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加方济黄芪汤治疗小儿慢性肾炎38例

真武汤加方济黄芪汤治疗小儿慢性肾炎38例

一、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治小儿慢性肾炎38例(论文文献综述)

韦海敏,向少伟,刘威利,钟文露[1](2020)在《经方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肾性水肿,是肾脏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较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西医治疗肾性水肿,短期效果虽显着,但易反复,难以长久消除,而经方治疗肾性水肿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经方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文献及实验研究,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经方对肾性水肿具有明显的疗效。

王淞[2](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杨琍舒[3](2019)在《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古今临床应用古代虚劳名方薯蓣丸的经验,明晰薯蓣丸的适用病症和适用人群,为进一步安全有效使用薯蓣丸提供临床经验的支持。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是基于薯蓣丸相关的古今文献和导师黄煌教授的临床案例,进行经典文献解析、临床个案分析、案例统计以及社会调查,从而提炼出薯蓣丸的方证,即适用疾病和适用人群。结果:薯蓣丸的主治疾病谱主要分布在晚期肿瘤、老年病、贫血、慢性咳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产后虚损等,大多是消耗性疾病的迁延期或终末期。适用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人体消瘦,面色及肤色萎黄、肢冷、肌肉萎缩、脉虚弱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等。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便溏、怕冷、咳嗽、心悸、胸闷以及关节疼痛。整理发现薯蓣丸适用于“虚劳夹有风邪”的虚性体质。体质形成的因素多与外感未能及时治愈,久病、手术、放化疗、营养不良以及高龄等相关。导师临床案例以及其他文献调查发现,本方对肿瘤晚期以及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晚期肿瘤治疗上,本方能增进食欲,增加体重,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任何副作用。从组方功效分析发现,薯蓣丸具有理虚拯劳,扶正祛邪的效用。由炙甘草汤、桂枝汤、理中丸、八珍汤、柴胡桂枝汤、十全大补汤等组成,君药为山药,大枣和甘草。全方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和祛风散邪的功效。药理研究提示薯蓣丸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薯蓣丸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结论:基于对经方薯蓣丸的文献回顾性研究,本研究认为薯蓣丸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的食疗方以及老年保健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茜[4](2018)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是近年来中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证经验是名老中医经验的核心内容,医案是临证经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李可老中医的医案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名老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中医名家医案和理法方药以其思维复杂与网状结构概念着称,而现有的大多数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以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为主,此类分析难以深入研究医案中理法方药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特色,难以满足对中医医案分析研究的需要,医案中尚有许多隐性信息难以被提取发现。鉴于此,本课题运用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一同开发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数据整理、挖掘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善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可对数据特点做出更加直观的挖掘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方法的缺陷,为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助力。李可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大家,一生从事中医临床探索50余年,诊治10余万患者,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他一生的代表作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该书是一本医案专集,收录了李可老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各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验案,部分医案后附有“兼探”“按语”等,对若干专题和理论做了阐述。李可老中医一生只有一本《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留世,其中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非常宝贵,成为了中医救治危急重症的重要参考着作,也是中医后学研究和继承李可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要想学习和继承李可临床经验,就必须深入探索分析其医案。