存留量,研究发现氮的养分输入量随代次呈现下降趋势,三代林时养分输入不足,且四代林的养分输入量降到-351.57kg·ha-1。磷的养分输入量随代次变化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二代林的养分输入量最高,其值为:105.34kg·ha-1。钾的养分输入量随代次增加呈现逐代上升的趋势,磷与钾的养分输入充足。在全树利用条件下,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输出量除磷外,氮与钾在不同代次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二代林的氮、磷、钾养分输出量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其值分别为:1020.26kg·ha-1、116.64kg·ha-1、244.24kg·ha-1。(4)桉树人工林中氮、磷、钾的养分存留量在各代次间具有显着差异(p<0.05),氮和磷处于养分亏缺的不平衡状态。氮的养分亏缺表现出逐代上升的趋势,磷的养分存留量随代次增加总体上表现出下降的趋势,钾的养分存留量随代次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多代连栽经营模式下的桉树人工林导致林地被携出大量氮和磷。(5)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的影响林地土壤质量等级主要因子有海拔、坡位、土壤有机质、土壤全钾、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磷。林地等级随代次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一代林至二代林土壤质量等级上升,二代林至四代林土壤质量等级下降。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等级降低表明当前高强度、大面积单一种植的经营模式使得林地土壤肥力质量变差,供肥能力减弱,同时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减少也表明连栽的经营模式并不可持续。(6)土壤物理性质除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外,在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之间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土壤含水率以及田间持水量均随代次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土壤容重连栽后增大,这表明林地土壤长时间种植桉树后保水蓄水能力变差、土壤板结。多代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均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其中土壤pH值在四代林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其值为4.27;此外,有机质逐代下降,从一代林的64.58g·kg-1下降至四代林的34.69g·kg-1;全氮表现出逐代下降的趋势,其中一代林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土壤全磷、全钾具有极显着差异(;p<0.05),全磷在一代林显着低于其他代次,全钾在二代林时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土壤有效钾和速效磷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速效钾在一代林时显着高于其他代次,值为56.92mg·kg-1,二代林的有效磷相较其余代次其含量最高。总体而言多代连栽桉树造成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减少,水土保持能力变差。综上所述,桉树人工林在当前多代连栽、高强度、大面积单一种植的经营模式下,桉树人工林的生物量随代次增加下降,生态系统中氮与磷处于养分亏缺的不平衡状态,林地土壤质量出现变差趋势,土壤中养分含量降低,表明当前高强度的经营模式可持续性较差。
刘兵[7](2020)在《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文中提出桉树(Eucalyptus)速生人工林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林业用材的有力保障,然而部分研究认为桉树种植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如植物功能群丧失,土壤肥力衰退,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林下生境恶化以及植物生产力降低等。这些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桉树推广种植的质疑和争论,甚至抵制。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同地上林分结构、森林营养库的大小、养分的可利用性、生物多样性乃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揭示桉树与真菌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其在养分循环中的调控机制,以及评价桉树生产力、提升桉树人工林抗风险能力及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管理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基地(广东湛江)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两处典型桉树种植区为试验地,以不同桉树林龄(一年和多年)、不同桉树树种(赤桉、尾巨桉和粗皮桉)、不同连栽代次桉树纯林(巨尾桉一代林和二代林)以及不同连栽代次的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人工林为例,利用高通量测序结合FUNGuild分析、荧光微孔板技术及实时定量PCR,通过研究桉树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真菌营养模式和参与碳、氮、磷、硫等循环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总量(包括真菌、细菌数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探讨桉树林分结构、土壤真菌和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植物和土壤真菌在调控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的作用,进而揭示土壤真菌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机制和反馈作用,从机理上探讨植物与土壤真菌在调控生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林间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分析发现:随着桉树林龄的增长,林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得到一定的优化,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呈下降趋势,土壤肥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桉树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水平影响效应不显着,但对参与碳、氮循环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葡萄糖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酶活性效应显着。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显着改善和恢复土壤肥力水平和物理结构,参与碳循环的外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而参与磷循环的酸性磷酸酶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连栽后肥力水平和有机质矿化速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但连栽后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真菌细菌比的显着下降可部分抵消连栽对土壤肥力的负面效应。2)通过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林龄、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代次是林间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变化重要的林分结构驱动因子。