为使李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深入理解和传承,本文拟利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期进一步了解李可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名老中医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方法:梳理总结《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理法方药特点,筛选书中疗效显着、方药明确的病例,将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舌脉、病名、证型、主方、方药、煎服方法以及附加疗法输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然后根据研究设计,将数据库总表格拆分为病、症、证、方、药、量、附加疗法、煎服法等属性之间相互对应的分表格,再使用偏序结构图生成工具将分表格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根据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与特异性之间的关系,挖掘李可医案中的症治规律,分析李可辨治用药的特点。成果:本研究分别从症状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从疾病与方剂的对应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对应关系、疾病与煎服方法的对应关系、疾病与附加疗法的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从证型与方剂对应关系、证型与药物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从方剂与疾病对应关系、方剂与症状体征对应关系、方剂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从药物剂量与疾病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症状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总结出李可对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的辨证特点,对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的治疗特点,对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的治疗特点,对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的运用特点,以及对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的使用特点。结论:李可老中医临证特色为:各科疾病巧辨证,李可老中医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临床辨证使用多种辨证方法,从而给出最合适准确的证型名称;大剂扶阳非常态,李可老中医虽以大剂量使用扶阳药物着称,但在其实际治疗中,并非动辄使用扶阳药物或方剂;最常使用姜枣草,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的药物是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者可起到健脾和胃、解毒增效的作用,可见李可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重视固护中焦脾胃;治疗方法多样化,李可在临床治疗中善于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方剂种类都很广泛,除了汤药以外,李可还常运用丸剂、散剂、中成药以及针灸、刺血、熏洗等多种疗法配合治疗;热象须防虚与寒,李可在临床治疗中遇到舌红、脉数、烦躁等常见于实热证或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时,往往谨慎辨证,医案中此类症状体征也常见于阳虚证、气虚证、亡阳证等;清热通腑亦大胆,李可不仅善于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物,在治疗外科急腹症、疫毒痢、暴发型脑炎等疾病时,对金银花、生石膏、大黄、芒硝等清热、通腑药物也常常破格重用;阴虚火燔引火治,李可常以引火汤治疗肾阴虚火不归元,此处的火不归元须与格阳证、戴阳证之浮阳外越相区别,辨别重点在于是否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重视祛瘀善活血,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最常见的证型为血瘀证,李可在治疗疑难重症时注重祛瘀活血;善用虫药疗顽疾,李可医案中多使用全蝎、蜈蚣、穿山甲等虫类药,此类药物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对李可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的应用方法,该方法能系统化梳理名老中医医案,并挖掘分析其中的病-症-证-治之间的相互对应规律,实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的精准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鼎[5](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以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以近30年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其运用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以进一步探寻水湿痰饮病中医病机演变及治法方药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对其近30年来公开发表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病案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共1078诊次的全部资料利用Medcase 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软件建立病案采集、存贮数据库,运用频数分布、关联规则、聚类方法挖掘、分析其临床症状、病机、舌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并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1078例患者中男性509例,女性54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1岁。涉及中医病证135种,主要的中医病证有水肿、咳嗽、眩晕、痹证、喘证、泄泻、哮病、胃痛。涉及西医病症226种,主要的西医病症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腹泻、慢性肾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症状共计281种,主症为形寒怕冷、纳呆食少、疲倦乏力、水肿、咳嗽、胸闷、大便稀薄、口干、呕吐、腹胀、尿少、头晕、气喘。涉及病机150项,主要的病机有水饮内停、风寒束表、脾虚失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痰饮伏肺、水湿泛溢、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寒湿阻络、脾虚湿困、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涉及病理因素14种,分别为湿、水、气、饮、寒、痰、热、风、瘀、浊、毒、火、食、燥。