随着桉树人工林林龄的增加,真菌群落的丰富度指数显着增加,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着下降,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其门下的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和刺盾炱目(Chaetothyriales)真菌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及其门下的伞菌目(Agaricales)、蜡壳耳目(Sebacinales)、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和红菇目(Russulales)以及子囊菌的柔膜菌目(Helotiales)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被孢霉属(Mortierella)真菌相对丰度显着增加。桉树树种对真菌的alpha多样性没有显着效应,但对寄主偏爱或特异性高的伞菌目、小鬼伞属(Coprinellus)和豆马勃属(Pisolithus)等真菌进行选择富集。固氮树种混交显着提升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恢复了土壤肥力,进而抑制了担子菌的生长,从而使子囊菌占主导地位。二代巨尾桉纯林林间土壤相较一代纯林真菌丰富度指数有上升趋势;二代林整体上相较一代林林间土壤担子菌门真菌相对丰度显着下降,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真菌相对丰度显着上升,且连栽后种植年限的延长可以抵消连栽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退化的负面效应。3)通过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表明:土壤环境因子主要通过驱动参与碳、氮循环的真菌类群改变真菌群落结构。土壤有机碳含量作为关键的土壤环境驱动因子,主要是通过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的数量和质量变化驱动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全氮含量则主要通过调节具有硝化反硝化能力的真菌类群以及正向或反向选择腐生型真菌驱动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4)通过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构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响应特征分析表明:相较桉树树种和固氮树种混交,林龄和连栽代次是桉树人工林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结构变化更为重要的林分结构驱动因子。随着林龄的增长,林下生境的稳定和连续,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得到恢复,进而导致林间土壤苔藓寄生型真菌、昆虫寄生型真菌和动物致病型真菌相对丰度的增加;同时,桉树多年林林间土壤中较多的化感物质以及较高丰度的被孢霉属和内生真菌可有效拮抗植物致病型真菌。尾巨桉(E.urophylla × E.grandis)对较高平均寄主特异性指数的伞菌目、小鬼伞属和未定义腐生型真菌的富集,充分证明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落结构之间高度的相关性。随着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桉树种植林龄的延长,林下植物和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得到一定的恢复,进而导致粪便腐生型真菌、地衣寄生型真菌和藻类寄生型真菌在固氮树种混交林和二代林林间土壤中的富集。同时,土壤环境因子对不同真菌群落功能类群产生不同的驱动选择,土壤全氮含量对腐生型真菌(包括未定义腐生型真菌、土壤腐生型真菌和枯落物腐生型真菌)与共生型真菌(包括外生菌根和杜鹃花科菌根)产生相反的驱动选择。固氮树种混交后树种的增加以及连栽后桉树林龄的延长,粘帚霉属(Clonostachys)、被孢霉属和内生真菌相对丰度较高,会有一定的植物病原菌调节能力。综合上面主要研究结论发现:桉树林龄和连栽代次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的影响效应分别比桉树树种和固氮树种混交更为显着。同时,土壤有机碳、全氮等环境因子也是桉树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变化重要的驱动因子,可通过碳、氮养分循环直接影响真菌群落和功能特征。此外,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变化引起的碳、氮养分循环的改变,又会反馈和影响地上桉树的生长状态;桉树人工林近自然管理经营措施,如延长种植年限和固氮树种混交,可增加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稳定性。
温远光,周晓果,朱宏光,刘世荣,王磊,蔡道雄,贾宏炎,明安刚,卢立华[8](2019)在《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桉树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开展生态营林理论的探索与实践。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营林措施与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关系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营林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桉树生态营林实践,建立起现代桉树生态营林理论体系。文中提出生态营林的定义、生态营林原则和生态营林的理论体系。6年的生态营林实践表明,采取"低干扰、低投入、低污染"的生态营林方式,获得"高产量、高价值、高效率"的营林效果,实现长短结合、一般用材与珍贵用材结合、木材生产与生态服务协同提升的生态营林目标。该理论是解决当今桉树人工林木材生产和生态服务失衡以及生物安全、土壤安全、生态安全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对推动我国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黄方,吕世凡,吕成群,黄宝灵,董必珍[9](2017)在《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接种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影响,为林木合理施肥和防止地力衰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固氮菌N1、解钾菌40 K、解磷菌P13种菌株分别接种巨尾桉广林9组培苗。造林后,测定3.5年生林木的生长量和叶、枝、根、皮等采伐剩余物的数量以及N、P、K等养分含量。【结果】供试的3种益生菌接种巨尾桉广林9号对林木生长、采伐剩余物数量和养分归还量均有促进作用。其中接种40 K菌株的效果最好,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对照增长14.7%、23.9%和70.9%;采伐剩余物达到86 670 kg/hm2,比对照增加了85.1%;采伐剩余物总养分归还量达866.33 kg/hm2,比对照增加75.02%。【结论】接种40 K菌株对巨尾桉广林9号林木生长、采伐剩余物数量和养分归还量效果最显着。
周玉杰[10](2017)在《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海南大丰农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橡胶人工林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典型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由于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橡胶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增,引发了人们关于种植橡胶树是否会给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诸多争议。有研究认为大规模植胶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减少等。为了正确评价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现状,明确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是否退化的问题。本文选取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即幼龄期(5a)、初产期(10a和13a)、旺产期(18a)和降产期(25a和30a)作为试验样地,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微生态特征三大方面对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特征变化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评价了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现状,并分析了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引起变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以及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在0-20cm和20-40cm 土层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变化主要表现在0-20cm 土层,在20-40cm 土层差异不明显。