涉及病位21种,分别为脾、肾、肺、胃、肝、表、心、经络。用药共计380味,主要的药物有茯苓、炙甘草、桂枝、生白术、白芍、生姜、泽泻、法半夏、干姜、大枣、制附片。聚类分析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得到14组核心方。方一为薯蓣丸+法半夏、白芥子,方二为半夏泻心汤原方,方三为真武汤+炙甘草,方四为肾气丸原方,方五是桂枝茯苓丸去芍药,方六为小青龙汤原方,方七为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方八为五苓散原方,方九为乌梅丸原方,方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炙甘草、石菖蒲、远志、琥珀,方十一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方。[结论]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现代医家扩大了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范围。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脉象未出现在《伤寒杂病论》中。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随之发生演变。水湿痰饮侵袭脾胃、肺脏、肝脾、肾脏、脾肾、肢体经络等不同部位,可选用相应的核心方进行治疗。治疗时以核心方为主,随兼夹病机、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闫军堂[6](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张凯强[7](2018)在《从经方论治肾性水肿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次研究通过整理中医古典着作和近现代着作、期刊文献,探讨经方论治肾性水肿的辨治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经方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便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本课题立足于文献研究。首先详尽研究肾性水肿古代命名及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了解现代医家肾性水肿病因、病机、分型、治疗等问题。其次搜集大量现代运用经方辨治肾性水肿的临床观察类及病例报道类文献资料,进行疾病归类,病证分型,分类统计与分析。总结经方治疗肾性水肿的辨病及辨证治疗规律。结果: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详尽探讨西方医学和祖国医学对肾性水肿的研究进展,定义、发病机制及治疗(内治法、外治法)等,了解经方论治肾性水肿的研究进展等问题。第二部分为古代文献研究:从水肿病名、病因病机与论治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归纳分类与分析总结,水肿的辨证可分肺型、脾型、肾型、气型、水型和瘀型,为现代文献研究的辨证部分作理论支持。第三部分为现代文献研究:从辨病与辨证方面进行探讨。经方治疗肾性水肿辨病来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等5大类疾病,且以肾炎类疾病最为常见,从治疗效果来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疗效显着,为现代临床治疗肾病所推广。辨证来看,共有如前的六种类型,肾性水肿的病机演化规律一般是由外感,太阳受邪,膀胱气化不利,到阴虚蓄热,阴损及阳,肾阳不足,兼及脾阳,脾肾阳虚,最后发展到寒热错杂。结论:古代医家治疗水肿为现代医家治疗肾性水肿提供了宝贵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仲景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经方更是其代表之作,现代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肾性水肿应用广泛,疗效显着,且时代不同,医疗环境不同,现代医家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治疗肾性水肿,体现出了新时代中医医生在继承中医的基础之上的一大创新。本次研究虽缺乏对经方单味药物的单独研究,但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不难发现,现代中医在经方用药药量虽不同于古人,但均达到了同样的治疗效果,这也说明了在当前的中医环境下的中医用药的一大特性。

王仃仃[8](2017)在《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水气病为临床常见病证,见于多个系统疾病中,如西医学中的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内分泌性水肿、功能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中医学博大精深,历代医家关于水气病的认识各有千秋,影响深远,尤以《伤寒杂病论》经方运用最为广泛。目的:探究《伤寒论》六经病中水气病的论治规律。方法:论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文献综述,阅读22本中医古籍,总结归纳出历代医家对水气病的认识;中篇为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阅读研究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内的56本书籍、及现代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水气病的研究46篇文献;下篇为导师王祥生教授临床运用经方治疗肾病水肿的临床医案,收集整理跟诊期间导师经典医案7例,进一步验证经方治疗水气病的良好效果。成果:形成了六经水气病包括主要症状、病理机制、治疗原则、处方用药的系统辨证论治体系。结论:认识到六经病中皆有水气病相关论述,水气病的六经辨证规律研究,为临床运用经方治疗水气病提供六经辨证依据。