0-20cm 土层内,土壤容重以5a橡胶人工林最低,30a橡胶人工林最高,10a、13a、18a、25a橡胶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饱和持水量以5a橡胶人工林最高,10a、13a、18a、25a和30a橡胶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均以5a橡胶人工林最高,其次为25a橡胶人工林,其它林龄间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差异不明显。(2)橡胶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橡胶人工林土壤为酸性,pH值在4.7-5.2之间,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随橡胶树林龄增长而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尤其缺磷和钾。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而全氮、全钾、全氮和全磷含量在0-20cm与20-40cm 土层差异不明显。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存在差异。(3)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特征变化橡胶人工林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分别介于0.41-0.61 mg/kg,731.39-2393.05 ug/g和271.33-324.26 ug/g之间。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以5a橡胶人工林最高,其次为18a、25a和30a橡胶人工林,10a和13a橡胶人工林最低。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介于30.23-85.81mg/kg之间。10a和13a橡胶人工林最高,5a、18a、25a和30a橡胶人工林间差异不明显。割胶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高于割胶后。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在割胶前后不同。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羧酸类、氨基酸类、胺类和糖及衍生物类碳源能力较强,而利用酚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能力较差。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共获得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438870个,OTU 2073个,真菌ITS基因序列563658个,OTU 2521个。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Ace、Chao、Shannon-Wiener、Simpson 和 Coverage 指数分别介于 1331-1695、1334-1732、5.46-6.02、0.007-0.018和0.983-0.987之间。10a、13a、18a和30a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高于5a和25a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Ace、Chao、Shannon-Wiener、Simpson和 Coverage 指数分别介于 601-824、598-815、3.77-4.40、0.035-0.098 和 0.991-0.994之间。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明显,但Chao、Ace和Coverage指数存在差异。99.89%细菌基因序列注释为28个门,66个纲,139个目,245个科,355个属,645个种,1.01%为Bacteria unclassified。66.15%真菌基因序列注释为6个门,25个纲,77个目,170个科,357个属,558个种,33.85%为Fungiunclassified。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类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是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类群。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分别具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4)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调控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以幼龄期(5a)最高,初产期(10a和13a)降低,旺产期(18a)和降产期(25a和30a)土壤质量逐渐恢复。土壤容重、有机质、全钾、细菌群落多样性Ace和Chao指数以及真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是评价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的主要指标。土壤理化性质与橡胶人工林林地生产力密切相关。土壤容重随橡胶树生物量增长而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持水能力随橡胶树生物量增长而降低,随林下植物生物量和个体数量增加而提高。pH与橡胶树生物量、林下植物物种、林下植物个体密切相关。CEC与林下植物生物量、橡胶树生物量密切相关。土壤养分含量与林下植物生物量、林下植物物种、林下植物个体密切相关。过氧化氢酶、脲酶和MBC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橡胶树生物量、林下植物个体、pH和磷酸酶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AN、AK、TK、SOM、TN、林下植物生物量和磷酸酶是影响橡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措施主要是:采取合理的割胶制度及抚育管理措施;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减少人为干扰,构建复合生态系统。
二、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Ⅴ.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Ⅴ.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土壤培肥处理对桂南桉树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指标调查 |
1.3.1 林木生长量及产量测定 |
1.3.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1.4 土壤肥力计算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2 不同处理促进林分增产的潜力 |
3.3 不同处理土壤改培效果 |
3.4 不同处理提质增效综合评价 |
(2)桉树造林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桉树造林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1 桉树的生长特性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1.2 桉树生产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2 桉树造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1 桉树的生长特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2.2 桉树生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 桉树造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1 桉树生长特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2 桉树生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 展望 |
(1)加强桉树林地土壤的保护,对桉树林地土壤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
(2)强化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
(3)研发混交栽培技术。 |
(3)桉树人工林植物营养内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桉树人工林概况 |
1.2.2 养分循环 |
1.2.3 桉树人工林养分循环 |
1.2.4 叶片养分重吸收 |
1.2.5 水溶性养分研究现状 |
1.2.6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植物与土壤的样品采集和营养元素测定 |
2.2.1 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2.2.2 植物水溶性植物营养元素含量测定 |
2.3 桉树根区与行间的土壤微生物的采集与处理 |
2.3.1 微生物环境因子测定 |
2.3.2 高通量测序 |
2.4 数据计算方法 |
2.4.1 叶片重吸收率 |
2.4.2 叶片水溶性含量比重 |
2.4.3 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计算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桉树不同成熟度叶片营养元素内循环特征 |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研究方法 |
3.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 |
3.3.2 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叶片营养元素特征 |
3.3.3 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叶片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 |
3.3.4 桉树人工林营养元素重吸收特征及其与土壤状况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桉树幼嫩叶与成熟叶的营养元素差异 |
3.4.2 桉树幼嫩叶-成熟叶-衰老叶营养元素转移规律特征 |
3.4.3 幼嫩叶-成熟叶-衰老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4.4 幼嫩叶与成熟叶叶片重吸收率差异 |
3.5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不同成熟度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内循环特征 |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概况 |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 |
4.3.2 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相关性 |
4.3.3 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与营养元素 |
4.4 讨论 |
4.4.1 桉树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特征与全量营养元素 |
4.4.2 水溶性营养元素特征 |
4.4.3 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叶片水溶性营养元素的占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桉树根区土壤与行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5.1 样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概况 |
5.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5.1.3 研究方法 |
5.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基本状况 |
5.3.2 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OTU分析 |
5.3.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物种分析 |
5.3.4 不同土壤理化性质指示细菌群落筛选 |
5.3.5 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5.3.6 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
5.3.7 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联性 |
5.4 讨论 |
5.4.1 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其多样性 |
5.4.2 细菌群落对桉树叶片营养的影响 |
5.4.3 细菌群落与土壤化学成分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桉树根区土壤与行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
6.1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概况 |
6.1.2 样品采集 |
6.1.3 研究方法 |
6.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OTU分析 |
6.3.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物种分析 |
6.3.3 不同土壤性质指示真菌群落筛选 |
6.3.4 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6.3.5 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种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 |
6.3.6 土壤化学成分对桉树人工林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4 讨论 |
6.4.1 桉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及其多样性 |
6.4.2 优势真菌属对桉树叶片养分的影响 |
6.4.3 真菌群落与土壤化学成分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所用缩写和符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概况 |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基本理论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3.1 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3.2 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4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5 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5.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5.2 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6 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植被特征 |
2.2 试验林分构建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设置及林分调查 |
2.3.2 植物调查和样品采集 |
2.3.3 土壤调查和样品采集 |
2.3.4 室内样品分析方法 |
2.3.4.1 叶片和凋落物C、N、P含量的测定 |
2.3.4.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4.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林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1.1 不同林分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1.1.1 不同林分叶片C、N、P含量特征 |
3.1.1.2 不同林分叶片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3.1.2 不同林分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1.2.1 不同林分凋落物C、N、P含量特征 |
3.1.2.2 不同林分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3.1.3 叶片与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3.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2.1 土壤理化性质 |
3.2.1.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3.2.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2.2.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2.2.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C、N、P含量特征 |