黄熙杰[9](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二便异常的表现包含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在《伤寒论》中有关二便异常的条文达200余条,占全书条文的二分之一,表明二便异常是临床之常见症状,常被作为诊察疾病性质和判断病情发展的眼目,故《素问·五脏别论》云:"凡治病必察其下",本文将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伤寒论》之二便异常进行理论探讨和临床应用文献统计分析,以期对中医临床"二便异常"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第一部分,就二便异常之文献报道及《伤寒论》治疗二便异常代表方剂之临床运用状况进行综述。试阐述《伤寒论》有关"二便异常"论述之观点以及现代中医临床运用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之规律。此外,方剂的研究除了针对六个方剂在临床的应用外,也进行了方剂药理方面的研究探讨。第二部分,结合《伤寒论》相关条文对"二便异常"病证进行理论探讨。大便异常分别从下利、大便难、大便硬和初硬后溏四个方面进行,小便异常则从小便不利、小便难和小便数这三个方面进行,并针对其异常所提示的诊断及治疗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其后围绕大便异常和小便异常的出现及其辨证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尝试在大便和小便出现异常的过程中是否有相对应的联系。最终研究发现,二者发生异常最根本的原因是与体内水液代谢有关,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会依据其发生病变的具体脏腑不同,而出现大便异常或小便异常,且大便的异常和小便的异常之间密切相关。除此以外,针对"利小便而实大便"法的理论探讨,并依据二便分消水液的理论,进而提出"通大便而缩小便"的观点,其根据则在于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水谷运行至小肠后,在其泌别清浊的作用下,吸收水谷精微由脾运转全身,而糟粕下传大肠,无用水液则下输膀胱。因而二便的异常与小肠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小肠吸收水液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大便的溏与结、小便的利与不利。若小肠吸收水液不及导致大量水液随糟粕传至大肠,则可出现大便溏泻,此时可通过通利小便之法分消多余的水液;反之,若小肠泌别失常,水液偏渗膀胱,则会导致大便硬、小便数之象。第三部分,是运用《伤寒论》中治疗二便异常较经典的方剂进行循证医学分析。文献检索包括电子与手工检索;采用随机方案隐藏与Jadad质量记分法对纳入的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两名作者按照事前所设计的资料提取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独立提取,若是遇到不相同的部分,由第三者一起进行讨论并协商解决。采用的软件是由Cochrane协作网所提供的RevMan 5.3.5进行资料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是危险比率,连续变量使用均数差表示治疗效应,这两样数据都以效应值及其95%的可信区间来表示。如果meta分析的结果存在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表达,反之,则用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当汇总效应出现不相同时,则提供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发表偏倚使用倒漏斗图进行分析以及判断。选定的方剂为五苓散、真武汤、猪苓汤、麻子仁丸、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等六首,并对这几首方剂分别治疗肝硬化腹水、小儿秋泻、便秘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的最佳治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五苓散、真武汤以及猪苓汤在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葛根芩连汤和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这些系统评价大多由于临床实验研究的质量偏低,证据可靠性不足,所以没有办法真正体现出中药治疗这些疾病的优势。

李梦乔,戴琦,刘宇翔,罗勇兵[10](2016)在《防己黄芪汤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防己黄芪汤由黄芪、防己、白术、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祛风除湿、益气固表的功效。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多个系统疾病,疗效确切,本文就近年该方在临床应用方面综述如下:1消化系统疾病蔡氏等[1]用防己黄芪汤合猪苓汤加减治疗肝硬

二、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治小儿慢性肾炎3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治小儿慢性肾炎38例(论文提纲范文)

(1)经方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病因病机
2 治法治则
3 临床应用
    3.1 防己黄芪汤
    3.2 五苓散
    3.3 真武汤
    3.4 当归芍药散
    3.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6 金匮肾气丸
4 实验研究
    4.1 纠正蛋白代谢紊乱
    4.2 调节各种因子浓度
    4.3 调节水通道蛋白
5 结束语

(2)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文献收集
        2.2. 文献确认
        2.3. 文献分析
        2.4. 结果及讨论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1. 薯蓣丸原方
        1.1. 薯蓣丸方剂类文献研究
        1.2. 薯蓣丸方论研究
        1.3. 薯蓣丸组方方解
    2. 薯蓣丸类方
    3.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1. 名中医经验
        1.1. 虚劳
        1.2. 老年衰老
        1.3. 肺结核
        1.4. 肿瘤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1.6. 肾炎
        1.7. 皮肤病
    2. 临床报道
        2.1. 肿瘤
        2.2. 呼吸系统疾病
        2.3. 肾病
        2.4. 循环系统疾病
        2.5. 慢性肝病
        2.6. 其他
    3. 药理研究
        3.1. 免疫调节作用
        3.2. 肾功能保护作用
        3.3. 抗肿瘤作用
        3.4. 其他
        3.5. 山药药理
        3.6. 大枣药理
    4. 小结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的经验
    1. 薯蓣丸病案统计
        1.1. 主治疾病统计
        1.2. 适用人群特征统计
        1.3. 薯蓣丸临床症状统计
        1.4. 薯蓣丸的剂型与剂量
        1.5. 疗效评价
    2.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典型病案
        2.1. 结肠腺癌侵犯十二脂肠案(患病2011-)
        2.2. 胰头颈癌侵犯门静脉、肝总动脉案(患病2014-)
        2.3. 多发性骨髓瘤案(患病2016-)
        2.4. 左上肺中分化腺癌—肺小细胞肺癌案(患病2010-)
        2.5. 消瘦腹泻案
    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1. 经典原文的诠释
        1.1. 关于“虚劳诸不足”
        1.2. 关于“风气百疾”
        1.3. 关于“虚劳诸不足”与“风气百疾”的关系
    2. 薯蓣丸组方结构分析
        2.1. 薯蓣丸中方剂分析
        2.2. 薯蓣丸药对分析
        2.3. 薯蓣丸单味药分析
    3. 薯蓣丸功效探讨
        3.1. 理虚拯劳
        3.2. 扶正祛邪
    4. 薯蓣丸方证探讨
        4.1. 推荐处方
        4.2. 适用人群
        4.3. 主治疾病谱
    5. 薯蓣丸方证的鉴别
        5.1. 与炙甘草汤的鉴别
        5.2. 与八珍汤的鉴别
        5.3. 与十全大补汤的鉴别
    6. 薯蓣丸的使用注意
        6.1. 热证慎用
        6.2. 水饮病慎用
    7. 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7.1. 薯蓣丸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
        7.2. 薯蓣丸可以作为消耗性疾病的食疗方
        7.3. 薯蓣丸可以作为老年保健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黄煌教授薯蓣丸与其他方剂交替使用的治疗经验整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传承现状
        1.1.1 传承内容
        1.1.2 传承方法
    1.2 李可老中医简介及学术思想研究
        1.2.1 生平简介
        1.2.2 着作
        1.2.3 人文精神
        1.2.4 学术思想
    1.3 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
第二章 知识发现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筛选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收集结果
    2.4 数据规范化
    2.5 数据录入
    2.6 数据质量控制
    2.7 偏序统计图结果分析
        2.7.1 症状体征分析
        2.7.2 疾病分析
        2.7.3 证型分析
        2.7.4 方剂分析
        2.7.5 药物分析
第三章 知识发现小结
    3.1 知识发现结论归纳
        3.1.1 辨证经验
        3.1.2 治疗经验
        3.1.3 方剂经验
        3.1.4 用药经验
    3.2 对李可老中医临证特点的认识
        3.2.1 各科疾病巧辨证
        3.2.2 大剂扶阳非常态
        3.2.3 最常使用姜枣草
        3.2.4 治疗方法多样化
        3.2.5 热象须防虚与寒
        3.2.6 清热通腑亦大胆
        3.2.7 阴虚火燔引火治
        3.2.8 重视祛瘀善活血
        3.2.9 善用虫药疗顽疾
第四章 属性偏序结构图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评述
    4.1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4.2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
        4.2.1 方法步骤
        4.2.2 方法特色
    4.3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展望
        4.3.1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4.3.2 文献医案整理分析
        4.3.3 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4.3.4 新药研发与处方筛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水湿痰饮病的理论研究
    1 水湿痰饮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1.1 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
        1.2 人体之水
        1.2.1 生理之水
        1.2.2 病理之水——水、湿、痰、饮
    2 津液代谢的生理过程——人体内的“水循环”
        2.1 脏腑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2.1.1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
        2.1.2 “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2.1.3 “上归于肺,通调水道”
        2.1.4 “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2.1.5 “肾者水脏,主津液”
        2.1.6 肝主疏泄,疏通水道
        2.1.7 心阳温煦,推动血行,津血同源
        2.1.8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2 气血与津液代谢的关系
        2.2.1 气能生津、行津、摄津
        2.2.2 津血同源
    3 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一源而四歧”
    4 水湿痰饮病的病理变化
        4.1 病因
        4.1.1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外感寒湿
        4.1.2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暴饮水浆
        4.1.3 体虚劳倦,房劳过度
        4.1.4 情志失调
        4.2 病机
        4.2.1 脏腑病机
        4.2.2 气血津液病机
    5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临床表现
        5.1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概念与范畴
        5.1.1 《伤寒论》中的水湿痰饮病
        5.1.2 《金匮要略》中的水湿痰饮病
        5.2 《伤寒杂病论》中水湿痰饮病的临床表现
        5.2.1 望诊
        5.2.2 闻诊
        5.2.3 问诊
        5.2.4 切诊
    6 《伤寒杂病论》辨治水湿痰饮病的治则治法
        6.1 总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6.1.1 “温药”的内涵
        6.1.2 “和之”释义
        6.2 具体治法
        6.2.1 温补兼行消以标本兼治
        6.2.2 攻逐水饮以急则治标——“病水腹大……有水,可下之”