3.2.2.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3.2.2.4 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3.2.2.5 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化学计量特征的冗余分析 |
3.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3.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微生物量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3.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C、N、P含量特征 |
3.3.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
3.3.4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3.3.5 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化学计量特征的冗余分析 |
3.4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3.4.1 林分和土层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3.4.2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酶活性 |
3.4.3 不同林分、土层的土壤酶化学计量比 |
3.4.4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3.4.5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与土壤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冗余分析 |
3.5 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
3.5.1 植物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3.5.2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3.5.3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1.1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1.2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2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3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3.1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微生物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3.2 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4.4 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论文资助项目 |
(5)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2.1 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
1.2.2 土壤肥力质量研究进展 |
1.2.3 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研究进展 |
1.2.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述评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土壤采样 |
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
2.4 土壤生物学性质分析 |
2.5 最小数据集筛选 |
2.6 土壤质量评价 |
2.7 建立和验证MDS和RMDS |
2.8 统计分析 |
2.8.1 主成分分析 |
2.8.2 相关性分析 |
2.8.3 冗余分析 |
2.8.4 灰色关联分析 |
2.8.5 聚类分析 |
2.9 技术路线 |
3 结果 |
3.1 土壤性质 |
3.2 土壤性质的冗余分析 |
3.3 最小数据集的筛选 |
3.4 修正过的最小数据集的筛选 |
3.5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
3.6 MDS和RMDS的验证 |
3.7 土壤肥力质量分级 |
4 讨论 |
4.1 土壤肥力质量 |
4.2 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 |
4.3 MDS与RMDS的比较 |
4.4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氮磷钾养分存留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桉树人工林研究概况 |
1.2.1 桉树人工林国外研究进展 |
1.2.2 桉树人工林国内研究进展 |
1.3 桉树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
1.4 林地土壤质量等级划分的研究 |
1.5 桉树人工林养分含量与养分平衡的研究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3 土壤与植物样品测定 |
2.4 生物量回归模型 |
2.5 林地等级划分 |
2.6 养分平衡状态 |
2.7 数据处理 |
2.8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模型和生物量 |
3.1.1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模型 |
3.1.2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 |
3.1.3 各代桉树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分配 |
3.2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利用状况 |
3.2.1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含量 |
3.2.2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输入量 |
3.2.3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输出量 |
3.2.4 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存留量 |
3.3 各代桉树人工林林地土壤质量等级划分 |
3.3.1 主要影响因子 |
3.3.2 林地综合评分值 |
3.3.3 桉树林地土壤质量分等定级 |
3.4 各代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
3.4.1 土壤理化性质单因素方差分析 |
3.4.2 不同代次桉树人工林养分含量和林地土壤质量指标相关性 |
4 讨论 |
4.1 各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和养分含量 |
4.2 短周期经营各代桉树人工林养分平衡状态 |
4.3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土壤真菌和植物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相互作用 |
1.1.1 土壤真菌与森林林分结构的关系 |
1.1.2 固氮树种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作用 |
1.1.3 土壤真菌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 |
1.2 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
1.2.1 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桉树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
1.2.4 桉树人工林林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
1.2.5 桉树近自然化经营管理 |
1.2.6 桉树人工林病害 |
1.3 土壤真菌在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中的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种苗示范基地概况 |
2.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凭祥)哨平实验林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林龄和树种桉树人工林处理试验设计 |
2.2.2 固氮树种混交和连栽桉树人工林处理试验设计 |
第三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 |
3.1 试验与方法 |