        6.3 对“温药和之”的补充——水湿痰饮与热邪交结的治疗
    7 后世医家水湿痰饮病理论的发展
        7.1 晋隋唐时期
        7.1.1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7.1.2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7.2 宋金元时期
        7.2.1 宋·严用和《济生方》
        7.2.2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7.3 明清时期
        7.3.1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7.3.2 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7.4 现代时期
        7.4.1 水湿痰饮相关疾病
        7.4.2 病因的认识
        7.4.3 病机的认识
        7.4.4 治法方药
        7.4.5 述评
    8 从《伤寒杂病论》到现代水湿痰饮病概念的衍化过程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病案来源
        1.2 病案纳入标准
        1.3 病案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案的预处理
        2.2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2.3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与数据挖掘方法
        2.3.1 数据处理过程
        2.3.2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2.3.3 病案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选病例基本情况
        3.2 水湿痰饮病总体病案统计结果
        3.2.1 频数分布统计结果
        3.2.2 方症关联分析结果
        3.2.3 聚类分析结果
        3.3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统计结果
        3.3.1 水湿痰饮侵袭脾胃系统计结果
        3.3.2 水湿痰饮侵袭肺系统计结果
        3.3.3 水湿痰饮侵袭肝脾统计结果
        3.3.4 水湿痰饮侵袭肾系统计结果
        3.3.5 水湿痰饮侵袭脾肾统计结果
        3.3.6 水湿痰饮侵袭肢体经络统计结果
        3.3.7 水湿痰饮侵袭其他部位统计结果
    4 讨论——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4.1 中、西医疾病分类及水湿痰饮侵袭部位
        4.2 临床症状
        4.3 病机、病理因素、病位
        4.4 辨证分析
        4.4.1 关联规则分析
        4.4.2 聚类分析
        4.5 用药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探讨
    1 水湿痰饮病的范畴涵盖临床各科,以内科所占比例最大
    2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口干一症值得重视
    3 病因病机
        3.1 病理因素以湿、水、饮、痰为中心,常与气、寒、热、风、瘀多种病理因素兼夹为患
        3.2 病位主要在脾、肾、肺、胃、肝,内外上下无处不到
        3.3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虚实夹杂
        3.4 病机复杂多样,脏腑病机为主,气血津液病机为辅
        3.5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病机演变
    4 病机辨证
        4.1 辨病理因素
        4.1.1 辨湿、水、饮、痰
        4.1.2 辨寒热属性
        4.1.3 辨气分血分
        4.1.4 辨兼夹病邪
        4.2 辨脏腑病位
        4.3 辨正虚
    5 治疗方案
        5.1 水湿痰饮侵袭不同部位的经方运用
        5.1.1 在脾胃的治疗
        5.1.2 在肺脏的治疗
        5.1.3 在肝脾的治疗
        5.1.4 在肾脏的治疗
        5.1.5 在脾肾的治疗
        5.1.6 在肢体经络的治疗
        5.2 药物的加减法
        5.2.1 依据病机进行加减
        5.2.2 根据病理因素进行加减
        5.3 多种功效药物配伍使用
        5.4 核心药物、药对及药物组合
        5.4.1 核心药物
        5.4.2 核心药对、药物组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6)“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2. “水”概念研究
    3. “血”概念研究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1. “水证”的分类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共同治疗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7)从经方论治肾性水肿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一 肾性水肿研究进展
        1 肾性水肿的定义
        1.1 西方医学对肾性水肿的认知
        1.2 祖国医学对肾性水肿的认知
        2 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
        2.1 西方医学关于肾性水肿发病机制的探讨
        2.2 祖国医学关于肾性水肿发病机制的探讨
        3 肾性水肿的治疗
        3.1 西方医学关于肾性水肿的论治
        3.2 祖国医学关于肾性水肿的论治
    二 经方论治肾性水肿的研究进展
        1 经方的定义
        2 肾性水肿的常用经方研究
        2.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2 真武汤
        2.3 五苓散
        2.4 肾气丸
        2.5 小柴胡汤
        2.6 防己黄芪汤
        2.7 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
        2.8 猪苓汤
        2.9 当归芍药散
        2.10 桃核承气汤
        2.11 桂枝茯苓丸
        2.12 栝楼瞿麦丸
        2.13 大黄?虫丸
文献研究
    一 古代文献研究
        1 水肿中医辨治源流
        1.1 秦汉时期
        1.2 东汉时期
        1.3 隋唐时期
        1.4 宋金元时期
        1.5 明清时期
        2 仲景对水肿的论述
        2.1 病名分类
        2.2 病因病机
        2.3 论治方法
    二 现代文献研究
        1 现代文献资料的收集及整合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资料收集的结果
        1.6 资料录入
        1.7 资料规范
        2 辨病研究
        2.1 急性肾小球肾炎
        2.2 慢性肾小球肾炎
        2.3 肾病综合征
        2.4 肾功能衰竭
        2.5 糖尿病肾病
        3 辨证研究
        3.1 肺型
        3.2 脾型
        3.3 肾型
        3.4 气型
        3.5 水型
        3.6 瘀型
讨论
    1 古代文献研究
    2 现代文献研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文献综述
    一、水气病的病名
    二、水气病的症状及分类
    三、水气病的病因病机
    四、水气病的治法方药
    五、水气病的饮食调护
    参考书目
中篇 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
    第一部分 辨太阳水气病证治
        一、太阳水气病的主要症状
        二、太阳水气病的发生机制
        三、太阳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四、太阳水气病的处方用药
    第二部分 辨阳明水气病证治
        一、阳明水气病主要症状
        二、阳明水气病的发生机制
        三、阳明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四、阳明水气病的处方用药
    第三部分 辨少阳水气病证治
        一、少阳水气病的主要症状
        二、少阳水气病的发生机制
        三、少阳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四、少阳水气病的处方用药
    第四部分 辨太阴水气病证治
        一、太阴水气病的主要症状
        二、太阴水气病的发生机制
        三、太阴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四、太阴水气病的处方用药
    第五部分 辨少阴水气病证治
        一、少阴水气病的主要症状
        二、少阴水气病的发生机制
        三、少阴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四、少阴水气病的处方用药
    第六部分 辨厥阴水气病证治
    第七部分 不属于六经辨证的水气病方剂
下篇 王祥生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肾病水肿医案
    一、太阳水气病医案
    二、阳明水气病医案
    三、少阳水气病医案
    四、太阴水气病医案
    五、少阴水气病案
结语
    一、水气病在六经病中分布情况
    二、六经水气病证候特点总结
    三、六经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总结
    四、六经水气病的处方用药总结
    五、其他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9)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伤寒论》"二便异常"的文献研究
        1 《伤寒论》小便异常的表现
        1.1 小便不利
        1.2 小便不通(不尿)
        1.3 小便难
        1.4 小便少
        1.5 小便数
        2 《伤寒论》大便异常的表现
        2.1 泄泻
        2.2 便秘
        3 现代研究的大便和小便异常
        3.1 大便异常的研究
        3.2 小便异常的现代认识
        4 "二便异常"的相关性
        4.1 大便硬、小便利
        4.2 小便不利、大便反自利
        4.3 小便数、大便硬
        4.4 小便量多、大便硬
        5 利小便而实大便,通大便而缩小便
        5.1 利小便而实大便
        5.2 通大便而缩小便
    综述二:五苓散的现代研究
        1 五苓散方源
        2 五苓散药物组成分析
        3 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
        4 五苓散现代药理研究
        4.1 双向调节尿液作用
        4.2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3 抗变态反应作用
        4.4 抑制排斥反应作用
        4.5 保护肾脏作用
        4.6 治疗心衰
        4.7 抑制泌尿系结石生成作用
        4.8 止泻作用
    综述三:真武汤的现代研究
        1 真武汤方源
        2 真武汤药物组成分析
        3 真武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心脏衰竭
        3.2 外感
        3.3 咳嗽
        3.4 喘证
        3.5 尿多
        3.6 遗尿
        3.7 水肿
        3.8 泄泻
        3.9 肝硬化腹水
        4 真武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强心及改善心功能
        4.2 温肾作用
        4.3 抗衰老作用
        4.4 减肥降脂作用
    综述四:猪苓汤的现代研究
        1 猪苓汤方源
        2 猪苓汤药物组成分析
        3 猪苓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急慢性肾炎
        3.2 急慢性膀胱炎
        3.3 泌尿系结石
        3.4 肾积水
        3.5 其它疾病
        4 猪苓汤现代药理研究
    综述五:麻子仁丸的现代研究
        1 麻子仁丸的研究概况
        2 麻子仁丸药物组成分析
        3 麻子仁丸的临床使用概况
        3.1 单纯性便秘
        3.2 习惯性便秘
        3.3 肛肠疾病
        3.4 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小儿习惯性便秘
        3.6 抗精神药物导致的便秘
        3.7 老年便秘
        3.8 肿瘤便秘
        3.9 术后便秘
        3.10 咳嗽
        3.11 高脂血症
        3.12 其他应用
        4 麻子仁丸的实验研究
        4.1 通便作用
        4.2 抗粘连作用
        4.3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4.4 降糖作用
    综述六: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