3.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3.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3.1.3 土壤生物学性质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3.2.2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量影响 |
3.2.3 桉树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影响 |
3.2.4 桉树林间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量的关联分析 |
3.3 讨论 |
3.3.1 桉树林龄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3.2 桉树树种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3.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3.4 桉树连栽代次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特征 |
4.1 试验与方法 |
4.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4.1.2 土壤真菌ITS文库构建及高通量测序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高通量测序整体概况 |
4.2.2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4.2.3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OTUs分布 |
4.2.4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优势分类单元 |
4.2.5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差异分类单元 |
4.3 讨论 |
4.3.1 桉树林龄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2 桉树树种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3 桉树与固氮树种混交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3.4 桉树连栽代次对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以及驱动因素分析 |
5.1 试验与方法 |
5.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5.1.2 土壤样品相关指标测定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桉树不同林分结构变化下的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 |
5.2.2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模型 |
5.2.3 桉树土壤真菌主要分类单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4 桉树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酶活的关联模型 |
5.2.5 桉树土壤真菌主要分类单元与土壤酶活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桉树人工林不同林分结构下土壤真菌群落功能响应特征 |
6.1 试验与方法 |
6.1.1 土壤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6.1.2 土壤样品相关指标测定 |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桉树林间土壤优势真菌群落功能类群 |
6.2.2 桉树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差异 |
6.2.3 桉树不同林分结构变化下的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结构 |
6.2.4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联模型 |
6.2.5 桉树林间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类群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态营林概念及与其他营林概念的区别 |
1.1 生态营林的概念 |
1.2 生态营林与其他营林概念的区别 |
2 生态营林的原则 |
2.1“三低三高”原则 |
2.2 混交和结构优化原则 |
2.3 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维持原则 |
2.4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原则 |
2.5 最佳经营周期原则 |
3 生态营林理论 |
3.1 桉树人工林发育阶段理论 |
3.1.1 幼树阶段 |
3.1.2 幼龄林阶段 |
3.1.3 中龄林阶段 |
3.1.4 成熟林阶段 |
3.1.5 过熟林阶段 |
3.2 桉树人工林的密度控制理论 |
3.2.1 密度对桉树人工林个体生长的作用规律 |
3.2.2 密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生长的作用规律 |
3.2.3 桉树生态营林的合理密度理论 |
3.2.4 桉树生态营林的营养面积调控理论 |
3.3 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理论 |
3.4 桉树林下植被生态化管理理论 |
3.4.1 林下植被的重要性 |
3.4.2 植物功能群丧失的生态后果 |
3.4.3 桉树林下植被的生态化管理 |
3.5 土壤肥力维持理论 |
3.5.1 土壤肥力学说 |
3.5.2 桉树林地土壤肥力演变 |
3.5.3 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维持和修复理论 |
3.6 地上与地下生物的协同理论 |
3.6.1 地上与地下生物群落的耦合关系 |
3.6.2 地上与地下生物群落的协同理论 |
3.7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理论 |
3.7.1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互联互作理论 |
3.7.2 木材生产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协同理论 |
3.8最佳经营周期理论 |
3.8.1经营周期的定义 |
3.8.2桉树最佳轮伐期理论 |
4生态营林实践 |
4.1桉树生态营林试验设计 |
4.1.1试验林构建 |
4.1.2试验设计理念 |
4.1.3试验设计及处理 |
4.2生态营林实践效果评价 |
4.2.1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 |
4.2.2群落生物多样性 |
4.2.3林分土壤肥力 |
4.2.4林分经济效益 |
5 结语 |
(9)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1 林分生长情况测定 |
1.4.2 采伐剩余物量测定 |
1.4.3 养分元素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益生菌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 |
2.2 接种益生菌的林分采伐剩余物数量及组成特征 |
2.3 接种益生菌的林分采伐剩余物养分含量 |
2.4 接种益生菌的林分采伐剩余物养分归还量 |
3 讨论 |
4 结论 |
(10)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海南大丰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前言 |
2 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
2.1 土壤质量定义 |
2.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 |
2.3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3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 |
4 橡胶人工林土壤研究进展 |
4.1 橡胶人工林水土流失 |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肥力 |
4.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 |
5 存在问题及研究目的、意义 |
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
1.2 样地设置及概况 |
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2.1 土壤物理性质 |
2.2 土壤化学性质 |
2.3 土壤微生态特征 |
2.4 林地生产力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1 土壤容重 |
1.1 不同土层容重 |
1.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容重 |
2 土壤孔隙度 |
2.1 不同土层孔隙度 |
2.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孔隙度 |
3 土壤持水特性 |
3.1 不同土层持水特性 |
3.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持水特性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1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特征 |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垂直空间变化 |
4.3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第四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1 pH值 |
1.1不同土层pH值 |
1.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pH值 |
2 阳离子交换量 |
2.1 不同土层阳离子交换量 |
2.2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
3 土壤养分 |
3.1 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
3.2 不同土层养分含量 |
3.3 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1 橡胶人工林土壤pH |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变化 |
第五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特征变化 |
1 土壤酶活性 |
2 土壤微生物碳 |
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
3.1 土壤微生物群落AWCD值变化 |
3.2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
3.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 |
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
4.1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
4.2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
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5.1 橡胶人工林土壤酶活性 |
5.2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 |
5.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
5.4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 |
5.4.1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
5.4.2 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 |
第六章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调控 |
1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 |
1.1 土壤物理质量 |
1.2 土壤肥力质量 |
1.3 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 |
1.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2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
2.1 林地生产力 |
2.2 土壤理化特性与林地生产力的关系 |
2.3 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
2.3.1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因素 |
2.3.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
2.3.3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因素 |
3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措施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4.1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
4.1.1 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地生产力的关系 |
4.1.2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影响因素 |
4.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影响因素 |
4.2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及原因 |
4.2.1 土壤物理质量和肥力质量 |
4.2.2 土壤微生态环境质量 |
4.2.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
4.3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调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1.1 橡胶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1.2 橡胶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
1.3 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态特征变化 |
1.4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影响因素 |
1.5 橡胶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与调控 |
2 特色与创新 |
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简介 |
资助项目 |
致谢 |
四、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 Ⅴ.桉树林间种山毛豆对土壤肥力与林木生长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土壤培肥处理对桂南桉树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覃祚玉,石媛媛,赵隽宇,唐健,邓小军,宋贤冲,黎巍. 广西林业科学, 2021(05)
- [2]桉树造林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J]. 王继华,李义纯,梅瑜,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3]桉树人工林植物营养内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吉玉. 广西大学, 2021(12)
- [4]桉树与红锥混交对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 邵文哲. 广西大学, 2021
- [5]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筛选与评价[D]. 黄海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6]多代桉树人工林生物量与氮磷钾养分存留量的变化[D]. 高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7]桉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变化对土壤真菌群落和功能结构的影响[D]. 刘兵. 南京林业大学, 2020
- [8]桉树生态营林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 温远光,周晓果,朱宏光,刘世荣,王磊,蔡道雄,贾宏炎,明安刚,卢立华. 广西科学, 2019(02)
- [9]益生菌对巨尾桉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归还的影响[J]. 黄方,吕世凡,吕成群,黄宝灵,董必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5)
- [10]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质量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海南大丰农场为例[D]. 周玉杰. 海南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