        1 葛根芩连汤方源
        2 葛根芩连汤药物组成分析
        3 葛根芩连汤现代临床研究
        3.1 泄泻
        3.2 胃肠炎
        3.3 发热并发肝炎
        3.4 脑梗死
        3.5 外感类疾病
        3.6 运动神经类疾病
        3.7 糖尿病及并发症
        3.8 代谢综合征
        3.9 带下
        3.10 阴道炎
        3.11 更年期综合征
        3.12 外科术后
        3.13 皮肤类疾病
        3.14 五官类疾病
        3.15 其他杂病
        4 葛根芩连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细胞炎症因子
        4.2 抗细胞凋亡因子
        4.3 调节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
        4.4 抑菌作用
        4.5 解热作用
    综述七:黄芩汤的现代研究
        1 黄芩汤方源
        2 黄芩汤药物组成分析
        3 黄芩汤现代临床研究
        4 黄芩汤现代药理研究
        4.1 复方和单味同步实验结果分析
        4.2 组方分析
        4.3 拆方研究
        4.4 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伤寒论》二便异常的理论探讨
    1 大便异常
        1.1 下利
        1.2 大便难
        1.3 大便硬
        1.4 初硬后溏
    2 小便异常
        2.1 小便异常的病因病机探讨
        2.2 小便异常的诊治意义
    3 二便的相关性探讨
        3.1 《伤寒论》对二便关系的认识
        3.2 "通大便而缩小便"探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经方治疗二便异常的meta分析
    一、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二、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真武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三、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特点
        4.2 猪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四、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五苓散治疗小儿秋泻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五、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的疗效特点
        4.2 麻子仁丸治疗便秘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六、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4.2 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结果的局限性
        4.4 结果的可推广应用性
        4.5 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5 建议治疗方案
    七、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1.5 资料提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的检索结果和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
        2.2 临床疗效
        3 结论
        4 讨论
        4.1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特点
        4.2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RCT的方法学质量
        4.3 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
        4.4 对未来研究建议
        5 建议治疗方案
总结
    1 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评估
        1.1 方法学质量和偏倚风险评估
        1.2 GEADE标准评估证据质量
    2 本篇研究的不足
    3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防己黄芪汤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消化系统疾病
2 循环系统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
4 泌尿系统疾病
5 骨关节疾病
6 骨折后肢体水肿
7 特发性水肿
8 癌性腹水

四、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治小儿慢性肾炎3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方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进展[J]. 韦海敏,向少伟,刘威利,钟文露. 大众科技, 2020(07)
  • [2]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D]. 杨琍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D]. 张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基于数据挖掘的经方治疗水湿痰饮病的辨治规律研究[D]. 赵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7]从经方论治肾性水肿的文献研究[D]. 张凯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3)
  • [8]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D]. 王仃仃.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3)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伤寒论》二便异常及其关系研究[D]. 黄熙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防己黄芪汤临床研究进展[J]. 李梦乔,戴琦,刘宇翔,罗勇兵.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07)

标签:;  ;  ;  ;  ;  

真武汤加方济黄芪汤治疗小儿慢性肾炎3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